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阅片基础
放射科读片技巧
放射科读片技巧
放射科是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部门,负责使用医学影像学技术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作为一名放射科医生,掌握好读片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放射科读片技巧:
1.系统化:在读取放射影像之前,建议制定一个系统化的方法
来扫描图像,确保不会遗漏任何重要的细节。
可以按照特定的顺序观察和评价不同的结构,例如骨骼、内脏器官等。
2.重点观察:在读取每个图像时,要在关注整体结构的同时,
着重注意有异常的区域,例如肿块、钙化等。
3.比较影像:如果患者有先前的影像检查,建议与先前的影像
进行比较。
这有助于发现任何新的病变或病变的进展。
4.与临床信息结合:放射影像只是诊断过程的一部分,了解患
者的临床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病史可以帮助确定可能的诊断。
5.多学科合作:放射科医生需要与其他医学专家合作,例如内
科医生、外科医生等,共同解读和分析影像。
通过与多学科的合作,可以获得更准确的诊断。
6.持续学习:放射科医生应该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更新和深
化自己的知识。
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献、参加研讨会和交流讨论,可以提升自己的读片水平。
总之,放射科读片技巧是一个需要通过实践和不断学习来提高的过程。
通过专注、系统化的方法,加上与其他医学专家的合作,可以提高读片的准确性和诊断的有效性。
胸片的读片方法范文
胸片的读片方法范文胸片是一种常见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用来诊断和评估胸部疾病,如肺炎、肺结核、肺部肿瘤、肺水肿等。
胸片读片是由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进行的,以下是胸片的读片方法和步骤。
1.仔细阅读胸片信息:在进行胸片读片之前,首先仔细阅读胸片上标注的信息,包括患者的个人信息、拍摄时的位置(前后位、俯卧位等)、日期和项目描述等,确保核对正确的胸片。
2.观察胸廓:胸片读片的第一步是观察胸廓。
正常的胸廓应该对称,两侧应保持一致,如出现胸廓形态改变、变窄或扁平等异常情况,可能提示胸廓畸形或胸廓内有积液或肿块的存在。
3.区分胸膜和肺组织:胸片上肺组织呈淡白色,胸膜呈透明或稍暗色。
观察胸膜与肺组织的分界线是否清晰,如若模糊或有实质性结节,可能表示存在胸腔积液、结核球、恶性肿瘤等。
4.观察肺纹理:正常肺纹理应呈放射状排列,主支气管向两侧递减。
观察肺纹理是否增多、增粗或不对称,这些表现可能提示支气管炎、肺部感染、肺栓塞、肺水肿等。
5.观察肺野密度:胸片上肺部的密度可以帮助评估病变的性质。
通常情况下,气体呈黑色,血管呈暗灰色,肺组织呈淡白色。
观察肺部密度是否均匀,如出现片状阴影或结节,可能是肿瘤、炎性病变等。
6.观察膈肌和纵隔:膈肌是胸壁和腹腔之间的重要分界线。
观察膈肌是否对称,如若有升高或降低,可能提示肺部疾病、胸腔积液等。
同时,还要观察纵隔是否偏移、增宽,如若出现纵隔增宽和形态异常,可能表示纵隔病变,如肿瘤、炎症等。
7.观察肋间隙:正常情况下,肋间隙均匀,宽度一致。
观察肋间隙是否增宽或变窄,这些变化可能是胸腔积液、肺大泡、胸腔积液等引起的。
8.观察胸腔积液和肺内结节:胸腔积液和肺内结节是临床中常见的胸片发现。
胸腔积液通常为一侧或两侧胸腔内液体积聚集,观察积液程度和分布情况。
而肺内结节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观察结节的大小、形态和边界。
9.评估心脏和大血管:胸片还可以评估心脏和大血管的形态和位置。
观察心脏的形状、大小、位置和病变,如心脏增大、心脏肥厚、心包积液等。
x线检查的基本流程
x线检查的基本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X 线检查的基本流程一、检查前准备阶段。
在进行 X 线检查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医院放射科评片制度
医院放射科评片制度
一、评片是为了提高X线照片质量,便于诊断,有利于患者,评片要实事求是,科学分析,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以达到不断改进之目的。
二、评片办法:每日早晨阅片时首先有技术组长按标准提出等级,如有异议均可发表意见,但要有的放矢,有2名以上经验丰富技师协助评片结果,按张数登记,月底小结统计分析,评片时间为上午7.30-8.30,。
三、甲级片标准:(1)位置正确,(2)对比度、清晰度良好,无污染划损、可制版,铅字号码、日期完整,无错号,排列整齐,与被照物体无重叠;(3)各种造影片充盈满意,显影清晰,充分显示解剖结构形态,提供满意的诊断依据。
四、根据以上评定标准:如其中一项不符合,则定乙级片;如为两项不符合为丙级片,由于技术不良造成不能作为诊断依据的定位废片,三级医院甲片率大于40%,废片率小于2%。
放射科阅片培训计划
放射科阅片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放射科医生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时,需要准确解读影像学检查结果。
因此,放射科阅片培训计划旨在提高放射科医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使其能够准确、快速地解读各种放射影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二、培训内容1. 放射解剖学放射解剖学是放射科医生的基础知识之一,掌握良好的解剖学知识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影像学检查结果。
因此,培训计划将对放射解剖学进行系统讲解,包括各种解剖学结构在不同影像学检查中的表现及解读。
2. 影像学检查技术放射科医生需要掌握各种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包括X线、CT、MRI、PET-CT等。
培训计划将对这些影像学检查技术进行深入讲解,帮助医生掌握各种技术的优缺点以及应用范围。
3. 影像学解读放射科医生需要能够快速准确地解读各种影像学检查结果,为医生提供正确的诊断依据。
培训计划将通过实际病例分析和讨论,帮助医生提高影像学解读能力,特别是在识别病变、评估病变范围和确定病变性质方面的能力。
4. 影像学诊断与治疗放射科医生在进行影像学诊断的同时,还需要了解影像学在治疗中的应用。
培训计划将对影像学诊断与治疗的相关知识进行介绍,包括放射介入治疗、放射疗法等内容。
5. 临床实践培训计划将安排放射科医生进行临床实践,参与真实病例的影像学诊断和治疗,帮助医生将培训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并及时纠正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三、培训方式1. 理论讲解培训计划将安排专业医学教育机构的专家进行理论讲解,对培训内容进行系统讲解和深入探讨,帮助医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2. 病例讨论安排医生参与病例讨论,通过病例讨论的形式,帮助医生提高影像学解读能力,加深对影像学诊断的理解。
3. 临床实践安排医生参与真实病例的影像学诊断和治疗,通过实际操作来提高医生的影像学技能和临床实践能力。
四、培训计划1. 第一阶段放射解剖学知识的系统讲解和学习。
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的深入讲解和学习。
胸部 X线诊断ppt课件
胸部阅片
骨与软组织 : 骨折(肋骨骨折、椎体压缩骨折?)、转移 和结石(慢性胰腺炎钙化、胆石、肾石及骨
病变?)、乳房切除?颈肋(压迫血管引起 上肢疼痛)? 肺 : 浸润(肺泡内填充血(挫伤、PE等)、脓 或 肺炎:细菌、病毒、吸引术 或真菌)、水
透明)。局限性胸腔积液(包裹性积液、叶间积液、
肺下积液(聚集在肺底与膈之间的积液)。
气胸及液气胸: 胸膜肥厚、粘连、钙化
肺叶、肺段正常X线解剖
1 右肺上叶
1
2 右肺中叶
3 右肺下叶
2
3
右 正位
左肺上叶 1 1
左肺下叶 2
2 左
肺叶、肺段正常X线解剖
1 右肺上叶 2 右肺中叶 3 右肺下叶
1
2 3
8
7+8
9 右肺下叶外基底段
9
9
10 右肺下叶后基底段
10
10
左肺下叶背段 6
左肺下叶前内基段 7+8 左肺下叶外基底段 9 左肺下叶后基底段 10
肺不张—下叶
右肺下叶不张: 在PA上可以见到 斜裂向下向内移位 侧位上斜裂向后移位
左肺下叶不张: 在PA上可以见到 斜裂向下向内移位 侧位上斜裂向后移位
左上肺门
左上肺门阴影 左肺动脉弓 前、尖后动脉 前、尖后静脉 左肺动脉干
左下肺门
左下肺门阴影 左下肺动脉 背内前尖后动脉 舌叶肺动脉
胸部 X线阅片
胸部X线检查要逐项进行,这是惟一要非常 熟悉的检查方法。阅片的熟练程度直接影 响病人。
第一步:不漏掉快速杀手—游离气体和气 胸。
第二步:不漏掉慢性杀手——早期肺炎或
的消失。
胸部正常X解剖-中叶、舌段
4 右肺中叶外侧段
ct阅片技巧
ct阅片技巧CT阅片技巧是放射科医生必备的技能之一,它涉及到对CT图像的准确解读和诊断。
正确的阅片技巧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病灶的性质、位置和范围,为患者提供更加精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CT阅片技巧。
在阅片前,医生应该了解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这有助于医生对CT图像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
同时,对于不同部位的CT图像,医生需要根据部位特点进行不同的观察方法。
在观察CT图像时,医生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图像质量:医生需要仔细观察图像的清晰度、对比度和噪声水平。
如果图像质量不佳,可能会影响到对病变的判断。
2. 解剖结构:医生需要熟悉各个部位的解剖结构,包括骨骼、肌肉、血管等。
这有助于医生在观察图像时对异常结构或病变进行准确的定位。
3. 病灶特点:医生需要观察病灶的形态、密度、边界等特点。
不同的病灶在CT图像上会呈现出不同的表现,例如肿块、结节、斑点等。
医生可以根据这些特点初步判断病灶的性质。
4. 病灶范围:医生需要观察病灶的大小、数量和分布范围。
有时一个病灶可能与其他病变相关,医生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来判断病变的严重程度和对周围组织的影响。
5. 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医生需要观察病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例如病灶是否侵犯了邻近组织、血管或神经。
这有助于医生评估病变的侵袭性和对周围结构的影响。
6. 强化表现:对于需要增强扫描的CT图像,医生需要观察病灶在不同时间点的强化程度和强化模式。
这有助于医生判断病变的血供情况和病理类型。
除了以上几点,医生在阅片时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细节:1. 注意观察胸腹腔的膈肌位置,有无腹水,肠腔是否扩张,是否有肠梗阻等。
2. 在观察头颅CT时,医生需要注意脑室系统的对称性和扩张情况,有无脑出血、脑梗塞、肿瘤等。
3. 在观察骨盆和脊柱CT时,医生需要注意骨折、骨质疏松、肿瘤等病变。
4. 在观察腹部CT时,医生需要注意肝脏、胰腺、肾脏、脾脏等器官的形态、密度和血管分布。
放射科阅片制度
放射科阅片制度
集体阅片是放射科多年来的好传统,通过集体阅片可以集思广益,相互交流,提高医疗水平和诊断质量,促进教学和科研。
一、上午大阅片:
1、上班后5分钟开始,一般不超过40分钟;
2、核片主任、写片者及进修、实习医生必须参加,胃肠、胸透医生无病人时亦应参加;
3、读片以前一天遗留疑难片及典型片为主;由前一天核片主任负责准备,写片者辅助;
4、当天写片医生负责初读,介绍病情、全面分析征象、提出初步意见,中低年资医生进一步分析补充,高年资医生或核片主任综述、结论;
5、阅片时,写片医生负责记录,阅片后认真处理病例,并做好随访;
二、下午小阅片:
以上午遗留疑难片为主,核片主任、写片、中午班医生参加,一般不超过30分钟。
放射科评片标准
放射科评片标准100分一个重度减5分,一个中度减2分,一个轻度减0.2分。
序号质量标准考评方法1一般病人申请单预约不超过两天,特殊检查不超过一周,急症病人随到随照。
不按规定时间投照影响诊疗者算重度,无不良影响算中度。
2每天坚持集体阅片、评片、并有记录可查。
对照片的质量和技术问题进行评定,评定出甲、乙、丙与废片。
不组织集体阅片算中度。
无记录可查算中度。
对片子未定级算中度,定级后无记录或无统计算中度。
3遇有疑难病例,应请上级医师、科主任进行会诊,必要时请临床医师参加,疑难病例阅片报告,必须经上级医师签字后方可发出。
疑难病例未请上级医师或科主任会诊导致错发报千影响诊疗者算重度。
错发报千无不良影响算中度。
疑难病例报告单上级医师未签字算轻度。
4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护X线设备达省内要求。
①违反操作规程造成严重后果者算重度无不良影响算中度。
②防护X线设备未达要求引起严重后果算重度,无不良影响算中度。
5报告单要求书写清晰、术语准确、内容填写完整,诊断明①因报告单发出不及时或误报而影响诊疗者算重度。
无确、经复核后发出,报出及时。
并签全名。
明显影响算中度。
②单内容不完整算中度。
③术语不准确或涂改一处算一个轻度。
④未签名或不签全名算中度。
签名不清算轻度。
6诊断符合庇要达到医除规定标准。
诊断错误导致严重后果者算重度。
无明显影响算中度。
7 X甲级片率≥35%。
每降低1%算一中度。
8500MA以上X光机检查阳性率≥60%。
无统计资料算重度。
计不全算中度。
9 废片率≤3%。
每增加1%算一个重度。
10投照及各种特检登记完整,划价准确。
划价不准一例算一个中度,登记不全漏一例算一个轻度。
11资料(照片)保管完善,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及借片制度。
每丢失一张算一个中度。
12 有仪器使用、维修记录、设备完好率>90%。
无使用、维修记录每月算一个中度,完好率每下降5%算一个中度。
医院关于放射科、CT、DR阅片报告规定
关于放射科CT、DR阅片报告规定
为进一步提高放射科CT和DR的阅片水平,提升报告单诊断准确性,减少误诊和漏诊发生,避免不必要的医疗争议,经医务科研究特对放射科阅片、报告作如下规定:
一、DR阅片和报告一律由彭余粮组长负责,其它投照技师必须虚心向彭老师学习,共同参加阅片,协助发报告单,无签名权,报告单只能由彭余粮组长签名把关。
二、CT阅片和报告,照片完成后应该立即将相关照片影像资料送发给赖铁强教授,由赖铁强教授阅后再发报告,报告单由赖教授签名。
但在将CT片和报告单给病人之前请彭余粮组长,负责把关,再查看相关资料和CT片一次(主要是骨折病人和泌尿系统结石病人),确认无误后再将CT
和报告单交给病人。
三、技师给病人做检查时,需要随时查看检查影像资料,要善于发现问题,对问题影像要心中有数,要及时向赖铁强教授和彭余粮组长反应提示共同把关。
不得出现误诊和漏诊情况。
四、要妥善保存好每一位CT和DR病人的影像资料便于对照复查和再次检查对比。
五、强调各科医生要会阅片和善于阅片,以便纠正CT
和DR病人漏诊和误诊情况,共同参与放射影像质量把关。
Xx医务科
2018年7月20日。
医院放射科阅片及报告制度
医院放射科阅片及报告制度
1、科室实行集体阅片会诊制,每天上班后准时阅片。
2、阅片由早夜班医生主持,选出疑难病例和典型病例进行讨论和示教,以便集思广益,提高诊疗质量。
3、读片可以分为诊断读片、技术读片、疑难病例讨论读片。
4、读片应密切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及其他必要的检查资料进行充分讨论,遇有疑难问题时,可协同各有关科室会诊解决。
5、出报告时,要仔细核对片号、科别、姓名、性别等,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报告书写字迹要工整、规范,描述和分析应符合规范要求,对进修、实习生所写报告要认真检查、修改并签名。
6、诊疗报告应在规定时间内发出(急诊患者在半小时内,或者及时口头报告于临床主管医生,门诊患者在2小时内,住院患者在24 小时内)遇有特殊情况,应向患者说明原因。
急诊报告注明检查时间和报告时间。
7、所有报告实行审核双签名制度,急诊、临时报告实行更改制度,实习医生无单独签发报告的资格。
对典型病例可邀请临床医师参加共同讨论。
冠状动脉血管解剖与基础阅片
步骤三 导管校准
步骤四 测量
测量教学
数据读取
❖
病变节段直径狭窄百分数(图所示) 病变节段面积狭窄百分数(图❖所示)
斑块最小直径(图所示);斑块远端正常段参考直 径(图所示);斑块近端正常段参考直径(图所 示);病变总长度(图所示)
钙化
定义:
-钙质在管壁内或粥样斑块内沉积,沿血管走行的 高密度影,其亮度程度和大小反应钙化程度
分类:
-轻度:仅在心脏活动状态下模糊可见 -中度:心脏跳动和不动时均清晰可见 -重度:严重的明显钙化
意义: -严重钙化球囊无法打开,禁忌置入支架。
钙化
重度钙化
溃疡
影像表现:
-造影剂充盈后形成龛影,多见于急性冠脉综合征
意义:
-不稳定,易破溃形成血栓。
溃疡
溃疡及偏心型病变
夹层
表现
管腔内线状的充盈缺损,破裂的内膜片将冠状动脉分为 真腔和假腔,伴或不伴造影剂残留
右冠状动脉RCA
右圆锥支CB 右室支RV
左室后 支PL
锐缘支AM 后降支PD
圆锥支:为第一分支,约半数发自RCA开口 前方1-2cm处,沿右心室圆锥部到达肺动脉 瓣
窦房结动脉:约50%的窦房结动脉起源于 RCA近端右上方,与圆锥支径路相反
锐缘支:较粗大,行向心尖,供应室间隔。
后降支(PD):于室间沟内下行至心尖;
右冠状动脉造影:右前斜位RAO30º-45º
特点: ①右冠状动脉常呈“L” 形显示。 ②主要观察近段、中段偏心性病变。 ③RCA开口截面显影 缺点: PD、PL重叠,不利于观察
右冠状动脉造影:正头位CRA15—25 °
特点: ①右冠状动脉远端呈扫帚形显示。 ②第二转角变小 ③常作为显示远段后降支和左室后支的
放射科相关检查注意事项与基本阅片知识 PPT课件
行MRI检查相关建议
申请单的书写 1.正确书写患者的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床号,原检查的X线、CT、MRI病历资料等, 另外门诊病人应留下电话号码,便于通知领取报告单。 2.主诉、既往史、现病史、查体、相关辅查及相关个人史(如生育史)等。 3.临床初诊或诊断。 4.明确检查部位、目的要求:一般扫描的部位有颅脑,垂体,鼻咽,颈椎,胸椎,腰椎,骨关节等。 5.请医师签字。 重要提示:申请单要求有重点、详细,检查部位清楚,收费准确。
人体解剖学姿势
人体解剖学姿势是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平视前方,两足并拢,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的两侧, 掌心向前。描述人体任何结构时,均应以此姿势为标准。 方位术语 上和下,近颅者为上,近足者为下。 前和后,指距身体前、后面相对远近关系。 内侧和外侧,指人体各局部或器官、结构与人体正中面相对距离关系。 浅或深,与体表的相对距离关系。 近侧或远侧,在四肢,距肢体根部近者为近侧;距肢体根部远者为远侧(近心者为近侧、端,离心远者为远 侧、端)。
行DR检查相关建议
申请单 1.正确填写患者的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床号,原检查的X线、CT、MRI病历资料等, 另外门诊病人应留下电话号码,便于通知领取报告单。 2.主诉、既往史、现病史、查体、相关辅查及相关个人史。育龄妇女怀孕期间禁止该项检查。 3.临床初诊或诊断。 4.明确检查部位、投照方向及视野范围,一般常见问题主要是左右不标明或错误(检查部位写手或脚,不写左 右或左右混淆)、检查的范围不清、侧斜不分(手指骨、掌骨及腕骨、足骨,申请时请写清楚要求侧位?斜 位?)。
行DR检查相关建议
适应症
DR检查适用于颅骨、脊柱及其附属骨、肋骨、四肢骨及关节一般骨骼结构与周围软组织病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88
假肿瘤征
a
89
a
90
咖啡豆征
a
91
a
92
a
93
a
94
香蕉征
a
95
a
96
a
97
a
98
a
99
颅 脑 急 诊 CT
a
100
脑梗塞
• 脑血栓形成继发于脑动脉硬化、动脉瘤、血管畸形、炎性或非炎性血管炎等
脑动脉栓塞
• 血栓、气栓、脂肪栓等 • 低血压和凝血状态
• 脑梗塞分型
• 缺血性、出血性和腔隙性。
21
a
22
a
23
• 气管、支气管、支气管肺段的X线解剖
a
24
a
25
a
26
a
27
60 - 85
a
28
肺血管X线解剖
a
29
a
30
Angiographie pulmonaire
a
动脉期 静脉期
31
• 常规胸片肺门X线解剖
a
32
a
33
基本病变X线表现
a
34
支气管阻塞性改变 肺不张
a
9
a
10
a
11
颈肋
a
12
纵隔X线解剖
• 分区:三分,四分,九分 • 各区内所含组织
a
13
a
14
a
15
膈X线解剖
• 胸腹腔分界 • 膈肌运动是呼吸的重要部分
a
16
a
17
a
18
a
19
胸膜、肺叶、肺野的X线解剖
• 胸膜腔:脏壁层胸膜 • 横裂,斜裂 • 肺叶 • 肺野:分区
a
20
a
a
116
a
117
a
118
a
119
a
120
a
121
a
122
a
123
a
124
a
35
右肺上叶不张
a
36
a
37
a
38
右肺中叶不张
a
39
a
40
a
?
左肺下叶不张
41
a
42
a
43
左全肺不张
a
44
a
45
盘状肺不张
a
46
胸膜病变
a
47
气胸及液气胸
a
48
a
49
治疗后
a
50
a
51
a
52
a
53
胸腔积液
a
54
a
55
a
56
a
57
a
58
a
59
胸膜钙化
a
60
Calcification
a
61
肺内基本病变
a
62
a
63
a
64
a
65
a
66
a
67
a
68
a
69
a
70
a
71
a
72
薄壁空洞
a
73
a
74
a
75
急腹症影像学
a
76
a
77
消化道穿孔
a
78
a
79
a80小肠ຫໍສະໝຸດ 梗 阻a81a
82
a
83
a
84
a
85
a
86
a
87
放射科阅片基础
a
1
a
2
正常男性胸片
a
3
正常女性胸片
a
右侧位
4
左侧位
胸壁X线解剖
• 胸壁软组织X线表现 • 胸廓骨骼X线表现
a
5
胸壁软组织
• 侧胸壁 • 锁骨上伴随阴影 • 胸锁乳突肌 • 胸大肌 • 乳房及乳头影
a
6
a
7
乳腺影
乳头影
a
8
胸廓骨骼
• 胸廓由胸骨,12对肋骨,12个胸椎借关节和韧带连结而成。 • 胸骨:柄,体,剑突 • 肋骨:12对
影像学表现
• 平片:常无异常,少部分可见钙化。 • CT:平扫可呈等密度、稍高密度或等、高混合密度,增强后可见
强化,可观察引流血管,供血动脉及伴随改变。
a
114
a
115
脑外伤(Cerebral Trauma)
• 颅骨骨折:可分线形、凹陷和粉碎骨折。 • 脑挫裂伤:包括挫伤和裂伤,两者兼有称挫裂伤(Cerebral
应考虑有再出血
a
110
a
111
a
112
脑血管畸形 (Cerebral Vascular Malformation)
• 分类:系胚胎期脑血管发育异常,分动静脉畸形、 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和毛细血管扩张症等, 以动静脉畸形AVM 多见
• 病理改变:为一团由供血动脉和迂曲扩张的引流 静脉构成
a
113
Contusion)。 • 颅内出血:硬膜外(epidural)、硬膜下(subdural)血肿和脑
内 血 肿 (intracerebral hematoma) 及 蛛 网 膜 下 腔 出 血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 •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
• 出血部位
好发于基底节、丘脑桥脑和小脑,也可位于其他部位。
• 血肿改变
伴发脑水肿和脑组织坏死。
a
104
CT 表现
•
高密度(急性期)
•
高、等密度伴周围水肿(亚急性期)
•
低密度(慢性期)
a
105
a
106
a
107
a
108
蛛网膜下腔出血
•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于颅内血管破裂,血液进 入蛛网膜下腔所致。
• 可分为自发性和外伤性,自发性以颅内动脉瘤 (51%)、高血压 (15%)、和动静脉畸形 (6%)。
• 临床可见于任何年龄组,其中以30-40成年人 a 多见;临床表现特征为剧烈头痛、脑膜刺激征 109
和血性脑脊液三联征。
CT 表现
• 表现为脑沟、脑池密度增高,呈铸型改变 • 90%的蛛网膜下腔出血24h内可发现,一般1周吸收,若持续存在,
a
101
CT 表现
• 缺血性梗塞
CT平扫呈低密度;增强呈脑回样强化。
• 出血性梗塞
CT在低密度区可见斑点状、片状高密度区 腔隙性梗塞 好发于基底节区、丘脑等,直径约为10~15mm。
a
102
a
103
脑出血
• 自发性脑出血
多继发于高血压、动脉瘤、血管畸形、血液病和脑肿瘤,以高血压脑出血最 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