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培训

合集下载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实践技能中西医结合是将中医学和西医学的优势进行有机结合,使病人得到更好的诊疗效果。

作为一名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需要掌握以下实践技能:1. 全面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基础理论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理论指导诊疗。

还要学习中医诊断学,如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等四诊方法。

同时要学习中医治疗方法,如针灸、推拿、汤药等。

2. 全面掌握西医学基础理论包括人体解剖、生理、病理学等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理论指导诊疗。

还要学习西医的各种检查技术,以及药物、手术等治疗方法。

3. 运用辩证论治的中医思维在看病过程中要用辩证论治的思维对症状进行分析,根据病机使用相应的中医治疗方法。

同时要注意统筹兼顾,处方用药要遵循「主治与合治」的原则。

4. 整合运用中西医技术手段在诊疗中能够充分运用中西医的技术手段,如中医的望诊闻诊问诊切诊与西医的各项检查技术相结合,根据病情制定综合治疗方案。

5. 注重中西医治疗方法的配合根据病情情况,合理选择并配合使用中西医治疗方法,使中西医的优势能够互补,提高治疗效果。

如适当配合使用针灸、推拿、汤药、药物、手术等。

6. 加强对疑难病症的研究通过对一些疑难病症的长期观察和研究,积累诊疗经验,不断提高诊疗水平。

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

7. 注重医患沟通,挖掘病因通过与病人的沟通,能够充分了解病史,挖掘病因,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根据中医“治未病”理念,注重预防治疗。

8. 倡导科学养生根据中医调理阴阳、培元固本的养生原则,指导病人合理膳食、作息及情志,实现身心平衡,提高抗病能力。

中医科医生技能培训计划

中医科医生技能培训计划

中医科医生技能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中医科医生作为中医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中医诊断、治疗和预防工作。

为了提高中医科医生的专业水平和临床技能,增强其服务能力和竞争力,本医院制定了中医科医生技能培训计划。

二、培训对象中医科医生及相关岗位人员。

三、培训内容1.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培训(1)中医基本理论知识: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气血津液等;(2)中医诊断技能:包括望、闻、问、切等诊断方法;(3)中医治疗技能:包括针灸、推拿、中药治疗等技能;(4)中医药文献知识:包括古代经典医书、名家医著等。

2. 中医临床实践技能培训(1)临床观察技能:通过临床观察病情变化,提高临床诊疗水平;(2)中医诊疗技能:针灸、推拿、拔罐等疗法的临床应用;(3)中医临床技能:掌握传统中医临床技术,如脉诊、舌诊等。

3. 中医专科知识培训根据不同中医科室的特点,进行不同的专科知识培训,如针灸科、推拿科、养生保健科等。

4. 中医科研技能培训中医科医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能够开展中医药研究工作。

因此,需要对中医科研技能进行培训,包括科研方法、文献检索,论文撰写等方面。

5. 中医药现代化培训中医药现代化是中医科医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培训内容包括中医药现代化发展趋势、临床应用现状、中西医结合等。

6. 临床技能培训(1)临床操作技能:包括穴位定位、推拿手法、针灸手法等;(2)临床急救技能:包括心肺复苏、中风抢救、伤口止血等。

7. 专业素养培训(1)医德医风:帮助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医德医风观念;(2)沟通技巧:提高医务人员与患者、家属的沟通能力,增强医患关系;(3)职业道德:强调医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四、培训方式1. 理论授课通过专业讲师授课,向中医科医生介绍相关基础理论知识,让其系统掌握中医基本知识。

2. 临床实践通过带教医师带领,向中医科医生示范操作技能,让其掌握临床操作技巧。

3. 现场观摩安排中医科医生到其他医院或诊所进行现场观摩学习,向其他医院学习先进的诊疗技术和管理方法。

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培训

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培训

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培训(第一站)考试范围-辩证论治ν主要在常见的病证与病种的中西医诊断与中医辩证论治。

常见的病证ν 1感冒(7,0)2咳嗽(8,13)3肺痈(0,0)4哮证(7,8)νν 5喘证(0,0)6胸痹(心痛)(7,7)7心悸(0,3)8血证(0,3)νν 9不寐(0,0)10 郁证(0,0)11 胃痛(15,10)12 呕吐(0,0)νν 13 泄泻(3,3)14 痢疾(4,7)15 腹痛(0,0)16 便秘(0,0)ν常见的病证ν17 水肿(13,16) 18 腰痛(0,0)19 淋证(3,3) 20ν消渴(6,6)21 胁痛(7,3) 22 黄疸(3,3)ν23 眩晕ν (9,9) 24 头痛(0,0)25 中风(3,3) 26 痹证ν (0,0)27 肠痈(0,0) 28 崩漏(0,4)ν29 肺炎喘咳ν (0,0) 30 小儿腹泄(3,0)(执业助理医师不考划“”部分)ν常见病种1ν上呼吸道感染2 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ν3 支气管哮喘ν4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0)5 充血性心力衰竭(0)ν6 糖尿病νν7 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常见病种8 急性肾盂肾炎(0) 、慢性肾盂肾炎ν9ν高血压病10 脑血栓形成、脑出血(0)ν11 急性胃炎(0)、慢性胃炎(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νν12 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3 细菌性痢疾ν14 急性胰腺炎(0)νν15 胆囊炎常见病种16 乙型病毒性肝炎ν17 缺铁性贫血(0)ν18ν风湿热(0)19 类风湿性关节炎ν20 急性阑尾炎(0)νν 21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22 小儿腹泻νν (泌尿系结石、上消化道出血、心律失常)要掌握辅助检查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1、心电图νν正常心电图室性期前收缩ν窦性心动过速ν窦性心动过缓νν心房纤颤急性心肌缺血ν典型心肌梗死ν2、X线片ν正常胸部正位片肺炎ν气胸ν正常腹部正位片ν3、实验室检查结果ν三大常规血清钾、钠、氯、钙ν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脂蛋白νν血糖肝功能ν肾功能ν考试时间和分值答题卡ν病例摘要赵某某,男,56岁,干部,2002-01-03初诊。

中西医结合培训计划

中西医结合培训计划

中西医结合培训计划为了更好地推动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我们制定了一份中西医结合培训计划,旨在培养具有中医和西医知识和技能的医生,提高其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同时增强患者的治疗体验和满意度。

一、培训目标1. 培养具有中西医结合知识和技能的医生;2. 提高医生的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3. 增强患者的治疗体验和满意度;4. 推动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和应用。

二、培训内容1.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包括中医养生保健、中医基本理论、中医诊断学等;2. 中医临床实践技能:包括脉诊、舌诊、针灸、推拿、汤药调配等;3. 西医基础理论知识: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4. 西医临床实践技能:包括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5. 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包括针灸结合药物治疗、中西医结合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等;6. 中西医结合临床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医生更好地理解中西医结合的实际应用。

三、培训方式1. 专业课程培训:请权威中西医专家授课,针对培训内容进行系统讲解;2. 临床实践培训:安排医生到相关医疗机构进行实地实习和学习,提高其临床诊疗技能;3. 案例讨论和病例分析:通过病例讨论和分析,增强医生的综合诊疗能力;4. 实际操作训练:针对针灸、推拿、药物调配等实践技能,进行操作训练,提高医生的实践能力。

四、培训评估1. 通过课程考核、临床实践考核、案例讨论和实际操作等方式对医生进行全面评估;2. 根据评估结果,对医生进行个性化的培训建议和指导;3. 对培训成效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方式。

五、培训周期1. 根据医生的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制定不同的培训周期;2. 一般来说,全面培训周期为1年,包括专业课程培训、临床实践、案例分析等。

六、培训人员1. 医院内部医生:特别是希望学习中西医结合知识和技能的临床医生;2. 医学院校学生:希望将来从事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医学生。

七、培训资源1. 请专业中西医专家授课;2. 利用现有医疗机构的临床资源进行实地实习;3. 积极开展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为培训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技能部分培训课件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技能部分培训课件

内伤
(无表 证,病 程长)
痰湿 ——痰黏稠色白+湿邪见 痰热 证 肝火 ——痰黄稠+里热见证 阴虚 ——痰稠量少+肝经见证
——干咳少痰+阴虚见证
2、咳嗽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外感
风寒 ——三拗汤 风热 ——桑菊饮 风燥 ——桑杏汤
外感邪气 正气
风寒 ——荆防败毒散 风热 ——银翘散 暑湿 ——新加香薷饮 气虚 ——参苏饮 阴虚 ——加减葳歲汤 阳虚 ——再造散(麻附细辛汤)
2、咳嗽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外感
(表证 +咳嗽, 病程短)
风寒 ——清涕、痰白清稀。 风热 ——黄涕、痰黏稠色黄。 风燥 ——干咳,唇鼻干燥舌红少津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第三站:临床答辩 依据考生随机抽取的试题,现场问答所测 试的问题。
中医临床问题答辩:现场口试 西医临床问题答辩:现场口试 辅助检查结果临床判读:现场口试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内 科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肺(感冒、咳嗽、哮病、喘证、肺痨) 心(胸痹、心悸、不寐、痫病) 脾胃肠(胃痛、呕吐、腹痛、泄泻、痢疾、便秘) 肝胆(胁痛、黄疸、头痛、眩晕、中风) 肾膀胱(水肿、淋证、阳痿) 气血津液(消渴、血证、郁证、虚劳、内伤发热) 经络肢体(痹证、痉证、痿证、腰痛)

中医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前培训

中医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前培训

2010年真题涉及病种及证型
中医内科 肝胆系12题: 胁痛-肝胆湿热证、肝络失养证 黄疸-阳黄 湿重于热证、疫毒炽盛证(急黄) 头痛-肝阳头痛、肾精亏虚证 眩晕-肝阳上亢证、痰湿中阻证 中风-中经络 风邪入络证 阴虚风动证 -中脏腑 脱证 -后遗症 气虚血滞证
2010年真题涉及病种及证型
中医内科 肾系6题: 水肿-阳水 风水相搏证 阴水 脾阳虚衰证 瘀水互结证 淋证-热淋、血淋 癃闭-肾阳虚衰证
考试开始: 考官将试题发给考生。
考生将试题标签贴在(或写在)答 题纸右上角。
考生根据所抽题号开始答题。
考试结束:
考生答完题后,将试卷和答题纸同 时交给考官。 考官认真核对答案和题号是否一致。 病历完成后不需签名。
注意事项: 考点集中,集体笔试 。 书写病历前,考生必须将姓名、准考证号、
考试类别、级别填写清楚。
诊断
中医 证侯
5
诊断
西医 诊断

中医治法
4
方剂名称
3
药物组成、剂 量及煎服法
6
西医治疗原则 与方法

合计
40
西医内容分值 ∥
中医 执业 师承
5
5
∥ 4 3 6 ∥ 40 ∥
中西 医结 合执 业
2
2
3 2 2 3
5 40 20
中医 助理 学历
5
6
∥ 6 3 8 ∥ 40 ∥
中医 中西医
助理 结合助 师承 理
采取三站考试方法
第一站 书写病历(40分)
根据提供的“病人资料”书写一份考试病 历。 目的:考察考生收集临床资料能力、诊断 能力、辨证论治能力、临床思维能力。
第二站 基本操作和体格检查(30分)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是为了评估医生们在
中西医结合领域应用的实践技能而设立的考试。

中西医结合是一种综合运用中医和西医理论与技术的医疗模式,目的是发挥两者的优势,提供更全面、个体化的医疗服务。

中西医结合的理念和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许多医疗机构
和科研领域,因此,执业医师需要具备相关的实践技能以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中西医结合理论知识考核:考生需要了解中医和西医
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还需要了解中西医结合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能力考核:考生需要通过实际案
例分析和模拟操作等方式,展示他们在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中的技能。

例如,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并有效地进行操作。

3. 多学科协作能力考核:中西医结合需要医生在不同的
学科领域进行合作,以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因此,考生需要展示他们在多学科合作中的交流与协作能力。

4. 治疗效果评估能力考核:通过分析并评估病人的治疗
效果,考生可以证明他们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有效性。

这需要考生对常见疾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有一定的了解。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的通过将证明考生具
备独立从事中西医结合实践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医生在中西医结合领域的专业水平。

通过这项考试,医生们将能够更好地应用中西医结合的理念和技术,提供更有效、个体化的医疗服务,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医院中西医结合培训

医院中西医结合培训
中西医结合旨在将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 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医疗资源的需求
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中西医结 合培训能够培养更多具备专业能力的医疗人才。
培训目标
培养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
提高临床诊疗能力
通过培训,使学员掌握中西医结合的基本 理论、方法和技能,能够独立开展临床工 作。
对中西医结合的期望与建议
01
强化基础理论学习
加强中西医结合的基础理论学习,包括中医和西医的理论知识,为临床
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02
注重临床实践
注重临床实践是提高中西医结合诊疗能力的关键,应增加临床实习和病
例讨论等实践环节,提高医疗人员临床应用能力。
03
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
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是促进中西医结合发展的重要途径,应积极开展学
培训成果展示
组织开展医院内部或与其他医疗机构的中西医结合培训成果展示活动,展示培训 成果和优秀案例。
经验交流
搭建经验交流平台,鼓励学员分享中西医结合培训的心得体会和实际应用经验, 促进相互学习与进步。
05
总结与展望
培训总结
培训目标达成
医院中西医结合培训的目标在于培养具备中西医结合诊疗能力的医疗人才,以满足临床需 求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经过培训,医疗人员对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和实践有了更深入的了 解,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综合诊疗服务。
医院中西医结合培训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31
• 培训背景与目标 • 中西医结合理论 • 培训内容与方法 • 实践与应用 • 总结与展望
01
培训背景与目标
培训背景
中西医结合的医疗模式
随着医学的发展,中西医结合的医疗模式逐渐受到重视,成为一 种独特的医疗服务体系。

2024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培训计划

2024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培训计划

2024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培训计划第一阶段:基础知识复习阶段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笔试考试考察内容主要包含五个模块:1.中医基础(140分):四大基础【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2.四大经典(20分):可单独分类;3.中西医临床(330分):内外妇儿针灸;4.西医临床(90分):药理诊断传染;5.医学人文(20分):伦理、法规。

近几年题型及相关题型的说明注:1.考试时间2小时,注意跨题型不能回看 2.考题更加临床化中西医执业考试各科目及分值分布笔试每科复习提点(1学时1小时)1.中医基础理论共16个单元:一头一尾说理论体系和养生特色。

中间分别讲三个主题:4个学说--人之物(体用关系是重点)--病因病机方法统筹。

计划用时1周。

2.中医诊断学头尾是绪论和思维应用,基本不考。

主要是在中间的四诊6单元和辨证7单元,其中四诊和脏腑辨证是绝对重点,占2/3以上分数。

计划用时1周。

3.中药学4.方剂学记忆模块,重点需要重复复习,记忆点松散,要找到共性和个性,抓重点章节的重点药物,有舍有得。

共需要3周。

5.四大经典每门经典节选30条重要的条文,每条条文的内容不多,或是关于一个病机论点,或是一个证方的概括。

以熟读、背诵为主。

一周时间熟读、背诵经典原文,详细请看考纲。

6.中西医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拿分相对容易,需重点记忆每个疾病的分型、治法和方药。

内科学占150分,一个单元,尽量不要丢分。

其中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占一半。

用时4周,每周2单元。

外妇儿科各2周复习,用时6周。

根据学员基础情况,制定个体方案。

7.针灸学:重点为12经脉的循行及主要腧穴,作用是什么,用时1周。

8.诊断学、药理学、传染病学,为最难章节,每年考试丢分最多的环节,此章节保及格即可,其中传染病较为简单。

每个学员列出自己最容易的拿分点,以会的牢记,不会的就放弃原则。

多刷题,多记忆,找规律。

每个学科找出自己的优势点,保稳。

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中医类别实践技能考试基地考务培训考核试题

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中医类别实践技能考试基地考务培训考核试题

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中医类别实践技能考试基地考务培训考核试题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1.2022年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实践技能一至三站规定的考试时间分别是()A.40分钟、15分钟、15分钟B.40分钟、20分钟、20分钟C.50分钟、20分钟、20分钟(正确答案)D.60分钟、20分钟、20分钟E.60分钟、15分钟、15分钟2. 考站分布图应避免公示的内容有()A.保密室(正确答案)B.阅卷室(正确答案)C.成绩录入室(正确答案)D.监控室(正确答案)E.考室3.试题、答案、评分标准等考试保密资料的()等环节须符合国家医学统一考试相关保密规定。

A.运输、接收(正确答案)B.保管、使用(正确答案)C.回收(正确答案)D.评阅(正确答案)E.销毁(正确答案)4. 考试基地的各项考试规章制度与工作流程,包括()A.考务管理制度(正确答案)B.安全保密制度(正确答案)C.成绩管理制度(正确答案)D.违纪违规处理制度(正确答案)E.考试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正确答案)5. 2021年国家医考办针对医师资格考试疫情防控下发以下哪些文件( )。

A.《疫情防控指引》(正确答案)B.《考生应试疫情防控须知》C.《疫情防控预案》(正确答案)D.《医师资格考试疫情防控要求》6. 2022年中医中西医结合试题分期投放是在第()站A.1、2、3B.1(正确答案)C.2D.37. 考试突发事件划分为()等级。

A.特别重大(Ⅰ级)(正确答案)B.重大(Ⅱ级)(正确答案)C.较大(Ⅲ级)(正确答案)D.预警(Ⅳ级)(正确答案)8.根据2014版《医师资格考试违纪违规处理规定》,考生有下列哪些行为的,终身不得报考医师资格()A.由他人代替参加考试的(正确答案)B.考试开始信号发出后,被查出携带电子作弊工具的C.威胁、侮辱、殴打考试工作人员的D.利用伪造证件、证明及其他物价材料报名的E.考前非法获取、持有、使用、传播试题或者答案的(正确答案)9. 下列各项,属于违反考官保密纪律的是()A.在考室内使用手机(正确答案)B.手机处于关机状态,放在口袋里不拿岀来(正确答案)C.在总考官允许的情况下,摘录标准答案用于学习(正确答案)D.在主考官同意的情况下,拿张题卡留作纪念(正确答案)E.在基地主任同意的情况下,拿题卡拍个照留作纪念(正确答案)10. 基地依托单位的考官不超过本基地执考考官总数的()A.40%B.50%C.60%(正确答案)D.70%11. 试卷交接应做到两查:()A.查密封、查种类B.查种类、查类别C.查密封、查破损(正确答案)D.查种类、查数量12. 试卷交接应做到四对:()A.核对类别(正确答案)B.核对种类(正确答案)C.核对单元或考站(正确答案)D.核对数量(正确答案)E.核对考组13. 第一站考室考生座位前后左右间距应在()以上,监考人员至少 2人,每一个考室应能同时满足()及以上人数同时开考。

中西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基本操作技能-3.中医技术操作一

中西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基本操作技能-3.中医技术操作一

中西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基本操作技能-3.中医技术操作一[问答题]1.迎香(Yíngxiāng,LI20)手阳明大肠经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定位:(江南博哥)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0.5寸,当鼻唇沟中。

主治:①局部病证:鼻塞、鼽衄、口歪;②胆道蛔虫症。

操作:略向内上方斜刺或平刺0.3~0.5寸。

[问答题]2.地仓(Dìcāng,ST4)足阳明胃经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定位:口角旁约0.4寸,上直对瞳孔。

主治:局部病证:口角歪斜、流涎、三叉神经痛。

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

可向颊车穴透刺。

[问答题]3.下关(Xiàguān,ST7)足阳明胃经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定位: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

合口有孔,张口即闭,宜闭口取穴。

主治:①面口病证:牙关不利、三叉神经痛、齿痛、口眼歪斜;②耳病证:耳聋、耳鸣、聤耳。

操作:直刺0.5~1寸。

留针时不可做张口动作,以免折针。

[问答题]4.足三里(Zúsanlǐ,ST36)足阳明胃经;合穴;胃下合穴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定位: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主治:①胃肠病证:胃痛、呕吐、噎膈、腹胀、腹泻、痢疾、便秘;②下肢痿痹;③神志病证:癫狂;④外科病证:乳痈、肠痈;⑤虚劳诸证,为强壮保健要穴。

操作:直刺1~2寸。

强壮保健常用温灸法。

[问答题]5.条口(Tiáokǒu,ST38)足阳明胃经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定位:上巨虚穴下2寸。

主治:①下肢痿痹、转筋;②肩臂痛;③脘腹疼痛。

操作:直刺1~1.5寸。

[问答题]6.地机(Dìjī,SP8)足太阴脾经;郄穴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定位:在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

主治:①妇科病证:痛经、崩漏、月经不调;②脾胃病证:腹痛、腹泻;③脾不运化水湿病证:小便不利、水肿。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指导用书(2021)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指导用书(2021)

一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 二常见心律失常的分类 Ⅰ快速心律失常 Ⅱ房室传导阻滞
一西医病因与发病机制 二中医病因病机 三临床表现 四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五诊断(血压分级与危险分层) 六鉴别诊断 七西医治疗 八中医辨证论治 九预防
一危险因素 二西医分型 三冠心病一级与二级预防 Ⅰ心绞痛 Ⅱ急性心肌梗死
(一)仁心仁术,关爱关怀 (二)民族国别,尊重差异 (三)保护隐私,维护尊严
第一节望诊 第二节舌诊
第三节闻诊 第四节问诊
第五节脉诊
第六节按诊
一全身望诊 二局部望诊 三望小儿食指络脉
一准备 二操作方法 三注意事项 四望舌内容
一听声音 二嗅气味 三闻诊注意事项
一问诊方法 二注意事项 三问诊的内容
操作体位 物品准备 操作方法 动作要领 术后处理 注意事项
操作体位 物品准备 操作方法 动作要领 术后处理 注意事项
操作体位 物品准备 操作方法 动作要领 术后处理 注意事项
0 1
第一节全身 状态检查
0 2
第二节皮肤 检查
0 3
第三节浅表 淋巴结检查
0 4
第四节头部 检查
0 6
第六节胸廓、 胸壁与乳房 检查
十三胸膜腔 穿刺术
十四腹腔穿 刺术
目的 临床应用 操作前准备 操作步骤与方法 注意事项
目的 临床应用 操作前准备 操作步骤与方法 注意事项
目的 临床应用 操作前准备 操作步骤与方法 注意事项
目的 适应证 禁忌证 操作前准备 操作步骤与方法 注意事项
目的 临床应用 操作前准备 操作步骤与方法 注意事项
一常用拔罐法的操作要点 二拔罐法的注意事项
一三棱针法 二皮肤针法 三耳穴压丸法
一晕针 二滞针 三弯针 四断针 五血肿 六皮肤灼伤及起疱 七刺伤内脏 八刺伤脑脊髓 九外周神经损伤

执业医师实践技能培训计划

执业医师实践技能培训计划

执业医师实践技能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执业医师实践技能培训旨在提升医生在临床实践中的技术水平,增强临床操作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提高医疗质量和医患关系,促进医务人员的不断自我提升和专业发展。

二、培训内容1. 临床操作技能培训(1)基本技能:包括血管穿刺、导管置入、基本外科缝合、管道留置等基础操作技能的训练。

(2)特殊技能:包括内窥镜操作、微创手术、介入治疗、紧急抢救等高级操作技能的培训。

2.临床风险管理培训(1)医疗错误预防: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形式,提高医生对医疗错误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2)患者安全保障:加强对患者安全相关法规和规范的学习,提高对患者安全的重视和保障意识。

3. 医患沟通与医患关系建立培训(1)沟通技巧:培训医生的沟通技巧,包括如何与患者和家属有效沟通、如何处理矛盾和冲突等方面的技能。

(2)医患关系建立:加强医生对医患关系的重视和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意识,提升医生的亲和力和服务态度。

4. 临床实践经验交流和案例分享组织医生在实践工作中的经验交流和案例分享,以加深医生对临床实践的理解和认识,提升医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和风险管理能力。

三、培训方法1. 理论讲座:邀请专业医生进行相关领域的理论讲座,介绍最新的临床操作技术和风险管理知识。

2. 病例讨论:组织医生进行病例讨论,针对典型病例进行深入分析,从中总结经验和教训。

3. 模拟操作训练:在模拟实验室或临床技能培训中心进行实践操作技能的模拟训练,如导管置入、手术缝合等操作技能的训练。

4. 实地实习:安排医生到相关医疗机构进行实地实习,学习和观摩先进的临床操作技术和风险管理经验。

5. 专业指导:组织专业培训师进行一对一或小组指导,让医生得到更为个性化的培训和指导。

6. 网上培训:利用互联网资源,组织医生进行在线培训,包括观看培训视频、参与网络讨论等形式。

四、培训计划1. 第一阶段:理论学习(1)时间安排:1个月(2)培训内容:听取理论讲座,学习基本理论知识,包括临床操作技术、风险管理知识、医患沟通技巧等。

中医技能培训计划

中医技能培训计划

中医技能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中医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提升中医师的临床技能和服务水平,制定本培训计划,旨在为中医师提供系统的培训,增强其中医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使之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中医药治疗服务。

二、培训对象本次培训对象为已具备中医师执业资格,并在中医专业领域从事临床工作的医师和从业人员。

相关人员须对中医药理论与实际操作有一定基础,并有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水平的愿望和需求。

三、培训内容1. 中医药基础理论知识培训:包括中医药基本理论、经络学、针灸学、中药学等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使学员能够深入理解中医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2. 临床实践技能培训:通过临床实践操作,学习中医临床诊断、病案分析、治疗方案设计和实施等技能,掌握中医临床实践的关键技术。

3. 中医药现代科学研究培训:学习中医药现代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了解中医药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成果,在科学研究领域有所突破。

4. 临床技能操作培训:包括针灸技能操作、中药煎煮与配伍技能、穴位定位和取穴技能、按摩和拔罐等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

5. 医师职业道德和患者沟通技巧培训:学习医师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以及如何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提升中医师的服务意识和医德医风。

四、培训方式1. 理论知识学习:均采用专业中医药教材,通过课堂教学、讲座和研讨会等形式,由具有丰富教学和临床经验的专家教授进行讲解。

2. 实践技能操作:通过临床实践、模拟操作和技能培训实践进行,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和辅导。

3. 实地考察学习:组织学员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包括到中医药博物馆、名医诊所等地进行实地学习和交流。

4. 线上学习:建立培训平台,提供课程视频、学习资料、在线答疑等服务,方便学员进行自主学习和交流。

五、培训周期本次中医技能培训计划为期三个月,包括理论知识学习、实践技能操作、实地考察学习和线上学习等环节。

六、培训考核与评价1. 培训期间将定期组织学员进行知识考核和技能操作测试,合格者方可进入下一阶段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培训要掌握辅助检查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1、心电图正常心电图室性期前收缩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心房纤颤急性心肌缺血典型心肌梗死2、X 线片正常胸部正位片肺炎气胸正常腹部正位片3、实验室检查结果三大常规血清钾、钠、氯、钙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脂蛋白血糖肝功能肾功能考试时间和分值答题卡病例摘要赵某某 ,男,56岁,干部,2002-01-03初诊。

平素嗜好醇酒厚味,半年前因丧偶而郁郁寡欢,3个月前感口干舌燥,烦燥易激,饮水增加,小便小便量多 ,未予诊治。

近一周症状加重 ,且感倦怠乏力 ,体征减轻 ,皮肤出现反复疮疥,遂来诊。

T:36 °,P:85次/分,R:18次/分,BP:17.3/12kPa。

神志清,体态偏胖, 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无力。

背部四肢皮肤可见较多的疮疖。

未见其它阳性体征。

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7.6mmol/L,2小时血糖12.3mmol/L,甘油三脂3.2mmol/L,尿糖(-。

主诉主诉:主症(或体征 +时间要求:全面突出 ,简明扼要 ,反映疾病特征 ,并能导出第一诊断。

例:烦渴多饮 ,小便量多 3月,加重 1 周。

现病史要求:围绕主诉记录发病到就诊前起病病情、主要症状特点、演变情况、伴随症、疾病发展变化情况 ,结合中医十问记录目前情况例:患者3个月前因饮食不节、情志刺激,逐渐出现口干舌燥,烦燥易激,饮水增加小便量多 ,未予诊治。

近一周上症状加重 ,且感体怠乏力 ,消瘦明显 ,背部及四肢皮肤反复出现疮疖 ,遂来诊。

现症见 :口干舌燥,烦渴多饮 ,尿频尿多,倦怠乏力 ,消瘦。

其它病史既往史、个人史、过敏史、婚育史、家族史:要求记录详细完整。

例:既往史:既往体健 ,无重要病史可载。

个人史 :平素嗜好醇酒、厚味。

过敏史 :无药物过敏史。

婚育史 :已婚,丧偶。

生儿育女(不详、略家族史:父母早逝,病在不详。

(略体格检查要求 :1、不要有漏项。

2、记录顺序规范。

(视、触、叩、听 ,望、闻、切3、重要阳性或阴性体征。

例:T:36 °,P:85次/分 ,R:18 次/分,BP:7.3/12kPa。

整体情况:神志清,精神可,面色白,体态偏胖,语言清晰,声音低,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无力。

体格检查皮肤、粘膜、及淋巴结 :背部及四肢皮肤可见较多的疮疖 ,未见斑诊及瘰疬。

头面部:头发欠光泽 ,头皮少量疮疖 ,眼、耳、鼻、口腔未见异常颈部:无抵抗强直 ,无压痛及肿块 ,气管居中,无瘿瘤。

胸部: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呼吸正常,无干湿啰音;心尖搏动及浊音界正常,心率85次/分,律整,未闻及杂音。

血管 :未见异常。

体格检查腹部:腹部平软,无压痛、跳痛及包块 ;肝脾未及,胆囊无压痛 ,肾无叩击痛。

二便及排泄物 :未见异常。

脊柱四肢:脊柱无畸形、强直、叩击痛 ,运动不受限 ;四肢正常。

神经系统 : 未见异常。

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7.6mmol/L,餐后血糖12.3mmol/L,甘油三脂2.2mmol/L。

尿糖(-。

辨病辩证依据要求:辨病辩证依据充分、完整 ,思路清晰、有条理 ,与病例临床资料相一致。

例:平素嗜好醇酒厚味 ,致脾胃运化失职 ,积热内蕴,化燥伤津 ,加之情志刺激 ,气机郁结化火 ,消灼肺胃阴津而发消渴。

故临证可见口渴多饮,尿频量多、消瘦等消渴见证。

肺热炽盛,耗液伤津,故口干舌燥,烦渴多饮。

肺主治节,燥热伤肺,治节失职,水不化津,直趋于下 ,故尿频量多 ;燥热日久,耗伤气阴 ,气阴亏虚 ,可见倦怠乏力 ,脉细数无力 ; 燥热内结 ,营阴被灼,脉络瘀阻 ,蕴毒成脓,发为疮疖;舌红少苔,脉细数为燥热伤津之象。

西医诊断依据要求:诊断依据充分完整 ,思路清晰 ,有条理,与病例临床资料相一致例:1、年龄 56 岁,起病缓慢。

2、有多饮 ,多尿,消瘦等糖尿病症状。

3、空腹血糖7.6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3mmol/L。

入院诊断中西医病名及中医证型诊断准确、全面规范、完整。

例入院诊断中医诊断 : 消渴病上消-肺热津伤消渴病并疮疖 -热毒蕴结西医诊断 :2型糖尿病2 型糖尿病并发皮肤感染治法要求:准确完整。

例:清热润肺 ,解毒生津方药要求:选方、用药(和/或选穴、手法等准确 ,药物剂量、用法正确 ,配伍合理。

例:消渴方加减花粉30g黄连10g生地黄15g葛根15g麦冬15g知母10g沙参12g双花15g公英15g水煎服日 1 剂针灸处方处方:肺俞膈俞胃脘下俞曲池鱼际血海太溪只针不灸 ,背俞穴平补平泻 ,曲池、鱼际、血海穴用泻法 ,太溪穴用补法。

签名:***病历书写要求:1、病史书写规范 ,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案规范》 (2000版有关要求;2、条理清楚 ,语言通顺 ,重点突出 ,医学术语运用规范 ;病案内容客观 ,准确地反映患者的病情 ;3、字迹工整 ,无涂改、无错别字。

病案举例病案 1郭某,女,50岁,已婚,工人。

2001-06-08初诊2年前饱食后出现右胁疼痛 ,伴后背痛。

嗣后常因油腻饮食而诱发 ,未曾诊治。

l 周前症状加重 ,不能自行缓解 ,于今日来诊。

症见 :右胁肋疼痛 ,伴后背疼痛 ,恶心 ,口苦 , 胸闷,纳呆,尿赤,便干。

平素喜食辛辣厚味。

T37°C,P80次/分,R18次/分,BP 120 /70mmHg,神志清楚,面红,墨菲氏征(+,无反跳痛及腹肌紧张,肝脾未触及,舌红苔黄腻, 脉弦。

WBC 10.8X109/L ,中性78%,淋巴22%,Hb120g/L,B超示:胆囊壁增厚。

肝功能正常。

辨病辨证依据 :平素喜食辛辣厚味,湿热蕴结肝胆,肝络失和,胆不疏泄,故右胁痛连背,口苦。

湿热中阻,升降失常,故胸闷纳呆 ,恶心。

热邪伤津 ,故尿赤,便干。

舌红 ,苔黄腻,脉弦为肝胆湿热之象。

针灸处方处方:日月期门阳陵泉行间侠溪手法:只针不灸 ,泻法。

病案 2李某某,男,10岁。

2001 年 10月 9日初诊。

呼吸困难反复发作 2年,受凉后再发 2小时。

患者 2年来每因受凉出现鼻痒 ,喷嚏,流涕,继则呼吸困难 ,以呼气为主 ,喉中哮鸣有声 ,干咳少痰,胸闷,移时自行缓解。

近半年来发作较前频繁,平均每月发作1 次,未经系统治疗。

现患者呼吸困难,喉中哮鸣有声,胸膈满闷 ,面色晦滞 ,口渴喜热饮。

舌苔白滑 ,脉弦紧。

有青霉素、红霉素过敏史。

其母幼时有类似病史,已有20年未发作。

T37.8 ° , P110次/分,R21次/ 分,BP130/75mmHg。

发育正常,口唇紫组见三凹征,双肺叩诊呈过清音,满布哮鸣音, 心律规整 ,心率 110次/分,未闻及杂音 ,肝脾未及。

胸透两肺透亮度增加。

l 年前查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lgE0.05g/L(正常范围0.0001~0.099/L。

辨病辨证依据 :寒痰伏肺,遇感引发,痰升气阻,气道不畅,以致呼吸困难而哮鸣有声。

肺气郁闭, 不得宣畅 ,则胸膈满闷。

阴盛于内 ,阳气不能宣达 ,故面色晦滞。

病因于寒 ,内无郁热 , 故口不渴而喜热饮。

舌苔白滑 ,脉弦紧 ,皆为寒盛之象。

针灸处方处方:中府天突膻中孔最太渊偏历手法:针灸并用 ,泻法。

病案 3陈某某,男,43岁,干部,已婚。

222年 2月8日初诊。

5 年来每因劳累或饮食失调,导致胃院部隐痛或疼痛加重。

曾先后服用多种中西药物治疗 ,均无明显疗效。

7天前,复因劳累而出现胃院部隐痛 ,喜温喜按 ,大便溏薄 ,且感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欠温。

遂来诊。

T:36.1 C,P:76次/分,R: 18次/ 分,BP:120/75mmHg。

神志清,体态偏瘦,舌质淡,苔白,脉沉弱。

剑突下压痛。

胃镜示粘膜充血,水肿,呈花斑状,红白相间。

辨病辨证依据 :脾胃为仓廪之官 ,主受纳和运化水谷 ,由于反复的劳倦过度 ,或饮食失调 ,均能引起脾阳不足。

中焦虚寒,故胃痛隐隐,喜温喜按。

脾胃虚寒,则运化失常,故纳呆食少。

脾主肌肉而健运四肢 ,中阳不振,则健运无权 ,肌肉筋脉皆失其温养 ,所以疲乏、手足不温。

脾虚生湿 ,故大便溏薄。

舌质淡 ,苔白,脉沉弱,皆为脾胃虚寒 ,中气不足之象。

针灸处方处方:中脘气海内关足三里公孙手法 :针灸并用 ,补法。

病案 4黄某,男,22岁,学生,未婚。

1998年 4月日初诊。

因外出于途中感寒 ,回家后周身不适 ,发热恶寒 ,咽喉疼痛。

7 天后发现眼睑浮肿 , 继则颜面四肢浮肿,小便红赤,请中医诊治。

症见:发热,微恶风寒,肢体酸楚,无汗,口渴, 心烦,咽痛,周身浮肿,尿少色黄,便秘。

T:38.2 °P:100次/分,R:19次/分,BP:130/80mmHg。

神志清,精神不振面色略红,咽部充血,双攸扁桃体肿大。

舌质红,苔黄腻,脉浮数。

尿蛋白++,红细胞++,颗粒管型0~1。

24小时原蛋白定量2.0g。

血常规无异常。

尿红细胞位相显微镜检查:多形型占80%,均一型占 20%。

BUN6.0mmol/L,SCr130 卩 mol/L辨病辨证依据因外出感受风寒后 ,风邪外袭,内合于肺 ,肺失宣降,水道不通 ,以致风遏水阻 ,风水相搏,流溢肌肤,发为水肿。

风邪袭表,卫表失和,故见微恶风寒,肢体酸楚,发热;风寒化热,上攻咽喉,故见咽痛;邪热伤津,故见口渴、便秘;邪热扰神,则见心烦;邪热趋于下焦, 热伤胞络 ,故见小便红赤。

舌质红 ,苔黄腻,脉浮数,均为邪热在表、水湿内停之征。

西医诊断依据 :1. 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史。

2. 有眼睑颜面及全身浮肿、血尿等症状、体征。

3. 尿蛋白++,红细胞++,颗粒管型0~l;24小时尿蛋白定量2.0g;尿红细胞位相显微镜检查示 :多形型占 80%,均一型占 20%。

人院诊断:中医诊断 :水肿风水泛滥西医诊断 :急性肾小球肾炎 D治法:疏风清热 ,宣肺利水。

方药:越婢加术汤加减。

麻黄10g生石膏30g(先煎杏仁10g茯苓皮15g大腹皮10g生姜皮9g桑白皮10泽泻 10g 赤小豆 15g 浮萍 10g 小蓟 30g白茅根 15g 白术 10g 甘草 6g水煎服日 1 剂针灸处方处方 :肺俞三焦俞水分水道委阳阴陵泉曲池列缺手法:以针刺为主 ,躯干部的腧穴用平补平泻 ,四肢部的腧穴用补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