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知识框架
集合的全部知识点总结
集合的全部知识点总结在数学中,集合是由确定的对象(元素)组成的。
研究集合的理论被称为集合论,它是数学的基础之一。
本文将对集合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和介绍。
一、集合的基本概念1. 集合:集合是由一个或多个确定的对象组成的整体。
2. 元素:构成集合的个体,可以是数字、字母、词语等。
3. 空集:不包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用符号∅表示。
4. 包含关系:如果一个集合的所有元素都是另一个集合的元素,则前者称为后者的子集。
5. 并集:由两个或多个集合中的所有不同元素组成的新集合,用符号∪表示。
6. 交集:由两个或多个集合共有的元素组成的新集合,用符号∩表示。
7. 互斥:两个集合不具有共同的元素。
8. 补集:在某个全集中,不属于某个集合的所有元素的集合,用符号表示。
二、集合的运算1. 并集运算:将多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合并在一起,形成一个新集合。
2. 交集运算:找出多个集合中同时包含的元素,形成一个新集合。
3. 差集运算:从一个集合中去除另一个集合的元素,形成一个新集合。
4. 对称差运算:在两个集合的并集中去除交集的元素,形成一个新集合。
三、特殊类型的集合1. 有限集合:元素个数有限的集合。
2. 无限集合:元素个数无限的集合。
3. 数值集合:只包含数字元素的集合,如自然数集合、整数集合等。
4. 真子集:一个集合是另一个集合的子集,并且两个集合不相等。
5. 幂集:一个集合的所有子集组成的集合。
四、集合的性质与定理1. 包含关系的传递性:若A是B的子集,B是C的子集,则A是C的子集。
2. 并集运算的交换律:A∪B = B∪A。
3. 交集运算的交换律:A∩B = B∩A。
4. 并集运算的结合律:(A∪B)∪C = A∪(B∪C)。
5. 交集运算的结合律:(A∩B)∩C = A∩(B∩C)。
6. De Morgan定律:补集运算的分配律。
(A∪B)' = A'∩B';(A∩B)' = A'∪B'五、应用场景1. 概率论:集合论为概率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很多概念和定义都是基于集合的操作和关系。
集合知识框架
内容 基本要求集合的含义 会使用符号“∈”或“∉”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集合的表示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 理解集合的特征性质,会用集合的特征性质描述一些集合,如常用数集,方程或不等式的解集等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及子集的概念.在具体情景中,了解空集和全集的含义;理解两个集合的交集和并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与并集.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集合的基本运算 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会用它们表达集合之间的关系和运算.能使用维恩图表达集合之间的关系和运算.1.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成为集合。
(1)集合中的对象称元素,若a 是集合A 的元素,记作A a ∈;若b 不是集合A 的元素,知识内容高考要求模块框架集合记作A b ∉;(2)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满足:确定性、互异性与无序性;确定性:设A 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 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 的元素,或者不是A 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无序性:集合中不同的元素之间没有地位差异,集合不同于元素的排列顺序无关; (3)表示一个集合可用列举法、描述法或图示法;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例如:{1,2,3,4,5},{1,2,3,4,5,}描述法:把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例如:大于3的所有整数表示为:{Z |3}x x ∈>方程2250x x --=的所有实数根表示为:{R x ∈|2250x x --=}具体方法:在大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注意:列举法与描述法各有优点,应该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采用哪种表示法,要注意,一般集合中元素较多或有无限个元素时,不宜采用列举法。
集合主要知识点总结
集合主要知识点总结一、集合的基本概念1.1 集合的定义集合是由若干个元素组成的整体,这些元素可以是任意的事物或对象。
集合用大括号{}表示,其中的元素用逗号分隔。
例如,集合A = {1, 2, 3, 4, 5},表示集合A由1,2,3,4,5这五个元素组成。
1.2 集合的性质- 集合中的元素是无序的,即集合中的元素没有先后顺序。
- 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即集合中的元素不重复。
- 集合可以是有限集合,也可以是无限集合。
二、集合的运算2.1 并集定义:设A和B是两个集合,它们的并集记为A∪B,表示A和B中所有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记法:A∪B = {x | x∈A或x∈B}例如,A = {1, 2, 3},B = {3, 4, 5},则A∪B = {1, 2, 3, 4, 5}。
2.2 交集定义:设A和B是两个集合,它们的交集记为A∩B,表示A和B中公共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记法:A∩B = {x | x∈A且x∈B}例如,A = {1, 2, 3},B = {3, 4, 5},则A∩B = {3}。
2.3 补集定义:设A是一个集合,它的补集记为A',表示全集中除A之外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
记法:A' = {x | x∈全集且x∉A}例如,A = {1, 2, 3},全集为{1, 2, 3, 4, 5},则A' = {4, 5}。
2.4 差集定义:设A和B是两个集合,它们的差集记为A-B,表示A中去掉与B中相同的元素后的集合。
记法:A-B = {x | x∈A且x∉B}例如,A = {1, 2, 3},B = {3, 4, 5},则A-B = {1, 2}。
三、集合的关系3.1 子集定义:设A和B是两个集合,如果A中的所有元素都属于B,那么A是B的子集。
记法:A⊆B例如,A = {1, 2, 3},B = {1, 2, 3, 4, 5},则A是B的子集。
3.2 相等集合定义:设A和B是两个集合,如果A是B的子集,且B是A的子集,那么A等于B。
集合知识点和公式总结
集合知识点和公式总结一、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运算集合是由确定的、互不相同的元素所组成的整体,数学上常用大写字母A、B、C等表示集合,而集合中的元素用小写字母a、b、c等表示。
集合通常用花括号{}表示,例如集合A={1,2,3,4}。
1. 交集和并集交集:集合A与B的交集,记作A∩B,表示A和B都具有的元素的集合。
即A∩B={x|x∈A且x∈B}。
并集:集合A与B的并集,记作A∪B,表示A和B所有的元素的集合,不重复计算。
即A∪B={x|x∈A或x∈B}。
2. 补集和差集补集:集合A的补集,记作A'或A^C,表示集合U中所有不在A中的元素构成的集合。
即A'={x|x∈U且x∉A}。
差集:集合A与B的差集,记作A-B,表示属于A而不属于B的元素构成的集合。
即A-B={x|x∈A且x∉B}。
3. 子集和真子集子集:若集合A中的所有元素都属于集合B,则称A为B的子集,记作A⊆B。
真子集:若A是B的子集,但A不等于B,则称A为B的真子集,记作A⊂B。
4. 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交换律:集合的交集和并集满足交换律,即A∩B=B∩A,A∪B=B∪A。
结合律:集合的交集和并集满足结合律,即A∩(B∩C)=(A∩B)∩C,A∪(B∪C)=(A∪B)∪C。
分配律:集合的交集和并集满足分配律,即A∩(B∪C)=(A∩B)∪(A∩C),A∪(B∩C)=(A∪B)∩(A∪C)。
5. 德摩根定律德摩根定律是集合运算中的重要定律,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 互补律:(A∪B)'=A'∩B',(A∩B)'=A'∪B'。
(2) 反演律:A'=U-A,A∪B=U-(A'∩B')。
6. 其他运算除了交集、并集、补集、差集等基本运算外,集合还可以进行笛卡尔积、幂集等运算。
二、概率与统计中的集合应用在概率与统计中,集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与事件、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数学高一集合的知识点框架
数学高一集合的知识点框架高一数学集合的知识点框架
数学中的集合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概念,它用于描述一组确定的对象,这些对象被称为集合的元素。
在高一数学中,我们将学习集合的基本概念、运算以及集合的表示方法等知识点。
下面是数学高一集合的知识点框架:
一、集合的概念
A. 集合的定义和符号表示
B. 元素和空集
C. 子集和真子集
D. 全集和补集
二、集合间的关系
A. 相等关系
B. 包含关系
C. 交集和并集
D. 互斥和互补关系
三、集合的运算
A. 交集运算
B. 并集运算
C. 差集运算
D. 补集运算
四、集合的表示方法
A. 列举法
B. 描述法
C. 区间表示法
五、集合的应用
A. 数组和序列
B. 概率论中的集合运算
C. 集合在逻辑推理中的应用
六、集合的图示和解集表示
A. 集合图示法
B. 解集表示法
七、集合的性质和定理
A. 幂集
B. 集合的相等关系定理
C. 集合运算的分配律、结合律、交换律和吸收律
以上是数学高一集合的知识点框架。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了解集合的基本概念、运算和表示方法,以及集合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掌握这些知识将有助于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逻辑推理时进行准确的数学表达和计算。
在后续的学习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入研究集合相关的知识,为数学的更高级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三数学集合知识点框架
高三数学集合知识点框架在高三数学中,集合是一个重要且常见的概念。
掌握集合的相关知识点对于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至关重要。
下面将给出高三数学集合知识点的框架。
一、集合的定义和表示方法1. 集合的定义: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对象组成的整体。
2. 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和描述法。
二、集合的运算与关系1. 交集:集合A和集合B的交集,记作A∩B,表示同时属于A和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2. 并集:集合A和集合B的并集,记作A∪B,表示属于A或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3. 差集:集合A和集合B的差集,记作A-B或A\B,表示属于A但不属于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4. 补集:集合A相对于全集U的补集,记作A',表示全集U 中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5. 相等关系:若两个集合A和B的元素完全相同,则称集合A 和集合B相等,记作A=B。
三、集合的性质1. 子集关系:若集合A中的每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则称A是B的子集,记作A⊆B。
2. 空集和全集:空集是不包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全集是所讨论的集合中的所有元素的总和。
3. 互斥集:若两个集合A和B没有公共元素,则称A和B互斥。
4. 互补集:若两个集合A和B的并集是全集U,且A和B互斥,则称A和B互为互补集。
四、集合的应用1. 隶属关系:根据给定条件,将对象分成两个集合,其中一个满足条件,另一个不满足条件。
2. 数学推理:利用集合的运算与关系,对数学问题进行推理和解决。
3. 概率统计:利用集合的概念,进行概率统计的相关计算和分析。
总结:通过掌握上述高三数学集合知识点,我们可以清晰地理解集合的定义、表示方法、运算与关系,以及集合的性质和应用。
在解决数学问题和进行数学推理时,能够灵活运用集合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和推理能力。
集合知识在数学学习中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其他数学概念。
因此,在高三数学学习中,我们应该注重集合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提高数学素养和解题能力。
集合知识点归纳总结
集合知识点归纳总结一、集合的定义与性质1. 集合的基本定义: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元素组成的整体。
2. 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集合运算法等。
3. 集合的关系:包含关系、相等关系、互斥关系等。
4. 集合的运算:并集、交集、差集、补集等运算。
二、集合的分类1. 空集与全集:空集是不包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全集是指定范围内的所有元素的集合。
2. 子集与真子集:如果一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都是另一个集合的元素,则称前者为后者的子集;若两个集合既有子集关系又不相等,则称前者为后者的真子集。
3. 有限集与无限集:元素个数有限的集合称为有限集,元素个数无限的集合称为无限集。
三、集合的运算1. 并集:将两个或多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都放在一起,得到的新集合即为并集。
2. 交集:两个集合中共有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交集。
3. 差集:从一个集合中减去另一个集合的元素,得到的新集合称为差集。
4. 补集:相对于某个全集,与该集合不相交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补集。
四、集合的表示与应用1. 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集合运算法等。
2. 集合的应用场景:数学、计算机科学、概率论等领域中都有集合的应用。
3. 集合的问题求解:通过集合的运算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集合相关的计算和逻辑推理。
五、集合的常用性质与定理1. 幂集:一个集合的所有子集构成的集合称为幂集。
2. 对称差:两个集合的对称差是指两个集合的并集减去交集。
3. 德摩根定律:集合运算中的德摩根定律包括并集的德摩根定律和交集的德摩根定律。
4. 集合的基数:集合的基数是指集合中元素的个数。
5. 区间表示法:用数轴上的区间来表示集合。
六、集合的应用举例1. 数学中的集合:数学中的各种概念和定理都可以用集合的语言来表达和证明。
2. 数据库中的集合:数据库中的查询、连接和操作都可以用集合的概念来描述和实现。
3. 概率论中的集合:概率论中的事件和样本空间都可以用集合的概念来表示和计算。
集合知识点归纳
集合知识点归纳集合是数学中一个非常基础且重要的概念,它在数学的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集合的相关知识点。
一、集合的定义集合是把一些确定的、不同的对象汇集在一起组成的一个整体。
这些对象称为集合的元素。
例如,一个班级里的所有学生可以组成一个集合,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就是这个集合的元素。
二、集合的表示方法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例如,集合 A ={1, 2, 3, 4, 5} 。
2、描述法用集合中元素的共同特征来描述集合。
比如,集合 B ={x | x 是大于 5 的整数} 。
3、图示法包括韦恩图(Venn Diagram),通过图形直观地表示集合之间的关系。
三、集合中元素的性质1、确定性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任何一个对象是不是这个集合的元素是确定的。
比如,“身高较高的同学”不能构成一个集合,因为“较高”没有明确的标准,不具有确定性。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
例如,集合{1, 2, 2, 3} 应该写成{1, 2, 3} 。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顺序之分。
{1, 2, 3} 和{3, 2, 1} 表示的是同一个集合。
四、常见的数集1、自然数集 N :包括 0 和正整数。
2、正整数集 N +:不包括 0 的自然数集。
3、整数集 Z :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 0 。
4、有理数集 Q :包括整数和分数。
5、实数集 R :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
五、集合间的关系1、子集如果集合 A 的所有元素都属于集合 B ,那么集合 A 叫做集合 B 的子集,记作 A ⊆ B 。
例如,集合 A ={1, 2} ,集合 B ={1, 2, 3} ,则 A 是 B 的子集。
2、真子集如果集合 A 是集合 B 的子集,并且集合 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集合 A ,那么集合 A 叫做集合 B 的真子集,记作 A ⊂ B 。
比如,上述例子中,A 是 B 的真子集。
3、相等如果集合 A 和集合 B 的元素完全相同,那么集合 A 和集合 B 相等,记作 A = B 。
集合的知识点总结框架
集合的知识点总结框架集合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由一些确定的元素所组成的整体。
集合的研究是数学的基础,它在各个学科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集合的定义、运算、关系、分类等角度来介绍集合的知识点。
一、集合的定义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元素组成的整体。
可以用大括号{}来表示一个集合,集合中的元素用逗号分隔。
例如,{1, 2, 3, 4}就表示一个由元素1、2、3、4组成的集合。
二、集合的运算1. 并集:两个集合A和B的并集是包含A和B中所有元素的集合,用符号∪表示。
例如,A={1, 2, 3},B={3, 4, 5},则A∪B={1, 2, 3, 4, 5}。
2. 交集:两个集合A和B的交集是包含A和B中共有元素的集合,用符号∩表示。
例如,A={1, 2, 3},B={3, 4, 5},则A∩B={3}。
3. 差集:集合A减去集合B是包含A中除去B中元素的集合,用符号\表示。
例如,A={1, 2, 3},B={3, 4, 5},则A\B={1, 2}。
4. 互斥:两个集合A和B的互斥是指A和B没有共有的元素,用符号⊥表示。
如果A∩B=∅,则称A和B互斥。
三、集合的关系1. 包含关系:集合A包含集合B是指A中的所有元素都属于B,用符号⊆表示。
例如,A={1, 2, 3},B={1, 2},则A⊆B。
2. 相等关系:集合A等于集合B是指A包含B且B包含A,用符号=表示。
例如,A={1, 2, 3},B={1, 2, 3},则A=B。
3. 子集关系: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是指A包含于B但A不等于B,用符号⊂表示。
例如,A={1, 2},B={1, 2, 3},则A⊂B。
四、集合的分类1. 有限集:集合中的元素个数是有限的。
例如,A={1, 2, 3, 4}就是一个有限集。
2. 无限集:集合中的元素个数是无限的。
例如,N={1, 2, 3, ...}就是一个无限集。
3. 空集:不包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用符号∅表示。
(完整版)《集合》知识点总结
《集合》知识点总结一、集合有关概念1.集合的含义一般地,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简称为集)2.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3.集合的表示:{...}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 A = {我校的篮球队员} , B = {1,2,3,4,5}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列举法:{a,b,c,d,...}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x | x 一3 > 2}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Venn 图:注: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N*或N +整数集 Z 有理数集 Q 实数集R4.集合的分类: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 | x2 = 一5}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包含”关系—子集注意:A 坚 B 有两种可能(1)A 是 B 的一部分;(2)A 与 B 是同一集合。
反之,集合 A 不包含于集合 B,或集合 B 不包含集合 A,记作 A坚/B 或 B二/A2. “相等”关系:A=B (5≥5,且5≤5,则5=5)例:设 A={x| x2 一1 = 0 } B={-1,1} “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 A坚A②真子集:如果 A坚B,且 A子 B 那就说集合 A 是集合 B 的真子集,记作A 坚 B (或 B二/A)③如果 A坚B, B坚C ,那么 A坚C④如果 A坚B 同时 B坚A 那么 A=B3.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 空集,记为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结论:有 n 个元素的集合,含有 2n 个子集, 2n 1 个真子集三、集合的运算运算交 集 并 集 补 集类型定 由所有属于 A 且属于 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 叫做 A,B 的交集.记作由所有属于集合 A 或属于集合 B 的元素所组成 的集合,叫做 A,B 的并设 S 是一个集合, A 是 S 的一个子 集,由 S 中所有不属于 A 的元素 组成的集合,叫做 S 中子集 A 的 补集(或余集) 义A nB (读作‘A 交 B ’) 即 A n B={x|x A 且 集.记作 A U B (读作‘A并 B ’ ) , 即 A U B记作 C U A ,即x B }. ={x|x A ,或 x B}). C A {x | x U , 且x A}U韦恩 A B A B A 图示 图 1 图 2(C u A) (C u B) C u (A B)AA AA性AB B AAA (C u A) (C u B) C u (A B)AB B A质A B AAB A A (C u A) U AB BAB BA (C u A)(2)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 ①集合交换律 AB B A A B B A②集合结合律 (A B) C A (B C) (A B) C A (B C)③集合分配律 A (B C) (A B) (A C) A (B C) (A B) (A C)(3)容斥定理card(A B) card(A) card(B) card(A B)card (A B C) card (A) card (B) card (C) card (A B)card(A B) card(B C) card(A B C)card 表示有限集合 A 中元素的个数S。
高中数学集合知识点归纳
高中数学集合知识点归纳一、集合的概念1. 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
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2. 元素的特性确定性:给定的集合,它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
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
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先后顺序之分。
二、集合的表示方法1.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2. 描述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
3. 图示法:包括韦恩图(Venn 图)、数轴等。
三、集合的分类1. 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 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 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记为∅。
四、集合间的关系1. 子集:如果集合 A 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 B 的元素,那么集合 A 称为集合 B 的子集,记为 A⊆B。
2. 真子集:如果 A⊆B,且存在元素x∈B 但 x∉A,那么集合 A 称为集合 B 的真子集,记为 A⊂B。
3. 集合相等:如果两个集合所含的元素完全相同,则称这两个集合相等,记为 A = B。
五、集合的运算1. 交集:由属于集合 A 且属于集合 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记为A∩B。
A∩B = {x | x∈A 且x∈B}2. 并集:由属于集合 A 或属于集合 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记为A∪B。
A∪B = {x | x∈A 或x∈B}3. 补集:设 U 为全集,集合 A 是 U 的子集,由 U 中不属于 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 A 在 U 中的补集,记为∁UA。
∁UA = {x | x∈U 但 x∉A}六、常用数集及其符号1. 自然数集:N2. 正整数集:N+ 或 N3. 整数集:Z4. 有理数集:Q5. 实数集:R。
集合的知识点总结框架
集合的知识点总结框架集合是数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它是由一些确定的元素构成的整体。
集合论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集合的性质、关系和运算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集合的定义、表示方法、运算法则以及集合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和总结。
一、集合的定义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元素构成的整体,这些元素可以是任意的对象,比如数字、字母、图形等。
集合的定义通常使用大写字母表示,如A、B、C等。
一个元素是否属于一个集合,可以用符号“∈”表示,例如a∈A表示元素a属于集合A。
二、集合的表示方法1. 列举法:将集合中的元素逐个列举出来,用大括号括起来表示,元素之间用逗号分隔。
例如,集合A={1, 2, 3}表示由元素1、2、3构成的集合A。
2. 描述法:用描述元素的特点或性质来表示集合。
例如,集合B={x | x是自然数,且x<10}表示由小于10的自然数构成的集合B。
三、集合的运算法则1. 并集:将两个集合的所有元素合并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集合。
并集用符号“∪”表示。
例如,集合A={1, 2, 3},集合B={3, 4, 5},则A∪B={1, 2, 3, 4, 5}。
2. 交集:两个集合中共同存在的元素构成的集合。
交集用符号“∩”表示。
例如,集合A={1, 2, 3},集合B={3, 4, 5},则A∩B={3}。
3. 差集:从一个集合中减去另一个集合中共有的元素,得到的剩余元素构成的集合。
差集用符号“-”表示。
例如,集合A={1, 2, 3},集合B={3, 4, 5},则A-B={1, 2}。
4. 互斥集:两个集合没有共同的元素,称为互斥集。
例如,集合A={1, 2, 3},集合B={4, 5, 6},则A和B是互斥集。
四、集合之间的关系1. 包含关系:一个集合的所有元素都是另一个集合的元素,则前者被包含在后者中。
包含关系用符号“⊆”表示。
例如,集合A={1, 2, 3},集合B={1, 2, 3, 4, 5},则A⊆B。
集合知识点总结
必修1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1.1〗集合【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集合的概念集合的含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一般地,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也简称集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2)常用数集及其记法N 表示自然数集,N *或N +表示正整数集,Z 表示整数集,Q 表示有理数集,R 表示实数集.(3)集合与元素间的关系通常用大写拉丁字母A ,B ,C ···表示集合,用小写拉丁字母a ,b ,c ···表示集合中的元素 对象a 与集合M 的关系是a M ∈,或者a M ∉,两者必居其一. (4)集合的表示法①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来描述集合.②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③描述法:{x |x 具有的性质},其中x 为集合的代表元素. ④图示法:用数轴或韦恩图来表示集合. (5)集合的分类①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 ②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③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6)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集合 相等A B =A 中的任一元素都属于B ,B 中的任一元素都属于A(1)A ⊆B(2)B ⊆AA(B)(7)已知集合A 有(1)n n ≥个元素,则它有2n个子集,它有21n-个真子集,它有21n-个非空子集,它有22n -非空真子集.(8)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8)交集、并集、补集 二.直击考点(一)、判断集合间的关系例1已知集合{}1,2,3M =,{}2,3,4N =,则( ) A .M N ⊆ B .N M ⊆C .{}2,3MN = D .{}1,4MN =例2设}4|{},4|{2<=<=x x Q x x P 则 ( )名称记号意义性质示意图交集A B{|,x x A ∈且}x B ∈(1)A A A = (2)A ∅=∅(3)A B A ⊆ A B B ⊆ BA并集A B{|,x x A ∈或}x B ∈(1)A A A = (2)AA ∅= (3)AB A ⊇ AB B ⊇BA补集A C u{|,}x x U x A ∈∉且 (1)=)(A C A u ø(2)=)(A C A u U(3))()()(B C A C B A C u u u =(4))()()(B C A C B A C u u u =(A )Q P ⊆ (B )P Q ⊆(C )Q C P R ⊆ (D )P C Q R ⊆(二)、集合间的运算例3.已知全集{0,1,2,3,4}U =,集合{1,2,3}A =,{2,4}B =,则B A C U )(为( ) A .{1,2,4} B .{2,3,4} C .{0,2,4} D .{0,2,3,4}例4.已知A ,B 均为集合U={1,3,5,7,9}的子集,且A ∩B={3} , (C U B)∩A={9},则A= (A ).{1,3} (B).{3,7,9} (C).{3,5,9} (D).{3,9} 例5. 已知集合A={}1,),(22=+y x y x y x 为实数,且,B={}1,),(=+y x y x y x 为实数,且,则A ⋂B 的元素个数为 ( )A .4B .3C .2D .1例6.某班共30人,其中15人喜爱篮球运动,10人喜爱乒乓球运动,8人对这两项运都不喜爱,则喜爱篮球运动但不喜爱乒乓球运动的人数为 .(三)、由集合间的关系及运算求字母参数的值或范围例7.已知集合{{},1,,A B m A B A ==⋃=,则m =( )A .0B .0或3C .1D .1或3例8. 已知集合P={x ︱x 2≤1},M={a }.若P ∪M=P,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 -1] B .[1, +∞)C .[-1,1]D .(-∞,-1] ∪[1,+∞)(四)集合中的新定义问题例9.定义集合运算:{}.,,B y A x xy z z B A ∈∈==*设{}{}2,0,2,1==B A ,则集合B A *的所有元素之和为 ( D )A.0B. 2C. 3D. 6例10.在集合{}d c b a ,,,上定义两种运算○+和○*如下那么d ○*a (○+=)c ( )A.aB.bC.cD.d 例11设{}{}{}等于则若且N M N M B x A x x B A -==∉∈=-,10,9,8,7,8,7,6,5,4, ( ) A .{4,5,6,7,8,9,10}B .{7,8}C .{4,5,6,9,10}D .{4,5,6}四. 课后作业1.设集合{,}A a b =,{,,}B b c d =,则AB =( )A .{}bB .{,,}b c dC .{,,}a c dD .{,,,}a b c d2.设全集U={1,2,3,4,5,6} ,设集合P={1,2,3,4} ,Q={3,4,5},则P∩(C U Q) =( )A .{1,2,3,4,6}B .{1,2,3,4,5}C .{1,2,5}D .{1,2}3. 已知全集U={0,1,2,3,4,5,6,7,8,9},集合A={0,1,3},集合B={2,4,5,6,8},则()()U U C A C B ⋂=( )A .{5,8}B .{7,9}C .{0,1,3}D .{2,4,6}4.已知集合A={x |x 2-x -2<0},B={x |-1<x <1},则( )A .A ⊂≠BB .B ⊂≠AC .A=BD .A∩B=∅5.已知集合{}{}1,2,3,4,2,2M N ==-,下列结论成立的( )A .N M ⊆B .M N M ⋃=C .M N N ⋂=D .{}2M N ⋂=6.已知集合{}|A x x =是平行四边形,{}|B x x =是矩形, {}|C x x =是正方形,{}|D x x =是菱形,则( )A .AB ⊆B .C B ⊆C .D C ⊆D .A D ⊆7.已知集合{1,2,3,4,5}A =,{(,),,}B x y x A y A x y A =∈∈-∈;,则B 中所含元素的个数为 ( ) A .3 B .6 C .8 D .108.若集合A={-1,1},B={0,2},则集合{z ︱z=x+y,x∈A,y∈B}中的元素的个数为 ( )A .5B .4C .3D .29.设集合M={-1,0,1},N={x|x 2≤x},则M∩N= ( )A .{0}B .{0,1}C .{-1,1}D .{-1,0,0} 10. 设全集U 为R,,集合2{|50}A x x x q =-+=,2{|120}B x x px =++=,若{}{}4)(2)(==A C B B C A U U ,,求实数p 、q 的值及B A .。
(完整版)集合知识点归纳
集合的基础知识一、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1.集合的有关概念一组对象的全体形成一个集合,集合里的各个对象叫做集合的元素⑴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以下的特性①确定性:任给一元素可确定其归属.即给定一个集合,任何一个对象是不是这个集合的元素也就确定了.例如,给出集合{1,2,3,4},它只有1、2、3、4四个元素,其他对象都不是它的元素;而“所有的好人”、“视力比较差的全体学生”、“我国的所有小河流”就不能视为集合,因为组成它们的对象是不能确定的.②互异性:集合中的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也就是说,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互不相同的(即没有重复现象),相同的元素在集合中只能算作一个.例如,不能有{1,1,2},而必须写成{1,2}.③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间是无次序关系的.例如,{1,2,3}与{3,2,1}表示同一个集合.(2)集合的元素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若a 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记作a∈A.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φ.(3)集合的分类:有限集与无限集.(4)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和图示法.列举法:将所给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里,元素与元素之间用逗号分开,常用于表示有限集.描述法:将所给集合中全部元素的共同特性和性质用文字或符号语言描述出来.常用于表示无限集.使用描述法时,应注意六点:①写清集合中元素的代号;②说明该集合中元素的性质;③不能出现未被说明的字母;④多层描述时,应当准确使用“且”,“或”;⑤所有描述的内容都要写在大括号内;⑥用于描述的语句力求简明、确切.图示法:画一条封闭的曲线,用它的内部来表示一个集合,常用于表示又需给具体元素的抽象集合,对已给出了具体元素的集合当然也可用图示法来表示.如:A={1,2,3,4}例1、设集合A={a,a+b, a+2b},B={a,ac,ac2} ,且A=B,求实数c值.分析:欲求c值,可列关于c的方程或方程组,根据两集合相等的意义及集合元素的互异性,有下面两种情况:(1)a+b=ac且a+2b= ac2,(2)a+b= ac2且a+2b=ac两种情况.解析:(1)a+b=ac且a+2b= ac2,消去b得:a+ ac2-2ac=0.∵a=0时,集B中三元素均为零,根据集合元素互异性舍去a=0.∴c2-2c+1=0,即c=1,但c=1时,B中的三个元素也相同,舍去c=1,此时无解.(2)a+b= ac2且a+2b=ac,消去b得:2ac2-ac-a=0.∵a=0时,集B中三元素均为零,根据集合元素互异性舍去a=0.∴2c2-c-1=0,即c=1或,但c=1时,B中的三个元素也相同,舍去c=1,∴.点评:两集合相等的意义是两集合中的元素都相同,在求集合中元素字母的值时,可能产生与互异性相矛盾的增解,这需要解题后进行检验,去伪存真.(5)常用数集及专用记号(1)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N={0,1,2,……}(2)正整数集N*(或N+)={1,2,3,……}(3)整数集Z={0,¡1,¡2,……}(4)有理数集Q={整数与分数}(5)实数集R={数轴上的点所对应的数}.强调:实数集不可记为{R}或{实数集},0≠≠{} ,≠{0},≠{空集}.强调:排除0和负数的数集也可表示为R*、Z*、Q*或R+、Z+、Q+.2.基本运算1. 交集(1)定义:由所有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合的集合叫A与B的交集.记作,即{,且}(2)交集的图示上图阴影部分表示集合A与B的交集.(3)交集的运算律,,,2. 并集(1)定义: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记作,即{,或}(2)并集的图示以上阴影部分表示集合A与B的并集.(3)并集的运算律,,,3、补集(1)定义:设S是一个集合,A是S的一个子集,由S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S中子集A的补集(或余集).记作,即C S A=(2)补集的图示4、常用性质A A=A,AΦ=Φ,A B=B A,A B A,A B B.A A=A,AΦ=A,A B=B A,A B A,A B B.,,例2、集合{,且},A U,B U,且{4,5},{1,2,3},{6,7,8},求集合A和B.分析:利用集合图示较为直观.解:由{4,5},则将4,5写在中,由{1,2,3},则将1,2,3写在集A中,由{6,7,8},则将6,7,8写在A、B之外,由与中均无9,10,则9,10在B中,故A={1,2,3,4,5},B={4,5,9,10}.5、容斥原理:有限集A的元素个数记作card(A).对于两个有限集A,B,有card(A∪B)= card(A)+card(B)- card(A∩B).二、难点知识剖析1、要注意区分一些容易混淆的符号(1)与的区别: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例如1N,-1N等;表示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例如N R,等.(2)a与{a}的区别:一般在,a表示一个元素,{a}而表示只有一个元素a的集合.例如,0{0},{1}{1,2,3}等,不能写成0={0},{1}{1,2,3},1{1,2,3}.(3){0}与Φ的区别:是含有一个元素0的集合,Φ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因此Φ{0}但不能写成Φ={0},Φ{0}.例3、已知集合M={x|x≤3},集合P={x|x<2},设,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一个是()A、P∈MB、a∈MC、P MD、{a-3}P解析:集合M、P都是部分实数组成的集合,而a是一个具体的实数,故M、P间的关系应用“包含”,“不包含”来确定,而对a与集合M、P的关系只能用“属于”,“不属于”来确定,比较实数的大小,易判断C正确.小结:正确使用集合的符号是正确分析、解答问题的关键.2.理解集合所表示的意义(1)对由条件给出的集合,要明白它所表示的意义,即元素指什么,是什么范围.如{y R|y=}表示的为函数y=中y的取值范围,故{y R|y=}={y R|y};而{x R|y=}表示y=的x的取值范围,故{x R|y=}=R.(2)用集合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时,要注意分辨是交集还是并集,结合数轴或韦恩图的直观性帮助思维判断.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但因为不好用韦恩图表示,容易被忽视,如在关系式B A中,易漏掉B=Φ的情况.例4、设A=,B=(1)若A B=B,求的值;(2)若A B=B,求的值.分析:明确A B=B和A B=B的含义,根据问题的需要,将A B=B和A B=B转化为等价的关系式:和,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解析:首先化简集合A,得A={-4,0}(1)由于A B=B,则有可知集合B或为空集Φ,或只含有根0或-4.①若B=Φ,由得②若,代入得:,当时,B=,合题意.当时,B=,也符合题意.③若,代入得:,当时,②中已讨论,合题意当时,B=不合题意.由①、②、③得,.(2)因为A B=B,所以,又A={-4,0},而B至多只有两个根,因此应有A=B.由(1)知,【点评】:一般对于A B=B和A B=B这种类型的问题,都要注意转化为等价的关系式:和,且在包含关系中,注意不要漏掉B=的情况.并且当A、B中的元素的个数相同时,还存在或的情况时,只有A=B这一种情况.子集(1)子集定义: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包含集合A。
高一集合知识点总结框架6
高一集合知识点总结框架6第一部分:数学1. 数列与数列的通项公式2.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性质及应用3. 集合与集合的运算4. 概率与统计5. 三角函数与三角恒等式6. 平面向量与向量的运算第二部分:物理1. 力与运动2. 牛顿运动定律与力的合成3. 力的功与功率4. 动量与动量守恒定律5. 机械振动与波动6. 热学与热力学第三部分:化学1. 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别2.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3.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4. 化学方程式与化学反应5. 酸碱中和与溶液的浓度6. 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第四部分:生物1.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2. 遗传与进化3. 植物的营养与生殖方式4. 动物的消化与循环系统5. 生物的免疫系统与疾病6.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第五部分:英语1. 语法与句型2. 单词与词汇积累3. 阅读理解与写作技巧4. 听力与口语训练5. 文章写作与表达能力6. 各类考试技巧与备考策略第六部分:历史与政治1. 中国古代历史与文化2. 世界现代历史与各国政治制度3. 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4. 国际关系与国际组织5. 中国的社会问题与改革开放6. 当代世界问题与全球治理第七部分:地理1. 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区别2. 地球的构造与地质现象3. 人口与城市发展4. 农业与工业的区域分布5. 气候与气象灾害6. 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第八部分:综合科学1. 科学研究与实验设计2. 数据处理与科学论文写作3. 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4. 科学道德与科学传播5. 科学与社会的关系6. 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及其影响以上是高一集合知识点总结的框架,包括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英语、历史与政治、地理以及综合科学等学科的重要知识点。
在后续的学习中,可以根据这个框架来进行复习和总结,以便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
希望这份总结对你有所帮助!。
高一集合知识点网状图
高一集合知识点网状图在高一学习阶段,我们将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点,而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常常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关联。
为了更好地理清思路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使用网状图来进行整理。
本文将以高一主要学科为基础,介绍如何使用网状图进行集合知识点的整理和归类。
一、数学1.1 集合的概念在数学中,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对象组成的整体。
常用符号如下:- 用大写字母表示集合,如A、B、C;- 使用大括号{}表示集合,其中用逗号分隔元素,如A={1, 2, 3, 4};- 如果某个元素x属于集合A,则表示为x∈A。
1.2 集合的表示方法- 列举法:直接列举集合中的元素,如A={1, 2, 3, 4};- 描述法:使用数学语言描述集合中的元素的特征,如A={x | x 是正整数,1≤x≤4}。
1.3 集合的运算- 交集:表示两个或多个集合共有的元素,用符号∩表示,如A∩B;- 并集:表示两个或多个集合的所有元素,用符号∪表示,如A∪B;- 差集:表示从第一个集合中剔除属于第二个集合的元素,用符号\表示,如A\B;- 互斥事件:表示两个事件之间没有共同元素,用符号Ø表示,如A∩B=Ø。
1.4 集合的性质- 包含关系:一个集合包含于另一个集合,用符号⊆表示,如A⊆B。
- 空集:不包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用符号Ø表示。
二、物理2.1 运动和力学- 运动学:研究物体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运动规律;- 力学: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力的相互作用。
2.2 光学和光的性质- 光学现象和光的传播:包括折射、反射、衍射、干涉等;- 光的本性:光的波粒二象性、光的幅度、频率和波长等。
2.3 热学和热的传递- 热量和温度:热量的传递、温度的定义和测量;- 热的三态变化:固体、液体和气体之间的相互转化。
三、化学3.1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原子结构:原子的组成部分,包括质子、中子和电子;- 元素周期表:化学元素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表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 基本要求集合的含义 会使用符号“∈”或“∉”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集合的表示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 理解集合的特征性质,会用集合的特征性质描述一些集合,如常用数集,方程或不等式的解集等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及子集的概念.在具体情景中,了解空集和全集的含义;理解两个集合的交集和并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与并集.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集合的基本运算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会用它们表达集合之间的关系和运算.能使用维恩图表达集合之间的关系和运算.1.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成为集合。
(1)集合中的对象称元素,若a 是集合A 的元素,记作A a ∈;若b 不是集合A 的元素,记作A b ∉;(2)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满足:确定性、互异性与无序性;确定性:设A 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 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 的元素,或者不是A 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无序性:集合中不同的元素之间没有地位差异,集合不同于元素的排列顺序无关; (3)表示一个集合可用列举法、描述法或图示法;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例如:{1,2,3,4,5},{1,2,3,4,5,}描述法:把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例如:大于3的所有整数表示为:{Z |3}x x ∈>知识内容 高考要求 模块框架 集合方程2250x x --=的所有实数根表示为:{R x ∈|2250x x --=}具体方法:在大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注意:列举法与描述法各有优点,应该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采用哪种表示法,要注意,一般集合中元素较多或有无限个元素时,不宜采用列举法。
(4)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 正整数集,记作N *或N +; 整数集,记作Z ; 有理数集,记作Q ; 实数集,记作R 。
<教师备案>⑴集合是数学中最原始的概念之一,不能用其他的概念给它下定义,所以集合是不定义的概念,只能做描述性的说明.⑵构成集合的元素除了常见的数、式、点等数学对象之外,还可以是其他任何..对象.例:{小明,机器猫,哈里波特}⑶正确认识一个集合的关键是理解集合中的元素特征.①任何一个对象都能确定它是不是某一个集合的元素,这是集合中元素的最基本的特征——确定性,反例:“很小的数”,“个子较高的同学”; ②集合中的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即在同一集合里不能重复出现相同元素——互异性,事实告诉我们,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常被忽略,从而导致解题出错.例:方程2(1)(2)0x x --=的解集不能写成{1,1,2},而应写成{1,2}③在同一集合里,通常不考虑元素之间的顺序——无序性 例:集合{,,}a b c 与集合{,,}b c a 是相同集合 ⑷用描述法表示集合,对其元素的属性要准确理解. 例如:集合{}2xy x =表示自变量x 值的全体,即{}x x ∈R ;集合{}2y y x =表示函数值y 的全体,即{}0yy ≥;集合{}2()x y y x =,表示抛物线2y x =上的点的全体,是点的集合(一条抛物线);而集合{}2y x =则是用列举法表示的单元素集.⑸关于集合的表示方法之间的转换 例如:①63A x x x ⎧⎫=∈∈⎨⎬-⎩⎭Z N ,,用列举法表示为{}0124569A =,,,,,, ②a b A xx a b a b ⎧⎫⎪⎪==+⎨⎬⎪⎪⎩⎭,,是非零实数,用列举法表示为{}202A =-,,2.集合的包含关系:(1)集合A 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则称A 是B 的子集(或B 包含A ),记作A ⊆B (或B A ⊂);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
若A ⊆B 且B ⊇A ,则称A 等于B ,记作A =B ;若A ⊆B 且A ≠B ,则称A 是B 的真子集,记作A B ;(2)简单性质:1)A ⊆A ;2)Φ⊆A ;3)若A ⊆B ,B ⊆C ,则A ⊆C ;4)若集合A 是n 个元素的集合,则集合A 有2n 个子集(其中2n -1个真子集); 3.全集与补集:(1)包含了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的集合称为全集,记作U ; (2)若S 是一个集合,A ⊆S ,则,S C =}|{A x S x x ∉∈且称S 中子集A 的补集; (3)简单性质:1)S C (S C )=A ;2)S C S=Φ,ΦS C =S 。
<教师备案>⑴强调说明,加深印象:①表示元素和集合之间的关系:属于“∈”和不属于“∉” ②表示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包含关系:如果对于任意a A a B ∈⇒∈,则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记为A B ⊆或B A ⊇;注意提示:A A ⊆,A ∅⊆真子集关系:对于两个集合A 与B ,若A B ⊆且.A B ≠,则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A B (或B A )相等关系:对于两个集合A 与B ,如果A B ⊆,且.B A ⊆ ,那么集合A 与B 相等,记作A B =注意提示:如果“A B ⊆”,那么有A B =或A B ,两种情况二者必居其一; 而A B 是不允许A B =,所以即使A B ⊆,A B 不一定成立;反之,A B可以说A B⊆⊆;A B=也可说A B不包含关系:如果集合A中存在着不属于集合B的元素,那么集合A不包含于B,或B不包含A.分别记作A B,或B A⑵0,{0},∅,{}∅之间的区别与联系①0与{0}是不同的,0只是一个数字,而{0}则表示集合,这个集合中含有一个元素0,它们的关系是0{0}∈②∅与{0}是不同的,∅中没有任何元素,{0}则表示含有一个元素0的集合,它们的关系是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0∅)③∅与{}∅是不同的,∅中没有任何元素,{}∅则表示含有一个元素∅的集合,它们的关系是{}∅∅∅∈∅或{}∅⊆∅或{}④显然,0∉∅,0{}∉∅⑶集合中的计数问题当研究有限集合问题时,常有一些计数问题.在计数时常用下列结论:设集合A中元素个数为n,则①子集的个数为2n,②真子集的个数为21n-,③非空真子集的个数为22n-4.交集与并集:(1)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与B的交集。
交集}A∈∈⋂且。
B={B|xAxx(2)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B 的并集。
}B∈⋃或并集。
=A∈{B|xxAx注意:求集合的并、交、补是集合间的基本运算,运算结果仍然还是集合,区分交集与并集的关键是“且”与“或”,在处理有关交集与并集的问题时,常常从这两个字眼出发去揭示、挖掘题设条件,结合Venn图或数轴进而用集合语言表达,增强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教师备案>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交集、补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⑴能使用Venn图表示集合的并集、交集、补集;⑵能使用数轴表示不等式或不等式组的解集和表示集合A的补集AR2.基础知识点拨:⑴交集的概念: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记作A B(读作“A交B”),即{|,A B x x A =∈且}x B ∈① 数学符号表示:{|,A B x x A =∈且}x B ∈ ② Venn 图反映:⑵并集的概念: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 的并集,记作A B (读作“A 并B ”),即{|,A B x x A =∈或}x B ∈① 数学符号表示: {|,A B x x A =∈或}x B ∈ ② Venn 图反映: ⑶补集的概念:全集: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的问题中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通常记作U补集:对于一个集合A ,由全集U 中不属于集合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相对于全集U 的补集,记作U A ,即{|,U A x x U =∈且}x A ∉ ①数学符号表示: {|,U A x x U =∈且}x A ∉②Venn 图反映:()U A A U =;()U A A =∅;()U U A A = 3.公式定理小结: ⑴A A ⊆;A ∅⊆;⑵若A B ⊆,B C ⊆,则A C ⊆;若A B ,B C ,则A C ; ⑶A B B A =; ⑷A B A ⊆;A B B ⊆; ⑸A ∅=∅; ⑹A B B A =; ⑺A A B ⊆;B A B ⊆; ⑻A A ∅=⑼()U A A =∅;()U A A U =; ⑽()U U A A = 5.集合的简单性质:(1);,,A B B A A A A A ⋂=⋂Φ=Φ⋂=⋂ (2);,A B B A A A ⋃=⋃=Φ⋃ (3));()(B A B A ⋃⊆⋂(4)B B A B A A B A B A =⋃⇔⊆=⋂⇔⊆;;(5)S C (A ∩B )=(S C A )∪(S C B ),S C (A ∪B )=(S C A )∩(S C B )。
6.集合元素个数公式:()()()()n A B n A n B n A B =+-.1.集合的概念集合是一个原始的概念,是数学中一个不定义的概念.尽管如此,对于一个具体的集合而言,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采用列举或者描述的方法给出它的一个准确而清晰的表示.2.集合的描述法对任给的一个性质P ,存在一个集合S ,它由恰好是具有性质P 的所有对象构成,即{|()}S x P x =,其中()P x 表示“x 具有性质P ”. 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一个集合的元素是完全确定的,同时其包含的元素之间具有无序性和互异性.对于一个确定的对象x 和一个确定的集合A ,“x A ∈”与“x A ∉”有且仅有一个成立.如果对象x 满足描述集合A 的性质,则有“x A ∈”,此时称对象x 为集合A 的元素.集合的元素个数为有限数的集合称为有限集,元素个数为无限的集合称为无限集.空集∅不含任何元素.思考:{}∅是不是空集,它的元素是什么? 4.集合与集合的关系集合A 包含于集合B ,即“A B ⊆”⇔“x A ∀∈,有x B ∈.”(“∀”:任给,“x A ∀∈”即“任给集合A 中的元素x ”);集合A 真包含于集合B ,即“A B ”⇔“x A ∀∈,有x B ∈.”且“x B ∃∈,使得x A ∉.”(“∃”:存在,“x B ∃∈”即“存在集合B 中的元素x ”);集合A 与集合B 相等,即“A B =”⇔“A B ⊆”且“B A ⊆”.思考:如何利用“∀”和“∃”通过数学语言叙述命题“对任何自然数a ,都存在整数b ,使得a b +是质数.” 5.集合与集合的运算集合的交集、并集、补集三种基本运算是通过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来定义的.有时,我们还要用到集合的差集的概念.下面给出这四种运算的定义:交集:{|A B x x A =∈,且x B ∈}, 并集:{|A B x x A =∈,或x B ∈}, 补集:如果有A B ⊆,则A 对B 的补集{|B A x x B =∈,且x A ∉}.(注意前提条件,如果A B ⊆不成立,就A 对B 的补集运算就无从谈起.),当给定全集U 时,U A 常记做A .差集:\{A B x A =∈,且x B ∉}.利用维恩图可以直观的理解集合与集合的运算,例如交集和并集: 思考:补集运算与差集运算的联系,画出补集和差集的维恩图表示. 6.子集以及摩根定律如果集合A 与集合M 间满足关系:A M ⊆,那么称集合A 是集合M 的子集.特别的,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摩根定律:如果集合A 、B 都是集合M 的子集,那么竞赛知识()A B AB =,()A B AB =.另外,如果集合A 、B 都是集合M 的子集,那么\M A B A B =. 7.给定一个有限集,写出其所有子集的方法 写出给定有限集的所有子集的方法有很多种,在这里我们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介绍通过添加给定集合元素得到给定集合所有子集的添加元素法:例:对给定集合{1,2,3}写出其所有子集.⑴写出空集⑵将前一步得到的所有集合照抄,然后将给定集合中第一个元素添加到那些集合中,得到一些新的集合.把照抄的集合和新的集合放在一起,作为该步得到的集合.⑶与⑵类似,不过这次添加的元素为集合中的第二个元素.重复操作,直到将给定集合的所有元素都添加完毕,就得到了给定集合的所有子集.∅→∅,{1}→∅,{1}, {2},{1,2}→∅,{1},{2},{1,2}→∅,{1},{2},{1,2},{3},{1,3},{2,3},{1,2,3}. 思考:写出集合{1,}∅的所有子集. 8.有限集的阶如果集合A 为有限集,那么集合A 的元素的数目叫做这个集合的阶,记做||A .特别的,定义空集∅的阶为0.思考:如果使用维恩图表示集合,那么可以用面积表示有限集的阶. 9.子集族某些集合的元素是集合,例如{A =∅,{1},{1,2},{2}}就是一个含有4个元素(每个元素都是集合)的集合.特别的,将集合M 的若干子集作为元素构成的集合*M 叫做集合M 的一个子集族.最简单的子集族是由有限集M 的全体子集所构成的子集族,简称为C 族.知识提要7给出的方法,其实就是得到有限集M 的C 族*M 中所有元素的方法.C 族的基本性质:如果集合M 的阶为n ,那么集合M 的C 族*M 的阶为2n . 思考:通过写出给定有限集的所有子集的添加元素法的步骤理解C 族的基本性质. 10.覆盖和集合的分划覆盖:如果对于一个集合M ,n 个非空集合1A ,2A ,…,n A 满足1ni i A M==,则称1A ,2A ,…,n A 是集合M 的一个覆盖.集合的分划:如果1A ,2A ,…,n A 是集合M 的一个覆盖,若1A ,2A ,…,n A 两两间交集为空集,即“1i j n ∀<≤≤,i j A A =∅.”,那么这些集合的全体叫做集合M 的一个n -分划. 集合M 的覆盖1A ,2A ,…,n A 构成的集合*M 一定是集合M 的一个子集族.例如集合{1,2,3,4,5}A =可以写成{1,2}{2,4,5}{3,4},记1{1A =,2},2{2A =,4,5},3{3A =,4}.所以1A ,2A ,3A 是集合A 的一个覆盖,它们所构成的集合是集合A 的一个子集族,但不是集合A 的一个分划.思考:集合A 的子集族{∅,{1},{2,3},{4,5}}中的元素是否构成集合A 的一个分划,给出集合A 的一个5-分划. 11.分类与加法原理分类:对于某个问题,设所研究的对象的全体形成集合M ,那么对集合M 的一个n -分划又叫做研究对象的全体的一个n -分类,其中每一个子集叫做所研究对象的一个类.从集合的分划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到分类的原则:无重复(两两交集为空集)以及无遗漏(覆盖).加法原理:如果1A ,2A ,…,n A 是有限集M 的一个n -分划,那么1||||ni i M A ==∑.特别的,对于有限集M 的一个2-分划A ,A ,有||||||M A A =+.由于补集运算对交集和并集有摩根定律()A B A B =以及()A B A B =,我们常用到变形||||||A M A =- . 12.容斥原理如果1A ,2A 为集合M 的一个覆盖,那么1212||||||||M A A A A =+-,考虑到集合的覆盖的定义,我们有121212||||||||A A A A A A =+-.由该公式在计算左端集合的元素个数时,右端采用了将“应该有的”包含进来,“不应该有的(或者重复的)”排斥出去的思想方法,所以称其为容斥原理.思考:画出容斥原理的维恩图表示. 13.极端原理最小数原理:设集合M 是实数集的一个有限非空子集,则M 中必有最小数. 推论:设集合M 是实数集的一个有限非空子集,则M 中必有最大数.最小数原理以及其推论称为极端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