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理论框架和发展策略
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完善
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完善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会计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然而,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为了确保会计信息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企业需要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
本文将探讨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完善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内部控制的定义和目的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达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一系列制度、规范和程序,对企业内部的各项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管理手段。
内部控制的目的是确保企业的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保护企业的资产免受损失,防止欺诈行为的发生,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
二、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完善1. 风险评估和控制企业需要对会计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例如,对于数据安全风险,可以建立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加强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对于人为错误的风险,可以实施审计制度和内部审计,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监督。
2. 制度和规范的建立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管理制度和规范。
这些制度和规范应包括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核算流程、会计处理程序等内容,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此外,还应建立相关的岗位职责和权限制度,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避免职权滥用和内部欺诈行为。
3. 内部控制流程的优化企业应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确保信息的流程畅通和准确性。
例如,可以建立审批流程和授权机制,明确各个环节的审批人员和授权人员,避免信息的错误和滞后。
此外,还可以建立内部核算和财务报告的审核机制,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4. 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估企业应建立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定期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和监测。
可以通过内部审计、外部审计和独立评估等方式,对内部控制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并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三、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好处建立和完善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对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好处。
浅析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
浅析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摘要】本文从引言部分开始概述了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重要性,然后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了深入分析。
首先介绍了内部控制制度的概念和目的,指出其在保障信息系统安全和可靠性方面的重要性。
接着详细阐述了内部控制制度的要素,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
随后,重点探讨了内部控制制度在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强调了其在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方面的作用。
分析了内部控制制度的不足之处,包括人为错误和技术漏洞等方面。
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强调了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保障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的重要性。
本文通过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深入探讨,为读者提供了深入了解该主题的全面指导。
【关键词】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制度、概念、目的、要素、应用、不足、结论。
1. 引言1.1 引言概述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是现代企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立和运作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决策起着关键性作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所涉及到的信息量越来越庞大,系统的复杂度也在不断增加。
在这样的背景下,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企业为达到特定目标而建立的各项制度和措施,旨在保护企业的资产安全、保障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及促进企业运作的有效性和效率。
在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尤为重要,它可以有效地防范各种风险和错误,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高企业的决策水平和经营效率。
本文将从内部控制制度的概念、目的、要素、在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的应用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揭示内部控制制度在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升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和运营效率。
2. 正文2.1 内部控制制度的概念内部控制制度是指组织为了达成业务目标,保障资产安全和财务报告的准确性而建立的一套制度和措施。
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探讨
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探讨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会计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则成为保障财务信息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下,加强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提高会计信息系统的稳健性和可靠性,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概念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达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合规要求,而建立的一整套制度和程序。
企业通过内部控制来保障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并防范潜在的欺诈行为。
内部控制包括管理层的制度制定和执行、内部监控、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等方面。
在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中,内部控制是保障准确记录和报告交易、对资产的保护以及提供关于企业业绩的可靠信息的基础。
三、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重要性1. 提高管理决策的准确性企业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者进行决策分析的重要工具。
通过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财务报表和相关分析,管理者可以更准确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从而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方案。
2. 保障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是保障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可以有效地防止错误和欺诈行为的发生,提高财务信息的可靠性。
3. 降低企业风险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地识别和管理风险,从而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通过内部控制,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潜在的风险,保障企业的正常经营。
四、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1. 制度建设不完善部分企业在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时存在一定的不足,制度设计不够合理、落实不够到位等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准确性和完整性的不足,从而影响财务信息的可靠性。
2. 内部监控不足一些企业在内部监控方面存在不足,审计程序和内部核查不够严格,对关键控制点的监控不够到位。
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策略.doc
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策略摘要:本文通过对现今网络金融环境现状的分析,提出了现今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问题,以及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存在的相关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操作风险;二,网络风险;三,使用不完善,进行分析阐述,并对网络金融环境下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风险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包括以下几点:一,计算机安全管理力度;二,建立明确的会计信息系统管理规章制度。
ﻭﻭ关键词:网络金融;会计信息;问题;对策的迅速发展,科技创新加速了网络金融的出现和普及,事业单位财务工作方式在如今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发生了巨大变化,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系统越来越与网络金融相结合,财务信息也越来越受到网络金融环境的影响,其安全性也越来越与网络金融环境息息相关.在此时代大背景下,本文对网络金融环境下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系统的状况进行分析,包括优点和缺点,在此基础上主要就网络金融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的风险防范对策进行分析和研究。
ﻭﻭﻭ一、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系统受到网络金融环境的影响ﻭ网络金融环境对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系统的好处ﻭ1.网络金融建设促进了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电子化ﻭﻭ网络金融是会计信息系统收集、加工、管理系统,这个平台可以让事业单位对财务信息实现更加清晰、快捷的管理,可以通过网络金融对单位的各种财务事务进行处理,网络金融环境突破了事业单位管理者对会计信息管理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会计业务工作无纸化操作和会计工作计算机化使会计信息管理者的工作更加高效、轻松.ﻭ2.减少会计工作成本,提高会计工作效率ﻭﻭ部分事业单位会计财务工作量大,会计科目多,会计财务工作繁重,需要大量的重复性劳动,人力重复工作导致人力资源浪费,网络金融的出现可以减少人力工作负担,减少人力资源成本.除此之外,网络金融服务可以随时提供单位会计金融资料,随时随地输出输入财务报表,工作快捷方便,网络金融系统也使会计核算工作更加深入、细致,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探讨
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探讨一、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工具。
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完善和稳定性却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和挑战。
为了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健康运作,需要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
本文将从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出发,结合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和风险,探讨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方法。
二、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达成业务目标,预防和检测错误、遗漏和欺诈行为,保护资产,确保财务报告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及符合法律法规等要求而制定的一系列制度、规定和程序。
内部控制包括组织结构、分工、权责明确、内部审计、管理监督等方面,是企业运营和管理的重要保障。
内部控制应当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1. 管理层的责任原则: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层的重要职责,管理层应当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对其有效性负责。
2. 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根据企业的规模、性质、行业、法律法规等情况而异,即适应性原则。
3. 经济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综合考虑成本和效益,并确保投入符合预期效果。
4. 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覆盖企业各个环节,并保证全面性和完整性。
5. 积极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积极主动,及时预防和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三、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和风险企业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和运营的重要工具,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数据量大:企业会计信息系统涉及到海量的业务数据,包括财务数据、生产数据、销售数据等,数据量大、种类多。
2. 复杂性强: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复杂,包括财务核算、成本控制、预算编制、财务报表生成等多个环节。
3. 风险高:企业会计信息系统面临的风险包括信息安全风险、数据完整性风险、财务造假风险、业务流程风险等。
4. 依赖性强: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对于企业管理和决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企业对于会计信息系统的依赖性非常强。
基于以上特点,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存在一系列的内部控制风险:1. 数据安全风险: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中的大量数据可能会受到未经授权的访问和篡改,数据安全受到威胁。
会计信息系统与内部控制优化
会计信息系统与内部控制优化一、引言会计信息系统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管理方法,对企业会计业务进行信息处理、存储、传输和输出的系统。
而内部控制则是企业为了保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企业资源的有效管理而建立的一种制度和方法。
本文将探讨会计信息系统对内部控制的优化作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会计信息系统对内部控制的优化作用1. 数据准确性和一致性会计信息系统通过自动化的数据录入、处理和存储,大大降低了人为错误的风险,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相比手工处理,系统能够自动检查数据的完整性、合法性和逻辑关系,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避免了数据录入和计算的漏洞。
2. 内部控制环境的改进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应用,促进了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改进。
系统化的信息处理过程以及明确的权限和审批流程,减少了内部控制环境中的人为主观因素,提高了决策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同时,系统还可以对员工的操作进行记录和追溯,增强了业务活动的可控性。
3. 实时信息和分析会计信息系统能够提供实时的财务和经营信息,帮助企业及时进行决策,并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
系统能够生成各种财务报表和经营分析报告,以图表化和可视化的方式呈现,提高了信息的可读性和理解性。
这使得管理层能够更好地分析和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优化内部控制。
4. 系统性风险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使得风险管理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
系统能够自动识别和计算各种金融和商业风险,并提供风险报告和警示信息。
企业可以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监控,及时发现和防范可能存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这有助于优化企业的内部控制,提高风险防控的能力。
三、会计信息系统与内部控制优化的策略与建议1. 强化内部控制意识企业应该加强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和意识,通过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内部控制素质。
同时,建立起依法合规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严密性。
2. 完善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需求,完善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确保系统能够满足内部控制的要求。
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探讨
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探讨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系统”)是现代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系统内部控制是指企业采用各种手段,有效控制现金、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利润等方面的风险,并将信息系统运营管理的各个方面纳入控制之中的一种管理方式。
本文将重点探讨系统内部控制的意义、目标、原则、实施方法以及发展趋势。
一、系统内部控制的意义系统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制度执行、业务操作和信息系统的一种有效方式,其目的在于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性、真实性、及时性和准确性,确保企业业务运营的规范性和高效性。
同时,系统内部控制还可以为企业提供充分的、及时的、准确的内部信息,帮助企业管理层进行决策分析,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
系统内部控制的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和真实性,防止因职务大意、疏忽或蓄意破坏导致资产的损失或灭失。
(2)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会计报表的真实、公正和完整。
(3)保证企业业务运营的规范性和高效性,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
(4)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内部信息,支持企业管理层的决策分析。
(1)明确分工与职责,建立完备的管理制度。
(2)实行常规性的内部审计和财务监督。
(3)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框架,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4)实行审批制度,严格管理企业资金流向。
(5)建立有效的信息系统和信息保护制度,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为了保障系统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需要对其实施方法进行规范和指导。
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框架,包括明确的业务流程和岗位职责,规范的制度文化和流程管理。
(2)实施审计监督,开展常规性的内部审计,保证业务流程和内部控制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3)建立财务监督制度,对企业财务运作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加强对重要业务的核查和审核。
(4)建立资金安全管理制度,实施审批制度和预算管控,有效控制资金流出,并保证企业的资金安全。
简论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
简论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摘要】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从简论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构成要素、实施流程、监督和评价以及在实际运作中的应用。
同时也强调了内部控制的必要性,提出了完善策略和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和保护其财务信息系统,提升其运营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
在不断发展的数字化时代,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将越发重要,需要持续不断地加强和完善。
【关键词】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重要性、构成要素、实施流程、监督、评价、应用、必要性、完善策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简论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是指组织为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而采取的控制措施。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则是保障企业财务数据安全和保密的关键。
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可以帮助企业发现和纠正潜在的错误和不当行为,保护企业资产免受损失,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和决策质量。
在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内部控制的作用更为显著,因为计算机系统的复杂性和高度自动化使得错误和风险可能性更高。
了解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实施流程、监督和评价以及在实际运作中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通过全面有效的内部控制,企业才能保障其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最大程度地降低财务风险,确保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 正文2.1 简论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在现代企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还可以为企业的管理层提供及时、准确的财务信息,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决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内部控制风险。
内部控制理论简介
显的感情关系; ——重视可见资产和短期利益,忽视隐形资产和
长远利益; ——习惯于封闭式管理方式,漠视环境变化的影
响;
31
内部控制要素及评价
——唯上级的指令和红头文件为管理依据,忽视 客观规律和员工的主观能动作用;
——唯行政隶属关系为管理关系纽带,忽视产权 关系、科学与法制;
12
内部控制基本框架
五、内部控制类型 1、预防性控制:防止错弊和损失的发生 例如:对客户信用进行审核以减少坏帐发生;采用招标
方式选择理想的供应商等。 2、检查性控制:将已经发生或存在的错误检查出来 例如:核对银行对帐单,检查预防性控制的执行情况等
。 3、纠正性控制:对检查出来的错误进行更正 例如:当计算机检查出输入有误的供应商号码,可以从
内部控制要素及评价
1-4 检查内部控制执行过程中生成的记录和 凭证;
1-5 实地观察,针对关键控制点; 1-6 对具有代表性业务进行穿行测试; 1-7 调查表法
34
内部控制要素及评价
2、 内部控制调查举例:采购业务循环的 内部控制调查
2-1 业务流程描述 采购业务是组织从外部获得商品或劳务并
支付价款的过程。该循环通常包括: (1)提出采购申请,由采购部门或仓库部
29
内部控制要素及评价
六、存在的问题: 1、 组织内控制度实务中存在的多种
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 ——无章可循,内控制度不健全; ——有章难循,内控制度脱离企业实际; ——有章不循,缺乏制度执行机制; ——违章不纠,缺乏必要奖惩制约。
30
内部控制要素及评价
2、传统管理观念的负面影响: ——以“家长制”为主的管理构架,缺乏对员工权
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探讨
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探讨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是确保会计信息准确、完整、及时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概念、要素以及实施过程。
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达到经济目标而规定的一系列控制措施,旨在保障财务信息的安全、可靠和合规,从而有效管理并控制企业风险。
系统内部控制不仅是根据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要求实现的,同时也要考虑企业的特点和自身情况。
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包括以下3个方面:1.环境控制:企业要保证内控环境的良好,有利于实施各项内部控制措施。
2.风险评估控制:企业需根据内部控制要求对各项风险进行评估,同时采取相应措施对风险进行控制,确保企业的稳健经营。
3.控制措施的设计和实施:企业应当按照管理要求和内控规程,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严密的控制。
同时,还要确保内部控制措施落实到位,确保控制效果的实现。
1.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基础,要建立一种风气和氛围,有利于全体员工的遵守管理规定和内部控制措施。
4.信息与交流:企业的内部控制还需要进行信息和交流的管理,以保证企业内部各岗位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
5.监督和评估:企业需要建立一套监督和评估机制,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常态化的监控、评估和完善,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实施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明确内部控制目标:企业需要明确内部控制的目标,以清晰的目标为指引,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措施。
2.制定内部控制策略:企业需要以制度为基础,根据实际情况和内部控制目标,制定内部控制策略。
3.组织内部控制:企业需要按照控制策略,建立内部控制的组织体系,确立各级组织机构的职责和权限,落实内部控制措施。
4.内控规章制度: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内控规章制度,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内部控制措施。
总之,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是为有效管理企业风险和控制财务管理过程中的规范行为而建立的,是企业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浅谈
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浅谈
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是指会计信息系统中,对数据和信息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机制和措施,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防止误操作和非法访问。
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访问控制:对系统的访问权限进行控制,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才能访问系统和数据,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2. 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控制:包括数据输入、编辑、审核和输出等方面的控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防止因误操作或恶意篡改导致数据出错或遗漏。
3. 运行控制:通过合理的操作流程和规范,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防止因系统故障、数据丢失或系统崩溃等问题导致数据的丢失或不可恢复。
4. 审计跟踪:记录和追踪系统中的操作和行为,便于审计和查错,及时发现系统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加强管理和监管。
5. 系统安全防护:通过安全技术手段,如加密、防火墙等,保护系统和数据的安全,防止恶意攻击和病毒侵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对于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以及防范误操作和非法访问具有重要意义,需要科学有效的管理和监控。
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
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作者:刘国红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4年第21期摘要:内部控制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有效性,维护资产安全。
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能够及时有效的发现并纠正错误行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性。
会计信息系统的广泛推广使得会计核算准确性和可靠性有所提高,但也给内部控制带来新问题。
本文分析了会计信息系统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变化,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对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管理计算机的应用和发展带来了财务会计软件的不断演进,采用计算机和会计信息系统进行账务核算等财会工作的单位越来越广泛。
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发展是随着计算机网络发展而不断进步的,信息化已渗透到各个行业,会计工作的信息化发展势在必行。
我国在大环境下正在探索一套符合我国特点和实际的的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制度,会计职能也从单一的核算向综合管理转变,使得会计工作更加规范化、简易化。
一、会计信息系统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力变化(一)成本控制更加合理化成本的控制是衡量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重要指标。
能够实现充分利用各类资源,提高经营效率的目的。
任何程序系统的使用都是有成本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成本,能够使得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得以有效的控制。
(二)串通作弊现象得以更加有效遏制会计信息系统有利于不相容职责分离,使得不合规行为难以隐瞒,促进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展。
会计信息系统的高效性和人员实时控制能够降低部门间相互串通的可能性。
会计相关业务处理可在多部门协作和监督下同时开展,避免传统手工系统的单独作业,降低了风险产生可能性,同时提高了内部控制水平。
(三)减少管理越权的可能性管理越权在内部控制中属于较难防范的一类,其职责的模糊和干预过多都是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
会计信息系统下,管理控制权上移,由少数人控制,降低了管理越权的可能性,有利于加强内部控制。
二、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一)错误的反复性发生较强手工会计系统由于不相容职责是相互分开的,因此出现错误一般是个别现象,数据的处理是由多个人完成,往往分散在几个部门,一般性的差错都会被发现并予以改正,因此,数据错误反复发生的可能性较小。
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
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日常财务管理的核心工具,它不仅能够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还能够支持企业的决策制定和风险管理。
然而,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会计信息系统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内部控制风险。
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系统的有效运行和信息的可靠性,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
首先,企业应该建立起完善的访问控制制度。
访问控制是保护会计信息系统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企业应该设定不同用户的权限,根据其职责和需要进行分类,确保用户只能访问到其职责范围内的信息和功能。
此外,企业还应该定期检查和审计用户的访问记录,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其次,企业需要建立起完善的数据完整性控制机制。
数据完整性是指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企业应该建立起数据输入和处理的审计机制,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企业还应该建立起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以防止数据丢失和损坏。
第三,企业应该建立起完善的变更控制机制。
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经常需要进行升级和修改。
为了保证变更的合理性和安全性,企业应该建立起变更管理流程,明确变更的目的、内容和影响,并严格控制变更的权限和审批流程。
此外,企业还应该建立起变更测试和回滚机制,以确保变更的顺利进行和系统的稳定运行。
第四,企业应该建立起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
会计信息系统面临着各种风险,如网络攻击、数据泄露和系统故障等。
为了应对这些风险,企业应该建立起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的机制。
企业应该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发现和分析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和应对。
第五,企业应该建立起完善的监督和审计机制。
内部控制需要不断监督和审计,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合规性。
企业应该建立起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进行定期审计。
审计人员应该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全面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风险程度,并提出改进建议。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是企业保证财务信息可靠性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
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框架
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框架在数字化时代,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的必备工具。
然而,由于系统的复杂性和数据的庞大,管理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变得尤为重要。
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框架可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降低企业风险和遵循各项法律法规。
本文将分析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框架的要素和策略,并提出优化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控制框架的建议。
内部控制框架要素内部控制框架是为确保企业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制定的一组措施。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内部控制框架要素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督。
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这些要素可以转化为以下方面:控制环境企业内部控制的第一要素是控制环境,这包括涵盖企业整体的道德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组织文化。
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控制环境包括以下方面:•管理经验与能力:管理人员需要了解会计核算信息系统的基本技术和原则,并且有能力进行管理。
•操作手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操作手册应该详细列出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和流程,以完善控制程序。
•组织结构:专门的内部审计、风险管理和信息安全部门,以及内部控制委员会等部门的设立,可以协助管理层与员工进行控制。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涉及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行评估,了解对企业财务报告产生影响的各种威胁和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措施来减少风险。
风险评估包括以下方面:•防范风险:包括加密数据、使用防火墙、保护数据备份等方式,提高安全性。
•将限制措施进行固定:各类限制设置的审批人、完成时间、工具和实际实施结果需要在安排内部控制时全部纳入。
•评估和度量:通过制定评估和度量标准,可以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进行监督,发现潜在的风险、识别风险趋势和采取必要的行动。
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内部控制框架中最具体的一环节,它是将控制策略转化为行动的所有工作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存储系统访问控制:登录账号、密码、权限等规定良好。
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理论框架和发展策略
- . )信 息技 术环境 下 的信 息 系统风 险与控
制 框 架
1国际组织 的信息 系统 内控 C BT . O I 框架 2 世纪 9 0 0年代开始 , 互联 网在世界 范围 的应用 , 随着
( ) 一 内部控 制 的理论框 架
1C S . O O的《 内部 控制——整 合框架 》
体三者 之间存 在直 接的关 系 。 同构 成一个 理想 的 内部控 化社 会 的可靠保 障 , 共 信息技 术对 内部 控制 的影 响 已经 得到 制整体框 架 脚 O O框 架关 于信 息技 术对 内部控 制 的影 社 会各 方 的重 视f 在这 个背景 下 , 系统 审计 与控 制基 。C S 3 ] 。 信息 响的规 范集 中体 现在对 信息 系统 本 身 的控制 ,O O框 架 金会 ( A F CS I C )开发 了信 息及相关 技术 管理控 制框 架 S 在“ 控制活动” 要素部分规范了对信息系统的控制 , 并把信 (O I ) C BT , 这个框架是信息技术管理的通用标准。 它吸收了 息 系统的控制分 为一般 控制 和应用控 制两大类 。 一般控 制 世 界上信 息控 制领域 和其 他 多个领域 已被 接受 的标 准 , 以 也称 为总体 控制 . 包括数 据 中心操 作控 制 、 系统软 件 控制 、 帮助 人们 了解并 管理与信 息技术相 关 的风 险。 O I C BT框架 接触 安全控 制和应 用信 息系统 开发 和维护 的控制 : 用控 吸 收 了 I S C、C E IO 9 O 、P C T e l C mmo 应 T E T S C、 S O O S I E、ikT、o n 制是 指嵌 入 于各 业务 流 程之 中 的借 助 于信 息 系统 来 实现 Ci r 等认证标准, re a ti 形成~套专供企业经营者 、 信息技术 的控 制 ,应用控 制有 助于保 证交 易处理 及授 权 的完整 性 、 专家 、 I 审计员强化和评估信息技术管理和控制 的规 MS
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
浅析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作者:————————————————————————————————日期:2浅析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 编辑整理: 会计网上学习编辑:aiyimingba 文章来源:新浪【摘要】该文在介绍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目的以及会计信息系统对内部控制的要求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构建具有良好绩效的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体系。
从优化内部控制环境、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和加强企业的内部监督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构建会计的发展决定于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变化,作为会计信息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内部控制系统当然也要迎接并适应经济和技术的变革而不断完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广泛运用,极大地改变了会计所处的外部环境,使会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核算中解脱出来,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全面性。
但同时也给会计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对企业的内部控制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传统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在新的环境下显得落后于形势了,建立一整套适合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新环境下,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构建与完善内部控制系统是本文拟进行探讨的问题。
一、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目的内部控制在每个企业管理工作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如果内部控制良好,就可使生产经营活动有秩序、高效率地进行,实现其既定的经营管理目标;反之,则会使整个企业管理陷于混乱、效率低下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这样的计算机环境就不能被认为是处于安全性和可靠性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理论框架和发展策略任家华(浙江工商大学财务与会计学院,杭州310018)[摘要]为构建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框架,本文首先分析了一些发达国家和国际性组织的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理论框架或规范,然后结合我国的信息系统理论研究和规范,提出了一些发展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理论框架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0.01.002[中图分类号]F232;F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0)01-0006-03[收稿日期]2009-02-22[作者简介]任家华(1971-),男,重庆人,浙江工商大学财务与会计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公司治理、财务战略和全球价值链。
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信息系统成为了管理层编制财务报告和披露相关信息的工具。
然而,在推进会计系统计算机化和网络化过程中,企业的传统内部控制安全受到了巨大冲击和挑战,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原来基于权力制约和岗位分置的内部控制逐步发展成为以信息流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内部控制[1],内部控制方式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一、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理论框架在信息化过程中,有关国家政府和国际性组织已考虑到了信息技术对内部控制的巨大影响,并发布了内部控制规范或模型。
这些规范或模型,可为构建我国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框架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内部控制的理论框架1.COSO 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美国COSO 委员会于1992年、1994年先后发布修订了《内部控制———整合框架》,该报告是迄今为止对内部控制最为全面的描述。
报告中指出,内部控制是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价、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等5个相互关联的要素构成的。
内部控制目标、内部控制要素及内部控制主体三者之间存在直接的关系,共同构成一个理想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2]。
COSO 框架关于信息技术对内部控制的影响的规范集中体现在对信息系统本身的控制,COSO 框架在“控制活动”要素部分规范了对信息系统的控制,并把信息系统的控制分为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两大类。
一般控制也称为总体控制,包括数据中心操作控制、系统软件控制、接触安全控制和应用信息系统开发和维护的控制;应用控制是指嵌入于各业务流程之中的借助于信息系统来实现的控制,应用控制有助于保证交易处理及授权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COSO 框架包含了对信息系统更多的关注,但这个框架的建立仍基于传统的内部控制理论,比如仍依赖于岗位分置和监控等活动[1]。
2.英国《Turnbull 报告》《Turnbull 报告》提出了“四要素”论,即控制环境、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检查。
Turnbull 报告是以风险控制为主导,并以原则导向制定的,这些内控规定更利于企业结合实际情况后贯彻执行,并可降低建立和执行内部控制的成本。
而传统规则导向的内部控制规定很容易增加公司上市和维持上市的成本。
Turnbull 报告强调董事会必须对公司内部控制系统的建设负总责,尤其应关注风险管理的核心问题,如公司面临风险的性质和程度、公司承受风险的能力、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实行风险控制的成本以及从风险管理中获得的收益。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信息系统风险与控制框架1.国际组织的信息系统内控COBIT 框架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互联网在世界范围的应用,各种各样的信息系统成为各种业务处理的核心。
然而,互联网使信息资源在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也产生了众多不安全因素,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人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有效管理和控制信息及相关信息技术是进入信息化社会的可靠保障,信息技术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已经得到社会各方的重视[3]。
在这个背景下,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基金会(ISACF )开发了信息及相关技术管理控制框架(COBIT ),这个框架是信息技术管理的通用标准。
它吸收了世界上信息控制领域和其他多个领域已被接受的标准,以帮助人们了解并管理与信息技术相关的风险。
COBIT 框架吸收了ITSEC 、TCSEC 、ISO 9000、SPICE 、TicklT 、Common Criteria 等认证标准,形成一套专供企业经营者、信息技术专家、MIS 审计员强化和评估信息技术管理和控制的规范。
COBIT 框架由信息系统管理和控制的6个相互关联的部分———管理者摘要、框架、应用工具、管理指导、控制目标、审计指南组成[4]。
在COBIT 的高级控制指标中,包括信息技术评价指标、信息技术资源及信息技术过程。
其中,信息技术评价指标主要从质量、成本、时间、资源利用率、系统效率、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等方面来保证信息的安全中国管理信息化C 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2010年1月第13卷第1期Jan.,2010Vol .13,No .16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会计信息化性、可靠性、有效性;信息技术资源主要包括人、应用系统、技术、设施及数据等与信息相关的资源,这是信息技术处理过程的主要对象;信息技术过程则从信息技术的规划与组织、采集与实施、交付与支持、监控等4个方面确定了34个信息技术处理过程,每一个处理过程是一系列关联的信息技术活动或任务。
由此可以看出,与COSO 框架不同的是,COBIT 框架的重点集中于利用信息技术来达到企业的目标和实施内部控制,这是对COSO 等传统的内部控制框架的补充和发展。
这个框架通过应用中强调信息技术和企业目标一致、信息技术帮助企业运营和最大化收益、信息技术资源被负责地运用以及信息技术风险被适当地管理来实现信息技术治理。
COBIT 将企业的内部控制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融为一体,对于我们建设有关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内部控制规范极具参考价值[5]。
因此,COBIT 从体系化、标准化的高度,构建了关于信息系统投资、建设、评估、风险控制的知识框架,超越了传统的产品与服务的概念,是会计信息化事业与内部控制新的发展思路。
2.OECD 的信息系统安全指导方针过去有关信息安全的研究,大多侧重于确保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然而信息安全的维护不能仅靠应用信息安全技术,建立相应的管理政策、健全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将更为有效。
信息安全管理系统(ISMS )就是在信息安全的强烈需求下应运而生的。
1992年11月OECD 的24个会员国决议采用信息、计算机与通讯政策组织(ICCP )订立的“信息系统安全指导方针”。
进而在2002年第1037次理事会会议上发布了新的信息系统安全指导方针,将信息安全提升到了文化高度,涵盖了从安全认知到安全职责等9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包括意识、责任、响应、道德、民主、风险评估、安全设计和实施、安全管理以及再评估等[4]。
3.《电子系统保证与控制》(eSAC )针对企业信息系统内部控制问题,在1994年的《系统可审计性与控制》所建立的第一个与信息技术业有关的SAC 内部控制框架的基础上,美国内部审计协会(IIA )于2001年根据信息系统领域发生的新变化构建了一个更为现代化的信息系统控制框架———电子系统保证与控制框架(eSAC ),整个框架包括控制环境、人工控制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把控制融入系统的控制程序等三部分[4]。
eSAC 为有效的技术风险管理设置了一个平台,为评估电子商务控制环境提供了一个框架;也有助于对客户、管制者、管理当局和董事会理解和管理信息技术风险提供保证,为管理层和审计师理解、评估与减轻技术风险提供了新的框架。
eSAC 报告提出,传统的控制观点在现行的电子信息系统和网络的环境下已经不再适用了,因为现在需要将基础设施和商业应用过程联系起来考虑,在这样的环境下对于控制过程可以分为一般控制及应用控制,一般控制包括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项目和记录的安全性以及物理安全性;应用控制包括授权的交易被完整的记录、所有的交易只被系统处理一次、交易处理和记录的准确性等。
虽然eSAC 模型的出发点是针对电子系统的控制,但为我们发展信息技术条件下内部控制模型,将重点放在控制环境、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上提供了参考[1]。
4.TrustServices 框架TrustServices 是AICPA 和CICA 在2003年4月发布的评价网络信任服务和系统信任服务的原则框架。
它将信息系统控制的标准分为5个:安全性、可获得性、过程完整性、隐私安全性和保密性,并将其标准和原则归入了4个方面进行评价:政策、沟通、程序和监督。
TrustServices 框架是用来识别信息技术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和机会,并且可以评价企业信息系统控制有效性的,它可以定义一个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条件下无实质性错误进行运营的比较可靠的系统,所以用它的标准来设立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内部控制关键点,从而发展相应的信息技术内部控制模型很有价值[1]。
TrustServices 框架比COBIT 框架相对狭义,但它将基础设施和商业应用过程联系起来考虑,在这样的环境下对于控制过程可以分为一般控制及应用控制,一般控制包括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项目和记录的安全性以及物理安全性,应用控制包括授权的交易被完整地记录、所有的交易只被系统处理一次、交易处理和记录的准确性等。
5.日本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评价和监督准则》日本也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其特色是直接将“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内部控制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
在日本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评价和监督准则》中指出,内部控制由6个基本部分组成:控制环境、风险评估与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和对信息技术的应用[1]。
这个框架很类似COSO 框架,但将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单独作为内控框架的一部分,在控制环境、监控等方面也强调了信息技术的影响。
根据以上初步探讨,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
图1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理论分析框架COSO ,Turnbull 框架日本的准则COBIT 框架eSAC 框架TrustServices 框架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控制目标、控制要素、控制主体(信息技术应用)摘要、框架、应用工具、管理指导、目标、审计指南控制环境、人工控制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程序一般控制应用控制7会计信息化二、构建中国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框架的理论与规范我国理论界也密切注意着信息技术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变化,有的学者进一步探讨了信息系统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试图建立一种“数据—系统—网络”的内部控制体系,以适应信息技术应用的特点[2];有的学者研究利用信息技术改善控制程序、增强控制手段,将信息技术有效地集成到业务和信息过程中,借助于信息技术来防范与控制经营风险[3,6,7];许永斌(2000)在对互联网会计信息系统的风险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在企业内部实现操作系统控制、会计数据资源控制、系统维护控制、应用控制、计算中心控制、组织控制和工作站点控制;在企业外部实现周界控制、大众访问控制、电子商务控制、远程处理控制等[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