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奥数第8讲--运算法则或方法(含解题思路)

合集下载

小学三年级奥数精品讲义1-34讲全

小学三年级奥数精品讲义1-34讲全

小学三年级奥数精品讲义目录第一讲加减法的巧算(一)第二讲加减法的巧算(二)第三讲乘法的巧算第四讲配对求和第五讲找简单的数列规律第六讲图形的排列规律第七讲数图形第八讲分类枚举第九讲填符号组算式第十讲填数游戏第十一讲算式谜(一)第十二讲算式谜(二)第十三讲火柴棒游戏(一)第十四讲火柴棒游戏(二)第十五讲从数量的变化中找规律第十六讲数阵中的规律第十七讲时间与日期第十八讲推理第十九讲循环第二十讲最大和最小第二十一讲最短路线第二十二讲图形的分与合第二十三讲格点与面积第二十四讲一笔画第二十五讲移多补少与求平均数第二十六讲上楼梯与植树第二十七讲简单的倍数问题第二十八讲年龄问题第二十九讲鸡兔同笼问题第三十讲盈亏问题第三十一讲还原问题第三十二讲周长的计算第三十三讲等量代换第三十四讲一题多解第三十五讲总复习第一讲加减法的巧算森林王国的歌舞比赛进行得既紧张又激烈。

选手们为争夺冠军,都在舞台上发挥着自己的最好水平。

台下的工作人员小熊和小白兔正在统计着最后的得分。

由于他们对每个选手分数的及时通报,台下的观众频频为选手取得的好成绩而热烈鼓掌,同时,观众也带着更浓厚的兴趣边看边猜测谁能拿到冠军。

观众的情绪也影响着两位分数统计者。

只见分数一到小白兔手中,就像变魔术般地得出了答案。

等小熊满头大汗地算出来时,小白兔已欣赏了一阵比赛,结果每次小熊算得结果和小白兔是一样的。

小熊不禁问:“白兔弟弟,你这么快就算出了答案,有什么决窍吗?”小白兔说:“比如2号选手是93、95、98、96、88、89、87、91、93、91,去掉最高分98,去掉最低分87,剩下的都接近90为基准数,超过90的表示成90+‘零头数’,不足90的表示成90-‘零头数’。

于是(93+95+96+88+89+91+93+91)÷8=90+(3+5+6―2―1+1+3+1)÷8=90+2=92。

你可以试一试。

”小熊照着小白兔说的去做,果然既快又对。

奥数知识点速算和巧算

奥数知识点速算和巧算

奥数知识点速算和巧算奥数是指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是一项国际性的数学竞赛。

在竞赛中,学生需要运用数学知识进行问题求解,并且通常要在短时间内给出答案。

因此,在奥数竞赛中,速算和巧算是非常重要的技巧。

下面是一些奥数中常用的速算和巧算的知识点。

一、速算速算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内,用快捷的方法得到近似值或精确值。

速算在奥数竞赛中非常有用,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计算出结果。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速算技巧:1.快速乘法:快速乘法是一种用于快速计算两个数乘积的方法。

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竖式乘法,即将两个数分别按位相乘,然后将结果相加。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快速乘法方法,比如俄式乘法、中国乘法等。

2.快速除法:快速除法是一种用于快速计算两个数商的方法。

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长除法,即将除数和被除数进行竖式计算。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快速除法方法,比如不动小数点法、移位法等。

3.快速开方:快速开方是一种用于快速计算一个数的平方根的方法。

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牛顿迭代法,即通过迭代求解来逼近平方根的值。

4.快速三角函数计算:在奥数竞赛中,需要经常计算三角函数的值。

为了节省时间,可以使用一些快速计算三角函数的公式,比如正弦和余弦的半角公式、正弦和余弦的和差公式等。

二、巧算巧算是指用巧妙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技巧。

巧算可以使解题过程更加简洁和高效。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巧算技巧:1.数字规律:在奥数竞赛中,许多问题都存在一定的数字规律。

通过观察数字的规律,可以快速求解问题。

比如,找出数列中的规律、发现数字的对称性等。

2.圆与方的关系:圆和正方形是两个常见的图形。

在解决与这两个图形相关的问题时,可以利用圆与正方形的特性进行巧算。

比如,利用圆的对称性和正方形的边长等。

3.分解与组合:一些数学问题可以通过分解与组合的方法进行巧算。

比如,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多个简单的问题进行求解,然后将结果进行组合得到最终答案。

4.数量关系:在解决与数量关系相关的问题时,可以运用一些巧妙的方法进行巧算。

四年级奥数加减乘除中的巧妙规律应用

四年级奥数加减乘除中的巧妙规律应用

四年级奥数加减乘除中的巧妙规律应用奥数是指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是一项能够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数学竞赛。

在四年级的奥数中,加减乘除是基础的运算内容。

本文将探讨在四年级奥数加减乘除中的巧妙规律应用。

一、加法中的规律应用在四年级奥数中,加法是最基础的运算之一。

除了熟练掌握加法的计算方法外,还可以应用一些巧妙的规律来简化计算过程。

1. 同位数相加的规律当两个数的个位、十位等位数相同,只有个位数不同时,可以利用同位数相加的规律简化计算。

例如,计算487+473时,可将个位的7与3相加得到10,这个10与十位数的8相加得到18,最终结果为960。

2. 逆序数相加的规律逆序数相加的规律是指将两个逆序排列的数相加,结果的个位数与十位数也是逆序排列。

这个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计算出结果。

例如,计算346+643时,个位的6与3相加得到9,十位的4与4相加等于8,最终结果为989。

二、减法中的规律应用减法是四年级奥数中另一个重要的运算内容。

在减法中,也有一些规律可以帮助我们简化计算。

1. 借位减法的规律当两位数相减时,如果个位数小于被减数的个位数,就需要向十位借位。

这是一种常见的减法规律。

例如,计算325-98时,可以先将个位的5减去8,得到7,再将十位的2减1,得到1,最终结果为227。

2. 末位相等的规律当减数与被减数的个位数相等时,我们可以利用这个规律进行计算。

例如,计算976-276时,由于减数与被减数的个位数都是6,所以只需要将百位数的9减去2,得到7,最终结果为700。

三、乘法中的规律应用乘法是四年级奥数中较难的一个运算内容。

在乘法中,也有一些规律可以帮助我们简化计算。

1. 乘法交换律的应用乘法交换律是指数的顺序与乘积的顺序无关。

例如,计算7×8时,可以换算成8×7,这样计算起来更加简便。

这个规律在计算大数的乘法时尤为重要。

2. 同因数相乘的规律当两个数的因数相同时,可以利用同因数相乘的规律简化计算。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同步奥数培优 第八讲 小数乘法和除法(巧推妙算)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同步奥数培优 第八讲  小数乘法和除法(巧推妙算)

苏教版五年级上同步奥数培优第八讲小数乘法和除法(巧推妙算)知识概述:很多计算题,如果我们根据运算法则按部就班地计算,将会觉得很繁,也很耗费时间,有的甚至算不出结果,如果我们能够发现其中数据的特点,正确运用数的组成、运算规律,把复杂的计算转化为简便的计算将会节约很多时间。

学会巧算的一些基本方法,将有助于我们提高计算力,发展思维能力,增强注意力与记忆力。

例1:计算3.75×4.8+62.5×0.48练习一: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 1250×0.037+0.125×160+12.5×2.72. 0.45×72+45×0.18+4.53. 3.6×232-36×13.2-360例2:1994×19951995-1995×19941994练习二:1.计算:959595×96-969696×952.计算:9999×7777÷11113.例3:计算:(1+0.12+0.23)×(0.12+0.23+0.34)-(1+0.12+0.23+0.34)×(0.12+0.23)练习四:1.计算:(0.1+0.12+0.123+0.1234)×(0.12+0.123+0.1234+0.12345)-(0.1+0.12+0.123+0.1234+0.12345)×(0.12+0.123+0.1234)2.试比较0.1234×0.4321与0.1235×0.432的计算结果哪个大?3. 11×11=121111×111=123211111×1111=1234321那么:2222×2222=333×333=例4: 8.01×1.24+8.02×1.23+8.03×1.22的整数部分是多少?练习四:1.31.719×1.2798的整数部分是多少?2.根据7×11×13=1001,求:123123÷0.7÷11÷1.3=;0.7×2.5×13×5×11=。

四年级奥数加减乘除中的巧妙规律总结与应用

四年级奥数加减乘除中的巧妙规律总结与应用

四年级奥数加减乘除中的巧妙规律总结与应用近年来,奥数竞赛在小学生中越来越受欢迎。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加减乘除是基础的数学运算,然而,要在奥数中取得好的成绩,仅仅掌握基本的运算是远远不够的。

在本文中,我将总结四年级奥数加减乘除中的巧妙规律,并且探讨如何应用这些规律来解决问题。

一、加法的巧妙规律在四年级奥数中,加法的巧妙规律是一个重要的技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加法规律:1. 交换律:加法满足交换律,即a + b = b + a。

这意味着,无论数字的顺序如何,结果都是一样的。

通过利用交换律,我们可以改变计算的顺序,使得计算更简单。

2. 连加:在计算多个数的和时,可以通过数的重新排序,使得计算变得更简单。

例如,对于数字1、2、3、4的求和,我们可以先计算1+4=5,然后再计算2+3=5,最后将两个和相加得到最终结果,即5+5=10。

3. 加零律:任何数加上0等于它本身。

这个规律在解决加法问题时非常有用。

无论多复杂的加法题目,只要有0参与运算,都可以利用加零律简化计算。

二、减法的巧妙规律减法是四年级奥数中较为复杂的运算之一,但是通过运用以下巧妙规律,可以极大地简化减法的计算:1. 差的加减律: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来解决。

例如,对于算式9 - 3,我们可以转化为求差的加减律,即9 + (-3)。

通过将减法问题转化为加法问题,可以更方便地计算。

2. 迭代减法:迭代减法是指重复使用减法的过程,逐渐逼近最终的差值。

例如,对于22 - 7,我们可以先减去7,得到15。

然后再减去7,得到8。

最后再减去7,得到1。

通过多次迭代减法,我们可以得到准确的差值。

3. 减零律:任何数减去0等于它本身。

这个规律在解决减法问题时非常有用。

无论多复杂的减法题目,只要有0参与运算,都可以利用减零律简化计算。

三、乘法的巧妙规律乘法是四年级奥数中相对较为简单的运算,但是通过以下巧妙规律,可以更快速地解决乘法问题:1. 乘法交换律:乘法满足交换律,即a * b = b * a。

创新思维·小学奥数·解题思路和知识点归纳(运算法则方法、技巧与规律)

创新思维·小学奥数·解题思路和知识点归纳(运算法则方法、技巧与规律)

第八讲:运算法则或方法(技巧与规律)一、繁分数化简方法繁分数化简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两种方法。

(1)利用分数基本性质,把繁分数的分子、分母同乘以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从而化简繁分数。

(2)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将繁分数化简。

这是因为繁分数实际上是分数除法的另一种表示形式的缘故。

例如【求连分数的值的方法】由数列a 0,a 1,……及b 1,b 2,……所组成的表达式称为“连分数”。

它可简记为为连分数的值。

连分数有两种,一是有限连分数,二是无限连分数。

例如,求有限连分数的值,也称化简连分数,它的化简方法与繁分数的化简方法基本相同。

一般是从最下面的分母运算开始,逐步向上计算。

例如上面的这个有限连分数:求无限连分数的值,就是求它的有限层的值作为它的近似值。

当层次愈多时,就愈接近它的值。

注意:繁分数和连分数,都不是“分数”定义里所定义的一种分数。

分解为两个单位分数的和,可按以下步骤去完成:的任意两个约数a 1,a 2;(2)扩分:将单位分数的分子、分母同乘以两约数的和(a 1+a 2),(3)拆分:将扩分后所得的分数,按照同分母分数相加的法则反过来(4)约分:将拆开后的两个分数约分,便得到两个单位分数。

注意:(1)因大于1的自然数的约数有时不止2个,有多个,从中任取两个约数的取法也有多种,只要每次取出的两个约数之间不成比例,则将一个单位分数拆成两个单位分数的和的结果也各不相同。

例如,15的约数有1,3,5,15四个,从中任取两个的取法有(1,3)、(1,5)、(1,15)、(3,5)、(3,15)、(5,15)六种,而取(1,3)和(5,15)、(1,5)和(3,15)是成比例(2)若要将单位分数拆成两个相等的单位分数之和,那只要在扩分时,分子、分母同乘以分母的任何一个约数的2倍或乘以2即可。

拆成n 个单位分数的和的方法和步骤与拆成两个单位分数的方法和步骤相同,不同点只在扩分时,分子、分母同乘以分母A 的n 个约数的和(a 1+a 2+…+a n )。

奥数秘决加减乘除法(小学中学高中)的速算与巧算方法有例题有习题

奥数秘决加减乘除法(小学中学高中)的速算与巧算方法有例题有习题

速算与巧算速算与巧算知识背景:速算与巧算是计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掌握一些速算与巧算的方法,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我们先学习加、减法的巧算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根据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通过对算式适当变形从而使计算简便。

在巧算方法里,蕴含着一种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转化问题法即把所给的算式,根据运算定律和性质,或改变运算顺序,或减整从而变成一个易于算出结果的算式。

一、加减法简单例题例题:例1:1234+5678+8766+4322分析:请仔细观察后,发现:1234+8766=10000,5678+4322=10000,如果两数相加,恰好凑成10,100,1000,……就把其中的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补数,这两个数为互为补数。

这类题的速算方法是: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把互为补数的两数先加,然后,再把所得的和相加。

解:1234+5678+8766+4322=(1234+8766)+(5678+4322)=1000+1000=2000例2:2000-70-40-60-30分析:请仔细观察后,发现:70+30=100,40+60=100方法:把几个互为”补数”的减数先加起来,再从被减数中减去。

解:2000-70-40-60-30=2000-(70+30+40+60)=2000-(100+100)=2000-200=1800例3:58+56+63+62+57+60+59+65+61分析:请仔细观察后,发现:题中的这些加数,都接近于”60”。

方法:当几个加数都比较接近于某一整数时,就选这个整数为”基准数”。

解:58+56+63+62+57+60+59+65+61=60×9-2-4+3+2-3+0-1+5+1=540+1=541例4:16×125×25×5×4分析:请仔细观察后,发现:题中有些特殊的因数(125、25、5),125×8=1000, 25×4=100, 5×2=10方法:把这些两数的乘积是10,100,1000……的,先乘。

小学奥数解题方法完整版

小学奥数解题方法完整版

幻灯片1小学奥数解题方法完整版幻灯片2解题方法1--分?类分类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考方法,特别是在计数、数个数的问题中,分类的方法是很常用的。

幻灯片3可分为这样几类:(1)以A为左端点的线段共4条,分别是:AB,AC,AD,AE;(2)以B为左端点的线段共3条,分别是:BC,BD,BE;(3)以C为左端点的线段共2条,分别是:CD,CE;(4)以D为左端点的线段有1条,即DE。

一共有线段4+3+2+1=10(条)。

幻灯片4还可以把图中的线段按它们所包含基本线段的条数来分类。

(1)只含1条基本线段的,共4条:AB,BC,CD,DE;(2)含有2条基本线段的,共3条:AC,BD,CE;(3)含有3条基本线段的,共2条:AD,BE;(4)含有4条基本线段的,有1条,即AE。

幻灯片5有长度分别为1、2、3、4、5、6、7、8、9、10、11(单位:厘米)的木棒足够多,选其中三根作为三条边围成三角形。

如果所围成的三角形的一条边长为11厘米,那么,共可围成多少个不同的三角形提示:要围成的三角形已经有一条边长度确定了,只需确定另外两条边的长度。

设这两条边长度分别为a,b,那么a,b的取值必须受到两条限制:①a、b只能取1~11的自然数;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幻灯片61、11 一种2、11 2、10 二种3、11 3、10 3、9 三种4、11 4、10 4、9 4、8 四种5、11 5、10 5、9 5、8 5、7 五种6、11 6、10 6、9 6、8 6、7 6、6 六种7、11 7、10 7、9 7、8 7、7 五种8、11 8、10 8、9 8、8 四种9、11 9、10 9、9 三种10、11 10、10 二种11、11 一种1+2+3+4+5+6+5+4+3+2+1=36种幻灯片7解题方法2--化大为小找规律对于一些较复杂或数目较大的问题,如果一时感到无从下手,我们不妨把问题尽量简单化,在不改变问题性质的前提下,考虑问题最简单的情况(化大为小),从中分析探寻出问题的规律,以获得问题的答案。

最新小学五年级奥数全册讲义(1-30讲)(含详解)【值得拥有】

最新小学五年级奥数全册讲义(1-30讲)(含详解)【值得拥有】

小学五年级奥数全册讲义第1讲数字迷(一)第2讲数字谜(二)第3讲定义新运算(一)第4讲定义新运算(二)第5讲数的整除性(一)第6讲数的整除性(二)第7讲奇偶性(一)第8讲奇偶性(二)第9讲奇偶性(三)第10讲质数与合数第11讲分解质因数第12讲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一)第13讲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二)第14讲余数问题第15讲孙子问题与逐步约束法第16讲巧算24第17讲位置原则第18讲最大最小第19讲图形的分割与拼接第20讲多边形的面积第21讲用等量代换求面积第22 用割补法求面积第23讲列方程解应用题第24讲行程问题(一)第25讲行程问题(二)第26讲行程问题(三)第27讲逻辑问题(一)第28讲逻辑问题(二)第29讲抽屉原理(一)第30讲抽屉原理(二)第1讲数字谜(一)数字谜的内容在三年级和四年级都讲过,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不少方法。

例如用猜想、拼凑、排除、枚举等方法解题。

数字谜涉及的知识多,思考性强,所以很能锻炼我们的思维。

这两讲除了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外,还要讲述数字谜的代数解法及小数的除法竖式问题。

例1 把+,-,×,÷四个运算符号,分别填入下面等式的○内,使等式成立(每个运算符号只准使用一次):(5○13○7)○(17○9)=12。

分析与解:因为运算结果是整数,在四则运算中只有除法运算可能出现分数,所以应首先确定“÷”的位置。

当“÷”在第一个○内时,因为除数是13,要想得到整数,只有第二个括号内是13的倍数,此时只有下面一种填法,不合题意。

(5÷13-7)×(17+9)。

当“÷”在第二或第四个○内时,运算结果不可能是整数。

当“÷”在第三个○内时,可得下面的填法:(5+13×7)÷(17-9)=12。

例2 将1~9这九个数字分别填入下式中的□中,使等式成立:□□□×□□=□□×□□=5568。

《小学奥数》小学五年级奥数讲义之精讲精练第8讲 一般应用题(二)含答案

《小学奥数》小学五年级奥数讲义之精讲精练第8讲 一般应用题(二)含答案

第8讲一般应用题(二)一、知识要点较复杂的一般应用题,往往具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数量关系交织在一起,但是,再复杂的应用题都可以通过“转化”向基本的问题靠拢。

因此,我们在解答一般应用题时要善于分析,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正确解答。

二、精讲精练【例题1】工程队要铺设一段地下排水管道,用长管子铺需要25根,用短管子铺需要35根。

已知这两种管子的长相差2米,这段排水管道长多少米?练习1:1.生产一批零件,甲单独生产要用6小时,乙单独生产要用8小时。

如果甲每小时比乙多生产10个零件,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2.一班的小朋友在操场上做游戏,每组6人。

玩了一会儿,他们觉得每组人数太少便重新分组,正好每组9人,这样比原来减少了2组。

参加游戏的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人?3.甲、乙二人同时从A地到B地,甲经过10小时到达了B地,比乙多用了4小时。

已知二人的速度差是每小时5千米,求甲、乙二人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例题2】甲、乙、丙三人拿出同样多的钱买一批苹果,分配时甲、乙都比丙多拿24千克。

结帐时,甲和乙都要付给丙24元,每千克苹果多少元?练习2:1.甲和乙拿出同样多的钱买相同的铅笔若干支,分铅笔时,甲拿了13支,乙拿了7支,因此,甲又给了乙6角钱。

每支铅笔多少钱?2.春游时小明和小军拿出同样多的钱买了6个面包,中午发现小红没有带食品,结果三人平均分了这些面包,而小红分别给了小明和小军各2.2元钱。

每个面包多少元?3.“六一”儿童节时同学们做纸花,小华买来了7张红纸,小英买来了和红纸同样价格的5张黄纸。

老师把这些纸平均分给了小华、小英和另外两名同学,结果另外两名同学共付给老师9元钱。

老师把9元钱怎样分给小华和小英?【例题3】甲城有177吨货物要跑一趟运到乙城。

大卡车的载重量是5吨,小卡车的载重量是2吨,大、小卡车跑一趟的耗油量分别是10升和5升。

用多少辆大卡车和小卡车来运输时耗油最少?练习3:1.五名选手在一次数学竞赛中共得404分,每人得分互不相同,并且都是整数。

四年级奥数加减乘除中的巧妙规律总结

四年级奥数加减乘除中的巧妙规律总结

四年级奥数加减乘除中的巧妙规律总结奥数是指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是一项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数学竞赛活动。

其中,加减乘除是奥数竞赛的基础,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数学运算。

在四年级奥数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巧妙的规律。

本文将对四年级奥数中加减乘除的一些巧妙规律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加法中的巧妙规律加法是最基本的数学运算之一。

在四年级奥数中,有一些巧妙的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计算结果。

1. 交换律:两个数相加,无论交换顺序,结果不变。

例如,5 + 3 =3 + 5。

利用交换律可以简化计算过程。

2. 结合律:三个数相加,无论加法的顺序如何,结果不变。

例如,(2 + 3) + 4 = 2 + (3 + 4)。

利用结合律可以将多个加法式简化成一起计算。

3. 零的特性:任何数加上0等于它本身。

例如,7 + 0 = 7。

在计算过程中,将一个数加上0可以保持数值不变。

二、减法中的巧妙规律减法也是四年级奥数中的重要内容。

下面是一些减法中的巧妙规律。

1. 相同数相减为零:相同的数相减结果为0。

例如,7 - 7 = 0。

在计算过程中,遇到相同的数相减时,可以直接得出结果。

2. 零减任何数等于负数:0减去一个数等于这个数的相反数。

例如,0 - 5 = -5。

在计算过程中,遇到零减数的情况时,可以将零减法转化为对应的负数。

三、乘法中的巧妙规律乘法是四年级奥数中的重点内容。

下面是一些乘法中的巧妙规律。

1.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无论交换顺序,结果不变。

例如,3 ×4 = 4 × 3。

利用交换律可以简化计算过程。

2.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无论乘法的顺序如何,结果不变。

例如,(2 × 3) × 4 = 2 × (3 × 4)。

利用结合律可以将多个乘法式简化成一起计算。

3. 乘法分配律:一个数乘以两个数相加,等于这个数分别乘以两个数再相加。

例如,2 × (6 + 3) = (2 × 6) + (2 × 3)。

小学奥数全解 之 分数加减法速算与巧算

小学奥数全解 之 分数加减法速算与巧算

分数加减法速算与巧算知识点拨一、基本运算律及公式一、加法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他们的和不变。

即:a+b=b+a其中a,b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7+8=8+7=15.总结:多个数相加,任意交换相加的次序,其和不变.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他们的和不变。

即:a+b+c=(a+b)+c=a+(b+c)其中a,b,c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5+6+8=(5+6)+8=5+(6+8).总结:多个数相加,也可以把其中的任意两个数或者多个数相加,其和不变。

二、减法在连减或者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算式中没有括号,那么计算时要带数字前面的运算符号“搬家”.例如:a-b-c=a-c-b,a-b+c=a+c-b,其中a,b,c各表示一个数.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数的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数的运算符号“+”变为“-”,“-”变为“+”.如:a+(b-c)=a+b-ca-(b+c)=a-b-ca-(b-c)=a-b+c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添括号时:如果添加的括号前面是“+”,那么括号内的数的原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添加的括号前面是“-”,那么括号内的数的原运算符号“+”变为“-”,“-”变为“+”。

如:a+b-c=a+(b-c)a-b+c=a-(b-c)a-b-c=a-(b+c)二、加减法中的速算与巧算速算巧算的核心思想和本质:凑整常用的思想方法:1、分组凑整法.把几个互为“补数”的减数先加起来,再从被减数中减去,或先减去那些与被减数有相同尾数的减数.“补数”就是两个数相加,如果恰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就把其中的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补数”.2、加补凑整法.有些算式中直接凑整不明显,这时可“借数”或“拆数”凑整.3、数值原理法.先把加在一起为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相加,然后再与其它的数相加.4、“基准数”法,基准当几个数比较接近于某一整数的数相加时,选这个整数为“基准数”(要注意把多加的数减去,把少加的数加上)【例 1】 如果111207265009A +=,则A =________(4级) 【考点】分数约分 【难度】2星 【题型】计算 【关键词】希望杯,六年级,一试 【解析】 111112591207265009873773725125920082008+=+=⨯=⨯⨯⨯⨯,所以A =2008. 【答案】2008【例 2】 11410410042282082008+++=_____ 【考点】分数约分 【难度】1星 【题型】计算【关键词】希望杯,五年级,一试【解析】 原式=1111=22222+++ 【答案】2模块一:分组凑整思想【例 3】 1111222233318181923420345204520192020⎛⎫⎛⎫⎛⎫⎛⎫+++++++++++++++++ ⎪ ⎪ ⎪ ⎪⎝⎭⎝⎭⎝⎭⎝⎭ 【考点】分组凑整 【难度】3星 【题型】计算 【解析】 观察可知分母是2分子和为1分母是3分子和为12+;分母是4分子和为123++;……依次类推;分母是20子和为12319++++. 原式()1111(12)(123)1231923420=+⨯++⨯++++⨯++++ ()1111(12)22(13)3211919223420=+⨯+⨯÷+⨯+⨯÷++⨯+⨯÷ 12319952222=++++=【例 4】 11211232112199511222333331995199519951995+++++++++++++++ 【考点】分组凑整 【难度】3星 【题型】计算 【解析】 观察可知分母是1的和为1;分母是2的和为2;分母是3的和为3;……依次类推;分母是1995的和为1995.这样,此题简化成求1231995++++的和.11211232112199511222333331995199519951995+++++++++++++++ 12341995119951995299819951991010=+++++=+⨯÷=⨯=() 【答案】1991010例题精讲【考点】分组凑整 【难度】2星 【题型】计算【解析】 因为1996=2×2×499。

常见的小学奥数竞赛题型及解题思路

常见的小学奥数竞赛题型及解题思路

常见的小学奥数竞赛题型及解题思路小学奥数竞赛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竞赛中,常见的题型包括数学思维题、逻辑推理题、几何题、代数题等。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小学奥数竞赛题型及解题思路,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竞赛挑战。

1. 数学思维题数学思维题是小学奥数竞赛中的常见题型,要求学生发散思维、运用数学知识和解题技巧来解决问题。

解题思路:在解答数学思维题时,首先要仔细分析题目,理解问题的要求。

然后,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技巧,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具体的数学计算。

同时,要注重逻辑推理,画出辅助图形、列出方程组等辅助工具,帮助解决问题。

2. 逻辑推理题逻辑推理题是小学奥数竞赛中的一类常见题型,需要学生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进行推理,找到合适的答案或结论。

解题思路:解答逻辑推理题时,首先要全面理解题目中给出的条件。

然后,建立逻辑推理链条,合理推导,逐步缩小答案的范围。

在推理过程中,可以运用排除法、反证法等解题技巧,辅助寻找正确答案。

3. 几何题几何题在小学奥数竞赛中也是常见的题型之一,要求学生运用几何知识和几何思维解决问题。

解题思路:在解答几何题时,首先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理清几何关系。

然后,画出一个几何图形,标明已知条件和需要求解的量。

接着,利用几何知识,运用相应的几何定理或公式,进行计算和推理,解决问题。

4. 代数题代数题是小学奥数竞赛中的一类较为复杂的题型,要求学生发挥数学推理能力和代数计算能力。

解题思路:在解答代数题时,首先要对题目中的代数表达式进行分析,了解其含义和运算规则。

然后,根据问题的要求,将实际情况转化为数学表达式,建立方程或不等式。

最后,运用代数运算法则,进行符号运算解方程或不等式,求得答案。

总结:对于常见的小学奥数竞赛题型,解题思路是关键。

在解题过程中,同学们可以通过仔细分析题目、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技巧,辅助工具,进行逻辑推理、数学计算等步骤,解决问题。

要注重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提升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多练习、多总结,才能在奥数竞赛中获得好成绩。

(完整版)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六年级)目30讲全

(完整版)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六年级)目30讲全

小学奥数基础教程(六年级)第1讲比较分数的大小第2讲巧求分数第3讲分数运算的技巧第4讲循环小数与分数第5讲工程问题(一)第6讲工程问题(二)第7讲巧用单位“1”第8讲比和比例第9讲百分数第10讲商业中的数学第11讲圆与扇形第12讲圆柱与圆锥第13讲立体图形(一)第14讲立体图形(二)第15讲棋盘的覆盖第16讲找规律第17讲操作问题第18讲取整计算第19讲近似值与估算第20讲数值代入法第21讲枚举法第22讲列表法第23讲图解法第24讲时钟问题第25讲时间问题第26讲牛吃草问题第27讲运筹学初步(一)第28讲运筹学初步(二)第29讲运筹学初步(三)第30讲趣题巧解第一讲比较分数的大小同学们从一开始接触数学,就有比较数的大小问题。

比较整数、小数的大小的方法比较简单,而比较分数的大小就不那么简单了,因此也就产生了多种多样的方法。

对于两个不同的分数,有分母相同,分子相同以及分子、分母都不相同三种情况,其中前两种情况判别大小的方法是: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大的那个分数比较大;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大的那个分数比较小。

第三种情况,即分子、分母都不同的两个分数,通常是采用通分的方法,使它们的分母相同,化为第一种情况,再比较大小。

由于要比较的分数千差万别,所以通分的方法不一定是最简捷的。

下面我们介绍另外几种方法。

1.“通分子”。

当两个已知分数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比较大,而分子的最小公倍数比较小时,可以把它们化成同分子的分数,再比较大小,这种方法比通分的方法简便。

如果我们把课本里的通分称为“通分母”,那么这里讲的方法可以称为“通分子”。

2.化为小数。

这种方法对任意的分数都适用,因此也叫万能方法。

但在比较大小时是否简便,就要看具体情况了。

3.先约分,后比较。

有时已知分数不是最简分数,可以先约分。

4.根据倒数比较大小。

5.若两个真分数的分母与分子的差相等、则分母(子)大的分数较大;若两个假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差相等,则分母(子)小的分数较大。

小学奥数常用公式及使用技巧(含例题)

小学奥数常用公式及使用技巧(含例题)

小学奥数常用公式及使用技巧(含例题)下面是小学奥数常用公式及相关技巧,每个公式和技巧后附带一个例题,并给出答案和解析。

1. 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例题:计算28 + 17-答案:28 + 17 = 17 + 28 = 45-解析:根据加法交换律,可以将数的位置互换,便于计算。

2. 减法定义:a - b = c,其中b + c = a-例题:求39 - 15 = ?-答案:39 - 15 = 24-解析: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要找出一个数,与减数相加等于被减数。

3. 乘法分配律:a ×(b + c) = a ×b + a ×c-例题:计算17 ×(8 + 3)-答案:17 ×(8 + 3) = 17 ×8 + 17 ×3 = 136 + 51 = 187-解析:乘法分配律可以将一个数与括号里的两个数相乘,等于对这两个数分别做乘法再相加。

4. 乘法交换律:a ×b = b ×a-例题:计算12 ×7-答案:12 ×7 = 7 ×12 = 84-解析:乘法交换律可以将乘法的顺序互换,便于计算。

5. 乘法结合律:(a ×b) ×c = a ×(b ×c)-例题:计算4 ×(3 ×5)-答案:4 ×(3 ×5) = (4 ×3) ×5 = 12 ×5 = 60-解析:乘法结合律可以改变乘法的顺序,不改变最终结果。

6. 九九乘法口诀表-例题:填空:6 ×___ = 42-答案:6 ×7 = 42-解析:利用九九乘法口诀表,我们可以找到6的乘法表,找到与之乘积为42的一个数。

7. 乘法倒数:1/a ×a = 1-例题:计算1/5 ×5-答案:1/5 ×5 = 1-解析:乘法倒数是指一个数与其倒数相乘得到1。

三年级奥数算式之谜

三年级奥数算式之谜

第8讲 算式谜一、知识要点一个完整的算式, 缺少几个数字, 那就成了一道算式谜.解算式谜, 就是要将算式中缺少的数字补齐, 使它成为一道完整的算式.解算式谜的思考方法是推理加上尝试, 首先要仔细观察算式特征, 由推理能确定的数先填上;不能确定的, 要分几种情况, 逐一尝试. 分析时要认真分析已知数字与所缺数字的关系, 抓准解题的突破口. 二、精讲精练【例题1】在下面算式的□内, 填上适当的数字, 使算式成立.练习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使算式成立.【例题2】□里填哪些数字, 可使这道除法算式成为一道完整的算式? 练习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使算式成立.6575(2)(1)048【例题3】在下面竖式的□里, 各填入一个合适的数字, 使算式成立. 答案:练习3: □里可以填哪些数字?【例题4】在下面竖式的□里, 各填入一个合适的数字, 使算式成立.答案:练习4:在下面竖式的□里, 各填入一个合适的数字, 使算式成立.【例题5】在下面□中填入适当的数, 使算式成立.答案:71707174982882717391211214414827170(2)42818(1)44277443006864278232332323724282003447(2)52962504(1)488221204481646861424880221练习5:在下面□中填入适当的数, 使算式成立.5354152(2)(1)2110936加减巧算一、知识要点在进行加减运算时, 为了又快又好, 除了要熟练地掌握计算法则外, 还需要掌握一些巧算的方法. 加减法的巧算主要是运用“凑整”的方法, 把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看做所接近的数进行简算.进行加减巧算时, 凑整之后, 对于原数与整十、整百、整千……相差的数, 要根据“多加要减去, 少加要再加, 多减要加上, 少减要再减”的原则进行处理. 另外, 可以结合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减法的性质进行凑整, 从而达到简算的目的.二、精讲精练【例题1】你有好办法迅速算出结果吗?(1) 502+799-298-98 (2) 9999+999+99+9练习1:计算.(1) 308+203-399-97 (2) 99999+9999+999+99+9(3) 1999+199+19 (4) 375+483+525+617【例题2】计算.(1) 487+321+113+279 (2) 736-567+264(3) 877+345-677 (4) 528-248-152练习2:计算.(1) 321+127+73+279 (2) 235-125+365 (3) 987-733-167 (4) 487+(413-89)【例题3】计算下面各题.(1) 962-(284+262) (2) 432-(154-168)练习3:计算.(1) 421+(279-125) (2) 812+(168-112)(3) 823-(175+323) (4) 538-(283-162) 【例题4】2000-111-89-112-88-113-87-114-86-115-85-116-84练习4:计算.(1)800-99-1-98-2-97-3-96-4-95-5(2) 1000-10-20-30-40-50-60-70-80-90【例题5】计算: 98+97-96-95+94+93-92-91+90+89-88-87……-4-3+2+1练习5:计算.(1) 2009+1+2-3-4+5+6-7-8+9+10-11-12+13+14……+2006(2) 1+2-3+4+5-6+7+8-9……+97+98-99三、课后作业1、计算下列各题.(1)256+503+44 (2)953—267—133(3)465—198+335 (4)362—202+238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1)43+40+39+41+37+42 (2)503+301-298-91+52(3)199999+19999+1999+199+19 (4)83+81+78+80+84+78+79+77+843、巧算1000-99-98-97-96-95-5-4-3-2-14、29999+2999+299+295、(1)2356-(356+187)(2)5723-(723-189)6、(534+786+896)+(104+214+466)植树问题一、知识要点1、基本概念:总长:植树路线的全长.棵距:两棵数之间的距离.段数:总长中共有几个棵距棵数:植树的总棵树2、基本类型以及关系式:(1)路的两端都要植树棵树=线路总长÷棵距+1线路总长=棵距×(棵树-1)棵距=线路总长÷(棵数-1)(2)路的两端都没有植树棵树=线路总长÷棵距-1棵数=段数-1(3)路的一端植树, 另一端不植树棵树=线路总长÷棵距棵数=段数另外, 生活中还有一些问题, 可以用植树问题的方法来解答. 比如锯木头、爬楼梯问题等等, 这时解题的关键是要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与植树问题中的“总距离”、“间隔长”、“棵数”对应起来.二、精讲精练【例题1】小朋友们在路的一边植树, 先植一棵树, 以后每隔3米植一棵, 已经植了9棵, 问第一棵和第九棵树相距多少米?练习1:(1)在路的一侧插彩旗, 每隔5米插一面, 从起点到终点共插了20面, 这条道路有多长?(2)在学校的走廊两边, 每隔4米放一盆菊花, 从起点到终点一共放了20盆, 这条走廊长多少米?【例题2】在一条长42米的大路两侧栽树, 从起点到终点一共栽了14棵, 已知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都相等, 问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练习2:在公园一条长30米的路的两侧放椅子, 从起点到终点共放了12把椅子, 相邻两把椅子的距离相等, 相邻两把椅子之间相距多少米?【例题3】把一根钢管锯成小段, 一共花了28分钟, 已知每锯开一段需要4分钟, 这根钢管被锯成了多少段?练习3:一根圆木锯成2米长的小段, 一共花了12分钟. 已知每锯下一段要3分钟, 这根圆木长多少米?【例题4】甲、乙两人比赛爬楼梯, 甲跑到4楼时, 乙恰好跑到3楼, 照这样计算, 甲跑到16楼时, 乙跑到了多少楼?练习4:小明和小红两人爬楼梯比赛, 小明跑到第4层时, 小红跑到第5层, 照这样计算, 当小明跑到第16层时, 小红跑到了第几层?【例题5】一个圆形跑道长300米, 沿跑道周围每隔6米插一面红旗, 每两面红旗中间插一面黄旗, 跑道周围各插了多少面红旗和黄旗?练习5:(1)有一个正方形水池, 周长是200米. 如果沿着水池周围每隔10米装一盏红灯, 再在相邻的两盏红灯中间等距离地装4盏黄灯. 问水池周围一共装了几盏红灯?几盏黄灯?(2)一条公路长480米, 在两旁植树, 两端都植. 每隔12米植一棵樟树, 两棵樟树中间又等距离地栽了3棵柳树. 问樟树和柳树各栽了多少棵?三、课后作业1、光明小学在一条大路边共植树21棵, 每隔6米栽一棵, 则这条路长多少米?2、在一个边长时30米的正方形池塘四周栽树, 四个角都要栽, 如果每隔5米栽一棵, 一共要栽多少棵?3、在一座长400米的大桥两边悬挂彩灯, 每两盏灯相隔4米, 连两头在内要装多少盏灯?4、排大型团体操共有640人, 每4人为一派排, 两排中间隔1米, 问首尾两排相隔多少米?5、有一栋12层的大楼, 由于停电电梯停开. 某人从一层走到三层需要32秒, 以同样的速度, 从三层走到12层, 需要多少秒?6、两棵松树相距60米, 在中间又等距离栽了白玉兰树14棵. 问第一棵树和第十棵树之间相距多少米?7、有一个圆形花坛, 绕着它走一圈时120米. 如果沿着这一圈每隔6米栽一株丁香花, 再在每相邻的两株丁香花之间等距离的栽1株月季花, 共可栽丁香花和月季花多少株?两株相邻的丁香花之间的月季花相距多少米?加减巧算一、知识要点在进行加减运算时, 为了又快又好, 除了要熟练地掌握计算法则外, 还需要掌握一些巧算的方法. 加减法的巧算主要是运用“凑整”的方法, 把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看做所接近的数进行简算.进行加减巧算时, 凑整之后, 对于原数与整十、整百、整千……相差的数, 要根据“多加要减去, 少加要再加, 多减要加上, 少减要再减”的原则进行处理. 另外, 可以结合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减法的性质进行凑整, 从而达到简算的目的.二、精讲精练【例题1】你有好办法迅速算出结果吗?(1) 502+799-298-98 (2) 9999+999+99+9练习1:计算.(1) 308+203-399-97 (2) 99999+9999+999+99+9(3) 1999+199+19 (4) 375+483+525+617【例题2】计算.(1) 487+321+113+279 (2) 736-567+264(3) 877+345-677 (4) 528-248-152练习2:计算.(1) 321+127+73+279 (2) 235-125+365 (3) 987-733-167 (4) 487+(413-89)【例题3】计算下面各题.(1) 962-(284+262) (2) 432-(154-168)练习3:计算.(1) 421+(279-125) (2) 812+(168-112)(3) 823-(175+323) (4) 538-(283-162) 【例题4】2000-111-89-112-88-113-87-114-86-115-85-116-84练习4:计算.(1)800-99-1-98-2-97-3-96-4-95-5(2) 1000-10-20-30-40-50-60-70-80-90【例题5】计算: 98+97-96-95+94+93-92-91+90+89-88-87……-4-3+2+1练习5:计算.(1) 2009+1+2-3-4+5+6-7-8+9+10-11-12+13+14……+2006(2) 1+2-3+4+5-6+7+8-9……+97+98-99三、课后作业1、计算下列各题.(1)256+503+44 (2)953—267—133(3)465—198+335 (4)362—202+238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1)43+40+39+41+37+42 (2)503+301-298-91+52(3)199999+19999+1999+199+19 (4)83+81+78+80+84+78+79+77+843、巧算1000-99-98-97-96-95-5-4-3-2-14、29999+2999+299+295、(1)2356-(356+187)(2)5723-(723-189)6、(534+786+896)+(104+214+466)。

四年级奥数加减乘除中的规律总结

四年级奥数加减乘除中的规律总结

四年级奥数加减乘除中的规律总结奥数是指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是一项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活动。

在四年级的奥数竞赛中,加减乘除是最基础的数学运算。

通过学习和总结,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规律,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下面将对四年级奥数加减乘除的规律进行总结。

一、加法规律在四年级奥数加法中,我们可以发现以下规律:1. 加数交换律:无论加法运算中两个数的位置如何交换,得到的和是相同的,即a + b = b + a。

2. 加数结合律:在加法运算中,当三个数相加时,无论先加哪两个数,和都相同,即(a + b) + c = a + (b + c)。

3. 加零律:任何数字与0相加,结果都是那个数字本身,即a + 0 = a。

二、减法规律在四年级奥数减法中,我们可以发现以下规律:1. 减数不能大于被减数:在减法运算中,被减数不能小于减数,否则结果将为负数。

2. 减法的转化: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例如a - b可以等价于a + (-b)。

三、乘法规律在四年级奥数乘法中,我们可以发现以下规律:1. 乘法交换律:无论乘法运算中两个数的位置如何交换,得到的积是相同的,即a × b = b × a。

2. 乘法结合律:在乘法运算中,当三个数相乘时,无论先乘哪两个数,积都相同,即(a × b) × c = a × (b × c)。

3. 乘法分配律:在乘法运算中,如果有一个数先与两个数相加,再乘以一个数,可以分别进行乘法运算再相加,即a × (b + c) = (a × b) +(a × c)。

4. 乘一律:任何数与1相乘,结果都是那个数本身,即a × 1 = a。

5. 乘零律:任何数与0相乘,结果都为0,即a × 0 = 0。

四、除法规律在四年级奥数除法中,我们可以发现以下规律:1. 除法归纳法则:在除法运算中,如果被除数可以整除除数和余数,那么结果就是商,余数为0。

奥数秘笈快速算术

奥数秘笈快速算术

奥数秘笈快速算术奥数秘笈:快速算术近年来,随着奥数竞赛的热潮,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意识到了奥数在提高孩子计算能力、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的重要性。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快速算术技巧和方法,帮助大家在奥数竞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加法技巧加法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运算之一。

下面是一些快速求和的方法:1. 数字分解法:将要相加的数字按照位数进行分解,然后将对应的位数相加。

例如,计算1234+5678,我们可以将其分解成1000+200+30+4和5000+600+70+8,然后分别相加,得到结果为6242。

2. 进位法:通过计算各位的进位数,可以快速得出结果。

例如,计算59+37,我们可以先计算个位数相加,得到个位数为6;然后计算十位数相加,得到十位数为9(个位数的进位);最后计算百位数相加,得到结果为96。

二、减法技巧减法是数学中常用的运算之一,也是奥数竞赛经常考察的题型。

下面是一些快速减法的方法:1. 合并法:当被减数的个位小于减数的个位时,我们可以将被减数和减数进行合并,得到两数之差的相反数。

例如,计算98-47,我们可以将其合并成147-98,然后计算两数之差为49,再取相反数得到结果为-49。

2. 邻数减法:当两个相减的数的十位数或百位数相等时,我们可以通过对个位数的减法计算来得到结果。

例如,计算103-93,因为十位数相等,我们可以将其变成13-3,得到结果为10。

三、乘法技巧乘法是奥数竞赛中经常出现的题型,下面是一些快速乘法的方法:1. 交换法:当两个数相乘时,我们可以通过交换两个数的位置,使得一个数变小,一个数变大,从而简化计算。

例如,计算32*8,我们可以将其变成8*32,然后计算得到结果为256。

2. 数据分解法:将两个数进行分解,然后将对应位数的乘积相加。

例如,计算68*9,我们可以将其分解成60*9+8*9,然后计算得到结果为612。

四、除法技巧除法是数学中较为复杂的运算之一,下面是一些快速除法的方法:1. 近似法:当需要计算较大数的整除结果时,我们可以使用近似法,将被除数和除数分别取最接近的整数,计算近似商,然后在根据余数进行调整,得到更精确的结果。

小学奥数举一反三(三年级)---第8讲

小学奥数举一反三(三年级)---第8讲

第8讲 算式谜一、知识要点一个完整的算式,缺少几个数字,那就成了一道算式谜。

解算式谜,就是要将算式中缺少的数字补齐,使它成为一道完整的算式。

解算式谜的思考方法是推理加上尝试,首先要仔细观察算式特征,由推理能确定的数先填上;不能确定的,要分几种情况,逐一尝试。

分析时要认真分析已知数字与所缺数字的关系,抓准解题的突破口。

二、精讲精练【例题1】在下面算式的□内,填上适当的数字,使算式成立。

答案:【思路导航】已知被乘数个位是8,积的个位是2,可推出乘数可能是4或9,但积的百位上是7,因而乘数只能是4,被乘数百位是1,那么十位上只能是9。

(算式见右上)练习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使算式成立。

【例题2】□里填哪些数字,可使这道除法算式成为一道完整的算式?【思路导航】已知除数和商的某些位上的数,求被除数,可以从商的末位上的数与除数相乘的积想起,5630⨯=,可知被除数个位为0,再想商十位上的数与6的乘积为一位数,这个数只能是1,这样确定商的十位为1,最后被除数十位上的数为369+=。

练习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使算式成立。

【例题3】在下面竖式的□里,各填入一个合适的数字,使算式成立。

答案:【思路导航】要求□里填哪些数,我们可以先想被除数的十位上的数是多少。

容易知道,被除数的十位数字比7大,只可能是8或9。

如果十位数字是8,那么商的个位只能是2;0659300305661160650300330030解题思路:560750(2)(1)04871707174982882717391211214414827170如果十位数字是9,那么商的个位是3或4。

所以,这道题有三种填法(见上页)。

练习3: □里可以填哪些数字? 【例题4】在下面竖式的□里,各填入一个合适的数字,使算式成立。

答案:【思路导航】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由于余数是7,则除数必须比7大,且被除数个位上应填7;由于商是4时是除尽的,所以被除数十位上应为2,同时3412 , 84=32⨯=⨯,因而除数可能是3或8,可是除数必须比7大,因而除数只能是8,因而被除数百位上是3,而商的百位上为0,商的千位是8或3,所以一共有两种填法(见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运算法则或方法【四则运算法则】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法则,见小学数学课本,此处略。

【四则运算顺序】见小学数学课本,略。

【繁分数化简方法】繁分数化简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两种方法。

(1)利用分数基本性质,把繁分数的分子、分母同乘以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从而化简繁分数。

(2)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将繁分数化简。

这是因为繁分数实际上是分数除法的另一种表示形式的缘故。

例如【求连分数的值的方法】由数列a0,a1,……及b1,b2,……所组成的表达式称为“连分数”。

它可简记为为连分数的值。

连分数有两种,一是有限连分数,二是无限连分数。

例如,求有限连分数的值,也称化简连分数,它的化简方法与繁分数的化简方法基本相同。

一般是从最下面的分母运算开始,逐步向上计算。

例如上面的这个有限连分数:求无限连分数的值,就是求它的有限层的值作为它的近似值。

当层次愈多时,就愈接近它的值。

注意:繁分数和连分数,都不是“分数”定义里所定义的一种分数。

分解为两个单位分数的和,可按以下步骤去完成:的任意两个约数a1,a2;(2)扩分:将单位分数的分子、分母同乘以两约数的和(a1+a2),(3)拆分:将扩分后所得的分数,按照同分母分数相加的法则反过来(4)约分:将拆开后的两个分数约分,便得到两个单位分数。

注意:(1)因大于1的自然数的约数有时不止2个,有多个,从中任取两个约数的取法也有多种,只要每次取出的两个约数之间不成比例,则将一个单位分数拆成两个单位分数的和的结果也各不相同。

例如,15的约数有1,3,5,15四个,从中任取两个的取法有(1,3)、(1,5)、(1,15)、(3,5)、(3,15)、(5,15)六种,而取(1,3)和(5,15)、(1,5)和(3,15)是成比例(2)若要将单位分数拆成两个相等的单位分数之和,那只要在扩分时,分子、分母同乘以分母的任何一个约数的2倍或乘以2即可。

拆成n个单位分数的和的方法和步骤与拆成两个单位分数的方法和步骤相同,不同点只在扩分时,分子、分母同乘以分母A的n个约数的和(a1+a2+…+a n)。

解∵15=3×5∴15的约数有1,3,5,15。

有限个分数的和的形式。

【近似数的加减法】在一般情况下,近似数相加减,和或差精确到哪一位,与已知数中精确度最低的一个相同。

计算法则有以下三条:(1)确定结果精确到哪一个数位(已知数中精确度最低的精确到了哪一个数位,则计算的结果就精确到这个数位);(2)把已知数中超过这一最低精确度这个数位的数字,四舍五入到这个数位的下一位;(3)进行计算,并且把算得的数的末位数字四舍五入。

例如,求近似数25.4、0.456、8.738和56的和。

25.4+0.456+8.738+56≈91又如,求近似数0.095减0.002153的差。

解:0.095-0.002153≈0.093【近似数的乘除法】在一般情况下,近似数相乘除,积或者商取几个有效数字,与已知数中有效数字最少的相同。

具体法则有以下三条:(1)确定结果有多少个有效数字(已知数中有效数字最少的有多少个,结果就取同样多个有效数字);(2)把已知数中有效数字的个数多的,四舍五入到只比结果中有效数字的个数多一个;(3)进行计算(除法要比结果多算出一位),并把算得的数四舍五入到应该有的有效数字的个数。

例如,(1)求近似数26.79与0.26的积。

(2)求近似数9.7除以近似数25.78的商。

因24只有两个有效数字,故可把各数分别四舍五入到三个有效数字以后去计算;得出中间结果仍保留三个有效数字,即比法则规定的多保留一个;得出最后的结果,再四舍五入到两个有效数字。

再如,量得一个圆的周长约是3.73厘米,求这个圆的直径。

题目要求直径长度,需用“3.73÷π”去计算。

其中3.73是近似数,有三个有效数字;π是个准确数,它有任意多个有效数字,计算时,π取四个有效数字:解3.73÷π≈3.73÷3.142≈1.19(厘米)答:这个圆的直径约是1.19厘米。

【近似数混合运算方法】近似数的混合运算,要分步来做。

运算的中间步骤的计算结果,所保留的数字要比加、减、乘、除计算法则规定的多取一个。

例如,作近似数的混合计算:57.71÷5.14+3.18×1.16-4.6307×1.6。

解原式=11.23+3.689-7.41≈7.5说明:(1)57.71÷5.14,3.18×1.16,4.6307×1.6,所得的中间结果11.23,3.689,7.41,都比法则规定应当取的有效数字多取了一个。

(2)11.23+3.689-7.41是加减法,各数中精确度最低的是7.41,这个数实际上只有两个有效数字,就是只精确到十分位。

因此,最后求得的结果应当四舍五入到十分位,得7.5。

又如,“有一块梯形土地,量得上底约为68.73米,下底约为104.20米,高约为9.57米。

求这块土地的面积。

≈86.47×9.57≈828(平方米)(答略)说明:(1)68.73+104.20,所得的中间结果172.93,精确到0.01,没有多取的数位。

果四舍五入到三个有效数字,得828。

【预定精确度的计算法则】已给出计算结果所要求达到的精确度,要求确定原始数据的精确度,通常称其为“预定精确度的计算”。

预定精确度的计算法则,一般有:(1)预定结果的精确度用有效数字给出的问题。

如果预定结果有n个有效数字,那么原始数据一般取到n+1个有效数字。

例如,圆形面积大约是140平方米,要使算出的结果具有两个有效数字,那么测量半径r应达到怎样的精确度?π应取几个有效数字的近似值?解:为了使面积S具有两个有效数字,π和r就都要有三个有效数字。

因为r应该有一位整数,所以测量半径时,应该精确到0.01米。

π应该取三个有效数字的近似值--3.14。

(2)对于加法和减法,由于计算结果的精确度是按小数的位数来确定的,所以当预定结果的精确度用有效数字个数给出,那么就要先估计出和或差里最高一位数在哪一位上。

例如,梯形上底a约50米,下底b约60米,高h约40米。

测量时,应达到怎样的精确度,才能使算出的面积S有两个有效数字?要使S有两个有效数字,则(a+b)与h都应该有三个有效数字。

所以,测量h应精确到0.1米,而测量上底和下底,只需要精确到1米(因a+b有三个整数数位。

)在实际测量时,a、b、h都有两个整数数位,测量工具一样,因此常采用相同的精确度。

【一般验算方法】(1)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加法的验算方法有二:一是利用加法交换律,把加数位置交换后再相加,所得的结果必须与原计算的结果相同,说明计算才是正确的。

二是利用加法和减法的逆运算关系,把所得的和减去一个加数,所得的差必须等于另一个加数,计算才是正确的。

减法的验算也有两种方法:一是利用加减互逆的关系进行验算,把所得的差与减数相加,所得的和必须等于被减数,计算才是正确的。

二是利用被减数、减数、差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验算,用被减数减去差,所得的结果必须等于减数,计算才是正确的。

(2)乘除法的验算方法。

乘法有两种验算方法:①利用乘法交换律进行验算,把因数位置交换后再相乘,所得的结果必须和原来的计算结果相同,计算才是正确的。

②利用乘除互逆关系,把所得的积除以一个因数,结果必须等于另一个因数,计算才是正确的。

除法也有两种验算方法:①利用乘除互逆关系,把除数和商相乘(如有余数,还要加上余数),所得的结果必须等于被除数,计算才是正确的。

②利用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间的关系,把被除数减去余数所得的差(没有余数的不必去减),除以商,所得的结果必须等于除数,计算才是正确的。

(3)四则混合运算式题的验算。

四则混合运算式题的验算,虽然可采用上述加、减、乘、除法的验算方法去验算,但非常麻烦,不如采用重算的办法。

由于计算中最易错的是运算顺序、分小数互化等,所以重算可分三步走:①检查运算顺序;②检查分小数互化情况;③检查每步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4)解方程、解比例的验算方法。

解方程、解比例的验算,可将求得的解代入原方程或原比例,看等号两边的数值是否相等。

(5)应用题的验算方法。

应用题的验算可以采用下面三种方法:①用“一题多解”验算。

有多种解法的应用题,可用不同的解法去再解一遍。

若解得的结果一致,说明解法是正确的。

②用“还原法”验算。

将计算结果作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根据其数量关系,若算得其他已知条件和数据都是成立的(即能“还原”),则表明题目的解法是正确的。

③用分析、估算方法验算。

根据生活经验等,可知:求总数,结果不应小于部分数;求人数、植树棵树等,得数通常为整数;计算出油率、合格率等,得数不会大于100%;计算各种速度、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得数应基本符合实际情况;……否则,题目的解答便可能是错误的。

不过,分析、估算办法只能检验出大致的情况,大致情况检验出来后,还得用其他方法验算。

【弃九验算法】利用被9除所得余数的性质,对四则运算进行检验的一种方法,称为“弃九验算法”,简称“弃九法”。

用“弃九法”验算,首先要找出一个数的“去九数”(或称“弃九数”)。

把一个数各位数字相加,如果和大于9,又再将和的各位数字相加,直到和是一个一位数(和是9的要减去9得0),这个数我们便称它为原数的“去九数”。

例如8693:8+6+9+3=26-→2+6=8(去九数是8);721:7+2+1=10-→1+0=1(去九数是1)。

去九数也可以这样得到:把一个数中的数字9,或者相加得9的几个数字都划去,将剩下来的数字相加,得到一个小于9的数,这个数就是原数的去九数。

例如:“弃九验算法”也可以说,是利用“去(弃)九数”去进行验算的一种验算方法。

例如,验算下面的加减法,可先求出等号左右每个数的去九数,然后将等号左边的去九数相加减,若去九数的和(或差),与等号右边和(或差)的去九数不相等,则可以肯定,原来的计算是错误的。

例如(如果两个加数的去九数之和大于9,则应减去9)所以,可以肯定,原式的计算是错误的。

的确,正确的答案是70168。

假如最后的两个去九数之和或差,与等号右边和(或差)的去九数相等,那么在一般情况下,可以认为原来的计算大致没有错误。

例如所以,可以认为原来的计算大致没有错误。

减法的验算如所以,可以肯定,原计算是错误的。

事实上,原式的差应该是146410。

用弃九法验算乘法如下面的两个例子:(1)可以肯定,原来的计算是错误的。

确实,正确的答案应该是716478。

(2)可以认为,这道题大致没有错误。

用弃九法验算除法,可利用下面的关系式来进行: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

例如:(1)可以认为,这道题的计算大致没有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