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学习体会主要呈现以下九大变化
数学课程标准(十个变化)
《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的十个变化变化一:关于数学观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树立正确的数学教学观: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教学中最需要考虑的是什么?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变化二:基本理念“三句”变“两句”,“6条”改“5条”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解读]有更深的意义和更广的内涵,落脚点是数学教育而不是数学内容,有更强大的时代精神和要求。
变化三:关于课程目标总目标中突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改革方向和目标价值取向。
“双基”变“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掌握)(训练)(领悟)(积累)“两能”变“四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为什么需要“四基”、“四能”?1. 时代需要创新性人才首先,教育是主动地行为,教育的关键在于促进人全面、健康、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源于马克思的自由发展)知识、经验的传递方式也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将过渡到对知识的思考和创新。
国家发展的需要:时代需要创新性人才,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学生发展的需要:适应市场经济、现代社会发展培养创新性人才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
称为创新性人才至少需要三个条件:意识、能力、机遇。
2. 教育发展的需要我国数学“双基”教学的历史贡献是巨大的。
但是已经不能符合我国当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有所改变。
从思维方法的角度考虑,与创新有关的能力主要有两个:演绎能力和归纳能力。
2023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新课标带来新变化
2023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新课标带来新变化1. 引言本文旨在解读并总结2023年数学课程标准的变化,并分享研究该课程时的心得体会。
新课标将带来一系列新的变化和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2. 课程标准的变化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更新:2.1 知识内容调整新课标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在知识内容上做了一定的调整。
例如,在数学的基础知识培养的同时,也加入了更多的实际问题和案例分析,以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能力培养强调新课标鼓励学生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程中,学生将有机会进行探究性研究,培养逻辑推理、抽象思维、创造性思维等数学思维能力。
2.3 研究方式的变化新的课程标准鼓励学生通过多样化的研究方式来研究数学,例如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在线研究、使用数学软件进行实践探究等。
这些新的研究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研究,提高研究的效果和兴趣。
3. 研究心得在研究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时,我获取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3.1 主动思考与实践研究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更加主动地思考问题,进行实践探究。
通过解决真实问题和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多样化研究方式新课程标准鼓励我们使用多样的研究方式来研究数学。
我发现通过互联网资源进行在线研究和使用数学软件进行实践非常有趣和有效。
这些新的研究方式使我们能够更加灵活地研究和掌握数学知识。
3.3 合作研究与交流在研究数学的过程中,与同学们进行合作研究和交流思想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与他人的讨论和合作,我们可以互相研究和借鉴,共同提高数学能力。
4. 总结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要求我们更加主动、灵活地研究数学。
通过主动思考、实践探究以及多样化的研究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与他人的合作研究和交流也是提高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习新课标,感悟新变化,把握新方向——2022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之我见
学习新课标,感想新变化,把握新方向——2022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之我见2022年4月21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正式公布。
“新课标新在哪里〞、“新理念如何落实〞、〞数学核心素养指向什么“、〞数学课程内容有何变化“等都是我们迫切想了解和关怀的问题。
其中明晰新课标的“新〞与“变〞,才能对新课标有更精准的理解与把握。
因此,有必要对新课标的“新〞与“变〞进一步学习和梳理。
一、课程目标变化(一)明确界定了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新增)核心素养的内涵指向三个维度:正确价值观、必备品行和关键能力。
数学核心素养被表述为“三会〞,即“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言语表达现实世界〞。
可以看到,核心素养特别强调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回归生活。
〔二〕在小学阶段的主要表现核心素养具有整体性、一致性和阶段性,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表现。
小学阶段侧重对经验的感想,初中阶段侧重对概念的理解。
小学阶段,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为: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二、学段变化为表达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整体性与开展性,依据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划分为四个学段.其中,“六三〞学制1-2年级为第—学段,3-4年级为第二学段,5-6年级为第三学段,7-9年级为第四学段。
依据“六三〞学制四个学段学生开展的特征,描述总目标在各学段的表现和要求,将核心素养的表现表达在每个学段的具体目标之中。
三、课程内容结构变化课程内容是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局部,规定了数学课程的具体内容和根本要求。
新课标以“知识领域〞为主线,描述了不同学段的课程内容。
这样更能表达同一知识领域的学习内容在不同学段的进阶和开展变化。
新课标增加了“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不仅表达了“教一学一评’的一致性,还表达了课标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学数学新标准心得体会
学数学新标准心得体会自2021年起,我国中等教育开始实行新的数学课程标准。
作为数学教师,我也需要及时融入新的标准,以更好地教授学生们数学。
在这几个月的教学中,我有了一些心得体会,今天就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了解新标准的特点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和以往有所不同。
针对学科特点,新标准更加注重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对计算能力的要求大幅降低,更加注重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
同时,新标准更加强调数学教育的多样性和活化,更加注重“学以致用”。
因此,教师应该多学习、多掌握新的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对新标准的熟练应用能力,才能更好地将数学课程教授给学生。
二、注重探究与实践新标准强调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应该更注重学生的探究与实践能力。
让学生去探究与实践,在实践中体验数学,是培养学科思维能力的好方法。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各种资源,如图书、网络、实物等,带领学生思考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与理解,也能让学生更好地发挥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三、注重创新与发展新标准的实施,也为数学教育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顺应新的标准,我们需要具有创新精神,不断寻求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和手段。
我们可以注重优化教育手段,如教学设计、教育技术等。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自身的学习和提高,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
四、注重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旨在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科学素养的教学方法。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学生数学思想的培养,同时也更加注重“育人”。
啟發式教学既能培养探究能力,又能让学生有所收获。
启发式教学是将来数学教育和数学研究的重心。
在新标准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思维能力。
总之,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已经引起了我们数学教师的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新标准下,教育者需要注重学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索和实践的能力,并致力于发展与创新,注重启发式教育法,在培养学生数学思想的同时,也要强化对学生的育人教育。
2023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新修订版)变化与解读及小学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2023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新修订版)变化与解读及小学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2023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是中国教育部发布的最新修订版数学课程标准。
该标准主要针对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进行了新的规定和调整,下面将就标准的变化与解读以及小学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进行说明。
一、2023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变化与解读1. 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和实际应用。
新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突出数学的应用性和实用性。
教学内容设置了更多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数学知识,如应用题的比例、无理数和负数的实际应用等。
2. 强调数学能力的综合发展。
新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探究能力、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等多方面的数学能力。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解决问题等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3. 教学内容更加系统完整。
新标准对各个年级的教学内容进行了系统规划和层次安排,确保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连贯性和累积性。
各年级的内容设置更加合理,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
二、小学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1. 注重理解与实践相结合。
新标准强调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我在学习过程中更注重理解知识的含义和方法,并通过实际问题的练习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培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我在学习过程中努力培养自己的分析和推理能力,通过解决各种问题来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3. 适应性学习和拓展学习。
新标准对每个年级的教学内容都有明确的要求,我在学习过程中尽量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学习,同时也积极拓展学习内容,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4. 做好总结和复习。
新标准的教学内容更为系统完整,我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做好总结和复习,以及时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确保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总之,2023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变化与解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应用能力。
22版新课标数学主要变化
22版新课标数学主要变化
2022年版的新课标数学课程标准相较于之前版本,主要变化体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1. 课程理念的更新:强调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即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等,注重培养学生的
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课程内容的调整:对数学课程内容进行了优化和整合,更加注重知
识的内在联系和逻辑性,减少了重复和冗余的内容,使得课程结构更
加清晰。
3. 教学方法的改革:倡导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鼓励学
生通过实际操作、实验、讨论等方式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学习的
主动性和创造性。
4. 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强调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不仅关
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也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以及数学
思维和应用能力的发展。
5. 信息技术的应用:鼓励将信息技术融入数学教学中,利用计算机软件、互联网资源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6. 跨学科整合:提倡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如数学与物理、化学、
生物等学科的交叉,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7. 课程资源的开发:鼓励教师和学校开发和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包
括教材、教辅材料、网络资源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8. 教师专业发展:强调教师的专业成长和终身学习,鼓励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技能,以更好地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这些变化旨在适应新时代教育的需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年级数学课程标准变化
一年级数学课程标准变化一年级数学课程标准的变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数感与空间感:在一年级数学课程中,加强了对数感和空间感的培养。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练习,帮助学生建立对数量和形状的基本感知,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
2. 运算策略与工具:在一年级数学课程中,强调了选择适当的运算策略与工具的重要性。
学生将学习使用各种工具,如计数器、小棒等,来辅助运算,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3. 口算与估算:在一年级数学课程中,加大了对口算和估算的重视。
通过大量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估算技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4. 模式与关系:在一年级数学课程中,强调了模式与关系的理解。
学生将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活动,发现数字和形状之间的规律和关系,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5. 位置与变换:在一年级数学课程中,引入了位置与变换的概念。
学生将学习认识事物的位置关系和运动规律,发展空间观念。
6. 统计与概率:在一年级数学课程中,将统计与概率作为一个重要内容。
学生将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了解随机现象的基本特点,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概率观念。
7. 实践与综合应用:在一年级数学课程中,加强了实践与综合应用。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8. 计算器的运用:在一年级数学课程中,重视计算器的运用。
学生将学习使用计算器进行复杂的计算,提高计算的效率和准确性。
9. 教学目标的变化: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更加强调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
数学课程目标不仅关注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
10. 发展性领域目标与过程性目标:《标准》追求的最终目标是促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
它提出了发展性领域目标与过程性目标,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成长。
总的来说,一年级数学课程标准的这些变化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数学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202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从本次培训不仅使我了解了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的整个过程,还明白了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促使幼小衔接与小初衔接工作,更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站在社会的角度体现数学的社会价值,站在知识的角度遵循知识的形成为基础。
一、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1、义务教育的性质和目标指出,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
就是全面落实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要求,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
体现了课程的育人功能。
2、不仅课程的设置有了变化,同理课程的内容也做了调整,有了相应的增加与删减,这些课程内容的增加和删减完全是站在不同学段的学生的经验需求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能力上进行的。
还有增加了尺规作图删减负数概念的学习等,本次新课标进行了修改,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课程内容结构化,提出主题教育,大单元,核心概念,跨学科等,都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
3、发展学生就是要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三会)的形成,从而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其中小学阶段有11个具体的核心素养,课标指出要设计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也要求我们在备课时,站在大单元的台阶上,提炼和牢牢抓住核心基本知识,从促进学生的发展来设计教学活动,从而很好的发展学生。
二、以体现社会的价值为准则学生的学习的目的最重要的是适应并逐步发展社会。
所以学生学习的知识点必须是体现社会的应用价值的。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注重对实际问题的有效回应。
即要求老师们在真实的情境中,提出真实的问题。
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我学习数学的必要性。
我是为了解决社会中真实问题而学习,并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
三、以知识形成为基础新课标中特别谈到了“一致性”。
数的概念本质的一致性与数的运算的一致性。
其核心就是计数单位。
数学中数的学习过程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就是从少到多,有到少的一个过程。
又到少最关键的就是感受到了“一致性”,数的概念本质和运算上感悟到了一致性,不就将学习到的这些数,找到他们共同核心点,这样数的认识不再是杂乱的,而是具有共同的特点,而是系统性了。
新课程数学学习心得
新课程数学学习心得作为一名初中数学老师,我对于新课程数学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已经有了一定的接触和了解。
同时,在课堂上也有不少学生依然在使用旧版的教材学习。
在这段时间的教学实践中,我逐渐发现新课程数学的学习有着不同于旧版的教材和教学方式的优势,也有其独特的挑战和困难。
因此,我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和心得。
第一点,新课程数学更加注重课程的逻辑和系统性,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数学的本质和价值。
相比旧版的教材,新课程数学教材通过引入几何推理和分析能力等概念,将一些基本的代数和几何知识和方法融合在一起,更加符合数学知识的发展和应用规律。
因此,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更能够通过对数学模型的掌握和应用,理解数学对现实世界的描述和分析。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的发展历程,了解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的系统化的认识,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数学的本质和意义。
第二点,新课程数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
通过引入实践性的数学问题和应用案例,新课程数学鼓励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完成各种实践性的问题求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探究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小组合作的形式,设计一些具有实践性和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并通过反思和交流,深化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也帮助学生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动力,从而更加主动积极的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
第三点,新课程数学的学习方式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教学。
在旧版教材中,教学方式主要依靠一对多的形式,注重课堂效率,忽略了学生的差异化特点。
而新课程数学更加注重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化教学。
通过教师的精细设计和项目学习的实践,旨在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的差异特点,选择更加管用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传授不同类型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避免学生的被动学习和拒绝学习的情况。
新旧数学课标发生了那些变化
新旧数学课标发生了那些变化新修订课标主要呈现以下八大变化:1. 基本理念“三句”变“两句”,“6条”改“5条”:原来的“三句话”:●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现在的“两句话”:●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修订后与过去的提法相比:有更深的意义和更广的内涵,落脚点是数学教育而不是数学内容,有更强的时代精神和要求(公平的、优质的、均衡的、和谐的教育。
)“6条”改“5条”:在结构上由原来的6条改为5条,将原《标准》第2条关于对数学的认识整合到理念之前的文字之中,新增了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此外,将“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合并为数学“教学活动”。
●原课标: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数学教学——评价——信息技术●修改后: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习评价——信息技术2.理念中新增加的提法:●要处理好四个关系(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P49)●有效的教学活动是什么(P2)(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课程基本理念(两句话)●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P2)( 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注重启发式(P45)●正确看待教师的主导作用(P44)●处理好评价中的关系(P52-58)●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3.关于数学观的修改:课标修改稿:●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新课标 修订
小学数学课标新修订变化情况解读2011年9月,我聆听了枣庄市数学教研员付国华老师对数学课程标准修订情况的解读,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消化,进行了梳理,给各位老师做一次小学数学课标新修订的变化情况做专题汇报,以便教师们把握学科最新动态,以指导今后的数学教学、教研工作。
新修订课标主要呈现以下九大变化:一、基本理念:“三句”变“两句”,“6条”改“5条”:“三句话”:“两句话”: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修订后与过去的提法相比:有更深的意义和更广的内涵,落脚点是数学教育而不是数学内容,有更强的时代精神和要求(公平的、优质的、均衡的、和谐的教育。
)“6条”改“5条”:在结构上由原来的6条改为5条,将原《标准》第2条关于对数学的认识整合到理念之前的文字之中,新增了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此外,将“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合并为数学“教学活动”。
原课标: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数学教学—评价—信息技术修改后: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习评价—信息技术二、理念中新增加的提法:(1)关于学生的学习方式①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②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
③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
(2)关于几个新提法①要处理好四个关系②有效的教学活动是什么③数学课程基本理念(两句话)④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⑤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⑥注重启发式⑦正确看待教师的主导作用⑧处理好评价中的关系⑨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
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心得体会两篇
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心得体会(一)2022年颁布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暑假中,通过学习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更深的理解,对课程改革的方向有了明确的认识。
一、新旧课标的主要变化1.确立了核心素养导向的培养目标。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通过数学教育,培养学生:(1)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主要包括“数感、量感、符号意识、几何直观、空间观念与创新意识”。
(2)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主要包括“运算能力、推理意识或推理能力”。
(3)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数学语言主要包括“数据意识或数据观念、模型意识或模型观念、应用意识”。
2.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结构化,主要体现在课程内容的选择、组织、呈现。
课程内容的组织,重点是对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探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
重视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重视数学内容的直观表述,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形成,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二、对结构化的理解知识结构化,就是将累积的知识进行关联,并形成具有良好层次结构的知识体系.知识结构化是从具体知识中抽提认识思路和基本观念,再用获得的认识思路、基本观念将更多具体知识关联起来,形成更好的知识结构.可以分别聚焦于知识关联、知识应用和价值意义体验等对知识结构化的结果进行表达,不同的表达形式会有不同的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功能.知识结构化具有“理解、巩固和提取”、“检索、应用和迁移”、“孕育、调控和增值”三方面功能。
结构化的知识,是处于认知结构中的知识,是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巩固,更利于知识的检索、应用,更利于创新。
教学中,要着眼“结构化意识、结构化教学、结构化整理”。
1.结构化意识。
教师以往的教学基本上是照本宣科、学一点教一点,这样学生学的知识是片面、碎片化的知识,杂乱无章。
教师要有结构化意识、结构化思维,整体考虑知识的抽象、联结及拓展,从知识的前后联系思考,从知识的多种呈现方式处提取,从知识版块间的比较中寻找,整体构建知识的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变化
数学课程标准变化
数学课程标准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性质:强调数学教育的基础性和通用性,突出数学素养的培养。
数学
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推理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2.课程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强调数学教育的普
及性和基础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3.课程目标: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四个方面阐述数
学课程的目标。
强调数学知识的应用和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
4.课程内容:对数学课程的内容进行了重新设计和整合。
强调数学知识的系
统性和连贯性,注重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和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
同时,加强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数学文化的传承。
5.实施建议:提出了更加具体和可操作的实施建议。
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
议、教材编写建议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等。
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总之,数学课程标准的改革旨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2023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新修订版)变化与解读及小学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1500字
2023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新修订版)变化与解读及小学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1500字2023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新修订版)是我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最新版本,相对于之前的版本,变动较大。
下面我将结合个人的学习体会,对新课标的变化和解读进行详细的阐述。
首先,新课标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进行了一些调整。
在初中阶段,新课标增加了数学奥赛和数学建模两个内容模块,并且将数学修养提升到了更重要的地位。
这一调整体现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求,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在数学思想的培养上,新课标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新课标要求通过数学探究、问题解决和数学建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这种培养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的概念和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再次,新课标注重数学的应用和使用。
新课标要求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基础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注重实际应用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的内涵,将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新课标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
新课标要求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主动思考问题、自主学习和探究。
这种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学习新课标,我对数学课程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我意识到数学并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通过数学的学习,我能够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新课标要求我们注重数学的应用和实践,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我们的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些能力对我们的未来发展和工作都非常重要。
在学习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数学的学习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而我在这方面存在一些欠缺。
因此,在学习新课标的时候,我需要更加努力地学习和练习,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八大变化的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6篇)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八大变化的心得体会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八大变化的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6篇)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
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八大变化的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八大变化的心得体会篇1通过两天紧张的学习,虽然时间短暂,没有全面领会新课标的精髓,但点滴聆听,学习中,感悟颇深。
新课程标准把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强调小学生学习要从以获得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到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持续发展的教育环境。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
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确立。
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的转变是不可能的。
下面谈谈本次培训学习的一些体会:一、要重视数学思想史的介绍。
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地向学生展示数学知识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中的功能,使学生学习到数学家们探索和研究数学的思想方法,让学生感受到的巨大价值。
如小学阶段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求法、圆周率的推导、素数理论的建立等等、等等二、要倡导“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
未来的数课程将力求形成“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以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反映重要的现代数学观念和。
“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为引导学生学习某个问题,必须精心设计出关于教学内容的问题系列,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积极的探索性的思维活动,设置的问题,要启发引导学生去发现、分析并解决。
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成功地学到知识,而且学到统摄知识的,从中让他们发现数学真理的奥妙和体验成功的愉悦。
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相关推荐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精选26篇)有了一些收获以后,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篇1听了李光杰老师对新课标的解读,我对新课标的要求又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理解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改变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理念之二是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基本理念之三是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教师要深入、全面地学习课程标准,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掌握课程标准的思想内涵,通晓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才能目的明确、方向集中地钻研教材,具体、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分散难点、突破疑点,从而得心应手地驾弩教材,灵活自如地选择教法。
二、教学中教师要正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
从新的课程标准来看: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
它实际上是一种探究性的学习,教师是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在学习中对学生提供经验和帮助,做好组织协调工作。
教师要想方设法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适当地给予一些建议,老师要向学生提供经验,帮助他们进行判断、检查自己想法的正确性,提醒他们注意探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深思熟虑地、周全地统筹学生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双基”变“四基”
“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 活动经验
“四基”与数学素养:
● 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 训练数学基本技能
● 领悟数学基本思想 常 思●用 想的 方积小法累学、数符数学号学思化基想思方想本法 方活: 法、对动类应经比思验思想想方法方、法假、设转思化想思方想法方、法比、较分
类思想方法、集合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统计思想方法、 极限思想方法、代换思想方法、可逆思想方法 、化归思维方法、 变中抓不变的思想方法、数学模型思想方法、整体思想方法等等。
三、关于数学观的修改
课标修改稿:
●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 科学语言与工具 …… ●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 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 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 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数学教学中最需要考虑什么?
●学段目标的表述方式有所改变
九、关于内容标准的修改
数与代数的变化:(在内容结构上没有变化。)
第一学段: ①增加“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
②使一些目标的表述更加准确。
第二学段: ①增加的内容:
②●调增整加的“内经容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并能表达自己 ●的③想使将法一“”些理。目解标等的式表的述性更质加”准,确改和为完“整了。解等式的性质” ● 将增“加会“用了等解式公的倍性数质和解最简小单公的倍方数程;(了如解3x公+2因=数5,和2最x大-x= 3公)”因,数改”为。“能解简单的方程(如3x+2=5,2x-x=3)”。 ● 增加“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单 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 题●”增。加“结合简单的实际情境,了解等量关系,并能用 字母表示”。
一、基本理念“三句”变“两句”,“6条”改“5 条原”来:的“三句话”: ●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 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 ●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现在的“两句话”: ●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一、基本理念“三句”变“两句”,“6条”改“5 条”: “6条”改“5条”:
修改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七、主要的关键词的变化: ● 原课标: 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
应用意识、推理能力
● 修改后: 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模型思 想、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 数据分析观念
● 再增加: 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八、关于课程目标的修改:
九、关于内容标的内容
②●降删低除要“求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 竖③直使方一向些平目移标后的的表图述形更”加,准并确将和相完关整要。求放在第二学段。 第●并二删将学除相段“关:能要在求方放格在纸第上二画学出段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①删删除掉““会了看解简两单点的确路定线一图条”直,线相和关两要条求相放交入直第线二确学定段一。 个●点删”除。“体会并认识千米、公顷”,相关要求放入第二 ②学增段加。“知道扇形”。
有效教学的过程特征:
·学生能够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能够进行个性化学习 ·学生能够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调节 ·学生遇到困难时能够得到帮助和鼓励 ·学生学习内容具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充分发展
三、关于数学观的修改
原课标:
●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 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在总体目标中突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的改革方向和目标价值取向。 课程目标提法上的一些变化:
●明确了使学生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数学“四基)。
●提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目标具体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 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阐述。
五、关于设计思路的修改:
● 学段划分保持不变; ● 对课程目标动词及水平要求的设计基本保持不 变,增加了目标动词的同义词;
● 对四个学习领域的名称作适当调整;
● 对学习内容中的若干关键词作适当调整对其意 义作更明确的阐释。
六、四个领域名称的变化:
原课标: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 实践与综合应用
● 原课标: 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 数学教学——评价——信息技术
● 修改后: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活动 ——学习评价——信息技术
二、理念中新增加的提法:
● 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什么 ● 数学课程基本理念(两句话) ● 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 ● 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 注重启发式 ● 正确看待教师的主导作用 ● 处理好评价中的关系 ● 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
③使一些目标的表述更加准确和完整。
九、关于内容标准的修改
统计内容主要变化:
● 第一学段与《标准》相比,最大的变化是鼓励学生运用 自己的方式(包括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 果,不要求学生学习“正规”的统计图(一格代表一个单位 的条形统计图)以及平均数(这些内容放在了第二学段)。
● 第二学段与《标准》相比,在统计量方面,只要求学 生体会平均数的意义,不要求学生学习中位数、众数(这 些内容放在了第三学段)。
● 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 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 造价值。
●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 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 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 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 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 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 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