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拾贝壳

合集下载

1 拾贝壳

1 拾贝壳

1 拾贝壳1、拾贝壳shíbaik?hǎitānyínguāngshǎnshǎnxǔxǔduōduōguānghuáwǔcǎi拾贝壳海滩银光闪闪许许多多光滑五彩měilìshànbaipiàoliangtayìshānfēngneqiáoxìcháng美丽扇贝漂亮特意扇风呢瞧细长d?ur?nxǐàikǒudàishabùd?líkāifǔmōgùshi逗人喜爱口袋舍不得离开抚摸故事形近字组词贝(贝壳)哈(笑哈哈)摸(抚摸)见(看见)拾(收拾)模(模样)多音字组词扇shàn (扇子扇贝电扇) shān(扇风)近义词拾――捡拣――挑填上合适的词打开的折扇漂亮的折扇美丽的贝壳五彩的贝壳美丽――漂亮特意――特地喜爱――喜欢细长的螺丝壳有趣的故事比喻句:光滑的卵石一个扇贝的壳,像一把打开的折扇,真漂亮!把扇贝的壳比作折扇。

一个细长的螺丝壳,像一个张着嘴的小喇叭,真逗人喜爱!把螺丝壳比作小喇叭。

提手旁的字:拾、打、拍、摸、推??2、风liàngyīfuzuìhǎoqíguàihànshuǐhàoqíbàbaxīzhuāngkùzi晾衣服最好奇怪汗水好奇爸爸西装裤子xiàofúxi?zibǐcǐmúyàngmáojīndàngzu?tiěhuán校服鞋子彼此模样毛巾当作铁环多音字组词:好hǎo 好人hào 好奇形近字组词:晾(晾衣服)凉(凉快)父字头:爸爷笑得喘不过气累得全身无力难过得直流眼泪穿校服滚铁环模mú 模样当dāng 当时 m? 模特dàng 当作彼(彼此)此(此时)汗(汗水)坡(山坡)比(评比)汉(好汉)爹笑得合不拢嘴热得满头大汗急得直跺脚急得团团转高兴得手舞足蹈扔手帕擦汗水3、扳手腕bǐsàil?nghǔd?ujiāy?upànghūhūzhǔn baishangquànzàiw?比赛龙虎斗加油胖乎乎准备胜券在握xiōngyǒuch?ngzhúy?ushǒukāishǐsìhūpíngshípīnmìngjiàoshì胸有成竹右手开始似乎平时拼命教室huānshēngl?id?ng欢声雷动形近字组词:雷(打雷)雪(下雪)换部首:准推堆谁难雅焦虎字头:虎虚虑……反义词。

拾贝壳作文二年级

拾贝壳作文二年级

拾贝壳作文二年级篇一拾贝壳今天,阳光明媚,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海边拾贝壳。

一到海边,我就被那无边无际的大海吸引住了。

海浪拍打着岸边,发出“哗哗”的声音,就像在演奏一首欢快的乐曲。

我迫不及待地冲向沙滩,开始寻找贝壳。

我低着头,仔细地寻找着每一个角落。

突然,我发现了一个漂亮的贝壳,它的形状像一个扇子,上面还有一些美丽的花纹。

我兴奋地捡起来,拿在手里仔细地端详着。

“哇,这个贝壳好漂亮啊!”我自言自语道。

我继续往前走,又发现了一个更大的贝壳。

这个贝壳的颜色是金黄色的,就像一个闪闪发光的金子。

我赶紧把它捡起来,放进我的小桶里。

走着走着,我觉得有点累了,就坐在沙滩上休息。

我看着大海,心想:大海可真神奇啊,它里面藏着多少宝贝啊!也许在大海的深处,还有更多更漂亮的贝壳等着我去发现呢。

休息了一会儿,我又开始拾贝壳了。

这次,我发现了一个特别奇怪的贝壳,它的形状像一个螺旋桨。

我觉得很有趣,就把它也捡起来了。

不知不觉,太阳已经落山了,我们也该回家了。

我看着我的小桶,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的贝壳,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这次拾贝壳的经历让我难忘,我不仅收获了许多漂亮的贝壳,还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我觉得,生活中还有很多美好的事物等着我们去发现,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篇二拾贝壳哎呀呀,拾贝壳这件事啊,可真是让我又爱又恨呢!记得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海边拾贝壳。

那时候天气特别好,蓝天白云,阳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的,好看极了。

我们一群孩子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冲向沙滩。

一开始,我特别兴奋,觉得肯定能捡到好多好多漂亮的贝壳。

我低着头,眼睛瞪得大大的,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有贝壳的地方。

可是,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几个好看的。

我有点泄气了,心想:这贝壳都藏哪儿去了呀?这时候,我看到旁边的小伙伴已经捡到了好几个漂亮的贝壳,心里那个羡慕啊。

我就想,我怎么就这么倒霉呢?也许我应该去更远的地方找找。

于是,我就往沙滩的另一头走去。

走着走着,我突然发现了一个超级大的贝壳,它就像一个大盘子一样。

拾贝壳的教学教案

拾贝壳的教学教案

拾贝壳的教学教案第一章:认识贝壳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贝壳的基本特征和种类。

2. 培养学生对海洋生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贝壳的定义和特征2. 贝壳的种类和分布3. 贝壳的形成和作用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各种贝壳,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学生分组讨论,了解贝壳的种类和分布。

3. 教师讲解贝壳的形成和作用。

第二章:拾贝壳的技巧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拾贝壳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拾贝壳的工具和注意事项2. 拾贝壳的技巧和步骤3. 贝壳的清洗和保养教学活动:1. 教师演示拾贝壳的技巧和步骤。

2. 学生分组实践,互相学习和交流。

3.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贝壳的清洗和保养。

第三章:贝壳的创意利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贝壳的创意利用方式。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1. 贝壳的装饰作用2. 贝壳的手工制作3. 贝壳的艺术品创作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贝壳的装饰作用,如项链、耳环等。

2. 学生动手制作贝壳手工艺品,如贝壳挂件、贝壳画等。

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和交流。

第四章:贝壳的保护和传承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贝壳的保护和传承意义。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文化传承精神。

教学内容:1. 贝壳的保护措施2. 贝壳的文化价值3. 贝壳的传承方式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贝壳的保护措施,如海滩清洁、限制采集等。

2. 学生讨论贝壳的文化价值,如象征意义、传统工艺等。

3. 学生分享贝壳的传承方式,如家庭传统、社区活动等。

第五章:拾贝壳的实践活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亲身体验拾贝壳的乐趣。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教学内容:1. 拾贝壳的地点选择2. 拾贝壳的工具准备3. 拾贝壳的注意事项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选择适合拾贝壳的地点。

2. 学生准备拾贝壳的工具,如铲子、篮子等。

3. 教师提醒学生拾贝壳的注意事项,如保护海洋生物、不损坏贝壳等。

拾贝壳作文【小学五年级400字】_1

拾贝壳作文【小学五年级400字】_1

拾贝壳
我一向喜欢贝壳。

暑假回到家乡的第二天下午,我就吵着阿姨带我去捡贝壳,阿姨答应了。

我们来到海边,啊!这里的景色真美,浪花轻轻扑打着海岸,发出“哗哗哗”的响声,蓝色的海岸上航行着大大小小的帆船和"突突突”的汽艇,我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心里十分舒畅。

在海滩上,我们卷起裤管,俯下身子,拾起贝壳莱。

这里撒着五颜六色贝壳,大的,小的,尖的,圆的,扁的,各种形状,各种色泽,真是千奇百怪。

它们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我一个一个地拾起来,嘴里不住地发出“啧啧啧”的称赞。

忽然,阿姨叫道:“欣宇,快来,这里贝壳多好看!”我跑过去一看,果真是一个好贝壳,它有小碗那么大,身上印着一条一条棕色花纹,和老虎身上的一样。

我急忙接过来,轻轻地吹掉它身上沙子,掏出手帕包起来。

这时候一个灰色的东西从我脚边爬过,我仔细一看原来是螃蟹,你看它多么横行霸道!好!我看你还能横道几时,我非教训你不可。

我悄悄的从背后抓住他。

把它逗来逗去。

渐渐的小篮子装满了贝壳,我和阿姨回家了!。

拾贝壳作文二年级

拾贝壳作文二年级

拾贝壳作文二年级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妹妹一起去海边玩。

一走进沙滩,就被那绵延的海水吸引住了。

海浪一次次涌来,仿佛在向我们招手,让我们去探险。

我和妹妹迫不及待地脱掉鞋子,赤着脚丫在沙滩上奔跑。

爸爸拿着一个小桶,一边走一边说:“孩子们,你们看,这沙滩上有很多贝壳,我们去找找看谁找的最多。

”听到这个,我和妹妹立刻来了精神,跟着爸爸开始在沙滩上寻找。

阳光照在沙滩上,泛起一片金色的光芒。

我弯着腰,仔细地在沙滩上翻找。

突然,我发现了一个五彩斑斓的贝壳,它的形状像一个小扇子,颜色有红色、黄色、蓝色和绿色,真美啊!我高兴地叫道:“我找到了一个五颜六色的贝壳!”妹妹听到我的叫声,也兴奋地跑过来:“我也要找到五颜六色的贝壳!”我们俩一起捡起贝壳,把它们放进桶里。

我们在沙滩上转了转,发现了很多形状各异的贝壳。

有像菊花一样的,有像耳朵一样的,还有像心形的。

我兴奋地对爸爸说:“爸爸,你看,这个贝壳像不像一个小水母?”爸爸笑着点了点头。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中午。

我们坐在沙滩上,吃着美味的午餐,看着远处的海鸥在空中盘旋。

我看着桶里的贝壳,心想:这些贝壳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礼物,我们要好好珍惜它们。

回到家后,我把贝壳分类放在玻璃盒子里,每天都会欣赏它们。

我想,这些贝壳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大海的美丽,更让我懂得了珍惜大
自然的每一份馈赠。

触摸大自然:幼儿园拾贝壳实践教案

触摸大自然:幼儿园拾贝壳实践教案

触摸大自然:幼儿园拾贝壳实践教案一、教学背景幼儿园是孩子们初步认识世界的重要场所之一,通过幼儿园的教育,孩子们能够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思维能力。

同时,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孩子们的自然观念越来越淡薄。

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大自然,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本教案将以拾贝壳实践为主题展开教学。

二、教学目标1.学习贝壳的外貌特征和分类,并能够通过触摸、感受、辨别识别不同类型的贝壳;2.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探索精神,让他们感受海洋的神秘与美丽;3.提高孩子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让他们爱护自然,保护环境;4.通过FMS(细肌肉)活动的锻炼,培养孩子们的手部协调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导入环节通过唤起孩子们对海洋和贝壳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

教师一开始就可以引导孩子们听《Snail and Whale》(蜗牛和鲸鱼)这首童谣,让孩子们想象鲸鱼和蜗牛在探索大海中美丽的贝壳。

通过“观看图片”等方式,让孩子们认识贝壳的外观特征,并引导孩子们问出自己对贝壳的好奇心。

2、实践活动在幼儿园附近的海滩或公园里,寻找漂亮的贝壳,进行拾贝壳实践,孩子们将通过触摸、感受、辨别贝壳的不同特征,体验到贝壳神秘而美丽的一面。

同时,寻找贝壳的过程中,孩子们也能够学会处理和分享彼此的收获。

3、分类归纳通过对拾得的贝壳进行分类,并让孩子们亲手将不同类型的贝壳放入不同的盒子中,让孩子们通过实践的方式认识贝壳的分类。

同时,告诉孩子们不同的贝壳物种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和功能,让孩子们尽可能多地探索贝壳的世界。

四、教学实施1. 适宜年龄3-6岁幼儿2. 所需教具收集许多不同的贝壳,并准备分类盒。

3. 实施程序(1)收集贝壳,与幼儿一同进行探寻贝壳的美妙世界;(2)将贝壳分类并放入分类盒;(3)学习贝壳的外貌特征以及每个物种的不同特征;(4)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培养孩子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5)鼓励孩子们制作属于自己的贝壳书签和小装饰品。

拾贝壳 教案

拾贝壳 教案

拾贝壳教案教案标题:拾贝壳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拾贝壳的意义和价值。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1. 拾贝壳的意义和价值介绍。

2. 拾贝壳的方法和技巧。

3. 拾贝壳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教学步骤:引入:1. 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各种美丽的贝壳,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思考拾贝壳的意义和价值,引发讨论。

探究:1. 介绍拾贝壳的方法和技巧,如如何辨别贝壳的种类、如何保护贝壳的完整性等。

2. 分组进行拾贝壳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拾贝壳的乐趣。

总结:1. 学生分享自己拾贝壳的经历和心得体会。

2. 引导学生总结拾贝壳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如保护自然环境、了解生物多样性等。

拓展:1. 鼓励学生将拾到的贝壳进行分类和整理,制作一个小型贝壳展览。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贝壳博物馆或自然保护区,进一步了解贝壳和自然环境的知识。

评估:1. 观察学生在拾贝壳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学生制作的小型贝壳展览和参观活动的反馈意见。

教学资源:1. 贝壳图片或实物。

2. 拾贝壳活动组织和实施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3. 贝壳分类和整理的辅助工具。

4. 贝壳博物馆或自然保护区的参观安排。

教学反思:1. 教案中的引入部分能否更加吸引学生的兴趣?2. 拾贝壳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是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3. 教学资源的准备是否充足,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4. 学生对于拾贝壳活动的反馈意见如何,是否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通过以上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学生将能够在乐趣中学习到拾贝壳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并提高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通过实践和体验,学生将更加深入地了解贝壳和自然环境的知识,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拾贝壳》优秀教案

《拾贝壳》优秀教案

《拾贝壳》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第三册第四章第一节《拾贝壳》。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整数加法和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通过实际情景,让学生体会加法和减法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整数的加减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整数加减法的实际意义,熟练掌握100以内整数的加减法运算。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100以内整数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重点:整数加减法的实际意义及其运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教鞭。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PPT展示海滩拾贝壳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实际情景。

提问:“同学们,你们去过海滩吗?在海滩上拾过贝壳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与拾贝壳有关的数学问题。

”2.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小明和小华一起去海滩拾贝壳,小明拾到了35个,小华拾到了28个,他们一共拾到了多少个贝壳?讲解加减法的运算过程,引导学生理解整数加法的实际意义。

3. 随堂练习出示练习题:小丽拾到了27个贝壳,小强拾到了39个贝壳,他们一共拾到了多少个贝壳?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点评并讲解。

4. 知识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小明比小华多拾到了5个贝壳,那么他们一共拾到了多少个贝壳?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掌握整数减法的运算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拾贝壳》2. 内容:整数加法的运算方法整数减法的运算方法100以内整数的加减法运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小王拾到了41个贝壳,小芳拾到了23个贝壳,他们一共拾到了多少个贝壳?(2)小刚拾到了52个贝壳,他比小丽多拾到了15个贝壳,小丽拾到了多少个贝壳?2. 答案:(1)64个(2)37个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际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
课件内容
教学过程
导入学习
媒体出示:
退潮了!退潮了!
我们一大群孩子喊着,笑着,跑着,跳着,来到海边。
媒体出示:
1、拾贝壳
媒体出示:
壳——士字头
壳()
壶()
一、导入新课
1、师:你去过海边吗?你在那里看到了什么?
(请2-3个学生回答,教师注意指导学生说话的完整性。)
2、小作者在海边看到了什么呢?
(1)指名朗读1、2节。注意学生是否正确读出应有的停顿。
教后记
离:最后两笔是“撇折,点”。
3、齐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加字,不漏字。
小结复习
媒体出示:
1、拾2、贝3、壳4、特5、离6、呢7、瞧8、摸
媒体出示:
壳、贝、特、呢、离
三、复习巩固。
1、复习生字。
(1)抽读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各层次学生各抽读3名
(2)叫号游戏。
师:1号1号什么字?
生:1号1号拾、拾、拾。
2、写字指导:
(2)读写扇贝的壳的句子:
①指名读一读,扇贝是怎么样的?
②观察扇贝壳和折扇的图片。这就是扇贝的壳,这是一把打开的折扇,看它们俩像不像?作者的比喻真是形象生动!
③正因为扇贝像一把打开的折扇,于是作者想到了什么?
④句子中的“特意”还可以换成什么词?(特地)
请用上“特意”说一句话。
⑤男女生比赛读句。
(3)读写螺蛳壳的句子
(2)展开朗读比赛。
(3)齐读课文。
4、总结:听了你们的朗读,我多么盼望有一天能到海边去拾贝壳呀!拾起一个扇贝的壳,让它给我扇扇风;拾起一个螺蛳壳,听听它的号角声……
小结复习
媒体出示:
读生字组词。
拾()贝()壳()特()呢()瞧()离( )摸( )
媒体出示: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打开细长
(1)一个扇贝的壳,像一把()的折扇,真漂亮!
贝壳、许许多多、五彩、漂亮、特意、细长、离开
一、复习引入。
1、开火车读词语。
2、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生字、词语,读通了课文,跟随着孩子们来到了沙滩上,他们拾到了好多贝壳呢!我们快去看看有哪些漂亮的贝壳吧。
研读课文
媒体出示:扇贝和折扇的图片
看,一个扇贝的壳,像一把打开的折扇,真漂亮!说不定是海妈妈特意留下来,给我们扇风用的呢!
(1)出示今天要写的生字:壳、贝、特、呢、离
(2)指导写字。
壳:上中下结构,“士字头”要写得扁一些,“横钩”写在横中线偏上一点的位置。
特、呢: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书写规律。
贝:最后一笔是长点
离:下半部分的横折钩要写得比上半部分的竖折宽一些,最后两笔是撇折,点。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结:孩子们拾到了好多贝壳,下节课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拾到了哪些漂亮、奇特的贝壳吧!
布置作业
媒体出示:作业
1、抄写生字:壳、贝、特、呢、离(每个写3遍)。
2、抄写词语:贝壳、许许多多、五彩、漂亮、特意、细长、离开(每个写3遍)。
3、朗读课文两遍。
四、布置作业。
1、出示作业要求。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媒体出示:
浪花
我们游了大海,静阿姨、军舅、苹果阿姨、和我一起在海边看浪花。浪花一排排的,从远处冲过来。碰到石头,溅起了水花,接着后面一排又跑来了。就这样,反反复复的形成了浪花。我很喜欢看浪花,我和妈妈一直看了很久。我做了比喻,就像救火,每一个人都拿着一个桶。桶里面都装满了水,石头是着火的房子。浪花碰到了石头,表示每一个人都把水到在了房子上。
小学语文二年级第一学期电子教案
执教:
课题
1、拾贝壳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拾、贝、壳、特、呢、瞧、离、摸”这8个生字。
2、知道“扇”是多音字,了解“扇”在不同情况下的发音。
3、正确描摹和识记“壳、贝、特、呢、离”这5个生字。
4、学着用1~2句话试着介绍自己喜欢的贝壳。
5、通过学习体会海边拾贝壳的乐趣,激发学生向往大海、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2)一个()的螺蛳壳,像一个张着嘴的小喇叭,真逗人喜爱!
三、复习巩固。
1、读生字组词。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打开细长
(1)一个扇贝的壳,像一把(打开)的折扇,真漂亮!
(2)一个(细长)的螺蛳壳,像一个张着嘴的小喇叭,真逗人喜爱!
拓展作业
媒体出示: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两遍。
2、背诵课文第4、5小节。
贝壳
游完了大海看完了浪花,我们去捡贝壳了。沙滩上我们只能捡到一些小的贝壳,小贝壳的形状各不相同。颜色也不同,当然啦,每个贝壳的颜色都不一样。看,这个雪白的贝壳多么像一个宝塔,你看那个像一只眼睛,你再看那个多么像一只蝴蝶呀,还有这个……“太好玩了!”妈妈在旁边也笑了,笑得很开心。后来,妈妈带我到商场看贝壳。这里的每一个贝壳都是靠加工做成的。有的作成了花的形状,有的作成了树的形状。也有的作成了玩具,挺漂亮的。最有趣的就是:把贝壳放在耳朵前就能听到“呼呼”的声音。好像是大海的声音。
教学重点
1、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拾、贝、壳、特、呢、瞧、离、摸”。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选择课文4、5小节中的一节背诵。
教学难点
1、初步认识课文中比喻句的表达形式。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展开想象,联系生活,能用几句话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贝壳。
相关链接
推荐朗读相关课外读物:《大海浪花贝壳》
媒体出示:螺丝壳和喇叭图片
瞧,一个细长的螺蛳壳,像一个张着嘴的小喇叭,真逗人喜爱!这一定是海妈妈留给我们吹号用的!
媒体出示:
螺丝壳像()。
媒体出示:
课文第6、7小节
媒体出示:贝壳图片
回到家,“我”会如何向大家介绍这些美丽的贝壳呢?
二、研读课文。
1、重点学习第3—5小节:
(1)朗读3—5小节,感受贝壳的美丽:形状各异、五颜六色。
(让学生体会主人公对贝壳的喜爱。)
(2)说话练习:回到家,我会如何向大家介绍这些美丽的贝壳呢?
可以用书上的句子作介绍。
(在介绍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用词及语句的结构是否合理。)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课文中有的小节写了贝壳数量多,有的小节写了贝壳的不同形状,你最喜欢哪一节呢?挑自己喜欢的,认真地读一读。
二、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圈生字,划词语,标小节号。
2、自学检查:
(1)说说这四个字有什么共同点?
(它们都是提手旁的字,都表示手的动作。)
(2)同桌学习:特、呢、瞧、离
特:牛字旁,最后一笔横变提
呢:读轻声,第七笔是撇。
瞧:三拼音,形声字,左右结构,注意右边“焦”的“四点底”不能写到“目字旁”的下面。
(2)用几句话介绍一种自己喜欢的贝壳。(选择性完成)
板书设计
1、拾贝壳
一个扇贝的壳像……
一个细长的螺丝壳像……
……的……像……
相关链接
附推荐文章
大海
三年前,我和妈妈、军舅、静阿姨一起去珠海旅游。苹果阿姨的家再珠海,我们先去了苹果阿姨家。后来,苹果阿姨带我们去拱北港口坐船看大海,在船上的感觉可好了。大海很宽,远处蒙蒙的,好像海和天连在了一起。海上我们还看到另外几艘船,海的颜色变了,它是褐色的,本来是蓝色的。海上还有一座桥。我和妈妈在船上拍了几张照片,我很喜欢大海。
3、推荐朗读相关课外读物:《大海浪花贝壳》
媒体出示:说一说
用几句话介绍一种自己喜欢的贝壳。
四、布置作业,适时拓展。
1、布置作业。
2、拓展练习。
(1)照样子,介绍你见到的贝壳。
例:一个扇贝的壳,像一把打开的折扇,真漂亮!
一个细长的螺蛳壳,像一个张着嘴的小喇叭,真逗人喜爱!
一个()的(),像(),真()!
(2)注意两个感叹号要读出语气。
(3)读好“笑着、跑着、跳着”等这些词语。
(4)齐读1、2节。
3、你知道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吗?出示课题
学习生字:拾贝壳。
“拾”:翘舌音;整体认读音节
“贝”:比较字形:贝——见
“壳”:比较字形:壳——壶(学习新部首:士字头)
初读课文
媒体出示:
拾摸挤拣
媒体出示:
特、呢、瞧、离
①螺蛳壳是什么样的,用课文中的句子来介绍一下。
②观察图片。看,螺蛳壳像不像一个小喇叭?
③指名1-2名学生读句子。注意读出对贝壳的喜爱。
④观察图片,你能用书中的句子来介绍螺蛳壳吗?
出示填空:螺蛳壳像(一个张着嘴的小喇叭)。
(4)师生分节朗读课文。
2、学习6—7节
(1)轻声读这两小节,想一想:为什么我们口袋装满了,手帕盛满了,还是舍不得离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