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地震局一级地安评价工程师资格考试地震安全性评价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 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与实务

合集下载

(整理)参考答案地震安全性评价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试卷

(整理)参考答案地震安全性评价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S90 A.科学研究B.灾害评估C.防震减灾D.防震抗震2.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可概括为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防御、地震()、震后救灾与重建四个环节。

S90A.科考B.科学研究C.应急D.灾害评估3.防震减灾法要求,()应当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领导,组织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做好防震减灾工作。

S90A.国务院B.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C.各级人民政府D.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组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4.某城市在新城区的规划阶段已进行了地震小区划工作。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需要建设大型居民小区,该工程应按照()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计。

S106 A.建筑抗震设计规范B.地震小区划C.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D.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5.抗震设防要求是指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或审定的建设工程必须达到的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

S104A.技术指标B.行政规定C.风险水平D.设计规范6.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由()公布实施。

S99A.全国人大常委会B.国务院C.国务院地震主管部门D.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7.地震安全性评价从业单位资质分甲、乙、丙三个等级。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结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资质的审批。

S108A.乙级B.乙级和丙级C.丙级D.甲级、乙级和丙级8.申请地震安全性评价甲级资质证书的单位应当具有固定的专业技术人员,持有一级执业资格证书6人以上,其中地震、()、工程地震专业必须有2人以上。

S109A.地震活动B.地球物理C.工程地质D.地震地质9.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应由()报送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或者省级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或机构)审定。

S99A.建设单位B.完成单位C.设计单位D.监理单位10.北京市某科技有限公司具有丙级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证书,可以进行()工作。

参考答案地震安全性评价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试卷

参考答案地震安全性评价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S90 A.科学研究B.灾害评估C.防震减灾D.防震抗震2.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可概括为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防御、地震()、震后救灾与重建四个环节。

S90A.科考B.科学研究C.应急D.灾害评估3.防震减灾法要求,()应当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领导,组织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做好防震减灾工作。

S90A.国务院B.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C.各级人民政府D.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组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4.某城市在新城区的规划阶段已进行了地震小区划工作。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需要建设大型居民小区,该工程应按照()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计。

S106A.建筑抗震设计规范B.地震小区划C.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D.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5.抗震设防要求是指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或审定的建设工程必须达到的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

S104A.技术指标B.行政规定C.风险水平D.设计规范6.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由()公布实施。

S99A.全国人大常委会B.国务院C.国务院地震主管部门D.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7.地震安全性评价从业单位资质分甲、乙、丙三个等级。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结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资质的审批。

S108A.乙级B.乙级和丙级C.丙级D.甲级、乙级和丙级8.申请地震安全性评价甲级资质证书的单位应当具有固定的专业技术人员,持有一级执业资格证书6人以上,其中地震、()、工程地震专业必须有2人以上。

S109A.地震活动B.地球物理C.工程地质D.地震地质9.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应由()报送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或者省级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或机构)审定。

S99A.建设单位B.完成单位C.设计单位D.监理单位10.北京市某科技有限公司具有丙级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证书,可以进行()工作。

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

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

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加强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条例。

一、地震风险评估。

地震风险评估是指对地震可能造成的破坏和损失进行评估,包括地震频率、地震烈度、建筑物易损性等因素。

通过地震风险评估,可以科学合理地制定地震防灾减灾措施,提高地震安全性。

二、地震安全性评价。

地震安全性评价是对建筑物、基础设施等工程结构进行地震安全性能评估,包括结构抗震能力、地基土壤条件、建筑物设计等方面。

通过地震安全性评价,可以发现工程结构的薄弱环节,及时采取加固措施,提高工程的地震安全性。

三、地震安全管理。

地震安全管理是指对地震风险评估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

地震安全管理需要加强地震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加强地震科普宣传等方面工作。

四、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机构。

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机构应当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和专业人员,负责地震风险评估、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安全管理等工作。

同时,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机构应当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地震安全工作。

五、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责任。

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责任应当由相关部门、地方政府和工程建设单位共同承担。

相关部门负责地震风险评估和地震安全管理工作,地方政府负责地震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工程建设单位负责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实施和落实。

六、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监督。

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监督应当由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

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机构的监督检查,社会公众应当积极参与地震安全知识宣传和应急演练,共同提高地震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七、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法律责任。

对于违反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的行为,相关部门应当依法进行处罚。

对于因地震安全性评价不合格导致的严重事故,相关责任人员应当追究法律责任。

八、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宣传教育。

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宣传教育工作应当加强,提高社会公众对地震安全的重视程度。

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资格考试

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资格考试

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资格考试一、考试内容概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资格考试是为了培养和评价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的能力和水平而设立的专业资格考试。

考试内容涵盖地震工程基础知识、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工程实践等方面的内容。

二、考试科目及分值1. 地震工程基础知识(50分)本科目主要考核考生对地震学基本概念、地震波传播、地震破坏机理等方面的理解和掌握。

2. 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80分)本科目主要考核考生对于地震安全性评价原理、方法、流程等方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工程实践(70分)本科目主要考核考生对地震工程实践知识和示范项目案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三、考试方式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资格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

1. 笔试笔试考核考生对地震工程基础知识和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考试形式为选择题和简答题,考试时长为3小时。

2. 面试面试考核考生对于工程实践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以及综合应用地震工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考试准备1. 学习教材和参考资料考生可以参考以下教材和参考资料进行学习和复习:•《地震学概论》•《地震工程学》•《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导则》•《地震安全性评价实施细则》2. 进行模拟考试和习题练习考生可以通过模拟考试和习题练习来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和答题技巧。

3. 参加培训班和讲座考生可以参加地震安全性评价相关的培训班和讲座,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五、考试注意事项1. 考试时间和地点考试时间和地点将在考试通知中告知考生,请考生务必按时参加考试,并提前做好准备。

2. 考试规则考生在考试中应严格遵守考试规则,不得抄袭、违规使用通讯工具等。

3. 考试成绩发布考试成绩将在考试结束后进行统计和评定,考试成绩将在一周内发布。

六、考试合格标准考生需获得总分达到及格分数线以上,且各科目不得低于一定分数线,方可取得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资格证书。

七、证书颁发考试合格者将获得由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资格考试委员会颁发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资格证书。

地震安评业务入门基本知识

地震安评业务入门基本知识

1、抗震设防①抗震设防的定义:抗震设防简单地说,就是为达到抗震效果,在工程建设时对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并采取抗震措施。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抗震设防烈度在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防。

抗震设防通常通过三个环节来达到:确定抗震设防要求,即确定建筑物必须达到的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抗震设计,采取基础、结构等抗震措施,达到抗震设防要求;抗震施工,严格按照抗震设计施工,保证建筑质量。

②抗震设防要求:抗震设防要求是指经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或审定的,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制定的必须达到的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技术指标。

它是在综合考虑地震环境、建设工程的重要程度、允许的风险水平及要达到的安全目标和国家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的,主要以地震烈度或地震动数表述,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所应达到的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技术指标。

抗震设防要求是政府的行政许可行为。

③抗震设防目标:是指建筑结构遭遇不同水准的地震影响时,对结构、构件、使用功能、设备的损坏程度及人身安全的总要求。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抗震设计方法:《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采用二阶段设计方法实现上述三个水准的设防要求:第—阶段设计是(小震不坏)按小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验算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以及在小震作用下验算结构的弹性变形。

具体的说是在方案布置符合抗震设计原则的前提下,以众值烈度(小震)下的地震作用值作为设防指标,假定结构和构件处于弹性工作状态,计算结构的地震作用效应(内力和变形),验算结构构件抗震承载力,并采取必要的抗震措施。

这样既满足了在第—水准下具有必要的承载力(小震不坏),同时又满足了第二水准的设防要求(损坏可修)。

另外,对于框架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等较柔的结构,还要验算众值烈度下的弹性间层位移,以控制其侧向变形在小震作用下不致过大。

对大多数的结构,可只进行第一阶段设计,而通过概念设计和抗震构造措施来满足第三水准的设计要求。

地震安评业务入门基本知识

地震安评业务入门基本知识

1、抗震设防①抗震设防的定义:抗震设防简单地说,就是为达到抗震效果,在工程建设时对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并采取抗震措施。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抗震设防烈度在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防。

抗震设防通常通过三个环节来达到:确定抗震设防要求,即确定建筑物必须达到的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抗震设计,采取基础、结构等抗震措施,达到抗震设防要求;抗震施工,严格按照抗震设计施工,保证建筑质量。

②抗震设防要求:抗震设防要求是指经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或审定的,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制定的必须达到的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技术指标。

它是在综合考虑地震环境、建设工程的重要程度、允许的风险水平及要达到的安全目标和国家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的,主要以地震烈度或地震动数表述,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所应达到的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技术指标。

抗震设防要求是政府的行政许可行为。

③抗震设防目标:是指建筑结构遭遇不同水准的地震影响时,对结构、构件、使用功能、设备的损坏程度及人身安全的总要求。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抗震设计方法:《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采用二阶段设计方法实现上述三个水准的设防要求:第—阶段设计是(小震不坏)按小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验算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以及在小震作用下验算结构的弹性变形。

具体的说是在方案布置符合抗震设计原则的前提下,以众值烈度(小震)下的地震作用值作为设防指标,假定结构和构件处于弹性工作状态,计算结构的地震作用效应(内力和变形),验算结构构件抗震承载力,并采取必要的抗震措施。

这样既满足了在第—水准下具有必要的承载力(小震不坏),同时又满足了第二水准的设防要求(损坏可修)。

另外,对于框架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等较柔的结构,还要验算众值烈度下的弹性间层位移,以控制其侧向变形在小震作用下不致过大。

对大多数的结构,可只进行第一阶段设计,而通过概念设计和抗震构造措施来满足第三水准的设计要求。

中国地震局关于印发《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执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中国地震局关于印发《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执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中国地震局关于印发《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执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地震局•【公布日期】2012.09.11•【文号】中震防发[2012]57号•【施行日期】2012.09.1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地质灾害,人力资源其他规定正文中国地震局关于印发《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执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中震防发〔2012〕5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为规范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执业行为,保证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质量,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管理办法》(中国地震局令第8号)、《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制度暂行规定》(国人部发〔2005〕72号)等相关规定,我局制定了《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执业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国地震局2012年9月11日附件: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执业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为规范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执业行为,保证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质量,依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管理办法》、《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制度暂行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名义执业和对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执业活动的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执业是指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活动,并对完成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相应专业结论或总结论签字并加盖执业印章的行为。

第四条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中国地震局)对全国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执业活动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或机构对本行政区域内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的执业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第五条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应当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标准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活动,保证工作质量。

第六条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执业分地震活动性评价、地震构造评价和工程场地地震影响评价3个专业类别。

地震安全性评价相关知识(二篇)

地震安全性评价相关知识(二篇)

地震安全性评价相关知识什么是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安全性评价是根据对建设工程场址和场址周围的地震与地震地质环境,按照工程设防的风险水准,科学地给出与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相应的地震动参数,以及场址的地震地质灾害预测结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把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确立为地震灾害预防的一项基本法律制度,以确保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具有合理的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

工程抗震应做哪些基础工作?活断层探测、地震小区划、地震安全性评价等。

哪些工程需做地震安全性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云南省建设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规定》(省政府第58号令)规定: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包括大中城市的建设,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

凡是“位于地震动参数区划分界线附近的新建工程”,以及在“某些地震研究程度和资料详细程度较差的边远地区”和“占地范围较大,跨着不同工程地质条件区域的大城市和大型工矿企业,以及新建开发区”也应进行专门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云南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管理和监督工作由哪个部门负责?云南省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审定全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

地震安全性评价相关知识(二)地震安全性评价是指对建筑物、设备和结构在地震发生时的抗震性能进行综合评定和分析,以筛选出具备较好地震抗震性能的建筑物和结构,从而提高地震灾害的抵御能力。

地震安全性评价是地震防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基础。

以下将介绍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相关知识。

1. 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意义地震安全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定建筑物和结构的抗震能力是否满足规定的要求,从而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通过地震安全性评价可以找出弱点,进而采取合适的加固措施,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2. 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方法地震安全性评价方法主要包括静力弹塑性分析、静力弹性分析和动力响应分析等。

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资格考试

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资格考试

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资格考试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是从事城市建设工程、地震工程和抗震减灾等方面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为了保证该行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我国自2007年开始实施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资格考试制度。

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资格考试是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中国地震工程学会、中国现场检验认证协会共同实施的一项资格考试。

该考试旨在评估考生对于地震工程、城市建设工程、建筑物抗震性能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能力,从而确保其能够胜任相关工作。

该考试由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组成。

笔试主要考察考生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涵盖了地震工程、结构工程、材料力学、土力学和地基基础等多个领域。

面试则主要考察考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参加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资格考试的考生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

首先,考生必须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且其相关专业要求包括土木工程、工程力学、地震工程等。

其次,考生必须取得注册结构工程师(岩土方向)等相关专业职业资格。

最后,考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且至少有2年从事与地震工程安全相关的工作经验。

通过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资格考试的考生将被授予一份资格证书,该证书的有效期为5年。

考试合格的人员可以在工程设计、咨询、工程管理、建筑安全等领域从事相关工作,也可以参与抗震减灾、地震应急救援等方面的工作。

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资格考试在推动我国建筑工程安全领域的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它既是对从业人员的一种规范,也是一种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有效途径。

通过考试合格的人员将能够更好地为城市建设和地震工程安全提供技术保障,促进我国抗震减灾工作的发展。

总之,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资格考试是我国建筑工程安全领域的一项重要措施。

该考试通过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进行考评,不仅保证了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也推动了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发展。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该考试的重要性和作用将会越来越凸显。

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知识题库

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知识题库

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知识题库1. 地震抗震防灾法- 地震抗震防灾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了防止和减少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制定的法律。

该法规定了地震灾害的预防、应急救援和重建等方面的措施和责任。

根据地震抗震防灾法,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组织编制地震灾害风险区域划分方案,进行地震预警,建设抗震设施,制定地震应急救援预案等。

2. 建筑法- 建筑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了确保建筑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法律。

该法规定了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督等方面的要求,旨在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根据建筑法,建筑工程应当符合相关抗震设计标准,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当落实相应的责任,确保建筑的抗震安全。

3. 土木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土木工程抗震设计规范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制定的专门针对土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的规范。

该规范包括了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地震动参数的确定、结构抗震设计的方法等内容。

根据土木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结构设计应当考虑地震作用,合理布置结构构造和材料,提高抗震性能。

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制定的专门针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规范。

该规范包括了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地震动输入和地震反应分析的方法、结构设计的抗震措施等内容。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应当满足地震烈度和场地条件的要求,采用适当的抗震构造措施,确保建筑的抗震安全。

5. 应急管理法- 应急管理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了预防和应对各类灾害事故,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制定的法律。

该法规定了灾害事故的预防、应急救援和恢复重建等方面的措施和责任。

根据应急管理法,各级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组织开展地震应急救援演练,加强对抗震减灾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6. 消防法- 消防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了预防和控制火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制定的法律。

该法规定了火灾预防、灭火救援和火灾调查处理等方面的措施和责任。

根据消防法,建筑物应当符合消防安全要求,配备消防设施设备,进行火灾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编制。

中国地震局关于地震安全性评价上岗证书管理制度向地震安全性评价

中国地震局关于地震安全性评价上岗证书管理制度向地震安全性评价

中国地震局关于地震安全性评价上岗证书管理制度向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制度过渡有关问题的通知
【法规类别】地震综合规定
【失效依据】中国地震局关于废止部分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
【发布部门】中国地震局(原国家地震局)
【发布日期】2008.09.28
【实施日期】2008.09.28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中国地震局关于地震安全性评价上岗证书管理制度向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制度过渡有
关问题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各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单位:
《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制度暂行规定》及其配套实施办法(国人部发〔2005〕72号)发布以来,各级地震部门积极组织认定和资格考试,一批地震安全性评价专业技术人员取得了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资格证书,为实施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制度奠定了基础。

为保持地震安全性评价专业技术人员和单位资质管理相关政策的连续性,经研究决定,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制度的实施设立过渡期。

现将地震安全性评价上岗证书管理制度向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制度过渡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地震安全性评价上岗证书管理制度向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制度过渡的时间定为本
文件印发之日起至2010年9月30日止。

二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资格考试大纲(一).doc

二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资格考试大纲(一).doc

二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资格考试大纲(一)第一科目地震安全性评价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掌握即要求能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熟悉即要求能够理解并简单应用,了解即要求具有地震安全性评价相关的广泛知识。

一、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考试目的主要考察从业人员对地震安全性评价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掌握、熟悉与了解程度。

考试内容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熟悉防震减灾的法律责任与工作方针。

了解防震减灾法的适用范围。

掌握防震减灾法对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的有关规定。

2.《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熟悉条例的适用范围。

熟悉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资质管理的有关规定。

掌握地震安全性评价的范围和要求。

掌握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

熟悉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的审定制度与程序。

了解地震安全性评价相关监督管理与罚则。

3.国家标准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掌握标准的构成和适用范围。

掌握标准的使用规定。

掌握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技术要素。

掌握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调整表。

熟悉地震动参数分区的含义。

了解标准与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关系。

4.其它相关法规和规范熟悉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中国地震局7号令)。

了解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管理办法(中国地震局8号令)。

熟悉建(构)筑物、公路、铁路、水工、电力设施等抗震设计规范对地震作用的规定。

熟悉本省关于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地方法规。

[1] [2] [3] 下一页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考点:常用吊装方法和吊装方案的选用原则为您整理“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考点:常用吊装方法和吊装方案的选用原则”,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二级建造师栏目。

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考点:常用吊装方法和吊装方案的选用原则掌握公路工程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要点1.高处作业的脚踏板应用坚实的钢拉板或木板铺满,不得留有空隙或探头板,脚踏板上的油污、泥沙等应及时清除,防止滑倒。

2.在有坠落可能的部位作业时,必须把安全带挂在牢固的结构上,安全带应高挂低用,不可随意缠在腰上,安全带长度不应超过3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掌握地震带的地震年平均发生率的确定方法。 熟悉潜在震源区震级上限的确定原则和方法。 掌握本底地震震级和震级下限的确定原则和方法。 掌握潜在震源区各震级档空间分布函数的确定方法。 3.地震危险性分析计算 掌握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的计算方法。 掌握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不确定性的校正方法。 掌握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计算结果的表述方法。 熟悉地震动的表征参数。
地震构造评价专业
一、区域地震构造评价 考试目的: 主要考察从业人员在区域地震构造评价中进行地震地质调 查与分析的能力,以及对区域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断裂活动 性、区域地球物理场和地震构造判别等问题的掌握、熟悉与了解 程度。 考试内容: 掌握区域地震构造评价工作范围确定的原则。 掌握区域地震构造环境评价资料收集与分析的方法。
—2—
熟悉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程序。 掌握确定地震安全性评价范围的依据和原则。 掌握需要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工程范围。 熟悉地震安全性评价主要工作内容。 掌握地震安全性评价术语的技术内涵和应用对象。 2.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等级划分 掌握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分级原则。 掌握不同级别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要求。 3.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要求 掌握区域要求。 熟悉地震构造评价工作的内容及要求。 熟悉工程场地地震影响评价工作的内容及要求。 4.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技术思路 掌握不同级别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技术思路。 熟悉不同级别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主要技术内容。 熟悉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各环节的相互关系。 掌握如何根据地震环境和工程特点确定主要技术内容。 5.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结果 掌握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报告编写的基本要求。 了解不同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特点。 熟悉各种建设工程对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表述方式的要求。
—6—
熟悉根据历史地震记载和调查资料确定场地地震动参数的 方法。
掌握根据历史地震计算确定场地地震动参数的方法。 掌握历史地震法综合确定工程场地地震动参数的方法。 三、地震危险性的概率分析 考试目的: 主要考察从业人员应用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技术方法的能 力,以及对潜在震源区划分、地震活动性参数确定、地震危险性 分析计算等问题的掌握、熟悉与了解程度。 考试内容: 1.潜在震源区划分 了解潜在震源区划分的原则和方法。 掌握应用地震活动性特征划分潜在震源区的方法。 熟悉应用地质构造特征划分潜在震源区的方法。 了解应用地球物理场特征划分潜在震源区的方法。 掌握综合确定潜在震源区的原则和方法。 2.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确定 熟悉地震带震级上限的确定原则和方法。 了解根据地质构造特征确定地震带震级上限的方法。 掌握根据地震活动性特征确定地震带震级上限的方法。 掌握地震带的震级-频度关系的分析方法。
— 11 —
熟悉利用地质构造和地震活动性特征等资料进行地震构造 区划分。
熟悉确定弥散地震的原则和方法。 掌握判定发震构造及其确定最大潜在地震的原则和方法。 掌握地震构造法确定工程场地地震动参数的原则和方法。 五、工程场地地震地质灾害评价 考试目的: 主要考察从业人员从事工程场地地震地质灾害评价的能力, 以及对活断层地质灾害成因、类型和特点等问题的掌握、熟悉与 了解程度。 考试内容: 熟悉工程场地地震地质灾害的类型和成因。 掌握地震地质灾害评价工作的野外调查内容和方法。 掌握地震地质灾害的评价方法。 掌握活断层地质灾害的特点和评价方法。
—3—
一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资格考试大纲
第二科目 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与实务
掌握即要求能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熟悉即要求能够理解 并简单应用,了解即要求具有地震安全性评价相关的广泛知识。
地震活动性评价专业
一、地震活动性分析 考试目的: 主要考察从业人员在地震活动性分析中应用技术方法的能 力,以及对地震资料、地震区带、地震活动性时空特征、构造应 力场、场地影响烈度等问题的掌握、熟悉与了解程度。 考试内容: 1.地震资料 熟悉地震部门正式公布的地震目录和地震观测报告。 掌握历史地震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方法。 熟悉破坏性地震的资料考证和现场考察的内容与方法。 熟悉地震资料可靠性与完整性的分析方法。 熟悉区域性地震台网观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方法。 掌握微震重新定位的方法。
工程场地地震影响评价专业
一、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 考试目的: 主要考察从业人员进行场地勘测和评价的能力,以及对地震
— 12 —
地质灾害的场地勘查和场地岩土力学性能测定等问题的掌握、熟 悉与了解程度。
考试内容: 1.场地勘测 掌握确定场地勘查范围的规定。 掌握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的目的和内容。 熟悉场地勘查相关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 掌握不同等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对场地勘测的要求。 熟悉场地勘测中需要确定的土层物理力学参数。 掌握不同等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钻孔数量要求和布设 原则。 掌握不同等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对场地钻探、取样、现场 波速测试的要求。 2.地震地质灾害的场地勘查 掌握地基土液化勘查内容和要求。 熟悉崩塌与滑坡等地震地质灾害的勘查内容。 掌握地表断裂地震地质灾害分析所需的资料内容。 3.场地岩土力学性能测定 掌握岩土剪切波速测量的要求与方法。 熟悉土动力试验的测试要求和内容。 了解土动力试验方法和适用范围。
—9—
其相互关系。 2.第四纪地质地貌分析 掌握应用第四纪地质地貌资料,分析断层活动性的方法。 掌握第四纪地质图的编制原则和方法。 3.断层活动性调查和鉴定 掌握地震构造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方法。 掌握活断层活动时代、活动性质、运动特性和活动性分段鉴
定的方法。 熟悉应用遥感资料判识线性构造的标志。 熟悉隐伏区断层活动性评价的地球化学、地球物理方法。 掌握断层活动年代综合评定的原则。 了解地壳形变和地球物理资料在断层活动性评价中的应用。 熟悉年代学鉴定的技术方法与采样要求。 了解年代学鉴定的可靠性及适用范围。 4.近场区地震构造条件综合评价 掌握近场区地震构造综合评价的目标和工作内容。 掌握判识发震构造及其确定最大潜在地震的原则与方法。 掌握近场区地震构造图编制的主要内容。 三、潜在震源区划分 考试目的: 主要考察从业人员应用地震活动性分析、地震地质调查等结
—8—
掌握区域地震构造野外补充调查对象确定原则。 掌握地震构造模型的确定方法。 熟悉区域地质构造图、新构造图编制的内容。 掌握区域不同震级档强震构造标志的分析方法。 熟悉建立区域地球动力学模型的技术方法。 掌握 I 级工作对区域地震构造等相关资料的要求。 掌握地震构造分区的原则和方法。 了解历史强震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方法。 掌握区域地震构造图编制的原则、方法和主要内容。 掌握区域地震构造环境综合评价的内容。 二、近场区地震构造调查 考试目的: 主要考察从业人员在近场区地震构造评价中从事地震地质 调查与分析的能力,以及对野外调查目标确定、第四纪地质地貌 分析、断层活动性调查和鉴定、发震构造综合评价等问题的掌握、 熟悉与了解程度。 考试内容: 1.野外调查目标的确定 掌握地震构造评价工作范围确定的原则。 掌握主要断层的判定方法。 掌握地震构造、发震构造、地震活断层、活动断层的内涵及
—5—
应力场分析的方法。 5.场地影响烈度分析 熟悉影响场地地震烈度分布的因素。 熟悉确定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的方法。 掌握对工程场地有影响的地震烈度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方法。 掌握场地影响烈度的综合评价方法。 二、地震危险性的确定性分析 考试目的: 主要考察从业人员对地震构造法、历史地震法的原理和技术
方法的掌握、熟悉与了解程度。 考试内容: 了解地震危险性确定性分析的适用对象。 熟悉地震烈度与地震动的关系。 熟悉地震动衰减关系确定的方法。 掌握综合确定地震危险性确定性分析结果的原则和方法。 1.地震构造法 了解地震构造区的含义和划分依据。 熟悉判定发震构造及其确定最大潜在地震的方法。 熟悉确定弥散地震的方法。 掌握地震构造法确定工程场地地震动参数的方法。 2.历史地震法
附件 1 :
一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资格考试大纲
第一科目 地震安全性评价法律法规 及相关知识
掌握即要求能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熟悉即要求能够理解 并简单应用,了解即要求具有地震安全性评价相关的广泛知识。
一、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考试目的: 主要考察从业人员对地震安全性评价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 标准的掌握、熟悉与了解程度。 考试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熟悉防震减灾的法律责任与工作方针。 了解防震减灾法的适用范围。 掌握防震减灾法对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的 有关规定。 2.《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 熟悉条例的适用范围。 熟悉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资质管理的有关规定。 掌握地震安全性评价的范围和要求。
—4—
熟悉不同震级标度之间的关系。 掌握编制地震目录的内容。 掌握编制地震震中分布图的内容。 2.地震区、带划分 熟悉地震区、带的含义和作用。 掌握地震区、带划分的原则。 了解地震区、带与地球物理场特征的关系。 了解我国地震活动的区域性特征。 掌握地震区、带划分的方法。 3.地震活动性分析 了解地震活动与地球物理场的关系。 了解地震活动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掌握地震活动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方法。 掌握地震活动时间分布特征的分析方法。 掌握未来地震活动水平的分析方法。 掌握地震活动环境综合评价的内容。 4.构造应力场分析 了解根据地质构造和形变资料等判定构造应力场的方法。 熟悉区域震源机制解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方法。 熟悉编制震源机制解分布图的方法。 掌握利用震源机制、小地震综合断层面解资料进行局部构造
— 13 —
掌握考虑竖向地震反应时土层力学性能测定的工作要求与 内容。
二、地震动衰减关系确定 考试目的: 主要考察从业人员对地震动衰减关系确定的技术方法,以及 地震烈度和强震动资料收集、衰减模型建立和适用性分析等问题 的掌握、熟悉与了解程度。 考试内容: 掌握地震烈度资料收集和分析的原则与方法。 掌握强震动观测资料收集和分析的原则与方法。 掌握基岩地震动衰减模型建立的要求。 掌握基岩地震动衰减关系选取与适用性分析的原则。 掌握基于强震动观测资料统计回归地震动衰减关系的方法。 掌握缺乏强震动观测资料地区的地震动衰减关系确定的方 法。 掌握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确定的方法。 三、区域性地震区划 考试目的: 主要考察从业人员从事区域性地震区划工作的能力,以及参 数和概率水平的确定、区划图编制要求、使用范围等问题的掌握、 熟悉与了解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