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买文具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买文具-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买文具-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和读写常用的货币符号(¥)和数字(0-999)。
2.能够计算购物时的金额和找零。
3.能够合理安排预算,做到精打细算。
4.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常用的货币符号和数字的认识和读写。
2.购物时的金额计算和找零。
3.预算的制定和实施。
三、教学难点1.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2.能够理智购买,做到精打细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物品和文具,让学生猜测其价格和名称,并引出下面的学习内容。
2. 认识货币符号和数字学生通过观察和认读练习纸上的货币符号和数字,学习货币的基本知识。
3. 进行实物演示老师在黑板上列出几个购买文具的清单,例如铅笔、橡皮、笔记本、尺子等,然后向学生展示这些物品,并让学生预估价格。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修改预估价格。
随后,老师询问学生是否有足够的钱来购买这些物品。
4. 计算购物时的金额和找零老师将购买物品的清单公布在黑板上,然后将每个物品的价格告诉学生。
学生根据自己所预估的价格计算购物时的总金额,再根据所付的钱数计算找零。
5. 制定预算计划老师给学生几个购买物品的清单,让学生自己制定一个预算计划和计算购物时的总金额,以及找零。
6. 拓展课程老师跟学生讨论一些现实中的问题,例如“你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情需要钱来解决?”“你们根据这些问题的实际情况,如何制定一个和自己收入和消费水平相符合的预算计划呢?”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在生活中使用所学的知识,达到更好的应用效果。
五、教学反思本课程通过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常识相结合,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要理解常用货币符号和数字之间的对应关系,掌握计算购物时的总金额和找零的方法,并通过制定合理且便于实施的预算计划,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地保存和使用所得的钱财,最终达到“精打细算,节约用钱”的目的。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1 买文具(1)|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1 买文具(1)|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购物问题。
(2)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景选择合适算法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购物情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购物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熟练运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购物问题。
2.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情景选择合适的算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具:课件、购物清单、计算器。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购物场景,引导学生关注购物中的数学问题。
(2)学生分享自己在购物中遇到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购物清单,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能根据购物清单算出总共需要支付多少钱吗?”(2)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回指导,提示学生注意计算方法。
(3)学生汇报计算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计算方法。
3. 实践应用(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
(3)教师点评,强调解题规范和注意事项。
4. 巩固拓展(1)教师出示拓展题,学生尝试解决。
(2)学生分享解题过程,教师点评并总结解题方法。
5.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购物问题的解决方法。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表扬。
6. 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题。
(2)预习下节课内容。
五、板书设计1. 购物清单2. 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3. 解决购物问题六、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购物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解决购物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计算准确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章运算律第一节买文具练习
四运算律
1买文具(四则混合运算)
一口算
1.100×5÷10-3
2.12×(63÷9)
3.15-39÷3
4.750÷[500÷(100-50)]
二先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36÷4-40÷10
2.58+66×8÷4
3.33×7-64÷4
4.345-65×16÷2
5.(82-49÷7)×15=
6.130-(76+240÷40)=
7.325÷[5÷(265-260)]=
三有1、2、3、4、5、6、7、8、9、10、11、12、13,13个数,从中任意四个数,经过怎样的运算才能得到24呢?请至少写出五道题,
四解决问题(要列出综合算式)
1.一个林场用喷雾器给树喷药,2台喷雾器4小时喷了200棵。
照这样计算,5台喷雾器6小时可以喷多少棵?
2. 建筑工地需黄沙50吨。
用一辆载重4吨的汽车运了5次,余下的改用一辆载重3吨的汽车运,还要运几次?
3. 四年级要为图书馆修补244本图书,第一天修补了49本,第二天修补了51本,剩下的要3天修补完,平均每天要修补多少本?
4. 15个老师带了129名学生去秋游。
如果每辆车坐36人,一共需要多少辆汽车?
5. 同学们做操,每25人排成一排,男生排了30排,女生排了28排。
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第1节买文具∣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1节买文具∣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理解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和换算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货币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运算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和换算关系。
2. 能够进行简单的货币计算。
教学难点:1. 理解人民币的换算关系。
2.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人民币纸币和硬币、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铅笔、橡皮、尺子、人民币纸币和硬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张人民币纸币,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纸币的面值。
2. 学生分享自己带来的人民币纸币和硬币,互相交流面值和特点。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元、角、分,并板书。
二、探究(15分钟)1.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各种文具的价格,引导学生用人民币进行支付。
2.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最小的人民币组合支付所需的金额。
3. 教师邀请学生代表分享组内的讨论结果,并引导学生总结人民币的换算关系:1元=10角,1角=10分。
4.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人民币进行计算。
三、巩固(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文具的价格,学生独立计算所需的人民币组合。
2. 学生互相检查计算结果,并讨论计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人民币计算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四、拓展(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人民币进行计算。
2.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分享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和换算关系。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让学生理解了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和换算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货币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买文具》教学反思15篇
《买文具》教学反思15篇《买文具》教学反思1《买文具》这节课是在学习了乘加乘减之后,解决除加除减的一节课,重点在于让学生能在解决问题时学会分析题意,恰当地选择解题方法,难点在于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解题方法。
在教学中,创设了笑笑和淘气在李阿姨的文具店买作业本儿的情景,让学生根据题目所给的信息来解决问题,这点在以后的学习中,特别是为解决问题时打下良好的学习根底,让学生在众多的数学信息中准确找到解决问题的条件的能力。
学生再找准信息解决时,大局部学生都能够进行准确的计算,有的孩子能正确列式解决,但是说出的理由却是和算的意思完全相反了,由此看出,这节课上难点没有很好的突破,今后的教学上,我认为要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比方画图,推理等,用这些方法来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这样学生才能学会如何解决问题。
《买文具》教学反思2《买文具》这一课是学生第一次认识小数,是对小数意义的最初步的了解。
教学一开始,我设计了这样的情境:星期天笑笑去文具店买文具,可是文具店里的标价牌上的标价她看不太明白,因此想请同学们帮帮助。
你们愿意吗?你能从这幅图里得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在解读主题图的时候找到小数,发现这些数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数不一样,不是整数元的,有的不到1元。
由于大局部学生都有购物的经历,因此他们对于标价所表示的几元几角几分能够很清楚地知道,我及时地抓住这个时机,趁热打铁,研究这些价格的组成局部,让他们小组讨论这些数的共同特点,从而了解小数的意义:当我们不能用整数表示一个数的时候就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如5角是1元的一半,不能用1元来表示,我们就可以用0.50元来表示。
像0.50、8.00、3.50、16.85、1.06等这些数我们就叫做小数。
稳固练习时我发现有不少学生对于“贰圓、贰角、壹角、壹分、贰分〞小面额的人民币不认识,其原因:一是因为学生对汉字的“壹、贰、叁……〞不认识,二是因为有些小面额的人民币目前已经很少见了,有的已经不流通了,学生不认识。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买文具一》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买文具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买文具一》这一节的内容主要出现在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的第2课时。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情境,理解并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通过生活中的买文具情境,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购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可能还没有形成系统化的数学思维,对于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可能还没有清晰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这一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实际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和实践中解决问题。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购物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2.新课导入:介绍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并通过实际情境,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3.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关系的理解。
4.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并学会运用这一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5.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单价 × 数量 = 总价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练习题的完成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来进行。
《买文具》教学设计
向学生介绍文具的定义,包括笔、墨、纸、砚等书写绘画工具,以及文
具盒、文件夹、书包等辅助用品。同时展示不同种类的文具,让学生有
更直观的认识。
02
文具的选购和使用
教授学生如何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文具,例如不同年级和学科需要不同
的笔和纸张等。同时,教育学生正确使用文具,如正确的握笔姿势和书
写方法,以及如何保养文具以延长使用寿命。
课堂小结环节
知识回顾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词汇、句型和购物技巧,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 络。
学生自评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
教师点评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努力,提出改进意见和 建议。
05
评价与反馈
设计评价策略
课堂表现观察
0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回答问题、小组讨论、活
动表现等,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随堂小测验
02
通过简短的随堂小测验,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及
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疑惑。
课后作业分析
03
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批改和分析,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程度和应用能力。
为学生提供反馈
及时反馈
在课后尽快对学生的作业和测验进行批改,并给出具体的反馈和 建议,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
学科整合
本课程涉及数学、语文等多个学 科的知识,通过跨学科的学习, 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目标
01
02
03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掌握购买文具的 基本流程、文具的种类和 价格,以及简单的计算和 预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践操作、小组合作 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 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买文具》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买文具》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买文具》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学会用人民币(元、角、分)进行简单的计算,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将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并能够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三年级之前,已经学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
他们对数学计算有一定的认识和基础。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还不太会运用数学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运用人民币(元、角、分)进行简单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并能够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运用人民币(元、角、分)进行简单的计算。
2.难点: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购物等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购物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数学知识。
2.游戏教学法:设计趣味性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人民币模型、购物场景图、计算器等。
2.学具准备:学生分组合作所需的材料,如纸、笔、剪刀、胶水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购物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
例如,展示一幅购物场景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中的物品和价格。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人民币(元、角、分)的概念,并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了解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同时,教师讲解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计算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计算题目,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
北师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时 买文具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1课时买文具----(认识小面额人民币)学生都有和家长一起购物的经验,在日常生活中也会自己购买一些文具。
为了突出人民币在购物中的作用,沟通“生活中的数学”和“学校数学”的内在联系,本节课突出体现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认识人民币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设计了“买文具”的生活情境,说明购物要用人民币,然后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
通过买文具的购物活动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了解不同面值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二年级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日常生活中虽然学生有一定的购物经验,但是随着现在科技的发展,人民币的实物付钱方式已经被手机支付逐渐代替,所以学生在生活购物中能用到人民币的机会很少。
其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币1分、2分、5分已经慢慢淡入人们视野,所以学生对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几乎没有见过。
怎把人民币与学生的认知结合起来是值得思考的地方。
教学内容:课本P10、11内容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购物情境,认识小面额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经历购物过程,感受1元的实际价值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积累购物经验。
3、了解人民币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人民币的实用价值,懂得要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及换算人民币。
教学难点:1﹑理解1元=10角,1角=10分2﹑正确使用人民币购买物品。
德育渗透: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具准备:课件、不同面值的各种人民币。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课堂开始欣赏歌曲---《一分钱》小朋友们,歌曲中提到了什么?(钱)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用到钱,如买文具,买饮料等等。
世界上的钱有很多种,我们国家使用的钱叫做人民币。
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
(揭示课题出示出示第一张课件)【设计意图】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以在课堂伊始利用欣赏歌曲带领学生开启本节课的学习,通过熟悉的音乐引发学生强烈的共鸣,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积极活跃的教学氛围中揭示课题。
小学一年级语文《买文具》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买文具》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一年级语文《买文具》原文yígèshūbāo shíèr yuán一个书包十二元,liǎng gèběn zi qī jiǎo qián两个本子七角钱,sān zhīcǎi bǐsān yuán sān三支彩笔三元三,xiǎo dāo xiàng pí gòng liǎng yuán小刀橡皮共两元。
wèn yi wèn mǎi yi mǎi问一问,买一买,qítāwén jùduōshao qián其他文具多少钱?2.小学一年级语文《买文具》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表示某种事物数量用什么词,逐步积累量词。
4、受到文明礼貌教育,学习做人。
教学重、难点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量词。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或教学挂图,带有音节的生字卡片。
学生:试着自己去商店了解几种文具的价格,买几种文具,并做记录,准备各种币值的人民币、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1~2课时。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1、画面展示一家文具店里琳琅满目的文具,其中对书中提到的书包、本子、彩笔、橡皮定格特写。
2、一位一年级的学生出现在文具店里,礼貌地和售货员阿姨交谈,购买了书包、本子、彩笔、橡皮,然后告别阿姨,带着购买的东西离开了文具店。
3、抽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
(生A:我看到了很多文具。
生B:我看到一位小学生在买文具。
生C:我看到了一位小学生买了书包、本子、彩笔、橡皮这些文具。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4.1.1买文具(1)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4.1.1买文具(1)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认识并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货币计算;(2)能够根据购物清单进行购物,并计算找零。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模拟购物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2)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观念和理财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认识人民币:介绍人民币的组成、面额和图案,使学生能够熟练识别和使用人民币;2. 购物清单:指导学生如何根据购物清单进行购物,并进行简单的货币计算;3. 找零:教授学生如何计算找零,并进行实际操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货币计算,根据购物清单进行购物;2. 教学难点:计算找零,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购物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购物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购物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各种文具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购物情境;2. 认识人民币:介绍人民币的组成、面额和图案,组织学生进行识别练习;3. 购物清单:指导学生如何根据购物清单进行购物,并进行简单的货币计算;4. 找零:教授学生如何计算找零,并进行实际操作;5. 小组合作:分组进行购物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6.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六、作业布置1. 家长协助孩子进行实际购物,让孩子熟悉人民币的使用;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2. 实际操作:评估学生在模拟购物活动中的实际操作能力;3. 课后作业:检查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第1节买文具∣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1节买文具∣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金钱的概念,会辨认出一元、五角、一角、五分和一分的硬币。
2.掌握购买文具的方法,培养孩子的消费观念和算术能力。
二、教学过程1. 导入首先,让孩子们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文具盒,问问他们有哪些文具。
然后,老师放出一些文具类图片,如笔、笔记本、尺子、橡皮等,让学生猜猜这些文具的价格。
2. 新课讲解接着,老师通过幻灯片或者板书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不同面值的硬币,并讲解它们的形状和大小。
然后,提出一个问题:小明有一张 5 元钞票和一枚 1 元硬币,他要买一个 7 元的文具盒,他还差多少钱?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鼓励学生使用加减法进行计算,理解硬币和现金的换算关系。
3. 练习接下来,老师出示一组购买文具的实例,如下:文具名称价格铅笔0.5元圆珠笔1元橡皮0.3元尺子0.8元通过对这组实例的讲解,帮助学生学会分析题目,选取正确的计算方法,并将现实问题转换为数学计算。
4. 拓展在完成以上实例后,可以继续拓展一些综合运用的题目,例如:小明有 3 元钱,他想买 3 枝 0.5 元的铅笔和 2 个 1 元的橡皮,他还差多少钱?通过这样的多维度练习,帮助学生理解购买文具所涉及的多种数学知识点和运算技巧。
三、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金钱的基本概念,了解硬币和纸币的种类和面值,学会购买文具的方法,培养算术能力和计算思维。
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消费观念,理解价值和财务知识的基本常识。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思路比较简单明晰,也很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程度,但在具体实施中,有些学生对于硬币种类和面值的辨识还需要加强,建议在后续的教学中多加练习。
同时,为了增加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通过较为复杂的实际应用例题,继续挑战学生的计算和思考能力。
1买文具教案及反思
第二单元购物买文具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10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在实际情境中认识10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教师谈话导入二、自主探究1、认一认,填一填。
师:要想购物就离不开人民币,你认识图中的人民币吗?能完成填空吗?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插图学生能够认出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这些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说是从哪里看出人民币的面值的。
结合生活经验及图片,完成填空,知道:1元=10角 1角=10分2、买1支钢笔可以怎样付钱?师:瞧,淘气和笑笑跟我们一起来到了文具店。
同学们已经认识了10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能自己买文具吗?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最上面的插图师:买1支钢笔可以怎样付钱?用你手中的人民币样张,演示给大家看看。
学生可能会说:我想直接给售货员一枚1元的硬币获一张1元的纸币,这样比较简单。
我可以给售货员2张5角的。
我可以给售货员10张1角的。
因为1元=10角。
我可以给售货员1张5角、1张2角和3张1角,这样加起来也正好是10角,就是1元。
……师:同学们的付钱方式真多。
实际生活中我们这些付钱的方法都是可以的。
3、用1元买1把尺子应找回多少钱?师:在生活中有时候我们没有正好足够的零钱,就需要付整钱后再由售货员找回零钱。
这样的问题你能解决吗?师:如果用1元钱买1把尺子,应找回多少钱?同学们算一算,一会儿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好吗?学生讨论解答,集体订正。
4、和同伴说说,1元正好可以买哪些物品?在小组内交流,然后交流汇报。
三、总结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练习设计:教材第11页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充分挖掘教材资源。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买文具》教学建议和教材课后习题解析
买文具(除加、除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学习目标1.结合解决“买文具”问题的探索过程,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和价值,体验“先算除法,再算加减”解决两步运算问题的合理性。
2.理解并掌握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3.进一步学习借助直观图分析数量关系,会解决除加、除减两步运算的实际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编写说明本节主要学习除加、除减两步的混合运算。
编排体例与上节课一致,突出现实情境的作用,进一步体会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除加、除减混合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教科书以“买文具”的真实情境为线索,提出了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量关系,掌握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
·笑笑一共需要多少元?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除加问题。
一种是用画图的方法直接表示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与结果;另一种则是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已知数与未知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对应着图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教科书这样编写,是鼓励学生主动探索,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丰富解决问题的实践经验。
·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说一说,填一填。
主要是理解除减混合运算的实际意义。
教科书呈现了分步和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两种方式,是想说明:解决此类的实际问题,既可分步也可用综合算式,不作统一要求。
目的就是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理解和解决问题。
·哪种做法对?说一说。
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判断、纠错的过程中,加深对除加、除减混合运算顺序的理解,并通过淘气和智慧老人的对话,引出计算规则。
试一试为学生提供了“买笔”的情境,信息比较丰富。
其目的是综合运用有关乘加、乘减和除加、除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淘气买的钢笔比现在文具店里的钢笔每支贵多少元?从丰富的信息中,选择有关的信息,解决“淘气买的钢笔比现在文具店里的钢笔每支贵多少元”,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解决问题,独立探索并理解先除后减的实际问题。
北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4单元 运算律 1买文具
=6+78
=84(元)
学以致用
课件PPT
课件PPT
课堂小结
2. 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大家有什么收获?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在一起,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课件PPT
谢谢
错误解答
易错提醒
36÷(4+5)×8 =9+40 =49
36÷(4+5×8 =36÷9×8 =4×8 =32
正确解答
1.提出两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学以致用
课件PPT
买2个计算器和4盒钢笔一共需要多少元?
2×22+4×24=140(元)
2.小客车比吉普车每时多行驶多少千米?
学以致用
先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9÷3×5-2 =1
( )
[ ]
探究新知
课件PPT
你能添上括号使9÷3×5-2=1成立吗?
你能总结一下四则混合的运算顺序吗?
24×2+24÷2
典题精讲
1. 计算:
解题思路: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在一起,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12×(9- 4)×6
课件PPT
计算 36÷(4+5)×8
错误解答
易错提醒
36÷(4+5)×8 =9+40 =49
课件PPT
错解分析:
易错提醒
根据运算顺序,此题中有括号,所以先算括号里面的,再从左往右依次计算,而此题是先计算的括号外面的除法和乘法。
课件PPT
计算 36÷(4+5)×8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4.1.1买文具(1)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4.1.1买文具(1)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用不超过十元的零花钱购买文具。
2.能够在购买文具时理清所需物品,确定可支付的金额。
3.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计算出购买文具所需的费用和找回的零钱。
二、教学重点1.用不超过十元的零花钱购买文具。
2.确定所需物品和可支付的金额。
3.简单加减运算。
三、教学难点1.根据所需物品和可支付的金额确定购买方案。
2.找回的零钱的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上学时有购买文具的经历吗?我们应该如何购买文具?”通过学生分享自己的购买经历,提出学习的主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状态。
2. 学习新内容1.通过图示向学生介绍需要购买的物品,包括笔、橡皮、尺子和铅笔刀等物品。
2.让学生自行查看所携带的零钱,确定可支付的金额。
3.向学生展示商品价目表或者让学生观察各物品的价格,计算自己可购买的物品。
4.让学生计算自己购买所需的费用,以及找回的零钱。
3. 练习1.让学生自己购买文具,计算购买所需费用和找回的零钱。
2.分组让学生演练购买文具的过程,老师巡视指导。
3.提出两个学生之间进行“角色扮演”的小组活动,其中一个学生扮演售货员,另一个学生扮演顾客进行购买。
4. 巩固和拓展要求学生在家用不超过十元的零花钱模拟购买日常用品,如糖果、小玩具等物品,并引导学生回家向家长展示自己的所购买的物品和找回的零钱。
五、教学后记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时,老师应该让学生积极参与,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鼓励和肯定。
在讲解过程中,老师应该注意语言表达,简单易懂,避免过度的专业术语和难懂的语言。
在练习过程中,老师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情况,及时指导和纠正错误,以及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努力。
四年级上册《买文具》教学设计5篇
四年级上册《买文具》教学设计篇5知识与技能: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回忆和巩固含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2、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懂得引入中括号的必要性,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过程与方法:能熟练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重点难点1、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熟练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方法教法:情境教学法练习法学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具与学具多媒体课件练习本练习册教学过程一、引导谈话,导入新课师:我们学习了有关乘法的计算、神奇的计算工具和一些有趣的算式,发现数学世界真是奇妙无比。
其实在数学计算中,还有许多运算规律,你们想去研究、学习吗?师引入新课: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探索和学习一些有关数学计算的规律。
(板书课题:买文具)二、互动新授,探索新知1、创设情境,交流算法。
(1)课件出示教材第47页情境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在小组内交流自己从图中获取的数学信息。
指名汇报,师根据生答进行梳理(课件呈现):从图中可以知道计算器、铅笔盒、圆珠笔、足球的单价。
从图中还可以知道每盒钢笔的价钱和每副羽毛球拍的价格。
(2)课件出示问题:买3个计算器和一支钢笔要多少元?让学生独立尝试解答,教师巡视检查。
教师根据巡视,有选择地选取用分步方法和综合方法计算的两名学生进行汇报,师根据生答进行板书。
分步算式:22×3=66(元)24÷4=6(元)66+6=72(元)。
综合算式:22×3+24÷4=66+24÷4=66+6=72(元)(3)质疑:这个综合算式既含有乘法,也含有加法和除法,这位同学算得正确吗?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计算顺序。
指名汇报交流结果,师根据生答进行点拨(板书):在既有加减又有乘除的`算式里,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同步讲练】2.购物第一课时买文具-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详解分层训练
二购物1 买文具1.结合购物情境,认识各种小面额的人民币。
2.初步学会不同面值人民币的换算关系。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学习过程中懂得珍惜和爱护人民币。
重点:认识小面额人民币,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难点:能准确进行元、角、分之间的换算。
★学点 1.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元是最大的人民币单位,分是最小的人民币单位。
2.1元=10角,1角=10分。
1元=100分。
3.大面额的人民币的面值分别是一百、整十数,可以利用数的组成换算。
大面额的人民币是以元为单位的纸币,目前流通的最大面额的人民币是100元。
计算钱数时,相同单位的钱数可以直接相加减,不同单位的钱数要先变成相同单位的数再相加减。
★例题一块橡皮的价钱是1角,一把尺子的价钱是8角,一个卷笔刀的价钱是1元2角。
按要求填一填。
(1)可以买()块橡皮。
(2)如果买1把尺子应找回()。
(3)要买1个卷笔刀,还差()。
★分析(1)由于1元=10角,一块橡皮1角钱,即1元可以买10块橡皮。
(2)由于1把尺子的价钱是8角,要求用1元买1把尺子应找回多少钱,用减法计算,即用1元钱减去买1把尺子用去的8角钱,就是找回的钱数,1元 =10角,10角-8角=2角。
(3)1个卷笔刀的价钱是1元2角,要求用1元钱买1个卷笔刀还差的钱数,用减法计算,1元 2角 -1元=2 角。
★解答(1)10 (2)2角(3)2角误区1判断:一块橡皮5角,1元钱不够买一块橡皮。
()错误解答:√正确解答:×误区2判断:20枚硬币能换2元。
()错误解答:√正确解答:×1.换一换。
(1)1张可以换()张,还可以换()个。
(2)1张可以换()张,还可以换()张。
2.认一认,算一算。
()元()角()元()角3.比大小。
在○里填上“>”“<”或“=”。
4角○49分 8元○99角 6元8角○68分6角○61分 100分○1元 73分○7元3角4.填一填。
(1)1张+2张=()元(2)3张+5张=()元()角(3)4张+7张=()元()角5.买东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买文具
课时目标导航
教学内容
小数乘整数。
(教材第33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作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究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口算下面各题。
3.4+0.6= 5.7+8.6=
6.5+4.3= 1.9+0.6=
4.4+3.2=8.9-0.8=
7.6-7=8.5-6.5=
10-9.6= 5.7-4.7=
2.说出下面乘法算式的含义。
6×812×430×23
二、学习新课
小数乘整数。
课件出示教材第33页情景图。
问题1:每块橡皮0.2元,买4块橡皮需要多少元?
明确:其实就是求4个0.2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是0.2×4。
学生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然后全班交流。
(方法一)用4个0.2相加,即0.2+0.2+0.2+0.2=0.8(元)。
(方法二)因为0.2元=2角,4个2角就等于8角,也就是0.8元。
(方法三)用一个正方形代表1元,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0.1元,每块橡皮是0.2元,就涂2份,4块就涂4个2份,即8份,也就是0.8元。
问题2:每把尺子0.4元,买3把尺子需要多少元?
(方法一)用3个0.4相加,即0.4+0.4+0.4=1.2(元)。
(方法二)因为0.4元=4角,3个4角就等于12角,也就是1.2元。
(方法三)因为0.4是4个0.1,3个0.4是12个0.1,是1.2,所以0.4×3=1.2。
三、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34页“练一练”。
第1题:涂色略0.7×4=2.8(元)
第2题:6×0.3=1.8(元)
第3题:0.9 1.60.8 1.5 1.60.9 1.4 1.2 2.4
第4题:涂色略0.10.5110
第5题:白菜:0.8×2=1.6(元)
香菜:3×0.6=1.8(元) 1.6<1.8
叔叔买香菜用的钱多。
四、课堂小结
小数乘整数要注意什么?你发现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吗?
板书设计
买文具
0.2×4=0.8
0.4×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