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学生评价论文

合集下载

新课程标准论文范文3篇

新课程标准论文范文3篇

新课程标准论文范文3篇

新课程标准管理论文

一、吃不透新课标理念

小学语文教材上有这样一个要求学生续写的作文练习:一天早晨,我穿着新衬衣去上学,结果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一个小女孩拿到教师批改完的作文后哭了,成绩不好。因为她写的是她的同桌不小心在她的新衬衣上蹭上了圆珠笔油。老师的评语是:选材没有积极意义,故事太平淡。班上的高分作文中一个写的是在公共汽车上与小偷搏斗,结果新衬衣被撕坏了;一个是扶老奶奶过街时,老奶奶吐在她的新衬衣上了。

其实小女孩写的作文才应该是高分的,因为它才是最真实的。

也许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按照新课标要求,学生的作文立意要高,但是老师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真实。于是这样的一个作文题目在老师的引导下变成了一个叫人说谎的题目。教师吃不透新课标理念而把理论强加到学生头上的行为是很危险的。

二、机械套用理论模式

新课标的评价体系要求评价要全面关注学生的学习历程,及时给予关注和鼓励,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于是有一些人就把赞扬变成教育评价鼓励的惟一方法,毫无原则地在课堂进行“批发式”的表扬。这就有违赞扬的初衷,不但不会有鼓励引导的作用,甚至还会影响到学生的积极性和上进心。

曾经有一个老师说过:“陶行知对犯错误的学生还奖以糖果呢,我美言学生几句有什么不该?”其实,那个带有一定正义感的同学打人后认识了错误,陶行知对依嘱前来的学生奖以糖果,是以严肃的要求为前提,且奖中带有引导的,不是毫无原则和目标的滥奖励。教师只是形而上地模仿,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三、缺乏对社会环境的关注

营造一个让孩子成长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很重要。传统的中国父母忽视了孩子作为社会人的成长过程和孩子独立人格魅力的培养,因此我们的素质教育还应该加强整个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力量的建设和发掘,继而充分发挥这一巨大资源的作用。

新课标理念下学生数学学习评价论文

新课标理念下学生数学学习评价论文

新课标理念下的学生数学学习评价浅探

【摘要】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结合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和本人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感悟,从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评价观、评价内容、评价原则三个方面阐述了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全面、客观、科学、有效地评价。

【关键词】新课标数学学习评价

一、树立正确的评价思想,是教师确立学生数学学习评价观的前提

评价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教育才是目的,评价是为了教育。对学生而言,评价的意义在于正确地、全面地了解自己的数学学习状况,包括以下方面:数学认知方式、数学理解水平、综合数学能力、数学活动质量、思维发展状况、现有的数学水平与课堂要求达到的目标之间的差异、数学学习困难及其原因,以便调整自己今后的学习策略。对教师而言,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包括认知特点、发展现状和未来倾向;了解自己的教学实际效果是否与预期的相吻合,以便对今后的教学做合理的调整和完善,甚至进行根本的改变,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二、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是教师对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的关键所在

1、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在新课标理念下,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评价,应该考查学生是否

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与合作,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进行思考,能否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否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活动过程和所获得的结论,是否有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想法,是否能反思自己的活动过程并提出一些新的问题等。

2、要重视对学生数学思维过程的评价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思维活动的强弱,决定一个人的思维品质和逻辑推理的能力。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是否能积极主动地独立思考,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数学思维策略、水平和思维品质。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论文

浅议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评价

“究竟什么样的课才算一堂好课?”,用叶澜教授的一句话来形容就是“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所谓活力,即师生生命的创造力。那么进行课堂教学评价就应看课堂上师生是否具有活力,是否具有创造力。

而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在评价主体上只是教育管理者、学校或同行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做出分数高低的评价,教师被排斥在评价主体之外,当然把对课堂教学最有发言权的学生也抛在一边;在评价维度上,只注重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素质的评价,主要是看教师讲得如何,看教师把教材教得如何,很少甚至没有涉及到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学得怎样,完全忽视了其知识与技能是否得以迁移,是否在道德、情感、个性等方面得到发展。这种课堂教学评价既影响教师专业的发展,也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更谈不上“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因此,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树立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即以“学”评“教”的思想。课堂教学不是教师单人表演的过程,而是师生沟通、合作、交流互动的过程;应该是师生共同经历成长的过程。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一要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不仅是教育管理者、学校或同行对课堂的评价,也应是教师个人和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二要注意评价维度的多元化:一堂课的好坏既要从教师角度评价,更要从课堂的主体——学生发展情况来评价。

一、评价的主体多元化

建立教师、学生、同行、专家、家长共同参与的有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是新课程教学评价所要求的重要内容而根据我校是农村高中的实际,专家、家长参与不太现实,因此,只能建立教师、同行、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

构筑新课标理念下发展性评价体系论文

构筑新课标理念下发展性评价体系论文

构筑新课标理念下的发展性评价体系(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鹿鸣小学 324000)

【摘要】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评价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将评价与教学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起来,很好地体现与落实当前评价的新理念,建立促进小学生发展的英语学科评价体系,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评价体系;发展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169-01

一、评价理念

英语课程的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的有效监控。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表现,建立信心;使教师获得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适当的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使学校即使了解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改进教学管理,促进英语课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二、评价原则

2.1评价主体多元性。发展性评价鼓励学生、同伴、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评价,实现多元全体的多元激励作用。在多元主体评价中,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让每朵小花都竞相开放。

2.2评价方法灵活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风格差异,灵活运用问卷调查、建立成长档案、学习效果自评等多种有利于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发展的非测试性评价手段。

2.3评价过程生成性。教师应根据学生在课堂生活中的表现和学生个性的差异以及课堂新生成的目标,对学生进行随机的口头激励性评价,激发学习热情,保持学习兴趣。

三、具体操作

3.1基本准备

3.1.1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全班划分为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选出小组长,集体讨论取一个组名,并一起合作配上相应图画,设计一个组标,写一句勉励用语。

论文模板参考:新课标背景下课堂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论文模板参考:新课标背景下课堂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论文模板参考:新课标背景下课堂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以及义务教育各学习领域16门课程标准(2022年版),2022年9月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新课程最大的亮点是提出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在以核心素养为理念的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要实现“四个变革”:变革教育理念,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变革教学过程,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变革教学方式,把知识学习与学科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变革教学评价,以评价优化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学习。所以,核心素养下的新教学有“四个特点”:教学目标上,强调从知识本位走向核心素养本位,确立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学与教的关系上,强调从以教为主走向以学为主,建立学习中心课堂,实现以学为本,因学论教;学习方式和路径上,从凸显“听讲”到强调学科实践,构建实践型育人方式;知识内容上,强调从知识点教学走向大概念教学,立足知识统整,推进大单元、大主题教学。结合《长治市教育局关于新时代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新课标背景下的课堂我们如何深化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呢?

一、转变“教”的方式,实现“教师主导”

倡导启发式,注重因材施教,是我国千百年来的优秀教学传统。在课堂教学中,教与学是一体两面,没有教师真正的教,就没有学生真正的学,没有教师高水平的教,就没有学生高水平的学,学离不开教。肯定地说,新时代的学本课堂更加强调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在课

堂上聚焦“目标导航,问题导学,路径导引,评价导向”,进一步落实“目标、问题、评价、支架、方法、环境”六个指导要素。

教学论文—浅谈新课程下的新评价

教学论文—浅谈新课程下的新评价

教学论文—浅谈新课程下的新评价

新课程“以生为本,促进发展”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课堂教学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课堂教学评价较之传统的评价也开始悄悄变脸:我们欣喜地发现评价不再是单一的老师评价学生,更多了一些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甚至学生对老师的评价等,评价正由教师单一主体走向多元主体;评价内容也不再仅仅着眼于学生知识能力的提高,能力的形成,还开始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的方法、态度,情感的体念,价值观的形成等;课堂评价较之以往,开始更注重它的激励和启发功能,课堂氛围民主和谐,不断有思维的火花闪现……这些无不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着积极的影响,课堂教学也因评价而变得精彩纷呈。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课堂评价中也存在着一些误区,如无原则的表扬太多;一味强调张扬学生个性,忽略了文本价值取向;评价缺乏诊断功能;语言华丽有余,真诚不足……几年的教学实践让我在反思中对课堂评价有了些许自己的理解。

一、评价要投入真情,忌虚情假意

每个学生都是充满生命活力的独特个体,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世界,虚情假意、敷衍了事的评价能应付一时,但长时间没有真情的评价,又怎能获取学生的真心?又怎么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充分感受老师的期待?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长此以往,只会弱化评价的激励功能,淡化师生关系,削弱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因此,语文课呼唤教师投入真情的评价,只有真情实意的评价才能使学生在评价中感受到教师殷切的期望,潜移默化地受到情感熏陶,不断激发学习语文的热情。以下是执教《珍珠鸟》的片段:

师:让我们打开课文,看看是怎么写珍珠鸟的。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论文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原有的教学方式,成为学生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感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让学生通过我们的课堂教学,学有价值的数学。

标签:小学数学新课程理念教学方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但课程改革带来的不仅是变革,在探索中也带来了不少争议。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在困惑中不断地反思,在实践中不断地思考-新课程理念下该如何进行数学教学?下面结合自身近年来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感受。

一、更新观念,转变教师角色是根本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面对新课程改革,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在课堂上,我们应激发学生积极回答老师问题的欲望,给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真实想法的机会,变”一言堂”为”群言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以前研究教材,我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考虑怎样把教材上的知识点教会学生。现在,我完全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分析每个知识点,考虑的是学生该怎样学?学生怎样带着兴趣去学?

小学教学中的许多概念,来源于生产和生活实际,概念教学应尽量从实例引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可让学生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度,问学生黑板的长度是多少米。学生度量的结果是3米多,那么不够1米的部分用小数怎样表示呢?就容易诱导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为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如”除数是两位数商中间有零的除法”,例题教学前让学生运用判断商是几位数的方法,说说3264÷24=16的计算结果对不对,设下”计算结果错在哪里”的疑惑,激起学生想学的兴趣。

新课程下对学生评价论文

新课程下对学生评价论文

新课程下对学生评价的探索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全新的理念,在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评价、实施等方面都作了重大的改革与调整。为了保证新课改能够顺利实施并取得满意效果,构建符合时代精神、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已成为课程改革的关键要素之一。评价的目的在于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但要促进学业上的进步,而且要推动人的潜能的开发;评价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在评价中得到教育、改进和提高,增强自信;评价的主体不再只是教师,还要有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等。因此,我们在立足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上,必须积极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科学的评价机制。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评价进行了探索:

一、评价目标群体化。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知识与技能,更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此我们确立了目标群体化的评价内容,改变了以往“一卷定终身”的评价方法,我们的具体做法是:通过学生自评、教师点评、谈话、家长参评,小组互评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更多地反思自己,改进学习行为。形成多样化的评价主体,注重评价的全面性。以往,教师是学生评价的主体。而学生评价主体的多样化是新课程的基本要求。学生评价主体的多样化意味着学生评价不是教师一个人说了算,而是一个群体参与的过程,这一评价群体是由教师及其群体、学生同伴及其群体、家长和

学生个人等构成的。我们将学生的一学年学习时间划分为4个阶段,针对学生的学习、纪律、思想、劳动等方面设计成表格,展开阶段性评价,尽可能在内容和形式上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全方位、多层次、发展性地评价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这种评价除了能反映学生的阶段特征外,还能反映学生的连续特征,既能记录学生的阶段发展情况,又能记录学生在整个受教育过程中的各方面发展情况,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教育的评价职能,不但对学生的努力做出肯定,也指出了今后需要注意的问题,使评价落实到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去。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万物成长春风起,新课程理念犹如一股春风在江苏大地上荡漾,在两年多的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地感受到这股春风的和煦与温暖,使我能积极投身于这场课程改革的行列,在实践

与探索中感情她的震憾与美妙,在这震憾与美妙中更明白了历史老师的任务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基础性的历史知识,使之掌握基本的学习历史的技能和方法,更重要的是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人文素养的培养。创造力,是指独特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特殊能力,也是一种高级能力,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特别是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正向深层次发展的今天,如何培养学

生适应未来社会是全社会所共同关心的话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学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中学历史内容广博,是

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素材。经过这两年多的教学实践,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获得了初步的成功,形成了几点浅见,愿与有志于新课改研究的同仁探讨。

一、善于设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一般来说,有创造力的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而好奇心又是激发创造力的动力,学生的好奇心往往来自于教师的设疑,现在的学生

思维较为活跃,知识面较宽,因此,在强调创新教育新课程理念下,

教师如何设疑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前提。历史是以历史事件和人物为主要内容的基础学科。对于以前的社会,学生都有一种探求、渴望了解的欲望。因此,教师在讲授知识时,可以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

设置一些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如在讲授法国大革命有关内容时,针对当时的土地问题,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假如你是罗伯斯庇尔,你将怎样制定有关土地问题的政策?”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创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有一定深度的问题,让学生有利用原有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机会,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大胆地历史事件的形成过程进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思考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思考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思考

一、教学评价的功能种类

教学评价是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方面的意义。针对学校而言,教学评价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学效果。对于学生而言,教学评价可以使学生及时得到学习效果的反馈信息,明确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之处,便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样。对于学生家长而言,教学评价可以使家长了解子女在学校的各种表现,以便配合学校进行教育。

教学评价的种类主要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主要是在新学期开学伊始时对学生现有的状况进行评价。通常所用的摸底考试等,就属于这种评价。这种评价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有针对性的组织教育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形成性评价,主要是指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发展情况及时作出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是在每个阶段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的总结、也成终结姓评价。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评价,提倡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

二、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策略

1 巧用表扬和批评的评价策略

评价要发挥正面的教育意义,给学生创造一种强有力的激励机制的环境,促使学生奋发向上的情境。小学生心灵脆弱、敏感,我们习惯用鼓励、表扬的评价,尽量少批评学生,以免伤害他们幼小的心灵,影响他们身心健康成长。我认为,表扬和批评都对学生有利,

就看教师如何把握了,这也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一门技巧。教学评价不能走极端。如果只表扬学生,会滋生学生的傲慢思想,没有了教师的约束,认为“我就是对的”,缺乏谦虚的心态。或者教师在表扬学生的时候表现出对好学生或者好的表现的夸大,会给学生产生教师只重视、喜欢好学生、好表现的印象;如果只批评学生,会让学生有挫折感,认为好的表现教师看不到,一犯错误就被教师抓住了,有自卑感,没有了学习的积极性。或者教师对学生的错误小题大做,批评不休,会让学生对教师望而生畏,即使接受教育也是小心翼翼,学习的热情降低,不敢放开手脚去学习。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论文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论文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论文

摘要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以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应运而生。中小学

阶段对其进行综合性素质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的评价体系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更有助于学生多方位发展,也就是说综合素质评价是一种更科学、更健全、更有激励性的

评价体系。此研究旨在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提高各个方面综合素质,帮助学生

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培养能力,促进多元化发展。改变传统评

价学生模式,促进提升学生综合发展。

关键词

评价综合素质学生

一、研究目前教育现状

教育部早在2002年就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

指出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近年来,中小学生的综合评价改革也在不断

推进,中小学生的综合评价是全面反应学生的发展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目前,很多学校的传统评价和考试制度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实施,他们在社会压力和功

利主义的影响下,不得不只追求荣誉和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综合发展。因此,为了让学

生成为一个真正健康,适合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的人,多元化多方位的综合素质评价机制

已迫在眉睫。

二、转变教育观念是前提

打破传统评价和考试制度,突破社会压力和功利主义的影响,发展孩子们的天性,让

孩子们成为一个真正健康,适合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人。

三、制定综合素质评价标准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教育评价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素质教育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书”、“学生素质发展记录册”、“学生成长记录袋”等。但是这些评价都缺少一个评价标准,因此评价出来的结果并不科学。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开始在教育领域运用“档案袋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呼唤有效评价学生渠道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呼唤有效评价学生渠道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呼唤有效的评价学生渠道

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

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

关键词:新课程;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2-128-01

新课程强调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使评价不仅

要关注学生在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国发现和发展学生

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

信,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评价提倡鼓励性评价,倡导关注

学生个体间发展的差异性和个体内发展的不均衡性,评价内容多

元、评价标准分层,重视评价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本人在

教学中,努力把积累的经验活化为自己的能力,处处思考如何正确、

恰当地评价学生,以激励学生不断向上、不断完善自我。

一、即时赏识性评语评价,扬起学生自信的风帆

即时赏识性评语评价是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即时进行的一种评

价。针对学生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各具有特色的表现和这样那样

的问题,进行及时、准确符合个性的评价和引导,把握转瞬即逝的教

育时机,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树立自信。

记得刚接本班学生不久,我就发现黄秀萍同学在语文课上表现

相当出色。她对问题独到的见解、出色的口语表达都给我留下很好

的印象,但是,她每次日记写得都很少,书写也比较随便,给人感觉

就是没用心去写,是在应付作业。于是,我在她的日记评语中写道:“老师觉得你是个语言表达很好的学生,凭借你的能力,你的日记

新课程理念下作文修改评价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作文修改评价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的作文修改与评价

新课程改革以来,面对“半壁江山”的作文老大难,很多语文教师提出了多种改革措施。有的提议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积累感受生活;有的提出应科学地指导学生阅读,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有的提出了应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形成,提出“要作文先做人”;还有人提出作文就是勤学苦练,多写多练必见成效;更有的教师为坚持让学生写日记,班手抄报等手段开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以上这些观点和做法都有可取之处,在实践中特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我个人认为要想让学生的写作能够迅速及时有效,不在于训练的数量的多少,而在与写作的质量上,讲功夫用在作文的修改于讲评上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在教学中,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究竟该怎样进行作文的修改于评价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转变学生的作文观念

很多学生有这样的想法,作文写完就拉倒,他们往往是出于应付了事,敷衍塞责,没有多少学生认真的用心去写,用思想去感悟,所以写作文成了挠头的事情,往往处于心中有笔下亡的窘境。其实作文就是斜自己心底的声音,是与别人分形的过程,而怎样的表达更加流畅,怎样的方式更容易被别人接受,这就血药在写作的过程中不断反复的推敲,琢磨,反复的修改锤炼,只有这样才能写出“人人心中有,惹人人笔下王”的作品来。让学生明白这样的道理:写

作文不是一挥而就,一蹴而成的,是需要反复琢磨修改的过程。

二.指导学生修改作文

第一步是教师要科学安排作文讲评。这里说科学安排,主要是指作文讲评的方式有多种,教师要根据不同情况而定。在大课堂上统一讲评是一种,跟学生在小范围内或者单独交流也是一种。不管采用那种方式,讲评作文的关键是教师要独具慧眼,首先在学生的作文中发现亮点,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语文教师面对的是中学生,他们的作文不可能非常完善,一篇千八百字的作文,只要发现有“亮点”,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在“亮点”处下功夫,在有“亮点”的地方研究琢磨,反复充实提高,直到作文达到一定水平为止。那么,什么是文章的亮点?我以为,中学生的作文,其亮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体现在文章的真情实感上,其次是体现在学生面对生活的独特发现上。有可能是作者对生活细节的一些真实感悟,也有可能是作者对大千世界的某一种发现。而教师的任务是发现学生作文的亮点,在给与充分肯定的同时,再委婉而真诚地指出其作文中的不足,这样学生容易接受。一般情况下,我们面对学生作文中的不足,最好是在小范围或者面对个人时详说,在众多同学面前最好是略说,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自尊心和心理承受能力。三.积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反复修改

2019年体育论文:新课程理念下中学体育学习态度、情意与合作精神评价分析.doc

2019年体育论文:新课程理念下中学体育学习态度、情意与合作精神评价分析.doc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体育学习态度、情意与合作精神评价分析

摘要:对义乌市中学体育教师进行态度、情意与合作精神评价实施现状调查,结果表明中学体育学习态度、情意与合作精神评价落实存在问题,以建构主义理论、教育目标分类学为理论依据,划分态度、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的目标层次,建立针对性、可操作性、代表性的中学体育学习态度、情意与合作精神评价标准,以便中学体育教师对中学体育学习态度、情意与合作精神评价的更好的操作与运用。

关键词: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评价标准;中学体育

一、问题提出及意义

体育课程改革之后,学生的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有关要对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评价正逐渐被一线体育教师理解和接受,然而新课程标准对体育学习态度、情意与合作精神的评价没有明确规定标准,没有落实到具体的内容和具体操作方案上,使普遍体育教师感到无从下手,仍然看到体育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重视对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考评的普遍现象,体育教师认为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容易操作有标准可依,而体育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评价是没有标准的。评价标准对评价发挥着规则导向、内容界定、结果评定等重要作用,是评价有效实施的依据。怎样的体育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评价最合适,评价标准是不够完善,是需要不断探索和深入研究的,如何加强它的具体化、可操作性,真正做到客观、全面、准确、合理地评价学生体育学习态度、情意与合作精神的情况,是值得广大中学一线体育教师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随机抽取初中、高中70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70份,回收65份,回收率为92.9%,其中有效问卷61份,有效率为87.1%。访谈,听取、征求一线

新学生写的评课范文推荐9篇

新学生写的评课范文推荐9篇

学生写的评课范文推荐9篇5

学生写的评课范文第一篇

今天我们有幸听了中心小学龚老师的一节数学课,我觉得这节课质朴文华,耐人寻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的和谐统一。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去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让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应用意识,同时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培养符号感。从这节课的教学实施上看,基本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和兴趣。

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自主探索。

新课伊始,教者运用多媒体出示了等宽不等长和等长不等宽的两组长方形,通过观察,让学生初步感知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系,为学生探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做孕伏和铺垫。在例1的教学中让学生小组合作:用若干个小正方形摆三个不同的长方形,填表并交流所摆的长方形的.面积各多少平方厘米?然后通过例2的教学,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测量、观察、汇报交流测量的方法和结果:可以沿着长摆一行,共用5个小正方形;沿着宽摆一列,共由4个小正方形,说明每行5个小正方形,共可摆4列,共需要摆20个小正方形,面积就是20平方厘米,最后出示试一试中的长方形,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想法,再向全班同学汇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小组讨论:通过刚才的实践和合作学习交流,你们觉得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怎样求长方形的面积呢?总结抽象概括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学生评价综述

学生评价综述

新课程中小学生评价研究文献综述

[内容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以“学生为本”的先进教学理念早已深入人心,渗透到教育的各个领域,学生评价是其中最为关键也是争议较多的一部分。本文主要就我国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学生评价研究情况进行文献综述。作者搜集了近五年关于学生评价的20余篇论文,在阅读和梳理过程中发现人们现已普遍认可学生评价应多元化,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学生评价功能多元化,学生评价内容多元化,学生评价方法多元化,学生评价主体多元化。

[关键词]新课程;学生评价;多元

教育的服务对象是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新课改在学生评价方面特别提倡“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1] 因此,新课程一改原本过分注重知识传授的传统做法,将重心转向关注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方法和过程以及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构建一个统筹全面、兼顾个性、激励发展、及时有效的多元学生评价体系。

一、关于学生评价的理论研究

1.多元智能理论

1983年,加德纳在《职能的结构》中提出,人有七种智力:言语一语言智力、逻辑一数理智力、视觉一空间关系智力、音乐一节奏智力、身体一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随后,加德纳又把自然智力和存在智力纳入到多元智力的框架中,形成了九种基本界说。加德纳认为,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上述几种智力,而各项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则表现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多元智能理论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即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和可取之处,教师应从多方面去了解学生的特长,并相应地采取适合其特点的有效方法,使其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评价目的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评价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传统观念对学生的评价只不过是通过纸笔测验,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学业好坏甚至包括其他方面的唯一尺度和标准,况且所谓的标准答案规定太死,学生不能有任何异想天开的余地,否则只会落一个大红叉,这样势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束缚着教师的手脚。新课程强调过程性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里有这样一句话:低估儿童的潜能比高估更可怕。因此,老师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应及时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在对学生的评价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新课程强调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重视自我评价,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以下是《寒假活动》评价一览表:亲爱的同学们:

这种评价模式一改以往管理者为主的单一评价主体的现象,强调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模式,使学生自己对学习过程也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做到自我反省,而家长也必须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来,起到督促作用,同时也可以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状况。老师对学生的活动评价不再是以往的那种单一的纸笔操作,除此之外,还应有激励性评语。目前,世界各国的教育评价逐步成为由教师、

学生、家长、管理者甚至包括专业研究人员共同参与的交互过程,这也是教育过程逐步民主化、人性化发展进程的体现。

二、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从2001年至今,我们对实验学生的学业评价不仅关注他们的学业成绩,而且还包括平时成绩等。如学期末对学生的评价就分为两块,书面测试(约占85%)+开放性试题(约占15%),开放性试题是根据学科的不同特点提前发给学生,学生在完成书面测试题的同时连同开放性试题一同交回来。考试形式有开卷、闭卷等。我县以村中学作为国家中考试点,他们对初三学生的学业评价分为三部分:中考成绩(75%);物理与化学实验操作能力、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体育测试(15%);平时成绩(10%)。他们将这三项成绩按百分比分别赋予相应的分值,加起来算作学生的总成绩。

三、评价时机的全程化

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仅在学习过程结束之后再进行,而必须伴随于教学过程之中,这就需要教师随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反应,及时给予必要地、适当地鼓励性、指导性的评价。比如孩子们在学《科学》活动中,教师应适时根据学生某一活动的表现,直接对其结果作出评定。这种评定可以是描述性的,也可以是程度、等级或数值。如学生在科学探究方面有突出表现,可给予探索章;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有突出表现,可给予创新章;在科学知识学习方面有突出表现,可给予博士章。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对学生的评价要从单纯通过考试给学生一

个阶段的学习情况作鉴定,转变为运用多种手段进行过程性的评价。评价重心逐渐转向更多地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索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关注学生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只有关注过程,评价才能深入学生发展的进程,及时发现学生在发展中的问题、所做出的努力以及获得的进步,这样才有可能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和提高进行有效地指导、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与此同时,也只有在关注过程中,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才能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形成,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山西省曲沃县教育局教研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