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加减法的关系3篇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加减法的关系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加减法的关系精选3篇(一)教案名称:加减法的关系教学目标:1. 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2. 学会运用加减法的关系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1. 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2. 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教学准备:1. 教材《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2. 数学实物教具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加法和减法的定义和运算法则。
步骤二:加法和减法的定义与运算法则(10分钟)1. 对加法的定义和运算法则进行讲解,例如:4+3=7。
2. 对减法的定义和运算法则进行讲解,例如:7-3=4。
3. 强调加法和减法是相互联系的,加法可以帮助减法运算,减法也可以帮助加法运算。
步骤三:加减法的关系(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加法和减法的关系,例如:7-3=4,那么7=4+3。
2. 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加法和减法的关系进行计算,例如:小明有7颗苹果,他吃了3颗,现在还剩几颗?3. 让学生自己编写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计算式,归纳总结加减法的关系。
步骤四:巩固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相关练习题,加强加减法的练习。
2.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加减法计算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能力。
步骤五:课堂总结(5分钟)总结加减法的关系,重点强调加法和减法的相互支持和联系。
教学延伸:1. 将课堂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加减法的关系进行计算。
2. 提供更多的加减法的练习题,巩固学生的运算能力。
板书设计:加法和减法的关系4+3=77-3=47=4+3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定义、运算法则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导,学生能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
在课堂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讲解、引导、练习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加减法的知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算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更多的实例让学生进行练习。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小学四年级是数学学习的重要阶段,西师版教材的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对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的详细梳理。
一、大数的认识1、计数单位个(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10。
2、数位顺序表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分别是个级、万级、亿级。
3、大数的读法先分级,再从高位读起,读完亿级或万级的数,要加上“亿”字或“万”字。
每级末尾的 0 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 0 或连续几个 0,都只读一个零。
4、大数的写法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 0 占位。
5、数的大小比较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6、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去掉万位或亿位后面的 0,加上“万”字或“亿”字。
7、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或千万位上的数,如果小于5 就舍去尾数,写上“万”字或“亿”字;如果大于或等于 5 就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尾数,写上“万”字或“亿”字。
二、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1、加减法的关系加法: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法: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2、加法运算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 + b = b + 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 + b) + c = a +(b + c)3、简便计算运用加法运算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例如:27 + 36 + 64 = 27 +(36 + 64) = 27 + 100 = 127三、角1、角的定义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师用书
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师用书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为了帮助教师有效教学,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师用书可以提供一些有用的教学指导和学生活动建议。
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师用书包括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等内容。
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准备和教学安排。
在教学目标方面,教师用书给出了学生在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等方面的要求。
教师可以根据这些要求明确教学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在教学重难点方面,教师用书可以帮助教师分析学生可能存在的困难,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法。
例如,在四年级上册中,学生将学习有关计量单位的知识,包括长度、质量、容量等。
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可能会理解有关计量单位的概念和转换关系有一定的困难。
教师可以根据教师用书中的建议,采用讲解、示范和练习等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
教师用书还提供了多种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教授面积和容量时,教师可以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例如使用实物模型和图片等,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来理解这些概念。
另外,教师用书还提供了一些互动教学的方法,例如小组合作学习和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师用书还包含了一些课堂活动和课后练习建议。
这些活动和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提高解题能力。
例如,在学习了有关平行四边形的知识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特点。
另外,在课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和课堂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总之,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师用书是一本宝贵的教学工具,可以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准备和教学设计。
教师可以根据教师用书中的指导和建议,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2课时 加法运算律四年级上册数学西师版
算一算
(153 + 315) + 85 = 468+85 = 553
153 + (315 + 85) = 153+400 = 553
(153 + 315) + 85 = 153 + (315 + 85)
(89+86)+114 = 89+(86+114) (153 + 315) + 85 = 153 + (315 + 85)
(1)283+152+48
(2) 154+87+246+13
= 283+(152+48) = 283+200 = 483
= 154+246+87+13 =(154+246)+(87+13) = 400+100 = 500
加法结合律
既应用了加法交换律, 又应用了加法结合律。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 你有什么收获?
3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3个 数;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1个数,和不变。 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如果用a,b,c表示3个数,那么(a+b)+c=a+(b+c)。
对应练习
1.填一填。 320+180=
180 +320
(教材第32页第1题)
150+ 478 =478+150
375+548+125=375+ 125 +548
义务教育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
二 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
第2课时 条形统计图(2)四年级上册数学西师版
希望小学冬运会踢毽比赛成绩统计图
踢毽数(下)
120
110
100
100
85
80
60
40
20
0
小红
小方
小奇
姓名
小明家2010年苹果产量是4000kg,2011年、 2012年、2013年产量分别是6000kg、7500kg、 8000kg。根据以上数据完成统计图。
(教材第72页第2题)
10
14
9
10
2.根据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教材第73页第4题)
(1)2013年的花卉种植面积比2009年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2013年的花卉种植面积比2009年增加了15000平方米。
从(统2计)图估中计可一以下看,出这种个植基面地积20逐14年年增花加卉,苗预木计种2014 年植花面卉积苗能木达种多植少面平积方能米达?22000平方米。(合理即可)
2005年棉花产量最高,为40万吨。
(合理即可)
2.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
475
500
425
250
475
500
425
250
你从统计图中 得到了什么信 息?与同学交 流你的想法。
2007年粮食产量最低,为250万吨; 2011年粮食产量最高,为500万吨。
(合理即可)
对应练习
1.根据统计图完成统计表。
(教材第74页第6题)
3.调查你所在学校各年级的学生人数,填入统 计表,并制成统计图。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 你有什么收获?
观察苹统果计产图量, 你发逐现年了增什加么?
年份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西师版5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西师版5篇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西师版1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1 、用“综合--分析法”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
2、能结合树状算图理解“综合--分析法”,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3、让学生感受到在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教学重点/难点能用“综合--分析法”分析数量关系,掌握分析复合应用题的基本方法。
结合树状算图,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3.教学用具教学课件4.标签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口答:根据问题说出数量关系。
(1)复印机37分钟可复印多少张纸?生1: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2)实际每月生产多少辆汽车?生2: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3)小巧从家到学校走了多少分钟?生3:路程÷速度=时间出示课题“应用(二)”二、新课探究探究一:出示主题图和题目(1)小丁丁从家到学校要走15分钟示意图:①问: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条件?②问: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1:从已知条件开始想,如果用同样的速度从学校到少年宫要走多少分钟?出示:小丁丁家到学校的路程是1020米,需要走15分钟,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生:1020÷15=68(米/分)出示:小丁丁用同样的速度从学校到少年宫要走多少分钟?师问:把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结合起来思考,你会列式计算吗?生:816÷(1020÷15)=816÷68=12(分钟)答:从学校到少年宫要走12分钟。
探究三:小丁丁用同样的速度从少年宫回家要走多少分钟?师问:你会解答吗?在小组里交流,并列式解答。
(先讨论,再列式)根据学生汇报出示:先汇报分析思考过程,再汇报算式340÷(1020÷15)=340÷68=5(分钟)答:小丁丁用同样的速度从少年宫回家走5分钟。
三、课内练习练习一:一只成年的大熊猫一周大约要吃140千克的鲜竹,照这样计算,一只成年的大熊猫一个月大约要吃多少千克的鲜竹?(一个月按31天计算)生1:140÷7×31=20×31=620(千克)师问:你是怎么想的?生2:一只大熊猫每天吃的千克数×天数=一个月吃的千克数练习二:选择题:(1)复印机5分钟复印了340张纸,照这样计算,复印2516张纸需复印多少分钟?算式是( )A、2516÷(340÷5 )B、340÷5×2516C、(2516-340)÷5问:你是怎么想的?选B或C问题可怎么改?生1:我选(A)我是从问题想的。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认识更大的数:理解万、亿等大数的概念,知道它们表示的数量级。
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基本概念,如分子、分母、分数线等,并能够比较分数的大小。
认识小数:理解小数的基本概念,如小数点、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并能够进行小数的大小比较。
数的改写:掌握将较大的数改写成较小的大数或小数的方法。
数的加减法:熟练掌握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数的乘除法:熟练掌握整数、小数和分数的乘除法运算。
简便运算:掌握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等基本运算规律,以便进行简便运算。
算式估算:学会估算简单算式的结果,并能够根据估算结果进行进一步的计算。
认识图形:识别各种基本图形,如直线、射线、线段、角等。
测量图形:掌握基本的测量方法,如长度、角度等。
图形的变换:理解平移、旋转等基本图形变换方法。
图形与位置:能够根据给定的描述确定物体的位置关系。
数据收集:掌握基本的收集数据方法,如调查、统计等。
数据表示:能够用图表表示数据,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可能性:理解可能性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概率计算。
以上是西师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的主要内容,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学生们可以建立起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技能,为日后的数学学习和日常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试题为西师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课程考试,旨在考查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基本解题能力。
试题共分为五个部分,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应用题和思考题,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请你描述一下什么是数学中的“加法交换律”?(5分)举例说明在生活中应用了“乘法分配律”的问题。
(5分)(1) 12 + 23 + 34 = ( + ) + ( + )(2) 45 + 56 + 67 = ( + ) + ( + )计算下面各题,并说出它们的运算顺序。
(10分)(1) 78 + 22 - 56 = (2) 34 - 21 + 56 =(3) 89 -(45 - 27)= (4)(80 - 43)+(27 - 19)=(1)小明有5本故事书,每本书7元。
四年级下册数学行程问题和相遇问题西师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行程问题和相遇问题西师版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数学是一门让人兴奋和挑战的学科,它不仅让我们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技巧,还让我们学会了团队合作和沟通。
在四年级下册的数学课程中,行程问题和相遇问题是两个常见的题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让我们来看一下行程问题。
在数学中,行程问题是一种通过计算两个物体之间距离和速度而确定它们相遇时间的问题。
这种问题常常涉及到两个物体在不同的速度和方向上移动,需要我们用算术和代数的知识来解决。
小明和小李分别骑自行车从同一地点出发,小明每小时骑行10公里,小李每小时骑行15公里,如果小明离开时间比小李早1小时,那么他们什么时候会相遇呢?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行程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设定变量和列方程的方式来解决。
举个例子,小红和小绿在操场上同时从不同的起点出发,小红每分钟跑200米,小绿每分钟跑150米,如果他们相向而行,那么他们什么时候会相遇呢?这就需要我们计算两个物体的速度和距离,然后通过代数方法求解相遇的具体时间。
在解决行程问题和相遇问题时,我们可以借助图表和表格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理解问题,这样可以更快地找到解题思路。
我们还可以利用图形解决这些问题,比如画出两个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从而更直观地理解问题的本质。
通过学习和解决行程问题和相遇问题,我们不仅提高了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培养了我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这些知识和技巧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很广泛的应用,比如在交通规划、旅行路线设计等方面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数学是一门充满乐趣和挑战的学科,行程问题和相遇问题是其中的一部分,通过学习和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数学,享受数学的乐趣!【字数:500】第二篇示例:我校四年级下册数学课程中,行程问题和相遇问题是其中一大内容。
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学习如何解决与时间、速度、距离相关的问题,并且通过这些问题锻炼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
西师版四上完整教案
西师版四上完整教案教案:《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是针对《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材的编写,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等相关内容。
通过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教材内容,提高数学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四年级上册各单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学会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四年级上册各单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1.第一单元:巧算整百教学内容:掌握将两位数近似整百的方法,练习运算整百的加减法。
教学活动:(1)通过观察、回答问题等方式引入新知识;(2)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3)通过小组竞赛形式进行游戏练习。
2.第二单元:加减法小能手教学内容:学习并掌握两位数的加减法,体会加法交换律和减法换位律。
教学活动:(1)通过观察算式和数字情况,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规律;(2)学生完成课本上相关的练习;(3)学生配对练习,两人互相出题并互相检查。
3.第三单元:整体和部分教学内容:学习并掌握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活动:(1)通过教师提问和学生答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问题;(2)学生完成课本上相关的练习;(3)小组合作解决问题,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
4.第四单元:数的个、十位数教学内容:学习并掌握两位数的个位数和十位数之间的关系,练习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活动:(1)通过游戏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与教师进行互动;(2)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3)小组合作完成综合性的问题解决。
五、教学反思通过以上的教学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使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进一步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第1课时 万以上数的读法(1)四年级上册数学西师版
复习旧知
10个一是十, 10个十是一百, 10个一百是一千, 10个一千是一万……
万千百十一
(个)
10 10 10 10
自主探究
1.试着写出比万大的计数单位。 2.想一想,这些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
万千 百十个
探究新知
十 万
万
千
百十
个
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 十万 )。
1 读出下面的数。
截至2017年底,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总量约 37690000册(件)。珍藏甲骨35651片……
2017年,国家图书馆接待读者约5839000人次。
万级 个级 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2 0 1 7 读作:二千零一十七 3 5 6 5 1 读作:三万五千六百五十一
十万十万地数,10个十万是(一百万)。
百万百万地数,10个百万是( 一千万)。
千万千万地数,10个千万是(
)。
亿
千 万
百 万
十 万
万
千
百十
个
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 十万 )。
十万十万地数,10个十万是(一百万)。
百万百万地数,10个百万是( 一千万)。
千万千万地数,10个千万是( 一亿 )。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 你有什么收获?
5 8 3 9 0 0 0 读作:五百八十三万九千
3 7 6 9 0 0 0 0 读作: 三千七百六十九万
方法小结
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 1. 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2. 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 并在后面读出“万”字。 3. 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精品教案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精品教案
第一课:自然数
教学目标
- 了解自然数的定义及其特征
- 能正确读写自然数,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 能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自然数运算问题并解决
教学重点
- 自然数的读写和计算
-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自然数运算问题
教学准备
- 教材: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 教具:纸张、铅笔、计算器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多个示例引导学生认识自然数的概念。
2. 讲解:介绍自然数的定义和特征,并教授自然数的读写规则。
3. 练:让学生进行自然数的读写和简单计算练。
4. 拓展:通过引入实际问题,让学生将其转化为自然数运算问
题并解决。
5. 总结:复自然数的概念和读写规则,并强调将实际问题转化
为数学问题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留下相应的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评价
- 观察学生在练中的表现,包括读写自然数的准确性和简单计
算的正确性。
- 检查学生在拓展环节中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解决的
能力。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较为简单,主要以引导学生认识和掌握自然数的概
念为主线。
通过多个具体的示例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自然数的定
义和特征,并培养他们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自然数运算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适当使用了示意图和实物,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总体而言,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表现积极,达到了教学目标。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教案5篇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教案5篇西师版四年级数学教案1设计说明日常生活中蕴涵许多有关小数的问题,已经对小数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节课在此基础上学习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借助课件创设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借助“小数点搬家”的情境解决相关的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注重生活情境的创设,在探索中获取新知。
通过“蚂蚁快餐厅”中价格变化的情境,先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要让小数点搬家,再接着讨论三次标价的变化及实际价格,最后让学生观察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讨论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突破重难点。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三次不同的标价,它们都有数字“1”,但小数点的位置不同,小数的大小就不同。
然后借助元、角、分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小数点向右移动时小数的大小如何变化。
在此基础上再推出小数点向左移动时小数的大小如何变化,并加以验证。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数字卡片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小数的知识。
小数中最重要的一个符号是什么?(板书:小数点)今天,我把这位客人请进了课堂,看看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动画)在轻快的音乐中,草原上跳出三个数字并排列成:256。
这时小数点跳出来了,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小数点。
”接着小数点跳到5和6之间(25.6),再跳到2和5之间(2.56),小数点说:“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小数点搬家。
”(板书课题:小数点搬家)师:哦,原来小数点要搬家了。
看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吗?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小数点搬家”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从具体情境中初步体会小数点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
⊙探究新知,合作交流(一)探索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 学生应该能够掌握整数的加法和减法
2. 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并解决基本的长度、重量、容量和时间问题
3. 学生应该能够使用简单的几何工具来绘制基本形状
教学大纲
第一单元:整数的加减
1. 加法和减法的基础知识
2. 垂直算式的编写和解决问题
3. 实际问题解决:对于一些日常场景中的加法和减法问题,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
第二单元:长度、重量、容量和时间
1. 比较和估计长度、重量、容量和时间
2. 标准单位:米、千克、毫升和秒
3. 实际问题解决: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长度、重量、容量和时间问题
第三单元:图形和几何
1. 基本形状:直线、线段、射线、角、三角形、四边形、圆
2. 几何工具的使用:尺子、直尺、量角器
3. 实际问题解决:如何从真实场景中识别和绘制基本图形
上课形式
1. 教师讲授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问题解决,教师提供辅助
3. 学生进行个人练,巩固所学知识
4. 教师提供实际问题和场景,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
评估方式
1. 日常课堂表现
2. 学生手写作业和练
3. 测验和考试
教学资源
1. 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2. 数学教学PPT
3. 数学练习题。
数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教案4篇
数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教案4篇数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巩固除法法则、估算及验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过程,巩固两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和认真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商的位置。
教学难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教具图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教师导学一、复习导入1、口算卡片(略)2、填空1)把320平均分成40份,,每份是( )2)每份是70,490里面有( )个703)( )÷( )=20……19,除数最小是( )4)322÷40的商写在( )位上。
5)475与195的差里有( )个70。
6)如果4×30+6=126,那么126÷30=( )……( )7)有163个鸡蛋,每30个装一箱,这些鸡蛋需要( )个箱子。
3、说说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二、练习内容1、计算346÷42 171÷57 1674÷93 876÷73 2001÷87 10332÷84 2、计算并验算4814÷83 8445÷33 3243÷47 1827÷63 1568÷28 2669÷363、按要求在()里填上一位适当的数字,再计算。
商是一位数商是两位数( )25÷38 ( )76÷27( )96÷82 ( )04÷64解决问题;1)一个排球42元,300元最多可以买几个排球?2)一部电话机94元,一部扫描机846元,扫描机的单价是电话机的几倍?3)探究题小英做一道除法题时,把除数48看成84,结果得到的商是37余12,求正确的商是多少?4)竞赛题三、总结通过这几节课的学习,你学会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了吗?说说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四、作业91页5----8数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教案篇2【教学目标】1、通过探索与实践,使学生加深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解,促进相关技能的形成,发展数学思维和实践能力,激发进一步学习分数,应用分数的兴趣。
第2课时 万以上数的读法(2)四年级上册数学西师版
不读 读作:三百六十四万八千一百
自己试着读一读?
探究新知
2 读出下面各数。
十 亿 千 百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亿 万 万万 位 位 位 位位 位 位 位 位 位
自己试着读一读。
2 0 5 0 0 0 6 读作:二百零五万零六
3 0 7 0 0 0 4 9 0 读作:三亿零七百万零四百九十
1 8 0 0 0 2 0 0 0 0 读作:十八亿零二万
十 亿 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亿 万 万万 位 位 位 位位 位 位 位 位 位
2 0 5 0 0 0 6 读作:二百零五万零六 3 0 7 0 0 0 4 9 0 读作:三亿零七百万零四百九十 1 8 0 0 0 2 0 0 0 0 读作:十八亿零二万
议一议:上面的数,哪些“0”要读?哪些“0”不读?
读作:十九万
3.读出下面各数。
(教材第7页第4题)
24006
读作:二万四千零六
9000100 读作:九百万零一百 280050803 读作:二亿八千零五万零八百零三
1065385 读作:一百零六万五千三百八十五
72031064 读作:七千二百零三万一千零六十四 919000762 读作:九亿一千九百万零七百六十二
1 2 0 9 0 0 0 8 5 读作:一亿二千零九十万 零八十五
1. 读卡片上的数,说说两个数的读法有什么不同。
2. 8位同学为1组,每人在卡片上写出1个数字, 把它们组成1个八位数,再读一读。
对应练习
(教材第7页第2题(2))
1.认一认,读一读。
十 亿 千 百十 万 千 百十个 亿 万 万万 位 位 位 位位 位 位 位位位
(答案均不唯一)
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学期教学计划
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学期教学计划目标本学期的数学教学旨在帮助四年级学生巩固和扩展他们在数学领域的基础知识。
通过教学活动和题练,学生将能够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建立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主题和内容安排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内容涵盖以下主题:1. 乘法和除法- 认识乘法和除法符号- 计算简单的乘法和除法算式- 利用乘法表快速计算2. 小数和分数- 认识小数和分数的表示方法- 比较和排序小数和分数- 小数和分数的加减法3. 长度和面积- 认识不同单位的长度- 测量物体的长度- 计算简单的面积4. 时钟和日历- 读取和记录时间- 使用时钟解决问题- 明确日期和时间的概念5. 数据收集和分析- 收集数据并制作图表- 读取和分析图表- 研究基本的统计概念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教师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和技巧。
- 小组合作:学生将在小组内合作完成练和问题解决任务,以促进彼此的研究和合作能力。
- 游戏和活动:通过有趣的游戏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参与度。
- 个别辅导:对于需要额外帮助的学生,将提供个别辅导和指导。
评估方法为了评估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估方法:-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 作业和题练:布置适量的作业和题,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测试和考试:定期进行考试,评估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
- 个人项目:要求学生完成个人项目,展示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创造能力。
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和研究活动,我们将使用以下教学资源:- 教科书:《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将作为教学的主要教材。
- 题册:提供丰富的题和练,巩固学生的数学技能。
- 图表和模型:使用实物模型和图表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概念。
- 多媒体资源: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在线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提供互动研究体验。
家校合作家长在学生的数学研究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将积极与家长合作,共同支持学生的研究:- 家长会议:定期组织家长会议,与家长讨论学生的研究进展和问题,并提供相关的教育指导。
西师版下册四年级数学教案5篇
西师版下册四年级数学教案5篇西师版下册四年级数学教案1教学内容:学习画垂线,认识点到垂线的距离。
(课文第66页的例2、练习十一中的地3、4的相应小题,第5、6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确垂线的重要性质,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间的距离垂线最短。
学会用三角板准确的画垂。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3、通过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画垂线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4、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用三角板准确的画垂线。
教学难点:准确的画出垂线。
使学生明确垂线的重要性质,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间的距离垂线最短。
教具准备:三角板、直尺。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回忆一下,你记得什么叫垂直吗?2、看我们的数学书,每两条边都是怎样的?怎样用三角板画垂线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画垂线。
板书课题:画垂线二、探究新知1、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三角板上有一个角是直角,通常可以用三角尺来画垂线。
1)先画一条直线。
2)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出的直线就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直角顶点是垂足)。
强调:让三角板的直角顶点落在给定的这点上;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画线前让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通过这个已知点。
一般用左手持三角板,右手画线。
当要求直线通过其一点时,要考虑到笔画的粗细度,三角板的边与已知点之间可稍留一些空隙。
2.教师讲解示范后,学生自己动手尝试着画一个,然后互相交流一下。
1)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垂线,该怎么画呢?学生动手尝试,小组内交流。
2)直线外一点A与直线上任意一点连接起来,可以画出很多条线段。
学生独立的画出几条线段,其中包括一条垂线。
小组内研究交流:这几条线段在长度上有什么特点?小结: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三、巩固练习1、68页4题画一画。
2、69页5题。
第5课时 笔算除法(4)四年级上册数学西师版
拓展练习
一列火车长180米,每秒行22米,这列火车 完全通过一条788米长的隧道,需要多少秒?
(180+788)÷22=44(秒) 答:需要44秒。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 你有什么收获?
每天要用86 千克。
从图中可以知道哪些信息?怎样列式计算呢?
688÷86=
观察:这个算式与前面学习的有什么不同?
688÷86= 除数比被除数前两位大
1. 独立尝试用竖式计算。 2. 思考: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小该怎么办?
688÷86=
(90) 7 86 6 8 8
602 86
想:688里面有7 个90,所以试商7。
义务教育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
七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第5课时 笔算除法(4)
复习导入
780÷26=30
(30) 2
26 7 8 0
Hale Waihona Puke 52余数等于除数, 商小了,需要
26
调大。
想:78里有2个30, 所以十位上试商2。
(30) 3 0 26 7 8 0 78 0
探究新知
6
运来688千克饲料
够用多少天?
1.想一想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175÷25 =7 商是一位数
234÷26 =9 商是一位数
516÷43 =12 商是两位数
384÷16 =24 商是两位数
2.平均每人浇树多少棵?
教材第85页第2题
324÷36=9(棵) 答:平均每人浇树9棵。
教材第85页第3题
3.北山度假村10月份接待旅行团217个,平 均每天接待旅行团多少个?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活中的进位制》课件
生活中有时还用到十二进制。
十二进制是数学中一种以12为底数的记数系统 12个鸡蛋是一打
你还知道哪些进制呢?查阅 资料,了解一种进制。
这节课我学习了:
生活中的进位制
谢谢大家
计算机主要采用二进制,有时也 用八进制或十六进制。
八进制是一种以8为基数的计 数法,采用0,1,2,3,4, 5,6,7八个数字,逢八进1。 八进制的数和二进制数可以 按位对应(八进制一位对应二 进制三位),常应用在八进制或十六进制。
十六进制是计算机中数据的 一种表示方法。同我们日常 生活中的表示法不一样。它 由0-9,A-F组成,字母不区 分大小写。与10进制的对应 关系是:0-9对应0-9;A-F对应 10-15。
数学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
生活中的进位制
第一单元
计算中我们常用的是十进制。
19 +1
20
. 50
-3
逢十进一, 退一当十
47
我国最古老的计算工具
算筹
算筹或称算子,是我国最古老的计算工具,使用十进 制计数法。在春秋战国之际,已得到普遍应用。据文献记 载,算筹有竹筹、金属筹、木筹、骨筹、玉筹和牙筹等。
古代算筹记数的摆法
生活中还经常用到60进制
六十进制是以60为基 数的进位制,主要用 于计算角度、地理坐 标和时间。
一小时相等于60分钟,而一分钟则为60秒
生活中有时还用到十二进制。
十二进制是数学中一种以12为底数的记数系统 一年有12个月
生活中有时还用到十二进制。
十二进制是数学中一种以12为底数的记数系统 一年有12个月
123456789 横 式 竖 式
我国最古老的计算工具
下方的每颗 珠子代表1
早在14世纪,中国就 发明了算盘,至今仍 在使用。算盘也是十 进制的一种运算方式。
第1课时 条形统计图(1)四年级上册数学西师版
8
30
从表中可以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你可以用其他方法表示 上面统计表中的信息吗?
纵 轴
1格表 示1天
某地6月份空气质量状况统计图
天数(天)
14
12
12
10
10
8
条形统计图 8
6
4
2
0
优
良 轻度污染
直条的高低表 示数量的多少
空气质量状况 横轴
条形统计图如何绘制呢?
某地6月份空气质量状况统计图
天数(天)
义务教育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
六
第1课时
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1)
情境导入
我们去收集环境 监测数据。
用统计表、统计 图把整理结果表 示出来更直观。
可以把收集的 数据整理出来。
探究新知
下面是某地6月份空气质量状况统计表。
某地6月份空气质量状况统计表
空气质量状况 优 良好 轻度污染 合计
天数(天) 10 12
学号 身高(cm)
7
141
8
1429140源自1014711
136
12
145
学号 身高(cm)
13
141
14
146
15
139
16
152
17
137
18
144
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全班 男同学的身高分布情况呢?
可以分段整理数据,再用统计 表和统计图把它们表示出来。
学号
1 2 3 4 5 6
身高 (cm)
135 151 138 136 150 133
14
12
12
10
10
8
8
跟统计表相比条 形统计图具有什 么优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石脚小学洪大权 2011-3-8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1~2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理解小括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作用,能正确进行三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2 感受两步混合运算和三步混合运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没有括号和带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掌握这个运算顺序。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计算下面各题
85-26+7×2= 18÷9+8×10= 24×5+12
说一说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算式里,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混合运算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
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2 计算下面各题
185-(51+49)= 35×(107-79)= 819÷(108-99)= 说一说有小括号的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再次形成新的板书:
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在掌握了这些知识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
1 教学例1
出示教科书例1的情景图,将图中的对话框改为“我们一共要做200个灯笼”,“每天做20个,照这样计算,做了7天,还剩多少个”。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图意后,问学生:怎样求还剩多少个,能用原来学习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指导学生这样想,要求还剩多少个,应该用200个减去做了的个数;要求做了的个数,
应该用20×7;算式列成200-20×7。
教师:200-20×7这个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师:算式的运算顺序与解决问题的顺序相同。
同学们能计算出来吗?
学生解答后,重点就运算顺序再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先算乘,再算减。
教师:同学们对前面的知识掌握得不错。
下面我们看这个问题要发生什么变化?
把小女孩的对话框改成教科书上的对话框。
让学生观察后发现,“每天做20个”变成“4天做了80个”。
教师:题目这样变化以后,又该怎样解答呢?
指导学生分析出右图的解答过程,在此基础上列出混合运算算式。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200-80÷4×7。
教师:从做灯笼这幅图的要求来看,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呢?教师:就是说图中要求我们先算除,再算乘,最后算减。
教师边讲边板书:200-80③÷①4×7②
教师:按照我们前面学习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要求,这道算式又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呢?
指导学生对照黑板上复习时板书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思考,根据“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确定这道题要先算80÷4×7,再根据“只有乘除法,要从左
到右依次计算”的运算顺序,确定要先算80÷4,再算乘法。
教师:这道题的运算顺序与刚才分析的图中的要求一致吗?
教师:说明这个算式列对了。
同学们能按照这个运算顺序算出这个算式的结果吗?(指示计算,两个学生在黑板上计算)
教师指导:每算一步,要把结果写在原来这步计算相应的位置,比如80÷4这一步的结果是20,这个结果要写在原来80÷4的这个位置上。
讨论:这道混合运算和原来学习的混合运算有哪些不同?
教师:多一步计算,顺序的分析和计算过程都要复杂一些了,但是有相同的地方吗?(着重发现确定计算顺序的方法是一样的)
教师:对了,前面掌握确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方法,在三步计算中也同样适用。
你能用你掌握的计算知识确定下面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吗?
出示:125+75×4-90= 360÷40+17×8= 学生分析出运算顺序以后,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然后计算出结果。
2 教学例2
出示:70×(750-715÷65)。
教师:和前面的混合运算比,这道题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小括号)
原来我们学过有小括号的算式吗?想一想有小括号的算式应该怎样算?
教师:能应用前面掌握的知识分析出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吗?
指导学生分析出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70×③(750-715②÷65)①
教师:能说说为什么要先算除和减,再算加的理由吗?
教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先算除再算减呢?
引导学生思考后回答,因为除和减都在括号里,按运算顺序,应该先乘除,后加减。
教师:能把这道题做出来吗?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
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引导学生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和第2题。
三、课堂小结(略)
四、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一第1~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