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教学中的预设诱导

合集下载

翻译教学中的预设诱导

翻译教学中的预设诱导

上海翻译Shanghai Journal of T ranslators 2009N o.4[收稿日期]2009-06-09[作者简介]郭英珍,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副译审、硕士生导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语用学、翻译理论与实践。

翻译教学中的预设诱导*郭英珍(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新乡453007)[摘要]本文将翻译活动中预设的特征与译者主观能动性的思维动因结合起来,通过课堂翻译实例,阐述如何诱导学生理解预设触发语,并从语义预设、语用预设等角度理解源语,然后用直译法翻译保留共有预设信息,用替代法转换已知预设信息,用意译法增添未知预设信息,来探讨翻译教学实践中的理论化途径。

翻译中的难题,有时若从预设解析入手,则能使译文达到语用等效的目的。

[关键词]预设;诱导;思维特征;预设触发语[中图分类号]H 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358(2009)04-0046-051 引言预设(presuppositi o n),一种潜在的已知信息,是交际双方共同认可的背景知识。

在交际过程中,预设表现为一种推理关系。

由于思维方式不同,一种语言中存在的预设信息有时并不存在于另一种语言中。

译者应根据不同情况增添必要的预设信息,以满足目的语读者的需要。

在翻译中对预设理解的正确与否将影响到译者对整个语篇的把握与翻译。

多年的翻译实践,使笔者认识到翻译中遇到的棘手难题,若从预设入手,则能达到语用等效的目的。

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将各种形态的预设思维训练与翻译实践结合起来,则 有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认知关联性思维,使他们准确把握源语的前提信息,透彻理解原文,以便对翻译过程中选词择句的心理机制和认知思维形态有明确的理性认识。

(曾利沙,2006:180)通过预设思维诱导,使学生认识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具有主观能动性,而这种主观能动性具有思维动因,对译文准确表达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将翻译活动中预设的特征与译者主观能动性的思维动因结合起来,通过课堂翻译实例,阐述如何诱导学生从语义预设、语用预设等角度理解源语,然后用直译法翻译保留共有预设信息,用替代法转换已知预设信息,用意译法增添未知预设信息,来探讨翻译教学实践中的理论化途径。

刍议英汉翻译中的语用预设

刍议英汉翻译中的语用预设

刍议英汉翻译中的语用预设摘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发挥主观能动性,透视语言使用的思维特征,正确认识预设的思维,置原作者和读者的预设于自己的预设框架之下,试图实现视域的融合,传达出原语的真实含义。

本文主要对英汉翻译中的语用预设进行探讨。

关键词:英汉翻译语用预设思维预设是语句的基础,所以它必须是真的,否则语句就会不合逻辑、不能被别人接受。

我们可以否定一个语句,但是不能否认语句的预设。

预设不是字面之义,而是字里之义。

一个语句的预设需要通过具体的语境,从该语句本身推导出来。

如果说语义预设是使一个语句具有真值性的条件,语用预设就是在交际过程中使一个语句具有恰当性的条件。

一个语句或话语的语用预设就是保证该语句具有恰当性。

所谓“恰当性”,是指语句在当时的交际环境中是合适的、恰当的。

1语用预设概述所谓语用预设,是说话语境中所包含的使话语形式得以成立有效的条件。

说话语境有说话的具体情景,包括说话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语境也有涵盖说话环境的说话的社会文化背景,包括说话的社会文化事件、社会思潮和观念、文化心理心态以及各种社会文化组织。

说话语境是客观存在,它向话语形式提供什么条件是语境与话语特定形式相联系后由话语形式触发的。

预设的语用分析,在真值以外还必须在语言意义的分析中引入一个“恰当性”概念。

恰当性概念使语句跟语境发生联系,语句的恰当性通过类型的交际准则制定出来的。

2语用预设在翻译中的作用预设在翻译中的作用首先体现在文本意义的传递上。

译界也一直认为,翻译是在译语中用最近似的自然对等的表达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在意义,其次在风格。

但意义却是纷繁复杂,需要译者运用合理的思维在相关的语境中进行推理才能获得合适的意义。

有时同一字眼所表达的意思在不同语境下大相径庭。

这就要求译者在理解翻译文本时,不应固执地坚持在以往实践中所形成的预设,而应将之置于作者的视域之下,将语境因素纳入考虑的范围,分析语言的内涵与外延,最终扩展自己的预设,形成合理的译文。

培养高中学生翻译能力的教学方法

培养高中学生翻译能力的教学方法

培养高中学生翻译能力的教学方法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翻译作为一项重要的语言技能日益受到重视。

培养高中学生的翻译能力,不仅有助于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还能够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然而,如何有效地教授翻译技巧成为了一个亟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几种培养高中学生翻译能力的教学方法。

一、引导学生阅读大量优秀文献作为翻译的基本功,语言素材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高质量的英文原著小说、文章、诗歌等作为教材,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通过阅读,学生能够提高对原文的理解能力,积累词汇和语法知识,并培养对不同文化背景的理解。

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模仿作者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境意识在进行翻译活动时,学生需要具备敏锐的语感和良好的语境意识。

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听说训练和语言操练来提高他们的语感。

同时,通过设置各种情景和语境,让学生了解不同翻译场景下的语言表达方式,并指导他们合理选择翻译策略和技巧。

三、开展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技能,还涉及到文化、社会和历史等多个层面。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

通过与同学的交流和互动,学生能够深入探讨翻译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并共同寻找解决方法。

角色扮演活动则可以锻炼学生在真实情境下的翻译能力,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和自信心。

四、多样化的评估方式为了全面评价学生的翻译能力,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评估方式。

除了传统的书面测试外,还可以设置口头演讲、项目展示和小组合作等形式的评估任务。

通过这些任务,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翻译能力,并接受更加全面的评估和反馈。

五、开设翻译实践课程在高中教育中,可以适当地开设翻译实践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通过翻译实践,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提高他们的翻译技能和应对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各种翻译任务,如新闻翻译、实用文翻译、口译演练等,以培养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

浅谈英语课堂中的预设与生成

浅谈英语课堂中的预设与生成

浅谈英语课堂中的预设与生成
在英语课堂中,预设和生成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预设是指学生和教师在课堂开始前已经有的关于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学习方式的期望和假设。

生成则是指在课堂中,通过课堂活动和讨论所产生的新的学习内容、认识和思考方式。

预设和生成在英语教学中互相影响。

教师的预设会影响他们的教学策略,而学生的预设则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效果。

因此,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预设,以便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来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

在课堂中,教师通过提问、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形成新的知识和思考方式,这些新的知识和思考方式就是通过生成产生的。

同时,学生也会通过讨论、问答、解决问题等方式来产生新的认识和思考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思考方式,鼓励他们自主思考,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在总体上,教师需要通过课堂活动来平衡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即在满足学生预设的同时,也能够产生新的认识和思考方式。

这样可以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和学习效果。

英汉翻译中的语用预设探究

英汉翻译中的语用预设探究

话 就是 预设 了我们 附近有个 门存在 , 在 的状 态是 开着 门现 的, 你也知道我让你关 的是 哪个 门 , 你也有能力胜任这 个工 作 , , 的“ 否则 我 命令 ” 就毫 无意 义。恰 当性 概念使 语句 跟 语 境发生联 系 , 语句的恰 当性通 过类型 的交 际准则制 定出
peu psin 和语用预设 ( rg a cpeu p io ) rspoio ) t pam t rsp o t n 。 i s i

进 了一步 , 涉及说话人及 听话人 。但具体如果理解 预设 , 人 们的观点还有分歧 。语 言是 文化 的组成部 分 , 它受 着文 化
的影响和制约 , 翻译过程 中 , 者对某段文字理 解 的正确 在 译
人心 目中, 只有 对真正 感兴趣 的 情况才 会去 s d , 且准 t y而 u 备为之付 出时间 、 精力等 。所 以 We1 m k td ft aeas y0 给 1 u i 人 的印象是说话人真 的会去研 究 ( 事的可能 性 ) 而且往 某 , 往会给 一个 基 本肯 定 的答 复。要 是你 回答 外 方说 WeU m k t yo i 可是过 了一个 星期没有答复 , a eas d ft u , 对方会认为 你不守信用 。 再 比如 , 一个人对 某人说 了许多话 , 或反复重复一个 意 思, 对方也许会说 :ht l 1w n t ha. T a ̄a ato er如果译成 “ l 这就 是 我想 听到的全部 ” 那原话 的语气—— 即语用 目的— —根 , 本没有译 出来 。这样 的汉译会使人认为对方很满意此人说
置原作者和读者的预设 于 自己的预设框 架之 下 , 图实现视域的融合 , 达 出原语 的真 实含 义。本 文主要 分析 英 试 传

JSP课程中翻译预设诱导教学法的探研

JSP课程中翻译预设诱导教学法的探研
第9 第3 卷 期
20 l0 8月 年
广 东 交 通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0 U R N A L O F G U A N G O N G O M M U N I A T1 N S Po L D C C 0 YT EC H N I C
VlI O. 0. N 3 9
Ba e n J P Le s n s do S so
M O — u Le q n
( a g o gCo Gu n d n mmu iain oye h i, a g h u5 6 0 Chn ) n c t sP ltc nc Gu n z o 0 5 , ia o 1
关 键 词 :J P S ;翻 译 ; 预设 ;思 维 中 图 分 类 号 :G 1 72 文 献 标 识 码 :A
Re e r h o s a c n a Gui o Pr s de t e upp0 ii n Thi n n Tr nsa i n st0 nki g i a l to
摘 要 :语 法 是 语 运 用 实 践 中 语 言 符 号 之 间 的结 构 规 律 的 总 结 。没 有 语 法 ,语 言 就 是 一 盘 杂 乱 而毫 无章 法 的 散 沙 , 因此 语 法 教 学 也 成 了 J P 言 教 学 中 的一 个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义 中 将 翻 译 活 动 中 预设 的 特 征 主 观 能 S语

造 J P语 言 的学 习环 境 ,因此 在 缺 乏 感悟 语 言 环 S 境 的条 件 下 ,只有 让 学 生把 J P语 言 中 的预 设 与 S 母语 系统 的语 法 结构 联 系起 来 ,才 能 把握 住 J P S 语 言 的基 本 结 构 , 才 能 提 高 J P语 言 的 学 习 效 S 率 ,才 能 自如地 运用 J P 行 程序 编写 。 S进

谈英语教学中的口语诱导策略

谈英语教学中的口语诱导策略

谈英语教学中的口语诱导策略口语诱导策略是为了提高学生英语口语和综合学习的能力而提出的一个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它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开展复述课文、分析含义、拓展延伸等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开口说英语。

教师在其中起的是助学者作用,提出一些可供学生讨论和表达的思路,培养学生说的兴趣,拓展学生说的范围和说的能力,最后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目标。

一利用诱导方法实现教学目标1.学生口语兴趣的培养新课改精神要求我们以学生为本,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具有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和生活实际交际能力。

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要把“学以致用”作为外语教学的培养目标。

因此,课堂教学设计要紧密关注学生口语能力培养,激发其认知需要和学习兴趣,教师不但要大量创设语言环境,而且要多做口语表达的诱导。

诱导的方式方法要进行不断的探究、变化、创新。

可供展开说的内容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并能引发学生回忆、联想、预测甚至理解即将学习的内容。

例如,教学《Jobs People Do》之前,教师可大范围地提出一些思考性问题进行诱导。

How many jobs do people do in the world? 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with their jobs? What job do you like to do in the future? 当学生反应热烈时,再列出图表继续诱导学生表述。

学生在谈及有关职业的话题时,实际上已经大量触及了课文内容,并且面更广。

教师对稍偏一点的内容可稍作点拨,如Mechanic is a man whose job is to repair cars, vans, minibuses and so on. 因为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在口语活动中增强了用英语表达的欲望。

有些课文要点已经在口语表达时贯彻其中,在真正落实课文内容时已无难点可言,学生感受到一种成功的满足,这正是口语诱导策略在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翻译中的语用预设与读者接受

翻译中的语用预设与读者接受

翻译中的语用预设与读者接受作为语言学领域的一种复杂现象,语用预设在话语理解和会话交流中有着重要的价值。

翻译过程中,受中西方文化、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等多方面差异的影响,预设信息往往不能被交际双方所共享。

为了使读者明白说话者做出的语用预设并更好地理解其说话意图,译者可根据读者群体的不同采用直译、直译加注解、意译和省译等翻译技巧,最终使交际顺利进行。

标签:语用预设读者接受翻译技巧一、引言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在说话时有意省略掉一些信息,因为他们假定这些信息交际双方已经知晓,至少听话者能够根据上下文推断出来。

如当谈及“今天就不用麻烦你了,晚上让老王去接小刘”时,说话者便默认老王和小刘的客观存在,而且听话者清楚老王和小刘分别所指何人,这些便是该句的预设。

尽管预设属于一种语言现象,但对其研究最早见于哲学家对推理和推理表达的争论。

1892年,德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弗雷格(Gottlob Frege)首次提出“预设”这一术语,20世纪50年代,英国语言学家斯特劳森(Strawson)发展了弗雷格这一思想,将此类现象看作是语言中一种特殊的推理关系。

他指出,自然语句中任何一个有意义的语句都能推导出一个背景假设(预设),该预设可表现为另一个语句(魏在江,2002)。

自此,预设进入了语言学的研究范围,成为了语言学特别是语用学研究的焦点。

根据研究视角的不同,预设分为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两大类。

前者侧重从静态、逻辑的角度来分析句子的真值问题,故仅仅与语句本身的真假相关,而后者则将语境纳入考虑范围之中(蔡平,2007)。

实际生活中,人们几乎都在一定的语境下交流,并且倾向于使用简洁的语句表达最多的含义。

因此,如果某些信息交际双方都已清楚,那么在交流中就无需加以说明,否则会造成信息的冗余。

翻译过程中,受中西方文化、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等多方面差异的影响,预设信息往往不能被说话者和读者所共享,这就要求译者在结合当时说话者意图和读者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适当将预设信息表达出来,以保证交流的正常进行。

现代汉语预设触发语研究

现代汉语预设触发语研究

一综述1.1 关于预设预设(presupposition),又译做“前提”“先设”,是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预设最初是在语言哲学领域内进行研究的,预设概念的提出源于哲学家对所指(reference)和所指词语(referring expressions)性质的争论。

1892年德国哲学家弗雷格(Gottlob Frege)在《论涵义和指称》(On Sense and Nominatum,也有人译做《意义与所指》)一文中首先使用预设概念来解释一些语义中的逻辑现象。

弗雷格认为:“无论断言的是什么,一个理所当然的前提是:被使用的专名,简单的或复合的,具有指称”,“名称‘开普勒’指示某人这个前提既是‘开普勒悲惨地死去’这个断言的前提,也是其否定的前提”(参见涂纪亮1988:14、15)。

之后,罗素(Bertrand Russell)、斯特劳森(Peter F.Strawson)、唐奈兰(Keith S.Donnellan)等语言哲学家围绕“所指”问题又进一步研究探讨了预设问题(同上:67—143)。

20世纪60年代语言学领域开始引入预设概念,并且伴随着生成语义学的发展,1969—1976年间,预设研究出现一个高潮。

语言学家先是在逻辑语义学领域内研究预设,把预设看成是两个命题间的真值条件关系;后来语言学家又发现预设与语境关系紧密,因而又从语用学方面去研究预设。

现在,很多学者又从认知、关联、篇章学、交际等角度探讨预设问题。

关于预设的定义、范围,语言学家尚未达成共识。

一般说来,预设的内容不外以下几个方面:①真值条件;②交际双方的共有知识;③言语行为的适宜条件。

因为我们所要讨论的预设触发语与语句紧密相关,为研究方便,我们对预设做如下界定:预设是通过语句反映出来的言语背景,是发话人作为受话人的已知信息在语句中进行附带陈述的背景部分,是认知语境的一部分。

它不包括交际双方的共有知识、言语行为的适宜条件等研究内容,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狭义预设。

英语翻译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英语翻译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英语翻译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英语翻译课堂教学活动时,可以考虑以下元素:
实际翻译练习:提供学生实际的翻译任务,可以是短文、文章、广告或简单的对话。

这有助于他们将翻译理论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对比分析:要求学生比较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特别是在语法结构、词汇用法和表达方式上。

这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

团队合作翻译:设计小组翻译项目,鼓励学生共同合作完成翻译任务。

这有助于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模拟翻译场景:模拟真实的翻译场景,如会议、新闻发布会或商务谈判。

这样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在真实环境中应对挑战的能力。

专业术语学习:引入特定领域的专业术语,例如医学、法律或技术领域,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相关术语的正确翻译。

反馈和讨论:提供详细的反馈,帮助学生了解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课堂讨论,分享不同的翻译策略。

多媒体资源利用:利用多媒体资源,如音频、视频片段,进行口译或笔译训练,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翻译任务。

跨文化沟通:强调跨文化沟通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在翻译中考虑文化因素的必要性,以及如何避免文化误解。

个性化学习:根据学生的水平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翻译练习,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当的难度水平上进行学习。

案例分析:分析真实的翻译案例,让学生了解专业翻译领域的实际应用,并学习从其他翻译者的经验中汲取教训。

这些活动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翻译技能,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语用预设理论指导下的翻译过程中对原文的“理解”

语用预设理论指导下的翻译过程中对原文的“理解”

语用预设理论指导下的翻译过程中对原文的“理解”摘要:语用预设理论最早由彼得·福西特(peter fawcett)引入翻译领域,强调语用预设对翻译的指导作用。

在翻译实践中对原文的理解是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本文试将语用预设定义为共同知识来指导翻译过程中对原文的理解。

关键词:语用预设,翻译过程;共同知识;理解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8-0-01一、引论预设是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在翻译实践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语用预设可以引导译者更加彻底和全面地了解原文内容和背景。

语用预设因民族语言文化不同而存在差异。

因此,译者如果熟知源语和译语语用预设的异同,会有助于正确理解原文。

只有在作者和读者共享预设信息时,话语意义才能被顺利传递。

翻译过程(process of translation)是指正确理解原文并且创造性的将原文意思完整的用另一种语言再现的过程。

英国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认为翻译过程分为理解(understanding)和表达(formulation)。

理解是翻译的基础和前提,是保证翻译质量的首要条件。

翻译中的理解应以忠实地表达原作的意义并尽可能再现原作的意图和风格为目的。

在阅读理解原文时,译者要理解原文的意图;原文的语言特点、形式、意义与风格;原文中的文化因素以及原文的读者。

本文运用语用预设理论作为指导,针对“理解”这一步骤进行分析。

二、对原文意图的理解在翻译实践活动中,译者根据作者的创作背景和意图来揣测原文的意思。

如何最大限度的贴近原作的意思是每个译员的不懈追求。

原文的作者与其作品有着密切的关系,原文的意图也就是作者创作的目的。

作品既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写照,通常情况下,作者是根据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对周围社会的一种看法和寄托,虚拟在自身的作品当中。

可以说,作品中的主人公,或多或少的流露这作者本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JSP课程中翻译预设诱导教学法的探研

JSP课程中翻译预设诱导教学法的探研

JSP课程中翻译预设诱导教学法的探研莫乐群【摘要】语法是语言运用实践中语言符号之间的结构规律的总结.没有语法,语言就是一盘杂乱而毫无章法的散沙,因此语法教学也成了JSP语言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中将翻译活动中预设的特征与主观能动性的思维动因结合起来,并引入计算机学科中的JSP课程语法教学中,使得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JSP语言过程中具有主观能动性,而这种主观能动性具有思维动因,对快速掌握JSP语言能够起到重要作用.【期刊名称】《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09)003【总页数】3页(P77-79)【关键词】JSP;翻译;预设;思维【作者】莫乐群【作者单位】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6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712预设(presupposition),一种隐含的默认信息,是交互双方共同认可的背景知识。

在交互过程中,预设表现为一种推理关系。

由于逻辑表达方式的不同,一种语言中存在的预设信息很多时候并不存在于另一种语言中。

从语言学习与使用过程来看,学习者学习母语时,处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不必学习语法即可领悟母语中的预设,从而获得运用母语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

因为学生在学习JSP语言前早已掌握了母语,并且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同时也几乎不会创造JSP语言的学习环境,因此在缺乏感悟语言环境的条件下,只有让学生把JSP语言中的预设与母语系统的语法结构联系起来,才能把握住JSP语言的基本结构,才能提高JSP语言的学习效率,才能自如地运用JSP进行程序编写。

1 JSP语言教学中的诱导JSP语言是一门工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要掌握工具的各种功能与用法,更重要的是在开发系统的过程中要懂得运用工具的不同功能来解决实际的问题。

因此,我们教学目标很明确,即让学生依靠他们所掌握JSP语言来解决实际问题。

传统的教学方法分为两种方式,一种为语言教学法,它认为学生刚刚接触计算机语言时,对一切都很陌生、很好奇,通常首先会让学生接触几个有代表性的程序,从程序的构成,基本特点上给予讲解,使学生对所学的这门课程有一个总体的认识,然后再讲解数据类型、运算符、各种语句的用法等知识,但这样只可能使学生了解很多关于程序的基本知识,却难以掌握其中的精髓。

学记原文及翻译注音

学记原文及翻译注音

学记原⽂及翻译注⾳ 《学记》,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戴礼记》)中的⼀篇,写作于战国晚期。

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的学⽣乐正克。

以下是⼩编整理的学记原⽂及翻译注⾳,欢迎阅读。

原⽂ 发虑宪,求善良,⾜以謏(xǐao,⼩有声⾳)闻,不⾜以动众;就贤体远,⾜以动众,未⾜以化(教化)民。

君⼦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不琢,不成器;⼈不学,不知道(‘道’:古今异义,指儒家之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兑(yuè“说”)命》⽈:“念终始典于学。

”其此之谓乎! 虽有佳肴,弗⾷不知其旨也;虽有⾄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教然后知困(困惑)。

知不⾜然后能⾃反也,知困然后能⾃强也。

故⽈:教学相长(促进)也。

《兑命》⽈:“学学半。

”(前⼀个“学”字⾳xiào,本字读作“斅”,意思是教育别⼈,后⼀个“学”字⾳xué,意思是向别⼈学习。

)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xiáng),术(suì)有序,国有学。

⽐年(隔⼀年)⼊学,中年考校。

⼀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成。

九年知类通达,强⽴(坚强的意志)⽽不反,谓之⼤成。

夫然后⾜以化民易俗,近者说(yuè“悦”)服⽽远者怀(向往)之,此⼤学之道也。

《记》⽈:“蛾(“蚁”)⼦时术之。

”其此之谓乎! ⼤学始教,⽪弁(biàn)祭菜,⽰敬道也。

《宵雅》肄(yì)三,官其始也。

⼊学⿎箧(qiè),孙(以逊顺之⼼)其业也。

夏楚(夏jiǎ圆和楚⽅,⼀种教杖)⼆物,收其威也。

未⼘禘(dì)不视学,游其志也。

时观⽽弗语,存其⼼也。

幼者听⽽弗问,学不躐(liè同后⽂“陵”,超越)等也。

此七者,教之⼤伦(纲要)也。

《记》⽈:“凡学,官先事,⼠先志。

”其此之谓乎! ⼤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生成:学生反应,及时调整教学
生成是教学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按照预设进行, 还需要时刻学生的反应和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生成的过程 中,教师需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学生的情感和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
同时,教师还需要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及时 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使教学更加适应学生的需求和发展。
感谢观看
二、动态的生成——精彩的课堂
“生成”是相对于“预设”而言的,是师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相互交流、 启发、调整、发展而形成的。“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 的提高。
1、动态的生成——随机应变
在英语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突发情况,如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与学生 不配合。这时教师就要随机应变及时调整教学环节以适应学生的需要。一次我在 教“there be”句型时,突然下大雨了。我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资源。
1、生成教学目标的意义
(1)增强教学的动态性。生成教学目标能够使教学更加具有动态性,根据 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和内容,使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 求。
(2)提高教学的生成性。生成教学目标能够促进教学的生成性,使教学在 实现预设目标的同时,还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生成新的教学目标和内 容,使教学更加具有拓展性和开放性。
结论:预设与生成对教学的重要 性
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是密切相关的。预设是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它为教学提 供了框架和路径;而生成则是教学的灵活性和创新性,它为教学增添了活力和智 慧。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重预设和生成的平衡和相互促进,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 果。
教师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进行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应和需求,及时调 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未来的教育趋势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和全面发展, 因此教师需要更加注重预设与生成的结合,以培养更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 生。

关于语用预设翻译浅析

关于语用预设翻译浅析

关于语用预设翻译浅析论文摘要:大部分语用预设与社会文化相关,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点,不易被目标语文化的人接受,因而在翻译时应格外谨慎。

本文探讨了语用预设的特点,并就如何恰当翻译语用预设提出了五个方法:加注、简略化、语境化、转换法和直译。

一、引言翻译是译者对原作的再创造过程。

源语作者与读者拥有共同的社会文化基础,因而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会预设许多的文化常识,并“理所当然”地认为读者能够自然推理并理解。

但这却给来自不同文化的目标语读者造成了不少理解上的困难,文化差异造成了理解上难以跨越的鸿沟。

翻译时尤应谨慎处理这些文化负载浓厚的语用预设,好的翻译通过对原作的巧妙再创造,让目标语读者自然轻松地理解其中的“不言而喻”,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本文基于语用预设的特点就如何恰当翻译语用预设提出了几点方法,以期有所帮助。

二、语用预设预设一般分为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两种。

语义预设建立在真值条件基础上,绝大部分是由语言本身所引起的。

如“John’s brother is ill.”无论这话真实与否,前提“John has a brother”一直存在,此预设由属格“’s”而来。

Leech曾列举了包括属格在内13种语义预设语言因素。

可见语义预设是语句命题本身所拥有的一种意义,是静态的,抽象的。

但在具体的话语交际中,语句总是与具体使用相联系,处于一定的语境中,因此从单纯的语义角度来研究预设显然是不够的,有必要从语言使用的角度来研究预设,这就构成了预设的语用研究。

语用预设是指“那些对语境敏感的,与说话人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前提关系”。

比较语义预设,语用预设受语境的影响,是动态的,具体的。

语用预设一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语用预设是说话人对语境所作的设想。

说话人对自然语言环境有他自己的理解,有一些设想,并基于这些设想展开话语交际,语用预设是话语产生的背景信息。

语用预设是一个言语行为的必要条件。

说话人在实施言语行为时预设了那些能使此言语行为恰当实施的必要条件。

翻译中对语用预设的阐释

翻译中对语用预设的阐释

翻译中对语用预设的阐释作者:栾颖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2年第7期(黑河学院英语系,黑龙江黑河164300)摘要:在现实世界言语交际过程中,文化预设的作用不言自明,文化的差异性加剧了翻译的难度。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能否正确理解原语中文化预设信息,对能否进行有效的交流十分必要。

而正确理解语境预设,译者利用语境所提供的线索合理进行话语转换,才能使得交际顺畅进行。

本文从文化预设和语境预设两方面来探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

关键词:翻译;语用预设;文化预设;语境预设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7-0138-02语言研究者一般认为:一方面,预设拥有语言的语义方面特征,受制于句子的词汇与结构,另一方面,预设是涉及到说话者行为的语用方面,是由语境下言语决定的。

实际上,预设与语用密切相关,它对语境的依赖性很大,即预设含义的推理必须考虑说话人、环境、听话人等背景知识。

也正因如此,预设的语用功能才突显出来,变得越来越重要。

语用预设则不同,它不满足于抽象地、静态地在命题的层面谈论预设,而试图在某一个具体的交际环境中,研究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需要怎么样的预设以保证交际顺利地进行。

因此,本文将从语用预设的角度来看待一些翻译现象,并加以处理。

纵观语用预设的不同分类,笔者从以下两个方面来阐述:一方面是文化预设,另一方面是语境预设。

奈达指出:“文化预设是指在一定社会中被人们所共识,但以潜在的假设形式存在的信条和理念。

这种潜在形式为生活在同一社会的群体所接受与共享。

”文化为一个团体、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所共享。

不同国家的人们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倘若交际的主体对交际方的文化背景知识知之甚少,不了解该文化信息,输入的文化信息在已有的文化信息库中找不到对应,那么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完全有可能造成交际失败,影响到交际的实际效果。

文化预设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价值。

浅谈英语课堂中的预设与生成

浅谈英语课堂中的预设与生成

江苏省张家港市沙洲中学樊卓一、以预设为前提,提高生成的质量预设是在教学活动实施前,教师对课堂的教学过程和所要达到的目标进行预测或者假设,体现了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展示了教师与作者思想的交流,融入了教师对文本情感的升华,是教师实施整个教学的基础,从以下三个层面来提高生成的质量和水平。

(一)从教师自身来讲首先,作为教师要深刻领会新课标理念,更新知识结构,发展专业能力和知识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掌握“任务型”教学途径,了解并积极贯彻形成性评价方式,提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不断有效地开发多样性资源。

其次,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深度,做到备课充分认真。

同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质,可以在预设时将他们感兴趣的话题纳入其中。

(二)从教材角度来讲牛津版教材单词量比以前的版本多很多,而且难度也加大了,同时,文本的内容多与现实紧密联系,因而富有时代性、科学性、纵深性和思想性。

那么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的需要,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

具体而言,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删减,以使教材的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和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当然也可以对教材中不太适合的内容或活动进行替换。

例如task 中的听力过难,会酌情删除一部分。

或project中,由于操作的空间、道具等方方面面的原因可替换掉。

(三)从教学方面来讲教师不仅要深入教材,还要采用多种教学模式,进行预设,防止教师的预设产生低级的生成或者无法达到教师心目中的生成。

教师不能只限于自己的教,学生不能只限于个人的学,而是进行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教与学。

二、以生成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开放性、可变性生成,就是课堂教学活动中,通常是指学生进入教师的预设情景之后,由于教学的双向互动、学生的不同经历和生活体验以及他们对情境的不同理解产生碰撞而随机出现的反馈信息,是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有价值、有创见的问题与想法为契机,及时调整或改变预定计划,遵循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展开教学而获得成功,是一种心与心的对话,情感与情感的碰撞。

预设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相关性

预设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相关性

预设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相关性在国际化的今天,翻译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际化事务对翻译人员尤其是精通不同专业的翻译人才需求日益增强。

为适应社会需求,中国各大高校陆续将英语翻译课设为必修或者选修课程,以便培养适合各专业的翻译人才。

穆雷在《中国翻译教学研究》的最终成果简介中指出,翻译能力是学生外语语言知识各方面能力的综合体现。

虽然国家和教育部对大学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和重视程度逐步提高,但许多高校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在翻译过程中学生往往脱离上下文,孤立地译一个词或词组,因而他们很难准确地表达某个词或词组的具体含义,造成翻译不准确,不达意(邬妹丽,20__)。

造成翻译不准确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与不能充分理解原文或误解原文含义有很大关系,而语用知识的学习将会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原文的准确理解。

近年,我国高校教育对大学生的英语培养提出了新的方向和要求,国内的翻译教学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不断发展的。

国内的翻译教学研究中,既有对翻译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对教学模式的探讨,还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关于翻译的技能培训和翻译技巧的教学探讨。

从语用学的角度对原文和译文语言进行充分的理解与分析不失为一种完成翻译的好方法。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其过程包括理解、转换和表达三个部分,语用知识可帮助读者透彻理解原文,而用译入语再现原文仍需语用学知识。

在翻译过程中最容易因缺乏语用知识而导致译者的误读与误译。

翻译是两种语言的转换,是一种交际过程,将语用理论引入翻译,可以更贴切地传达出文本的内在含义。

而其中的预设理论对于实现这种语言的转换意义重大,因为翻译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首先取决于意义。

曾文雄(20__;20__)、曾利沙(20__)、福斯特(Fawcett,2000)以及戈玲玲也都论述过语用预设与翻译的作用。

他们认为运用语用预设推理并结合语境分析对正确理解源语言的内涵及避免语言转换即翻译过程中出现的误解与误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严明,20__)。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冯婷婷英语是初中生主要学习的课程之一,教师为了提升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效率,需要具备相应的预设、以及生成。

缺乏预设,代表教师在课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就很难保证教师的课堂是有序开展的;缺乏生成,教师就算做了再好的预设,也难以达到该有的效果,难以让学生较好地掌握知识、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

1.合理预设,促进生成英语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应该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要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配合教师的英语教学活动,能够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新课程要求教师将自己定位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以及引导者,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相互配合完成的。

1.1结合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课程如果要想通过课堂活动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自己的授课思路首先要是清楚的,因此教师在课前做好教材内容的研究、教案的设计是极为重要的。

教师在进行教案设计时候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预设提什么样的问题才能达到引导学生的目的。

教师要在课程开始前结合新课程理念、以及教学目标去整体设计整个课程的开展。

1.2做好预设保证课堂趣味性英语教师在预设课堂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其兴趣点,要保证自己的课堂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要注重开放性问题的设置,以锻炼学生的思维、以及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解“My Favourite Toy”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设置“What’s your favourite toy?”这样的问题。

对于这样的问题并没有统一的答案,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爱好做出回答。

预设是教师的设想,生成则是学生的表现,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应该多引导学生去参与到生成过程中,从而提高教学以及学习效率。

2.预设和生成相配合,促进教学活动顺利开展2.1利用问题情境达到预设目的英语是一门有关语言学习的学科,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这门语言进行交流。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 解预 设 触 发 语 , 从 语 义 预 设 、 用 预 设 等 角 度理 解 源语 , 后 用 直译 法翻 译 保 留共 有 预 设 信 息 , 替代 法 转 换 已知 预 并 语 然 用
设 信 息 , 意 译 法增 添未 知 预 设 信 息 , 探 讨 翻 译 教 学 实 践 中的理 论 化 途 径 。 翻 译 中的难 题 , 时 若从 预 设 解 析 入 手 , 用 来 有 则
发语 词项 或表层结 构形式 的预设 意义 。譬如 :
2 1 基 础 词 项 .
语言 中存在 的预设信 息有 时并不存 在于 另一种语 言 中。译 者应根 据不 同情 况 增 添 必要 的 预设 信 息 , 以 满足 目的语读 者 的需 要 。在翻译 中对预设 理解 的正
确 与否将影 响到译 者对整 个语篇 的把握 与翻译 。多 年 的翻译 实践 , 笔 者认 识 到 翻译 中遇 到 的棘手 难 使 题, 若从 预设 入 手 , 则能 达到语用 等效 的 目的。在 翻 译 教学 中 , 教师 如果 能将 各 种形 态 的预设 思 维 训 练 与翻译 实践 结合 起 来 , “ 助 于 培 养 学 生 敏 锐 的 则 有
i p t f o l n s ie o , ny,et e , r lt ey, e e i r eai l h v v n, ohewie, t r s
S( 名词所 有格 ) 。 等 表示 比较 的词 语 : : e e,rsmbe u ei 如 bt r ee l,spa a s t s h n h i un lf T nl o J o r a r
翻 译教 学 中 的预 设 诱 导
郭英 珍 ( 河南师范大学外国 院, 语学 河南新乡43 7 50 ) 0
[ 要 ]本 文 将 翻译 活 动 中预 设 的特 征 与译 者 主观 能 动性 的 思 维 动 因结 合 起 来 , 过 课 堂翻 译 实例 , 摘 通 阐述 如 何 诱 导 学 生
1 引 言
语或结 构 的意义所 揭 示 的前 提关 系 ( 戈玲 玲 ,0 2 20 :
4) 3 。在 翻 译 教 学 中 , 师 应 引 导 学 生 准 确 把 握 触 教
预 设 ( rsp oio ) 一 种 潜 在 的 已 知 信 息 , peu p si , tn 是
交际双 方共 同认 可 的背 景 知识 。在 交 际过 程 中 , 预 设表 现为一种 推 理关 系 。 由于 思维 方 式 不 同 , 种 一
等。 2 2 表层结 构形式 . 时 间状 语从 句或 时 间状语 短 语 : : i yu gt 如 Dd o e
a g o o k a a e wh n Ito o rpu s ? f o k o d lo tmyf c e o k y u re Ito
yu us. or r ) p e
动性具 有思 维动 因 , 译 文 准确 表 达能 够 起 到重 要 对
作用。
分 裂句 ( l e t c ) 如 : a ntecf e ce sne e : I w si h o e t f n t f
s o h t h yg ti o c i a h oh r T e o h p ta e o ntu h w t ec te .( h yg t t h i o c i a h oh ri eti lc . n tu h w t e c te a c r n pa e ) h n a
能使 译 文达 到 语 用 等 效 的 目的 。
[ 键 词 ]预 设 ;诱 导 ;思 维特 征 ; 设 触 发 语 关 预 [ 图 分 类号 ] 5 中 H0 9 [ 献标 识 码 ]A 文 [ 文章 编 号 ]17 —3 8 2 0 )4 4 —5 6 29 5 ( 09 0  ̄060
认 知关联性 思维 , 使他们 准确把 握源语 的前 提信息 ,
透彻理解 原文 , 以便 对 翻译 过 程 中选 词 择句 的心 理 机制和认 知 思 维 形 态 有 明确 的理 性 认 识 。 ( 利 ” 曾 沙 , 0 6 10 2 0 :8 )通过 预 设 思 维诱 导 , 学 生 认 识 到 使 译者在 翻译过 程 中具 有 主观 能 动性 , 这 种 主观 能 而
本文将 翻译 活动 中预设 的特征 与译 者 主观能 动 性 的思维 动因结合 起来 , 通过课 堂 翻译 实例 , 阐述 如 何诱 导学 生从语 义预设 、 语用 预设等 角度理解 源语 , 然后用 直译法 翻译 保 留共 有 预设 信 息 , 用替 代 法 转
表 示 比 较 的结 构 : :hs sa s oda te 如 T i esyi a o s h s g
o ey uwrt a t i . ( u wrt a go sa at n o oe ls t me Yo oe o d es yls t . i ) me
换 已知 预设信 息 , 意译法 增添未 知预设信 息 , 探 用 来
讨 翻译 教学实 践 中的理论 化途径 。

动词 : 包括 含蓄 动词 (ogt aod ) 叙 事动 fre, vi… 、 词 (ele rg t b w r ta… ) 状 态 变 化 动词 rai , er , ea ae h t 、 z e (  ̄v ,e t ,t nf m… ) 评 价 动 词 ( cue ai e ne r s r r a o 和 ac s , cicz , e u i e 等 。 ri e rp da …) ti t 限定性 或修 饰性 词 语 : : , gi,b c ,t , 如 a aa n ak o 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