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道德经_的诗学特色与翻译_杨柳

合集下载

《道德经》诗学特色与翻译美学解析

《道德经》诗学特色与翻译美学解析

ywjszxk@《道德经》以其闻名于世的深邃哲学思想成就了后来的“天书”与“哲学诗”美名。

虽然书中只有5000多字,但字字珠玑,充满了哲学性的思想,不仅涉及对世界万物根源的解释,同时还探讨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从文学特色以及翻译美学的角度分析《道德经》,它处处渗透着浓厚的文学特色与翻译美学。

笔者围绕《道德经》在字词、句法、修辞三个方面蕴含的文学特色与翻译美学展开详细的论述与解读,从而进一步为人们展现这部先秦典籍的魅力,并希望借助自己的微薄之力给后来者些许参考。

一、字词层面1.“道”字的多样性“道”字在《道德经》中出现的次数高达76次,有各种各样的含义,从诗学特色的角度看,关于“道”字的翻译充分展示出名著诗学特色中的多样性。

1944年尼特·宾纳出版了自己的《道德经》英译本,他将“道德经”译为“The way of life”,将“道可道,非常道”译为“Existence is beyond the power of words to define”,“道”字被翻译成了“Existence”(存在)。

而1955年,布莱克尼在其译作中将这句话译为“There are ways but the way is uncharted”。

在我国道教中,“道”是本源与本性的象征,控制着宇宙万物,预示着自然规律。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论从诗学特色的角度还是翻译美学的角度出发,我们都可以发现《道德经》的多样性特点。

2.“德”字的多样性从翻译美学的角度看,“德”字在译文中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式,纵观目前各种译本,绝大多数将“德”字译为“virtue”,但是“virtue”仅表现出了它的表面意思,不能代表它的全部意义。

阿瑟·韦利在翻译它时使用了“power”一词,将“上德不德”译为“the man of highest power does not reveal himself as possessor of power”。

_道德经_的美学特色与翻译_杨柳

_道德经_的美学特色与翻译_杨柳

《道德经》的美学特色与翻译杨柳范娟内容提要通过比较分析《道德经》原典中的母性之美、辩证之美、玄妙之美以及理雅各、韦利、林语堂和巴姆等多位译者的《道德经》英译本中相应的美学传译效果,本文揭示了《道德经》在英译过程中的审美问题,探讨了《道德经》的美学意蕴在英译过程中的再现和表现手法,并指出了今后的翻译传播策略与方向。

关键词《道德经》美学特征翻译DOI:10.13858/32-1312/c.2014.06.025杨柳,南京大学教授210093范娟,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210093《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哲学经典之一,是老子思想的集中体现。

它包括本体论、宇宙论、认识论、辩证论、人生论、政治论、军事论、语言论和审美论等多重思想体系,不仅有着重要的哲学意义和文学意义,同时也因其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而享誉世界,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迄今为止,已有近600个《道德经》译本问世,展现出道家思想的无穷魅力。

在本文中,笔者将从《道德经》的原典及其美学意蕴出发,探讨这部经典著作在译介与传播过程中的审美再现和表现问题,揭示审美与文本接受之间的关系。

一、母性之美与译者之歧老子以母性为美,其母性思想在《道德经》中贯穿始终。

从第一章开始到以后的许多章节中,老子多次论述母性观。

他认为“道”具有母性特质,把母子关系比喻为根本(道)和万物的关系,还十分强调女性的阴柔,认为柔能克刚,女性至上。

老子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这些精辟的论断,形象地表现了老子母性观的深刻内涵。

总而言之,老子的母性观可以概括为:阴柔、处下、无争、静谧。

这些观点与老子所倡导的“无为”精神不谋而合,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从政打仗,都不要急功近利,要怀抱谦卑之心,只有这样才能明哲保身,无为而获。

那么,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又是如何传达老子的母性观的呢?下面,笔者以理雅各(James Legge)、韦利(Arthur Waley)、林语堂和巴姆(Archile Bahm)等译者的译本为本文系南京大学985项目“跨文化与全球化”和2013年国家留学基金项目的部分成果。

杨柳古文翻译和注释

杨柳古文翻译和注释

杨柳古文翻译和注释
摘要:
1.杨柳的概述
2.杨柳的古文翻译
3.杨柳的注释
正文:
杨柳,作为一种常见的植物,自古以来就备受文人墨客的喜爱。

它们生长在河畔、湖边等地,形态优美,枝繁叶茂,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觉。

在古文中,杨柳常常被用来描绘春天的景色和表达离别之情。

在古文中,杨柳的翻译通常是“杨树”和“柳树”的统称。

如《诗经》中的“杨柳依依”,意指杨树和柳树随风摇曳的样子。

《庐山谣》中的“杨柳堆烟”,形象地描绘了春天庐山上的杨柳如同笼罩在烟雾之中的美景。

关于杨柳的注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读:
1.文学意义:杨柳在古文中常常代表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

如《离骚》中的“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诗人屈原以杨柳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2.文化内涵:在古代,杨柳具有很高的文化象征意义。

如《周礼》中记载:“杨柳,春之候也。

”意味着杨柳是春天的象征。

同时,杨柳还被认为是离别之情的代表。

如《雨霖铃·寒蝉凄切》中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描绘了一幅离别时杨柳依依的情景。

3.生态价值:杨柳在古代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

它们生长在水边,可以起
到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此外,杨柳的枝叶茂盛,能够为鸟类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具有很高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

综上所述,杨柳在古文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生态价值。

通过阅读古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们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

诺德文本分析模式看许渊冲《道德经》翻译

诺德文本分析模式看许渊冲《道德经》翻译

诺德文本分析模式看许渊冲《道德经》翻译作者:常宇驰来源:《青年时代》2017年第11期摘要:《道德经》是一部具有独特文学魅力和哲学内涵的著作,广受中外读者喜爱。

本文用诺德的文本分析模式考察许渊冲英译本《道德经》,通过对文内和文外因素的分析,探讨其采取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道德经》;文本分析模式;许渊冲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在大量引进世界文明的同时也更加注重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

其中,中华传统文化典籍的翻译扮演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翻译大家许渊冲多年来致力于中华文化的翻译,其诸多译作在国内外读者中好评如潮。

其翻译的《道德经》对于我国的文化对外传播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本文旨在通过诺德的文本分析模式对许译本《道德经》进行分析,探讨其翻译策略和方法。

一、文本分析模式概述德国功能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克里斯蒂安·诺德在其著作《翻译的文本分析模式:理论、方法及教学应用》中指出翻译过程中文本分析的必要性,并详细阐述了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

该模式认为文本是一种“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共同作用而实现的交际活动”。

文本分析的过程是译者更深层次理解原文和译文关系,得出翻译策略的有效途径。

对源语文本的分析可从文外因素和文内因素两方面着手,文外因素包括文本发送者、发送者意图、读者、媒介、交际时间、交际地点、交际动机和文本功能等;文内因素分为文本的题材、内容、前提、文本构成、词汇、句型结构和超语段特征等。

二、许译本《道德经》文本分析在许译本《道德经》的序言中,许渊冲先生指出,“在全球化的新世纪,出版这本现代化的《老子》新译本,也需可以让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光辉,对爱好和平的人类作出新的贡献。

”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从其言论中可以看出许先生在新译本中的推陈出新,以及其对目标语文本目的分析和理解。

通过对许译本《道德经》进行文本分析,在文内因素方面,题材往往应设在题目当中,从《道德经》一书书名即可得知其题材为经书;内容为八十一章合五千余字的文本;因年代久远,前提难以确定;文本由似简实丰的诗体短句构成;文中词汇使用简洁凝练,核心词内涵和外延广博,意义阐释不确定性大;句型结构丰富,对句较多,常见排比、比喻、顶针等修辞手法。

《道德经》诗学特色与翻译美学解析

《道德经》诗学特色与翻译美学解析

《道德经》诗学特色与翻译美学解析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代表作,其诗学特色体现在其语言表达上,以及其蕴涵的哲学思想。

一、《道德经》诗学特色
1、诗句简练,意境深远。

《道德经》的诗句简洁而富有层次,用词精准,表达深刻,使读者能够在诗句中体会到老子的深刻思想。

2、富有对比性。

《道德经》中的诗句充满对比性,以“有”和“无”作为对比,表达老子的哲学思想,强调谦卑与自然的和谐。

3、深入浅出,具有普遍性。

《道德经》的诗句深入浅出,描
绘出一种普遍的人生哲理,而不是一种特定的哲学思想。

二、《道德经》翻译美学解析
1、追求语言的准确性。

翻译《道德经》时,应注重语言的准
确性,尽量使用精确的词语,以表达老子的思想。

2、注重语言的精炼性。

翻译《道德经》时,应注重语言的精
炼性,使译文语言简洁而富有层次,以表达老子的哲学思想。

3、突出诗句的对比性。

翻译《道德经》时,应突出诗句的对
比性,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

综上所述,《道德经》的诗学特色表现在其语言表达上,以及其蕴涵的哲学思想,而翻译《道德经》时,应注重语言的准确性、精炼性和对比性,以表达老子的哲学思想。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值得收藏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值得收藏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值得收藏2021-12-06 08:24·田凌安《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

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被誉为万经之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

被华夏先辈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主题思想:道法自然。

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现在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所推崇和学习。

在当今的社会,压力不断的增加,我们的生活节奏不断的加快,但是滋养我们心灵的场所特别少,我们需要一个能够净化心灵的灯塔——《道德经》。

道德经全文共81章,5162字。

(注解便于阅读、理解,仅供参考,最好能在熟读融会贯通中自悟自得)《道德经》全文及译文如下第壹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解释】道,可以说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叫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名。

无,是天地原始的名字;有,是产生万物的名字。

所以常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

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运行。

这两者是同一个来源,只是名称不同。

都可说是含义深远。

深远再深远,就是一切奥妙的总门。

第贰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道德经原文及通俗译文全文解析

道德经原文及通俗译文全文解析

道德经原文及通俗译文全文解析《道德经》原文及通俗译文全文解析如下:1.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这句话的意思是,当大家都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善的时候,也就同时知道了什么是丑、什么是不善。

这告诉我们,对于美和善的定义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它们是人们对于事物的一种认知和判断。

2.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有和无是相互生成的,难和易是相互依存的,长和短是相互比较的,高和下是相互补足的,音和声是相互谐和的,前和后是相互接续的。

这是一种哲学观念,强调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变化。

3.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这句话的意思是,圣人用无为的态度来处理世事,实行不言的教导;任由万物自然生长而不去强加干涉,生养了万物但不占为己有,施加了仁德但并不依赖它。

因为不依赖仁德,所以圣人的仁德常在而不失。

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强调了做事的原则和方法。

4.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崇尚贤能之辈,可以使百姓不争名夺利;不珍贵难以得到的财宝,可以使百姓不做盗贼;不显耀可以引发贪欲的事物,可以使百姓心不乱。

这是治理国家的一种策略,通过避免引起百姓的贪欲和争夺之心来达到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5.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这句话的意思是,圣人治理国家时,会让人心灵空虚但不匮乏(没有贪欲),肚子吃饱但不肥胖(不过度享受),志向减弱但不消失(不过分追求),骨骼健壮但不累赘(不过度劳累)。

这是对人生的一种理想化描述,强调了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6.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圣人治理国家时,总是让百姓处于一种无知无欲的状态,即使有一些有智谋的人也不敢有所作为。

这是对上文“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等思想的进一步阐述和实践。

道德经译文及赏析

道德经译文及赏析

道德经译文及赏析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是中国古代一部具有重要影响的哲学经典,作者为老子。

它以简练深邃的语言,传达了道家的核心思想和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本文将给出道德经的一份译文,并对其进行赏析。

译文如下: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良以坚不拔之故。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以上为道德经的部分译文,道德经的文字简洁而深邃,留下了许多令人思考的哲学问题。

下面对其中几章进行赏析。

第一章中,“道可道,非常道”,表达了道不可名状的观点,意味着道不可言传,只能通过体悟来感悟。

这种观点强调人们不要把道理讲究明白,而是应该通过心灵的平静和内心的洞察力去认识道。

第二章中,“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提出了对立的观念,美和善的存在依赖于丑和恶的存在,二者相互依存。

这种观念告诫人们,无论是美还是善,都必须与其对立面相对比才能真正被认知。

第三章中,“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强调圣人治理社会的方法论,通过不追求物质和权力的方式,让人民心无旁骛,不争斗,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第四章中,“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道德经全文及通俗译文全文解析

道德经全文及通俗译文全文解析

道德经全文及通俗译文全文解析1.引言今天,我们将探讨的主题是《道德经》,这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哲理的古老文本,被誉为我国哲学的经典之一。

本文将对《道德经》的全文内容进行深度解析,并结合通俗译文,以便我们能更深入地理解其中蕴含的思想。

2.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在《道德经》的开篇,作者通过“道”这一概念,表达了对超越言语和概念的至高无上的存在的思考。

通俗译文中,“道可道非常道”直击本源的奥义。

这句话意味深远,提示着我们超越表面的事物,去探寻存在背后的真理。

这种超越性的思考方式值得我们借鉴和深入思考。

3.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第二章则探讨了美与丑的关系,通俗译文中,“天下皆知美之为美”表达了作者对普遍价值观念的思考。

在当今社会,价值观多元、相对化的情况下,我们有必要思考何为真正的美,而非被外界价值观左右。

这对我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有着积极的引导意义。

4.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在这一章中,通过“不尚贤,使民不争”一句,作者提出了一种颠覆传统统治观念的治国思想。

通俗译文中,这句话言简意赅地表达了作者强调的民主、平等的理念。

值得我们深思如何在现代社会中运用这一理念,构建更加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

5.结语:对《道德经》的个人理解在全文解析的过程中,我对《道德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作者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思想,对人生、社会、价值观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启发和指引。

这部古老的文本,不仅对古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更能够为当代社会提供宝贵的智慧和启示。

希望我们能够从中汲取智慧,指导自己的生活和社会实践。

//对《道德经》的个人理解在全文解析的过程中,我对《道德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部古老的文本不仅仅是一部哲学著作,更是对人生、社会、价值观等方面的重要启发和指引。

它提出了许多关于生活和社会秩序的深刻见解,对我们的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

我深感《道德经》强调了超越性的思考方式。

在当今社会,人们常常被繁琐的事务和物质追求所困扰,很少有时间去深入思考生命的真谛。

道德经全文解析及译文

道德经全文解析及译文

道德经全文解析及译文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有人问道:“天地之间的万物,都有道在其中吗?”老子回答说:“万物生长靠的是一个‘道’,但道并非看得见的道路,也不是听得到的声音,更不是能感觉得到的思想。

道没有形状,因为它本身就不存在。

道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因为它太抽象了,所以称之为道。

道可以说明却说不清楚,这才是道的特点。

”老子对“道”做了具体的描述。

他指出“道”的运动变化,不是靠事物自身而是靠“道”来维持,而且,这种运动变化产生的各种现象也是由“道”来规定的。

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不能用任何东西来衡量它。

老子认为,道不仅有无限大,而且还有无限小,其中包含了万物的全部信息。

大到宇宙万物,小到原子粒子,都可以从中找到它们的规律和信息。

老子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包括日、月、星辰等等,乃至山河大地、动植物等等,都是客观存在的,都是“道”的具体体现。

万物与“道”融为一体,万物的存在离不开“道”的支配,也就是说,道统摄万物,道在先于万物而存在。

而人们之所以能够认识事物、发现规律,就在于人类通过主观能动性,深刻认识了道。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老子说道:“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道德经》第三十五章老子说道:“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译文:有人问道:“道可以传授给别人吗?”老子说:“道是无法传授给别人的。

”又有人问道:“道有什么用呢?”老子说:“道的用处很多,可惜的是一般人不能理解和掌握它。

”再有人问道:“道究竟在哪里?”老子说:“道是无形无象的,但又不是无声无臭的。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简书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简书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简书《道德经》全文及译文简书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这个字,是可以表述的,然而我们通常所说的“道”,并非恒常不变的“道”。

同样,“名”这个字,是可以命名的,然而我们通常所说的“名”,并非恒常不变的“名”。

天地初始,无名无姓,因此我们可以观察到其本源的微妙。

当万物出现,各有其名,我们可以通过名称来了解其特性。

但这些名称并非恒常不变,它们是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的。

所以,我们可以在没有欲望的情况下观察到万物的微妙之处,也可以在有欲望的情况下观察到万物的边界。

这两者都源于万物,但名称不同,这就是所谓的“玄”。

而“玄”的深处,就是万物的根源。

二、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当天下人都认为某种事物是美的,那么这就已经是不美的了;当天下人都认为某种事物是善的,那么这就已经是不善的了。

这说明,人们的观念和评价标准是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而不是恒定不变的。

因此,我们不能仅仅依靠人们的评价来判断一个事物的好坏美丑,而应该自己独立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断。

三、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见可欲;不见可欲,使心不乱不崇尚贤能之辈,可以让百姓不争名夺利;不珍贵难以得到的货物,可以让百姓不贪图奇珍异宝;不显现可以引起的欲望,可以让百姓心不乱。

这是老子对于社会治理的三个建议:不推崇贤能之辈,以避免引起百姓的争夺;不珍贵难以得到的货物,以避免引起百姓的贪婪;不显露可以引起的欲望,以避免引起百姓的心乱。

这些建议并非完全适用于现代社会,但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如何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稳定,以及如何避免被外界的诱惑所迷惑。

(完整版)《道德经》全文和译文

(完整版)《道德经》全文和译文

(完整版)《道德经》全文和译文-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道德经》全文和译文2013-2-19转载自依江南第一章道可道(可以语言交流的道),非常道(非真正意义上的道);名可名(可以明确定义的名),非常名(非真正意义上的名)。

无名天地之始(天地在开始时并无名称),有名万物之母(名只是为了万物的归属)。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因此常用无意识以发现其奥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常用有意识以归属其范围)。

两者同出异名(两种思维模式同出自一个地方但概念却不相同),同谓玄之又玄(这就是玄之又玄的玄关窍)。

众妙之门(它是打开一切奥妙的不二法门)。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天下皆知美之所以为美),斯恶已(是因为丑恶的心灵在作崇);皆知善之为善(皆知善之所以为善),斯不善已(是因为不善的意念在作怪)。

故有无相生(因此而产生了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高下相倾)、音声相和(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前后相随等各种患得患失的主观意识)。

是以圣人(但是圣人),处无为之事(处于无区别心之无为境界),行不言之教(教化众生于不言之中),万物作焉而不辞(顺应万物的发展规律而不横加干涉)。

生而不有(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为而不恃(竭尽全力而不自恃已能),功成而弗居(功成业就而不居功自傲)。

夫为弗居(正因为他不居功自傲),是以不去(所以他不会失去什么)。

第三章不尚贤(不刻意招贤),使民不争(使民众不去争名);不贵难得之货(不稀罕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使民众不为盗)。

不见可欲(不见引发欲望的根源),使心不乱(就不会产生动乱的动机)。

是以圣人之治(所以圣人的治理方法是):虚其心、实其腹(普及虚心、养身的道理),弱其智、强其骨(宣传弱智、强骨的好处),【注:弱者道之用】常使民无知无欲(常使人民深刻感悟无知无欲的益处),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使那些自作聪明的人无用武之地)。

《道德经》原文译文注释评析及解读

《道德经》原文译文注释评析及解读

《道德经》原文译文注释评析及解读展开全文《道德经》原文译文注释评析及解读《道德经》原文译文注释评析及解读第四十三章[原文]天下之至柔,驰骋①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②,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③及之。

[译文]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腾越穿行于最坚硬的东西中;无形的力量可以穿透没有间隙的东西。

我因此认识到“无为”的益处。

“不言”的教导,“无为”的益下,普天下少有能赶上它的了。

[注释]1、驰聘:形容马奔跑的样子。

2、无有入无间:无形的力量能够穿透没有间隙的东西。

无有:指不见形象的东西。

3、希:一本作“稀”,稀少。

[引语]本章和十二章同样,都是讲人之尊严的,申述“柔之胜刚,弱之胜强”的“是谓微明”之术。

讲了柔弱可以战胜刚强的原理,又讲了“不言”的教诲、“无为”的益处。

此意贯穿于老子《道德经》的全书之中。

他指出,最柔弱的东西里面,蓄积着人们看不见的巨大力量,使最坚强的东西无法抵挡。

“柔弱”发挥出来的作用,在于“无为”。

水是最柔的东西,但它却能够穿山透地。

所以老子以水来比喻柔能胜刚的道理。

[评析]“贵柔”是《道德经》的基本观念之一,除本章论述外,七十六章以及其它一些章节里也多所论及。

“柔弱”是“道”的基本表现和作用,它实际上已不局限于与“刚强”相对立的狭义,而成为《道德经》概括一切从属的、次要的方面的哲学概念。

老子认为,“柔弱”是万物具有生命力的表现,也是真正有力量的象征。

如果我们深入一个层次去考虑问题,就会发现老子要突出的是事物转化的必然性。

他并非一味要人“守柔”、“不争”,而是认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即柔弱可以战胜刚强的。

这是深刻的辩证法的智慧。

因此,发现了“柔弱”方面的意义是老子的重大贡献。

《道德经》全文和译文【范本模板】

《道德经》全文和译文【范本模板】

《道德经》全文和译文2013-2—19转载自依江南第一章道可道(可以语言交流的道),非常道(非真正意义上的道);名可名(可以明确定义的名),非常名(非真正意义上的名)。

无名天地之始(天地在开始时并无名称),有名万物之母(名只是为了万物的归属)。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因此常用无意识以发现其奥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常用有意识以归属其范围)。

两者同出异名(两种思维模式同出自一个地方但概念却不相同), 同谓玄之又玄(这就是玄之又玄的玄关窍)。

众妙之门(它是打开一切奥妙的不二法门)。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天下皆知美之所以为美),斯恶已(是因为丑恶的心灵在作崇);皆知善之为善(皆知善之所以为善),斯不善已(是因为不善的意念在作怪)。

故有无相生(因此而产生了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高下相倾)、音声相和(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前后相随等各种患得患失的主观意识)。

是以圣人(但是圣人),处无为之事(处于无区别心之无为境界),行不言之教(教化众生于不言之中),万物作焉而不辞(顺应万物的发展规律而不横加干涉).生而不有(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为而不恃(竭尽全力而不自恃已能),功成而弗居(功成业就而不居功自傲).夫为弗居(正因为他不居功自傲),是以不去(所以他不会失去什么)。

第三章不尚贤(不刻意招贤),使民不争(使民众不去争名);不贵难得之货(不稀罕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使民众不为盗).不见可欲(不见引发欲望的根源),使心不乱(就不会产生动乱的动机).是以圣人之治(所以圣人的治理方法是):虚其心、实其腹(普及虚心、养身的道理),弱其智、强其骨(宣传弱智、强骨的好处),【注:弱者道之用】常使民无知无欲(常使人民深刻感悟无知无欲的益处),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使那些自作聪明的人无用武之地)。

为无为(以无为的境界处理政务),则无不治(国家就没有治理不好的理由)。

第四章道冲(道似一个器皿),似万物之宗(好像万物的根源),渊兮(它浩瀚无边啊),而用之或不盈(永远取之不尽).挫其锐(压制锋芒),解其纷(解脱纷扰);和其光(和顺光辉),同其尘(混同尘垢)。

道德经翻译

道德经翻译

道德经翻译道德经翻译本文《道德经》原文为:“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汉魏时期哲学家王弼认为《道德经》是老子在河上公《道德经》的基础上加以注释而成。

全书共81章,前37章为上篇《道经》,第38章以下为下篇《德经》。

《道德经》文本系统地阐述了道德哲学及其在治国、治身、治学等方面的运用。

其思想博大精深,是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的集中体现。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我们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我们是高级动物。

而许多小孩子看见一只蝴蝶,都会去追着玩,而不会停下来思考它的颜色好不好看,值不值得拍照。

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他还没有达到智慧的顶点。

这种例子比比皆是。

如果我们把自然界中的事物分类归纳的话,可以把自然界中的事物分成三类。

第一类是由原子组成的。

第二类是由分子组成的。

第三类是由基本粒子和光子组成的。

第一类东西非常微小,我们很难发现,但是它们却起着主导作用。

比如说人类的身体。

世间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除了人类的身体是由基本粒子构成的,这些基本粒子包括电子,质子,中子和夸克等,它们各司其职,分工合作,保证了人类的正常运转。

也就是说人类的身体由若干个粒子组成,而这些粒子可以在人体中发挥着它们各自的作用。

比如说人类的脑袋,在你受到惊吓或者遇到危险的时候,人类的大脑就会紧急地指挥着神经系统告诉你应该怎样做。

宇宙万物之所以能够相互交融、相互沟通,都是由于相互吸引的力量,因为力是可以相互传递的。

这种力量来源于同一性,它是宇宙万物之间可以进行信息交流的前提。

因为只要有任何一个宇宙万物有任何变化,其他宇宙万物必然感知到,这种力量叫做同步性。

世界上有着千千万万个宗教,有人甚至说,现在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宗教了,人们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理解某个东西。

老子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老子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老子道德经译文《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于是就有了令人嫌恶的丑;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于是就有了反面的不善。

所以,"有"与"无"相互突显,"难"与"易"相互促成,"长"与"短"相互显现,"高"与"下"相依而存,"音"与"声"相互陪衬,"前"与"后"相互照应——这些"名"相反而相成,迁延不居而不独立自足。

因此,圣人从事于无所成名的事务,施行无须仗名立言的劝教,坦荡迎候万物的涌现与流变而不抵触畏避,生养了一切并不拘系自有,做成了什么并不执为仗恃,成就了事业并不矜居功名。

就是因为他不矜居功名,所以他不会消逝。

《老子》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不崇尚贤才异能,使人民不至于炫技逞能而争名1一叶一世界逐利。

不看重稀贵之物,使人民不做盗贼。

不显露足以引起贪欲的物事,使人民的心思不至于被扰乱。

因此,圣人治理天下的原则是:排弃充斥于人民心中的各种成见,满足人民的温饱需求,软化人民的犟执趋求,提高人民的自立自足能力。

通常使人民不执成见、不生贪欲,使那些"智者"不敢为所欲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道德经》又名《老子》,是一部意义深邃的哲学著作,被尊为“天书”、“哲学诗”,在中国乃至世界文明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全书仅五千余言,却句句精妙,饱含哲理,不仅解释宇宙万物之源,而且探讨自然与人生之理,阐述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道德经》自传世至今,已有300多个译本,是除《圣经》之外翻译最为广泛的文学作品。

其整体的诗学特色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在字词方面,其核心词意义拥有阐释的无限性,这与《道德经》原本传达的哲学意义密不可分;在句法方面,文短意长,对句非常丰富,极富语言美和音韵美;而在修辞方面,则集中了排比、比喻、顶针、回环等多种修辞手法,现代汉语中几乎所有的修辞都能在《道德经》中寻到足迹。

然而,《道德经》本身的诗学特色以及在翻译过程中所体现出的诗学特点却未能受到研究界足够的关注。

本文正是针对这种情况,从字词、句法、修辞三个方面来分析《道德经》英译本是如何体现或改变原本的诗学特色的,进而分析翻译文本在跨国流动过程中的诗学策略与文化传播之间的关系。

一、多样性与开放性:字词层面的诗学翻译《道德经》作为一部哲学著作,特点之一在于其意义阐释的不确定性,这既是《道德经》的魅力之一,同样也是翻译的难点之一。

在词汇的翻译层面上,《道德经》体现出诗学的多样性和开放性,既体现了汉语诗学的特点,同时又反映出汉语意义的深广。

《道德经》共分为81章,每一章字数不多,多者80余字,少者20余字,间错而不断,往往中间还押韵,以增加文章的音乐性。

这样一来,译者对于字词的斟酌就要相当谨慎。

比如:“德”“道”“天下”等字词的意义在不同译者的翻译中就不完全相同。

在翻译中体现出的诗学特征也大不一样。

以下,仅以“道”“德”两个字为例进行具体讨论。

“道”在《道德经》中共出现了76次,由于其意义的复杂多样,“道”的翻译也体现出了多维性。

在尼特·宾纳(Nitter Bynner )1944年出版的译本中,书名《道德经》被译成了The W ay of Life 。

首句“道可道,非常道”被译成Existence is beyond the power of words to def i ne ,“道”变成了Existence 。

在布莱克尼(R. B. Blackney )1955年的译本中,这一句又变成了There are ways but the way is uncharted 。

在维克托·H ·梅恩(Victor H. Main )1990年出版的T AO TE CHING 中,同样的原句被译成The ways that can be walked are not the eternal way 。

国内出版的任继愈的注释本的英译为The Tao that can be spoken ofis not the eternal Tao (张德勋,2000:104)。

在道教中,“道”是道教教义的核心,代表着本源、本性。

是宇宙的本源与主宰者,既指“宇宙”的本体,又指“自然”的规律。

而在词典中,“道”的本义是指“道路”,这也是起初的众多译者们选择way 来翻译“道”的原因。

然而,如果我们试图用“道”来描述世界“本体”之义时,way 显然不是一个理想的译法。

因此,早在18世纪,“道”就以音译Tao 的方式进入了英语世界。

“道”译成Tao 的好处是保留了“道”在《道德经》中的原汁原味和声音效果,其陌生的诗学效果更容易引起读者们的广泛关注。

但是,从表层结构来分析,Tao 却不再具有直接提示“道路”这一意义的效果,也无法反应出“道”的哲学深意。

因此,笔者认为,在“道”字的翻译上很难找到一种两全齐美的方法,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道”在英文中具有一定的不可译性。

再来看“德”字在翻译中是如何被诠释的。

《道德经》中的“德”在不同的章节中有不同的含义,而“德”在英语中很难找到与老子诗学完全对应的词。

就现有的几个版本而言,大多数的“德”被译为 virtue ,但这只能说明“德”字的基本含义,而不是所有的含义。

阿瑟·韦利(Arthur Waley )将“德”翻译为power 。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韦利将这一段译为the man of highest power does not reveal himself as possessor of power 。

这里,韦利将“德”译为power ,除了上文提到的原因外,相信韦利也是将“上”直接与“君主”这一至高的权力象征相联系,直接将“上德”译成highest power ;而林语堂则译为superior character ,强调“德”是一种人性的内在特征和高贵品质。

而对于“德”字的翻译争议更多源于是否应该以通假字来理解“德”。

通假字是古汉语诗学的独有形式,在翻译中对通假字采取何种解释体现了个人《道德经》的诗学特色与翻译杨柳 衡浏桦 南京大学摘 要:本文从诗学的视角来考察《道德经》原本及译本的诗学特色,以及译者们采用的翻译诗学策略。

通过对《道德经》中字词、句法、修辞三个层面诗学翻译特色的分析和策略的研究,揭示不同的诗学翻译策略与文化传播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道德经;诗学;文学翻译;文化传播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3X (2011) 06-0021-0322的诗学观念和态度。

《道德经》第四十九章说道:“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这里,“德善”通常被理解为“德是好的”,译为virtue is good。

但有些译者认为这样的解释并没什么实质意义,他们主张这里的“德”与动词“得”相通,因此,“德善”的意思就成了“得到了善”,译为 he obtains goodness。

从几种典型的译本中可以看出,“德”的翻译差异相比于“道”字更甚,这正是由于不少译者增加了对“德”的通假字的理解。

由此可见,中文诗学的开放性本身赋予了原文多重理解的功能,而译者的不同理解也会造成许多不同的解读和翻译。

二、破与立:句型层面的诗学翻译《道德经》不但内容丰富,其句型也是别具特色。

每每三字、四字构成对句,文字优美,朗朗上口。

这样的句型特点对译者的挑战远胜于字词,因为原文中的对句数量非常多,而很多对句从汉语诗学的角度来讲非常精彩,但要在英语中找到对应的句型却决非易事。

因此,对于某些句子,译者必须采用“破”的手法,重新打破原文的句式,以实现翻译的转换,而对于另一些本意模糊的句子,译者会通过增减词语来重构语言。

本雅明曾把“纯语言”比作“花瓶的神韵”:原作和译作都是这个“花瓶”的碎片。

译者的任务就是要把这些碎片粘合起来。

但在这个粘合的过程中,有的碎片是无法完全复原的,因此,粘合后的花瓶的神韵与原来的花瓶的神韵是不会毫无损减的。

这样,译者的任务就不是去寻找相同的碎片,而是去寻找形状不同且相互吻合的碎片(杨柳,2009:81)。

在下面的一例中,译者们显然是“破”了原文的句型,“立”了新的诗学形式。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蔽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第二十二章)韦利译文:To remain whole, be twisted!To be come straight, let yourself be bent.To become full, be hollow.Be tattered, that you may be renewed.Those that have little, may get more,Those that have much, are but perplexed.(韦利,1999:47)汪榕培译文:Yield and you will remain intact;Bear wrongs and you will be set aright;Accept disgrace and you will be respected;Wear out the old and you will obtain the new;Be content with little and you will gain more;Have too much and you will be confused.(转引自王平,1996:59)首先,从韦译本来看,他未将原文的三字骈句照搬,而是打破这种句型,没有原文每句三字的工整,也没有任何的音美表现。

其次,韦译本采取了倒装的句式,前半句采用了短语,后半句采取单词,实现了“级”的转换。

而汪译本打破了原文的骈句结构,却不像韦译本那样“参差错落”(同上:58)。

两个版本的翻译采取了不同的句型,韦利采取的是to...be...,汪榕培采取的是verb...and you will,而原文结构则是“形容词+连词+形容词”。

可见,原文诗学特色在两个译本中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

我们再反观一个“立”的例子,看看译者们是如何通过“立”一个句型来实现诗学的传递的。

古今诗学体系的差异在理解上给读者带来了障碍,古汉语比较简洁,经常省略主语、谓语动词及其他句子成分。

因此,当两个字或者两个词直接放在一起时,就使不同的读者在判定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时有了不同的理解。

下面,我们来看看“心善渊”这个结构的翻译发生了什么变化: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第八章)陈荣捷(Wing-tsit Chan)译文:In his heart he loves what is profound.陈张婉莘(Ellen M.Chen)译文:(His/her) mind is good deep water(yuan).(转引自苗玲玲,2002:136)从译文中可以看出,陈荣捷将“善”看做是动词,“心”被译为副词短语in his heart,“善”表示love,这里的句型变为“在心里他爱渊”;而陈张婉莘将“善”看做是形容词,译为good,“心”译为mind,句型则变为“心是善的渊”。

由于古今句型结构的不同,同是“心善渊”三个字,翻译的时候就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构。

这样的诗学变形不仅涉及到译者自身的翻译策略,也与汉语诗学本身的特点和变化息息相关。

三、陌生化与改写:修辞层面的诗学翻译修辞,无疑是《道德经》诗学的经典部分。

而对于修辞形式的翻译,大体可以分为陌生化和改写两种。

下面,笔者以比喻和对偶的翻译为例加以说明。

(一)陌生的比喻《道德经》中的智慧不仅在于它能传递博大精深的思想,更在于它能用小小的比喻将复杂的道理简单化,其中深意耐人寻味。

而这些比喻不仅在中国人看来颇具深意,对外国人来说也是新颖无比。

例如,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

“小鲜”即新鲜的小鱼,意思即是在锅里烧煮新鲜的小鱼,切忌用猛火,否则,小鱼轻则失去鲜味,重则被烧焦烧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