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园地

合集下载

《百花争艳的文艺园地》教案

《百花争艳的文艺园地》教案

《百花争艳的文艺园地》教案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了解“文化大革命”前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的优秀文艺作品;理解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文艺事业发展的原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文艺园地出现繁荣局面的原因。

二、能力与方法通过归纳新中国建立以来文艺事业的发展和成就,培养学生从文艺现象中领悟历史的能力;通过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文艺事业发展的原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文艺园地出现繁荣局面的原因,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说明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以及对我国社会主义时期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建国以来文学艺术事业的蓬勃发展,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情感和传统美德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情感。

重点:文学艺术创作先后出现两个高峰的原因与表现及其所反映的时代背景难点:对所涉及的文艺作品的了解与评价教学过程:复习回顾:1、邓小平提出的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2、教师节是哪一天?3、我国第一个世界冠军是?学情分析:本节课的知识较为零碎,学生对改革开放前的文艺作品了解很少,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上课应对重点作品给以补充讲解,另外应注意历史和语文课的区别,选择文革前、文革中、文革后三个时期,理清思路,突出重点。

要注意文艺作品与政治的联系。

一、文艺事业的成就和灾难自学指导:阅读课本P127-129找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针对文艺事业制定的基本方针?从建国到文革前的十七年中我国涌现了哪些文艺作品?1、新中国成立后:基本方针:1953年周恩来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学艺术,使文艺事业更好的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任务。

1956年,党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涌现的文艺作品:A.《红岩》B.《青春之歌》C.《茶馆》D.《狂人日记》7.歌曲《春天的故事》歌颂了谁的丰功伟绩?()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8.无情的揭露某市中阳纺织集团公司党政领导贪污腐败,歌颂人民群众正义斗争的小说是()A.《许茂和他的女儿们》B.《黄河东流去》C.《激情燃烧的岁月》D.《抉择》9.下列对“文革”以前新中国文艺事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排除“左”倾错误思想的干扰 B.有利于人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品德C.创作了大批反映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D.采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二、非选择题10.观察与比较新中国三个阶段的文化艺术发展的情况,你会发现它们的特点各是什么?11.识读下图回答问题:(1)以上作品的原创形式是。

百花争艳的文艺园地

百花争艳的文艺园地

20《百花争艳的文艺园地》教学设计刚才的这组图片将我们带进了新中国的文艺园地,提到新中国文艺事业,我们会想到一位大师,他在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的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和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他是谁呢?他的祖籍在我的家乡浙江,但是他与成都更有渊源,他出生在成都,他曾给你们写过一封信:《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

他是巴金老人从1904年出生到2005年逝世,巴金走过了整整一个世纪,见证了中国文艺一个世纪的沧桑巨变,今天我们就随着他的回忆进入百花争艳的文艺园地,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艺术的主要成就。

一、巴金的回忆Ppt我想请位同学读一下这三句话。

生读,这三句话描述了巴金怎样的的心情呢?个别分别描述的是哪三个时期的心情?大家生答不同时期,巴金心情的起伏很大,到底是怎样的原因使巴金的心情起伏如此之大呢?那么让我们走进历史。

1949年7月,巴金突然接到周恩来总理的邀请,参加第一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与他同时参会的还有老舍、冰心、茅盾等600多位文艺工作者,会议期间,毛泽东亲自来到会场,发表了一段热情洋溢的讲话,其中有这样一句话:你们是人民的文学家、人民的艺术家,人民需要你们,我们欢迎你们。

人民的文学家、人民的艺术家,巴金在这一刻真正感到自己地位的重要性,真正感觉自己是国家的主人,这句话就是在这个时候写的。

在新中国成立后,文艺事业更是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为了发展这一事业,党在1956年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这个方针不仅要促进文艺的发展,还要带动科学研究的发展。

这段话中,请大家找一个关键词,你会找哪个?自由,不同形式和风格,不同学派自由发展、自由争论,这一方针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思想的解放。

思想的解放带来了文艺创作的繁荣。

当然,文艺来源于生活,生活为它提供了重要的素材,下面我们通过一段影像资料来感受一下当时人们的生活。

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最详细

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最详细

卡法吉奥罗庄园
• • • 米开罗佐设计,山谷之间, 建筑周围壕沟与吊桥,完全 中世纪城堡建筑风格。

建筑物在19世纪经过改造。主庭园坐落在别墅建筑的背面,周围有园墙围绕, 园路尽端安置了园林建筑,从建筑内可看到家族的领地。
卡法吉奥罗庄园的府邸建筑及花园现状
美第奇庄园
• 它是意大利最著名的花园之一,它的著名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建筑师里毕(Annibal Lippi)建造的王 宫般的府邸,同时也得益于周围优美的景色。
文艺复兴初期园林实例
• 卡雷吉奥庄园

卡雷吉奥庄园是美第奇家族所建的第一座庄园,位于佛罗伦萨西北2千米.大约1417年,柯西莫请 著名建筑师和雕塑家米开罗佐设计别墅建筑和饰和凉亭,凉亭周围绕着绿廊和修剪的黄杨绿篱, 庭中设座椅,规划整齐对称。
卡雷吉奥庄园府邸中的庭园
府邸前的圆形水池和花坛

园路交点上布置的水池和覆满攀援植物的龛座,有着中世纪的特点.
• •
大利文艺复兴园林经历了初期的发展、中期的鼎盛和末期的衰落三个阶段, 折射出文艺复兴运动在园林艺术领域从兴起到衰落的全过程。 14世纪初,佛罗伦萨的新兴富裕阶级以罗马人的后裔自居,醉心于古罗马 的一切。西塞罗提倡的乡村别墅生活以及田园生活情趣,重新成为时尚。 富豪们开始大兴土木,建造别墅和花园,很快便出现了新的园林建设热潮。


采用借景的手法。
作为装饰点缀的“园林小品”极其多样,雕镂精致的石栏杄、石坛罐、保 坎、碑铭以及为数众多的、以古典神话为题材的大理石雕像,与暗绿色的 树丛、碧水蓝天相产生生动而强烈的色彩和质感的对比。

水是极为重要的题材。理水的手法进较过去丰富。利用台地形成水阶梯、 跌水、瀑布、溢流、壁泉、水剧场、水风琴等水景。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19课百花争艳的文艺园地练习川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19课百花争艳的文艺园地练习川教版

《百花争艳的文艺园地》练习一、选择题: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文艺事业创作的两个高峰时期是在()①三大改造时期②20世纪五六十年代③“文化大革命”时期④改革开放后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为了繁荣我国的文艺和科学事业,党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是在()A.1946年B.1949年C.1956年D.1976年3.下列选项故事影片中,属于建国到“文革”前十七年时期的电影影片有()①《甲午风云》②《林则徐》③《焦裕禄》④《五朵金花》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4.下列几部小说中,其中被译成英、法、德、日等10多种文字的小说是()A.《红岩》B.《林海雪原》C.《青春之歌》D.《保卫延安》5.《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是中国哪个时期的产物( )A.社会主义过渡时期B.“大跃进”时期C.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6.下列对“文革”时期中国文艺事业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大搞文化专制主义,文艺园地百花凋零B.有利于人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品德C.创作了大批反映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D.采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7.我国改革开放后,文艺作品弘扬的主旋律是()①爱国主义②集体主义③革命英雄主义④共产主义⑤社会主义A.①②⑤B.②③④C.①②⑤D.①③⑤8.根据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四部古典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的重要作用是()A.满足人民精神生活的需要B.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C.开阔人们的眼界D.让人们了解明清的文化成就9.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文艺事业百花争艳,下列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①文学创作十分繁荣,长篇小说不仅数量多,而且影响大②电影、电视剧创作空前活跃③戏剧、音乐、美术等艺术领域也异彩纷呈④广大文艺工作者面向基层,服务群众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下列作品都是是我国的优秀文艺作品,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红灯记》②《青春之歌》③《春天的故事》④《许茂和他的女儿们》A.②①④③B.③①④②C.②③①④D.④③①②二、填空题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①的原则;坚持文艺为②、为③服务的方向;坚持“④、⑤”的方针。

CJB八年级下册第19 课《百花争艳的文艺园地》导学案

CJB八年级下册第19 课《百花争艳的文艺园地》导学案

第19课百花争艳的文艺园地1.简述两个文学艺术创作高峰期里出现的代表性作品。

2.探究文艺作品与社会以及人民大众的关系。

3.收集整理自己所喜爱的文学艺术作品的相关资料,形成准确的历史概念。

4.重点:文学艺术创作先后出现两个高峰的原因与表现及其所反映的时代背景。

1.文艺事业的成就和灾难(1)文革前的成就①任务:1953年周恩来向文艺工作者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学艺术,使文艺事业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任务。

②方针:1956年,党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思维升华问题一】建国后至文革之前这一时期的作品主要反映了什么?其主要特点是什么?这一时期的文艺作品主要以反映革命历史和社会主义现实生活为要点。

其特点是题材多样、风格各异、内容丰富。

(2)文革中的灾难①原因:文化大革命中搞文化专制主义。

②表现:“八个样板戏”垄断戏剧舞台。

③影响:整个文艺园地百花凋零。

【小贴士】在一个几乎不允许其他艺术存在的环境里,人们反复接受样板戏,因而对它产生了一种怀旧心理。

加之样板戏也的确存在一定的艺术成就,为其继续存在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因而对待样板戏存在的现实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

2.文艺园地百花争艳局面的出现(1)方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艺工作者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成就①文学创作:长篇小说不仅数量多,而且影响大。

有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李凖的《黄河东流去》、张平的《抉择》等。

【思维升华问题二】改革开放后我国文艺园地有何特点?作品数量多;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丰富多彩;题材广阔;主题深刻。

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

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

【探究问题一】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不同民族、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经历和不同教育程度的人们,有多样的生活习俗、文化传统和艺术爱好。

第19课 百花争艳的文艺园地

第19课 百花争艳的文艺园地

第19课百花争艳的文艺园地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新中国诞生后,文学艺术和体育事业也步入了新时代,成就辉煌掌握两个文学艺术创作高峰期里出现的代表性作品,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标志(重大赛事中的夺冠人物)能力训练过程方法阅读资料获取信息有效利用课本图片和课外网络等历史资源,收集整理自己所喜爱的文学艺术作品、体育明星等相关资料,形成准确的历史概念讨论探索文艺作品与社会与人民大众的关系,体育事业与综合国力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国情感体育事业摆脱“东亚病夫”地位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是新中国历程的缩影和代表,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值得大力颂扬和学习溯源固本立志奉献文艺作品源于社会又反映社会、取之于民又奉献于民,这是文艺作家获得成功的历史经验,我们也要为将来事业的成功而不懈努力教学重点文艺作品在人民生活中所拥有的地位和作用体育事业的成长是中华民族崛起的一面旗帜教学难点文艺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阅读99页“导入框”图文,讨论回答:你有自己喜欢的文化名人和体育明星吗?能否向大家作些简单的介绍?(可以通过这样的联系,利用“追星效应”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真理的内在需求。

但要注意从讨论时间、思维理念等方面予以调控。

)承上启下,教师引导:刚才同学们介绍的事例都很生动感人,说明这些优秀作家、文艺明星和体育健儿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都留下了走向成功的轨迹,谱写了灿烂辉煌的历史。

我们怎样进一步从他们的成功体会到新中国的崛起呢?怎样为自己的将来也铺设出锦绣前程呢?(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文学的繁荣1为什么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文学艺术也步人了新的时代?(A. 政策英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给文艺创作带来了和谐、宽松的创作氛围; B. 来源丰富:新旧社会交替阶段的社会风情千姿百态,为文艺创作提供了无穷的源泉。

)2为什么文革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文艺工作者迎来又一个创作的春天?(文学艺术的创作离不开时代的影子。

语文园地4

语文园地4

语文园地
褒义词积累
见义勇为 奋不顾身 舍身取义 临危不惧 视死如归 勇往直前 助人为乐 拾金不昧 舍己为人 大义凛然 百折不挠
贬义词积累
心猿意马 认贼作父 东窗事发 非言非语 蝇营狗狗 有始无终 三心二意 为非作歹 胡言乱语 为虎作伥
语文园地
读前两个句子,体会顿号和逗号的不同用法, 再给最后一句加上标点。 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 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 三面,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 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 之心。
【路不拾遗】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 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语文园地
【多事之秋】多事:事故或事变多;秋:时期。 事故或事变很多的时期,多指动荡不安的政局。
【家破人亡】家庭破产,人口死亡。形容家遭 不幸的惨相。
【兵荒马乱】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哀鸿遍野】哀鸿:哀鸣的大雁。形容到处都 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的悲惨景象。
语文园地
练一练,在_处填写合适的标点
这些英雄人物,有的具有英勇无畏的革命气慨,有的 具有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有的具有乐善好施的善良品质。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 花赶趟儿。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第2课时
人们常说:“见字如见其人。”言外 之意,就是在说一个人的字写得如何,其 实是可以看出这个人做事的态度。
通过一系列的动词,我们可以看出侵略者是 如何抢掠圆明园的文物的。 “闯”“掠”“拿”“搬”我们可以看出强 盗的贪婪,要读出自己的悲愤与无奈。
语文园地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 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 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 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哦,扎尼玛

哦,扎尼玛
过 山顶 .升 至 云 层 .灵 空 回旋 … … 川 藏 公 路 上 远 去 的 英 灵 啊 .是 否 能 读 I
能套在臂 上 。那个夸张 的黄背包 ,就算带
子 已 经 缩 到 了最 短 .可 还 是 拖 到 了臀 部 . 走 起 路 来 它 就 在 那 儿有 节 奏 地 拍 打 着 头
动你灵魂 的一份情感 :不是所有 的往事都 在 流动之外 .似乎一切都 已窒息
玛 ,记 忆 中永 恒 的往 事 !
— —
心情 .静静 的看着 路边 匆匆 掠过 的一切 .
题 记
努 力 的 去 寻 找 着 能 给 予 他 们 所 期 待 的 那 样

种感受 的情景
“ 呀嘛二郎 山 . 二
特 殊 的 情 境 中 .就 在 这 充 满 着 期 待 与 遐 想
又承载着一代新人无限的悲戚 与哀伤 别说他们脆 弱 .他们正在用行 动证 明 着他们 的勇敢 与坚强 :别说他们 冲动 .他
执 着 。正 因为 如 此 ,他 们 才 有 理 由 倾 诉 ,
的行程 中.他们却经历 了那个举 国悲痛 的
有 尽 头 .如 同 黄 色 的绸 带 绵 延 于 苍 翠 之 间 说 好 的 ,等 车 驶 入 川 藏 公 路 .他 们 将 热 情 和 能 力 .证 明着 自己 的 人 生 价 值 与信
念 可 以说 .这一代人是 听伟人 的话长 大
的 ,那 种情 感 是 纯 粹 的 .无 法 替 代 的 。
【 文艺园地】
长篇 小说 《 歌 的 岁 月》 连 载 如
哦 ,扎 尼玛
金 音
记 忆 中那 无 法 覆 盖 的 往 事 .是 时刻 牵
能 留在 记 忆 中 .如 梦 如 歌 的小 村 一 扎 尼 一

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四

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四

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四知识点一、交流平台1.查阅相关资料,包括人物背景、时代背景、社会背景、作者写作背景等,理解文章蕴含的情感。

如:我们可以通过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及时代背景,来帮助我们理解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如《己亥杂诗》写于1839 年,当时龚自珍辞官南归,清朝政府腐败,闭关锁国,实行八股取士,严重禁锢人们的思想,因此,龚自珍希望进行变革,期待人才辈出。

2.分享本单元需要借助这些背景资料加深理解的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除了了解写作背景,我们还可以查阅与文章相关的资料,如学习《圆明园的毁灭》时,我们可以查阅有关八国联军侵华的一些资料,了解圆明园被掠夺的文物约有150 万件,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作者对侵略者的痛恨,对圆明园被毁灭的痛惜之情。

3.读书时,遇到比较难理解的内容,多查查相关资料。

把握了文章的情感后,我们可以通过朗读把文章中的感情表达出来。

朗读时,我们可以先总体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如欢快、伤感、忧愁、激愤等。

然后将自己带入文章中,通过调整语速、语调、停顿、重音等来表现文章的情感。

如《圆明园的毁灭》第1 自然段,可以读得慢一点;语调低沉一些,以体现沉重的心情;《圆明圆的毁灭》。

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将“凡是”“统统”重读,以表现英法联军的贪婪和作者的强烈的愤慨。

4.二、词句段运用1.下面每组词语的意思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选择其中一个词语写一段话。

上下两组相对的词语意思相近,但是感情色彩不同。

上面一行都是褒义词(表示表扬、肯定、赞许的词语),下面一行都是贬义词(表示批评、否定、贬低的词语)。

举世闻名:举世:全世界。

全世界都知道。

形容非常著名。

臭名远扬:名:名声;扬:传播。

坏名声传得很远。

兴高采烈:兴:原指志趣,后指兴致;采:原指神采,后指精神;烈:旺盛。

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

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得意忘形:形:形态。

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

八年级历史下册《百花争艳的文艺园地》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历史下册《百花争艳的文艺园地》教案、教学设计
2.教学过程
(1)教师提出问题:“请结合所学内容,分析文艺作品与时代背景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设计
课堂练习环节,教师将设计一系列与文艺作品鉴赏相关的题目,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2.教学过程
(2)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强调文艺作品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3)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和探索文艺领域。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对文艺作品的认识和鉴赏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选取一部感兴趣的文艺作品进行深入阅读,并完成以下任务:
(1)分析该作品的主题、风格及其创作背景;
(2)阐述该作品在文艺园地中的地位和价值;
(3)谈谈自己对作品的感悟和启示。
2.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份关于新中国成立后文艺事业发展的简报,内容包括:
(1)新中国成立后文艺事业的发展概况;
(2)“双百”方针的内涵及其对文艺创作的影响;
(3)列举代表作品,分析其艺术特色和时代背景;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合作学习效果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
(2)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单元测试等方式,检测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的掌握程度;
(3)综合素质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后拓展阅读、文艺创作实践等方面,评价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分析电影或纪录片中的文艺作品是如何反映时代背景的;
(2)从电影或纪录片中了解到的文艺创作故事,给自己带来了哪些启发;
(3)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电影或纪录片在艺术表现上的优点和不足。

四年级上册语文三单元语文园地笔记

四年级上册语文三单元语文园地笔记

第一节:初探语文园地四年级上册语文三单元语文园地是一个充满魅力和趣味的学习天地。

在这个学习空间里,孩子们可以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感受语言的魅力,培养语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

本文将以深度和广度的方式,全面评估语文园地,并据此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1.阅读:语文园地的魅力源自于阅读。

通过阅读各种各样的文章和故事,孩子们可以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培养情感和审美情趣。

在四年级上册语文三单元语文园地中,我们将看到丰富多彩的阅读内容。

阅读《冬天的故事》,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之美;阅读《我的房间》,感受家的温暖和爱的力量;阅读《第一节课》,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成长的喜悦。

这些阅读内容既能满足孩子对于世界的好奇心,又能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是语文园地的一大特色。

2.讨论:语文园地提供一个交流和共享的评台。

在阅读之后,孩子们可以进行讨论,共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他们可以就阅读内容展开热烈的讨论,交流自己的见解,并倾听他人的想法。

这种交流和共享,有助于开阔思维,培养表达能力,促进人际交往。

在语文园地中,讨论是促进思想碰撞和共同进步的一种方式,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支撑。

3.写作:语文园地鼓励孩子进行写作。

通过写作,孩子们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表达出来,提高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写作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让他们在文字中展现自我,感受书写的快乐。

在四年级上册语文三单元语文园地中,我们将看到各种形式的写作任务,如记叙文、抒情文、叙事文等。

这些写作任务既能锻炼孩子们的写作技能,又能培养他们的情感和思维,是语文园地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回顾和总结:通过深度和广度的评估,我们可以看到四年级上册语文三单元语文园地是一个充满魅力和趣味的学习天地。

在这里,孩子们可以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感受语言的魅力,培养语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

语文园地中的阅读、讨论和写作,为孩子们的思想和情感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滋养,有助于他们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

群众文学艺术创作

群众文学艺术创作

群众文学艺术创作群众文学艺术创作是文化艺术事业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文明进步起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繁荣群众文艺创作是群众文化工作者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是群众文化业务的重要工作目标。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的今天,尤其是文化体制改革,文化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开展群众文艺创作,是各级群众文化主管部门和群众文化事业单位面对的战略性课题。

理解创作内涵,营造创作环境,完善创作机制,提高创作意识,从而活跃创作气氛,调动创作激情,是群众文艺创作科学发展的切入点。

一、理解创作内涵从创作活动的地位上看,群众文化活动是包含了娱乐、欣赏、创作等各个层面的文化娱乐活动。

其中,创作活动是整个活动过程的基础和中心,居于主导地位。

它带动、提升其它不同层次的文化娱乐活动。

参与创作,是群众实现自我价值的更高层次的文化需求。

以创作为中心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是群众文化多年形成的一个基本规律。

这种创作包括原创和二度创作。

当一名文艺爱好者从娱乐进到欣赏,进而能够自己创作文艺作品的时候,既实现了他自身的文化素质和艺术水平的提升,也达到了群众文化活动有利于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更好地满足创作者精神生活需要,体现了创作水平。

如果群众文艺活动中的作品都是照搬、模仿专业文艺的作品,只能代表表演水平,而体现不出群众文化鲜明的特色和自身的价值。

从创作主体上看,群众需要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宣泄自己的内心情感,以满足社会竞争的需要和精神世界的平衡。

在这种社会心理的作用下,人们从对文学艺术的客观欣赏,转向对文学艺术的主观实践。

群众文艺创作主体不仅是文化系统的专业干部,而且更主要的是蕴藏在群众中的创作力量。

从创作者的组织辅导者来看,文联组织是专业文艺工作者的组织,随着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区级文联组织也相继成立,成员既有驻区专业文艺工作者,也有具有一定水平的业余作者,而一般业余作者的文艺活动,主要靠群众文化业务辅导部门,所以,群众文化职能部门的业务水平,决定着群众文艺繁荣的水平。

文艺复兴时期的园林

文艺复兴时期的园林
文艺复兴时期的园林 (约公元1400-1650年)
历史背景(1)
• 欧洲文艺复兴发源于意大利,公元14、15世纪是 早期,16世纪极盛,16世纪末走向衰落。
• 当时意大利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有商船和 北非、君士坦丁堡、小亚细亚、黑海延岸进行贸 易。政权为大银行家、大商人、工场主等把持。 城市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维护与发展其政治、经 济利益,要求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反对教会精神、 封建文化,开始提倡古典文化,研究古希腊、罗 马的哲学、文学、艺术等等,利用其反映人肯定 人生的倾向,来反对中世纪的封建神学,发展资 本主义思想意识。意大利城市一时学术繁荣,再 现了古典文化,并借以发挥,所以将此文化运动 称为文艺复兴。
卡斯特洛别墅园(Villa Castello)的具体特点
1.台地园。建筑在南部低处,北面为三层露台的台 地园。一层为开阔的花坛喷泉雕像图,二层是柑 桔,柠檬,洞穴园,三层是丛林大水池园。
2.布局为规则式。中轴线贯穿三台地园。 3.典型的花木芳香园。 4.带有精美的雕像喷泉。 5.秘密喷泉。 6.洞室。遮阴凉爽需要。 7.动物雕像。 8.大水池。
历史背景(2)
• 这正是资本主义文化的兴起,而不是奴隶 制文化的复活。文艺复兴的这种思想是人 文主义。
• 人文主义是与以神为中心的封建思想相对 立,它肯定人是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 要求发挥人的才智,对现实生活取积极态 度。这一指导思想反映在文学、科学、音 乐、艺术、建筑、园林等各个方面。
一.文复兴初期
从三层台地向南俯视一、二台地
一层台地中心喷泉雕像群
洞室动物雕塑
三层台地水池岛上老人塑像
三层台地丛林
别墅园东面的树丛(称其为Park)
文艺复兴初期意大利庄园(园林)特征

百花争艳的文艺园地优秀教案

百花争艳的文艺园地优秀教案

百花争艳的文艺园地【教学目标】(一)知识与目标1.了解“文化大革命”前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的优秀文艺作品2.理解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文艺事业发展的原因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文艺园地出现繁荣局面的原因(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文艺事业发展的原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文艺园地出现繁荣局面的原因,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说明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新中国成立以为文学艺术事业的蓬勃发展,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情感和传统美德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文学艺术创作先后出现两个高峰的原因与表现及其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教学难点】对所涉及的文艺作品的了解与评价。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3分钟选取我国“文化大革命”前、中、改革开放后这三个历史阶段,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精彩文艺作品片段,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抢答说出课件中播放的文艺作品名称,由此导入新课。

二、题板书与目标展示2分钟1.课题板书2.目标展示(知识目标)三、自主学习与探究10分钟1.“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前我国文艺事业取得怎样的成就?当时确立的是什么方针?2.“文化大革命”时期,文艺事业受到哪些破害?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文艺繁荣局面出现的原因?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艺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呢?四、交流与合作学习7 分钟1.学生合作学习自学提纲与交流。

2.教师巡回指导。

五、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文艺事业的成就和灾难]1.“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前我国文艺事业取得怎样的成就?当时确立的是什么方针?(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了一批内容丰富、题材多样、风格各异的优秀作品。

主要有长篇小说《保卫延安》《青春之歌》《红岩》,戏曲《刘巧儿》故事影片《甲午风云》《林则徐》《小兵张嘎》《五朵金花》,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等。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双百方针)2.“文化大革命”时期,文艺事业受到哪些破害?(“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大搞文化专制主义,一大批文艺界著名人士被迫害致死,许多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现的优秀文艺作品,被污蔑为“大毒草”,受到粗暴的批判。

西方园林史概述第六讲法国文艺复兴园林

西方园林史概述第六讲法国文艺复兴园林
西方园林史概述第六讲法国文艺复兴园 林
一、法国概况
1328年王位落入瓦卢瓦的腓力六世之手,随后发生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年)。
15世纪末法国与意大利交战,历时半个世纪,最后失败而归。 但1494-95年查理八世的拿波里远征,虽在军事上无所建树,而文化方面
却硕果累累,法国人由此接触到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
园中设置覆盖葡萄等攀援植 物的花架、绿廊、凉亭、栅 栏、墙垣等。
西方园林史概述第六讲法国文艺复兴园 林
2.1 文艺复兴初期园林
法国文艺复兴运动始于1494-95年查理八世的那波里远征。在这场战争 中,法国虽然在军事上遭到惨败,但在文化艺术方面却收获丰硕。查理 八世从意大利带回了大量的文化战利品和二十二位意大利工匠,包括造 园师迈柯利阿诺。
辽阔的平原、 肥沃的农田、 纵横交错的河 流及大片的森 林,构成法国 国土的主要景 观特色,对园 林风格的形成 具有较大影响。
一、法国概况
历史概况
公元前200年,高卢人从莱茵河谷开始向南和西南迁移, 进入今法国和意大利北部。
公元前58-前50年,罗马人统治高卢。公元5世纪罗马的衰 退又使高卢沦为日耳曼人侵略的对象。
埃蒂安·杜贝拉克曾在意大利学习,1582年出版了《梯沃里花园的景观》 一书,为法国设计师深刻理解意大利园林做出了贡献。
1600年奥利维埃·德·塞尔出版《农业的舞台》,对园林产生了很大的影 响。在后世的维兰德里庄园建造中完全体现了塞尔的思想。
从16世纪下半叶起,法国的文艺复兴园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不仅意大利的造园手法运用得更加娴熟,而且尝试根据法国 的本土情况进行创新。到16世纪末,法国相继出现了一批倡 导园林艺术更新的造园先驱,使法国园林的发展逐渐进入到 古典主义时期。 西方园林史概述第六讲法国文艺复兴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艺园地
作者:卢昌水郭永贵胡仲瑜彭美根钟隆惠陈宏德孙裕文赵晓红胡平贵曾特山刘龙凤王崇生曹兴平龚家康柯昌钟杨芳兰
来源:《老友》2014年第04期
七绝·我之中国梦
神州美梦宏图展,老骥八旬习律章。

诗就词成胸臆涌,夕阳异彩映霞光。

七绝·有感清明祭祖
风和日丽正清明,徒步山郊祭祖陵。

束束鲜花新入俗,家园净美世风兴。

吹笛的老汉
吹响一支竹笛
证实自己并未老
仍有长长一口气
能调动七色音符
情牵这山这水
令远近的乡亲一起陶醉
吹笛是老汉的特长
一天不吹笛
就是活着
也会被压抑的情绪戏弄
竹山被你承包
你以劲松的气质感染娇嫩的竹林
你以环保为主调聚合更多的乌声
清明
清明雨纺纱,地里冒新芽。

野草欢摇曳,山桃乐开花。

殷殷躬祭祖,细细把话拉。

落洒思亲泪,深情益升华。

中国梦想定实现
三中全会绘蓝图,目标明确新起点。

部署全国新任务,深化改革更全面。

解放思想求实际,大胆探索勇实践。

坚定信心凝共识,统筹协调奔向前锐意进取攻克难,稳中求进更求变。

不断夺取新胜利,中国梦想定实现。

七绝四首·忆妻
高山流水伯牙琴,一曲犹留千载心。

贫贱相扶无怨恨,果然难得是知音。

其二
曾记杭州度钻婚,温馨一路笑声奔。

三潭印月留双影,益悔风流欲断魂。

其三
风雨同舟六四庚,相濡以沫倍思卿。

而今君去伤岑寂,琴瑟余音未了情。

其四
手捧音容忆往年,张张倩影像花妍。

而今影在人何在,梦里相逢亦怅然。

江城子·老有所为
一生匆促话来长。

渺茫茫,细思量。

唯有空庸,何苦问端详。

昔日恭崇文四宝。

无甚果,有沧桑。

夕阳西落慕霞光。

学诗章,苦求方。

心自悠然,留学百千行。

待得生绡能结锦,
何有憾。

却流芳。

七绝·学海
云镜碧空如水连,笔耕学海韵无边。

极高寒处众山览,璀璨梅花雪漫天。

七律·感怀
一了经年五斗差、便耽笔墨写胸怀。

山间添几漫游客,世上无多自在斋。

卖酒城南桃李醉,登高岭上水云乖。

草色花光吟不尽,卧听风雨枕安槐。

井冈碑林
诗词文章日月光,井冈碑林气堂堂。

革命传统凝华韵,山高水长万古扬!阅新四军烈士名册
一排簿表本无言,却染江南半壁天。

杜岭冲关筒送米,梅岚过卡袄藏盐。

拼将赴死通刑场,不以贪生毁战鞭。

变味虚无当棒喝,浮华可让壮心寒?七绝·弋阳高腔
弋阳古调唱高腔,弦有皮黄角羽商,才子佳人风韵出,中华戏曲永传扬。

七律·清明谒黄山谷墓
古木森森一帜开,先生故事几多回?云悠山僻寻风骨,鹤杳梅空化鹿胎。

万斛深愁融画帖,一标新派立奇魁。

尘侵贤士朝衣冢,返首阶前又着苔。

七绝·向日葵
生辉笑脸向阳圆,百艳争容日照殷举目投情心暗许,今生独好仰君颜七绝二首·习诗有感
拾翠寻芳古道边,吟坛代代有诗仙。

无能效得真人貌,马齿徒增岁月迁。

其二
繁荣盛世著豪情,喜看神州雅韵生。

欲敞襟怀歌一曲,皆因笔拙愿难成。

七十自度
浮生虚度久消沉,夕照桑榆满眼春。

正念正行循法理,无忧无虑享天伦。

蹉跎岁月留遗憾,大好时光惜寸阴。

往事如烟难尽叙,情长笔短怨诗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