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剧—新文化运动 剧本
高中历史必修三《新文化运动》虚拟历史教学情景剧PPT
• 天气有点凉,二芹就在院子里的藤下读了 一天。晚上的时候有点发烧了,母亲准备 了清水、烧纸,还请来了村里的神婆给二 芹治病。以前从不为这种事发火的哥哥怒 了,“这是迷信的做法,会害了她的。” 哥哥气冲冲的赶走了神婆,出去给二芹买 了药。
(二) 与册子相伴(1918年)
• 等假期放完,哥哥就回学校去了。二芹一直 惦记着那本小册子,她央求哥哥等这种小册 子出来就寄给她一本。因为她听哥哥说那本 小册子因很受欢迎不易买到,即便她知道它 就是上海刊印,只是她一个女孩子不好到处 乱跑。 • 5月的时候她看到小册子上刊了一个叫鲁迅 的写的《狂人日记》,很是好看。以前看的 都是文言文,很让她费解,而这个《狂人日 记》是用白话文写的,很容易读懂。
这时,二芹喜爱的小 册子有什么变化?
小组成员:阿依努尔•买买提、刘泓梅、 马骁、马文明、梁孝龙、陈燕、陈锦 华、赵婷、付婷、马晓红
• 哥哥归来后发生了哪些变 化?你觉得产生这些变化 的原因是什么?那本小册 子叫什么名字?
《狂人日记》跟二芹以前看 过的文章有什么不同?Fra bibliotek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 ①主张“仁”:“仁者,爱人”、“已所 不欲,勿施于人”(和谐社会、以德治 民),即要求统治者能体贴民情,爱惜民 力,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以缓和阶级 矛盾;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 杀。 • ②维护“礼”:“贵贱有序” • ③要改良:制度因时而变。
(三)二芹的疑惑(1919年)
• 到这时,二芹已经断断续续看了两年的小册子 了,她看到有个李大钊的说“尊孔复古思想其 实就是帝制复活的先声,批判尊孔复古思潮, 其实就是反对复辟”。还有个叫陈独秀的说: “三纲五常完全违反了自由、平等、独立的原 则,都是‘奴隶之道德’”。她不明白孔子犯 了什么要批判他,也不明白“三纲五常”为什 么是“奴隶之道德”。
新文化运动的教案
新文化运动的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时间、地点和主要内容。
2. 使学生掌握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3. 培养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影响的正确认识。
二、教学重点1.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2.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三、教学难点1.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主要内容和代表人物。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五、教学准备1. 教材:相关历史教材或教辅材料。
2. 课件: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主要内容、代表人物的图片和资料。
3. 黑板:用于板书关键词和重点内容。
教案内容: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引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二、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新文化运动的时间、地点和主要内容。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四提倡四反对”。
2. 介绍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如陈独秀、鲁迅、胡适等,并讲解他们的思想主张。
四、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共同交流。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课堂讲解(20分钟)1. 教师讲解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2. 引导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作用。
三、课后作业(10分钟)1. 学生总结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代表人物。
2. 思考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四、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第三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1. 教师讲解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的文化、思想和政治领域的影响。
2. 引导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现代化的推动作用。
新文化运动[课本剧]
第15课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本剧课本剧《商人吴老板的一天》(第一幕,背景:1915年,上海街头)陈独秀(下简称陈)与友胡先生(下简称胡)上,裹紧衣服。
报童上:“号外,号外,袁大总统拜祭孔庙,号召全国尊孔复古。
”另一报童上:“号外,号外,北京各界民众成立‘公民请愿团’,上书袁大总统要求改民主共和制为君主立宪制。
”陈:“唉,又是袁世凯搞的闹剧!这中国虽美其名曰在共和国体制下,实际上老百姓却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胡:“是啊,这袁世凯复辟称帝之心一日不死,这中国就不能指望享受一日真正的民主共和!”商人吴低头急上,撞上陈,陈:“哎哟。
”吴:“哟,这不是陈先生么,瞧我这急得,不好意思,真不好意思!”鞠躬行礼。
“这位是?”陈:“原来是丰盛商行的吴老板啊,这位是我的朋友胡先生。
您这么急着是?”吴:“哦,我不是做面粉和纺织品生意的嘛,这两年自从换了孙总统和袁总统做了皇帝之后……”胡:“做了皇帝?他们这是叫总统,不叫皇帝!”吴:“嗨,不就换个称呼么,一样,一样!不过自从他们上了台,对我们工商业到很是支持,我的生意是越来越好做了。
这段时间又赶上欧洲在打仗,对面粉和纺织品的需求量很大,我的生意也就做到国外去了。
这不,赶着去和一个外国人签合同呢。
哎哟,光顾着说了,要迟到了,先走一步,再聊,再聊。
”陈:“吴老板走好,祝你马到成功!”吴:(远远回答)“谢谢。
”胡:“唉,这辛亥革命算是白革命了,这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都传播了这么多年,居然还有人认为总统就是皇帝。
”陈:“是呀。
看来我国的维新也好,复古也好,共和也好,帝制也好,只不过是政府党与在野党的斗争,而百姓就像隔岸观火,根本就是无动于衷啊。
”胡:“嗯,要想救中国、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制度,还得先得进行思想革命,真正地去唤醒民众。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看样子我们必须做些什么来为辛亥革命补补课了。
”陈:“是呀,这辛亥革命只知道宣扬新思想,却不知道应该先破除旧思想!嗯,我要创办一份杂志,既要宣传新思想,更要破除旧思想!这份杂志叫什么名字好呢?”胡:“国家未来的希望应该在广大青年身上,不如就叫《青年杂志》吧!”陈:“《青年杂志》?好名字,就叫《青年杂志》!”(第二幕,背景:吴商人家)吴商人妹上:“哥,你回来啦,生意谈成了吗?”吴:“你说呢?”吴妈:“偶弥陀佛,上天保佑啊!”吴:“妈,看把你乐得!妈,你看,这快过年了,我回来的路上好不容易从钱半仙那儿求了一副春联,等过年的时候贴上。
《戊戌变法》情景剧
《戊戌变法》情景剧历史剧本《戊戌变法》第一幕:公车上书第一场:XXX拜师旁白:从1840年,英国用鸦片和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以来,中国遭到了世界列强的侵略的欺辱。
尤其是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面临被帝国主义瓜分的严峻危机。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XXX、XXX、XXX忧国忧民的维新派人士掀起维新运动。
时间:1893年一天地点:XXX为家人物:XXX、XXX等XXX(上场):有人在家吗?XXX(正在屋中写字,听到声音忙放下笔):快请进来!XXX(拱手):在下XXX,XXX大名,XXX前来拜访,还请多原谅!XXX(起身离开书桌,拱手相迎):XXX不必客气,不知公子有何事来访?XXX:在下仰慕先生学问,特来请教。
XXX:噢!不知XXX都读过什么书呢?XXX(得意地):我从小熟读四书五经,还研究过诗词格赋……XXX(打断):恕我直言,公子读的都是陈腐无用的东西!XXX(惊讶地):先生何出此言?自古以来的读书人不都是这样走的吗?XXX:那是从前。
如今XXX,四万万同胞时刻蒙受着入侵者铁蹄的血腥蹂躏。
要救中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
XXX:先生,外国有哪些变法的例子呢?请说来听听。
XXX:纵观欧美列强,都是因变法才得以强盛,就连那小小的弹丸之地日本也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强大之路;而一代古国印度因为守旧而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所以我大清如要强盛,也须变法。
XXX:先生,作为一介书生,我们该怎么办呢?XXX: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我们读书人要想不当亡国奴,就要拿起手中的笔,上书天子。
请求变法,报效祖国,走维新图存之路。
XXX:先生所言令人感动,亦使我茅塞顿开,愿拜先生为师,学维新之学。
(跪地行礼)先生请受弟子一拜!我愿追随先生著书立说,拯救国家之危局。
第二场:公车上书旁白:1894年4月,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
XXX、XXX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
一时间舆论哗然,群情激愤。
新文化运动教案
新文化运动教案一、教案背景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一次文化革新运动,其在中国社会和思想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教案旨在通过研究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让学生全面了解这一重要事件的发展过程和历史意义。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
2. 理解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 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5. 提升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介绍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和意义,引发学生对该话题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思考。
2. 知识讲解(30分钟)2.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请每组选择一个代表向全班介绍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包括五四运动的爆发和影响。
2.2. 教师对学生进行讲解,介绍新文化运动期间出现的重要理论和思想,如民主、科学、新文学等。
3. 讨论与分析(30分钟)3.1. 小组活动:请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并围绕其代表的思想和贡献展开讨论。
3.2. 整合讨论结果,展开班级讨论,让学生分析新文化运动的社会背景以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道德观念和教育体制的冲击。
4. 资源调研与展示(40分钟)4.1. 小组活动:请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与新文化运动相关的事件或人物,进行深入调研。
4.2. 学生通过资料查阅和互联网检索,收集相关信息,并整理成报告或PPT。
4.3. 学生在班级内进行展示,分享自己的调研成果。
5. 反思总结(10分钟)结合课堂讨论和调研结果,学生进行反思总结,回答以下问题:5.1.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变化?5.2.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和影响是什么?5.3. 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的成果和局限性?四、教学评估1. 小组讨论与展示评估:根据小组的讨论质量和展示内容给予综合评价。
2. 个人反思与总结评估:根据学生的回答质量和思考深度给予评价。
五、拓展延伸1. 邀请专家讲座: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深入探讨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新文化运动》教案设计
在情境中感受历史——人教版历史必修3《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深圳中学朱红最近热播的电影《金陵十三钗》中玉墨形象深入人心,而如何让玉墨等一群刚走出校门的学生演出秦淮河女子的感觉,张艺谋导演可谓用心良苦,他先让这群女孩聚在一起打三天麻将,其间播放过去的音乐,让这些女孩慢慢进入状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这就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情境式教学方法吧。
《新文化运动》一课笔者就尝试多次运用情境式方法进行教学设计。
一、导入设计——“师生见面语”新文化运动距今近一百年,百年前的历史场景如何让学生在短暂的45分钟内感受到呢?在新课导入环节我将一个蔡元培的历史剧改装成了现实版本,设计了“师生见面语”的镜头。
教师:“老爷们请起立!”学生:(懒懒散散地站起来)教师:“老爷们好!”学生:(齐声)“大人好!”教师:“老爷们辛苦了!”学生:(齐声)“升官发财!”教师:老爷们请坐下。
原本司空见惯的“起立坐下”改头换面后,马上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全班同学窃窃私笑,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对下面的学习充满了好奇。
接下来老师让学生思考:这是发生在1917年北京大学真实的一幕,你认为它反映了哪些问题(提示:从交谈的称呼、内容分析)?学生马上感受到上个世纪初的国民面貌,展开思维的翅膀,深入思考问题。
仅仅几秒中之后学生开始踊跃回答问题,基本能够从“大人、老爷、升官发财”的言辞中总结此时北大封建思想的遗存依然深厚。
教师总结辛亥革命后封建思想依然存在,还需要进行一场思想领域的辛亥革命,这就是新文化运动。
教学内容自然呈现,情境式导入很好的起到了凝神、起兴的作用。
二、新文化运动背景设计——“对联破天机”一般新文化运动背景都会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讲解,这样讲解的好处是学生能够系统全面的掌握知识,但缺点是学生知道的是死知识,很难理解并感同身受。
我在设计这个环节时利用两副对联让学生感受那个时代普通老百姓的心声,由此展开分析时代背景。
第一幅是辛亥革命后百姓门户前的对联“民国万岁,天下太平”,第二幅是袁世凯夺权后百姓门户前的对联“民国万税,天下太贫”。
《戊戌变法》情景剧
历史剧本《戊戌变法》第一幕:公车上书第一场:梁启超拜师旁白:从1840年,英国用鸦片和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以来,中国遭到了世界列强的侵略的欺辱。
尤其是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面临被帝国主义瓜分的严峻危机。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忧国忧民的维新派人士掀起维新运动。
时间:1893年一天地点:康有为家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梁启超(上场):有人在家吗?康有为(正在屋中写字,听到声音忙放下笔):快请进来!梁启超(拱手):在下梁秋实,久闻康兄大名,冒昧前来拜访,还请多原谅!康有为(起身离开书桌,拱手相迎):梁公子不必客气,不知公子有何事来访?梁启超:在下仰慕先生学问,特来请教。
康有为:噢!不知梁公子都读过什么书呢?梁启超(得意地):我从小熟读四书五经,还研究过诗词格赋……康有为(打断):恕我直言,公子读的都是陈腐无用的东西!梁启超(惊讶地):先生何出此言?自古以来的读书人不都是这样走的吗?康有为:那是以前。
如今神州大地,四万万同胞时刻遭受着侵略者铁蹄的血腥蹂躏。
要救中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
梁启超:先生,外国有哪些变法的例子呢?请说来听听。
康有为:纵观欧美列强,都是因变法才得以强盛,就连那小小的弹丸之地日本也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强大之路;而一代古国印度因为守旧而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所以我大清如要强盛,也须变法。
梁启超:先生,作为一介书生,我们该怎么办呢?康有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我们读书人要想不当亡国奴,就要拿起手中的笔,上书皇帝。
请求变法,报效祖国,走维新图存之路。
梁启超:先生所言令人感动,亦使我茅塞顿开,愿拜先生为师,学维新之学。
(跪地行礼)先生请受弟子一拜!我愿追随先生著书立说,拯救国家之危局。
第二场:公车上书旁白:1894年4月,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
康有为、梁启超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
一时间舆论哗然,群情激愤。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新文化运动》
维护专制制度 五常:通常指仁、义、礼、智、信。
君为臣纲,则民于君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 父为子纲,则子于父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 夫为妻纲,则妻于夫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
——陈独秀(1916年《青年杂志》1卷5号 )
新道德:指资产阶级的道德,追求自由、平等。
第一桩西式离婚案
1922年11月8日《新浙江》登载 了大诗人徐志摩和妻子张幼仪的离 婚声明。徐志摩爱上了林徽因,于 是选择了和家庭包办的妻子张幼仪 离婚。离婚后的张幼仪开始学习德 语,后单担任苏州大学德语教授, 并投身金融界,成为中国银行第一 位女总裁。
意义 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五四运动北京学生的愤怒
动纪念馆。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中国培养人才。
代表人物
他们认为, 辛亥革命所建立 的民主共和只是 个虚假的形式, 要使中国真正成 为一个民主共和 国,就必须用民 主和科学来救治 中国在政治上、 道德上、学术上、 思想上一切的黑 暗。
鲁迅
胡适
陈独秀
李大钊
内容
①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旧道德:主要指以三纲五常为中 心的孔子之道儒家伦理学说。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 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 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节选自鲁迅《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
鲁迅以他坚定清醒的现实主 义立场和坚忍持久的战斗精神, 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流砥柱和 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的精神代表。
C
B.李大钊 D.胡适
五四运动话剧(通用3篇)
五四运动话剧(通用3篇)话剧一:《革命的火种》角色:陈独秀:五四运动的领导者,后来创办中国共产党鲁迅:当时的著名作家,思想启蒙者小乔:一位热血青年,加入了五四运动程子立:一个资产阶级学者,对五四运动持保守态度场景:北京大学校园,五四运动期间剧情梗概:该剧以北京大学为背景,通过展示五四运动的发展过程,揭示了青年学生们为国家独立和民主革命而奋斗的历程。
第一幕:开幕式上,陈独秀发表演讲,呼吁学生们走出固守旧有封建观念的桎梏。
小乔被鲁迅的演讲深深感动,决定积极参与运动。
第二幕:广场上,学生们开始集会并举行示威游行。
小乔遇到了程子立,他对五四运动持怀疑态度。
小乔与程子立展开激烈辩论,最终让程子立也对运动产生了新的思考。
第三幕:学生们举行大规模罢课行动,学校内外秩序混乱。
小乔和鲁迅一起参与组织学生活动,呼吁全国的学生们一起加入这场革命。
第四幕:五四运动的声音传遍全国各地,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
广场上,陈独秀等人发表了几个重要的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推翻封建统治。
第五幕:五四运动的影响力逐渐扩大,一些封建势力开始对学生们进行压制和迫害。
小乔在与警察的激烈冲突中被捕,但他的坚定信仰激励了更多的人。
总结:通过这场话剧,观众可以感受到五四运动的激情和影响力。
他们将了解到五四运动的重要性,以及勇敢青年们为追求民主和自由以及改变国家命运所付出的努力。
话剧二:《五四的呐喊》角色:胡适:五四运动的领导者之一,后来成为中国著名的文学家和教育家梁启超:著名的中国民主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李大钊:五四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林觉民:孤儿,满怀激情的革命者,为推翻清朝而奋斗场景:北京大学校园,五四运动期间剧情梗概:该剧以北京大学为背景,通过几位青年代表的故事,展示了五四运动对中国学生思想觉醒和社会变革的重大影响。
第一幕:开幕式上,胡适首先发言,呼吁学生们追求真理和自由,进行反帝爱国斗争。
随后,梁启超和李大钊陆续发表了激情澎湃的演讲。
临床5班历史小剧场剧本五四运动
临床5班历史小剧场剧本五四运动角色:陈独秀、胡适、李大钊、毛泽东、学生、警察等。
场景:北京大学校园、街道。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收看临床5班历史小剧场。
今天我们的剧本是关于五四运动,那个发生在中国现代史上非常重要的事件。
我们将以北京大学为背景,穿越到1920年5月4日这一天,一起见证五四运动的发生和发展。
陈独秀:(激动地)同学们,我觉得我们应该要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主张。
不能总是受传统的文化束缚,要有自己的精神世界!我提议在学校里成立一些思想研究会,大家有什么想法?李大钊:我同意陈老师的提议,我们应该开展思想讨论,研究新思潮的发展。
同时,我们还要批判旧文化传统,倡导自由主义和民主的思想。
胡适:我认为我们应该以西方文化为标准,向其前进,学习其民主、科学的思想。
才能获得自由、民主和尊严。
(场景二:北京大学门口)学生:(激动地)大家都来了啊!我们为什么要罢课?听说有几名优秀的教授被撤职了,他们的思想不被当时的政府所接受。
我们应该要维护教授们的权益,同时也是为了声援我们自己的主张。
如果我们不发出强烈的声音,那么这所好不容易用这么大代价建立起来的高等学府,今后如何与国际接轨呢?警察:(大声)你们这些学生,不许乱泼污水,也不准大声喧哗。
否则我就把你们抓起来!毛泽东:(宣讲时的慷慨激昂)同胞们,我们现在在这里举行的东西,绝不是唐诗宋词,也不是曲艺杂种,而是基督教式的爱国主义,伟大的五四运动!学生:(援助毛泽东)中国现在的国势已经成了’风头猛劲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敢问政府为何不进行反帝国主义的斗争,而把反抗运动的矛头转向亲日派的撤职教授、打击学生。
毛泽东:(慷慨激昂)让我们更加奋斗,为在争取中国的独立和解放的大道上,砍断我们身后的政治枷锁而奋斗!抛开传统文化的束缚,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我们才能真正拥有自由、民主和尊严。
五四运动,万岁!警察:(大喊)大家散了吧!这里不许聚集!学生:(沉着冷静的)我们要走出校门,到街头和市民们一起发出我们的声音。
《新文化运动》课本剧剧本(含五篇)
《新文化运动》课本剧剧本(含五篇)第一篇:《新文化运动》课本剧剧本历史(8年级上册第9课)《新文化运动》课本剧剧本人物表主要角色: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由四位男生担纲)甲乙青年各一(男、女同学各一饰)画外音(一女生朗诵)参加聚会的青年朋友(全体同学饰)开场白:(老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举行一个别开生面的座谈会。
座谈会的主题就是“新文化运动”。
为此,老师特地给同学们请来了几位最尊贵的客人。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光临。
幕启:(扮演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的四位同学上场,全体同学起立鼓掌欢迎)陈、李、胡、鲁:(站成一排,面向全体同学,以手抚胸,鞠躬施礼)各位青年朋友,大家好!陈独秀:(上前一步)我是陈独秀,《青年杂志》也叫《新青年》就是我创办的。
请各位记住我的大名,谢谢!李大钊:我叫李大钊,欢迎各位青年朋友光临本次聚会。
本人由于宣传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后来被北洋军阀政府杀害,但我永远和大家在一起。
胡适:鄙人姓胡,单名一个“适”字,酷爱文学。
新文学形式改革的初步设想就是我提出来的。
鲁迅:我嘛,原名周树人,笔名叫鲁迅,人称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中国文学革命的先驱者之一。
李大钊:哈哈,今天我们大家难得一聚,咱们还是讨论讨论新文化运动进行的情况吧。
来,各位请坐下谈。
陈、胡、鲁:这个话题甚好!(全体落座)鲁迅:独秀先生,您德高望重,见识广博,论谈精辟。
还是您先谈吧。
您可是我们新文化运动的泰山北斗啊。
李、胡:对、对,树人兄说得是。
陈独秀:好,那我就不谦让了。
现在呀,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我们几个青年凭空造出来的,各位听说了没有?李大钊:听说了,真是荒诞之至!胡适:我也有所耳闻,这种说法实在是对国家大事无知的表现!鲁迅:(举起右手,食指上指,略带气愤的)我看,这是某些人别有用心,想破坏我们新文化运动向前发展的谬论!陈独秀:我看,咱们有必要在民众当中澄清一下这个问题。
今天,在我们面前坐了这么多热心新文化运动的青年朋友,我想请他们一起来讨论关于新文化运动到底是怎样发生的,怎么样?(面向其他三位)李、胡、鲁:好!陈独秀:(站起来,面向全体同学,拱手作礼)各位同道,(双手摊开)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吧。
新课标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新文化运动》课本剧教学实验
新课标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新文化运动》课本剧教学实验[关键词]中学历史课本剧教学改革实验历史新课程标准强调: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的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采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有鉴于此,笔者在《新文化运动》这一课尝试了以课本剧表演为主的的教学改革。
《新文化运动》这一课的学习需要达到如下三个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①学生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②了解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论著;③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二、能力目标①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②通过阅读书中有关白话文的材料,培养对历史新事物的鉴别和理解能力。
三、情感目标①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从而增强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民主与科学意识;②感受到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感。
针对以上教学目标,笔者为何想到要采用课本剧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呢?这是因为:本文较为枯燥,教材内容纯属平实性表述,就连“导入框”和“楷体字”部分也没有出现能够引起学生阅读兴趣的生趣文字。
第二,学生对课文中的事件和人物是陌生的,不能产生亲近感以及重视意识。
第三,学生在初一时曾进行过课本剧的编写和表演竞赛等活动的训练,对课本剧有印象,有热情。
第四,本文内容经过重新整合比较适合改编成课本剧。
第五,采用课本剧教学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学目标顺利实现。
对于本课来讲,如果采取常规教学方式,虽然也有可能实现它的教学目标,但平铺直叙的灌输,学生一定会兴味索然,效果绝对不会理想。
而采用课本剧的教学形式就有可能化枯燥乏味为生动有趣,它可使学生在不断创造和不断享受成功与自我欣赏中,自觉地全身心投入,从而顺利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新文化运动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
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 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你同意 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成功: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失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建立起北洋军阀的 统治,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 材料一: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 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 • 材料二: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 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就 草草收场。
背景 新旧思潮 发生了激 烈冲突
旧文化
封建文化 (孔教)
陈独秀
中国共产党的 创始人和早期 的主要领导人 之一。
李大钊
中国共产主义 运动的先驱和 最早的马克思 主义者,中国 共产党的主要 创始人之一。
鲁迅
胡适
民主
DEMOCRACY (德先生) 内容:四提倡 四反对
科学
SCIENCE (赛先生)
马克思主义
材料二:“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 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 的”。“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 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结合两段材料评价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东西 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
新旧思潮起冲突, 《青年杂志》运动搞。 民主科学摇大旗, 陈李胡鲁做代表。 十月革命送曙光, 马克思主义响中国。 新文化运动载史册, 人们思想大解放。
知识框架
新思想 《 新 青 年 》 诞 生 四提倡 四反对 马克思 主义 空前 的思 想解 放
冲 突
旧思想
背景
兴起
内容
评价
五四主题舞台剧剧本
五四主题舞台剧剧本剧名:《鲁迅与五四》人物角色:1.鲁迅:现代文学家,思想家2.胡适:新文化运动倡导者3.陈独秀:新文化运动领袖4.潘光旦:五四运动参与者5.陈寅恪:五四运动参与者6.蔡元培:五四运动支持者7.张慈元:五四运动学生代表8.演员1、演员2、演员3场景一:中学教室(演员1、演员2、演员3坐在教室里,正在热烈地讨论)演员1:你们有没有听说过鲁迅先生?他的作品真是有趣又犀利!演员2:当然听说过,我读过他的《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真是让人思考。
演员3:鲁迅先生在文学上有什么突出贡献?演员1:他将现实主义运用到文学创作中,并批判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演员2:鲁迅的作品发出了呐喊,唤醒了人们对于社会现象深刻的反思。
(鲁迅走进教室)鲁迅:你们在讨论什么?演员3:我们在讨论您的作品和您对于现实的批判。
鲁迅:非常高兴听到这样的讨论。
文学应当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引导人们思考和改变。
场景二:梁启超书院(胡适、陈独秀、潘光旦、陈寅恪、蔡元培围坐在书院讨论)胡适:五四运动是青年一代的抗议和反抗,标志着中国新文化的崛起。
陈独秀:我们需要追求摆脱束缚的自由,要求反而受到批评,这是可笑的。
潘光旦:我们要以自由和平等为基石,减少传统封建观念的限制。
陈寅恪:我们要重视民族独立和国家强大的意义,这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
蔡元培:我们的目标是培养新一代的精英,使中国重新崛起。
场景三:北京大学校园(张慈元带领其他学生举行游行示威)张慈元:我们要声讨不平等条约,争取民族独立!学生们:抗议不平等条约!争取民族独立!(鲁迅、胡适、陈独秀、潘光旦、陈寅恪、蔡元培围观学生们的示威)鲁迅:这一场游行示威是在告诉我们,我们需要觉醒,反抗不公正的命运。
胡适:学生们的行动表明他们已经意识到自己应该为改变社会做出贡献。
陈独秀:五四运动不仅仅是庆祝,更是我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声讨。
潘光旦:我们要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摆脱旧的束缚和传统。
陈寅恪:让我们一起努力,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强大。
人教部编版历史《新文化运动》ppt2
北京大学和《新青年》
代表人物 陈独秀:《新青年》杂志、《文学革命论》,推
文 及代表作: 倒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化 鲁迅:《狂人日记》(白话小说),揭露封建礼
运 动 ( 旗帜
(口号):
小结 内容 ) 影响:
教的吃人本质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替代文 言文
民主(德先生)、科学(赛先生)
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2、提倡民主与 科学;3、是一场文学革命
统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共28张PPT)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 运动
戊戌 变法
辛亥 新文化 革命 运动
统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共28张PPT)
统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共28张PPT) 统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共28张PPT)
统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共28张PPT)
统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共28张PPT)
新旧冲突
除旧布新
万象更新
当时有哪些旧思想行为违背历史潮流?
“今天样这天那样税,明
天样捐税,弄得民穷财尽……在 这样的时代,还无人敢说大总 统,政府还有什么用处,可惜 他们的功效,只造成一片贫民 的哭。” ——陈独秀《贫民的哭声》
新思想 民主 科学 新道德
新文学
作者
陈独秀
作品
《敬告青年》
鲁迅 陈独秀 《狂人日记》
《敬告青年》
鲁迅、李大钊 《狂人日记》
《孔子与宪法》
胡适、陈独秀 《文学改良刍议》
《文学革命论》
最新历史话剧剧本历史话剧剧本短篇(2024)
引言概述:历史话剧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戏剧形式,通过展现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故事,以及对历史现象的解读,既可以让观众感受到历史的魅力,又可以增加对历史的了解。
而最新的历史话剧剧本则是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深入研究和创新的想象,打造了一系列引人入胜的短篇故事。
本文将通过五个大点的分析,详细阐述最新历史话剧剧本的内容和特点。
第一大点:历史事件的还原与重构1.1还原历史事件的真实性:最新历史话剧剧本在剧本创作方面更加注重还原历史事件的真实性,通过对历史资料的细致研究,使得剧本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更加贴合历史事实。
1.2重构历史事件的立体性:与传统历史剧不同,最新历史话剧剧本不仅仅是简单地还原历史事件,还通过对历史事件的重构,将历史事件与当代社会现象相结合,给观众带来更强烈的共鸣。
第二大点:人物形象的塑造与表现2.1历史人物的刻画:最新历史话剧剧本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更加注重细节的塑造,使得历史人物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生动的形象,让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
2.2平衡历史与现实:最新历史话剧剧本在塑造历史人物形象时,往往将历史人物与现实社会的某些角色相结合,以此展现历史人物在当时背景下的思想和情感冲突。
第三大点:故事情节的扣人心弦3.1剧情紧凑而扣人心弦:最新历史话剧剧本通过对故事情节的精心编排,使得剧情紧凑而扣人心弦,观众难以割舍。
3.2历史事件的衍生故事:最新历史话剧剧本除了还原历史事件,还通过衍生故事的方式,为观众呈现历史事件背后的人性和情感。
第四大点:舞台表演与视觉呈现4.1舞台美术的独特设计:最新历史话剧剧本在舞台美术设计上更加注重独特性,通过舞台道具、灯光和视觉效果的搭配,使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神秘。
4.2表演形式的多样性:最新历史话剧剧本在表演形式上也进行了创新,将舞蹈、音乐和戏剧等元素进行融合,使得观众可以在欣赏剧情的同时,享受到多种艺术形式的感受。
第五大点:历史话剧的价值与意义5.1弘扬历史文化的责任:最新历史话剧剧本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再现和解读,既规范了历史事件的叙述,也使观众对历史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剧之新文化运动
第一场
内景室内夜景
背对镜头的一个穿长袍的20多岁的人(胡适)缓缓坐下,端起了茶杯,眼睛朝着窗外出神,在思考。
(咚咚咚的敲门声)胡适醒过神来:“请进”
外面一个丫鬟走进来:“老爷,您要的笔拿来了”
第二场
日景外景大街
街上一个布衣小孩在卖报纸“号外,号外,胡适宣扬杜威的实验主义,不主张人民参与的社会大变革”小孩子从街上跑过去。
第三场
日景内景室内
穿着西装的陈独秀站着,认真观看《新青年》胡适的论文,
旁边坐着一个李大钊,看着陈独秀,
陈独秀放下了报纸,走向李大钊:“适之(胡适的字)的文章犀利,对我的观点总是争锋相对,看我怎么反击”陈独秀举右手,出食指指着这篇文章。
李大钊拿起盖碗茶来喝。
第四场
日景内景学校教室内
从门外跑进来一个大学生,高兴的叫嚷着:“哎,哎,哎,你们快来看”
其他人:“什么,这不是《新青年》吗”
有人说:“陈学长(陈独秀,文科学长)主张把有产者的政治变为不受财产限制的政治”“那不是挺好吗,你看陈学长说的俄国,他们人民都动员起来了,就是根据陈学长说的那个马克思主义”
“胡老师说日积跬步,积土成山啊,所以要改造,解放,进化都要采取改良的办法”
“他们好像说的都对啊,真是纳闷儿了”
“我们没什么好纳闷儿的,只要爱国变革总好过现在啊,胡老师上次为了培养这种自由思想的环境去解救了学长呢”
第五场
夜景内景室内
从里面房间走出来的老教育家杨济昌,在打扫家务,慢慢走出来,活动活动筋骨,朝着另外一边说:“胡适说要亲自试验,才知道该怎么样吧,多些实践,少谈些主义,陈仲甫说马克思主义不是一般的主义,代表了社会的广大民众,他们针尖对麦芒,你怎么看?润之?”毛泽东躺在床上,翘着脚,看书,之后放下手中,起身:“谁知道呢?”笑了笑。
注:拍的时候不要完全按照内容来拍,拍摄是二度创作
他们都是富家子弟,所以可以补充一些进大院,有仆人扫地等等场景增加时间,这个增加的时间和内容就算是二度创作,以此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