“书法教育促进小学生习惯养成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书法教研活动开题报告(3篇)
![书法教研活动开题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f2acfb1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43.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书法,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
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书法教育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提高书法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决定开展书法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提高教师书法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书法素养,推动书法教育在我校的深入发展。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书法教学水平,使其具备扎实的书法基本功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2. 培养学生的书法素养,提高学生的书法审美能力。
3. 推动书法教育在我校的深入发展,形成独特的书法教育特色。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书法教育教学问题。
三、活动内容1. 书法基础知识培训(1)书法起源与发展(2)书法种类及特点(3)书法工具与材料2. 书法技法培训(1)执笔方法与姿势(2)基本笔画与结构(3)章法布局与墨色运用3. 书法教学案例分享(1)书法教学设计(2)书法教学策略(3)书法教学评价4. 书法实践活动(1)书法比赛(2)书法展览(3)书法作品创作5. 书法教育研讨(1)书法教育现状分析(2)书法教育政策解读(3)书法教育发展趋势探讨四、活动时间安排1. 第一阶段:2023年3月(共4周)书法基础知识培训、书法技法培训2. 第二阶段:2023年4月(共4周)书法教学案例分享、书法实践活动3. 第三阶段:2023年5月(共4周)书法教育研讨、总结与反思五、活动组织与实施1. 成立书法教研小组,由学校领导、书法教师组成,负责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2. 邀请书法专家、资深教师进行专题讲座,提高教师书法教学水平。
3. 开展书法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 组织学生参加书法比赛、展览等活动,提高学生的书法素养。
5. 定期对活动进行总结与反思,不断优化活动内容与形式。
六、预期成果1. 提高教师书法教学水平,形成一批优秀的书法教师。
2. 培养一批具有较高书法素养的学生,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小学生写字能力培养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生写字能力培养的研究》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266b0af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3f.png)
《小学生写字能力培养的研究》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写字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中华精神的重要途径。
然而,当前小学生写字能力存在诸多问题,如书写姿势不正确、笔画顺序不规范、字形结构不合理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小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也影响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因此,开展《小学生写字能力培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实际价值。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生写字能力的培养方法,提高小学生的写字水平,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书写技巧,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等多种方法,对小学生写字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探究其影响因素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和建议。
四、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小学生写字能力的现状调查和分析;2、小学生写字能力的影响因素和存在的问题;3、小学生写字能力的培养策略和建议;4、个案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小学生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其书写进步的过程和体会。
五、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我们将得出以下预期成果:1、深入了解小学生写字能力的现状和问题;2、提出有效的培养策略和建议;3、为小学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4、为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做出贡献。
六、研究计划本研究将于X年月开始,历时一年完成。
具体计划如下:1、第一阶段(月):收集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对小学生写字能力的现状进行了解和分析;2、第二阶段(月):进行个案研究,跟踪调查具有代表性的小学生,了解其书写进步的过程和体会;3、第三阶段(月):总结分析研究结果,提出有效的培养策略和建议;4、第四阶段(月):撰写研究报告,完成论文撰写。
小学生作业习惯培养研究”开题报告小学生作业习惯培养研究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良好的作业习惯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然而,当前小学生作业习惯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作业马虎、拖沓、抄袭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对教师的教学效果产生了负面影响。
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研究报告
![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980caf5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43.png)
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研究报告第一篇: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研究报告《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一、问题的提出:写字既是一项重要的语文技能,又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体现,重视写字教学,无疑能让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
而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也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形成学习能力的基础。
但是,由于过去应试教育的影响,有的老师忽略了写字教学,有的写字教学只重形式,而忽视了过程,对学生的书写习惯的培养不到位。
另外,由于计算机的普及,也给人们的写字习惯带来了负面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影响了众多的学生和家长,就连一些老师也不由自主地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而作为中华民族之国粹的书法艺术,每一位炎黄子孙都有责任去继承和发扬它、作为老师更应该承担起这个责任。
所以《新课标》也明确提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书写技能,养成良好写字习惯。
正确、工整、认真地书写,既有利于完成高质量的作业,增强学习信心,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更有助于培养他们做事耐心细致、有恒心、有毅力的品格。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逐步提高语文课堂写字教学的实效性打好基础。
鉴于以上情况,我们想通过科研试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书写习惯,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和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当前有不少教师不重视写字教学,认为写字教学费时费力,不是语文教学,不重视对学生进行书写方法的指导,对学生的作业书写不提高要求,学生作业书写随意,不规范整洁,对学生的书写姿势和书写习惯也没有具体明确的要求。
因此,对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展开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二、课题界定:习惯:是指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
书写习惯:是经过长期练习和书写实践活动逐渐形成的一种技能,是由语言、文字作为主要刺激物在大脑皮层建立起来的一种巩固的动力定型。
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开题报告
![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11ca0e0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07.png)
《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培养的行动与探究》开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1、课题背景英国科学家培根有句名言:“习惯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天性。
习惯在人的性格、情感、意识、思想中起着巨大作用。
好的习惯能让人受益一生。
坏的习惯有时会毁掉一个人的一切。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事实上,培养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不仅让学生写得一手好字,而且对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意志力、智能素质、审美情操等都有帮助。
而学生的书写好也能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所以正确、工整、认真地书写,既有利于完成高质量的作业,增强学习信心,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更有助于培养他们做事耐心细致、有恒心、有毅力的品格。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逐步提高语文课堂写字教学的实效性打好基础。
鉴于以上情况,我们想通过科研实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和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书写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2、本课题的创新点第一,在培养内容上,除要完善一整套基本学生书写习惯培养系列,更要聘请专家引领创造性的对学生书写习习惯进行深入扎实的指导研究.。
第二,在培养方法上,在重视外部强化训练的同时更注重内部动因的激发,做到规范科学,突现个性。
第三,在学习书写习惯的评价方面,形成一套科学先进、操作简便的评价体系,从而形成良好的评价反馈机制。
第四,在培养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教学方面,形成一看、二写、三评、四改的课堂教学模式。
3、理论意义⑴学写字就是学做人。
写字与美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与修养也有密切的关系。
⑵在写字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主体性教育思想是现代教育思想的核心。
主体性的表现形式为自主性、创造性、选择性。
在写字教学中,教师通过写字活动激发学生主动练字的动机,培养学生在写字过程中的创造性,保证学生在写字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小学生软笔书法能力培养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生软笔书法能力培养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30b44d2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c0.png)
《小学生软笔书法能力培养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小学生软笔书法能力培养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王广新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从我校的现状来看:大部分学生都是外来务工子女,她们通过语文课的写字练习,已初步掌握了写字的技能,但学生对于软笔书法艺术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了解的甚少,审美素养有待提高。
基于以上的情况,我决定通过对软笔书法学习加强学生对书法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特别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汉字和汉字文化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载体,以其独特的形态,深刻的内涵,享誉世界语林,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教育学生继承汉字文化和汉字书写文化是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写好汉字,这既是学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也是学生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遗存,蕴集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是值得传承的历史财富之一。
中国书法将汉字的表意功能和造型艺术融为一体,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汉字书写的美学价值得到了超越国界和超越汉字使用范围的承认。
因此,写字教学可以陶冶学生情感、培养审美能力和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文化的理解,既有利于写字技能的提高,也有利于增进学识修养和人格修养,明确书法教学的育人功能,提倡学生做认真、守恒、谦逊的人。
二、研究的内容:1、了解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书法艺术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培养学生对书法故事的兴趣。
2、让学生了解文房四宝。
3、使学生知道学写字要不怕苦,不怕累,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研究方法:1、调查研究法:通过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分析我校学生书法的现状,找出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对学生调查、分析,为确立课题的研究目标和操作方法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
书法教育课题开题实验报告
![书法教育课题开题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ff9b60728ea81c759f5784a.png)
书法教育课题开题实验报告书法教育课题开题实验报告一、开题背景:1、《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
《纲要》为我们创办书法特色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活力。
我校决定从学校的写字教学入手,争创特色,全面落实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学校在全面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所规定课程外,开设了写字课,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
我们认识到写好汉字不仅是书法家的事,也是每个中国人的事。
书写对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培养形成良好习惯、优秀品格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因此,学校运用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从多个层面分析,说明加强写字教学对搞好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教育及发展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人格素质的重大意义。
二、课题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素质,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是学生自身之需,是基础教育之需,是社会发展之需。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更新写字教育观念,促进教师形成“学写字即学做人”的教育意识,让学生成为写字主体,成为学习实践、创造发展的主体;更新写字教育目标,让教学不再只是让学生学会了写字,而是要教会学生学会求知,使之成为发现问题的探索者,知识信息的反馈者,学习目标的实现者和成功者;更新写字教育方法,即根据写字教材特点,寻找有利于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学形式、方法和手段;优化写字教育资源,力求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实现学生写字的自主化,课堂教学的现代化,教育教学的民主化,达到写字教育个性化、特色化,从而为培养学生写字素质服务,为学校写字特色建设服务。
(二)本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从教育论角度看,教育不单单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国内不少专家研究表明,汉字的书写有利于人的左右脑的协调发展。
写字教育要努力唤起学生积极的需要,创造各种既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又能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获得多种心理上的体验,进而提高其写字素质。
《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培养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培养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c8af9baa45177232e60a270.png)
《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培养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培养的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一)课题的提出1.时代的必然要求1962年郭沫若先生为《人民教育》的题词:“我们从低段开始加强写字指导,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了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
若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专断,是容易误事的。
练习写字还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
”人可以写字,字可以显人,写字的意义远远超过练字本身。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说过:“小学阶段,除了要打好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劳动素质的基础,还要打好写规范汉字的基础,这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人写字一向很讲究,有“字乃人之衣冠”的说法。
将字写好是每一个人的愿望,中国人就应该写好中国字。
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织部分,又是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基础工程。
写字教学具有育人、启智、审美的功效。
在未来的社会中,高素质的人才,最基本的素质之一就是要写一手工整美观的文字,这是学生个人成长的需求,也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求。
如果在小学时期为学生打下了厚实的书写基本功,养成良好的习惯,那就等于为他一生的顺利发展构筑了坚实的根基,学生将受益终生。
目前,书法活动不仅在亚洲受汉文化影响的国家中方兴未艾,而且在世界各地都掀起热潮,作为龙的子孙更应该掌握书法,传承中国文化。
2011版《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书写有着明确的要求,最根本的要求是“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要保证学生每节课有5—10分钟的写字时间。
2.严峻的教学现状围绕识字写字教学我们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了学生写字方面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点:(1)写字姿势不正确。
歪头写字;前胸紧挨这桌子写字;双腿交叉写字;扭着身子写字;一条腿压着另一条腿写字;双脚悬空写字;左手放在桌子下写字;一条腿正放,一条腿斜放着写字;将板凳两条后腿悬起来写字;等等。
小学书法教学促进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开题报告【优质】
![小学书法教学促进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开题报告【优质】](https://img.taocdn.com/s3/m/afc3b6ca844769eae009edd2.png)
小学书法教学促进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开题报告【优质】小学书法教学促进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开题报告会理县关河乡中心小学一、课题研究的背景首先:汉字和汉字文化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载体,以其独特的形态,深刻的内涵,享誉世界语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从小学阶段就开始教育小学生继承汉字文化和汉字书写文化是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写好汉字,这既是学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也是学生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
其次: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奠基工程,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完善人格的重要时期。
写字教育对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着直接功能,对学生意志的磨炼、情操的陶冶,良好习惯的形成,意志的培养、想象力、创造力的开发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如果不能把汉字文化作为首要的文化因素之一传授给学生,不仅会给他们造成终身遗憾,而且会损害作为文化根基的教育。
所以加强小学生写字教育,是小学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是摆脱应试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意义及理论依据(一)通过为期一年的研究和实践,我们拟达到如下目标:1、学生目标 :让学生明确写字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一至三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硬笔书写能力,首先要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美观。
小学高段还要让学生明确使用毛笔书写的基本要求。
让他们用毛笔书写楷书,临摹名家书法;大致了解书法历史和汉字字体源流;从书法作品的内涵、章法、结构、笔法等方面鉴赏历代重要书法家作品,培养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提高我校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形成“提笔时就是练字时”的意识。
简而言之,将使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优于同类学校学生,让他们“堂堂正正书法,端端正正做人。
”2、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形成掌握一些基本的书法理论和实践知识、工作踏实、有开拓进取精神和书法特长的教师主体,培养和涌现一批书法教学骨干。
《小学生写字能力培养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生写字能力培养的研究》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5567073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e6.png)
《小学生写字能力培养的研究》开题报告《小学生写字能力培养的研究》开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1、课题提出的意义和背景作为传统文化之一的汉字书写艺术,是我国几千年文化的结晶,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它有着深厚而丰富的文化内涵,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凝聚着数千年中国文化的精髓。
写字,本来是汉民族的一种基本能力。
但现在,国人的这种能力正处于下降趋势。
很多年轻人不重视汉字的书写,他们的理由是:社会进入21世纪,电脑成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助手。
一切都可以用电脑打印完成,甚至可以进行无纸化办公。
汉字,认识就可以了,用手写字还有什么用呢?写好字谁又看得见呢?教育界,应试教育现象的存在,使得写字教学被忽视,一直以来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思想观念上对学生写字能力培养重视不够,没有摆正写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位置。
目前学校写字教学的状况和效果不尽如人意,没有专门的写字课或书法课,或认为占用课时专门练习写字实在不值得,导致学生缺乏书写方面的指导,从而缺乏良好的书写习惯。
走进课堂,不难发现有许多学生脑袋歪着、本子斜着、手捏着笔尖、眼贴着桌面,姿势极不正确;翻开学生作业本,有的笔走龙蛇、龙飞凤舞;有的或大或小、参差不齐;有的胡涂乱抹、错字连篇,书写极不规范。
甚至不少家长和学生都认为只要学习好,字写得好不好已经无所谓了。
于是,写字教学成了被遗忘的角落,成了可有可无的多余。
以上种种现象给我们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加强学生写字能力的培养已经刻不容缓。
近年来,国家教育部对写字教学高度重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建立和完善体系,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中小学、师范院校要继续把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规定: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阶段目标”中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书法教育课题开题实验报告
![书法教育课题开题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f3f31427fd5360cba1adbd7.png)
书法教育课题开题实验报告一、开题背景:1、《中国教育改革和进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养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躯体素养,促进学生生动爽朗地进展,办出各自的特色。
《纲要》为我们创办书法特色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活力。
我校决定从学校的写字教学入手,争创特色,全面降实从应试教育向素养教育的转轨。
学校在全面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所规定课程外,开设了写字课,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
我们认识到写好汉字别仅是书法家的事,也是每个中国人的事。
书写对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培养形成良好适应、优秀品行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所以,学校运用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从多个层面分析,说明加强写字教学对搞好义务教育时期的基础教育及进展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格素养的重大意义。
<二、课题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素养,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是学生自身之需,是基础教育之需,是社会进展之需。
经过本课题的研究,更新写字教育观念,促进教师形成“学写字即学做人”的教育意识,让学生成为写字主体,成为学习实践、制造进展的主体;更新写字教育目标,让教学别再不过让学生学会了写字,而是要教会学生学会求知,使之成为发觉咨询题的探究者,知识信息的反馈者,学习目标的实现者和成功者;更新写字教育办法,即依照写字教材特点,寻觅有利于进展学生主体性的教学形式、办法和手段;优化写字教育资源,力求着眼于学生的终身进展,实现学生写字的自主化,课堂教学的现代化,教育教学的民主化,达到写字教育个性化、特色化,从而为培养学生写字素养服务,为学校写字特色建设服务。
(二)本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从教育论角度看,教育别单单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猎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国内很多专家研究表明,汉字的书写有利于人的左右脑的协调进展。
写字教育要努力唤起学生积极的需要,制造各种既能满脚学生的心理需要,又能鼓舞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获得多种心理上的体验,进而提高其写字素养。
《规范小学生书写习惯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规范小学生书写习惯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5c64f55d4d8d15abf234e9c.png)
《规范小学生书写习惯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规范书写习惯是小学生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它不仅能体现出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也在学生日后的学习、就业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生书写的好坏直接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成绩,关系到语文教学的质量,而规范小学生的书写习惯培养尤为重要。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与写字”部分对小学生规范书写的培养分学段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要求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第二学段(3~4年级)要求学生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第三学段(5~6年级)要求学生能用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这是对小学生规范书写的最低要求与标准。
然而现实状况令人堪忧。
在我们这所乡镇中心小学,学生书写状况很糟糕。
我们在每学期期末集中阅卷和对抽查班级的书写调查中发现,规范书写能达到课标要求“规范、端正、整洁”的学生平均只占学生总数的35%左右;书写不规范、端正和整洁,但基本能看清的学生平均占总人数的45%左右,还有20%左右的学生书写很差,难以辨认。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我校学生整体书写水平这样低,书写能力这样差呢?根据调查分析,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原因:第一、老师、学生和家长对规范书写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教师自身书写就不够规范认真,学生书写兴趣不高,缺乏认真、专注地书写的良好意识。
第二、因忙于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指导学生写字的时间不够充足,写字指导不到位。
第三、作业量过多,学生忙于赶作业,无暇顾及书写质量;第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不正确的写字坐姿、执笔姿势、运笔技巧和倒笔顺等直接影响了书写效果。
根据课标对小学生书写的要求,针对我校学生整体书写水平低的现状及其原因,特别提出“规范小学生书写习惯研究”。
本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解决学生规范书写兴趣不高,书写不认真的问题;解决学生书写习惯差的问题。
开题报告:小学生书法教育策略研究
![开题报告:小学生书法教育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c66cf10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bd.png)
开题报告:小学生书法教育策略研究小学生书法教育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一环,通过良好的书法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然而,目前小学生书法教育普遍存在着教师专业水平不高、传统书法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如何有效地提高小学生书法教育的质量,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小学生书法教育现状分析1 .教师专业水平不高小学生书法教育需要有一定的艺术功底和教育理论知识,但现实中,很多小学教师对书法并不十分熟悉,对于如何教授学生书法等方面存在不少困惑和难题。
2 .传统书法教学模式单一目前,很多小学生书法教学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主要是将汉字笔画和结构等基本知识传授给学生,缺乏灵活性和实践性。
这种模式难以启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更难以培养创新精神。
3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小学生书法教育是需要学生自己投入时间和精力的,但现实中,很多学生对于书法缺乏兴趣和热情,甚至认为书法是无聊的、枯燥的,缺乏积极性。
二、小学生书法教育的策略研究1 .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对于小学教师而言,提高对书法知识的掌握是非常必要的。
可以通过培训和学习,让教师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书法的基本理论和技法,让教师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去。
同时,为了提高教师的教育素养,可以鼓励教师多参加业余书法活动,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艺术素养,从而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
2 .创新书法教学方式对于传统的书法教学模式,可以通过借鉴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来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习积极性。
例如,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网络互动、漫画书法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不同的书法文化氛围,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动画、图片等方式来感受书法的艺术魅力,从而激发学生艺术创作的兴趣。
3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书法实践机会书法艺术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磨炼和提高的,因此,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广泛的书法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书法水平和艺术素养是十分必要的。
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eb49c631eb91a37f0115c03.png)
《小学生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研究》开题报告莘县董杜庄镇中心小学课题研究组一、课题提出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外型优美、内涵最丰富,最具有创造性和艺术美,最能给人以想象的文字。
写字教学给我们一个启示:良好的书写习惯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整体素养的提高。
写字实际上是一个感受美、探索美、领悟美和表现美的能动的构建过程。
要想写好字必须持之以恒地进行苦练,学生的韧劲与耐力,正可以从汉字的一笔一画的书写练习中来获得,从而培养出锲而不舍、精力专注、耐心细致、不怕困难的优良品格。
可是,从我校写字教学的现状来看,存在的问题不容乐观。
由于过去应试教育的影响,有的老师忽略了写字教学,有的写字教学只重形式,而忽视了过程,对学生的书写习惯的培养不到位。
学生普遍都存在着写字习惯差,坐姿、执笔方法不正确,字迹潦草,行款不整齐,卷面不整洁,学生作业书写不规范等问题。
我们课题组一致认为:写字作为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学生终身发展、整体素质的提高都非常重要,是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必须加强研究,抓紧改进,为此,我校选定了本课题。
二、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加强写字教学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已经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写字提出了明确要求:“学会写铅笔字和钢笔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并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
”对于初学写字的小学生来讲,习惯的养成比技能的传授更重要。
因此,要把培养小学生良好写字习惯放在了写字教学最重要的位置上。
写字与美育有着密切的联系,鲁迅先生说过:“我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
”感目的“形美”,就是书写的文字之美,这种美既能陶冶情操,增强审美能力,又能丰富和调剂我们的文化生活,使我们生活愉快,在艺术享受中受到教育,从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通过书法教育养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开题报告1doc
![通过书法教育养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开题报告1doc](https://img.taocdn.com/s3/m/a2bbf713482fb4daa48d4b14.png)
通过书法教育养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开题报告1doc《通过书法教育养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课题开题报告一、课题名称:通过书法教育养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二、问题的提出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离开了书法,甚至不能了解中国的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时代,人们逐渐以键盘代替写字,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但从教育是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的角度来看,学校是教育的主要的阵地,而书法是应该在学校中得到重视的。
20XX 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强调指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写字教学应该加强,不应削弱;当前,在重视学生掌握计算机汉字输入技术的同时,必须继续强调中小学生写好汉字。
可见,学校肩负着继承和发扬书法教育的历史使命。
汉字是方块字,有别于西方的拉丁字母,字体当中处处体现线条的美,其实字体的结构就是线条的和谐结合。
隶书的稳重、魏碑的刚劲、行书的豁达、草书的奔放、楷书的端庄等等,无一不体现出中国书法的精髓和我们乡村小学生所必须培养的气质。
鲁迅先生曾说过,我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
”感目的“形美”,就是书写的文字之美,这种美既能陶冶情操,增强审美能力,又能丰富和调剂我们的文化生活,在艺术享受中受到教育。
在小学生进行书法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写得一手好字,更是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意志毅力、智能素质、审美情操的培养。
河西堡第一小学是河西堡镇一所中心小学,地处于河西堡镇中心,学校有学生1300人,其中非河西堡户口的占了约20%。
学校周边的环境相对复杂,附近有较多的网吧、游戏机室,学生的家庭生活水平相对富裕,家长的总体素质较低,为了生意,缺乏对子女长期有效的教育,部分学生出现沉迷于打电子游戏、不完成作业、书写潦草,做事拖拉欠耐性、损坏公物等现象,未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且近两年这些现象有上升趋势,大大影响着学校校风的建设,严重阻碍着教学任务的完成。
小学书法教学评价开题报告
![小学书法教学评价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42da543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3f.png)
小学书法教学评价开题报告小学书法教学评价开题报告一、引言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必修技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小学书法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旨在通过对小学书法教学进行评价,探讨如何提高小学生书法水平,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小学书法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掌握基本的笔画和字形结构,提高字迹的美观度和规范性。
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对于书法艺术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书法教学,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在小学书法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示范教学、讲解教学、练习教学等。
其中,示范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
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正确的写字姿势和笔画顺序。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解教学,向学生传授书法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练习教学是巩固和提高学生书法水平的重要环节。
学生可以通过反复的练习,逐渐掌握书法的基本技能。
四、评价指标的制定小学书法教学的评价指标应包括书法技能、字迹美观度、规范性和创造力等方面。
首先,学生的书法技能是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学生应能正确地握笔和写字,掌握基本的笔画和字形结构。
其次,字迹的美观度也是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学生的字迹应具有美感,线条流畅,结构协调。
同时,规范性也是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学生的字迹应符合规范,字形清晰,字间距适当。
最后,创造力也是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学生可以在书写中展现个性和创意,使字迹更具艺术性。
五、教学评价的方法小学书法教学的评价方法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书法作品评比、书法比赛、书法考试等。
通过书法作品评比,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书法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通过书法比赛,可以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造力。
通过书法考试,可以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书法水平,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六、教学评价的意义和价值小学书法教学评价的意义和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书法教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与实践
![通过书法教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0ec3ef8ad0d233d4b14e695c.png)
“通过书法教育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研究与实践”开题报告(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书法教育——在中学课堂教中开设书法课,学习传统的书法艺术,包括我国历代的书法字体的认识与书写,以及与书法教育相关的各类知识。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良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养成的,更不是只要老师来个强制性命令或者强制性措施就行的。
在学生良好的习惯的培养过程中,学校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事物的规律进行一步步地引导,必须坚持形式方法的多样化,避免和杜绝单调性,避免枯燥无味和空洞的说教,才能使习惯的培养受到实效。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中国书法是我国艺术宝库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与骄傲。
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国书法最能表现东方文明的独特性,最能表现中国人文精神,最能表现中国文化的博大与精深。
中国书法不仅在世界上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而且以其特有的启德、益智、审美、健体功能,教育影响了一代又一代。
甚至在国外(如日本、韩国等)也非常重视中国的书法,他们也开设了“中国书法”课程,他们同样把中国书法奉为“最高雅的艺术”。
二十世纪以来,书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繁荣昌盛的书法高等教育局面。
但目前中学书法教学由于起步较晚,书法学习在中学阶段不能全面系统的进行,存在着滞后的状态。
追其原因,在于目前我国尚未构建完整中学书法教育体系,书法教育定位太低。
中学书法教育并不是单纯的写字技能教学,而是是学生生理及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书法的学习培养良好习惯,为其他科目的学习无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中小学书法教育得到了上级部门重视,特别是常州市已走在了全国书法教育的前列,我市把发展艺术教育作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从2005年开始实施书法教育百千万工程。
但是由于对书法教育目标定位的不确定,以及书法的使用功能的逐渐弱化,使我们的书法教育始终处于徘徊之中,书法教育在中学阶段没有得到理性认识,其教育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书法教育促进小学生习惯养成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作者:庹咏梅
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7年第02期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037-02
1.本课题提出的背景
中国书法作为中国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在中国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中国书法除了本身具有的艺术形式以外,其自身的独特文化魅力也是值得中国人去继承和发扬的。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时代的到来,人们逐渐用键盘代替写字,汉字书写的重要性逐渐被边缘化。
2.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离开了书法,就无法全面了解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
我部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内容包括加强书法教育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加强书法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必需的保障,各级教研部门要把书法教育纳入教学研究工作的范围,要对书法教育学生用书进行审查。
我校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老校,有2737名学生,同时我校还是重庆市书法艺术特色学校。
因此,本课题以书法教育促进小学生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具有深厚的研究意义与研究价值。
3.本课题核心概念界定
书法教育:书法教育是对中小学生进行书写基本技能的培养和书法艺术欣赏,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习惯养成:习惯是指长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动作、生活方式,社会风尚等。
广义的习惯不仅仅是动性的、生活方式性的或社会风尚性的,还概括人类所有的优点,甚至包括"善良""仁爱"这样永恒的主题。
4.同类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4.1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孙振坤老师于2013年发表了题为《古墨生香,写意语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书法教育的思考与尝试》的论文,在该文中对《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