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 认识梯形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梯形的认识课件PPT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梯形的认识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69c257b3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c0.png)
04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发展趋势
01
形势倒逼
02
内在需求
03
点击请替换文字内容 请替换文字内容,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修改文字内容,也可以直接复制你的内容到此。
点击请替换文字内容 请替换文字内容,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修改文字内容,也可以直接复制你的内容到此。
四年级数学上册(RJ) 教学课件
第 5 课时 梯 形 的 认 识
第 5 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你见过下面这样的图形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一、学习新知
3
认识梯形各部分名称。
上底
下底
腰
腰
高
平行的两条边分别叫做梯形的上底和下底。 通过上底一个顶点向对边(下底)引垂线, 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梯形的高。
单击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单击添加标题
教学过程
在此输入主标题概述文字在此输入主标题概述文字
点击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点击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点击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点击请替换文字内容 请替换文字内容,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修改文字内容,也可以直接复制你的内容到此。
教学反思
添加 内容
添加 内容
添加 内容
添加 内容
请在此处添加详细描述文本,尽量与标题文本语言风格相符合,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5.8认识梯形及各部分名称,等腰,直角梯形∣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5.8认识梯形及各部分名称,等腰,直角梯形∣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cf510079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7a.png)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5.8认识梯形及各部分名称,等腰,直角梯形∣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梯形的定义,认识梯形的各部分名称。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推理等数学方法,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梯形的定义及各部分名称2. 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的特征3. 梯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梯形的定义及各部分名称,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的特征。
2. 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梯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梯形实物图片,如梯子、滑滑梯等,引导学生关注梯形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梯形的特征,引导学生发现梯形有两条平行边和两条不平行的斜边。
(2)教师给出梯形的定义: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作梯形。
同时,介绍梯形的各部分名称:平行的两边叫作梯形的底,较长的一边叫作梯形的腰,不平行的两边叫作梯形的斜边,斜边与底之间的夹角叫作梯形的顶角。
(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的特征。
等腰梯形有两条相等的腰,直角梯形有一个直角。
3. 实践活动(1)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关于梯形的实际问题,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
(2)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分享,展示各自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4. 巩固提高(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个别辅导和讲解。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梯形的定义、各部分名称以及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的特征。
五、作业布置1. 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运用到了梯形,并记录下来。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在讲解梯形的定义和特征时,要注意用词严谨,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
3. 通过设计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梯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梯形的认识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梯形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4a7ec5ac960590c69ec37661.png)
你见过下面这样的图形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认真观察中间这个图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 梯形 。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在梯形里,互相平行的一组 对边叫做梯形的底。 上底 通常把较短的 不平行的一 底叫做上底。 腰 腰 组对边叫做 高 较长的底叫 梯形的腰。 下底 做下底。 从上底的一点到下底引一条垂线,这点 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梯形的高。
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梯形,是的 和不是都说出理由。
是
是
特殊的梯形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 做等腰梯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 叫做 直角梯形 。
猜一猜:被盖住的可能是什么图形?
平行四边形
梯形
长方形
正方形
猜一猜:被盖住的不可能是什么图形?
平行四边形 梯形 长方形 正方形
猜一猜:被盖住的不可能是什么图形?
图形?
平行四边形
梯形
1、两个同学或一个同学用身体组成 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 2、请一个同学指出组成图形的各部 分的名称。
你能找到梯形吗?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梯形的认识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梯形的认识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cef9990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fb.png)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梯形的认识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梯形的认识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P66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梯形,认识梯形的高及各边的名称,认识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
2、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梯形,掌握梯形的定义、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建立梯形的高的概念,学会画梯形的高。
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师:同学们,在过去的时间里你们都认识了哪些平面图形啊?(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平行四边形)。
师:同学们很棒,那么老师给大家看一个平面图形,这是一个?(平行四边形)请回忆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以及特征。
(出示一个梯形)问:这也是平行四边形吗?那它与平行四边形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有四条边,四个角;不同点:不同点: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都平行,第二个图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师:那像这样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我们可以给它起个名字叫做梯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梯形。
(导入课题:梯形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1、齐读梯形的定义,练习:下面的图形哪些是梯形?请你指出来。
2、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梯形?原来梯形在我们生活中这么常见,那大家想不想认识梯形更多的知识呀。
3、在平行四边形中我们有底和高,那在梯形中又有些什么呢?(介绍梯形的上底、下底,腰和高)4、梯形中的高又怎样画呢?5、认识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
三、巩固练习1、在这些梯形中分别指出上底、下底和腰,并画出高。
2、找出“小船”中的梯形。
用七巧板中的2块、3块、4块......分别拼出不同的梯形,在小组里交流是怎样拼的。
3、在梯形里画一条高,可以把梯形分成两个图形,你能有不同的画法吗?(可分成两个梯形或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
)4、用粗细、颜色不同的笔在长方形纸上画出不同的`梯形,并记录上底、下底和高分别是多少5、用两张长方形纸叠在一起,剪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
5.5认识梯形(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人教版
![5.5认识梯形(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3e00910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c2.png)
5.5 认识梯形(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准备工作的重要性。
在本次教学中,我将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梯形的相关知识。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5节《认识梯形》。
在这一章节中,学生将学习梯形的定义、性质以及分类。
具体内容包括梯形的四条边、对角线、上下底边平行等特征,以及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的特殊性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梯形的定义和性质,能够识别各种梯形。
2. 掌握梯形的分类方法,能够判断一个梯形是等腰梯形还是直角梯形。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梯形的性质和分类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则是让学生熟练识别各种梯形,并能够运用梯形的性质进行相关的计算和证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梯形模型、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的图片,以及一些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梯形物品,如梯子、滑梯等,引导学生发现梯形的特征,从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3. 例题讲解:我会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梯形的性质进行分析和解答,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我会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以检验他们对梯形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梯形的定义、性质和分类方法,以及一些重要的性质定理和公式。
七、作业设计作业设计将包括一些梯形的相关题目,如识别和分类梯形、运用梯形性质进行计算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有哪些地方做得好,有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同时,我也会设计一些拓展延伸的任务,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深化对梯形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选取和安排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我选择了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5节《认识梯形》作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梯形的认识说课稿(精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梯形的认识说课稿(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c781b5c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01.png)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梯形的认识说课稿(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梯形的认识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P66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梯形,认识梯形的高及各边的名称,认识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
2、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
说教学重点:认识梯形,掌握梯形的定义、各部分名称。
说教学难点:建立梯形的高的概念,学会画梯形的高。
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师:同学们,在过去的时间里你们都认识了哪些平面图形啊?(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平行四边形)。
师:同学们很棒,那么老师给大家看一个平面图形,这是一个?(平行四边形)请回忆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以及特征。
(出示一个梯形)问:这也是平行四边形吗?那它与平行四边形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有四条边,四个角;不同点:不同点: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都平行,第二个图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师:那像这样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我们可以给它起个名字叫做梯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梯形。
(导入课题:梯形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1、齐读梯形的定义,练习:下面的图形哪些是梯形?请你指出来。
2、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梯形?原来梯形在我们生活中这么常见,那大家想不想认识梯形更多的知识呀。
3、在平行四边形中我们有底和高,那在梯形中又有些什么呢?(介绍梯形的上底、下底,腰和高)4、梯形中的高又怎样画呢?5、认识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
三、巩固练习1、在这些梯形中分别指出上底、下底和腰,并画出高。
2、找出“小船”中的梯形。
用七巧板中的2块、3块、4块......分别拼出不同的梯形,在小组里交流是怎样拼的。
3、在梯形里画一条高,可以把梯形分成两个图形,你能有不同的画法吗?(可分成两个梯形或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
)4、用粗细、颜色不同的笔在长方形纸上画出不同的`梯形,并记录上底、下底和高分别是多少5、用两张长方形纸叠在一起,剪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梯形的认识教案推荐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梯形的认识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849c23a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a4.png)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梯形的认识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梯形的认识教案第【1】篇〗《梯形的认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66页的教学内容,教学梯形的认识和给梯形画高。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和垂直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将为后面继续学习梯形的面积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梯形的概念以及梯形各部分名称,了解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以及给梯形画高。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通过描一描,说一说,写一写、画一画等活动经历认识梯形的全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力。
【学情分析】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的本质特征;知道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平行和相交;能过直线外一点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这些都为新课的教学作了一定的识铺垫和技能准备。
梯形虽然是学生初次接触的图形,但在生活实际中,学生已建立了一定的表象,但很难准确地抽象出它的本质属性。
【教学重点】建立梯形的概念,了解梯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给不同位置摆放的梯形画高。
【教学关键】通过各种动手操作活动加深学生对梯形特征的理解。
【教法和学法】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引导发现、活动引领等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认一认、想一想、说一说、看一看、学一学等数学活动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平行四边形纸片【教学课时】共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形成表象1、开门见山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看大屏幕,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什么?齐读课题:梯形的认识2、初步认识梯形。
这是什么图形?生:梯形。
师: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梯形?生:……(设计意图:形成表象,结合生活初步感知什么样的图形是梯形。
)二、探究新知,构建概念1、了解梯形的特征,概括梯形的定义(1)观察大屏幕中的三个梯形,思考下面两个问题:1梯形都有()条边,()个角,所以梯形也是()边形。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梯形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梯形的认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26952e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bc.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梯形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梯形的认识》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一节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梯形,了解梯形的特征,学会用字母表示梯形的各个角和边,为后续的梯形面积计算和梯形应用题解决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形、四边形等基本图形的认识,具备了一定的图形认知基础。
但梯形与这些图形有很大的不同,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梯形的概念和特征,因此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建立起梯形的基本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梯形的定义,了解梯形的特征,学会用字母表示梯形的各个角和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环节,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梯形的定义和特征,梯形各个角和边的表示方法。
2.难点:理解梯形的高的概念,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梯形。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梯形实物模型,如直角梯形、等腰梯形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梯形模板,以便进行实际操作。
3.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梯形的各种例子和特征。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梯形的实物模型,如楼梯、书架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的共同特点,引出梯形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梯形的各种例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梯形的特征。
同时,教师用字母表示梯形的各个角和边,让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梯形。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找出一些梯形实物,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梯形的各个角和边,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梯形图片,让学生判断这些图片是不是梯形,并说明理由。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梯形的认识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梯形的认识优秀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1db2bc6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1c.png)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梯形的认识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梯形的认识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梯形,发现梯形的基本特征,认识梯形的高。
2、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学会用不同方法做出一个梯形,会在方格纸上画梯形,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梯形,能测量或画出梯形的高。
3、学生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经历梯形的认识过程,了解梯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建立厅性的高的概念,画梯形的高。
教学准备:配套教材、直尺、三角尺等。
教学流程:一、生活导入1、出示例1的,你能在这些生活场景中找到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吗?(重点可让学生上台指一指梯形)2、你能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能看到梯形吗?3、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梯形。
你还记得我们昨天是怎样研究平行四边形的吗?根据学生回忆板书:(1)探究特点(2)认识高、底(3)多种练习有了这些研究平行四边形的经验,你想自己来进行研究活动吗?在小组里讨论一下,你们准备开展哪些活动来完成(1)和(2)。
老师的友情提醒:研究梯形时注意和平行四边形的联系与区别,将使你事半功倍。
二、小组活动(一)探究特点1、展示小组内制作的梯形,介绍使用的材料和方法。
2、归纳梯形的特点: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二)认识高、底1、介绍小组内的研究成果2、在此基础上指导看书自学:量出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间的距离,这就是梯形的高。
这样的高有多少条?为什么?与平行四边形不同的是,梯形各部分有自己的名称。
说说什么是上底、下底、腰、等腰梯形。
3、试一试:指一指高垂直于哪条边,量出每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各是多少厘米。
4、说明:第二个梯形是直角梯形。
在直角梯形中有几个直角?三、练习提高想想做做1-5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同桌间说说看。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梯形的认识优秀教案第【2】篇〗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梯形的特征和梯形各部分的名称,同时沟通梯形与其它平面图形的联系。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梯形的认识》(课件17张ppt)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梯形的认识》(课件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efefb8e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6c.png)
新课学习 认识特殊梯形
等腰梯形
直角梯形
这两个四边形是梯形吗?说一说你是怎么判断的。
第一个梯形两腰长度相等;第二个梯形有两个角是直角
等腰梯形、直角梯形。
新课学习 认识特殊梯形
等腰梯形
直角梯形
你能说一说什么叫等腰梯形、直角梯形吗?
请你在这两个特殊梯形上画高。 直角梯形的高就是它的那条垂直于上底、下底的腰。
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 正方形
梯形
等腰 梯形
直角 梯形
你能看图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结论总结 评价一下自己在学习及其他方面的收获。
课堂练习
1.下面哪些图形是梯形?画出每个梯形的高, 分别指出它们的上底、下底和腰。பைடு நூலகம்
梯形 梯形
梯形
课堂练习 2.请将这张平行四边形的纸剪成两个一样的梯形。
追问:你们所剪出的梯形形状不同,但它们的共 同特点是什么呢?
上底
腰
腰
高
下底
上底、下底、两条腰,还有高。
在上底、下底之间有无数条高。
新课学习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在梯形里,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底。
通常把较短的底 叫做上底。
腰 较长的底叫 做下底。
上底 高
下底
腰
不平行的一 组对边叫做
梯形的腰。
从上底的一点到下底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 的线段叫做梯形的高。
预设:只有一组对边互相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作业布置 第67页练习十一,第4题。
板书设计
梯形的认识
等腰梯形
直角梯形
谢谢!
预设:梯形。 3. 追问:梯形在哪啊?你能指一指吗?
导入新课 从图片中抽取出“梯形”
《认识梯形》教案
![《认识梯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70f17b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22.png)
《认识梯形》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四边形图形特征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空间观念;
2.培养学生运用梯形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通过对梯形高的求解,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索发现的学习习惯,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5.培养学生将梯形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意识,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梯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对梯形分类的部分掌握得不够扎实。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区分不同类型的梯形,我可以在课堂上增加一些互动环节,如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并在小组内分享他们的作品,以此加深对梯形分类的理解。
在实践活动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过程中表现得非常积极。他们能够将所学的梯形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但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出现了偏离主题的现象。为了提高讨论效果,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确保讨论能够紧扣主题,提高课堂效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梯形的定义及其特征:通过直观的图形展示和实例分析,使学生掌握梯形的定义,理解梯形两对边平行、非对边不平行、对角线相等的特征。
-梯形的分类:区分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等不同类型,并掌握各自的特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梯形》课件(23张PPT)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梯形》课件(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e4ee161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e6.png)
思考: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与梯形有什么 异同?
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与梯形的相同 点与不同点
平行四 边形 长方形
正方形 梯形
相同点
两组对边分别 平行且相等, 都是四边形
是四边形
不同点
两条邻边不一定相等, 每个角也不一定相等。
长宽不一定相等,每个 角都是直角
生活中你经常会 看到这些图形吧! 认一认。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回看11
我用长方形 纸来剪。
想办法做一个梯形.
我在钉子板 上围.
0 1 2 3 4 5 6 7 8
1 2 3 4 5 6 7 8
我用直尺在 方格纸上画.
0 1 2 3 4 5 67 8
0 1 2 3 4 5 67 8
长宽相等,每个角都是形是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梯形只是四边形中的一种特殊图形。
试一试:通过上面的学习相信你一定能把四边形、平行四 边形、梯形、正方形和长方形准确地填入下面的方框中。
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 正方形
梯形
四边形
你会分吗?快试试吧!
1、在梯形里画一条线,使分割成的图形有一 个是平行四边形。
分一分,画一画。
你会分吗?快试试吧!
2、在梯形里画一条线,把它分割成 两个梯形。
分一分,画一画。
你会分吗?快试试吧!
3、在梯形里画两条线,把它分割成 三个三角形。
分一分,画一画。
你能找到梯形吗?
我用直尺 画。
上底
腰
腰
下底
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分别是梯形的上底和 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是梯形的腰。
怎样画梯形的高呢?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梯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梯形的认识》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a32de8d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6b.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梯形的认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梯形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梯形的定义、性质和分类,以及梯形的相关计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例子,引导学生认识梯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几何图形的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但在空间想象和逻辑思维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直观的图形和生动的例子,帮助学生建立梯形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梯形的定义、性质和分类,学会计算梯形的面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梯形的定义、性质和分类,梯形的面积计算。
2.难点: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应用,引导学生认识梯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和分析梯形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4.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梯形的实物模型和图片,以及相关的教学课件。
2.学具:准备一些梯形的纸质模型,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梯形物体,如楼梯、梯子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提问学生:“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让学生初步感受梯形的特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梯形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初步认识梯形。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说明梯形的应用,如楼梯的每一级可以看作是一个梯形,让学生感受到梯形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梯形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梯形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bd071ac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d7.png)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梯形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梯形的认识教学设计第【1】篇〗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梯形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梯形的概念以及梯形各部分名称,了解直角梯形、等腰梯形,掌握梯形与其他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在动手量一量、画一画、剪一剪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梯形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梯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任意四边形、不规则图形的纸,练习小篇等。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游戏激趣。
教师:喜欢做游戏吗?好,我们来玩一个猜图形的游戏。
这是一个四边形,可是它被数学书盖住了。
(1)能猜出来吗?不可能是哪个四边形?(2)现在呢?不可能是哪个图形?(3)到底是什么图形?这个四边形大家认识吗?2.引入课题。
教师:梯形有什么特点?和我们前面认识过的四边形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梯形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认识梯形的特征。
(1)感知梯形。
①你在生活中见过梯形吗?让学生先说一说。
②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实物,找一找哪儿有梯形?课件出示后随着学生的回答逐步隐去情境图,抽象出梯形几何图形。
(2)探究梯形的特征。
①刚才我们在生活中找到了这么多的梯形,梯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②出示准备好的小练习。
要求:根据第一组图独立研究梯形有哪些共同特征?根据你们的发现找出第二组图中具备上述特征的图形。
第一组:第二组:③学生独立研究探讨。
④汇报交流:教师:你发现梯形有哪些共同的特征?与学生一同归纳并板书。
预设:是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教师:哪些图形不具备这样的特征?为什么?预设:第二组中的第3个和第5个图形不具备梯形的特征,第3个图形没有一组对比平行,第5个图形不是四边形。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05课时_认识梯形》(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05课时_认识梯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1ef602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9a.png)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05课时_认识梯形》(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认识梯形》是本单元的第五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梯形的特征,学会识别和画出梯形。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发现梯形的特征,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梯形的识别和画法。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但是,对于梯形这一图形,学生可能比较陌生,因此需要通过大量的例子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可能对于图形的识别和画法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教学中给予指导和练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掌握梯形的特征,能够识别和画出梯形。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梯形的特征,如何识别和画出梯形。
2.难点:学生对于梯形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对于梯形的画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梯形。
2.采用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发现梯形的特征,并学会识别和画出梯形。
3.采用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梯形的识别和画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梯形的实物和图片,用于直观演示。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出示一些梯形的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让学生初步了解梯形。
2.呈现(10分钟)通过生动有趣的例子,引导学生发现梯形的特征,并总结出梯形的定义。
同时,讲解如何识别和画出梯形。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练习,熟练掌握梯形的识别和画法。
可以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和指导。
4.巩固(5分钟)通过出示一些梯形的图片,让学生判断和确认,巩固对梯形的认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梯形,还有哪些平面图形?可以让学生举例说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梯形的认识说课稿(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梯形的认识说课稿(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cc001f8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7b.png)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梯形的认识说课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梯形的认识说课稿第【1】篇〗《梯形的认识》教学设计说教学目标:1.了解梯形各部分名称;理解掌握梯形的本质特征,认识几种特殊的梯形及其属性。
2.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观察、分类、比较、操作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活动。
说教学重点:掌握梯形的本质特征,理解梯形高的概念,会做梯形的高。
说教学难点:理解掌握梯形的本质属性。
说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1.用课件出示四边形,观察它们的共同特征。
(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2.分别找出学过的四边形,与没学的四边形。
3.师:没学的四边形叫什么?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梯形。
板书课题:梯形的认识4.认识生活中的梯形学生说,教师用电脑显示一些生活中的梯形过渡:因为我们善于观察,发现了生活中有这么多梯形,今天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来认识梯形。
二、新课1. 研究梯形的特征(1)启发学生从边、角两个角度,独立研究梯形的共同特征。
(每人一张有梯形的小篇)汇报研究成果:四条边四个角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2)概括梯形的定义: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3)比较异同:梯形与平行四边形比较,有什么不同呢?练习下面图形中哪些是平行四边形?哪些是梯形?2、认识梯形各部分名称,学习画高。
(1)课件出示梯形,介绍名称。
(2)老师示范引导学生画高。
课件演示梯形高的画法。
3、认识等腰梯形。
(1)老师出示等腰梯形观察这个梯形的两腰有什么特点?(相等)你用什么办法验证一下吗?(量一量)(2)两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
4、认识直角梯形(1)老师出示直角梯形观察这个梯形的左边两角有什么特点?(相等)你用什么办法验证一下吗?(量一量)(2)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直角梯形。
三、巩固练习,加深认识下面哪些图形是梯形?画出每个梯形的高,分别指出它们的上底、下底和腰。
四、全课总结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数学课本第67页练习十一第4题。
四年级上册《认识梯形》人教版(共12张PPT)
![四年级上册《认识梯形》人教版(共1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4cd1c97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98.png)
第六课时
《认识各组直线中互相平行的一组。
平行和垂直指的是两条直线。
复习旧知
请找出下面图形中的平行四边形,并说说它的特点。
平行四边形减去一个三角形,得到的新图形是什么图形。 两组对边相等且平行, 对角相等。
情境导入
你见过下面这样的图形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4个内角和 都是360°; 都是四边形; 都有平行的 对边
给下面的平行四边形涂上红色,梯形涂上蓝色。
巩固拓展
下面哪些图形是梯形?画出每个梯形的高,分别
指出上底、下底和腰。
生:说说喜欢这种方法的理由。(第二种方法简单,通过算式直接可以解决两个问题)
师:请用你手中的人民币(模拟人民币)摆出1元2角(老师板书:1元2角)
学生2:还需注意,题目二中应把带未知数的部分看作一个整体进行运算。 学生3:当方程内有两个未知数,先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化,再运算。
学生:问题一的等量关系式是“乐乐行走的路程+悠悠行走的路程=1千米”;问题二的等量关系式是“乐乐行走的路程-悠悠行走的路程=100米”。 教师:还需要注意什么?
下底 (一 )利用小数加、减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的步骤、策略与方法。 上底 学生:两个问题中,两人的出发点、行走的方向不同,因此问题一的结果是相遇,问题二的结果是相互追及。
什么样的图形可以称为梯形呢?
探究新知
认识梯形
上底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 边形叫做梯形。
腰
高
腰 一组对边平行。
下底
一组对边之间垂 直线段长度相等
两腰相等
直角梯形
等腰梯形
一条腰与上、下底垂直
探究新知
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
相同点与不同点。 图形
四年级数学上册五、7认识梯形
![四年级数学上册五、7认识梯形](https://img.taocdn.com/s3/m/a44074b4cc22bcd126ff0ce0.png)
等腰梯形
直角梯形
1. 问题:这两个四边形是梯形吗?说一说你是怎么判断的。
2. 问题:观察这两个梯形,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第一个梯形两腰长度相等;第二个梯形有两个角是直角。
3. 问题:这两个特殊的梯形叫什么名字呢? 预设:等腰梯形、直角梯形。
二、合作探究 (三)认识特殊梯形
等腰梯形
直角梯形
4. 问题:你能说一说什么叫等腰梯形、直角梯形吗?
(二)认识梯形各部分名称
上底
腰
腰
高
下底
1. 问题:对于梯形你还有哪些了解吗? 预设:上底、下底、高、腰。
2. 问题:刚刚他给我们指了指上底、下底、两条腰,还有高。上底、 下底和两条腰我们都看到了,高没看见。你能把高画出来吗?
3. 追问:只能画这一条高吗? 预设:在上底、下底之间有无数条高。
二、合作探究 (三)认识特殊梯形
一、情境导入 (一)从生活中寻找“梯形”
1. 问题: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梯形。
2. 追问:梯形在哪啊?你能指一指吗?
一、情境导入 (二)从图片中抽取出“梯形”
1. 课件演示从图片中抽取出“梯形”。 2. 学生观察这组梯形。
二、合作探究 (一)研讨梯形的特征,理解“梯形”含义
1. 要求:通过观察梯形,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有四条边;有一组对边平行。
5. 要求:请你在这两个特殊梯形上画高。
6. 追问:通过画高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直角梯形的高就是它的那条垂直于上底、下底的腰。
三、自主练习
下面哪些图形是梯形?画出每个梯形的高,分别 指出它们的上底、下底不是直角梯形吗?你们怎么说它不是梯形呢? 你是怎么想的?
三、自主练习
2. 要求:请说一说梯形有什么特点。
四年级认识梯形优质教案
![四年级认识梯形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a9315e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6e.png)
四年级认识梯形优质教案教案标题:认识梯形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准确地认识和描述梯形的特点和性质。
2. 学生能够识别和绘制梯形。
3. 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与梯形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1. 梯形的定义和特点。
2. 梯形的分类和性质。
3. 梯形的识别和绘制。
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白板、黑板、彩色粉笔、直尺、量角器、梯形模型等。
2. 教学材料:教科书、练习册。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 引入梯形的概念: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梯形,询问学生是否认识这个几何形状,并引导学生描述梯形的特点。
2. 学生回答后,教师给出梯形的定义:“梯形是一个有两条平行边的四边形,其它两条边不平行。
”3. 教师展示不同种类的梯形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不同梯形的特点和相似之处。
讲解和示范(15分钟)1. 教师在黑板上绘制一个梯形,并标出各边和角度。
2. 教师解释梯形的性质:两个底边平行,两个腰边长度不同,上底角和下底角相等,非底边的对角线相交于一点。
3. 教师通过实际示范,演示如何使用直尺和量角器绘制梯形。
练习和巩固(20分钟)1. 学生个别练习:发放练习册,让学生根据给出的图形,判断是否为梯形,并解释原因。
2. 小组合作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出一张梯形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该梯形的特点和性质,然后展示给全班。
3. 教师提问:提出一些与梯形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如“如果一个四边形有两条边平行,但其他两条边不平行,它是不是一定是梯形?为什么?”总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梯形的定义、特点和性质。
2. 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和发现梯形的实际应用,如楼梯、屋顶等。
拓展活动:1. 让学生在课后寻找和记录梯形的实际应用,并在下节课分享。
2. 给学生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讲解、示范、练习和总结等环节,帮助学生全面认识梯形的特点和性质。
通过个别练习和小组合作练习,学生得到了实际操作和交流的机会,提高了对梯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