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合集下载

高二下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高二下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A.中国人民解放军任何时候都将不遗余力地维护祖国的统一。

B.“网上追逃”,使那些潜逃犯在劫难逃,纷纷落入法网。

C.李明考上了重点大学,亲朋好友弹冠相庆。

D.回顾千年往事,一个刻骨铭心的难忘的教训就是:过去耽误的时间实在太多了! A.薄赆(j ìn) 缜(zh ěn)密掎(q í)角之势 弥(m í)天大慌 B.窥伺(sh ī) 鼓唣(z ào) 孽(ni è)根祸胎胜券(ju àn)在握 C.憨(h ān)顽 嗔(ch ēn)视 纨绔(k ù)子弟 杳(y ǎo)无音信 D.叱咤(zh à) 鸽翎(l íng) 乍(zh à)暖还寒 踉踉跄跄(c āng)高二下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30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 . . . . . . . . . .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装桢 搭讪 颐指气使 越祖代庖 B.连袂 讥诮 连篇累犊 慨莫能外 C.莅临 涎皮 浅尝则止 怨天尤人 D.罪愆 谂知 分毫不爽 蜗角虚名 3.下列句中括号内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

B.她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陶醉于成功的光荣,陶醉在人们对她的赞美和 (羡妒)所形成的幸福的云雾里。

C.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干枯的小眼睛一看祥林嫂的 额角,又钉住她的眼。

D.实在,虽然我们(安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 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4.依次填入下列文中画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这两兄弟昨晚上同时到碧溪去, _______作哥哥的走车路占了先, ______也不肯先开 腔唱歌。

一定得让弟弟先唱。

弟弟一开口,哥哥_____明知不是敌手,_______不能开口了。

高二语文第一单元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二语文第一单元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二语文第一单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本大题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韶光sháo杜撰zhuàn 朱拓tu百无聊赖lài 嫡亲díB.监生 jiān 惴惴zhuì俨然yǎn 少不更事jīng 押解jièC.间或 jiàn 形骸hái 谬种miù沸反盈天fèi 桅杆wéiD.陈抟 tuán 驯熟xùn 炮烙pào 咀嚼鉴赏jǔ黏液nián解析:A项,拓tà;B项,监jiàn,更gēng;D项,炮páo。

答案:C2.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今年夏天的餐饮市场被福寿螺搅得沸反盈天,从6月底至今,先后有130多人因此染上了广州管圆线虫病。

B.往东转弯,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鳞次栉比,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与贾母处不同。

C.老头儿看见它来到,知道这是一条毫无畏惧而且为所欲为的鲨鱼。

D.好在她现在已经再没有什么牵挂,太太家里又凑巧要换人,所以我就领她来。

——我想,熟门熟路,比生手实在好得多……解析:A项,沸反盈天:形容喧哗吵闹,乱成一片。

B项,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

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此处应为“轩昂壮丽”。

C 项,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意行事。

含贬意。

D项,熟门熟路:熟悉门径,了解情况,很有经验。

答案:B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黛玉的生活正如探春所说,外头看着光鲜,其实十分难熬。

但是她也有着青春少女的活泼热情,并非终日都只在哀愁之中。

B.林黛玉幼年丧母,体弱多病,红颜薄命身世可怜。

在与薛宝钗的竞争中,她所缺乏的,一是没有健康体格,二是不够温柔大气。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以文为诗,就是把古文的章法和句法应用于诗歌创作之中,但凡古文中能用到的内容和形式均可用于诗歌之中,使诗歌具有散文的容量和气势。

阎琦先生在《韩诗论稿》中说道:“所谓以文为诗,主要指诗多赋体(叙事体)、好直说、以古文章法句法为诗,诗兼有散文体裁。

”阎先生指出用以文为诗的艺术手段作诗,会使诗歌中包含散文体裁,也就是便诗歌在形式和内容上看起来具有“散文化”倾向。

大致说来,韩愈诗歌以文为诗的艺术手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盛唐,无论是题材、形式都已经非常完善。

在诗歌创作方面,只有变通,才能继续将诗歌艺术发扬光大。

韩愈等晚辈诗人就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在创作传统诗歌的同时,他们尝试摆既盛唐诗歌的束缚,在诗歌创作中尝试改变盛唐诗歌整齐、工整的形式,并加入跳跃和闪烁的元素,使诗歌的语言改变整齐划一的局面,以古文的章法和句法为诗,改变诗歌的艺术效果,使诗句可长可短。

形成错落之美。

后人在提到韩愈诗歌特点的时候多提到其诗歌的奇崛和怪异,而简短而又近古的诗歌多被忽视,因为在唐代,大多数诗歌在格律和韵律方面有较高的要求,而周古文的章法和句法为诗,和传统诗歌创作不符,有悖于主流诗风。

在韩愈诗歌创作尚未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这类诗歌难免会被人误解,甚至被人否认,认为不是诗歌而近于文,而这恰恰是韩愈在盛唐诗歌的基础上对诗歌创作的开拓和创新。

正是早期的这种尝试性的创作为其诗风的形成和后期的大力发展奠定了基础。

如果说用长短句是尝试着用写文的办法来写诗,那么用散文的谋篇布局来写诗便是对诗歌大刀阔斧的改革了。

韩愈在诗歌创作中,把散文的谋篇布局、起承转合的气势运用得淋漓尽致,把散文描述事物的手法、描绘人物的功能以及栩栩如生的状物的笔法也应用于诗歌创作之中。

罗联添也说:“韩愈所以多作古诗,少作近体,是固近体篇幅短小,又有格式限制,不易发挥其才力,也较难于表现雄伟奇崛的气势风格。

高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单元练习高二下册人教版语文试题下载

高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单元练习高二下册人教版语文试题下载

高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单元练习高二下册人教版语文试题下载试题预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姓名班级得分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30分)1、选出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A拗开(ào)丛冢(zhǒng)肩胛骨(jiā)庾毙(yǔ)B蹩进(bié)搔痒(sāo)乖角儿(jué)攫取(jué)C搭讪(shàn)尽量(jìn)恪守(kè)发怔(chēng)D踌躇(chù)踉跄(qiàng)竦然(sǒng)咳嗽(soù)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誊写簇新尴尬鞠躬尽瘁B、懊脑褴褛踌躇惊慌失措C、锁碎攫取惬意冠冕堂皇D、黯淡怂恿账簿密而不宣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陈奂生进城,并不象走进贾府的林黛玉那样,首鼠两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B.当葛朗台把一把路易摔在床上的时候,葛朗台太太和女儿面面相觑,莫可名状。

C.自由市场开放了,他不投机倒把,卖一点农副产品,冠冕堂皇。

D.他开始显得老态龙钟,可是守财奴的脾气依旧由本能支持在那里。

4、.指出下列句子中破折号所表示的意义错误的一项:()A、他(指夏四奶奶)想了又想,忽又流下泪来,大声说道:--“瑜儿……”(声音的延长)B、(小栓)十分小心的拗开了,焦皮里面窜出一道白气,白气散了,是两半个白面的馒头。

--不多工夫,已经全在肚里了。

(引起下文)C、夏三爷真是乖角儿,要是他不先告官,连他满门抄斩。

现在怎样?银子!--这小东西也真不成东西!……(意思的递进)D、(华大妈)再往上仔细看时,却不觉也吃一惊;--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围着那尖圆的坟顶。

(解释说明)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空白处恰当的一项是()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入衣袋,又在外面()了两下;便()上灯笼,吹熄灯盏,走向里屋子去了。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单元检测试题.doc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单元检测试题.doc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单元检测试题命题:黄华韵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咳嗽.(sou)搭讪.(xiān)攫.取(jué)丛冢.(zhǒng)B.赝.品(yàn)着.凉(zháo)证券.(juàn)誊.写(téng)C.滞.钝(zhì)晕眩.(xuàn)矜.夸(jīn)惬.意(xiè)D.打烊.(yàng)尴.尬(gān)轶.事(yì)乖角.儿(jué)2.下列词语运用准确的一项是()(1)住宅的寒伧,墙壁的,家具的破旧,衣料的粗陋,都使他苦恼。

(2)她在妇女们所认为最美满最甜蜜的胜利里。

(3)原来就是佛来思节夫人,她年轻,她美丽动人。

(4)她梦想那些宽敞的客厅,那里陈设着的木器,珍奇的古玩。

A.黯淡陶醉依旧依旧精巧B.黑暗沉醉依然依然精美C.黑暗陶醉依然依然精巧D.黯淡沉醉依旧依旧精美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小说的每次发展、进步都是由优秀的文人作家参与、加工民间创作,向民间学习而取得的。

B.二十二年的艰苦生活,使高晓声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农民,加深了他对农村和农民的了解,为他后来的创作提供了丰厚的生活积累。

C.这篇小说描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发生的深刻变化,展示了农民改善生活的复杂心灵世界。

D.《药》一文,描述了革命党人为群众牺牲了生命还得不到群众理解。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孔乙己》、《药》、《〈呐喊〉自序》、《狂人日记》、《阿Q正传》、《社戏》、《一件小事》均选自《呐喊》,《祝福》选自《彷徨》,《狂人日记》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B.莫泊桑,19世纪后半期法国杰出的短篇小说作家,素有欧洲短篇小说大师称号。

他著名的短篇小说有《羊脂球》、《项链》、《人生》和《漂亮的朋友》。

高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高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第一单元质量检测试题参赛试卷说明:全卷共六大题:18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 40分一、选择题(24分每题4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祈祷..(qídǎo)地壳.(qiào )央浼.(miǎn)搠.到(shuò ) 酒馔.(zhuàn)B.尴尬..(gān gà)赍.(jī)发傩.(tān)戏泅.(qiú)水糍.(cí)粑C.拮据..(jié jū)埋.(mái)怨蚱.(zhà)蜢悖.(bèi)时角隅.(ǒu)D.怂恿..(sǒng yǒng ) 玉扃(jiōng)踯躅.(zhú)迤.(yǐ)俪讥诮.qiào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安然无恙陶治力能扛鼎氽着 B.哀声叹气俨然六神不安绰约C.战战兢兢体统闷闷不乐萦纡 D.垂头丧气谗言诚皇诚恐伶俐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虚词: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翠翠正坐在门外人石上用棕叶编蚱蜢、蜈蚣玩:见黄狗先在太阳下睡着:忽然..醒来便发疯似的乱跑:过了河又回来:就问它骂它。

B.且因为那人比渡船老人更孤单:身边无一个亲人:也无一只狗:因此..便约好了那人早上过家中来吃饭。

C.但是另外一件事: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

D.那水上名人同祖父谈话时:翠翠便.装作眺望河中景致:耳朵却把每一句话听得清清楚楚。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附庸风雅的人主观意图是为了装点门面:但他们不去学野蛮:却来学风雅:也总算见贤思齐:有心向善:未可厚非....。

B.据报道:目前上汽已经派遣相关人员进驻烟台车身厂进行接收准备工作:国产蓝龙轿车很快就会全面推向市场:山东大宇项目即将“咸鱼翻身....”。

C.翠翠的心情坏到了极点。

高二语文试卷高二语文下第一单元测试卷

高二语文试卷高二语文下第一单元测试卷

06届高二语文(下)单元题(一)第一单元测试卷总分150分时间120分钟成绩评定一、(共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蹩.进(bié) 搭讪.(shàn) 肩胛.(jiá) 板滞.(chì)B.寒伧.(chen) 契.约(qì) 租赁.(1ìn) 郁.闷(yù)C.刻薄.(báo) 尴.尬(gān) 砧.板(zhēn) 涵.养(hán)D.诱哄.(hōng) 憔悴.(cuì) 吝啬.(sè) 弥.留(mí)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 )A.攫取拗开褴褛恭恭敬敬B.艳羡懊恼债卷变幻无常C.琢磨惬意晦气冠免堂皇D.癖好服侍差谴鞠躬尽瘁3.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阿呀,那还了得。

”坐在后排的一个二十多岁的人,很现出气愤模样。

B.住宅的寒伧、墙壁的黯淡、家具的破旧、衣料的粗陋,都使她苦恼。

C.试问,全大队的干部、社员,有谁坐过吴书记的汽车。

D.“下次决不了,决不了!”箍桶匠叫着:“你瞧就是,可怜的太太!”4.比较各句中“运气”一词用法,选出分类正确的一项。

(3分) ( )①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

②老栓,就是运气了你!③你运气,要不是我的信息灵……④原来你家小栓碰到了这样的好运气了。

⑤第一要算我们栓叔运气。

A.①④/②/③⑤ B.①④⑤/②③ C.①③④⑤/② D.①④/②③⑤5.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药》以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现实为背景,描写了革命党人为群众牺牲了生命还得不到群众理解的悲剧,它选自《彷徨》。

B.《项链》是法国著名文学家莫泊桑的作品,它为作者赢得了“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美名,短篇小说《羊脂球》也是他的代表作。

C.《陈奂生上城》的作者是高晓声,这篇小说描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发生的深刻变化,展示了农民要求改善生活的复杂心灵世界。

高二下学期 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二下学期 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二下学期语文试卷(附答案)【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选择题请用2B铅笔规范填涂,主观题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作答。

第Ⅰ卷课内文言基础知识一、必修一和必修二课内文言知识考查(36分)(一)文言基础知识(本题共3小题,9分)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其无礼于晋(因为)秦军南(驻军)B.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就)秦王购之金千斤(收购)C.将军战河北(黄河以北)沛公安在(在哪里)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没有)秦王还柱而走(跑)1.B (购:重金悬赏。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3分)()A.张良出,要项伯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C.而卒惶急无以击轲D.朝济而夕设版焉2.D (A 要———邀;B 倍———背;C 卒———猝)3. 从句式角度考虑,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句是(3分)()A.燕王拜送于庭B.私见张良,具告以事C.大王来何操D.以其无礼于晋3.C (宾语前置句,其它三句均为介词结构后置句。

)(二)必修一课内文言(本题共3小题,15分)4.下列选项中属于同一类活用现象的是(3分)()①沛公军霸上②既东封郑③因人之力而敝之④群臣怪之⑤又前而为歌⑥发尽上指冠⑦籍吏民,封府库⑧皆白衣冠以送之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C.①⑤⑦⑧D.②③④⑥4.【C】①沛公军霸上【n-v,驻扎】②既东封郑【名词使动,使……成为疆界】③因人之力而敝之【adj-v,损害】④群臣怪之【意动用法,以……为怪】⑤又前而为歌【n-v,上前】⑥发尽上指冠【名词作状语,向上】⑦籍吏民,封府库【n-v,登记】⑧皆白衣冠以送之【n-v,穿衣服戴帽子】5.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每句1分,共6分)(1)穷①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走投无路)②图穷而匕首现(极,尽)(2)诚①诚能得樊将军首(果真)②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实在)(3)顾①顾计不知所出耳(只是)②顾笑武阳(回头看)6.翻译下列句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下)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一)阅读下面一段对话,然后回答问题。

(15分)“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我很悚然,……“也许有罢,——我想。

”我于是吞吞吐吐的说。

“那么,也就有地狱了?”“阿!地狱?——论理,就该也有。

——然而也未必,……谁来管这等事……。

”“那么,死掉的一家人,都能见面的?”“唉唉,见面不见面呢?……”这时我已知道自己也还是完全一个愚人,什么踌躇,什么计划,都挡不住三句问。

我即刻胆怯起来了,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说不清。

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1,以上文段选自鲁迅的小说集。

A.《祝福》B。

《彷徨》C。

《呐喊》D。

《故事新编》2,“这时我已知道自己也还是完全一个愚人。

”这句话的宾语是。

3,从小说情节来看,所引文字应该属于小说的。

A.开端部分B.发展部分C.高潮部分D.结局部分4,“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中“切切”意为。

A.声音急切B.声音清晰C.声音细小D.声音颤抖5,祥林嫂临死前提出这些问题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我”的答话起了什么作用?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个什么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为什么说祥林嫂对“魂灵”又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段文字,回答问题。

(12分)①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

②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

③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到沉寂。

④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

⑤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

⑥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

8,下列词语分别指代哪类人①玩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活得有趣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无聊生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厌见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下列四个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

B.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

C.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

D.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

10,对“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A.作品中“我”虽然同情祥林嫂的命运,但也受到封建迷信的影响,所以说不知道魂灵有无。

B.作品中“我”是个进步知识分子,但还残留着部分封建迷信思想,所以说不知道魂灵有无。

C.作品中“我”是个进步知识分子,这样说是出于无奈,不想增添祥林嫂的痛苦。

D.作品中“我”是知道魂灵有无的,说“不知道”是反语。

11,对本段落层次划分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12,这段文字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段文字,回答问题。

(26分)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

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

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

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

呈卷,即面署第一。

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

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

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

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引入。

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

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

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老夫已矣,,?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

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

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

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

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

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

或劝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

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13,上文的题目是《》,作者是清朝散文家,他是派的创始人。

“忠毅”是左光斗的,“逸事”是指。

14,补全文中语句。

15,选出词义有误的一项:( )A.先君子尝言先君子:已死的父亲B.史噤不敢发声噤:闭口C.左公甥也甥:外甥D.漏鼓移则番代番代:轮换16,选出与“则席地倚墙而坐”中的“席”活用现象相同的—项( )A.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B.稍稍宾客其父C.先破秦人咸阳者王之D.吾得兄事之17,选出“以”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A.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B.乃奋臂以指拨眦C.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D,史公以风庐道奉檄守御18,选出对省略句省略成分补充正确的一项( )A.公瞿然注视,(公)呈卷,(史公)即面署第一。

B.(史公)为除不洁者,(公)引(之)入。

C,叩之(以)寺僧D,召(之)入,使(之)拜夫人19,对下列作品命名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临川先生文集》②《范文正公集》③《方望溪先生全集》④《王右丞集》⑤《稼轩长短句》⑥《白氏长庆集》⑦《嘉佑集》⑧《柳河东集》⑨《杜工部集》⑩《王子安集》A.①⑧//②//③⑤//④⑨//⑥⑦/⑩B.①③⑧//②⑤//⑥//⑦⑩//④⑨C.①③//②④⑨//⑤⑧//⑥⑦//⑩D.①⑧//③⑤⑩//⑥//②⑦//④⑨20,翻译“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21,文中“风雪严寒”四字可否省去?为什么?22,第三段写史可法是否离题?为什么?(四)47分23,填空(17分)(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我国时期爱国词人的作品。

词人归宋以后,一直,却始终。

这首词写于1205年,当时,宰相韩侂胄要草率北伐,任命词人为镇江知府。

词人既,又。

在登上镇江东北的时,,写出了这首词。

(2)“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表现出词人对时萦心怀。

把“四十三年”特地前置强调,更表现出,的沉痛感情,含蓄地表明了自己,收复失地,的心情。

(3)“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诗人以廉颇自比,表明自己虽然,仍然渴望;又表明自己的处境,抒发了的郁愤感情。

24,阅读下面两首词,请任选一首写一篇赏析文字,300字左右。

(30分)一剪梅【宋】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兜鍪,dōu móu,头盔,指代士兵。

上海市沪东中学高二(下)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2007/03参考答案:1,B 2,自己也还是完全一个愚人3,D 4,C5,临死前对“魂灵”“地狱”产生的种种疑惑,说明祥林嫂对自己悲惨命运已产生了一定的反抗意识,但只是朦胧的,带有迷信色彩,因而也是自发的,软弱的。

6,同情她并想安慰她,却起到了相反作用,增加了祥林嫂精神上的恐惧,加速了她的死亡。

“我”是一个善良,进步的知识分子,既不敢大胆否定这些迷信说法,又无力救治祥林嫂的精神创伤,是一个软弱无能的好人。

7,“希望其有”是封建迷信思想,想要在阴间见到儿子,“希望其无”是害怕死后被两个丈夫分尸。

8,①和祥林嫂一样命运悲苦的贫穷受欺的人②鲁四老爷一类的富人③像祥林嫂这样贫穷无靠,难以活命的人④鲁四老爷之类的封建统治者、卫道士9,A 10,C 1 1,A12,反映了社会上对祥林嫂悲剧的冷淡,这一切都增强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也烘托了"我"对祥林嫂命运的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激愤之情13,左忠毅公逸事方苞桐城派谥号多指未经史书记载而不甚为世人所知的事迹。

14,国家之事糜烂至此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15,C 16,B 17,A18,D19,A。

籍贯、谥号、号、官职、年号、字20,我的几个儿子都庸庸碌碌,将来能继承我的志向和事业的只有这个年轻人罢了。

21,不可省。

它写出了当时的环境气氛,为下文作铺垫;突出了左光斗不怕艰辛,四处访贤求才。

“风雪严寒”是从时间上曲折的写出出访的频繁;22,不写史可法忠于国事,夜不解甲,正是遵循了老师的教导,即继承了老师的志事,从侧面印证了左忠毅公的慧眼识才、忠于国事。

23,(1)南宋辛弃疾力主抗金壮志难伸支持韩胄北伐反对草率冒进北固亭抚今追昔(2) 国家旧耻时间过了很久国耻依然未雪支持北伐洗雪国耻(3) 年迈杀敌立功还不如廉颇壮志难伸24,略。

说李清照《一剪梅》词中国台湾网(2006年10月17日) 【作者】陈邦炎红藕香残玉簟秋①。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②。

云中谁寄锦书来③?雁字回时④,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注释①红藕:红色的荷花。

玉簟:光滑似玉的竹席。

②兰舟:用木兰木造的舟,诗词中多只泛用作舟的美称。

③锦书:前秦苏惠曾织锦作《璇玑图诗》,寄其夫窦滔,计八百四十字,纵横反复,皆可诵读,文词凄婉。

后人因称妻寄夫为锦字,或称锦书;亦泛为书信的美称。

④雁字:群雁飞时常排成“一”字或“人”字,诗文中因以雁字称群飞的大雁。

这首《一剪梅》词,究竟是李清照与她的丈夫赵明诚分别时所写,还是分别后所写,为理解、欣赏词的内容和布局,这是一个首先要辨明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