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复习提要(新改)

合集下载

马克思复习提纲[五篇模版]

马克思复习提纲[五篇模版]

马克思复习提纲[五篇模版]第一篇:马克思复习提纲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的基本观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

重点: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

2、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3、唯物辩证法4、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难点:1、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2、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3、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学时安排:6学时思考题: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2、为什么说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3、联系实际思考矛盾普遍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4、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5、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参考书目: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论提纲》、《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资本论》第一卷(节选)2、恩格斯:《反杜林论》(节选)、《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自然辩证法》(节选)3、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节选)、《谈谈辩证法问题》4、毛泽东:《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5、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具体内容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一、世界观与哲学(一)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以前一些哲学家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探讨,恩格斯第次明确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谁为第一性、谁为第二性的问题;第二方面人们的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问题。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二)与哲学基本问题相一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是历史唯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他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就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二村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物质范畴则是对一切客观存在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和概括,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2.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

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列宁等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也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他不是有机统一的。

3.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人们的实践活动,使用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客观过程。

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是实践活动的三项节本要素,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实践活动的基本机构。

4.人名群众的含义人名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观点之一。

人名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从质上看,人名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从量上看,人名群众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名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

但其中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

在当代中国,凡是拥护、参加和推动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的人都是属于人名群众的范畴。

5.质变的含义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6.抽象的定义抽象是通过分析把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区分开必然的、本质的方面和偶然的、现象的方面,从中抽取出各个必然的、本质的因素,已达到对具体事物的某一本质方面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提纲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如何科学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答:1、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反映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真理。

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彻底、完整、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

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狭义: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3、广义: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他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

(由列宁推进到新阶段,并由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发展和中国化了的观点和学说体系。

)2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工业革命、资本原始积累、经济危机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阶级斗争条件:三大工人运动;科学技术条件: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现实的实践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也需要以现实实践作为客观基础。

马克思主义正是适应了时代和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

3马克思主义的特征和品质是什么?答:1.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特征:1.彻底科学性(根本)2.坚定的革命性 3.自觉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2. 品质: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A.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B.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C.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思考题:1. 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和意义(1)内容: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思维和存在或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问题(2)意义: 哲学基本问题是人们在实际活动中的基本问题;‚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马概复习重点2024

马概复习重点2024

马概复习重点(二)引言概述:马克思主义哲学(马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马概的重点知识对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相关课程中取得好成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依次从实践、认识论、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五个大点阐述马概的复习重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学科的核心内容。

正文内容:一、实践1.实践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础,也是认识和改造人的基础。

2.实践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包括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

3.实践的特点是相对独立性、目的性、创造性和历史性。

4.实践的规律包括实践的多样性、实践的基础性、实践的主体性和实践的检验性。

二、认识论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进行反映的过程,是主观意识与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的结果。

2.实践是认识的起点,表现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

3.认识的特点包括能动性、社会性、历史性和革命性。

4.认识的方法包括实践的方法、逻辑的方法、历史的方法和辩证的方法。

三、辩证法1.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

2.辩证法本质上是对立统一规律的科学认识和运用。

3.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包括矛盾、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等。

4.辩证法的基本法则包括转化质变、否定之否定和包容性。

四、历史唯物主义1.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哲学观点之一,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阶级斗争是历史的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

3.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强调历史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4.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发展观强调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五、历史唯心主义1.历史唯心主义是历史哲学中的一派思想,强调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2.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包括意识决定存在、人的创造性和历史的主观能动性等。

3.历史唯心主义在历史观和社会发展观上与历史唯物主义存在明显的差异。

4.历史唯心主义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和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理论武装的思想武器,掌握其重点知识对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马克思复习提要改

马克思复习提要改

绪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

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的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德国古典哲学指18世纪下半期至19世纪上半期德国资产阶级在其形成、壮大和准备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哲学,包括康德、费希特、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建立而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尚未充分发展的时期,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

19世纪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对未来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主义社会作了许多构想。

马克思1845年春天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马克思、恩格斯1844-1846年合写的《德意志的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形成,1847年《哲学的贫困》和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来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毫不隐讳自己的阶级本质,公开申明是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服务的,坚持了无产阶级解放和人民解放的有机统一。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首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精选5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精选5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精选5篇)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考试重点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即教材第一、二、三章考试题型:单选题 15%;多选题20 % 判断题 10% 简答题20%材料分析20% 论述题15%主要内容:绪论:马克思主义的含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第一章哲学及其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物质定义及其现代意义;意识的形成及其本质;运动与静止;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实践的含义、类型、特点;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交往实践;联系与发展的含义及其方法论意义;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同一性与斗争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矛盾分析法;质量互变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方法论意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规律及其特点;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区别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观点;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及其应用;第二章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观点;主体与客体及其关系;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辩证唯物主义在认识论层面与唯心主义认识论、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不同回答;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真理的含义、特点、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人的思维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真理与谬误真理的检验标准;真理与价值统一、价值评价。

第三章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唯心史观与唯物史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其特点;社会发展对动力因素: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会改革、科技革命等;群众史观的含义及其方法论意义;第四章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私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第五章垄断形成的原因、垄断的实质及其危害;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原因、主要形式;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与实质;第六章空想社会主义的特点、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第七章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两个必然与两个绝不;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分别是什么?3.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举例说明。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大纲(加重点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大纲(加重点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大纲(一)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及其意义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渊源的合理成分与局限性分析★3.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与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二)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恩格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总结与概括★2.关于对唯物主义简单化、凝固化与唯心主义抽象化、漫画化的理解★3.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4.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5.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6.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7.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三)第二章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1.两条根本对立的人士路线2.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合理前提与严重缺陷3.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4.实践观点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真理观中的意义★★5.马克思主义实践真理观的理解★★6.批判的武器与武器的批判★7.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四)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及其表现★★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5.人类实践活动的主体选择性(合目的性)与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合规律性)的关系★6.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五)第四、五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1.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2.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商品与货币的关系★★3.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矛盾4.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及其现实意义的认识5.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6.资本主义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分析(六)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学生自学内容不纳入考试范围)(七)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2.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及其意义(1)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的发现。

马克思主义复习提纲(详细)

马克思主义复习提纲(详细)

马克思主义复习提纲(详细).txt 马克思主义复提纲(详细)
一、马克思主义概述
- 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和起源
-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 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国家的发展和应用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
-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思维和社会的分析
- 马克思主义与其他哲学思想的比较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剩余价值理论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剥削
-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设想和批判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的意义
四、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 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的发展规律
-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与其他历史理论的比较- 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研究的影响和启示
五、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 科学社会主义的定义和特征
-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
-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当代意义
六、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对接
- 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矛盾与融合
- 马克思主义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启示
-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和挑战
七、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 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继承与发展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应用
-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和贡献
以上为马克思主义复习提纲的详细内容,请根据提纲对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绪论P2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和三个主要组成部分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建立的,为他们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

建设社会主义与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

是关于无产阶级与人类解放的科学。

?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及其表现: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2.P14题)性的统一。

(课本思考题第2科学性不意味着价值中立与没有立场,革命性也并不意味着缺乏客观态度与科学精神。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是互相支撑,相互促进,有机统一的。

这种统一是以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为基础,并在这种实践中实现的。

这种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的关键就在于无产阶级的先进性。

正因为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具有革命的彻底性,它对于科学特别是科学的革命理论有着强烈的渴望。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基础,理论品质与社会理想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

(各3.P15-19标题及其基本内容)哲学基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立论基础。

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与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理论基础——?中检验真理与发展真理。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社会理想——?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一章..z.....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两种不同观点1. P29-30唯物主义——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一、选择题(60分)单选45个、双选10个、多选5个二、辨析题(28分)共4题,每题7分三、材料题(12分)三段话,提出三个问题,一一回答主要考试内容:前三章和第四章相关内容,绪论和第五章只涉及2-3个选择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3广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三个来源: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Q:科学社会主义参考: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附:此处有学友的笔记2、19世纪40-60年代,马恩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P9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其强大生命力的根源)P12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其哲学基础。

4、(P26-27)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马克思: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5、(P28-29)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征?是相对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复习提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复习提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复习提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往往都有⼀道论述题,运⽤哲学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当前改⾰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

因此考⽣在复习时,⼀定要弄清哲学基本原理,在理解的基础上背下来,并能⽤它来解决具体问题。

哲学原理有:1、运⽤事物运动的绝对性和静⽌相对性相统⼀的原理,分析改⾰与稳定、政策调整与连续性的问题。

2、运⽤世界物质统⼀性原理分析论述⼀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运⽤物质和意识、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关系论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4、运⽤质量互变规律论述社会主义改⾰的渐进性。

5、运⽤⽭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关系分析论述邓⼩平建设有中国特⾊的社会主义理论。

6、运⽤⽭盾的主要⽅⾯与次要⽅⾯,主要⽭盾与次要⽭盾关系分析初级阶段及其主要任务。

7、运⽤否定之否定规律论述社会主义前进性与曲折性的问题。

8、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与规律和党的群众路线。

9、真理的相对性与绝对性与马克思主义⽑泽东思想、邓⼩平理论。

10、社会意识的能动作⽤与精神⽂明建设。

11、从⽣产⼒与⽣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来论述社会主义改⾰的必要性。

⼆、公务员考试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选择题、判断题也不少,所以在复习时要注意区别、⽐较、归纳书中的基本概念、特征、观点,尤其要注意有些观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世界的本质问题与哲学的本质问题的关系。

2、哲学是关于⾃然界、⼈类社会和思维发展最⼀般规律的科学,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在实践性基础上,科学性与群众性的统⼀。

4、物质的特性与固有属性。

5、主观唯⼼主义、客观唯⼼主义、旧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等哲学派别的观点。

6、认识是有限的,还是⽆限的问题。

7、质与量与事物是否是同⼀的。

8、社会意识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社会意识与精神⽂明的关系。

9、阶级⽃争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三、复习时还要特别注意成语、格⾔、俗语等包含的哲学原理。

⽐如:“各⽠得⽠,种⾖得⾖”、“千⾥之堤,毁于蚁⽳”、“只见树⽬,不见森林”等各包含什么样的哲学原理。

马概新增(变)知识点

马概新增(变)知识点

马概新增(变)知识点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1、单选知识点(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实事求是(2)解放思想的目的:实事求是(3)实事求是的前提:解放思想(4)党的根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实事求是2、问答题(1)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首先,实事求是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概括,观察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观、历史观等各个组成部分之中,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

其次,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核心。

再次,坚持实事求是,必须求真务实。

第四,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根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党带领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2)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

①解放思想,就是要从那种落后的传统观念和僵化的教条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思想主要是指从对马克思主义的原则,某些本本的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对社会主义的一些一些不科学甚至扭曲的认识中解放出来,从那些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正确的思想中解放出来;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进行研究。

②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第一、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解放思想就是为了更好地做到实事求是。

第二、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切实做到实事求是。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现为社会主义根本的价值理想、价值原则和价值规范,构成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比例关系(1)第一部类所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既要能够补偿两大部类对生产过程中已经消耗的生产资料的需求,又要能够补偿两大部类在进一步扩大再生产规模中对追加的生产资料的需求。

马克思基本原理复习纲要

马克思基本原理复习纲要

1. 马克思一生的两个重大发现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是:马克思一生中最主要的理论功绩,就是发现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一、唯物史观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二、以剩余价值理论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殊运动规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支柱.恩格斯指出:“这两个伟大的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破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都应当归功于马克思.由于这些发现,社会主义已经变成了科学”2.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P2)马克思主义主要以唯物主义角度所编写而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分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受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创立的.3.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P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即本来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有三部分组成: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它的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其中的代表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二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其直接来源是古典政治经济学,其中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劳动创造价值。

三是科学社会主义:其来源是19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学说(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其代表人是西门,傅立叶,欧文。

4.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P1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1、其科学性是指它既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又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2、其革命性是指它是批判革命的,它把变革旧世界作为自己的任务和目的;3、它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必要前提和保证,革命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和归宿。

第一章时间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P26)物质运动和时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要点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要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要点导论1.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在其形成、发展和运用过程中经过实践反复检验而确立起来的具有普遍真理性的理论。

3.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4.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是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发展性。

5.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1)是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2)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3)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6.大学生应该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要有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1)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3)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他提供了对于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全面而深刻的思考。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3.存在和思维的关系包括哪些内容?(1)存在和思维究竟水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对于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2)存在和思维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4.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5.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指物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6.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

7.简述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3)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有统一性8.简述意识的能动作用。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4)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9.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为自学考试而整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为自学考试而整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重点资料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

公开问世的标志性著作是《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近代自然科学取得三大发现新成就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充分显露(客观条件);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阶级基础)。

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

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欧洲哲学的全部积极内容,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最直接、最重大影响的,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们代表了19世纪上半叶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其中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就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黑格尔是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有意识地叙述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哲学家。

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代表,是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来没有完全赞同和接受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只是吸收了他的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同时摒弃了他的抽象的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清除了他的理论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杂质。

英国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完成于英国工业革命后的19世纪初,创始人是威廉.配第,中间经过亚当.斯密的发展,到大卫.李嘉图结束。

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指19世纪上半叶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纲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纲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纲要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和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直接的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及其基础。

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派别及其历史形态。

3、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物质的定义;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时空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马克思主义的意识观:意识的起源、本质和能动作用。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4、实践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形式;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5、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发展的实质。

6、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对立统一规律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7、质变与量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意义。

8、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的本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9、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0、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不同作用。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及其意义;11、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革命、改革的历史作用;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面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科教兴国战略。

1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与党的群众路线。

13、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商品的二因素、劳动的二重性;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4、商品价值量的确定,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价值规律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以及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创新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要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发展。

2.哲学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历史形态。

3.唯物主义物质观的三个历史形态;物质范畴;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4.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5.实践及其基本形式和特点;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6.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观;发展观。

7.矛盾的基本属性及内在关系;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8.矛盾普遍性;矛盾特殊性表现;矛盾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及实践意义;主次矛盾、主次矛盾方面的辩证关系及实践意义(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原则)。

9、质、量、度;量变、质变的含义及把握度的意义。

10. 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实践意义。

11.规律,人与规律的关系。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12.主体、客体;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认识路线;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及意义。

13.真理及客观性;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及意义;真理与谬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及其伟大意义。

14.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及辩证关系;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及其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及意义;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原理。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及意义;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阶级、阶级斗争、改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原理及意义。

15.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价值量,价值规律,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16、劳动力商品的特点,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工资,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的意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7、生产集中,垄断;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作用;资本输出;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动因及后果;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

16劳动力商品的特点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三个方面;⑴劳动力商品形成条件的特殊性(人生自由,一无所有)⒈劳动者有人身自由⒉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必须靠出卖劳动力才能生存。

⑵劳动力商品价值构成的特殊性;⒈生活必须品价值;(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⒉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⒊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即劳动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构成和数量因各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历史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⑶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特点如下:⒈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源泉。

能为他的购买者创造剩余价值,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说,具有决定意义的是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所以解决资本总公式在形式上的矛盾所必需的条件是购买到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

⒉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一部分以劳动力的形式存在。

马克思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它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所以叫不变资本。

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它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并且生产出大于它自身的价值。

这样,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的价值发生了增殖,改变了原有的价值量,所以叫可变资本。

②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第一,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通过分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说明剩余价值不是全部资本产生的,而是可变资本产生的,是绝对和相对延长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

因此,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惟一源泉。

第二,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带来的,因此,考察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时,不应拿剩余价值同全部预付资本相比,而只能同可变资本相比。

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比就是剩余价值率,用公式表示:m…=m/v.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生产剩余价值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另一种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通过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延长工作日来增加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就是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来相对增加剩余劳动时间。

绝对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的出发点,因为只有在工作日已分割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基础上,资本家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价值。

工资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的意义,剩余价值”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的一切主要方面和矛盾发展的全部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灭亡。

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所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它直接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逻辑线索和基础地位:(1)与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派比较,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最大贡献是证明了“劳动的二重性”;(2)在劳动二重性的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3)在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并由此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

概括地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揭示资本主义从产生到灭亡的历史规律的基础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理论基石,是具有鲜明的阶级立场、为工人阶级争取经济和政治主体地位的学说。

马克思从“劳动是唯一的价值源泉”入手,无情地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的异化和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罪恶,并由此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结论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重大.第一,它从经济上建立了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的可行性和科学依据.从而为政治上对资产阶级的统治进行反对找到了方向和基础.第二,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础.马克思主义者哲学的一个主要的方面就是对异化的批判.而这个哲学观点的出现的经济学基础就在于此.第三,它马克思主义优势占有道义上的优势.而这种道义上的优势是政治合理性的根本基础.第四,它对未来社会制度的构想和设计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正是由于这一基本矛盾的运动,人类社会从低级形态发展到高级形态。

资本主义生产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化生产。

在资本主义社会,这个基本矛盾表现为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冲突。

一方面,个人的生产资料变成了由许多人共同使用的社会化的生产资料;另一方面,生产资料和产品却由资本家私人占有。

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断扩大生产资料和产品的社会化程度;而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之资本属性的必然性,却像幽灵一样横在这些资料和工人之间,阻碍着生产的物的杠杆和人的杠杆的结合,不允许生产资料正常地发挥作用,不允许工人合乎人性地劳动和生活。

大河奔流、坝垒横截,不是大河被阻就是坝垒崩塌,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矛盾,就是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根源。

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暂时缓解了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对生产力发展的制约,但是这个基本矛盾依然存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70页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大混乱,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过剩。

17、生产集中,垄断;为什么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自然而然走向垄断?1 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少数企业就联合起来实行垄断,获取高额的垄断利润。

2 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

3 激烈竞争给各方损失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间会达成协议,实行垄断垄断是从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中成长起来的。

在以自由竞争为基本特征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资本主义企业为了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必然会采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实行生产的专业化和协作,提高劳动生产率;在激烈的竞争中,大企业往往凭借自己在经济上的优势,不断排挤和吞并中小企业,使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劳动产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自己手中。

同时,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和股份公司的发展,突破了单个资本的局限,加速了资本集中的发展,从而也推动了生产集中的发展。

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则意味着企业数目减少,1个部门的大部分生产都集中在几个或几十个大企业手中,它们之间比较容易达成协议,共同操纵部门的生产和销售,从而使垄断的产生具有可能;由于少数大企业的存在,使中小企业处于受支配地位,少数大企业之间为了避免在竞争中两败俱伤,保证彼此都有利可图,也会谋求暂时的妥协,达成一定的协议,从而使垄断的产生具有必要性。

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走向垄断,是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一般的、基本的规律。

公元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已成为资本主义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

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1,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巩固和扩大垄断地位2,竞争的手段更加多样3,竞争更加激烈,破坏性大4,竞争的领域遍及各个领域和部门厂商众多,互不依存,产品差别,. 进出容易,可以形成产品集团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垄断与非垄断竞争并存,垄断企业与非垄断企业的控制与反控制的竞争,国内竞争与国际竞争并存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金融资本就是产业资本、银行资本在生产集中和垄断基础上的融合。

是产业资本在扩建过程中和银行资本;产业资本在多元化的产业延伸过程中和银行资本;产业资本在收购、兼并、重组过程中和银行资本合。

金融寡头是指掌握着庞大的金融资本,并在实际上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政权的大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金融寡头是垄断资本主义的真正统治者。

金融寡头的全面统治表现在经济、政治、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在经济领域,金融寡头实行全面统治的主要手段是“参与制”。

“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个人联合”的方式实现的。

工业垄断资本与银行垄断资本日趋溶合为金融资本,金融资本的进一步集中又形成金融寡头。

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垄断利润是以垄断价格出售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价格扣除成本的余额.垄断价格是指垄断组织依靠自己在经济上的垄断地位所制定的能够带来垄断利润的价格。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作用;(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最早出现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初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