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五章原文及翻译.doc

合集下载

道德经5章精解和译文

道德经5章精解和译文

道德经5章精解和译文
精解:
第五章主要讲述“天地之间”的神秘法则,强调“大道至简”。

它告诉我们,天地运行的自然法则是无为而治,没有任何强制或违背自然的行为。

人们应该顺应自然的变化和流动,不要过度干预,才能达到真正的和谐。

译文: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译文解析:
天地之间的运行好比一个巨大的皮袋,内部虚空而不坚硬,因此能够变化自如。

皮袋中的物体随着皮袋的运动而流动。

言辞过多、计算过细的人,无法与自然的法则相比拟。

与其纠结于外界的表象和细节,不如守住内心的中正之道。

道德经第五章原文及译文及感悟

道德经第五章原文及译文及感悟

第五章原文:道不可道,名不可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五章译文:道,是无法凭借语言来描述的,名,是无法凭借言语来命名的;它是没有名字的天地之始;有了名字,便是万物之母。

常常抛弃欲望,来观察它的奥妙;常常拥有欲望,来观察它的表现。

这两者,同样产生于相同的根源,但却用不同的名字来称呼它,称之为玄妙。

玄妙之又玄妙,是众妙之门。

感悟:道德经第五章的原文及译文清晰地诠释了道的概念,强调了其超越言语和名字的本质。

道理和名字之间的关系被描述为天地之始和万物之母的存在,这展示了道在宇宙间的根本地位。

作者通过排比的方式阐述了观察道的方式,即抛弃欲望以观察其奥妙,拥有欲望以观察其表现。

这种观点启示人们应以超然的态度去面对世界,通过不同的角度去理解道的玄妙之处,而非被表象所困扰。

玄妙之门则揭示了道的深远、晦涩和神秘,以及我们在追求道的过程中需要思维的开放、超越传统的观念和常识,这也是我们能够超越常规认知去寻求真正智慧之门。

在个人观点上,我认为道德经第五章所述的道是一种对超然的理性和思辨的综合体现,它不仅是一种能够引导我们生活的智慧,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和哲学探索。

通过超越言语和名字的限制,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世界和生命的本质,找到真正的内心平和和智慧之道。

道德经第五章的诠释,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命和世界的复杂性,从而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保持谦逊和敬畏,在现实生活中宽容、包容,追求心灵的平静和智慧。

道德经第五章的原文及译文及其感悟,不仅引发了我对道的深刻思考,也在生活中指引着我如何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去理解世界、面对挑战,寻求内心的安宁与智慧。

通过对这一课题的深入理解和探讨,我得以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道的真谛,学会了在纷繁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道德经第五章所述的道,作为对超然的理性和思辨的综合体现,不仅令人思索,更引领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寻求内心的平和与智慧。

《道经-第五章》(老子)简介、原文全文及翻译白话译文

《道经-第五章》(老子)简介、原文全文及翻译白话译文

《老子》道经·第五章
关于老子
《老子》,又称《道德真经》《道德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从38章开始为《德经》,并分为81章。

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第五章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五章译文
天地视万物与草扎成的狗一样,没有贵贱分别。

所以天地对待世间万物是一律平等无私的。

圣人的眼中,百姓与草扎成的狗一样,没有高低、贵贱的区别,所以圣人对待所有的百姓是一视同仁的,不会有分别心。

天和地之间,不就像一个风箱吗?虽然中空但永无穷尽,越鼓动风量便愈多,生生不息。

政令名目繁多反而会加速国家的败亡,不如保持虚静。

《道德经》第05章 多言数穷 原文翻译解读

《道德经》第05章 多言数穷 原文翻译解读

第05章多言数穷【原文】天地不仁①,以万物为刍(chú)狗②。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龠(yuè)乎③?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⑧,不如守中⑤。

【注解】①仁:仁爱、仁慈。

②刍(chú)狗:用野草扎成的狗,古人祭祀时用,用后即扔。

刍,野草。

③橐(tuó)龠(yuè):古代的风箱。

④数:通“速”。

⑤中:适中的意思。

【译文】天地无所谓仁爱,对待万物像对待祭祀时草扎的小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然生长;有道的人无所谓仁爱,对待百姓也如同对待刍狗一样,任凭百姓自己发展。

天和地之间,不就像一个风箱吗?虽然中空但永无穷尽,越鼓动风量便愈多,生生不息。

政令名目繁多反而会加速国家的败亡,不如保持虚静。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导读】老子表达了自己无神论的思想倾向,反对将天地、“道”进行人格化的观点。

他认为天地是自然的存在,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它对世间万物没有特定的感情,只是任其自生自灭、自由发展。

同样,圣人治理天下也应如此,让百姓自劳自息,尊崇自然规则,采取无为而治的方式。

太多的冗政繁令只会让人们不知所从,造成混乱。

【解析】这一章里:老子由天地的“不仁”,讲到圣人的“不仁”,进而提出了“守中”的思想。

和前文不执于一端、“不尚贤”、“无为而治”的思想是一贯的。

其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老子再次表述了自己无神论的思想倾向,否定当时思想界存在的把天地人格化的观点。

他认为天地是自然的存在,没有理性和感情,它的存在对自然界万事万物不会产生任何作用,因为万物在天地之间依照自身的自然规律变化发展,不受天、神、人的左右。

二是老子又谈到“无为”的社会政治思想,是对前四章内容的进一步发挥。

他认为,作为圣人——理想的统治者,应当是遵循自然规律,采取无为之治,任凭老百姓自作自息、繁衍生存,而不会采取干预的态度和措施。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王弼说:“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白相治理,故不仁也。

老子《道德经》解读:第五章:天地不仁

老子《道德经》解读:第五章:天地不仁

老子《道德经》解读:第五章:天地不仁第五章:天地不仁【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注释】天地不仁:天地是无所谓仁慈偏爱的。

这里的“仁”并非儒家所说的仁义,而是指私爱、偏爱。

狗:古人用谷草扎成的用以祭祀天地神灵的狗。

橐龠:用手操作的鼓风工具,即风箱。

虚:空。

屈:竭,尽,多言数穷:指政令过多反而会行不通。

多言:喻政令繁多。

穷:碰壁,行不通。

守中:持守虚静。

【译文】天地是无所谓仁慈偏爱的,它对待万物就像对待当狗一样平等,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无所谓仁慈偏爱的,他对待百姓也像对待狗一样,任凭百姓自作自息。

天地之间,不正像一个大风箱吗?静止的时侯,它只是一个空虚的世界,而一旦动起来,就会运转不总,永远不会枯竭。

统治者政令太多,反而会加速灭亡,不如保持虚静,方可进退自如。

【解析】本章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意思。

其一是老子再次表述自己无神论的思想倾向,否定当时思想界存在的把天地人格化的观点。

他认为天地是自然的存在,没有理性和感情,它的存在对自然界万事万物不会产生任何作用,因为万物在天地之间依照自身的自然规律变化发展、不受天、神、人的左右。

其二是老子又谈到“无为”的社会政治思想,这是对前四章内容地进一步发挥。

他认为、作为圣人——理想的统治者,应当是遵循自然规律,采取无为之洽,任凭老百姓自作自息、繁衍生存,而不会采取干预的态度和措施。

这些都突出反映了老于关于世间万物平等的思想,老于子把世间万物都看成是合理的存在,没有等级的差别,“天地不仁”,可视为老子的世界观,“圣人不仁”则包含了老子人人平等的法治思想,世间万物都是由“道”创造出来的,“道”本身就代表了一种公平。

所以本章老子从“天道”推论“人道”,由“自然”推论“社会”,其核心思想还是闸述清静无为的好处,提倡“无为”的洽世之道。

这一章老子依然从反对“有为”的角度出发,仍谈论的是“无为”的道理。

【解秘】《道德经》第五章“虚用”

【解秘】《道德经》第五章“虚用”

【解秘】《道德经》第五章“虚用”《道德经》第五章“虚用”【原文】老子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意译】天地是不讲仁义礼智信的,它把万物当成草扎成的狗一样很平常,这就是天地真正的仁义礼智信;圣人效法于天地自然,也是不讲仁义礼智信的,圣人把庶民百姓和皇亲国戚都看得很平常,这就是圣人真正的仁义礼智信。

天地之间的至真妙道,就像风箱中的虚空一样,正是因为虚空,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你把风箱拉得越快,从风箱中涌出来的风就越多。

人们都说阴阳数术是穷究宇宙万物的,但就是不知道怎样的去执中守正立人极。

【札记】天地和圣人虽不仁,不仁之仁是至仁,至仁是真正的仁。

道生养了宇宙万物,道灭绝了宇宙万物。

该生则自然生,该灭则自然灭,该用则自然用,该弃则自然弃,一切都在自然之中。

圣人是以宇宙万物大自然为宗师的,宇宙万物大自然的客观存在,通过眼鼻舌意及感触而作用于心,心之意又通过语言文字形象表达出来,这就是真言和圣训了。

所以圣人又以心为师,以自性为师,代天宣化,替天行道,圣人的言行举止,皆是宇宙万物大自然缩影在人身上的反应。

故天不仁,圣人也不仁。

天地和圣人不是不仁,而是大仁而不见仁,玄德而不见德,亦即圣人有仁无仁无无仁,无仁之仁是真仁;圣人无仁有大仁,大仁不仁才是真正的仁。

虚空之用,就是妙道之有为。

空而后能容,清而后能静,修行修道修虚空,练功练德练清静。

施舍有形,得到无形,无形之形是真形。

虚用是全方位全时空的无为而无不为的大道之真用。

虚为静,用为动,动则为太极,太极为阴阳,阴阳为对峙,有对峙就有了比较和好坏之分。

道之用,在动中求静,把握动中之静,就是守中。

冲气以为和,就是太极变中极,中极就是守中,唯有守中才能建功创业立人极。

守中就是德,唯有守中才能通道真。

道家养生文化中的炼丹,就是老子守中学说在人体生命科学上的实践。

老子说守中,可守中,非常守中。

《道德经》第五章解读

《道德经》第五章解读

《道德经》第五章解读《道德经》第五章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这一章啊,初读的时候就像一团迷雾,可要是咂摸咂摸,那里面的滋味就像陈年老酒,越品越香。

咱先说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句话。

啥叫“不仁”呢?这可不是说天地和圣人残忍没爱心啊。

你看,天地对待万物就像人们对待祭祀用的刍狗一样。

刍狗啊,在祭祀之前被精心打扮,备受尊崇,可祭祀完了呢,就被扔到一边了。

天地对万物,不会偏爱谁,不会因为这朵花长得好看就多给点阳光雨露,也不会因为那棵草长得弱小就不让它经历风雨。

就好比一场大雨下来,不管是大树还是小草,都得接受洗礼。

这就像在学校里,老师对待学生不能说因为这个学生长得可爱就多给他小红花,对待每个学生都得一视同仁,按照规则来,这才公平公正。

那“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又是什么意思呢?橐龠啊,就像咱们现在的风箱。

你看风箱啊,它中间是空的,可这个空不是没用的空,你拉动它的时候,风就源源不断地出来了。

天地之间呢,就有这么一种空灵的感觉。

就像咱们的心,如果心里装满了乱七八糟的偏见、私欲,就像风箱被堵住了一样,那还能有什么活力呢?心要像天地之间那样空灵,才能容纳更多的东西。

这就好比一个杯子,如果里面装满了脏水,不倒掉怎么能装下美酒呢?再说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有些人啊,一天到晚唠唠叨叨的,总觉得自己说得越多就越有理。

其实呢,话太多了往往就会把自己逼到墙角。

就像吹气球,你不停地吹,总有吹爆的时候。

在生活里,我们也经常能看到这样的人,遇到事情就不停地说啊说,结果把自己说得晕头转向,别人也听得心烦意乱。

还不如保持一种适中的状态,该说的时候说,不该说的时候就闭嘴。

这就像走钢丝,平衡很重要。

这一章的《道德经》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照见自己生活中的种种。

我们有时候就像那渴望特殊待遇的万物,希望天地能偏爱自己一点,可这是违背自然规律的。

《道德经》第五章

《道德经》第五章

《道德经》第五章孔德①之容②,惟③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④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⑤。

窈⑥兮冥⑦兮,其中有精⑧。

其精甚真⑨,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⑩不去⑪,以阅⑫众甫⑬。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⑭译文大(空)德之容,惟大道是从。

大道(场)之为物,为无物,为夷希微,为不可感觉之物,不可捉摸。

无物啊,其中有(产生)象。

无物啊,其中有(产生)物。

空无、虚空、虚无,其中有(存在)精理(真理、道理、道法、法则);其精理真真是本元(道、始基、本源、本原)原有的、本来的、固有的,其中有已经应验证明的。

自古及今,自今及古,其精理不去(不离开,没有差别),以观众物的始基。

我如何得知众物始基之状呢?循道循理遵循法则!注释①孔德:洞德;空德;大德;美德,嘉德。

孔:洞,窍,窟窿;空;嘉,美;通达;大。

孔,窍也,空也。

——《玉篇》空:孔,窟窿;空虚,空无;空间;广阔,空旷;岑寂,幽静;明净无挂碍;道家谓虚静之性。

空虚:空无;空旷冥漠;豁达,没有成见;指天空,亦喻朝廷。

洞:清澈;透彻,清楚;窟窿,孔穴;贯穿,通达;通晓,知悉;数字“0”的另一种说法。

洞观:谓清澈见底;透彻地了解,深入地观察。

洞察:深入、清楚地察知,发现内在的内容或意义,洞察其本质。

河上公注:“孔,大也。

有大德之人,无所不容。

”一说,孔即“空”,“孔德”意谓以空为德。

《老子》:“孔德之容。

”王弼注:“孔,空也。

惟以空为德,然后乃能动作从道。

”《后汉书·冯衍传下》:“遵大路而裵回兮,履孔德之窈冥。

”李贤注:“孔之为言空也。

窈冥谓幽玄也。

道以空为主,故无物而不容。

”②容:(1)相貌,仪表,景象,状态。

(2)礼仪,礼法。

(3)形容。

形容:指盛德的表现,体现。

《诗大序》:“颂者,美盛德之形容。

”宋王禹偁《单州谢上表》:“此际臣之本郡实有行宫,傥得导行皇舆,扫除御路,撰礼天之书册,虽匪职司,对盛德之形容,敢忘歌颂。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刘驾》:“虽不足贡声宗庙,形容盛德,愿与耕稼陶渔者歌江湖田野间,亦足自快。

《道德经》注音版第五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注音版第五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注音版第五章原文及译文【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注音版】天(tiān)地(dì)不(bù)仁(rén),以(yǐ)万(wàn)物(wù)为(wéi)刍(chú)狗(gǒu),圣(shèng)人(rén)不(bù)仁(rén),以(yǐ)百(bǎi)姓(xìng)为(wéi)刍(chú)狗(gǒu).天(tiān)地(dì)之(zhī)间(jiān),其(qí)犹(yóu)橐(tuó)龠(yuè)乎(hū)?虚(xū)而(ér)不(bù)屈(qū),动(dòng)而(ér)愈(yù)出(chū).多(duō)言(yán)数(shù)穷(qióng),不(bù)如(rú)守(shǒu)中(zhōng).【译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这里的刍狗,的意思就是草做的狗。

狗在古代本来是作祭祀用的牺牲,在祭祖宗、祭天地等典礼中,如现在的冷猪头、牛、羊等。

后来由于社会风气的演变,不再用真的狗,而用草扎一只狗形来代替。

天地对地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一视同仁。

都是按照自然规律在运行着,生也好,死也好,都有其规律,天地无所谓对他们“仁”与“不仁”看到这个句子让我想起来毛泽东的一句话“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老天要是有情意天也会老去的。

所以老天无所谓“仁”与“不仁”。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圣人对待百姓,也像对待刍狗一样一视同仁,老百姓安居乐业、生老病死。

圣人治理都是用“无为”的方法来治理,也无所谓“仁”与“不仁”“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天地之间好像一个风箱子一样,当中是空的,但抽动起来可以发出无穷无尽的风力。

《道德经》第五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第五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第五章原文及译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ó 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

圣人也是没有仁爱的,也同样像对待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

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

人如果过多的政令繁苛,反而会加速败亡,不如保持虚静。

在这里,“天地不仁”并非说天地残暴,而是强调天地没有人类的那种偏爱、感情,它按照自然规律运行,对万物一视同仁。

“刍狗”是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祭祀前备受重视,祭祀后就被丢弃,这是一种象征,表示万物在天地的自然规律下平等地发展变化。

“橐龠”这种风箱的比喻,则是在说明天地间的那种生生不息的自然力量,它看似空虚却有着无尽的能量。

而对于统治者(圣人)来说,过多的干预(多言)往往会让事情走向衰败,“守中”就是要遵循自然的平衡与规律,不要过度地去施加人为的影响。

高中语文选修《老子五章》原文和翻译

高中语文选修《老子五章》原文和翻译

高中语文选修《老子五章》原文和翻译《老子五章》原文和翻译老子五章是《道德经》中的五个核心章节,被公认为老子思想的集中展示。

本文将为您呈现《老子五章》的原文和翻译,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老子思想的精髓。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翻译:道,可以说出来的,不是永恒的道。

名,可以命名的,不是永恒的名。

无名的是天地的起源,有名的是万物的母亲。

因此,常常没有欲望,以观察其奥妙;常常有欲望,以观察其局限。

这两者,虽然从同一来源,但却有不同的名称,统称为玄。

玄中又有更深奥的存在,这是一切奇妙之门。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翻译:天下人都知道美是美,就会有丑;人人都知道善是善,就会有恶。

因此,有和无相生,难和易相成,长和短相比,高和低相对,音声和谐相合,前和后相随。

所以,圣人对于无为的事,不使用言语教导,万物自然而然地成就而不加斥责;生而不占有,为而不依赖,功成而不居功。

只有不居功,才不会离去。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谛〕视其〔精〕,复〔小〕极。

〔苦〕于不〔劲〕,则无所不〔亡〕。

翻译:不推崇贤人,使人民不争;不追求稀有的珍品,使人民不去偷窃;不显露可欲之物,使人民的心不烦乱。

因此,圣人的治理之道就是内心虚空,胃口满足;意志温和,骨骼坚强。

常常使人民无知,无欲。

使人们回归纯粹,再度精神集中。

在不勉强之下,就无所失去。

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老子道德经详解第五章众生平等

老子道德经详解第五章众生平等

老子道德经详解第五章众生平等老子道德经详解第五章众生平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刍狗:古人用谷草扎成的用以祭祀天地神灵的狗。

刍狗虽结草而成,但祭祀的人却视其有魂灵而装饰打扮并侍奉它们,以求福于天地神灵。

待大礼已毕,刍狗的魂灵升入天堂,它也就还原为纸草了,或者以火焚之,或者任人践踏。

圣人以百姓为刍狗,实质上是视百姓若神灵,从而敬重他们,保护他们,服务于他们,目的是为了国泰民安。

倘若有人灵魂丧失,做出有害于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事情,就会遭到法律的制裁和人民的唾弃,下场如同丧失了灵魂的刍狗。

万物虽为天地所生,但无一物为天地所偏爱。

天地统治万物利用的是至诚不移的自然规律,万物的生长发育,只能遵循这一规律,否则就会受到严惩。

圣人效法天地,以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违犯法律,就要受到法律的严惩。

圣人是由人民推举产生的,是人民的代言人,是法律的执行者和捍卫者。

在圣人的心目中,只能存有法的观念,而不能存有“仁”的观念。

有了“仁”的观念,就会以自我为中心,用权力代替法律,这样一来,法律就会失去威严,社会就会滋生罪恶,百姓就要遭殃,这才是统治者最大的不仁。

“不仁”是老子的法治思想。

仁是目的,不仁是措施,唯有不仁,才能至仁。

天地至仁,用至诚不移的自然法则来体现;圣人至仁,用完善的社会法律来体现。

另外,“天地不仁”是万物平等的思想,“圣人不仁”则是人人平等的思想。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橐籥(tuóyuè):用手操作的鼓风工具,即风箱。

天地之间,风霜雨雪,电闪雷鸣,皆为天地二气激发涤荡所致,万物生生不息,无不依赖此气。

如果把天地比作一个大风箱,那么人体就是一个小风箱。

风箱的作用在于使炉火更旺。

如果用风箱的原理来治身,则生命会更富有激情,生命力会更强。

具体要求是“虚”和“守中”,反对“躁动”和“多言”。

虚,贵在心意不动,目的在于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即“不屈”。

《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不仁——万物演化之道

《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不仁——万物演化之道

《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不仁——万物演化之道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ó yuè)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译文:天地没有仁爱之心,用万物做成刍狗;圣人也没有仁爱之心,用百姓做成刍狗。

天地之间就好像是一个大风箱啊,很虚的时候也不会屈曲,一运动起来就有很多风出来。

话多了就会经常进入困境,不如守在中间的状态。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没有仁爱之心,用万物做成祭祀用的草狗;圣人也没有仁爱之心,用百姓做成祭祀用的草狗”。

刍狗是指草扎成的用于祭祀的草狗。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仁是指仁爱。

仁字在字典中的解释很模糊,什么是仁的边界界定也不清晰。

仁字的本意是人与人之间的亲近友爱。

那么仁是指什么人与什么人之间的亲近友爱呢?仁字的左边是一个人右边是一个二。

既然是二那就是“你”和“我”的事情不涉及“他”,所以仁是在两个主客体之间表现出来的,不会涉及到第三方面以上。

什么叫“仁是两个主客体之间表现出来的,不会涉及到第三方面以上”?比如在同一件事情上主审官不能同时对被告和原告都表现出仁而只能对原告或被告中的一方表现出仁。

对原告的仁就是对被告的不仁,对被告的仁就是对原告的不仁。

如果是完全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处理就不存在仁的问题而是公平公正的表现。

再者,既然是二就不能混而为一,所谓不能混而为一就是“两个主客体之间就是两个主客体之间”,“你”和“我”就是“你”和“我”而不能变成“我们”,如果能把“你”和“我”之间的亲近友爱变成“我们”之间的亲近友爱那就不叫仁而叫其它。

比如父与子之间的关系就可以是“我们”,所以父与子之间的亲近友爱就不叫仁而叫孝和慈。

所以仁是什么?仁就是没有其他亲友关系的两个人之间的亲近友爱,是有主体和客体的一种不对等的亲近友爱,这种亲近友爱包括帮助、同情、怜惜等表达善意的思想和行为。

既然仁是两个主客体之间的亲近友爱是我和你的事情不涉及他,那么仁就是有偏向性的,是小范围内的亲近友爱,不是能够对待所有人的。

《道德经》(第五章)解读

《道德经》(第五章)解读

《道德经》(第五章)解读《道德经》(第五章) 解读一、原文第五章天道非“人道”(题目为学而观复所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二、译文(意译)天地无所谓仁爱,它对待万物就像对待用草扎成的狗一样“麻木不仁”;圣人以天道为法,也把百姓当成刍狗。

你看天地之间不是就好像一个大风箱吗?你怎样地“以空使空”地使用它,它都不会不够用,而且越鼓吹使用它,它的能量反而越有增无减。

但是你若妄用你的主观意志,却只会加速减少你可从中获得的能量,因此不如老老实实地守持这“中空”的法则来依道而行。

三、释词仁:《说文解字》释为:“仁,亲也。

从人,从二。

”本义为以人道待人,即讲仁爱。

用于道德范畴指人与人互相友善;又引申指同情,怜悯。

刍:本义为割草,引申为喂牲口的草。

“刍狗”指用草扎成的狗。

橐龠:“橐”,本义为一种无底的袋子,盛物时须用绳捆扎住两头。

又特指古代冶炼鼓风用的装置。

“龠”,本义为古代的一种管乐器,可吹奏。

“橐龠”连用指烧火鼓风的“风箱”,橐即风箱,龠即风箱中的吹风管。

虚:本义指古人穴居的废窑包,即废墟,此处用其引申义:使空,空起来。

屈:本义为尾巴盘曲于身后,此处用其引申义:缺欠,亏,亏损。

愈:本义为病好转,此处作副词,表示:越发,更加。

言:本义为吹奏乐器,引申指说,陈说。

数:本义为查点,计算。

此处指su(四声),通“速”,指快速或加速。

穷:本义为达到尽头,此处指用尽,使尽。

中:本义为氏族社会的徽帜,引申指与四周、上下距离相等的部位;或两端之间的位置;或指不偏不倚等。

四、阐解与应用此章仍然是一面讲道的特点,一面讲如何“用道”,依次讲圣人如何“用道”,一般人又应该怎样“用道”。

它共有以下要点:1、道非“道德”《老子》的“道”不是讲仁爱友善或是非善恶的伦理学、道德学的概念,即我们一般所熟悉的社会生活领域的“道德”,这种道德是人际间共同约定遵守的行为规范,具有合乎人性、保护人文秩序的价值功用,而《老子》的道则是“宇宙级别”的,它高于人际社会,是指客观的宇宙法则,天地万物的大规律,它不讲人情,不讲偏私,而是完全按照运动、平衡、循环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宇宙法则运行的,在《庄子》则把它比喻为:天道、大道、真宰、天钧、天倪、道枢、天平、天地等。

《道德经》道经·第五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道经·第五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道经·第五章原文及译文
道经·第五章
作者:李耳
天地不仁,以万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

圣人也是没有仁爱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

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

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注释
①刍(chu)狗:用草扎成的狗。

古代专用于祭祀之中,祭祀完毕,就把它扔掉或烧掉。

比喻轻贱无用的东西。

在本文中比喻:天地对万物,圣人对百姓都因不经意、不留心而任其自长自消,自生自灭。

正如元代吴澄据说:“刍狗,缚草为狗之形,祷雨所用也。

既祷则弃之,无复有顾惜之意。

天地无心于爱物,而任其自生自成;圣人无心于爱民,而任其自作自息,故以刍狗为喻。


②犹橐龠(tuoyue):犹,比喻词,“如同”、“好象”的意思。

橐龠:古代冶炼时为炉火鼓风用的助燃器具——袋囊和送风管,是古代的风箱。

③屈(gu,三声):竭尽,穷尽。

④俞:通愈,更加的意思。

⑤多闻数穷:闻,见闻,知识。

老子认为,见多识广,有了智慧,反而政令烦苛,破坏了天道。

数:通“速”,是加快的意思。

穷:困穷,穷尽到头,无路可行。

⑥守中:中,通冲,指内心的虚静。

守中:守住虚静。

《道德经》第五章放下分别,持守虚静

《道德经》第五章放下分别,持守虚静

《道德经》第五章放下分别,持守虚静原文————————五章—————————天地不仁【1】,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2】。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3】乎?虚而不屈【4】,动而愈出。

多言数【5】穷,不如守中【6】。

【注释】1.不仁:无所偏爱。

这里的“仁”并非指儒家所说的仁义。

2.刍狗:古人用草扎成狗,作为祭祀天地神灵时使用,用完则弃之。

3.橐龠(tuó yuè):用手操作的鼓风工具,即风箱。

4.屈:竭。

本处采纳严复先生之见:屈音‘掘’,竭也。

5.数:假借字,“数”作“速”。

6.中:作冲讲,并非儒家所谓中正中庸,而是指虚静。

译文:天地无所偏爱,对待万物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无所偏爱,任凭百姓自行发展。

天地之间,不正像个风箱吗?静止时保持虚空而不穷竭,发动起来就生生不息。

政令烦苛反而加速败亡,不如持守虚静。

引述天地不仁,说明天地顺任自然,无所偏私。

在老子看来,一切事物,只是依照自身发展规律而运动成长,并不是按人类所具有的好恶感情有目的意图的存在。

天地之间是虚空的,作用却是不穷竭的。

这个虚含有无尽的创造因子,因此一发动,便成为产生万有的根源,生发万物生生不息。

天地不仁,天地虚空,无为即是顺任自然,万物反而生化不竭。

多言即是有为,则不会有好的结果。

《道德经》与生活智慧初读本章,我们多年受儒家思想教育的头脑很难转过弯来。

神马?天地不仁义?圣人也不仁义?老子这是要讨伐天地圣人么?非也。

天地不仁,是指天地没有分别心,不会因为喜好而有所选择,对万物一视同仁。

这是一种容纳万物的大格局,正因如此,万物才能各具禀性,欣欣向荣,勃勃生机。

而圣人也取法天地,具备与天地同宽的胸怀和格局,对待百姓没有亲疏之分,百姓也不用为了迎合圣人而丧失本心,可以达到真正的和谐。

典型反例如“楚王喜柳腰,京中多饿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越是位高权重,越应该多加自省和觉察,明白人性中的弱点,守住自我的底线,否则将很容易沦陷于自己的一己之好。

《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不仁

《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不仁

《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不仁第五章:天地不仁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龠(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字面理解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天地对待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一视同仁。

刍狗: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后因用以喻微贱无用的事物或言论。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圣人对待百姓,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一视同仁。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天地之间好像一个大风箱,当中是空的,但抽动起来可以发出无穷无尽的风力。

橐龠:古代鼓风吹火用的器具,此喻肺主气,司呼吸,调节气机的功能。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不要对“道”妄加评说,应该在“道”的范围内遵循“道”而行事。

1、通俗理解刍狗是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人们在祭祀前对待它非常尊崇,而在祭祀后就把它丢弃了。

天地对待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都是一视同仁的。

万物生生不息,都按照自然法则在运行着,他们生也好,死也好都有其规律,天地不需要对他们进行特殊照顾,因此也就无所谓对他们“仁”或者是“不仁”了。

圣人对待百姓,也像对待刍狗一样,都是一视同仁的。

百姓安居乐业、生老病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也有其民风民俗,要用无为而制的方法来治理,没有必要打破他们的平静生活规律,因此也就无所谓对他们“仁”或者是“不仁”了。

“道”是博大精深、深奥莫测的,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也没有认识其万一。

人类在“道”面前,简直就是微不足道的,所以,不要对它妄加评说,更不能反其道而行之。

要知道:无论人类文明发展到什么阶段,都是在“道”的范围内,人类不可能超越“道”的界限,而游离其外。

凡违背“道”的任何行为,都是要遭到严厉惩罚的。

2、顺其自然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老子阐述了一个中国人“顺其自然”的哲学思想。

万事万物在自然面前都是平等的,无所谓对谁好对谁坏,各自都按照自己的规律和法则而生生不息,相互间即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就是在这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中,维持着平衡、进化、发展。

《道德经》第五章守中

《道德经》第五章守中

《道德经》第五章守中【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注释】导语:本章的主题是“守中”。

“守中”就是要把教化百姓置于核心地位,行不言之教。

结构上,本章首先聚焦天地与万物这对阴阳关系,演绎出冲气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得出“守中”之要诀。

然后通过类比,将上述模式运用于圣人与百姓这对阴阳关系,揭示了治理实践中“守中”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老子的“守中”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搞好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仁:亲疏有别。

不仁:一视同仁,不偏不倚;不仁不等于无情无义,而是仿天地之道,行道德之公正。

刍狗:祭祀时用稻草扎成的狗,仪式完毕或扔掉或烧毁。

整句的意思是,天地视万物如一,不分彼此,任万物自由生长,自生自灭。

圣人待百姓平等,不言尊卑,任百姓自作自息,自习自强。

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龠(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犹:好像。

橐龠:风箱。

屈:本意弯屈、倒下。

不屈:充实、不塌陷。

愈:更多。

此处“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的主语被省略,它有两种可能:橐龠或天地之间(冲气)。

流行的说法是橐龠,而我们认为是天地之间。

橐龠是用来比喻天地之间的,天地为主,橐龠为次。

我们认为,后句修饰前句,句意从主而不从次。

若主语是橐龠,则“动而愈出”可理解为越鼓动风越大,但这和天地之间又有可关系?若主语是天地之间,则“动而愈出”可理解为天地间万物不断繁衍,愈生愈茂,愈长愈繁,如同风箱里的风越鼓动风越大。

如此,突出的是天地间冲气在调和阴阳时起到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即“守中”的核心地位。

整句的意思是,天地之间,不就像一个巨大的风箱一样吗?看似空虚,其实充实无比;天地间万物不断繁衍,愈生愈茂,愈长愈繁,全凭“冲气”使然。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言:帛书作闻;言为说出的话语,闻为听到的话语,两者指向同一事物,故意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经第五章原文及翻译
《道德经》句式整齐,大致押韵,为诗歌体之经文。

读之朗朗上口,易诵易记。

体现了中国文字的音韵之美,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我为大家整理了《道德经·第五章》的原文及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道德经·第五章》
作者:李耳
天地不仁,以万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道德经·第五章》翻译: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

圣人也是没有仁受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

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

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道德经·第五章》注释:
①刍(chu)狗:用草扎成的狗。

古代专用于祭祀之中,祭祀完毕,就把它扔掉或烧掉。

比喻轻贱无用的东西。

在本文中比喻:天地对万物,圣人对百姓都因不经意、不留心而任其自长自消,自生自灭。

正如元代吴澄据说:"刍狗,缚草为狗之形,祷雨所用也。

既祷则弃之,无复有顾惜之意。

天地无心于爱物,而任其自生自成;圣人无心于爱民,而任其自
作自息,故以刍狗为喻。

"
②犹橐龠(tuoyue):犹,比喻词,"如同"、"好象"的意思。

橐龠:古代冶炼时为炉火鼓风用的助燃器具——袋囊和送风管,是古代的风箱。

③屈(gu):竭尽,穷尽。

④俞:通愈,更加的意思。

⑤多闻数穷:闻,见闻,知识。

老子认为,见多识广,有了智慧,反而政令烦苛,破坏了天道。

数:通"速",是加快的意思。

穷:困穷,穷尽到头,无路可行。

⑥守中:中,通冲,指内心的虚静。

守中:守住虚静。

《道德经·第五章》解读:
不讲仁慈,不安发议论,听任事物的自生自灭。

这就是老子在对自然界的客观唯物性质认识的基础上,所提出的"无为之治"的大体原则。

"天"是中国哲学史上最早出现的一个范畴。

古人惯于把天看作是世界的主宰,并往往赋予天以人格和宗教方面的涵义,先秦诸子们也大多继承了这种传统的天命观。

夏王朝的建立,由于有了统一的君主专制政权,反映到宗教上,在多神之上便出现了众神之长,即上帝,又叫做"天"。

从此,"天"被赋予了至高无上的神性,而成为天神。

这种人格化的主宰者式的天神观念,到了商、周时期得到进一步强化和丰富。

春秋时期,传统的天命神学并未完全解体,依然是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

孔子关于"天"的理解是有矛盾的,就其思想的主导方面而言,仍是坚持了殷周以来的天神观念,肯定天是有意志的,并且肯定天命,鼓吹"生死有个,富贵在天";而墨子则提出"天志"、"天意",宣扬天
有意志,认为天能赏善罚恶,并有"兼爱 "精神;孟子更以人性的义理推及天道,说"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

"时至今天,人们还常说 "天理难容"这样的话,可见,传统天命观是如何广泛而深远地影响着我们思想方法。

老子是一个勇敢的批判者,他具备了他同时代和以后诸多哲学家、学者所不具备的睿智和胆识。

正是他第一个讲出了天不讲仁慈这样的真理,并用哲学的推理,把自然界的原理转向人世。

在老子的眼中,天不带有任何人类道义和道德方面的感情,它有自己客观运行的方式。

天虽然不讲仁慈,但也无所偏向,不特意对万物施暴。

而它的滋生万物,给世界以蓬勃的生机,人类得以繁衍生息,社会文明得以昌明。

因此,"圣人"也不对百姓讲仁慈,他应仿效自然运行的样子,治理社会。

如果治理者发的议论多了,人为的干预多了,各种矛盾也就会激化,更何况个人的意见往往带有片面性或谬误。

老子在关于"天"的问题上,既不同于孔子的"天命",又区别于墨子的"天志",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本。

"天"是由"道"产生的,它没有意志,没有好恶,更不是一种超自然的精神力量。

这无疑是一种自然之天。

老子的功绩,就在于他否定了有人格的天神,重新恢复和提出自然之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