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如何实施内部控制

合集下载

我国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应注意的几个要点汇总

我国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应注意的几个要点汇总

我国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应注意的几个要点一、内部控制的内涵许多企业对内部控制的理解还不够准确,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学习,我对内部控制内涵的总结如下:内部控制不等于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的实质是以人为本、制定企业合理发展目标、提高效益、实现企业发展目标、防止内部舞弊、防范外部风险。

二、我国企业在内部控制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要点(一)结合全面预算管理思想,制定企业合理发展目标、建立严明的考核奖罚机制。

前些年,大家对内部控制谈论比较热。

这几年,大部分集团企业及大中型国有企业都在大力推广全面预算管理,一时间,全面预算管理成了大家谈论的焦点。

其实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并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对未来整体经营的总体规划,也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具,能帮助管理者进行计划、协调、控制和业绩评价;全面预算管理核心思想是:全员参与管理、全面覆盖和全程跟踪、控制。

我们知道内部控制的显著特征也包括了全面、全过程、动态连续、以人为本。

可以说,全面预算管理是内部控制的一部分,是对内部控制的部分展开。

因此在内部控制建设中一定要大力推广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在以下两个方面的作用尤为重要。

1、制定企业合理发展目标。

评价一个企业内部控制的好坏,一定要有个标准,最终要体现到企业目标的实现程度上。

所以,所以制定合理目标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首要,如果目标不够客观合理,那么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就不够准确。

要制定合理目标就要贯彻全面预算管理思想,使全员参与目标的制定。

人人参与目标制定,不但使企业目标更加合理可行,而且还增强了个人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2、建立严明的考核奖罚机制。

严明的考核奖罚机制是实现企业目标的有力保障,如果没有严明的考核奖罚机制,企业目标是很难实现的。

全面预算管理中对内部业绩考核评价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

所以企业在建立考核奖罚机制时一定要充分汲取全面预算管理的思想。

(二)政府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宏观指导力度。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管理研究是一项永久课题,那么内部控制研究也是一个永久的课题。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控制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控制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控制制度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企业为了确保业务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有效性和高效性,以及保护企业资产和利益而建立的一系列规则、程序和控制手段。

其目的是防止和检测错误、欺诈、不当行为以及各种风险,以确保企业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

内部控制制度具有以下特征:1.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治理的基础。

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明确职责和权限、规范决策程序、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等,使企业能够更好地实现企业目标。

2.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发展的保障。

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帮助企业避免各种风险和损失,保护企业资产和利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3.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经营的需要。

内部控制制度能够规范企业内部各项业务活动,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成本,提高质量,增强企业回报能力。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内部控制环境。

包括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风险管理文化、道德规范等。

企业应建立诚信、透明、公正的文化氛围,注重员工的道德素质和工作态度,提高员工的责任心和自觉性。

2.风险评估和控制。

企业应识别和评估各种风险,通过制定相应的控制活动来减轻或消除风险。

风险评估可以采用各种方法,如风险矩阵、风险地图等。

3.控制活动。

企业应制定明确的制度、流程、规范等来规范业务活动。

控制活动包括授权和责任、审批程序、信息沟通、内部审计等。

4.信息和沟通。

企业应确保信息的准确、及时和完整,以支持决策和监控。

同时,企业应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促进信息的交流和共享。

5.监督机制。

企业应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包括内部审计、独立董事、监事会等,以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运行。

在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过程中1.审核和评估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

企业应对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全面的审核和评估,找出问题和不足之处。

2.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和要求。

企业需要明确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和要求,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3.设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具体内容。

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怎么做

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怎么做

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怎么做现代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企业内部的各个方面,如财务、风险管理、流程、资源分配等。

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帮助企业保护和增加其价值,提高业务绩效,并确保企业在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方面保持一致。

本文将讨论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要素和实施方法。

一、内部控制的目标及原则内部控制的目标是确保企业的资产安全、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及提升企业运营的效率和可靠性。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风险评估和管理:企业需要通过对内部和外部风险的评估,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以减少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2.明确的责任和权力分配:企业应确保每个工作岗位都有明确的责任和权限,建立一个完整的岗位职责和权限矩阵。

3.有效的内部控制环境:内部控制环境包括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态度和行为,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参与度,以及企业内部沟通的透明度。

4.信息和通信:企业应确保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以便管理层做出明智的决策。

5.监督和反馈机制:企业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机制来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二、内部控制的要素实施内部控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素:1.风险评估和管理:企业应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

2.控制活动:企业需要制定适当的控制措施,包括内部审计、流程控制、信息系统控制等,以确保企业的基本业务运作符合规定和政策。

3.信息与沟通:企业应确保内外部信息的及时流通和准确性,以便管理层做出明智的决策。

此外,企业还应加强内部沟通,确保员工对内部控制的理解和参与度。

4.监督和反馈机制:企业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监督和反馈机制,包括内部审计、监督评估和风险报告等,以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三、实施内部控制的步骤1.明确目标和要求:企业应明确内部控制的目标和要求,并将其纳入企业的治理结构和战略规划中。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 1 号——组织架构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优化治理结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所称组织架构,是指企业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股东(大)会决议和企业章程,结合本企业实际,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企业内部各层级机构设置、职责权限、人员编制、工作程序和相关要求的制度安排。

第三条企业至少应当关注组织架构设计与运行中的下列风险:(一)治理结构形同虚设,缺乏科学决策、良性运行机制和执行力,可能导致企业经营失败,难以实现发展战略。

(二)内部机构设计不科学,权责分配不合理,可能导致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或缺失、推诿扯皮,运行效率低下。

第二章组织架构的设计第四条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权限、任职条件、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确保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形成制衡。

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依法行使企业的经营决策权。

可按照股东(大)会的有关决议,设立战略、审计、提名、薪酬与考核等专门委员会,明确各专门委员会的职责权限、任职资格、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为董事会科学决策提供支持。

监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监督企业董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经理层对董事会负责,主持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分工应当明确。

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产生程序应当合法合规,其人员构成、知识结构、能力素质应当满足履行职责的要求。

第五条企业的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支付业务等,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

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意见。

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支付业务的具体标准由企业自行确定。

第六条企业应当按照科学、精简、高效、透明、制衡的原则,综合考虑企业性质、发展战略、文化理念和管理要求等因素,合理设置内部职能机构,明确各机构的职责权限,避免职能交叉、缺失或权责过于集中,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

现代企业管理下的内部控制制度

现代企业管理下的内部控制制度

试论现代企业管理下的内部控制制度一、内部控制制度是管理现代化的必然产物(一)管理现代化,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现代企业制度具有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四项基本内容。

管理科学要求用现代化的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管理人才来进行现代企业管理。

因此,加强企业管理,管理现代化,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

从目前状况看,一些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企业的资金、人员、市场等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企业的机构设置、财务管理水平和人力资源的配备等方面不能适应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出现了企业资金、人员失控现象,这样失控往往导致企业的崩溃。

一些触目惊心的经济案件,作案时间长,涉及金额大,都是内控制度不力的直接后果。

从严管理企业,实现管理创新,使传统的管理模式向现代企业管理过渡,加强内部控制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

(二)宽松的体制为管理现代化提供了可能,为内控制度的建立和有效实施创造了条件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

为现代企业管理的实施、内控制度的加强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可能。

重视管理、做好科学管理的各立面工作,尤其是内部控制工作,应成为大家的共识。

可以这么说,在外部环境相同的情况下,谁把握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做在前头、做好,谁就有可能在众多企业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而出类拔萃、独树一帜。

二、现代企业管理下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一个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财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和发现纠正错误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的政策与程序。

它是一个企业的内部管理控制系统,企业最高管理当局授权与指挥进行购产销等经营活动需要内控制度,企业核算、审核、分析各种信息资料及报告需要内控制度,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综合计划、控制、评价需要内控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点及控制措施

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点及控制措施

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点及控制措施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达到经营目标和保证财务信息可靠性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程、制度和方法,并通过一系列机构、职能和过程来实施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方式。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对于防范风险、提高效率、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财务风险: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资金管理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

这些风险会影响企业的经济利益和现金流量,可能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经营困难等问题。

控制措施: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资金管理,制定明确的信用风险控制政策,进行市场风险监测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风险对冲措施。

2.内部作弊和失职风险:企业内部存在员工的欺诈、内部人员利益冲突等问题,导致资源浪费、经济损失等。

控制措施:建立严格的人事管理制度,加强员工教育和培训,明确职责和权责,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加强内部监督。

3.资产安全风险:企业的重要资产面临被盗窃、损坏、丧失等风险,可能导致企业财产损失和业务中断。

控制措施: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对重要资产的保护和监控,建立安全预警机制,加强安全培训和意识教育。

4.信息安全风险:企业的信息系统面临黑客攻击、病毒侵入、数据泄露等风险,可能导致企业经营秘密泄露、业务中断等问题。

控制措施: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信息系统的监控和防护,采用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和措施,定期进行信息安全演练。

5.法律合规风险:企业面临的法律合规风险包括合同纠纷、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违规行为等,可能导致企业面临法律诉讼、行政处罚等问题。

控制措施:建立健全的法律合规制度,加强对合同的审查和管理,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加强合规培训和监督。

总体来说,企业要有效控制风险,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完善的内控制度和规程、有效的内控流程和机制、合理的内控组织和分工等。

同时,企业还需加强内部监督和风险管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评估和应对风险,确保企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企业内部控制的10种方法

企业内部控制的10种方法

企业内部控制的10种方法《会计法》明确提出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要求,并提出会计工作中职务分离、重大事项决策与执行程序、财产清查和定期内部审计等规定,这些要求和规定从其实质内容来讲,就是要加强各单位的内部控制。

其目的在于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管理要求的内部组织结构,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确保单位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系统,强化风险管理,确保单位各项业务活动的健康运行,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欺诈、舞弊行为,保护单位财产的安全完整;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要实现上述目标,笔者认为,只有在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成分的基础上运用各种内部控制方法才能真正将内部控制落到实处。

加强内部控制是贯彻《会计法》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研究和运用内部控制的各种方法是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

一、组织规划控制组织规划是对企业组织机构设置、职务分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控制。

企业组织机构有两个层面:一是法人的治理结构问题,涉及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的设置及相关关系,二是管理部门设置及其关系,对财务管理来说,就是如何确定财务管理的广度和深度,由此产生集权管理和分级管理的组织模式。

职务分工主要解决不相容职务分离。

所谓不相容职务分离是指那些由一个人担任,即可能发生错误和弊端又可掩盖其错误和弊端的职务。

企业内部主要不相容职务有:授权批准职务、业务经办职务、财产保管职务、会计记录职务和审核监督职务。

这五种职务之间应实行如下分离:(1)授权批准职务与执行业务职务相分离。

(2)业务经办职务与审核监督职务分离。

(3)业务经办职务与会计记录职务分离。

(4)财产保管职务与会计记录职务分离。

(5)业务经办职务与财产保管职务相分离。

要建立健全组织规划控制,目前必须解决两个问题:(1)设立管理控制机构。

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对策在公司经营中,公司要通过建立内控体系,来加强对各业务活动管理,并对资产运行进行控制,避免资产流失、资产贬值的问题产生。

在经营中,要结合公司实际的经营活动来制定资产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预算制度、投资制度、资金制度,构建一个完善的内控体系。

内控体系建设完成之后,也要组织职工将内控制度落实到自身的工作中,才能够发挥出内控应用的效果。

标签:内部控制;企业;问题及对策一、企业内控体系建设的意义分析在公司经营中,要构建一个符合公司经营活动现状的内控机制。

通过建立内控,会增强公司的运作实力,内控的体系建设也会助推公司战略的实施、落地。

在经营中,公司最终的目的就是获得最大化的经济利益,以及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这也是制定内控制度的最终目的,实现公司内部经营活动稳定高效的开展。

完善的内控体系建设有助于增强公司经营的合法性、合规性,制定的内控制度也要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二、企业内控的问题分析(一)内控监督机制不完善在公司经营中,很多公司内部的内控机制漏洞较大,内控机制不健全,有些内控部门和审计部门都属于财务部门,这样就弱化了审计部的独立性。

有些公司内部的审计部,上级的负责人和财务部是由同一个人来管理,这样虽然在外表上审计部比较独立,但是单位内部审计人员仍然需要受到上级领导的约束,这样就会弱化审计的监察效果。

再有,国内部分公司内部的法人治理体系结构不完善,董事会职能欠缺,监事会不能发挥其应用的独立监督作用。

在一些小型的公司内部,董事长和总经理通常都由一人来兼任,这样就会无法实现内控体系的相互制衡、相互制约效果。

(二)企业内控意识比较薄弱国内部分国企领导人员对内控的建设不够重视,认为内控制度对整个公司经营没有产生太大的帮助作用。

在日常经营中,一些公司并没有给各部门建立强有力的内控机制,有些公司在内部虽然建立了内控机制,但是很多内控制度内容都是照搬照抄其他公司而形成的,没有结合公司的具体經营状况来制定,会造成所建立的内控制度很难执行。

现代企业如何制定内部控制制度

现代企业如何制定内部控制制度

境控 制、 计 系统、 制程序 三个方 面组 会 控 成。环境控 制是指对 建立或 实施 某项政 策产 生影响的各种要素 , 主要 反映单位 管 认
交流 ,能否 率先在 已有信 息的基础上进
行 知 识创 新 , 占领 市 场 至 高 点 ,把 握 先
与 方 式 及 时 调 整 。 这 些 应 对 环 境 变 化 的
适时调整是 难以从历 史经验 中找到 现成
答案的。因此 , 未来的 内部控制应着眼 于
内部控 制制度 是现代 企业在对 经济 活动进行 管理 时所采用的一种管理手段 , 是企业单位有 效的管理体 系中不 可缺少 的一 个组 成部 分。 内部控 制对 于保 护单
理性 及 有 效性 进 行 控 制 。
增强企业 的应变 能力和学 习能 力 ,实行
权 变控 制 和 分 权 控 制 。
三、 内部 控 制 的 内容
1 . 岗位责任制度。 业务 就是单位经营 管理者在合理设 置机构的基础上 , 按程序 定位和 内部牵制原则 , 将各职能部 门业务 细划为若干工作 岗位 , 岗位赋 予其权力 按
维普资讯

效 , 位 经 营 目标 是 否 实现 。 单
8财务管理制度及 内部控制方法。 . 该 制度是 以合 理性 、 效益性 为 目标 , 对单位 预算 、 收支和 资产管理所采取的一 系列措
施 、 序与 方法。 程
代企业如何制定
● 冉泽 峰
所 采取 的控 制 措 施 , 要 包括 : 制接 近 、 主 限
财务 、 成本、 用计 划计 划指 标项 目是 否 费
齐全 , 依据是否可靠 , 计算是 否正确 , 内容
是否衔 接 , 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财务收支是 否合法 , 账簿凭证 、 财务会计报 告和其他 会 计资料是否真 实完整, 各项财产物质增

论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建立完善措施

论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建立完善措施

论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建立完善措施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提高企业自身的生存能力,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问题。

本文从理解内部控制的内涵入手,分析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论述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并按照国际先进内控模式一COSO报告关于内控系统的整体框架要求,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交流和监督评审五个方面入手,提出本人对建立健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几点浅见。

关键字:内部控制;控制环境;风险评估;内部审计内部控制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

我们知道,有关企业经营的失败、会计信息失真、违法经营等情况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归结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缺失或失效,诸如我国巨人集团的倒塌,郑州亚细亚的衰败,震惊中外的琼民源、银广夏事件的发生,乃至美国安然公司的破产等等这些现象,无不与企业内部控制有着一定的关系。

在惨痛教训刺激下,各国会计乃至整个管理领域对构建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的需求日益强烈。

因此,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成了最紧迫的课题之一,本文拟对此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内部控制的内涵内部控制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话题。

1939年美国为了根除〃大危机〃中虚假会计信息泛滥的现象,在其颁布的《证券交易法》中最早采用〃内部控制〃这一术语。

原先提出内部控制的目的是为了控制资源,实现管理目标而自发的一种管理行为和方式。

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历程,内控制度已不局限于内部会计控制(与会计记录、会计报表可靠性有直接影响的内部控制),而更多地关心内部管理控制(与会计报表的可靠性没有直接影响的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新思想,内部控制从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向保证经营效果、效率延伸;内部控制的控制对象以账、钱、物为主,发展到以业务过程,管理过程,信息过程等为控制对象。

控制方法从简单的内部牵制为主,到后期尽管仍以内部牵制为主要手段,但它还涉及到更多的控制程序、控制方法,并从会计的研究上升到制度,组织协调,系统等角度的研究。

现代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及策略

现代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及策略

现代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及策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经营环境和管理挑战,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变得尤为重要。

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它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和建立策略两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1. 提高经营效率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规范管理流程和制度,明确责任和权限,有利于加强企业的管理效率,提高生产经营效率。

只有有序的管理流程和规范的操作指南,企业才能够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低效率现象的发生。

2. 防范风险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

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可以通过规范财务管理、加强内部监管等手段,有效地防范和控制风险的发生,保障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3. 保护企业利益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保护企业的利益,防止内部人员的不端行为和资源的滥用。

通过制定规范、加强监督等方式,确保企业的财务资产不受损失,维护企业的声誉和形象。

4. 符合法律法规随着国家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提高,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成为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维护法律合规性的基本要求。

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规范,从而确保企业的合法合规经营。

以上几点都充分说明了内部控制制度对现代企业的必要性,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1. 强化内控文化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首先需要企业打造一种内控文化,即将内部控制纳入企业的管理思想和企业文化之中。

企业要通过教育培训、宣传倡导等形式,使员工深刻理解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形成共识,自觉遵守规章制度。

2. 设立内控管理机构企业要建立专门的内控管理机构,明确内控管理的职责和权限。

这样可以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定期开展内部控制自评、内部审计等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 制定内部控制制度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和管理需要,制定全面、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运营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具体规定,以确保企业的运营活动稳妥进行。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控制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控制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控制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制度下非常重要的一环。

内部控制是企业为规范内部管理、加强资源配置、实现稳健发展而建立的一套制度和措施,通过控制企业内部各项业务活动的流程和风险,防范和解决各种可能对企业造成损失的问题,保障企业健康发展。

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管理的基础,其核心是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包括企业组织架构、规章制度、业务流程、财务会计、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措施,使企业内部各项工作有序、规范、安全和高效。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控制的建立更加系统、科学和规范,企业要不断完善和加强内部控制的各项措施,以适应市场和经济环境的变化。

内部控制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能够为企业创造有利的竞争环境和提升企业形象;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风险,保证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实践中,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控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强并规范企业的内部管理。

企业的内部管理是一门艺术,需要企业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规范来进行,即需要制定、完善公司章程、员工手册、职责分工、制度程序、管理流程、决策程序等相关制度和规章,使员工形成有效的工作标准,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使得企业内部的管理和运营更加规范、标准化、透明化。

第二,加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人才是企业治理的核心,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团队是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控制开展的重要基础。

企业应当加强对员工的培训、考核、激励和管理,通过完善人才选拔、培养、使用、留用和离职等制度,构建合理的人才管理机制,保证企业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第三,加强与客户的合作与沟通。

现代企业制度下,客户的权益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客户满意度也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因此,企业要加强与客户的沟通,积极听取客户的声音和建议,保障顾客的权益,根据客户需求调整企业业务和经营策略,把握市场发展动态。

第四,加强财务会计管理。

财务会计具有重要的监督和控制作用。

完善内控的具体措施

完善内控的具体措施

完善内控的具体措施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内控是保障企业正常运作和发展的重要环节。

良好的内控措施可以有效地防范风险,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下面将介绍一些完善内控的具体措施。

1.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各个环节的责任落实到位。

制度应该覆盖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确保企业各项工作符合法律法规和内部规定。

2. 设立审计与监督机构:企业应该设立独立的审计与监督机构,负责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审计与监督机构应该独立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层,有权对企业各个环节进行审计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3. 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应对等环节。

通过定期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有效地降低企业面临的各类风险,并及时应对突发事件,保障企业的持续发展。

4. 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是企业内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对企业的各项管理活动进行全面审计和评估。

企业应该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确保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为企业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5. 建立健全的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企业内控的重要手段,可以实现对企业各项工作的全面监控和管理。

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信息系统,包括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生产管理系统等,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靠性,有效地支持企业的经营决策和内部控制。

6. 加强人员培训和教育:内控的有效实施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和配合。

企业应该加强内控相关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内控意识和能力。

通过定期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员工熟悉内控制度和规定,严格执行内控要求。

7. 加强外部合作和沟通:企业应该加强与外部合作伙伴和监管机构的沟通和合作,共同促进内控的实施和发展。

与供应商、客户和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加强信息共享和风险管理,共同应对市场变化和风险挑战。

企业如何强化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如何强化内部控制制度

取纠正措施。

6.保证企业各项生产和经营活动有秩序效率地进行。

为了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应预先确立衡量实际绩效的标准;正确记录经济业务执行情况,并将工作实绩与标准目标进行比较,借以发现差异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以及各种因素对差异的影响程度;针对偏离目标和标准的现象,提出纠正的措施予以补救。

还应注意一些特定控制程序的执行,如核对会计记录数字的准确性,保持调节表、日常编报资料、统制帐户和试算表,核准与控制各种凭证,同外部资料较,将现金、有价证券和记录核对预算与执行结果比较等。

三、内部控制固有的局限及当前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这是分析和评价内部控制的关键所在,只有全面、彻底地了解其局限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才能切实提出加强内部控制的有力措施。

(一)、内部控制固有的局限内部控制只能为管理人员达到其目的提供合理的保证,因为内部控制有其固有的局限,即管理当局在制定其制度时许多无法预料的因素及许多对于内部控制本身就无法控制,例如:1.内部控制只适于正常且经常反复出现的业务事项,而不能对例外事项(包括意外事故)进行控制。

2.对于工作人员因粗心、精力不集中、身体欠佳、判断失误或误解上级发出的指令而造成的这种人为错误无能为力。

3.制还受到控制成本的限制。

及控制费用不应与因舞弊和错误所造成的可能损失不相称。

4.当工作人员合伙舞弊和内外串通共谋时也无法控制。

5.当管理人员滥用职权或不能正确使用权力时无法控制。

6.因情况变化,原来制定的内部控制过时失去效果时,也无法控制其错误或弊端的发生。

尽管管理当局力争取得有效的控制效果,但由于上述及其他限制因素存在,内部控制不可能完美无缺。

(二)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一些问题目前一些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还没有达到能够使各类财务决策权力,各项财会业务过程,各个操作环节和各个财会人员的行为都处于紧密的内部制约和监控之下的科学、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水平,如:财务内部控制尚未形成覆盖各个部门和环节的系统,还有薄弱点和空白点;财务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贯彻落实不够,互相衔接也不够严密;管理力度层层递减,管理效应层层弱化。

内部控制实施方案

内部控制实施方案

内部控制实施方案XXX:集团内部控制建设实施方案集团内部控制建设实施方案一、集团内部控制工作组织架构及层级职责内部控制的组织架构有四个层面,分别是决策、管理、执行、监督。

决策层面包括:总经理办公会、内控及风险管理委员会;管理层面包括:内控及风险管理办公室、内控工作小组;执行层面包括集团本部各职能部门和成员企业各业务单位;监督层面是集团审计部(在业务上接受审计委员会的指导与监督)。

通过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组织体系,使管理层及决策层能及时获得适当信息;全体员工能共同参与内部控制建设,共担内部控制责任;各层级、各部门、各岗位明确内部控制职责。

一)集团总经理办公会终工作成果。

二)审计委员会职责对内控工作进行业务上的指导与监督。

(三)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委员会职责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是集团公司最高抉择机构,审批内控最和有效实施;审议年度内控评估报告及全面风险管理报告;审议内控与风险管理的重大计谋,重大风险及内控缺陷的解决方案;审议重大抉择、重大风险、重大事件和重要业务流程的判断标准或判断机制,以及重大抉择的风险评估报告;审议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及其职责方案;有关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的其他事项。

四)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办公室职责研究提出内控与风险管理的政策、制度、工作规模及工作计划;卖力内控与风险管理工作的运行管理;组织记实、评估内控设计及操作的有效性;针对内控及风险管理缺陷提出合规性管理建议及改进方案并推进整改;提交年度内控评估报告及全面风险管理报告;指导、监督搜检相干职能部门及各成员企业内控与风险管理工作;就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工作向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委员会卖力;及有关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其他事项。

五)内控工作小组职责组织内控具体操作方面的工作,包括记实或更新业务流程图、评估内控设计及操作的有效性;反应内控缺陷、将工作成果提交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办公室审阅、按期上报内控工作执行情形及重大题目;内控工作文档管理;为内控合规性提出建议等。

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内部控制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可以帮助企业建立一个健全的管理体系,规范企业的运作和决策过程,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一、内部控制体系的定义和重要性内部控制体系是指企业为了保护企业资产、提高工作效率和遵守法律法规,规范企业的经营活动所建立的一套制度、政策和措施。

它包括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评价等几个方面。

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帮助企业实现风险管理、资源保护、业务流程优化等目标,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内部控制体系可以帮助企业规范运作和决策过程,提高内部管理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减少管理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避免员工滥用权力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其次,内部控制体系可以帮助企业保护企业资产,减少内部和外部的风险。

通过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活动,可以有效地预防和管理各种风险,包括财务风险、操作风险、信息安全风险等。

再次,内部控制体系可以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竞争力。

通过规范流程、优化资源配置和加强信息沟通,可以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响应能力,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和市场竞争。

最后,内部控制体系可以帮助企业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并提高企业的声誉和信誉度。

通过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有效地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避免违法违规行为,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关键要素要想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关键在于以下几个要素:1. 充分重视和认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企业领导层要充分重视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树立内控意识,将内部控制体系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加强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理解。

2.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建立适合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

包括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风险评估和控制制度、内部审计和监督制度等,确保内部控制措施的全面覆盖和有效执行。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实施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实施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实施是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通过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可以有效管理风险,提高运营效率,保护企业利益。

本文将从内部控制制度的定义、建立步骤以及实施要点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内部控制制度的定义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为了实现制定的目标,通过规范行为、控制风险以及监督评价等活动而建立的一套体系和机制。

它主要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评价等五大要素。

通过明确规定各项职责和权限,企业可以确保员工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工作,减少管理风险,提高组织效能。

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步骤1. 确定内部控制目标:企业首先需要确定内部控制的目标。

这些目标可以包括财务报告的准确性、资产防范、合法合规等。

不同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和行业特点可以有所调整。

2. 识别内部控制风险:企业通过对各个业务环节的分析和评估,识别出可能存在的内部控制风险。

例如,在财务报告方面可能存在的虚假记账等。

3. 设计内部控制措施: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包括制定具体的操作流程、明确权限和职责等。

4. 实施内部控制措施:企业将设计好的内部控制措施付诸实施。

这包括制定相关政策和制度、组织培训、建立监督评价机制等。

5. 监督与改进:企业需要建立监督评价机制,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进行监督和评估。

同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和调整,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性和有效性。

三、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要点1. 领导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实施需要高层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只有高层领导明确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才能够确保制度的贯彻执行。

2. 角色明确:在内部控制制度中,各个人员角色的明确非常重要。

企业应当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人员按照规定的权限进行工作。

3. 操作流程规范:企业应当建立明确的操作流程和审批流程,确保各项工作按照制定的流程进行,减少错误和风险。

内部控制制度的方法

内部控制制度的方法

内部控制制度的方法内部控制制度是组织为了保护资产、提高经营效率和促进合规性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程序。

下面将介绍一些内部控制制度的常见方法。

1. 风险评估和管理:组织必须识别和评估可能对其业务造成风险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这包括制定风险管理政策、建立风险评估流程、开展风险评估和防范措施等。

通过风险评估和管理,组织可以及早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从而降低风险。

2. 信息系统控制:信息系统在现代组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

信息系统控制包括访问控制、数据备份和恢复、网络安全、软件开发和变更管理等措施。

通过严格的信息系统控制,组织可以保护其机密和敏感信息,并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使用。

3. 财务与会计控制:财务与会计控制是组织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财务报告的准确性、会计记录的完整性、资金使用的合理性、资产管理的规范性等。

财务与会计控制的核心是建立合适的会计制度和内部控制流程,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审计。

4. 人力资源管理控制:人力资源是组织的重要资源,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控制措施。

这包括员工招聘、培训和离职管理、工资和绩效评估、员工行为规范等。

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控制,组织可以确保其员工具备必要的专业技能和道德规范,并促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5. 监督和审计:内部控制制度需要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审计,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合规性。

监督和审计可以通过内部审计、外部审计和自我评估等方式进行。

监督和审计的目的是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6. 建立正确的企业文化:正确的企业文化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至关重要。

组织应当建立积极向上、诚信守法的企业文化,加强员工自律和遵守法规的意识。

企业文化应以尊重、公平、公正、诚信为核心价值观,并通过正面的宣传教育和实践典范来塑造。

7. 内部沟通和报告机制:良好的内部沟通和报告机制是内控制度的关键。

组织应建立明确的沟通渠道和机制,使各层级之间的信息传递顺畅、透明。

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下的内部控制制度

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下的内部控制制度

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下的内部控制制度
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下的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企业为了规范和保护公司内部运营、降低风险,确保企业目标的实现而建立的各项制度和措施。

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治理的重要组成
部分,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稳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首先需要明确企业的目标和战略,然后根据风险管理的原则,制
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流程。

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制度设计、风险管理、内部监督和内控评价
等内容。

制度设计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包括制定和完善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流程。

这些
制度和流程要与企业的目标和战略相匹配,能够确保企业的各项业务和活动按照既定规则
进行。

制度设计需要考虑企业内外环境、法律法规、风险评估等多方面因素,以确保制度
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制度中的重要环节,包括风险的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控。

企业
面临着来自内外部各种风险,包括市场风险、财务风险、运营风险等。

企业需要通过制定
相应的风险管理政策和措施,及时识别和评估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降低风险的
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内部监督是保证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执行的重要手段,包括内部审计、风险管理委员会、董事会监督等。

内部监督可以通过对制度执行情况的审核和检查,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内控评价是指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估,包括评估制度设计的合理性、执行的有效性和
风险控制的效果等。

内控评价可以通过内部审计、风险评估、内部控制自评等方式进行,
以发现和解决内部控制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整体的内部控制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企业内部操纵-内部操纵怎幺做?内部操纵制度是现代企业治理的重要手段。

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操纵制度,关于防范舞弊,减少损失,提高资本的获利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笔者对内部操纵制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考虑,现成拙作,求教同仁。

一、内部操纵必须逾越的几个难点一项好的内操纵度,应该达到以下标准。

其一,操纵触角涉及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没有留下操纵死角。

也即企业的各项经营治理活动均纳入了内部操纵范围。

其二,事权划分明确具体,具有专门强的操作性。

也即内操纵度作为一种制度要能真正成为企业治理者的行为规范,操作方便。

其三,操纵程序规范,过程操纵受到特不的重视。

也即内部操纵要形成科学的机制,尤其是要把对经营治理过程的操纵放在突出的地位,通过操纵,防患于未然。

其四,有良好的操纵效果,内部操纵的功能可得到有效发挥。

从目前企业内操纵度实践操作看,实施有效的内部操纵,必须研究和解决工作难点,具体地讲,确实是解决“四个如何”。

第一,如何把握授权的度。

量变到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

在那个地点“量”上的度起决定作用,当量的变化到了极限时,必定引起质的变化。

内操纵度的量度界定也就成为实践中的一个难点。

企业经营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保证那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合理授权是必定的。

关于企业法人代表,既要保证其经营决策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又要保证其经济行为的效益性和廉洁性,权力的量度界定是关键一环。

当今社会大凡出现重大舞弊经济案件的企业,差不多上均是授权不当引起的,是权力过大,且操纵不力的恶果。

一个方面,授权无“度”,直接制约内操纵度效能的发挥,在巨大的权力面前,政策法律尚且相形见绌,况且一个内操纵度,舞弊必定产生;另一方面,对内操纵度执行人员的授权也有“度”的学问,对不同的操纵环节要有不同授权,才能使内操纵度有效运行,不然容易产生新的舞弊土壤。

不管哪个环节,在具体授权时,应以既能保证经营决策有效运作,治理制度有效贯彻,又能保证权力制衡得到落实。

第二,如何提高被控对象的受控度。

有效的内操纵度,是对企业经营的所有环节和从事经营治理活动的所有个人实施全方位操纵。

那个地点就存在一个操纵与反操纵的问题。

社会实践告诉我们,操纵与反操纵的矛盾在任何地区、任何时候都存在,尤其是在中国那个受几千年封建思想阻碍的国度里,矛盾尤为突出。

因为许多企业内操纵度形同虚设,舞弊行为时有发生,因此提高被控对象的受控度就必定成为内操纵度实施中的难点。

一般而言,内部操纵的对象是指企业的权力操纵者,是对权利操纵者的权利约束,也是对权利操纵者之间的权利制衡。

这种独特的操纵对象决定了提高受控度的艰巨性。

就笔者的实践而言,提高被控对象的受控度关键有两点:一点是内操纵度的科学性,另一点3 / 163是要紧决策者的受控程度。

第三,如何提升规范操纵程度。

提起内操纵度,人们往往想起出纳人员管钞票不管账,管支票不管印鉴,管报销不管稽核等。

事实上内操纵度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企业经营治理的所有方面和所有环节。

关于一个复杂系统工程的操纵,不能靠人治,也不能靠简单的出纳操纵、财务治理来实现目的,而是靠一套科学规范的内操纵度,用制度来规范治理的行为,让治理者在从事经营治理活动中,明白干什幺、怎幺干,按照规定的程序来完成工作任务,同意规定的操纵治理。

那个地点的重点,是对企业不同的经营治理活动制定出“怎幺干”的标准。

完成那个任务,要有丰富的知识、超前的意识、宽敞的视野和扎实的作风。

这无疑又是一个难点。

第四,如何提高操纵人员的熟练程度。

企业内操纵度的中心是财务会计操纵,承担内控职责的要紧是会计人员。

因此,财务会计人员要真正能担当内部操纵的重任,更新知识,提高操作能力就显得刻不容缓。

如上所述,科学的内操纵度,是对企业经营治理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监控的制度,它大大突破了财务会计的工作范畴,大大超过了财务会计的知识领域,是投资、金融、市场、营销、法律、材料、信息、机械、生产等多方面知识的融合;没有相应的知识支持,内部操纵不可能完全到位。

同时内部操纵要紧是做人的工作,矫正人的行为,需要有相应的组织、指挥和协调工作能力,培养大批如此的“全才”,显然需要专门长的过程。

二、对企业内操纵度的理性考虑考虑之一:控与被控,需要永久协调的一对矛盾。

控是规范,控是约束,控是对舞弊的否定,是对损失的扼制。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需要内部操纵,呼唤内部操纵,这是主流,这是规律。

越是优秀的企业,规范治理越有无形的作用。

企业经营好比一湖清水,治理规范好比千里长堤,水从堤转,才能因而得福:假如大堤本身千疮百孔,水就会破堤而出,为祸一方。

军中无法,等于自败,企业无规,等于自乱。

内部操纵关于爱护企业意义非同5 / 163小可。

但操纵怎么讲是对人而言的,是对人行为的约束,对人权利的限制,矛盾永久存在,协调操纵与被操纵之间的矛盾事关内部制度的成败。

什幺时候操纵与被操纵的矛盾协调得好,企业经营就稳定,企业效益增长就快,这是笔者在会计治理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协调控与被控的关系,一要把握重点,描准要紧目标,有针对性地工作;二要善于抓住战机,善于捕捉企业经营治理中的信息,以事实为先导,力争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三要把自己主动置于受操纵的地位,把握自己的行为;四要依照变化了的情况不断调整内部操纵的思路,使内部操纵与企业经营变化相适应。

考虑之二:控面与控点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严谨的内操纵度,不仅对企业经营治理的各个方面实行全方位的有效操纵,把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全面置于经济监控之中,而且得对企业经营治理的重要方面和重要环节实行重点操纵。

面的操纵与点的操纵有机结合,内部操纵才能发挥良好的效益。

那幺,在实施企业内部操纵时,如何找到操纵点,通过点的操纵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是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依照笔者长期实践的体会,企业内部操纵的点应该在三个位置上:一是资金。

对企业资金筹资、调度、使用、分配等实行严格操纵,防止资金进入体外循环。

二是成本费用。

对企业的各项成本费用支出实施严格的监管,防止出现舞弊行为。

三是权力使用。

对企业各经营环节经济活动操作者的权力实施有效监控,防止权力滥用,造成经济损失。

考虑之三:操纵与创新是相依相伴的两种手段。

实施内部操纵是为了保证企业经营健康进展,绝不能让内部操纵成为阻碍企业进步的障碍。

在一定的意义上讲,操纵是为企业经营导航,操纵自身没有资本增值的功能,而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力的源泉是技术创新、治理创新、制度创新。

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能不断适应市场变化,生产经营才有足够的动力。

这就告诉我们,保持企业进展不仅要实施内部操纵,更重要的是促进企业创新。

有活力的内部操纵制度应是推动企业创新的制度,对企业创新工程给予足够的支持,在支持中对创新过程实施操纵,防止在企业创新过程中产生舞弊行为,或者打着创新的旗号行舞弊之实。

只有把7 / 163操纵和创新两种手段都运用好,企业才会不断进展壮大。

II : 内部操纵框架的构建建立和完善公司内部操纵制度是当前国企改革的重头戏,国内各界人士都在深入考虑和偿试着实践这一重大改革措施,然而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内部操纵的认识还远未取得共识,尽管政府有关部门正在制定相应的规则,我们认为有些重大的问题还有深入讨论的必要,本文拟就此发表一些看法。

一、内部操纵理论的嬗变及其对我们的启发如何认识内部操纵及其与会计操纵(含财务操纵)的关系,它的游戏规则应由谁来制定,这是我们研究内部操纵框架首先应当弄清晰的问题。

我们认为,解决那个问题先要分析一下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

据我们所知,内部操纵的思想产生于18世纪产业革命以后,它是企业大规模化和资本大众化的结果。

到20世纪初,随着股份公司规模日益扩大,所有权与经营权进一步分离,实践中逐步出现了一些组织、调节、制约和监督生产经营活动的方法,为了纠错查弊,有些企业建立了简单的内部操纵制度。

最早涉及内部操纵的职业文献是192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联邦储备委员会(RB)修订公布的《会计报表的验证》(Verific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s),而最早定义内部操纵的是1936年公布的《独立公共会计师对会计报表的审查》(Examin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by Independent Public Accountants),该文件将内部操纵定义为“为了爱护公司现金和其它资产的安全、检查账簿记录准确性而在公司内部采纳的各种手段和方法。

”194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将内部操纵定义为:“所谓内部操纵9 / 163即是企业为了保证财产的安全完整,检查会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以及促进企业贯彻既定的经营方针,所设计的总体规划及所采纳的与总体规划相适应的一切方法和措施。

”50年代以后,世界市场竞争的加剧,促使内部操纵扩大到企业内部各个领域,其内容也愈加丰富。

1963年美国审计程序委员会在其公布的"审计程序第23号文件中,对内部操纵的定义作了进一步的讲明,并首次将内部操纵划分为内部会计操纵和内部治理操纵。

美国治理会计师协会1994年《内部操纵结构》将内部操纵定义为:“内部操纵是如此一个整体系统,由治理者建立的、旨在以一种有序的和有效的方式进行公司的业务,确保其与治理政策和规章的一致,爱护资产,尽量确保记录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COSO委员会(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1992年提出并于1994年修改的《内部操纵——整体框架》中对内部操纵作了如下的描述:内部操纵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它职员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对内部操纵进展进程的简单回忆,我们不难看出:1.保证资产安全和会计信息真实是内部操纵进展的主线内部操纵理论在两个世纪中得到不断丰富和进展,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完整到完整的过程,进入80年代以来,企业中逐渐形成了一套以相互制约、相互牵制和相互协调为指导思想的内部操纵制度。

从内部操纵理论的进展进程看,内部操纵与会计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

早期的内部操纵思想是以账簿之间的核对、账簿记录与财产的一致性以及会计报表数据可靠性为其核心内容。

“会计系统建立在内部操纵程序基础之上从而保证会计数据的可靠性。

另一方面,内部操纵程序利用会计数据保证资产的安全、监督各部分的业务。

”内部操纵制度被运用于审计也是出于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之目的。

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企业结构的复杂迫使注册会计师查找既保证审计质量又降低审计成本的11 / 163方法,在那个过程中,注册会计师认识到了抽样审计能够与内部操纵制度结合起来,从而使审计方式逐渐演进成以评审内部操纵制度为着入点,审计也从传统的审计时期进入到现代审计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