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题研究成果2018知识交流

合集下载

德育研究成果研究成果

德育研究成果研究成果

德育研究成果:研究成果自课题立项以来,我按照课题研究方案,有条不紊地开展了实验研究工作。

截止目前进展顺利,现阶段性成果总结如下:一、通过对学生的多种形式的感恩教育,如今学生有以下明显的变化:1、学生对教师有礼貌了,当犯错误后能正确对待教师的批评,在课堂说话的少了。

2、大多数学生知道关心父母并主动帮大人做一此力所能及的家务,和过去相比,独生子女家长们普遍反映学生们开场变得懂事了,能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也开场懂得了家长的爱不是理所当然的,和父母顶嘴的次数少了,沟通交流的多了。

3、对学习较差的同学和遇到困难的同学,学生会主动帮助。

过去粗言烂语,爱打闹的学生,如今待人有礼貌讲话也文明了。

二、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课题在施行阶段虽然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课题也发现施行阶段存在一些问题:社会、家庭环境给学生的某些负效应,宜重视。

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使本课题研究沿着正确方向开展下去。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虽然学会感恩教育课题研究接近尾声,但感恩教育还有必要按以下方式长此进展下去。

〔1〕进一步统一思想,进步认识。

结合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充分认识加强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认识开展感恩教育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立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这项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和道德修养,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

〔2〕明确目的,扎实推进。

以活动为载体,加强宣传教育,要结合学生实际,开展好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要充分利用班会、黑板报、征文、演讲等形式,寓教于活动之中,增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家校结合,齐抓共管。

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内容。

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必须坚持家校结合,要采取多种形式,要求家庭教育配合学校做好该项工作。

〔4〕在各学科中浸透感恩教育,特别是要在语文课堂上做到“情满课堂!”“情系语文课堂与感恩同行!。

德育课题研究成果2018

德育课题研究成果2018

小学德育教育研究课题----小学日常行为规范养成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专家孙云晓指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反观现有日常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现状,我们认为(1)学校生源比较复杂,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行为习惯有较大差距。

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培养应更具针对性、层次性。

(2)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途径较为简单,缺乏评价与反馈。

我们认为:从行为习惯的培养入手,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能促进学生发展,适应新时期的挑战和要求。

这一研究,从现实和长远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一)研究目标1、结合时代要求和少先队教育特色,通过研究和实践,探索一套适合寄宿制、小班化办学体制的“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对策,以利推广。

2、通过研究和实践,引导使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深入理解道德规范,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通过研究和实践,优化班主任队伍,提升教师德育工作水平,进一步推动学校德育工作。

(二)研究内容:1、探讨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培养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2、探讨家校社会多维立体的教育途径和策略。

如何将本课题研究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调动家长、社会教育积极因素。

3、探讨优化班级管理、提升学校德育成效的科学、系统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创新点及突破之处本课题为应用基础研究,在强调应用性的同时,也注重一定层次的理论探索。

着眼于寄宿制、小班化学校儿童的日常行为,着重进行有关小学生在学习、做事和做人等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与实践,以使小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和学习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其健康人格的培育奠定基础。

(1)创新方面。

依据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遵循教育规律,努力构建创新养成教育途径和模式,将养成教育贯穿到学生日常生活行为中,多层次、全方位的进行跟踪教育,突出成长为主的教育理念。

(2)理论意义。

立足于应用探索与实践,在探索和实践过程中总结寄宿制学校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规律,丰富素质教育理论和养成教育理论内涵(3)应用价值。

德育课题研究2018--2019

德育课题研究2018--2019

如何让文明成为习惯——德育课题研究方案林麻寨完小2018年9月11日如何让文明成为习惯——德育课题研究方案一、选题背景“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必然要求改进学生的道德教育,帮助广大中学生养成文明习惯,是中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和道德形成的重要标志,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

为了使学生能够适合将来社会的发展,学会做文明人,做社会人,我们希望通过此课题的研究让学生养成文明习惯。

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也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需要。

2001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我国新时期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原则和主要内容等。

《纲要》指出,今后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对“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的研究,有利于学生文明习惯养成,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

创新德育新形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进一步丰富国内关于养成教育的理论研究,为实施素质教育架起新的支点。

为学校德育以及家庭教育提供新观念和新思想,并在操作层面上,提供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

养成良好习惯,是学生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抓好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是从当前学生的实际出发而提出的,有利于增强德育的实效性,也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根本途经。

二、研究对象及范围:一年级至六年级三、目标内容学生文明行为习惯是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体现时代发展与个性特点要求,在生活和教育中形成的符合《中学生守则》、遵循代表社会和时代先进方向、社会公德的稳定而持久的行为。

1、研究的目标:总目标:以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为依据,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市内外、校内外智力资源为依托,以学校为主阵地,学生文明习惯的现状为出发点,使学生懂得基本的行为规范,最终实现“争做文明学生、争当文明班集体”,推动素质教育的目标的实现,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小学生良好品德养成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成果鉴定书

《小学生良好品德养成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成果鉴定书
该课题以起始一年级的5个班级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涉及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参与研究人员不仅有一年级学科教师,,学校德育处、教导处等多个部门管理层参与研究。同时,该课题历经半年之长,每两年组织一次阶段成果验收,第一、二阶段由县学校课题研究专家进行阶段评估,第三阶段由县课题研究专家对该课题进行阶段评估验收。该课题对每一次取得的阶段研究成果随即进行全校推广普及,真正做到边研究、边总结、边推广,推广中再研究、再提炼、再普及。目前,该课题研究的大部分成果不仅在研究班极推广,且辐射全学校乃之邻居学校。具体课题成果有:











(不得少于2000字,不够可续页)
内容提示:研究的基本观点和主要结论;研究方法的主要特色与创新;研究的突破性进展(理论上的新观点、实践中的新举措);成果的社会影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今后的研究设想。
学术价值及社会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教育的研究》,于2018年2月开题,2018年2月至8月进行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获得了广泛的社会效益。
(二)打造了本校的德育品牌
学校先后荣获神木主办“第一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奖二等奖”、神木家长示范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学校称号;“县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知识竞赛二等奖”及市示范学校、特色学校、文明校园。
(三)提升了教师的自身素质
通过实验研究,教师的科研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课题组3位老师,其中2位被评为校级学模范教师。撰写的论文、教学设计和各类教育教学大赛获国家、省、市、县奖,并发表于教育报刊杂志。
2、课题组各成员写出研究心得(论文)3篇。

德育课题研究实验成果报告

德育课题研究实验成果报告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德育课题研究实验成果报告2004—2005学年度,我在学校新接任初一(3)班的班主任工作,并接到学校下派的一个德育研究课题:“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对于这个课题的理解,我从多个途径尝试过,最终我认为应是学生在固定的班集体中形成的任何事情的自觉性,并且这里的“任何事情”是指学生懂得选择任何有利于自己身心发展的事情来做。

如果学生能在自己的班集体中实现自己的自主性,下一步就应该逐步把学生的这种自主性延续到自己所处的家庭中和相应社会上去。

初一(3)是一个次重点班,也就意味着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有很多的优点,但在老师的眼中不是完美的学生,存在着很多小毛病。

班中的每一位学生都很爱学习,但成绩差的学生还是有十几个。

这会使班里的成绩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另外,班中的学生情况也大致分为两类:一类在家庭中是独生子女,平里在家娇生惯养,父母亲不用他们参与家务活,所以他们即使有很大的热情,可这些习惯会让他们失去很多独立性与成效性。

另一类学生的家庭中是很多兄弟姐妹的,来自农村的孩子。

他们的办事能力很强,但由于长期受父母的冷落(家庭成员多,父母的关注因分配而对某个孩子的关注较少),变得不愿意“出风头”,也就是说,第二类学生的性格比较内向,他不愿意主动办某些事情,或是不愿意把事情办得很好。

这样看来,要全班的学生形成一个凝聚力很强的集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并且在初中的这三年内不尽早使学生形成自主性,班主任的工作量就会因管理一个班花费很多精力。

所以针对这样的情况,我有计划地把学生的自主性逐步引发出来,使学生成为班集体的主人。

在对学生训练的过程中,我把教育的内容分为两大方面:一是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二是学生能够自主管理班集体。

而这两项目标也会解分成适合初一、初二、初三不同年龄段孩子心理发展的分目标。

下面我从不同年级不同目标来阐释本人的做法。

初一,是学生从小学进入中学的过渡阶段,老师不能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和管理,所以在初一第一学期,我还是凡事亲力亲为。

德育活动成果研究报告总结

德育活动成果研究报告总结

德育活动成果研究报告总结一、引言德育活动在学校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情感态度和行为习惯具有积极的影响。

本报告旨在总结我们学校近期开展的德育活动,并分析其取得的成果。

二、德育活动回顾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我们学校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德育活动,包括道德讲堂、心理辅导、志愿者活动等。

这些活动均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品德为目标,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

三、成果分析1.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通过道德讲堂和课堂教育,学校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素养。

学生们在聆听道德讲座时深受启发,更加明白了什么是道德,学会了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此外,通过纪律教育的实施,学生成为了遵纪守法的模范。

2.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心理辅导活动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学校安排专业心理老师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处理情绪问题和心理困扰。

许多学生表示在心理辅导过程中找到了倾诉和舒缓的途径,使他们更加积极向上,形成了良好的情感态度。

3. 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志愿者活动对学生的行为习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学会了无私奉献和乐于助人。

通过亲身实践,他们更加了解到关心他人是一种美德,乐于助人能够带来内心的满足感,并愿意将这种习惯持续下去。

四、启示与建议在德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们总结出一些经验和教训,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1. 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展德育活动,注重个体的差异性。

2.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合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将思考和行动结合起来。

4. 不仅要注重学生的道德修养,也要重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五、结论通过本次研究报告,我们发现学校的德育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情感态度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然而,我们也发现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通过总结和分析,我们相信学校的德育工作会取得更好的成绩,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引导。

德育活动成果总结

德育活动成果总结

德育活动成果总结1. 活动概述本次德育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2. 活动内容2.1 道德讲座我们邀请了专业的道德教育讲师,为学生们进行了一系列的道德讲座。

讲座内容包括诚信、友善、尊重他人等方面的道德价值观,让学生们深入理解并内化这些道德观念。

2.2 志愿者活动学生们参与了志愿者活动,包括帮助社区清洁、慰问敬老院、义务劳动等。

通过亲身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学生们体验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2.3 德育竞赛我们组织了德育竞赛,学生们积极参与并展示了自己的道德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

竞赛内容包括道德智力问答、道德情境分析等,旨在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正确判断和行动的能力。

2.4 德育主题班会每个班级定期组织了德育主题班会,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与道德相关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3. 活动成果3.1 培养了学生的道德品质通过讲座、志愿者活动和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学生们对道德价值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了道德的重要性,并逐渐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

3.2 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志愿者活动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成就感。

他们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培养了积极的社会责任感。

3.3 提升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德育竞赛和班会活动中,学生们通过合作与交流,增强了彼此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

他们学会了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观点,并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能力。

4. 展望通过本次德育活动,学生们的道德素质得到了有效培养和提升。

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德育活动的内容和方法,不断激发学生们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

小学德育科研交流学习、成果推广及奖励制度范文

小学德育科研交流学习、成果推广及奖励制度范文

小学德育科研交流学习、成果推广及奖励制度范文一、引言随着小学德育工作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德育科研交流学习成为了提高教师德育水平和推动德育工作创新的重要方式之一。

科研交流学习不仅可以促进教师的个人成长,增加教育经验,还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进一步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德育科研交流学习、成果推广及奖励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二、德育科研交流学习制度1.德育科研交流学习的内容和形式德育科研交流学习的内容包括教育理论的学习、德育经验的分享、德育案例的交流等。

形式上可以包括定期组织教师参观学习、案例研讨交流、德育论文撰写等。

2.德育科研交流学习的周期和频率德育科研交流学习可以按学期进行安排,每个学期至少组织一次交流学习活动。

另外,可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适当增加交流学习活动的频率。

3.德育科研交流学习的主要对象德育科研交流学习的主要对象为学校德育骨干教师和相关学科教师,同时也可以邀请校外专家、教育学者等具有相关经验和研究成果的人员参与。

4.德育科研交流学习的互动方式德育科研交流学习应当注重教师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互动方式,以增加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共享。

三、德育科研成果推广制度1.德育科研成果的收集和汇总学校应当建立一套科学的德育科研成果收集和汇总机制,为教师的科研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

可以通过德育科研项目申报、教师自愿申报、学生德育案例征集等方式,积极收集和汇总德育科研成果。

2.德育科研成果的评审和推广学校可以成立德育科研评审委员会,负责对德育科研成果进行评审和推广。

评审委员会由专家、学者和德育骨干教师组成,按照一定的评审标准和程序,对德育科研成果进行评审,并挑选出优秀成果进行推广。

3.德育科研成果的推广渠道和形式德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当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和形式,包括学术期刊发表、学校内部研讨会、区域教育研讨会、学术会议报告、德育创新展示等,以使更多的教师和学校受益,并推动德育工作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德育课题研究交流材料

德育课题研究交流材料

德育课题研究交流材料
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来分享一篇关于德育课题的研究交流材料。

近年来,我国教育界越来越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

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德育旨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品德和积极的社会行为。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交流。

首先,德育课程内容的设计是德育工作的基础。

我们需要思考如何以德育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例如,我们可以加入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通过理解和分析来培养道德判断力;我们也可以设置一些互动活动,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培养品德。

其次,德育课程的实施需要有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进行道德思考和实践。

例如,我们可以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具体事例来思考和解决道德问题;我们也可以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并理解道德行为的重要性。

再次,德育课程的评价和反馈是提高德育效果的关键环节。

我们要注意通过评价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活动,同时及时反馈学生的表现和进步。

例如,我们可以设置定期的德育考核,将学生的道德表现纳入评价体系,形成全员参与的德育体系。

最后,德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是推动德育工作的重要保障。

教师要不断学习和研究最新的德育理论和方法,提升自身的德育能力。

同时,学校也要为教师提供相关的培训和交流机会,搭建一个共同探讨德育的平台。

通过以上几点研究和交流,我们相信可以进一步推动德育工作的发展。

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努力,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未来栋梁而不懈努力!
谢谢大家!。

2018年度学校德育研究课题获奖成果公示

2018年度学校德育研究课题获奖成果公示
18DA45
宁海中学“德+能”社会实践课程的开发和实践
符洪铭
宁海中学
18DA49
基于地方资源的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
詹霄武
宁波国家高新区教育教学研究室
二等奖(12项)
18DA05
中职红十字生命教育的推进策略研究
许瑾
宁波市甬江职高
18DA06
“融文化”视角下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研究
楼梦红
宁波市鄞州职教中心
李胜永
宁海县正学中学
18DA50
校园文化建设与规划渠道建设研究
唐福兵
宁波国家高新区教育教学研究室
三等奖(18项)
18DA07
以学校2002班“美丽班级”为例的班级建设研究
崔景刚
宁波市第七中学
18DA10
构建家校成长共同体的策略研究
郁红
鄞州区东湖小学
18DA14
运用宁波传统文化对中小学生进行德育养成的策略研究
18DA25
“姚江传统文化”育人策略研究
孙建春
余姚市梨洲中学
18DA34
博平礼仪文化建设之降噪行动研究
沈晓洁
北仑区博平小学
18DA35
以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君子素养的策略研究
王巧君
北鹰争章与综合实践活动融合式课程体系创建的研究与实践
王琛臣
北仑区泰河学校
18DA38
私人定制式的戏剧表演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实践研究
李秀蕾
奉化区实验小学
18DA39
“雅润家校智慧共育”的实践研究
王优娜
奉化区新城实验小学
18DA40
“三敬”式主题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吴成培
奉化区居敬小学

德育课题研究成果

德育课题研究成果

小学德育教育研究课题----小学日常行为规范养成着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专家孙云晓指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反观现有日常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现状,我们认为(1)学校生源比较复杂,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行为习惯有较大差距。

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培养应更具针对性、层次性。

(2)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途径较为简单,缺乏评价与反馈。

我们认为:从行为习惯的培养入手,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能促进学生发展,适应新时期的挑战和要求。

这一研究,从现实和长远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一)研究目标1、结合时代要求和少先队教育特色,通过研究和实践,探索一套适合寄宿制、小班化办学体制的“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对策,以利推广。

2、通过研究和实践,引导使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深入理解道德规范,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通过研究和实践,优化班主任队伍,提升教师德育工作水平,进一步推动学校德育工作。

(二)研究内容:1、探讨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培养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2、探讨家校社会多维立体的教育途径和策略。

如何将本课题研究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调动家长、社会教育积极因素。

3、探讨优化班级管理、提升学校德育成效的科学、系统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创新点及突破之处本课题为应用基础研究,在强调应用性的同时,也注重一定层次的理论探索。

着眼于寄宿制、小班化学校儿童的日常行为,着重进行有关小学生在学习、做事和做人等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与实践,以使小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和学习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其健康人格的培育奠定基础。

(1)创新方面。

依据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遵循教育规律,努力构建创新养成教育途径和模式,将养成教育贯穿到学生日常生活行为中,多层次、全方位的进行跟踪教育,突出成长为主的教育理念。

(2)理论意义。

立足于应用探索与实践,在探索和实践过程中总结寄宿制学校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规律,丰富素质教育理论和养成教育理论内涵(3)应用价值。

学校开展德育课题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

学校开展德育课题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

学校开展德育课题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一)关于本课题研究的实践成果:1、教书育人,重视文化学科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

普遍关注知识传授过程中的思想教育、道德影响;在思想政治、语文、史地等特殊学科教学中,归纳、总结出行之有效的德育渗透方法、途径。

课堂教学实现了科学性与人文性、知识性与思想性的和谐统一。

2、以本为纲,重视文化课本字里行间发散的思想张力。

认真挖掘潜藏在物质材料内部的精神激光点和思想教育信息;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成功推动了校本课程框架的构建,在乡土史地教学方面取得了素质教育的长足发展。

3、营造氛围,开辟教学教育互动共优的第二课堂。

配合学科知识竞赛,本课题的研究触角全面伸向各兴趣小组活动,课余的音乐、书法、美术、微机、文学、科技制作等辅导、竞赛,既开拓知识视野,又增强实践能力;黑板报评比一举多得,考查学习情况,强化时政宣传,提高美学素养;文化艺术节更是全面检阅学生素质的大舞台。

校园文化建设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育创新和教学智慧,实现了课题研究向成果转换的典型性和普遍性的结合。

(二)关于本课题研究的文本成果:1、撰写出一些科研论文,有年级举行科研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有的评上学科成果奖。

2、研制、开发一批现代网络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多媒体课件,诸多音像、图影资料是对本课题研究成果的实录。

3、整理、出版德育课堂整合的校本课程教材、教案、课例文集。

其中包括:第一部分,基础课目(以适应学校当前普遍德育特征为内容的课程,按年份排序,以本课程教学中农村中学现状与我校特征分析构成导语,以教学设计内容构成构想,以课例内容构成学案,附设教后感)。

第二部分,选修课目(以适应学校各年级相应德育主题特征为内容的课程)。

第三部分,教育本记(含课题研究开展记事,教师教育论文等)。

(三)课题成果的影响和社会效益本课题在上级教科研专家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地开展研究,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校科研氛围较浓。

在校长室的领导下,学校各处、室给予研究大力支持和配合。

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研讨活动成果

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研讨活动成果

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实现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决定”同时指出,要“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倾向。

”中央文件精神很明确的表明,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课堂是德育的主阵地,渗透德育教育各科教学的根本任务。

本次教研活动为我们提供了课堂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科研平台,如何渗透德育?应注意哪些问题?使我们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现总结如下,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具体落实,并不断丰富德育教育的经验,为素质教育的实施作出贡献。

一、各科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现状从各位教师的研讨课及平时的教学情况看,老师们对各科教学渗透德育的意识不强,缺乏德育目标的拟定,欠缺德育资源的开发,抓住德育契机的意识和能力不够,创设德育情景不到位。

在德育教育中,教师缺乏感染力、感召力的语言,欠缺有分量的有震撼的德育点。

渗透德育还没有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

二、各科教学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1、各科教学都要加强学生课堂常规的训练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做到课前有准备,课上认真听讲,不交头接耳,不搞小动作;要养成认真细心的好习惯;要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要养成动脑筋思考的习惯;要养成钻研、质疑的习惯,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不懂要研究、要向老师同学请教等。

各科教学都要把学生学习目的教育放在重要位置,要让学生懂得立志成才,要知道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要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养成主动学习的精神。

各科教学都要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放在首位,使学生具有强烈的学习欲望,保持浓厚的兴趣。

各科教学教师都要认真准备德育教育的实施,要充分挖掘德育素材,创设育人情景,寻找德育点,有机渗透。

小学德育科研交流学习、成果推广及奖励制度(3篇)

小学德育科研交流学习、成果推广及奖励制度(3篇)

小学德育科研交流学习、成果推广及奖励制度一、引言德育是指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行为能力的教育活动,对于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来说,科研交流学习、成果推广以及奖励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探讨小学德育科研交流学习的意义,成果推广的途径以及奖励制度的建立。

二、小学德育科研交流学习的意义小学德育科研交流学习是指教师和学生通过科研活动的方式,提高德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科研交流学习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和应对学生在德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效地引导和教育学生。

同时,学生也能通过科研活动,深入思考和探讨德育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

三、小学德育科研交流学习的成果推广途径1.校内交流平台:学校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交流平台,供教师和学生展示和交流德育科研成果。

平台可以是一个校园网站或者是一个学校内部的论坛。

教师和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分享自己的科研成果,交流心得体会,从中学习和启发。

2.校际交流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小学德育科研交流学习的校际交流活动,邀请其他学校的师生参与。

通过交流活动,可以扩大德育科研成果的影响力,促进学校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共同进步。

3.专业期刊发表:学校可以和教育科研机构合作,将优秀的小学德育科研成果发表在专业期刊上。

这样能够使成果更广泛地传播,影响更多的教师和学生,进一步推动小学德育科研学习的发展。

四、小学德育科研交流学习的奖励制度为鼓励和推动小学德育科研交流学习的开展,学校可以建立奖励制度,对教师和学生的优秀成果进行表彰和奖励。

1.教师奖励:学校可以设立优秀德育科研教师奖,每年评选出一批在小学德育科研交流学习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金和荣誉称号。

2.学生奖励:学校可以设立小学德育科研交流学习竞赛,对学生的优秀科研成果进行评选,给予奖励和表彰。

奖励可以是奖金、奖状、荣誉称号等。

3.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学校可以和教育科研机构合作,设立优秀科研成果奖励机制,对小学德育科研成果的发表和应用进行奖励,包括资金支持、科研项目立项以及学术交流机会等。

学校德育课程与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成果总结

学校德育课程与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成果总结

学校德育课程与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成果总结近年来,中国教育体制不断进行改革,致力于提高学校的德育课程和教育教学质量。

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

1. 课程设置方面:在德育课程设置方面,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开设道德与法治、公民与法治、社会实践等课程,学生能够了解社会规范、法律法规,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 教育教学模式方面:学校尝试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将德育融入到各个学科中。

例如,在语文课堂上注重品德教育,让学生通过诗词文学品味人生;在数学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3. 学校管理方面:学校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一套科学的学校管理体制,包括严格的内部管理和优质的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制定学校行为规范、严格的考勤制度等,学校能够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他们遵守纪律的意识。

4. 家校合作方面:德育课程与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

学校与家长密切合作,通过家长会、学校开放日等形式,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德育课程,并在家庭中延续教育的影响力。

5. 评价与考试方面:学校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价,还将德育成绩纳入评价体系中。

通过德育评价,学校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学习态度,并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辅导。

6. 实践教学方面:学校注重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

例如,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生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7. 素质教育方面:学校积极推行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开设体育、音乐、美术、手工等课程,学生能够发展身心健康,提高综合能力。

8. 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学校注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通过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方式,学校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并提供专业帮助。

9. 社会认知方面:学校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

通过开展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让学生早日融入社会,认识社会,发展社会意识。

2018-2019-德育工作经验汇报交流材料-实用word文档 (9页)

2018-2019-德育工作经验汇报交流材料-实用word文档 (9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德育工作经验汇报交流材料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我校根据校情,制定措施,群策群力,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将我校德育工作开展情况作如下汇报。

我校历来重视德育工作,建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指导,推动学校的德育工作,充分发挥德育在学校工作中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

德育工作管理机构健全,人员落实,职责明确,能相互协同而又高效地开展各项工作。

我校开辟了三条德育渠道,形成了立体化的德育网络。

一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德育渠道;二是以小干部为主体的德育渠道,由校级的大队委员会,班级的班委会二级构成;三是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渠道。

学校重视德育工作的计划性。

学校工作计划中把德育工作放到突出的位置,每学期学校能认真针对新形势和学生实际制订好计划。

我校德育常规管理严格、规范,严格执行教育法规,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按章办事,学校加强对德育工作的督促与检查,分类制定了月考核制度。

德育工作坚持做到加大信息沟通反馈力度,注重指导教师开展日常德育工作。

升旗仪式规范,学校领导、教师承担国旗下讲话任务。

有先进班集体、文明班集体、三好生、、优秀学生、进步学生等各类表彰制度。

学校一贯重视班集体建设,把班集体建设的研究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研究方向。

学校要求通过各种活动把班内同学凝聚起来,形成有共同目标和理想的和-谐向上的班集体。

同时积极开展多种课内外文体活动,以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凝聚力,促进班集体建设,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良好班风。

学校本着“一切为了学生未来”的办学理念,积极培养并逐步形成了一支由不同风格的教师组成的班主任队伍。

班主任树立了高度的育人责任感,对社会负责,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对未来负责。

班主任能通过树威信、立情感等方式协调好与学生、课任教师和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

德育专题研究成果

德育专题研究成果

德育专题研究成果时光飞逝,转眼间,一学期又过去了。

在这一学期里,我校全体班主任在繁忙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余,没有忘记通过专题研修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本学期,他们围绕“如何与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如何赢得家长的信任”两个专题进行了学习、研究、讨论、交流,分别撰写了心得体会或经验总结。

这一篇篇文章凝结着他们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爱。

现刊载如下,希望大家进一步学习、交流。

2011年12月如何与家长沟通拓东二小:白静我们知道: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肯定有一个好女人;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绝对有一个称职的妈妈。

作为老师,不光要与学生打好交道,还要与学生的家长大好交道。

如果能很好地与家长沟通,教育孩子会容易得多。

如何更好地与家长沟通呢?常言道: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

面对不同层次的家长,说话的方式不同。

对于有教养的家庭,尽可能将学生的表现如实向家长反映,主动请他们提出教育的措施,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充分肯定和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并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学生家长一起,同心协力,共同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

例如:我班唐雅坤的家长,只要我一打电话给他们,告诉他们孩子有那些不足之处,他们立即协助监督孩子改正。

我班像这样的家长还是有不少的,他们的孩子往往在班上各方面都显得很出色。

对于溺爱型的家庭,交谈时,更应先肯定学生的长处,对学生的良好表现予以真挚的赞赏和表扬,然后再适时指出学生的不足。

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家长的感情,肯定家长热爱子女的正确性,使对方在心理上能接纳你的意见。

同时,也要用恳切的语言指出溺爱对孩子成长的危害,耐心热情地帮助和说服家长采取正确的方式来教育子女,启发家长实事求是地反映学生的情况,千万不要袒护自己的子女,因溺爱而隐瞒子女的过失。

要注意的是,这种溺爱型的家长比较挑剔,他们往往会把责任推到他人身上,我们交谈使用的语言要有技巧,可采用“我能理解你的感受,可是……”、“你的方法是不错的,如果换一种做法,效果也许会更好……”等这样语言。

德育经验交流成果展示材料

德育经验交流成果展示材料

德育经验交流成果展示材料德育经验交流成果展示材料:尊敬的评委、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XX学校的XX同学。

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此向大家展示我在德育方面的经验交流成果。

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任务。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积极参与了学校开展的各项德育活动,并取得了一些成就,以下是我要向大家分享的两个方面。

首先,我参与了志愿者活动。

作为一名学生,我深知作为一个社会的一员,应该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

因此,在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活动中,我积极报名参加,为社区、学校、老人院等地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在我参与的志愿者活动中,我不仅提高了我的实际动手能力,还学到了与人沟通、团队合作的技巧。

这些经验让我体会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成就感,并更加坚定了自己为社会做贡献的决心。

其次,我积极参与了学校的品德培养活动。

学校每个学期都会组织一些品德教育活动,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格修养。

我积极参加了这些活动,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比如,在学校的一次德育活动中,我参加了道德讲座,深入了解了一些道德原则和价值观,并通过与老师和同学们的交流,加深了我对品德培养的理解。

此外,在一个学期的德育课上,我承担了班级的德育副班长职责,负责组织同学们参加品德修养讨论和班级义务劳动等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领导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和学校品德培养活动,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德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

德育不仅仅是传授道德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践行道德原则。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道德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这些都是我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都能够运用到的宝贵财富。

作为一个正在成长的学生,我深知德育与自身发展的紧密联系。

通过参与各种德育活动,我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更能够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合作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育课题研究成果
2018
小学德育教育研究课题----小学日常行为
规范养成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专家孙云晓指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反观现有日常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现状,我们认为
(1)学校生源比较复杂,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行为习惯有较大差距。

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培养应更具针对性、层次性。

(2)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途径较为简单,缺乏评价与反馈。

我们认为:从行为习惯的培养入手,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能促进学生发展,适应新时期的挑战和要求。

这一研究,从现实和长远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研究目标
1、结合时代要求和少先队教育特色,通过研究和实践,探索一套适合寄宿制、小班化办学体制的“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对策,以利推广。

2、通过研究和实践,引导使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深入理解道德规范,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通过研究和实践,优化班主任队伍,提升教师德育工作水平,进一步推动学校德育工作。

(二)研究内容:
1、探讨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培养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2、探讨家校社会多维立体的教育途径和策略。

如何将本课题研究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调动家长、社会教育积极因素。

3、探讨优化班级管理、提升学校德育成效的科学、系统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创新点及突破之处
本课题为应用基础研究,在强调应用性的同时,也注重一定层次的理论探索。

着眼于寄宿制、小班化学校儿童的日常行为,着重进行有关小学生在学习、做事和做人等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与实践,以使小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和学习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其健康人格的培育奠定基础。

(1)创新方面。

依据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遵循教育规律,努力构建创新养成教育途径和模式,将养成教育贯穿到学生日常生活行为中,多层次、全方位的进行跟踪教育,突出成长为主的教育理念。

(2)理论意义。

立足于应用探索与实践,在探索和实践过程中总结寄宿制学校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规律,丰富素质教育理论和养成教育理论内涵
(3)应用价值。

本课题着手与途径和模式的实验和探索,侧重于应用实践,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具有健康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促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

完成条件分析、研究方法与路线
(一)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
1、领导支持,课题研究有经费保障。

校领导对课题研究大力支持,为课题研究开展提供环境支持、经济支持。

良好的教学条件和领导的重视、指导,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基础保证。

2、资料丰富,研究有理论支撑。

学校有藏书丰富的图书室。

我们课题组拟推荐筛选专题学习材料,供课题组成员集中学习,提升理论素养。

3、课题组成员结构合理,学习、研究氛围浓厚。

参研教师中有一位小学高级教师,班级管理经验较为丰富,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二)、研究方法与路线:
1、行动研究法。

主要包括问卷调查法:针对家庭教育方面、教师设计的与课题实施内容相关的系列问题。

通过家长的问答,更进一步地、全面地了解学生习惯的现有发展水平。

2、个案研究法。

对学生个体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跟踪记录与观察分析,并加以一定的措施和手段,促进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3、观察法。

在研究中,教师通过对学生行为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观察记录,思考研究,获得最直接的第一手研究资料。

4、问卷法。

文献研究法。

对国内外的已有相关理论做综合参考研究等。

坚持课题的理论研究、课题的实验研究和群众性教研活动三结合的研究办法。

以理论研究为先导,以实验研究为中心,以广大教师参与的研究活动为基础,以班队会课堂为主渠道,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研究学生、探索方法、总结经验,以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积极探索新时期背景下,寄宿制学校学生养成教育的有效方法、途径;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养成教育模式,营造积极进取、健康成长的氛围。

课题研究组织管理及主要研究人员分工
本课题由我校一批锐意改革,不断进取的教师组成。

1.本课题研究指导。

刘纪庚、刘凤荣、郝国华
2.课题研究实验小组。

组长:范志成校长。

多年从事教学管理工作,现从事小学德育工作,对小学生日常行为教育有较高的兴趣和丰富的经验。

全面负责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

学习、内容安排,活动召集、组织等。

组长:刘涛论文、教学设计、课题报告等获省级级奖项十余篇次,并部分发表。

从事小语教学及班主任工作,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主要成员:张凯华蔡永巧张永奎任俊杰
各班班主任
实施步骤
课题研究的工作进度计划:本课题预计2018年2月——2019年1月分三个阶段完成。

为期二年。

(一)、准备阶段:(2018年2月——2018年9月)
做好课题申报、制订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课题启动、课题分工、理论学习工作,培训参研教师,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组织开题启动研究。

研究呈现形式:课题立项申请书、研究方案、开题报告。

(二)、实施阶段:(2018年9月——2018年11月)
组织交流、研讨等活动。

主要是理论实践研究,课题材料信息收集,课题研究论文,优秀班会课例和阶段性研究报告的撰写。

并对典型案例加以积累分析。

①课题组制定实验计划,坚持半月集中研究一次,学习交流相关理论。

②实验教师、班主任探索养成教育实施途径,精心设计上好班会课,及时总结实验体会,积累、整理好相关资料。

③每月一次专题研讨,与全校同学科教师共同探讨、交流体会。

阶段成果呈现方式:
1、教师研究案例
2、阶段研究报告
3、班主任工作论文
4、班队会及活动案例
5、问卷调查情况分析结论
6、班级日志样本。

(三)、总结评定、成果发布阶段:(2018年12月——2019年1月)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整理行为习惯研究经验论文,将成功班会课例刻录光盘,论文编辑成册,总结、发布和推广研究成果。

2018年12月迎接上级领导对学校课题研究工作的评估验收。

成果呈现方式:结题报告、相关研究的论文集等。

(班主任论文汇编、班队会等活动案例汇编及光盘、教师研究案例汇编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