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科斯_普兰查斯_一个非典型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

合集下载

《纷争的年代二十世纪西方思想文化潮流》章节测试答案

《纷争的年代二十世纪西方思想文化潮流》章节测试答案

《纷争的年代二十世纪西方思想文化潮流》章节测试答案《纷争的年代二十世纪西方思想文化潮流》章节测试答案1.1西方文明的源头1.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对两希文明的正确概述:()A.知识与信仰B.理性与宗教C.哲学与神学D.演绎与归纳答案:C2.以下哪一个突出体现了现代社会的特征:()A.20世纪东方B.20世纪西方C.10世纪西方D.10世纪东方答案:B3.西方文化现代化最重要的特征是()。

A.感性化B.专业化C.理性化D.分工答案:D4.根据《理想国》的记载,“洞穴寓言”的作者是()。

A.柏拉图B.苏格拉底C.亚里士多德D.毕达哥拉斯答案:A5.以下哪一项是对洞穴寓言故事的错误描述:()A.太阳代表善和理性B.洞穴内是真实可信的真理C.洞穴内外是两个世界D.走出洞穴的过程不可逆答案:B6.根据洞穴寓言的设定,追求理性能够获得真相。

()答案:√7.在两希文明学说当中,希伯来文明的特征是理性精神。

()答案:X1.2启蒙时代的理性精神1.《纯粹理性批判》的作者是()。

A.康德B.伏尔泰C.柏拉图D.苏格拉底答案:A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启蒙运动的目的:()A.扫除蒙昧B.摧毁宗教C.反对迷信D.批判狂热答案:B3.古希腊三贤不包括()。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巴门尼德D.亚里士多德答案:D4.在启蒙运动中,现代理性主义的发展状态是()。

A.处于低谷B.达到高峰C.平缓不变D.以上都不是答案:B5.在思想渊源上,现代性的直接源头是()。

A.工业革命B.希伯来文明C.希腊文明D.启蒙运动答案:C6.《纯粹理性批判》的作者是()。

A.康德B.伏尔泰D.苏格拉底答案:A7.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启蒙运动的目的:()A.扫除蒙昧B.摧毁宗教C.反对迷信D.批判狂热答案:B8.古希腊三贤不包括()。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巴门尼德D.亚里士多德答案:D9.在启蒙运动中,现代理性主义的发展状态是()。

A.处于低谷B.达到高峰C.平缓不变答案:B10.在思想渊源上,现代性的直接源头是()。

马列主义文艺论著过关宝典

马列主义文艺论著过关宝典

标题: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过关宝典(选修课资料)1〈〈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的作者是(马克思)2、马克思的第一篇政治性文章是(<<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3、“风格就是人”是马克思引用的那一位法国作家的话(布封)4、<<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发表于(1843年)5、<<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作者是(马克思)6、<<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又称为(巴黎手稿)7、马克思写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已经同那一个政治团体建立了联系(正义者同盟)8、<<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完成于(1844年4——8月)9、马克思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完成的标志性著作是(德法年鉴)10、关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理解正确的一项是(不是非常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著作)11、从理念世界中寻找美的哲学是(黑格尔)12、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宗教)13、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社会实践)14、中的基本思想和宗旨所在是(阐明了劳动和社会实践的重要地位和作用)15、马克思把于人的联系和被改造的自然称为(人化的自然)16、马克思在美学史上第一次科学的提出了(美是劳动的产物)17、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的提出(劳动创造了美)18、马克思提出人类劳动能够按照什么规律来建造(美的规律)19、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劳动是使什么对象化的过程(人的本质力量)20、提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是(马克思)21、“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见于与马克思的那一本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22、人类最根本的实践活动是(劳动)23、在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4、提出“艺术表现感性事物的真理”的是(黑格尔)25、<<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由几个未完成的手稿组成(3个)26、<<神圣家族>>的作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27、<<神圣家族>>发表于(1845年2月)28、长篇小说<<巴黎的秘密>>是下列那一位作家的著作(欧仁.苏)29、长篇小说<<巴黎的秘密>>的主人公是(鲁道夫)30、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4年开始他们的友谊和合作之后共同撰写的第一部论战性著作是(<<神圣家族>>)31、战性著作是<<神圣家族>>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同(青年黑格尔派)进行的哲学论辩32、青年黑格尔派是19实际德国一支从黑格尔学派分化出来的哲学一政治派别。

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新)

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新)

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简介一、早期代表人物(20世界20——30年代)1、格奥尔格·卢卡奇(Ceorg Lukacs,1885-1971),匈牙利著名的哲学家、文学批评家和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者,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鼻祖”。

代表作:《历史与阶级意识》(1923),《审美特征》(1963),《社会存在本体论》(1971)。

超一流2、卡尔·柯尔施(Korsch,Karl 1886-1961),德国人,与卢卡奇一样,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

代表作:《马克思主义和哲学》(1923)、《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三篇论文》(1923——1937)、《卡尔·马克思》(1938)。

超一流3、安东尼奥·葛兰西(Gramsci,Antonio 1891~1937),意大利人,意大利共产主义思想家、意大利共产党创始者和领导人之一,是与卢卡奇、柯尔施齐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代表人物。

代表作:《反对〈资本论〉的革命》(1917)、《狱中札记》(1929——1935)。

超一流二、发展繁荣时期(20世纪30——70年代)(一)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1、霍克海默尔(Max Horkhaimer 1893—1973),德国人,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首脑人物、“社会批判理论”创始人。

代表作:《传统的和批判的理论》(1937),《论哲学的社会功能》(1940),《启蒙的辩证法》(1947),《工具理性批判》(1967)。

超一流2、阿多诺(Adorno,T·W,1903——1969)德国人,在法兰克福学派中的地位仅次于霍克海默尔。

代表作:《弗洛伊德理论和法西斯主义宣传的程式》(1951),《否定的辩证法》(1966)。

超一流3、班杰明(Benjamin,Walter 1892——1940),德国人,代表著作:《德国悲剧的起源》(1925)、《作者作为生产者》(1934)、《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1936)。

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可编辑】

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可编辑】

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简介一、早期代表人物(20世界20——30年代)1、格奥尔格·卢卡奇(Ceorg Lukacs,1885-1971),匈牙利著名的哲学家、文学批评家和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者,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鼻祖”。

代表作:《历史与阶级意识》(1923),《审美特征》(1963),《社会存在本体论》(1971)。

超一流2、卡尔·柯尔施(Korsch,Karl 1886-1961),德国人,与卢卡奇一样,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

代表作:《马克思主义和哲学》(1923)、《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三篇论文》(1923——1937)、《卡尔·马克思》(1938)。

超一流3、安东尼奥·葛兰西(Gramsci,Antonio 1891~1937),意大利人,意大利共产主义思想家、意大利共产党创始者和领导人之一,是与卢卡奇、柯尔施齐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代表人物。

代表作:《反对〈资本论〉的革命》(1917)、《狱中札记》(1929——1935)。

超一流二、发展繁荣时期(20世纪30——70年代)(一)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1、霍克海默尔(Max Horkhaimer 1893—1973),德国人,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首脑人物、“社会批判理论”创始人。

代表作:《传统的和批判的理论》(1937),《论哲学的社会功能》(1940),《启蒙的辩证法》(1947),《工具理性批判》(1967)。

超一流2、阿多诺(Adorno,T·W,1903——1969)德国人,在法兰克福学派中的地位仅次于霍克海默尔。

代表作:《弗洛伊德理论和法西斯主义宣传的程式》(1951),《否定的辩证法》(1966)。

超一流3、班杰明(Benjamin,Walter 1892——1940),德国人,代表著作:《德国悲剧的起源》(1925)、《作者作为生产者》(1934)、《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1936)。

浅论宣传在威权国家中的作用

浅论宣传在威权国家中的作用
。 。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而在人 民缺乏对统 治者的宣传缺乏信任 的威权 国家,统治者 的 宣传往往和人民现实中的价值观或者信仰相冲突。如二战后在苏联 的帮助下,东欧各国建立 了 社会主义政权,并模仿苏联式执政,对 思想领域进行宣传控制。但当时东欧各国的执政者却未考虑到这些 国家深厚的宗教情节,大肆宣传唯物主义,只能激起人民的反感。 而在统治者 的强 力控制 之下,出于恐惧人 民只 能保 持沉默 ,并在 口 头上表达对统治者 的宣传 的信奉 ,当 17 99年教皇访 问波兰后 ,“ 人 民对坦克、 警察、失去工作、得不到护照、被赶出学校的恐惧消失, 人民看到,如果他们停止恐惧,这个制度将无能为力” 随后开展 , 了达十年的波兰团结工会运动。在东欧,二战后爆发了一系列的动 乱, 15 年东德 “ l 事件” 15 年波兰 “ 如 93 6・7 、 96 波兹南事件” “ 、 匈 牙利事件 ”以及 2 世纪八十年代末期 的苏东 巨变 , O 是和人 民对政 府 的意识形态 的不信任导致 的统 治者合 法性的动摇有关联的 。 当人 民对统治者的宣传缺乏信任 的情 况下,人 民对整个 国家的 政治表现 相当的冷漠和沉默。 如缅甸的奈温将军 16 年 4月发表 90 的《 缅甸社会主义道路》发表后 响应它 的唯一政治集 团足 缅甸民族 团结阼线 ( 因它和缅甸军人政权 关系密切) 缅甸有文化 教养的名 。“ 流,包括前政府高官,断然拒绝强加于人的军人政权,尽管其中很
而在统治者的强力控制之下出于恐惧人民只能保持沉默并在口头上表达对统治者的宣传的信奉当1979年教皇访问波兰后人民对坦克警察失去工作得不到护照被赶出学校的恐惧消失人民看到如果他们停止恐惧这个制度将无能为力随后开展了达十年的波兰团结工会运动
20 0 9年

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可编辑】

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可编辑】

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简介一、早期代表人物(20世界20——30年代)1、格奥尔格·卢卡奇(Ceorg Lukacs,1885-1971),匈牙利著名的哲学家、文学批评家和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者,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鼻祖”。

代表作:《历史与阶级意识》(1923),《审美特征》(1963),《社会存在本体论》(1971)。

超一流2、卡尔·柯尔施(Korsch,Karl 1886-1961),德国人,与卢卡奇一样,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

代表作:《马克思主义和哲学》(1923)、《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三篇论文》(1923——1937)、《卡尔·马克思》(1938)。

超一流3、安东尼奥·葛兰西(Gramsci,Antonio 1891~1937),意大利人,意大利共产主义思想家、意大利共产党创始者和领导人之一,是与卢卡奇、柯尔施齐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代表人物。

代表作:《反对〈资本论〉的革命》(1917)、《狱中札记》(1929——1935)。

超一流二、发展繁荣时期(20世纪30——70年代)(一)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1、霍克海默尔(Max Horkhaimer 1893—1973),德国人,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首脑人物、“社会批判理论”创始人。

代表作:《传统的和批判的理论》(1937),《论哲学的社会功能》(1940),《启蒙的辩证法》(1947),《工具理性批判》(1967)。

超一流2、阿多诺(Adorno,T·W,1903——1969)德国人,在法兰克福学派中的地位仅次于霍克海默尔。

代表作:《弗洛伊德理论和法西斯主义宣传的程式》(1951),《否定的辩证法》(1966)。

超一流3、班杰明(Benjamin,Walter 1892——1940),德国人,代表著作:《德国悲剧的起源》(1925)、《作者作为生产者》(1934)、《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1936)。

【9A文】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

【9A文】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

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简介一、早期代表人物(20世界20——30年代)1、格奥尔格·卢卡奇(CeorgLukacs,1885-1971),匈牙利著名的哲学家、文学批评家和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者,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鼻祖”。

代表作:《历史与阶级意识》(1923),《审美特征》(1963),《社会存在本体论》(1971)。

超一流2、卡尔·柯尔施(Korsch,Karl1886-1961),德国人,与卢卡奇一样,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

代表作:《马克思主义和哲学》(1923)、《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三篇论文》(1923——1937)、《卡尔·马克思》(1938)。

超一流3、安东尼奥·葛兰西(Gramsci,Antonio1891~1937),意大利人,意大利共产主义思想家、意大利共产党创始者和领导人之一,是与卢卡奇、柯尔施齐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代表人物。

代表作:《反对〈资本论〉的革命》(1917)、《狱中札记》(1929——1935)。

超一流二、发展繁荣时期(20世纪30——70年代)(一)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1、霍克海默尔(MaRHorkhaimer1893—1973),德国人,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首脑人物、“社会批判理论”创始人。

代表作:《传统的和批判的理论》(1937),《论哲学的社会功能》(1940),《启蒙的辩证法》(1947),《工具理性批判》(1967)。

超一流2、阿多诺(Adorno,T·W,1903——1969)德国人,在法兰克福学派中的地位仅次于霍克海默尔。

代表作:《弗洛伊德理论和法西斯主义宣传的程式》(1951),《否定的辩证法》(1966)。

超一流3、班杰明(Benjamin,Walter1892——1940),德国人,代表著作:《德国悲剧的起源》(1925)、《作者作为生产者》(1934)、《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1936)。

主体认同的理论构想——基于阿尔都塞和普兰查斯的政治意识形态思想

主体认同的理论构想——基于阿尔都塞和普兰查斯的政治意识形态思想

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阿尔都塞和普兰查斯的政治哲学思想中凝结着有关政治意识形态的论述,这一理论内容具有丰富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将着眼于阿尔都塞、普兰查斯的政治意识形态思想,分析其中的结构系统特征,进而具体论述观念性思想系统及其与主体认同之间的内在关系,最后梳理和分析制度性机制及其具体内容,从而探究这一机制与主体认同之间的互动关系。

一、结构系统性:阿尔都塞、普兰查斯政治意识形态理论的抽象特征在阿尔都塞和普兰查斯那里,他们都将结构主义的理论特点注入对政治意识形态的理论分析之中。

意识形态具有本体论意义上的存在基础,存在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内部,制度性机制又内在于其中,那么就抽象特征而言,意识形态具有结构系统性,阿尔都塞和普兰查斯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关于意识形态的结构系统样态,阿尔都塞作出这样的规定:“意识形态是具有独特逻辑和独特结构的表象(形象、神话、观念或概念)体系”〔1〕,“是社会的历史生活的一种基本结构。

”〔2〕在以上论述中,阿尔都塞借助结构主义的理论特点对意识形态进行解读,其中具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意识形态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前主要社会思潮的最新发展动态及其批判研究”(16ZDA101)。

[作者简介]酒海明,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博士研究生。

摘要:意识形态的存在目的就是为了获得主体认同,这需借助一套制度性机制来常态化地发挥作用,这套机制作用于观念性思想系统,并实体化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之中,进而形成一股合力影响主体认同。

阿尔都塞和普兰查斯在对政治意识形态理论的考察中渗透出结构系统性特征。

普兰查斯在结构系统维度理解意识形态部门,诸多意识形态部门的接合就是一套广义的观念性思想系统,此系统直接抑或是间接地作用于主体认同。

阿尔都塞和普兰查斯论述了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制度性机制具象化在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之中,进而对主体认同产生影响。

关键词:意识形态;主体认同;制度性机制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547(2023)10-0028-07主体认同的理论构想酒海明——基于阿尔都塞和普兰查斯的政治意识形态思想0282023第10期·总第600期表象体系作为一套由各种思想内容构成的规范系统,具有意识形态性的规约实践效用,成为社会现实中不可或缺的基本结构,同时作用于主体化的生成过程,主体认同内在于这一过程之中。

阶级惯习与品味:布迪厄的阶级理论

阶级惯习与品味:布迪厄的阶级理论

Abstract : This paper reviews Bourdieu’s theory of social class. It is organized into three main sections. In part one , as the background to understand his class theory , Bourdieu’s general framework of social theory , methodology , and key terms are briefly introduced. Part two reviews Bourdieu’s theoretical insights on class concept , capital and class classification , class habitus and taste , class trajectory and related topics. In part three , the author comments on Bourdieu’s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class theory and its limitations , highlights the heuristic implication of his class theory and the possibility to apply it to Chinese society to develop some empirical research questions.布迪厄(Pierre Bourdieu) 的阶级理论,典型地体现了他的一般社会理论和方法论原则。

在竭力化解主观与客观、结构与建构之间的二元对立的关系主义的方法论(relational methodology) 的指导下,在批判、继承马克思/新马克思主义和韦伯/新韦伯主义的阶级理论的基础上,布迪厄整合了阶级分析的主观与客观、阶级结构与阶级行动、自在阶级与自为阶级以及经济与文化之间的二分和对立;在作阶级划分时,布迪厄将资本总量、不同资本的构成比例以及资本拥有状况的时间维度结合起来,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复杂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更具特色的是,布迪厄揭示了阶级惯习与人们在消费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品味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们的品味差异对阶级建构和阶级认同所具有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题新建试卷20180629163901一、单选题(共79题,79分)1、()认为马克思主义还很年轻,几乎处于童年时代。

A、德里达B、吉登斯C、萨特D、罗森贝格2、当前国际马克思主义学术研讨会的纽约中心每()年召开一次大会。

A、四B、三C、二D、一3、首届国际马克思主义大会于()召开。

A、 1994年B、 1995年C、 1996年D、 1998年4、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论述侧重点是()。

A、揭示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和批判性B、把马克思的理论同当时德国流行的其他理论区分开来C、从德国实际出发研究马克思主义D、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及与时俱进的品质5、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是批判()和()的错误观点。

A、米海洛夫斯基、卢卡奇B、米海洛夫斯基、李卡克内C、卢卡奇、倍倍尔D、李卡克内西、倍倍尔6、卢卡奇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正统指的是()。

A、马克思主义思想B、马克思主义信仰C、马克思主义方法D、马克思主义结论7、()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和纲领。

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学C、马克思主义经济学D、科学社会主义8、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属性是()。

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C、无产阶级D、资产阶级9、马克思主义被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继承和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A、在时间上的开放性B、在空间上的开放性C、是封闭的D、具有阶级属性10、下面著作中提到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主导人物的是()。

A、《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B、《共产党宣言》C、《青年恩格斯的思想形成》D、《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11、下面不属于科拉科夫斯基认为马克思与恩格斯存在的分歧的是()。

A、自然主义进化论与人类中心说的分歧B、知识的技术观和实践的认识论之间的分歧C、无限进步论与革命末世说之间的分歧D、马克思主义与恩格斯主义是两个不同的体系12、用成熟时期的马克思反对青年马克思的代表人物是()。

尼科斯_普兰查斯_一个非典型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

尼科斯_普兰查斯_一个非典型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

尼科斯・普兰查斯:一个非典型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刘力永 按照佩里・安德森的界定,“西方马克思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资本主义先进地区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的产物,它是在社会主义理论和工人阶级实践之间愈益分离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

”①这种理论和实践的分离表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故意闭口不谈那些历史唯物主义经典传统最核心的问题:如详尽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运动规律,认真分析资产阶级国家的政治机器以及推翻这种国家机器所必需的阶级斗争战略。

”②然而,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中,尼科斯・普兰查斯却是一个异类,其一生理论探索的主题恰好就是围绕那些“最核心的问题”展开的。

正是在此意义上,普兰查斯可以说是“一个非典型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

那些“最核心的问题”一直困扰着马克思主义者。

在马克思之后,马克思主义者总是在两个极点上跳跃:经济主义(以第二国际为代表)或者历史主义、人本主义(以卢卡奇、萨特为代表)。

这两者都不能对历史的发展有一种合理的解释和干预,特别是无法合理解释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问题。

普兰查斯正是要破解这个难题,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一种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改变世界)的科学理论。

他认为由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葛兰西直接从事政治实践活动,因而没有从理论系统化的角度专门探讨政治方面的问题,现在我们需要精心制定出一套政治理论的基本概念,重建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

一在方法上,普兰查斯受到阿尔都塞“多元决定论”的决定性影响,并从中引申出一种“链接的方法”(the method of articulati on)。

这个方法源自阿尔都塞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所展示的唯物辩证法的一种发挥。

阿尔都塞认为,思想和实在之间镜子式的关系属于同一性幻想。

思想把握实在需要以一定的理论方法为中介。

实在具体只是认识的前提,思想能够把握的只有“思维具体”。

普兰查斯认为这个理论方法就是辩证唯物主义。

实在表现为一个复杂整体,存在一个主导结构(主要矛盾),各个环节之间有相对独立性。

西方马克思主义(课件)

西方马克思主义(课件)

意识形态批判
强调意识形态在维护资本主义统治中的作用, 主张揭露和批判意识形态的虚伪性。
社会批判
关注社会不公和压迫现象,呼吁进行社会变革。
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
结构主义方法
运用结构主义方法分析社会现象,强调社会结构 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阶级斗争
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主张通过阶级 斗争推动社会进步。
03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观点
CHAPTER
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
存在先于本质
认为人的存在先于本质,人必须通过自己的选择和行动来定义自 己。
自由与责任
强调人的自由和责任,认为人应该对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
反对理性主义
批判理性主义,认为理性无法完全解释人的存在和意义。
法兰克福学派
批判理论
提出批判理论,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全面的批 判。
• 科技革命: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科技革命正在深刻改变着当代资 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科技革命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 ,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社会分化与不平等: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也面临 着社会分化与不平等加剧的挑战。贫富差距、城乡差距、教育差距等问题日益 严重,导致社会不公和不平等现象日益突出。
两者都强调事物发展的内在矛盾,但黑格尔辩证法将矛盾视为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而马 克思主义辩证法则将矛盾视为客观存在的物质力量。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
01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
盾运动推动社会历史发展。
02
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

基于社会阶层理论的游客旅游消费行为研究

基于社会阶层理论的游客旅游消费行为研究

毕业论文论文题目:基于社会阶层理论的游客旅游消费行为研究院系专业学号学生姓名指导老师摘要本文选取了社会阶层这一变量作为研究游客旅游消费行为的理论基础和背景因素,通过游客的社会阶层背景来研究分析他们旅游消费行为的特点,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通过问卷调查所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了旅游者消费行为的特点。

研究得出: F1,,F2,F3,,F4分别代表下等阶层,劳动阶层,中等阶层,上等阶层。

阶层级别越高,时间支付能力和货币支付能力越强,对旅游消费行为的意愿度也越高,社会阶层上的差异导致不同层次的消费者旅游偏好不同,接收旅游信息的途径也有所不同。

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从目标市场的角度为旅游企业提供以自身企业资源满足消费者旅游消费需求的营销建议。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通过科尔曼地位指数法,将消费者按社会阶层不同分为4个组别:F1组,F2组,F3组,F4组。

能使企业更好地了解消费者,从而采取有效的策略增强消费者旅游消费的意愿和信心,提高企业市场营销的效率。

第二,利用问卷调查根据不同社会阶层的消费者消费习惯不同,将4组旅游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特征整理分析,并从这一视角出发,系统地归纳总结了不同社会阶层的消费者购旅游消费行为的异同,并由此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这不仅为我国旅游企业对目标市场的营销策划提供了新思路,而且为市场营销学的理论研究拓展了一定的内容与范畴关键词:社会阶层;旅游消费;消费特征;细分市场AbstractSelected social class variable as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background factors on tourists' consumption behavior with the help of social class background of tourists, we can study and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tourism consumption behavior. Using the SPSS statistical analysis software to analyze the data that obtained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s process. At last, getting the analytic result of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 consumption behavior.Conclusion: F1, F2, F3, F4, representing the lower class, working class, middle class, upper class. Class the higher the level, the stronger the ability to pay of time and the ability to pay of money, the higher willingness of tourism consumer behavior, social class differences lead to different levels of consumer travel preferences are different ways to receive travel information. On the basis of statistical analysi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target market for tourism enterprises to provide marketing advice for them to use own resources to meet consumer demand for tourism consumptionThe innovation of this paper is: first ,by Coleman's status index, the consumer social clas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F1 group, F2 group, F3 group , F4 group. So the companies can understand consumers better and enhance the will and confidence of the consumers of tourism consumption by effective strate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business marketing.Second, the use of questionnaires, depending on the different social classes of consumer spending habits, we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roup travel consumer behavior. From this perspective, we summarize the different social classes of consumers shopping tourism,and thus, put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Not only for China's tourism enterprises to plan new ideas of the target market, but also to expand the content and scope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market.Key words:Social class; tourism consumption; consumption characteristics; market segments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一、绪论 (1)(一)研究背景 (1)(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三)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2)1.社会阶层概念及其划分标准或方法 (2)2.社会阶层与消费者行为 (3)(四)研究方法 (3)二、消费者社会阶层划分与旅游消费行为的变量设计 (4)(一)科尔曼地位指数分析法 (4)(二)旅游消费行为变量 (6)三、消费者社会阶层划分与旅游消费行为分析 (7)(一)数据收集与整理 (7)(二)基于社会阶层不同的旅游消费者分类 (11)(三)基于社会阶层不同的消费者旅游消费行为分析 (11)1.不同社会阶层消费者付出时间成本的能力差异分析 (11)2.不同社会阶层消费者付出货币成本的能力差异分析 (14)3.不同社会阶层消费者旅游消费偏好的差异分析 (21)4.不同社会阶层消费者选择接受信息途径的差异分析 (24)5.不同社会阶层消费者旅游资源和消费偏好的异同点分析 (26)6.收入与时间成本支付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27)7.收入与货币成本支付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28)四、对旅游企业单位提出的市场营销策略和建议 (29)(一)不同社会阶层旅游消费者的消费特征 (29)(二)旅游企业单位的市场营销策略 (31)结论 (33)(一)主要研究结论 (33)1.关于不同社会阶层旅游消费者的消费特征 (33)2.关于不同社会阶层消费者旅游目的地偏好差异 (33)3.关于不同社会阶层的旅游消费者市场细分 (33)4.关于企业对策 (34)(二)创新点 (34)(三)研究展望 (35)参考文献 (36)致谢 (37)附录一 (38)绪论(一)研究背景消费者指的是购买和使用各种消费品和服务的个人和组织。

西方政治思想史人物

西方政治思想史人物

西方政治思想史人物1西方政治思想史著名人物对于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复习,重要人物一定要总结出来,还有他们的学术著作,比如今年就考到了博丹的《共和六书》一、名词解释:1.波利比阿(前201一120年)希腊化时期的史学家,政治思想家。

主要思想:1.政体循环论,认为历史上的政体是一个周而复始的更替过程;2.混合政体论,认为混合政体就是结合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因素而形成3.主张:罗马国家应该通过执政官、元老院以及平民三种权力相互牵制,以保证政治上的持续与稳定。

主要著作:《历史》2.格老秀斯:1583-1645,17世纪,荷兰人,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先驱,近代自然法理论创始人、近代国际法学奠基人,开创“论证体系”时代,是主权学说的发展者。

主要思想:第一次把国际关系问题引入政治学说,把主权国家作为国际法的主体,改变了古罗马以个人权利和契约为基础的万民法概念,奠定了近代国际法的基础。

提出了自然法学说,国家和主权学说,政治学方法论,否定人民主权原则。

主要著作:《战争与和平法》3.《乌托邦》空想社会主义创始人英国人莫尔的著作。

全名《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集有理又有趣的金书》。

乌托邦,即实行财产公有,共同劳动的力量社会制度。

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生产,家庭是基本经济单位,农业劳动实行义务制,公民有大量的业余时间进行科学研究、文化学习或艺术活动,人人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

实行政治民主制度,最高首脑是一位哲学王,城市权力在人民大会手中,法律极为简单明了,公民人人精通。

此书深刻的批判当时的专制君主、封建贵族和教会僧侣,指出国家无非是在为一伙私人利益谋划,法律不过是把富人的阴谋规定成大家必须遵守的东西。

(这个已经考过了,不知道会不会重新再考)4.《上帝之城》中世纪神学家奥古斯丁的著作。

在神学的框架内阐述了一整套政治哲学,从理论上总结了基督教政治价值观。

奥古斯丁以《圣经》为基本依据,从神学的角度研究国家,从上帝与人的关系中来考察人,考察国家和政治问题。

原创7: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原创7: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844德意志 西里西亚织 工起义
推翻富人政 权,争取民 主共和国
要求普选 权,工人 参与国家 管理
反对私有 制社会
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启示
材料 这一变革将把世界上那种旧的、不合适的以及散播无 知、贫穷、个人竞争、内讧和民族战争的丑恶制度连根铲除 并彻底消灭。将以合乎理性的社会制度来代替它......创立 这一制度可以用说服的办法,使政府相信建立这一制度的原 则完全是真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剩余价值学说)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1836年侨居法国的德国政治流亡者、 工人和手工业者在巴黎建立秘密革命组织 正义者同盟。1847年1月邀请马克思、恩 格斯参加同盟,帮助同盟起草宣言,实现 改组。1947年6月在伦敦召开第一次代表 大会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问:为什么说空想社会主义是空想,而马克思主义就不是空想呢?
——司汤达《一个旅行者的见闻录》 材料二 (英国)1803年,最富裕的1.4%的家庭取 得国民总收入的15.7%,到1867年,0.07%的家庭就 取得16.2%的国民总收入。
问:阅读材料,资本主义制度有哪些弊端?
19世纪的欧洲工人运动
1831、1834 法国里昂工 人起义
1836-1848 英国宪章 运动
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 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 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 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 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 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 马克思、恩格斯《共 加生产力的总量。 产党宣言》1948年
——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1835年

一位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论议会道路 昂利-维贝尔采访尼斯·普兰查斯的谈话记录

一位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论议会道路 昂利-维贝尔采访尼斯·普兰查斯的谈话记录

一位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论议会道路昂利-维贝尔采访尼斯普兰
查斯的谈话记录
胡润之
【期刊名称】《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年(卷),期】1984(000)001
【摘要】一、苏维埃和议会如何协调?维贝尔(以下简称维):关于这个问题,我首先想到的是,做到这种民主的法制化应该毫无困难。

完全没有理由把它和学生运动中那种被人操纵的会议等同起来。

显然,所谓直接民主是会变得非常可笑和反民主的,即变成某种“议会主义者”的民主,但也可以使它变得高度法制化。

【总页数】8页(P97-104)
【作者】胡润之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432.9
【相关文献】
1.埃伦・伍德对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新左翼理论的批判--以普兰查斯、拉克劳-墨菲和后现代主义为典型 [J], 姜霁青
2.以俄国农村公社为支点探索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特殊性--马克思《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探析 [J], 王婧
3.浅析马克思晚年对东方发展道路的探索--基于《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的解
读 [J], 李玲蔚
4.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理论贡献詹姆斯·米尔利斯、威廉·维克里 [J], 王振中;李仁贵
5.尼科斯·普兰查斯:一个非典型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 [J], 刘力永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级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 人教版高三

级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 人教版高三
在孙警官的逼迫下,罪犯艰难地从屁股底下摸出一副拐杖 来,晃晃悠悠地站起。这时孙警官才看清,罪犯原来是个小儿 麻痹后遗症的患者。
(选自《感动中学生的 100 篇微型小说》)
4.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 是()(4 分)
8 / 31
Word 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很方便
A.孙警官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害怕是为了赢得时间观察罪犯是否有同伙, 确认没有同伙才掏出手枪,可见,他的性格是勇敢而不失谨慎 。
(摘编自年 12 月 18 日《中国天气网》)
材料四:
为督促地方政府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环保部督查组 持续在一线开展督查。督查组发现个别企业存在恶意生产行 为,部分企业未严格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措施,还有部分 企业超标排放污染物。像这样只顾一己私利不管他人死活,只 想我行我素不愿尽责出力的,可以说大有人在。
“那你就把钱和金项链给他了?”孙警官有些不理解,“他又没 拿刀,也没用枪逼你。”“我怎敢不给他?他不带凶器劫道,这说 明他肯定是个高手。”
孙警官做过笔录,跟报案人来到现场,那是周庄到县城必经 之路的中段,全长约两公里,路两侧生长着茂密的玉米。孙警
5 / 31
Word 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很方便 官在案发现场查看了好一阵,没发现罪犯留下的任何踪迹后, 又扩大了搜索范围,他想在玉米地里找到罪犯在作案前潜伏 过、或作案后穿越玉米地逃跑的路线,结果,还是一无所获,孙 警官决定蹲守。
事实上,雾霾的形成与我们每一个人都脱不了干系。比如,企 业排烟、工地扬尘、汽车尾气、家庭烹饪等等,都对雾变霾或多 或少地产生影响。为了蓝天白云,为了新鲜空气,无论政府还 是企业抑或公众,都应带着责任积极参与进来。
(摘编自年 12 月 5 日《长江时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尼科斯・普兰查斯:一个非典型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刘力永 按照佩里・安德森的界定,“西方马克思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资本主义先进地区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的产物,它是在社会主义理论和工人阶级实践之间愈益分离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

”①这种理论和实践的分离表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故意闭口不谈那些历史唯物主义经典传统最核心的问题:如详尽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运动规律,认真分析资产阶级国家的政治机器以及推翻这种国家机器所必需的阶级斗争战略。

”②然而,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中,尼科斯・普兰查斯却是一个异类,其一生理论探索的主题恰好就是围绕那些“最核心的问题”展开的。

正是在此意义上,普兰查斯可以说是“一个非典型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

那些“最核心的问题”一直困扰着马克思主义者。

在马克思之后,马克思主义者总是在两个极点上跳跃:经济主义(以第二国际为代表)或者历史主义、人本主义(以卢卡奇、萨特为代表)。

这两者都不能对历史的发展有一种合理的解释和干预,特别是无法合理解释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问题。

普兰查斯正是要破解这个难题,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一种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改变世界)的科学理论。

他认为由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葛兰西直接从事政治实践活动,因而没有从理论系统化的角度专门探讨政治方面的问题,现在我们需要精心制定出一套政治理论的基本概念,重建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

一在方法上,普兰查斯受到阿尔都塞“多元决定论”的决定性影响,并从中引申出一种“链接的方法”(the method of articulati on)。

这个方法源自阿尔都塞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所展示的唯物辩证法的一种发挥。

阿尔都塞认为,思想和实在之间镜子式的关系属于同一性幻想。

思想把握实在需要以一定的理论方法为中介。

实在具体只是认识的前提,思想能够把握的只有“思维具体”。

普兰查斯认为这个理论方法就是辩证唯物主义。

实在表现为一个复杂整体,存在一个主导结构(主要矛盾),各个环节之间有相对独立性。

各个环节围绕主要矛盾链接在一起构成矛盾母体(matrix)。

复杂整体是给定的,无法将一个环节还原为另一个环节。

只有在复杂整体中,才能理解每一个环节的意义。

其中的主要矛盾不断发生转移和压缩,表现为一定的历史时期的“当前阶段”。

实际上,普兰查斯的设想是,把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理论转化为能够对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具体形势进行分析的理论,从而寻找到发达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现实道路。

—62—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葛兰西由于从事政治实践的缘故,许多概念和原则处于分散和含蓄的状态,必须通过科学的方法把这些分散和含蓄的概念、原则生产出来。

普兰查斯采纳链接的方法重新解释了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概念,试图从中建构出适用于具体历史条件的科学理论。

在普兰查斯看来,生产方式由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三个相对自主的部门构成。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只是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纯粹形式,实际上,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中不只存在一种生产方式。

而列宁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分析了这种情况。

接下来,普兰查斯区分了两个概念:国家的法律-政治上层建筑,被称为政治的(the political);政治阶级实践(政治阶级斗争),通常被称为政治活动(politics)。

他实际上区分了国家机器和国家权力两个概念。

政治实践(political p ractice)特指在一个国家里针对国家权力的阶级斗争领导权的实践。

马克思认为阶级斗争是历史的动力,普兰查斯把“政治”界定为瞄准国家政权的阶级斗争,借此消除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结构和历史的对立关系,其中的关键在于资本主义国家。

政治权力这个概念指的是一个阶级实现其特殊客观利益的能力。

权力所显示的关系不为结构所直接决定,它取决于在阶级斗争中表现出来的各种社会力量之间的确切关系。

一个阶级的权力为其他阶级的权力划定限界。

这个限界非常重要,因此在政治方面和战略问题上,应当表现出对手战略(the strategy of the opponent),这其实是一种博弈论分析,更加贴近社会现实。

对政治的概念和权力的概念的界定,为重新规划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政治战略奠定了基石。

二于是,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分析成为普兰查斯政治理论的核心问题。

普兰查斯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经济与政治相对自主,经济作为最终决定因素,政治置入一种社会形态的结构中,这一特点使我们提出资本主义国家的部门理论成为可能。

社会形态具有多元决定、关系错乱和不平衡发展的复杂特点。

所以国家既成为各个环节矛盾集中起来的场所,又作为一种社会形态的统一调和因素的功能而存在。

作为“历史动力”的政治斗争的目的在于国家,而集中各个环节之间矛盾的场所正是国家③。

国家机器是阶级关系的物质化和浓缩,是阶级关系的先决条件。

葛兰西和阿尔都塞说明了国家的镇压机器和意识形态机器的作用,普兰查斯则认为他们忽视了国家的经济机器的作用。

国家权力与社会阶级斗争实践密切相关。

普兰查斯指出,不应把国家理解为物,好像是由某个阶级操纵的工具,也不能把国家理解为主体④。

资本主义国家像“资本”一样,它更是一种力量对比关系。

早期他把资本主义国家视为一个生产方式的一个部门,后来他把资本主义国家看作是一种关系,这是普兰查斯观点的显要变化。

最初,国家作为调和因素起到维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生产的一般条件的作用。

后来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分析,特别是劳动力的再生产,国家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关系由外在性的关系转变为内在性与外在性辩证统一的关系。

普兰查斯认为资本主义国家是为资产阶级统治服务的,但是并不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

由于尖锐的阶级矛盾,出于维持政治统治秩序的需要,资本主义国家表现出相对自主性。

普兰查斯打破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关系的机械论认识,国家成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内在构成性关系的战略场域。

普兰查斯认为,社会阶级并不是一种“经验主义的物”。

阶级的概念包含着作为结构影响而产生的社会关系,正如资本、雇佣劳动和剩余价值概念是生产关系概念一样。

他的社会阶级理论与西方主流社会学的社会分层理论存在如下本质差异。

11判定阶级性质的结构标准不同。

他强调了政治和意识形态标准,而且阶级性质是在互相反对的阶级斗争过程中被确定—72—的。

阶级判定不能还原到阶级立场,因为社会阶级的派别或阶层采取的阶级立场与自己的利益不符。

阶级立场与阶级斗争的具体形势相关。

21社会阶级不是个体的叠加,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个人之间的关系。

各个代理人的阶级资格依靠它们占据的阶级地位而定,而不是代理人的阶级出身或社会出身。

31不能通过工资形式从经济上确定工人阶级。

工资是社会产品分配的形式,对应于主宰劳动力买卖的市场关系和契约关系。

虽然每个工人是挣工资者,每个挣工资者却不必然是工人,因为每一个挣工资者不都是进行生产性劳动。

劳动的社会分工支配劳动的技术分工。

劳动过程中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关系对于工程师和生产技术人员的阶级判定十分重要。

41社会形态中的阶级的存在一方面受阶级斗争的影响,出现其他阶级和派别围绕基本阶级发生分化的现象,比如资本主义社会中围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矛盾出现阶级分化。

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生产方式的共存,社会形态包括了复杂的阶级状况。

51马克思主义社会阶级理论主要根据政治和意识形态关系中的地位区分了派别、阶层和社会范畴。

根据与国家机器的关系来确定国家官僚的阶级性质;通过意识形态确定知识分子的阶级性质。

61阶级的结构判定和阶级立场在社会形态内的链接体现在战略概念上。

它包括了阶级分化和阶级联盟现象。

一边是统治阶级、权力集团的概念,指明统治阶级和派别的特殊联盟;一边是人民的概念,指明这些阶级和派别的特殊联盟。

派别、阶层和范畴对应于具体形势,成为相对自主的社会力量。

一个阶级、派别或阶层成为权力集团的一部分或人民的一部分,依赖社会形态的不同阶段、时期和具体形势。

阶级、派别和阶层成为这些联盟的一部分,并不意味着改变其阶级性质。

比如当民族资产阶级成为人民的一部分时,它依然是资产阶级。

普兰查斯认为用人民大众或工薪阶层概括阶级联盟是一种唯心主义⑤。

总体上来说,普兰查斯的社会阶级分析是为社会主义政治战略规划服务的。

这一点集中表现在对“中间阶层”的阶级性质判定上。

三普兰查斯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分析、对社会阶级的分析实际上都是为规划发达资本主义向民主社会主义过渡的政治战略服务的。

他最初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但后来逐渐开始批评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战略。

列宁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砸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用工农联盟的苏维埃政权取代资产阶级政权。

普兰查斯认为,“双重权力”战略适合俄国的国情,但并不适用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

他继承了葛兰西和阿尔都塞的观点,仔细区分了国家机器和国家权力。

资产阶级的领导权不仅依靠国家的暴力机器,而且是通过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和经济机器实现的。

因此简单地砸碎国家机器并不能实现政治权力的根本变革。

作为一种力量对比关系的凝缩,国家并不是可以砸碎或转让的工具性物品。

只有通过阶级斗争的政治实践才能实现领导权的转变。

他首先批评了社会民主主义及其福利国家的设想。

社会民主主义强调的“机会平等”、“社会正义”等民主原则是一种小资产阶级意识形态。

资产阶级正是利用“社会民主主义”瓦解了大众的斗争。

从历史上看,社会民主党及其意识形态对于法西斯主义的兴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从现实看,通过干预劳动力再生产、集体消费领域和经济生活,表面上看来,资本主义国家摇身一变为“福利国家”,似乎吹响了社会主义胜利的号角,其实福利国家促进了资本积累,缓解了资本主义的危机。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仅没有改变,反而变本加厉。

不过,普兰查斯认为资本主义民主作为历史的成果不应被简单地抛弃,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之间不应该隔着万里长城。

社会主义民主应当批判性地继承资产阶级民主的成果。

为此,普兰查斯对资产阶级民主进行了批判。

通过个人自由、机会平等和社会正义等资产阶级民主要求,以及普选权、多党制等政治—82—手段,资产阶级国家以代表人民大众共同利益的面目出现,资产阶级统治取得了合法性。

但是资产阶级民主的形式和实质的背离,造成了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之间的根本矛盾,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制度已经发生了合法性危机,从而为民主社会主义的到来提供了契机。

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军事独裁统治垮台后,工人阶级却错失了成功的机遇,资产阶级却获得了政治统治。

普兰查斯认为必须重视政治意识形态问题和阶级联盟问题。

与此同时,随着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社会结构和阶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以生产技术人员、管理阶层、公务员为主体的中间阶层。

普兰查斯以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为标准把“中间阶层”判定为新小资产阶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