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新版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学期13.3.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课件1
八年级数学上册 13.3 等腰三角形 13.3.2 等边三角形 第1课时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说课
八年级数学上册 13.3 等腰三角形 13.3.2 等边三角形第1课时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是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3节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了三角形的基本性质之后,进一步研究三角形的特殊形态。
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具有很多独特的性质,例如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三条边都相等。
这些性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较为复杂,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和推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教学难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的灵活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黑板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发现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殊性质。
2.讲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展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推理得出判定方法。
3.讲解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同样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展示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推理得出判定方法。
4.练习巩固:设计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进行解答。
5.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13.3.2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PPT课件
想想看,还可以添 ∴ △ABD ≌ △ACD(AAS). 加什么辅助线证明这一 ∴AB=A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结论? ∴ △ ABC是等腰三角形.
精选 中小学课件精品 5
总结归纳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 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
精选 中小学课件精品 13
例4 求证:如果三角形一个外角的平分线平行于三角形 的一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已知:如图,∠CAE是△ABC的外角,AD平分∠CAE , AD∥BC. 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 证明:∵AD∥BC(已知), ∴∠1=∠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
精选 中小学课件精品 12
A
D
B
E C
变式:上题中,若将条件DE∥BC改为AD=AE, △ADE还是等
边三角形吗?试说明理由. 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AD=AE, 求证:△ADE是等边三角形. A 证明: ∵ △ABC是等边三角形, ∴ ∠A= ∠B= ∠C. E D ∵ AD=AE, ∴ ∠ADE= ∠ AED. B C ∵∠A+ ∠ADE+∠ AED=∠A+ 2∠ADE=3∠A=180°, ∴ ∠A= ∠ADE= ∠ AED. ∴ △ADE是等边三角形.
有没有办法把原来的等腰三角形画出来?
A
B
精选 中小学课件精品
C
3
讲授新课
一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提出问题
我们知道,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那么它
们所对的角相等,反过来,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 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边有什么关系? 画画看,你发现了什么?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3.3.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3.3.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一. 教材分析《13.3.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是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性质和三角形的全等、相似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如何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等腰三角形。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在八年级上册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三角形的相关知识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可能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能够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等腰三角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猜想、证明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如何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等腰三角形。
2.教学难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证明,以及如何运用性质判定等腰三角形。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引导发现法、实践操作法、合作交流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引出等腰三角形的概念。
2.新课讲解:讲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等腰三角形。
3.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利用教具和多媒体课件,观察和验证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4.讲解判定方法:讲解如何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等腰三角形,并通过例题进行说明。
数学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学案:13.3.2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2)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13.3.2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2)一、学习目标:1、巩固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2、理解和掌握等边三角形的判定.(重难点)二、学习过程:(一)【忆】1、等边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定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性质:①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三个角都且都为°②“三线合一”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①定义法:②“等角对等边”:(二)【学】预习;自学课本第83页(三)【议】若△ABC中,AB=AC=5cm,请增加一个条件,能使它变为等边三角形. 归纳:等边三角形判定1:三条边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在△ABC中,若∠A=∠B=∠C,你能得到AB=BC=AC吗?写出证明过程证明:归纳:等边三角形判定2:三个角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在△ABC中,若∠A=60°,AB=AC,你能得到AB=BC=AC吗?写出证明过程证明:思考:若将∠A=60°换成∠B=60°,那么你还能证明这个结论么?归纳:等边三角形判定3:有一个角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四)【导】AB=AC,∠A=60°,D、E分别是AB、AC上两点,且DE//BC.求证:△ADE 是等边三角形.(五)【练】【基础】(1)教材P84练习3.(2)下列三角形:①有两个角等于60°;②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③三个外角(每个顶点处各取一个外角)都相等的三角形;④一腰上的中线也是这条腰上的高的等腰三 角形. 其中是等边三角形的是 .【拓展】1、如图,等边△ABC 中,AD 是BC 上的高,∠BDE=∠CDF=60°,图中有那些线段与BD 相等的?2、如图,点D 、E 在△ADC 的边BC 上,AD=AE ,BD =EC ,求证:AB=AC .3、已知:如图,△ABC 为正三角形,D 是BC 延长线上一点,连结AD ,以AD 为边作等边三角形ADE ,连结CE ,用你学过的知识探索AC 、CD 、CE 三条线段的长度有何关系?试写出探求过程.E D C B AEDC B A4、如图,已知点B,C,D在同一直线上,△ABC和△CDE都是等边三角形,BE交AC于F,AD交CE于H.(1)求证:△BCE≌△ACD; (2)判断△CFH的形状并说明理由.三、课堂小结: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1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PPT课件(华师大版)
1 在△ABC中,∠A和∠B的度数如下,能判定△ABC 是等腰三角形的是( ) A.∠A=50°,∠B=70° B.∠A=70°,∠B=40° C.∠A=30°,∠B=90° D.∠A=80°,∠B=60°
2 如图,∠B=∠C=36°,∠ADE=∠AED=72°,则 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有(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3 在下列三角形中,若AB=AC,则不能被一条直线分 成两个小等腰三角形的是( )
等腰三角形的两种判定方法: (1)当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时,应用“有两条边相 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来判定. (2)当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相等时,应用“如果一个 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 等” 来证明.
例2 如图13.3-10,在△ABC中,∠ABC,∠CAB 的平分线交于点P,过点P作DE∥AB,分别 交BC,AC于点D,E. 求证:DE=BD+AE.
图13.3-10
导引:要证: DE=BD+AE ,而由图13.3-10知 DE=DP+PE.因此只需证: BD+AE=DP+PE即可. 即需证BD=DP,AE=PE, 而要证这两边相等,只需证明它们所对的角 相等;因此我们可以从证角相等作为切入口 进行证明.
性质
等边
等角.
判定
例3 如图13.3-11,在△ABC中,AB=AC,EF交 AB
于点E,交AC的延长线于点F,交BC于点D,且
BE=CF. 求证:DE=DF.
导引:要证DE=DF,可构造以DE
和DF为对应边的全等三角形,
不妨过点E作EG∥AC交BC于
点G,则只要证明△EDG≌
△FDC即可,缺少的条件可
3 (中考·陕西)如图,在△ABC中,∠A=36°,AB =AC,BD是△ABC的角平分线,若在边AB上截取 BE=BC,连接DE,则图中等腰三角形共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3.3.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教案)
-理解并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学生对几何图形性质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难以将其应用于解决问题。
-判定定理的灵活运用:学生在面对具体问题时,可能难以判断应该使用哪个判定定理,或者如何运用这些定理。
-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在解决等腰三角形相关问题时,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这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2.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通过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空间感知和想象能力,为解决复杂几何问题奠定基础。
3.增强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学会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培养数学建模意识。
4.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通过解决等腰三角形相关问题时,学会分析数据,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等腰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等腰三角形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利用尺规作图画出等腰三角形,并验证其性质。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3.3.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三章第三节,主要围绕等腰三角形的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展开。教学内容包括:
13-3-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课件)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 例4.已知: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 DE∥BC,分别交
AB,AC分别于点D、E.
• 求证:是△ADE是等边三角形.
A
证明:∵ △ABC是等边三角形
∴∠ABC=∠ACB= ∠A=60°
D
E
B
C
∵ DE∥BC ,∠ADE=∠ABC=60°
∴∠ADE=∠AED= ∠A=60°
∴ △ADE是等边三角形
6
证明:过A 点作AE⊥BC于点E ∴∠AEB =∠AEC=90° 在△ABE 和△ACE 中
∠B =∠C ∠AEB = ∠AEC
AE = AE
∴ △ABE ≌△ACE
∴ AB = AC
A
B
E
C
7
归纳总结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 A 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
(2)∵ ∠C=60°
C
∴∠DBC+∠CDB= 120°
∵ ∠DBC=∠CDB
∴ ∠DBC=∠CDB =60°
∴∠DBC=∠CDB
∴BC =DC
11
等边三角形
复习问题 满足什么条件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A
B
C
等边三角形
12
自主探究
问题 等边三角形除了用定义(即用边)来判定以外,能否 利用角来判定呢?
符号语言:
∵在△ABC 中,∠B =∠C ∴AB =AC
B
C
8
例题讲解
例1.已知:如图,在△ABC 中,∠A=40°,∠B =70°.
求证:AB =AC.
证明:∵∠A+∠B+∠C=180°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说课稿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的教材中,包括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这个章节。
本章节主要讲解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通过学习这个章节,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和应用等腰三角形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掌握应用等腰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2.能力目标:–能够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等腰三角形;–能够灵活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能够灵活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复杂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推理能力。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导入、讲解和练习。
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导入,引起学生的思考。
•引导学生回顾在前几节课中学习的内容,了解他们对三角形的性质是否有所掌握。
•引导学生思考一个问题:在大量的三角形中,有没有一类特殊的三角形,在它的形状上有什么特点?2. 讲解(20分钟)在这一部分,我将通过多种方式向学生讲解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
•首先,介绍等腰三角形的定义。
等腰三角形是指两边长度相等的三角形,第三边称为底边,顶角所对的边称为等腰线段。
•其次,讲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包括两个方面:1) 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2) 等腰三角形的等腰线段相等。
•然后,介绍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有两种:1) 根据等腰线段的性质判定;2) 根据底角相等的性质判定。
3. 练习(30分钟)在这一部分,学生将进行一系列的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针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设计一些简单的例题,引导学生自己判断是否为等腰三角形,并给出解释。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13.3.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13.3.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一. 教材分析《13.3.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是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性质和分类,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教材通过引入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探索并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基础,对于三角形的性质和分类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引导和激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能够正确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等腰三角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进取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探索并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引入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动画、视频等,用于辅助教学。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三角形模型,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
3.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出问题:“如何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等腰三角形?”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3.3.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优秀教学案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独立思考的精神,鼓励学生敢于挑战权威;
3.通过对等腰三角形判定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服务社会、关爱生活的价值观。
3.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讨论,动手操作,尝试用全等的方法判断等腰三角形;
4.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等腰三角形判定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示范;
5.练习与拓展: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6.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
六、教学评价
4.情境创设与问题导向: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实际意义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5.教学策略灵活运用: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利用几何画板、尺规作图等工具,直观展示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5.注重练习与拓展,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等腰三角形实例,如金字塔、双截棍等,引导学生关注等腰三角形的特征;
2.新课导入:介绍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引导学生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为什么金字塔的形状可以稳定?双截棍为什么容易挥舞?”引导学生思考等腰三角形的特殊性质;
3.互动交流: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等腰三角形发现,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13.3.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课件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典例1】(教材再开发·P82例3拓展)如图,在△ABC中,AB=AC,M,N分别是AB,AC 边上的点,并且MN∥BC. (2)点P是MN上的一点,并且BP平分∠ABC.求证:△BPM是等腰三角形. 【自主解答】(2)∵BP平分∠ABC, ∴∠MBP=∠CBP,(角平分线的定义) ∵MN∥BC,(已知) ∴∠MPB=∠CBP,(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MBP=∠MPB,(等量代换) ∴MB=MP,(等角对等边) ∴△BPM是等腰三角形.
【举一反三】 如图,在△ABC中,AB=AC,D为AB边的中点,DE⊥AC于点E,DF⊥BC于点F,DE=DF. 求证:△ABC是等边三角形. 【证明】∵D为AB的中点,∴AD=BD. ∵DE⊥AC,DF⊥BC,∴∠AED=∠BFD=90°. 在Rt△ADE和Rt△BDF中, ∵AD=BD,DE=DF,∴Rt△ADE≌Rt△BDF(H.L.), ∴∠A=∠B,∴CA=CB, ∵AB=AC,∴AB=BC=AC, ∴△ABC是等边三角形.
图形 语言
符号 在△ABC中,∵ ∠B=∠C,∴_A_C__=_A__B_
语言
【对点小练】
1.在△ABC中,∠A和∠B的度数 如下,能判定△ABC是等腰三角 形的是( B ) A.∠A=50°,∠B=70° B.∠A=70°,∠B=40° C.∠A=30°,∠B=90° D.∠A=80°,∠B=60°
本课结束
重点 典例研析
重点1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几何直观、推理能力) 【典例1】(教材再开发·P82例3拓展)如图,在△ABC中,AB=AC,M,N分别是AB,AC 边上的点,并且MN∥BC. (1)求证:△AMN是等腰三角形; 【自主解答】(1)∵AB=AC, ∴∠ABC=∠C,(等边对等角) ∵MN∥BC,∴∠AMN=∠ABC,∠ANM=∠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AMN=∠ANM,(等量代换) ∴AM=AN,(等角对等边) ∴△AMN是等腰三角形;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13.3.2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学案
13.3.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姓名: 班级: 小组: 评价:【学习目标】1、探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运用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学习重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学习难点】: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判定定理的应用。
【学习过程】一、单元导入,明确目标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81-83页,勾画等腰三角形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二、新知导学,合作探究自学指导一: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如图,在△ABC 中,若∠B=∠C ,能否得出△ABC 是等腰三角形?你能证明吗? 思考:怎么作辅助线?目的是什么?B C在一般的三角形中,如果有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边有什么关系?即: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 也相等(简写成 )13.3.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达标检测八年级 班 组 姓名 分数1、 如图,在△ABC 中,AB=AC,∠A=36°,D 是AC 上一点,若∠BDC=72°, 则图中等腰三角形的个数为________, 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A2、以下列各组数据为边长,能构成等腰三角形的有()①6,6,8 ②17,15,17 ③7,7,25 ④12,12,24A.1个B.2个C.3个D.4个3、如图,∠A=∠B,CE∥DA,CE交AB于E,求证△CEB是等腰三角形。
4、如图,已知D为BC的中点,DE⊥AB,DF⊥AC,点E、F为垂足,且BE=CF,∠BDE=30°。
求证:△ABC是等边三角形。
AE FB D C例1、如图,AC和BD相交于点O,且AB∥DC,OA=OB,求证:OC=ODD CA B自学指导二:等边三角形的判定等边三角形的两个判定定理:1、_____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有一个角等于_____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例2、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EF∥BC,交AB,AC于E,F。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课件
感悟新知
知2-练
例2 如图13.3-21,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 ABC 和 ∠ 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OB、OC 的垂直平分 线分别交BC 于点E、F,连结OE、OF. 求证:△ OEF 是等边三角形. 解题秘方:利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 通过求∠ OEF=∠ OFE= ∠EOF=60°, 得△ OEF 是等边三角形.
ECN FCB, ∴△ ECN ≌△ FCB(A.S.A.).∴ CE=CF. 又∵∠ ECF=60°,∴△ CEF 是等边三角形.
知2-练
感悟新知
知2-练
3-1. 如图, △ ABC 为等边三角形,D 为BC边上的一点. 在△ ABC的外角的平分线CE 上取点E,使CE=BD, 连结AD、AE、DE. 请判断△ ADE 的形状,并说明 理由.
CN CB,
∴△ ACN ≌△ MCB(S.A.S.). ∴ AN=BM.
知2-练
感悟新知
∵△ ACN ≌△ MCB,∴∠ ENC= ∠ FBC. ∵∠ ECN=180°-∠ ACM-∠ NCB=60°, ∴∠ ECN= ∠ FCB. ENC FBC, 在△ ECN 和△ FCB 中,CN CB,
教你一招:1. 从角的角度证明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一是证明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相等;二是求出三角形 的三个内角度数都是60°. 2. 在已知的等边三角形内部判定某个三角形是等边 三角形,原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为60°,为求新 三角形的内角度数提供了条件.
感悟新知
知2-练
2-1. 如图, △ 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E、F、G 分别在AB、 BC、CA上, 且AE=BF=CG.求证:△ EFG 是等边三 角形.
感悟新知
知1-练
例 1 如图13.3-19,在△ ABC 中,P 是BC 边上一点,过点 P 作BC 的垂线,交AB 于点Q,交CA 的延长线于点R, 若AQ=AR,则△ ABC 是等腰三角形吗? 请说明理由. 解题秘方:利用“等角对等边”判 定等腰三角形,只需证明三角形两 个内角相等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