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音乐教案第二单元
八年级音乐上册 第二单元 八音和鸣(三)教案4 湘艺版
第二单元八音和鸣(三)1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参与活动和认识聆听,激发学生乐于探究、勤于思考,领略民族乐器的魅力,感受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热爱祖国的民族艺术。
2、过程与方法:能说出《渔舟唱晚》和《夜深沉》两首乐曲的基本情绪以及所表现的情境.在老师的逐步引导下,分组讨论、合作交流,初步体验锣鼓经的念读和演奏方法,并享受合作的愉快和成功的喜悦。
3、知识与技能:认识京胡、古筝等乐器,能说出其名称,辨别其音色。
2学情分析《八音和鸣》(三)是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湘教版音乐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通过七年级两个学期《八音和鸣》单元的学习,已经初步了解了中国民族乐器的基本分类,也聆听、积累了一些中国民族器乐演奏曲目。
本单元的教材安排了四首器乐曲,我从中选取了两首乐曲《夜深沉》和《渔舟唱晚》作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结合活动练习中的《大秧歌》展开活动,力争在本堂课上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一个不大不小的年龄阶段,他们对事物充满好奇,却好面子,羞于表演,但乐于探究。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比较重视调动学生的探究和参与.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古筝、京胡,能分辨京胡、古筝的音色。
初步体验锣鼓经。
教学难点:能用简单的语言与大家交流听乐感受.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乐器展示,情境导入一、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老朋友,看大家还记得它们吗?(展示乐器二胡、笛子、葫芦丝、鼓)大家还记得它们的名称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点?都是乐器,中国民族乐器。
活动2【讲授】二、温故知新二、温故知新1、我们在七年级,就在八音和鸣的单元了解了中国民族乐器,下面老师考考大家。
①“八音”指的什么?金、石、土、革、丝、木、匏、竹②民族乐器分为哪四大类?吹管乐器组(笛子、箫、笙、管子)拉弦乐器组(二胡、中胡、革胡、高胡)弹拨乐器组(三弦、琵琶、阮、筝、扬琴)打击乐器组(鼓、钹、锣、木鱼、梆子)2、老师带来的这些乐器,分别属于哪一类?3、听一听,下面几首音乐片段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赛马》二胡拉弦《扬鞭催马运粮忙》笛子吹管《鸭子拌嘴》打击乐合奏活动3【讲授】三、《渔舟唱晚》三、《渔舟唱晚》1、导入乐器的表现力是很强的,各种乐器单独演奏乐曲或一起演奏乐曲,会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
八年级音乐《小步舞曲》教案
八年级音乐《小步舞曲》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音版八年级音乐教材第二单元《古典音乐欣赏》中的《小步舞曲》。
本节课主要学习《小步舞曲》的音乐特点和演奏形式,详细内容如下:1. 了解《小步舞曲》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分析《小步舞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特点;3. 欣赏并学唱《小步舞曲》经典作品;4. 学习《小步舞曲》的演奏技巧和形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步舞曲》的历史背景和音乐特点,提高音乐鉴赏能力;2. 通过学唱《小步舞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精神;3. 学习《小步舞曲》的演奏技巧,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小步舞曲》的音乐特点,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教学重点:学唱《小步舞曲》经典作品,掌握《小步舞曲》的演奏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钢琴、黑板、谱架;2. 学具:音乐教材、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小步舞曲》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小步舞曲》的风格特点,引发学生兴趣。
2. 知识讲解:a. 讲解《小步舞曲》的起源和发展历程;b. 分析《小步舞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特点;c. 介绍《小步舞曲》的演奏形式和技巧。
3. 欣赏与学唱:a. 欣赏经典《小步舞曲》作品,如巴赫的《G大调小步舞曲》;b. 学唱《G大调小步舞曲》旋律部分,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c. 分组合作,进行《小步舞曲》合唱练习,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
4. 实践活动:a.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小步舞曲》进行演奏练习;b. 学生展示演奏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c. 针对演奏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示范。
b. 拓展学生音乐视野,介绍其他著名的《小步舞曲》作品。
六、板书设计1. 《小步舞曲》2. 内容:a. 《小步舞曲》起源与发展;b. 《小步舞曲》音乐特点:旋律、节奏、和声;c. 欣赏与学唱:《G大调小步舞曲》;d. 演奏技巧与形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G大调小步舞曲》,并进行演奏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动物世界》片头曲教案教案1000字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音乐充满兴趣,喜欢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在学习风格上,他们可能更喜欢通过实践和体验来学习,例如通过演唱、演奏和舞蹈等方式来感受音乐。在学习能力上,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在本节课中,学生可能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首先,他们可能对《动物世界》片头曲的旋律和节奏不够熟悉,需要通过多次练习来掌握。其次,他们可能对音乐与自然的联系缺乏深入理解,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启发。此外,他们可能对音乐的欣赏和表达方式不够自信,需要教师给予鼓励和支持。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培养自我提升的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提高学习效率。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动物世界》片头曲,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音乐欣赏技能,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动物世界》片头曲的基本信息和背景知识,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4.能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动物世界中的不同角色,通过音乐和表演来表达角色的特点和情感。
5.能够参与音乐实验和游戏,增强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提高参与感和互动性。
6.能够利用教学媒体和资源,如PPT、视频和在线工具等,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和信息。
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鳟鱼教案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通过欣赏和学习舒伯特的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中的艺术歌曲《鳟鱼》,使学生感受到古典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同时,通过分组合作、创作表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思维,使其能够在音乐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此外,本节课还将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舒伯特及其代表作品《美丽的磨坊女》;
(2)学习歌曲《鳟鱼》的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的特点;
(3)能够独立演唱歌曲,表达出歌曲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聆听、分析、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运用肢体语言、表情等表现手段,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4.歌曲《鳟鱼》的和声特点:歌曲《鳟鱼》的和声丰富多样,通过对和声的运用来表现歌曲的情感内涵,使歌曲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5.歌曲《鳟鱼》的情感表达:歌曲《鳟鱼》通过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的特点,表达了人们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6.歌曲《鳟鱼》的艺术表现手法:歌曲《鳟鱼》运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歌曲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歌曲《鳟鱼》的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的特点;
2.能够独立演唱歌曲,表达出歌曲的情感。
难点:
1.歌曲《鳟鱼》的节奏和旋律的处理;
2.歌曲的情感表达。
解决办法:
1.通过示范演唱、分组练习、个别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歌曲《鳟鱼》的节奏和旋律,使其能够独立演唱并准确表达歌曲的情感;
人音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鳟鱼》教案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需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教学调整: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鳟鱼》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鳟鱼》情感表达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在《鳟鱼》新课呈现结束后,对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游戏:教师设计一些声乐演唱游戏,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3.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PPT:教师使用PPT,展示舒伯特的音乐风格和声乐套曲《鳟鱼》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音乐作品的内涵和情感。
视频:教师使用视频,播放舒伯特的声乐作品,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
《音乐鉴赏》(作者:罗杰·库克):这本书深入探讨了音乐鉴赏的理论和实践,帮助读者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以下内容:
研究舒伯特的其他声乐作品,了解其音乐风格和创作特点。
学习声乐演唱的基本技巧,通过练习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
分析《鳟鱼》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深入理解歌曲的内涵和情感。
探讨舒伯特音乐作品与当时社会文化背景的关系,提高文化理解能力。
内容逻辑关系
①重点知识点:舒伯特的音乐风格和声乐套曲《鳟鱼》的创作背景。
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多彩音乐剧》《雪绒花》教学设计教案1000字
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多彩音乐剧》《雪绒花》教学设计教案1000字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用的是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多彩音乐剧》。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学习音乐剧的形式,了解音乐剧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
本节课选取了音乐剧《音乐之声》中的经典歌曲《雪绒花》作为教学内容,通过对这首歌曲的学习,让学生感受音乐剧的魅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三、学习者分析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音乐的基本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包括音高、节奏、旋律等。
同时,他们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音乐剧的片段,对音乐剧有一定的认识。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音乐和表演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能力上,他们有一定的音乐素养,能够理解和演唱简单的歌曲。
在学习风格上,他们喜欢通过参与和互动来学习,喜欢通过实践活动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雪绒花》这首歌曲时,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节奏和音高的挑战。
同时,他们可能对音乐剧的剧情和背景不太了解,这可能会影响到他们对歌曲的理解和演唱。
此外,他们可能需要一些指导和练习,来提高自己的表演能力。
四、教学资源1.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投影仪、音响设备、钢琴、吉他等乐器。
2. 课程平台:无。
3. 信息化资源:电子课件、音乐视频、音频文件等。
4. 教学手段:示范演唱、分组练习、角色扮演、讨论交流等。
五、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1.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多彩音乐剧》这一章节。
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喜欢或欣赏的音乐剧片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
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音乐剧的奥秘。
2. 播放一段经典音乐剧片段,如《音乐之声》中的《雪绒花》,引导学生注意音乐剧的表现手法和特点。
八年级上册音乐第二单元教案教案.doc
第二单元快乐的乐手教学目标:1、能够自如的运用单吐音,连音奏法完成多声部音乐的演奏,用多种艺术形式表现音乐作品。
2、能对竖笛作品做很好的艺术处理,并在与他人的合作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感受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学会、学好新的演奏技巧,提高看谱视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创作水平及表演水平。
教学方法:示范法、对比法、讲授法、启发法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能够自如的运用单吐音,连音奏法完成多声部音乐的演奏,用多种艺术形式表现首乐作品。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1、引入:同学们,竖笛已经成为我们的好朋友了,经过一年和竖笛的亲密接触,每个同学的演奏技巧一定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今天我最想做的事就是想先检验一下同学们的练习成果。
首先就进行一个竖笛吹奏比赛,看看哪个竖笛曲子吹的最好!2、形式:各组推荐或自己报名,表演曲目不限。
(教师也可准备一首乐曲和学生一起比试)3、比赛过程4、教师点评(以鼓励为主):同学们刚才演奏的都非常精彩,看来每个同学在课外都投入了很多的精力练习竖笛。
而且我们在吹奏竖笛的过程中给别人带来了快乐,自己也感受了其中的快乐。
我们现在都可以有个光荣的称号(也可启发学生自己起个好名字)一“快乐小乐手”。
既然是小乐手肯定不可能只吹一两首曲子,为了使这个称号名副其实,我们应该掌握更多的技巧,掌握更复杂的曲目,我们今天再来学习两个新的吹奏技巧,使我们能感受更美的音乐作品!三、新课教学:(一)引入新课技法“单吐音”奏法:1、师用上期所学技巧和“单吐音”奏法分别吹奏《新年好》,让学生感受两种技法给人的不同感受,让学生谈听后感,讨论新的吹奏技巧带给你怎么样全新的感觉!师:小结2、教师引出“单吐音”奏法,并边讲解边示范。
“单吐音”:演奏时,将舌尖紧贴上齿龈,然后气流冲出口腔,发出“吐”的声音,在乐谱中用“T”或“▼”标记。
(课件展示)3、教师钢琴伴奏,弹奏F调音阶,学生用新的“单吐音”奏法来吹奏,让学生注意在标记有“T”或符号的音时就用“吐“音。
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第二单元第一课《小河淌水》
《小河淌水》教学目的:1、聆听三个《小河淌水》的不同版本片段,对比它们的异同点。
2、学会演唱《赶圩归来啊哩哩》。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教学过程:a、导入:全班齐唱《妈妈格桑拉》。
b、新授:1、聆听三个《小河淌水》的不同版本片段,对比它们;2、简介云南民歌《小河淌水》,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意;(1)教师简单介绍歌曲;(2)学生跟着音乐哼唱歌曲的第一乐句;3、完整聆听乐曲,引导学生从音色与器乐的表现形式;(1)你听到乐曲有哪些乐器演奏?;(2)管弦乐队与钢琴演奏、人声演唱相比,你认为哪;4、教师简单介绍管弦乐及作者;5、再次完整聆听乐曲二、新课教学。
1、聆听三个《小河淌水》的不同版本片段,对比它们的异同点。
2、简介云南民歌《小河淌水》,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意境。
(1)教师简单介绍歌曲。
(2)学生跟着音乐哼唱歌曲的第一乐句。
由于单调高,注意保护嗓子,通过哼唱,加深对旋律的熟悉与记忆。
3、完整聆听乐曲,引导学生从音色与器乐的表现形式上谈谈对乐曲的感受。
(1)你听到乐曲有哪些乐器演奏?(2)管弦乐队与钢琴演奏、人声演唱相比,你认为哪一种表现形式在表达歌曲的意境、感情上更细腻、更丰富?4、教师简单介绍管弦乐及作者。
5、再次完整聆听乐曲。
6、演唱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
(1)简介歌曲的创作背景。
(2)学唱歌曲,体验歌曲情绪。
(3)为歌曲伴奏,表现歌曲情绪。
(4)用多种表现形式表演歌曲,渲染歌曲气氛。
d、巩固:多种形式演唱e、小结:1、师生共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2、小组、师生、生生互评。
f、拓展延伸:歌曲创作背景g、课堂作业:分组演唱h、作业布置:网上搜集作品分析、介绍、创作背景,进一步了解作品。
板书设计:小河淌水教学反思:在课堂活动中,孩子积极参与,表现不俗,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第二单元电子空间站我的未来不是梦教案人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
我的未来不是梦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电子空间站里的第二课,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电子音乐的特点,而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是电子乐队伴奏的一个典型代表,此外本首歌曲的传唱度也很高,比较有代表性,适合学生演唱。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心理波动比较大,正是由少年向青年发展的重要过渡期,这个阶段是学生对未来往往比较迷茫,不太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目标,想清楚自己的未来,并为之而奋斗。
三、教学目标:学生在歌曲演唱的过程中,体会通俗歌曲的演唱特点,并进一步感受电子乐器在歌曲中起到的作用。
在歌曲的演唱过程中体会歌曲表现出的对梦想的追求与不懈努力,激发学生培养志存高远为梦想奋斗的积极心态。
四、教学重点: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出歌曲中所要表达的情感。
五、教学难点:1.体会电子乐器在通俗歌曲中的重要作用。
2.弱起小节的演唱六、教法:音乐欣赏法、对比分析法、演示法、问题探究法七、教学过程1.导入师: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听一段音乐,然后说一说这是什么歌曲?在歌曲中你听到了哪一种乐器的声音?生:beyond乐队的《光辉岁月》,听到了电吉他、架子鼓、贝斯的声音。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也是由电子乐队伴奏的,歌曲名字叫《我的未来不是梦》。
2.新课学习:我们先来试听一下这首歌曲,说一说这首歌的情绪和速度是怎么样的?歌手的音色怎么样?生:情绪充满自信,速度中速,歌手声音清澈明亮。
师:这首歌曲大家都比较熟悉,但是大家了解它的原唱是谁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歌曲的原唱张雨生,张雨生是台湾歌手,有音乐魔术师之称,1995年张雨生开始为其他歌手担任制作人,分别为张惠妹、陶晶莹、伊能静等著名歌手制作专辑,但是可惜的是他在1997年发生车祸意外身亡,一代巨星遗憾的落幕了,当时他年仅31岁。
3.新歌学唱①学生跟着老师一句一句完整的学唱,提问:这首歌根据歌曲情绪分成了几个部分?从哪里开始划分?每个部分所表达的意境是怎么样的?分成两个部分,在“”因为我不在乎“这一句的前面划分,第一部分表达了大多数人面对挫折失去信心,茫然失措。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第二单元我的未来不是梦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第二单元我的未来不是梦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我的未来不是梦》这首歌曲。
这首歌曲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材第二单元的内容。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对未来梦想的追求和奋斗。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七年级时已经学习了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如音阶、节奏、旋律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将已有知识与新知识相结合,更好地理解歌曲的结构和旋律,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同时,这首歌曲的主题与学生的未来梦想相关,能够激发学生对未来的思考和追求,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学习《我的未来不是梦》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提高对音乐的感知和鉴赏能力,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内涵,从而提升音乐审美素养。
同时,通过歌曲的学习和演唱,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音乐实践能力,如音准、节奏、演唱技巧等,提高自己的音乐表现力。
此外,这首歌曲的主题与学生的未来梦想相关,能够激发学生对未来的思考和追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学习者分析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七年级时已经学习了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如音阶、节奏、旋律等。
这些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感知和鉴赏能力,能够理解和表达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内涵。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喜欢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在学习风格上,学生喜欢通过实践和参与来学习,如演唱、演奏等。
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较强,能够通过练习来提高自己的音乐表现力。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我的未来不是梦》这首歌曲时,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
例如,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较为复杂,学生需要通过多次练习来掌握。
此外,歌曲的情感表达较为丰富,学生需要深入理解歌词的含义,才能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情感。
人音版八年级上册音乐第二单元雪绒花教案
人音版八年级上册音乐第二单元雪绒花教案一、教学内容人音版八年级上册音乐第二单元《雪绒花》教案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雪绒花》2.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雪绒花》这首歌曲,了解歌曲的背景和音乐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教学重点:歌曲《雪绒花》的旋律、节奏和音乐特点4. 教学难点:歌曲《雪绒花》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雪绒花》的歌曲,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歌曲背景介绍:向学生介绍《雪绒花》这首歌曲的背景,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音乐特点。
3. 歌曲学习:通过播放《雪绒花》的歌曲,引导学生学习歌曲的旋律、节奏和音乐特点,让学生跟随歌曲一起演唱。
4. 演唱技巧指导:针对歌曲《雪绒花》的演唱技巧,进行详细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歌曲的情感。
5. 情感表达:引导学生通过歌曲《雪绒花》的表达,感受歌曲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歌曲《雪绒花》的旋律、节奏和音乐特点,鼓励学生多进行音乐欣赏和表达。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音乐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和巩固。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通过学习《雪绒花》这首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包括音乐欣赏能力、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
1. 音乐欣赏能力:通过学习歌曲《雪绒花》的背景和音乐特点,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感受音乐的魅力。
2. 音乐表现能力:通过学习歌曲《雪绒花》的演唱技巧,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3. 音乐创造能力:通过学习歌曲《雪绒花》的音乐特点,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让学生能够创作出具有个性的音乐作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学习《雪绒花》这首歌曲,通过学习歌曲的旋律、节奏和音乐特点,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难点是歌曲《雪绒花》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八年级音乐上册 第2单元 欣赏《雨林》教案2 新人教版
雨林
教学内容:
欣赏圣桑的《雨林》片段。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雨林》选段,引导学生感受乐曲所表现的不同动物形象,并能运用音乐要素,对音乐形象进行简单的分析,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手法。
2、通过欣赏,让学生能分辨出各种乐器的音色及音乐表达的情绪。
3、运用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用肢体语言根据音乐旋律的变化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难点:
1、能运用音乐要素,对所欣赏的音乐形象进行简单的分析,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手法。
2、听辨各种不同乐器的音色;如何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情绪。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播放音乐《森林狂想曲》,创设课前的氛围!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放了一段音乐,你从里面听到了什么?
他们的形象在大家的脑海里是活灵活现的,你知道吗?美术作品可以把动物形象很直观的表现出来,文学作品可以把动物形象的讲述出来,那么音乐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把动物形象生动的描绘出来的呢?老师给大家推荐一部作品,迪因爱沃森的《雨林》,我们看一下他是怎样用音乐刻画动物形象的。
(1)欣赏第一部分
播放音乐,思考问题:
1、这段音乐给你怎样的感受?
2、作曲家运用了哪些乐器来表现它的形象?
板书乐谱(分析)
(2)、欣赏第二部分
播放音乐,回答问题:
这是运用了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的轻歌剧《奥菲士在地狱》中的一支轻快舞曲曲调,在这里改用
很慢的速度演奏而加以丑化。
三、课堂小结
最美的声音来自大自然。
除了今天我们在课上听到的各种动物的音乐,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于动物的乐曲吗?。
八年级音乐上册 第2单元 欣赏《橄榄树》教案 新人教版
《橄榄树》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橄榄树》,进一步感受现代电子音乐的魅力。
2. 扩大艺术视野,加深对电子音乐的了解,学习客观而全面地看待不同的音乐现象。
教学重、难点1. 引导学生分析电声乐队表现音乐的方法。
2.听音乐,配入《橄榄树》歌词。
教材分析《橄榄树》是台湾故事片《欢颜》的主题歌,作于1971年。
歌词以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的漂泊经历为依据,流露出历经沧桑之后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原曲由著名歌手齐豫演唱,在港台及内地广为流传。
本课所选为改编的电声乐器合奏的轻音乐。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常用的电声乐器和电声乐队的组成形式,哪位同学能把这些知识帮助大家复习一下?二、小合奏《新年好》1. 师: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为丰富音响世界在不断地探索和追求,人们在不断发现、创造各种声音,以使我们的音响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下面请同学们展示自己制作的打击乐以及为《新年好》编配的节奏音型。
生:展示(学生边唱边敲击)。
2. 教师学生共同选出较好的自制乐器和适当的伴奏型。
3. 教师左手在电子琴上演奏几种不同效果的3/4拍自动伴奏音型,由学生选择(确定1-2种)。
4. 学生确定主旋律(右手)音色(2种)。
5. 合奏《新年好》(加入学生打击乐器共演奏2次)。
今天我们要在上节课的基础上,继续感受电子音乐带给我们的美妙听觉盛宴。
三、学习乐曲《橄榄树》1. 播放乐曲《橄榄树》,思考问题:这首乐曲是什么样的情绪?生:忧伤的、回忆的情感……2. 再次播放《橄榄树》,思考问题:电声乐队在演奏旋律时选用了哪些乐器的音色?在演奏伴奏时选用了哪些音色?生:旋律部分选用大提琴、小提琴、双簧管,伴奏部分选用了钢琴、铃铛、架子鼓等音色。
3. 《橄榄树》创作背景:《橄榄树》是台湾故事片《欢颜》的主题歌,作于1971年。
歌词是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创作的,歌曲由台湾著名歌手齐豫演唱,在港台及内地广为流传。
4. 歌词朗诵。
师:歌词中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生:思念故乡、回忆、忧伤……师:流露出三毛历经沧桑之后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花城版音乐八年级上册第2单元《南海渔歌》教案
花城版音乐八年级上册第2单元《南海渔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选自花城版音乐八年级上册第2单元《南海渔歌》,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 歌曲《南海渔歌》:这首歌曲描绘了南海渔民的生活情景,通过优美的旋律和生动的词句,表现了渔民们勤劳勇敢、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2. 歌曲《南海姑娘》:这首歌曲以南海姑娘为题材,通过对姑娘们的赞美,展现了南海地区的美丽风光和独特的渔家文化。
3. 音乐欣赏:通过欣赏一些与南海渔歌相关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南海渔歌的特点和魅力。
4. 音乐知识:介绍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如音阶、节奏、旋律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
5. 音乐实践:通过一些简单的音乐实践活动,如合唱、独奏等,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的魅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审美感知:通过欣赏《南海渔歌》和《南海姑娘》等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使他们能够感受和体验音乐的优美旋律和词句。
2. 艺术表现:通过合唱、独奏等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使他们能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 文化理解:通过对南海渔歌和南海地区文化的介绍,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艺术形式。
4. 创意实践:通过一些简单的音乐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意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音乐元素进行创造性的音乐创作。
5. 音乐思维:通过介绍音乐知识,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音乐思维分析和理解音乐作品。
三、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学情分析主要针对八年级学生的特点和能力进行,以了解他们对《南海渔歌》的学习情况和对音乐课程的态度。
1. 知识层面: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如音阶、节奏、旋律等,但可能对一些较为复杂的概念和技巧还有所欠缺。
他们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能力也在逐步提高,但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第二单元橄榄树教案
5.音乐实践:
-合唱《橄榄树》:通过合唱《橄榄树》,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音乐的魅力和乐趣。
-演奏《橄榄枝》:通过演奏《橄榄枝》,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音乐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评价与反馈
1.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和讨论情况,评价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
5.对课程的兴趣和态度:学生对《橄榄树》和《橄榄枝》等音乐作品的兴趣和态度也会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有些学生可能对这些作品感兴趣,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欣赏;而有些学生可能对这些作品兴趣不大,学习积极性不高。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音响设备、钢琴、吉他等乐器、投影仪、电脑等。
2.课程平台:音乐教学软件、在线音乐教学资源、音乐学习网站等。
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橄榄树在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音乐欣赏能力,同时也让学生了解音乐中的象征手法,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核心素养目标
1.音乐审美:通过学习《橄榄树》和《橄榄枝》等音乐作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审美能力,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音乐中的美。
2.文化理解:通过介绍橄榄树在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和尊重,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解答疑问:教师可为学生解答在学习和拓展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分享学习成果: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如读书笔记、音乐作品分析等)分享给同学或老师,进行交流和讨论。
-参与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与橄榄树相关的音乐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音乐表现能力。
教学反思与总结
首先,我觉得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如讲授法、实践活动法、合作学习法等,这些方法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我也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手段,如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了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八年级音乐教案 (2)
八年级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2.了解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程;3.能够欣赏和分析音乐作品,理解音乐的表达方式;4.能够用简单的音乐元素进行创作和表达。
二、教学重点1.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2.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程;3.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4.音乐元素的创作和表达。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1. 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30分钟)•音乐的定义:音乐是由声音组成的艺术形式,是一种表达感情和思想的方式。
•音乐的要素:节奏、旋律、和声、音色、表达。
•让学生通过观看音乐视频,听取不同类型的音乐片段来感受不同的音乐要素。
2. 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程(40分钟)•通过讲解和图示,介绍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包括古代音乐、古典音乐、现代音乐等。
•引导学生讨论音乐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并分析不同时期音乐与社会背景的关系。
3. 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50分钟)•选择几首经典的音乐作品,展示给学生欣赏,并引导学生分析音乐的表达方式和情感内涵。
•教授学生一些音乐术语和分析方法,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音乐作品。
4. 音乐元素的创作和表达(40分钟)•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引导学生用已学习的音乐要素进行尝试和表达。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用简单的乐器或嗓音进行创作,鼓励他们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
四、教学方法1.观看视频:通过观看音乐视频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和风格。
2.图示讲解:通过图示和文字讲解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3.听取音乐:听取不同类型的音乐片段,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要素和表达方式。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音乐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和音乐与社会背景的关系。
5.音乐作品欣赏:听取经典音乐作品,引导学生理解音乐的表达方式和情感内涵。
6.音乐创作: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
五、教学评价方法1.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现,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2.提问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观点,引导他们思考和表达;3.评估学生对音乐作品欣赏和分析的能力;4.评估学生音乐创作的质量和创新性。
花城版音乐八年级上册第2单元《五月蝉歌》教案
2. 情感理解: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3. 节奏和旋律的掌握:教师示范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直到能够熟练演唱。
4. 创编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歌曲创编,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评价
1. 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五月蝉歌》这首歌曲。
7.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五月蝉歌》,提高自己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的美感。
8.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五月蝉歌》,提高自己的音乐表现力和音乐表达能力,更好地展现自己的音乐才华。
9.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五月蝉歌》,提高自己的音乐创造力和音乐创新能力,更好地进行音乐创作和音乐创新。
简短介绍《五月蝉歌》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 《五月蝉歌》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 让学生了解《五月蝉歌》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五月蝉歌》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五月蝉歌》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 《五月蝉歌》案例分析(20分钟)
八、教学反思与总结
在教授《五月蝉歌》这节课的过程中,我采取了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旨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首歌曲。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以下是我对这节课的教学反思和总结。
首先,我在教学方法上做了一些尝试。我采用了示范法、讨论法和创编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现场示范和小组讨论,学生能够直观地学习和模仿正确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同时,通过歌曲的创编活动,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但我也发现,在讨论和创编环节,部分学生显得有些拘谨,需要更多的鼓励和引导。
音乐电子教案人教版初中
音乐电子教案人教版初中年级:八年级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歌唱祖国》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通过欣赏和学唱《歌唱祖国》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祖国的美丽河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深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演唱《歌唱祖国》这首歌曲,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 感受歌曲中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 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4. 能够运用歌曲中的旋律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
教学重点:1. 歌曲《歌唱祖国》的旋律和歌词。
2. 歌曲中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难点:1. 歌曲的高音部分。
2. 歌曲的节奏和拍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歌唱祖国》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
二、学习歌曲(2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旋律,注意歌曲的节奏和拍子。
2. 教师逐句教唱歌曲,引导学生掌握歌曲的高音部分。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唱练习,提高学生的合唱水平。
三、歌曲讨论(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歌曲中的爱国主义情感。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四、创作练习(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歌曲中的旋律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
2.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教师进行点评。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 教师鼓励学生课后继续练习,提高自己的音乐水平。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演唱《歌唱祖国》这首歌曲,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 学生能够感受到歌曲中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 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4. 学生能够运用歌曲中的旋律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黄河俩岸的歌》
(五课时)
第一课时《半个月亮爬上来》
教学内容:学唱和欣赏《半个月亮爬上来》、《军民大生产》
教学目标:1.能够感受、体验《半个月亮爬上来》的音乐情绪,理解歌曲所表达的生活内容,掌握混声合唱的相关知识。
2.能够用自然圆润、略带弹性的声音和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半个月亮爬上来》、《军民大生产》,并能用固定节奏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领会、体验歌曲的民族风格及合唱所形成的艺术效果。
教学难点:领会、体验歌曲的民族风格及合唱所形成的艺术效果。
教学过程:学唱和欣赏《半个月亮爬上来》
一、导入:讨论导入。
看书本第14页黄河两岸地图,师生简单交流对黄河两岸各省的地域、地貌特征、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的了解。
二、学唱—听、唱、视
1.欣赏及主旋律学唱:聆听歌曲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用画旋律线或图谱的方式,感受无伴奏合唱中音乐甜美柔和的特点。
2.变化音的音准解决:(1)提示学生用协变唱名演唱(2)让学生从音色入手体会音的倾向变化(3)老师用语言和动作提示学生想象
学唱和欣赏《军民大生产》
一、导入学习:观看《东方红》视频片段,简介歌曲创作背景。
二、学唱:1.听、唱、析——建议听完音频之后,老师直接演唱歌曲,在三处“喝黑”部分用手臂挥舞两下的动作引导学生唱出来。
问:歌曲用了什么演唱形式?衬词最多的一句你能读出来吗?
2、唱、动——劳动号子是配合劳动节奏来演唱的,请学生设计跟劳动生产相关的动作进行演唱。
教学反思:学生了解音乐风格的各种因素,分析受不同时代、地理地貌、风土人情和音乐表现要素的影响。
第二课时《放风筝》
教学目标:1、聆听、观赏《放风筝》,分析回族花儿音乐的风格特色,并能用歌声表达这一青春活力的音乐。
2、聆听《放风筝》,体验乐曲不同部分的不同音乐情绪,参与想象乐曲的音乐形象。
3、观赏歌舞曲《挂红灯》
教学重点:体会乐曲不同部分的音乐情绪,参与音乐实践,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体会乐曲不同部分的音乐情绪,参与音乐实践。
教学过程:
1.听、唱:(1)歌曲活泼轻快,可让学生模仿打击乐器敲击动作的方式参与聆听体验,感受歌曲青春活力的音乐风格。
(2)建议将衬词部分提取出来,在二声部演唱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歌曲音列上迂回远动的特点。
(3)师生合作演唱歌曲,再次感受歌曲风格特点。
2、动、创
学习简单的回族花儿舞蹈动作。
一、观赏歌舞曲《挂红灯》
1、导入:问题导入——提问:关于内蒙古的音乐、舞蹈你知道哪些呢?师生简单交流。
(长调、短调、马头琴、蒙古舞等)
2、欣赏:听、唱、奏
(1)在聆听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结构为“正词段”和“衬词段”两个对等的段,旋律中跳进使用较多,讲究“大湾大调”的表现形式,跟内蒙古的地理环境有一定的联系。
(2)歌曲“衬词段”很有特色,学生容易学唱。
(3)可设计简单的打击乐器伴奏,让学生用敲击打击乐器或模拟打击乐器演奏动作,参与聆听体验。
(4)动:模拟基本舞步与风格特点,进一步了解二人台的特点。
教学反思:学生热情高涨。
第三课时《赶牲灵》
学唱《赶牲灵》
教学目标:欣赏《赶牲灵》,分析陕北山歌音乐风格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学唱歌曲《赶牲灵》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赶牲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师展示两幅图片,一幅为青山绿水景物,另一幅为黄土高原地貌,然后播放陕北民歌《赶牲灵》引导学生聆听思考这首民歌风格与哪幅图片的景色相配。
二、学唱《赶牲灵》:教唱环节建议教师可示范模唱《赶牲灵》信天游的风格特点,然后以老师一句句教唱的模式让学生感受民歌口头相传的特点。
三、析:简单解析信天游的风格特点。
四、模、唱、析、动、赏:
(1)模:跟随老师按节奏读歌词。
(2)唱:感受民歌口头相传的特点,建议教师唱一句学生模唱一句,要求唱出信天游的风格。
(3)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歌词内容。
(4)动:教师引导学生一边拍手模仿马蹄的节奏型,一边唱《赶牲灵》,共同感受在“马蹄”伴奏下《赶牲灵》的民歌风格。
(5)赏:教师播放分别由阿宝、王二妮演唱的《赶牲灵》两段视频,让男女学生能更好地欣赏了解陕北信天游的演唱风格。
教学反思:学生热情高涨。
第四课时《走西口》
学唱《走西口》
教学目标:
1、欣赏熟唱山西民歌《走西口》,对比分析管弦乐队演奏的《走西口》,感悟音乐创作与民歌的渊源。
2、欣赏熟唱《王大娘钉缸》,欣赏《好汉歌》,了解《好汉歌》是如何继承河南民歌音调并有所创新的。
教学难点:学唱歌曲《走西口》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走西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师范唱山西民歌《走西口》,引导学生分析歌词描述的情景和表达歌曲的情绪,然后以故事形式讲述走西口的历史作为本课导入。
二、学唱民歌《走西口》
(一)唱、挥:引导学生跟随钢琴挥拍哼唱《走西口》旋律,重点练习歌曲中的切分音节奏和浮点。
(二)唱、析:待学生熟悉歌谱后,套歌词轻轻挥拍唱歌,引导学生回顾上一环节老师所讲述走西口的历史、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走西口》。
三、欣赏管弦乐曲《走西口》
四、欣赏《王大娘钉缸》、《好汉歌》
教学反思:学生热情高涨。
第五课时《谁不说俺家乡好》
学唱《谁不说俺家乡好》、欣赏《包楞调》
教学目标:聆听《包楞调》、《谁不说俺家乡好》,感受山东民歌的直塞豪迈、明朗抒情的风格。
教学重点:学唱《谁不说俺家乡好》
教学难点:学唱《谁不说俺家乡好》
教学过程:
一、导入:聆听播放《包楞调》音频,问:歌曲取名叫《包楞调》的原因是什么?歌曲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句歌词?简介《包楞调》。
二、欣赏
听、唱:学生整曲学唱《包楞调》会有难度,建议主要用口传式的方法,选取歌曲中的几句有特色的乐句,让学生唱。
三、学唱《谁不说俺家乡好》
(1)视、析、议。
(2)请学生观看电影中视频,感受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情绪。
三、教学反思:《谁不说俺家乡好》取材于山东胶东民歌《王二小赶集》,同样源自山东,它与我们欣赏过的山东民歌《包楞调》有哪些相同之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