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教案
国民革命运动优秀教案
国民革命运动【教学目标】一、识记和理解记住黄埔军校创建的时间、地点和主要负责人,理解其对国民大革命的作用;记住北伐战争的开始时间、主要对象和主要战场;记住南京国民政府建立的时间,理解其性质。
二、能力和方法通过对各种历史资料(图片、地图、对联、讲演辞和视频等)的观察、分析,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收集历史信息和应用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北伐战争得以进行的条件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归纳、概括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20世纪20年代中国局势的了解,感受列强操纵下军阀割据混战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认识国民革命的必要性,进一步加深对近代中国国情的认识。
通过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过程中革命军人尤其是共产党员舍生忘死、奋勇杀敌事迹的了解,感受革命者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认识共产党员在中国革命的不同时期体现出的先进性,树立报效国家和人民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重点:进行国民大革命的主要原因(即北伐战争的原因),黄埔军校的创建,北伐的胜利进军及其主要原因。
难点:结合史实综合分析北伐胜利进军的主要原因。
【教学方法】围绕问题设置情景,进行启发式教学,运用讲述法、分析归纳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最近,中央电视台的《新闻30分》栏目正在播出一个系列节目——《永远的丰碑》。
有没有同学们知道,《永远的丰碑》介绍的是些什么样的人物?你知道其中的哪些人物?老师注意到,其中有不少的优秀共产党员毕业于著名的黄埔军校,有的还参加过著名的北伐战争。
黄埔军校是怎样创建的?北伐战争又是怎么回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2课《国民大革命》,了解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这段历史。
二、新课教学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进行发生在大约80年前的中国。
那时的中国政局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观察图片,说一说当时中国的政局有何特点?(课件显示图片)图1:军阀割据图图2:军阀混战图图3:农民逃亡图(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20世纪20年代初的中国,处于军阀统治下,形成了军阀割据局面。
高一历史第六章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人教版知识精讲
高一历史第六章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人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六章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第三节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第四节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二. 重点、难点:1. 重点:北阀军胜利进军及其原因。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2. 难点:北阀战争胜利进军原因。
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教学过程]第三节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一. 北伐战争1. 背景北伐战争的条件:“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迫切的要求;国共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提供了政治保障;五卅运动为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某某革命根据地的巩固为北伐战争提供了坚实的后方。
北伐战争的必要性: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直系吴佩孚和奉系X作霖结成反革命联合战线,他们一面进攻冯玉祥的国民军,一面南下进攻某某国民政府,对革命的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2. 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3. 对象:吴佩孚、孙传芳、X作霖。
主要战场:某某、某某。
4. 方针:先集中主力北上,扫除吴佩孚的势力;再挥戈东进,围歼孙传芳的兵力;最后北上,消灭X作霖的军队,统一全国。
5. 经过(1)击溃吴佩孚: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北伐军占领某某,连克某某军事要地汀泗桥和贺胜桥,占领武昌,消灭吴佩孚主力。
(2)歼灭孙传芳:北伐军转攻某某,南北夹击,歼灭孙传芳主力,占领某某。
(3)迁都某某: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某某迁到某某,革命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
(4)重创X作霖:从某某北上的北伐军连战皆捷,与冯玉祥的部队会师某某,奉军被迫撤退;从某某北上的北伐军占领某某。
6. 胜利进军的原因(1)国共合作: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制定了正确的北伐方针。
(2)工农支持: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是北伐军胜利进军的重要保证。
(3)将士奋勇:北伐将士英勇作战,尤其是共产党员起了模X先锋作用,第四军中的叶挺独立团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光荣称号。
清泉州阳光实验学校高一历史《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教案
清泉州阳光实验学校第六章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第四节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教案【知识点拨】大革命的失败1.大革命失败的过程①国民党右派阴谋夺取指导权孙逝世后,以邹鲁、谢持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公开反对孙的三大政策,破坏国一一共,在另立“中央〞,与的国民党中央相对抗。
进展排挤一一共产党,争夺指导权的活动。
1926年,蒋介石制造了“舰事件〞。
1926年,蒋介石提出了“整理党务案〞,把一一共产党人排挤出国民党中央指导机关,也打击了国民党左派人士。
此后蒋介石充任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和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等职务,夺取了国民党和军队的最高指导权。
②“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局部失败“四·一二〞政变标志着中国革命形势发生重大变化。
蒋介石右派集团公开投靠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成为革命的敌人。
大革命在蒋介石控制地区遭到失败,国一一共在局部地区破裂。
③“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召开国民党中央“分一一共〞会议,正式决定同中国一一共产党分裂。
汪精卫等以“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为口号,对一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进展血腥大屠杀。
第一次国一一共终于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
2.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经历教训①失败的主要原因:客观方面:中外反动权利过于强大,它们结合起来绞杀中国革命;国民党右派反叛革命,国一一共遭到破坏。
主观方面:年幼的一一共产党缺乏革命理论修养和理论经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一一共中央和一一共产国际代表,对蒋介石、汪精卫篡夺革命指导权的活动一再妥协让步,使党在革命后期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了对革命的指导权,尤其是对革命武装的指导权。
②大革命的作用:首先,宣传了一一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扩大了一一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其次,一一共产党开始掌握了一局部革命武装;第三,广阔群众受到了一次革命洗礼。
这些都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奠定了根底。
③教训:使中国一一共产党认识到要指导人民获得革命成功,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指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第六章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
想一想:黄埔军校创办的目的是什么?
㈡ 领导五卅运动
1、原因: 日英制造五卅惨案
2、经过:
⑴领导: 中共,上海工商学联合会
⑵主力: 工人阶级
⑶组成: 省港大罢工
⑷结果:
3、意义: 为北伐准备了群众基础
㈢ 进行两次东征
1、原因: 陈炯明叛军准备进攻革命政府
2、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3、方针: 先北上扫除吴佩孚,再东进围歼孙 传芳,最后北上消灭张作霖
4、过程: ⑴两湖战场⑵江西战场⑶郑州会师 5、原因: ⑴方针正确⑵群众支持⑶作战勇敢
㈤ 收回汉口、九江租界
注意 收回汉口租界的直接原因: 英国制造一三惨案
五、国民革命的失败
1、标志: 蒋介石制造“四一二”政变,汪精卫 制造“七一五”政变
附:中共三大 1、概况: 1923年、广州
2、内容: ⑴正式决定合作 ⑵确定合作方针
3、问题: 没有提出党对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思考:改组后国民党是什么性质的政党?
三、国共合作的实现 1、标
3、作 想一想:
1、新三民主义和旧三民主义有何异同? 2、新三民主义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有何异同?
志: 1924年,国民党一大
2、结果:
全歼陈炯明叛军
3、意义: 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为北伐 奠定了军事基础
㈣ 发动北伐战争(1926-1927) 想一想:
到1926年,国共两党为北伐作了哪些准备?
1、政治基础: 国共合作 2、群众基础: 五卅运动 3、军事基础: 黄埔军校、两次东征
㈣ 发动北伐战争
1、目的: 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统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国
【精品】备考高考历史高效学习方案考点专项突破 9-2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发展和失败教案 新人教版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发展和失败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1)条件①必要性:二七罢工的教训使我党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可能性:“国民党比较是革命的民主派”,在社会上有威信,南方有根据地;孙中山认识到国民党成分复杂,应当改组,欢迎中国共产党与其合作;共产国际的促进作用;“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2)方针1923年,中共三大召开,确定了与国民党合作的方针: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人国民党;保持共产党在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帮助国民党改组成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政党。
但是没有提出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3)实现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讨论国民党改组问题。
大会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
(4)黄埔军校建立1924年5月,国民党建立黄埔军校,把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2.北京政变(1)一战后帝国主义加紧掠夺中国,各派军阀混战,北洋军阀镇压人民革命运动,“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人民的迫切要求。
(2)经过:1924年,直系军阀冯玉祥从前线返回北京,囚禁总统曹锟,推翻北京政权,史称“北京政变”。
政变后冯玉祥宣布脱离直系军阀,把部队改名为中华民国国民军,邀请孙中山北上,商议和平统一中国问题。
为对抗直系势力,冯玉祥又邀请段祺瑞、张作霖来北京。
(3)结果:北京政权落到段祺瑞手里。
3.孙中山北上和国民会议运动1924年冬,孙中山北上并发表宣言,提出对内要消灭军阀势力,对外要消灭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要求“召集国民会议,以谋求中国之统一和建设”。
宣言得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支持。
国民会议运动开展起来。
4.五卅运动(1)导火线:1925年,日本制造“顾正红事件”,英国制造五卅惨案。
(2)重大事件:影响最大的是省港大罢工,这是世界上时间最长的一次罢工,给英国殖民者以沉重打击。
第六章国民革命的兴起和失败
第六章国民革命的兴起和失败第六章国民革命的兴起和失败[学习目标]1、革命统一战线建立的可能性、必然性。
2.掌握中共初期的活动、斗争情况和对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
正确评价陈独秀的功过。
3.掌握革命统一战线建立的背景、过程,分析革命统一战线对国民大革命的作用。
4.理解并掌握国民大革命的基本线索,正确认识国民大革命的经验教训。
[阶段特征]中共成立后,集中领导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在实践中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在革命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国民大革命,基本摧毁了北洋军阀势力,打击了帝国主义,但最终在国民党右派进攻下失败。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中国人民同帝国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矛盾,革命的中心任务是打倒列强和北洋军阀政府,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其突出特点是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1924年实现了第一次国共两党的合作。
国民革命运动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
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
它的直接打击目标是受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
在北伐战争胜利进行中,国民党右派在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的支持下,于1927年先后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第一次国共两党合作破裂。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右倾错误,是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
[重点难点]1.国民革命的兴起和失败,有五个前所未有的特点:(1)国共两党合作,四个革命阶级统一战线形成,是国民革命的起点。
国共两党共同领导这场大革命,使革命力量空前团结起来。
(2)中共直接领导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使这场革命的群众基础空前扩大。
(3)有正规的新式的革命军队——国民革命军,并进行空前规模的革命战争即北伐战争。
这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一大进步,是黄花岗起义和武昌起义所不能相比的。
(4)国民革命取得了空前的胜利。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威振全国。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
第六章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第二节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江阴市青阳中学姚惠民【知识体系】一、冯玉祥北京政变1、背景:(1)国际(2)国内2、北京政变:(1)经过(2)结果二、孙中山北上和国民会议运动1、孙中山北上(1)时间(2)北上宣言(3)影响2、国民会议运动(1)对内要求:(2)对外要求:三、工人运动的高涨1、五卅反帝爱国运动(1)发生:(2)起因:(3)领导机构:(4)结果:2、省港大罢工(1)发生:(2)领导机构:(3)特点:3、意义四、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1、背景2、概况3、结果及原因4、意义【重点、难点】1、工人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大资产阶级在“五卅运动”中的表现及反映的实质性问题。
(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工人阶级举行罢工,并同学生、商人成立统一战线组织——上海工商学联合会。
后期,工人阶级在困境中仍在孤军奋战,并取得了一些胜利成果。
因此,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彻底的革命性。
(2)民族资产阶级初期参加了反帝爱国运动,后期民族资产阶级退出了统一战线。
说明民族资产阶级既具有反帝反封建的一面,又有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相妥协的一面。
(3)大资产阶级拒绝参加反帝爱国运动和上海工商学联合会,他们与帝国主义的利益一致,是反动的阶级。
2、广东革命政府两次东征胜利的原因及影响 (1)原因:①国共合作是两次东征胜利的前提。
②黄埔学生军的英勇善战和人民群众的同心协力,是两次东征胜利的保障。
③两次东征是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支持的反动军阀陈炯明,因此,战争的正义性是两次东征胜利的根源。
④工人和农民的大力支持,是两次东征胜利的基础。
(2)影响:①有利于广州国民政府的成立和国民革命军的建立。
②消灭了广东的军阀陈炯明,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
③锻炼了军队,为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奠定了基础。
3、国民革命的兴起主要表现时间:国民党一大后到北伐战争正式开始前基本特点: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开展,各派政治势力登上历史舞台,展开初步活动,他们所表现出的不同政治倾向,打上了鲜明的阶级烙印。
第六章《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复习教案讲解
第六章《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复习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一、知识体系1.从发展阶段来看,经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2..从国民革命内部发展情况来看,可以表述为二、阶段特征1924-1927年是北洋军阀势力走向末路和国民革命兴起发展到失败的历史。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集中表现为中国人民同北洋军阀的矛盾。
革命中心任务是打倒北洋军阀,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突出的特点是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形成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高潮。
三、重点难点重点:国共合作的条件和方针。
剖析:国共合作的条件:①中国共产党从二七罢工的教训中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争取一切的同盟者,建立革命统一战线;②当时,坚持革命,具有影响的大党只有国民党。
这是因为“中国现存的各政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革命的民主派,比较是真正的民主派”,而且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威信,在南方又建立了革命根据地。
他的领导人孙中山几经挫折后,在共产国际和中共帮助下,也真诚地欢迎中共同他合作,开始了他一生的伟大转变。
③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建议孙中山同中国共产党合作,改组国民。
孙中山同意以“党内合作”的方式与共产党合作。
国共合作的方针: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会上确定了统一战线的方针: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帮助国民党改组成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阶级联盟的政党。
重点:新三民主义及其与中共革命纲领的原则区别。
剖析:新三民主义: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这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新三民主义对旧三民主义作了适应时代潮流的解释。
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民权主义中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主张在反帝反封建基础上的普遍平等。
高三复习《国民革命的失败》教案
高三复习《国民革命的失败》教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六章第四节黄冈中学李文雄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帝国主义加紧干涉中国革命。
西山会议派的分裂活动。
“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
蒋介石与帝国主义及各种反动势力的勾结。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大革命的功绩,失败原因和经验教训。
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1.大革命的失败,是指没有完成革命任务——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中国依然处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之下。
但大革命的历史功绩和影响也是前所未有的。
2.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客观上是因为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和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由此可以看出中国革命的艰巨性和建设强大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是大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血的教训将使中共逐渐走向成熟。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通过对大革命失败和历史功绩的分析,培养学生历史地、辩证地分析概括、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学步骤:师课前设问:请同学们简述北伐战争期间大好形势的表现及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生:回顾所学知识作答师引入新课: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军阀统治即将崩溃,大革命看起来发展迅猛,形势一片大好,大革命反帝反封建、统一中国的任务的完成似乎指日可待。
那么这场大革命到底能不能顺利完成任务,从而推动中国民主革命继续发展呢?请大家跟我一同学习《国民革命的失败》(板书课题)师: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将挖掉帝国主义在中国墙脚。
帝国主义看到北洋军阀的统治已无药可救,于是按照其一贯的对华政策,一方面积极物色新的代理人,另一方面积极干涉中国革命,企图破坏中国革命,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归纳列强干涉中国革命的表现。
生:看教材、归纳、回答师:(板书后引)帝国主义一方面扶植军阀镇压中国革命,另一方面将炮口对准中国革命,中国革命面临严峻的国际环境,除此以外,革命阵营内部也隐藏着矛盾,潜伏着危机。
师问:同学们回顾一下,北伐战争开始前革命阵营内曾出现过哪些不和谐因素?生答:国民党“一大”讨论国了党改组问题时曾出现国民党右派反对共产党员参加国民党,反对实行国共合作的现象。
高三历史教案-第六章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 最新
第六章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第一节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目标提示][知识目标] 国共合作的条件、方针;中共三大;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黄埔军校建立。
[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国共合作的必要性、可能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较新旧三民主义的区别、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革命纲领的区别,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正确评价不同时期孙中山为拯救中国的探索和得出的经验教训,培养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目标] 认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对于加速中国反帝反封斗争的步伐,促进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认识孙中山在中国革命史上建立了永不磨灭的丰功伟绩。
[难点体悟]新三民主义、旧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
(1)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①民族主义:旧民族主义主要反对满洲贵族统治,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新民族主义增加了对外反帝、对内主张民族平等的新内容。
②民权主义:旧民权主义是以建立资产阶级立宪政体为目标,只有“自由、平等、博爱”等空洞口号;新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实行专政,把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纲领发展成为建立反帝反封建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纲领。
③民生主义:旧民生主义只提出平均地权的主张;新民生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使私人资本不能操纵国计民生。
(2)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新三民主义是纲领,是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实现纲领和目标的方法和手段。
有纲领和目标,没有正确的或完善的方法、手段,纲领和目标无法实现;反之,只有方法、手段,而无纲领和目标,再好的方法、手段也是空的。
正如毛泽东说的:“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
”[学法建议]在掌握国共合作实现的过程时从国、共两党的性质出发综合分析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区别与相同点。
第六章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教案
第六章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教案【本章重点知识】国共两党次合作的条件与方针;2、中共“三大”召开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及评价;3、国民党“一大”召开时间、地点、中心议题、主要内容和意义;4、新三民主义的作用及其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原则区别;5、黄埔军校的领导人、特点;6、冯玉祥北京政变的背景和结果;7、孙中山北上宣言和国民会议运动的内容;8、五卅运动的直接原因、主力、性质、领导机构;9、省港大罢工的领导机构和特点;10、两次东征的主力、对象、意义;11、北伐胜利进军的目的、对象、主要战场及结果;12、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领导人;13、帝国主义公开干涉中国革命的三个惨案和收回的两个英租界;14、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15、“四一二”与“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的时间、地点、发动者、标志;16、张作霖杀害李大钊;17、大革命的性质、失败原因、作用与教训。
【知识结构】一、开始标志:国共次合作的实现国共合作的条件与方针①中国共产党:在后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建立。
②中国国民党:“比较是革命的派,比较是真正的派”;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威信;在南方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孙中山在失败后,真诚地欢迎同他合作,决定改组。
③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1921年会晤孙中山,建议孙中山,创办,同合作;孙中山接受和的帮助,同意以“”的方式与合作,改组。
④中共“三大”的召开:A、时间:年B、召开地点:c、主要内容:正式决定同领导的合作,建立。
D、合作方针:共产党员以身份加入;保持共产党在上、上和上的;帮助国民党改组成为阶级、阶级、和联盟的政党。
E、评价:中共三大的决定,有巨大的历史功绩;但没有提出党对的问题。
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①时间:年初②地点:③中心议题:讨论问题④大会主席:⑤内容:A、通过《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在实际上确立了“、、”的三大政策;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若干是一致的,这是国共合作的基础。
第六章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1924年1月__1927年7月15日)
升官发财另寻它路 ③孙中山的转变
授 帮
可能性
助
共产
第
国民党 “一大”
一 (1924)
宣言》②同 意共产党员 以个人身份
次
加入国民党
新
必要性
国际 指
示
合 作
的 帝国主义、封建主
(1923)中共 召开三大
课
义势力强大.要战 胜强大敌人,必须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确定了合 实
作的方针 (党内合作)
现
标志国共合作实现 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课 主革命纲领更具有彻底人民性、革命性.
第六章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
(1924年1月__1927年7月15日)
讲
引言
授 一层:阐述大革命兴起的
背景。 新 二层:叙述中国共产党和
共产国际对大革命的推动。
课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贪生怕死莫入此门 讲 ①中共“二七” 罢工后的认识;
孙中山改
国 政治
②国民党的优点; 组国民党 共 合作
①通过《中 国国民党全 国代表大会
相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
新三民主义
授
民主族义反帝推实、翻现帝真反国正封主 民建义族统独、治立,。
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 对帝国主义侵略, 中国
民主共和
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不同: 民权 彻底人民权力,八小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新 主义 时工作制,真正民主 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的
八小共时和国工社作会制主义,和彻共底个实人现及人团体民均权得力享有一
产主义。
切自由及权利。
民生彻底彻的底废土除地封纲建土领地社所会平主均义地、权,共节产制主资本义。
课 主义 有制。
高一历史上册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教案 旧人教版
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阶段特征]这一阶段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列强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矛盾,革命的中心任务是“打倒列强除军阀”,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其突出特征是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实行国民大革命。
这一节是随着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国民党右派阴谋夺取领导权,在帝国主义的干涉和支持下,发动反革命政变,导致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运动暂时又转入了低潮。
[高考链接]略[基本原理和理论]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发展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某一时期其历史发展呈现多变性的特征。
本节课就涉及了几种关系的变化,如国民党性质的变化,国民党政权实行的内外政策的变化,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等。
[学习和复习方法、技巧]这节课以史实说明帝国主义干涉中国革命,国民党右派为阴谋夺取领导权发动反革命政变,导致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本节课的难点是分析几种关系的变化,即国民党性质的变化,国民党政权实行的内外政变的变化,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
本节课的重点是分析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考点梳理]帝国主义的干涉西山会议派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知识点的新旧联系、前后综合]复习大革命运动蓬勃发展的经过,大革命的发展引起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右派的惊恐不安,根据史实把历史知识点梳理。
国民党右派发动的反革命政变使国共两党关系彻底破裂,而后导出此后中国历史进入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经典题例]一、选择题:1、陈独秀在大革命中犯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的主要原因是()A、对中国革命性质的错误分析B、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C、担心统一战线破裂D、低估无产阶级的力量和作用2、1927年,帝国主义积极扶植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主要是因为()A、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基本被推翻B、陈独秀等人推行右倾投降主义错误C、蒋介石已经完全和帝国主义勾结起来D扶植代理人,维护侵华权益3、“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表明①蒋介石逐步独揽大权②蒋介石发动政变的时机成熟③国民党内部矛盾加深、④中共中央的妥协退让政策是错误的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4、1927年,大革命失败了。
高一历史6.2《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教案人教版
第六章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第二节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教案【知识点拨】1.冯玉祥北京政变①起因:冯玉祥受南方革命政府的影响,又因吴佩孚克扣他的军饷,同吴佩孚的矛盾越来越大。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吴佩孚自任讨逆军总司令,冯玉祥任第三路军总司令,战事在山海关一带进行。
②政变经过:冯玉祥从前线返回北京,囚禁总统曹锟、推翻了直系控制的北京政权;将溥仪逐出皇宫;宣布脱离直系,把部队改名为中华民国国民军;邀请孙中山北上,商议和平统一中国问题。
③北京政变的实质:北京政变是在全国革命形势的影响下,北洋军阀内部分化的结果。
北京政变是一次有进步意义的武装政变,但不是一次革命。
北京政变说明了革命形势的发展,北洋军阀内部分化。
2.孙中山北上①原因:冯玉祥邀请孙中山北上;共产党和人民支持孙中山北上;为争取国内和平统一。
②孙中山北上的影响:孙中山北上时发表了北上宣言,提出“对内要消灭军阀势力,对外要消灭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
随着孙中山北上,一个对内要求结束军阀统治,对外要求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国民会议运动,在全国蓬勃展开。
3.五卅反帝爱国运动高涨①五卅运动起因:上海日本资本家枪杀工人顾正红,又制造五卅惨案。
性质: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反帝爱国运动。
内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举行三罢斗争,成立反帝统一战线的组织——上海工商学联合会。
帝国主义对运动进行破坏,上海总商会退出罢市,工人阶级为保存力量停止罢工。
意义:是大革命时期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以前所未有的打击,为后来的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
②省港大罢工省港大罢工是这次全国人民反帝爱国斗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当时世界上罢工时间最长的一次。
它给英国殖民者以沉重的打击。
4.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①背景及经过:1925年,军阀陈炯明在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支持下,准备进攻广州,推翻革命政府。
广东革命政府以黄埔学生军为主力,进行两次东征,全歼陈炯明叛军。
最新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六章国民革命的兴起和失败 精品
单元总复习与小专题梳理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六章国民革命的兴起和失败一、阶段特征本单元从1924年的国共合作到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历时4年。
1、总体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和国民大革命。
2、具体特征:政治:①国共实现合作,形成了革命统一战线,在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国民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②年幼的中共在探索中遇到了重大挫折,即犯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随着国共合作的破裂,国民大革命失败。
经济: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进程被打断,各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思想:新三民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革命的两大指导思想。
军事:一战后,军阀混战,战祸波及全国;北伐使革命势力由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
外交:①一战后,中国重新回到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中共和国民党先后明确提出了反帝主张;②湖北、江西人民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
二、重要历史概念1、国民革命的内涵:以国共合作为核心的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人民大革命运动。
反帝、反封建、统一中国(即民主革命纲领内容)成为其主要目标。
2、右倾机会主义:工人运动中或无产阶级政党内部一种违反马克思主义根本原则和正确路线的思潮。
其表现形式是思想落后于实践,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形势把革命推向前进。
他们或过高地估计敌人力量,过低估计人民群众的革命力量,看不到革命形势的有利因素,散布悲观情绪,不敢斗争甚至主张搞阶级合作。
其特征是主观与客观相分离,认识与实践相分离。
右倾机会主义是阻碍革命的绊脚石,对革命危害极大。
三、重要历史知识1.革命统一战线习题1: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国人民的抗争在斗争方式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结合近代中国国情及当时国内外形势,分析这一特点出现的历史必然性。
这种抗争方式产生了什么影响?⑴.特点:各革命阶级、阶层实现了大联合,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⑵.历史必然性:①.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力量强大,中国人民要取得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必须联合起来;②.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是近代中国各阶级阶层革命的共同对象,这就为他们之间的联合奠定了基础;③.以前各革命阶级单独进行的斗争都相继失败,这为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提供了经验教训;④.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建立,为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⑤.十月革命后,共产国际积极支持和帮助国共两党合作,为中国人民实现联合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⑶.影响:①.使国民革命取得重大成就,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②.中共在以后的革命斗争中,进一步发展和扩大统一战线,调动各阶级、阶层共同斗争,成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法宝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24年初——1927年7月)【本章重点知识】1、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条件与方针;2、中共“三大”召开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及评价;3、国民党“一大”召开时间、地点、中心议题、主要内容和意义;4、新三民主义的作用及其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原则区别;5、黄埔军校的领导人、特点;6、冯玉祥北京政变的背景和结果;7、孙中山北上宣言和国民会议运动的内容;8、五卅运动的直接原因、主力、性质、领导机构;9、省港大罢工的领导机构和特点;10、两次东征的主力、对象、意义;11、北伐胜利进军的目的、对象、主要战场及结果;12、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领导人;13、帝国主义公开干涉中国革命的三个惨案和收回的两个英租界;14、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15、“四一二”与“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的时间、地点、发动者、标志;16、张作霖杀害李大钊;17、大革命的性质、失败原因、作用与教训。
【知识结构】一、开始标志: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1、国共合作的条件与方针①中国共产党:在后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建立。
(必要性)②中国国民党:“比较是革命的派,比较是真正的派”;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威信;在南方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孙中山在失败后,真诚地欢迎同他合作,决定改组。
(可能性)③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1921年会晤孙中山,建议孙中山,创办,同合作;孙中山接受和的帮助,同意以“”的方式与合作,改组。
(外部条件)④中共“三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共关于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政策正式形成):a、时间:年b、召开地点:d、合作方针:共产党员以身份加入;保持共产党在上、上和上的;帮助国民党改组成为阶级、阶级、和联盟的政党。
e、评价:中共三大的决定,有巨大的历史功绩;但没有提出党对的问题(成为以后陈独秀犯右倾错误和大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
2、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①时间:年初②地点:③中心议题:讨论问题④大会主席:⑤内容:a、通过《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在实际上确立了“、、”的三大政策;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若干是一致的,这是国共合作的基础。
b、同意以身份加入。
⑥意义:a、标志着的实现和的正式建立;b、全国的运动迅速开展起来。
3、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原则区别: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中有彻底实现、小时工作制和彻底的纲领;民主革命阶段之后,还有一个阶段,实现和的最高革命纲领。
新三民主义没有上述内容。
4、黄埔军校的建立:①条件:和的帮助②时间:年③军校领导人:校长蒋介石、党代表廖仲恺、政治部主任周恩来④特点:把与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和。
⑤意义:为建立奠定了基础,培养了大批的军事人才。
二、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1、冯玉祥北京政变①背景:a、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卷土重来,加紧掠夺中国。
b、各派军阀在操纵下,为争夺相互混战。
自1920年以来,先后进行了战争,第一次战争,第二次战争;北洋军阀政府镇压运动。
②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a、时间:年第二次直奉战争时b、过程:囚禁总统,推翻控制的北京政府。
2、孙中山北上与国民会议运动①孙中山北上和北上宣言:a、时间:1924年b、内容:对内要消灭势力,对外要消灭的势力。
②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支持孙中山的,发起一个对内要求,对外要求、废除的运动。
③孙中山逝世:年3月12日在逝世。
3、五卅运动①原因:年,各地工人纷纷罢工,反对;等帝国主义残酷镇压罢工工人,在制造。
②主力:③性质:运动④领导机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⑤结果:a、帝国主义实行高压政策,继续镇压罢工运动。
单独退出罢市,被迫退出。
(典型的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工人阶级处于的境地。
b、影响最大的是:领导机构是;特点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一次,给殖民者以沉重的打击。
⑥意义:是大革命时期运动的高潮,给和以前所未有的打击,为后来的准备了基础。
4、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①背景:军阀在和的支持下准备进攻,推翻。
②经过:两次——对象是。
③主力:学生军,得到了工人和农民的支持。
④结果:全歼叛军;统一了广东、广西。
⑤意义: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为国民革命军出师奠定了基础。
三、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1、直奉军阀联合,结成反革命联合战线:直系,奉系①原因:运动的发展;的支持。
②后果:直奉军队一方面进攻的国民军,迫使国民军退往地区;一面准备南下进攻。
2、北伐胜利进军(1926—1927年)①目的:打倒,推翻,统一。
②对象:、、三派军阀③主要战场:a、两湖战场:占领湖南,攻克湖北和,占领;消灭主力。
b、江西战场:消灭主力,占领。
④结果:1927年春,北伐军占领,进攻;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迁到,一时成为革命的中心;国民政府继续北伐,与的部队会师;从北上的北伐军占领了。
3、工农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①原因:北伐战争得到了的大力支持;北伐战争的胜利又推动了的蓬勃高涨。
②表现:a、两省工人成立,组织了。
b、为迎接北伐军进入,工人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第次武装起义在、的亲自领导下取得了胜利,写下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
4、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①帝国主义公开干涉中国革命a、原因:胜利进军和的高涨,打击了的基础。
b、惨案:惨案、惨案、惨案。
②各地人民进行斗争,成果最大的是湖北、江西人民收回了和英租界。
(这是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从帝国主义手中收回一些被侵略的权益)5、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①团结合作,制定了正确的:北上扫吴,东进灭孙,最后灭张,统一全国。
②广大的大力支持:组织工人随军出征;工人举行总罢工。
③将士作战英勇,尤其是起了作用:为第四军赢得“”称号。
四、国民革命的失败1、帝国主义的干涉:①原因:的胜利进军,将挖掉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墙脚。
②表现:1927年炮轰,制造“惨案”。
2、国民党右派阴谋夺取领导权:“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①中山舰事件,共产党员退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②整理党务案,把共产党人排挤出国民党领导机关。
③影响:蒋介石夺取了和的领导权,为以后发动准备了条件。
3、“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①蒋介石的政变准备: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以后,蒋介石到上海,勾结帝国主义、江浙财阀和上海流氓头子;与汪精卫密谈“分共”②“四一二”反革命政变:a、时间:年4月12日b、地点:d、结果:著名共产党员、、先后牺牲;1927年月日在成立了国民政府,与国民政府对抗。
③在北京袭击大使馆,杀害。
④“七一五”反革命政变a、背景:纵容反动军官夏斗寅、许克祥先后发动反革命叛乱。
b、经过:年7月15日,在召开国民党中央“”会议,正式决定同决裂;以“,”为口号,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进行大屠杀。
4、大革命失败的原因与经验教训①性质:共同领导的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②功绩:a、上推翻了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
b、为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宣传了共产党的革命纲领,扩大了共产党在中的影响;共产党开始掌握一部分;广大群众受到了一次。
③失败原因:客观上,过于强大,进行联合绞杀;叛变革命。
主观上,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缺乏和;以为代表的和代表的妥协退让,在革命后期犯了错误,放弃了对革命的,尤其是对的领导权。
④教训:必须坚持对革命的;必须掌握,坚持。
【重点难点问题解析】1、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的时代特征①中共成立后,集中力量领导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并在实践中认识到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在革命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国民大革命,基本摧毁了北洋军阀势力,打击了帝国主义,但最终在国民党右派的进攻下失败。
②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中国人民同帝国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矛盾,革命的中心任务是打倒列强和北洋军阀政府,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其突出特点是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③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
它的直接打击目标是受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
在北伐战争胜利进行中,国民党右派在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的支持下,于1927年先后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两党合作全面破裂。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是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
2、关于国共两党实行“党内合作”的原因:①中国共产党当时力量还很弱小,国民党是当时中国有影响力的大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这种形式容易被国民党接受;有利于共产党员以合法的身份公开领导工农运动;也有利于推动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投入革命,从而把国民党改组成为四个革命阶级联盟的政党。
②“党内合作”不是共产党并入国民党,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都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保持着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
3、关于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的关系新三民主义是纲领,是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实现纲领和目标的手段。
新三民主义的实质是在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正如毛泽东所说:“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
”4、关于新三民主义对旧三民主义的发展:增加了反帝国主义与反封建主义的内容①旧三民主义主要是反对满洲贵族统治,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新三民主义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主张民族平等的内容;②旧三民主义是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新三民主义在民权主义中强调了民权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主张在反帝反封建基础上的普遍平等。
③旧民生主义提出“平均地权“的主张,新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则以“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为两大原则,使私人资本不能操纵国计民生,这样新的民生主义就和“扶助农工”的政策紧密结合起来。
④由于新三民主义贯彻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精神,其基本原则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政治纲领在若干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即它是反帝反封建的,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相结合的,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5、孙中山一生的主要革命实践活动(孙中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1894年-1911年推翻清王朝的斗争:创立兴中会;发动广州起义;创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发动镇南关起义和黄花岗起义;领导辛亥革命。
1911年-1912年3月创建民主共和国:建立中华民国,出任临时大总统;颁布一系列法令措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发布《告各友邦书》。
1912年3月-1922年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领导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第二次护法运动。
1921年-1925年3月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1921年同马林会晤;召开国民党“一大”,改组国民党,提出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掀起了国民大革命;创建黄埔军校;1924年底北上,发表《北上宣言》,发起国民会议运动,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