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_伤寒论_和温病学对湿邪的论治_任存霞
浅谈《伤寒论》下法之分类
浅谈《伤寒论》下法之分类
郑华启;董彦臣
【期刊名称】《中华中医药学刊》
【年(卷),期】1990()5
【摘要】《伤寒论》在《内经》“中满者泻之于内”、“其实者散而泻之”、“留者攻之”等理论指导下,对下法的运用至微至妙,一直被后世历代医家所崇沿。
全书提及下法的条文共有113条,其中下法适应证53条,备18方。
论其性,有寒下、温下之分;
【总页数】1页(P14-14)
【关键词】《伤寒论》;泻下
【作者】郑华启;董彦臣
【作者单位】河南省杞县卫校;郑州市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浅谈《伤寒论》下法及其对后世医学的影响 [J], 王菊霞
2.浅谈《温疫论》与《伤寒论》应用下法之不同 [J], 李娜
3.论温病学对《伤寒论》下法的传承与发展 [J], 陈鹏;谢勇;齐维;曾征伦;葛文华;皮
立宏;吴智兵
4.浅谈《伤寒论》下法对后世医家的影响 [J], 刘宁
5.《伤寒论》下法实质探赜 [J], 朱小区;陈永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吴鞠通《温病条辨》治湿邪一:湿为阴邪,阴阳并损,且多虚实夹杂
吴鞠通《温病条辨》治湿邪一:湿为阴邪,阴阳并损,且多虚
实夹杂
胡浩,周铭心,吕光耀
吴鞠通“历取诸贤精妙,考之《内经》,参以心得”所著《温病条辨》,是一部理、法、方、药俱全的温病专著。
该书以三焦辨证为纲,各类温病为目,对温热、湿热两大类温病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论述,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临床应用价值,故被认为是“治温病所必读之书”、“治温病之津梁也”。
其中对湿邪治法着墨颇多,其所论湿邪治法注重药物性味配伍,具有极其鲜明的中医特色。
中医:《温病条辨》
审因论治,紧扣病机
准确的诊断是确立治法的前提和基础。
吴鞠通从病因分析,湿邪虽有外感而得,但因饮食不节、情志劳逸内伤而作者亦复不少,故病发时往往内外合邪,纠杂难解。
1、湿为阴邪,阴阳并损,且多虚实夹杂
吴鞠通认为,湿为阴邪,多阻遏气机,不仅可损伤阳气,又可耗人阴血,“其伤人之阳也,得理之正,故多而常见;其伤人之阴也,乃势之变,故罕而少见”(《温病条辨·中焦篇寒湿》),病久则多虚实夹杂,阴阳气血并损。
此外,正因为“湿性氤氲黏腻”,故治法上“非若寒邪之一汗即解,温热之一凉即退,故难速已”(《温病条辨·上焦篇湿温》)。
湿邪致病临床表现变化多端,且多缠绵难愈,也可夹杂他邪,如挟外感之邪,如挟风、挟热、挟寒、挟暑;挟内生之邪,如挟食、挟积、挟气、挟瘀等等不一而足。
病程日久,往往外伤其筋骨,内损及脏腑,失治误治预后大多不良。
认为湿邪“藏垢纳污,无所不受,其间错综变化,不可枚举”,故有“盖土为杂气,兼证甚多,最难分析”之叹(《温病条辨·中焦篇寒湿》)。
下期:吴鞠通《温病条辨》治湿邪一:湿分寒温, 治法有别。
浅析《伤寒论》中祛湿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浅析《伤寒论》中祛湿法在临床中的应用第 1379 期作者 / 付艳丽林燕段春燕王巧琳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肿瘤一科编辑 / 赵馨⊙ 校对 / 刘刚湿邪为中医六淫邪气之一,属阴邪,其性重着、黏腻、易阻遏气机,日久可伤阳气,又可耗人阴血,湿邪为六淫邪气中比较特殊的外邪,又可为病理产物,转而成为致病因素,因此,湿邪为病较为复杂,且有痰、饮等变化形式,易与热、寒、风等相兼为病,故临床对水湿病的治疗较为困难,本文将从《伤寒论》中小青龙汤、五苓散、真武汤、茵陈蒿汤、猪苓汤、十枣汤等六首经典方剂中探讨仲景祛湿法的特点及在临床中的应用。
1 表寒内饮证治法1.1 原方解析:小青龙汤出自《伤寒论》第40-41条,此方论太阳伤寒兼有水饮证治,明确指出本证外寒内饮病机,本证中水饮实为伤寒表证不解,卫闭营郁,肺宣发肃降功能失调,水道失于通调,致水饮内停,水饮停滞于心下胃脘部,上扰肺胃,可致咳嗽、气喘、干呕,下行可影响膀胱气化功能,则见小便不利,小腹胀满,故以辛温解表散寒,内化寒饮为法。
方以麻黄汤、桂枝汤合方去杏仁、生姜,辛温解表散寒,使肺气得以宣降,营卫得以调和,使水湿从外而散,加干姜、细辛、半夏、辛温以蠲饮,使水湿从内而化,五味子、芍药又可收敛肺气防辛散太过而伤肺。
1.2 临床应用:此法适用于外有风寒束表,内有痰饮之证,通过外散风寒,内蠲痰饮,使外寒得解,痰饮得化,仲景此法中善用干姜、细辛温肺化饮,同时温中有敛,散中有收。
现代研究表明,小青龙汤可减轻气道炎症,选择性上调PTEN、下调MMP-9表达,抑制TLR4、p-AKt的表达在哮喘气道重塑方面发挥作用,广泛应用于如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心病等呼吸道疾病,临床也有报道该方加减对五官科疾病如鼻后滴漏综合征、变异性鼻炎、喉源性咳嗽、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效果显著。
笔者认为运用此方此法,需以“外散寒邪,温化痰饮”为核心,中病即止,以防它变,但见恶寒发热,咳而喘,痰多清稀,小便不利,干呕,舌淡苔滑,脉滑等属外寒内饮者,均可运用此法。
湿邪
《温病条辨》
10
吴鞠通所言 : “治湿者必须审在何经何脏 ,兼寒兼热 ,气 分血分 。而出辛凉 、辛温 、甘温 、苦温 、淡渗 、苦 渗之治 ,庶所投必效 。 湿邪治法大要: 1.上焦以开肺气,救心阳为主 2.中焦治脾胃,脾脏以守为补,胃腑以通为补 3.下焦顾护肝肾,补肾阳,补火生土;泻膀胱之积水 ( 邪水);达肝之用
仲景治湿用药
6
1.白术——除表里之湿,功兼止汗 2.防己——行水除湿
3.附子——行健除痹,温阳化水
4.薏苡仁——祛湿逐痹 5.麻黄,杏仁——宣肺利气,启水上源
伤寒杂病论
7
《伤寒论》治疗水湿有如下特点: (1)重视调畅气机: 论中通阳化气、通调三焦、辛开苦 降法, 皆为调理气机而设。概气机通畅 , 水湿则化。 (2)给湿邪以出路: 或用发汗之品, 或用淡渗利湿之品, 或用攻下之品, 使湿邪从大、小便、汗而解。 (3) 治疗湿邪, 始终不忘顾护脾胃; 扶正方中, 常配伍白 术、甘草等益气健脾之品; 祛邪方中, 常以大枣、白粥为 饮, 且言明中病即止, 以免损伤胃气。
1
湿邪
内科学
2
外湿(六淫之一) 内湿(病理产物,致病因素) 湿,痰,饮为一源三歧 水液不化,聚而成湿,停而为饮,积而成水
3
1.内经 2仲景治湿之法
3.李东垣升阳除湿法
4.温病学三焦辨治除湿来自经4《素问*至真要大论》云:“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 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湿淫所胜,平以苦热, 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半夏秫米汤治疗痰湿内扰心神引起的不寐 兰草汤治疗脾胃湿热引起的脾瘅 鸡矢醴治疗鼓胀 以泽泻,术哥十分,糜衔五分合,以三指撮为后饭治疗 病身热解堕,汗出如浴,恶风少气之酒风。
温病学知识点
一、温病学的争论对象、任务。
二、温病学的性质、学科地位。
三、温病学的进展概况。
四个主要进展阶段及特点。
1.萌芽阶段:〔战国——晋唐时期〕《温病学》学问点绪论(1)此期特点:温病学无特地著作,有关温病的因证脉治记载散在于医学著作中。
(2)此期对温病有肯定生疏,理论朴实,概念上把温病隶属于伤寒。
2.成长阶段:(宋——金元时期)〔1〕此期特点:理法方药有重大进展,渐渐从伤寒体系中摆脱出来,为温病学自成体系奠定根底。
〔2〕主要医家及其成就宋·韩祇和、庞安时、朱肱:提出敏捷运用经方。
金·刘河间:首先提出治疗热病初起以寒凉清热为主,为“寒凉派”之鼻祖,开创了清热解毒先河。
元·王安道:首先明确区分伤寒与温病,使温病从伤寒体系中分别出来。
3.形成阶段:〔明清时期〕〔1〕此期特点:对温病的生疏更加深化,制造性总结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温病辨证论治体系,形成独立学科。
(2)主要医家及其成就吴又可——《温疫论》:第一部温病学专著。
首创“疫气”说,提出邪伏膜原理论,创立疏利透达之法。
叶天士——《温热论》:温病学理论奠基之作,说明温病发生进展机理,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纲领,温病学体系根本形成的标志。
提出温病病因是“温邪”。
丰富和进展了温病学的诊断内容。
薛生白——《湿热病篇》:第一部湿热病专著。
为温病分为温热、湿热两大类做出了奉献。
吴鞠通——《温病条辨》:理法方药俱备温病专著。
提倡温病三焦辨证纲领,标准了四时温病证治。
王孟英——《温热经纬》:系统总结温病学体系。
以《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有关热病的论述为经,以叶天士、薛生白、陈〔平伯〕、等温病学家的论述为纬,参以阅历,著成《温热经纬》,“集温病学说之大成”之著。
其他:陈平伯《外感温病篇》为第一部风温专著。
余师愚《疫疹一得》雷少逸《时病论》柳宝怡《温热逢源》俞根初《通俗伤寒论》(3)温病学说形成的标志。
温病病因学说概念的建立。
创立了温病辨证论治体系。
《伤寒论》治湿七法
学技 术 出版 社 ,9 7 3 19 :4
师, 主要从 事 中医外科 医专业
外 邪 , 内伤 饮 食 、 逸 失 度等 原 大便 硬 . 便 自利者 , 或 劳 小 去桂 加 白术 手 背微 凉 , 浮虚 。范 老辨 为太 阳 脉
因 . 脏腑 运 化 失 职 、 机 阻滞 所 汤 主 之” 使 气 本 条 因风寒 湿之 邪 自肌 证 , 风湿 相搏 . 阳已虚 。法 宜温 卫 致 . 论 中既有 对 内湿 、 故 亦有 对 外 表 侵 入 . 风湿 相 搏 ” 表 之 肌腠 , 经 散寒 , 风 除湿 。以桂 枝 附子汤 “ 于 祛
维普资讯
/  ̄ 方药| 7法
《伤 寒 论 》治 湿 七 法
韦义展 黄 家 诏
( 广西 中 医学 院 , 西 南宁 5 0 0 ) 广 3 0 1
提
要
《 寒论 》 于湿 证 的叙 述 包括 外 湿 和 内湿 两 大类 , 景 对 湿 证 的辨 证 论 治 匠心 独 运 , 后 世 湿 证 的 辨 治 有 伤 关 仲 对
施. 法宜 化瘀 生肌 化瘀 活血有 利 4 参 考文献 1 中 上 上 于溃疡 局部组织 的血供 血供对 慢 『1 顾 伯 康 . 医 外 科 学 . 海 : 海 科 学 技 术 出版 社 ,9 6: 1 18 2 性皮肤 溃疡 的愈合 十分重 要 , 良好
结 合 皮 肤 性 病 学 杂 志 ,0 5 4 3 : 20 ,( )
辨 证 论 治
着深 远 的 影 响 。 其 治 法 . 分 为 解 表 祛 湿 、 水祛 湿 、 阳 化 湿 、 脾 利 湿 、 阴 除 湿 、 气 除 湿 、 可 利 温 健 育 行 清热 利 湿 七 个 方 面 。
关 键 词 伤 寒论 湿证
论温病学对《伤寒论》下法的传承与发展
论温病学对《伤寒论》下法的传承与发展伤寒与温病同是指外感热病,伤寒伤于寒邪,温病伤于温邪,但《伤寒论》中却包括温病在内,温病又比《伤寒论》内容全面系统。
伤寒与温病均起源于《内经》,而后汉、唐、晋历代医家在《内经》基础上,对病因学、证候学、治疗学等认识皆有较大进展。
其中张伸景《伤寒论》系统地总结了一套理,法、方、药规律,从而奠定了祖国医学治疗热性病的基础。
温病学到了清代,叶、吴、薛、王等集其大成,反映出祖国医学外感病的长足发展。
二者病因不同,但病理变化及治法方面却异中有同,伤寒按六经辨证,温病按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虽然名义不同,但都是针对临床证候体征,从不同角度来认识的,并以此说明病邪传变规律,提示病变部位、性质,提出治疗原则。
一、温病学为《伤寒论》的延续和发展伤寒是温病的基础,最早见于《内经》:“今夫热病者,皆伤害之类也。
”《难经》也记载了温病包括在伤寒之中;从辨证体系来看,伤寒以六经辨证为核心,六经学说在理论上又为温病的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奠定了基础;若从方剂上看《伤寒论》中治疗温病者也不乏其例,如承气类、白虎辈、白头翁汤、黄连阿胶汤等等,根据这个学术渊源来推断伤寒实为温病的基础。
但是《伤寒论》论温不足,治方也少,它的治疗方剂仅113方,后世温病学家在治疗方剂方面则大为发展。
如对太阳温病,仲景没有设方,温病则补充辛凉解表之剂。
对阳明腑实仲景仅有三承气,对于邪实正虚者则曰“难治”、“死”,而温病却予以增补。
此外凉开三宝、复脉辈、大小定风珠,治疗湿温的三仁汤、甘露消毒丹和邪伏膜原的达原饮等方剂均弥补了治疗上的不足,已经远远超出《伤寒论》的范围,所以温病学实为《伤寒论》的延续和发展,二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从《温病条辨》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下法应用的多样化,从而更深刻体会到温病对伤寒的发展。
下法是八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伤寒论》中阳明病的治疗是以下法和清法为代表的,在其他篇中也有散在的属干下法的治疗方剂,总结起来主要有三承气、桃核承气汤、抵当汤(丸)、大陷胸汤、大陷胸丸、麻子仁丸等,在八个方剂中大黄的使用率最高为8次,芒硝次之为6次,枳实为3次,厚朴、甘草、桃仁各为2次,其余为1次。
谈伤寒与温病和湿温的证治
谈伤寒与温病和湿温的证治
李景良
【期刊名称】《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1996(000)001
【摘要】伤寒与温病均为外感自然界六淫之邪,干扰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导致人体动态的破坏而发生的外感热性病.因其感受邪气性质不同,对人体的损害亦各有不同,故其在不同阶段的病机和临床症状各异,治疗方法不一.然同属外感热病,初起又多有相似之处,临床辨识不清,常危殆立至.笔者根据临床微悟,对此认识略述于下.
【总页数】3页(P26-28)
【作者】李景良
【作者单位】开封医专附属淮河医院中医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4.1
【相关文献】
1.从伤寒与温病两大辨治体系的差异谈新发、突发传染病的辨治 [J], 王大伟;王飞雪;岳利峰;马克信;韩经丹;王一战;范吉平
2.《伤寒论》太阳病误治变证证治与内科杂病证治关系探要 [J], 柴瑞震
3.伤寒论评话第42章四逆散证因气郁,少阴急下属温病——少阴热化证的辨证论治 [J], 梁华龙
4.《伤寒论》太阳病篇坏证证治 [J], 曹立虎;岳仁宋;齐方洲
5.伤寒论评话第13章白虎汤类证未必大汗桂枝汤去桂缘于阴虚———失治误治变证百出观其脉证随证治之 [J], 梁华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试论湿邪致病机理及辩证
试论湿邪致病机理及辩证现代人因饮食不节,嗜食生冷,偏喜空调,加上盲目信任某些多喝水的理论,又缺乏锻炼,导致阳气内伤,水液代谢失常,聚积体内而生湿。
而湿又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这就造成旧邪未去,新邪又生的恶性循环,缠绵难愈。
今试将湿邪致病作以粗浅阐述。
一、湿证的概念湿既是致病因素,又是病理产物,临床根据湿邪来源不同,有外湿和内湿之分,外湿为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之一,是长夏(长夏者,六月也)的主气,多因地面湿气上升或淋雨雾露而成,如生发太过,或非其时而有其气,称为“湿淫”,也就是湿邪;内湿为各种原因引起人体代谢失常所生病理产物,同为致病因素。
二、湿证的致病机理外湿发病是由六淫中之湿邪直接伤人,由表入里而发病,故首先有皮肤麻木,筋肉关节疼痛,腰背酸楚,下肢沉重,甚至水肿等症状。
因湿邪侵入部位不痛,而又不同表现,根据湿邪致病多趋于下的特点,所以多见下部症状。
但外湿伤人很少单独致病,多与其它邪气如风、寒夹杂,实际表现又因机体健康差异而变化,素体阳虚之人多化寒,胃热素盛之人又多化热。
内湿发病较为复杂,根据《素问·经脉别论》“引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所说,人体在正常生理状况下的水谷代谢依靠脾胃运化,脾为胃行其津液,得以营养全身,但还要借助肺之调节,肾之温煦,三焦之气化,分别化为气血津液而各归其所,或变为汗,或变为溺,或化为浊物排出体外。
故调节体内的水液平衡主要是由肺、脾、肾、三焦、膀胱之气化共同完成,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脾、肺、肾三脏。
若脾、肺、肾三脏健旺无病,水饮、津液得以输布,不留不聚就无“湿”可言。
可是依《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所述,内湿的生成起决定作用的虽与肺、脾、肾有关,但在此三脏中重点又是脾,因脾主运化而恶湿。
所谓运化及气化,皆为物质到能量的转化,都需充盛的阳气为后盾,湿既成邪,无论外侵或内生,病理多为机体阳气被遏,运阻水停,终至湿聚积渐产生纷繁复杂的临床症候。
《温病学》原文背诵内容
《温病学》原文背诵内容1.《温热论》-温病大纲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温热论》-卫气营血病机的深浅层次及治法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3.《温热论》-伤寒与温病传变的区别,XXX在表及夹风夹湿的治法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4.《温热论》-温热夹风夹湿的证候特点(两阳相劫、浊邪害清)及与伤寒的鉴别要点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5.《温热论》-XXX流连气分的治法,战汗的形成机理、临床特点、护理措施及预后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温热论》-邪留三焦的病理变化、治疗及转归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息争内外之半,此则分消高低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流派,转疟之机括。
温病学重点整理
名解:1.温病: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外感急性热病。
2.伤寒: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狭义是指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
3.温毒:温毒是感受温毒病邪所引起的具有独特表现的一类温病,除具有一般温病的基本临床表现外,尚有局部红肿热痛及溃烂等特点,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多发于冬春两季。
4.战汗:在温病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浮,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汗淋漓的出现。
多为热邪留连气分日久,邪正相持,正气奋起鼓邪外出的表现。
温病过程中,发生战汗往往是疾病发展的转折点。
5.神昏谵语(昏谵):表现神志不清,不能识人,呼之不应,谵语指语无伦次,神昏与谵语往往并见故与谵语并称,多系闭证,实证。
6.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可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因为这些病的属性是温热性质,故称为温疫。
7.昏聩不语:意识完全丧失,昏迷不语,属神志异常中最严重者,多为痰热阻闭心包所致。
8.神志昏蒙:神志不清,时清时昧,似清似昧,呼之能应,或时有谵语,多为湿热郁蒸于气分,病位重在中焦脾胃。
9.日晡潮热:热势于下午益甚,日晡,即申时,相当于下午3至5时,多由热结肠腑,阳明腑实所致,伴有腹满便秘,舌苔焦黄等症,属气分证热型。
10.身热不扬:指身热羁留热象不显,初扪皮肤不觉发热,久扪始感体温升高,可伴有面色淡黄,足胫冷等症,为湿温初起,湿重于热,热为湿遏之征象。
11.辛开苦降:湿温病证见湿热并重,困阻中焦,治以药用黄连,山栀苦寒泄热,合以厚朴半夏辛温燥湿。
此寒温同施,苦辛并进,分解中焦湿热,调整脾胃功能,故谓之“辛开苦降”12.大头瘟:是感受风热时毒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初起见邪犯肺卫和热毒壅盛证候,临床常见憎寒壮热,头面或咽喉红肿热痛表现,多发于冬春两季,13.轻法频下:轻法指苦寒攻下的作用轻;频下指反覆多次运用导滞通便之法。
暑湿夹滞郁结肠道,非阳明腑实燥结,故不得用三承气汤苦寒下夺,又因暑湿夹滞胶着肠道,故需再三缓下清化,暑湿积滞方尽,此类往往要连续攻下,但制剂宜轻,因势利导,即“轻法频下”,不宜峻剂猛攻。
温病学期末复习要点归纳
温病学必背经典条文一、前半学期1.“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素问·生气通天论》2.“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素问·热论》3.“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难经·五十八难》)4.“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叶天士《温热论》)5.“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叶天士《温热论》)6.“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
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
”(吴鞠通《温病条辨》)7.“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吴鞠通《温病条辨》)8.“细按温病死状百端,大纲不越五条。
在上焦有二:一曰肺之化源绝者死;二曰心神内闭,内闭外脱者死。
在中焦亦有二:一曰阳明太实,土克水者死;二曰脾郁发黄,黄极则诸窍为闭,秽浊塞窍者死。
在下焦则无非热邪深入,消铄津液,涸尽而死也”(吴鞠通《温病条辨》)9.“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王孟英《温热经纬》)10.“斑从肌肉而出属胃,疹从血络而出属肺”(章虚谷《医门棒喝》)11.“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热风”(陆子贤《六因条辨》)12.“斑疹皆是邪气外露之象”——叶天士13. 斑疹“红轻、紫重、黑危”——雷少逸14. 斑疹“宜见不宜见多”——叶天士15.“温热之病,看舌之后,亦须验齿。
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叶天士二、后半学期16.“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内经》)17.“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素问·热论》18.“张凤逵云:暑病首用辛凉,继用甘寒,再用酸泄酸敛,不必用下可谓要言不烦”(叶天士《三时伏气外感篇》)19.“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刘河间《素问玄机原病式·燥类》)20.“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俞根初《通俗伤寒论》)21.“白虎本为达热出表,若其人脉浮弦而细者,不可与也;脉沉者,不可与也;不渴者,不可与也;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吴鞠通《温病条辨》)22.“湿热病属阳明太阴经者居多,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薛雪《湿热病篇》)23.“徒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吴鞠通《温病条辨》)24.湿温初起的治疗禁忌:“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吴鞠通《温病条辨》)25.“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
2024温病学知识竞赛题库(试题及答案1240题)
2024温病学知识竞赛题库(试题及答案1-240题)1,“夏暑发自阳明”语出()A、叶天士B、吴鞠通C、王安道D、朱肱正确答案:A2、温病的病名首见于OA、《黄帝内经》B、《伤寒论》C、《外台秘要》D,《肘后方》正确答案:A3、暑温,身热息高,心烦溺黄,口渴自汗,肢倦神疲,脉虚无力,其病机是OA,署热亢盛,津气受伤未甚B、暑热未退,津气俱伤C、暑热虽去,津气欲脱D、阳明暑热,太阴湿困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4、湿温身热已退,脱中微闷,知仇不食,苔薄腻,其治疗方法是()A、燥湿化浊,疏利中焦B、芳香宣化,淡渗利湿C,轻清芳化,清涤余湿D、清热化湿,疏利三焦正确答案:C5、症见高热、面赤、烦渴、汗大出、抽搐舌红苔黄燥,治宜OA、通腑泄热,凉肝息风B、泻火清营,凉肝息风C,凉血散血,凉肝息风D、清气泄热,凉肝息风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D6、春温阴虚火炽证见:身热、心烦不得卧,舌红苔黄,脓细数,治宜()A,桅子豉汤B、清•营汤C.翅荷汤D、黄连阿胶汤E,青蒿鳖甲汤正确答案:D7,发热,咳嗽,胸闷,心烦口渴肌肤外发红疹,舌赤,苔薄黄脉数黄,.脓数,其病变阶段是:A,气分B、卫分D、温病条辨E、温热逢源正确答案:D10、下列哪项不是湿热性疾病变局临床表现是OA、耳聋B,干呕C、痉厥D、胸痞正确答案:D11、战汗多发生在()A,卫分阶段B、气分阶段C,营分阶段D、血分阶段C,伤阴的程度D、传染的强弱正确答案:C15、发热,咳嗽,胸闷,心烦,口渴,肌肤外发红疹,舌赤苔薄黄,脉数。
其病变阶段是:()A、气分B,卫分C,气营D、营分正确答案:C16、暑伤肺络,其治疗首先考虑的方剂是OA、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B、清营汤合桑菊饮C、宣白承气汤D、加减玉女煎E、麻杏石甘汤B,大肠C、脾D、肝正确答案:D125、轻清宣气法主治病证为A、邪热壅肺证B、热炽阳明证C、热灼胸膈证D、热郁化火证E、热郁胸膈证正确答案:E126、沈目南认为燥属()A、寒B、次寒C、热C、最易伤津耗气D、易逆传心包,多闭窍动风正确答案:D134、下列哪项不是热厥发生的机理OA、热毒内闭B、气机逆乱C、阴阳气不相顺接D、元气无所依附正确答案:D135、肠道热结,腑气不通的热型是OA、身热汗出B、日晡热甚C,身热不扬D、身热额红、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D、热郁胆腑E,热炽津伤正确答案:D143、首先提出疫疹病名的医家()A、张仲景B、巢远方C、余师愚D、吴又可E、王孟英正确答案:C144、春温伏热内闭,治疗选用下列哪一处方恰当OA、清营汤送服至宝丹B、犀角地黄汤合紫雪丹C、清瘦败毒饮D、清宫汤送服安宫牛黄丸正确答案:B147、壮热面赤,背微恶寒,头痛头晕,心烦气粗,汗多口渴,舌红,苔黄燥,脉洪大而芜,治宜OA、白虎加苍术汤B、白虎加人参汤C、白虎汤加金银花、鲜石斛、芦根D、王氏清暑益气汤E、竹叶石膏汤正确答案:B148、《时病论》的作者是OA、雷幸B,吴又可C、吴翱通D、王孟英正确答案:A149、营分证的辩证要点是:()A.身热夜甚,心烦谓语,舌红绛B、身灼热,口干不甚渴饮,舌红燥少苔,脉细数C、发热胸闷,肌肤红疹,心烦口渴,舌红绛,苔薄白D、夜热无汗,口干不欲饮,舌红绛少苔,脉细数无力正确答案:A150、春温,阴虚风动证,其治宜滋阴息风,常用的滋阴药是()A、生地、玄参、麦冬B、沙参、玉竹、石斛C、梨汁、苇茎汁、麦冬汁、藕汁D、麻仁、阿胶、鸡子黄、五味子E、熟地、山菜萸、女贞之、旱莲草正确答案:D151、下列哪项不是春温病的治疗原则()A、清泄里热B,顾护阴液a初病由外邪诱发者,当兼以解表D,滋补肺胃正确答案:D152、叶天士指出:“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A、酸寒B、咸寒C.苦寒D、甘寒正确答案:D153、余师愚所论之疫为OA、署燥疫B、湿热疫C、温热俊D、暑湿疫A、身热躁扰B,昏狂谗语C、斑疹隐隐D、吐血城血E,舌质红降正确答案:D162、春温初起,热郁胆腑,柳宝怡认为,可一面泄热,一面透邪的方剂是OA,黄苓汤B、黄苓汤加豆豉玄参方C,蒿苓清胆汤D、苓连温胆汤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163、舌苔薄黑而干,但无芒刺见于OA、阳明腑实证C、肾阴耗竭D、阳明腑实兼阴亏正确答案:C164、下列诸项中,哪项非发斑先兆?A、壮热B,烦燥C、口渴D、舌绛E、咳嗽正确答案:E165、低热面赤,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咽干齿黑,神倦耳聋,舌绛少苔,脉虚软,治宜OA、大定风珠B、三甲复脉汤C、加减复脉汤B,阴虚火炽C,热伤心肾D、燥干清窍E、肾阴耗损正确答案:E225、伏易热结阴伤证可见小便短少不利,其病机是OA、膀胱气化失司B、阴伤液涸,泉源祜竭C、肺气不宣D、湿阻小肠,泌别失司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226、湿温病,湿邪化燥,证见灼热烦躁,便下鲜血,舌质红绛,治宜()A、先服独参汤,继服黄土汤B、甘露消毒丹加地榆炭,侧柏炭C,犀地清络饮D、犀角地黄汤E,葛根苓连汤加地榆,侧柏炭正确答案:D227、齿缝流血,齿龈肿痛,血色红而至较多,其机理为:A、心火上炎B、胆火上炎C、胃火冲激D、肾火上炎E、肝火上冲正确答案:C228、下列部项不是吴鞠通提出的“证本一源,前后互参,不可偏执”的内容OA、伏暑B、暑温C,湿温D、暑湿正确答案:D229、关于温病的命名和分类,下列哪一项正确:()A、根据四时主气命名的有春温、暑温、湿温、秋燥B、根据发病季节命名的有伏暑、秋燥、冬温C、根据临床特点命名的有伏暑、大头瘟、烂喉苏D、根据病证性质分为新感温病与伏邪温病正确答案:C230、普济消毒饮是谁所治方?OA、巢远方B、张景岳C,张子和D、李东垣E、吴鞠通正确答案:D231、王氏连朴饮中淡豆豉的作用是OA、辛散表邪B、宣透湿中蕴热C、宣透胸膈郁热D、疏表化湿E、透达伏热,领邪外出正确答案:B232、三焦辨证中,温病极期阶段指的是:OA、上焦邪热壅肺的病变B、上焦手厥阴心包络的病变C,下焦足厥阴肝的病变D.中焦足阳明胃的病变正确答案:D233、下列除哪一项外,均为肝肾阴伤的见证O A.身热不甚,久留不退B,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C,咽干齿黑D、舌红少苔E、神倦耳登脓虚软正确答案:D234、舌绛光亮如镜见于:A、心火炽盛B、胃阴衰亡C、热人心包D、肾阴耗竭E、营阴耗伤正确答案:B235、证见发热,微恶风寒,咽痛,咳嗽,口渴,肌肤斑疹隐隐,心烦躁扰,甚或有诡语,舌绛苔白黄相兼,脉象弦紧,治宜OA、甘露消毒丹B,清营汤C,黄苓汤加葛根,蝉蜕,薄荷D、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玄参方正确答案:D236、对温病的治疗首先强调初起不可纯投辛温,主张应以寒凉为主的医家是:A、罗天益B,王安道C,刘河间D,朱肱E,汪石山正确答案:C237、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干咽燥脉虚神倦,其病机是:()A、邪入气分,热炽津伤B、胃经热盛,熏蒸于外C、热邪久留,肾阴耗损D、热邪壅肺,肺气闭郁正确答案:C238、症见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能食形瘦,拟用何方宜OA,滋阴养液B、育阴清热C、滋阴息风D、滋阴透邪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239、薛生白治疗“湿热已解,余邪蒙蔽清阳,胃气不舒,宜用极轻清之品,以宣上焦阳气。
温病学复习要点
温病学复习要点温病学复习要点名词解释:1.新感温病:简称"新感”,是指感受当令病邪实时⽽发的⼀类温病。
初起病变多在表,⼀般⽆⾥热证,发病以发热、恶寒、⽆汗或少汗、头痛、咳嗽、苔薄⽩、脉浮数等卫表证候为主。
病情较伏邪温病轻,病程短。
2.伏邪温病:⼜称伏⽓温病,简称“伏邪”。
是指感邪后未实时发病,邪⽓伏藏,逾时⽽发的温病。
阴精不⾜的体质易患伏邪温病,即所谓:“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习称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病发初期即显现出⼀派⾥热证候,若⽆外感引发,⼀般⽆表证。
以⾼热、烦燥、⼝渴、尿⾚、⾆红等⾥热内郁证候为主要表现。
病情较重,病程较长。
3.分消⾛泄:是指针对病在上、中、下三焦⽓机郁滞、痰湿内阻的病机特点,⽤⾟开苦泄之品宣展⽓机,清化三焦⽓分痰热或湿热的治疗⽅法,适⽤于邪留三焦,⽓化失司,所致痰热、湿浊阻遏的证候。
代表⽅如温胆汤加减,或以叶天⼠所说的杏、朴、苓之类为基本药。
4.暑厥:暑热炽盛时,适逢⼈体正⽓虚弱,尤期在⼩⼉稚阴稚阳之体,暑热可直中⼼包⽽猝然神昏肢厥。
5.暑风:亦称“暑痫”,指暑热直⼊肝经⽽突发痉厥。
6.暑瘵:指暑热炽盛犯及肺,甚⾄损伤肺络,⽽骤然咯⾎、衄⾎、咳嗽⽓促。
7.伏暑:是夏季感受暑湿病邪,伏藏体内,发于热冬季节的急性热病。
其特点是初起即有⾼热、⼼烦、⼝渴、脘痞、苔腻等暑湿郁蒸⽓分证,或为⾼热、烦躁、⼝⼲不甚渴饮、⾆绛苔少等热炽营分见证。
8.⼤头瘟:是感受风热时毒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
其特点为初起见邪犯肺卫和热毒壅盛证候,临床常见憎寒壮热,头⾯或咽喉红肿热痛表现。
本病多发⽣于冬春两季。
9.烂喉痧:是感受温热时毒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
其临床特征为咽喉肿痛糜烂,肌肤密布。
.本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易引起流⾏;多发⽣于冬春两季。
10.湿热疫:是由湿热性质的疠⽓所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
其特点为初起以疠⽓遏伏膜原的表现为主要证候,临床常见寒热交作,苔⽩厚腻如积粉,脉不浮不沉⽽数等表现。
11.暑燥疫:是由暑燥淫热之疠⽓所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
刘渡舟湿证论
刘渡舟湿证论湿为六气之一。
湿邪发病,比比皆是,何止万千。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伤寒论》的气化学说,认为太阴本湿而标阴,因其标本之气相同,故太阴病从本湿之化。
从《内经》到《伤寒论》所论之湿病,无不与太阴脾家密切相连。
这是一条主干线,必须在其指导下来辨湿证。
1 寒湿《伤寒论》第273 条云:“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这一条,乃是太阴脾家寒湿的纲领。
张仲景点出了三个特点:一下利;二腹满;三自利益甚。
抓住了三个特点,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坚定不移地按照太阴脾寒湿论治。
银川杨某,患肝硬化腹水,腿与阴囊皆肿,病势告急,专程来京求治。
切其脉沉,望其面色晦暗,舌质反见红绛,齿上挂有血痕。
乃问曰:腹胀乎? 尿不利乎? 点头称然。
又问大便日几行? 每日三四次而不成形。
余曰:太阴病腹满自利益甚,又云:“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也,以其脏有寒故也。
”此证肝病传脾,脾寒土湿,寒湿不化,中州气机成痞,观其腿与阴囊皆肿,则知非独在脾,而肾气已衰。
为疏:附子12g ,干姜12g ,红人参12g ,白术12g ,炙甘草10g。
时女儿宝华在侧,见方曰:“病人舌色红绛,齿挂血痕,为阴虚有热之反映。
今投大剂附子理中汤, 其与伤阴动血何?”余曰:“此人腹水如瓮,腿肿如象,而又阴囊积水不消,皆为水气蓄积。
水,津液也。
今津变为水,水聚成灾,必然失其润濡之常,因而出现阴虚有热之象。
吾用附子理中汤,温脾肾以燠土,燥令行而胜湿寒,天开云霁,气化得行,则亦何虑之有耶?”服药至7 剂,下利减至2 次,腹胀见消,尿量有增,坚持温药化气行水,转危为安而愈。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湿气大来,土之胜也,寒水受邪,肾病生焉。
所谓感邪而生病也。
”我认为这两句话,解释《金匮要略》的“肾著”的病理机制,则是天衣无缝,非常地恰当。
仲景用了一个“著”字,指出其邪为湿,湿性粘着,从脾而来。
《伤寒论》寒热并用法浅析
《伤寒论》寒热并用法浅析张志鹏;任存霞【摘要】《伤寒论》中灵活巧妙地运用寒热并用配伍方法,散寒之中配以清热,清热之中伍以温散,温清两法并投,为后世立下了寒热并用的典范,提供了宝贵的医学经验.“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寒病用热药,热病用寒药”也由此成为方剂配伍的指导原则.寒热并用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特点和调理阴阳、三因制宜、祛邪扶正的基本原则,是方剂配伍的精华之一.【期刊名称】《中国中医急症》【年(卷),期】2014(023)007【总页数】3页(P1296-1298)【关键词】寒热并用;伤寒论;治法;应用【作者】张志鹏;任存霞【作者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30;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22.2△通信作者寒热并用法有深厚的理论根源,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
《内经》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治热以寒、治寒以热”,《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提出“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辛散之”;“阳明之夏,治以辛温,佐以苦,以苦泄之,以苦下之”。
依据天地之气变化的不同,在复杂的疾病面前给出了详细具体的治疗方法,又曰“所谓寒温凉,反从其病也”。
这给后世应用寒热并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寒热并用,发展于《伤寒论》,东汉时期被誉为“方书之祖”的《伤寒论》多次应用了这种配伍方法,为后人应用此法提供了依据和模式,是寒热并用的肇基。
1.1 寒热并用法是《伤寒论》和法的具体应用所谓寒热并用法是指同时用温热、寒凉两类药性相反的药物进行施治的一种方法。
依仲景之旨,寒热即是升降;热则升,寒则降;热则散,寒则敛;寒热就是阴阳,用寒则助阴伤阳,用热则助阳伤阴,故寒热并用,以和为贵;既可以是同服一方,又可以内服外用。
前者寒热交杂,后者寒热各攻。
上热下寒证用,清上温下;表寒里热证用解表清里,寒热错杂用辛开苦降,和解少阳之法;反佐以寒热并用,引阳入阴;阴阳调和,以平为期,以和为贵。
《伤寒杂病论》治湿诸法浅述
《伤寒杂病论》治湿诸法浅述作者:杨豪来源:《科学与财富》2011年第03期[摘要] 本文浅述仲景治湿之法,充分体现了临床诊治疾病的要点,就是要查清病因,辨明病机,确切诊断,随证施法,合理用药。
分辩病机所在,采取相应的证治手段,去除湿邪,消除病因,使身体康复。
[关键词] 伤寒杂病论治湿大法十五法《伤寒杂病论》作为仲圣传书,医方鼻祖,其证因脉治无不为临证龟镜,仅如湿病之治,足见法门之要。
现就仲景治湿诸法作一浅述。
1.治湿十五法1.1发汗除湿法用于湿邪在表,“湿家身烦痛”、“病者一身尽痛,发热,日脯所剧者”、“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溢饮“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重痛”。
方用麻黄加术汤、麻杏薏甘汤、防己黄芪汤、大、小青龙汤。
以发汗解表除湿,“温令微汗出”。
1.2.催吐除湿法用于“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之“太阳中偈,身热身重而脉微弱”、“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此胸中有痰也”的胸中痰饮、寒痰证,分别以瓜蒂汤、瓜蒂散涌吐而治水湿痰饮。
1.3.攻下除湿法“伤寒十余日,……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也,但头微汗出者”的水热互结的结胸热实证。
”。
酒黄疸,“心中懊侬或热痛”,分别以大陷胸汤、栀子大黄汤,攻下逐水,利湿通便以除湿。
1.4.逐水除湿法此法用于饮邪过盛,体质不衰者,如悬饮治以十枣汤,留饮治以甘遂半夏汤,水饮内停之喘咳,治以泽漆汤等。
1.5.和解除湿法“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之生姜泻心汤证,“诸黄,腹痛而呕者,宜柴胡汤”。
分别以和胃降逆、除湿消痞和和胃理气、除湿退黄见效。
1.6.温阳除湿法水湿之邪常侵扰五脏,尤以肺脾肾为甚,盖以肺为器,脾为枢,肾为根。
因而治痰治水,根据偏胜而温肺、温脾、温肾以达到温阳除湿之目的。
如小青龙汤温肺化饮,赤丸、茯苓或盐汤健脾渗湿,理中丸温土运湿,金贵肾气丸温肾利水,益火之源等。
略论湿证及治法
略论湿证及治法蔡扬【摘要】We stated the origin, classification and features of dampness on the basis of NeiJing and the theories of doctors in dynasties, also summed up four kinds of therapeutic methods ancient doctors put forward to, in which different therapeutic methods were given according to locations of dampness, that is, dampness in upper energizer should be treated with dispersing Qi and resolving dampness; dampness in middle energizer should be treated with invigorating the spleen and eliminating dampness; dampness in lower energizer treated with clearing and draining dampness; dampness in four limbs treated with dispersing wind and eliminating dampness.%以<内经>和历代医家理论为依据,论述湿邪的起源、分类以及湿邪的特点,并总结前人提出的治湿四法,对湿邪因致病部位的不同而给予不同的治法,即湿在上焦,宜宣气化湿;湿在中焦,宜健脾燥湿;湿在下焦,宜清利湿邪;湿在四肢,宜疏风胜湿.【期刊名称】《西部中医药》【年(卷),期】2012(025)008【总页数】3页(P41-43)【关键词】湿邪;外感;内生;祛湿【作者】蔡扬【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6100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22.35湿为阴邪,乃六淫之一,可从外受,也可以内生。
温病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温病学重点知识点总结2.1.2. 3.1. 2.3. 4. 5. 6.1. 2. 3.4.5.1. 2. 3. 4.5.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
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然较之杂证,则有不同也。
名词解释:新感温病:简称“新感”,是指感受当令病邪实时而发的一类温病。
初起病变多在表,一般无里热证,发病以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苔薄白、脉浮数等卫表证候为主。
病情较伏邪温病轻,病程短。
伏邪温病:又称伏气温病,简称“伏邪”。
是指感邪后未实时发病,邪气伏藏,逾时而发的温病。
阴精不足的体质易患伏邪温病,即所谓:“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习称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病发初期即显现出一派里热证候,若无外感引发,一般无表证。
以高热、烦燥、口渴、尿赤、舌红等里热内郁证候为主要表现。
病情较重,病程较长。
分消走泄:是指针对病在上、中、下三焦气机郁滞、痰湿内阻的病机特点,用辛开苦泄之品宣展气机,清化三焦气分痰热或湿热的治疗方法,适用于邪留三焦,气化失司,所致痰热、湿浊阻遏的证候。
代表方如温胆汤加减,或以叶天士所说的杏、朴、苓之类为基本药。
暑厥:暑热炽盛时,适逢人体正气虚弱,尤期在小儿稚阴稚阳之体,暑热可直中心包而猝然神昏肢厥。
暑风:亦称“暑痫”,指暑热直入肝经而突发痉厥。
暑瘵:指暑热炽盛犯及肺,甚至损伤肺络,而骤然咯血、衄血、咳嗽气促。
伏暑:是夏季感受暑湿病邪,伏藏体内,发于热冬季节的急性热病。
其特点是初起即有高热、.心烦、口渴、脘痞、苔腻等暑湿郁蒸气分证,或为高热、烦躁、口干不甚渴饮、舌绛苔少等热炽营分见证。
大头瘟:是感受风热时毒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
其特点为初起见邪犯肺卫和热毒壅盛证候,临床常见憎寒壮热,头面或咽喉红肿热痛表现。
本病多发生于冬春两季。
杨志一:治湿十三法(值得借鉴学习)
杨志一:治湿十三法(值得借鉴学习)杨志一小白郎中 2019-06-13导读:杨志一先生是江西名医,为经方大家曹颖甫先生的得意门生,并一生致力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研究,善用六经辨治急慢性血吸虫病、传染性肝炎等病证,疗效卓著。
在本文中,杨先生从理论、适应症、用药、用方、方证对比等方面,给大家介绍了治疗湿邪的十三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作用。
特此推送,以飨读者。
湿为六淫之一。
湿邪为病,在临床上颇为多见,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体感受湿邪机会较多,如居处潮湿,汗出当风,淋雨涉水,感受雾露,以及过食肥腻生冷瓜果等,都可导致湿邪为患。
二是湿邪可兼挟其他病邪为患,如湿为阴邪,常与寒邪相挟而为寒湿;风为百病之长,湿与风合而为风湿;湿邪阻滞气机,气郁化热而为湿热;暑热天湿与暑相合而为暑湿等。
三是湿邪可侵犯人体多个部位,如湿邪侵犯肌表而成表湿证;湿邪侵犯脾胃等脏腑而成里湿证;湿邪流窜经络而成痹证;湿邪侵犯皮肤又可出现湿疹、疮毒等疾患。
四是湿邪重浊而缠绵,病难速已,病程较长,湿邪还可进一步发展为痰为饮为水等,因而相对而言,湿病就显得比较多。
湿证的临床表现是多方面的,由于湿邪具有重浊趋下,凝滞缠绵,污秽不洁等特点,我们可将其基本症状概括为以下十点。
1. 舌苔滑腻,或白或黄,脉缓,或濡或涩;2. 头身沉重,或头有紧束感、重压感,或关节疼痛而肿;3. 汗出不透,或齐颈而还,或齐腰而还;4. 肢体或面目浮肿,尤其多表现在下肢,或呈目下有卧蚕;5. 面色黄滞或暗滞,或有黄疸;6. 口不渴,或口渴而饮水不多,或喜热饮,喝水后反觉不舒;7. 胸闷,胃脘或腹部满闷,不思食或不知饥;8. 皮肤瘙痒有湿疹,或阴囊潮湿起疹,或有脚癣;9. 小便不利或混浊不清,有沉淀,或有淋浊白带;10. 大便溏软,不成形,解出不畅。
以上十点,当然不必悉具,只要见其中一、二症,或三、四症,便要考虑到湿邪的存在了。
治湿的方法很多,现根据文献资料、临床报导及个人体会,概括为以下十三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胃为市,无物不受,无物不入0,/若风、寒、暑、湿、燥一气偏胜,亦能伤脾损胃,观证用药者,宜详审焉0。
东恒以脾胃为中心,提出弦、洪、缓、涩、沉、细各种脉象,分析风、热、湿、燥、寒所伤,而举治疗方药。
如诊得弦脉,脾胃为风邪所伤甘草芍药汤、黄芪建中汤,或甘酸之剂皆可用之,如洪脉,脾胃为热邪所伤,则用三黄丸、泻黄散,调胃承气汤、或甘寒之剂皆可用之。
如诊得缓脉,为脾胃本经自病,湿邪所伤,则平胃散加白术、茯苓、五苓散,或除湿渗淡之剂,皆可用之。
涩脉,脾胃为燥热所伤,导功散加当归,四君子汤加熟地,或甘温、甘润之剂皆可用之。
诊得沉细脉,脾胃为寒邪所伤,用益黄散、养胃丸、理中丸、理中汤,如寒甚则加附子,甘温之剂皆可用之。
东恒据风、热、湿、燥、寒五邪所伤制定胃风汤、三黄丸、白术散、加减平胃散、散滞气汤、通幽汤、润肠丸、异气除燥汤、丁香茱萸汤、草豆叩丸、神圣复元汤等11方,目前仍为广泛应用于脾胃病,但须脉证合参,灵活应用,坚持以辨证论治为原则,李氏据理定法,依法定方,用方选药,条理井然,临证化裁加减,贵在变通。
7 强调调饮食,运寒温脾胃之为病,调养甚为重要,东恒指出/首先要调其饮食0,处方中不可用泽泻、猪苓、茯苓、灯心、琥珀、通草、木通、滑石之类,此药淡渗利水,易伤津液而损脾胃之精气。
脾胃病忌大咸,因咸能助火邪而耗肾水真阴,大辛辣味如蒜、韭、五辛、醋、官桂、干姜之类,对胃刺激性强,皆伤元气,胃阴伤则食纳减退,脾阳伤则不能输精运化。
认为服下发汗的升散药,或大泻下的沉降药,应先一天调理脾胃,次日腹空时服,服毕更宜将理十日,特别是服泻下药三日内,更应注意调整脾胃,不然对脾胃有损害,临床须从权施治,权衡应变而选药,或禁或忌,必须先牢四时的节气太过或不及,用药调饮食均不能违反这个规律。
如若5内经6/必先岁气,毋伐天和,是为至治0。
并叙摄养,认为/遇天气变更,风寒阴阳,宜预避之,大抵宜温暖,避风寒省活,少劳役为上0。
强调饮食有节,寒温适度,法于四时,起居有常,顺四时之气,以避寒暑,调摄精神,情志舒畅,远欲省言,不妄作劳,尤须注意勿伐胃气,妙在调养脾胃维护后天之本。
总之脾胃之为病,将理无不调其饮食,运其寒温。
结语李东恒他全面系统创立了脾胃学说自成一家,故后世称其是补过(脾胃)派创始人,为充实和发展祖国医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其补中益气汤之类,至今仍能有效地指导临床,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李氏学说也不是完美无缺,有一定的局限性,他偏重脾胃之阳,而忽视了脾胃之阴,因而治疗上就惯用辛燥升发的药物,直到后来叶天士指出/养胃阴0之法,对内伤脾胃病的治疗才比较全面,更臻于系统完善。
故读5脾胃论6应防偏执,以期达到/古为今用0的目的。
参考文献5脾胃论6注释.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6作者简介:林群莲,女,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中医胃肠内科临床工作。
(收稿日期:2004104116)=学术探讨>试论5伤寒论6和温病学对湿邪的论治任存霞摘 要:本文旨在概述阐明5伤寒论6和温病学对中医理论湿邪的论治,使对湿邪的症状、性质、治疗及治疗禁忌有更全面更系统的了解,以便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5伤寒论6 温病学P 湿邪中图分类号:R223 R25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914(2004)04-0010-02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海东路兴松小区12号楼4单元 010050湿邪致病是中医的独特理论。
湿有内外之分,外湿为六淫之一,内湿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
湿、痰、饮为一源三歧,中医认为,水液不化,聚而成湿,停而为痰,留而为饮,积而成水。
5伤寒论6侧重水饮的论治,温病学继承了5伤寒论6对湿邪的论治,并且结合了三焦辨证的理论,侧重于外湿的治疗,有所创新,现分述如下,以便使大家对湿邪的论治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1 5伤寒论6对湿邪的论治对湿邪所致症状有较全面论述:水湿内停,随气机升降,无处不到。
上犯于肺,是为咳喘;阻滞于胃,则为呕逆;上凌于心,则为心悸,或发奔豚;上干清阳,则头目眩晕,或为头痛;泛溢肌肤,则身重身痛,亦发水肿;蓄于中焦,则饮水多而心下悸;蓄于下焦,则溲不利而苦里急;停于胸胁,则引胁下疼;趋于大肠,则肠鸣下利。
水湿内停,可使阳气敷布失常,还可与它邪相结为患。
治疗水湿病5金匮要略6指出:/诸有水者,腰以下水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0在5伤寒论6中,治疗水湿病的方法亦较为详备,有温阳利水法、育阴利水法、辛开苦降法、散结逐水法、解表利水法等。
111 温阳利水法:此法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心、肾、脾、胃之阳气虚损所引起的水湿病。
温通心阳,化气行水,方选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温阳健脾,利水降冲,方选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温胃化饮,通阳利水,方选茯苓甘草汤;阳虚水泛,温肾阳,利水湿,方选真武汤。
#10#光明中医2004年第19卷第4期 CJGMTCM Aug.2004.Vol 19.4112 育阴利水法:素体阴虚,或久病阴耗,或误治阴伤,致使阴虚与水湿证互见者,用此法治疗。
治当滋阴润燥,清热利湿,方选猪苓汤。
113 辛开苦降法:本法为苦寒药与辛温药为主组方,湿热蕴结中焦,气滞湿阻,清降邪热,温通化湿,可根据情况分别选用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等。
114 散结逐水法:水饮结聚,病势较重,或邪与水湿互结,采用散结逐水法,水与热结,方选大陷胸丸;水与寒结,方选三物白散;水饮泛溢,攻逐方选十枣汤。
115 解表利水法:太阳伤寒证,兼里停水饮证,方选小青龙汤;若水饮内停,表邪不解者,方选五苓散;表邪不解,湿热蕴结于里,方选麻黄连赤小豆汤。
此外,5伤寒论6对湿与热交结,也有专门的论述,/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0治疗皆选苦寒药,寒能清热,苦能燥湿,方有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
综上所述,5伤寒论6治疗水湿有如下特点:(1)重视调畅气机:论中通阳化气、通调三焦、辛开苦降法,皆为调理气机而设。
概气机通畅,水湿则化。
(2)给湿邪以出路:或用发汗之品,或用淡渗利湿之品,或用攻下之品,使湿邪从大、小便、汗而解。
(3)治疗湿邪,始终不忘顾护脾胃;扶正方中,常配伍白术、甘草等益气健脾之品;祛邪方中,常以大枣、白粥为饮,且言明中病即止,以免损伤胃气。
2 温病学对湿邪的论治温病学不仅继承了5伤寒论6对湿邪的辨治,而且结合了三焦辨证理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尤其擅长外湿的治疗。
211 初起,卫气同病,湿邪便盛:以芳香之品,透表里之湿,遵循/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0[1]的原则,代表方如藿朴夏苓汤。
212 邪在中焦,应视热之多少,分别治之:湿多热少者,宜以苦温开泄为主有雷氏芳香化浊法(5时病论6),重在温运化湿。
湿浊久困,易/湿多热少则蒙上流下0,蒙上则先予芳香开窍,流下则继进淡渗除湿之品。
湿热并重者,宜苦辛开降,代表方如王氏连朴饮。
热重于湿者,宜辛寒清泄胃热,苦燥兼化脾湿,方选白虎加苍术汤。
213 湿邪注下,泌别失司,则以淡渗利湿为治:湿邪在下,就近给邪以出路,使湿随小便而解。
温病学论治湿邪如下特点(1)精于三焦辨证,若湿阻上焦者[2],用开肺气,佐淡渗,通膀胱,若脾阳不运,湿滞中焦者,用术、朴、姜、半之属,以温运之,以苓、泽、腹皮、滑石等渗泄之。
其用药总以苦辛寒治湿热,以苦辛温治寒湿,概以淡渗佐之。
认识到湿邪弥漫,选方均有开上、畅中、渗下作用。
(2)论治湿邪,不仅重视脾胃,而且重视肺,何廉臣认为[3]肺主一身之气,肺气化则脾湿自化,即有兼邪,亦与之俱化。
(3)辨别寒热而治,随时注意转化。
(4)对湿邪的治疗,提出了禁忌。
湿温初起,一是忌妄汗,二是忌妄下,三是忌用滋润。
参考文献1 吴鞠通1温病条辨1第1版1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32 叶天士1临证指南医案1第1版1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 何廉臣1重订广温热论1湿火之论治1第1版1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4 彭胜权,等1岭南温病理论与临床应用的系列研究[J]1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9):59~615 彭胜权1岭南湿病研究与临床[M ]1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11作者简介:任存霞,1972年生,女,内蒙古医学院中医专业2002届研究生。
(收稿日期:2004103116)=学术探讨>推拿手法要领述要王绪前关键词:推拿手法P 操作要领中图分类号:R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914(2004)04-0011-02湖北中医学院 430061推拿手法要领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对于手法的应用,一般要求能熟练、灵活、轻快、柔和、均匀、持久、有力、有效,恰到好处,并能通过手法的作用由皮肤,肌肉深透到体内,切实达到手到病除,这就要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既要保持动作的连贯性,力量的持久性,时间的连续性,作用的有效性,使被治疗的部位能产生感应,使被治疗的疾病能通过局部的作用达到治疗的效果,还要使病人易于接受手法治疗。
手法要领不对,或操作不规范,既达不到治疗效果,也会给病人造成心理负担,身体不适。
手法不对还会给病人造成不良反应,甚至恶果。
所谓/手到病除0说的就是施术的技巧,操作的水平。
我认为应用推拿手法预防和治疗疾病,应注意的操作要领是:1 由近及远一般推拿时,就是以心脏为中心,离心脏近的部位为近端,反之为远端,例如大腿和小腿,大腿离心脏部位较小腿近,那么大腿即为近端,小腿即为远端。
推拿治疗时手法操作宜从近端到远端,如从上肢肩臂到肘、腕部,从大腿到小腿、足部等。
因为动脉血液是由心脏流向远端的,如此推拿则顺应动脉血的流动,顺应神经的走向,促进血液的运行,改善组织的供氧,有利于舒展筋脉,起到舒筋活络,活血化瘀的作用。
现有些杂志报道所说与之相反,我个人以为按由远及近的手法操作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甚至会加重病情。
我曾经治疗一跌打损伤患者,前医因手法施用不当,致瘀血加重,其主要是因为只在局部#11#光明中医2004年第19卷第4期 CJGMTCM Aug.2004.Vol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