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内部控制概论 (9)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多选题1-40题)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多选题1-40题)1、经济效益所体现出的比较关系,其表达式主要有() *A 效益型效益(正确答案)B 收益型效益(正确答案)C 效率型效益(正确答案)D 效果型效益E 提高型效益2、人力资源的内涵包括了劳动者的()等方面的内容 *A 体质(正确答案)B 智力(正确答案)C 知识(正确答案)D 经验(正确答案)E 技能(正确答案)3、到目前为止,组织发展经历了()*A 传统式官僚机构阶段(正确答案)B 复杂性组织阶段(正确答案)C 适应性组织阶段(正确答案)D 事业部组织阶段E 虚拟组织阶段4、在组织企业招聘时,招聘者的选择非常关键,因此招聘者一般应具有的素质需求有()*A 良好的个人品质与修养(正确答案)B 具备多方面的能力(正确答案)C 广阔的知识面(正确答案)D 掌握一定的技术(正确答案)E 具备较高的学历5、从萨珀的职业发展理论看,可将职业生涯分为()*A 成长阶段B 立业与发展阶段(正确答案)C 维持阶段(正确答案)D 衰退阶段(正确答案)E 探索阶段(正确答案)6、绩效计划包括如下特点()*A 具有鲜明的目标(正确答案)B 具有首要地位(正确答案)C 具有普遍性(正确答案)D 具有效益性(正确答案)E 具有指导性7、全面薪酬体系包括()*A 货币性薪酬体系(正确答案)B 非货币性薪酬体系(正确答案)C 实物性薪酬体系D 非实物性薪酬体系E 股票期权体系8、双因素理论中的双因素是指()*B 正激励因素C 激励因素(正确答案)D 负激励因素E 强激励因素9、宽带薪酬的缺点主要有()*A 导致更为复杂的管理结构的出现B 增加了绩效管理压力(正确答案)C 晋升机会减少(正确答案)D 不适应所有类型的组织(正确答案)E 不利于职业轮换10、体现经济效益比较关系的效益类型有()*A 效益型效益(正确答案)B 收益型效益(正确答案)C 效率型效益(正确答案)D 效果型效益E 提高型效益11、按培训的目的可将培训方式分为()*A 过渡性教育培训(正确答案)B 知识更新培训或转岗培训(正确答案)C 提高业务能力培训(正确答案)D 专业人才培训(正确答案)E 人员晋升培训12、人力资源需求与人力资源供给的关系有()*B 供不应需(正确答案)C 供求一致D 结构性失衡(正确答案)E 供过于需(正确答案)13、企业组织灵活化发展的原因是()*A 多元化的员工(正确答案)B 严酷的竞争(正确答案)C 人力资源成本上升D 环境的复杂性与不可预测性(正确答案)E 信息沟通的需要14、美国著名企业战略家波特,将企业战略分为()*A 低成本战略(正确答案)B 快速发展战略C 差异化战略(正确答案)D 收缩战略E 专一化战略(正确答案)15、职位设计的权变因素主要有()*A 组织因素(正确答案)B 环境因素(正确答案)C 人员因素(正确答案)D 社会期望E 技术因素(正确答案)16、一般而言,绩效沟通应符合的原则包括()*А真诚原则(正确答案)B 及时原则(正确答案)C 针对性原则(正确答案)D 定期原则(正确答案)E 建设性原则(正确答案)17、人力资源具有的特点有()*A 自有性(正确答案)B 生物性(正确答案)C 时效性(正确答案)D 创造性(正确答案)E 能动性(正确答案)18、企业内部选拔员工的主要方法有()*A 职位公告(正确答案)B 随机求职者C 管理与技能档案(正确答案)D 员工推荐E 职位竞标(正确答案)19、员工自我的职业生涯管理包括()*A 增强职业敏感性(正确答案)B 保持职业热情C 防止技能老化(正确答案)D 处理好人际关系E 维持个人与家庭的平衡(正确答案)20、员工培训增强了企业自身竞争优势,其具体表现在() *A 是企业发展的支柱(正确答案)B 是员工对企业的要求(正确答案)C 是企业战略发展的重要手段D 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正确答案)E 是企业的一项成本支出21、薪酬战略对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包括()*A 增值功能(正确答案)B 激励功能(正确答案)C 配置和协调功能(正确答案)D 帮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功能(正确答案)E 吸引优秀员工22、衡量人力资源管理效益的主要方法通常包括()*A 实验法B 会计法C 审计法(正确答案)D 访谈法E 分析法(正确答案)23、下列属于劳动关系客体的()*A 有劳动时间(正确答案)B 劳动报酬(正确答案)C 福利保险(正确答案)D 工会组织D 劳动环境24、常见的职位设计形式有()*A 工作再设计(正确答案)B 工作扩大化(正确答案)C 工作丰富化(正确答案)D 工作反馈E 职位轮换(正确答案)25、企业比较感兴趣的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外包内容主要有() *A 员工招聘(正确答案)B 企业架构C 员工培训(正确答案)D 福利和津贴(正确答案)E 薪酬管理(正确答案)26、人力资源管理是指组织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现代管理措施和手段,对人力资源的一系列活动进行管理的总和,这些活动包括()*A 取得(正确答案)B 开发(正确答案)C 保持(正确答案)D 评价E 运用(正确答案)27、按培训目的划分的培训方式有()*A 过渡性教育培训(正确答案)B 知识更新培训(正确答案)C 提高业务能力培训(正确答案)D 专业人才培训(正确答案)E 人员晋升培训28、非货币性薪酬体系能够得到广泛使用,主要是因为()*A 能为货币性薪酬计划提供补充(正确答案)B 能使公司激励计划的过渡更加平稳(正确答案)C 加强公司的经营目标(正确答案)D 认可突出的绩效(正确答案)E 适用于大多数员工(正确答案)29、绩效计划的内容包括()*A 关键绩效指标(正确答案)B 绩效沟通内容C 绩效考评方法D 工作目标设定(正确答案)E 能力发展计划(正确答案)30、影响员工激励效果的个体因素包括()*A 年龄与工龄(正确答案)B 个人价值观(正确答案)C 受教育程度(正确答案)D 性格特征(正确答案)E 收入水平(正确答案)31、影响雇员自愿流出的因素主要有()*A 个体因素(正确答案)B 与工作相关的因素(正确答案)C 个体与组织之间的适合性因素(正确答案)D 组织因素(正确答案)E 与态度和其他内部心理过程相关的因素(正确答案)32、人力资源管理经历的主要阶段有()*A 人事管理阶段(正确答案)B 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混合阶段C 人力资源管理阶段(正确答案)D 家庭、工作、生活一体化发展阶段E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阶段(正确答案)33、结果考评法主要有()*A 对偶比较法B 岗位绩效指数化法(正确答案)C 层次分析法(正确答案)D 目标管理法(正确答案)E 评级量表法34、宽带薪酬的缺点主要包括()*A 导致更为复杂的管理结构的出现B 增加了绩效管理压力(正确答案)C 晋升机会减少(正确答案)D 不适用所有类型的组织(正确答案)E 不利于职位轮换35、企业进行内部选拔时,其主要的优点有()*A 保持组织内部的稳定性(正确答案)B 降低员工的流失可能性(正确答案)C 提高员工的忠诚度(正确答案)D 减少识人用人的失误(正确答案)E 节约招聘费用(正确答案)36、工作氛围指能够影响培训成果转化的所有工作上的因素,包括()*A 管理者支持(正确答案)B 受训者特点C 学习氛围(正确答案)D 学习型组织(正确答案)E 受训者情商37、企业组织多元化发展的原因是()*A 环境的复杂性与不可预测性B 需要更多的创造性(正确答案)C 人力资源成本上升D 多元化的员工(正确答案)E 企业网络化、扁平化等(正确答案)38、当代组织发展的新趋势是()*A 结构化B 扁平化(正确答案)C 小型化(正确答案)D 弹性化(正确答案)E 虚拟化(正确答案)39、要想使竞争机制产生积极的效果,应具备的前提条件是竞争必须()*A 公平(正确答案)B 适度(正确答案)C 以组织为目标(正确答案)D 激烈E 有序40、一般来说,实施奖惩激励的最佳结合点是()*A 以奖为辅,以罚为主B 以奖为主,以罚为辅(正确答案)C 奖惩适度(正确答案)D 奖惩应指向具体行为(正确答案)E 奖惩相结合(正确答案)。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一章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概论第一节内部控制的产生和发展一、内部控制的概念(一)国外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人们对内部控制的认识,是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入与发展的。
在世界各国中,美国是对现代内部控制研究开展得比较早而且是最富有研究成效的国家之一。
因此,内部控制在美国的发展过程基本上代表了现代内部控制演变与发展的主要过程。
在美国,人们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先后经历了“两要素论”、“三要素论”、“五要素论”和“八要素论”等几个阶段。
1.两要素论1949年,美国会计师协会(AIA)在《内部控制:一种协调制度要素及其对管理当局和独立审计人员的重要性》的报告中,首次对内部控制做出了明确定义,认为:“内部控制,包括组织机构的设计和企业内部采取的所有相互协调的方法和措施。
这些方法和措施的目的在于保护企业的财产,检查会计数据的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促进企业执行既定的管理政策。
”1958年10月,该委员会在《审计程序公告》(第29号)中进一步将内部控制划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两个组成要素。
其中,内部会计控制是指与财产安全和会计记录有直接关系的各种控制程序和方法,主要包括财务记录和审核控制、财务财产记录与财产保管的职务分离控制、财产的实物控制和内部审计等。
而内部管理控制则是指与企业的经营效率直接相关的控制程序和方法,主要包括业绩报告、员工培训计划和质量控制等。
这些控制程序和方法只与财务会计记录有间接性的联系。
2.三要素论198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在《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SAS55)中,用“内部控制结构”取代了原先的“内部控制”的提法,并把内部控制结构概括为“为提供取得企业特定目标的合理保证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
该公告将内部控制结构划分为三个要素:控制环境、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
3.五要素论1992年,“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COSO委员会)在其研究报告《内部控制:一体化框架》中,将内部控制定义为“由企业董事会、经理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11466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9章
2.传统文化:任何国家或地区企业的员工激励模式无不受本地区传 统文化的巨大影响。因为传统文化直接决定着本地区人们的价值观,从 而也就决定着人们的精神需要。同样激励员工的方法,对在不同的文化 背景下,其效果不一样。
(六)公平理论 1963年,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了公平理论,其主要内容是探讨
个人所做的投入与他所取得的报酬之间的平衡。亚当斯认为,员工最关 心的是奖励措施的公平和公正,希望自己所付出的代价得到应有的报偿 。如果他认为自己的报偿/代价比等同于别人的报偿/代价比,那么就 会产生公平感,原来的工作热情和行为水平就能得到维持;如果他认为 自己的报偿/代价比低于别人,他就会产生不公平感。在这种情况下, 他会通过各种方法力图消除不平衡感。
二、激励理论概览(6个激励理论)
(一)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将人的需要分为5个 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 和自我实现需要。当某一种需要没有满足的时候, 人就会去追求它,产生一种内驱力。当这种需要满足以后就不再有动力 了。而这时又会产生高一个层次的需要,再驱使人去追求它,直到自我 实现。
三、激励的原则(7个原则)
1.物资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生理性的需要和安全需要的 一部分是属于物质激励的范畴,而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 实现的需要以及安全需要的另一部分则属于精神激励的范畴。
2.充分考虑员工的个体差异,实行差别激励的原则。 3.实事求是原则:一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二是对事实必须进行全面 系统的研究;三是在弄清事实、经过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事物的性 质。 4.公平公正原则:激励作为奖赏员工良好行为、调动积极因素、惩 罚不良行为和约束消极情绪的重要手段,关键是要公平、公正。
(四)期望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提出了期望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的工作动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单选+多选+填空+名解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题型:一、单选30*1=30分二、填空5*1=5分三、名词解释5*3=15分四、简答题5*6=30分五、论述题10*2=20分一、单选1.潜在的人力资源包括在校的青年学生、现役军人、从事家庭劳动的家庭妇女。
2.作为人力资源的人的劳动能力首先表现为一种自然力,具有自然属性。
3.开发对象的能动性是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最根本的区别。
4.人力资源是可以不断开发的资源,在开发使用后还可以继续开发。
5.人力资源的形成,配置,开发和使用都离不开社会环境和社会实践,是一种社会活动。
6.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7.人力资源特别是拥有高科技产业相关知识的人才,就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最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
8.战略性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特征。
9.匹配性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要求,包括外部匹配和内部匹配。
10.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生产力的关键要素越来越多的依赖于脑力,人力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性资源。
11.开发方式是指人力资源开发活动中队各种要素所进行的组织方法。
12.开发手段是指人力资源开发活动所采用的工具支持行为。
13.开发计划是指人力资源开发活动实施前的准备工作于实施过程的书面描述。
14.个体开发是从既定的个人特点出发,对其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使用,充分的发挥,科学的发挥,科学的促进与发展的活动。
15.群体开发是指从既定的群体特点出发,采取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等人力资源配置手段进行结构上的调整,以实现群体人力资源结构优化和功能的提高。
16.组织开发指在组织范围内所进行的一切人力资源开发的活动,其主要手段是文化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与管理活动。
17.社会开发指一个国家为提高其人力资源数量与功效而进行的活动。
18.人力资源开发必须根据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及其变化,不断调整开发的阶段性目标、内容与措施。
19.自我开发的形式在目前的组织中主要是学习与自我申报制度。
20.拔高型工作设计其理论依据是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内部控制学复习要点
内部控制复习知识点第一章内部控制概论1、内部控制学的发展阶段:五阶段①内部牵制阶段-—-——-起步阶段两个设想是:(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无意识地犯同样的错误机会较少;(2)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有意识地合伙舞弊的可能性大大低于单独一个或部门舞弊的可能性.②内部控制制度阶段——-—-进化阶段③内部控制结构阶段--——提高阶段(内部控制结构是指为了实现特定公司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而建立的一系列政策和程序构成的有机总体,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及控制程序三个部分。
)④内部控制框架阶段—-——演进阶段⑤风险管理阶段---——-提升阶段2 、内部控制框架(COSO报告):(COSO委员会提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1)三目标提高经营效率,取得好的经营效果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循有关的法规制度(2)五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察3、风险管理模型:是一个由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共同参与的,应用于企业战略制定和企业内部各个层次和部门的,用于识别可能对企业造成潜在影响的事项并在其风险偏好范围内管理风险的,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具有多目标驱动、全员、全过程、合理保证的特性。
)(1)四目标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合规目标(2)八要素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4、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1)定义内部控制定义: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2)目标是合理保证单位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单位实现发展战略。
(3)五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cc息与沟通、内部监督(4)原则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5)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基本规范》的作用规定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基本要素、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是内部控制的总体框架,在内部控制标准体系中起统领作用。
现代企业管理概论
3生产过程:生产技术准备过程 基本生产过程—核心部分 辅助生产过程 生产服务过程 基本问题:流程是否最短 时间是否最少 耗费是否最省
4生产过程包括空间组织和时间组织两项基本内容
5一批工件在工序间存在三种移动方式,顺序移动,平行移动,平行顺序移动
分级法 调整 习惯 明码 顾客定价法
新产品定价策略:高,低,适中 心理:零数,整数,声望 折扣:现金,数量,交易 差别定价 产品组合定价
2绿色营销对策:第一、必须加大教育宣传引导的力度,尽快培育全社会的绿色意识。 第二、转变企业的生产经营观念,培育绿色企业文化。第三、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强化绿色质量管理。第四、树立绿色营销组合观念,实施企业的营销组合策略创新第五、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确保绿色营销的健康发展。
4人本原理: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核心是人 一种全员参与的管理,主体是全体员工 以组织的目标与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都能实现作为企业成功的目标
5泰勒 科学管理之父 工作定额研究 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原理 标准化原理 差别计件付酬制 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心理革命” 计划和执行相分离原理 实行职能工长制 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理
8人力资源的特点:生物性,能动性,时效性,再生性,社会性
9智力构成:思维力,智力材料,劳动技能,思想性
10员工招聘程序 编制招聘程序 培训招聘人员 确定招聘方式 接待应聘者的来信,来访和报名 测试 录取
11进行工作分析:明确规定与要求,确定完成工作所需什么样的行为过程包括工作描述,工作说明书
5核心能力是指企业独有的,能为顾客带来特殊效用,使企业在某一市场上长期具有竞争优势的内在能力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4章 “控制活动”学习理解的要点与重 点
控制活动(措施): 1.不相容职务(6大类)分离控制:效果的相对性。 2.授权审批控制的三大范围:合法性、不经授权不能执行、 一经授权必须予以执行。 3.会计系统控制:会计法律法规、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 会计档案、会计信息。 4.财产保护控制:限制性接近、定期盘点、账实核对、财 产保险。 5.预算控制;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经营预算、资本预算、 财务预算。 6.运营分析控制:企业经营是否向着预算规定的目标值发 展,偏差与问题的解决,或预算的修正 7.绩效考评控制:绩效目标、绩效了辅导、绩效结果的应 用。
COSO报告中内部控制的职责
(l)管理层:CEO最终负责整个控制系统。 (2)董事会:管理层对董事会负责,由董事会设计治 理结构,指导监管的进行。设立财务、内部审计等职能, 防止管理层超越控制,有意歪曲事实来掩盖管理的缺陷。 (3)内部审计师:对公司的治理结构行使监管的职能。 (4)内部其他人员:明确各自的职责,提供系统所需 的信息,实现相应的控制;对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对不 合法、违规行为有责任与上级沟通。 (5)外部人员。通过财务报表审计直接向管理阶层提 供有用信息;法律部门、监管部门、客户、其他往来单 位、财务分析师、信用评级公司、新闻媒体等也都有助 于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
内部控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是随着外部 竞争的加剧和内部强化管理的需要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大致上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1.内部牵制阶段 2.内部控制制度阶段 3.会计控制管理控制阶段 (1)内部会计控制。 (2)内部管理控制。 4.内部控制结构阶段 5.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阶段
COSO及内部控制框架
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
1.从外部对其进行设计,以制度形式进行强制性的规 范。 2.设计建立与设施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全面性、重要 性、制衡性、适应性、成本效益性原则。 3.设计程序: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调查;划分单位内 部机构(行政领导体系、构成要素体系;经营体系; 管理体系)、信息活动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内部控 制的文本规定(文字、流程图)。 4.内部控制措施: 5.有关各方面在内部控制中的职责作用:董事会、审 计委员会、管理层、风险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内 部审计部门、单位员工。
现代企业管理概论知识点
第一章现代企业与企业管理1.企业:从事商品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通过商品或劳务交换满足社会需要并从中取得盈利,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依法设立的经济组织。
2.现代企业的特征:(1)技术特征:技术要素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地位已经跃升为第一位,技术创新成为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动力源泉。
(2)制度特征: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新兴企业制度。
(3)组织特征:包含许多独立运转的经营单位,组织结构复杂。
(4)管理特征:现代化的管理,管理思想、组织、方法都体现现代化管理的要求。
3.现代企业系统特征:(1)现代企业系统是人机系统:由人力资源和机器、设备等物质要素组合而成。
(2)现代企业系统是动态系统:生产过程包含着资金、物资以及人的一系列运动。
(3)现代企业是动态的开放系统:从外界输入物质、能量和信息,再向外界输出产品或劳务.(4)现代企业是多层次多目标的复合系统:企业内外环境需要是多方面的,目标也是多元的.4.企业环境特征:(1)变动性:企业环境各因素不断变化,有些是渐变,有些是突变。
(2)复杂性:企业环境因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
(3)交互性:企业环境因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无论哪种环境发生变化,都会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其他因素的变化.(4)不确定性:环境因素的各种变化都是企业决策者事先难以准确预料的。
5.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必须为所处社会的福利,稳定和发展予以关心,支持和促进.6.企业管理:在一定的生产方式和文化背景下,由企业经理机构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充分合理开发和优化利用各种可以支配的资源,尽可能多创造和增进社会福利并实现自身盈利目标的过程。
7.企业经营与管理的关系:经营和管理都服从盈利和发展的同一目标。
企业经营就是在动态的市场环境中寻求盈利和发展的机会,管理则侧重于发挥内部优势去适应环境的变化。
经营决定了管理的方向和目标,管理对经营调节和控制,经营是管理的依据,管理为经营服务,两者互相分工,相互补充,相互作用。
现代企业管理概论-企业概述
第一讲 企业概述
企业概述 企业概念: 是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等活动,为满足社会需要并获取盈利,实行独立核算,进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单位。
《现代企业管理概论》
1、企业是经济实体(经济组织): 不同事业单位、公益和政府部门。 追求经济效益,获得盈利是经营的主要目的。
利润最大化(短) 价值最大化(长)
5、替代产品的压力
替代品价格越低、质量越好、用户的转移成本越低,其所产生的竞争压力就强。如: 钢窗~铝窗~塑料窗~木窗~石头窗~不用窗 卡式录影带~VCD~DVD 替代品: 现有替代品:电报、电话——移动电话、IP电话 潜在替代品:网络报纸——纸印报纸
主体活动(开源)
辅助活动(节流)
供 应
生 产
宏观环境
企业 竞争 资源 分销 科学技术 自然条件 微观环境
四、企业内外环境分析
五种竞争力模型——波特模型: 哈佛大学商学院波特(Michael E·Porter)教授提出。认为: 企业最关心的是它所在产业的竞争强度,而竞争强度又取决于市场上存在的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正是这些力量的联合强度影响和决定了企业在产业中的最终盈利潜力。
生产经营:≥50 商品批发: ≥50 零售: ≥30 科技开发、咨询、服务:≥10 单位:万人民币
新公司法
企业概念理解:
二、现代企业组织形式简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2
3
4
三、企业内外环境因素
企业
营销 财务、会计 生产经营及技术 人员 管理组织
企业内部环境因素(职能法):
2、企业外部环境因素:
宏观经济
社会文化
储 运
营 销
服 务
企业基础活动
企业管理概论论述题
企业管理(guǎnlǐ)概论论述题(有答案)论述题1、试述现代工业企业的主要特征?2、试论企业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原因及现实意义?3、试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jiànlì)现代企业制度?4、什么是企业管理的二重性?研究它有何意义?5、建立企业组织机构应遵循哪些原则?6、试述企业文化的作用和建设企业文化的意义?7、试论我国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
8、试述制定经营战略的程序。
9、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应遵循哪些原则?10、试述企业战略综合分析的目的和内容。
11、试述对企业外部战略环境调研的内容及其必要性?12、企业经营战略决策应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13、试述企业经营计划的作用与特点。
14、试述价值工程的基本程序。
15、制定劳动定额有哪些要求?劳动定额如何贯彻和修订?16、质量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应抓好哪些主要环节?17、试述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18、试述市场开拓策略及选择。
19、试述顾客的购买规律及生产经营者的销售规律。
研究这两方面的规律有何意义?20、试论产品品牌及其重要作用。
21、营销计划的编制应做好哪些工作?22、当前,我国企业怎样才能提高资金筹集的综合经济效益?23、试论成本控制的作用、步骤和组织要求。
24、利润分配应遵循什么原则?按照什么程序分配利润1、试述现代工业企业的主要特征?工业企业是从事工业性产品生产和劳务活动的企业。
具有以下主要特征——A、大规模采用机器或机器体系进行生产,系统地将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是同手工业生产的重要区别。
在手工业生产条件下,劳动者使用的是手工工具,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主要取决于劳动者的体力、经验和技艺。
在现代工业企业中,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主要取决于技术装备与工艺的先进性以及劳动者能否有效地使用它。
B、劳动分工精细,协作关系复杂、严密;C、生产过程具有高度的比例性和连续性;比例性:各种机器设备之间的、在生产能力上要相互协调,具有严格的比例性;D、生产社会化程度高,有广泛、密切的外部联系。
现代企业管理概论教学
有限责任公司
⑶公司的全部资产不分为等额股份,也不发行股票, 其设立方式只能是发起设立,不能采取募集设立。我 国《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须向股东 签发出资证明书。
国有独资公司
国有独资公司是指由国家单独出资、由国务 院或地方人民政府委托本级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 督管理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有限责任公司。
我国《公司法》的规定,国有独资公司的设 立和组织机构适用特别规定,没有特别规定的, 适用有限责任公司的相关规定。这些特别规定决 定了国有独资公司的主要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 个方面。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 基础,以有限责任制度为保证,以公司制企业为 主要形态,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 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形式
公司制企业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组织形式, 而现代公司制企业又主要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 限责任公司,因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组织形 式上就是要公司化。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形式
有限责任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是指股东人数在50人以下,股
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则以其 全部资产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企业法 人。
有限责任公司具有以下特点:
有限责任公司
(1)股东人数有严格的数量限制。 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
第一章现代企业管理概论
(三)按照企业所有制关系划分
1.国有企业 2.集体所有制企业 3.个体私营企业 4.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5.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6.外资企业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简称合营企业)是指中国合营者与外 国合营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规定,在中国境 内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并按照投资比例分享利润、 分担风险及亏损的企业。
1.劳动密集型企业 2.资金密集型企业 3.技术密集型企业
(五)按企业财产组织形式分类
1.个人独资企业 2.合伙企业 3.公司制企业
➢ 个人独资企业,简称独资企业,是指由一个自然人投 资,全部资产为投资人所有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 独资制或称单一业主制,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企业制 度形式。是最传统、最简单的企业形式,一个产权所 有者;
学习目标
1.掌握管理及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范围;理解管 理的性质。
2.明确管理学不同历史阶段的重要理论及经典观点。 3.掌握组织设计的原则与类型。 4.了解建立企业的基本程序及企业年检的相关信息。
引导案例 公司经理与财务主管之争
第一节 现代企业管理内涵
一、现代企业及其特征 (一) 企业的含义
第一章 现代企业管理概论 第二章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第三章 现代企业管理战略 第四章 管理心理学基础 第五章 现代企业跨文化管理 第六章 现代企业市场营销管理 第七章 现代企业质量管理 第八章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 第九章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第十章 流程和精细化管理 第十一章现代企业的生产管理 第十二章现代企业物流管理
相 法人的代表由自然人充当。 同 点
(四)现代企业的特点 1.运用高新技术知识组织大规模的机器体系进行 生产
第一章现代企业制度概述详解演示文稿
2. 有利于形成有效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和外部市场制衡机制
3. 有利于进行科学的管理和企业创新机制的形成 4. 完善的法律规范性和国际惯例性
5. 有利于资本的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三十页,共67页。
2.2 现代企业制度的意义
(二)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要性
表现为财产结构的制度规范,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
进入市场的各经济主体,必须首先明确其所有权,才可能建立真正 的商品经济关系。(前提条件)
公司法人制度的产权明晰化,使企业具备了一个对交换对象具有独占权的 真正市场主体的身份,按照等价交换原则参与各类市场交易活动,这是 现代企业制度不可缺少的首要内容。
第十七页,共67页。
1.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改革基本取向的继承和发展
改革目标的继承 企业行为方式市场取向的继承
政企职责分开原则的继承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要求的继承
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3.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促进社会资源最佳配置的需要 4.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政府职能转变、改革国有资产产权管理体制
第一章现代企业制度概述详解演示文 稿
第一页,共67页。
优选第一章现代企业制度概述
第二页,共67页。
参考书目
牛国良 现代企业制度(第二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刘明慧 现代企业制度概论 中国财 Nhomakorabea经济出版社
第三页,共67页。
课程涉及内容
现代企业制度概述
现代企业的产权制度 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企业集团 国有企业制度创新
第十八页,共67页。
1.2 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
(三)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现代企业治理重点总结
第一章治理概论1.治理是通过打算、组织、操纵、鼓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和谐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以期更好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进程。
2.治理的内涵如下:○1.治理是任何组织集体劳动所必需的活动。
○2.治理的对象是组织所拥有的各类各样资源。
○3.治理是为组织4.治理的进程由一系列彼此关联、持续进行的活动组成,能够粗分为打算、组织、目标效劳的,是一个成心识、有目的的行为进程。
○领导、操纵。
○5治理有效性在于充分利用各类资源,以最少的消耗正确地实现组织目标。
○6.治理的主体为治理者。
3.治理学是研究治理活动的大体规律和一样方式及其应用的学科:(1)综合性。
治理学是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点上成立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2)科学性。
治理学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反映了治理进程的客观规律性。
(3)艺术性。
艺术的含义是指能够熟练地运用知识而且通过巧妙的技术来达到某种成效。
(4)应用性。
治理学的思想、理论和方式来源于治理活动的实践,治理学是对社会治理活动的内容、方式和方式的归纳和总结,具有很强的应用性。
4. 治理学的研究方式:○1归纳法确实是通过对客观存在的一系列典型事物(或体会)进行观看,从把握典型事物的典型特点、典型关系、典型规律入手,进而分析研究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从中找出事物转变进展的一样规律。
○2实验法确实是人为地为某一实验制造必然条件,观看其实际实验结果,并进行比较分析,寻觅外加条件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霍桑研究)。
○3演绎法。
5. 治理者是治理的主体,他们都是在组织中工作的。
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们的系统性安排。
特点:○1每一个组织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那个目的是以一个或一组目标来表示的。
○2每一个组织都是由人组成的。
○3每一个组织都进展出一种系统性的结构,用以标准和限制成员的行为。
6. 治理者确实是负责对人力、资金、物资和信息情报进行打算、组织、领导、操纵的人员。
①从治理组织层次、上下组织关系来分,治理者能够分为高级、中级和基层第一线的治理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情境十一 学习情景导入
五、担保风险应对措施
企业在建立与实施担保业务内部控制过程中,至少应当强化对下列关键方面或关键环节 的控制:
1.职责分工、权限范围和审批程序应当明确规范,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应当科学合理。 2.担保的对象、范围、条件、程序、限额和禁止担保的事项应当明确规范。 3.担保评估应当科学严密。 4.担保执行环节的控制措施应当充分有效。
1隐蔽性
2突发性
3放大性
学习情境十一 学习情景导入
四、担保业务特征及风险 (二)担保业务风险
由于担保风险具有以上特征,所以应当关注涉及担保业务的风险: 1. 担保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可能遭受外部处罚、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 2. 担保业务未经适当审批或超越授权审批,可能因重大差错、舞弊、欺诈而导致损失。 3. 担保评估不适当,可能因诉讼、代偿等遭受损失。 4. 担保执行监控不当,可能导致企业经营效率低下或资产遭受损失。
主营业务是否正常,财务状况是否良好 信用记录是否良好 担保单位的借款用途,是否有良好的投资前景 担保对象的管理能力
任务二 担保评枯与审批控制
三、担保合同的签订
基本规定
一旦担保事项经过审批之后, 有关部门和人员应当根据评估报 告和审批意见,按规定权限和程 序订立担保合同。
3.单位对自身的担保业务,申请与评估应当分离。 4.被担保项目发生变更时,单位应重新组织进行评估。
任务二 担保评枯与审批控制
一、担保业务的评估 (二) 执行要点
1 建立严格的担保业务评估制度
2 采用适当的评估方法
3 评估的重点领域
4 评估报告的撰写
5 申请与评估应当分离
6 法律人士意见的采用
任务二 担保评枯与审批控制
任务二 担保评枯与审批控制
一、担保业务的评估 (一) 基本规定
1.单位应当建立严格的担保业务评估制度,采用适当的评估方法,对担保业务进行评估,确 保担保业务符合担保政策。
2.单位对外的担保业务,应当组织相关人员对申请担保单位主体的资格,申请担保项目的合 法性,申请担保单位的资产质量、财务状况、经营情况、行业前景和信用状况,申请担保单位 反担保和第三方担保的不动产、动产和权利归属等进行全面评估,形成评估报告。
任务一 岗位分工与授权批准
一、岗位分工概述 (二)担保业务岗位职责与权限
1 评估岗位 2 审批岗位 3 执行岗位
4 保管岗位 5 记录岗位 6 检查岗位
任务一 岗位分工与授权批准
一、岗位分工概述 (三)人员配备及素质要求
单位应当配备合格的人员办理担保业务。在不单独设置担保岗位的情况下,需要指定 相关人员办理担保业务。
1.担保业务的评估与审批; 2.担保业务的审批、执行与监督; 3.相关财产的保管与担保业务记录。
任务一 岗位分工与授权批准
一、岗位分工概述
(一)不相容岗位设立
具体而言担保业务应适当分离的职务主要包括: (1) 受理担保业务申请的人员不能同时是负责最后核准担保业务的人员; (2) 负责调查了解被担保单位经营与财务状况的人员必须同审批担保业务的人员分离; (3) 拟订担保合同人员不能同时担任担保合同的复核工作; (4) 担保责任的记账人员不能同时成为担保合同的核实人员; (5) 担保合同的订立人员不能同时负责履行担保责任垫付款项的支付工作; (6) 审核履行担保责任垫付款项的人员应同付款的人员分离; (7) 记录垫付款项的人员不能同时担任付款业务; (8) 审核履行担保责任、支付垫付款项的人员必须同负责从被担保单位收回垫付款项的人员分离。
新世纪高职高专 会计专业系列规划教材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材编审委员会 主 编 孙德营 副主编 刘 帆 钟 铃 主 审 麻彭鹏
组编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学习情境十一 学习任务
1 掌握担保业务的岗位分工与授权批准 2 掌握担保评估与审批控制 3 掌握担保业务的监测、担保财产保管与记录控制等内容
学习情境十一 学习情景导入
经办担保业务的人员需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过硬的业务素质。要诚实守信,敬业爱 岗;要有比较宽的知识面;要具有会计业务、财务管理及法律方面如《担保法》《物权法》 《合同法》等方面的知识。
任务一 岗位分工与授权批准
二、授权批准制度
1 基本要求 3 担保的程序 5 担保期限
2 实施要点 4 担保的最大金额 6 禁止担保的事项
学习情境十一 学习情景导入
二、担保的主要方式
保证 抵钾 质钾、质权
留置 定金
学习情境十一 学习情景导入
三、担保种类
投标担保 承包担保 债权担保 预收(付)款退款担保 工程维修担保
质量担保 付款担保 借款担保 分期付款担保 租赁担保
学习情境十一 学习情景导入
四、担保业务特征及风险 (一)企业筹资目的
学习情境十一 学习情景导入
一、筹资概念及分类 (一)企业筹资目的
新创企业筹资
创建以后筹资
学权批准
任务 二
担保评估与审批控制
任务 三
担保财产保管与记录控制
任务 四
担保合同的履行
任务一 岗位分工与授权批准
一、岗位分工概述 (一)不相容岗位设立
单位应当根据担保业务的数量、频率次数等设立相应的岗位,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 位的职责、权限。在岗位设立时,要确保办理担保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 监督。一般情况下,担保业务需要设立的不相容岗位至少包括:
一、担保的含义
担保是指按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为确保合同履行,保障债权人利益实现的法 律措施。债务担保具有三个特征:
1.从属性。企业为其他单位提供的债务担保,具有从属于被担保债务的属性。 2.补充性。债务担保的受益人所享有的担保权利或者担保利益,对于债权实现只具有 补充的意义,它只有在债务人不履行或者不能履行债务时,才能行使担保权利或者取得 担保利益。 3.相对独立性。债务担保相对独立于被担保的债务而发生或者存在。
二、担保业务的审批 (一)建立担保业务审批制度
单位应当对担保业务严格审批,建立严格、规范的审批制度。在审批制度中需要明 确规定以下事项:
1.重大担保事项的集体审批。对于重大的担保业务,即金额比较大的担保,应该实行 集体决策审批。
2.根据单位性质,明确审批机构和审批人。
任务二 担保评枯与审批控制
二、担保业务的审批 (二) 审批时关注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