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导学案.doc
孔乙己导学案-.doc
间或不屑置辩 籍贯出生年月身体状小说的二要素:故事情节通常包括:环境包括:小说根据篇幅可分《孔乙己》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阔绰、颓唐、间或、不屑、置辩”等词语。
2. 深刻理解小说所揭示的主题思想。
能力目标1. 学习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展不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
2. 探究小说人物的性格内涵,体会孔乙己形象的意义。
德育目标了解作者对腐朽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和病态冷酷的社会的揭露和批判。
教学重点1 .分析孔乙己人物性格和其形象意义。
2 .掌握小说主题。
教学难点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原因。
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和谐互助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生互动导入。
一、交流感知1鲁迅的文学常识。
2小说常识。
3相关背景介绍。
4检查预习字词。
5做一个孔乙己明履历表。
明确:1鲁迅,原名,字豫才,现代、、,中国文化革命的 主将。
作品有小说集,散文集,散文诗集,杂文集 o2小说是一种文学体裁。
它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 来反映社会生活。
(1) 、 (2) 、 (3) 、 (4) 、 3《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最初发表于1919年4月《新青年》,后收入小说集《呐喊》。
这是鲁迅创作的第二篇白话小说,也是他继《狂人日记》之后的又一篇讨伐封建制度和封建 文化的战斗檄文。
4阔绰颓唐5孔乙己履历表姓名年龄学历工作单位 主要社会关系 主要缺点 主要优点“的确”和“大约”矛盾特长家庭成员工作生活经历主要工作成绩总体评价教师检查预习情况研读共品(一) 1. 这一部分首先介绍了什么内容?2. 酒店里常来喝酒的酒客有哪几类呢?他们各有什么特点?3. 除喝酒的酒客之外,这一部分还写到了哪些人物?4. 开头三段起什么作用?学生采用“和谐互助”模式讨论,学生总结,教师补充。
研读共品(二)1说说孔乙己与“酒”。
要求:同学们围绕“孔乙己与’酒’”自读课文,从课文的人物、场景、情节、结构等等方 面读一读,写一写,并说说自己的阅读所得。
《孔乙己》导学案
5.孔乙己【学习目标】1、阅读课文,理解小说的情节结构,精巧含蓄的构思。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文章的主题。
【学习重点】1、学习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
2、品味小说辛辣深刻的语言,理解社会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3.探究小说人物的性格内涵,体会孔乙己形象的思想意义。
【学习难点】了解作者对腐朽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和病态冷酷的社会的揭露和批判。
【阅读导航】《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最初发表于1919年4月《新青年》,后收入小说集《呐喊》。
这是鲁迅创作的第二篇白话小说,也是他继《狂人日记》之后的又一篇讨伐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的战斗檄文。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作为封建社会,科举考试能够改变一个读书人的命运。
范进中举后,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过的是人间天堂的生活,假如范进没有中举,他将穷困潦倒一生,像孔乙己一样过着人间地狱的生活。
【自主学习】(一)、填空题1、鲁迅,原名,字豫才,现代、、,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作品有小说集_____________,散文集______ 。
2、在初中三年,我们学过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和。
小说集《呐喊》中的和。
散文诗集《野草》和。
(二)、为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的意思。
颓.唐():阔绰.():绽.出():羼.水():蘸.():营.生():咸亨.酒店():打折.():不屑.置辩():(三)认真阅读课文,初步感受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孔乙己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合作探究】1、读课文按照小说的三要素初步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人物:情节:故事发生的环境:2、请同学们认真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咸亨酒店描写了哪两类不同特点的人?交代这样一个生活场景用什么作用?3、请同学们认真研读课文,找出最能体现孔乙己身份地位特殊的句子并讨论句子的深刻含义?【教师小结】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认真阅读课文,体会孔乙己悲剧命运。
2、学习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
《孔乙己》高效导学案共3篇
《孔乙己》高效导学案共3篇《孔乙己》高效导学案1《孔乙己》高效导学案一、前言《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一个饱经沧桑的酒鬼形象的描绘和描述,向读者传达出了鲁迅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学习《孔乙己》这篇文章时,作为中学生,我们需要客观深入地了解文本,正确理解其中所蕴含的寓意和内涵,从而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学会用自己的眼光看待人生,正确认识自己。
二、导学环节1. 阅读题首先,在阅读文章之前,我们可以通过一些问题帮助自己更好地进入文本世界,理解故事情节。
例如:(1)孔乙己的性格是怎样的?作为一个陌生者和酒鬼,他在这个故事中的地位是什么?(2)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主人公孔乙己在什么环境下度过自己的一生?他的命运如何?(3)故事结尾的“赞”字与整个故事的氛围和主题有什么联系?2. 语篇分析对于这篇文章,我们还需要进行一定的语篇分析,理解涉及到的语言手法、修辞手法和故事结构等。
例如:(1)孔乙己的形象是怎样描绘的?(2)怎样理解“他连杀水的力气也没有,那股劲头只用在茶楼酒肆中”这句话?(3)孔乙己在故事结尾处离去的方式传递了怎样的信息?3. 价值观思考最后,在理解文章的情节和语言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通过一些问题来思考文章所传达的价值观和思想内涵。
例如:(1)孔乙己在这个故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这个角色反映了人性的哪些特点?(2)整个故事的情节和结局中,有哪些隐含的社会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启示?(3)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平凡”的概念?与“伟大”有哪些不同?三、课后延伸一次阅读学习可能不能完全理解这篇文章,需要我们反复看、反复思考。
在课程结束后,我们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自己的理解能力进行提高和深化。
1. 文本扩展除了阅读原文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阅读鲁迅的其他著作,了解到更多鲁迅的思想和文化。
例如,可以阅读《华盖集》、《呐喊》等。
2. 情境推广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境,以孔乙己的经历为例,思考人生道理,探寻自己的未来,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孔乙己导学案(两课时).doc
达拉特旗蒙古族学校5.孔乙己【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习本文精巧的布局和社会环境的描写。
(2)学习小说中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和动作刻画人物的方法。
能力目标:(1)认识孔乙己的形象。
(2)了解本文精练且含义深刻的语言。
情感与价值观:了解孔乙己的悲惨命,从而分析批判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和病态社会的冷酷。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精巧的布局和社会环境的描写;学习小说中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和动作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精练且含义深刻的语言;了解孔乙己的悲惨命,从而分析批判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和病态社会的冷酷。
【教学过程】:(多媒体课件辅助)第一课时一、回顾知识。
1.小说知识。
(1)什么叫小说?小说是一种文学体裁,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2)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人物,故事情节,环境(3)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什么?塑造人物形象(4)小说故事情节包括、、、o(5)小说的环境描写包括:、.2.鲁迅。
《孔乙已》选自《呐喊》,鲁迅是周树人的笔名,浙江绍兴人。
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主要作品还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及杂文集《坟》《二心集》,译著《毁灭》等。
本文是他在五四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是又一篇讨伐封建制度与封建文化的战斗檄文。
3.封建科举制度:封建科举制度是隋朝以后封建王朝用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戊戌变法前,全国每年有100多万读书人,参加考选“秀才”,只有百分之一入选;三年一考的“举人”,入选者只有千分之一;三年一考的“进士”,入选者只有万分之一。
许多读书人老死科场,利欲熏心,精神畸形,成了科举的奴隶,成了科举制度的受害者。
我们要学的课文中的主人公孔乙己,就是其中的一个。
读书人“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他们处理社会事物、谋划生计的能力是很缺乏的。
孔乙己导学案1.doc
《孔乙己》导学案1李集中学八年级语文(下)主备人:()学班级组别姓名学习目标::《孔乙己》导学案11、理解孔乙己这一形象所揭示的社会意义。
2、学习小说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4、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相关链接】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18年冬天,发表于1919年4月的《新青年》杂志,后来收入短篇小说集《呐喊》。
在当时的文化教育领域,虽然在1906年就废止了封建科举制度,但封建复古逆流仍然很猖獗。
1917 年在十月革命启示下,李大钊等领导和策动了新文化运动,向封建文化教育进行猛烈抨击。
鲁迅积极投入反帝反封建的战斗,《狂人日记》继之后,写出了小说《孔乙己》这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的战斗檄文,并揭示那个社会芸芸众生的昏沉、麻木病态,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走进作者中文名:别名:周树人职业: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树人,又名樟寿,后改豫毕业院校:南京路矿学堂,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才主要成就:领导新文化运动国籍:中国代表作品:《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狂民族:汉族人日记》《朝花夕拾》出生地: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身高:161厘米出生日期:1881年9月25日重要事件:新文化运动逝世日期:1936年10月19日读一读1、学生己预习课文,指名学生默写生字、生词。
字词集锦:茴香豆孱水笔砚拭去蘸酒阔绰蒲包舀水颓唐附和不屑置辩荤菜涨红绽出间或大抵坦荡如砥踱步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荐头:君子固穷:营生:间或:3、文学常识填空本文的作者是,原名是字豫才,我国伟大的家、家、家,本文节选自,文中的主人公是。
理一理1、快速阅读,根据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活动场景变换划分段落层次,并补全内容。
第一部分(第1—3节)写孔乙己活动的一鲁镇咸亨酒店。
第二部分(第4-13节)写孔乙己的和,揭示其社会根源。
第二部分又以故事情节的发展分为三层:第一层(4—9节)写孔乙己的肖像、言行、性格和社会地位(情节的开端和发展)侧重于写封建文化、科举制度对孔乙己的毒害;第二层(10-11节)描写孔乙己的不幸遭遇。
孔乙己导学案精选6篇
孔乙己导学案精选6篇一、《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深深打动了许多读者。
本文通过对《孔乙己》的导学案的整理和总结,选择了其中的6篇精选内容,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篇作品。
第一篇:《孔乙己的形象描写分析》在这篇导学案中,作者对小说中的主人公孔乙己的形象进行了深入剖析。
通过对他外貌、身份以及性格特点的描写分析,读者可以更加生动地感受到孔乙己的悲惨遭遇和内心世界的孤独与无奈。
第二篇:《孔乙己的命运分析》本篇精选内容主要从孔乙己的命运角度进行分析。
作者通过对孔乙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他自身的生活经历进行对比,揭示了这个角色因为出身和外貌的原因命运的坎坷和悲凉。
这篇分析对于读者深入理解孔乙己的命运轨迹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篇:《孔乙己的人性探索》作为一个普通的东北人,孔乙己身上体现了一种真诚朴实的人性。
本篇精选内容通过对孔乙己身上展现的善良、纯真和心灵的关注,探索了孔乙己在困境中仍然能够保持人性光辉的形象。
这场探索对于读者实现人性的价值和意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四篇:《《孔乙己》中的社会批判分析》孔乙己正是鲁迅先生用来批判当时社会现象的一面镜子。
这篇精选内容通过对小说中描绘的琴棋书画社的个别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揭示了当时社会阶层的贫富悬殊和人们的偏见以及不公平。
这种分析对于读者认识鲁迅先生批判社会现象的用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五篇:《《孔乙己》中的艺术风格解读》鲁迅先生的细腻与深沉在《孔乙己》中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本篇精选内容通过对小说中的描写手法、情节设置以及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进行解读,分析了鲁迅先生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技巧。
这种解读对于读者深入了解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和创作特点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第六篇:《《孔乙己》的文化内涵分析》《孔乙己》这篇小说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和故事情节的叙述,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本篇精选内容通过对小说中包含的哲理思考、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分析,揭示了鲁迅先生对于现实社会和人性的思考与反思。
孔乙己_导学案.doc
孔乙己导学案年级:主备人:审核人:学习目标:1、通过用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来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方法。
2、品味小说深刻辛辣的语言。
理解社会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主要的性格特征,把握小说的主旨,小说对比手法及以笑衬悲手法的运用。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整体感知理清情节)一、导入新课鲁迅先生一生共写了 33篇小说,他自己说最喜欢的就是《孔乙己》,巴金先生也说,《孔乙己》写得多么好呀,日本一位作家也说,孔乙己是最完美的艺术典型,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又遭到冷酷现实唾弃的苦人儿形象。
鲁迅先生怎样运用鬼斧神工之笔来精心塑造这个形象呢?你们认真读课文以后,就能得到回答。
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那么,鲁迅写孔乙己悲惨的一生,是命运的悲剧,性格的悲剧,还是社会问题的悲剧呢?下面我们就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二、预习准备1、组织学生介绍作者及作品写作时代背景。
孔乙己的作者是: _____ 人,小说集,________ 、小说的三要素;我国_____ 家_、、___ 家和革命家。
原名______散文集__________ 杂文集—、字________ 浙江绍兴③正面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和心理描写等。
2、学生互助完成生字词颓唐(tul )附和(hb分辩(bian)惋惜(wan) 阔绰(chud)荤菜(hun)孱水(chan)舀水(yao) 门槛(kan) 绽出(zhan) 打折(she)间或(jian) 哄笑(hong) 涨红(zhang)着了慌(zhdo)不屑置辩(xie)咸亨酒店(heng)拭(shi )蘸(zhan) 砚(ydin)3、A、小说主人公的姓名 _; B、故事发生的年代;C、故事发生的环境 oD、《故乡》是反映旧中国农村劳动人民命运的,着力刻画了闰土这•穷苦农民形象。
《孔乙己》导学案(精选6篇)
《孔乙己》导学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教育学生珍惜现在的学习生活 2、在具体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中,去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揭示孔乙己悲剧生活的社会根源。
[教学重点和难点]: 把握主题 [教学时数] 四教时 一、导语: 二、时代背景介绍 本文写于1918年冬天,发表于1919年4月的《新青年》杂志,后来收入短篇小说集《呐喊》。
在当时的文化教育领域,虽然在1906年就废止了封建科举制度,但封建复古逆流仍然很猖獗。
封建教育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
鲁迅先生针对现状,写了二十多年前的社会现实,启发人们将其与当时现状进行对照,懂得批判与取舍。
三、作者介绍: 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从文学创作方面讲,鲁迅前期创作成熟和影响最大的是小说,而他后期则主要从事杂文创作。
小说集:《呐喊》《彷徨》,《狂人日记》是新中国第一篇白话文小说,他写的第二部就是《孔乙己》。
散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杂文集:《》诗集:《野草》 四、读课文 1、检查预习,正字注音 阔绰(chu)阔气。
绰:宽绰,如绰绰有余 羼(chàn)混和,掺杂 绽出(zhàn)突露出来。
比较“绽”“淀”字 间或(jiàn)偶然,有时候。
注音“中间”读jian 拭(shì)擦蘸(zhàn)打折(shé)打断附和(hè)(言语动作)追随别人(多含贬义)。
比较:和平he 不屑置辩(xiè):认为不值得争辩 颓唐(tuí)精神萎靡,不振作 戕害(qiāng)伤害。
戕:杀害。
2、听录音,要求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通过“我”——咸亨酒店小伙计的口述,记叙了清末下层知识分子孔乙己一生的不幸遭遇和悲惨结局。
五、理清小说结构 1、指名回顾小说情节的四个组成部分。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按照小说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划分课文结构。
《孔乙己》优秀导学案
《孔乙己》优秀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学习小说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写法;2.感受作者对孔乙己的批判与同情;3. 理解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和封建社会的腐朽与病态。
二、教学重点:探究小说人物的性格内涵,体会孔乙己形象的思想意义。
三、教学难点:结合时代背景,深层体会小说的思想意义。
四、学习方法:1.诵读法:抓住精彩的语句和段落,反复诵读,仔细体会,深入领悟小说语言的运用技巧。
2.研讨探究法:对人物性格、艺术表现手法、小说主题,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研讨交流,共同感受小说的独特魅力。
五、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关于封建社会读书人的故事,你能给大家讲一个吗?二、课前预习部分:自读感知,整体把握:1、走近作者:本文作者_______笔名是_______,浙江绍兴人。
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______家______家_______家。
本文是他在“五四” 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是又一篇讨伐封建制度与封建文化的战斗檄文,这是鲁迅发表的第二篇小说,也是他自己最满意的一篇小说。
2、写作背景介绍:本文写于1918年冬。
作者选取了社会一角—鲁镇的咸亨酒店,艺术地再现了二十多年前社会上的这种贫苦知识份子的生活,就在于启发读者对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和当时的教育现状,思考当时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是一篇反封建主义的作品。
( 资料衔接——关于封建科举制度封建科举制度是隋朝以后封建王朝用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戊戌变法前,全国每年有100多万读书人,参加考选“秀才”,只有百分之一入选;三年一考的“举人”,入选者只有千分之一;三年一考的“进士”,入选者只有万分之一。
许多读书人老死科场,利欲熏心,精神畸形,成了科举的奴隶,成了科举制度的受害者。
我们要学的课文中的主人公孔乙己,就是其中的一个。
读书人“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他们处理社会事务、谋划生计的能力是很缺乏的。
《孔乙己》导学案
《孔乙己》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鲁迅及其作品,掌握文中的生字词。
2、分析孔乙己的人物形象,理解其社会意义。
3、学习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4、探究造成孔乙己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深刻理解小说主题。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分析孔乙己的人物形象,理解其性格特点和社会意义。
(2)学习通过多种描写方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
2、难点(1)探究造成孔乙己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体会作者对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批判。
(2)理解小说含蓄、深沉的主题。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鲁迅(1881 年 9 月 25 日-1936 年 10 月 19 日),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他的作品以深刻的思想、犀利的笔触,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代表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等。
2、写作背景《孔乙己》写于 1918 年冬天,当时以《新青年》为阵地,虽已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但是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
科举制度虽于 1906 年废除,但是培植孔乙己这种人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孔孟之道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孔乙己”。
要拯救青年一代,不能让他们再走孔乙己的老路。
鲁迅选取了社会的一角——鲁镇的咸亨酒店,艺术地展现了 20 多年前社会上的这种贫苦知识分子的生活,就在于启发读者对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和当时的教育现状,思考当时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
四、预习导学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荤(hūn)菜羼(chàn)水阔绰(chuò)绽(zhàn)出拭(shì)蘸(zhàn)打折(shé)门槛(kǎn)2、解释下列词语。
(1)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分辩。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孔乙己》导学案-word文档资料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孔乙己》导学案内容预览:孔乙己导学案(一)[教师寄语]:不要被任何东西模式化,要勇于突破,不断创新。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识记生字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学习过程]一、激趣导入: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人,没有不知道孔乙己这个文学形象的,也无不被这个形象所感动,据鲁迅的朋友回忆,鲁迅在世的时候,对他创作的小说最喜欢的是《孔乙己》,鲁迅为什么最喜欢《孔乙己》呢?他是怎样以鬼斧神工之笔来塑造这一形象的呢?鲁迅,原名_______ , ________人,我国伟大的______ _______ _______代表作品有小说集________ __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_散文诗集_________杂文集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第一篇白话小说是___________。
三、整体感知速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1、正音或写汉字:阔绰_____咸亨________舀出________不屑置biànchàn水_______颓唐______绽出______ 蘸酒______茴香_______打折腿_______笔砚_____wǎn____惜2、请同学们在文中圈画出有关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描写的语句,并在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3、初步明确以下问题:(1)小说篇幅不长,结构紧凑,集中写孔乙己在什么地方法活动?(2)众人对待孔乙己是什么态度?(3)文中写了孔乙己相关的哪些事?试加以概括。
4、理请情节,试划分文章结构。
四、精读课文,讨论研究。
读文章1-3段,完成下列问题:1、酒店里写了几类顾客?他们喝酒的方式和地点有什么不同?2、在2、3节中展示了当时怎样的人际关系?试作分析?3、文章交待了怎样的社会现实?为塑造孔乙己有什么作用?五、课堂小结六、作业:选择自己喜欢的鲁迅作品阅读后向同学推荐,附推荐意见。
中学九年级语文《孔乙己》导学案
中学九年级语文《孔乙己》导学案中学九年级语文《孔乙己》导学案【学习目标】积累字词。
把握小说情节,感受孔乙己的人物。
学习用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
深刻领会作者对腐朽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和病态冷酷社会的批判。
【学习重点】把握小说情节,感受孔乙己的人物。
【学习难点】学习用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
【课前预习】课前导入我们上几天认识了一位受科举制度毒害的读书人——范进,他因为中举而喜极而疯,让人可叹可喜。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处于社会底层的读书人——孔乙己……回顾作者本文的作者是______,原名______,浙江______人,中国伟大的______家、______家、______家。
他的散文集是______,散文诗集是______,小说集是______、______等。
我们在初__________,遭遇__________,结局__________的底层读书人的形象。
五、感受孔乙己1、你觉得孔乙己身上哪些方面值得你同情?请结合人物描写方法分析其人物形象。
(至少两点)3、你觉得孔乙己身上有哪些优点值得你赞赏?请结合人物描写方法分析其人物形象。
(至少两点)4、那你觉得孔乙己身上又有哪些缺点呢?请结合人物描写方法分析其人物形象。
(至少两点)5、小结:综上所述,6、孔乙己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怜人!他之所以可怜,7、有很大部分的原因是__________造成的。
所以这篇小说抨击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悟孔乙己1、孔乙己身边的人又是如何对待他的?请在横线上用两个字的词语概括。
(1)掌柜________________孔乙己(2)喝酒的人____________孔乙己(3)何家________________孔乙己(4)举人家_______________孔乙己(5)邻居孩子_______________孔乙己(6)“我” _______________孔乙己2、从上可知,这是一群怎样的人?请用至少两个词语形容。
孔乙己导学案
《孔乙己》这篇小说通过精巧的叙述视点、严谨的结构、生动的人物描写、对比和象征手法以及精炼的语言,成功地塑造了孔乙己这一悲剧形象,并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与冷漠。
2.《孔乙己》这篇小说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批判?B.封建制度的腐朽
《孔乙己》这篇小说通过讲述孔乙己的悲惨遭遇,深刻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的腐朽,批判了封建社会的冷酷和无情。
三、简答题
1.孔乙己是一个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人,他迂腐不堪,常常以读书人的身份自居,却又无法摆脱贫困和落魄的生活。他的言行举止充满了矛盾和尴尬,比如他明明穷困潦倒,却还要穿着破旧的长衫,站在酒店里喝酒。这些特点在课文中通过对他的外貌、动作和语言的描写得到了充分体现。
小说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群众的冷漠和麻木,进一步暴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鲁迅通过对孔乙己的刻画,不仅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更着重展现了社会普遍的冷漠和无情,从而更深远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本质问题。
《孔乙己》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孔乙己这一典型形象,批判封建社会的腐朽与落后,揭露封建教育的毒害,并深刻反映当时社会的冷漠与麻木,从而引发人们对封建社会的深刻反思。
小说中的社会环境描写也让我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冷漠和无情。酒店里的顾客们对孔乙己的嘲笑和冷漠,以及他们对孔乙己悲惨命运的漠不关心,都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普遍心态。这种冷漠和无情不仅仅是对孔乙己个人的,更是对整个封建社会的批判。它让我思考,在那样一个社会中,人们是如何失去了同情心和人性,变得如此冷漠和麻木。
2.《孔乙己》在刻画人物和环境方面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比如,通过对孔乙己外貌、动作和语言的细腻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他的性格特点;同时,通过对酒店环境的描写,烘托出了孔乙己所处的社会背景和时代氛围。此外,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手法,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主题思想更加深刻。
《孔乙己》导学案
《孔乙己》导学案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理解小说中的重点字词意义;2.了解小说中的故事情节,理解小说中的结构特点;3.结合小说情节和人物描写方法,品析人物形象,探究小说主题;4.透过孔乙己的遭遇,感受旧时代社会的丑恶和旧知识分子的可悲可叹。
学习重难点:理解小说情节安排上的特点、“以笑写泪”的妙处;根据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探究小说主题。
学法提示:反复朗读课文,按小说阅读的常规方法初步了解,然后用比较阅读的方法,通过孔乙己与范进故事的比较体会主题思想。
预习指导: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鲁迅的《》,《》中主要收录鲁迅先生的小说。
鲁迅,原名,字,浙江绍兴人,我国著名的家、家、家。
《》、《》、《》都是他的作品集。
二、给下面的字注音:阔绰.()孱.水()绽.出()三、解释下列词语的意义:蘸:阔绰:颓唐:营生:格局:四、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故事梗概。
探究展示:一、小说写了孔乙己的哪几件事?哪些地方是正面描写,哪些地方是侧面描写?二、作者为什么要通过“我”的眼光来讲述孔乙己的故事?这与用第三人称叙述有何不同?三、小说综合采用多种人物描写方法,塑造了孔乙己的鲜明形象,试结合具体内容作分析说明。
四、小说主题探究:1、孔乙己为什么坚持穿长衫,说话满口“之乎者也”?2、面对孔乙己的遭遇,众人为什么始终发笑?作者用众人的笑写孔乙己的故事有什么效果?3、想象:假如孔乙己像范进一样中了举,众人会是一种什么表现?4、小结:综合上面三个问题的答案归纳小说的主题。
课堂小结:课堂检测:写一段话,分析造成孔乙己悲剧的原因。
(要求结合小说的相关内容谈,观点力求个性化。
)学习反思:。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课《孔乙己》导学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课《孔乙己》导学案孔乙己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文学作品以及作者的背景和写作动机;2. 理解并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以及他们的性格特点;3. 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情节结构和语言特点;4. 探讨文学作品中所传达的思想和主题。
【导学内容】【导学一】了解背景请同学们思考:《孔乙己》的作者是谁?他为什么要写这篇作品?答案:《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的作品。
他写这篇作品是希望通过描述一个痛苦而渺小的人物来揭示封建社会的黑暗,并进而呼唤人们的良知和善良。
【导学二】分析人物1. 描述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提醒同学们:可以从孔乙己的外貌、言行举止等方面进行分析。
2. 描述薛嵩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提醒同学们:可以从薛嵩对孔乙己的态度和对待其他人的方式进行分析。
【导学三】分析情节结构1. 本文的情节结构是怎样的?请用自己的话简明概括。
提示同学们:可以从“孔乙己进酒店”、“孔乙己弹琴”、“孔乙己遭打骂”、“孔乙己厚葬”等方面进行分析。
2. 为什么孔乙己在酒店遭到了打骂?提示同学们:可以从孔乙己的外貌、性格以及薛嵩的嫉妒心理等方面进行分析。
【导学四】探讨作品的意义与主题作者通过《孔乙己》这篇作品传达了怎样的思想和主题?我们有什么样的体会和启示?提醒同学们:可以从作品中所揭示的封建社会的黑暗、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以及人性的善恶等方面进行思考和讨论。
【导学五】个人思考与表达1. 如果你是薛嵩,你会如何看待孔乙己?2. 你有没有遇到过孔乙己这样的人?你对待他们的态度是什么?3. 你对《孔乙己》这篇作品有什么样的想法和感受?【导学小结】通过本次导学活动,我们了解了《孔乙己》这篇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写作动机,分析了孔乙己和薛嵩这两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了作品的情节结构以及思考了作品传达的思想和主题。
通过这样的学习,我们不仅加深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也增强了自己的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
导学案延伸部分【导学延伸一】了解背景《孔乙己》这篇作品是鲁迅先生在20世纪初期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他将小说设定在封建社会的背景下。
孔乙己导学案doc
《孔乙己》导学案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生于破落的封建家庭,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短篇小说有《故乡》《孔乙己》《狂人日记》等,散文《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杂文《论雷峰塔的倒掉》《“友邦惊诧”论》等。
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18年冬天,最初发表于1919年4月《新青年》,后收集入小说集《呐喊》。
这是鲁迅创作的第二篇白话小说,也是他继《狂人日记》之后的又一篇反封建制度和封建科举制度的战斗的檄文。
回顾什么是小说?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什么?附和()不屑()置辩荤()菜咸亨()酒店羼()水拭()蘸()阔绰()舀()水涨()红绽()出哄()笑间()或着()了慌打折()腿门槛(3、自主思考下列问题:1)小说主要写了孔乙己在什么地方的活动?(2)众人对待孔乙己是什么态度?(3)小说中写到了孔乙己的哪些遭遇?你觉得他哪一次的遭遇最为悲惨?自由诵读全文,找出反映下列内容的语句并揣摩其丰富含义。
(1)孔乙己的特殊身份(2)孔乙己对人们的作用(3)孔乙己的结局作者分别从几个生活片断来刻画孔乙已的?从孔乙己的生活片断我们可以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孔乙己是站着喝酒但又()的人。
孔乙已是穷得将要讨饭但又()的人。
孔乙已是以读书人自居但又()的人。
孔乙己是竭力争辩维护清白但又()的人。
孔乙已是穷困潦倒偶尔偷窃但又()的人。
孔乙已是热心教小伙计认字,给孩子分茴香豆但又()的人。
孔乙已是个使人快活但又()的人。
其他人物形像:短衣帮:掌柜的:丁举人:“我”文章主题:小说通过对孔乙己的悲惨的一生描写,既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下层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有力地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更着重地表现了当时一般群众的冷漠麻木,从而更深意义上暴露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乙己》导学案
九年级语文《孔乙己》导学案课型:新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作品情况,并掌握本课重点字词的音、形、义。
2、熟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
3、体会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学习重点:熟读课文,把握小说故事情节。
体会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学习难点:体会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学法指津:这是一篇小说,首先要求同学们自读课文掌握字词;然后在熟读课文,初步对文章的语句及内容进行批注交流;在此基础上要把握文章的内容、情节,初步把握作者的情感和文章的中心。
资料链接:1、作者鲁迅(188 1年-19 36年),现代伟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浙江绍兴人。
幼年时受诗书经传的教育,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影响。
后东渡日本学医,又弃医从文,立志用文学来改变落后的国民精神面貌。
1 918年5月发表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从此以后,鲁迅用他手中的一支笔,同旧势力旧思想进行着斗争。
自1 918年至1926年,陆续创作并岀版了《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等专集。
1921年1 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19 27年至1935 年期间,创作了《故事新编》和大量杂文。
鲁迅杂文具有深沉朴实的革命激情和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是高度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艺术性相结合的典范。
鲁迅先生一生著译近一千万字。
有《鲁迅全
集》行世。
2、作品《孔乙己》这篇小说写于1918年冬,发表于1919年4月的《新青年》杂志上。
小说反映了在封建科举制度下,一个旧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
小说发表于“五#822 6;四”运动前夕,这时封建帝制虽然被推翻,但封建势力仍统治全国;封建科举虽然废止,但封建教育仍通过其他地方推行,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仍根深蒂固,毒害着广大人民。
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一员猛将,后来成为新文化运动、文化新军的最伟大最英勇的旗手。
他以锋利的笔为武器,向封建思想道德、封建文化进行最无情最猛烈的攻击。
他在1918年初写的第一篇
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猛烈地攻击了吃人的封建制度,在文化战线上,为号召人民向封建堡垒进攻发出了第一声进军号。
1 918年冬,他又写了第二篇白话小说《孔乙己》,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们的毒害,控诉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
鲁迅在“五#82 26;四”前夕发表的这两篇小说,对“五#8226;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小说反映的是清朝末年时的事,那时距191 1年的辛亥革命还有十多年,距1 919年的“五#82 26 ;四”运动约20年,距1905年的废除科举制度也还有一段时间。
尽管在1898 年中国社会有过失败的“百日维新”运动,但并未动摇中国封建统治的根基。
所以《孔乙己》反映的是封建阶级统治时代的事,孔乙己生活在未经革新的古国里。
《孔乙己》的矛头直指封建制度。
《孔乙己》一文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文小说,是又一篇讨伐封
建制度与封建文化的的战斗檄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要求认真朗读课文,积累生字词。
在课文中标出下列字词。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提示写词语,并在下面的横线上写一遍,掌握好,以备小测。
1、踱()亨()舀()砚()拭()蘸()附和()不屑置()()唐不安阔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