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题成果简述
小学德育教育成果总结(范文6篇)
小学德育教育成果总结(范文6篇)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德育教育成果总结(范文6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德育教育成果总结(范文6篇)》。
第一篇:小学德育个人收获总结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
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
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
时序更替,社会嬗变。
面对新时代、新一代、新情况,我校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上做了一点思考和实践,现总结如下:一、自身教育与学生教育相结合加里宁曾经说过“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留下永远的痕迹。
”学校历来重视对教师自身的师德教育,大力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发挥他们德育先锋骨干的作用;发挥党员干部在德育工作中的模范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以亲情化、个性化为载体的“德育导师制”,提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是一个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希望改变以往任课老师“只管教、不管导”的状况,形成学校“全员育人”的局面。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因此在德育中我们从不忽视学生的自我教育。
1、自我认识,利用成长记录袋、周记、教师谈心等途径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认识自我,它是自我教育的起点。
2、自我激励,这是行为的内化过程,它是有目的自我约束、自我体现和自我完善。
(1)目标激励,目标是一个人工作、学习、生活的动力。
一开学,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结合各班级实际情况,要求各班采取民主形式,引导学生提出班级奋斗的目标,因为目标来自学生,所以充分得到了他们的认同,都能为实现目标积极努力工作。
(2)活动激励,学生身处多姿多彩的世界,他们经常要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这些活动都是让学生进行自我激励的好时机。
教师德育工作成果概述
教师德育工作成果概述概述:教师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校一直致力于开展各种形式的德育工作,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
本文将在以下方面对我校教师德育工作的成果进行概述。
一、建立立德树人理念教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启蒙者和引路人。
我校特别注重教师的专业素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倡导教师从事德育工作的内在动力。
通过举办专题研讨会、德育教师培训等活动,教师树立了立德树人的理念,提高了德育工作的质量。
二、构建德育活动的平台为了增强学生德育意识和提高道德水平,学校建立了多种德育活动的平台。
例如,每月举办一次道德讲堂,通过演讲、演示、讨论等形式,深入学生生活中的道德问题,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此外,学校还组织开展各类德育实践活动,如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恩、关爱和奉献的价值。
三、开设德育课程为了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学校从小学到高中开设了德育课程。
这些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传授道德知识和价值观,并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互动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道德思考和决策,提高学生道德判断与行为的能力。
四、建立家校合作机制教师德育工作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和参与。
学校与家长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努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学校还定期组织家校联合活动,让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道德实践,形成良好的社区教育氛围。
五、师生互动,激发学生潜能教师在德育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角色。
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教师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问题和潜能,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
学校鼓励教师与学生建立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六、监督与评估体系的完善为了确保教师德育工作的有效进行,学校建立了监督与评估体系。
通过定期的教学观摩、评课、班主任讲评等活动,对教师德育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和指导。
同时,学校还鼓励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德育工作的水平。
德育品牌成果报告(一)
德育品牌成果报告一、成果概述- 在过去一年中,我们在德育方面取得了许多显著的成果。
我们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一系列创新的德育项目和活动,我们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二、学生品德提升项目- 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学生品德提升项目,包括道德讲堂、志愿者服务等。
在道德讲堂中,我们邀请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给学生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志愿者服务项目让学生亲身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同理心。
三、德育文化建设- 我们注重学校德育文化的建设,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主题教育,营造了浓厚的德育氛围。
学校成立了德育文化俱乐部,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文化艺术活动,如朗诵比赛、德育主题故事会等。
这些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
四、家校合作- 家庭是学生品德养成的重要环境,我们重视家校合作,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
我们邀请家长参与学校德育活动,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成长,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良好育人合力。
五、成果评估和展望- 我们通过定期的德育成绩评估,及时了解学生的品德状态和成长情况,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德育工作的力度,创新德育项目和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六、结语- 通过一年来的努力和实践,我们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德育成果。
学校的德育品牌逐渐凸显,学生的整体素质不断提升。
我们将继续坚持德育工作的理念和方向,不断探索创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德育周成果活动总结(5篇)
德育周成果活动总结第1篇一、加强学习,提高师德修养作为一名新时代党员教师,我自觉学习,不断加强自己的师德修养,总是处处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我从自己的思想入手,端正思想,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影响和带动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以人为本,尊重爱护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学的主体。
在教学中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主导,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不仅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而且还能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
本学期转变学困生2人。
三、创新教法,树立爱国意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也是我的主要工作之一。
平时,在利用学习政治课教学组织学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国际国内重大时事,先进模范人物事迹等,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集体意识、道德意识和感恩意识,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总之,一学期来,我坚持为人师表,以人为本,认真履行好一个教学教育和德育教育的职责,以爱心为学生照亮心灵之路。
德育周成果活动总结第2篇时光荏苒,一学年的学习任务又已接近尾声,默然回首,这一年来虽没有轰轰烈烈的战果,但在潜移默化中仍取得了许多不可磨灭的成绩。
一、思想道德素质方面这一年来我始终坚持自强不息,立志成材的信念,始终保持着昂扬的斗志和坚韧不拔的作风,坚定不移地朝着既定的奋斗目标前进,我坚持着自己反省且努力的完善自己的人格。
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都以品德至上来要求自己。
无论何时何地我都奉行严于律己的信条,并切实的遵行它。
平时友爱同学,尊师重道,乐于助人,努力配合班干的工作,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的活动。
二、科学文化素质方面学习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凭着对个人目标和知识的强烈追求,刻苦钻研,勤奋好学,态度端正,目标明确,基本上牢固的掌握了一些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力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德育教育成果
德育教育成果德育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以使其成为有良好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通过长期的德育教育工作,学校和社会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一、德育思政课程的开展德育教育的核心是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
学校通过科学合理的德育课程设置,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和需求,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德育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通过有意识的教育和引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学生们在校园生活和学习中逐渐形成了诚实守信、友善互助、尊师重道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风尚。
三、学生思想素质的提升德育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通过教育活动和思想引导,学生的思想意识、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得到了显著提升。
学生们能够主动思考问题,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对社会问题保持积极的思考态度。
四、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增强德育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者服务等形式,使学生了解社会现实,关心他人,为社会做出贡献。
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日益增强,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五、学校德育文化氛围的建设德育教育要建立在整个学校的文化氛围之中,学校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创造了积极向上、校风良好的德育文化氛围。
学生们在这样的氛围中,不仅从学校教师的言传身教中汲取养分,更通过同学的互相影响和激励,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总结:德育教育的成果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发展,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未来。
学校和社会应继续致力于德育教育工作,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培养更多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学生,以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构建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实现全面的人的发展。
学生德育课实践教学成果(3篇)
第1篇一、引言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实践教学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本文将展示我校学生在德育课实践教学中的成果,以期为德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二、实践教学活动概述1. 活动背景为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我校德育课程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使学生将所学德育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道德修养。
2. 活动内容(1)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敬老院慰问、义务植树等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2)社会实践调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了解社会现状,关注民生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育主题活动:开展主题班会、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4)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心理测试等活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
三、实践教学成果展示1. 志愿服务活动成果(1)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帮助,如打扫卫生、照顾老人等。
(2)学生在敬老院慰问活动中,为老人表演节目、赠送礼物,传递关爱。
(3)义务植树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为美化环境贡献力量。
2. 社会实践调查成果(1)学生通过社会调查,了解了我国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的现状,关注民生问题。
(2)学生在调查过程中,培养了观察力、分析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调查成果在校园内进行展示,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德育主题活动成果(1)主题班会、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学生在活动中培养了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等能力。
(3)活动成果在校内进行展示,激发了学生的德育热情。
4. 心理健康教育成果(1)心理健康讲座使学生了解了心理知识,提高了心理素质。
学校开展德育课题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
学校开展德育课题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一)关于本课题研究的实践成果:1、教书育人,重视文化学科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
普遍关注知识传授过程中的思想教育、道德影响;在思想政治、语文、史地等特殊学科教学中,归纳、总结出行之有效的德育渗透方法、途径。
课堂教学实现了科学性与人文性、知识性与思想性的和谐统一。
2、以本为纲,重视文化课本字里行间发散的思想张力。
认真挖掘潜藏在物质材料内部的精神激光点和思想教育信息;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成功推动了校本课程框架的构建,在乡土史地教学方面取得了素质教育的长足发展。
3、营造氛围,开辟教学教育互动共优的第二课堂。
配合学科知识竞赛,本课题的研究触角全面伸向各兴趣小组活动,课余的音乐、书法、美术、微机、文学、科技制作等辅导、竞赛,既开拓知识视野,又增强实践能力;黑板报评比一举多得,考查学习情况,强化时政宣传,提高美学素养;文化艺术节更是全面检阅学生素质的大舞台。
校园文化建设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育创新和教学智慧,实现了课题研究向成果转换的典型性和普遍性的结合。
(二)关于本课题研究的文本成果:1、撰写出一些科研论文,有年级举行科研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有的评上学科成果奖。
2、研制、开发一批现代网络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多媒体课件,诸多音像、图影资料是对本课题研究成果的实录。
3、整理、出版德育课堂整合的校本课程教材、教案、课例文集。
其中包括:第一部分,基础课目(以适应学校当前普遍德育特征为内容的课程,按年份排序,以本课程教学中农村中学现状与我校特征分析构成导语,以教学设计内容构成构想,以课例内容构成学案,附设教后感)。
第二部分,选修课目(以适应学校各年级相应德育主题特征为内容的课程)。
第三部分,教育本记(含课题研究开展记事,教师教育论文等)。
(三)课题成果的影响和社会效益本课题在上级教科研专家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地开展研究,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校科研氛围较浓。
在校长室的领导下,学校各处、室给予研究大力支持和配合。
德育工作创新案例成果总结(3篇)
德育工作创新案例成果总结(3篇)德育工作创新案例成果总结(精选3篇)德育工作创新案例成果总结篇1一、抓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开学初,我校建立了校、班二级管理机制,明确管理的职责。
由校长牵头,主抓德育的思品教师和班主任组成德育领导小组,形成一种垂直的联系,发挥德育管理的效能,从组织上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从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思想。
我校德育工作计划中制定了德育计划,班主任及各任课教师职责、计划、总结等也都全面、规范。
二、抓队伍,提高德育素质1、学德育理论,提高思想素质。
首先,我们从学习抓起,多途径、多渠道提高全体教职工理论水平。
学期初,我们开展了“教师工作经验交流会”,让老师们交流自己工作中的优秀经验。
2、做“最美园丁”,树立师表形象。
结合实际,我校要求教师要在校园中做最美园丁,即心灵美,热爱学生;仪表美,文雅庄重;语言美,言传身教;行为美,为人师表。
结合学校德育工作重点,学校组织了全体教师“师德师风”学习,写出了心得体会,在最后的总结会上,全体教师都认识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努力做到学生心目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美好园丁。
三、抓常规,提高工作实效1、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
学校的常规管理工作的好与坏能直接体现出一个学校的管理水平,所以这项工作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更是把此项工作当作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们制定了班级常规管理考核细则。
对班级的管理实行周评比、月公示、学期总评的办法。
考评项目包括:学生精神风貌、班级纪律、班级卫生、班级物品管理、班主任工作及任课教师在学生中的问卷调查等内容。
如何落实好制度和细则才是加强常规管理的重要环节,在这方面我校下了很大的工夫,我们每天做到:1、“三查”,即早晨、中午、离校。
2、“不定期、不定时的检查”,即随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联合检查;3、“学生跟踪检查”,即每个课间都有值日学生进行常规检查。
由于工作落到了实处,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此外,我校还狠抓了新《守则》、《规范》的养成教育,做到制度上墙,学生人人烂熟于心。
学校德育活动成果总结
学校德育活动成果总结活动概述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学校组织了多项德育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这些活动包括讲座、讨论会、志愿服务等,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德育内容。
成果总结通过这些德育活动的开展,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 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学生们深刻体验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成就感。
他们学会了关心他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并体验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这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提升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德育活动中的讨论会和团队合作项目,让学生们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观点,并在团队中扮演积极的角色。
他们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这对于他们未来的研究和工作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3. 培养了学生的领导才能通过学校德育活动中的组织和策划,一些学生展现出了良好的领导才能。
他们在活动中发挥了带领团队、协调资源的能力,展现出了自信和责任感。
这些经历对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和领导潜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4. 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水平德育活动的内容涵盖了道德教育的方方面面,如诚信、友善、尊重等。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们对于自己的行为有了更高的要求,并逐渐形成了正确的道德观念。
他们学会了诚实守信,尊重他人,成为了更好的人。
展望未来在未来的德育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进一步完善活动内容和组织方式。
通过与社会资源的合作,我们将开展更多实践性的德育活动,提供更多培养学生品德的机会。
同时,我们也将注重对学生德育成果的评估和反馈,以不断优化德育工作的效果。
我们相信,通过学校德育活动的持续努力,我们能够培养出更多品德高尚、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学生,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初中德育活动成果总结
初中德育活动成果总结1. 活动背景初中德育活动是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增强自身的道德观念,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等。
2. 活动内容在本次德育活动中,我们组织了多项活动,涵盖了道德教育、环保教育、公益活动等方面。
具体活动包括:- 道德模范分享会:邀请社会上的道德模范来校与学生分享他们的故事和经验,激发学生的道德观念。
- 环保知识竞赛:通过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学习环保知识,增强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 志愿者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 德育主题演讲比赛:鼓励学生发表关于德育主题的演讲,提高他们的演讲能力和思辨能力。
3. 活动成果通过这些德育活动,我们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学生道德观念的提升:通过道德模范分享会和德育主题演讲比赛,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什么是道德,形成了正确的道德观念。
- 环保意识的增强:环保知识竞赛的参与使学生对环保知识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他们开始主动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 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参与志愿者活动使学生感受到了奉献的快乐,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 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参与各类德育活动,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包括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
4. 反思与展望在开展初中德育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挑战。
比如活动宣传不够到位、学生参与度有待提高等。
为了进一步提高德育活动的效果,我们需要:- 加强活动宣传,提高学生参与度。
-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更具针对性的德育活动。
- 加强与社会资源的合作,邀请更多优秀的讲师和志愿者参与活动。
通过不断总结和改进,我们相信初中德育活动将会取得更好的成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小学阶段德育教育成果报告
小学阶段德育教育成果报告介绍本文档旨在总结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成果和效果。
德育教育是指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以塑造他们的良好品格和社会责任感。
以下是小学阶段在德育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德育教育成果1. 品德培养:小学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通过德育课程、示范行为和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的品德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
他们更加尊重他人,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并且懂得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
2. 自律能力:通过德育教育,学生逐渐培养了自我管理和自律的能力。
他们懂得遵守纪律、规章制度,并且能够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
这种自律能力对学生的学业和生活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 团队合作: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学生通过集体活动、合作项目和团队竞赛,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协调和沟通。
他们懂得分享、帮助他人,并且能够在集体中发挥自己的才能。
4. 社会责任感:德育教育使学生逐渐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学生通过参与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了解到社会问题和困难,并积极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他们具备了关心他人、关注社会的良好素质。
5. 道德意识: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帮助学生建立了正确的道德意识。
他们能够辨别是非、善恶,并且愿意秉持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
学生在面对各种情境时能够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并且勇于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权益。
6. 积极心态:德育教育培养了学生的积极心态和乐观态度。
学生通过德育活动和心理辅导,学会了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他们能够坚持不懈、勇于挑战,并且具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论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在培养学生良好品德、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学生的品德素养得到了提升,自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同时,学生具备了正确的道德观念和积极心态。
这些成果将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
小学德育教育成果总结(优秀范文三篇)
小学德育教育成果总结(优秀范文三篇)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德育教育成果总结(优秀范文三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德育教育成果总结(优秀范文三篇)》。
第一篇:小学教师个人德育工作总结在本学期学校德育工作中,德育处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以人为本,不断开拓德育新思路,发挥德育途径整体效益,提高学校德育整体效果。
结合我校实际,努力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深化德育管理,拓展德育活动空间,使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得以再提高,体现学校德育工作的导向、动力、保证作用,实现了本学期德育目标的要求,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本学期个人德育工作总结报告如下:一、做好德育工作计划,努力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德育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1、精心布置宣传阵地。
加强对红领巾广播站、墙报等文化阵地的指导管理,在把好舆论导向的同时,力求主题突出,图文并茂,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功能。
2、规范教室布置。
各班教室的布置体现了各班的特点,营造了生动活泼、洁净素雅、健康文明、催人奋进的良好育人氛围。
3、积极做好了迎接区域现代化迎检工作,使校园文化具备与教育要求相适应的吸引力和情感号召力,逐步形成了以红色精神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凝聚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精神。
4、大力推进书香校园进程,以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学校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
我校有健全的教育阵地,如: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少先队活动室等。
学校长期坚持不懈地开展升旗仪式活动,每天中午广播站定时播音,每天下午的操前讲话已形成我校的特色。
这些活动都充分体现了学生参与的全体性、教育目的的素质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使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三、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养成教育。
1、丰富德育活动促进养成教育。
小学阶段德育教育成果报告
小学阶段德育教育成果报告一、引言德育教育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国家的未来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本报告旨在总结我校在小学阶段德育教育方面的成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期进一步提升我校德育教育质量。
二、德育教育成果概述1. 思想道德建设我校积极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课堂教育、主题班会、升旗仪式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学生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了明显提升,好人好事不断涌现,违法犯罪行为零发生。
2. 文明礼仪教育我们重视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通过制定并落实《小学生文明礼仪规范》,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养成良好的行为惯。
学生们在校园内外的文明礼仪表现得到了广泛好评。
3.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我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之一。
我们配备了专业心理教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和心理咨询活动,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4. 家校合作我们高度重视家校合作,定期召开家长会,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通过家长学校、家长进课堂等活动,提高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的问题(1)部分学生道德观念薄弱,表现为不尊重老师、同学,自私自利等。
(2)部分学生文明礼仪意识不足,存在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
(3)部分家长对德育教育重视不够,认为成绩是唯一标准,忽视了学生品德的培养。
2. 改进措施(1)加强德育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加大德育教育力度,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
(2)继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通过评选文明班级、文明学生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文明意识。
(3)加强家校沟通,提高家长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结语小学阶段德育教育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化德育教育改革,创新德育教育方法,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德育工作成果总览
德育工作成果总览一、前言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德育工作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学术成就,更要重视对其德育的培养。
本文档旨在全面总结和展示我国学校德育工作的成果,以期为今后德育工作的深入推进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德育工作成果概述1. 德育课程体系建设我国学校德育工作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各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纷纷开设了具有特色的德育课程,如道德与法治、历史与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等,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
2. 德育活动丰富多样在德育活动方面,我国学校通过举办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德育实践基地建设、志愿服务等形式,丰富了德育工作的内涵,提升了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3. 德育队伍建设我国学校在德育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通过加强德育师资培训、提高德育教师待遇等措施,吸引更多优秀教师投身德育工作,为提升德育工作质量奠定了基础。
4. 德育评价体系完善我国学校德育工作在评价体系方面不断优化,逐渐形成了以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德育评价体系,更加注重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和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
三、德育工作成果详述1. 德育课程体系建设成果(1)道德与法治课程: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互动等形式,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提高其道德素养。
(2)历史与社会课程:引导学生了解国家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培养其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促进其全面发展。
2. 德育活动丰富多样成果(1)主题教育活动: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我和我的祖国”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德育实践基地建设: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3)志愿服务: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其关爱他人、回馈社会的意识。
3. 德育队伍建设成果(1)德育师资培训:加强德育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
学校德育活动成果总结
学校德育活动成果总结一、前言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素养,进一步推动学校德育工作,我们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开展了一系列的德育活动。
现将这些活动的成果进行总结,以便为今后的德育工作提供参考和改进的方向。
二、活动回顾1. 活动名称:德育主题班会活动时间:2021年10月-2022年1月活动内容:- 组织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深刻理解国家倡导的道德理念。
- 通过案例分享、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态,提高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压力能力。
活动成果:- 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得到了加深,认同感增强。
- 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明显提升,表现在日常行为中的自觉性增强。
- 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增强。
2. 活动名称:德育知识竞赛活动时间:2021年11月活动内容:- 围绕德育主题,开展知识问答比赛,测试学生对德育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 通过竞赛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活动成果:- 学生参与度高,竞赛活动吸引了大部分学生的积极参与。
- 学生通过竞赛加深了对德育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3. 活动名称:德育实践月活动活动时间:2022年3月活动内容:- 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主题,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 开展德育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环保、关爱老人等。
活动成果:- 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得到提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高。
- 社会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认可度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得到增强。
三、活动总结与反思1. 成果总结本次德育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素养得到了全面提升。
- 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明显增强。
- 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增强。
- 社会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认可度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得到增强。
2. 反思改进在活动组织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的德育工作中进行改进:- 活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拓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学校德育工作总结:取得的成果及经验
学校德育工作总结:取得的成果及经验2023年,学校德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通过多年的努力,学校的德育教育水平得到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行为规范有了明显的改善,为实现健康教育繁荣、科学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
一、成果分析1.推进规范化建设规范化建设是推动德育教育工作迈向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的必要条件。
学校把规范化建设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建立起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的规范化管理体系。
大力推进规范化建设,学生的行为规范逐渐达到了“心中有规范,行为有标准”的效果。
2.提升学生道德素质学校通过举办各种德育活动,加强心理辅导和思想教育,提升学生道德素质。
学生们逐渐树立了“为人师表、为民宗旨、以人为本、天下为公”的理念,树立了尊老爱幼、关爱环境、守法守纪、团结友爱等优良的道德观念。
3.拓展德育教育内容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进步,德育教育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学校积极拓展德育教育内容,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生态教育等新的内容纳入德育教育体系中,让学生能更好地适应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是德育教育工作的根本力量。
学校注重教师队伍建设,精心安排课程培训、强化学科知识和德育知识的教师培训、探索德育教育新模式等多方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教师整体素质提升的同时,也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二、经验总结1.注重规范性管理规范化建设是推动德育教育工作发展的关键环节,要注重规范性管理,制定科学的管理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开展多样性教育教育体系应该以学生的本质需求为出发点,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和形式,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发展需求。
通过开展多样性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的多样性及其背后的内在规律,培养学生具有多元思考、宽广视野和尊重不同的价值观。
3.强化师生交流师生之间的良好交流是真正有效展开德育教育的基础。
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在合适的时候进行积极引导,做到心灵沟通;同时,也要积极倾听学生的声音,尊重学生的意见。
德育研究成果研究成果
德育研究成果研究成果
德育研究成果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研究,以下是一些德育研究的主要成果:
1. 德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研究成果: 研究者通过对不同学段和不同学科的德育课程进行设计和实施,探讨不同教学方法和教材对学生德育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促进学生的道德判断和行为规范。
2. 德育评价研究成果: 研究者通过开发各种德育评价工具和方法,对学生的德育水平进行评估,并研究评价结果与其他学业成绩和个人发展的关系,以及哪些因素对学生德育水平的影响较大。
3. 德育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研究成果: 研究者探讨德育教师的教育培训和专业发展对于他们的德育教学能力和信念的影响,以及如何提高德育教师的培训效果和专业发展机会。
4. 学校德育氛围建设研究成果: 研究者研究学校德育氛围的建设和维护,探讨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角色,以及家庭、社区和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对学校德育氛围的影响。
5. 德育对学生发展的影响研究成果: 研究者通过追踪和比较参与德育活动和不参与德育活动的学生,研究德育对于学生道德判断、价值观培养、社交能力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影响。
这些研究成果提供了对于德育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支持,为学校和教育机构提供了德育教育的参考和指导。
学生德育实践教学成果(3篇)
第1篇一、引言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的过程。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德育工作,不断加强德育实践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果。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学生德育实践教学的成果。
二、德育实践教学成果概述1. 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德育实践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 提高学生道德认知能力德育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道德规范,提高道德判断和评价能力。
3. 增强学生道德实践能力德育实践教学强调学生的道德实践,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道德,提高道德实践能力。
4.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德育实践教学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
5. 增进师生关系和谐德育实践教学有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和沟通,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三、具体成果展示1. 社会实践活动(1)志愿服务: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环保宣传、关爱留守儿童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社会责任,培养奉献精神。
(2)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到企业、农村等地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
2. 校园文化活动(1)道德讲堂:定期举办道德讲堂,邀请道德模范、专家学者等为学生授课,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2)主题班会: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就道德、文明、礼仪等方面进行讨论,提高道德认知。
3. 心理健康教育(1)心理辅导: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
(2)心理咨询:设立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
4. 师生互动(1)家访:开展家访活动,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促进家校合作。
(2)师生座谈会:定期召开师生座谈会,听取学生意见和建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德育活动成果汇报材料
德育活动成果汇报材料尊敬的领导:本次德育活动秉持着培养学生身心健康、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的指导思想,以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有益的德育活动。
现将活动成果汇报如下:【家庭教育讲座】为了提升学生家庭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我们邀请了数位专家开展家庭教育讲座。
通过这个讲座,学生们深入了解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学习了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
讲座内容涉及家庭沟通、孩子学习与自主性培养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爱社区行动】在此次关爱社区行动中,学生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活动,如义务清扫、志愿服务、慰问老人等。
通过参与社区工作,学生们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同时也为社区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经典文化阅读活动】为了弘扬经典文化,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经典文化阅读活动。
学生们通过阅读名著和经典文学作品,拓宽了视野,提高了综合素养。
同时,我们还组织了经典文化讲座,让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我们德育工作的重点。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辅导活动,我们帮助学生们了解自己的情绪,提高情绪管理能力,增强心理韧性。
此外,我们还开展了一些心理健康主题讲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面对压力的方法。
【公益活动】为了培养学生的公益意识和奉献精神,我们组织了一系列公益活动,如捐款、义卖、助残等。
学生们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以上仅是本次德育活动的一部分成果汇报,活动的开展得到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积极响应与参与。
我们将继续不断完善德育活动,培养学生健康成长,为社会培养更多有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的新一代。
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育课题成果简述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中“小常规”教育实施策略的研究第一部分课题提出达因苏草原有一个环境清幽、漂亮雅致的学校——农九师一六五团中学。
学校在发展中明确了学生不仅学习成绩要优异,更应该是文明尚美,礼仪高雅。
(一)日常教育活动中的几个镜头及分析:【镜头一】:学生们正排队往操场上走去,男生A走路时,手不知怎么就碰到了男生B,只见B转身便使劲打了A一拳,嘴里还嚷着:“你打我干嘛?”A又边还手边说:“我又没打你!”于是两人就开始了……【镜头二】:“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教了。
”“有些学生具有双重性格,在教师面前一套,背后一套,学校里一套,家里一套。
”“老师成了消防队员,今天解决了一个问题,第二天又冒出一个问题;解决了新问题,老问题又卷土重来。
”镜头三:……分析:老师们天天抓常规,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育不守常规的学生,但仍出现“屡禁不止”的现象,老师身心疲惫。
常规教育的效果不尽人意,有的只是起到即时的作用而没有达到长远的预期。
(二)学校常规教育的现状1、学校常规教育的现状现状一:学校常规教育的规定大而空。
学校的常规教育一般是教师根据《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向学生介绍常规,让学生学习常规,接着是不断地提要求,在平时的学校活动中不断提醒、督促和纠正。
学生在常规教育的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而没有自主构建常规,因此,常规在学生心中没有深刻的印象。
现状二:防范式常规教育,让师生走向对立。
学校目前的常规教育主要还是防范式,即教师处处防范学生,生怕学生做错什么。
学校常规管理主要是检查式。
为了处处提防,学校、教师往往采用“控制”的手段,控制时间、控制空间,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活动,以取得表面的井然有序。
这样一来,常规教育陷入了难以走出的怪圈:控制形成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这种依赖使得学生的自主意识、规则意识很难形成,所以一旦学生失去教师的控制,学生的“常规”陷入“不知所从”,而学生的“不知所从”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剧了教师、学校对学生的控制。
现状三:教师主体取代学生主体,常规教育缺乏对儿童需要的关注。
在常规教育中,总是以教师为主体,并且以成人的眼光和标准要求儿童。
学生处于被控制的地位,不是主动参与、自我构建常规细则,因此较难内化形成良好习惯。
现状四:常规教育说教多,自主践行少。
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时,通常是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而守则和规范的内容显得笼统,对学生的要求不够具体。
在对比中美小学生守则后,我们认为,常规的要求只有细化到学生的每一个日常生活细节中,才能对学生有切实有效的指导作用。
综上:目前国内研究小学生的习惯方面谈得较多的是学习习惯的培养。
就学校常规教育而言,人们普遍认识到了常规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开展了多层次的研究和分析,积累了许多有利于学生常规培养的经验,并就如何促进常规教育的实施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但是已有的研究都比较零散,没有具体可行的操作模式和实施策略。
特别是对师生共构常规细则,以学生为主体逐步推进常规教育的研究却十分忽略。
2、我校常规教育效果现状不乐观我校在提升学校办学品质的过程中学校特别关注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应。
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德育常规工作和德育活动缺乏主题牵引,学校德育工作的特色形成也显得比较缓慢,教育目标达不到预期,效果不持久。
现状一:常规教育途径单一,学生自我体验不充分。
学校的德育活动仅仅呈现了德育工作的一条路径,因参与人数少,大多数活动成了少数学生的表演舞台,更多的学生成为德育活动的“旁观者”,触动不大,甚至如“过眼云烟”。
活动形式丰富,但活动缺乏序列主题牵引,特色形成较缓慢。
现状二:教师的育人观念滞后,常规教育的实效性差。
学校“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育人观念还比较淡薄。
学校生活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教育学生是每个老师的责任。
但是,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出现问题交给班主任处理或者班主任只管自己课堂而不顾全局的现象,“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育人观念还比较淡薄。
现状三:常规教育评价方式单一,教育效果事倍功半。
在平时的常规教育中,学校注重运用榜样引导的办法来激励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是这样的激励评价往往缺少了主题牵引和序列性,显得有些零散,激励评价的形式显得较为单一;在激励评价过程中,榜样太少,对其他表现好的孩子也没有及时进行表彰鼓励。
久而久之,激励评价的作用,在学生心目中就淡化了。
结合学校常规教育现状,我校提出了小常规教育,强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师教育的实际出发,师生共构常规细则、将现行的常规教育内容具体化、序列化,增强常规教育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抓住关键的活动(事件)让学生在自主体验中内化常规细则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探索在学生日常行为中切实有效地实施小常规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提高我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我们课题研究的主要切入点。
第二部分:改革措施(一)反思调整,明确课题研究关键概念困惑——我校最初的研究始于“一周一个好习惯”的系列主题活动。
学校德育部门将学校在校的要求细化,每周利用集体朝会向学生宣讲并对上一周好习惯的养成情况进行反馈。
最初的活动开展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随着好习惯的不断增加,一些坏习惯开始在校园的一些角落反复出现。
老师纳闷,怎么已经养成的习惯孩子们会丢失?反思——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常规教育就是在个体的幼年和少年时期,通过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的具体事情对他们的言语、行为、态度等进行训练,以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基本的做人的品质的过程。
一个好习惯的养成至少需要大约三周(21天左右),一周一个好习惯,明显违背了习惯养成的科学规律,怎能不反复?调整——在反思中课题组逐步明晰我们倡导研究的“小常规”教育,实质是细化常规教育内容、依托日常教育中的小活动、借助学习生活中的小事件,调动学生自我构建和自我体验常规,发挥学生小主人意识,将常规逐步内化为行为的一种教育过程。
它强调让学生自主构建常规、遵守常规,维护常规;它重视关注细节,关注学生在实践中对常规的自我体验与感悟,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基于这样的反思和调整,学校拟通过三年时间的研究,探索学校小常规教育实施的路径、方法、措施等策略,提高我校班主任工作的艺术,提升我校的德育工作:通过研究,师生共构常规细则;探索学校小常规教育实施的策略;通过研究,开发独具学校特色的常规教育校本教材。
(二)科学设计研究框架,有序推进过程研究。
师生共构,形成学生一日在校常规结合学校发展目标,课题研究工作紧紧围绕学生培养目标,师生共同梳理细化我校学生在校常规,形成我校学生成长计划;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德育工作培训和主题交流,指导全体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分阶段逐步落实常规教育,让学生内化于心;围绕常规细则的实施,搭建主题式班级活动平台和学校德育活动平台,及时呈现小常规教育效果,挖掘我校常规教育实践中的优势,适时进行反思调整,逐步形成我校小常规教育实施的策略,。
逐步推进,梳理形成“小常规教育”实施策略在研究中中,学校以“新三好”评价为依托,分年段从课内、课外、家庭、道德四方面细化常规要求,并与德育活动紧密结合,落实小常规细则的普及与实施。
推进的小常规教育活动,全面推进做文明成都人计划。
在研究中逐步形成了以“认知——行为——评价——反思”的小常规培养模式和独具学校特色小常规评价策略为内容的学校小常规实施策略。
【学校近三年开展的行为习惯培养系列活动一览表】第三研究成效(一)师生共构,细化常规,形成学生行为习惯培养体系面向师生,细致调查分析。
为了让学校的课题研究能够落到实处,真正从儿童的需要出发,解决学生常规教育中的问题,课题组的老师首先针对学生和老师进行了详细的问卷调查,梳理出我校常规教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在校一日常规暨我的好习惯》。
细化常规形成学校小常规培养体系:对学生常规不足进行分析后,学校梳理出了我校学生一日常规培养目标,该目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重实效,常规要求细化。
(二)建立了学校小常规培养模式,增强了常规教育的实效性。
在小常规的培养过程中,我们以“认知——行为——评价——反思”的模式,进一步探索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对学生小产规培养的认知是对常规培养的情感重要性的激发,小常规培养行为是对习惯情感的内化,对行为习惯的评价反思是对习惯情感的巩固,我们所进行的每个环节都指向小常规行为养成的情感。
【“小常规”培养操作模式图示】关于认知明理——正面宣讲重引导这是一种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正面教育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不断求得进步的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在晨会、班队活动、国旗下讲话和课余时间。
为使学生对小常规培养内容有一个有效的认识,我们要求实验教师对每个活动确定相应的小常规培养内容,同时要求有重点、有计划,不要面面俱到,过于琐碎。
我们围绕小常规的培养开展了系列活动,如“文明从如厕开始”、“课间文明活动”、“铃声响起这里静悄悄”……【案例点击】:“给小孩讲道理,也需要智慧。
”我校***老师这样说。
一天课间,一个小朋友来告状,说班上的**用脚踢门。
我问***为什么要踢门,他天真地告诉我:“踢着好玩儿。
”于是我蹲下来,拍着他的肩膀,轻轻地问他:“要是其他小朋友也这么用脚踢你,你会不会疼呀?”他点点头说会。
“那你这么踢门,门也会疼的,你说是不是?我们给门道个歉吧,好不好?”他连连点头,然后认真地走到门跟前,郑重地对门说:“对不起,我不该踢你,我以后都不会再踢你了。
”从那以后,他果真没有再踢过门,也没有做过其他破坏公物的事……告诉孩子门也会疼,实际上是让孩子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感受体会,让孩子有“同理心”。
让孩子给门道歉,也是教会他一种平等、尊重的观念,和小朋友相处也是这样。
学会给门道歉的孩子,会懂得“别人会疼的”的道理。
这样的思维方式,让他们遇到问题不会偏执于自己的感受和利益,这对于孩子养成豁达善良的性格是非常有益的。
校本课程重开发“无论从时间、空间、重要性上看,学科德育都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
”我们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习惯培养的主要途径,把小常规的培养渗透到思品、朝会、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我们组织课题组的老师,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校学生常规现状,以及培养重点,编制学校的校本德育课本《和乐学生读本》并在积极在班队会、午会时间积极组织学生学习,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案例点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学校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征集学生眼中的好习惯,共构校园小常规读本《和乐向前冲》。
经过反复研究以后,读本主要呈现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文明如厕——你知道怎样才算文明如厕吗?课前准备——下课时不要只顾着玩哦;文明休息——你休息时注意文明了吗?安全运动——运动时也要注意安全哦!和乐储蓄所——别忘记把好习惯存进来喔!学科教学重渗透脱离教学过程来谈及学生行为常规的培养那是空中楼阁不切实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