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居民地区收入差距_省略_基于1987_2005年省际面

合集下载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成因及对策(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根据库茨涅茨的倒U曲线,中国目前的城乡收入分配差距似乎是我国工业化过程中必然的现象,但是我国的较发达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却低于较落后的中西部地区。

但是我国的城乡收入总体差距已经达到发展中国家的高水平,而且这还只是货币收入的比较,把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是位于世界最高水平的。

本文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基本现状出发,指出其历史因素、经济体制转型、政府的投入与支持不够等原因,厘清了理论与现实的矛盾,并对今后政府的政策与改革方向提出建议。

我国现阶段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一、城乡居民收入总体差距的沿革(纵向比较)1978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及其收入差距变化趋势如下表。

表1:1978-2003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收入差以及收入比年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城乡居民收入差(元)城乡居民收入比1978316.0133.6182.41980 439.4 191.3 248.1 2.30 1981 458.04 223.44 234.61982 494.52 270.11 224.4 1.83 1983 525.96 309.77 216.21984 607.56 355.33 252.2 1.71 1985 739.1 397.6 341.51986 899.6 423.8 475.8 2.12 1987 1002.2 462.6 539.61988 1181.4 544.9 636.5 2.17 1989 1375.7 601.5 774.21990 1510.2 686.3 823.9 2.20 1991 1700.6 708.6 992.01992 2026.6 784.0 1242.6 2.59 1993 2577.4 921.6 1655.81994 3496.2 1221.0 2275.2 2.87 1995 4283.0 1577.7 2705.31996 4838.9 1926.1 2912.8 2.51 1997 5160.3 2090.1 3070.21998 5425.1 2162.0 3263.1 2.51 1999 5854.0 2210.3 3644.02000 6279.9 2253.4 4026.5 2.79 2001 6859.6 2366.4 4493.22002 7702.8 2475.6 5227.2 3.11 2003 8472.0 2622.0 5850.03.23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78~2004)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8~1984年数据用“人均生活费收入”代替。

浅谈城乡居民民收入差距的成因唐云卞

浅谈城乡居民民收入差距的成因唐云卞

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探讨唐云卞城乡差距、行业差距、阶层差距、地区差距……近年来我国收入分配格局基本未变,但我国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呈不断扩大的趋势。

而造成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国城镇下岗失业人员不断增加和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

因此,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关键是要让城市中大量的下岗失业人员重新就业和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普通劳动者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就业收入。

由于就业是民生之本,因而失业风险的主要承担者,往往是那些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平民百姓,或者称“弱势群体”。

这些人本来收入就不高,一旦失业有的就基本失去了收入来源而成为新的“赤贫”。

据权威部门的专家分析,近年来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相对缓慢,首要的也是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下岗失业人员在不断增加。

调查表明,80%左右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水平下降,是因其家庭主要成员长时间下岗或失业造成的。

另一方面,农民收入低下,成了最大的低收入群体,这无疑与我国广大农民长期“就业不充分”密切相关。

可见,失业问题突出,就业形势严峻是导致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笔者认为,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关键应该是积极扩大就业,给低收入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趋势(一) 是城市居民间收入差距拉大。

一方面,高收入者的收入大幅度增长。

- 1 -在一些地区,高收入和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差距相当突出。

据最新的调查统计,最富裕的20%的人口掌握的财富是最贫穷的20%人口的11倍,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一般在6—7倍。

另一方面,相对贫困化人口在不断增加。

据民政部调查,全国城镇应列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的达1938万人,占全国非农业人口的5.8%,在个别老工业基地占20%。

而城市贫困人口中95%是下岗职工。

尽管每个城市制定了最低生活保障线,但由于多种原因有的得不到实施。

一些下岗职工是再就业无去处、生活无着落、医疗无保障、甚至孩子上不起学。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及解决方案在当今社会,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这种收入差距不仅影响了社会的公平性和稳定性,也影响了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原因分析1. 教育差距教育是改变命运的关键。

然而,由于教育资源在城市相对丰富,城乡教育差距逐渐扩大。

城市学校拥有更多的师资力量和先进的教育设施,而农村学校资源匮乏,师资不足。

这导致城市孩子更容易获得良好的教育,而农村孩子则面临着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从而影响了他们以后的就业和收入水平。

2. 就业机会差异城市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心,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投资。

相比之下,农村地区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少。

由于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差异,农民在寻找就业机会方面面临更多的困难。

他们往往只能从事农村的传统从业行业,这些行业的收入相对较低,无法与城市的薪资水平相提并论。

3. 市场经济改革不平衡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也带来了社会问题的加剧。

在市场经济改革过渡的过程中,城乡发展不平衡逐渐形成,并加剧了收入差距。

城市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享受着改革带来的机遇和红利。

而农村地区的发展受到许多制度和政策的限制,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导致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二、解决方案1. 教育公平为了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政府应该加大教育投入,并关注农村地区的学校建设和师资培养。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奖学金、补贴等方式来鼓励优秀的教师到农村地区任教,并提供先进的教育设施和教育资源。

此外,政府还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在农村地区设立学校或资助农村孩子接受优质教育。

2.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了缩小城乡就业机会差距,政府应该致力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创业人群的扶持力度,提供创业培训和财政支持,鼓励农民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

同时,还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地区的交通、通信和能源等方面的水平,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十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那么,提高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民生活,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

近年来,中央一直把提高农民收入放在各项经济工作中的重要位置,但由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形成原因复杂,解决难度较大,尽管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效果并不明显,而且有进一步拉大的现象。

论文百事通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会影响到经济增长,会加剧经济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的混乱,不利于社会稳定,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要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首先必须探究当前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因素,以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

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现状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可以从多个方面反映出来。

(一)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2?s1,1995年为2.72?s1,2001年为2.92?s1,2003年进一步扩大到为3.23?s1,2005年约达 3.22?s1。

如果再将城市居民享受带有很大福利性成份的住房、医疗、教育、交通、以及公共服务等计算在内,剔除农民收入中不可计算的实物部分,以及用作生产资料的投入,我国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更是十分巨大,约达5?s1或6?s1。

据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的1995年36个国家的资料表明,城乡人均收入比一般小于1.6,只有三个国家大于2,我国就是其中之一。

可见,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经到了社会承受的极限。

(二)从基尼系数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程度严重失衡。

1978年前我国城乡居民收的综合基尼系数约在0.20~0.24之间,但此后城乡居民收入的综合基尼系数开始拉大。

1990年为0.343,1995年为0.389,2000年后达到0.417。

世界银行最新有关中国的发展报告预测,到2020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的综合基尼系数将达到0.474,问题十分严重。

中国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分析:一个文献综述

中国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分析:一个文献综述

中国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分析:一个文献综述摘要:由于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以及资源要素的禀赋问题,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居民收入差距。

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持续拉大的收入差距已严重影响到了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如何加强收入分配的调整以及实现农民收入快速增长便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政治决策的重点和理论研究的难点。

本文从当前我国城乡、行业和区域之间收入差距现状以及相关文献分析出发,从不同角度深入全面地探讨了收入差距形成和扩大的各种原因。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区域收入差距;发展不平衡一、引言改革开放的30多年间,中国经济年平均实际增长率超过了9%,成为这个时期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

中国也从原计划体制下的“短缺经济”变成了“世界工厂”,截至2010年底,我国GDP总量已达到397983亿元,并成功超越日本而一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毫无疑问,如今的中国已成为了对世界有着重要影响的经济大国。

由于长期内偏向发展战略的实施,这种依靠中国农村经济而推动中国整体经济以独特的“中国模式”创造“中国奇迹”的持续、高速经济增长背后,其代价是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在部门间配置的无效率,从而构成了中国经济长期“又好又快”发展的最大障碍。

目前,造成我国收入差距拉大的因素很多,已有大量文献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不少学者指出中国收人差距归因于中国地区间和城乡间日益扩大的收人差距,而进一步的研究还说明,不同地区收入差距与中国巨大的城乡差距有直接关系(Tsui & Wang,2004)。

王小鲁、樊纲(2005)指出经济增长方面的因素、收入再分配和社会保障、公共产品和基础设施,以及制度方面的一系列因素对收入差距的扩大或缩小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在以当前的大量相关文献基础上,接下来将对收入差距变化的主要因素做一个文献综述,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二、政策因素与收入差距从城乡关系的理论研究来看,城乡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互依存且和谐共生的。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成因分析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成因分析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成因分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不同地区、不同职业、不同教育程度的人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收入差距。

这种巨大的收入差距背后隐藏着深层次的成因,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并加以解决。

首先,教育差异是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现代社会中,教育程度与个体发展和就业机会息息相关。

由于城市教育资源相对较好,城市居民往往能够接受更高质量、更全面的教育。

而农村地区由于教育资源的匮乏,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

缺乏良好教育的农村居民往往只能从事一些体力劳动或简单的农业工作,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因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育差异。

其次,就业机会和产业结构不平衡也是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因素之一。

由于城市地区聚集了大量的企事业单位和服务业机构,城市居民在就业机会上相对更为广阔。

同时,城市的产业结构也更加发达和多元化,提供了更多的高薪岗位。

相比之下,农村地区就业机会有限,大多数农民只能从事农业劳动,收入相对较低。

因此,就业机会和产业结构不平衡也是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之一。

此外,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也是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

城市居民相对较好地享受着社会保障的各项福利待遇,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

而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相对不完善,很多农村居民缺乏保险保障,一旦面临意外或疾病,往往面临较高的治疗费用。

这无疑增加了农村居民的负担,使得他们的实际收入更加有限。

因此,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也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之一。

最后,文化观念和心理因素也会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

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一些农村居民对于教育和职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高,对于高收入的追求也相对较少。

相反,城市居民更加注重教育和职业发展,对于高收入的渴望也更加强烈。

这种心理差异导致城乡居民在积极主动追求高收入方面存在明显差距,进而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综上所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形成涉及多种因素,如教育差异、就业机会和产业结构不平衡、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以及文化观念和心理因素等。

什么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居民地区收入差距水平?——基于1987-2005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什么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居民地区收入差距水平?——基于1987-2005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Which Kinds of Factors in What Extent have Decided the Resident Regional Income Inequality?
作者: 高连水[1,2]
作者机构: [1]北京大学经济学院;[2]中国农业银行
出版物刊名: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页码: 130-139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1期
主题词: 地区收入差距;影响因素;贡献度
摘要:在改革发展的进程中,我国居民地区收入差距呈现出阶梯型上升的态势。

2006年以来差距程度虽有所下降,但差距仍然过大。

居民地区收入差距的拉大是由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政府政策、全球化、城镇化和经济体制改革等诸多因素造成的。

本文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就各影响因素之的贡献度来看,物质资本因素对于居民地区收入差距具有34.5%的贡献,人力资本、政府政策和全球化因素的贡献度均超过10%,而城镇化和经济体制改革因素的贡献度相对较低。

中国收入差距的现状成因和治理

中国收入差距的现状成因和治理

在一个不加干扰的市场经济情形下,个体间经济状况倾向于趋异而非趋同。因为在承认个体差异的前提下企图得到个体行为能有相同结果的结论是明显不合理的。
贫富分化 原因
全球化
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
公共服务 缺失
全球化
国际贸易中富国得到贸易收益的绝大部分。 全球化以加速个体融入市场经济角色的方式影响着中国人的贫富分化。
改革开放的影响
公平的 改革开放的主题之一是提高经济的自由度,人由于素质理念等个体差异(辛勤,懒惰;创新,守旧;积极,消极````) ,选择不同,经济状况就不同。
非公平的 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自由是非均匀的,在地理层面上表现为特区,试点等政策倾斜制度,在社会阶层上集中表现在城乡居民权利的极度不平等 。
212.4
708.6
317.4
2026.6
232.9
784.0
336.2
2577.4
255.1
921.6
346.9
3496.2
276.8
1221.0
364.3
4283.0
290.3
1577.7
383.6
4838.9
301.6
1926.1
418.1
5160.3
311.9
2090.1
437.3
5425.1
绝对数 (元)
指数 (1978=100)
绝对数 (元)
指数 (1978=100)
343.4
100.0
133.6
100.0
477.6
127.0
191.3
139.0
739.1
160.4
397.6
268.9
1373.9

试析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一)

试析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一)

试析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一)当前,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问题是比较严重的,这一点仅从近几年国家有关文件中便可以明显看出。

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指出:“理顺分配关系,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的发挥。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

”2005年10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提到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时,特别指出,“收入分配中的矛盾较多”。

2006年3月发布的《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在提到“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时特别指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继续扩大。

……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努力加以解决。

”2006年10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谈到目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时,特别提到“收入分配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是“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

可见,在当前以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问题都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是一个需要认真分析的问题。

因为只有找到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才可能去讨论解决问题的思路。

本文以下部分将对造成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进行系统剖析。

一、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经济学家库兹涅茨(Kuznets)曾经指出,一国的收入不平衡与人均收入水平有关,人均收入水平极低和极高的国家,收入分布比较均匀;收入水平介于两者之间的国家,贫富差距较大。

这是因为,从低收入开始,一个国家会经历一个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阶段。

由于城市工业人口的平均收入水平和收入不均程度都比农业人口高,而且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增加较快,随着农业人口流入城市,城乡收入差别可能拉大。

探析我国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

探析我国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

探析我国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大业的逐步深人,国民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明显优化,人民群众的实践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初步实现了小康生活的既定目标。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人民的经济收人断增加的前提下,收人差距也在不断拉大,贫富悬殊的矛盾开始凸现。

这种状况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造成这些收入差距的原因和制约因素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

收入差距问题必然会影响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将这种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成为当前我国必须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研究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差距问题,根据现实状况制定合理的对策,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保证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收入分配;差距;成因一、我国目前收入差距现状1、地区收入差距扩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居民的收入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东部地区居民收入增长最快,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慢。

从城镇居民收入来看,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是上海、北京,收入最低的山西、河南。

从1997年到2000年,这四个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的幅度差别较大,上海和北京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幅度相对较快,平均每年要比上一年多增加1.57个百分点,而山西和河南的增长幅度相对较慢,只比上年多增加0.25个百分点;从农村居民收入来看,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更大。

东、中、西部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1.47:1.13:1,据2004年的调查结果,上海、北京、浙江、广东等省市的人均收入是宁夏、青海、甘肃、黑龙江和新疆等省区的5倍多。

目前,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势头更猛,而欠发达地区却发展缓慢,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2、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近年来,由于农民收入增幅慢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幅,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呈持续扩大之势。

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城乡差距为2.57∶1, 从1984年开始,改革的中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超过了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幅度很小,1992年达到 2.58:1,超过了1978年的水平,1994年达到最高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到了2.86从1994年开始,国家意识到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严重性,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提高农村收入水平,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出现了逐步下降的趋势,但是持续的时间不长。

中国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地区间的收入差距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

该问题涉及到经济、社会、教育等多个领域,影响因素复杂多样。

本文将从产业结构、教育水平、城乡差距以及人口流动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中国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

首先,产业结构是中国地区间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的东部地区在经济改革开放初期就率先发展起来,并形成了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而西部地区则主要以农业为主,产业结构相对较为单一。

东部地区具备较高的科技和产业发展水平,吸引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和外资投入,从而创造了较高的收入水平。

而西部地区由于产业结构的制约,缺乏高技能和高收入的就业机会,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其次,教育水平也是影响地区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

教育能力决定了一个人的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

在中国,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衡是普遍现象。

东部地区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教育水平相对较高,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因此收入水平普遍较高。

而西部地区的教育条件相对较差,缺乏高水平的院校和师资力量,导致人才培养质量较低,相应的收入水平也偏低。

此外,城乡差距也是导致中国地区间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

中国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农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城市则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优质公共服务设施,因此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普遍较高。

这种城乡差距导致了地区间的收入差距,也加剧了贫富分化和社会不公平的问题。

最后,人口流动也对中国地区间收入差距产生了影响。

中国的人口流动主要表现在农民工的迁徙和大城市的吸纳。

许多农民工离开农村来到城市工作,寻求更好的收入和生活条件。

由于东部地区相对发达,就业机会相对较多,吸引了大量的农民工。

而迁徙后的农民工往往面临低收入、劳动权益保护不足等问题,导致了地区间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综上所述,中国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产业结构、教育水平、城乡差距以及人口流动。

要缩小地区间的收入差距,需要加强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教育水平,减少城乡差距,改善农民工的权益保护等。

所得税如何影响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所得税如何影响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所得税如何影响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在当今社会,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而所得税作为国家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首先,我们要明白所得税的基本原理。

所得税,简单来说,就是对个人或企业的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款。

当个人或企业的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时,就需要按照相应的税率向国家缴纳所得税。

对于城市居民而言,所得税的影响相对较为直接和明显。

城市中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多,居民的收入来源也较为多样化,包括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等。

在城市中,高收入群体往往拥有更高的收入水平,而所得税的累进税率制度意味着他们需要缴纳更高比例的税款。

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削峰”的作用,减少了高收入者的可支配收入,有助于缩小城市内部的收入差距。

相比之下,农村居民的收入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依赖于农业生产和外出打工。

农业生产的收入往往受到自然条件、市场价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而且,农村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通常低于城市居民。

在这种情况下,所得税对于农村居民的征收范围相对较窄,甚至很多农村居民的收入还未达到纳税的标准。

所得税的征收和使用也会对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产生间接影响。

国家通过征收所得税获得的财政收入,可以用于改善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

这有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机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然而,在现实中,所得税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方面,税收征管体系在农村地区可能相对薄弱,导致一些应纳税的收入未能得到有效征收。

另一方面,由于城乡之间在就业机会、教育水平、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差距,农村居民在提高收入方面面临更多的困难,所得税的调节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

为了更好地发挥所得税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进一步完善税收征管制度,加强对农村地区税收的监管,确保税收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测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测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测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一、本文概述《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测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是一篇旨在深入剖析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现状及其背后影响因素的学术性文章。

本文首先对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测算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常用的基尼系数、泰尔指数等量化指标,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这些指标进行了本土化改造和适用性检验。

在此基础上,文章利用大量的统计数据,对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历史演变趋势进行了全面的描述和分析。

在揭示了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基本状况后,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影响收入分配差距的多种因素。

这些因素既包括传统的经济因素,如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市场化程度等,也包括社会因素,如教育水平、社会保障制度、劳动力市场结构等。

文章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这些因素与收入分配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文章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这些建议旨在通过调整经济政策、优化社会结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方式,缩小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整篇文章既注重理论深度,又兼具实践指导意义,是对中国居民收入分配问题研究的一次有益尝试。

二、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测算在探讨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问题时,我们首先需要对这一差距进行精确的测算。

这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当前收入分配的实际状况,还能为制定有效的政策提供数据支持。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测算涉及多个层面,包括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以及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差距等。

这些差距的存在,使得居民之间的收入水平产生显著的分化。

为了全面而准确地测算这些差距,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基尼系数、泰尔指数以及五等分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但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

基尼系数作为一种常用的衡量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其值介于0到1之间,值越大表示不平等程度越高。

通过计算,我们发现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在过去几十年间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仍处于较高水平,表明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依然严重。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要素分析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要素分析

支出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 财政转移支付关键政策, 它们对 2 0 1 4 年的年均G D P 增长率均在9 % 左右。 然而, 三大 政府转 移支付项目: 社会保障支出、 公共医疗卫生支出和公共教育 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否有积极影响是本研究的主
要问题。
支出占G D P 的比 例却增长缓慢,只 有百分之零点零几的 增 长水平 , 而且相比之下, 公共医疗卫生的支出水平过于偏低
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实问题也愈发严峻。据统 3 7 . 6 6 %。 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之间的差距也从 2 0 0 0 年的 . 6 9 % 缩小到 2 0 1 3 年的 2 . 6 4 %。 这些数据说明若从恩格尔系 计, 1 9 7 8 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 2 . 6 倍, 9 城乡居民的整体生活水平都提高了, 且收入 2 0 1 4年相差 2 . 7倍,在 国内生产总值迅速增长的情况下 , 数方面来考察,

马 克思 资本 概念 的 内涵及 特点
并非从来就有, 它必须具备一定的历史前提, 即商品生产和 商品交 换的出 现和 发展。 显然, 它也将随着商品 生产和 商品
在马克思看来, 资本首先表现为物, 并以物为载体。 资本 交换的消亡而消亡。
最初形态为货币, 继而以 厂房、 原材料、 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
出 都是城乡 居民 收入差距的影响因 素。其中 公共医 疗 卫生 和社会保障支出 在前期对城乡 居民 收入差距具有较大的负 效应, 相比 较而言, 公共 教育支出 的负效应 较小。 但随着时间的 推移, 三 种要素对缩小 城乡 居民 收入差距的作用 都愈来愈小 。
关键词: 公共 教育支出; 公共医 疗卫生支出; 社会保障支出
( 如图 1 o

最新整理个人所得税对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docx

最新整理个人所得税对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docx

最新整理个人所得税对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个人所得税对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逐步退出历史舞台,随着改革的深入,尤其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共存”分配制度的确立,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伴随各个阶层的居民收入普遍增加,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也成为不争事实,在近几年的表现尤为突出。

其中,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受到广泛xx,因而,居民收入差距调节的相关命题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社会理想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个人所得税对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造成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市场机制的不完善是导致差距日益扩大的重要原因。

政府在干预收入分配时主要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障支出两个方面,而个人所得税一方面可以消减高收入者的直接收入,另一方面也为社会保障体系提供资金 [1],可以看出:个人所得税具有调节居民收入差距的能力,应当更多的发挥其相应的作用。

1、个税标准的调节作用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主要考量应税所得,减去个人收入中一定扣除额。

通过制定扣除标准从以下两方面对收入进行调节,一是扣除额度的标准设定,具体而言是在应纳税额的基础上减除基本生活支出,其标准的高低确定了纳税个人的范围及层次;二是是否确定全国统一的计税标准,统一的标准确定了各个地区纳税人税额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横向调节地区间的收入差距的作用。

2、累进税率的调节作用税率通常表现为税额占个人收入的比例,包括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两种形式。

相比简单的比例税率,累进税率的效果更为显著,主要表现在:一是累进税率通过设立边际税率(具体依照初始税率及最高税率高低不同),而边际税率越低,最高税率的累进性愈突出,因而调节居民收入差距效果更加显著;二是设置级距,具体包括级数数量和每个级别宽度,数量少则宽度变大,其累进性更突出,因而则调节居民收入差距的力度越大。

20xx年,我国将现行个人所得税第1级税率由5%修改为3%,9级超额累进税率修改为7级,取消15%和40%两档税率,扩大了3%和10%两个低档税率的适用范围。

我国城乡收入差别对居民总收入差别的影响

我国城乡收入差别对居民总收入差别的影响

我国城乡收入差别对居民总收入差别的影响[内容摘要]1985年以来,我国城乡收入差别在波动中呈扩大趋势,成为我国居民总收入差别的主体及其扩大的主因。

1985—2004年,城乡收入差别对居民总收入差别的贡献平均达到56%,而且1999年以来,更是达到了60%以上,其变动对居民总收入差别变动的贡献平均达到83%,因此,缩小我国居民总收入差别的关键在于缩小城乡收入差别。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别;居民总收入差别;基尼系数Abstract: Since 1985, the urban-rural residents’ income difference shows an extending trend in fluctuation, which becomes the main part of the national income difference and the main cause that leads to extending in China. During 1985 to 2004, the average contributionrate of the urban-rural residents’ income difference amounts to 56% of the national income difference, and it reaches 60% since 1999, and its change contributes 83% of the national income difference change. Therefore, it must be the key of reducing the national income difference to reduce the urban-rural residents’ income difference.Key words: urban-rural residents’ income difference; national income difference; Gini-coefficient一、我国城乡收入差别的变动趋势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分别使用城乡居民收入比指标和差值基尼系数来测度我国的城乡收入差别。

我国不同地区人均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

我国不同地区人均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

我国不同地区人均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作者:杨文钦高峰来源:《时代金融》2013年第09期【摘要】本文利用多元线性回归,采用2009年数据对我国不同地区人均收入差距进行分析,发现人均实物资本、对外贸易程度和城镇化水平是各地区人均收入差距的主要影响因素,而人力资本、政府政策等影响因素在减弱。

【关键词】地区收入差距影响因素人均实物资本一、引言改革开放的初期几年内,我国居民各地区人均收入差距呈逐步下降趋势,但随着1985年之后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及对城市改革的不断推进,各地区经济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其中东部沿海地区有了较大的发展,而中部则发展缓慢,西部由于地理原因更加落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导致了各地区人均收入差距呈阶梯型上升的趋势。

但在2006年各地区人均收入差距有了轻微的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国家大力实行的科教兴国战略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各地区人力资本的差异水平,国家对落后地区的积极扶持也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总体上各地区人均收入差距依然很大,因而深入探究其内在的决定因素对降低地区人均收入差距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文选取2009年截面数据作为基准来探究人均收入差距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期解读近期人均收入差距变化的新趋势。

二、各地区人均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及理论预期(一)Capital为各省人均实物资本存量(千元/人),其中,2009年的数据由孙辉等(2010)推算出的2008年数据,并结合张军等(2004)的关于省际物质资本的估算方法推得。

经济增长理论告诉我们资本能够促进收入水平的上升,同时,更多的资本积累将对收入水平的提高有更大的促进作用,因此人均物质资本数量与人均收入水平成正相关。

(二)Education为各省人均受教育时间(年),用来衡量人力资本。

首先将受教育水平分为五类,分别为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相应的教育年限为0,6,9,12,15。

通过查阅2010《中国教育年鉴》关于各个受教育水平的人数比例,通过加权得到最终的各省人均受教育时间。

北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分析

北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分析

北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分析摘要:本文选定了六个影响北京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因素,建立了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目前影响北京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对于如何改善北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灰色关联分析;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城乡居民的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

从数据上来看,1978年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5.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24.8元;到2006年,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19978.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8620.0元,二者分别增加了54.67倍和38.35倍。

但是,随着北京市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也在不断拉大,而且有继续增大的趋势,当这种差距增长到一定程度时,必将会引起社会的动荡,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这一现象需要引起研究人员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分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很多,包括自然、社会、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本文在参考文献[1]~[5]的基础上,并结合北京市的具体情况,同时考虑到指标可量化的程度,选取了若干个指标进行分析,参见表1,各个指标的详细定义如表2所示。

二、数学模型的建立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基本上是定性分析或者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定量分析又是以回归分析为主,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对所选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是我国学者邓聚龙教授首先提出来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其联系是否紧密。

曲线越接近,相应序列之间关联度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与数理统计中的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相比,它具有“对样本量的多少和样本有无规律都同样适用[7]”的优势,解决了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等系统分析方法的数据少,信息不确定而无法研究或难以研究的问题。

影响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

影响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

影响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维持社会稳定一直是政府在国家发展过程中追求的重要目标,社会的稳定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逐渐显现,并对整个社会的稳定性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能否消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仅关乎中国能否继续保持稳定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与否。

因此,研究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成因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分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其次就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展开了实证分析。

在此基础上,本文就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关键词:收入差距城乡居民农村城市一、文献回顾和问题提出收入作为居民改善自身生活条件的重要基础,对于维护社会整体的稳定性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国民收入是国内生产净值扣除间接税以及企业转移支付的部分与政府补助金的总和,由此可以看出,包括居民收入在内的国民收入的高低以社会总产出为基础(高鸿业,2006)。

根据英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以农业生产部门为主的农村地区由于耕地数量的相对有限以及农业生产技术在一定时期内难以有所突破,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日益突出,而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胡彬,200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始终保持着稳定的增长势头,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1978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年收入分别为343.4元与133.6元,而2014年则分别增至29381元与9892元。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也逐渐拉大,如表1所示,2010年至2014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10年的13190.4元增至2014年的19489元。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在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号召,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已然超过了合理的区间,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不仅严重威胁中国的社会稳定,更对中国“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终极目标的实现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研究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是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举措,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居民地区收入差距水平?基于1987~2005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高连水(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中国农业银行)摘要 在改革发展的进程中,我国居民地区收入差距呈现出阶梯型上升的态势。

2006年以来差距程度虽有所下降,但差距仍然过大。

居民地区收入差距的拉大是由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政府政策、全球化、城镇化和经济体制改革等诸多因素造成的。

本文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就各影响因素之的贡献度来看,物质资本因素对于居民地区收入差距具有34 5%的贡献,人力资本、政府政策和全球化因素的贡献度均超过10%,而城镇化和经济体制改革因素的贡献度相对较低。

关键词 地区收入差距 影响因素 贡献度中图分类号 F061 3 文献标识码 AWhich Kinds of Factors in What Extent haveDecided the Resident Regional Income Inequality?Abstract:The reg io nal distance of r esident inco me is w idening dur ing the eco nom ic dev elo pm ent and show s the characters of ladder in the pr ocess of system re form T he r eg ional income distance has show n do w n trend in2006but the level ofdistance is still o ver large T he w idening o f r eg ional income distance is caused byseveral factors,such as physical capital,hum an capital,g overnment s policies,globalizatio n,ur banization and economy sy stem reform,etc From the view of thefactor s contribution deg ree to the inequality,the physical capital w hose contribu tion is about34 5%plays the first im por tant role T he contr ibutions of hum an cap ital,gov ernment s policies and g lobalization are over10% T he influence o f urbani zation and economy system reform is relativ e low erKey words:Reg ional Inco me Inequality;Influence Factor;Contr ibution Degr ee本文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研究 (编号:07&ZD045)的资助。

引 言改革开放初期的几年内,我国居民地区收入差距总体而言呈逐步下降趋势,这一认识已基本成为共识(Kanbur和Zhang,2005)。

但是,随着1985年之后改革的触角由农村延伸到城市,我国居民地区收入差距又在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中呈阶梯型上升状(高连水,2009),这激发了人们持续关注和研究地区收入差距问题的热情。

不过,2006年以来的最近三年,差距程度似又有下降的苗头(见图1),这同样值得深入思考。

图1 1985~2008年我国居民地区收入差距变动趋势资料来源:1985~2005年数据来源于周云波等(2010),2006~2008年数据为作者运用同样的方法测算的结果。

即使2008年居民地区收入差距程度较之2005年有所下降,比如,以基尼系数衡量的差距程度在2008年和2005年分别是0 194和0 208,但是目前我国居民地区收入差距程度仍然过大。

何以言之?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而非居民地区收入差距)过大的基尼系数标准是0 426(陈宗胜和周云波,2002),而(省际间)居民地区收入差距之于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度大致在30%左右(赵人伟等,1998;陈宗胜和周云波2002;李实等,2008)。

粗略计算可知,(省际间)居民地区收入差距过大的基尼系数临界值约为0 128,这明显低于2005年和2008年的地区收入差距水平。

过大的地区收入差距值得引起警惕和进行研究。

但是,早期的研究大多是归纳性的论述,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实证分析。

对于居民地区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大致沿着两条路线展开:一是利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等相对不平等指数,将差距程度按照东中西部或者城乡进行子样本分解分析(赵人伟等,1998;陈宗胜和周云波,2002;Kanbur和Zhang,2005;万广华,2006;周云波等,2010);二是以构建回归方程为基础,借助泰尔指数、基尼系数和方差等指标进行分析(Fields和Yoo,2000;Mo rduch和Sicular,2002;Zhang和Zhang,2003;万广华,2006;高连水等,2010)。

后者的优点在于能清晰地使我们了解各影响因素之于地区收入差距的具体贡献程度。

在接下来的部分,与Zhang和Zhang(2003)相似,本文拟循着Sho rrocks(1982)的思路,选取多种影响因素构建面板回归方程,继而利用方差指标对方程进行分解分析,以量化各因素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居民地区收入差距水平。

较之Zhang和Zhang(2003)的研究,本文有两点不同:其一是,本文实证分析采用的数据是更能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收入数据,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而Zhang和Zhang(2003)采用的是用人均GDP表示的发展数据。

我们认为发展数据较之收入数据存在重复计算等弊病;其二是,在选取变量时本文综合考虑了改革与发展的双层面,故而能更准确地反映地区收入差距变动的现实背景。

一、居民地区收入差距的决定因素及相关说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告诉我们,人力资本(edu)和物质资本(cap)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基本原因,又因为经济增长是影响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因此可以认为,人力资本(edu)和物质资本(cap)差距是居民地区收入差距形成的主要原因。

除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是影响居民收入的重要因素以外,以往的研究表明,政策性因素,如政府对投资、财政和税收的支出以及放松管制的政策等,均被认为是导致地区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杨开忠,1994;马栓友和于红霞,2003;万广华,2006)。

为此,我们用gov代表各地区政府用于经济发展的人均财政支出,以此表示政府的财政支持;用ref代表各地区非国有企业职工在全部职工中的占比,以此表示放松管制。

另外,各地区间城镇化水平差距也是导致周边居民收入出现差距的主要原因(陈宗胜等,2006),因此用ur b代表各地区城镇人口与总人口的比率,以此表示城镇化水平。

借鉴万广华等(2005)的研究,用人口负担率作为代表劳动的控制变量,用dep表示,dep=(各省总人口-从业人口)/从业人口。

总之,各指标代表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是居民地区收入差距形成的重要原因,故而构成本文收入决定函数构建时重点考虑的自变量。

除此之外,全球化因素对于收入差距的影响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但是相关研究大多针对发达国家展开(Cline,1997),专门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较少。

除了极个别文献,如Zhang和Zhang(2003)以及万广华等(2005),极少有研究文献涉及发展中国家在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地区差距究竟受到了何种影响。

因此本文将采用各省人均FDI和进出口额占GDP比重两个指标表示全球化,以测度全球化在地区收入差距中的作用。

简言之,我们构建的收入决定函数中,共包含人均收入(y)、人均物质资本存量(cap)、政府用于经济建设的人均支出(g ov)、人均受教育年限(edu)、城镇化水平(ur b)、人均FDI(FDI)、非公有企业职工占全体职工比例(r ef)、进出口贸易额占GDP 比重(tr ade)和人口负担率(dep)等变量。

另外,鉴于国家相关重要改革举措对收入差距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我们加入1992年以来(D92)及2002年以来(D02)的虚拟变量。

D92反映了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正式确立带来的影响, D02反映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影响。

所有以价值形式表示的变量均用1985年为基年的CPI进行了处理。

本文采用的样本共包含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包括数据不完整的西藏,并将重庆合并至四川。

借鉴Zhang和Zhang(2003)的研究,设立双对数形式收入决定函数如下:log(y it)= + 1log(cap it)+ 2log(gov it)+ 3log(edu it)+ 4log(ur b it)+ 5lo g(FDI it)+ 6lo g(ref it)+ 7lo g(trade it)+ 8log(dep it)+D92+D02+ it(1)由于缺乏可以直接利用的各省人均收入,我们采用公式y i=p ir y ir+p iu y iu进行计算。

其中y i、p ir和p iu分别代表第i个省的人均收入、农村人口比重和城镇人口比重,y ir和y iu分别代表第i个省的农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所需数据来源于 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 中国统计年鉴 和 新中国五十年农业统计资料 。

物质资本cap(千元/人)的数据,1987~2000年的来源于张军等(2004),2001~2005年为作者根据张军等人的研究推算得到。

人力资本edu(年/人)的数据,1987~2001年直接引自陈钊等(2004),2002~2005年数据为作者运用同样的方法测算得到,其中受教育人口结构来源于历年 中国人口年鉴 。

gov(千元/人)具体包含农业支出、文教科卫事业费和社会保障补助支出三项,数据来源于 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 和 中国统计年鉴 ;ur b中用到的城镇人口为全国总人口与农村人口相减求得,农村人口来源于 新中国五十年农业统计资料 和 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总人口数据来源于 中国统计年鉴 ;FDI(千元/人)和tr ad e在计算之前用相应年份的汇率中间价换成人民币单位,数据来源于 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 和 中国统计年鉴 ;r ef和d ep相关数据同样来源于 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 和 中国统计年鉴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