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朗读版
道德经全文朗诵
道德经全文朗诵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wéi)美,斯恶(è)已;皆知善之为(wéi)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hè),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chǔ)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wéi)而不恃(shì),功成而弗(fú)居。
夫(fú)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xiàn)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zhì)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zhàn)兮,似或存。
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ú)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龠(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ìn)。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yé)?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chǔ)众人之所恶(wù),故几(jī)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zhuī)而锐之,不可长(cháng)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成身退,天之道。
道德经注音全文及译文
道德经注音全文及译文道德经注音全文及译文《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道德经注音部分原文及译文,欢迎阅读参考!道德经注音部分原文及译文第一章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音版道(dào) 可(kě) 道(dào) ,非(fēi) 常(cháng) 道(dào) ,名(míng) 可(kě) 名(míng) ,非(fēi) 常(cháng) 名(míng) .无(wú) 名(míng) ,天(tiān) 地(dì) 之(zhī) 始(shǐ) ,有(yǒu) 名(míng) ,万(wàn) 物(wù) 之(zhī) 母(mǔ) .故(gù) 常(cháng) 无(wú) 欲(yù) ,以(yǐ) 观(guān) 其(qí) 妙(m iào) ,常(cháng) 有(yǒu) 欲(yù) ,以(yǐ) 观(guān) 其(qí) 徼(jiǎo) .此(cǐ) 两(liǎng) 者(zhě) 同(tóng) 出(chū) 而(ér) 异(yì) 名(míng) ,同(tóng) 谓(wèi) 之(zhī) 玄(xuán) ,玄(xuán) 之(zhī) 又(yòu) 玄(xuán) ,众(zhòng) 妙(miào) 之(zhī) 门(mén) .译文此章为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的“道”可以用言语表述的话,那么它就是平常的“道”但如此章所说:“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说[“道”是可以用语言来表述的,它也不是普通的“道”]“名可名,非常名”的“名”如果要用语言来表述的话,那就是平常的“名”但是如此章所说“名可名,非常名”也就是说[“名”也是可以用语言来表述的,它也不是普通的“名”](这里有些人会误解说明一下,意思也就是说:“道”是可以用语言表述的,但是本章所表述的并非普通的“道”)“无名”的“无”本章所表述的是天地混沌未开之际的状况。
道德经1一81章全文及译文注音版
道德经1一81章全文及译文注音版【实用版】目录一、道德经概述二、道德经全文及译文注音版概述三、道德经全文及译文注音版各章节概括四、道德经全文及译文注音版的价值和影响正文一、道德经概述《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李耳)所著的一部哲学著作,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
它是一部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的经典之作。
全书共分为 81 章,每章都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智慧。
二、道德经全文及译文注音版概述道德经全文及译文注音版是将《道德经》原文、译文和注音相结合的一种版本,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阅读这部经典著作。
这种版本不仅方便了读者学习《道德经》的原文,还可以通过译文和注音更好地理解文字背后的哲学思想。
三、道德经全文及译文注音版各章节概括道德经全文及译文注音版共分为 81 章,每章都有各自的主题和哲学观点。
以下是部分章节的概括: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务虚其心,治于其腹,致其志,强其骨,无为而治。
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四、道德经全文及译文注音版的价值和影响《道德经》全文及译文注音版作为一部经典的哲学著作,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政治、宗教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德经》第3课道无形
全组背诵加10分。 缺一人不加分。
熟读成诵 过目不忘
我们来背全文吧!
第三关
古文今译 文白对应
游戏规则:
1.首先老师抽出出题组,然后由出题组组长上台来 抽取挑战组 2.出题组:“我的问句(问词)是……(原文、译文 、词语等)” 答题组:“我的回答是……(原文对译文、译文对原 文、词语的意思等)” 3.回答不能看书。答对加3分。答错给出题组加3分 ,其他组抢答加2分。看书加1分 4.请各组保持安静和秩序,如有违反,取消加分资格 一次。不认真听的组扣10分
2.世界客观存在的。
3.失去就会死掉,是维持生命的。
作业
1.了解孔子,找孔子的生平 2.您是中国人吗?中国人应该具备哪些中国 元素? 如果是外国人,那您觉得中国人应该具备哪 些中国元素?
这个问题可以和家长一块回答。我们自己写 一段,邀请爸爸妈妈写一段。
我知道的中国人所要具备的中国元素
1.中国人的素质——礼义廉耻。 2.中国人的容貌,服装。 3.中国文艺(文学、书画、武术等)。 4.中国饮食。 5.中国建筑。 ……
开始挑战
温馨提示:课前做好万全准备
第四关
古为今用 活学活用
我能悟:
读完这课,你有什么感想? 思考:道与空气有什么相似和区别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道与空气有什么相似和区别吗?
相同:1.都是看不见摸不着,说不清,无形的。
2.都是需要的。
不同:道:1.学说、概念,用来学的。 2.发自内心的 3.失去就没有道理的,没有礼貌 空气:1.物质、气体,用来呼吸。
《道德经》
老子
第 3课
道无形
第一关
朗朗书声 直面经典
朗读要求:
1.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发音标准。 (2分) 2.语速均匀,不快不慢。停顿恰当,不拖音。 (3分)
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全81章)
《老子》,又称《道德真经》《道德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就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得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就是春秋时期得老子李耳(似就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得集合体)所撰写,就是道家哲学思想得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就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得哲学著作。
【国学经典】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全81章)【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1]。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1]通常译为"可以说出来得道,就不就是永恒不变得道",强调道就是不可言说得。
但这样得翻译,等于一开始就剥夺了老子言说真道得可能性与可靠性。
其实"常"字在《老子》中多为"通常"之意。
另一方面,"道"字,到老子之时,已经用得很泛:有"道路"之意,如《易经》"履道坦坦,幽人贞吉";有"王道"之意,如《尚书》"无有作好,遵王之道" ;有"方法"之意,如《尚书》"我道惟宁王德延";又有"言说"之意,如《诗经》"中之言,不可道也"。
《尚书序》(相传为孔子所作)说:"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
少昊、颛乙、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
这里用了"常道"一词,指一般得道理。
又有冯友兰先生考证说,古时所谓道,均为人道,到了老子才赋与道形而上学得意义。
可见,老子要宣示上天大道,必须一开始就澄清概念,强调她下面要讲得道,绝非人们一般常指得道,不就是一般得道理,即非"常道",而就是……就是什么呢?就要听老子娓娓道来了。
老子 道德经 全文含拼音及注释
老子道德经全文含拼音及注释《老子》八十一章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边界)。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是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jiào),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3.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xiàn现)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4.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zhàn 深:精湛。
清澈 )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ú)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chú)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口袋:负书担橐。
)籥(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6.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ìn 雌性的鸟或兽,与“牡”相对:牝牛。
牝马。
牝鸡。
)。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7.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yé耶)?故能成其私。
8.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yóu)。
9.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zhuī锤击)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10.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cī缺点或过失)乎?爱国治民,能无知(智)乎?天门开阖(hé关闭;全,总共;门扇),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之。
老子《道德经》全文带拼音解读
《老子》第一章dào kědào f ēi chánɡdào mínɡkě mínɡ f ēi chánɡmínɡ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wú mínɡti ān dìzhī shǐyǒu mínɡwàn wùzhī mǔ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ɡùchánɡwúyùyǐ ɡuān qí miào chánɡyǒu yùyǐ ɡuān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qí ji ǎo其徼。
cǐ li ǎnɡzhět ónɡchū ér yì mínɡt ónɡwèi zhī xuán xuán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zhī yòu xuán zhònɡmiào zhī mén 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ti ān xi à ji ē zhī天下皆知zhīwéi shàn之为善,yǒu wú xi ānshɡēnɡ有无相生xiàxi ānɡyínɡ下相盈,yěměi zhī wéi měi sīèyǐji ē zhī shàn 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sībú shàn yǐ斯不善已。
nán yì xi ānchɡénɡchánɡduǎn xi ānɡxínɡɡāo ,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yīn shēnxiɡānɡhéqi án hòu xi ānɡsuíhénɡ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道德经》全文及释译(全81章)
《道德经》全文及释译(全81章)老子1.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解释】道,可以说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叫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名。
无,是天地原始的名字;有,是产生万物的名字所以常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
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运行。
这两者是同一个来源,只是名称不同。
都可说是含义深远。
深远再深远,就是一切奥妙的总门。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解释】天下都知道美的就是美的,就是因为有丑的了。
都知道善的就是善的,就是因为有恶的了。
所以,有和无互助产生,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包容,高和下互相包容,音和声互助谐和,前和后互助跟从。
因此,圣人以无为处理事务,实行无言的教导,万物自己发生变化而不为它开头儿。
生长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抚育了万物而不自恃己能,成功了而不居功。
正是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不会失去。
3.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解释】不推崇有才能的人,免得人民竞争,不诊视难得的货物,不让看到人民去当盗贼。
不让看到可以引起贪欲的事物,使民心不被扰乱。
因此圣人治理天下,使天下人心里空空的,吃得饱饱的,没有争强逞能的志向,身体棒棒的,经常使人民没有心智和欲望使那些有心智的人也不敢妄为。
用无为的原则办事,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修改版:不标榜贤才异能,使民众不争功名;不珍贵难得的财货,使民众不起窃盗;不显耀可贪的事物,使民众不被惑乱。
所以有道的人治理政事,要使人心灵开阔,生活安饱,意志柔韧,体魄强健。
老子道德经全文朗读并解释
老子道德经全文朗读并解释第一章原文: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可以用言语描述的道,就不是恒久不变的道;可以叫得出的名,就不是恒久不变的名。
有了空间,才开始呈现出天地;有了根源,才开始孕育万物。
所以,如果一个人经常保持宁静无欲的心态,就可以深入观察到天地万物的微妙之处;如果常存欲望,就只能看到天地万物表层的东西。
空间与物质同时出现而有不同的称谓,它们都很神秘。
那神秘又深远的极处,便是产生天地万物之所在。
第二章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弗辞,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如果世间的人都明了美的东西是美的,那么丑恶的东西就暴露出来了;都知道善良的行为是善的,那么不善良的行为就显露出来了。
有和无产生于相互对立,难和易形成于相互对应。
因此,长和短显现于相互比较,高和下存在于相互依赖,音和声和谐于相互应和,前和后出现于相互对比。
所以圣人所做的事就是顺其自然,不主张人为。
圣人的教育就是顺应人心而不倡导言语教化,随任万物生长而不加以限制,孕育了万物而不占为己有,帮助了万物而不依赖它们,建立了功劳而不倨傲。
正因为不居功,所以也不会失去什么。
第三章原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不尊崇贤能的人,使百姓不争邀功名;不珍藏贵重物品,使百姓不做盗贼夺利;不显露那些可以引起贪心私欲的事物,使百姓思想不混杂迷乱。
因此圣人治国的办法是:减少百姓的焦虑而使他们能温饱,削弱百姓的欲望而增强他们的体质。
永远使百姓没有知识、没有欲望,使那些聪明人不敢随意的去做事情。
普通话考试朗读作品60篇原文
普通话考试朗读作品60篇原文1. 《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2. 《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银汉无声如有耳;安排鸿鹄之志,忍辱偷生者俊杰之计。
于人有言曰:“牧人之麋,何以文为?”答曰:“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3. 《离骚》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4. 《红楼梦》黛玉葬花时节到,黄花为谁黄?此花开尽归去来,苦留芳处香。
5. 《水浒传》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四海猛士心,一概在水浒。
6. 《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 《史记》盛唐风华,贞观之治;明朝繁盛,嘉靖正德。
笔墨纵横,史氏大业;宁静致远,文帝之德。
8. 《水浒传》铁棍一路走,在手无绝壁;世故千般过,在人有不见。
9. 《聊斋志异》奇幻世界,妖魅悲欢;红颜薄命,鬼怪相害。
10. 《西游记》东胜神洲,花果山水帘洞。
美猴王孙,厌倦天宫,欲上高天。
11. 《红楼梦》林黛玉,情深意重,却守空闺;贾宝玉,富贵荣华,终难圆满。
12. 《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13.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战场硝烟,炮火连天;身受煎熬,心练精钢。
14. 《飘》风起云涌,奔波乱世中;情牵爱恋,真情永不弃。
15. 《孙子兵法》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夫兵革非祸福之器,所以导战取胜,在于策略巧妙。
16. 《哈利·波特》魔法世界,神秘奇幻;勇者无畏,使命绝不放弃。
17. 《匆匆那年》青春如水,匆匆岁月;记忆萦绕,难忘年华。
18. 《诗经》静静山川,万物从中而生;变幻世界,生生不息。
19. 《倾城之恋》红尘之中,百转千回;情长意深,以为爱不灭。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弘扬经典,启迪智慧(建议收藏)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可以用言语表述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可以用言语表述出来的名,就不是永恒的名。
无,是形成天地的本始;有,是创生万物的根源。
所以常常从“无”中,观照道的奥妙;从“有”中,观照道的端倪。
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
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shì),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美,丑的观念也就产生了;都知道什么是善,不善的观念也就产生了。
所以有和无相互生发,难和易相互形成,长和短相互彰显,高和下相互充实,音与声相互配合,前和后相互依随。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方式处理事情,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
任由万物生长而不妄加干涉,生养了万物却不占有,培育了万物却不夸耀,成就了万物却不自居其功。
正是因为不居功,功劳才不会消失。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不推崇有才能的人,使人们不去争名夺利;不珍爱稀有的财物,这样老百姓就不会去偷窃。
不炫耀可以激发人民欲望的东西,这样民心就不会迷乱。
因此,圣人治理国家,会净化人民的心志,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让他们有切合实际的志向,使他们有强壮的筋骨,始终让人们没有奸诈的念头和非分的欲望。
使那些投机取巧、阴险狡诈之人不敢胡作非为,遵循“无为”的原则来做事,那么天下就没有治理不好的。
《道德经》儿童诵读带拼音+解释
《道德经》儿童诵读带拼音+解释道德经《老子》第一章dào 道kě可dào道,fēi非c hánɡ常dào道。
mínɡ名kě可mínɡ名,fēi非c hánɡ常mínɡ名。
wú无mínɡ名tiān天dì地zhī之s hǐ始;yǒu有mínɡ名wàn万wù物zhī之mǔ母。
ɡù故chánɡ常wú无,yù欲yǐ以ɡuān观qí其miào妙;c hánɡ常yǒu有,yù欲yǐ以ɡuān 观qí其jiǎo徼。
cǐ此l iǎnɡ两z hě者,tónɡ同c hū出ér而yì异mínɡ名,tónɡ同wèi谓z hī之x uán玄。
xuán 玄zhī之yòu又xuán玄,z hònɡ众miào妙z hī之mén门。
【解释】道,可以说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叫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名。
无,是天地原始的名字;有,是产生万物的名字。
所以常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
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运行。
这两者是同一个来源,只是名称不同。
都可说是含义深远。
深远再深远,就是一切奥妙的总门。
《老子》第二章bù不shànɡ尚xián贤,shǐ使mín民bú不z hēnɡ争;bù不ɡuì贵nán难dé得zhī之huò货,shǐ使mín民bù不wéi为dào盗;bú不jiàn见kě可yù欲,shǐ使mín民xīn心bù不luàn 乱。
道德经原文(白话版)
《老子》,又称《道德真经》《道德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翻译】:道可以说,但不是通常所说的道。
名可以起,但不是通常所起的名。
可以说他是无,因为他在天地创始之前;也可以说他是有,因为他是万物的母亲。
所以,从虚无的角度,可以揣摩他的奥妙。
从实有的角度,可以看到他的踪迹。
实有与虚无只是说法不同,两者实际上同出一源。
这种同一,就叫做玄秘。
玄秘而又玄秘啊!宇宙间万般奥妙的源头。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翻译】:1 天下的人都知道以美为美,这就是丑了。
都知道以善为善,这就是恶了。
2 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难和易是相互促成的,长和短互为比较,高和下互为方向,声响和回音相呼应,前边与后边相伴随。
3 所以,圣人从事的事业,是排除一切人为努力的事业;圣人施行的教化,是超乎一切言语之外的教化。
他兴起万物却不自以为大,生养而不据为己有,施予而不自恃其能,成了也不自居其功。
他不自居其功,其功却永恒不灭。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道德经1至81章原文诵读
道德经1至81章原文诵读
(最新版)
目录
一、道德经概述
二、道德经原文诵读的意义
三、道德经原文诵读的内容
四、道德经原文诵读的感悟
正文
一、道德经概述
《道德经》是古代中国道家学派创立者老子的主要著作,是道家学说的经典之一。
全书共分为八十一章,五千余字,以道为核心,探讨了道家的哲学观念、道德观念和政治观念等内容。
二、道德经原文诵读的意义
道德经原文诵读对于当代人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诵读原文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老子的思想,感受道家学说的精神内涵。
其次,诵读原文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修养,让我们更好地领略古代汉语的美。
最后,诵读原文可以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宁静,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三、道德经原文诵读的内容
道德经原文诵读的内容包括全书八十一章的内容。
每一章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思想,如第一章探讨道的概念,第二章探讨道的特性,第三章探讨道的运用等等。
这些内容涵盖了道家的哲学、道德和政治思想,是研究道家学说的重要资料。
四、道德经原文诵读的感悟
通过道德经原文诵读,我们可以深刻地感悟到道家的哲学思想。
道家的哲学思想强调道、德、无为和自然,提倡人们应该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
同时,道家学说还强调道德的内在修养,提倡人们应该诚实守信、宽容大度、慈悲为怀,从而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综上所述,道德经原文诵读对于当代人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道家学说,提高我们的文学修养,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老子《道德经》完整注音版
《道德经》完整注音版dào 道dé德jīnɡ经老子dào 道kě可dào 道,fēi 非chánɡ常dào 道。
Mínɡ名kě可mínɡ名,fēi 非chánɡ常mínɡ名。
Wú无,mínɡ名tiān 天dì地zhī之shǐ始。
Yǒu 有,mínɡ名wàn 万wù物zhī之mǔ母。
Gù故chánɡ常wú无,yù欲yǐ以ɡuān 观qí其miào 妙。
Chánɡ常yǒu 有,yù欲yǐ以ɡuān 观qí其jiào 徼。
Cǐ此liǎnɡ两zhě者tonɡ同chū出ér 而yì异mínɡ名,tónɡ同wèi 谓zhī之xuán 玄。
Xuán 玄zhī之yòu 又xuán 玄,zhònɡ众miào 妙zhī之mén 门。
tiān 天xià下jiē皆zhī知měi 美zhī之wéi 为měi 美,sī斯è恶yǐ矣;jiē皆zhī知shàn 善zhī之wéi 为shàn 善,sī斯bù不shàn 善yǐ已。
Gù故yǒu 有wú无xiānɡ相shēnɡ生,nán 难yì易xiānɡ相chénɡ成,chánɡ长duǎn 短xiānɡ相xínɡ形,ɡāo 高xià下xiānɡ相qīnɡ倾,yīn 音shēnɡ声xiānɡ相hè和,qián 前hòu 后xiānɡ相suí随。
《道德经》全文+拼音+注释(免费)
道德经《老子》第一章dào 道kě可dào道,fēi非chánɡ常dào道。
mínɡ名kě可mínɡ名,fēi非chánɡ常mínɡ名。
wú无mínɡ名tiān天dì地zhī之shǐ始;yǒu有mínɡ名wàn 万wù物zhī之mǔ母。
ɡù故chánɡ常wú无,yù欲yǐ以ɡuān观qí其miào妙;chánɡ常yǒu有,yù欲yǐ以ɡuān观qí其jiǎo徼。
cǐ此liǎnɡ两zhě者,tónɡ同chū出ér而yì异mínɡ名,tónɡ同wèi谓zhī之xuán玄。
xuán玄zhī之yòu又xuán玄,zhònɡ众miào妙zhī之mén门。
【解释】道,可以说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叫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名。
无,是天地原始的名字;有,是产生万物的名字。
所以常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
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运行。
这两者是同一个来源,只是名称不同。
都可说是含义深远。
深远再深远,就是一切奥妙的总门。
《老子》第二章tiān 天xià下jiē皆zhī知měi美zhī之wéi为měi美,sī斯è恶yǐ已。
jiē皆zhī知shàn善zhī之wéi为shàn善,sī斯bú不shàn善yǐ已。
yǒu 有wú无xiānɡ相shēnɡ生,nán难yì易xiānɡ相chénɡ成,chánɡ长duǎn短xiānɡ相xínɡ形,ɡāo高xià下xiānɡ相yínɡ盈,yīn音shēnɡ声xiānɡ相hé和,qián前hòu后xiānɡ相suí随。
《道德经》全文及解释
《道德经》全文及解释《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典籍之一,由老子创作于春秋战国时期,被认为是道家哲学的奠基之作。
全书共分为八十一章,以简练的语言阐述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对于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道德经》的全文及解释: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解释:第一章开篇即阐述了道家哲学的核心概念,强调了道的超越性和无名无形的特性。
道虽无名,称之为“常道”,它是天地万物的根本,是“众之所从生也”。
世间的名目则是有形之物的象征,不能完全描绘道的本质。
而且,只有没有欲望,跳出俗世的纷扰,才能够真正了解道。
这种摆脱欲望的状态被称为“玄”,玄之又玄,是众妙之门,指的是对于道的真正理解。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解释:这一章强调了相对性和统一性的观念。
对于世俗的善恶、美丑、难易等二元对立的概念,老子并不认同,认为这些概念是相对的,呈现出了一种统一的规律。
圣人懂得顺应这种规律,不过分强调善美之为善美,也不苛求恶丑之为恶丑,做到了处事不为的境界。
圣人的行为,看似没有动静,没有迹可寻,实则无往而不年,无为而不成,不以功成而居功自傲。
这种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即“弗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不离道。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解释:老子认为,不过分追求贤人,不过分珍爱难得之物,不过分放纵可欲之物,才能够使人心不乱。
所以圣人执政时,要能够让民众保持简朴的心态,不虚浮应酬,而实际上又能得到应有的补充,避免民众的争执。
《道德经》注音版第九章原文及译文
【导语】《道德经》⽂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治国、⽤兵、养⽣之道,⽽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意深奥,包涵⼴博,被誉为万经。
下⾯是分享的《道德经》注⾳版第九章原⽂及译⽂。
欢迎阅读参考! 【原⽂】 持⽽盈之,不如其已。
揣⽽锐之,不可长保。
⾦⽟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骄,⾃遗其咎。
功成名遂⾝退,天之道也。
【注⾳版】 持(chí)⽽(ér)盈(yíng)之(zhī),不(bù)如(rú)其(qí)已(yǐ). 揣(chuāi)⽽(ér)锐(ruì)之(zhī),不(bù)可(kě)长(zhǎng)保(bǎo). ⾦(jīn)⽟(yù)满(mǎn)堂(táng),莫(mò)之(zhī)能(néng)守(shǒu). 富(fù)贵(guì)⽽(ér)骄(jiāo),⾃(zì)遗(wèi)其(qí)咎(jiù). 功(gōng)成(chéng)名(míng)遂(suì),天(tiān)之(zhī)道(dào). 【译⽂】 “持⽽盈之,不如其已” 简单的来说就是告诉贪得⽆厌的⼈,要适可⽽⽌,这⾥的“持”的意思就是⽤⼿拿着,贪得⽆厌的⼈都是⼿⾥⾯已经有很多东西了,还想拿着其他的东西,拿的多的时候,很容易把东西弄到地上,“不如其已”这⾥⾯的“已”是⽌,就是说不如适可⽽⽌,总体反应不要贪得⽆厌,要适可⽽⽌。
“揣⽽锐之,不可长保” 这⾥⾯有⼏个解释,第⼀个解释是实物的,⽐如说⼀把⼑在锋利⽆⽐,也不可能永远保持⾃⼰的锋利⽆⽐,第⼆是做⼈的,就是说⼈不应该机关算尽、不做好事、这样做的话只是⼀时之快,过后可能会遭到报应。
⼤概就是这个意思,可以这样理解。
“⾦⽟满堂,莫之能守” “⾦⽟满堂”的⼈没有⼏个⼈能守得住的,因为⾦⽟满堂的⼈,⼤多数都喜欢⾦⽟摆设,但是摆设太多了就太显眼了,即使朋友看了不眼红但是⼩⼩传出去是⾮常快的,就很容易招来盗贼,这⾥想起了这句话“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富贵⽽骄,⾃遗咎” ⼈富有了有钱有势了,不要骄傲、⾃⼤、骄横跋扈,这样会种下恶果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十八章
上德……,是以……;……不失德,是以……。 上德……而无以为;下德……而有以为。 ……为之而……;上义……而……。 ……为之而……,则攘臂而……。 故……而後德,失德而……, ……而後义,失义而……。 夫……者,……之薄,而……之首。 ……识者,道之……,而……之始。 是以……处其厚,不居其……;处其……,不居其……。 故……取此。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 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
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夫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 或强或羸;或载或隳。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其事好还。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大军之後,必有凶年。 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泰。 乐与饵,过客止。 道之出口, 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 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 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其致之也。 谓天无以清,将恐裂; 地无以宁,将恐發; 神无以灵,将恐歇; 谷无以盈,将恐竭;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侯王无以为贞,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榖。 此其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誉无誉。 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 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 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 诚全而归之。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 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 故大制不割。
第八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 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 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zhuī)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爱民治国,能无知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为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 养之覆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
诵 国 塑学 道经 德典 人 格
老 子
道 经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 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 失仁而後义,失义而後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故去彼取此。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是谓微明。 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德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 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第三十一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 言以丧礼处之。 杀人之众多,以哀悲莅之。 战胜以丧礼处之。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 不窥牖,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 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 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第四十九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 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 身与货孰多? 得与亡孰病?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静胜躁,寒胜热。 清静为天下正。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龠(yuè)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chōng)。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ìn)。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 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 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 故能成其私。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 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 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 听之不闻,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 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 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飘兮若无止。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 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 和其光,同其尘; 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 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