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古建筑大木构件装饰与建筑空间的关系

合集下载

木构件在古建筑中的分类及作用

木构件在古建筑中的分类及作用

木构件在古建筑中的分类及作用建筑中的木构件是指以木为材料,以榫卯为搭接方式的结构部件。

例如在中国的木建筑功能体系中,柱、桁、檩、枋等是其起主要结构作用的构件‚且之间以榫卯相接,那么柱、桁、檩、枋等即是木构件。

中国的木构建筑结构构造遵循着力学和美学相结合的原则。

这个原则和现代建筑的功能主义“实用就是美”的理论在大体上是相吻合的。

中国的木构建筑经过了历史的验证和不断改正,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形制。

一、古建筑中的水平构件及垂直构件中国木构建筑主要承重部分为大木作,由柱、梁、檩、枋等组成。

同时又是木建筑中比例尺度和形体外观的重要决定部分。

其形制与特点在很大情况下决定了中国木构建筑稳重而不失细节,规则而不呆板的形态。

1:水平构件中国古建筑的水平构件主要有梁、檩、枋。

(1)梁:是沿建筑进深方向设置的构件,梁架是架设在前后檐柱或前后金柱上的部件;梁是承上启下的重要承重构件,在建筑力学上属于压弯构件。

清朝时期其横断面接近方形,而宋制不同,其高宽比大概为3:2。

南方的梁也有不少采用圆形材,以节约木材。

在宋时,梁亦称为栿。

常见梁的名称有以下几种命名方式:①按照本身所负载的桁的数量来命名。

如三架梁、五架梁、七架梁。

②按照本身形态来命名的主要有月梁。

即梁栿做成“新月”形式,其梁肩呈弧形,梁底略上凹。

汉代则称为虹梁。

梁侧常常做成琴面,并施以雕饰,外形美观秀巧。

宋前大型殿阁建筑中露明的梁栿多采用月梁形式。

③以其两头的形式命名的主要有抱头梁和挑尖梁。

这两种梁都是在有走廊的建筑中的短梁,这种梁不承重,只起连接作用。

④还有以梁所在位置来命名的,如递角梁、角梁、太平梁、采步金梁等。

递角梁是应用在建筑转角部位的构件。

而角梁则是四面坡、六面坡、八面坡的屋顶架构上,凡两面斜坡相交处为屋面的斜脊下面的基础木构件。

(2)檩:也称为桁,其断面为圆形,大多沿面阔方向设置,安装在各梁的端头,在庞殿顶,歇山顶,攒尖顶建筑上有沿进深方向设置的桁。

桁上承椽子。

古建筑木结构构件详解

古建筑木结构构件详解

古建筑木结构构件详解首先是柱。

古建筑中的柱是承受上部结构荷载的主要构件,通常采用石柱、木柱或砖石柱。

木柱具有轻便、加工方便、吸震和保温的特点。

柱体通常用直径较大的木材制成,有的经过削磨处理,表面光滑,有的则经过雕刻,挂着彩绘等装饰,以增加建筑的美感。

梁是横向支撑结构的主要构件,用来承受上部结构的荷载,使之传递到柱子上。

梁一般由木材制成,形状有方形、圆形等。

梁的两端通常通过插榫的方式与柱子连接,以增加其承载力。

梁可以根据需要分为水平梁、斜梁、竖梁等,具有灵活性和可调性,能够适应不同的建筑结构需要。

桁架是一种由多个木材构件组成的支撑结构,用于支撑和稳定屋顶和天花板等上部结构。

桁架通常采用木制构件,由多个相互连接的梁和柱组成。

桁架能够分担梁柱的荷载,使建筑物更加稳固。

桁架的形式和结构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建筑设计需要进行调整。

楹柱是古建筑中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柱子,通常用于作为门户入口的柱子,具有装饰和象征性的意义。

楹柱一般由巨大的木材制成,形状粗壮,高大。

楹柱上通常雕刻着花鸟、神话故事等图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楹柱在建筑中起到了装饰和象征的作用,使建筑更加庄重和美观。

檩椽是古建筑中连接梁和柱的重要构件,用来支撑梁和屋顶等上部结构。

檩椽一般由木材制成,形状扁平,有的经过雕刻处理,具有装饰性。

檩椽的设计和制作需要考虑到梁和柱的承载能力和建筑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古建筑木结构构件具有多种特点和意义。

首先,木结构具有良好的吸震性能,能够在地震和其他自然灾害时减少损失。

其次,木结构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能够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再次,木结构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可调性,可以适应不同的建筑设计需要。

最后,古建筑木结构构件具有丰富的艺术性,经常通过雕刻、彩绘等装饰工艺进行美化,增添了建筑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总而言之,古建筑木结构构件是古代建筑中使用的木质构件,包括柱、梁、桁架、楹柱、檩椽等。

这些构件具有艺术性和实用性,具有吸震、保温、可塑性、可调性等特点和意义。

《营造法式》初探(二)

《营造法式》初探(二)

《营造法式》初探(二)《营造法式》初探(二)一、木构架的基本类型木构架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骨架,是构成建筑空间和体量的关键因素,因此有关木构架的研究,对了解一个时期的建筑有着重要的作用。

《营造法式》对大木作法有相当详细的叙述,附有图样58页;现存宋代遗物,大木作部分也远比小木、彩画、砖、瓦等作丰富,这是研究工作的有利条件。

但《法式》大木作偏重高档的官式建筑,遗物以佛道寺观的殿宇为多,而大量性建筑则缺乏必要的例证,这又是研究工作中困难的一面。

根据《法式》大木作制图、功限、料例、图样各卷并参照实物和有关资料,可知宋代木构架共有三类:第一类:柱梁作――整体构架。

用于殿阁及厅堂以外的次要屋宇(余屋)。

“柱梁作”的名称仅见于卷五“举折”:“举屋之法,如殿阁楼台,先量前后撩檐枋相去远近,分为三份(若余屋柱梁作或不出跳者,则用前后檐柱心),从撩檐枋背至脊抟背举起一份”。

(序目举折条同,但柱梁作写成“柱头作”)。

从上文可以看出:“柱梁作”有别于“(斗拱)不出跳者”,应是不用斗拱的作法;而举屋之法又都从檐柱心计算屋架进深。

符合这种情况的应是柱与梁直接结合的构架方式,或是柱上安栌斗的“单斗只替”一类作法。

由于缺乏实物,所以不得不寻找相应的间接资料来研究这类木构架。

其中最有参考价值的是《清明上河图》中所反映的建筑资料。

此画作于宋徽宗政和至宣和年间,上距《营造法式》刊行时间不过十五年,作者张择端是北宋皇家的专业画师,擅长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

这幅《清明上河图》中所表现的房屋,画法写实,形象准确,建筑细布也认真刻画,一丝不苟。

例如屋面铺瓦,《法式》规定仰瓦压四留六,画中房屋布瓦稀疏,颇能与《法式》相符(清式作法规定仰瓦压七露三或压六露四);画中勾连搭屋顶有排水用的水槽,《法式》小木制度虽有“水槽”一节,但未附图,此画可补其不足;城门楼上的勾栏、柱、枋、斗拱、屋角等都表现得具体逼真,甚至转角铺作多一跳由昂也都交代得明白无误,说明画家对东京的建筑作法有相当深刻的了解,和文人画的随意挥洒、信手拈来是迥然不同的。

《营造法式》初探(二)

《营造法式》初探(二)

《营造法式》初探(二)一、木构架的基本类型木构架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骨架,是构成建筑空间和体量的关键因素,因此有关木构架的研究,对了解一个时期的建筑有着重要的作用。

《营造法式》对大木作法有相当详细的叙述,附有图样58页;现存宋代遗物,大木作部分也远比小木、彩画、砖、瓦等作丰富,这是研究工作的有利条件。

但《法式》大木作偏重高档的官式建筑,遗物以佛道寺观的殿宇为多,而大量性建筑则缺乏必要的例证,这又是研究工作中困难的一面。

根据《法式》大木作制图、功限、料例、图样各卷并参照实物和有关资料,可知宋代木构架共有三类:第一类:柱梁作――整体构架。

用于殿阁及厅堂以外的次要屋宇(余屋)。

“柱梁作”的名称仅见于卷五“举折”:“举屋之法,如殿阁楼台,先量前后撩檐枋相去远近,分为三份(若余屋柱梁作或不出跳者,则用前后檐柱心),从撩檐枋背至脊抟背举起一份”。

(序目举折条同,但柱梁作写成“柱头作”)。

从上文可以看出:“柱梁作”有别于“(斗拱)不出跳者”,应是不用斗拱的作法;而举屋之法又都从檐柱心计算屋架进深。

符合这种情况的应是柱与梁直接结合的构架方式,或是柱上安栌斗的“单斗只替”一类作法。

由于缺乏实物,所以不得不寻找相应的间接资料来研究这类木构架。

其中最有参考价值的是《清明上河图》中所反映的建筑资料。

此画作于宋徽宗政和至宣和年间,上距《营造法式》刊行时间不过十五年,作者张择端是北宋皇家的专业画师,擅长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

这幅《清明上河图》中所表现的房屋,画法写实,形象准确,建筑细布也认真刻画,一丝不苟。

例如屋面铺瓦,《法式》规定仰瓦压四留六,画中房屋布瓦稀疏,颇能与《法式》相符(清式作法规定仰瓦压七露三或压六露四);画中勾连搭屋顶有排水用的水槽,《法式》小木制度虽有“水槽”一节,但未附图,此画可补其不足;城门楼上的勾栏、柱、枋、斗拱、屋角等都表现得具体逼真,甚至转角铺作多一跳由昂也都交代得明白无误,说明画家对东京的建筑作法有相当深刻的了解,和文人画的随意挥洒、信手拈来是迥然不同的。

探究木构之美

探究木构之美

探究木构之美摘要近年来,“木”元素被广泛运用在环境设计中,木构之美不仅体现在建筑设计与景观规划上,而且蕴含着文化之美。

本文主要将木构元素与环境设计相结合,重点分析山西古城、泰国曼谷的中国文化中心和上海世博会中木构元素的运用,感悟木构传统之美与现代之美。

将环境设计艺术与大自然相结合,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彰显木构艺术的功能与美学的统一、自然与人工的联系、技术与科学的发展,使得“木构”与现代科技相适应,推动环境设计艺术地发展。

在欣赏木构之美的同时也要注重技术对于历史地传承和时代主题凸显的重要性。

【关键词】木构之美、传统文化、山西古城、人文、现代建筑、建筑设计、建筑结构、文化传承前言随着设计思维的变迁和木材本身所具有的优点,如容易加工、取材方便、材质轻并且可以调节温度、本身具有一定的花纹,在建筑中有其特有的美感等受到古今中外的欢迎。

1.木构元素的解析何为“木构元素”?“木”即树木。

木构指的是用木材构成、建造成的建筑。

“木”的材质坚硬结实并且具有装饰的美学特征。

实际上,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中,人类的木材的了解和使用可以追溯到“钻木取火”。

“木”元素在建筑上的运用产生于距今七千年的新石器时代也就是原始社会时期,以当时的河姆渡遗址为代表。

“木”在古时候象征着忠义、朴实,因此深受古人的喜爱。

现如今,木构元素运用最为典型的并且保存最完好的即是有“平遥古城”之称的山西。

与此同时,在传承的过程中,木构结构建筑在中西都得以发展和完善,木质工艺品的制作也到达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2.木构元素与环境设计的关系现如今,木构元素的利用已经成为设计学中的一大热点。

其本身存在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由此受到了设计师的青睐。

对于环境设计而言,在设计中融入木构元素,不仅能够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更加能够与时代相结合,弘扬传统的文化。

环境设计,从字面上来看,就是对建筑本身和周围空间的设计。

而木构元素的运用,并非仅仅局限于建筑室内,也包含了室外的环境。

以平遥古城为例诌议其古建筑的风格

以平遥古城为例诌议其古建筑的风格

以平遥古城为例诌议其古建筑的风格平遥古城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明清时代的县城,为人们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变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样本。

本文分析了平遥古城的古建筑风格,风水与建筑的完美结合、恪守以“礼”为本的建筑型式、精美的建筑装饰艺术及深刻的文化内涵。

标签:平遥古城;四合院;建筑文化1 关于平遥古城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初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已有2700年历史。

明洪武三年开始扩建成如今规模,600多来,城市规划格局、风貌基本未变。

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平遥古城是中国县城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这是世界遗产委员会专家对其恰如其分的评价[1]。

2 平遥古城—风水与建筑的完美结合俯视平遥古城,令人称奇道绝。

城墙呈平面方形,状如欲行未动的龟。

城门六座,南北各一,东西各二。

南门为龟首,面向中都河,从前南门外有两眼水井,象征龟的双目。

北城门为龟尾乃全城的最低处,积水都要经此门流出,上西门、下西门、上东门的瓮城城门均向南开,东西四座瓮城两两相对,形似龟爪乌龟的三足前伸,仅下东门瓮城的外城门向东开。

据说是造城时担心乌龟爬走,将其左腿拉直,拴在距城二十里外的麓台上。

乌龟,吉祥长寿的象征;“龟城”,寓意固若金汤、长治久安。

城墙上有观敌楼72个,墙顶外侧有3000个垛口,传说是孔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的象征。

平遥街道呈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格局。

横向第一条街东有文庙,西有武庙(左文右武);第二条街东为城隍庙,西为县衙署(左阴右阳),是阴阳两界的最高统府;第三条街,东有清虚观,西有集福寺(左道右佛),乃道、佛两家集中活动场所,有宾(佛来自西方,曰宾)西主东之意。

南大街为中心街,竖直贯穿横向街道,形成了王字特征,由城墙和大街小巷构成了一个八卦图案,形如龟背之寿纹。

传统建筑艺术中的结构与装饰浅谈

传统建筑艺术中的结构与装饰浅谈

传统建筑艺术中的结构与装饰浅谈一、提纲1. 传统建筑结构的分类及特点2. 传统建筑装饰的种类及风格3. 传统建筑结构与装饰的关系4. 传统建筑中的文化意义和价值5. 传统建筑保护与传承二、传统建筑结构的分类及特点传统建筑结构是指具有传统文化遗产特征、受到历史文化保护的建筑形式。

根据其结构形式,可以将传统建筑结构分为木构结构、砖石结构和土木结构三类。

1. 木构结构:是指将木材按照一定的结构组合成建筑架构的一种结构形式。

木构结构的优点是轻巧、坚固、耐久、易于施工和修复。

中国古代建筑中有很多采用了木构结构,如故宫、园林建筑等。

2. 砖石结构:是指利用砖、石等材料进行堆砌成形的建筑结构,主要分为梁柱结构、拱形结构、穹形结构、矮墙结构等。

砖石结构的优点是经久耐用、稳定坚固,但缺点是造价高、施工难度大。

中国明清时期的官式建筑、佛教寺庙、古城墙等都采用了砖石结构。

3. 土木结构:是指利用土木材料,如夯土、篾条、石灰等,进行搭建而成的建筑结构,主要包括土墙、蒿篱、竹楼等形式。

土木结构的优点是成本低、能适应地域环境、易于加工和修缮,但常常受到自然因素的限制。

中国南方的传统民居、村落等采用了土木结构。

三、传统建筑装饰的种类及风格传统建筑装饰是为将建筑结构美化、彰显功能、传承文化等目的而进行的艺术性设计。

主要分为建筑构件装饰、表面装饰和室内装饰三类。

1. 建筑构件装饰:是指在建筑结构构件上进行雕刻、绘画、彩绘、嵌花等装饰设计。

这种装饰形式主要表现在檐口、屋脊、门窗等部位上。

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地域的传统建筑,其建筑构件装饰都有着各自独特的特点。

2. 表面装饰:是指对建筑表面进行注彩、绘图、涂砂、涂金、涂漆等技术处理,以达到美化、保护、防腐等效果的一种装饰形式。

表面装饰种类繁多,包括描金、剪黄、庙门有彩画、壁画等。

3. 室内装饰:是指对传统建筑屋内进行装饰的方案,包括家具、瓷器、织锦、壁画等。

它们通常与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环境密切相关,反映出社会风俗、生活习惯以及所处文化时期的审美特征。

世界文化遗产之平遥古城

世界文化遗产之平遥古城

世界文化遗产之平遥古城摘要:位于山西省中部的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地处汾河东岸、太原盆地的西南端,与另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祁县相毗邻。

平遥曾是清代晚期中国的金融中心,并有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城格局。

平遥目前基本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县城原型,建筑布局则遵从八卦的方位,体现了明清时的城市规划理念和形制分布。

街道店铺都体现历史原貌,被称作研究中国古代城市的活样本。

平遥古城是保存最完整的历史名城,也是中国古代城市的原型。

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在中国历史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价)。

关键词:城内概况、日升昌票号、平遥三宝、存在问题及建议。

城内概况平遥古城的交通脉络由纵横交错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

南大街为平遥古城的中轴线,北起东、西大街衔接处,南到大东门(迎熏门),以古市楼贯穿南北,街道两旁,老字号与传统名店铺林立,是最为繁盛的传统商业街,清朝时期南大街控制着全国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金融机构。

被誉为中国的“华尔滋街”。

西大街,西起下西门(凤仪门)、东和南大街北端相交,与东大街呈一条笔直贯通的主街。

著名的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就诞生于古城西大街,被誉为“大清金融第一街”。

东大街,东起下东门(亲翰门)、西和南大街北端相交,与西大街呈一条笔直贯通的主街。

北大街,北起北门(拱极门)、南通西大街中部。

平遥古城民居,为砖墙瓦顶的木结构四合院为主,布局严谨,左右对称,尊卑有序。

大家族则修建二进、三进院落甚至更大的院群,院落之间多用装饰华丽的垂花门分隔。

民居院内大多装饰精美,进门通常建有砖雕照壁,檐下梁枋有木雕雀替,柱础、门柱、石鼓多用石雕装饰。

日升昌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坐落于“大清金融第一街”平遥古城西大街的繁华地段。

是中国现代银行的开山鼻祖。

从清道光初年成立票号到歇业,历经一百多年,曾经“执中国金融之牛耳”,分号遍布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业务远至欧美、东南亚等国,以“汇通天下”而著名,被余秋雨先生誉为中国大地各式银行的“乡下祖父”。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构件详细讲解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构件详细讲解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构件详解中国传统古建筑结构复杂,这套木结构建筑扫盲图依照北宋诫所著《营造法式》标注,结构各构件位置及名称一目了然,值得收藏。

解释下四椽栿,栿(fú)就是梁,建筑的纵向主要承重构件,栿上面横向的构件是槫(tuán),现在称为檩条,槫上面纵向搭的小木棍是椽(chuán),两条槫之间的椽子称为一架椽,照片中这条栿托了四架椽子,称为四椽栿。

同理托六架椽子的就是六椽栿。

(芮城广仁王庙正殿)还是刚才那梁架,主要构件的名称都标了出来,大家可以按图索骥。

各代在构件的样式和使用上会有区别,这些区别是根据建筑形式断代的主要依据,但整体构架千年没变。

(芮城广仁王庙正殿)脊槫:屋架最高处的槫,位于正脊下叉手:脊槫两侧,平梁之上的斜撑平梁:又称平栿,梁架结构里最上层的梁,长两椽,其上蜀柱、叉手承托脊槫(芮城广仁王庙正殿)这是一六椽栿的结构图,六椽栿即托六架椽的梁。

六椽栿以上用平梁和劄牵错落搭配,托举出房子的山间尖,早期木结构中用六椽檐栿通搭的实例很少,这个梁架结构来自平顺淳化寺正殿。

劄牵:长一椽的梁古建筑的梁架结构有多种组合,这也是一座六椽檐栿通搭的建筑,结构与上图有很大不同,六椽栿上用四椽栿,四椽栿上用平梁(两椽),逐层递减,形成中国式房屋的山尖。

(泽州西四义普觉寺)阑额是柱头间的联系构件,安装于柱头,上皮与柱齐平,有些建筑柱子最下端也有一道这样的联系构件,称为“地栿”。

普拍方安装于柱头阑额之上,压于栌枓之下。

普拍方与阑额的断面呈“T”字形。

早期建筑一般不用普拍方,现存十几座唐和五代建筑中只有平顺大云院弥陀殿使用了普拍方,宋以后开始应用广泛。

(沁县大云院正殿)铺作是由斗拱组成的构造单元,分为三种,立于柱头的称柱头铺作;立于两柱之间阑额或普拍方上的是补间铺作,立于转角处角柱上的叫转角铺作。

附图是座歇山顶建筑,前檐可见两朵柱头铺作、三朵补间铺作、两朵转角铺作。

如果是悬山顶,则没有转角铺作。

古建筑构件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古建筑构件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古建筑构件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分析1. 引言1.1 古建筑构件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分析古建筑构件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已经成为一个独特的设计趋势。

通过运用古建筑构件,设计师可以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创造出独具魅力的空间。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审美与情感表达、功能性应用、文化传承与创新应用以及材料与工艺运用等方面对古建筑构件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进行深入分析。

古建筑构件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不仅可以体现出历史的沉淀和传统的韵味,同时也能赋予空间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个性化的设计风格。

通过巧妙运用古建筑构件,设计师可以让空间呈现出独特的历史渊源和情感表达,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引发共鸣。

在现代社会中,古建筑构件不仅仅是装饰材料,更是可以为室内空间增添功能性的元素。

设计师可以通过运用古建筑构件,实现空间的合理布局和利用,提升空间的使用价值和舒适度。

2. 正文2.1 历史背景下古建筑构件的设计特点1. 传统工艺技术:古建筑构件的制作需要经过精湛的传统工艺技术,包括雕刻、砖雕、木雕等,这些技术在古代被传承并发展,至今仍然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

2. 形式和符号的象征意义:古建筑构件往往采用具有特定象征意义的形式和符号,比如龙、凤、莲花等,在古代建筑中扮演着象征权力、祥瑞、吉祥等角色。

3. 经典美学和审美标准:古建筑构件的设计往往符合古代的审美标准和经典美学,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继承。

比如对称、均衡、比例等原则在古建筑构件的设计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4. 历史文化积淀的体现:古建筑构件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通过其设计可以感受到古代的社会风貌、宗教信仰、技术水平等方面的特点,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古建筑构件在历史背景下的设计特点体现了传统工艺技术、象征意义、经典美学和文化积淀,这些特点为古建筑构件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参考价值。

2.2 古建筑构件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审美与情感表达古建筑构件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审美与情感表达是一种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设计理念。

平遥古城的建筑风格探析

平遥古城的建筑风格探析

平遥古城的建筑风格探析平遥古城是我国现有的保存最为完整、并且历史悠久、规模最大的一座古代县城,它是我国明清时期汉民族的杰出智慧与文明的代表与象征,对于我国历史文化发展研究以及人类文明进步有着积极的意义。

进行平遥古城建筑风格的分析与研究,不仅对于推动平遥地区的建筑事业发展与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而且对于推动我国建筑事业和民族历史文化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下文将结合平遥古城独特的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特征,从平遥古城建筑的结构形式与民族文化、风格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

1、平遥古城建筑文化概况简介平遥位于我国山西省的中部地区,处于太原盆地的西南方向,在太行山和吕梁山的中间。

平遥地区的地形特征相对比较多变,以山地、丘陵为主,并且多被黄土进行覆盖,平遥西部以平川为主,地形相对比较平坦并且开阔,适合人类居住,是主要的集中居住区域。

平遥地区南部方向,有同蒲铁路以及108国道、大运高速等主要交通线路通过,并且平遥地区距离山西的太原机场距离也相对较劲,具有非常明显的交通区位优势。

平遥古城是我国现存最为完整、并且规模较大、历史悠久的一座古代县城,具有近3000年的历史,也是我国现有的保存最为完成的四大古城之一。

平遥古城中,不仅保存着城墙以及街道、店铺、居住等主体建筑,并且是国内外非常罕见的、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

平遥古城中的被保护文物建筑风格,不仅沿袭了古代建筑布局严谨的建筑风格特征,更是对于古代的封建礼教文化以及儒、佛、道文化有非常深刻的体现,具有较大的建筑与历史文化等价值。

如今,平遥古城已经被国家列为第二批重要的国家级历史文化保护名城,成为我国现存文物古迹众多、建筑保护基本完好,并且独具特色文化风格的重要文物宝库。

在平遥古城中,比较明显的就是以四合院形式为主的古代建筑结构,这也是平遥古城中比较显著的建筑风格特色,并且古城内的四合院建筑结构形式数量以及形式完整度都保存的比较完好,对于传统民居以及民宅建筑风格特征都有很好的体现。

古代建筑中的构造和装饰技术

古代建筑中的构造和装饰技术

古代建筑中的构造和装饰技术一、木结构建筑1.榫卯结构:古代木结构建筑中的一种连接方式,通过凸出和凹入的部位相互吻合,达到紧密连接的效果。

2.柱梁体系:古代建筑中,柱子与梁枋相互连接,形成承重体系,支撑整个建筑的重量。

3.斗拱:位于柱头和梁枋之间的结构,既可以增加建筑物的美观性,又可以分担梁枋的承重力。

4.屋顶结构:包括硬山顶、悬山顶、歇山顶等,具有通风、遮阳、防水等功能。

二、砖石结构建筑1.砖石砌筑:使用砖石材料进行砌筑,具有较高的承重能力和防火性能。

2.拱券结构:利用砖石券砌成拱形结构,常用于桥梁、隧道等建筑中。

3.砖石塔:以砖石为主要材料建造的塔类建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三、建筑装饰技术1.彩绘:在建筑表面绘制各种图案和颜色的装饰画,具有美化建筑、防腐防虫等功能。

2.雕刻:在木材、石材等材料上雕刻出各种图案和形象,增加建筑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3.砖雕:利用砖材料进行雕刻,多用于建筑的墙体、门楼等部位。

4.木雕:在木材上雕刻出各种图案和形象,应用于建筑的梁柱、家具等部位。

5.石雕:在石材上雕刻出各种图案和形象,常用于建筑的基座、柱子等部位。

6.琉璃装饰:使用琉璃材料制作的各种装饰品,如琉璃瓦、琉璃砖、琉璃构件等,用于建筑的屋顶、墙面等部位。

四、建筑材料1.木材:古代建筑中常用的建筑材料,具有较好的承重性能和可加工性。

2.砖石:古代建筑中常用的建筑材料,具有较高的承重能力和防火性能。

3.瓦:用于建筑屋顶的覆盖材料,具有防水、隔热等功能。

4.琉璃:一种有色玻璃材料,用于建筑装饰,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5.铁:用于建筑结构的连接件和装饰品,如铁钉、铁链等。

五、建筑布局与规划1.庭院式布局:古代建筑中常见的布局形式,以庭院为中心,围绕庭院布置建筑。

2.轴线对称布局:建筑群按照中轴线进行对称布局,体现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3.建筑群布局:由多个建筑物组成的建筑群,按照一定的规律和关系进行布局。

4.园林布局:古代园林建筑中的布局,注重自然和谐、山水景观的营造。

古建筑木装修

古建筑木装修

古建筑木装修古建筑分为大木作和小木作。

所谓大木作是指梁架、柱、斗拱、椽望等。

小木作是指室内外檐装修而言。

古建木装修在古建筑木构造中是主要的组成部分,它是表现中国民族形式的重要手段。

古建筑装修包括房屋的室内外所有的门窗、槛框。

外檐装修有槛窗、支摘窗、夹门窗、照壁门,撒带门、棋盘门(攒边门)、实榻门、木栏杆(栏杆还有用铅铁皮做花心)等。

内檐装修即室内装修有木板墙隔断、木顶隔即天花等和各种罩、橱、博古格等,这些均属细木装修即小木作。

制作这种装修在用材上是比较讲究,一般采用红木、黄花梨、楠木、秋木等材制作。

另有一种包镶作法,是用杉木制作外面用较高级的木材包镶。

这些均属内木作,在清乾隆时盛行。

内檐装修的形式构造与外檐装修完全相同,但是它不受外界的气候限制,而式样繁多如壁纱橱(是全槽槅扇隔断)、几腿罩、落地罩(包括落地花罩)、栏杆罩、炕面罩、书格、博古格等还可施用各种花饰雕刻;还可施用铜制雕龙刻凤的角叶、人字叶、杏叶钮头圈子等。

所以在古建装修上自成一体。

外檐装修一、槛框、槅扇的权衡尺度古建木构造的门窗一般是在建筑物的柱、枋、梁之间安装。

在檐柱上安装的叫“檐里安装”,在廊子里的金柱(老檐柱)上安装的叫“金里安装”。

木装修槛框即安装料、槅扇、槛窗等的具体制作均各有分数。

每槽(间)的槛框、槅扇、槛窗等都是随间安装,与大木间架、面阔、檐头的高低均具有密切关系。

根据《清工部工程做法》和《清式营造算例》规定,槛框、槅扇边框抹头、棂心、裙板和各种门窗、大门等的断面尺寸和高宽及长度的定制均以檐柱的高低,檐柱、金柱径的大小为标准计算。

例如:下槛即下坎以径的十分之八定坎高,厚按本身高的二分之一或按柱径的十分之三定之。

上槛(中枋)高按下槛高的十分之八来定。

抱框宽按下槛高的十分之七定,厚均同下槛厚。

又如:槅扇边挺、冒(抹)头的断面尺寸按槅扇宽的十分之一或按抱框宽面的二分之一定看面,按看面的一点一倍或一点二倍定进深尺寸。

如双面起线应按看面的一点四倍定之。

古建筑木雕构件之美分析

古建筑木雕构件之美分析

057木雕工艺是我国的一种传统工艺,通常应用在古建筑装饰上,将雕刻精美的木雕构件嵌入相应的古建筑结构当中,能够提升整个古建筑的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体现出创作者独有的设计风格,并且传统木雕艺术一直依附于建筑,随着建筑的更新不断改进。

我国许多博物馆都收藏了大量的古建筑木雕构件。

因此,木雕构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

一、木雕构件对于古建筑的意义在我国大部分的古建筑当中,木雕构件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凸显出古建筑高贵、典雅的艺术气息。

如果将木雕构件嵌于古建筑的门框或者是立柱的部位,不仅能够对建筑起到装饰作用,还能够对建筑起到固定作用,从而使建筑更牢固。

总而言之,木雕构件在古建筑当中的运用,不仅使建筑更具美观性,还传达出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以及艺术审美等价值观念。

二、木雕在古建筑当中的实际应用木雕构件广泛应用于寺庙建筑装饰中,以及中堂、楼阁等建筑当中,在不同建筑部位的木雕构件会受到建筑档次以及装饰风格和观赏距离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也有着不一样的雕刻要求。

木雕构件当中,也有一部分已经达到了艺术品的标准。

在对建筑进行整体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目标构件和建筑结构的结合,使其能够自然地展现出来。

其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木雕材料的使用大部分古建筑以普通木材为原料,一般大型的木雕使用杉木,小型木雕则多以樟木进行设计雕琢。

因樟木具有易雕琢的特征,并且在上漆之后还能够达到防腐防虫的效果,所以多应用于小型的木雕装饰构件。

(二)对木雕技艺的应用木雕构件的雕刻技法较多,主要可分为沉雕、浮雕、圆雕、通雕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通雕,使用此种手法进行雕刻的作品,通常层次感鲜明。

(三)对木雕文化的运用木雕构件的雕刻主题多以人物或动物为主,并在雕刻的过程当中广泛汲取了民间的传说以及戏曲等题材,所以木雕构件的装饰形象大多生动鲜明,能够凸显民族文化特色。

(四)对木雕构件的应用古建筑中木雕构件的应用主要是指木雕构件在建筑当中的嵌入技法,此种技法对雕琢工艺有着较高的要求,不仅要使目标构件能够完美地嵌入建筑结构当中,还要能够起到刻画轮廓线条以及突出结构重点的作用,迎合观众的欣赏视角。

古建筑构件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古建筑构件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古建筑构件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摘要:古建筑构件是指在古建筑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建筑材料,或利用这些材料所搭建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构件单元。

一般按功能可以分为柱、梁、斗拱、门窗、天花与凿井、铺地、屏风等。

按材料可以分为石质的、砖质的、木质的等。

一些古建筑因为年久失修,损坏或者崩塌之后就会遗留下大量的建筑构件。

当前,这些建筑构件大多作为古建筑修复的备用建筑材料。

这其中有很多构件具有历史性、文化性、艺术性等特性,这些构件也可以作为室内设计中的设计元素。

文章旨在探索这些构件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作用和运用手法。

关键词:古建筑构件室内设计在古建筑中常见的“三雕”就非常出彩,三雕即木雕、砖雕、石雕。

建筑中的木雕,承载着建筑的装饰功能,一般出现在梁或门窗上。

梁的材质较好、料大,梁上的木雕往往会采用接近于圆雕的方式进行雕刻,题材囊括各种人物,内容则是各类典故等,场面恢宏,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而在门上则往往采用较为扁平的浮雕形式,窗子则以图案和镂空的装饰造型为主。

砖雕多存在于民宅的门罩、门楼及祠庙的八字墙上。

砖雕所用的材料是特制的、质地细腻的水磨青砖,由于青砖质地比较松软,因此刻得比较深,有的刻有很多层。

石雕大部分存在于石结构的建筑物上,如牌坊、桥梁或民居的基础部位,祠堂的石栏板、须弥座上,还有石板、石柱、石狮子上。

石雕使用的材料硬度大,质地坚硬,虽经几百年的风雨侵蚀,形象仍然栩栩如生。

三雕构件具有很强的文化性、艺术性。

每一件构件都是很好的艺术品。

这样精美的建筑构件是我们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应该关注的素材之一。

除了这些能反映建筑人文内涵、装饰性较强的构件外,还有能特别反映中国古建筑特点的结构件,如斗拱。

斗拱是中国古建筑中特有的形制,是较大的建筑物上柱与屋顶之间的过渡部分,其功能在于承受上面支出的屋檐,将其重量或直接集中到柱上,或间接转移到柱子上,一般用在非常重要的纪念性建筑物上。

在外形上,斗拱有一种独特的结构之美。

其造型向外挑出,通过榫卯结构进行穿插,层层叠加,具有独特的韵律性和构成性。

平遥民居建筑艺术特色研究

平遥民居建筑艺术特色研究

文章编号:1009 6825(2011)08 0014 02平遥民居建筑艺术特色研究收稿日期:2010 11 17作者简介:赵伟峰(1977 ),男,工程师,河南省第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河南新乡 453002王贵杰(1979 ),男,硕士,讲师,聊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山东聊城 252059闫福龙(1977 ),男,工程师,审计署驻太原特派员办事处,山西太原 030001赵伟峰 王贵杰 闫福龙摘 要:从外部造型、内部空间、装饰艺术、民居风俗等方面对平遥民居特色进行了研究,总结了独特的建筑艺术特色,并指出平遥民居布局与造型丰富多样,细部华丽精美,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关键词:民居,四合院,建筑艺术中图分类号:TU 241.5文献标识码:A山西平遥民居是典型的北方民居,平面布局形式为规整严谨的四合院。

院落一般包括正房、厢房、倒座、大门、垂花门、影壁等,并由此构成了一系列院落空间。

正房位于宅基最后端,左右两厢对称,轴线明确,主从有序,较为独特的是倒座,而建在正房窑洞屋顶之上的风水楼或风水影壁更是别具地方特色。

平遥民居四合院虽与北京四合院同属北方的四合院类型,可是二者在四合院的型制、建筑形式、装饰风格等方面均存在着较大的区别。

平遥四合院以其鲜明的个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艺术特色。

1 外部造型平遥县位于山西中部,晋中地区(现榆次市)南部,东连祁县,北接文水,西临汾阳,南靠沁溪。

山西地理位置特殊,是 九边重镇 ,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战事频仍。

平遥作为商业金融中心,商贾聚集,故建宅尤其注重安全,防御性在平遥民居被着重强调;封闭的院落外观显示出对外界的戒备,这似乎使得平遥民居产生了一种冷漠的表情。

平遥民居院落外墙皆为灰色清水砖墙,颜色古朴单一,外观高耸封闭。

但终究是民居,居住者不会放弃生活情趣,造型各异的宅门、脊饰、烟囱帽、风水楼与风水影壁的共同作用,使建筑沿街轮廓线丰满舒展。

民居虽古拙而不陈旧,统一而不单调,丰满而不凌乱,细腻而不琐碎。

传统木雕在古建筑中的运用

传统木雕在古建筑中的运用

传统木雕在古建筑中的运用古代的中国建筑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精美的装饰而闻名于世。

而其中一种常见的装饰艺术形式就是传统木雕。

传统木雕在古建筑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可以在建筑的各个部分和细节中见到其痕迹。

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传统木雕在古建筑中的运用。

古建筑的屋顶是传统木雕最常见的运用之一。

古代的屋顶设计非常重要,既要承载屋顶的重量,又要起到防风、遮雨等功能,并且要与整个建筑的气势和风格相匹配。

木雕在屋顶的装饰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古代建筑中常见的木雕装饰有檐板、飞檐、角鼻、斗拱等。

这些木雕装饰不仅增加了屋顶的美感,还体现了建筑师的设计才华和工匠的精湛技艺。

古代建筑的门窗也是传统木雕的运用场所。

门窗作为建筑物的出入口,往往是建筑物的面部特色,因此门窗的设计非常注重。

在古代建筑中,门窗常常采用精雕细琢的木制装饰,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建筑的庄严和气派。

在门窗的木雕中,常见的图案有花卉、禽兽、人物等。

这些图案的精细雕刻使得整个门窗都充满了生气和活力。

除了屋顶和门窗外,传统木雕还可以在建筑的墙体和梁柱上进行运用。

在古代建筑中,墙体常常用木雕装饰来增加建筑的美感和层次感。

墙上的木雕常常采用浮雕的形式,将各种图案和纹饰雕刻得栩栩如生。

而建筑的梁柱上则常常有各种形状独特的木雕装饰,这些装饰不仅为建筑物提供了支撑和稳定的作用,还增加了建筑物整体的气势和美感。

除了在建筑物的内部进行运用外,传统木雕还可以在建筑物的庭院和园林中进行运用。

传统园林建筑注重打造自然和谐的环境,因此木雕在园林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传统园林中常见的木雕装饰有花卉、小动物、山石等。

这些木雕装饰不仅与园林中的自然景观相得益彰,还起到了点缀和装饰的作用。

传统木雕在古建筑中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几乎可以在建筑的各个部分和细节中见到。

传统木雕不仅为建筑物增添了美感,还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独特魅力。

传统木雕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已经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表明了世人对其的认可和赞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枋木表面隐刻: 主要体现在柱头枋、和殿 内梁柎、襻间表面隐出栱头, 结合其上垫托于枋木 之间的散斗, 形成了与斗栱和谐一致的形象, 使得 整 座 大 殿 形 成 了 完 整 统 一 的 室 内 空 间 形 象[3]。 以 镇 国寺万佛殿室内梁柎为例, 该殿属于厅堂造, 面阔 三间, 进深六架椽。六椽柎通檐用二柱, 六椽柎为 两层, 其上承托四椽柎与平梁。在上下两层六椽栿 之间还有一层顺柎串, 它们之间用散斗垫托, 在散 斗下的梁栿上隐出栱头, 与四椽柎于上层六椽栿之 间的斗栱相互映, 并且从视觉上仿佛与殿内襻间伸 出的栱头构成一组铺作。在整体的空间效果上, 这 两组梁柎将大殿内的空间分为 3 部分, 主次分明, 在中央主体空间, 左右两组梁柎恰巧限定了容纳主 佛像的空间, 在这个空间的后部防止比例适当的佛 像, 左右次要空间则容纳观音像, 塑像的尺度同样 主次分明。前后上平槫下的襻间伸出的栱头完美地 将主佛像收入视野内, 而佛像的背光尺度与空间融 为一体, 既不显得空旷又毫无局促之感。在艺术处 理上, 雕工精美的佛像背光与质朴浑厚的木构件形 成对比, 而色彩上又取得了和谐, 从而有力地营造 出了佛殿的应有氛围。在左右两部分空间内, 柱头 枋表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刻出层层栱头, 与殿内的斗栱和谐一致, 虽然隐刻繁多, 但组织得很有规律, 形成了有节奏 的强烈韵律, 营造出了繁华热烈的佛国盛景。
收稿日期: 2008- 02- 15; 修回日期: 2008- 03- 19 作者简介: 高培云( 1979- ) , 女, 山西大同人。2006 年 6 月 就
读于沈阳建筑大学, 攻读硕士学位。
2) 昂: 昂可分为上昂与下昂, 在梁思成先生 对 《营造法式》所作的注释中, 下昂被描述为 “在 一组斗栱中, 外跳层层出跳的构件有两种: 一种是 水平放置的华栱; 一种是头 ( 前) 低后 ( 尾) 高、 斜置的下昂[1]。”因此, 下昂在外延铺作中无论是功 能上还是艺术表现上都具有突出的作用。到了元 代, 昂的艺术处理更为多样化, 不仅在琴面昂的基 础上出现了弓形、五边形等几何形状, 还出现了明 清时期象鼻昂的前身。到了清代, 昂的艺术处理手 法就更为多样, 斫杀仿佛已经不能满足艺术上的需 要, 于是大量引入雕刻的手法, 创造出了凤头昂、 云头昂等多种类型。下昂的结构功能与突出形象结 合得恰到好处, 对于外檐空间氛围的营造起着重要 作用。在镇国寺万佛殿外檐铺作中, 低矮的檐柱, 平远的出檐使得斗栱显得比实际尺度要大得多, 这 种比例关系使得双下昂形象特别显著, 倾斜低垂、 尖锐锋利的批竹昂有一股不可阻挡的气势, 外檐空 间也因此具有了肃杀压抑的氛围。与之形成鲜明对 比的是, 金代文庙大成殿外檐铺作中的双下昂由于 采用了琴面昂的形式, 因而显得柔和轻盈, 再加上 铺作层与柱高比例的减小, 更加强化了这种飞升的 动势, 外檐空间也就显得格外轻快。在清代的礼制 建筑城隍庙献殿、武庙乐楼外檐铺作中, 下昂被施 以了多变的雕刻, 不仅丰富了檐口的造型, 更渲染 出了热烈欢腾的空间效果, 极好地烘托出了对神灵 的颂扬气氛与强烈的“热闹为先”的世俗心态。 2 大木构件雕刻与外檐空间
雀替与合榙在室内空间的运用起到了柔和气 氛, 增加视觉兴趣点的作用。并且常被赋予更多的 雕刻纹样, 从雕刻手段上看有浮雕、透雕等多种手 法; 在题材方面更是多样化, 无论什么样的题材都 反 映 出 禁 忌 厌 胜 和 祈 求 祥 瑞 的 心 态[4]。 在 平 遥 古 建 筑室内空间, 以卷草水浪等镇压火祥的植物题材运 用得最为广泛, 这与平遥地区的自然气候条件不无 关系。古代建筑的木构件最忌烟火, 而水能克火, 所以水草、蕉叶运用的就特别多, 在公共性质的城 隍庙献殿内还有分布平遥各处的民居室内, 我们都 能看到这样的装饰处理, 使室内空间富于细节美, 氛围柔美婉约, 同时表达出人们的信仰与追求。
太原科技 2008 年第 4 期 TAIYU AN S CI- TECH 文章编号: 1006- 4877( 2008) 04- 0029- 02
研究与探讨
平遥古建筑大木构件装饰与建筑空间的关系
高培云
( 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06)
摘 要: 从感知的角度初步分析了平遥古建筑中大木构件装饰对于营造建筑空间氛围的作用, 并对各 主要古建筑大木构件装饰状况与建筑空间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时代性和地域性两方面对研究对象 进行了深入探讨, 揭示了平遥古建筑大木构件装饰的完整面貌, 以及 “结构性装 饰 ” 这 一 中 国 建 筑 中特有的装饰效果。 关键词: 平遥古建筑; 大木构件; 装饰; 建筑空间 中图分类号: TU- 80 文献标志码: A
Key wor ds: Pingyao ancient architecture; wooden structure component; ornamentation; architecture space
·30·
中国建筑的空间可分为外檐空间与内檐空间两 大组成部分, 其中外檐空间指的是建筑檐下或廊下 形成的过渡性空间, 这是中国建筑所特有的空间形 式; 内檐空间指的是建筑的室内空间。大木构件作 为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 其装饰对于建筑内、外檐 空间艺术效果的营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大木构件斫削与外檐空间
1) 柱: 檐柱处在建筑内外交接部分, 其形象 对于檐下空间氛围的营造起着重要的作用。柱表面 主要有卷杀、收分等处理手法, 称之为梭柱。这些 迥然不同的形象造就了不同的檐下空间氛围。在 唐、五代时期, 由于铺作层起着支承屋架的重要作 用, 斗栱特别硕大, 占到檐柱高的 1/2 左右, 所以 檐柱受到巨大压力, 显得低矮而粗大, 卷杀形成的 梭形正是暗合了这种受力作用。对应于五代时期的 平遥镇国寺万佛殿, 人处在檐下时, 可以明显地感 到这种由低矮檐柱所造成的威压气势。到了宋金时 期, 铺作层结构作用减小, 其高度所占檐柱的比例 约为 1/3, 所以尽管檐柱柱头依然卷杀, 但柱身加 长, 显得挺拔而矫健。到了元代, 柱头表面就不存 在卷杀的处理了, 檐柱的受力形象不那么明显地体 现在外观上, 柱身细长而高大。以元代的清虚观龙 虎殿为例, 采用分心斗底槽的形式, 前后没有墙 壁, 更突出了檐柱对于内外空间交界处的限定作 用, 其高举挺拔的柱身与其上的额枋一起形成景 框, 将青龙、白虎星君塑像的形象进行了限定与强 化, 使人在檐下处于柱身投下的巨大落影中感受到 内、外空间的交流与融会。
2) 栱头卷杀: 仍以万佛殿为对象, 与枋木表 面隐刻所营造的整体氛围不同, 殿内斗栱在栱头部 分进行的卷杀, 则是对空间的细部进行了衬托, 不 仅整体效果统一完整而且充满了细节的魅力, 从而 使空间氛围更加完善而全面。与法式制度稍有不 同, 万佛殿内斗栱全部斫作四瓣卷杀, 取得了一致 的形象, 卷杀的做法, 使栱头呈现由一组折线组成 的圆弧, 避免了生硬的直线或简单的弧线, 使得室 内空间过渡更加柔和。如上平槫下的襻间伸出的栱 头, 其四瓣卷杀的弧线与佛像背光的弧线相互映, 细节的艺术处理对空间氛围的营造展露无遗。 4 大木构件雕刻与内檐空间
雀替的雕刻纹样常常根据建筑的性质或房主的 喜 好 而 呈 现 出 不 同 的 风 格[2]。 如 在 城 隍 庙 献 殿 的 额 枋下, 雀替上施以压低隐起式的浅浮雕, 纹样为龙 行云海的图案, 与檐下的其他装饰形式完美地融为 一体, 有助于外檐空间热烈氛围的营造。在清代民
·29·
研究与探讨
太原科技 2008 年第 4 期 TAIYU AN S CI- TECH
居的外檐下, 各式各样雕刻纹样的雀替或绚烂夺目 或素淡沉静, 无不反映出主人对于吉祥安康、幸福 长久的追求。雀替与额枋、檐柱构成了视觉框架, 恰将其后的锢窑发券框在其中, 显然这是经过细致 推敲的。而雀替雕刻的精美通透与锢窑的敦厚质朴 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创造出了新鲜的视觉体验, 更 加丰富了外檐空间的层次与变化。 3 大木构件斫削与内檐空间
社 会 科 学 版 ,2003(4):58. ( 实习编辑 刘旭东)
Relation of Or namentation of Pingyao Ancient Ar chitectur e Wooden Str uctur e Component and Ar chitectur e Space
GAO Pei- yun
参考文献: [1] 林洙.建筑师梁思成[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2] 焦洋.平遥古建筑大木构件装饰研究 [J].重庆大学学报:社
会 科 学 版 ,2006(3):34. [3] 张成德,范堆相.平遥古城[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7. [4] 王东育.环境的制约与 装 饰 的 互 动[J].武 汉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 Shanxi Ar chitectur al Vocationl Technical College, Datong 030006, China)
Abstr act: First, from the perceptual angle, preliminary analyses were made about the wooden structure components which helped to create the space atmosphere. Subsequently from the objective angle accurate analyses were made about the condi- tions of ornamentation embodied in the wooden structure components in the main valuable buildings. Next, based on the achievement of the two parts above, more deep research were launched from the two aspects. Through the step-by-step and gradually study will help to get the whole 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ornamentation embodied in the wooden structure com- ponents of Pingyao ancient buildings, and further effectivelyexplore and inherit the“structural ornament”which was commend- ed as the unique achievements of Chinese ancient building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