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认识平面图形
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b71b853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cb.png)
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说出名称、能正确地分辩、直观感知其特征)。
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等学习活动中,体验面在体上。
3.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去思考、想象再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35页的内容。
教学设计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参观图形王国。
a.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认识物体一课中认识了四种图形,它们都住在图形王国里(课件演示),请大家认一认,说一说。
b.师: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都是立体图形,在图形王国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有平面图形家族(课件演示──出示□△○),谁认识它们?请介绍一下。
2.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些图形──板书课题。
动手操作,探索新知1.观察发现,感知面在体上。
a.观察操作。
师:你能从桌面上的这些物体上,找出这样的图形吗?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
b.引导发现。
师:你们刚才找的这些图形它们的家是安在哪里?c.课件演示──面在体上及分离过程。
2.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a.启发再创造。
①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发现了这些图形的家都安都在立体图形上,你能独立想办法让他们的家从立体图形上搬出来,住在纸上吗?②学生独立思考。
③汇报交流(描、印、折、画)。
④看书第34页,你们想的办法和书上的小朋友一样吗?⑤小结:同学们真聪明,想出的办法比书上的小朋友还要多,真棒!b.动手操作。
①提要求。
师:你们想不想也来动手印一印或描一描?要求:小组合作完成;A、每组至少用两种方法来制作。
B、每种图形至少要有2个。
C、每组都有一叠纸,每张纸只描或印一个图形。
D、请小组长先分工,再动手做。
比一比哪一组合作得好。
②小组合作。
③准备交流。
④全班交流:我们小组采用了哪些方法其他小组补充并给予评价。
⑤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帮助把这些平面图形的家安到纸上。
认识平面图形(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认识平面图形(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58cd735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f5.png)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能够辨认和区分这些平面图形。
2.了解这些平面图形的特征。
3.通过拼、摆、画、折等活动,直观认识平面图形,了解这些平面图形的特征。
4.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受所学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5.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6.感受图形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的世界。
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学生正式学习平面图形的开始。
由于平面图形是二维图形,学生难以在现实生活的三维空间中找到对应原型。
因而,学生学习平面图形要比学习立体图形困难一些。
教学的内容也只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在由立体图形描画出平面图形并分类的活动中,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二是通过用同样的平面图形进行拼组的活动,初步体会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三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认识图形是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本册教材的难点知识,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已经认识了简单的立体图形,经历了立体图形的拼组过程,在此基础上认识平面图形,学习平面图形的拼组,分散了教学的难点,体现了数学学习循序渐进的原则。
课时安排共3课时1.认识平面图形2.平面图形的拼组3.解决问题教学措施1.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的意识和能力。
例如,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物体的表面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哪些物体表面的形状相同,等等。
2.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
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
例如,可以让学生通过摸一摸、画一画、拼一拼等活动,充分感知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
3.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与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1-1 认识平面图形学习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借助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等立体图形以描、画、印、拓等方式画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帮助学生体会“面在体上”,感受平面图形和简单的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平面图形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平面图形](https://img.taocdn.com/s3/m/dd3b002e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db.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1.1 《认识平面图形》课件(共17张PPT)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1.1 《认识平面图形》课件(共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44452f4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24.png)
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 6 )个平平的面;圆 柱上下一样( 粗 ),两端(圆圆 )的、(平平) 的;球是(圆圆)的,可以随意(滚动)。
知识点 认识平面图形 画一画。
利用手中的学具,动手摸一摸、画一画,找 出它们表面的形状和特点。
你知道它们的名字和特点吗?
长方形
长长方方的,有四条边,每条边都是 直的,相对的边相等。
六个面都是(正方形)。 (3)红领巾是(三角)形。
2.涂一涂。(选自教材P5 T1)
请同学们自 己做一做。
3.把相应图形的序号填在( )里。(选自教材P5 T2)
①⑤
②④
③
4.分一分,填一填。(填序号)
长方形:(①⑥⑨) 正方形:( ④⑩⑫) 圆:(②⑧) 三角形:(⑤⑦) 平行四边形:(③⑪)
5.开船啦!(填一填)
4 4 2 6 3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长方形有四条边,两条长边相等,两条
短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平行四 边形也有四条边,相对的边相等;三角形有 三条边;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
作业1:完成教材相关练习题。 作业2:完成对应的练习题。
知识提炼 长方形有四条边,两条长边相等,两条
短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平行四 边形也有四条边,相对的边相等;三角形有 三条边;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
小试牛刀
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选自教材P3 做一做T1)
1.填一填。 (1)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都有( 4 )条
边,三角形有( 3 )条边。 (2)圆柱的上、下两个面都是(圆 ),正方体的
三角形
三条边,都是直直的。
四四方方的,有四条
边,每条边都是直的,
正方形 且长度相等。
山东省莱芜市第一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 1 认识图形二第1课时 认识平面图形课件 新人教版
![山东省莱芜市第一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 1 认识图形二第1课时 认识平面图形课件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978facb5727a5e9846a612c.png)
通过刚才的方式 , 你能说出这些 图形的名字吗 ?
1.说一说 , 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 过的图形 ?
台历的这个地 开关的面是 方是三角形的。 正方形的。
2. 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a. R·一年级上 册
a.20以内的进位加 a.整理和法复习〔2
〕
a.复习导入
a.1. 口 算。
a.8+7a=.15
利用三棱柱的面画图形可以画出长方形 , 也可以画出三角形
我们画出了哪 几种图形呢?
你怎么记 住它们的 样子 ?
平圆行是四由边一形条边曲是直直的 , 两线条围是成倾的斜,的 , 4个角 , 対圆角圆相的等!。
正的的直长方的,,形三 直 角!4边是个角的 。都四 长角形边是四 长也有直,方是3直条3方直个直
+7a=.11a.3+9a=.12
a.5+6a=.11
a.18-8a=.10
a.9+4a=.13
a.a2.【课本102页第5题]
. a.
3+6+4=a.13
a.9 19-3-5=a.11
a.16
b.17-7+3= a.13
a.10
8+5+2=a.15 6+7-2=a.11
a.1
a.1
9-3 6+8=a.11 14-3 4+6=a.16
a.低a.故a.乡
a.你知道有哪些笔顺规则吗?
笔顺规则
从上到下
从左到右
一 先横后竖
般 规
先撇后捺
则 先外后内
先外后内再封口
先中间后两边
例字 三竟音 理利明湖 十王干 人八入 问同司 国圆园圈 小水
笔顺规则
例字
带点 点在上部或左上,先写点 衣 立 为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第1课时认识平面图形 共15张ppt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第1课时认识平面图形 共1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74478fe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9.png)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正方形
有四条一样长的边,四个角都 是直直的,方方正正的。
三角形 有三条边,三个角。
圆 没有尖尖的角,都是圆圆的。
平形四边形 有四条边,对边平行且相等。
连一连。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 圆
三角形
学习小结
长方形 正方形
圆 三角形
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 4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不断开的 没有角(即封闭的) 有三条边,三个角
随堂演练
1.在身边的物体中找找学过的图形。
2.把各种图形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 ② ③ ④ ⑤ ⑥⑦ ⑧ ⑨ ⑩
长方形
正方形
圆
三角形
(①⑧⑨) ( ④⑥ ) (③⑤) (②⑦⑩)
3.躲在云朵后面的是哪种图形? 请把它圈出来。
谢谢欣赏!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再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 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2022年4月2日星期六2022/4/22022/4/22022/4/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2022年4月2022/4/22022/4/22022/4/24/2/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4/22022/4/2April 2,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1 认识图形(二) 第1课时 认识平面图形
学习目标
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 特征。 2.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3.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
人教版数学一年下册《认识图形(二):认识平面图形》说课稿及反思(共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下册《认识图形(二):认识平面图形》说课稿及反思(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3b15b3c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e0.png)
人教版数学一年下册《认识图形(二):认识平面图形》说课稿(一)一、说教材:本课是人教版新教材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的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基础上来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这些平面图形,体现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
认识这几种图形不仅是今后学习他们的特征、周长,还有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体会“面在体上”。
(2)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实践、创新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会辨认这五种图形;教学难点:体会“面”在“体”上。
四、说教法、学法教法:对于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学生,它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好动,爱说。
针对这种情况,我综合运用启发式教学,采用情景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活动教学法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
学法:在合理选择教法的同时,我还会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我融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为一体,动眼、动手、动口、动脑中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这些平面图形的特征。
五、说教学过程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设计为五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展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和三棱柱,并提出问题一:这里有大家熟悉的朋友吗?我想通过这个问题帮助学生回忆起已学过的知识,这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学生应该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可能有部分学生不认识三棱柱,这里我要简要的介绍一下。
提出问题二:今天我们来这里要认识几位新朋友,在交朋友之前你想要知道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我想知道它的名字,还想知道它长得怎么样等等,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数学一年级平面图形认识教学教案
![数学一年级平面图形认识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cb259b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5e.png)
为满足小学数学一年级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需求,教师需要通过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教案,促进学生对平面图形的理解和掌握。
本文将以小学数学一年级平面图形认识教学教案为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教学目标1.了解平面图形的常见分类及特征;2.认识、辨认平面图形的名称及基本属性;3.能够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简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本次教学主要内容为:平面图形的认识及其分类。
1.平面图形分类:矩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长方形。
2.平面图形的特征:每种平面图形的名称、外形特征和重要参量。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平面图形,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并讨论熟悉的平面图形的名称及基本属性,如:正方形、长方形等。
2.学习(1)矩形,辨识矩形的外形特征,如四个内角为直角、对边相等等,并利用图形模型进行实际操作。
(2)正方形,介绍正方形的定义及其特征,如四边相等、四个内角都为直角等,并提醒学生将正方形和矩形进行对比。
(3)三角形,引导学生通过辨别三角形的性质来识别它们,并让学生通过手工制作三角形模型了解其内角度数及三边的关系。
(4)圆形,介绍圆形的定义及其特征,引导学生通过测量实例找到它的位置以及如何准确标记圆的位置。
(5)长方形,引导学生通过与矩形比较辨认长方形的特征,如特殊的对角线构造等,激发学生对长方形的注意力,并通过折纸实验提高学生对长方形的认知。
3.练习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有针对性的小练习,让学生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实现对平面图形的认知。
4.总结通过回顾,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可以利用平面图展示激发学生思考,了解每种形状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
四、教学评价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使用不同的评价方法。
个别评价可以检查学生个别表现的成功或失败并帮助他们改进,而整体评价可以检查学生的总体进步。
小学数学一年级平面图形认识教学教案就到这里了。
有关平面图形的小学一年级教案
![有关平面图形的小学一年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7795ce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d7.png)
尊敬的教师:小学一年级是孩子接触到几何学的阶段,平面图形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对平面图形的认知和学习,能够启发孩子对几何图形的审美、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等方面的发展。
因此,在平面图形的课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孩子的认知特点和兴趣,从多个角度进行授课。
一、教学目标1.认识有关的平面图形,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等。
2.学习有关的图形的名称、特征和简单应用。
3.发展孩子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让孩子能够通过观察图形来判定它的形状和特征。
4.引导孩子能够在生活中应用所学到的知识,增强实用性。
二、教学内容1.平面图形的引入。
教师可用简单的游戏、童谣和故事等引入平面图形的概念,并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其中,增加互动性。
2.平面图形的详细讲解。
讲解的内容应该包括图形的名称、特征和应用。
此外,还可以通过画图、展示真实物品、绘制图形等形式让孩子更加深入地了解图形。
3.练习。
教师可以出一些基本的练习题,让孩子通过对图形形状、特征和数量的观察来回答问题。
这可以增加孩子观察和分析的能力,以及理解图形应用的实用性。
4.活动。
教师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活动、拼图和问答比赛等形式,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和应用有关图形相关知识,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活跃性。
三、教学方法1.游戏教学法。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玩游戏的方式,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认识和学习平面图形,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2.观察法。
孩子对平面图形的认识主要是通过观察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进行判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孩子多观察,增强观察力。
3.合作学习法。
教师可以将孩子分成小组,通过合作游戏和比赛等形式,让孩子在团队中互相支持,共同完成任务,增强合作意识。
四、课堂实施1.开始时,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和童谣等形式向学生引入平面图形,呼应孩子对游戏和娱乐的喜好,增加他们的兴趣。
2.接下来,教师详细讲解有关图形的命名、特征和应用,并通过画图、展示真实物品、绘制图形等多种形式让孩子进一步认识这些图形。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1.1《认识平面图形》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1.1《认识平面图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aba468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2c.png)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1.1《认识平面图形》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平面图形》是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第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平面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以后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周长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他们对平面图形的认知水平有限,生活中对一些平面图形的接触也相对较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用生动有趣的故事、贴近生活的实例、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常见的平面图形,知道它们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常见的平面图形,知道它们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特征。
2.难点:培养学生空间观念,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观察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平面图形,发现它们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操作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平面图形特征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平面图形卡片、多媒体课件等。
2.学具: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卡片,彩笔、剪刀、胶水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面图形,如:房子的窗户、自行车的轮子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形,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平面图形卡片,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1课《认识图形(一)》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1课《认识图形(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67cc93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55.png)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1课《认识图形(一)》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图形(一)》是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并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方法,感知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一些平面图形有了初步的认知,但对于图形的特征和分类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实物操作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感知和体验中认识图形,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能够认识和说出常见平面图形的名称,了解图形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合作、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常见平面图形的特征。
2.难点: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方法,对图形进行分类和识别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认识和了解图形。
2.游戏教学法:运用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探究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平面图形卡片、实物模型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些图形卡片,用于实践活动。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这些图形的特征,如圆形的边界是一条曲线,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且相互垂直,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等。
同时,通过展示实物模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图形的特征。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挑选一些图形卡片,按照教师的指令进行操作。
北师大小学数学一年级下认识平面图形
![北师大小学数学一年级下认识平面图形](https://img.taocdn.com/s3/m/1d0c0a0604a1b0717ed5dddc.png)
第一页,共10页。
内容摘要
北师大小学数学一年级下认识平面图形。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通过 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鼓舞我们前进
No Image
第二页,共10页。
我们来送信
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见过 这些图形?
第三页,共10页。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第十页,共10页。
④ ③
①
②
正方形 长方形
三角形 圆
第四页,共10页。
每个面都是 长方形。
有两个面 是圆。
每个面都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方形。
第五页,共10页。
第六页,共10页。
第七页,共10页。
8
3
第八页,共10页。
第九页,共10页。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一年级数学认识平面图形
![一年级数学认识平面图形](https://img.taocdn.com/s3/m/291f530d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e6.png)
总结词
直观教学、生活化情境、小组合作、游戏化教学。
详细描述
为了解决一年级学生在学习平面图形时遇到的难点,可 以采用直观教学的方式,利用教具和模型让学生直接观 察和操作,帮助他们建立空间观念。同时,将平面图形 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创设生活化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图 形的实际应用。小组合作和游戏化教学也可以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通过合作与交流促进他们对平面 图形的理解和掌握。
积木和拼图
用积木和拼图玩游戏可以帮助孩 子们识别不同的平面图形。
门和窗户
门和窗户的形状也是平面图形,它 们通常有矩形、圆形和正方形
平面图形的边和角有不同的长 度和角度,可以用尺子来测量
。
大小和形状
每个平面图形都有自己的大小 和形状,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描
述它们。
组合和分割
一年级数学认识平面图形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平面图形的分类 • 平面图形的应用 • 平面图形的挑战与应对方针
01
平面图形的分类
三角形
定义
由三条直线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分类
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四边形
定义
由四条直线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四边形。
分类
平行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菱形。
圆形
定义
平面上由一条封闭曲线所围成的图形叫做圆形。
分类
圆、半圆、扇形。
多边形
定义
由三条或三条以上的直线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分类
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
02
平面图形的应用
生活中的平面图形
桌子和椅子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认识平面图形9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认识平面图形9篇](https://img.taocdn.com/s3/m/17f756fc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ed.png)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平面图形9篇认识平面图形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4—35页。
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让学生们在动手操作等学习活动中,体验“面在体上”的道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养成尊重他人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教学难点:初步体验“面在体上”的道理。
教具准备:实物教具、图形卡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
1、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物体的形状,请大家看一看老师带来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2、拿出三棱柱,问:看见过这种形状吗?猜猜它的名字。
二、引导探究。
(一)初步感知。
1、师:你们的桌面上也有很多物体,请每人轻轻的拿一个长方体,举起来看一看,再摸一摸它的面,有什么感觉?你在它的面上看到了什么熟悉的图形?2、大家都从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那么你们能不能在其他物体的面上找到别的图形呢?把你找到的图形说给同组的小朋友听。
(学生小组交流)3、谁来说说你找到了什么图形。
老师要当记者采访几位同学。
生1:我在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
生2:我在长方体上也找到了正方形。
生3:我在圆柱体上找到了圆形。
生4:我在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
生5:我在三棱柱上找到了长方形。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
学生在课前已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有或多或少地了解,先让学生在“体”上找熟悉的图形,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创设了条件。
〕4、刚才大家从物体上找到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它们都是物体上的一个面,这些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715b945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7d.png)
第1课时认识平面图形教学内容:教科书P2例1,完成P3上面“做一做”,P5“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会“面从体上来”,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
2.通过分类,初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的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从立体图形的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体验不同平面图形的特征。
教学准备:课件、积木、立体图形物体和平面图形卡片、钉子板。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识师:课前,同学们准备了一些积木,请拿出你们的积木。
师:哪位小朋友来说一说,你们都分别有哪些形状的积木?【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立体图形,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学生描、画、印、拓平面图形打下基础,感受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
二、动手操作,认识平面图形(一)师生互动,认识“面”。
1.课件出示教科书P2例1主题图。
师:拿出你们的积木,摸一摸每一个物体的“面”,你们能说出它的名字吗?2.让学生想办法在纸上得到这些立体图形的“面”。
师:想一想,怎样将这些物体的“面”画在纸上呢?3.学生动手操作,拓印图形。
师:请同学们利用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本子上描、画、印、拓出各种平面图形。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展示。
分小组上台交流描出的图形。
师:所得到的图形分别是从哪些物体上的面得到的?你是怎样得到想要的图形的?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5.揭示课题。
师:从这些立体图形上拓印下来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等都是平面图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平面图形”。
(板书课题:认识平面图形)【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描、画、印、拓平面图形等活动,感受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在了解立体图形各表面的特征的同时,引入平面图形的认识。
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二单元《1.认识平面图形》教案
![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二单元《1.认识平面图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074566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32.png)
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二单元《1.认识平面图形》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辨识和命名基本的平面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和描述,学生能够理解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介绍平面图形的概念,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周围环境中的平面图形。
2. 辨识与命名:教授学生辨识和命名基本的平面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3. 图形的特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各个平面图形的特征,如边的数量、角度的大小等。
4. 生活中的平面图形: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平面图形,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辨识和命名基本的平面图形,理解各个平面图形的特征。
2. 教学难点:学生对平面图形的抽象理解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平面图形模型、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学生自带的平面图形卡片、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平面图形,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 新授:介绍平面图形的概念,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周围环境中的平面图形。
3. 实践:学生分组,通过观察和操作平面图形模型,辨识和命名各个图形,讨论并记录图形的特征。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各个平面图形的特征,并通过板书进行展示。
5.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展示与讨论:学生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进行全班讨论,教师给予反馈和指导。
板书设计- 认识平面图形- 内容:- 平面图形的概念- 基本平面图形的辨识与命名- 平面图形的特征- 生活中的平面图形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完成练习册中与本节课相关的练习题。
2. 实践作业:在家中寻找平面图形,记录并描述其特征。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平面图形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有了初步的理解,能够辨识和命名基本的平面图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