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资料9 温病要义(续)
温病学重点条文
温病学重点条文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温病学》原文背诵内容1.《温热论》-温病大纲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温热论》-卫气营血病机的深浅层次及治法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3.《温热论》-伤寒与温病传变的区别,温邪在表及夹风夹湿的治法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4.《温热论》-温热夹风夹湿的证候特点(两阳相劫、浊邪害清)及与伤寒的鉴别要点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5.《温热论》-温邪流连气分的治法,战汗的形成机理、临床特点、护理措施及预后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温热论》-邪留三焦的病理变化、治疗及转归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1957年资料7 温病要义(续)
吴贞,字坤安,清归安人。著“伤寒指掌”四卷(前有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自序)。卷一列类伤寒辨十九症(冬温、春温、湿温等)、察舌法、察目法,六经本病、太阳总要述古、太阳本病述古、 大阳兼经新法、阳明总要述古、阳明本病述古、阳明新法、少阳总要述古、少阳本病述古、少阳新法;卷二为三阴总辨、太阴总要述古、太阴本病述古、太阴新法、少阴总要述古、少阴本病述古、少阴新法、厥阴总要述古、厥阴本病述古、厥阴新法、救逆述古、救逆新法、差后诸病述古、差后诸病新法;卷三为伤寒变症二十八条;卷四列伤寒类症十五条。此书先古法,后新法。古法根据王肯堂伤寒准绳、医宗金鉴伤寒论集注及柯琴伤寒来苏集;新法系根据叶天士医案、车宗辂和胡宪丰的伤寒第一书及周扬俊的温热暑疫全书。伤寒指掌有乌程邵仙根评批,何廉臣又为之校订,并加按语,改名“感证宝筏”。
戴天章,字麟郊,清康熙(公元1662——1722 年)时,为江苏上元县庠生,好天文地理射弋以及书画琴奕之类,尤精医理,所著有伤寒杂病诸书。咳论注。疟论注及“广瘟疫论”等凡十余种。“广瘟疫论”四卷,附方一卷,系根据吴又可原书,或增订,或删改,意在辨瘟疫的通体异于伤寒,而尤慎辨于见症之始。上卷辨气、辨脉、辨舌、辨神、辨时疫与风寒异气、时疫与风寒异受、辨传经、辨兼症(如兼寒、兼风、兼暑、兼疟、兼痢)、辨夹症(如夹痰水、夹食、夹郁、夹血、夹脾虚、夹肾虚、夹亡血、夹疝、夹心胃痛、夹哮喘);卷二列表症三十二条;卷三列里症四十一条;卷四列治法,分汗、下、清、和、补五法及四损、四不足、三复、辨似等,再辨遗症、属病后不表里症,皆当分别治之;卷末载诸方八十四道。此书歙县郑奠一把它改题为“瘟疫明辨”,原文无改动;陆九芝又把它改题为“广温热论”,原文略有改易。
《温病学》讲义
第七章 风温
【诊断依据】 1、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冬多见 2、发病急骤,初起表现为发热、恶风、咳 嗽、口微渴等肺卫症状,继而出现壮热、咳 嗽气喘,胸闷胸痛、舌红苔黄、脉数等气分 证,后期多致肺胃阴伤。 3、部分病例可出现神志异常等热陷心包证。
第七章 风温
【辨证论治】分型辨治 1、邪袭肺卫:P109 2、邪入气分:P110 (1)邪热壅肺: P110 (2)肺热腑实: P111 (3)肺热移肠: P111 (4)肺热发疹: P111
第十五章
疫疹
【诊断依据】 1、本病所涉及病种较多,不同季节有不同 性质的疫疹发生。P225,有较强的传染性, 能引起流行。 2、起病急骤,迅速传变,症状复杂,病情 凶险。
第十五章
疫疹
【辨证论治】分型辨治 1、初发证治: (1)风热伤络: P227 (2)卫气同病: P227 (3)邪遏膜原: P227 2、阳明热炽,迫及营血: P228 3、邪入营血: (1)邪毒炽盛,气营(血)两燔: P228 (2)血分实热,血热妄行: P229
二、三焦辨证
2、中焦证候: P44 (1)阳明热炽:病机及主要症状 (2)阳明热结:病机及主要症状 (3)湿热中阻:病机及主要症状 (4)湿热积滞搏结肠腑:病机及主要症状 3、下焦证候: (1)肾精耗损:病机及主要症状 (2)虚风内动:病机及主要症状
第四章 温病常用诊法
三、温病的主要治法
(七)开窍醒神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6 (八)息风止痉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7 (九)滋阴生津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7 (十)固脱救逆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8 (十一)外治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8
《温病条辨》
《温病条辨》《温病条辨》正常字体放大字体天以五运六气化生万物,不能无过不及之差,于是有六淫之邪,非谓病寒不病温,病温不病寒也。
后汉张仲景著《伤寒论》,发明轩岐之奥旨,如日星河岳之丽天地,任百世之钻仰,而义蕴仍未尽也。
然其书专为伤寒而设,未尝遍及六淫也。
奈后之医者,以治伤寒之法,应无穷之变,势必至如凿枘之不相入。
至明陶节庵《六书》,大致仲景之法,后之学者,苦张之艰深,乐陶之简易,莫不奉为蓍蔡,而于六淫之邪,混而为一,其死于病者十二三,死于医者十八九,而仲景之说,视如土苴矣。
余来京师,获交吴子鞠通,见其治病,一以仲景为依归,而变化因心,不拘常格,往往神明于法之外,而究不离乎法之中,非有得于仲景之深者不能。
久之,乃出所著《温病各辨》七卷,自温而热而暑而湿而燥,一一条分缕析,莫不究其病之所从生……目录整理整理吴瑭简介吴塘,字鞠通,江苏淮阴人(1758-1863),清代著名医家。
他19岁时父亲因病去世,他心中悲愤,以为“父病不知医,尚复何颜立天地间”,感到为人子而不懂得医学,就无法尽孝,于是他立志学医。
4年后,他的侄儿患了喉疾,请了大夫以后,使用冰硼散吹喉,可病情反而加重了,又请来几位大夫,胡乱治了一番,竟然全身泛发黄疸而死。
吴鞠通当时学医未成,深感锥心疾首,他的境遇竟与汉代张仲景感于宗族数百人死于伤寒而奋力钻研极其相似。
吴鞠通发奋读书,精究医术,终成温病大家,是温病学派的最高成就。
他曾在北京检核《四库全书》,得见其中收载了吴又可的《温疫论》,深感其论述宏阔有力,发前人之所未发,极有创见,又合于实情,便仔细研究,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他对叶天士更是推崇,但认为叶氏的理论“多南方证,又立论甚简,但有医案散见于杂证之中,人多忽之而不深究。
”于是他在继承了叶天士理论的基础上参古博今,结合临证经验,撰写了《温病条辨》5卷,对温热病学说做了进一步的发挥。
整理他认为温病有9种,吴又可所说的温疫是其中最具传染性的一种,除此之外,另外还有其他八种温病,可以从季节及疾病表现上加以区分,这是对于温病很完整的一种分类方法。
温病资料完整版
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从目前临床分科角度看,温病应属中医大内科范围.然而温病学的辨证理论,不仅对温病,而且对其他临床各科发热病证的诊治,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瘟病病名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明末吴又可写成我国第一部传染病学专著《瘟疫论》.瘟病四大家吴鞠通《瘟病条辩》,薛生白《湿热病篇》,叶天士《温热论》,王孟英《温热经违》.另外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陈伯平《外感温病篇》余师愚《疫疹一得》雷少逸《时病论》.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热病分类:伏气温病,新感温病,温疫.温病特点(一)有特异的致病因素(二)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三)病程发展具有阶段性(四)共有的临床表现1起病急骤,传变较快2发热为主症3易出现险恶证候4病程中易耗伤阴津.西医疾病可划归温病:具有温病特点的急性传染病如麻疹风疹;具有温病特点的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及常见综合征如大叶性肺炎败血症;具有温病特点的其它发热性疾病,如中暑急性白血病.伤寒与风温鉴别:a病因:1风寒病邪2风热病邪. b受邪途经:1从皮毛而入,先受于足太阳膀胱经2从口鼻而入,先受于手太阴肺经. c病机:1寒束肌表,卫阳受郁,化热入里病程中有六经传遍次第,终易伤阳2风阳热邪,易化燥伤阴,传遍迅速,有卫气营血演变过程. d初起症候:1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苔薄白,脉浮紧等2发热恶寒,口渴,咳嗽,无汗或少汗,头痛舌苔薄白,舌边尖红赤,脉浮数等. e初起治疗:1辛温解表2辛凉解表.温邪致病特点:(一)风热病邪:1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2易损伤肺胃阴津3既易消退,又易逆传内陷(二)暑热病邪:1伤人急速,径犯阳明2暑性酷烈,耗气伤津3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4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三)湿热病邪:1粘腻淹滞,传变较慢,难于速祛2易伤脾胃,以脾胃为病变中心3困阻清阳,闭郁气机(四)燥热病邪:1病变以肺为主2易燥伤津液3易从火化(五)温热病:1邪气内伏,病自里发2里热炽盛,易动风动血3易耗伤阴液,后期多肝肾阴伤(六)温毒病邪:1攻窜流走2蕴结壅滞(七)疠气:1致病力强2多从口,鼻而入,有特异的病变定位3传染性强4病重多变.新感与伏邪比较:a成因:1感邪后立即发病2感邪后邪气伏藏,逾时而发. b病机传变:1初起病邪在表,或从表解,或自表入里,由浅至深传变2伏邪自里而发,或由里达表,或进一步内陷深入.若伏邪不能外达,或邪透不尽,则病难速愈. c证候特点:1初起即现表证,而无里热证2初起即现里热证,如无外感引发,则无表证. d治疗:1初起以解表透邪为主2初起以直清里热为主.卫气营血辨变:①卫:1病理:邪郁卫表,肺气失宣;正气抗邪,邪正相争.2证候: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咳嗽,口微渴,舌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3辩证要点: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②气:1病理:邪正剧争,里热蒸迫,热炽津伤.2证候:壮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多,渴喜饮冷,尿赤,舌质红,苔黄,脉数有力.3辩证要点:壮热,不恶寒,口渴,苔黄.4备注:气分证的病变范围广泛,以热盛阳明为多见.③营:1病理:营热阴伤,扰神窜络.2证候:身热夜甚,口干,反不甚渴饮,心烦不寐,时有谵浯,斑疹隐隐,舌质红绛,脉细数.3辩证要点:身热夜甚,心烦,谵浯,舌红绛.④血:1病理:动血耗血,瘀热内阻.2证候:身热,躁扰不安,神昏谵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斑疹密布,舌质深绛.3辩证要点:斑疹,急性多部位,多窍道出血,舌质深绛.三焦辨证:上焦主要包括手太阴肺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中焦主要包括阳明胃,肠及足太阴脾;下焦主要足少阴肾及足厥阴肝:①邪在上焦a温邪犯肺b湿热阻肺c邪陷心包d湿蒙心包. ②邪在中焦a阳明热炽b阳明热结c湿热中阻d湿热积滞搏结肠腑③邪在下焦a肾精耗损b虚风内动.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的关系:卫气营血的病机变化与三焦脏腑的病机变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也是相互关连,但又有所不同.卫分的病变关系着上焦手太阴肺;气分病变的范围不仅涉及太阴肺,尚包括中焦阳明胃肠,足太阴睥等;营分病变与上焦厥阴心包相联系,血分病变也与上焦厥阴心包相关连.血分病变与足少阴肾及足厥阴肝也有一定关系. 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是温病的重要辨证方法,两种辨证方法偏重面不同,所起作用各异,故不能相互取代.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相辅而行,经纬交错,才能将病变层次及部位,病证类型及性质,病势轻重及转归等辨析清楚,准确,为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辨舌:①苔薄白欠润,舌边尖略红:为温病初起邪在卫分的征象②苔薄白而干舌边尖红为温病邪未解,肺津已伤的征象③苔白厚而粘腻见于湿温病过程湿阻气分而湿浊偏盛的病症④苔白厚而干燥舌质红:为睥湿未化而胃津已伤的征象⑤苔白而舌质红绛:为湿遏热伏之征象⑥白苔滑腻厚如积粉而舌质紫绛:为湿热秽浊郁闭膜原之征象⑦薄黄苔为邪热初入气分,津伤不著⑧黄白相兼苔为邪热已入气分但表邪尚未尽解之征象⑨舌尖红赤起刘:为心火上炎之征象⑩舌红中有裂纹如人字形,或舌中生有红点:为心营热极之征象.⑾舌质光纤柔嫩为邪热初退而津液未复之征象⑿舌质纯绛鲜泽多为热入心包之征象⒀舌绛而干燥:为邪热入营,营阴耗伤之征象⒁舌绛而舌面上有大红点:为心火炽盛,热毒乘心之征象⒂舌绛而有黄白苔:为邪热初传人营而气分之邪未尽之征象⒃绛舌罩粘腻苔垢:为热在营血而兼挟有痰湿或秽浊之气.斑疹:l形态:斑是指皮疹点大成片,有触目之形,而—般无碍手之质,压之色不退色;疹是皮疹中点小呈琐碎小粒,形如粟米,突出于皮肤之上,抚之碍手者.2分布:斑的外发,多先起于胸腹,继而分布于四肢;疹的外发有多种形式,其中如麻疹一般先起自上腭,口腔,继而布于耳后,头面及背部,再则布于胸腹四肢约3-4日内,以手足心见疹为出齐.白痦:是在湿热性质温病发展过程中,皮肤上出现的细小白色疱疹。
温病学要点
温病学断代:战国~唐代:萌芽。
宋金元:成长。
明清:形成。
新中国成立后:新进展。
“温病”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温病四大家及贡献: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吴又可:《温疫论》,第一部温疫病专著。
叶天士:《温热论》,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四大贡献。
薛生白:《湿热病篇》,第一部湿热病专著。
吴鞠通:《温病条辨》。
王孟英:《温热经纬》。
温病: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具有明显季节性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
(课件)特点:1、具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
2、多具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
3、病理演变有一定规律性:卫气分以机能失调为主;营血分以实质性损害为主。
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范围:外感热病中除了风寒性质以外的疾病。
分类:病邪性质:温热、湿热。
发病类型:新感、伏邪。
新感:感受时令病邪后即时而发的温病,初起病发于表,以肺卫表热见症为主要表现,如风温、秋燥。
伏邪:感受外邪后未立刻发病,邪伏体内经过一个以上季节后才发病的温病,初起即病发于里,以里热见症为主要表现,如春温,伏暑。
温疫: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大流行的一类。
温毒:因感受温热毒邪引起的一类具有独特临床表现的急性外感热病,除了具有一般急性温热疾病的症状表现外,还具有局部红肿热痛,甚则溃烂,或肌肤密布斑疹等特征。
各种温邪的致病特点:风热、暑热、湿热、燥热。
(略)卫气营血的病理要点、临床表现。
卫分证:邪郁卫表,邪正相争。
发热与恶寒并见,口微渴。
气分证:邪正剧争,热炽阴伤。
但发热,不恶寒,口渴,苔黄。
营分证:营热阴伤,扰神窜络。
身热夜甚、时谵语,或斑疹隐隐,舌质绛红。
血分证:动血耗血,郁热内阻。
斑疹密布、出血,舌质深绛。
病理要点:血络瘀滞炽热伤阴温邪气机郁闭痰热互结舌紫晦而干:又名猪肝舌,其色如猪肝状。
为肝肾阴竭之征象。
温病见此舌象主病情危重,预后多不良。
舌焦紫起刺:又称杨梅舌,舌体紫红而有点状颗粒突起于舌面,状如杨梅。
温病名词解释
温病名词解释1、温疫类温病:是指由疗气引起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主要包括湿热疫和暑燥疫。
这类温病多发病急剧,病情险恶,复杂多变,具有强烈的传染性,甚至可迅速传播造成流行。
2、大头瘟:感受风热时毒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
其特点为初起见邪犯肺卫和热毒y盛证候,临床常见憎寒壮热,头面红肿热痛等表现。
3、辛凉平剂:银翘散为辛凉解表之方剂,适用于风热侵犯肺卫之证。
因银翘散中荆芥、豆等辛散透表之品合于大队辛凉药物中,其解表之力较胜,故称之为辛凉平剂。
4. 邪陷心包:指温邪内陷,阻闭心包,出现以神志异常为主的病理变化。
症见身灼热,神昏,肢厥,舌蹇,舌绛等。
邪陷心包的途径,一是肺病逆传,心包受邪:二是由表入里,渐传心包;三是邪热直中,径入心包。
2、透热转气:温病邪入营分治宜清营泄热,即于清解营分热邪药物中伍以轻清透泄之品,冀使营分热邪透转气分而解。
(1.5分)如清营汤中用银花、连翘、竹叶清热解毒,透热外出即是透热转气的很好体现(1.5分)。
3、内闭外脱:邪热闭遏于内,正气外脱,出现气夺阴耗的病理表现。
(1.5分)多见于邪热内闭心包,阳从上脱,汗出气夺,阴从下脱而液亡。
(1.5分)48.透热转气:治疗营血证的一种佐治法(1分)。
即在清营泄热的基础上,加入轻清灵动之品,如双花,连翘,竹叶等(1分),使热邪从营分转出气分而解(1分)。
49.上受:指邪气从口鼻(2分)而入人体的途径(1分)。
50.阳湿:指的是病理演变,非单纯湿分阴阳(1分)。
薛生白把湿已化热,以恶寒伴有发热、身重关节疼痛,(1分)且发热不为汗解的热象已显的证候称为阳湿49.气营两燔:热邪入气不解(1分),又进入营分,致气营皆热的病理(1分),以高热,烦躁,口渴,斑疹隐隐等为主要表现(1分)。
48.热解旁流:阳明腑实病变过程中,由于燥屎结于肠道,致肠中水液自燥屎旁流下(2分),病人排出稀水,但多臭秽(1分)。
49.暑秽:感受暑湿秽浊之气(1分)所导致的猝然烦躁、闷乱的证(2分)。
温病中涉及下法的部分
温病1、温热类温病气分证治邪热在肺证名:肺热腑实病机:肺经痰热壅胜,肠腑热结不通之肺肠并病症状:身热,痰涎壅盛,喘促不宁,腹满,便秘,苔黄腻或黄滑,脉右寸实大治法:宣肺化痰,泻热攻下方药:宣白承气汤(组成:生石膏、生大黄、杏仁粉、瓜蒌皮)证名:肺燥肠闭病机:燥热伤肺,肺津不布,燥干肠液,传导失司症状:咳嗽不爽而痰多,大便秘结,胸闷腹胀,舌苔腻而干,脉滑治法:清肺化痰,润肠通便方药:五仁橘皮汤(组成:甜杏仁、郁李仁、松子仁、柏子仁、桃仁、橘皮)邪热在肠证名:热结肠腑病机:肺经邪热不解,传入胃肠,与肠中积滞互结而致症状:日晡潮热,大便秘结或纯利清水,腹满硬痛,或时有神昏谵语,舌苔焦躁或起芒刺,脉沉实有力治法:攻下软坚邪热方药:调胃承气汤(炙甘草、芒硝、大黄)证名:阳明腑实,小肠热盛病机:腑实兼小肠热盛症状:身热,大便不通,小便涓滴不畅,溺时疼痛,尿色红赤,时烦渴甚治法:攻下热结,清泄小肠方药:导赤承气汤(组成赤芍、细生地、生大黄、黄连、黄柏、芒硝)证名:腑实兼热闭心包症状:身热便秘,神昏舌謇治法:攻下热结,清心开窍方药:生大黄粉调服安宫牛黄丸证名:热结阴亏证病机:热结阴亏,燥屎不行症状:身热便秘,口干咽燥,舌苔焦躁治法:攻下燥结,滋阴增液方药:增液承气汤(组成:玄参、麦冬、细生地、大黄、芒硝)证名:腑实兼气液两亏症状:大便秘结,口燥咽干,倦怠少气,苔焦脉弱治法:攻下燥结,补益气阴方药:新加黄龙汤(组成:细生地、生甘草、人参、生大黄、芒硝、玄参、麦冬、当归、海参、姜汁)2、湿热类温病气分证治证名:暑热积滞,郁结肠道病机:暑湿郁蒸气分,困阻中焦,并与积滞互结,阻滞肠道症状:湿热稽留,胸腹灼热,呕恶,便溏不爽,色黄如酱,苔黄垢腻,脉滑数治法:导滞通下,清暑化湿方药:枳实导滞汤证名:湿滞大肠治法:化湿清热,宣通气机方药:宣清导滞汤3、温毒类温病气分证治证名:毒壅肺胃,热结肠腑病机:风热时毒壅盛于肺胃及肠腑症状:身热如焚,气粗而促,燥烦口渴,咽痛,目赤,头面及两耳上下前后掀赤肿痛,大便秘结,小便热赤短少,舌红苔黄,脉数治法:清透热毒,攻下泄热方药:通圣消毒散4、瘟疫类温病证名:邪传阳明证症状:壮热口渴,大汗出,舌苔黄燥,脉洪大而数,或身热烦渴,午后热甚,鼻如烟煤,腹满硬痛,通舌变黑起刺治法:清热生津或急下存阴方药:白虎汤或大承气汤(组成:大黄、厚朴、枳实、芒硝)经典原文《温热论》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也。
温病复习要点
1、温病的概念:温病是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2、温病的分类方法㈠根据病因和病证性质分类可把温病分为温热类温病和湿热类温病。
温热类温病有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暑热疫、温疟等。
湿温类温病主要有湿温、暑温夹湿、伏暑、湿热疫、湿疟、霍乱等。
㈡根据发病初起的证候特点分类即根据是否有里热证,可将温病分为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两类。
新感温病初起病发于表,以肺卫表热见症为主要表现的一类温病,如风温、秋燥、冬温等;伏邪温病是指初起病发于里,以里热见症为主要表现的一类温病,如春温、伏暑等。
另外,暑温、湿温初起虽以里证为主,但其临床见证与当时主气的致病特点一致,所以一般仍将其归属于新感温病。
3、温病有哪些流派:温疫学派、主流学派、伤寒学派、兼融学派、伏温学派。
4、温疫学派的学术观点:温疫学派即是以温疫立论来研究温病防治规律的一大学术流派。
⑴强调特异性致病因素如吴又可的杂气论,刘松峰的邪毒说,余师愚的运气变衍为热毒说,杨栗山的热怫郁说等。
⑵重视尽早采用攻击性的祛邪治疗吴又可:①强调客邪贵乎早逐②认为邪为本,热为标,治疗温疫发热,当以祛邪,邪去则热自清③虽提出杂气致病说,但由于无法寻到针对杂气的特效药,“故勉用汗、吐、下三法以决之”。
余师愚:①认为热疫乃无形之毒,故主张不用硝、黄而重用石膏②使用方药直接针对病因病机,故组方稳定。
杨栗山:认为“阳热怫郁”是温疫的主要病因病机,六气化热或火热相兼同化。
①“阳热”是本,“怫郁”是标,故首当“热者寒之”。
②由于邪热导致“怫郁”,而大剂寒凉又有冰伏凉遏、加重“怫郁”之弊,故组方常配合轻清透解、攻下逐邪、通利小便等治法,形成清、透、通、利诸法并施的特点③温疫初起,虽有“表寒”之象,是因“怫热在里,由内而达外”,“皆里证郁结,浮越于外也。
虽有表证,实无表邪”,主张治以大清里热并结合透解、攻下、通利诸法,切中病机。
创升降散(白僵蚕、全蝉蜕、姜黄、川大黄)。
《温病学》总论
吴鞠通 ——《温病条辨》 • 集温病学之大成,溶各家学说于一 炉,使温病学的完整体系得以流传 下来 • 创立三焦辨证体系,他在《温病条 辨》中以三焦定位分期为经,以卫 气营血测机辨证为纬,以轻、平、 重分治三焦 • 重视病名规范,病证结合论治 • 总结出了许多疗效可靠的治温方剂
《黄帝内经》 • 病名—“初之氣,地氣遷, 氣乃大溫,草乃早榮,民乃 厲,溫病乃作 ” • 病因— “初之氣,地氣遷, 氣乃大溫,草乃早榮,民乃 厲,溫病乃作 ”,“其病溫 厲大行,遠近鹹若” • 病机— “冬傷於寒,春必病 溫”
• 证候—“有病溫者,汗出輒複熱,而脈燥疾, 不為汗衰,狂言不能食 ” • 治疗—“熱者寒之”、 “溫者清之 ”,药用 辛凉,咸寒、苦甘、 苦燥、淡泄 • 预后及预防—“溫病 虛甚死 ” ;“正氣存 內,邪不可幹”, “避其毒氣 ”
(二)宋—元代(公元960—1368年)成长阶段 韩祗和《伤寒微旨论》 庞安时《伤寒总病论》 郭雍《伤寒补亡论》 朱肱《类证活人书》 刘完素 王安道《医经溯洄集》
《伤寒论》对温病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 六经辨证学说对后世创立的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 辨证有很大的启发 • 《伤寒论》中许多治法方剂,如清热(白虎汤)、 攻下(承气汤)、养阴(竹叶石膏汤)等法等法 为后世温病的治则治法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明、清代,形成阶段 明代——吴有性
清代——温病四大家
叶桂、薛雪、吴瑭、王士雄
清代——喻昌等
吴有性,字又可,约生 活于16世纪80年代至17 世纪60年代,江苏吴县 人,明末清初著名医学 家,为温病学派重要代 表人物之一。
吴又可 ——编著我国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温疫论》 ——成为温疫学派的代表性人物 病因—创立“疠气”病因学说。自然界里一种 特异的致病物质—疠气(杂气、戾气) “溫疫之為病,非風非寒,非暑非濕,乃天地 間別有一種異氣所感” 侵入途径—认为戾气感人,从口鼻而入,与伤 寒之邪由表入里者不同:“此氣之來,無老少 強弱,觸之者即病,邪自口鼻而入 ”
1957年资料8 温病要义(续)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温病要义(续)谢仲墨邵登瀛,字步青,清江苏元和人。
他是薛雪的学生,著有“四时病机”“温毒病论”“女科要诀”三书。
他的曾孙炳扬于咸丰辛酉迁居上海,从门人那里得到“四时病机”遗稿,重加校订,补其残阙,分为十四卷。
(书中载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 年——医案一则)卷一为“温热论”,取内经刺热论条文等,附以喻嘉言等的注释;卷二为“阐发仲景春温”;卷三为“附前贤论春温”;卷四为“阐论时令春温”;卷五为“春温选用汤方”;卷六为“阐发湿温”;卷七为“补湿温方论”;卷八为“湿病方论”;卷九为“分经辨证暑门”;卷十为“分经辨证疟门”;卷十一为“疟门集方”;卷十二为“阐发伏暑晚发”;卷十三为“阐发冬温方论”;卷十四为“冬温集方”。
作者是薛雪门人,但此书内容不像“湿热病篇”,而有些受周扬俊温热暑疫全书的影响。
章楠,字虚谷,清会稽人。
年少时多病,因学医,客游所至,常以医疗闻名。
所著“医门棒喝”初集四卷,成于道光乙酉(公元1825年),初集有“六气阴阳论”“伤寒传经论”“温暑提纲”“春温”“风温”“暑温”“瘟疫”及“性说”等二十六篇,对于伤寒温病的分辨及温病瘟疫的证治,发挥极为细致。
二集九卷,成于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二集一名“伤寒论本旨”,卷一为“申义”及“医本于易论”等;卷二至卷五,是伤寒论的注解;卷六卷七论温病,以叶天士的学说为主,附薛氏湿热条辨;卷八为脉证合参、脱绝脉证;卷九为汇方集解。
此书推重叶天士的温证论,次之则认为薛生白的湿热条辨论证治甚详。
章氏对于温病的伏气、时邪及虚实两证,辨别极为清晰。
张畹香,据包越瑚说:张氏是嘉庆、道光、同治时代的医家。
(同治庚午年——公元1870年,张氏已七十余岁。
)他年轻时中了秀才,博览医书,所著有“医针”等,未刊行。
1957年资料10 温病要义(续完)
这一点在一九五六年的乙型脑炎治疗中,大家有了深刻的体会。河北省中医同道就乙型脑炎
方面介绍了他们对于这一点的见解:“两年来乙型脑炎发病,都是在夏末秋初天气炎热的时候,证状偏热的居多,虽在立秋节后,也常遇到偏湿的证状,但还是湿热并盛,治法仍宜辛凉芳解或佐芳香化浊之品收效。今年(指一九五六年)我省雨水成灾,天气淫热为近年所罕见,跟随立秋节后,一场秋雨,天气骤然变凉,河北省乙型脑炎的发病率是在这时骤然增高的。所现证状完全偏湿,湿盛于热的居多,应按湿温治疗。望都县卫协会会员刘志仁大夫,本我省一九五四年的经验——乙型脑炎中医治疗法——用辛凉透邪法佐青蒿、藿梗、茵陈等芳香化浊之品,五名患者完全治愈。省卫协配合救灾工作组织的乙型脑炎治疗小组。分别到石家庄专区等地指导与协助治疗中,运用三仁汤、香薷饮、苍术白虎汤、局方至宝丹等,都收到了满意的效果。首都传染病院也运用香薷饮、葱豉汤、三仁汤、苍术白虎汤等,治愈了很多的严重患者。证明了吴鞠通‘伏暑、暑温、湿温病本一源,应前后互参,不可偏执’结论的正确,使我们体会到祖国医学随证论治的科学性。通过今年的实践,对湿温是不是乙型脑炎得到了回答,认乙型脑炎为暑温的一贯正确性,也得了进一步的证实。更确切的说,乙型脑炎有偏湿偏热的不同,祖国医学里有暑温、伏暑、湿温的分别,治法是随着具体证状、具体发病时候,而有所不同。白虎汤中重用石膏是对的,不用白虎汤而用三仁汤、香薷饮、葱豉汤也是对的,关键在于诊断辨证掌握随证论治的原则,这是祖国医学的特点。”(见“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治疗法”编后记)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效果:复杯而头痛止,手足亦不发热,接服一剂而安。”
何廉臣按:“此案开泄下夺,感证皆平,正亦大伤,故病变甚属虚象,理合双补气液,兼顾阴阳,前后五方,补法渐次加重,幸而虚能受补,故得挽回 于末路,此种末期疗法,不可以初病湿温例视也。”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温病要义(续)
谢仲墨
六、温病学中的几个问题
1.伏气与外感 伏气、外感(即新感)的学说,在章虚谷的著作中加以肯定。如果从流溯源,那末明代汪石山有伏邪、新感的学说,王安道、王叔和论温病有即病不即病的区别;伤寒论平脉篇也有“伏气”一词;内经的冬伤于寒一节,是伏气学说的源泉。
2.寒凉剂与温热剂 病名温热,应该使用寒凉的方剂,这是一般的见解。不过在温病的整个过程中,有个别的例子发见寒化的现象,就需要另作考虑。在前人的医案中,常有此等病例,可以征引两例作为证明。
第一例:是风温变证,见于丁甘仁先生医案的第一卷风温门,全案如下:
“董(左):初起风温为病,身热有汗不解,咳嗽痰多,夹有红点,气急胸闷,渴喜热饮,大便溏泄。前师叠投辛凉清解润肺化痰之剂,似亦近理;然汗 多不忌豆豉,泄泻不忌山梔,汗多伤阳,泻多伤脾,其邪不得从阳明而解,而反陷入少阴,神不守舍,痰浊用事,蒙蔽清阳,气机堵塞,今见神志模糊,郑声,汗多肢冷,脉已沉细,太谿趺阳两脉亦觉模糊,喉有痰声,嗜寐神迷,与邪热逆传厥阴者,迥然不同。当此危急存亡之秋,阴阳脱离,即在目前矣。急拟回阳敛阳,肃肺涤痰,冀望真阳内返,痰浊下降,始有出险入夷之幸。
次方:细生地一两 元参八钱 原麦各六钱 柏子仁钱半 辰茯神四钱 西洋参钱半 潞党参三钱 炙黄耆三钱 五味子五分 东白芍三钱
三诊:次日天甫明,叩门延诊,则汗出愈多,寐则汗出益甚,手冷,神气疲惫,两脉虚细,心肾脉尤不足,势将欲脱矣,急急扶元敛汗,以固暴脱,外用止汗药粉,扑其周身。
三方:别直参三钱 炙绵耆五钱 生白术四钱 直熟地五钱 酸枣仁五钱 五味子一钱 炙甘草一钱 浮小麦五钱 上瑶桂八分 大熟地东白芍三钱 五味子六分
吉林参八分 熟附片八分 左牡蛎三钱 花龙骨三钱 硃茯神三钱 炙远志一钱 仙半夏钱半 川象贝各二钱 水炙桑叶皮各钱半 炒扁豆衣三钱 生薏仁四钱 冬瓜子三钱 淡竹沥一两 生姜汁两滴仝冲服 另真猴枣粉二分
复诊:前方服后,肢渐温,汗渐收,脉略起,原方加光杏仁三钱。
三诊:肢温汗收,脉亦渐起,阳气已得内返,神识渐清,郑声亦止,惟咳嗽痰多,夹有血点,气逆喉有痰鸣,舌苔薄腻转黄,伏温客邪已有外达之机,痰浊逗留肺胃,肃降之令失司,今拟清彻余温,宣肺化痰。
诊断:右脉小弱,左脉虚数,舌燥无津,乃尅削过甚,津液元气俱伤之候也。
疗法:急用增液汤加味,生津气以养元神。
处方:细生地一两 元参八钱 原麦冬六钱 左牡蛎四钱 西洋参钱半 鲜石斛三钱 柏子仁钱半 辰茯神四钱
次诊:翌日复诊,汗出不止,舌燥而现黑色,略有薄苔,口干,病人自谓头重异常,盖元气大虚,前药嫌轻也,乃于前方加减,再进一剂。
桑叶皮各钱半 光杏仁三钱 川象贝各钱半 硃茯神三钱 炙远志一钱 炙兜铃一钱 生薏仁三钱 冬瓜子三钱 淡竹油一两 猴枣粉二分 鲜枇杷叶三钱(去毛包)
四诊:服两剂后,咳嗽气逆痰鸣,均已大减,咽喉干燥,痰内带红,舌边绛,苔薄黄,神疲肢倦,脉濡小而数,是肺阴暗伤,痰热未楚,今拟清燥救肺,化痰通络。
以上诸家,都说明伏气温病与外感温病证状不同,但在证状方面说得最具体的是王孟英,他指出了非兼感的伏气温病与外感温病的不同:伏气温病由血分而达于卫分,外感温病由卫分而达于血分。指示明确,使后学有途径可寻。
温病的伏气、外感学说,愈到后来愈精密完备,虽然有人对于伏气伏藏的时间甚长表示异议,但我的意思:伏气学说的创立,是表示古人认识病邪能伏藏于人体而后发病,应该承认,这是中医病理学说的一个发见,是一个很大的进展。
温邪陷入的时令,最初仅指出冬季。冬季的伏气,内经只说是寒;王叔和说冬季又有与时令不合的温暖,称为冬温之毒。晋陈延之小品方说:冬分受了温邪,没有立即发病,在春天被外界的寒威所折伏,不能发病,到夏季因为气候热,春寒解除,冬温毒才发出。所以冬季陷入的伏气有两种:一是寒,一是温。那种与冬季的时令不合的骤暖,中人而即发的,称为冬温,又与冬季中寒而即发的伤寒相对待。
由伏气而发病,不夹杂其他原因的,是纯粹的伏气温病;如果本来有伏邪,又有新感的,称为兼感,就是伏气兼外感。王安道说:“春夏有恶风恶寒纯类伤寒之证,盖春夏暴中风寒之新病,非冬时受伤过时而发者,不然,则或是温暑将发,而复感于风寒,或因感风寒而动乎久郁之热,发而为温暑也。”(医经溯洄集张仲景立法考)周扬俊说:“伏气之源,虽由冬日,然安保风之伤人,不在伏气将发未发之时乎?故兼外感者,必先头痛或恶寒,而后热不已,此新邪引出旧邪也。”柳宝诒说:“伏温之邪,由春夏温热之气,蒸动而出,此其常也,亦有当春夏之间,感冒风寒,邪郁于卫而为寒热,而引动伏气,初起一二日,第见新感之象,意其一汗而解,乃得汗后表证略减,而里热转甚,昧者眩其病状,几若无可把握,不知此新邪引动伏邪之证,随时皆有。”
四诊:服后诸证悉退,病家自以为病愈,遂不服药,越数日复恶寒头痛手冷,时或手足发热,精神疲倦,不思饮食,舌苔少而色白,小便黄,脉仍沉小,乃以理中汤合小建中汤加减。
四方:别直参一钱 炒白术二钱 淡干姜一钱 炙甘草八分 鲜生姜三片 川桂枝八分 炒白芍三钱 姜半夏三钱 大红枣四枚
五诊:服后诸证少退,但时觉虚火上升,则头痛大作,手足亦觉发热,而其身则殊不热,遂师李东垣法。
蛤粉炒阿胶钱半 南沙参三钱 侧柏炭一钱 竹茹二钱 藕节两枚 桑皮叶各钱半 粉丹皮钱半 甜光杏三钱 川象贝各二钱 瓜蒌皮二钱 蜜炙兜铃一钱 冬瓜子三钱 干芦根一两 猴枣粉二分 竹沥一两 枇把叶露煎药
二三剂渐次告愈。”
原注:“按风温冬温,用参附龙牡等,是治其变证,非常情也。盖人之禀赋各异,病之虚实寒热不一,伤寒可以化热,温病亦能化寒,皆随六经之气化而定。是证初在肺胃,继传少阴,真阴素亏,阳热变为阴寒,迨阳既回,而真阴又伤,故先后方法两殊,如此重证,得以挽回。……故录之以备一格。”
第二例:是湿温转虚案,见于全国名医验案类编卷四湿淫病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案如下:
“湿温转虚案袁桂生诊(住镇江京口)
病者:周君,年约四十岁,住本镇。
病名:湿温转虚。
原因:初患湿温病,由其戚某君,用三仁枳桔及小陷胸加薤白等方,服十余剂,又以泻叶下之,神气遂大疲惫。
证候:心悸不寐,面色黯淡,手指蠕动,两足软弱。
以上两例,是温病转为虚寒,固然应该使用温补的方剂;但有病似虚寒,实非虚寒的,也可以举出两个病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第一例:用参附而热更甚,见于余听鸿先生的诊余集溼温条下。余先生说:“常熟灵公殿杨府,一小使周姓,无锡人,年十八九,壬午七月间病后,至八月间,又劳碌反复,发热面红,脉沉气促,有汪姓医以为虚阳上脱,服以参附,热更甚,脉更沉,汗出不止,邀余诊之,以脉沉面赤气促论之,却似戴阳,视其正气,断非虚脱,太常杨公曰:‘虚实惟君一决。’余曰:‘待余再诊,方可直决。’再诊之,面目俱红,口中气臭,小便短赤,脉沉滞而模糊不清,余曰:‘此乃溼温化热,被参附阻于气机,热郁不能分泄,逼阴外出,故反汗多气促。’杨公曰:‘实热有何据?’余曰:‘仲景试寒热,在小便之多少赤白,口中气臭,断非虚热,温凉执持不定,必致偾事,若不用寒凉药,证必危矣。’杨公不能决,余即书黄柏,木通、栀皮、郁金、苡仁、通草、苓皮、竹叶、滑石、杏仁、藿香令服之。明日复诊,热退汗止而神倦,余即以香砂、白术、二陈之类令服之。杨公曰:‘昨寒凉,今温燥,何也?’余曰:‘湿温证热去湿存,阳气即微,再服凉药,必转吐泻,昨以寒淡渗热,今以苦温化湿。’服三剂,湿亦退,后服香砂六君五六剂而痊。证非危险,若执持不定,因循人事,仍用参附,不死何待。”(待续)
内经阴阳应象大论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飱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内经论四气所伤,只有冬寒所伏才成为温病;风暑和湿,在内经中也是伏气。后世温病学家肯定温病有春夏秋三时的伏气,所以叶天士有伏暑的说法,而沈宗淦就直捷的说四时之气,皆有由伏气而发的。(温热逢源引沈宗淦说:“伏气为病,皆自内而之外,不必春温一证,盖四时之气,皆有伏久而发者,不可不知也。”)
(本文发表在1957年9期第497页上)
内经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意义明确。伤寒论平脉法说:“师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若脉微弱者,当喉中痛,似伤非喉痹也。病人云:实咽中痛,故尔,今复欲下利。”这一节中所谓“旧有伏气”,就是说病邪是能伏居于人体中的。
王叔和伤寒例以即病者为伤寒,不即病者为温病;即病和不即病,是伤寒和温病的分界缐。这一时期的伤寒是外感,是感而即病;而温病是属于伏气,是感而不即病。温病范围之内,还没有伏气外感的对立。换一句话说,此时伏气外感的并存,等于伤寒温病的对峙,这是伏气、外感学说的第一阶段。以后汪石山分温病为伏气和新感两种,于是温病的原因,由一种伏气,而再增加一种新感。叶天士临证指南中的伏于少阴,就是伏气温病;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这是新感温病。章虚谷对于伏气、外感,发挥透彻。至此而温病明确的具有伏气、外感两种,这是伏气、外感学说的第二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