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规律

合集下载

有机物甲乙丙丁的规律 -回复

有机物甲乙丙丁的规律 -回复

有机物甲乙丙丁的规律-回复【有机物甲乙丙丁的规律】是有机化学中一个非常基础和重要的内容,涉及到有机物的命名规则、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等方面。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逐步解答。

有机物的命名规则以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为基础,采用IUPAC(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命名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甲乙丙丁是有机物的基本命名单元,在有机化学中分别代表1-4碳的有机化合物。

具体来说,甲(meth-)代表1碳,乙(eth-)代表2碳,丙(prop-)代表3碳,丁(but-)代表4碳。

根据这个基本的命名单元,我们可以生成许多不同的有机化合物,下面将分别以甲、乙、丙、丁为例进行举例说明。

首先,甲(meth-)代表1碳化合物,最简单的化合物是甲烷(methane),由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

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常见于天然气中,也是火柴和打火机的主要成分之一。

它具有低毒性和不可燃性。

接下来是乙(eth-)代表2碳化合物,最简单的化合物是乙烷(ethane),由两个碳原子和六个氢原子组成。

乙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也是天然气的成分之一。

它常用作燃料和溶剂,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再来是丙(prop-)代表3碳化合物,最简单的化合物是丙烷(propane),由三个碳原子和八个氢原子组成。

丙烷也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常用作燃料和溶剂。

与乙烷相比,丙烷的链状结构更复杂,因此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也有所不同。

最后是丁(but-)代表4碳化合物,最简单的化合物是丁烷(butane),由四个碳原子和十个氢原子组成。

丁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与前面几个化合物相似,常用作燃料和溶剂。

除了以上例子,甲乙丙丁还可以与其他基团组合生成更复杂的有机物。

有机物的命名规则则进一步考虑了分子结构中各个碳原子的连接方式、取代基的位置和数量等因素。

这些规则是有机化学中的基础,为化学家们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命名系统,方便研究和交流。

总结来说,【有机物甲乙丙丁的规律】可以归结为:甲乙丙丁代表1-4碳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分别对应甲烷、乙烷、丙烷和丁烷等化合物。

有机化学规律方法总结

有机化学规律方法总结

有机化学规律方法总结第一:有机化学中的方法规律1.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碳链异构的书写方法〗以己烷()为例,共五种同分异构体(氢原子省略)(1)先直链、一条线(2)摘一碳、挂中间、往边移、不到端(3)摘两碳、二甲基、同邻间、不重复、要写全如果碳链更长,还可以摘两碳、三碳,先甲基,后乙基……〖取代基位置异构的书写方法〗1、对称法(等效氢法)a、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b、同一碳原子所连甲基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c、处于镜面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2、换元法详解:同分异构体书写规律:遵循对称性、有序性原则,一般按照下列顺序书写:官能团类型异构;碳链异构;官能团或取代基位置异构;立体异构(较少涉及)口诀:主链长到短,支链整到散,位置心到边,排布对邻间2.有机物类型异构大全3.常见有机物的分离提纯方法4.常见有机物的检验与鉴别第二: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1.需水浴加热的反应有:(1)、银镜反应(2)、乙酸乙酯的水解(3)苯的硝化(4)糖的水解(5)、酚醛树脂的制取(6)固体溶解度的测定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条件下反应,均可用水浴加热,其优点:温度变化平稳,不会大起大落,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2.需用温度计的实验有:(1)、实验室制乙烯(170℃)(2)、蒸馏(3)、固体溶解度的测定(4)、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5)、中和热的测定(6)制硝基苯(50-60℃)〔说明〕:(1)凡需要准确控制温度者均需用温度计。

(2)注意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3.能与Na反应的有机物有:醇、酚、羧酸等——凡含羟基的化合物。

4.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凡含醛基的物质。

5.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有:(1)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2)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类物质(3)含有醛基的化合物(4)具有还原性的无机物(如SO2、FeSO4、KI、HCl、H2O2等)6.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有:(1)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加成);(2)苯酚等酚类物质(取代);(3)含醛基物质(氧化);(4)碱性物质(如NaOH、Na2CO3)(氧化还原――歧化反应);(5)较强的无机还原剂(如SO2、KI、FeSO4等)(氧化);(6)有机溶剂(如苯和苯的同系物、四氯甲烷、汽油、已烷等,属于萃取,使水层褪色而有机层呈橙红色。

有机化学规律总结

有机化学规律总结

有机化学规律总结有机化学规律总结一.有机物组成和结构的规律1.在烃类中,烷烃CnH2n+2随分子中碳原子的增多,其含碳量增大;炔烃、二烯烃、苯的同系物随着碳原子增加,其含碳量减少;烯烃、环烷烃的含碳量为常数(85.71%)2.一个特定的烃分子中有多少种结构的氢原子,一般来说其一卤代物就有多少种同分异构体.3.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其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常数.例:m克葡萄糖,n克甲醛,x克乙酸,y克甲酸甲酯,混合后,求混合物碳的质量分数.4.烃及烃的含氧衍生物中,氢原子个数一定为偶数.6.常见有机物中最简式同为"CH"的有乙炔、苯、苯乙烯;同为“CH2”的为单烯烃和环烷烃;7、烃类的熔、沸点变化规律(1)有机物一般为分子晶体,在有机物同系物中,随碳原子数增加,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增大,熔、沸点逐渐升高。

如:气态烃:CxHy x≤4(2)分子式相同的烃,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如沸点:正戊烷(36.07℃)>异戊烷(27.9℃)>新戊烷(9.5℃)(3)苯的同系物,熔沸点。

邻位>间位>对位, 如沸点:邻二甲苯(144.4℃)>间二甲苯(139.1℃)>对二甲苯(138.4℃)二.有机物燃烧规律1.有机物燃烧通式:CxHy+(x+y/4)O2 xCO2+y/2H2O2、烃(CXHY)完全燃烧前后物质的量的变化(1)当Y=4时,反应前后物质的量相等。

若同温同压下,100℃以上时,反应前后体积不变。

(2)当Y〈4时,燃烧后生成物分子数小于反应物分子总数。

(3)当Y〉4时,燃烧后生成物分子数大于反应物分子总数。

3、若分子为CnH2n、CnH2nO 或CnH2nO2时,其完全燃烧时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4、若有机物在足量的氧气里完全燃烧,其所耗氧气物质的量与燃烧后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相当,则有机物分子组成中氢与氧原子数比为2:1.5、等质量的烃完全燃烧时,耗氧量决定于氢元素的含量,它越高,耗氧量越高,如甲烷耗氧量最高。

有机化学部分物理化学性质规律总结

有机化学部分物理化学性质规律总结

有机化学部分性质总结物理性质1、状态(常温)气态:n≤4的烃、新戊烷、甲醛、一氯甲烷、一氯乙烷、一溴甲烷液态:低级(十碳以下)醇、醛、酸、酯油酸等固态:苯酚,草酸,苯甲酸、硬脂酸,软脂酸等2、密度比水轻:所有烃类、酯、油脂比水重:硝基苯、溴苯、CCl4、溴乙烷及大多数卤代烃、液态苯酚3.沸点①同系物沸点大小判断,一般随着碳原子数增多,沸点增大。

如甲烷<乙烷<丙烷<丁烷<戊烷<.....②链烃同分异构体沸点大小判断,一般支链越多,沸点越小。

如: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③芳香烃的沸点大小判断,侧链相同时,邻位>间位>对位。

如: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④对于碳原子数相等的烃沸点大小判断,烯烃<烷烃<炔烃⑤同碳原子的脂肪烃的衍生物沸点大小判断,烯烃的衍生物沸点低于烷烃的同类衍生物。

如:油酸的沸点<硬脂酸⑥不同类型的烃的含氧衍生物的沸点比较,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脂肪羧酸>脂肪醇>脂肪醛⑦酚和羧酸与它们对应的盐沸点比较,酚和羧酸<对应盐的沸点。

如乙酸<乙酸钠⑧分子量相近的烃的沸点一般低于烃的衍生物。

例1:2-甲基庚烷>正庚烷>2-甲基己烷>3,3-二甲基戊烷>正戊烷例2:下列沸点大小,前者低,后者高的是().A、苯酚和苯酚钠B、软脂酸和油酸C、丁烯和乙烯D、丁烷和2-甲基丙烷解析:A对,苯酚盐的熔沸点大于苯酚;B错,软脂酸常温固态,油酸常温液态,碳原子相近的高级一元脂肪酸,烃基中C=C越多,沸点越低;C错,同系物中C数越多,沸点越高;D错,同类同分异构体,支链多,沸点低。

答案是A。

4.熔点A.直链烷烃支链数↑,熔点↑(C3以后).由此可见:含偶数C,熔点↑的多;含奇数C,熔点↑的少.从而形成了"偶上奇下"两条曲线.在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不仅取决于分子的大小,还于晶体中晶格排列的对称性有关.含偶数碳原子的碳链具有较好的对称性,晶格排列紧密.B.同分异构体支链数↑,熔点↓(不利于晶格的紧密排列).对称性↑,熔点↑;高度对称的异构体>直链异构体溶解度说白了,就是相似相溶。

高中化学的归纳有机化学与配位化学的重要规律总结

高中化学的归纳有机化学与配位化学的重要规律总结

高中化学的归纳有机化学与配位化学的重要规律总结化学作为一门科学,涉及到了众多的分支和领域。

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有机化学和配位化学是两个重要的方向。

通过归纳,我们可以总结出许多在这两个领域中的重要规律。

本文将针对高中化学的有机化学和配位化学,分别进行总结归纳。

一、有机化学的重要规律总结高中有机化学主要涉及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性质和反应等方面的内容。

在学习中,我们归纳出了以下几个有机化学的重要规律:1. 碳原子的四价性:有机化合物中的碳原子通常是四个键的饱和原子。

它可以形成单键、双键或三键,从而构建出不同的有机分子结构。

2. 基团的作用:有机化合物中的基团对于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至关重要。

例如,羟基(-OH)使化合物具有醇的性质,氨基(-NH2)使化合物具有胺的性质等。

3. 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有机化合物的稳定性受到分子结构的影响,如烷烃比烯烃稳定,芳香烃稳定性较高等。

此外,分子中的其他作用力,如范德华力、静电作用力等也会影响分子的稳定性。

4. 反应类型和机理:有机化学的反应类型多种多样,例如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等。

每种反应都有其特定的反应机理,要求学生熟悉并掌握。

以上只是有机化学中的一些重要规律,还有很多其他的规律和知识需要我们深入学习和探索。

二、配位化学的重要规律总结在高中化学中,配位化学是有机化学之外的一个重要的方向,主要研究配位键的形成、配合物的性质和反应等。

以下是配位化学中的重要规律总结:1. 配位键的形成:配位键是由一个中心金属离子通过共价键与配体结合而形成的。

中心金属离子可以有不同的价态,配体也有不同的配位方式,例如双电子对给体、单电子对给体等。

2. 配合物的性质:配合物的性质受到中心金属离子和配体的影响,例如配合物的颜色、稳定性等取决于配体的电子结构和配位方式。

3. 配位反应:配位反应是指配合物中的配体发生取代反应或背景反应。

不同的配体可以通过这些反应来改变配位物的性质和结构。

大学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大学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学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学有机化学的知识点很重要。

归纳起来可以⽅便我们整理思路。

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学有机化学知识点的归纳,⼀起来看看吧。

⼤学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1) 马⽒规律:亲电加成反应的规律,亲电试剂总是加到连氢较多的双键碳上。

2) 过氧化效应:⾃由基加成反应的规律,卤素加到连氢较多的双键碳上。

3) 空间效应:体积较⼤的基团总是取代到空间位阻较⼩的位置。

4) 定位规律:芳烃亲电取代反应的规律,有邻、对位定位基,和间位定位基。

5) 查依切夫规律:卤代烃和醇消除反应的规律,主要产物是双键碳上取代基较多的烯烃。

6) 休克尔规则:判断芳⾹性的规则。

存在⼀个环状的⼤π键,成环原⼦必须共平⾯或接近共平⾯, π电⼦数符合 4n+2 规则。

7) 霍夫曼规则:季铵盐消除反应的规律,只有烃基时,主要产物是双键碳上取代基较少的烯烃(动⼒学控制产物)。

当β-碳上连有吸电⼦基或不饱和键时,则消除的是酸性较强的氢,⽣成较稳定的产物(热⼒学控制产物)。

8) 基团的“顺序规则”。

⼤学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烷烃:烷烃的⾃由基取代:外消旋化 烯烃:烯烃的亲电加成:溴,氯,HOBr (HOCl) ,羟汞化-脱汞还原反应-----反式加成;其它亲电试剂:顺式+反式加成 烯烃的环氧化,与单线态卡宾的反应:保持构型 烯烃的冷稀 KMnO4/H2O 氧化:顺式邻⼆醇 烯烃的硼氢化-氧化:顺式加成 烯烃的加氢;顺式加氢 环⼰烯的加成:(1-取代,3-取代,4-取代) 炔烃:选择性加氢: Lindlar 催化剂-----顺式烯烃 Na/NH3(L)-----反式加氢 亲核取代: SN1:外消旋化的同时构型翻转 SN2:构型翻转(Walden 翻转) 消除反应 E2,E1cb: 反式共平⾯消除 环氧⼄烷的开环反应:反式产物 ⼤学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三)。

有机合成路线规律

有机合成路线规律

有机合成路线规律有机合成路线规律:在有机化学中,有机合成路线遵循着“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反应,反应决定合成”的规律。

也就是说,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它具有的化学性质,而这些化学性质又决定了它能够参与的化学反应,最终这些反应组合起来就形成了有机合成的路线。

咱们来打个有趣的比方,有机物就像是一个个性格独特的“小人儿”。

它们的“身体结构”(分子结构)决定了它们的“脾气”(化学性质)。

比如,醇类这个“小人儿”,因为有羟基(-OH)这个结构,所以它脾气比较温和,能和活泼金属愉快地玩耍(发生反应)。

而羧酸类“小人儿”,因为有羧基(-COOH),所以脾气就有点“泼辣”,能和碱发生强烈的反应。

再把这些“小人儿”参与的反应想象成一场精彩的“舞蹈表演”。

不同的“小人儿”根据自己的“脾气”,选择和特定的“舞伴”(其他物质)跳特定的“舞蹈”(化学反应)。

而且这些“舞蹈”可不是随便跳的,得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规则来,不然这场“表演”(有机合成)就会乱套。

就拿合成一种复杂的有机药物来说,科学家们就像是舞台的导演。

他们要先仔细研究每种有机物“小人儿”的“脾气”,然后巧妙地安排它们依次登场,进行一场精彩绝伦又不出差错的“舞蹈表演”。

比如说要合成某种治疗感冒的药物,可能需要先让某个醇类“小人儿”和某个羧酸类“小人儿”跳一支“酯化反应”的舞,生成酯类化合物,然后再让这个酯类化合物和其他“小伙伴”继续反应,一步一步地最终合成出目标药物。

给您举个实际的例子,在合成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的时候。

水杨酸分子就像是一位怀揣着羟基和羧基的“多才多艺的艺人”,乙酸酐则像个热情的“合作伙伴”。

水杨酸的羧基和乙酸酐发生反应,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最终合成出了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的阿司匹林。

这一过程中,每个步骤都是精心设计的,就像搭建一座精美的城堡,每一块砖头的放置都至关重要。

有机合成路线的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那可是大有用处。

比如说,各种化妆品中的有效成分、新型的材料,甚至是美味的食品添加剂,很多都是通过巧妙设计有机合成路线得到的。

有机化学的学习规律

有机化学的学习规律

有机化学的学习规律无论是教师招聘考试还是教师资格证考试,对于我们化学学科而言,有机化学的知识内容是我们考试中的常考考点,但是对于有机相关题型,尤其是有机推断题,往往会使各位考生望而却步。

其实学习有机化学也是讲究一定的学习规律和方法的,以下是根据历年考题分析,总结的学习方法,希望对各位考生的复习会有所帮助。

学习有机化学的一般规律或者方法是:结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制法(工业制法、实验室制法)→一类物质,这也是各位考生应该构建的基本的有机知识框架。

在这一基础上还需要探究无机物与有机物的根本区别,明白有机物的独特魅力——断键的含义。

例如“乙烯”这一节,可以打破了书本上的顺序,先复习乙烯的分子结构。

理解乙烯分子的结构时,可以先复习分子的组成再复习化学键类型、分子的极性、空间构型;根据碳原子结合的氢原子数少于烷烃分子中碳所结合的氢原子数了解不饱和烃的概念,得出乙烯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烃。

由其结构看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其物理性质可以从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密度、毒性等几个方面来复习。

乙烯是无色的稍有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略小于空气的密度。

其化学性质可以根据乙烯结构中化学键的特征“双键容易断裂”来掌握乙烯的特征化学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根据绝大部分有机物易燃烧的性质联想到乙烯的氧化反应(乙烯能跟强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例如:乙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同时利用乙烯的这一性质,还可以用于鉴别乙烯和乙烷。

但如果是想除去乙烷中的乙烯杂质时,则需要用溴水,这利用的是乙烯的加成反应。

另外由乙烯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还可以联想到它的用途及意义,如生活中使用的各种塑料。

最后复习这一类含有碳碳双键的烃,掌握其物理、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同样在复习烃的衍生物时,还是借助这一思路: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一类物质,进行学习备考,会发现复习起来很清晰,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用,在解题时,自然也就轻松攻破了。

有机规律知识点总结初中

有机规律知识点总结初中

有机规律知识点总结初中有机化合物的特点1. 含碳。

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而无机化合物不一定含碳。

2. 具有共价键。

有机化合物的分子中一般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共价键,它们在很多情况下以共价键的形式进行化学反应。

3. 具有多样的结构。

有机化合物可以形成非常丰富多样的结构,这是由于碳原子可以形成日期的共价键。

4. 具有多种反应类型。

有机化合物具有多种反应类型,包括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重排反应等。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包括通用命名法和IUPAC命名法。

通用命名法是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形状、来源等特点进行命名。

而IUPAC命名法是根据国际纯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的命名规则,按照特定的规范命名有机化合物的方法。

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表示出了分子中各种元素的比例和原子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一般是分子式和结构式。

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沸点、熔点、溶解度、生成结构等。

这些性质与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分子量、相互作用有关。

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主要包括易燃性、稳定性、毒性、还原性、氧化性、光敏性等。

这些性质与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分子量、官能团有关。

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反应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反应是有机化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有机物的合成方法包括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重排反应等,有机物的分解方法包括裂解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等。

有机物的重要应用领域有机物在生活和工业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例如,有机物在医药、染料、合成纤维、香料、农药等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同时,有机物也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础。

以上是有机规律知识点的基本概述,有机化合物是化学学科中一个重要的方向,学习有机化合物的一些基本知识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有机化合物在生活、科学和技术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大学化学之10大找规律方法总结

大学化学之10大找规律方法总结

大学化学之10大找规律方法总结
在研究大学化学时,找规律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以下是总结出的10大找规律方法:
1. 周期表法则:基于周期表上元素的位置和特定的属性之间的关系来进行预测。

2. 填写电子皮层法则:电子收容原则和Hund定则可预测离子层和价层构成。

3. 电负性规律:通过比较元素的电负性来预测它们在化合物中出现的位置。

4. 价电子对排斥理论:通过确定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每个电子对的排斥和互斥关系来确定分子的形状。

5. 关键键长法则:分子中相邻非氢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趋于一种独特的大小。

如果键长比这个值长,那么这个分子中的相邻原子不太可能直接相互作用。

6. 变价法则:确定元素可以成为多种离子的可能性。

7. 阴离子规则:由于不同的酸和碱有不同的阴离子,因此可以根据阴离子规则预测酸碱反应的方向。

8. 分子电荷规则:通过计算给定分子化学键的键级来预测该分子的总电荷。

9. 反应平衡定律:描述化学反应中不同物质浓度变化的关系。

10. 动态描述:通过分析分子构象的运动来预测化学物质的反应过程。

通过掌握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大学化学中的各种问题。

高中有机化学重要规律总结与考试注意事项

高中有机化学重要规律总结与考试注意事项

高中有机化学重要规律总结与考试注意事项一、有机物的通式规律随C原子个数的递增,找出其中的“重复单元”从而得出通式。

烷烃:重复单元为“CH 2 ”,n个CH 2 ,再加2个H,即C n H 2n+2烯烃:在烷烃的基础出少2个H,即C n H 2n环烷:去掉烷两端的H,形成一个环,即C n H 2n炔烃:在烷烃的基础出少4个H,相当于形成2个双键,即C n H 2n-2苯环:相当于已烷去掉6个H,形成三个C=C双键,再去掉2H形成个环,因此苯的同系物为C n H 2n-6,苯的同系数物也为C n H 2n-6如下各种烃的通式找法:二、烃中C、H的百分含量烃的通式为Cn H2n ±X ,因此,n趋近于无穷大量,极值均为Cn H2n .即:烷烃越大,含C数越高,含氢量越低;烯烃不变;炔烃或芳烃,含C数越多,含C量越少,含H越高,极值均为烯。

即:含碳规律:小烷<大烷<烯<大炔<小炔;含H反之同理。

CH 4 :C%=75% H%=25C 2 H 4 : C%=85.7 H%=14.3%C 2 H 2 : C%=92.3 H%=7.7% 各种烃的n增大的C%趋近于烯CH 2三、不饱和度计算及应用不饱和度:即与烷烃(饱和烃)相比的缺H对数。

由于O是2价元素,形成两个键,-O-可插入链中,不影响不饱和度;卤素形成一个键,-X认为是代替的一个H,因此有卤素原子按H计算;由于N原子形成三键-N=,因此有N原子时,相当于插入时代入一个H,因此有N时应加一个H,同时注意-NO2 有一双键。

不饱和度的分子式计算如下:有机物结构与不饱和度关系:Ω=0,烷烃;Ω=1,双键(包括C=C、C=0、C=N-)或单环Ω=2,说明分子中有两个双键或一个三键;或一个双键和一个环;或两个环;其余类推Ω≥4,一般认为是苯环。

当然也可是双键、环、三键等组合。

说明:立体环状烷不饱和度Ω=所有立体环数-1.四、有机物燃烧耗氧通式为1、摩耗氧量:C x H y →(x+y/4)O 2C X H Y O Z →(x+y/4-z/2)O 2C X H Y Cl Z →[x+(y-z)/4]O 2 , 保证Cl先生成HClC X H Y S Z →[x+y/4+z]O 2 , 此时视S生成SO 22.烃单位质量耗氧量:由于C(12克)→CO 2 →1mol O 24H(4克)→2H 2 O→1mol O 2因此,单位质量耗氧情况为含H越高,耗氧越多。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重排反应的机理和规律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重排反应的机理和规律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重排反应的机理和规律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反应的学科。

在有机化学中,重排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反应类型,指的是有机分子在条件适当的情况下,通过化学转化重新排列原子或基团的位置而形成新化合物的过程。

本文将探讨重排反应的机理和规律。

一、脱氢重排反应脱氢重排反应是指分子内的氢和一个相邻的碳原子之间迁移的过程。

这种反应通常发生在具有活泼的氢原子的有机化合物中。

脱氢重排反应常见的机理有质子迁移和自由基迁移两种。

1. 质子迁移质子迁移是脱氢重排反应中常见的机理之一。

在质子迁移过程中,质子从一个原子迁移到另一个原子上,给予其正电荷,同时,原子上的电子以共振或移动的方式重新分布。

质子迁移反应可分为环内质子迁移和链上质子迁移。

2. 自由基迁移自由基迁移是脱氢重排反应中另一种常见的机理。

在自由基迁移过程中,一个碳原子上的自由基通过氢原子的迁移,连接到一个相邻的碳原子上,形成一个新的自由基。

这种反应机理多见于烷基和烷基自由基间的迁移。

二、亲电重排反应亲电重排反应是指由于外来的亲电试剂的作用,有机化合物中的基团重新排列的过程。

亲电重排反应常涉及含有高度不稳定的中间体的形成。

1. 高能离子中的重排反应高能离子中的重排反应是一种常见的亲电重排反应。

在该过程中,高能离子首先与有机分子中的某个基团形成化学键,然后通过中间体的形成和不稳定结构的断裂,最终导致原有基团的重新排列。

2. 焦磷酰的重排反应焦磷酰是一种强酸性试剂,广泛用于重排反应中。

当焦磷酰作为试剂与有机化合物反应时,它与分子中的氧原子形成磷酰离子,从而引发重排反应。

三、杂环重排反应杂环重排反应是指含有杂环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在适当的条件下发生的重排反应。

杂环重排反应通常涉及杂环内部原子间的迁移和重排。

1. 杂环内部原子迁移杂环内部原子迁移是杂环重排反应中最常见的机理。

在这种过程中,杂环内的原子通过原子间的迁移重新排列,形成新的杂环结构。

2. 杂环重排反应的特殊性杂环重排反应具有特殊的反应条件和化学特性。

有机化学中的规律

有机化学中的规律

有机化学中的规律有机化学是研究碳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科学,它对于理解和应用于生物、医学、药学以及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巨大的意义。

在有机化学中,有许多规律和原理,它们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分子结构、反应性以及其它性质。

本文将介绍几个有机化学中的重要规律和原理。

一、电子结构和价键理论有机化学中的一个重要规律是基于电子结构和价键理论。

根据价键理论,化学键是由共用电子对提供的。

共用电子对共享两个原子之间的空间,形成化学键。

单一化学键由一个共用电子对组成,而双键和三键分别由两个和三个共用电子对组成。

此外,有机化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理是轨道杂化。

轨道杂化描述了碳原子通过重排其原子轨道,形成新的杂化轨道以适应共用电子对的共享。

常见的轨道杂化包括sp杂化、sp2杂化和sp3杂化,它们分别适用于形成三键、双键和单一键。

二、结构和反应性的关系有机化学中,分子的结构与其反应性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结构决定了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应的方式。

例如,立体化学的因素可以显著影响立体选择性反应的结果。

手性分子中的手性中心是与光学活性相关的重要结构因素。

此外,官能团的存在也会决定分子的反应性质。

官能团是指在分子中具有特定化学性质和反应能力的功能性基团。

不同的官能团会导致不同的化学性质和反应行为,因此多样的有机合成可以通过官能团的选择和组合来实现。

三、反应机理有机化学中的反应机理是理解和解释有机反应的重要工具。

反应机理是描述反应进行的步骤和中间产物的化学方程式。

通过研究反应机理,我们可以预测和优化有机反应的条件和结果。

常见的有机反应机理包括亲核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亲核取代反应是指亲核试剂攻击电子不足的原子或化学键,从而形成被亲核试剂取代的产物。

加成反应则是指两个或多个化合物的共价键的形成。

四、共轭体系和芳香性在有机化学中,共轭体系和芳香性是描述分子电子结构和反应性质的重要观念。

共轭体系是指相邻的多个碳-碳双键或双键和一个孤对电子组成的结构单元。

有机化学规律口决

有机化学规律口决

有机化学规律口决有机化学并不难,记准通式是关键。

只含C、H称为烃,结构成链或成环。

双键为烯叁键炔,单键相连便是烷。

脂肪族的排成链,芳香族的带苯环。

异构共用分子式,通式通用同系间。

烯烃加成烷取代,衍生物看官能团。

羧酸羟基连烃基,称作醇醛及羧酸。

羰基醚键和氨基,衍生物是酮醚胺。

苯带羟基称苯酚,萘是双苯相并联。

去H加O叫氧化,去O加H叫还原。

醇类氧化变酮醛,醛类氧化变羧酸。

羧酸都比碳酸强,碳酸强于石碳酸。

光照卤代在侧链,催化卤代在苯环。

烃的卤代衍生物,卤素能被羟基换。

消去一个小分子,生成稀和氢卤酸。

钾钠能换醇中氢,银镜反应可辨醛。

氢氧化铜多元醇,溶液混合呈绛蓝。

醇加羧酸生成酯,酯类水解变醇酸。

苯酚遇溴沉淀白,淀粉遇碘色变蓝。

氨基酸兼酸碱性,甲酸是酸又像醛。

聚合单体变链节,断裂π键相串联。

千变万化多趣味,无限风光任登攀。

有机物的溶解性规律一、相似相溶原理1.极性溶剂(如水)易溶解极性物质(离子晶体、分子晶体中的极性物质如强酸等);2.非极性溶剂(如苯、汽油、四氯化碳、酒精等)能溶解非极性物质(大多数有机物、Br2、I2等);3.含有相同官能团的物质互溶,如水中含羟基(—OH)能溶解含有羟基的醇、酚、羧酸。

二、有机物的溶解性与官能团的溶解性1.官能团的溶解性:(1)易溶于水的官能团(即亲水基团)有—OH、—CHO、—COOH、—NH2。

(2)难溶于水的官能团(即憎水基团)有:所有的烃基(—CnH2n+1、—CH=CH2、—C6H5等)、卤原子(—X)、硝基(—NO2)等。

2.分子中亲水基团与憎水基团的比例影响物质的溶解性:(1)当官能团的个数相同时,随着烃基(憎水基团)碳原子数目的增大,溶解性逐渐降低;例如,溶解性:CH3OH>C2H5OH>C3H7OH>……,一般地,碳原子个数大于5的醇难溶于水。

(2)当烃基中碳原子数相同时,亲水基团的个数越多,物质的溶解性越大;例如,溶解性:CH3CH2CH2OH<CH3CH(OH)CH2OH<CH2(OH)CH(OH)CH2OH。

有机化学原理

有机化学原理

有机化学原理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合成和反应规律的科学。

有机化学的基本原理是有机物是由碳和氢为主要元素构成的化合物,通常还含有氧、氮、硫、磷等元素。

有机化合物的研究对于理解生命活动、开发新药、合成新材料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有机化学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碳原子的四价性。

碳原子是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组成元素,具有四个价电子,可以形成四个共价键。

由于碳原子的四价性,使得有机化合物能够形成多样性的分子结构,从而产生多种性质和反应。

2. 共价键的特点。

有机化合物中的化学键主要是共价键,共价键的形成是由原子间的电子共享而形成的。

共价键的特点是稳定性高,能够形成多种立体构型,从而导致有机化合物具有多样性的结构和性质。

3. 功能团的作用。

有机化合物中的功能团是决定其化学性质和反应规律的关键因素。

不同的功能团会导致有机化合物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如羟基、羰基、羧基等功能团会导致有机物具有不同的溶解性、酸碱性和反应性。

4. 共轭体系的特性。

共轭体系是指分子中存在着多个共轭双键或环状结构,从而使得分子具有特殊的光学、电学和化学性质。

共轭体系的存在会影响有机化合物的稳定性、反应性和光学性质。

5. 反应机理的研究。

有机化学的研究不仅关注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还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和反应规律。

通过对有机反应机理的研究,可以揭示有机反应的过程和规律,从而为有机合成提供理论基础。

综上所述,有机化学的原理涉及碳原子的四价性、共价键的特点、功能团的作用、共轭体系的特性和反应机理的研究。

这些原理的理解对于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有机化学原理的深入学习和理解,可以为有机合成、药物研发、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有机化学必背44条规律

有机化学必背44条规律

有机化学必背44条规律1 •聚集状态1 烃: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的烃都是气体。

(新戊烷是气体,沸点:9.5 C)烷烃:C〜C4为气体,C5〜C6为液体,C7以上为固体。

烯烃:G〜C4为气体,C5〜C18为液体,C9以上为固体。

苯的同系物多数为液体,和苯一样有特殊的香味,其蒸气有毒。

但对二甲苯为固体。

325饱和一元醇中,C〜C4为酒味液体,Ci7以上为固体。

饱和一元羧酸中,C1〜G为具有强烈酸味和刺激性的流动液体,G〜C9为具有无色无臭的油状液体,C o以上为石蜡状固体。

硝基化合物中,一硝基化合物为高沸点液体,其余为结晶固体。

酚类、饱和高级脂肪酸、二元羧酸、芳香酸、脂肪、糖类、氨基酸及萘等为固体。

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为液体2.3性油酸及低级酯类、油溴苯 g / cm 3、CCb 、硝基苯、多氯代烃、溴代烃等4. 最简式相同的CH 2:烯烃 CH 4 、环烷烃 CH 2nCH 20:甲醛 CH0。

乙酸和甲酸甲酯 C 2H 4O 2 、乳酸 GHQ 、葡萄 糖和果糖 GHoQC 6H0Q 葡萄糖单元 :淀粉和纤维素[GHwO n ] C: H= 1 : 1的有:乙炔、苯、苯乙烯、苯酚等;C : H= 1 : 2的有: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果糖、单烯烃、环烷烃 等; C : H= 1 : 4的有:甲烷、甲醇、尿素等。

(2) 最简式相同的,所含元素的百分含量不变。

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无论多 少种,以何种比例混合,混合物中元素质量比值相同。

要注意:①含有n 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醛或酮与含有2n 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羧酸和酯具有相同的最简 式;② 含有n 个碳原子的炔烃与含有3n 个碳原子的苯及其同系物具有相同的最 简式。

(3) 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当组成混合物时,只要质量一定,无论以任何配比 混合,完全燃烧后,生成 CO 的量一定,耗Q 量相同。

(4) 等质量的最简式相同的化合物燃烧时耗氧量相同。

(5) 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有机物为:① 含有n 个碳原子的醇或醚与含 有n -1个碳原子的同类型羧酸和酯。

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规律

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规律

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规律有机化学方程式是一种通过一定的规则来描述化学反应物之间变化的方式,这种规则称为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规律。

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规律主要用于描述化学反应以及反应所产生的产物之间的关系,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规律不仅仅可以用来理解物质与物质之间的反应,也是一种完整的有机化学逻辑推理的基础。

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的规律有以下几点:1、化学反应式的正确书写: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时,各种原料和产物的化学设计要清楚,方程式的书写顺序应该是原料放在左边,产物放在右边;方程式中的物质名称要正确,不要把化合物的错误符号混淆;同时,各种物质的量也要完整,要把物质的量表达出来,以便了解反应的情况。

2、在化学反应式中所使用的数学符号:在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中,除了表示物质的数学符号之外,还需要使用一些符号来表示反应的特性,包括反应系数、反应物、产物、反应条件等。

3、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注意事项:当书写有机化学方程式时,应当注意:反应必须是完整的,不要漏掉任何重要的物质;当反应物式子里有多种反应物时,应当注意显示他们的化学组成;反应式中反应物必须是正确而完整的;对于化学反应中物质量的表示,应当根据物质形态及其特性确定,并且要注意在有机化学方程式中的平衡条件。

由于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规律的重要性,它也受到了化学反应中各类物质的关注。

完整准确地书写有机化学方程式可以有效地帮助理解反应中物质的化学变化,进一步推动反应的进展。

因此,要想学好有机化学,首先要掌握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规律。

在学习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规律时,可以从基础出发:了解每种物质的反应性质,理解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此外,还应当充分了解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规律中各种数学符号的意义,了解它们表达的物质及其反应特性;最后,要注意方程式中物质的量的表示,以及反应的平衡条件。

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规律的应用很广泛,它可以用来解释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情况,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化学反应,节约一些原料,获得更多的产物。

有机化学的基本规律

有机化学的基本规律

有机化学的基本规律有机化学是研究碳和氢以及它们的化合物的科学。

它是化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分支,对于生物化学、药物化学、聚合物化学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有机化学的研究涉及到大量的实验和理论,其中有机化学的基本规律是我们进行研究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有机化学的基本规律,并探讨其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一、碳原子的四价性有机化合物中的碳原子具有四价性,这是有机化学的基本规律之一。

碳原子有四个可供连接的空轨道,可以与其他原子和原子团形成共价键。

这种四价性使得碳原子能够形成复杂的有机分子结构,并且能够形成环状化合物。

因为碳原子的四价性,有机化学的研究可以探索各种不同的化学反应和物质转化。

二、碳原子的立体化学有机化学研究中还要考虑到碳原子的立体化学。

碳原子的立体构型可以通过手性来描述。

手性分子是指非重合的镜像异构体,也就是说两个分子在空间中互为镜像但无法重合。

手性分子的存在给有机化学研究带来了更多的复杂性,因为手性分子在反应过程中的行为可能是不同的。

对于手性分子的研究需要应用到手性配体和手性催化剂,以实现对手性分子的选择性合成。

三、有机反应的机理有机反应的机理是有机化学的另一个基本规律。

有机化学反应的机理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应过程。

有机反应的机理通常通过实验和理论研究来确定。

通过实验研究,我们可以确定反应的速率方程和反应的活化能。

理论研究可以提供与实验结果相符的解释,并且通过计算来预测新的反应条件和产物。

四、电子密度与共轭在有机化学中,电子密度的分布对于分子的性质和反应至关重要。

电子密度不均的分子通常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共轭系统是有机化合物中一种常见的形式,这种形式下,电子可以在多个相邻的原子之间共享。

共轭体系会影响分子的吸收光谱、化学稳定性和反应性质。

对于有机化学的研究来说,我们需要关注分子中的电子密度分布和共轭体系的存在与否。

五、有机合成的策略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完整版)有机化学必备规律汇总,推荐文档

(完整版)有机化学必备规律汇总,推荐文档

有机化学必备规律汇总A.有机合础成与推断基础知识网络:1.不饱和键数目的确定:①一分子有机物加成H2(或Br2)含有一个双键;②加成两个分子H2(或Br2)含有一个参键或两个双键;③加成三分子H2含有三个双键或一个苯环。

④一个双键相当于一个环。

2、符合一定碳氢比(物质的量比)的有机物:C:H=1:1的有乙炔、苯、苯乙烯、苯酚等。

C:H=1:2的有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果糖、单烯烃。

3、有特殊性的有机物归纳:①含氢量最高的有机物是:CH4;②一定质量的有机物燃烧,消耗量最大的是:CH4;③完全燃烧时生成等物质的量的CO2和H2O的是:环烷烃、饱和一元醛、酸、酯(通式符号C n H2n O x的物质,X=0,1,2,……)④使FeCl3溶液显特殊颜色的是:酚类化合物;⑤能水解的是:酯、卤代烃、糖类(单糖除外)、肽类(包括蛋白质);⑥含有羟基的是:醇、酚、羧酸(能发生酯化反应,有些可与Na作用生成H2);⑦能与NaHCO3作用成CO2的是:羧酸类;⑧能与NaOH发生反应的是:羧酸和酚类。

4、重要的有机反应规律:①双键的加成和加聚:双键任意断裂其一,加上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或断开键相互连成链。

②醇的消去反应:总是消去与羟基所在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上,若没有相邻的碳原子(如CH3OH)或相邻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如(CH3)3CCH2OH】的醇不能发生反应。

③醇的催化反应:和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若有二个或三个氢原子,被氧化成醛;若有一个氢原子被氧化成酮;若没有氢原子,一般不会被氧化。

④酯的生成和水解及肽键的生成和水解:酯化反应规律:酸脱羟基(-COOH上的-OH)醇(-OH上的H)脱氢;酯水解反应与酯化反应恰好为逆反应;肽键的脱水缩合:酸脱羟基(-COOH上的-OH)氨基(-NH2上的H)脱氢;肽键水解与肽键的生成恰好为逆反应⑤有机物成环反应:a二元醇脱水,b羟基的分子内或分子间的酯化,c氨基的脱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化学规律
一、综观近几年来的高考有机化学试题中有关有机物组成和结构部分的题型,其共同特点是:通过题给某一有机物的化学式(或式量),结合该有机物性质,对该有机物的结构进行发散性的思维和推理,从而考查“对微观结构的一定想象力”。

为此,必须对有机物的化学式(或式量)具有一定的结构化处理的本领,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空
间想象能力”。

1. 式量相等下的化学式的相互转化关系:
一定式量的有机物若要保持式量不变,可采用以下方法:
(1) 若少1个碳原子,则增加12个氢原子。

(2) 若少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则增加1个氧原子。

(3) 若少4个碳原子,则增加3个氧原子。

2. 有机物化学式结构化的处理方法
若用CnHmOz (m≤2n +2,z≥0,m 、n &Icirc;N ,z 属非负整数)表示烃或烃的含氧衍生物,则可将其与CnH2n+2Oz(z≥0)相比较,若少于两个H 原子,则相当于原有机物中有一个C =C ,不难发现,有机物CnHmOz 分子结构中C =C 数目为 个,然后以双键为基准进行以下处理:
(1) 一个C =C 相当于一个环。

(2) 一个碳碳叁键相当于二个碳碳双键或一个碳碳双键和一个环。

(3) 一个苯环相当于四个碳碳双键或两个碳碳叁键或其它(见(2))。

(4) 一个羰基相当于一个碳碳双键。

二、有机物结构的推断是高考常见的题型,学习时要掌握以下规律:
1.不饱和键数目的确定
(1) 有机物与H2(或X2)完全加成时,若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该有机物含有一个双键;1∶2时,则该有机物含有一个叁键或两个双键;1∶3时,则该有机物含有三个双键或一个苯环或其它等价形式。

(2) 由不饱和度确定有机物的大致结构:
由不饱和度确定有机物的大致结构:
对于烃类物质C n H m ,其不饱和度Ω=
222m n -+
① C =C :Ω=1;
② C ≡C :Ω=2;
③ 环:Ω=1;
④ 苯:Ω=4;
⑤ 萘:Ω=7;
⑥ 复杂的环烃的不饱和度等于打开碳碳键形成开链化合物的数目。

2.符合一定碳、氢之比的有机物
C ∶H =1∶1的有:乙炔、苯、苯乙烯、苯酚等;
C ∶H =1∶2的有: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果糖、单烯烃、环烷烃等;
C ∶H =1∶4的有:甲烷、甲醇、尿素等。

近几年有关推测有机物结构的试题,有这样几种题型:
1.根据加成及其衍变关系推断
这类题目的特点是:通过有机物的性质推断其结构。

解此类题目的依据是:烃、醇、醛、羧酸、酯的化学性质,通过知
识串联,综合推理,得出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具体方法是:①以加成反应判断有机物结构,用H2、Br2等的量确定分子中不饱和键类型(双键或叁键)和数目;或以碳的四价及加成产物的结构确定不饱和键位置。

②根据有机物的衍变关系推断有机物的结构,要找出衍变关系中的突破口,然后逐层推导得出结论。

2.根据高聚物(或单体)确定单体(或高聚物)
这类题目在前几年高考题中经常出现,其解题依据是: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原理。

方法是:按照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原理,由高分子的键节,采用逆向思维,反推单体的结构。

由加聚反应得到的高分子求单体,只要知道这个高分子的键节,将链节端点的一个价键向括号内作顺次间隔转移,即可得到单体的结构简式;
(1) 常见加聚反应的类型有:
①同一种单体加聚,该单体一般是单烯烃或共轭二烯烃。

②由不同单体加聚,单体一般为烯烃。

(2) 常见缩聚反应的类型有:
①酚醛缩聚。

②氨基酸缩聚。

由高聚物找单体,一般将高聚物主链上的碳原子以偶数个断裂;若按此断裂写不出单体,一般此高聚物为缩聚反应得到的高聚物,要补充消去的小分子物质。

3.由有机物完全燃烧确定有机物结构
通过完全燃烧有机物,根据CO2和H2O的量,推测有机物的结构,是前几年高考试题的热点题。

有以下几种方法。

(1) 有机物分子组成通式的应用
这类题目的特点是:运用有机物分子组成的通式,导出规律。

再由规律解题,达到快速准确的目的。

规律1: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无论多少种,以何种比例混合,混合物中元素质量比值相同。

要注意:①含有n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醛或酮与含有2n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羧酸和酯具有相同的最简式;②含有n个碳原子的炔烃与含有3n个碳原子的苯及其同系物具有相同的最简式。

规律2: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有机物为:①含有n个碳原子的醇或醚与含有(n-1)个碳原子的同类型羧酸和酯。

②含有n个碳原子的烷烃与含有(n-1)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醛或酮。

此规律用于同分异构体的推断。

规律3:由相对分子质量求有机物的分子式(设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 ①得整数商和余数,商为可能的最大碳原子数,余数为最小氢原子数。

②的余数为0或碳原子数≥
6时,将碳原子数依次减少一个,每减少一个碳原子即增加12个氢原子,直到饱和为止。

(2) 有机物燃烧通式的应用
解题的依据是烃及其含氧衍生物的燃烧通式。

烃:4CxHy+(4x+y)O2 = 4xCO2+2yH2O
或CxHy+(x+y/4 )O2 = xCO2+Y/2 H2O
烃的含氧衍生物:4CxHyOz+(4x+y-2z)O2 = 4xCO2+2yH2O
或CxHyOz+(x+Y/4 -Z/2 )O2 = xCO2+Y/2 H2O
由此可得出三条规律:
规律1:耗氧量大小的比较
(1) 等质量的烃(CxHy)完全燃烧时,耗氧量及生成的CO2和H2O的量均决定于的比值大小。

比值越大,耗氧量越多。

(2) 等质量具有相同最简式的有机物完全燃烧时,其耗氧量相等,燃烧产物相同,比例亦相同。

(3) 等物质的量的烃(CxHy)及其含氧衍生物(CxHyOz)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取决于x+Y/4 -Z/2 ,其值越大,耗氧量越多。

(4) 等物质的量的不饱和烃与该烃和水加成的产物(如乙烯与乙醇、乙炔与乙醛等)或加成产物的同分异构完全燃烧,耗氧量相等。

即每增加一个氧原子便内耗两个氢原子。

规律2:气态烃(CxHy)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反应前后温度不变且高于100℃):
若y=4,V总不变;(有CH4、C2H4、C3H4、C4H4)
若y<4,V总减小,压强减小;(只有乙炔)
若y>4,V总增大,压强增大。

规律3:(1) 相同状况下,有机物燃烧后
n(CO2)∶n(H2O)<1 时为醇或烷;
n(CO2)∶n(H2O) =1为符合CnH2nOx的有机物;
n(CO2)∶n(H2O)>1时为炔烃或苯及其同系物。

(2) 分子中具有相同碳(或氢)原子数的有机物混合,只要混合物总物质的量恒定,完全燃烧后产生的CO2(或H2O)的量也一定是恒定值。

解有机物的结构题一般有两种思维程序:
程序一:有机物的分子式—已知基团的化学式=剩余部分的化学式&reg;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结合其它已知条件
程序二:有机物的分子量—已知基团的式量=剩余部分的式量;推导剩余部分的化学式;推导推断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规律2: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有机物为:
①含有n个碳原子的醇或醚与含有n-1个碳原子的同类型羧酸和酯。

②含有n个碳原子的烷烃与含有n-1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醛或酮。

此规律用于同分异构体的推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