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详细解答】中考物理同步系列:专题07力复习学案
第七章_力复习导学案
1.课题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物理——第七章 力复习
2.学习任务:
(1)知道力的概念、单位(2)会作 Nhomakorabea的示意图
(3)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4)知道重力的含义、单位及重力的方向
(5)利用公式G=mg进行简单的计算
3.学习准备:
准备一个笔记本、铅笔、尺子、橡皮、红笔以及钢尺、橡皮筋。在视频学习过程中做笔记、画图和计算,并进行实验操作。
4.学习方式和环节:
观看视频课学习,适时控制播放,按老师指令完成相应的课上练习,学习环节主要有:
回顾复习力的概念、力的单位
分析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通过生活实例,识别力的作用效果
会作力的示意图
通过实验,体验弹力的含义
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回顾复习重力的含义、重力的方向
利用公式G=mg进行简单的计算
进行本节课学习的总结
完成课后作业
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第七章 力 复习导学案1
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第七章力复习导学案1第一节力的概念1. 力的定义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使物体产生变形、产生速度、改变速度或者改变物体形状的作用。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
2. 力的分类根据力的性质和作用的不同,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a. 接触力接触力是指物体直接接触时产生的力。
常见的接触力有摩擦力、弹力、支持力等。
•摩擦力:物体之间相互摩擦而产生的力。
有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之分。
•弹力:物体在压缩或拉伸时产生的力。
符号为F。
•支持力:支撑物体存在的力。
当物体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支持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 非接触力非接触力是指物体之间不直接接触就产生的力。
常见的非接触力有重力、电磁力等。
•重力: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施加的力。
符号为G。
•万有引力:任意两个物体之间都会有引力作用,大小与质量有关,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第二节力的作用效果1. 力的作用效果分类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的不同,力可以分为平衡力和非平衡力。
a. 平衡力平衡力是指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到的力。
•静力平衡: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各个力的合力为零,称为静力平衡。
•动力平衡: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各个力的合力为零,称为动力平衡。
b. 非平衡力非平衡力是指物体在受力后发生运动或改变形状的力。
•零力:合力为零的力,不会对物体产生运动或变形的效果。
•不平衡力:合力不为零的力,会对物体产生运动或变形的效果。
2. 力的合成与分解当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可以将这些力合成为一个等效力,也可以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分力。
a. 力的合成力的合成是指将多个力合成为一个等效力的过程。
合成力的大小和方向由合力图决定。
b. 力的分解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分力的过程。
分解力的大小和方向由分力图决定。
第三节力的计算1. 力的计算公式根据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可以得到力的计算公式:F = ma式中,F表示力的大小,单位为牛顿(N);m表示物体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单位为米每秒平方(m/s^2)。
中考物理总复习导学案第七章《力》
2017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章力班级:姓名:一、本章课标要求:1.经过常有案例或实验,认识重力、弹力,认识力的作用成效;2.用表示图描绘力,会丈量力的大小。
二、依据课标要求,联合海南及学生实质,确立以下的复习目标:1.知道力的相互性,认识力的作用成效,并能解说生活中有关的现象;知道力的三因素,会画力的表示图;会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大小;3.认识重力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能正确书写重力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式G=mg,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4.确认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并能够应用其解决实质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会画重力表示图。
三、出题种类1.选择题、填空题:考察的主要知识点为力的相互性及作用成效,几乎每年都有1道;2.作图题:主假如重力作图(9年7考),但浮力(15年)和支持力也不可以忽视;3.计算题:有关重力G=mg的计算(2010、2014年)。
四、复习建议:1.复习力的相互性和作用成效时,利用身旁的一些物件做实验或展现图片,以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2.让学生多着手画力的表示图,特别是不一样情境下的重力表示图;3.重力公式G=mg的应用;4.不要忽视了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五、复习过程考点力力的表示图1.力观点:力是_______对_______的作用。
力不可以离开物体而存在,相互性: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3)单位:________,符号:;(4)丈量工具:______________。
(5)力的作用成效:①能够改变物体的 ____________;②能够使物体发生________。
6)力的三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成效。
2、力的表示图(1)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因素表示出来。
用箭头表示力的________,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________,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________。
(2)力的表示图的画法①定物——确立受力物体;②找点-----找卖力的作用点,一般画在物体的几何中心;③画线——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出一条线段;F=50N④标箭——在线段的终点标出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复习-教案
教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复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的复习。
复习内容主要包括:章引言、力的概念、种类及作用效果、测量工具、重力、二力平衡、相互作用力、摩擦力等。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力的概念、种类及作用效果,能运用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要素分析力的作用。
2. 熟练使用弹簧测力计,了解其原理。
3. 理解重力、二力平衡、相互作用力、摩擦力的概念及应用,能在实际情景中识别这些力的存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力的概念、种类、作用效果、测量工具的使用,重力、二力平衡、相互作用力、摩擦力的概念及应用。
2. 难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摩擦力的判断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弹簧测力计、滑轮组、木板、毛巾、瓶子等。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一个生活中常见的力的现象,如提书包、拉窗帘等,引导学生思考力的作用。
2. 复习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具有大小、方向、作用点三要素。
引导学生回顾力的定义,讨论力的作用效果。
3. 复习力的种类:按性质分,有力、压力、摩擦力、弹力等;按效果分,有拉力、推力、张力、压力等。
让学生举例说明不同种类的力。
4. 测量工具:介绍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演示如何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5. 复习重力: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讲解重力的计算公式,让学生举例说明重力的应用。
6. 复习二力平衡:讲解二力平衡的条件,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让学生分析生活中哪些现象符合二力平衡。
7. 复习相互作用力:相互作用力是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让学生举例说明相互作用力的应用。
8. 复习摩擦力:摩擦力是两个接触面之间的阻碍相对滑动的力。
讲解摩擦力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分析生活中摩擦力的应用。
9.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力的现象,如骑自行车、踢足球等。
中考物理总复习学案:第七章力
年级:九学科:物理课题:《中考物理总复习学案:运动和力》中考物理总复习学案:第七章力一、力的作用效果【知识梳理】1、力的概念: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_____________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________(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_______,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_______简称牛,用_____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_________。
6、力的测量: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⑵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
⑶弹簧测力计: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使用方法:“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
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D、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
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
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7、力的三要素:力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8、力的表示法: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二、弹力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叫弹性。
中考物理《力》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力》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力的概念、单位及作用效果;(2)了解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3)学会使用二力平衡条件分析物体受力情况;(4)掌握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运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2)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爱护公物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及单位(1)介绍力的概念,解释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介绍牛顿作为力的单位,让学生掌握牛顿的定义及符号表示。
2. 力的作用效果(1)讲解力的作用效果,包括形变和运动状态改变;(2)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 重力(1)介绍重力的概念,解释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2)讲解重力的方向、作用点,让学生掌握重力的基本特性;(3)介绍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让学生理解重力的计算方法。
4. 弹力(1)介绍弹力的概念,解释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2)讲解弹力的产生条件,让学生掌握弹力的特点;(3)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判断弹力的存在。
5. 摩擦力(1)介绍摩擦力的概念,解释摩擦力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产生的阻碍力;(2)讲解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让学生掌握摩擦力的基本特性;(3)介绍摩擦力的分类,让学生了解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的区别。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1)力的概念、单位及作用效果;(2)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3)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4)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
2. 难点:(1)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的运用;(2)摩擦力的计算及实际应用。
四、教学措施1.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示力的作用效果;2. 利用实验道具,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重力、弹力、摩擦力的存在;3. 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4.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年级物理下册 7 力复习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7 力复习学案(新版)新人教版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积极参与小制作、家庭实验室和一些开放性问题的探究,培养自己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创新精神、2、能力目标:能用示意图描述力;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通过探究和观察,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3、知识目标: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能用示意图描述力、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学习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力的概念,认识力的三要素,知道重力、弹力的产生条件和特征、学习难点力的概念的建立和理解; 认识力的三要素,知道重力、弹力的产生条件和特征、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____________。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的,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它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力的作用,因此,一个施力物体同时又是一个____________物体。
2、力的作用效果:(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因物体发生__________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通常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实质都是弹力。
4、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5、一对相互作用力一定大小______,方向________,且在___ _____上。
但分别是作用在________个物体上的,它们_______产生_______消失。
9、由于__ ____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符号“____”;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 。
6、重力的大小: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______成正比,即G=______,式中的g=______N/kg。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值会随地球纬度变化而变化,但是我们一般计算中当作是定值、)7、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 ____的,即和物体所处的水平面垂直向下的方向。
中考物理《力》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力》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力的概念、单位、作用效果;(2)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3)掌握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及其计算;(4)学会运用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2)运用实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采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实事求是的精神;(3)培养学生关爱生活、关注环保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力的概念、单位、作用效果;(2)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3)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及其计算;(4)运用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1)二力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2)重力、弹力、摩擦力的计算和分析;(3)解决实际问题时,力的合成与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力的概念、单位、作用效果;(2)通过生活实例,引出二力平衡的条件;(3)提问:什么是重力、弹力、摩擦力?它们是如何产生的?2. 课堂讲解:(1)讲解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2)讲解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3)举例说明如何运用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课堂互动:(1)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二力平衡的条件;(2)学生动手操作,演示重力、弹力、摩擦力的产生;(3)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强调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3)提醒学生关注生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3. 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力的现象,试着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五、教学反思:1. 学生对力的概念、单位、作用效果的掌握情况;2. 学生对二力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 学生对重力、弹力、摩擦力的计算和分析能力;4. 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应用情况;5. 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中考物理《力》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力》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效果。
2. 让学生理解力的三要素及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 让学生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4. 让学生了解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及其计算。
5.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及其分类2. 力的作用效果3. 力的三要素4. 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5. 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及其计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力的概念、分类、作用效果、三要素、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2. 难点:力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力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实验、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理解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进行适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力的概念及其作用效果。
2. 讲解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效果:力的定义、力的种类(按性质分、按效果分)、力的作用效果(形变、改变运动状态)。
3. 讲解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并分析三要素如何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4. 讲解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平衡力的概念、条件、平衡力的判定、平衡力的应用。
5. 讲解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及其计算:重力的计算、弹力的计算、摩擦力的计算。
6.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力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力的三要素、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8.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有关力的作业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1. 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动画、视频等形式展示力的作用效果和三要素的影响。
2. 设计互动环节,如模拟实验、小组讨论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采用分层教学法,针对不同学生的掌握程度,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 力学案
力一、复习目标1.知道:力的定义、单位、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2.了解:弹力、重力的定义及三要素3.会:测量力的大小,能用力的示意图描述力二、复习重点1.力的三要素与力的示意图2.重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复习难点1.力的作用效果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及使用四、知识梳理(一)力1.力是_____对_____的作用。
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它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力的作用,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_____的。
2.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基本单位是,简称,符号。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也可以改变物体的。
4.力的_____、_____和_______称为力的三要素。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三要素的图叫力的示意图。
(二)弹力1.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做弹性。
2.物体由于发生_________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拉力、压力都属于弹力。
弹力的大小与发生弹性形变程度的大小有关。
3.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是_______,实验室中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测力计。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就_____,弹簧测力计就是依据这个特性制成的。
4.使用:使用前应观察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归零;使用时拉力的方向应与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不能超量程使用弹簧测力计。
(三)重力1.由于_____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关系。
2.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_____成正比。
用公式表示为:G=mg (g=9.8N/kg,它表示质量为_____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 N)。
3..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_____,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_________上。
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不在物体上。
五、巩固练习1.以下关于力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D.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2.如图是同一弹簧两次受力的情景.通过此实验可以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A.大小有关B.作用点有关C.方向有关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3.如图所示的几种现象,能体现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4.过春节时贴年画是我国的传统习俗。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复习学案设计
1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间接触表面的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有关,表面越____________,摩擦力;____________越大,摩擦力越大。
15、增大滑动摩擦的方法:增大和增大接触面的____________。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减小,减小或者用_________代替滑动;加润滑油,使接触面形成油膜;形成气垫,使摩擦面彼此分离。
典例精讲:例1、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而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摩擦力B.产生摩擦力时可能只有一个物体C.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摩擦力作用时,它自身也会受摩擦力作用D.产生摩擦力的两个物体不一定要接触,因为两个物体不相互接触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二、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关于力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的作用2.鸡蛋与石头相碰,蛋破而石头不破,关于这个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鸡蛋受到力的作用而石头没有受到力的作用B.鸡蛋与石头相互作用力大小相同,鸡蛋容易破C.鸡蛋受到作用力较大,石头受到力较小,鸡蛋破D.鸡蛋受的作用力先到,石头受的作用力后到,鸡蛋破3.如图所示,物体甲、乙分别受到拉力F1、F2的作用,由图可知,下列答案中正确的是()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判断4.下列各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A.绳子的拉力 B.桌上茶杯的支持力C.两块磁体间的排斥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5.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如果零点没有校正,指针指在零点的下方,测得力的大小与真实值相比()A.偏大 B.偏小 C.相同 D.不能确定6.下列关于弹力产生条件有众多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也能产生弹力B.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C.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D.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互相挤压发生形变时才会产生弹力7.如图所示,将两只弹簧测力计A、B挂钩挂在一起,然后用手水平地左右拉弹簧测力计的圆环,当左边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为8N时,右边弹簧测力计B的读数及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分别是()A.8N,8N B.8N,16NC.0N,16N D.16N,8N8.如图所示,关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下列表示正确的是()9.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直接测量B.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量C.国际上通用的重力的单位是千克D.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10.一个物体被竖直向上抛出去,则()A.物体上升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重力也越来越小B.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重力却越来越大C.物体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重力不变D.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时重力为零11.你看过足球赛吗?足球前锋队员面对已封住角度的守门员,轻轻地将球一挑,足球在空中划过一条弧线进入球门,若不计空气阻力,足球离开脚面后使其在空中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施力物体是()A.前锋队员 B.守门员 C.足球 D.地球12.大家都知道,通常情况下,推动课桌比较容易,而推动讲台就比较困难,。
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探究 学案 第7讲 力 运动和力(含答案)
第7讲力运动和力【回归教材】知识清单考点1 力1.力(1)定义:力是的作用。
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
(2)符号和单位:在物理学中,力用符号F表示,它的单位是,简称,符号是。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2.力的作用效果(1)力能改变物体的,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3.力的三要素:我们把力的、、叫作力的三要素。
4.力的示意图: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
如图所示,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
考点公关例题1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没有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没有力的作用B.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C.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有力的作用D.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无关【答案】1.(1)物体对物体(2)牛顿牛N2.(1)形状(2)运动状态3.大小方向作用点例题1B考点2 重力、弹力、摩擦力1.弹性: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作弹性。
2.塑性:形变后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作塑性。
3.重力、弹力、摩擦力的三要素重力弹力滑动摩擦力定义由于①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作重力,通常用字母① 表示物体由于发生① 而产生的力叫作弹力。
(常见弹力有支持力、压力、拉力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会产生一种① 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作滑动摩擦力大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① ,G=① 与弹性形变量成正比(通过二力平衡判断)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① ;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① (通过二力平衡判断)方向总是① (应用:重垂线、水平仪等)注:地球上不同地方重力的方向是不同的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①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作用点重心(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它的)/受力物体的接触面上考点公关例题2 如图所示,在射箭运动中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描述,其中与另外三个不同的是( )A.瞄准时,手的拉力把弓拉弯B.松手后,弓的弹力把箭射出C.飞行中,地球对箭向下的力让箭划出一道弧线D.箭射中靶时,靶的阻力让箭停止运动【答案】3.①地球吸引①G①弹性形变①阻碍①正比①mg①大①大①竖直向下①相反相反几何中心例题2A考点3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工作原理使用前使用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受到的拉力成① 看 a.看清它的① 和①测力时使弹簧的伸长方向与所测拉力方向① ,避免弹簧与外壳发生摩擦,被测的力不允许超过它的①校b.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① 上,如果不在,应该把指针调节到零刻度线上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其示数=整刻度值+后面的小格数×分度值拉c.轻轻拉动挂钩几次,防止弹簧被外壳卡住【答案】①正比①量程①分度值①零刻度线①相同①量程考点4 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方法举例增大(1)增大压力刹车时用力捏车闸摩擦(2)增大接触面的①鞋底凹凸不平的花纹、防滑脚垫、防滑链、瓶盖上的竖纹减小摩擦(1)减小① 在单杆上做回环动作时,手握单杠不能太紧(2)减小接触面的① 儿童滑梯的表面设计得光滑(3)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行李箱的轮子、滚动轴承、移动重物时垫滚木(4)使接触面分离加润滑油、磁悬浮列车、气垫船考点公关例题3 如图所示,自行车的零部件设计或骑行过程的操作中主要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轮胎上制有花纹B.车轴处装有滚珠轴承C.刹车时用力捏闸D.脚蹬表面凹凸不平【答案】①粗糙程度①压力①粗糙程度例题3B考点5 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牛顿第一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理解(1)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2)“一切物体”表明该定律对任何物体都适用定律(3)“总保持”是指物体不受外力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保持运动状态(4)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定义一切物体都有保持① 不变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性质称为惯性影响因素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①理解(1)任何物体,无论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具有惯性(2)惯性不是力,不能把惯性说成是“惯性力”“受到惯性作用”或“克服物体的惯性”,一般只能说“具有惯性”利用拍打尘土,体育比赛中的投掷项目,跳远时助跑等危害刹车时人前倾,走路滑倒或绊倒等考点公关例题 4 如图为某校春季运动会上一实心球被掷出后的运动轨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心球在空中上升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B.实心球在空中上升过程中受到向上的推力和重力C.实心球下落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它的惯性也越来越大D.实心球最终落到地上,是因为受到重力作用【答案】①原来运动状态①大例题4D考点6 二力平衡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我们称之为平衡状态。
《第七章 力》复习教学案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七章 力》复习教学案一、知识回顾: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 ,力发生在 个物体之间:一个是 物体、一个是 物体。
2、力的单位是 ,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为 。
3、力的作用效果:力能改变物体的 ;力能改变物体的 。
当物体发生 或物体的 改变时,可以判断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
4、力的 要素: 、 、 。
5、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
6、弹力:物体由于 而产生的力,弹力产生条件:① ;② 。
7、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①观察:测量前应该先观察 和 ;②调试:用手拉动几次挂钩,避免摩擦或被卡壳;并确认指针对准 ,若有偏差,必须校零;③测量:测量过程中,要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轴线方向(伸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 上; ④读数:保持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读数,视线应于刻度线相平。
8、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 成正比,即G= ,式中g= 9.8N/kg 。
9、重力的方向总是 。
应用:建筑工人在砌墙时常常用 来检查所砌的墙壁是否竖直。
10、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直观的表示出来。
二、典型例题:【例题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B.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的作用C.人用力拉车的同时车对人也会有力的作用D.人走路时脚向后蹬地,使人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人【例题2】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a)、(b)、(c)、(d) 各图中的形变,如果力的大小431F F F ==>2F ,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的图是( )A. 图(a )和(b ) B .图(a )和(c) C. 图(a )和(d) D .图(b )和(d)【例题3】如图所示,图甲是运动员射点球,球由静止变为运动;图乙是守门员奋勇地把球接住,球由运动变为静止。
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图丙中,运动员在用头顶球时,对头的施力体是,人头对飞来的球施力撞击,使球沿原来运动相反方向运动,由此可知,力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 力 复习导学案设计
第七章力复习学案【反馈练习一】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错误的是()(多选)。
A.两个物体接触时才能发生力的作用B.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运动状态就会改变C.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D.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不一定要接触2.在湖水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动力是()。
A.桨对水的推力 B.水直接对船的推力 C.人对船的推力 D.水对桨的推力3.如图所示,用电线将电灯吊在天花板上,下述几对力中属于相互作用的是()。
A.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B.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C.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灯对电线的拉力D.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反馈练习二】1.判断:(1)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会改变()(2)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了,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2.下列给出的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关闭发动机后向前滑行的汽车 B.汽车匀速转弯C.正在空中匀速下降的伞兵 D.钟表来回摆动【反馈练习三】1.如图,使用一薄钢条的下段固定,现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A、B、C、D各图中所示的形变,如果F1>F2=F3=F4,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的图是和;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的图是和;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图是和。
2.如图,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可以感受到在A点用力容易把门推开.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有关。
A.力的作用点 B.力的大小C.力的方向 D.力的单位3.人手提水桶时,手对水桶的拉力和水桶对手的拉力()A 大小相同B 方向相同C 作用点相同D 三要素都相同【反馈练习六】1、如右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它的量程为____,分度值为____,现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N。
2、有一弹簧测力计,当秤钩上没有施加力时,指针不是在零刻度线上,而是在0.2N的位置,此时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秤钩,读数为4N,则手拉弹簧的力为()A、4.2NB、4NC、3.8ND、无法判断【反馈练习七】1.对于g=9.8 N/kg的理解,下列正确的是()。
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复习教案
(1)力的合成与分解:对于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的理解和运用,特别是非共点力的合成与分解问题。例如,通过实际例题和图示,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非共点力合成与分解问题的方法。
(2)摩擦力的计算:理解摩擦力的产生原因和计算方法,特别是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区分。例如,通过实验和例题,让学生掌握摩擦力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力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几个值得反思的方面。首先,关于导入新课的部分,通过提出与生活相关的问题,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力的概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然而,我也意识到,有些学生对力的三要素的理解还不够深入,这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
在理论介绍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掌握得还不错,但在具体的案例分析中,他们对于如何将理论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还存在一些困难。特别是在非共点力的合成与分解问题上,学生们的理解还不够透彻。我考虑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图示和实际操作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难点。
(3)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深入理解惯性的概念,理解物体在不受力作用时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原因。例如,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让学生领悟惯性与物体运动状态的关系。
(4)平衡力的判断:识别和判断物体受到的平衡力,特别是在复杂情况下的平衡力问题。例如,通过实际例题和图示,让学生学会分析复杂情况下的平衡力问题。
(5)力的单位及换算:掌握力的单位及换算关系,特别是牛顿与其他单位之间的换算。例如,通过练习题和实例,让学生熟练进行力的单位换算。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力的三要素和力的合成与分解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摩擦力的计算和非共点力的合成,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力相关的实际问题,如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详细解答】中考物理同步系列:专题07力复习
学案
一、考点知识梳理
(一)力
1、力的作用效果
(1)、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之间的推、拉、提、压、吸引等叫做力的作用。
手向上提包,包也在向下拉手,手向下压桌子,桌子也对手向上支撑。
(2)、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另一个是施力物体。
(3)、力产生的条件:一是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二是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注意:发生力的作用时,物体间不一定要相互接触,也就是说,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能发生力的作用。
例如:磁铁吸引铁钉,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等。
如果物体间没有推、拉、压、排斥、吸引等作用,即便物体相互接触,也不会产生力的作用。
(4)力的作用效果
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使其发生形变。
如:用力捏橡皮泥时,橡皮泥的形状发生了变化;用力压或拉弹簧时,弹簧的形状也发生了变化。
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在物理学中,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或由运动变为静止、物体运动的快慢或方向发生改变,这几种情况都叫做“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注意:知道了力作用的两种效果,反过来我们也可以判断物体是否受到了力的作用。
一辆汽车的速度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了,汽车一定受到了阻碍它前进的力;眼看要飞进球门的足球,守门员奋起一托,球改变方向越过横梁,这就是球受到守门员向上的作用力,而改变了方向的缘故。
2、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1)、物理学中,力用符号F表示,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2)、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到力的作用效果。
(3)、力的示意图: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力越大,线段应该越长,有时还可以在力的示意图上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
注意:力的示意图可以直观地描绘物体的受力情况,可用箭头表示其受力方向,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应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研究对象,一般用方框(有时也可用圆圈)表示受力物体(即研究对象)。
(2)找准并画出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受力点(一般为方框的中心或圆圈的圆心)上用黑圆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