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工作心得: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传统节日休假权的法律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工作心得: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传统节日休假权的法律保障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民族传统节日和其他许多传统民族文化一样,是各族人民生活中重要的内容。随着民族意识的增强,少数民族群众对合法享受传统节日休假的诉求越来越强烈,在民族自治地方这一需求多能得到满足,但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传统节日休假权基本处于权利保护的边缘。本文从推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传统节日放假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的角度出发,分析问题,提出建议。

一、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传统节日休假权

流动人口一般指那类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不改变自身户籍状况,并且离开户口所在地在另一行政区域暂住、寄居或临时外出的人口。与世居或通过合乎户籍管理规定迁移的城市少数民族不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也就是流动的少数民族,主要是指“非当地城市户籍,但在当地从事各种经济、文化活动的少数民族”

[2]。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务工者为主体的流动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在1993年到2003年的10年间,我国流动人口

数量就从7000万增长到1.4亿,10年内翻了一番,超过了全国人口总数的10%,约占农村劳动力的30%]。这一数据在2011年将近再翻一番,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超过了2.6亿人。在不断增长的流动人口中,包括了一部分在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具有鲜明特征的少数民族人口。按照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比重8.49%推算,2011年,我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达到2207万人。当前,中国仍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数量还将持续增长。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经济发达地区的迅速增长,除了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的禁锢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冲破城乡壁垒后的自发性转移这个大背景外,更主要的是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促进和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以及少数民族群众追求生活水平提高的动力推动下的人口流动。作为在语言、习俗和传统文化等与汉族迥然不同的群体,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后,不仅面临着工作机会等问题,还面临着与城市文化和生活环境的调试以及与其他民族文化的适应问题。与这些生活发展问题相比较,如何享有传统节日的休假权虽然是一个小问题,但也是切实保障民族平等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

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传统节日休假权的保护事关进一步完善民族权益保障。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是民族群体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是民族生活的典礼和仪式,往往有着特定的形式、确定的主题和有民族特色的风俗习惯,这些节日中蕴含着特定民族的历史传统、价值观念、情感和审美方式等丰富的文化内涵。少数民族在传统节日中,通过形式多样的民俗行为,表现特殊的民族认同,彰显民族身份,体现出一种民族自豪感。充分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保障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传统节日休假权,可以增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增进社会和谐。

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传统节日休假权法律保障现状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最核心的价值是尊重和保障人权,将权利保障制度化、法律化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法治国家建设和人权保障联系在一起。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尊重与保障人权”,强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国家建设和人权保障的关系;党的十八大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和“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确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内

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这一主题下强调“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提出要“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从而把人权保障作为法治中国建设的核心目标之一,使人权作为法治中国的价值追求具有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和具体的实施规划[5]。基于法治建设和人权保障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强调以人权为基本价值目标指引法治中国建设,无疑是法治中国的核心要义,必然会渗透到法制建设的各个环节。

少数民族权利保障不仅是人权事业的重要内容,也是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传统节日休假权的法律保障是指在法律法规中确认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传统节日休假权,并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来保障权利的实现。目前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传统节日休假权相关的法律规定存在不同的层面,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出台的相关规定,中央政府层面主要指国务院及国家民委发布的法规或规范性文件,地方政府层面主要指民族自治地方和其他地方出台的相关规定。据统计,截至2007年12月,全国约有38个少数民族节日由当地政府或人大作出了放假规定[6]。

(一)国务院及国家民委有关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放假规定

国务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于1949年12月23日发布,历经1999、2007年两次修订,在立法形式和内容上皆有变化,但均明确规定: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在国务院规定的基础上,国家民委在一系列法规文件中作了进一步强调,如1979年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国家民委《关于做好杂居、散杂居少数民族工作的报告》的通知中规定:少数民族的节日,应该受到尊重。民族节日放假办法,按国务院规定执行。对有的民族节日的油、面等供应,可继续执行。1993年8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民委发布实施的《城市民族工作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少数民族职工参加本民族重大节日活动,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放假,并照发工资。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历经1999、2007年两次修订,在立法形式和内容上皆有变化,2007年修订本同样明确规定:“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也就是说,政府关于少数民族传统节日规定的基本内容没有太大变化,保障聚居区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休假权的基本精神没变。

(二)民族自治地方有关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放假规定

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相关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应当保障这一权利的实现。自治州和自治县级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大多通过颁布自治条例来保障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休假权,也有民族自治地方以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等方式来保障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休假权。

1.自治州、自治县级民族自治地方在自治条例中确定民族节日及休假办法,保障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休假权。例如《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自治条例》规定:自治州的自治机关尊重各民族的传统节日。自治州内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职工、学生,在开斋节放假3天,古尔邦节放假2天。《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自治条例》规定藏历年放假3天。《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自治条例》规定,哈尼族“矻扎扎节”和彝族“火把节”,全州干部、职工放假2天。《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自治条例》规定,自治州内各民族的传统节日都应当受到尊重。傣族、德昂族的泼水节和景颇族的目瑙纵歌节,全州放假2天;阿昌族的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