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酸汤话

合集下载

酸汤话方言词汇中的古语遗存论文

酸汤话方言词汇中的古语遗存论文

酸汤话方言词汇中的古语遗存

一、引言

(一)黔东南处于云贵高原喀斯特地形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被誉为“民族文化原生态之州”。在这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主要居住着苗、侗两大少数民族。湘黔交界之处,黔东南清水江畔生活着一支特殊的苗族分支---酸汤苗,也称“酸汤族”,这一支苗族说的是酸汤话。酸汤话的语言比较独特,至今仍保留着诸多汉语的古音调;酸汤话的一些词汇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词法﹑句法也具有独特之处。酸汤话流行于江西、湖南、湖北、贵州的一些苗族地区,但据专家研究考证酸汤话不是苗语,而是一种汉语方言,属于西南官话片区的黔东南汉语方言中的一种方言岛现象。黔东南天柱县白市镇持酸汤话的人口,据称有的由江西吉安迁徙而来,有的自称来自浙江临安(今杭州),另外还有的来自洞庭湖一带的生意人,酸汤话是居住在这一带人们交流的通用工具。

(二)目前,酸汤话方言岛范围正在逐步的缩小,融入全国共同语成了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语言统一符合世界文化统一的主流方向,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少数民族语言逐渐消逝也会带来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流失。民族语言不仅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而且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抢救、挖掘、保护、整理是我们在面对全球化大潮时必须承担起的历史责任。酸汤话需要我们展开抢救性研究。

酸汤话的研究前人已有论及。最初的报告如《苗语调查报告》(1960年),当中的描写有点过于简单;另如邵荣芬《切韵研究》中的分析,关于酸汤话的研究仅涉及个别问题,也不够深入;还有张力甫的论文《从中古音看酸汤话的语音特点及其方言归属》,当中关于酸汤话的研究也只对语音进行了辨析,有关酸汤话方言词汇的研究甚少。

酸汤苗——精选推荐

酸汤苗——精选推荐

酸汤苗

五溪蛮地之天柱,有⼀少数民族——酸汤苗。

位于贵州黔东南之东的天柱县境内,集中居住在清⽔江下游两岸。包括远⼝、⽵林、坌处、地湖、兴隆、⽩市、江东、瓮洞、⼤段,其居民都说酸汤话(少数会说侗话),有通于湖南

怀化地区⼞⾳且两者间通懂。讲酸汤话的地区,就是酸汤苗,也有⼈称“天柱苗”“下江苗”更有蔑视别⼈的称“酸汤佬”。没有⽂字,究竟来⾃何处,不知,应是外来语与⼟语的融合。估摸,形成于南宋时期,其⼤致源于四个⽅⾯:即⼀是祖先⾃⾏创造,⼆是改变汉语的声、韵、调,三是中古⾳韵,四是两字合⾳。

(1)、祖先⾃⾏习惯⽤语为了说明酸汤话的本民族特性,现举例加以说明——引号前为汉字,引号中为酸汤话语⾳,⽤拼⾳字母相拼。讲话“gangwa”,做事“zousi”,我“eo”,看“náo”,站“jí”,

追“páng”,赶“nian”,去哪“ker'nai”,靠“bén”,玩“hái”,握“niē”,砍“dò”,横、斜砍“puán”,

甩“liáo”,整“gēn”,累“liá”,抓“wá”,啄“zà”,跨“jiā”,细“niè”,⽔“xū”,烫⼿的⽔(热⽔)“lài

xū”,沾“niá”,跳“biú”,弯“giú或gong”,挤“eá”,耕“niáng”,腌“wán”,吸“sō”,舔“liā”,

跑“ziū”,⾛或⾏“hiěn”,柄“bà”,扎“zuán”,遮“dá”,捆“dáo”,挑“dán”,跛 “liá”,凹“wá”,

凸“bóng”,去“ké”,咳嗽“káng”,(毒鱼的)毒“nāo”。丢“xia”,卧“pà / pú”,窖“gáo kóug”,脸

湖南话考究—湘潭话问答之二

湖南话考究—湘潭话问答之二

湖南话考究—湘潭话问答之二

湖南话考究—湘潭话问答之二

单选题:

1.在湘潭话中,“厕所”是怎么发音滴?(10分)

A.毛册

B.茅似

C.茅色

D.冒册

2.“猪头三”在普通话中是下列哪种意思?(10分)

A.很愚蠢

B.是猪头的人

C.有头长得象猪头

D.是个人名

3.“你有点宝咧”是表示下列哪种感情\意思?(10分)

A.很气愤\很贵气

B.赞美\很好

C.赞扬\有宝贵

D.骂人的话\很蠢,很笨

4.在湘潭话中,“蒲剂”是下列哪种东西?(10分)

A.葡萄

B.苹果

C.葧荠

D.菱角

5.用湘潭话说“鞋子”是下列哪个发音?(10分)

A.孩子

B.鞋子

C.蝎子

D.还子

是非题:

1.甲:看你国喳鬼象样泛,柳昨一咖冒困告哦?姨陔搞喋国咖白滴唠?

乙:我还不是看世盖杯切倒。赢冒掐家伙咧!

甲:柳要掐点摸子家伙唠?

乙:搞点锅子陋豆汤,再嫩点饺耳咯。俩倒柳啊!

甲:冒嘶咧!

上段对话中,

“看你国喳鬼象样泛”是“看你象个鬼一样”表示——“乙”这个人精神不是很好,面色差。(5分)

A.是

B.否

2.上题中的“柳昨一咖冒困告哦”是表示“你昨天一天没有被困住吧?”(5分)

A.是

B.否

3.还是上题中“姨陔搞喋国咖白滴唠?”的“咖白”是“很白\惨白”吗?(5分)

A.是

B.否

4.“赢冒掐家伙咧!”是“赢了也没有被掐到的人”吗?(5分)

A.是

B.否

5.“再嫩点饺耳咯”中的“嫩点”和“饺耳”分别是指“要嫩点的”和“馄饨”吗?(10分)

A.是

B.否

填空题:

1.在上面的“是非题”的对话中,“甲:柳要掐点摸子家伙唠?”,用普通话表示是___________(10分)

2.还是“是非题”的对话,“乙:搞点锅子陋豆汤,再嫩点饺耳咯。俩倒柳啊!”中的“陋豆汤”是________(三个字)(10分)

湘黔边界地区酸汤话系属探讨

湘黔边界地区酸汤话系属探讨
4 3 .
【 2 2 ] 臧克和,王平. 说丈解字新订 【 M 】 . 北京 :中华书局,2 0 0 2 . [ 2 3 】 张洪年. 第十届 国际粤方言研讨会论 文集 [ M ] . 北京: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 ,2 0 0 7 .
【 9 9郭贵龙. ] 当代汉语骚语研究与英译 【 M 】 . 上海:学林 出版社 ,
当 以积 极 的态 度 去 接受 ,不 搞 “ 汉 语 危机 说 ”等 恶 意 宣传 , 努 力 为 我 国 的语 言 文化 发 展 创造 一 个 良好 的环 境 。
[ 1 3 】 胡双 宝. 汉语 ・ 汉字 ・ 汉文化 [ M 】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1 9 9 8 .
【 1 4 ] 李 家树. 香港语文教学策略 [ M ] .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
2 0 0 O .
【 1 】 钱冠连. 粤方言进入普通话 [ J ] . 语文建设,1 9 9 5 ,( 6 ).
【 2 】 夏中华. 中国当 代 流行语全览 【 M ] . 上海:学林 出版社,2 O 0 7 .
距今 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了。不管是方 言大区 的划分 还是小 “ 酸 汤 苗 ” 说 的 话 不 是 西 南 官 话 ;贵 州 天 柱 县 东 部 清 水 江 区的圈定 ,各家 意见不一 ,甚至 还有许多方 言岛的系属 至 沿 岸 白市 、 河 东 等 乡 镇 的 “ 酸 汤苗 话 ”并 非只 有 “ 酸 汤

【民俗探讨】俗语“胀死的女婿,饥饿死姑爷”这是什么意思?

【民俗探讨】俗语“胀死的女婿,饥饿死姑爷”这是什么意思?

【民俗探讨】俗语“胀死的女婿,饥饿死姑爷”这是什么意

思?

俗语“胀死的女婿,饥饿死姑爷”

这是什么意思?

关山听风

在我国一些地方,女婿就是姑爷,姑爷就是女婿,没有什么分别。但在我国的另一些地方,女婿就是女婿,姑爷就是姑爷,不是一回事。这也就是俗语“胀死的女婿,饥饿死姑爷”让一些地方的人难以理解的地方。

女婿是岳父母以上的长辈对女儿丈夫的叫法,其他长辈只是在前面加了前缀词。比如,叔叔伯伯叫侄女婿,舅舅叫外甥女婿,爷爷叫孙女婿,外公叫外孙女婿等等。而姑爷的称呼,在不同地方就有不同的说法,属于不同的辈分,不能混称。

1、姑爷的不同称法

姑爷,汉语解释为姑父。爷,汉语的本义指父亲或父亲辈男子。古代我国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都称父亲为爷。比如《木兰诗》中有: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诗句中花木兰所称的“爷”,就是她的父亲。“爷”古代也是父亲辈男子,如古代称伯父为“大爷”,意思是比父亲年纪大的同胞兄长,或堂兄。后来,这种称呼发生了变化,民间年轻后生,把看起来年纪比较大,估计比自己父亲年长一些的老人称为“大爷”,如张大爷、李大爷等,是对老人普遍的尊称。

“爷”在南方一些地方,至今依然是父亲的直接称呼,或者间接称呼,只是各地对“爷”字的方言话音不同。

记得电视剧《粟裕大将》中有一个这样的细节。粟裕初次见到傅

启平的儿子,从老家江西来找父亲的傅小虎,傅小虎当着粟裕的面称父亲为“爷”。粟裕不解理,并为这种称呼感到很好奇,直到傅启平作了解释,他才明白其中的原因。

湘语介绍说明论文

湘语介绍说明论文

湘语的语音音特色色
你要何解咯?(解:音音改。长沙话,你要怎么办) 何得了!(怎么得了) 那确实! 你晓得啵!( 你知道吗) 碰哒鬼鬼咧(表示示惊奇) 妹佗 (女女孩) 满哥(男孩) 恰杯biá酒 交个piáng友(喝杯白白酒,交个朋友) 宝里里宝气气(益阳话,蠢) 叫花子子(音音:告化子子,娄底人人又口口头禅) 句尾的助语一一般为:啵,哒,咯,噻,咧
近古湘语的一一些重要的特征已经显现,如浊入入送气气(清 代的宁乡县志:呼白白[bak]为派[pʰai]),入入声尾彻底消失 (清乾隆长沙县志:吉曰曰季,郁曰曰又,佐曰曰作),庄组 不读翘舌舌音音(如杉为山山),ai读ei(泸溪县志:呼豆豆为 玳,呼楼曰曰来,呼头曰曰台)。另外受到明清官话的影 响,湘语特别是新湘语中在有相当数量的明清白白话词 汇,如“学舌舌”,“后生生”,“落钱(克扣)”,“落脚货(边 脚料)”,“吃(吃)”,“望头(盼头)等。
湘语的历史
先秦时期流行行于楚地的楚方方言言即楚言言,是湘语 可追溯最古老老的源头。古楚语的具体面面貌今已 不可考证,但它是湖南及湘水水流域的汉人人最早 使用用的语言言。
秦统一一中国之后,实行行郡治分设长沙郡和黔中郡
而而长沙郡的范围也深刻的影响了今天现代湘语的版 图,对于湘语的传播,发展和维护其内部的一一致性, 无无疑地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用。而而古楚语与少数民 族杂糅产生生的南楚语则是古wk.baidu.com语最早的源头。

中古全浊声母在湖南靖州酸话中的演变

中古全浊声母在湖南靖州酸话中的演变

酸 话 比 藕 团 话 多 五 个 浊 音 声 母 b d 、 、 ,酸 话 、 、g
转 入 阴去 , 还 有 相 当一 部 分 清 化 但 不 送 气 , 仍 为 入 声 ;第 中 这 些 声 母 的 两个 例 字 分 属 阳 平 、 阳 去 两 类 , 这 两 类 字 在 二大 方 向 的是 非 入 声 中 的古 浊擦 音 已清 化 , 只 有 阳 平 和 阳 藕 团 话 中 已全 部 清 化 , 按 平 声 送 气 仄 声 不 送 气 的 规 律 分 别 去 字 的塞 音 和塞 擦 声 母 中保 留全 浊音 。
角 度 着 眼 , 而 是 同 时紧 密联 系 声 调 的演 变 。 中 古 全 浊 声 母
s I 中寨 昨 i 随拆 床 S 尝 索 s 双
O五 用 鸭
Z软 二热
读 音 在 今 酸 话 中总 的表 现 为 两 大 方 向 : 一 是 在 入 声 中 己全 部 清 化 , 这 一 部 分 又 分 两 条 路 线 ,大 部 分 清 化 后 并 送 气 ,
年 来 发 生 了 急 剧 变 化 ,进 而 语 音 的演 变 也 明 显 呈 现 出 来 自
词 汇 演 变 的制 约 , 圃有 词 与 借 词 之 间呈 现 出 一 条 自源 型和 他 源 型 音 变 的 分 界 线 ,借 词 和 固 有 词 之 间 在 语 音 上 以文 白 对 立 而 相 互竞 争 ,表 现 为他 源 型 力 量 的 作 用 。另 外 ,轻 声

湘黔“酸汤话”与四川“靖州腔”

湘黔“酸汤话”与四川“靖州腔”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6 7 3 - 2 2 1 9( 2 0 1 3 )1 0 - 0 1 6 5 - 0 4

湘黔 “ 酸 汤话 ”
本文首 次将 湘黔 “ 酸 汤话”与 四川 “ 靖州腔”联系起来 , 线 索为 “ 湖广填 四川”背景下 的吴姓移民。二者 的比较 以及 它们与典型湘语的比较研 究 , 对于研究湘语在湖 南周边及更
之 后未 有 异 议 。
化 的典 型代表 ,于 2 0 1 3 年 初因兴修水库 而拆 除。吴姓 以远 口为中心有过 两次重要移 民: 一是 明万历年之后持续几代人
的周边地 区移 民, 主要包括今湖 南的会 同、靖州与贵州 的锦
屏 、黎 平 ,基本上属于今 湘黔 “ 酸汤话”的分布范围 ;另一
五 乡十个村子 , 但人 E l极 少 , 仅一千余人 。这是一个 即将消

湘黔 “ 酸 汤话 ” 、
四川 “ 靖 州腔 ”与吴姓移 民
吴姓是 “ 酸 汤话”群体中最主要的族群之 一。今贵州天 柱县远 口乡 为吴 氏的发祥地 , 这 里的吴 氏总祠为封建宗祠文
失的方言岛 ,能说 ‘ 靖州腔 ’的人多半是年近半百 了,而且 仅在他 们中间流行”【 】 】 。崔先生将 “ 靖州腔 ”确认为湘语 ,
0c t . 2 0l 3
湘黔 “ 酸 汤话 "与 四川 “ 靖州腔 "

“贵州话”的前世今生——关于贵州方言与贵州文化的访谈

“贵州话”的前世今生——关于贵州方言与贵州文化的访谈

“贵州话”的前世今生——关于贵州方言与贵州文化的访谈

主持人:

贵州日报记者王小梅

嘉宾:

杨昌儒贵州省民族研究会副会长,贵州民族学院副校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杜国景贵州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副主编、教授、硕士生导师

汪文学贵州民族学院文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贺又宁贵州民族学院文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绘图/陈柏融

主持人语

在我国,绝大多数省、市、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话,很多情况下,这种地方话甚至能成为这个省、市、区的标志性方言,凭这种“标志性”方言的差别,很容易就能识别出他(她)是哪里人。比如湖南、河南、天津、上海等等,都是能够“以话识地”、“以话识人”的。相比之下,贵州比较特殊。贵州各地的地方话虽然也各不相同,但显而易见的是,很难凭地方话的“标志性”差异,对“贵州”或“贵州人”进行识别。

日前,本报记者有了这次关于贵州方言的对话。

杨昌儒(绘图/陈柏融)

1

主持人:在我国,绝大多数省、市、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话,凭这种“标志性”方言的差别,很容易就能识别出他(她)是哪里人。相比之下,贵州比较特殊,外界很难凭地方话的“标志性”差异,对“贵州”或“贵州人”进行识别。对这个问题,应该怎样看?

杨昌儒:现在贵州方言的分区,大体与历史沿革与汉族移民来源一致。川黔方言区与四川有密切关系;黔东南方言与湘方言、湘鄂西南官话有明显相同的地方;黔南方言其音素与湘赣方言也有一些相似之处。贵州没有自己明显标志的方言,这一现象与贵州历史沿革、民族地理分布密切关联。

第一,汉族、少数民族城乡二元结构及特征在贵州建省目的的物化结果中,体现了可用民族差距标识的城乡二元结构。明初大通道的打通,

黔湘边界“酸汤话”音系记略

黔湘边界“酸汤话”音系记略

作者: 杨学军

作者机构: 黔东南民族师专民研所

出版物刊名: 凯里学院学报

页码: 50-56页

主题词: 音系 普通话声母 同音字汇 发音部位 贵州省 韵母 苗族先民 阴平 特殊历史地位《古今图书集成》

摘要: 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和湖南省西南部毗邻的“酸汤话”方言区,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早在唐虞、夏三代,就有南方原始民族的先民沿沅江而上,迁徙到这一地区,其中苗族先民是主要的一支。据史书记载,这块地区历史上为禹贡荆州之域。成王封熊绎于楚时,为黔中地,民谓“黔中蛮”。秦

靖州大堡子乡酸汤话韵母的今读情况

靖州大堡子乡酸汤话韵母的今读情况
下:
谢 玲 /靖州大 堡子 乡酸 汤话韵 母 的今读 情况
簪 tn s a
及t
浸 ti  ̄n
枕 ti s e
深 sn e
森 si e
汁 t s 1
1. 3 山摄开 口舒声字多读 [a ] [n 收 一 i 、a] n n韵尾 , 只有 山 朱 ty =拘 ty g C
猪 t C =居 t ‘ y g y
开三 仙 韵 的 书 母 字 “ ”读 为 [ ei] 乾 [ £i] 虔 扇 se 、 t e 、
6 蟹摄字不论开合的一二三四等字多带 [] 。 . i尾 在湘 方言辰溆片的辰溪话中 , 摄字的 [] 蟹 i 尾基本丢失 ,
只保留了主要元音 [ ] 而大堡 子乡 的酸 汤话 则有 较完整 的 a, [] i韵尾。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韵 母 系统
在下文 中将分别用 12 3 4 5来表示 。 . .. .
二 、 母 的 主 要 特 征 韵
大堡子乡酸汤话 共有 3 4个韵母 。
1 四呼齐 全。笔者 所 调查 的大堡 子乡 酸汤话 的 韵母 四 .
呼齐全, 没有撮 口并人齐齿的现象。例 如: 欲” “ 读为 y、 4
苗” 。酸汤话韵母今读情 况: 入声字的 古塞音韵尾 [ p 一 、 k 完全消 失, 无喉 塞尾 [ ? , 一 、 t一 ] 也 一 ] 阳声韵 尾 [ D 、 一 ]

黔东南汉语方言的历史成因

黔东南汉语方言的历史成因
二、 黔 东 南 汉语 方 言 的 形成 过 程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 自治州位 于贵州 东南部 , 东 与
湖南怀化毗邻 , 南 与广 西柳 州 、 河 池接 壤 , 西 连贵 州黔 南 ,
北抵贵州铜仁 、 遵义 , 面积 3 0 3 3 7 . 1 平方 公里 。下辖 凯里 、
雷山、 丹寨 、 麻江 、 黄平 、 岑巩 、 从江 、 剑河 、 锦屏 、 榕江 、 施秉 、 三穗 、 台江 、 天柱 、 镇远 、 黎平 l 6 个 县市 , 州 府 所 在 地 为 凯 里
相似之处” J 。李蓝 指 出黔 东南 方言 比较接 近 湖南话 , 这 与行政 区划 及 相 邻 语 言之 Baidu Nhomakorabea 的相 互 影 响 等 因素 密切 相 关[ 5 3 2 3 8 ; 王贵生认 为“ 随着 以军屯 为主 的不 同时期移 民
的 到来 , 黔 东 南 汉 语 方 言 才 开 始 了 形 成 和 发 展 的 过程 ” 。
状态, 是有可能形成小 型的汉语方 言点 的。但 这样 的汉 语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1 —2 0
基 金项目: 2 0 1 1年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 目( 编号 : 1 1 Z C 0 4 1 ) ; 凯里学 院汉语言文字学教学 团队阶段成果 作者 简介 :肖亚丽( 1 9 7 0一) , 女, 贵州锦平人 , 凯里学院人文学院教授 , 研究方 向为现代汉语语 法、 方言 、 侗语 。

酸汤话“照二归精、照三端”例证

酸汤话“照二归精、照三端”例证

酸汤话“照二归精、照三端”例证

音韵学家黄侃提出的“照二歸精、照三归端”这一论断,在学术上尚未有定论。本文尝试探讨湘黔交界处的一种特殊汉语方言(酸汤话)中的庄章组声母,为这一观点提供例证,并通过新老两派语音的对比,分析照二和照三的演变层次。

标签:酸汤话照母字演变

酸汤话①是苗族同胞的一种汉语方言,主要使用区域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湖南省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和会同县。酸汤话是一种区别于西南官话和湘方言的特殊方言。笔者通过调查整理,得出天柱竹林酸汤话声韵调系统。

声母22个(包括零声母):p p? m f ? ?? s t t? n l k k? ? x ? ?? ? ? j w ?。

韵母32个:? ? i u y a ia ua ? o io e ue ai uai ei iau uei au i?u ?u eu an uan yn ?n ?n en on in a? ia? ua? o? io?。

声调5个:13(阴平)、31(阳平)、44(上声)、55(阴去)、33(阳去)。

一、庄章两组的声韵配合关系

根据《方言调查字表》中古音系统的声韵配合关系,庄组可拼二、三等韵,章组只拼三等韵,庄章两组都不能拼一、四等韵。本文按十六摄分别列出了二、三等韵与庄章两组的拼合关系,据此讨论中古庄章两组声母在酸汤话中的演变及其条件。

四、结语

通过分析整理《方言调查字表》,得出庄组和章组拼合关系两表,发现庄组基本上只能和二等韵相拼,章组基本上只能和三等韵相拼。在酸汤话中,照二(庄初崇生)与精组(精清从心)同母,照三(章昌)与端组(端透)同母,很好地印证了“照二归精、照三归端”这一论断。与此同时,酸汤话也存在新老两派读音,对比两种语音,发现照三(章昌)在与开口韵(止摄除外)相拼时,声母分别由[t]和[t?]转化为[?]和[??],在与合口韵和止摄相拼时,声母分别由[t]和[t?]转化为[?]和[??],这反映出章组声母演变层次不同。

靖州锹里地区苗语侗语中十二地支的读音

靖州锹里地区苗语侗语中十二地支的读音

靖州锹里地区苗语侗语中十二地支的读音∗

贺福凌

【摘要】论文基于田野调查,获取了湖南靖州苗语、侗语的汉语借词十二地支的读音,将之与汉语中古音、黔东苗语、车江侗语、靖州酸话的十二地支的读音作了对比。结论是十二地支在侗语、苗语各方言的读音有较强的一致性,靖州苗语、侗语的十二地支汉借词读音是故老相传的读音。

【期刊名称】《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5(000)003

【总页数】4页(P409-412)

【关键词】十二地支;苗语;侗语;借词

【作者】贺福凌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 41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216

最早见于甲骨卜辞的天干地支是汉文化的重要符号[1],天干地支的名称作为文化词向境内外众多的语言输出,研究这些语言中天干地支的读音,在探讨语言的历史接触、拟测汉语古音等方面能发挥一定作用。李方桂(2012[1945])[2]利用境内外三个台语支的语言,泰国的阿函语、云南的傣仂语(傣语方言)、布依语中十二地支的读音,论证了其对汉语中古音、上古音拟测的价值。壮侗语族绝大多数语言都有十二地支借词读音,吴安其(1996)[3]利用这些材料,大范围地探讨了汉语上古音

和壮侗诸语言地支读音的关系。李炳泽(2003)[4]的黔东苗语干支读音主要显示了和汉语中古音有较近的关系。综合这三篇重要文献,民族语中干支借词读音研究的价值在于:

(1)民族语中的干支字读音是汉语借词绝无疑义,可以避免借词与同源词的分辨纠缠。(2)作为记时系统,干支字读音一定成套借入,可以确保借词读音的同时、同质,没有在一般的民族语汉语借词研究中出现的借词读音可能来源于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逻辑缺陷。(3)民族语中的干支字读音可以和汉语古音的拟测互相印证,进一步可以推断借词发生的时代以及民族文化交流的时代。

夜郎古国位于贵州省天柱县远口镇的可能性探讨

夜郎古国位于贵州省天柱县远口镇的可能性探讨

夜郎古国位于贵州省天柱县远口镇的可能性探讨

作者:吴谋勇欧正祝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7期

摘要:夜郎古国、楼兰古国和大理古国一起,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上称为少数民族的三大古国,楼兰古国在新疆的丝绸之路上,大理古国在云南省的苍山洱海边,唯独夜郎古国在中华民族的两千多年发展历史上,一直没有定论。本文按照《史记》夜郎国的记载,从区位地理、民族分布、考古发现、沙金资源和当地民俗等特征综合分析,初步认为夜郎古国位于贵州省天柱县远口镇的可能性较大。

关键字:夜郎古国远口镇沙金青铜器

中图分类号:TU99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夜郎古国的争论显得扑朔迷离,贵州省的桐梓县、普定县、赫章县、六枝特区和思南县,湖南省的新晃县,均认为是夜郎王朝的都府,尤其是贵州省的桐梓县和湖南省的新晃县,均投入巨资准备建设开发夜郎王朝的文化,可见由于夜郎古国巨大的旅游潜在价值和商业潜在价值,其具体分布区域在史学界争论较大,结合近年来各地的考古进展,综合各地夜郎古国的分布特征和争论观点,作者主要从自然资源、地理资源、人文资源和考古发掘等方面进行夜郎王朝的具体分布区域特点进行探讨。

夜郎的历史记载

1.1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称“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夜郎古国的具体位置,司马迁《史记》仅谈到“夜郎者临牂牁江,江广百余步足可行船”。

1.2汉武帝时,唐蒙奉命于公元前135年出使南越国,从蜀国经过夜郎国时,称夜郎有精兵10万,可从水路出兵南越。于是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召夜郎王特使进京,授夜郎王金印。

1.3西汉特使考察南越后,给汉武帝讲,南越枸酱从蜀国到夜郎,再由夜郎偷运到南越国。

酸汤话记录的锹歌及其修辞

酸汤话记录的锹歌及其修辞

摘 要 : 湖 南 靖 州 西 部 山 区与 贵 州接 壤 一 带 称 作 锹 里 地 区 , 主要 生 活 着 苗 族 、 侗 族和苗化的汉人。“ 锹歌 ” 为 锹 里 各 民族 民歌 的 总称 , 其 语 言 基 础 最 初 是 苗 语 和 侗 语 。清 嘉庆 以后 借 用 汉语 的 酸 汤 话 记 录 歌 词 , 因此 , 锹 歌 逐 渐 汉化 。 锹歌 在 锹 里地 区 有 着超 民族 、 超语言的沟通功能 , 体 现苗、 侗、 汉三 个 民 族 文 化 的 完 美 融 合 . 也体 现 汉 语在 锹 里 各 语 言 接 触 与 竞 争 中为 强势 语 言 。锹 歌 歌 词 的 创 造 以 山林 、 田 间 生 活 为 素材 , 亍 妙 利 用押 韵 、 起兴 、 比喻 、 反复、 夸 张、 用 典 等 多种 修 辞 手 法 。 创造 语 言 的形 式
新 街 两村 的部 分 自然村 。
锹 里 苗语 属 苗 语 的黔 东南 方 言 ,可 分 五 个 小
隆 重 的祭祀 活 动 , 以祈 求秋 天 的丰 收 。 “ 锹歌” 和“ 芦
笙舞” 是锹 里 人 民原始 却 又充 满 文 化气 息 的集 体 活
动. 是 内部 教 育 后 代 、 团结 族 人 的 文 化形 态 。 可 以
( C X 2 0 1 2 B1 6 6 ) ;
作者简介 : 刘宗艳 ( 1 9 7 4 一) , 女, 湖南靖州人 , 湖南师范大学方言学博士研究生 , 主 要 研 究 方 向 为汉 语 方 言 学 。 罗 听如 ( 1 9 5 5 一) , 女 , 湖南新化人 , 湖南 师 范 大 学 文 学 院 教授 , 博 士生导师 , 主 要研 究 方 向 为汉 语 方 言学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页:

大家对湖南方言第一反应可能是长沙话

但其实湖南方言是“十里不同音,五里不同调”

第二页:

我们今天讲的呢,就是湘黔交界处的“酸汤话”

“酸汤话”主要分布在湘西南和黔东南交界处的山区,这里是苗族与侗族两大少数民族的聚居区。据当地人解释,因这一带的苗族人喜欢吃酸,故称他们为“酸汤苗”,他们讲的话与当地汉族人讲的方言不同,当地汉族人觉得他们讲的话不顺耳、很酸,故称他们讲的话为“酸汤话”。

酸汤话的特点:语音平直、语义古朴

会同话大部分是平直、短促之调,三声四声很少。听起来比较直接、粗鲁,所以也经常被人叫做“蛮语”

比如说:

【你今日还没有吃晚饭】普通话: Nǐ jīnrì hái méiyǒu chī wǎnfàn.

酸汤话:Nī jier[ə] hāi māoyōu qī yafān.

酸汤话没有zh和ch这两个需要翘舌的复杂声母

比如说:

【中山大学】:dōng san dai xio

很多方言词语背后都有一些历史故事:

比如说:

【解手】:上厕所的意思

来源:“湖广填四川”等历史性移民中,强制用绳子将人的手捆起来防止逃跑,人想上厕所就会央告押送的人“解开手”

下面我们进行一个酸汤话四级测试题:

【晓得】——知道

【港莫子】——说什么

【乃地】——哪里

【居居妹几噶】——猪猪女孩

【浃啸阿几噶】——假笑男孩

【勒把戏】——小孩

【勒死崽】——小崽子

【勒吊社】——小朋友

【茅斯】——厕所

所以如果你有机会去当地旅游,感受少数民族风情,突然想上厕所,你应该说“想解手,乃地有茅斯”,如果你说普通话,会被当地人说“放洋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