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阳虚(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医学知识之脾阳虚证
脾阳虚证脾阳虚证是指脾阳虚衰,失于温运,阴寒内生所表现的虚寒证候。
又称“脾虚寒证”、“中焦虚寒证”。
【临床表现】为脘腹疼痛,喜温喜按,畏寒肢冷,喜热饮,大便清稀,倦怠神疲,纳食减少,或泛吐清涎,或浮肿,或妇女白带量多而清稀,舌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滑,脉沉弱。
脾阳不足,不能温煦脘腹四肢,则畏寒肢冷,脘腹疼痛,寒得热散,故疼痛得温则减,且喜热饮。
脾阳不足,运化水谷精微及水湿作用减弱,水湿不化,清浊不分,故大便清稀,或浮肿,带下增多。
脾阳不足,胃阳亦虚,故纳食减少,泛吐清涎。
气与阳同类,阳气不足,则倦怠神疲。
脾阳虚证是脾气虚证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脾气虚证失治误治,气虚严重,累及于阳,即可形成脾阳虚证,两者临床均有神疲倦怠,纳食减少等表现,但脾阳虚因阳气不足,失于温煦,往往伴有畏寒肢冷、脘腹冷痛等寒象。
【机理分析】本证多因脾气虚衰进一步发展而来,也可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或因寒凉药物太过,损伤脾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而致。
脾阳虚衰,运化失权,故纳少腹胀,大便稀溏;阳虚阴盛,寒从内升,寒凝气滞,故腹痛喜温喜按。
【药方】归脾汤或归脾丸。
金元时期李东垣曾以脾胃阳气不足为立论依据,自创升阳益胃汤、补中益气汤、沉香温胃丸等有效方剂。
清代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记载了此证的各种证治案例。
【注意事项】大家在用药的时候,药物说明书里面有三种标识,一般要注意一下:1.第一种就是禁用,就是绝对禁止使用。
2.第二种就是慎用,就是药物可以使用,但是要密切关注患者口服药以后的情况,一旦有不良反应发生,需要马上停止使用。
3.第三种就是忌用,就是说明药物在此类人群中有明确的不良反应,应该是由医生根据病情给出用药建议。
如果一定需要这种药物,就可以联合其他的能减轻不良反应的药物一起服用。
大家以后在服用药物的时候,多留意说明书,留意注意事项,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本文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补脾胃肾阳虚的中药方子大全图
补脾胃肾阳虚的中药方子大全图作为一名高级养生师,我了解到补脾胃肾阳虚是现代人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
脾胃肾为人体后天之本,如果脾胃肾功能出现问题,就会出现身体虚弱、疲倦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甚至会影响到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转。
因此,我们有必要采用药膳、中药等方法进行调补。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中药方子和食疗方,以帮助大家改善脾胃肾阳虚。
一、中药方子1、桂枝加附子汤【方剂组成】桂枝10克,附子10克,生姜9片,大枣10枚,甘草6克,牛轧10克,熟地黄12克,枸杞子15克,枸杞根15克。
【制法】将桂枝加附子煎煮30分钟,去渣,留汁,将其与其余药材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煲煮90分钟。
【服用方法】取药渣去汁,服用温味,一日一剂,连续服用七天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服用此方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对本方过敏者慎用,孕妇忌服。
2、四物汤(加丹参)【方剂组成】当归12克,川芎12克,白芍12克,熟地黄12克,丹参9克。
【制法】将五味放入瓦煲中,加适量清水,火开后转小火,煮至剩下一半汤。
【服用方法】温饮,每日一次,连续服用一周。
【注意事项】本方在服用过程中,过分运动、进食生冷及辛辣食物需忌口,女性月经期间忌饮。
二、食疗方1、冬虫夏草鲍鱼炖瘦肉【材料】冬虫夏草15克,鲍鱼1只,肉瘦薄片150克,姜3片,料酒适量。
【制法】将鲍鱼清洗干净,用刀切成小块备用。
将肉瘦前洗净焯水备用。
炖锅加入适量水,放入所有材料,加适量料酒,旺火烧开后转到小火上慢慢炖煮约2个小时即可。
【食用方法】将熬好的肉汤盛出来,鲍鱼和肉薄片分别放入,温热食用。
【注意事项】此方适合口干舌燥、贪食嗜油、脾虚消渴的人食用。
2、黄粥【材料】黄豆100克,糯米50克。
【制法】将黄豆洗净后,用清水浸泡4小时,焯水后备用。
将糯米洗净后,和黄豆放入炖锅,加水适量,旺火煮开后改小火慢慢炖,炖至黄豆酥烂,加适量盐调味即可。
【食用方法】早中晚各食一次,一周后可调整至2次,以常服为宜。
25种调理脾肾阳虚证的药膳和中药方
25种调理脾肾阳虚证的药膳和中药方脾肾阳虚证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病证,指身体内的脾脏和肾脏阳气不足,影响了身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能量消耗。
常见症状包括腰腿酸软、手脚冰凉、腹泻、食欲不振、气短等。
下面为你详细介绍25种调理脾肾阳虚证的药膳和中药方:1. 四君子汤:人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5克。
将药材放入水中,煮沸30分钟后,去渣去汤,饮用。
主要作用是补气健脾,强肾固本。
2. 六味地黄丸:山药20克,熟地20克,白术20克,枸杞子20克,牛膝20克,丹参15克。
将药材混合后入丸,每次20丸,用水送服。
主要作用是滋阴益肾,补脾生津。
3. 十全大补丸:人参15克,黄芪15克,党参15克,白术15克,炙甘草10克,巴戟天10克,枸杞子10克,淮山10克,山药15克,桂枝5克。
将药材混合后入丸,每次20丸,用水送服。
主要作用是补气养血,固肾壮腰。
4. 生脉饮:当归15克,熟地12克,黄精10克,白芍10克,川芎8克,炙甘草6克,大枣5枚。
将药材放入水中,煮沸30分钟后,去渣去汤,饮用。
主要作用是调补肝肾,滋阴补血。
5. 八味地黄丸:熟地20克,山茱萸15克,巴戟天15克,杜仲15克,枸杞子15克,牛膝15克,淫羊藿15克,肉苁蓉15克。
将药材混合后入丸,每次20丸,用水送服。
主要作用是滋阴补肾,强身健骨。
6. 白芍地黄丸:白芍15克,熟地20克,麦冬15克,枸杞子15克,山茱萸15克,淫羊藿15克,肉苁蓉15克。
将药材混合后入丸,每次20丸,用水送服。
主要作用是滋阴补肾,祛风散寒。
7. 防己茯苓丸:防己10克,茯苓10克,桂枝10克,白术10克,甘草10克。
将药材混合后入丸,每次20丸,用水送服。
主要作用是和中益气,利水消肿。
8. 党参、黄精、白术粥:党参15克,黄精15克,白术15克,大米适量。
将药材和大米混合后,加水煮粥,食用。
主要作用是健脾益气,增强肾阳。
9. 枸杞子、蛤蚧、红枣粥:枸杞子15克,蛤蚧10克,红枣10枚,大米适量。
脾阳虚的治疗方法
脾阳虚的治疗方法文章目录*一、脾阳虚的治疗方法*二、治疗脾阳虚感冒中成药配方介绍*三、自我检查脾阳虚的方法介绍脾阳虚的治疗方法1、脾阳虚的治疗方法1.1、脾阳虚证的治疗总以温补脾为基本原则。
附子理中汤、济生肾气丸、右归丸、脾肾双补丸、真人养脏汤等方剂可随证选用。
1.2、治疗法则: 温补脾肾。
1.3、施治方法1.3.1、基本方药1.3.1.1、附子理中汤加味:熟附片6克、党参12克、白术10克、干姜6克、肉豆蔻10克、茯苓12克、甘草8克。
本方宜于久泻、久痢或阳虚臌胀者。
1.3.1.2、真武汤加味:茯苓15克、白术10克、炮附子、白芍、怀牛膝、巴戟天、泽泻各10克、车前子15克。
本方宜于阳气虚衰而水邪停聚者。
以上方药,水煎煮,取汁250~300毫升,分2~3次温服,每日1剂。
1.3.2、加减变化泄泻日久,多在黎明之前,腹痛肠鸣,泻后稍安者,可于方(1)加补骨脂l0克、吴茱萸10克、五味子6克,以增强暖脾止泻之功。
2、脾阳虚病机分析脾阳虚衰,运化失职,故腹胀纳少;阳虚则寒从中生,寒凝气滞,故腹痛喜温喜按;阳虚水湿不化,流注肠中,故大便溏薄清稀;脾阳虚不温四肢,故形寒肢冷;中阳不振,水湿内停,膀胱气化失司,故小便不利;流溢肌肤则肢体困重,甚至肢体浮肿,渗注于下则妇女白带量多质稀。
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皆为阳气亏虚、寒湿内停之症。
3、脾阳虚的饮食注意事项3.1、宜食食物具有补脾益气、醒脾开胃消食的食品,如粳米、籼米、锅巴(焦锅)、薏米、熟藕、粟子、山药、扁豆、豇豆、牛肉、鸡肉、兔肉、牛肚、猪肚、桂鱼、葡萄、红枣、胡萝卜、马铃薯、香菇等。
3.2、忌食食物性质寒凉,易损伤脾气的食品,如苦瓜、黄瓜、冬瓜、茄子、空心菜、芹菜、苋菜、茭白、莴笋、金针菜、柿子、香蕉、枇杷、梨、西瓜、绿豆、豆腐、莜麦等。
3.3、味厚滋腻,容易阻碍脾气运化功能的食品,如鸭肉、猪肉、甲鱼肉、牡蛎肉、牛奶、芝麻等。
3.4、气消积,容易耗伤脾气的食品,如荞麦;山楂、萝卜、香菜等。
脾阳虚怎么治
脾阳虚怎么治文章目录*一、脾阳虚怎么治*二、治疗脾阳虚的偏方*三、脾阳虚饮食注意事项脾阳虚怎么治1、脾阳虚怎么治之药点药饭治疗药点、药饭是将谷物与某些食物和药物一起制作成饭、糕、饼、包子、馒头等主食或点心,用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方1:橘红糕:鲜橘皮10克,打碎成细粒后用糖浸渍,再和入面粉制成糕点。
适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咳嗽痰多,脾阳虚等。
方2:豆蔻馒头:白豆蔻粉6克,撒入适量的面粉内,再蒸煮成馒头,适用于腹胀、食欲不振、脾阳虚等。
方3:红枣益脾糕:红枣30克、白术10克,干姜1克,鸡内金10克。
先煮熬取汁,再将汁与面粉500克及适量的糖制成糕,适用于胃呆纳减,大便溏薄,脾阳虚等。
2、脾阳虚怎么治之中药治疗脾阳虚衰多由脾气虚弱发展而来。
脾阳虚必并脾气不足,因此,脾阳虚与脾气虚常相互参见。
故临床治疗用温中运脾之治时,常与健脾补气药如人参、饴糖、白术、炙甘草等配合使用。
3、脾阳虚怎么治之针灸治疗针刺: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每日或隔日一次,取脾俞、胃俞、内关、中脘、足三里等穴。
久病体虚加关元。
灸法:取中脘、足三里、胃俞、脾俞,用艾条或隔姜灸,每日一次。
对于治疗脾阳虚等症状有明显效果。
4、脾阳虚怎么治之推拿治疗脾阳虚患者治疗推拿按摩可按揉心俞、厥阴俞、隔俞、内关,均取双穴,阳虚患者每穴按揉50次,揉力以患者感到酸胀,且能耐受为度。
治疗脾阳虚的偏方参椒酒[药物组成] 丹砂(细研后用水飞过,另包)20g 白茯苓(去黑皮)30g 人参30g 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120g[功能主治] 脾肾阳虚,下元虚冷,耳目昏花,面容苍白。
[用法用量] 每日饭前,空腹温饮一小盅,勿间断。
[制备方法] 上四味,除丹砂,其余共捣为粗末,同丹砂置于净器中,用醇酒几浸之,春夏五日,秋冬七日后开取,去渣备用。
方一:鹿肾1具,肉苁蓉30克,粳米100克,葱白、胡椒粉、食盐各适量。
鹿肾去除筋膜,冲洗干净切碎备用。
肉苁蓉切碎备用。
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煮至半熟,加鹿肾、肉苁蓉、葱白、胡椒粉、食盐,再煮至粥成。
脾肾阳虚——精选推荐
脾肾阳虚脾肾阳虚 脾肾阳虚症是指由于脾肾阳⽓亏虚,温化失权,表现以泄泻或⽔肿为主症的虚寒证候。
形寒肢冷,腰膝或下腹冷痛,久泄久痢不⽌,或五更腹泻,完⾕不化,粪质清冷,或⾯浮⾝肿,⼩便不利,甚则腹胀如⿎,⾆质淡胖,⾆苔⽩滑,脉沉迟⽆⼒。
主症 下利清⾕、腰膝酸软、肢体浮肿、形寒肢冷。
临床表现 下利清⾕或久泻滑脱或五更泄泻,少腹冷痛,腰膝酸软,⼩便不利、⾯⽬肢体浮肿,甚则腹胀如⿎,形寒肢冷,⾯⾊苍⽩。
⾆淡胖,苔⽩滑,脉沉细。
证情分析 脾肾阳虚则不能腐熟⽔⾕⽽下利清⾕,甚则脾⽓下陷则滑脱不禁,肾主⼆便,肾阳虚故可见五更泄泻,下焦虚寒故少腹冷痛,肾虚则腰膝酸软⽆⼒。
肾脏阳⽓虚亏,则⽓化不利⽽⽔⽆所主,⼜脾脏阳虚⽔⽆所制,故⼩便不利⽽肢体浮肿,甚则⽔聚腹中则腹胀如⿎。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肾阳⽓虚衰则全⾝脏腑⽆以温养充实,⽓⾎⽆以滋⽣,故形寒肢冷、⾯⾊苍⽩。
⾆淡胖、苔⽩滑,脉沉微亦为阳虚阴盛的表现。
本证的发展及影响 本证发展可致⽔湿泛滥、阳⽓衰竭,或全⾝脏腑功能严重紊乱、⽓机停滞⽽死亡。
也可造成⽔⽓凌⼼等危象。
本证如阳⽓渐复,则可转变为单纯的脾阳虚、肾阳虚等证:也可转变为⼀般阳虚证。
本证与相关证候的鉴别 本证与单纯的脾阳虚或肾阳虚证之不同在于本证两者兼⽽有之,且⽔肿之症尤为突出。
本证与阳虚⽔泛证之不同在于本证脾虚症状较为明显。
本证与⼼肾阳虚证之区别为⼀则兼⼼阳虚、⼀则兼脾阳虚,⽽均有肾阳虚证。
本证与⼀般阳虚证的区别在于本证以脾肾两脏之虚寒较为突出⽽⼀般阳虚证是指全⾝性⼀般虚寒之证。
辨证要点 脾肾⼆脏机能减弱和阳虚⽔泛是本证的审证基础。
只要掌握;1.有脾虚见症,2.有肾虚见症,3.有阳虚寒象和⽔⽓泛滥见症,即可断为本证。
本证轻重悬殊,当注意区别。
轻者寒象轻微,⼀般泄泻,⽔肿不甚、重则腹⼤如⿎,寒象显著或滑脱不禁。
编辑本段病因 肾为先天之本,肾阳是⼀⾝阳⽓之根本,脾脏依靠肾阳的温煦才能正常运化⽔⾕精微,运化⽔湿。
什么是脾阳虚脾阳虚的症状和调理方法
什么是脾阳虚脾阳虚的症状和调理方法一.脾阳虚即脾阳不足,功能减退,温煦无力,运化失职,并虚寒内生的病理变化。
(一)成因本证常因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或过用寒凉药物或久病失养等,致脾阳亏虚,运化及温煦无权而成。
其病位在脾,属虚证、里寒证。
也可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或因寒凉药物太过,损伤脾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而致。
(二)症状食欲不振,易恶心、打嗝,甚至干呕、反酸,大便清稀不成形。
常有腹痛、腹胀之感,喜温喜暗,常四肢不温,面白不华或虚浮,口淡不渴。
(三)症候分析脾阳虚衰,运化失职,故腹胀纳少;阳虚则寒从中生,寒凝气滞,故腹痛喜温喜按;阳虚水湿不化,流注肠中,故大便溏薄清稀;脾阳不足,不温四肢,故形寒肢冷、四肢不温;中阳不振,水湿内停,膀胱气化失司,故尿频、尿急;流溢肌肤则肢体困重,甚至肢体浮肿,渗注于下则妇女白带量多质稀。
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皆为阳气亏虚,寒湿内停之症。
(四)易患疾病脾阳虚,运化失司,则水湿内停,形成水肿,风湿关节病。
脾与胃相表里,故脾虚,影响胃的消化功能,出现胃肠疾病、大便溏薄、各种贫血、心肌缺血、白血病、白细胞减少症以及尿频、尿急等男女泌尿系统疾病。
(五)调理方法1.合理膳食脾阳虚,则应选温中健脾的食物,如:糯米、莲子、芡实、白术、砂仁、玉米、马铃薯、花生、芝麻、菜油、茼蒿菜、香菜、韭菜、胡萝卜、南瓜、香菇、木耳、银耳、荔枝、胡桃肉、葡萄、桃子、椰子、大枣、龙眼肉、樱桃、栗子、瘦猪肉、牛肉、羊肉、狗肉、鹅肉、鸽肉、鸡蛋、鹌鹑蛋、带鱼、鳝鱼、海蛇、黄花鱼等。
不宜吃的食物有芹菜、白菜、空心菜、西洋菜、苋菜、白箩卜、苦瓜、茄子、柿子、橙子、柚子、生鱼、螃蟹、田螺蚌等。
在保证每日营养均衡的基础上多喝山药粥、大枣粥、鲫鱼汤、鲤鱼汤。
2.起居调养平时要注意情绪的调整,按时作息,养成睡午觉的习惯,可以补气养血。
3.艾灸疗法足三里: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的1横指处。
可健脾胃,调气血,主消化,补虚弱。
脾阳虚和脾阴虚各有什么特点(脾虚分为3度)
脾阳虚和脾阴虚各有什么特点?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不管是脾阳虚还是脾阴虚,都会导致气血生化不足,出现血虚表现。
所以清末医家唐容川在《血证论》中说"脾阳不足,水谷不化,脾阴不足,水谷仍不化也。
譬如釜中煮饭,釜底无火固不熟,釜中无水也不熟。
,所以气血不足是脾阳虚和脾阴虚共同的特点,但表现又有所不一样。
脾阳不足的症状及治疗、饮食注意脾阳主要负责运化水谷,所以脾阳不足,运化水谷无力,容易生湿、生痰,腹泻拉肚子,一片虚寒的表现。
容易怕冷,尤其是腹部。
气血无所化,水湿泛滥,容易表现为皮肤泛白,或有浮肿,尤其是下眼睑明显,水湿上泛,眼睑颜色晦暗。
嘴唇颜色较淡,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苔白腻或者白厚。
手脚冰凉,四肢肌肉也容易浮肿,尿多,颜色清亮。
对于脾阳虚的治疗方法,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创立了“补气、升阳”之法,针对脾阳不足、脾气下陷的补中益气汤或升阳除湿汤都是不错的选择。
当然也可适当的选择理中丸或者参苓白术散等,都是可以的。
不过脾阳虚往往还有脾气虚,或者脾阳虚日久容易出现肾阳虚,所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佐以补气,或者温肾阳的药物一起。
平时的饮食应该注意多摄入一些温热性的食物,比如羊肉、鸡肉、南瓜、韭菜等,少吃寒凉冰冻的食物,尤其是生冷瓜果,如果水湿明显或者水肿,可以适当多吃些健脾利尿的食物,比如玉米须,慧米等,但要配伍,尤其是慧米要炒黄,以免更伤脾阳。
脾阴不足的症状及治疗、饮食注意脾阴主要是指营血,所有脾阴不足,缺乏营血,水谷也无法化生,容易虚烦,不思饮食,食后腹胀,一片虚热的表现。
面无色泽,晦暗或发黄,容易口唇干燥,唇裂脱皮,手足心烦,口干但不欲饮,虽有饥饿感,但不想吃,吃了容易腹胀、烦闷,四肢消瘦,容易便秘。
对于脾阴虚的治疗方法,东汉时期的张仲景有一个治疗脾阴虚的经典方剂"麻子仁丸",主要治疗脾阴不足引起的便秘。
那么对于脾阴虚,我们应该怎么治疗呢?一般选择"甘淡药物",甘淡柔润的药物能够养阴生津,同时佐以酸的药物,能生津敛阴,再适当配伍一些能够升提的药物,比如升麻、葛根、桔梗、柴胡等,有助于脾的运化。
补脾胃阳气的中药方子大全集
补脾胃阳气的中药方子大全集补脾胃阳气是中医养生的重要内容,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出现脾胃虚寒,引起食欲不佳、消化不良等症状。
中药方子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是在现代医学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中药经验和理论提出的。
在治疗补脾胃阳气方面,中药方子的应用颇为广泛。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药方剂以及一些偏方。
一、黄芪四君子汤黄芪四君子汤是一种常用的补脾胃阳气的中药方剂,它由黄芪、白术、陈皮和生姜四味中药组成。
黄芪具有补气养血、益肺健脾的功效。
白术能健脾和胃,除湿止泻。
陈皮可行气化湿。
生姜有温阳除寒、解表散寒、健脾开胃的作用。
黄芪四君子汤制作方法如下:1、黄芪、白术、陈皮、生姜各30克,放入锅中,加水1.5升,煮沸后转小火煎煮30分钟。
2、最后滤出汤液即可饮用,建议每天喝2次。
注意事项:患有糖尿病、感冒、发热等患者应该慎用。
二、四君子加温脾胃汤四君子加温脾胃汤是一种根据四君子汤改良而成的中药方剂。
它由黄芪、党参、白术和生姜四味中药组成。
黄芪和党参可以同时补益脾胃、与白术合用,可以加强胃肠道的运动功能,增强消化能力。
生姜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机体免疫力。
四君子加温脾胃汤的制作方法如下:1、将党参、白术、黄芪放入容器中,加入500ml水,用小火煮熟。
2、放入生姜,继续煮10-15分钟。
3、最后将汤液倒入杯中即可饮用。
注意事项:适合脾胃虚寒、食欲不佳、胃寒性呕吐的人饮用。
不需要长期服用,每天喝一杯即可。
三、鲫鱼豆腐汤鲫鱼豆腐汤是一种方便易制作的偏方。
鲫鱼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1、B2、钙、磷等,有补中益气、健脾开胃的作用。
豆腐可以健脾益胃,凉血解毒,还可以降低血脂和胆固醇。
鲫鱼豆腐汤的制作方法如下:1、将清洗好的半条鲫鱼鱼尾和豆腐切成块状。
2、锅中加水,待水开后放入鲫鱼和豆腐,煮至豆腐浸透汤为止即可。
注意事项:患有口腔溃疡、肝炎等疾病患者应该慎用。
四、红枣山药排骨汤红枣山药排骨汤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偏方。
红枣和山药分别具有健脾养胃、滋阴润燥的作用。
补脾胃阳虚的中草药方剂大全
补脾胃阳虚的中草药方剂大全补脾胃阳虚是指由于饮食不当或过度劳累等原因导致脾胃虚弱,出现食欲缺乏、乏力、腹泻等症状。
此时,中草药可以起到极好的治疗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向大家介绍一些常用的中草药方剂大全来帮助补脾胃阳虚。
一、中草药方剂大全1.四神汤:主要由人参、白术、桂枝、甘草组成。
它具有补中益气的作用,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和消化系统的抗病力。
2.补中益气汤:主要由黄芪、白术、党参、甘草等组成,能够大大增强身体的免疫力,促进身体调节代谢,缓解胃肠不适等症状。
3.参苓白术散:主要由炙甘草、白术、茯苓、人参等组成。
能够有效地治疗脾胃损伤和肝阳虚损伤导致的慢性肝病。
4.大黄附子汤:主要由大黄、附子、生姜、甘草、芍药等组成,是治疗痔疮、便秘等肠胃疾病的良方。
5.橘皮竹茹汤:主要由橘皮、竹茹、白芍、桂枝、生姜等组成。
这个方剂能够加强人体的免疫系统,消除疲劳感,还能消除食欲缺乏等脾胃功能不良问题。
二、食谱和偏方1.酸梅汤:将酸梅、红枣、山楂、生姜、冰糖加水煮沸,再加入蜜糖即可饮用。
建议在饮用前餐后饮用,每次饮用量不要超过200毫升。
2.葛根汤:将葛根、大枣、陈皮、生姜一起加水煮沸,做成葛根汤。
这个汤能够缓解胃部不适,消除食欲缺乏等问题。
每次饮用量不要超过200毫升。
3.生姜黄汤:将生姜、黄连、黄芩煮沸,放入饭中食用。
这个汤能够有效地消除脾胃不适和改善肝胆健康状态。
建议每日食用一次。
三、注意事项1.中草药和食疗方剂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要自行调配和食用。
2.在食用中草药和食疗方剂的同时,也要注意饮食营养均衡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3.如果在中草药和食疗方剂的过程中出现不适症状或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就近就医。
四、养生建议1.脾胃阳虚的人要注意饮食,避免过度食用油腻、辛辣、煎炸等食物,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品。
2.良好的睡眠习惯也是对脾胃健康的重要保障,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环境。
3.坚持适当的运动也能够有助于改善脾胃健康状态,同时也能减轻精神压力和身体负担。
脾阳虚怎么调理
脾阳虚怎么调理文章目录*一、脾阳虚怎么调理1. 脾阳虚怎么调理2. 脾阳虚的人能吃什么3. 脾阳虚的危害有哪些*二、脾阳虚不能吃什么*三、脾阳虚吃什么中成药脾阳虚怎么调理1、脾阳虚怎么调理 1.1、龙眼肉枣汤做法:龙眼肉50克,高丽参10克,红枣100克,加白砂糖适量共煮汤。
功效:高丽参性味平和,补精益气,龙眼与红枣性温,健脾补血,且含有较多的糖分及酶等,可提高体内能量和热量,使畏寒怕冷得到改善。
1.2、参附母鸡汤做法:用母鸡一只加人参(忌用西洋参)20克,制附子片10克炖汤,食肉喝汤。
功效:母鸡性味甘温,可温中益气,补精填髓。
1.3、当归苁蓉羊肉汤做法:当归50克,肉苁蓉50克补阳益气,肉桂10克补命门肾火,枸杞10克滋阴养血,加羊肉500克共炖煮,吃肉喝汤。
功效:当归补血养血,肉苁蓉补阳益气,肉桂补命门肾火,枸杞滋阴养血。
2、脾阳虚的人能吃什么 2.1、性质温热、具有补益肾阳、温暖脾阳作用的食物,如籼米、狗肉、羊肉、鸡肉、猪肚、淡莱、韭菜、辣椒、刀豆、肉桂等。
2.2、阳虚便秘者更宜食既温补又通便的食物,如核桃仁、薤白、海参、海虾等。
2.3、阳虚泄泻者更宜食既温补又止泻的食物,如糯米、链鱼、河虾、干姜、花椒等;具有收涩止泻的食物,如石榴、乌梅、莲子、芡实等。
3、脾阳虚的危害有哪些 3.1、肥胖首先,脾虚导致运化能力下降,代谢困难,食物的能力过多的积存在体内出现肥胖。
肥胖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增加心脏负担,人会因为肥胖引起的疾病早早衰亡。
其次,脾虚导致肌肉松软不再紧致,肺部就会出现“游泳圈”,突然发现自己肚子上揉越来越多也是脾虚的一种表现。
3.2、面黄脾虚不仅仅会导致肥胖,也会有很多“手无缚鸡之力”的人,这些人往往因为脾虚导致食物无法运化,出现体弱乏力,精神不振,血虚,面色蜡黄或苍白。
往往这一类人不能负重,抵抗力差,因其他疾病导致死亡。
3.3、怕冷怕热中医中的虚分为阳虚和阴虚,阳虚则怕冷,阴虚则怕热。
国医泰斗治脾肾阳虚医案
国医泰斗治脾肾阳虚医案一、脾肾阳虚的理论基础1. 中医概念- 在中医理论中,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将摄入的食物转化为营养物质,以滋养全身。
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水液代谢,对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等有着根本的作用。
- 脾肾阳虚是指脾肾阳气亏虚,虚寒内生,温化无权,运化失职的一种病理状态。
其病因多为久病耗气伤阳、久泻久痢、水邪久踞等,导致脾肾阳气不断损耗。
2. 临床表现- 消化系统方面:患者可能出现腹胀、腹痛,尤其是在进食生冷食物后加重,大便溏薄,甚至完谷不化,食欲不振等症状。
这是因为脾阳虚衰,运化失常,不能正常消化食物。
- 生殖泌尿系统方面:男子可能有阳痿、早泄,女子可能出现宫寒不孕等。
肾主生殖,肾阳虚则生殖功能减退。
同时,还可能伴有腰膝酸软冷痛,夜尿频多,小便清长等症状,这是由于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腰膝和膀胱气化失常所致。
- 全身症状:畏寒怕冷,四肢不温,面色㿠白或黧黑,神疲乏力等。
阳虚则寒,阳气不能温煦肢体和面部,同时身体机能衰退,出现神疲乏力等表现。
二、国医泰斗医案举例1. 医案一- 患者情况- 患者张某,男,45岁。
自述近年来腰膝酸软,畏寒怕冷明显,腹部胀满,进食后尤甚,大便稀溏,每日3 - 4次,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
- 辨证论治- 国医泰斗诊断为脾肾阳虚证。
认为患者久病体虚,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导致脾阳亦虚。
治以温补脾肾之阳。
- 方剂选用附子理中汤合右归丸加减。
药用附子(先煎)10g、干姜10g、党参15g、白术15g、炙甘草6g、熟地15g、山药15g、山茱萸10g、枸杞子10g、菟丝子10g、鹿角胶(烊化)10g、杜仲10g。
- 方解:附子理中汤中附子大辛大热,温肾暖脾,干姜温中散寒,党参、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共奏温中健脾之功;右归丸中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杜仲等药补肾填精,温补肾阳。
两方合用,脾肾双补,使阳气得复。
- 治疗效果:患者服用上方14剂后,腹胀减轻,大便次数减少至每日1 - 2次,畏寒怕冷症状有所缓解。
脾阳虚诊断详述
脾阳虚诊断详述
*导读:脾阳虚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
一、诊断
纳少腹胀,腹痛绵绵,喜温喜按,形寒气怯,四肢不温,面白不华或虚浮,口淡不渴,大便稀溏,或见肢体浮肿,小便短少,或见带下量多而清稀色白,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脾阳虚的鉴别诊断:
1、脾肾阳虚,病证名。
由多由感受寒邪较重,或久病耗气
损伤脾肾之阳气,或久泻不止,损伤脾肾之阳,或其他脏腑的亏虚,累及脾肾两脏等引起。
脾虚阳气不足,多引起大肠功能失调,表现为或腹泻,或便秘。
吸收不良综合症、溃疡性结肠炎、习惯性便秘常出现或伴有此症。
2、脾虚:脾虚,中医术语。
泛指因脾气虚损引起的一系列
脾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及病证。
包括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型。
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
所引起。
脾有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输布水液以及统摄血液等作用。
脾虚则运化失常,并可出现营养障碍,水液失于布散而生湿酿痰,或发生失血等症。
二、处理措施
阳虚宜食食物:
性质温热、具有补益肾阳、温暖脾阳作用的食物,如籼米、狗肉、羊肉、鸡肉、猪肚、淡莱、韭菜、辣椒、刀豆、肉桂等。
阳虚便秘者更宜食既温补又通便的食物,如核桃仁、薤白、海参、海虾等。
阳虚泄泻者更宜食既温补又止泻的食物,如糯米、链鱼、河虾、干姜、花椒等;具有收涩止泻的食物,如石榴、乌梅、莲子、芡实等。
*结语:以上就是对于脾阳虚的诊断,脾阳虚怎么处理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有关脾阳虚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或者站内搜索了解更多。
脾阳虚吃什么药
脾阳虚吃什么药文章目录*一、脾阳虚吃什么药*二、脾阳虚的典籍偏方*三、脾阳虚的护理知识脾阳虚吃什么药基本方药:1、参附龙牡汤加味:炙党参(或红参)、附片、炙黄芪、煅龙骨、煅牡蛎、山萸肉、肉桂。
本方适用于心阳暴脱偏于亡阳者。
2、芪附汤加味:炙黄芪、熟附片、西洋参、麦冬、五味子、山萸肉。
本方适用于心阳暴脱偏于亡阴者。
以上方药,水煎取汁温服。
加减变化:喘急不能卧者可于基本方中加黑锡丹、蛤蚧粉,以益元补肾,摄纳肾气。
若见阴伤,症见舌质偏红,脉细数无力加玉竹、天冬、太子参以养阴生津。
若兼见胸部闷窒者,宜加沉香、檀香理气舒胸。
若兼见痰浊阻滞,胸满闷痛、舌苔腻浊加陈皮、枳壳、胆星、佛手以理气化湿,疏畅气机。
若兼见心胸疼痛剧烈者加丹参、藏红花、郁金、三七或用冠心苏台丸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若兼见心气贯脉不匀,脉见结代者可在基本方1中重用炙甘草、桂枝、麦冬、苦参等。
3、外敷药物:亦可生姜、桂枝、樟脑、冰片、松节油、木瓜、阿魏、羌活、当归、没药等制成狗皮膏,贴于心绞痛的疼痛敏感区,每2天换一次,停药一天,连贴2~3次为一疗程。
脾阳虚的典籍偏方1、小建中汤加减:本方能甘温补中,益气散寒。
白芍15克、桂枝10克、干姜10克、黄芪12克、白术10克、陈皮10克、法半夏10克、茯苓10克、饴糖30克(兑服)、甘草10克。
以上方药,水煎取汁250~300毫升,分3次温服。
2、苓桂术甘汤加减:本方能健肿益气,温阳化饮。
茯苓20克、桂枝12克、白术15克、法半夏10克、干姜6克、黄芪12克、甘草10克。
以上方药,水煎取汁250~300毫升,分3次温服。
3、实脾饮加减:本方能温运脾阳,以利水湿。
茯苓15克、白术12克、大腹皮10克、干姜10克、草果10克、附片6克、厚朴10克、猪苓10克、泽泻10克、车前子10克、牛膝l0克。
以上方药,水煎取汁250~300毫升,分3次温服。
4、脘腹冷痛,手足不温者:小建中汤加减+蜀椒6克、广木香10克 (温中散寒、行气化湿)周身浮肿,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小便短少,伴气短乏力者:实脾饮加减+黄芪15克、党参10克(益气温中)。
脾虚巨头之一——脾阳虚!
脾虚巨头之一——脾阳虚!脾虚巨头之一——脾阳虚!在上周的文章中,我们详细介绍了关于孩子脾阴虚的问题,虽然解决了一部分家长的难题,但是还有很多家长反映孩子症状对不上。
对不上也不要紧,咱们可千万得稳住阵脚,毕竟每个孩子的体质不同,或许您的孩子不是脾阴虚,而是脾阳虚呢?这脾阳虚,完全是脾阴虚的对立面。
它又称脾虚寒证,是指脾阳虚衰,失于温运,阴寒内生,以食少、腹胀腹痛、便溏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
大家可千万别小看了这脾阳虚,它可是能够引起多种脾胃系疾病,例如腹痛、泄泻、痢疾、痰饮、水肿、鼓胀等。
除此之外,它的病因和脾阴虚相比,也是较为难以避免的。
比如:抗生素服用过多,经常吃冷饮、吹空调,或者苦寒的药物服用过多等。
所以,如何判断自家孩子到底是不是脾阳虚就成了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不过,我们仍旧可以从“舌”入手,脾阳虚的孩子寒象比较明显,如果您发现孩子舌头颜色是淡白的,色浅且不鲜红,尤其是舌边和舌质部分比较白的话,就要开始怀疑了孩子是否是脾阳虚了。
待家长发现蛛丝马迹以后,就可以往下调查了,以下几个症状可以帮助您彻底查清脾阳虚:第一点孩子下眼袋会变大,不过不会发红,而是色淡的。
第二就是嘴唇色是正常或者发白的,和脾阴虚的鲜红完全不同。
第三,舌头淡白,舌边往往会有一些齿痕。
第四,孩子会突然变得怕冷,白天一动就出汗、气喘、四肢无力、少气懒言、精神状态萎靡。
第五,最后就是会衍生出一些其他疾病,比如大便溏泻,不成形;吃完饭就胀肚子,身体很容易浮肿;还常常有鼻炎、打喷嚏的情况,特别容易受寒感冒。
虽然一共有五点,但若是孩子符合其中几条的话,家长就可以开始着手处理脾阳虚了。
治疗脾阳虚,主要原则就是补脾益胃和益气升阳,所以中成药方面,建议大家试一下补中益气丸。
这个药出自李东垣的《脾胃论》,主治脾胃虚弱、中气下陷。
症见食少腹胀、体倦乏力、动辄气喘、头痛恶寒、久泻、脱肛等。
临床上常用于素日少气乏力、饮食无味、舌淡苔白、脉虚者。
脾胃气虚以及气虚外感者,也可酌情使用。
脾肾阳虚证
脾肾阳虚证脾肾阳虚证脾肾阳虚证,中医病证名。
指脾肾阳气亏虚,虚寒内生,以久泻久痢、水肿、腰腹冷痛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
脾肾阳虚常见于肥胖、鼓胀等疾病。
分享病因病机脾肾阳虚证的病因病机多由脾、肾久病耗气伤阳,或久泻久痢,或水邪久踞,导致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脾阳,或脾阳久虚不能充养肾阳,终则脾肾阳气俱伤而成。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
脾主运化水谷精微,须借助肾阳的温煦,肾脏精气亦有赖于水谷精微的不断补充与化生。
脾与肾,后天与先天是相互资生、相互影响。
辨证要点脾肾阳虚则不能腐熟水谷而下利清谷,甚则脾气下陷则滑脱不禁,肾主二便,肾阳虚故可见五更泄泻,下焦虚寒故少腹冷痛,肾虚则腰膝酸软无力。
肾脏阳气虚亏,则气化不利而水无所主,又脾脏阳虚水无所制,故小便不利而肢体浮肿,甚则水聚腹中则腹胀如鼓。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肾阳气虚衰则全身脏腑无以温养充实,气血无以滋生,故形寒肢冷、面色苍白。
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亦为阳虚阴盛的表现。
治法温补脾肾。
常见病证1、脾肾阳虚证肥胖临床表现形体肥胖,颜面虚浮,神疲嗜卧,气短乏力,腹胀便溏,自汗气喘,动则更甚,畏寒肢冷,下肢浮肿,尿昼少夜频,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温补脾肾,利水化饮。
常用方剂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
常用中药附子、桂枝、茯苓、白术、白芍、甘草、生姜。
常用腧穴脾俞、胃俞、中脘、天枢、大横、上巨虚、丰隆、阴陵泉、支沟。
2、脾肾阳虚证臌胀症状腹大胀满,形似蛙腹,朝宽暮急,面色苍黄,或呈晄白,脘闷纳呆,神倦怯寒,肢冷浮肿,小便短少不利,舌体胖、质紫、苔淡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温补脾肾,化气利水。
常用方剂附子理苓汤或济生肾气丸加减。
常用中药附子、干姜、人参、白术、鹿角片、葫芦巴、茯苓、泽泻、陈葫芦、车前子。
脾胃阳虚的调养措施
脾胃阳虚的调养措施简介脾胃受阳气主管,若脾胃阳虚,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问题。
脾胃阳虚可以通过一些调养措施来改善。
本文将介绍一些脾胃阳虚的调养措施,帮助你提升脾胃阳气,增强消化功能,改善身体健康。
调养措施1. 按时进食脾主运化,定时进食可以帮助脾胃运化功能的正常发挥。
建议按时进餐,不要跳餐或暴饮暴食。
每天定时吃早、中、晚餐,并在就寝前2小时不进食,有助于脾胃的健康。
2. 食物调理选择温补性食物对脾胃阳虚有益。
如温性水果(桃子、杏子、樱桃)、蔬菜(菠菜、胡萝卜、南瓜)、坚果(核桃、松子)、肉类(猪肉、羊肉)、豆类(红豆、黑豆)。
避免生冷食物和寒性食物的摄入,例如生冷蔬菜、冷饮、冰激凌等。
3. 合理进食不要过度饱食,应控制饮食量和进食速度。
将食物咀嚼细致,慢慢品味,提高消化能力,避免对脾胃造成压力。
4. 烹饪方法选择烹饪方法时,建议选择煮、蒸、炖等温和的方式,避免过多使用煎、炸等油腻烹饪方式。
烹饪时控制油盐的使用量,保持饮食清淡,有助于脾胃功能的恢复。
5. 注意保暖脾胃阳虚身体容易受寒,容易感到怕冷。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身体温暖,穿着合适的衣物,避免受凉。
6. 调节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合理的作息时间可以平衡体内阴阳,有助于脾胃的调养。
7. 注意精神状态情绪波动和精神压力会影响脾胃的功能。
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压力。
8. 运动调养适度的运动有益于提升体内阳气。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早晨散步、太极拳、瑜伽等,坚持锻炼,增强身体的阳气。
结论脾胃阳虚是一种常见的身体问题,但通过一些调养措施可以改善脾胃功能,提高阳气水平。
此篇文章详细介绍了脾胃阳虚的调养措施,包括按时进食、食物调理、合理进食、烹饪方法、保暖、调节作息、注意精神状态和运动调养。
希望这些措施对于脾胃阳虚的调养有所帮助,改善身体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脾阳虚(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一概述脾阳虚,中医证候名,又称脾虚寒证,是指脾阳虚衰,失于温运,阴寒内生,以食少、腹胀腹痛、便溏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
二病因病机本证多由脾气虚进一步发展,或因过食生冷、外寒直中、过用苦寒,久之损伤脾阳,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所致。
三临床表现食少,腹胀,腹痛绵绵,喜温喜按,畏寒怕冷,四肢不温,面白少华或虚浮,口淡不渴,大便稀溏,甚至完谷不化,或肢体浮肿,小便短少,或白带清稀量多,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四证候鉴别与脾气虚鉴别:本证可由脾气虚发展而来,同时有畏寒肢冷、脘腹隐痛喜温等寒象。
五辩证施治脾阳虚多引起脾胃系病证,如腹痛、泄泻、痢疾、痰饮、水肿、鼓胀等。
1.腹泻
脘腹疼痛绵绵,得温痛减,遇冷更甚,或兼呕吐不能食。
治宜温中散寒,方用附子粳米汤,甚者用大建中汤。
2.泄泻
由于暴注水泻,短时间内即导致脾阳大虚;更多见于慢性腹泻,病程日久,饮食不化,缠绵不愈,时轻时重,腹痛隐隐,得温则舒,多由素体脾胃虚弱,阴寒内生所致,治当调理元气,温中健脾,元气充足,脾阳来复,其泻即止。
方用养胃煎、温胃饮加减。
3.痢疾
久痢不愈,因寒积久滞肠中,腹冷隐痛,下痢稀薄而带有粘冻,且遇寒即发,治宜温中散寒,消积导滞,《千金方·冷痢》云:“治积久冷痢,先以温脾汤下讫,后以健脾丸补之,未有不效”。
4.痰饮
由于脾阳不足,气化无权,不能行水,则水饮内停心下,胃中振水有声,脘腹喜温喜按,胸胁支满,背部寒冷,心悸气短。
应予温脾化饮,苓桂术甘汤主之。
5.水肿
水肿以腰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小便不利,由于脾阳不足,气不化水,以致下焦水邪泛滥。
治应温运脾阳,以利水湿,方用实脾饮。
6.鼓胀
单腹胀大,青筋外露,小便不利,或下肢水肿,小便不利,宜温补脾阳,化气行水,方用调中健脾丸。
六饮食调理1.山药菟丝子粥
山药30克,菟丝子10克,粳米100克。
菟丝子捣碎,煎水取汁,山药研成细末;与粳米共煮粥,粥熟加白糖。
一次吃完。
本方以菟丝子补肾益精,山药补脾肾。
2.羊肉羹
煮熟的瘦羊肉八十克,用刀背砍成泥状,置碗中,注入六十毫升羊肉汤,放少许鲜姜汁、蒜泥、料酒、味精、盐、淀粉,拌匀后置笼上蒸四十五分钟,热食。
寄语:“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身体健康是人最基本的,也是很难达到的目标。
今天,你能开口说话,能用眼睛、耳朵、鼻子去感知身边的一切事物,能正常地用双腿行走,无病无痛……这些看起来是很轻而易举的,但是你是否想过这些却是极度重要且来之不易的,如果某一天你失去了,怎么办?看到街上那些失明失聪、断手少腿的残疾人,你是否在想:幸好我没有像他们那样,你错了,生命充满意外,谁能保证你明天不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呢?那你又是否因此更加懂得珍惜健康呢?那就请不要透支自己的身体健康,赶快行动起来,锻炼身体,让身心健康吧!要清楚意识到自己目前的健康状况是稍纵即逝的,明确健康是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本钱,要懂得珍惜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