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北京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灵泉》
(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课件

场景 描写
通过描写厂房的场景,说明了母亲工作环境的恶 劣,表现了母亲为家庭生活所付出的牺牲,为下 文母亲给我钱买书做铺垫,表现了母爱的伟大。
语文园地
(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
我看各样彩排着的戏人边走边唱。看高跷走路,看 虾兵、蚌精、牛头、马面……人山人海,卖小吃的挤得 密密层层,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鸡鸭鱼肉都有。我和父 亲都饿了,我多馋啊!但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
(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魏征
处在安乐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有的危险。 指要提高警惕,防止祸患。戒奢以俭的意思 就是倡导节俭,反对奢侈浪费。
语文园地
(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司马光
由节俭进入奢侈(是)容易(的),由奢 侈进入节俭(却)困难(了)。
无农不稳,无粮则乱。
饮水要思源,吃饭当节俭。粒粒盘中餐,皆
是辛苦换。
节约光荣,人见人赞;浪费可耻,谁闻谁恶。
语文园地
(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
阅读时,关注课文中抒情的语 句,品味令你印象深刻的场景 描写和细节描写,可以帮助我 们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语文园地
(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
词句段运用
联系课文内容,体会下面几篇课文结尾的特点。
就这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前后照应,表现了母亲支持我读书对我人生的影响。
语文园地
(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 “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这个“又”字说明作者不止一次地想起故乡童年时代 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只是这次母亲的话使他又一次想起。 淡淡的一句话,却传递出了作者对故乡桂花的深深怀念。家 乡的桂花,是跟作者童年的快乐连在一起的,那种“摇花乐” 和桂花雨已植进了她的生命,成为他幸福童年的最美好、最 耐人回味的记忆。这恐怕是作者难忘家乡桂花的真正原因。
五年级语文上册 灵泉 3教案 北京版 教案

灵泉
课型
略读
授课时间
1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
1.认读5个字。2.体会拟人句、比喻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思品
体会作者对泉水、对家乡的喜爱之情以与对童年生活的留恋。
教学重点
体会“灵泉〞给“我们〞的童年生活带来的乐趣。
教学难点
体会“灵泉〞给“我们〞的童年生活带来的乐趣
查阅资料
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课时1来自第 1课时学生活动时间〔约〕34 分钟
教师活动时间〔约〕6 分钟
教学要求
体会作者对泉水、对家乡的喜爱之情以与对童年生活的留恋。
教学过程
一、导入:〔1〕
在四年级时我们学过《珍珠泉》这篇课文,感受到了它如诗如画的美,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相似的课文《灵泉》
板书课题:灵泉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0〕
2.选择印象深刻的段落,练习朗读,体会泉水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备 注
1.轻声读课文,画出你认为容易读错的字。
2.指名说,教师重点提示:
潮湿 苔藓 洋芋 揩揩嘴
3.再读课文,力争做到读正确、流利。
4.同桌互读检查。
三、整体感知,了解内容。〔15〕
默读思考,讨论: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可以分为几局部?
四、默读思考、交流:〔14〕
1.说说小小的泉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乐趣。〔注意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拟人句、比喻句的作用〕
部编版(人教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件

意象:竹
——竹是高雅、纯洁、 虚心、有节的象征
咏竹 宋·文同
(忽忆故园修竹因作此诗) 故园修竹绕东溪, 占水浸沙一万枝。 我走官途休未得, 此君应是怪归迟。
讨 论
所谓诗眼,就是一首诗中的关键词句,有了这一个
词(这个词可能是一个字)或这一个句子,全诗境界 尽出。 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一句?为什么?
7、著有《王右丞集》。
源于老庄哲学,成于 晋陶渊明手笔,继于大 谢(谢灵运)小谢(谢 眺),盛于唐代王(王 维)孟(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以描绘秀丽的山光水色, 和谐的田园生活为主要内容,寄托了作 者因怀才不遇,或愤世嫉俗,或厌恶官 场,而宁愿隐身山林,无拘无束的生活 愿望。
政治诗、边塞诗、山水诗是盛唐诗歌的三种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注解】 江枫:江边枫树。 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解】 1、姑苏:今江苏省苏州 市。 2、寒山寺:苏州枫桥附 近的寺院。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注解】
姑苏城外寒山寺,
枫桥:在苏州阊门外。夜半钟声到客船。
《山居诗秋暝中》 有《画山居秋暝》
空山新画雨后中, 有诗意象
画面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新雨空山 晚天秋气 松间明月 石上清泉 竹林浣女 莲塘渔舟
秋山图 月泉图 山居图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随意 可留
归隐图
二读悟“境”
境界
清幽宁静 和乐恬淡
• 与多数诗人的“悲秋”作品相比,王维的这 首诗语言风格有何特点?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景物:月、松、泉、石(主体 静景)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人物:浣女归、渔舟下(主体 动景) 随意春芳歇,
北京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灵泉》教案

北京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灵泉》教案篇一教学目的:篇二教学目的:知识目的认读5个字;领会拟人句、比喻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能力目的了解课文内容,领会“灵泉”给“我们”的童年生活带来的乐趣。
情感目的领会作者对泉水、对家乡的喜欢之情及对童年生活的留恋。
教学重点:领会“灵泉”给“我们”的童年生活带来的乐趣,领会作者对泉水、对家乡的喜欢之情及对童年生活的留恋。
教学难点:领会“灵泉”给“我们”的童年生活带来的乐趣,领会作者对泉水、对家乡的喜欢之情及对童年生活的留恋。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这是一眼怎样的泉水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习题学习课文。
二、新授。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内容。
2.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画出读不准的字音。
集体勘误字音。
苔藓浸出来枯竭脚爪乳汁3.默读课文,思考并讨论:文章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可以分为哪几局部?课文可分为三局部。
(1)(1——2):“我们”村后的密林中有一个小小的泉,叫“一碗水”,它总是只有一碗水。
(2)(3——8):“我们”上山砍柴或采蘑菇时,就到这里休息喝水;树林里的松鼠、山喜鹊、小鹿等各种动物,常到这里喝水聚会。
(3)(9):赞美“一碗水”是一眼灵泉。
4.提出不懂的问习题,在小组或全班解答。
默读思考交流:说说这小小的泉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乐趣?自己默读思考。
小组内交流。
老师帮助梳理、汇总。
乐趣主要有:上山砍柴或采蘑菇时,到这里休息、喝泉水、吃晌饭,使我们在劳动之余享受生活的乐趣;可以看着心爱的小松鼠、山喜鹊、小鹿等动物喝水、嬉戏,泉水给我们提供了和小动物们近距离接触的高兴;激发了我们对一些问习题的思考、探索的兴趣;使我们能够亲近大自然,领会到大自然的美好等。
5.选择印象深刻的段落,练习朗诵,领会泉水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6.围绕课后第2习题思考习题讨论。
领会这些句子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⑴⑵4句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分别把小松鼠、山喜鹊、鸟儿们当成人来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使句子更形象、更生动、更有趣,表达出喜欢之情。
北京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灵泉 4.doc

课题12灵泉第(1 )课时总课时第()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认读5个字。
2.通过朗读分析,体会拟人句、比喻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灵泉”给“我们”的童年生活带来的乐趣,体会作者对泉水、对家乡的喜爱之情及对童年生活的留恋。
教学重点体会“灵泉”给“我们”的童年生活带来的乐趣。
体会拟人句、比喻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具学教学难点体会拟人句、比喻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授课日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激趣导入:感知课文:同学们,你们见过泉水吗?它带给你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回答)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吴然回到他的家乡,欣赏童年时他最喜欢的泉水——灵泉。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记下不懂的问题,小组讨论解决。
2.这么神奇的灵泉给我们带来无限的乐趣,(板书:乐趣)下面我们来具体学习。
出示自学提示:思考:小小的灵泉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乐趣?学习方法:(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2)联系自己的生活,体会句子段落的意思。
(3)在文中把自己体会最深的地方做批注,理解课文。
(4)展开想象理解课文内容,把体会到的说给大家听,(5)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
(6)运用表格体会灵泉带给“我们”的各种乐趣。
(7)画图理解课文,结合图说说你的理解。
(8)把自己体会到的情感用朗读的形式表达出来。
3.学生分小组合作交流。
4.小组汇报:(1)体会描写山喜鹊的句子问:山喜鹊那么快乐,我们在哪?你们看到这一幕有什么感受?(2)小松鼠说话了,山喜鹊说话了。
它们真的说话了吗?这是什么写法?我们在写作文时也可以用这些写法使文章更加生动。
通过段落——抓句子——通过句子一一抓重点字词5.灵泉给小动物带来了许多乐趣,那灵泉又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乐趣?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堂反馈小结6.把你想积累的句子画下来,画完后想一想,你为什么要积累它。
7.指名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灵泉给作者的童年带来了无限的乐趣,在你的记忆当中,家乡的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带来永久回忆?写一段话。
北京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灵泉》教案.doc

北京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灵泉》教案【导语《灵泉》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讲的是:家乡上后的一眼泉水,给人们带来了无穷乐趣。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篇一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了解内容,体会灵泉给我们的童年生活带来的乐趣,感悟作者对泉水、对家乡的喜爱之情以及对童年生活的留恋。
2、能够运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拟人句、比喻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
3、对比《灵泉》《珍珠泉》的写法,体会状物的不同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体会灵泉给我们的童年生活带来的乐趣,体会拟人句比喻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对比《灵泉》《珍珠泉》的写法,体会状物的不同表达方法。
教学思路: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重点研讨。
再读课文进行积累。
课外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
课前我们预习了课文,读通了句子,快速浏览课文,想想灵泉给我们的童年生活带来了什么?(乐趣)二、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这么神奇美丽的灵泉,给我们的童年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板书:乐趣)下面同学们运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学习这篇课文。
说说这小小的灵泉给我们带来了那些乐趣?学生自己学习。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选择方法的情况。
指导个别生的学习方法。
(根据巡视情况,在老师心中确定学生汇报顺序)。
学生进行汇报教师指导:同学们我们在汇报时要向大家介绍清楚你运用的是什么学习方法;你体会的是哪一个句段;你体会到什么;把自己的体会用朗读表现出来。
每组汇报完,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汇报时学生会涉及到课后的重点理解的句子,对于体会不到位的句子,教师要及时地引导)1、它喝了一口水,很快地用脚爪揩揩嘴,“ 吱吱,”它说,“好甜的水,好甜的水!”(小松鼠会说话)表达了作者喜爱的情感,突出灵泉带给我们的看小动物的乐趣。
评价总结:喝了灵泉的水,小松鼠能说话了,通过小松鼠的表现让我们感受到了泉水的灵气。
2、“鹊!鹊!鹊!”它这是在招呼同伴,“快,快来呀!”(山喜鹊会说话)评价:喜鹊想告诉他的同伴什么啊?总结:看看他们喝了灵泉的水,连叫声都是那么动听。
贺州市一小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2《灵泉》课后练习 北京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灵泉课后

1、把下列词语与其反义词连起来
复杂融化
坚硬优良
凝固简单
恶劣笨重
轻盈柔软
2、把字和对应的拼音连接起来
缝xiē
辈jìn
晌féng
浸bèi
歇shǎng
(教学参考反思2)落花生
《落花生》是新课标人教版第九册的一篇叙事散文,也是一篇极富哲理的文章,本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作者是著名作家许地山,全文围绕“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来写,突出“议花生"这部分内容。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而许地山也没有忘记父亲的教诲,他以“落花生”为笔名,时刻激励自己,并付诸行动,成为优秀作家。
12《灵泉》
一、选择题(20题)
1。“树"的拼音是()
A.shùB。shǔ
2。“苔藓”两个字的读音是()
A。tái xiǎnB。tái xiān
3。“荫”字共有多少笔画?()
A.8B。9
4。“鸡”字共有多少笔画?()
A.7B.8
5。“芋”字是()结构
A。半包围B.上下C.独体字
6。“干”字是()结构
本课教学的重点既要求学生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出做人的道理;又要求学生分清文章的主次,体会文章详略的合理安排,根据教材的特点我引导学生重点品析“议花生”这个部分,但是根据以往的情况,学生可能会片面的为了赞美花生的好处而贬低苹果、桃子、石榴。所以在教学时,我带领学生读文后,学花生的品质时,引导学生质疑1:课文中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进行了比较,是不是说它们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价值呢?从而引导学生抓住疑点讨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闸门打开了:学生各抒已见,虽然说法各不相同,但无论哪种见解都是发自内心的表白.其中有一个同学就讲得非常好:“老师,我觉得在这里只是把桃子、石榴、苹果的果实的生长位置作了比较,目的是要突出花生的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而不是有意贬低这几样水果。"这样的课堂讨论,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敢于探究,敢于直言,个性得以和谐发展.在深入学习时,还应重点放在理解爸爸说的“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这句话上,由落花生的特点体会做人的道理。学习落花生内在秀美,默默奉献,造福人类的精神。
北京版五年级上册《第12课_灵泉》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

北京版五年级上册《第12课灵泉》同步练习卷(1)一、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0分)1. 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 规范书写词语。
圈出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你看,小松鼠树着毛茸茸的尾巴,小眼睛那么亮!________圈出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离泉水不远有一块草地,茸茸的嫩草,段子般闪着绿光。
________圈出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山上的各种禽鸟、野兽,一定常常到这里来渴水。
________家乡的桑树我的家乡在美丽的长江三角洲,那儿长满了桑树,我爱家乡的桑树。
春雨如丝,泡开了粉红的桃花,饮醉了嫩绿的垂柳,也惊醒了梦中的桑树。
一片片桑叶长出来了,小小的,嫩黄嫩黄的,只要稍不注意,那些在微风中招手的已经是长大了的叶子。
顺着“沙沙沙“的声音走进屋子,你瞧,那一只只白胖胖的蚕儿在一片片桑叶上吃得正欢呢!桑叶长多了,渐渐地树上就挂满桑葚。
我和小伙伴拾完麦子,常溜到桑树下,几个人使劲一摇树,“扑啦啦”,熟透了的桑葚便撒满一地,一个个红得发紫。
捡一个放进嘴里,细腻而柔软,那滋味就甭提了,甜得叫人心醉。
没熟透的桑葚是不会掉下来的。
有时,我们等急了,会爬上树去摘了吃。
那桑葚又酸又甜,多吃几个,就觉得牙齿又酸又软,连豆腐也咬不动了,两眼也被酸得眯成一条线,只好无可奈何地望着满树红中透紫的桑葚了。
家乡的大伯大叔们爱用桑木扁担,他们常为自己有一两件桑木家具和农具而感到自豪。
(1)短文是按________的顺序写的。
(2)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写桑树的?________(3)用波浪线画出一个拟人句。
用横线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4)桑树的作用是:桑葚可以________,桑木可以用来制作________和________。
(5)童年趣事是印象很深的,你能用几句话把你小时候看到的泉或河写下来吗?________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北京版五年级上册《第12课灵泉》同步练习卷(1)一、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0分)1.【答案】藓,xiǎn,芋,yù,竖,shù,禽,qín【考点】拼音灵泉【解析】本题考查了给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注意平翘舌的运用,声调的掌握情况,这样才能选择正确的读音,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五年级上语文教案灵泉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学内容:灵泉适用年级:五年级上册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灵泉》,使学生理解文章的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意思及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文章中的修辞手法。
三、教学准备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幻灯片、教学课件。
教学材料:教材中的《灵泉》、绘本《灵泉》、绘画用具。
四、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通过幻灯片展示清澈见底的泉水图片,激发学生对泉水的好奇心。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见过或听说过灵泉吗?它是什么样子的?”2.学生回答后,教师亮出课题,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关于灵泉的文章,通过学习,我们来看看这篇文章是如何描绘灵泉的。
”Step 2 学习1.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跟读课文《灵泉》。
2.教师边讲解边示范读课文,重点讲解生字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气的表达方式。
3.学生跟读课文后组织小组讨论,说出自己对灵泉的理解和感受。
4.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达情况,布置以《灵泉》为题材的写作作业,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和理解,写出对灵泉景色的描写。
Step 3 拓展1.教师给学生展示以《灵泉》为题材的绘本,引导学生欣赏,感受图画中所呈现的灵泉景色。
2.提醒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细节,用词语进行描绘。
3.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张图片进行描绘,教师提供所需的绘画用具,鼓励学生小组合作,相互检查并改进自己的作品。
Step 4 总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灵泉的想象与表达。
2.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总结已学到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
五、板书设计《灵泉》光影闪烁朗润白云乌龙巻曲倒映自然由来--朱自清六、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方式:1.分钟写:学生根据老师出题,分组进行一分钟写作,表达对《灵泉》的情感和理解。
2.学生写作: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写作,教师进行评阅并给予及时的反馈。
评价标准:1.词语运用准确、恰当。
2.表达清晰、连贯。
3.行文流畅、有逻辑。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中国民间故事(完美版)PPT课件

看图猜故事
《白蛇传说》
看图猜故事
《梁山伯与祝英台》
看图猜故事
《嫦娥奔月》
看图猜故事
《田螺姑娘》
读片段猜故事 老先生听了哈哈大笑,说:“用不着去找活人脑子啦,你找十顶旧草帽,煎汤喝就行了。
1、适当丰富故事解下九把钥匙,打 请将这一情节说得更具体
糊的脸上。
《梁山伯与祝英台》 正当他还想往里伸的时候,小金鱼的嘴一下子合拢了,它一口咬断了财主的手,翻身跃入了湖中。
小金鱼说完,张开嘴,财主高兴地将整只手掌都伸进了鱼嘴。 学堂 提亲 蝴蝶
老先生听了哈哈大笑,说:“用不着去找活人脑子啦,你找十顶旧草帽,煎汤喝就行了。
”刚说完,觉得身子一紧,宝参一动,她也变成了只小雀,嘴里叫唤着:“王敢哥哥,王敢哥哥!
2、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 民间故事带给你怎样的阅读感受?
善良的渔夫照金鱼所说的做了。 2、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 孟姜女一阵心酸,就大哭起来,哭得天昏地暗。 正当他还想往里伸的时候,小金鱼的嘴一下子合拢了,它一口咬断了财主的手,翻身跃入了湖中。 《中国民间故事》是我国劳动人. 小年 泥瓦匠 灶王爷 1、适当丰富故事的细节
小金鱼说完,张开嘴,财主高兴地将整只手掌都伸进了鱼嘴。
天越来越阴沉,风越来越猛烈,只听“哗啦”一声,一段长城被哭倒了,露出来的正是范喜良的尸首,孟姜女的眼泪滴在了他血肉模 糊的脸上。 说着,她就从衣带上解下九把钥匙,打开九道锁,穿过九重门,到仙宫里面取出了那颗明珠,放在金盘里,捧到厅堂中间。
请将这一情节说得更具体 听到这个噩耗,好似晴天霹雳一般,孟姜女只觉眼前一黑,一阵心酸,大哭起来。
2、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 她终于见到了自己心爱的丈夫,但丈夫却再也看不到她了,因为他已经被残暴的秦始皇害死了。 小金鱼说完,张开嘴,财主高兴地将整只手掌都伸进了鱼嘴。 老先生听了哈哈大笑,说:“用不着去找活人脑子啦,你找十顶旧草帽,煎汤喝就行了。 1、适当丰富故事的细节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一单元单元解读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一单元 单元解读 部编版(共23张PPT)
谢谢 看
观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一单元 单元解读 部编版(共23张PPT)
统编教材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单元解读
目录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单篇课文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 教学建议
单元教学内容
人文主题
语文要素
单元教学内容
单元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一单元 单元解读 部编版(共23张PPT)
单元教学内容
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一单元 单元解读 部编版(共23张PPT)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一单元 单元解读 部编版(共23张PPT)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一单元 单元解读 部编版(共23张PPT)
单篇课文教学目标
1.认识“鹭、嫌”等6个生字, 会写“宜、鹤”等10个字,会写 “精巧、配合”等15个词语。
2.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 白鹭的赞美之情。 3.能想象和说出作者所描写的画 面,初步了解作者是如何把喜爱 之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
教学重点
4.背诵课文,积累喜欢的段落。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一单元 单元解读 部编版(共23张PPT)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一单元 单元解读 部编版(共23张PPT)
单篇课文教学目标
1.认识“亩、吩”等6个生字, 读准多音字“便”,会写“亩、 播”等9个字,会写“播种、浇 水”等7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 主要内容。
3.能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初 步了解作者借助花生说明做人 道理的方法。
五年级语文上册 井 1课件 北京

白白胖胖的大萝卜,顶着碧绿碧绿 的大缨子,真是可爱极了!
白白胖胖的大萝卜,顶着碧绿碧绿 的大缨子,真是可爱极了!
萝卜长的大,长的好,说明水好, 写出了作者收获后的喜悦心情。 通过侧面描写,写出井水甜的特点。
•11、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2/1/152022/1/15January 15, 2022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16、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17、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2年1月2022/1/152022/1/152022/1/151/15/2022 •18、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2/1/152022/1/15
北京版 五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七单元
初读课文,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 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先通读一遍各段的段意,抓住体现特点的
词语,删去重复的词语,然后用通顺连贯的话 把各段段意恰当地串连在一起,再读一读,看 要点是否全。
• 主要内容:
我家屋后的菜园里有一口小小的古 老的水井,井水很清,很甜,很凉,给 后代带来了甜美和欢乐。
我们趴在井圈上,痴痴地往井水
里看,一颗一颗地数映在井水里的闪 亮的星星。
我们趴在井圈上,痴痴地往井水
里看,一颗一颗地数映在井水里的闪
敖汉旗一小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灵泉课后练习北京版

预设:我想去热带雨林探险,准备带上地图、指南针、饮用水、食物、药品、打火机、衣服、刀具。地图、指南针是用来指引路线、辨别方向的,饮用水和食物是生活必需品,药品是应对突发疾病用的。热带雨林潮湿闷热,带上打火机,可以生火把衣服烘干,还要准备一些干净衣服。带刀具既可以保护自己,也可以用来劈开拦路的藤蔓,保证队伍顺利前行。
A.对于灵泉的恐惧B。对于灵泉的喜爱
19。本文的作者对于家乡的想法是()
A.热爱B.厌恶
20.
“涸”字共有多少笔画()
A.10B。11
二、填空题(10题)
1。根据课文,“jú huā”的汉字是菊花
2。根据课文,“cuī nián”的汉字是催眠
统编(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主题阅读 课件(12张)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 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描写乌鸦归窠,突出“动人”。
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 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
描写大雁南飞,点出其让人“感动”。
这些动态的景物描绘,赋予景物以运动感、活力感、变化感,使景物 栩栩如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23.鸟的天堂
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树叶真绿得可爱。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 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
⑬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 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 ,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⑫⑬两个自然段都是动态描写,写出了鸟儿飞鸣的热闹场景, 语调轻快,节奏鲜明,表现出作者看到众鸟欢腾的欣喜之情。
24.月迹
妙在山的色彩,妙在雪的形态。
✓ × × ✓
我喜欢语段一,侧重静态描写,“美丽的花衣”给人的感觉是小家碧玉的秀美。 (我喜欢语段二,侧重动态描写,“圣者的长袍”给人神秘和狂野的感觉。)
谢谢!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 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 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这两段都是静态描写,作者笔下的榕树枝繁叶茂、翠色欲滴, 大得令人惊叹,让读者感受到榕树旺盛的生命力。
⑫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 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 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 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明月松间照”是静景,是所见,写 的是月光透过松枝洒遍大地;而“清泉石 上流”是动景,是所闻,动静融为一体, 构成一幅清幽可爱的风景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编北京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灵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读5个字;体会拟人句、比喻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能力目标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灵泉”给“我们”的童年生活带来的乐趣。
情感目标
体会作者对泉水、对家乡的喜爱之情及对童年生活的留恋。
教学重点:
体会“灵泉”给“我们”的童年生活带来的乐趣,体会作者对泉水、对家乡的喜爱之情及对童年生活的留恋。
教学难点:
体会“灵泉”给“我们”的童年生活带来的乐趣,体会作者对泉水、对家乡的喜爱之情及对童年生活的留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这是一眼怎样的泉水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学习课文。
二、新授。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内容。
2.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画出读不准的字音。
集体订正字音。
苔藓浸出来干涸脚爪乳汁
3.默读课文,思考并讨论:文章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可以分为哪几部分?
课文可分为三部分。
(1)(1——2):“我们”村后的密林中有一个小小的泉,叫“一碗水”,它总是只有一碗水。
(2)(3——8):“我们”上山砍柴或采蘑菇时,就到这里休息喝水;树林里的松鼠、山喜鹊、小鹿等各种动物,常到这里喝水聚会。
(3)(9):赞美“一碗水”是一眼灵泉。
4.提出不懂的问题,在小组或全班解答。
默读思考交流:说说这小小的泉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乐趣?
自己默读思考。
小组内交流。
教师帮助梳理、归纳。
乐趣主要有:上山砍柴或采蘑菇时,到这里休息、喝泉水、吃晌饭,使我们在劳动之余享受生活的乐趣;可以看着可爱的小松鼠、山喜鹊、小鹿等动物喝水、嬉戏,泉水给我们提供了和小动物们近距离接触的快乐;激发了我们对一些问题的思考、探索的兴趣;使我们能够亲近大自然,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妙等。
5.选择印象深刻的段落,练习朗读,体会泉水给我们带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