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的民俗元素分析
试论《舌尖上的中国》的文化价值docx
试论《舌尖上的中国》的文化价值.docx《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它在展示中国各地美食的同时,也传递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舌尖上的中国》的文化价值。
一、传承中华文化《舌尖上的中国》展示了中国各地的美食文化,不仅呈现了美食的制作过程,还介绍了美食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通过这部纪录片,观众可以了解到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这种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精神,对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二、弘扬传统美德《舌尖上的中国》不仅是一部美食纪录片,更是一部弘扬传统美德的影视作品。
在介绍美食的同时,这部纪录片也呈现了许多人物的故事和情感,如对食材的敬畏之心、对传承的执着追求、对工艺的精益求精等。
这些故事和情感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如“以人为本”、“诚实守信”、“精益求精”等,这些传统美德对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构建和人的全面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三、促进文化交流《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在国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部纪录片通过展示中国各地的美食文化,让世界更加了解和认识中国,促进了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同时,《舌尖上的中国》也借鉴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美食文化元素,将它们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丰富了中国美食文化的内涵,推动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四、推动经济发展《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这部纪录片不仅带动了中国的美食产业,也让更多的中国人开始关注和参与到这个行业中来。
同时,《舌尖上的中国》也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此外,《舌尖上的中国》还通过展示中国各地的美食文化,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品尝当地美食,也为中国的旅游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五、启示现代生活《舌尖上的中国》所展示的美食文化和传统美德,对于现代生活也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
电视纪录片的中国化叙事风格及意象展现_从_舌尖上的中国_看民俗纪录片的中..
电视纪录片的中国化叙事风格及意象展现——从《舌尖上的中国》看民俗纪录片的中国文化传播肖珉[ 摘要]《舌尖上的中国》系列是一部以食物为主线,讲述中国人生活状态和饮食文化的纪录片,其中展现的中国化叙事风格和意象为中国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可靠的借鉴意见。
本文通过分析《舌尖》的中国化叙事背景及意象,重点阐述了在跨文化传播中纪录片的中国元素展现,并对中国纪录片尤其是民俗类纪录片的发展提出了参考意见。
[ 关键词 ] 舌尖上的中国;叙事;意象;跨文化纪录片是用镜头客观真实地记录社会生活发展变化,反映生活的原生态艺术形式。
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从早期以政治宣传为根本要务的《英雄的信阳人民》到现在多元价值交织下的《故宫》,正在探索中向前进步。
在 21 世纪的今天,中国以一个华丽的转型融入到世界一体化进程当中,在多元化的经济和文化格局中,如何展现一个拥有 5000 年历史的文明古国风范,弘扬悠久文化传统的古老习俗,是中国纪录片在探索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直接课题。
在这个问题上,2012 年第一季,2014 年第二季的《舌尖上的中国》以中国化叙事手法为中国纪录片尤其是民俗类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参考。
面前,根据喜好夹菜、敬酒、劝菜,借此体现出人们之间相互尊敬、礼让以及和睦、团圆的气氛。
所以以美食作为宣传中国文化的切入口,对于爱吃的中国人来说本身就是“讨巧”的做法。
《舌尖》镜头切换和入画方式普遍采用了中国水墨画创作的典型手法——“泼墨”,节目中涉及的人物、食材、食物、自然景观运用“重叠”和“变色”的方式紧密地拼接起来,第一季片头“用筷子夹住的腊肉山水水墨画”,第二季在筷子上流转的面条,用中国化的美食串联起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难怪不少观众在深夜看完节目后表示“忍住口水,留下泪水”。
3.“乡情”体现为文化传播内核中国人讲求“饮水思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本身就蕴含着历史和文化的因素。
“吃饭”对于中国人来讲,不仅仅意味着补充生命延续所必须的各类元素,可以说,这其中连接和维系的是各类感情,也是中国人关于故乡和家庭的集体回忆,是中国人丢不掉的“乡愁”。
《舌尖上的中国》创作分析
《舌尖上的中国》创作分析《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记录着中国各地传统美食的纪录片,通过食物为突破点,展现了中国悠久的饮食文化和多样性。
该片以食物为纽带,展示了中国大地上各地的美食厨艺、传统文化以及人们对食物的热爱和崇尚。
这部影片的成功之处在于其成功运用了纪实手法,形象生动地展示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内涵和多样性。
首先,这部纪录片的成功之处在于其选材丰富多样。
片中所展现的食物有琳琅满目的小吃、美味的大餐和各地的特色菜肴,从北到南,东到西,涵盖了中国的大部分地理区域和民族文化。
而每个地方的美食背后都有着自己的故事、风俗和传统,这为整个文化背景提供了一个大的脉络,从而使观众更好地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
其次,创作手法的运用使得这部影片更加生动和有趣。
《舌尖上的中国》通过巧妙运用摄影技术,将美食的制作过程展示在观众面前,以食物的独特魅力和美观形态吸引观众的眼球。
而食物在炒、煮、蒸等过程中的声音、色彩及外形的变化也为观众带来了无限的视觉享受。
此外,影片运用了很多细节镜头来展现食物的文化内涵,比如农田里劳动者的辛勤劳作、餐馆内的人们欢聚一堂、家庭成员共同烹饪等,这些图像让观众更加亲切地感受到美食之外的人情味和情感纽带。
综上所述,《舌尖上的中国》通过选材精确、创作手法巧妙,成功地展示了中国的饮食文化。
这部影片不仅仅是一部纪录片,更是一部呈现中国深厚人文底蕴的作品。
它以独特的角度,通过食物这个共同的纽带,将观众带入中国饮食文化的精华之中,让观众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领略到了中国的传统和独特之处。
《舌尖上的中国》以其细腻的图像、独特的视角和广阔的民俗背景,为观众展示了一个独特而多彩的中国。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文化传播研究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文化传播研究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以中国传统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该片通过介绍中国各地的美食特色,展示了中国的饮食文化以及地域文化。
该片的成功,不仅是对中国美食文化的推广,也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做出了贡献。
1.文化意义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凸显了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性和多元性。
该片体现了中国各地不同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历史文化、民族习俗等多种因素对饮食文化的影响。
同时,该片还将中国传统美食展现给全世界,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做出了贡献。
2.文化传播
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制作过程中,制作团队通过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花絮、推广片等宣传,成功将纪录片推向全球。
而随着纪录片的热播,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和地域文化。
这些人不仅可以通过纪录片了解中国美食的特色,还可以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传统。
3.文化认同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也为中华文化的自信和认同做出了贡献。
在纪录片的制作和宣传过程中,制作团队将中国传统美食和文化推介给全球观众,增强了其自身文化认同感。
此外,该片也引发了国内观众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和认同,引起了广泛的文化讨论和研究。
总之,《舌尖上的中国》不仅是一部介绍中国美食文化的纪录片,更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和文化认同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舌尖上的中国的民俗元素分析
摘要】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民俗文化的国家,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人民群众创造出了各类民俗文化并传承下来。
《舌尖上的中国》大获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其不仅关注食物本身,更发掘出了美食背后的文化底蕴。
通过对中华美食群像式的介绍,将传统的民俗文化与美食之间微妙的联系以影像的形式展现出来,承担了重要的文化功能与教育责任,也使各地域的民俗文化得到了多重展现。
【关键词】民俗文化;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生活民俗;精神生活民俗;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在人们的生活中激起了千层浪,这部红透大江南北的美食类纪录片大获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其不仅关注食物本身,更发掘出了美食背后的文化底蕴,使各地域的民俗文化得到了多重展现。
它唤起了人们对美食的记忆,将传统文化以一种简练、通俗、温和的手法进行阐释。
在我们对《舌尖上的中国》中民俗文化进行分析之前,有必要先对民俗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把握。
一、民俗的概念民俗学家钟敬文说:“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1]1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
春节前的小年,家家户户祭灶爷、吃灶糖,保佑全家来年幸福平安。
腊月三十,人们贴春联、贴窗花、放鞭炮、敲锣打鼓,延续着老一辈传下来的喜庆气氛。
除夕夜一家团聚,吃饺子,有“更岁交子”之意。
而守岁的习俗,既饱含对逝去岁月的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予美好希望之意。
正月初一,开门大吉,先放鞭炮,碎红满地,可谓“满堂红”的好寓意。
以上种种,都是民间风俗最直观的体现。
二、民俗的特征民俗特征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乃至不同国家都有其各自的民俗特征。
同时,民俗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又具有全人类、全世界共通的法则,我们在这里所说的,便是指各类民俗共有的特征。
(一)集体性。
民俗的集体性,是指民俗在产生和流传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基本特征,也是民俗的本质特征。
[1]11人的根本属性是社会性,每一个个体都不能脱离其所属的群体单独生存,在人类的各种群体活动中,民俗文化应运而生。
舌尖上的中国赏析
舌尖上的中国赏析中国是一个美食之国,拥有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
而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各地的美食,使观众们流连忘返。
本文将对《舌尖上的中国》进行赏析,深入探讨其独特之处和令人回味无穷的魅力。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通过丰富的画面和细腻的镜头,完美地展现了中国各地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美食文化。
无论是北方的涮羊肉、东方的小笼包、南方的海鲜还是西方的火锅,每一种美食都有其独特之处,都能让人们流连忘返。
通过镜头的捕捉和音乐的配合,观众仿佛置身于美食的海洋,享受着舌尖上的中国的独特风味。
《舌尖上的中国》展示了中国人对于美食的热爱和对食材的严苛要求。
无论是选材还是烹饪,中国人都注重细节和品质。
例如,在纪录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厨师们对于食材的精心挑选和对于火候的精确掌控,这种对细节的追求使得每一道菜品都成为了艺术品。
同时,纪录片也展示了中国人对于传统烹饪技艺的传承和创新,使得美食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
《舌尖上的中国》还通过美食背后的故事展现了中国的人文风情。
无论是农民的辛勤劳动,还是渔民的勇敢捕捞,每一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和坚持。
纪录片中的每一段故事都牵动着观众的心弦,使观众们更加珍惜食物背后的付出和珍贵。
《舌尖上的中国》不仅仅是一部展示美食的纪录片,更是一部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品。
通过美食的介绍和背后的文化内涵,观众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同时,纪录片也展示了中国人对于食物的敬畏和对于自然的尊重,这种传统美德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舌尖上的中国》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精美的画面,展现了中国各地的美食文化和对于美食的热爱。
通过纪录片的赏析,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饮食文化和传统价值观。
希望《舌尖上的中国》能够继续推出更多的系列,让更多的人能够领略到舌尖上的中国的美味与魅力。
透过《舌尖上的中国》我所窥视到的中国民俗文化
透过《舌尖上的中国》我所窥视到的中国民俗文化中国的饮食,在世界上是享有盛誉的,华侨和华裔外籍人在海外谋取生,经营最为普遍的产业就是餐饮业.有华人处应有中国餐馆,中国的饮食可以说是“食”被天下.这一现象早在本世纪初时,就被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敏锐地观察到了。
孙中山先生在其《建国方略》一书中说:“我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各国所不及。
”孙中山先生的这一论述十分正确,而事实上确如孙中山先生所言,中华文明到了近代,被西方文明冲击得七零八落,有识之士莫不诊脉问疾。
然而中国餐馆则大异其趣,居然能够登陆欧美,遍布全球,所向披靡,至今世界上几乎每一个角落都有中餐馆。
这种强烈的反差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但是并没有一个较有说服力的解释。
我们认为,中国餐馆能够遍布世界各地不是一个孤立和偶然的现象,其中的原因与中国饮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因而探讨一下中国饮食文化的某些特征,将有利于我们对于这一现象的解释。
一谈到中国饮食文化,许多人会对中国食谱以及中国菜的色、香、味、形赞不绝口。
但是如果要从比较的角度来探讨饮食文化,可以操作的办法是把握住中国饮食文化的精髓。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
我认为,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在讨论中国饮食文化时,从饮食生活方式的角度来着手。
中国饮食文化的诸多特征,体现在饮食文化之上,直接影响着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
首先因为人口压力以及其它多种原因的存在,所以中国人的饮食从先秦开始,就是以谷物为主,肉少粮多,辅以菜蔬,这就是典型的饭菜结构。
其中饭是主食,而菜则是为了下饭,即助饭下咽。
为什么要助饭下咽呢?那是因为主食并不可口,必须有一种物质来辅助它使人们能够吃下去。
当然菜的功能和盐的功能有共同点,但是不等同于盐。
这样促使中国的烹饪的首要目的是装点饮食,使不可口的食物变得精妙绝伦;其次,由于中国文化追求衫,中国手工业的发达,所以烹饪中的饮食加工技术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衫特征。
浅析《舌尖上的中国》的饮食民俗及其文化意蕴
浅析《舌尖上的中国》——饮食民俗及其文化意蕴历史11201班陆健【摘要】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承载着许多食俗信息的美食类纪录片,通过展播全国各地特色美食,传递了中国人的日常食俗、节日食俗和特殊食俗信息,这是一种地域文化的完美体现,是人们适生智慧的体现,而这些食俗背后,蕴含了中国人对于美食与文化、美食与生命价值的情怀况味与深刻思考。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饮食民俗;地域文化;美食2012年5月,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于中央电视台一套综合频道《魅力纪录》时间播出,该片为央视播出的首部美食类纪录片,全片共分为七集。
以“食材、主食、转化、储藏、烹饪、调和、生态”等七个主题讲述了千百年来中国人独特的饮食习惯,展现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
《舌尖上的中国》讲述了很多关于美食的故事,展现了各种饮食习俗,并透过画面与声音传递了这些饮食习俗的文化意蕴。
民以食为天,饮食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是我们生存的需要,更因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满足了我们精神层面的需求。
饮食民俗,是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的形象化表现。
《舌尖上的中国》信息量很大,传递了很多有关饮食的民俗信息。
(一) 日常食俗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北方以种植麦稷为主,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
麦子和水稻,加上玉米、高粱、小米、豆类等,构成了国人日常的主食。
麦子一般制成面粉后做成馒头、烙饼、面条;稻米则一般做成米饭、米粥、糕点以及其他制品。
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生活方式不同,对主食的加工制作方式也就不同。
在《舌尖上的中国》中,各地的日常食俗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主食的故事》第一集中,首先介绍了山西襄汾县丁村的花馍——“一样面食百样吃”。
因为山西是多山少川的省份,副食种类的缺乏使得当地人想方设法提高主食的花样。
于是随着一代代人的智慧的积累,有了现在的“一样面食百样吃”的日常食俗。
其主要表现是在主食的样式上做文章,通过做出各种花样的面食来提高家人食饭的兴致。
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传播特色研究
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传播特色研究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非常受欢迎的电视纪录片,其传播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融合文化和美食元素:节目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各地美食巧妙结合,突出了地域文化特色,吸引了观众的视听感受。
在全球化的今天,这种文化元素的融合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和认同。
2. 生动具体的画面和故事:该纪录片采用真实的画面和故事,呈现了各地的特色美食和人文景观,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到浓郁的地域文化。
这种方式更加生动具体,让观众更容易接受和喜爱。
3. 长期宣传和推广:该节目自播出后,饱受观众喜爱,不断在媒体上进行推广,形成了广泛的口碑效应。
除此之外,《舌尖上的中国》以系列形式推出,每季都推出新的内容,坚持不懈地推广,并在新媒体时代粉丝经济概念的加入下实现更快速的推广扩散。
4. 接地气的内容:该节目所展现的美食和生活场景都非常接地气,贴近人民,符合大众口味,深入民生。
这种真实和接地气的风格不断吸引着观众的注意力,并且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
总体来说,《舌尖上的中国》以独特的视角,深入浅出的语言,以及融合文化和美食元素的风格,成功地吸引了观众的关注,并成为了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经典之作。
浅议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表现手法与审美特征
浅议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表现手法与审美特征作者:罗兰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28期摘要:《舌尖上的中国》无疑是十分优秀的国产纪录片,甚至可以说是我国纪录片领域内的突破性成就。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结合笔者认知,就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表现手法与审美特征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表现手法;审美特征1选题的背景《舌尖上的中国》把摄影镜头对准中国最底层的平常百姓,用国际化的摄制手法和高品质的影像巧借美食描绘了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让观众通过“舌尖“去领略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的饮食文化。
《舌尖上的中国》作为纪录片,其收视率甚至超过了同时段主流媒体热映的电视剧,成为观众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在创作过程中,积极向国外优秀的纪录片频道、栏目、团队认真学习,比如 BBC、美国国家地理等。
创作者们用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汲取他们的创作优点,使《舌尖上的中国》糅合了国际化的制作水准、全球的胸襟、中国的视野、民族的风格以及对悠久饮食文化的挖掘,它高标准的制作技术、陌生化的效果、碎片似的剪辑、诗化的解说,树立了中国纪录片当下国际化发展的新标杆。
2研究现状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自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纪录片频道共同开播以来,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收视率甚至超过了同时段主流媒体热映的电视剧,业界学者也对其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在中国知网、万方等文献检索中可以搜到有关《舌尖上的中国Ⅰ》的期刊论文1600余篇、学位论文20余篇。
业界学者多以《舌尖上的中国Ⅰ》为例,从叙事策略来探讨其成功之道、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就其某方面的美进行阐述、从纪录片国际化发展的趋势来论证《舌尖上的中国Ⅰ》取得的新突破、给纪录片发展带来的启示等,但未能深入、系统、完整地研究该片多样化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者的艺术构思、导演对内容安排的苦心设计下所隐藏的美学内涵等诸方面的内容。
武新宏从国家形象的高度指出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Ⅰ》以美食为载体,在国家形象宣传上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舌尖上的中国》成功因素分析及对中国纪录片的启示
《舌尖上的中国》成功因素分析及对中国纪录片的启示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在国内外广受关注与赞誉,其中《舌尖上的中国》更是成为了中国纪录片界的代表作之一。
这部纪录片以食物为切入点,呈现了中国的饮食文化、传统和改革进步的过程,凭借其精美的画面、真实的故事和真实感的呈现,深深打动了观众的心灵。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舌尖上的中国》成功因素的分析,并就这些因素给中国纪录片创作提供一些启示。
一、文化奇特性《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能够成功,起首在于它呈现了中国奇特的饮食文化。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地域宽广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
《舌尖上的中国》通过全面地展示中国各地的名菜、特色小吃以及制作过程,使观众通过味觉和视觉来感受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种奇特的文化呈现让观众产生了认同感,并引发了观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
二、视觉表现力《舌尖上的中国》在视觉上分外出彩,画面精美绝伦。
它不仅仅是一部纪录片,更像是一部大片。
通过高清的镜头抓取,以及精心搭配的颜色和构图,让观众感受到了食物的美味和饭桌的暖和。
在摄影技术上,《舌尖上的中国》堪称中国纪录片的领军之作。
在中国纪录片创作中,重视提升视觉表现力,给观众提供更好的视觉体验是分外重要的。
三、人物故事塑造《舌尖上的中国》成功地运用了人物故事塑造的手法。
在纪录片中,通过呈现各地的厨师、农夫和吃货的生活故事,使得观众能够更为深度地了解他们的生活和背后的付出,增加了观众对人物的共鸣与情感毗连。
同时,人物故事的塑造也使得观众在享受食物盛宴之余,更加关注食物背后的人情世故和文化命脉。
这为中国纪录片的创作指明了一个方向,即在纪录片中重视人物故事的开掘与呈现,通过人物的经历和感受来展示更多的人文关怀和社会现实。
四、情感共鸣和沉湎感《舌尖上的中国》通过奇特的叙事方式,呈现了食物背后的传统与现实、生活与情感的交融。
观众通过看到那些秀丽的食物和听到那些和食物相关的人物故事,会自然而然地被情感所牵引,产生共鸣。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叙事分析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叙事分析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风靡全国的纪实性影片,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该片通过摄影镜头的记录,生动地展示了中国各地的美食文化和人文特色。
本文将对《舌尖上的中国》的叙事方式进行分析,探讨其在引发观众共鸣和情感上的独特魅力。
首先,片中使用了大量精心构图的食物特写镜头。
影片通过逼真细腻的近景镜头,将食物的颜色、质地、形状以及烹饪过程中的冒烟蒸腾一一呈现在观众面前。
这种视觉描绘不仅能够激发观众的味觉感受,更能够唤起对食物背后文化和记忆的共鸣。
例如片中展现的酱肉炒年糕,不仅有咸香的味道,还有家常菜的温暖和情感的附加值。
这种细腻而真实的呈现方式,使观众对食物产生了共鸣,进而引发一系列美食话题的讨论与分享。
其次,影片采用了纪实的叙事手法。
从影片开头开场的忙碌集市,到乡村里采摘时的欢快场景,再到厨师的灶台上熟练的手艺,片中通过真实的记录展现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迷人之处。
观众仿佛亲临其境,置身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感受到了纪录片的真实与魅力。
这种真实的叙事手法使观众能够深入了解中国的餐桌文化,领略到食物背后的辛勤和智慧,同时也能够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生活的变迁。
第三,影片透过食物呈现不同地域的人文特色和民俗风情。
《舌尖上的中国》将不同的地方美食和食用文化进行了深入探讨,并通过片中人物的生动解说,展示了食物背后的文化背景。
例如,山西的刀削面,不仅是一道美味佳肴,更是当地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四川的火锅,则彰显了川渝人民豪爽和热情的性格。
这种将食物和地域风情相结合的叙事方式,丰富了影片的内涵,更加贴近观众的情感需求。
最后,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通过对食物文化的刻画,不仅展示了中国饮食的多样性,更传达了人们对美食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影片给人以美味和享受的感觉,同时也引发了对人文思考和情感共鸣。
观众通过电影一窥中国各地的美食文化,不仅收获了知识和美食启发,更与人性的普遍需求和情感共鸣相结合,产生了情感共振和思考的效果。
《舌尖上的中国》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探析
《舌尖上的中国》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探析摘要:《舌尖上的中国》堪称2012年最火的纪录片,为什么此片能够引起全民追捧,不仅仅是因为内容贴近生活,直击观众内心的是在人与人冷漠隔阂的今天体现出来的一种中国人的文化认同感。
本文将着重探讨《舌尖上的中国》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引起观众的文化认同与回忆。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中国文化《舌尖上的中国》体现了中国的地大物博,《舌尖上的中国》让游子想起妈妈的味道《舌尖上的中国》让人们感受到粒粒皆辛苦的艰辛;《舌尖上的中国》让人陡然升起对家乡故土的怀念;《舌尖上的中国》甚至让观众感觉到中国软实力的增强纵观《舌尖上的中国》全集,无不处处体现制作者的人文情怀。
本片的编导陈晓卿在接受采访时说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这句话令人印象深刻。
真诚是艺术的第一要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
从舌尖上的中国,到味蕾中的故乡,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体现了该片的独特性--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地看到中国人、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①这样一部在22:30这个非黄金时间播出的纪录片却受到前所未有的追捧,很多网友深夜垂涎于电视机前,片中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更是让观众潸然泪下。
《舌尖上的中国》已经不是一部单纯的记录美食的纪录片,更是一部承载亿万中国人对中华文化的记忆。
中国传统文化是经过几千年的社会发展形成的,文化是不可复制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基于中国独特的历史,她体现中国人独特的思想理论、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
《舌尖上的中国》通过影像的方式传播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每一道美食和美食背后的故事,在现代社会中做到对传统文化的回归。
一、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天人合一最早由庄子提出,是道家主要倡导的精神,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天人和一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厚德载物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精神,它认为人是自然化育恩养的万物之一,是大自然和谐整体的一部分,应与整个自然界圆融无间、共生共荣。
舌尖上的中国从舌尖文化到民族文化
舌尖上的中国从舌尖文化到民族文化《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以中国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通过展现不同地域的传统美食和食材的制作过程,揭示了中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以及中国人对美食的热爱与追求。
在这部纪录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菜肴的独特之处,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千姿百态和对美食的热爱之情。
本文将从舌尖文化和民族文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舌尖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是一个食文化拥有丰富历史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
《舌尖上的中国》通过展示不同地区的风味小吃和传统菜肴的制作过程,向观众展示了中国菜的独特之处和精湛的制作工艺,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人对美食的热爱与追求。
例如,纪录片中展示的川菜、粤菜、闽菜等,都是中国各地传统菜肴的代表,它们不仅独具特色,而且融合了不同地区的风味和文化,代表着中国菜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其次,通过舌尖文化的呈现,我们可以窥见中国的民族文化。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
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传统食物和独特的食用方式,这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例如,在纪录片中展示的西北地区的羊肉泡馍、东北地区的锅包肉、西南地区的火锅等,都是不同地区的特色美食,与当地的民俗文化紧密相连。
这些食物不仅关乎人们的口腹之欲,更承载着当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此外,《舌尖上的中国》还从食材的角度展示了中国的自然美景和资源丰富。
中国拥有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为中国菜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纪录片中展示的各种食材,如海鲜、山珍、蔬菜等,都来自中国多样的自然环境,不仅展现了中国的自然美景,也为传统菜肴的烹饪提供了优质的食材。
这种以食材为媒介的展示方式,将中国的自然风光与民族文化相结合,使观众在欣赏美食的同时也领略到了中国的自然景色。
总之,舌尖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展现美食的制作过程和食材的丰富多样性,《舌尖上的中国》展示了中国菜肴的独特之处和中国人对美食的热爱与追求。
浅析《舌尖上的中国》的饮食民俗及其文化意蕴
浅析《舌尖上的中国》——饮食民俗及其文化意蕴历史11201班陆健【摘要】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承载着许多食俗信息的美食类纪录片,通过展播全国各地特色美食,传递了中国人的日常食俗、节日食俗和特殊食俗信息,这是一种地域文化的完美体现,是人们适生智慧的体现,而这些食俗背后,蕴含了中国人对于美食与文化、美食与生命价值的情怀况味与深刻思考。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饮食民俗;地域文化;美食2012年5月,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于中央电视台一套综合频道《魅力纪录》时间播出,该片为央视播出的首部美食类纪录片,全片共分为七集。
以“食材、主食、转化、储藏、烹饪、调和、生态”等七个主题讲述了千百年来中国人独特的饮食习惯,展现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
《舌尖上的中国》讲述了很多关于美食的故事,展现了各种饮食习俗,并透过画面与声音传递了这些饮食习俗的文化意蕴。
民以食为天,饮食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是我们生存的需要,更因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满足了我们精神层面的需求。
饮食民俗,是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的形象化表现。
《舌尖上的中国》信息量很大,传递了很多有关饮食的民俗信息。
(一) 日常食俗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北方以种植麦稷为主,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
麦子和水稻,加上玉米、高粱、小米、豆类等,构成了国人日常的主食。
麦子一般制成面粉后做成馒头、烙饼、面条;稻米则一般做成米饭、米粥、糕点以及其他制品。
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生活方式不同,对主食的加工制作方式也就不同。
在《舌尖上的中国》中,各地的日常食俗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主食的故事》第一集中,首先介绍了山西襄汾县丁村的花馍——“一样面食百样吃”。
因为山西是多山少川的省份,副食种类的缺乏使得当地人想方设法提高主食的花样。
于是随着一代代人的智慧的积累,有了现在的“一样面食百样吃”的日常食俗。
其主要表现是在主食的样式上做文章,通过做出各种花样的面食来提高家人食饭的兴致。
《舌尖上的中国》表现方法的分析
《舌尖上的中国》表现方法的分析摘要:《舌尖上的中国》(下文简称《舌尖》)作为第一部多集美食类纪录片,受到了广泛的好评,收视率较高。
片中主要展现中国地域性饮食文化,呈现给受众一幅中华饮食的厚重民俗图画。
作品的表现方法值得饮食文化类节目借鉴。
我们就作品的表现方法做一个粗浅的分析。
关键词:舌尖;故事化;纪实性;细节描写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02-0197-01《舌尖》这部美食类的纪录片首播后,深受观众的喜爱,引发了民间“舌尖”热的现象。
故事根据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拍摄,片中出现的人物都是生活中的普通人,片子却产生了强大的艺术吸引力,其原因就在于:一、故事化的叙事结构《舌尖》一片故事化手法的运用,避免了传统纪录片的枯燥感,增加了受众对纪录片的喜爱,提高了受众收看的兴趣。
题目是故事内容的集中概括,选择富有价值的故事素材是故事化手法成功的关键。
《舌尖》虽然是美食类的纪录片,表现的是中华地域饮食文化。
但是,片中几乎每集都离不开人物故事的叙述性画面。
第一集《自然的馈赠》,展现的是人和自然食物的故事,我们所有食用来自于大自然,在香格里拉,卓玛母女俩要步行走进原始森林寻找松茸。
发现过程和采摘细节呈献给观众,卓玛和妈妈的辛苦地付出获得了可喜的回报让观众为她们高兴。
还有圣武和茂荣兄弟俩,天气寒冷的季节里辛苦采藕,出现了腰腿疼,正是这些纯朴的劳动者成就了我们餐桌上的美食,这些“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故事,怎能不令观众心灵受到深深的感动!《舌尖》的第二集用镜头记录白波一家是如何过年的。
白波把双方的父母接到北京一起过年,通过画面我们看到幸福感弥漫在这个温馨的家庭里,他满脸笑容地说:“谁家的面都没有妈妈做的焖面好吃”。
姚贵文和王翠华夫妇靠做豆腐供养子女上学,每日早起磨豆腐。
香港的阿添和家人一起经营着自家的腊味店,每天早上忙碌,以用料新鲜,制作考究,在顾客中建立了良好的信誉......《舌尖》里几乎每集都运用了这些朴实而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记录了人物与食物之间的民俗故事,透过食物主题表现了人物的情感。
《舌尖上的中国》与文化与美食的魅力
《舌尖上的中国》与文化与美食的魅力舌尖上的中国与文化与美食的魅力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不仅以其丰富多样的文化而闻名于世,也以其独特的美食魅力吸引着全球目光。
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凭借其精美细腻的影像和贴近生活的叙事方式,将中国的文化和美食表达得淋漓尽致,让我们透过每一碗美食,品味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与创造力。
第一章丰富多样的文化传承中国是一个充满着悠久历史的国家,拥有着丰富的文化传统。
每一个地区都有着独特的风俗习惯和独具特色的文化表达方式。
《舌尖上的中国》将焦点聚焦于中国的美食文化,通过展示各地的特色菜肴、烹饪技艺等元素,展现了中国丰富多样的文化传承。
例如,山东的烟熏肉、川菜的麻辣调味、江苏的淮扬菜等,这些代表性的菜肴无不反映出各地饮食文化的独特特色。
不同的地域风味,不同的烹饪方式,都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第二章美食的艺术创造力美食是中国文化中的一大亮点,其独特的烹饪技艺和饮食文化引人入胜。
《舌尖上的中国》通过展示各地的传统美食制作过程和精致的菜品摆盘,向观众展现了中国美食的艺术创造力。
例如,在浙江的传统杭帮菜中,对于食材的选用和烹饪步骤都极其讲究,对于火候的把握以及配料的搭配都需要高超的技艺才能完成。
而四川的川菜以其独特的麻辣口味和精美的摆盘方式而广受欢迎,融合了麻、辣、鲜、香、咸等五味于一体,刺激着人们的味蕾。
第三章美食背后的文化意蕴每一道菜肴都代表着一个地区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
《舌尖上的中国》让我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了解到了这些背后的文化意蕴。
无论是四川火锅中蕴含的团结精神和社交文化,还是广东早茶代表的家庭团圆和友情交流,每一口美食都能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文化内涵。
这种将美食与文化有机结合的方式,不仅让世界感受到了中国的独特魅力,也让中国的年轻一代更加珍惜和传承自己的文化。
结语《舌尖上的中国》这个纪录片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与美食的魅力。
通过将摄影艺术与美食的结合,展现了美食背后的文化传承和艺术创造力。
从《舌尖上的中国》看中华文化
从《舌尖上的中国》看中华文化《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以中国饮食文化为主题的纪录片,通过展示中国各地的美食和饮食习俗,描绘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多样性。
这部纪录片将人们的日常生活与饮食文化相结合,以独特的角度展示中国的传统和现代之间的融合,同时也向观众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首先,《舌尖上的中国》通过展示中国各地的特色美食,向观众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中国地域广阔,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饮食文化和传统美食。
这部纪录片将观众带入山珍海味的世界,让他们领略到各种不同口味的独特魅力。
从四川的辣椒火锅到广东的港式点心,从新疆的羊肉串到云南的过桥米线,每一种美食都反映了当地地理环境、气候变化和民族文化的特点。
这种多样性反映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和各个民族的传统。
其次,《舌尖上的中国》通过展示中国人民对食材的独特运用,向观众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创新与智慧。
中国人民对食材的运用堪称艺术,无论是山珍海味还是普通的蔬菜,都能被他们烹调成丰富多样的美味佳肴。
中华文化强调的是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人们通过对食材的独特处理,使得炊烟弥漫的厨房成为酝酿中的艺术殿堂。
在这部纪录片中,观众可以看到厨师们如何将简单的食材变成高雅的食品,展示了中华文化对细节的追求和对美食的热爱。
通过《舌尖上的中国》,观众可以深入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深厚底蕴。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的历史使得中华文化成为世界上最为悠久的文明之一、在这部纪录片中,观众可以看到中国饮食文化的渊源和传承,例如春节的团圆饭、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等。
同时,观众还可以了解到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礼仪和习俗,例如宴席上的轮流敬酒、孝敬长辈的烧鸡蛋等。
这些传统习俗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对家庭、亲情和友情的重视,传承了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最后,《舌尖上的中国》通过展示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向观众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
中华文化以其丰富多样的饮食习俗成为一个永远学不完的课堂。
观众可以了解到中国各个地方的人民如何通过食物来纪念和庆祝重要的节日,如包饺子、煮汤圆等。
浅析《舌尖上的中国》的饮食民俗及其文化意蕴
食俗 背后, 蕴含 了中国人 对于美食 与文化、 美食 与生命价值 的情怀况味与深刻思考 。 【 关键词】 《 舌尖上的 中国》 ; 饮食 民俗 ; 地域 文化 ; 美食
【 中图分类号1 T S 9 7 1 . 2 【 文献标识l i q - l A 【 文章编号1 1 0 0 9 — 3 6 2 1 ( 2 0 1 3) 0 4 — 0 0 1 2 — 0 4
o
张莉恩 的, 是当地人喜爱的主食 。新疆人围坐在一起 , 吃着 馕便成 了一天中最为惬意温馨 的时刻。对于南方地 区的主食记录主要是稻米 以及各种米制 品。纪录片 对贵州黎平县的主食 的记录是稻米 。在介绍稻米的 时候还穿插了当地人邻里结婚送礼 的习俗 , 即挑一 担 稻米 送 到 有喜 事 的人 家 , 稻 米 上 还要 放 上新 鲜 的 鸡蛋 。在贵州 , 还有其他的主食 , 纪录片里隆重介绍 的是一种米制 品——“ 汤粉” 。再例如 , 介绍广州主 食 的时候主要介绍 了“ 河粉” 。在介绍河粉时还顺带 介绍了一道当地名菜“ 干炒牛河” 。“ 干炒牛河” 是最 能体现厨师厨艺的一道菜。南方广州地区除了爱吃 米 制 品外 , 还 爱 吃一 种 面 食 —— 竹 升 面 , 北 方 的 主 食 除 了开头介 绍 的黄馍馍还有 西安 的 肉夹馍 、 泡 馍 。而在西北地区则选择 了闻名全 国的兰州拉面 。 而在江浙一带的沿海地区, 则还是 由稻米做成的米 制品为主食 。纪录片里隆重介绍 的是嘉兴粽子 、 宁 波的年糕 。 最后 , 还隆重介绍了北京的饺子。 《 舌尖上 的中国》选取了最具有代表 l 生的人和食物来拍摄这 集《 主食的故事》 。 看《 舌尖上的中国》 , 不管你是哪里 人, 你都能看到 自己家乡的最有特色的食物 , 勾起你 童年 的记忆 , 在外 的游子就 会 热泪盈 眶 , 在家 的则 会
舌尖上的中国 评论
舌尖上的中国评论《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备受瞩目的纪录片,由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制作,通过独特的视角,以美食为线索,展示了中国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和各地的风土人情。
该系列片于2012年首次播出,迅速引起了全球观众的关注。
本文将对《舌尖上的中国》进行评论。
首先,这部纪录片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其成功之处在于将食物与文化相结合。
纪录片通过向全球观众展示中国不同地区的传统饮食,展现了中国人民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同时以食物为媒介,深度挖掘了地域文化、历史背景以及饮食习惯的起源。
观众们不仅仅是在欣赏美食,更是在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习俗。
这种注重文化传承的方式让观众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中国,增加了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其次,本片的摄影和制作非常精良。
通过高清摄影和精致的画面,观众能够清晰地看到每一道菜肴的细节,仿佛能够嗅到食物的香气。
摄影团队的精细工作为观众呈现出了一个个色彩鲜艳的菜肴,让人流连忘返。
同时,片中也展示了各地餐馆和市场的繁忙场景,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摄影手法和制作水平的高超,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享受观影过程,并对所展示的食物和文化产生共鸣。
此外,纪录片所传递的信息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舌尖上的中国》既展示了中国各地的传统美食,也呈现了当地人民对食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这部纪录片在让观众流连忘返的同时,也展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以及对原料和烹饪方式的重视。
观众们不仅仅是被好吃的食物所吸引,还能够从中感受到中国人对美食的敬畏和对家乡的眷恋。
这种情感的传递让观众与纪录片产生了共鸣,也让《舌尖上的中国》成为了一部有味道的纪录片。
然而,也有观众对本片提出了一些质疑。
有观众认为该片过于注重舌尖上的感官体验,而忽视了对食物产地和供应链的深入探究。
在一些场景中,虽然展示了美食的过程,但片中对于食物的采购和加工环节并未给予足够的关注。
观众们表示希望能够更多地了解食物的从产地到餐桌的过程,以及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民俗文化的国家,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人民群众创造出了各类民俗文化并传承下来。
《舌尖上的中国》大获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其不仅关注食物本身,更发掘出了美食背后的文化底蕴。
通过对中华美食群像式的介绍,将传统的民俗文化与美食之间微妙的联系以影像的形式展现出来,承担了重要的文化功能与教育责任,也使各地域的民俗文化得到了多重展现。
【关键词】民俗文化;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生活民俗;精神生活民俗;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在人们的生活中激起了千层浪,这部红透大江南北的美食类纪录片大获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其不仅关注食物本身,更发掘出了美食背后的文化底蕴,使各地域的民俗文化得到了多重展现。
它唤起了人们对美食的记忆,将传统文化以一种简练、通俗、温和的手法进行阐释。
在我们对《舌尖上的中国》中民俗文化进行分析之前,有必要先对民俗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把握。
一、民俗的概念民俗学家钟敬文说:“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1]1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
春节前的小年,家家户户祭灶爷、吃灶糖,保佑全家来年幸福平安。
腊月三十,人们贴春联、贴窗花、放鞭炮、敲锣打鼓,延续着老一辈传下来的喜庆气氛。
除夕夜一家团聚,吃饺子,有“更岁交子”之意。
而守岁的习俗,既饱含对逝去岁月的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予美好希望之意。
正月初一,开门大吉,先放鞭炮,碎红满地,可谓“满堂红”的好寓意。
以上种种,都是民间风俗最直观的体现。
二、民俗的特征民俗特征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乃至不同国家都有其各自的民俗特征。
同时,民俗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又具有全人类、全世界共通的法则,我们在这里所说的,便是指各类民俗共有的特征。
(一)集体性。
民俗的集体性,是指民俗在产生和流传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基本特征,也是民俗的本质特征。
[1]11人的根本属性是社会性,每一个个体都不能脱离其所属的群体单独生存,在人类的各种群体活动中,民俗文化应运而生。
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就已经盛行,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
白波一家人在北京过年的故事,使无数中国人产生了心灵共鸣。
贵州省的下尧村,每年十月都会迎接一个专为稻谷丰收而设置的节日——新米节。
而村民享受盛宴的方式也很特别,十里长街,百十张桌子排在一起,所有的村民沿街而坐,这就是能够体现出群体协作和分享的“长街宴”。
由此可见,民俗文化是一种群体智慧的结晶。
人类社会中绚丽多彩的人文景观和民俗文化,都是由群体不断创造、完善、传承和保护下来的。
(二)民俗的传承性。
民俗的传承性,是指民俗文化在时间上传衍的连续性,即历时的纵向延伸性,也是指民俗文化的一种传递方式。
[1]13每个人在成长历程中,都从民俗文化中潜移默化地学到了一系列知识、技能和道德,在民俗传承的过程中获得了知识和能力。
诺邓火腿的腌制方法,由老黄手把手教给了自己的儿子树江;陈皮鸭的手艺传自阿伦的祖父;周赛群在厨师学校传道授业,为孩子们的就业增加砝码;王德峰作为一名新入行的潜水员,在师傅的引领下,完成了一次不寻常的海底旅程;5岁的宁宁跟着曾祖外婆一起做年糕,宁波人的这种庆贺新年的传统将会在宁宁的心中得以传承。
无论是家庭传承、师徒传承还是节日传承,民俗文化就是用这样的方式,一代代绵延不断地发展和传承下去。
(三)民俗的稳定性与变异性。
民俗的稳定性是指民俗一旦产生,就会伴随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长期相对地固定下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1]17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开创并延续了自己的民俗文化特色。
例如,元宵节吃元宵、猜灯谜;清明节出门踏青、插柳条;重阳节登高放纸鸢、插茱萸等等,许多习俗自先秦两汉时就已经定型,并一直传承至今。
民俗的变异性是指在民俗传承过程中引起的自发和渐进的变化。
[1]18民俗文化是几千年来社会发展的积累和总结,在历经千年的传播过程中,语言和行为是民俗文化得以传承的主要工具,这种特性也决定了民俗文化的变革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以不断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例如《舌尖上的中国》中提到的望果节,这是藏族农民欢庆丰收的节日,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望果”起源于公元5世纪末,在这个时期,它还不是一个正式的节日,只是开镰收割前的一种活动。
8世纪后期,西藏进入佛教兴盛时期,“望果”也带上了教派色彩。
后来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该节日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变化。
(四)民俗的类型性。
民俗的类型性,是指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一种民众共同遵守的标准。
这种标准既是一种定型化的思维习惯,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
[1]20以民俗文化中的民间文学为例,中国著名的四大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牛郎织女”和“孟姜女哭长城”——之所以被人们所称颂,就是因为它们所表达的思想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愿望密切相关。
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无论是吉林查干湖上的“祭湖祭鱼”仪式,还是海南的林红旗上船之前在妈祖庙中的祈福,或者是捕鱼船上简陋的祈福工具,都体现着劳动人民企盼丰收、感恩自然的思想和愿望。
(五)民俗的规范性和服务性。
民俗文化就其实质而言,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创造的语言和行为模式,或者说它是民众共同创造和遵守的行为准则,这就是民俗的规范性。
[1]22简单来说,就是约定俗成。
吉林查干湖上的捕鱼工作进展顺利,但是那里的人有一个心口相传的类似于“家法”的约定:只捕大鱼,不捕小鱼。
他们用规范化的民俗构成了大家的行为准则,表现了对自然的感恩和尊敬。
人们通过这种“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遵守着长幼有序的生活礼节、享受着岁时节日的欢乐团聚、祈祷着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望,这就是民俗文化服务性功能的直观体现。
三、中国人的生活世界对于民俗的分类,众说纷纭,不同的民俗学家由于不同的学术背景和课题需要,都有自己的一套说法。
乌丙安在《中国民俗学》中把民俗分为四大类:经济的民俗、社会的民俗、信仰的民俗和游艺的民俗。
陶立璠则在《民俗学概论》中将民俗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口承语言民俗和精神民俗。
本文中,为了更好地引用《舌尖上的中国》中的事例,我们把民俗分为三大类来进行阐述: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生活民俗和精神生活民俗。
(一)物质生活民俗。
物质生活民俗可以分为三小类,即生产民俗、工商业民俗和生活民俗。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中国地域发展的一大特色。
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像中国一样,以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创造出如此多的饮食文明。
《舌尖上的中国》以食材为载体,记录了中国东、西、南、北、中不同地域独具特色的食材发掘特点[2]169。
依靠土地的馈赠,云南的卓玛得到了养家糊口的松茸;浙江的老包在自己的毛竹林里,得到过遂昌最大的一个冬笋;云南大理北部的山区,老黄和他的儿子树江利用天然的盐井,熬制出“诺邓盐”,并腌制出了极负盛名的“诺邓火腿”。
湖水和海洋中,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渔业资源。
吉林查干湖的一批职业捕捞者正在用冬捕的收获制作出一桌丰盛的全鱼宴,而远在千里之外的海南三亚,林红旗也率领着他的远洋捕捞队经历了从一无所获到一日千里的心情变化之后,享用着海鱼午宴。
然而,无论是采挖还是捕捞,都带有强烈的破坏性和索取性,《舌尖上的中国》在向我们展示劳动人民获取自然馈赠的同时,也不忘向我们传达尊重自然、感恩自然的价值观。
卓玛在采摘松茸时,当松茸出土后,她会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以免菌丝被破坏;查干湖冬捕的渔网,采用的是6寸的网眼,这样稀疏的网眼自然而然地将那些未成年的小鱼漏掉了,这是“猎杀不绝”思想最好的体现。
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同时,智慧的劳动人民还学会了主动与大自然合作,从而达到资源的良性循环。
獐子岛是中国最大的海洋牧场,几年前,人们把人工培育的海参幼苗撒在獐子岛海域,使得这些人工幼苗获得了与野生同类完全相同的成长轨迹。
这是人类和大自然的携手合作,以最小的生态代价,实现了耕海牧渔的理想。
(二)社会生活民俗。
社会生活民俗主要可以分为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和人生礼俗三个方面。
一是社会组织民俗。
社会组织这一概念通常是指中国传统社会中,民间形成的各种稳定互动关系的共同体,如家族、行会、帮会等。
而社会组织民俗也就是指人们建立并沿袭群体内的互动关系,以推动群体事件的时候所形成的习俗惯制。
在顺德的均安镇,遇上红白寿诞或大型节日,人们更愿意选择聚合在一起,品尝一席美味的村宴,这也是均安镇人民独特的庆祝习俗。
作为村宴主角的蒸菜和作为村宴压轴的蒸猪,使一席美味的村宴得以成型。
均安镇的村宴,以美味为载体,将情感联络在一起,成为当地人民不可或缺的庆祝习俗。
二是岁时节日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是指在一年之中的某个相对阶段或特定的日子,在人们的生活中形成的具有纪念意义或民俗意义的社会性活动,并由此传承下来的各种民俗事项。
从孩提时代开始,我们就约定俗成地在特定的时间里进行民俗活动。
从元旦的拜年至岁末的守夜,无论是清明祭祖、重阳敬老,抑或是粽子、月饼以及腊八粥这些年节的象征食品,都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
如冬至,亦称冬节、交冬,是汉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很多地区在冬至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习俗,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如江浙闽南一带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在潮汕的祖祠中,人们怀着敬意把各种色泽艳丽的甜品奉献给祖先,同时也为自己的生活祈福。
三是人生礼俗。
人生礼俗是将个体生命加以社会化的程序规范和阶段性标志。
[1]156人类通过人生礼俗的设置,使自己拥有更加丰富多彩的人生。
如祝寿礼,一般在六十、七十、八十等逢十年举行,长寿面也是寿宴上不可或缺的生日主食。
丁村人做寿请客有其特有的习俗——早面午席,也就是说中午需要吃的面条,在早上就要开始准备,表示了对老人的尊敬。
在丁村人的寿宴上,吃面之前,每个人都要挑出一根最长的面条,放在寿星公的碗里,要等他吃下这碗带有全村人寓意长命百岁祝福的面条,一场寿宴才算圆满。
(三)精神生活民俗。
精神生活民俗也可以称为民俗信仰,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民众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
[1]187在藏族人民的望果节中,人们将手指涂满青稞粉,一个个地按在祭台之上,这些手印被赋予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是藏族人民对自然的恩赐表达敬畏和感恩的重要时刻;绍兴市的酿酒师傅每年都要举行一次请酒神的仪式,由于受到天气、风、空气、菌的不稳定性影响,即便是最好的酿酒师傅也不能保证每次都能酿出好酒,因此,每一年的仪式,都是酿酒师们对自然表达的一种尊重。
民俗文化协调着民众心理,满足着民众的审美需求。
[1]25民俗的信仰心理在精神生活民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生活中,人们习惯于将自己的愿望寄托于祠堂之上、寄托于求神拜佛的行为之中,人们也习惯在春节这个岁时节日中贴门神、贴对联,以求来年的风调雨顺、年年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