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辽宁省14地市经济转型能力的测评及排名
辽宁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研究
辽宁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研究摘要:辽宁省是典型的“资源立省”,以资源开采为主而逐步发展壮大。
本文通过分析辽宁省资源型城市的特点,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辽宁省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能力进行定量评价和分析,初步界定出辽宁省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能力的等级:经济转型能力比较强的是盘锦;经济转型能力一般的是抚顺、葫芦岛和本溪;经济转型能力较弱的城市是阜新和朝阳。
并就如何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辽宁省;资源型城市;资源枯竭;经济转型中图分类号:f29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1一、辽宁省资源型城市特点分析辽宁是矿产资源和矿业生产大省,开采历史悠久,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全省境内现有110种各类矿产资源,其中71种已探明储量,29种保有储量列全国前10位。
煤炭、油气、化工、冶金、黄金、有色等矿种开发一应俱全,是全国三个矿种齐全的省份之一。
全省年产矿石固态总量约2.3亿吨,液态总量1437万吨,气态总量11.8亿立方米。
许多矿山企业都有长达百年以上的开采历史。
由于长期的矿产资源开发建设,使全省形成了一批以资源开采为主,或以矿产品为基本原料进行生产的城市和地区。
很多城市“依矿建城”“以矿兴城”“钢都”“煤都”“镁都”“煤电之城”“煤铁之城”“石化城”等誉称闻名全国。
(一)资源开采阶段多处于中老年时期经过较长时间的资源开采及城市发展,我省多数资源型城市已步入发展阶段的中年时期,部分城市资源已呈现衰退或枯竭而进入老年阶段,也有因开发较晚的城市还正处于发展的幼年时期,仍有较大的资源储量和较好的资源开发前景。
其中,抚顺、阜新、朝阳处于老年阶段;本溪、盘锦、葫芦岛处于中年阶段;调兵山处于幼年阶段。
(二)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所面临的主要问题1.产业结构不合理。
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过度依赖于矿产资源,资源一旦枯竭,产业衰落就会导致经济萧条。
辽宁省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 关键 词] 经济发展 ; 数据分析
【 中图分类号】 F 1 2 7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7 — 4 2 4 4 { 2 0 1 4 ) 1 1 - 3 6 1 — 1
源枯竭 , 这些城市的发展将举步维艰 。这类城市的代表主要有 以 铁岭和阜新 。 分析 结果 表明辽宁省内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 较大的 差异 , 地 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严重 , 严重影 响辽 宁省经
器 意 5 斗 - t -
铁 姨 1 2
女 一 ・ 一 一 ÷ _一
运 用聚类分析 中的系统聚类方法对主成分得分情况进行分 位于渤海湾东侧 , 是一座海滨 城市 。从地理位置上 , 看都是 以沈 析, 得到树状图如图1 。
图1 聚 类分析树状 图
C s F 。 5 l 0 1 5
阳为 中心 四散分 布的它们与沈 阳一起 构成 了辽 宁中部城市群 。 这些 城市普遍是省 内传统的重工业城市 ,具有较为 完备 的工业
与省外 之间的贸易往来提供着方便和快捷。
( 三)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 增加经济增长开花点
首先, 工业基 础完善 、 发展 良好 的城 市应在继续推 进第二产
一1 4
第三类
葫芦岛 朝 阳 铁岭 丹东 阜新大力发展 以服务业为住的第三产业 。
其次 ,沿海城市应充分发挥 区位优势 ,加快港 口等基 础设施 建 第一类城 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 三大产业发展较为均衡 。 其 设 。最后 , 发展水平较落后的城市应加 快转变思路 , 积极 寻找经 中沈 阳市辽 宁省省会城市 , 历 史悠久 、 工业基 础雄 厚 。 是辽宁省 济发展突破 口。 这些城市主要位于省 内西北部 . 基础设 施建设较 乃至东北 的经济 中心 ;大连作为我 国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 为落后 , 多 为传统农业城市和资源开发型城市 。 拥有许多政 策上的优势 ,同时三 面环海 的优越地理位置也方便 参考 文献 : 了进 出口贸易 的发展 , 是国内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城市之一 。 盘 [ 1 】 辽 宁省统计局. 辽 宁统计年鉴- 2 0 1 2 [ M] . 中国统计 出版社. 锦是辽河油 田所 在地 , 石油开采业是 当地 的支柱产业 . 同时也是 盘锦 得到较高排名 的主要原 因。 第 二类城市经 济水平居 省内中游 , 主要位于辽宁省 中部 , 也
辽宁产业发展现状调研
辽宁产业发展现状调研
近年来,辽宁省积极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大创新驱动力度,不断完善产业发展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下为对辽宁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结果:
一、装备制造业稳步增长。
辽宁省以沈阳、大连为核心,发展航空航天装备、智能装备、现代农机装备等高端制造业。
装备制造业增速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产品质量和技术指标不断提升。
二、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辽宁省积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等。
新兴产业增加值持续增长,成为支撑辽宁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三、服务业迅猛发展。
辽宁省加大对现代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服务业的重点扶持,增加了就业机会,提升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四、煤炭钢铁等传统产业出现结构调整。
面对产能过剩、环保压力等问题,辽宁省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去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了煤炭、钢铁等行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
五、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辽宁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支持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加强科技研发和人才培养。
创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为辽宁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综上所述,辽宁省产业发展呈现出装备制造业增长稳定、新兴
产业蓬勃发展、服务业迅猛发展、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能力提升等特点。
在未来,辽宁省将继续加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力度,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对辽宁省14地市经济转型能力的测评及排名
各地 市的经济转型 问题进行探 索性研 究 。
Hale Waihona Puke 2 0 1 6 . 1 1 / 第4 1 期 3
I 评价排名
I Ev a l u a t i o n & Ra n k i n g
我们 此前 曾分别对全 国3 1 省、 福建 、 浙江 、江苏 、陕西 、 广东
① 核心指标 . 1知识存量、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转换能力。
⑨ 测评范围 . 1辽宁省1 4 地市。
④ 测评方法 :相关性分析、功效函数转换。
④ 数据来源 :辽宁省及1 4 地市统计局官网或统计信息网,主要是
辽宁省2 0 1 5 年统计年鉴 、 辽宁省1 4 地市2 0 1 4 年国民经
1 4 地市 中 排在 第 4, 属于人均G D P 排名靠前但经济转型能力排名靠后
的城市 。 比较 分析 结果 显示 , 这 主要和 该市 劳动 生产率 、 产业 结构 转换能 力排名 靠后 有关 。
・
葫芦 岛的经济转型能力综合得分在1 4 地市中排名第1 4, 人均G D P
在1 4 地市 中 排在第1 4, 属于人均G D P、 经济转型能力均排名靠后的
●
对辽宁省 1 4地市经济转型能力 的测评及排名
人 民论坛测评中心
通 过应 用修正 后 的以知识存 量 、劳动生产 率 、 产 业结构 转
换 能力三个指 标 为核 心 的经济转 型 能力评价体 系 , 结合相 关的 公开统计数据 , 对辽 宁省1 4 地 市的 经济转型 能力进行 测 算 , 经
同要素的产 出逐渐步人 “ 稳态”,经济增速也逐渐 “ 收敛 ”。中国经济转型
辽宁省各地区农村市场化水平测度及比较研究
A1 A2 B1
B2
9 4 6 ,9 5 6 ~. 6 03
~. 2 6 0
(:垄堑 塑 整 c ) 垫 耍
I
袁 3旋转后的初始 因子载荷矩阵
I
1 2 .2 14 .8 4 9 .2 16
.2 2 9
主分 成
3 一 1 17 .21 1
~
4 一.21 0 一. 2 48 .6 9 8
.2 5 0
3 .土地市场化水平测度指标 : 农村年 内耕地流转面积 占 耕地承包总面积的比重
赖程度 不断加深和增 强 , 币场机制从逐步产生 、 发展到成熟的 地区市场化水平差异 。 演变过程 ( 陈宗胜 , 9 ) l 9。 9
i .劳动力市场化水平的测度指标 :
() 1工资 洼收入占农 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
, .
市场化水平 , 叫市场化程度。由于迄今为止, 叉 经济学理论 和经济实践并没有给出一个酉分之百的市场化模式和范例 , 因 此, 想以一个纯粹的市场经济为参照系衡量市场化绝对程度是
且也影响 了市场化改革 的整体进程 。本文 以辽宁省为 例 , 对 意 义 。
20 0 6年辽 宁省 1 个地 级市 的农村市场化水平进行测定 , 4 并进
基于以上两点 ,本
素市场化水平
行比较分析 , 中发现各地 区农村在市场化进程方面的差距 , 来反映农村各地区整体市场化水平 。 从
— —
农村 住户期 内银行信 用社贷 款
农村住户 期 内生产费用 支 出
() 2 农村住户期 内银行信用社贷款 占借贷资金昕得的比重
, 、
银行信用社贷款 借贷资金所得
9 — 4 —
维普资讯
辽宁各城市GDP、及人口、面积排名
辽宁各城市GDP、及人口、面积排名(14个地级以上城市和部分县、县级市)沈阳市 3855亿元大连市 3810亿元鞍山市 1608亿元营口市 709亿元锦州市 670亿元盘锦市 670亿元抚顺市 662亿元本溪市 585亿元辽阳市 585亿元丹东市 540亿元铁岭市 500亿元葫芦岛市 454.4亿元朝阳市 450亿元瓦房店市(大连市代管) 413亿元 2008全国百强县(市)31名海城市(鞍山市代管) 410.4亿元 2008全国百强县(市)33名注:2008全国百强县(市)62名、66名的普兰店市(大连市代管)、庄河市(大连市代管)数据暂缺!大石桥市(营口市代管) 301亿元 2008全国百强县(市)78名东港市(丹东市代管) 257亿元阜新市 238亿元在辽宁14个地级市中排名最后,远远落后于瓦房店、海城等县级市开原市(铁岭市代管) 165亿元凤城市(丹东市代管) 158亿元法库县(沈阳市代管) 103亿元盖州市(营口市代管) 98.4亿元岫岩县(鞍山市代管) 88.8亿元调兵山市(铁岭市代管) 63.35亿元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南部,是中国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
陆地面积14.59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陆地面积1.5%。
海域面积 15.02万平方公里。
辽宁省共辖14个地级市、57个市辖区、17个县级市、19个县、8个自治县。
省会沈阳市。
根据2007年1‰人口抽样调查推算,年末全省总人口4298万人。
二、1、沈阳市,沈阳位于中国的东北地区南部。
是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中国建成区面积第三大城市,中国七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是东北地区最大最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
是中国最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
沈阳现辖十区一市三县,总面积12942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495平方公里。
沈阳地区常住人口740.2万,城区实际居住人口超过1000万人。
2、大连辖6个市辖区,代管3个县级市和1个海岛县(长海县)。
基于主成分分析辽宁省各市经济综合实力评价
【摘要】辽宁省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省份,近年来一直致力于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根据二〇二一年辽宁十四个市的截面数据,并结合辽宁省的经济发展特点,从五个方面选择九个指标体系,建立了辽宁各市的国民经济综合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并利用SPSS 26.0软件系统,通过主要成分分析方法测算辽宁各市的国民经济综合能力分值。
结果表明:总体而言,辽宁省的整体发展速度比较平稳,大连沈阳发展利好,城市之间经济实力存在明显差异。
在这个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发展意见。
【关键词】辽宁省;SPSS;主成分分析;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一、引言辽宁省位于东北地区南部,全省综合经济实力较强。
对应规模以上工业、投资、消费、对外贸易、财政收入等经济指标位居领先地位,经济综合竞争力也强于周边省份,其战略地位和影响力更是如此。
城市的经济综合实力水平主要由人口与劳动力、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基础设施、环境等各方面因素构成,而区域经济实力的强弱,又直接影响着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质量。
辽宁省经济结构持续调整优化,全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从总体上看,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推进,发展韧性得到展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近年来,随着“东北振兴”战略的进一步深入,辽宁贯彻落实新型发展模式,城市猛速发展,综合能力进一步增强,居民生活条件日益改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尽管如此,辽宁与部分先进地区相比仍具有很大差异,同时各城市间存在发展不均衡、基础建设不健全的现象。
所以,对辽宁各城市的整体能力做出衡量和评估,从而做出精准施策,协调各城市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二、指标构建城市的经济综合实力评价涉及面较多,往往包含社会、经济、生态、科技以及城市建设等诸多方面。
辽宁省产业绿色转型发展现状及优化对策分析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国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积极稳妥地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
《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到,要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降低资源消耗,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工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为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其“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使其成为我国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主要领域。
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辽宁省的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基础雄厚、产量丰富,也使其成为资源开发过度和环境污染水平较高的城市,延缓了辽宁省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产业绿色转型进程。
因此,辽宁省亟需确定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从而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此背景下,本文分析辽宁省产业绿色转型现状,研究其产业发展方向,是缓解经济发展与环境及资源冲突的必然选择,对提高辽宁省及相似地区的产业绿色转型效率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 文献综述随着产业绿色转型的发展,学术界对其内涵及相关测度方面的研究逐渐丰富。
(1)关于产业绿色转型内涵。
2008年出台的《推进绿色转型条例(草案)》认为,绿色转型指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导,以循环经济为基础,以绿色管理为保障,发展模式向可持续发展转变,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平衡,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
李平(2011)[1]认为,绿色转型是指工业迈向“能源资源利用集约、污染物排放减少、环境影响降低、劳动生产率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的过程;OECD(2005)[2]认为,绿色转型指实现经济由不可持续转向可持续发展、“黑色”或“褐色”经济转向绿色经济,体现为由低质量发展向高质量发展模式的转变;肖滢和卢丽文(2019)[3]认为,工业绿色转型发展效率主要通过将资源与环境因素纳入工业效率研究的分析框架中,衡量的是投入要素既定的情况下,减少非期望产出或提高期望产出及在产出既定的情况下减少投入要素;张平淡和屠西伟(2021)[4]认为,制造业绿色转型是从采购、设计、生产、销售到产品报废回收等全部工业环节实现了生产要素资源高效利用和降低生态环境损耗,兼顾环境效益与资源效益的现代制造新模式。
辽宁省14市旅游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分析
辽宁省14市旅游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分析庞会敏,伊丽莉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辽宁葫芦岛(125105)E-mail:yuan0663@摘要:在构建旅游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辽宁省各城市旅游经济进行综合评价与排序,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改善辽宁省各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辽宁省;旅游经济;因子分析1. 引言辽宁是旅游资源大省和全国旅游业的重点省份之一,旅游业已成为全省经济新的增长点。
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辽宁全面振兴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十五”时期辽宁省旅游业发展规划和“辽宁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重大战略决策的实施,辽宁应紧抓这一双重机遇,加快全省旅游经济发展,努力实现辽宁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推动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迈进。
辽宁省各城市只有对自己的经济发展及资源环境有一个客观、准确的综合评价,才能更好的制定政策、发展经济, 开创辽宁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局面,提供辽宁旅游经济加快增长的新机遇。
本文通过构建旅游经济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辽宁省各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做了定量和定性的分析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辽宁省旅游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2. 辽宁旅游经济发展综合评价2.1评价方法的选择所谓综合评价是通过一定的算式将多个指标对事物不同方面的评价值综合在一起,从而对事物有一个整体的认识[3]。
鉴于地区旅游经济是一个要素繁多、结构复杂的区域经济系统,旅游经济的发展受到国际、国内旅游状况、出入境旅游人数、旅游收入等多个因素影响,因此我们选择因子分析方法,采用SPSS11.5 for Windows 统计软件运算,分析和评价辽宁14个市的旅游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
2.2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为了更好的分析辽宁地区旅游经济状况,指标选取根据“十五”时期辽宁省旅游业发展规划和“辽宁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指示精神,在满足“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原则”的情况下选取了部分指标作为分析辽宁省各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2]。
辽宁省各地区产业结构调研分析报告
辽宁省各地区产业结构调研分析报告沈阳建筑大学管理学院拟稿人:梦之羽团队指导教师:孙红目录前言······················································1;一、辽宁省三次产业结构情况分析 (1);二、各城市产业结构调研报告分析 (2);(一)沈阳市···············································2;(二)大连·················································4;(三)鞍山·················································6;(四)抚顺·················································7;(五)本溪·················································9;(六)丹东················································10;(七)锦州················································12;(八)营口················································13;(九)阜新················································14;(十)辽阳················································16;(十一)盘锦··············································17;(十二)铁岭··············································19;(十三)朝阳··············································20;(十四)葫芦岛············································21;三、辽宁省产业结构未来发展的认识与建议····················21;参考文献·················································22;调查问卷·················································23;辽宁省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调研分析报告——以“十一五”期间为例佟佳鑫沈阳建筑大学管理学院0805300318前言“十一五”期间,辽宁省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方式,成就显著,不论是农业、林业、工业还是服务业,都清晰的呈现出了“十一五”规划产业结构调整的印迹,农业生产越来越现代化,生产能力与以往相比明显增强,先进的机器使制造业和高新科技产业快速推广发展,现代服务业为经济的发展推出了一条新的途径。
辽宁省14市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
一级指标A1:人均GDP (元)A2:第三产业总产值占GDP 比重(%)A3:全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与GDP 之比A4: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B1:每十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数B2:研发经费占GDP 比重(%)B3:每万人专技人员数量(人)B4:图书馆人均拥有藏书数(册)C1:道路网密度(千米/平方千米)C2:燃气普及率(%)C3:城镇化率(%)C4:互联网普及率(%)D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D2: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D3:人均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吨/日)D4:建成区绿地覆盖率(%)E1: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平方米)E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E3:城镇登记失业率(%)E4:养老保险覆盖率(%)与经济高质量增长关系正正逆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逆正表1辽宁省14市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一览表二级指标A 经济效益B 科教文化D 生态环境C 城乡建设E 人民生活一、引言自党的十九大提出高质量发展目标以来,国内学者开始从单一的经济数量增长转向对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探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路径和新模式。
目前,较多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构建了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运用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法等方法,结合地区年鉴数据对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
目前的研究多是集中在国家层面,也有部分学者对省一级的高质量发展状况进行评价。
作为东北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省份,辽宁省各市的发展情况一直备受关注。
因此,本文建立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辽宁省各市2018年的高质量发展情况进行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归类和分析,以揭示2018年辽宁省各市高质量发展现状,发现辽宁省各市在高质量发展中的不足,并提出改进的意见。
二、高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需要考虑多层次的多种因素,基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辽宁省高质量发展增强活力、创新驱动、环境优化、服务提升等要求,构建了经济效益、科教文化、城乡建设、生态环境、人民生活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作为评价辽宁省14市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辽宁省城市综合实力评价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辽宁省作为东北地区省份之一,也存在各城市发展不协调、城市实力不均衡的问题。
为更好地了解辽宁省各城市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关政策促进全省发展,我们基于已有理论成果构建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对辽宁省下设城市进行评价,科学施策提升全省城市综合实力。
一、构建城市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城市的综合实力评价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因此要选取不同角度的指标进行评价。
根据之前的理论成果,评价与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要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等原则。
基于《辽宁省统计年鉴(2019)》从经济、环境、社会等三个方面选取了9个指标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表1)二、辽宁省各城市综合实力水平实证评价因子分析(一)数据的处理。
全部数据来自于《辽宁省统计年鉴(2019)》,指标的选取上由于各指标数据量纲不同,所有指标数据需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指标数据的量纲影响。
而且本研究选取的指标分为正、逆指标两类,正指标数值越大,带来的影响就越大;反之,逆指标数值越小,影响就越大。
因此在因子分析之前需要对逆指标进行处理。
1、逆指标的处理。
指标值越小,带来的影响越大的指标称之为逆指标。
为了保证全部变量的正向性,需要对逆指标进行转化。
在9个指标中,2个指标为正向指标。
指标中只有工业废气排放总量(X9)为逆向指标,对其采用的转化方法是取倒数-X。
2、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采用Z-score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首先计算数据的平均值和标准差,然后将这些数据代入标准化公式中,经计算得到数据的标准化值。
其变换公式为:Z ij=x ij-x⎺j sj,x⎺j=1nni=1∑x ij,s2j=1n-1ni=1∑(x ij-x⎺2j)2[],在SPSS26.0中可自动进行Z-score标准化。
(二)数据的检验。
因子分析是指从众多原始变量辽宁省城市综合实力评价□文/胡月(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提要]近年来,随着“东北振兴”倡议的稳步推进,辽宁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城市迅猛发展,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效果
济转型效果2023-11-09•引言•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概述•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现状•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效果评价•提升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效果的目对策建议•结论与展望录01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经济转型的挑战01随着资源的枯竭,东北地区的资源型城市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经济支柱,面临着经济转型的巨大压力和挑战。
经济转型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02为了保持城市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转型成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研究意义03通过对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效果的研究,可以为这些城市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推动其经济转型的进程,提高城市的综合实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
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内容本研究以东北地区的资源枯竭型城市为研究对象,对其经济转型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包括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质量、就业结构优化等方面。
研究方法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收集相关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其次,运用比较分析、趋势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经济转型的效果进行评估和解释;最后,结合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建议和措施。
02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概述定义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因资源开发而兴起,但因资源枯竭而面临经济困境的城市。
这些城市通常以资源开采和初级加工为主导产业,随着资源枯竭,产业规模缩减,经济增长停滞,失业率上升,社会矛盾凸显。
特点资源枯竭型城市具有明显的资源依赖性,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缺乏内生动力。
同时,这些城市的基础设施落后,社会公共服务不足,民生问题突出。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定义与特点东北地区是中国资源型城市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其中以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最为典型。
这些城市主要分布在煤炭、石油、林业等资源丰富地区。
分布东北地区的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活力不足、就业压力大等问题。
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调查
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调查县域强“三农”强近几年来,辽宁省县域经济异军突起,农业“一县一业”正在形成,县域工业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县城规划建设全面启动.2009年,全省44个农业县市生产总值增长2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翻了一番,新增财政收入占全省财政收入增量的1/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3亿元的县市由上年的28个增加到40个.从2006年开始,辽宁省委、省政府作出了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为重要载体建设新农村、推动全面振兴的决策,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几年来,全省县域经济保持加速发展势头,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明显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平稳增长,县域经济已经成为全省经济新的重要增长极.正如省长陈政高所言:“随着辽宁振兴的进程,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沈阳经济区被确定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辽宁已经成为全国的投资热点、发展热点、关注重点,在这个大气候下,辽宁的县域经济完全可以干得更好、干得更漂亮.”辽北不甘落后:观开原现象地处辽北的开原市曾是个很穷的地方,上世纪90年代主要经济指标曾长期徘徊在全省44个县市后10名,在2001年时全市生产总值只有亿元,处于全省贫困县的边缘.如今的开原已成为辽北的明星城市,到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245亿元,是2001年的13倍,从全省第32位跃升到第7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亿元,是2001年的23倍,从全省第33位跃升到第5位;2006年到2009年,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实现两个“两年翻一番”的目标;综合经济实力从全省34位跃升到第5位,形成县域经济发展的开原现象.2010年5月25日,辽宁省县域经济现场会在开原市召开.辽宁省委书记王珉、省长陈政高亲自带领44个县市长,从开原市的工业区建设看到农产品加工基地,从幼儿园看到老年康乐中心,从商业广场看到开原新城.辽宁省省长陈政高对开原的发展给予高度评价,他说开原是辽宁发展县域经济的一面旗帜,开原的方向就是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从排名靠后到全省第七,开原靠什么在短短的几年内实现如此大的跨越开原市委书记魏俊星说:“开原没有资源,没有优势,但我们靠扩大开放,引进资金,引进项目,引进人才,引进成功的发展模式,实现没有资源打造资源,没有优势创造优势,无中生有,借力腾飞.”建设工业区是开原市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破题之举,但在建设工业园区过程中,开原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资金的短缺和建设用地的不足.开原打破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传统思维定势,他们挖掘潜力,盘活存量,向关停企业要土地,盘活土地3500亩;拓宽渠道,扩大增量,向城中村和棚户区要土地,置换出工业用地3650亩;利用废弃的37个砖厂、关停的矿山企业、乡镇企业、合村、并屯、并校和复垦土地万亩等,确保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招商的需要.几年下来,开原市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亿元,高起点、大气魄、科学规划建设了51平方公里的开原工业区.在工业区内规划建设了5平方公里的城市功能区,打造了承载工业化、城市化的工业新城.引进工业地产商,建设标准化厂房,形成产业集群新优势,打造了7个年产值超百亿的产业集群.突出大项目招商,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65个,超5亿元项目31个.全市规模工业企业从2001年的9户发展到402户,规模工业总产值实现550亿元.现代化的工业新城,是开原没有资源而打造的最大资源.辽西奋起直追:看义县速度地处辽西的义县是辽宁扶贫开发重点县,县域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全省44个县市曾多年排名倒数第一,2008年以来,义县县委、县政府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硬是以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创造出超常规发展的“义县速度”.2007年,义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为7500万元,2008年达到亿元,2009年实现3亿元,实现两年翻两番;县域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连续两年名列全省第一,一举甩掉了贫困落后的帽子,成为全省欠发达县加速发展的一个样板.2010年1至5月份,义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已完成20289万元,同比增长%以上,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义县何以只用短短的两年时间,就打造出了财政收入跨越式发展的“加速度”义县的最根本经验,就是通过全县对招商引资工作精力的高投入,带来了工业园区经济的快产出;通过引进项目形成产业集群的快发展,换来了全县经济综合实力和财政收入的大提高.强力推进的园区建设速度.义县县委、县政府对园区做到了“四优先”,即优先摆放领导力量,优先安排资金,优先保障土地供应,优先配备干部,高速度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七里河工业园区创造了8个月基本完成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共落户企业32家的“义县速度”.目前,随着大批的工业项目落地,园区的承载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特别是2009年,80个1000万元以上新建工业项目落户新区,标志着义县工业园区已初具规模,县域工业经济迈上了新台阶.全民创业的招商引资速度.义县县委、县政府把依靠工业园区上大项目,作为县域经济大发展、多就业、快增长的突破口,在全县掀起了举县招商、全民创业的热潮.开展主题概念招商、组织团队招商、实行专业招商等不同形式的招商活动.坚持以商招商.充分利用入驻企业与关联企业关系密切的优势,鼓励关联企业入驻,做大相关产品优势,拉长产业链条.义县的发展也使当地的农民受益,七里河镇大荒地村农民顾宝军,2008年进入七里河工业园区的辽宁锦兴电力金具公司做电工,如今已成为公司的正式员工,他告诉记者:“以前在外打工一年到头还不一定拿到钱,听说家里有企业招工就来了,离家近农忙时还能照应家里.在这一个月能开1400多元,公司的福利待遇好,活也不累.”周边有200多名农民像他这样也在这工作,从农民变成工人.辽南快马加鞭:现瓦房店模式辽南一向是辽宁的发达地区,辽宁现有的5个全国百强县全在这里.这里曾经是辽南工业重镇,瓦轴、瓦纺等一大批企业闻名遐迩.然而,当市场经济大潮袭来时,全市80%的国有和集体企业破产倒闭,大批职工下岗失业,工业重镇变成了工业重负.面对困境,他们全力抢抓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的双重战略机遇,探索出一套独特的发展县域经济的“瓦房店模式”:以航母型重大项目为主导,组建产业集群式联合“舰队”,发展培育现代工业农业,带动整个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瓦房店由此跃居2009年全国百强县第27名,成为东北地区县域经济的排头兵.几年来,瓦房店市解放思想,大胆探索,走出了一条推动县域经济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成功道路,这条道路的主要特点:一是坚定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推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瓦房店多年来通过建设专业园区,培育了一批全国领先的航母型大企业、大项目,形成了以瓦轴集团为龙头的轴承产业集群,以大连化工为龙头的化工产业集群,以及临港产业配套、清洁能源、风电装备、LED光电、新型建材、食品加工等六大产业基地.二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走集约化、产业化、标准化、特色化的农业发展之路.瓦房店积极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用发展工业的理念、机制和举措来发展农业,让农户的农产品生产过程直接融入农业产业链条,很好地实现了农业与工业的融合互动,有力促进了水果、水产、蔬菜、花卉、畜牧等优势产业发展,加快了农业现代化步伐.三是加速提升现代服务业,推动房地产、旅游、物流等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瓦房店市在巩固提高第一产业、优化发展第二产业的同时,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其城市商业业态不断提升,农村专业化市场逐步完善,推动了县域三次产业的协调融合和互动共进.瓦房店市委书记刘兴伟说:“瓦房店市的发展特点和基本经验,被省委有关部门总结概括为‘瓦房店模式’,在全省进行了宣传推广.这既使我们备受鼓舞,又感到压力巨大.但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变压力为动力,进一步巩固、提高瓦房店模式,力争用三年时间跻身全国百强县市前十位.“三化”兴经济兴作为一个农业大省,辽宁省所处的纬度适合发展养殖业、种植业,是全国玉米最优产区之一.花生在国际市场上深受外商欢迎,极具开发价值和市场前景.稻米以蓬松柔软、味香适口而着称,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辽西地区作为全国杂粮生产较大的区域之一,总产水平居全国第5位.辽宁省的肉类、禽蛋、奶类、水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前10位.农业土地资源丰富,农村人均耕地亩,是东南沿海省份平均水平的两倍.然而传统农业县也是经济弱县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加快传统农业县向经济强县转化辽宁省委第十次党代会确定了以发展县域经济为重要载体,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城镇化为支撑,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全面推进辽宁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决策.“三化”成为发展县域经济、农业县向经济强县转化的推手.辽宁省省长陈政高说,辽宁的县域经济发展要突出农业产业化,即一县一业;工业化,即一县一个超百亿的产业集群;城镇化,即集中抓好县城与小城镇建设.农业产业化:形成一县一业在2010年的辽宁省农村工作会议上,省政府决定整合农业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一县一业”发展,加快种植业设施小区、畜牧养殖小区、渔业健康养殖小区和林地经济区发展,推动各县市确立和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全年新增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农事企业1000个,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在辽中县养士堡镇,记者见识了棚海的壮观景象:温室大棚一栋连一栋,像大海一样一望无际.养前村支书崔汝宁向记者介绍:“在省市扶持政策激励下,全村几年来共建大棚1260栋,户均两栋棚以上.新建一个百亩棚小区补助由开始的万元提高到现在的18万元.以养前村为核心的设施农业区已形成5万亩的规模.”村民刘娟说:“我家建了10栋大棚,每棚年效益在2万元以上.”因为带领村民致富做出了成绩,村支书崔汝宁被提拔为养士堡镇副镇长.据辽中县农经局局长刘登文介绍,辽中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集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菜蓝子先进县、全国商品粮基地等多种美誉.仅用两年多时间,辽中就新建日光温室万亩规模连片大区3个,千亩规模连片大区17个,形成以果蔬设施农业为主的一县一业.全县日光温室面积已近25万亩,在全省名列前茅.辽中县日光温室建设标准高,大量应用新技术,农民增收显着,日光温室建设专业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万元.2010年6月26日,第九届中国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暨鞍山·岫岩蘑菇节在岫岩县举办.目前,岫岩县有10万人从事蘑菇生产、加工、销售,占农村劳动力的50%左右;蘑菇生产能力已达亿盘,今年总产量有望达到21万吨,正在向百万吨目标迈进,蘑菇产业已经成为岫岩特色产业.近年来,岫岩县把食用菌生产作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富民立县产业,举全县之力推动发展.岫岩被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中国滑菇第一县”;岫岩滑菇经国家农业部批准,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岫岩正在建设的东北最大的食用菌交易市场,市场投资亿元,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建成后设计年交易量为20万吨,届时,岫岩将成为东北乃至全国最大的食用菌专业批发市场.西丰县委、县政府把鹿业确定为“一县一业”发展的重点,建设全国鹿产业大县.截至目前,全县鹿饲养量万只,占全省的78%、全国的20%,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认定为“中国鹿乡”;鹿业实现总产值12亿元,利税亿元,有力地拉动了县域经济发展.东港市委、市政府出台相关产业扶持政策,打造出一业兴百业旺的“全国草莓第一县”.2009年,草莓生产面积已达到15万亩,产量万吨,产值亿元.其中,出口3万吨,创汇2000万美元.面积、产量、出口量分别约占全国%、15%、%.草莓总产值占全市种植业总产值%,草莓生产已经成为振兴东港农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目前,东港已有5万多户农民种植草莓,户均草莓收入万元,形成了农业人口人均草莓收入1940元,带动农民就业15万人的“一县一业”产业.工业化:做大产业集群沈阳市是辽宁省县域工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策源地.2002年和2004年,沈阳市的法库县、康平县分别提出了建设中国瓷都和塑编城的目标和思路.经过几年的发展,法库陶瓷产业、康平塑编产业迅速崛起,带动两县经济快速发展.到2007年,法库、康平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由2002年全省排名第39、40位,上升到了第21、22位,五年平均增幅分别为%和%;经济总量也迅速扩张,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分别达到22%和30%,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由2002年的第29位、44位,晋升到第15位和25位.法库县委书记关志鸥告诉记者,从2002年第一家陶瓷企业落户法库至今,沈阳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法库县陶瓷产业作为市级重大项目来抓,大力推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强力推进陶瓷产业集群建设,法库县陶瓷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用短短几年时间打造了一个东北亚与中国东北地区的陶瓷及其产品深加工的“东北瓷都”,向着“国际化、品牌化和瓷文化”的发展方向阔步迈进.今年上半年,法库县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快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3亿元,同比增长4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亿元,同比增长%.其中,税收收入亿元,同比增长%.产业集群的发展,给法库、康平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变了法库、康平贫穷落后的形象,为贫困地区加速发展、实现赶超作出了示范,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了一种新思路,也逐步让全省上下形成了加速发展产业集群的共识.到2009年底,全省44个县市都编制了百亿工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各县市的规划,除根据本地资源、产业优势确定之外,引进创新形成产业集群,如义县的电力电器、昌图县的换热设备、绥中县的数字技术、彰武县的林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等.目前,全省已形成一批产值超百亿元的工业产业集群,如法库县的陶瓷、辽中县的装备制造、瓦房店市的轴承、庄河市的食品加工、海城市的镁质材料、大石桥市的镁质材料、辽阳县的钢铁精深加工、开原市的起重设备、铁岭县的有色金属产业集群等模式.东港市委、市政府把再生资源、机械加工、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四大产业集群作为2009年经济工作的重头戏,全市产业集群总产值达到453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60%.全市实施超500万元工业项目222个,其中超亿元项目7个,新增规模企业19户,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3户.规模工业增加值亿元,增长28%.工业经济克服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发展速度和质量实现了新突破.大石桥市多年来以丰富的镁矿资源为依托,以产业总量扩张和素质提升为目标,以扶持壮大骨干企业为先导,大力培育镁产业集群,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推动了镁产业的快速发展,树立了“中国镁都”的城市品牌.目前,全市各类镁制品企业已发展到570余家,2009年镁质材料产业产值实现370亿元,其中深加工产值实现270亿元.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为加快城镇化的发展,辽宁将给每个县城市建设、城区建设或城镇建设10个亿的贷款,这是辽宁发展县域经济的创新,也是其发展县域经济的最大举措.黑山县以城镇化引领县域经济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乡一体化趋势日趋明显.大虎山镇五台村的农民宋廷发有两个蔬菜大棚,一年收入5万元以上,在镇上新买了楼房,白天去村里侍弄大棚,晚上回到镇上过起了城镇生活.大虎山镇镇长闫晓东介绍说:“去年小城镇建设实现历史新突破,全年投入资金3200万元,开发商品楼万平方米.这几年每年都吸引近周边农民2000人到镇上安家落户.”记者来到黑山县段家乡蛇山子时,村里正在进行3公里路面硬化工程,水泥路将通到每家门口.虽只是一个村,但是村里的街道却很繁华,移动公司代销点、超市都有,村民张会权盖了两层小楼,楼上居住,与城里人一样用上了抽水马桶,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楼下开了农家超市,从吃到用一应俱全.蛇山子村支书刘佳广告诉记者,村里统一新建了楼房,已有70户农民上楼.去年投资70万元改造了700户无害化室内厕所,今年还要改造200个.村里投资118万元修了环保、节能、洁净的沼气池600多个,改变了多年来烧水、做饭烧柴火的老习俗,改善了环境又节约了能源.因为村里有保护地蔬菜4000亩,所以生产绿色蔬菜的肥料也得到了解决,真正达到了生态、环保、绿色.辽中县三年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搭建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平台.他们紧紧抓住沈阳经济区城际连接带建设的宝贵契机,全力打造近海新城,全年房地产开发面积可突破100万平方米,尤其是随着沈阳综合保税区即将获批,以及投资22亿元的近海铁路、投资27亿元的500千伏输变电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辽中的优势更加凸显,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县向近海经济先导区的跨越转变,驶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在打造现代新兴工业城市的过程中,瓦房店市引导农民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引入工业理念、机制和举措发展农业,走集约型特色化发展之路.目前瓦房店市除了两大市级工业园区,其它21个开发区、工业园区全部摆放在乡镇,依靠乡镇的工业化带动乡镇的城市化.瓦房店市农村劳动力中从事第一产业的万人,从事二三产业的有万人.农村就业格局的急速变化,引导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镇,进入楼房,成为新兴城镇的一员.开原始终把做大做强中心城镇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和拉动县域经济崛起的核心战略.投入1500万元,聘请国内外资质高、影响大、有成就的专家和设计单位,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水系系统等专项规划,绘就了现代化中等城市的宏伟蓝图.9年多来,累计拆迁棚户区510万平方米,新建住宅860万平方米,21万人喜迁新居,在建成区内消灭了棚户区.规划建设了五金城、建材城、汽配城等10大专业化市场,打造了现代商贸物流服务区,形成了中等城市的产业支撑.开原的城镇人口从2001年万人增加到万人,建成区面积从平方公里扩大到3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从19%提高到52%.。
辽宁省经济发展优势区域识别
doi:10.3969?j.issn.1005-8141.2021.04.007辽宁省经济发展优势区域识别杜鹏,孙亮,王利,裴倩,丁晓健,鄢萍萍(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辽宁大连116029)摘要:基于比较优势理论,提出B-S-P识别框架并确定分级和分类阈值,利用2017年辽宁省经济、社会、夜间灯光等数据,运用PCA、热点分析、近邻分析等方法对该省经济发展区域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辽宁优势区域分布呈空间异质性,沈大沿线区域与各市辖区优势显著;优势区具有“一轴两翼—三核辐射”的空间集聚特征,强弱优势区呈较明显的中心—外围结构特征;优势区域要素集聚能力存在差异。
对于不同类型优势区,需针对性地制定发展对策,才能实现协同发展。
关键词:优势区识别;B-S-P框架;非均衡协调发展;辽宁省中图分类号:F4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8141(2021)04-0423-06IdentificationoftheAdvantageRegionsofEconomicDevelopmentinLiaoningProvinceDUPeng,SUNLiang,WANGLi,PEIQian,DINGXiao-jian,YANPing-ping(SchoolofGeography,LiaoningNormalUniversity,Dalian116029,China)Abstract:Basedonthetheoryofcomparativeadvantage,thispaperproposedtheB-S-Pidentificationframeworkanddeterminedtheclassificationandclassificationthresholds.AdoptingthedataofLiaoningProvince′seconomy,society,andnightlightsin2017,itusedPCA,hotspotanalysis,neighboranalysisandothermethodsforempiricalanalysis.TheresultsshowedthatthedistributionofdominantregionsinLiaoningProvincewasspatiallyheterogeneous,andtheareasalongtheShenyang-Dalianlineandthemunicipaldistrictshadsignificantadvantages;thedominantregionshadthecharacteristicsofspatialagglomerationof“oneaxis,twowings-threenuclearradiation”,andthestrongandweakdominantregionspresentarelativelyobviouscenter-peripheralstructuralcharacteristics;thereweredifferencesintheagglomerationcapabilitiesofadvantageousregionalelements,andfordifferenttypesofadvantageousareas,thegovernmentshouldimplementtargeteddevelopmentstrategiestoachievecoordinateddevelopment.Keywords:identificationofsuperiorareas;B-S-Pframework;unbalancedandcoordinateddevelopment;LiaoningProvince收稿日期:2020-10-31;修订日期:2021-01-0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70112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辽宁省第六次全国人 L I 普查
主要数据公报。
4
国家治理 /N a t i o n a l G o e r 门 a r i c e
④ 测评结果 :
2 0 1 6 . 1 1 ,第4 1 期 5
f 评价排名
I E v a l u a t i o n &R a n k i n g
地市 中 排在第1 0, 属于人均G D P 排名靠后但 经济转型能力较强的典
型城 市 。 比较 分析 结果 显示 , 锦 州市 经济转 型能力排名 综合得 分较
高, 主要得益于该市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排名较靠前 。
・
鞍 山的经济转型能力综合得分在1 4 地市 中排名第1 1, 人均G D P 在
●
对辽宁省 1 4地市经济转型能力 的测评及排名
人 民论坛测评中心
通 过应 用修正 后 的以知识存 量 、劳动生产 率 、 产 业结构 转
换 能力三个指 标 为核 心 的经济转 型 能力评价体 系 , 结合相 关的 公开统计数据 , 对辽 宁省1 4 地 市的 经济转型 能力进行 测 算 , 经
增长 ,进而反映了一个地 区乃至一个 国家的经济转型能力 。
1 9 9 2 年 ,中国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 目 标之后 ,中 国的G D P 经历 了超过 1 0 年 的高速增长 。但从近些年来看 ,中国的经济增速仍
然无法摆脱边际收益递减的规律 。在经历过一段时间的高速增长后 ,随着不
的质量。
经济转型正是源于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强调和重视 ,经济转型寓于经济增
长的过程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讲 ,健康的经济增长本质上代表了持续的经济
转型过程 。库兹涅茨将经济增长定义为给居民提供 E t 益繁多的经济产品能力 的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现今技术 ,以及所需要 的制度和 思想意识与之相应调整 的基础上 。按照库兹涅茨的理论 ,经济转型能力的要 素构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即知识存量的增加 、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以及产业 结构的变换。这三方面要素 的提升 ,在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共 同影响了经济
1 4 地市 中 排在 第 4, 属于人均G D P 排名靠前但经济转型能力排名靠后
的城市 。 比较 分析 结果 显示 , 这 主要和 该市 劳动 生产率 、 产业 结构 转换能 力排名 靠后 有关 。
・
葫芦 岛的经济转型能力综合得分在1 4 地市中排名第1 4, 人均G D P
在1 4 地市 中 排在第1 4, 属于人均G D P、 经济转型能力均排名靠后的
① 核心指标 . 1知识存量、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转换能力。
⑨ 测评范围 . 1辽宁省1 4 地市。
④ 测评方法 :相关性分析、功效函数转换。
④ 数据来源 :辽宁省及1 4 地市统计局官网或统计信息网,主要是
辽宁省2 0 1 5 年统计年鉴 、 辽宁省1 4 地市2 0 1 4 年国民经
等省所辖地市 ( 及州 、 地市级地区)的经济转型能力进行 了测评及
排名 。 本次 测评是 以辽 宁省1 4 地市 为对 象 , 在 坚持指标 数据 的可获取
性 、 一致性 的原 则下 , 对应 用的指标数据 、 指标 权 重的设计进行 能力评价体系。
同要素的产 出逐渐步人 “ 稳态”,经济增速也逐渐 “ 收敛 ”。中国经济转型
的重要 内容就在 于如何适应从经济高速扩张到增长收敛的转变 ,以及在各 种要素边际收益递减 的规律下 ,仍然能够保证相应 的经济产 出。为 了应对
2 0 0 8 年全球经济危机 ,中国推出规模宏大的经济刺激计划 。然而 ,在后危机 时代 ,经济刺激计划产生的 “ 副作用”也逐渐开始显现 ,诸如金属 、能源行
过 对不 同地 市 间经济转型 能力得 分 、 分项指标得 分 的 比较 , 对
各地 市的经济转型 问题进行探 索性研 究 。
2 0 1 6 . 1 1 / 第4 1 期 3
I 评价排名
I Ev a l u a t i o n & Ra n k i n g
我们 此前 曾分别对全 国3 1 省、 福建 、 浙江 、江苏 、陕西 、 广东
城市 。 比较分析结果显示 , 这主要和该市知识存量 、劳动生产率排
名靠后有关 。 为此 , 对于葫芦 岛 市, 更好实现转型与发展的同步推
进 , 是其今后 工作 的重点 。
6
国家治理 /N a t i o n a I G 0 v e r n a n c e
从亚当・ 斯 密把经济增长问题作为总题 目来进行研究 开始 ,经济增长理 论发展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其 中,经济增长的动力 、源泉等过去一直 被主流经济学家认为是经济增长的关键问题 ,而经济增长的质量 ,如经济增 长的结果 、前景等问题直到近期才逐步受到关 注。亚诺什 ・ 科尔内在 《 突进 与和谐 的增长 》一书 中曾经指 出, “ 翻阅一下关于经济增长理论 的浩瀚文 献 ,我们发现 ,到处都在用宽泛 的数量指标来描述增长过程 ,而发展过程的 质量方面几乎完全被忽略了”。在多恩布什与费希尔的 《 宏观经济学 》中, 经济增长过程被认为 “ 是生产要素积累和资源利用 的改进或要素生产率增加 的结果”。其 中, “ 生产要素的积累”是强调经济增长的数量 , “ 资源利用 的改进或要素生产率增加 ( 包括生产要素 的再配置等 ) ”则是强调经济增长
⑨ 主要发现 . I
・
大连 的经济转型能 力综合得 分和 人均G D P 在1 4 地 市 中均排 名 第1,
属 于 经济 转型 能力和 人均G D P 双 高的典 型城 市 。为此 , 进 一步 总结
大连 的经济转型 经验和做法 , 对于其他 地市具有 一定的借 鉴意义 。
・
锦 州的经济转型 能力综合得 分在 1 4 地市 中排 名 第4, 人均G D P 在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