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教案 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主要介绍了区域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征,以及如何根据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因素来认识和分析不同区域。
本章内容是学生对区域地理学习的起点,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分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经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能够理解基本的地理位置概念,但对区域特征和分析方法的了解还较浅显。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生活中的地理问题还缺乏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地理思维。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区域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征;2.学会根据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因素来认识和分析不同区域;3.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分析能力;4.提高学生观察实际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并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区域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征;根据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因素来认识和分析不同区域;2.难点:区域特征和分析方法的运用;实际生活中的地理问题解决。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区域案例,让学生了解区域特征及分析方法;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地理思维;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观察实际生活中的地理问题,运用地理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区域案例资料,如地图、图片、文献等;2.准备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3.设计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区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区域特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区域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征,让学生了解区域地理学习的基本内容。
3.操练(10分钟)分析具体区域案例,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内陆地区的差异,让学生学会根据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因素来认识和分析不同区域。
认识区域知识点
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东北地区1.地理位置与范围: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简称东北三省),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2.地形特征: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三江平原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冲积而成。
长白山是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等河流的发源地。
松花江是黑龙江的最大支流。
3.气候特征:东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
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冬季南北气温差异明显。
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地表积雪时间长,是中国降雪较多的地区。
4.人口分布:(1)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
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可多,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可多,其中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人口较为稠密。
山区人口较少。
(2)东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区之一。
主要少数民族有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等。
满族在东北地区分布较广,是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5.城市分布:(1)东北地区是中国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区域。
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线沿线地区(铁路运输占主要地位),特别是哈大线(哈尔滨—大连)、滨洲线(哈尔滨—满洲里)、滨绥线(哈尔滨—绥芬河)沿线地区。
(2)哈尔滨:职能:东北地区北部的中心城市和重要的铁路枢纽。
工业部门:机械、医药、食品、石油化学、亚麻纺织、甜菜制糖等工业部门地位突出。
(3)长春:职能:东北地区中部的中心城市,是中国着名的汽车制造基地。
工业部门:汽车制造、铁路车辆制造。
(4)沈阳:职能: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名胜古迹:沈阳故宫。
工业部门:以机电、重型机械、有色冶金着称。
(5)大连:职能:是东北地区的重要门户,着名的避暑旅游胜地,全国重要的水产基地。
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教案2023-2024学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一、教学目标1、通过读图,描述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2、在地图上找出东北地区主要的地形区,并归纳东北的地形特征,通过读东北地区的地形剖面图,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势特征。
(重点)3、在地图上找出东北地区主要的河流,分析河流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4、读东北地区各类气候图,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比较黑、吉、辽三省的气候差异,分析东北河流的结冰期与气候的关系。
5、运用图表认识东北地区的人口、民族和城市分布。
6、东北地区农业、工业的基本概况二、教学重难点1、学会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地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2、培养对图文信息的获取、处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3、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势特征。
4、在地图上找出东北地区主要的河流,分析河流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5、东北地区的重工业与其矿产资源的分布之间的联系6、东北地区的农业、工业的基本状况,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判断推理思维。
三、教学过程考点复习1、东北地区的大致范围在哪里?以什么地形为主?属于什么气候类型?2、说出东北地区在中国的大致方位,找出东北地区的邻国、临海、邻省(区)3、地理位置对生产生活、经济发展、交通运输等都有重要影响4、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5、主要少数民族6、城市集中在交通干线沿线地区7、东北地区的矿产资源主要有哪些?它们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教师点拨1、地理位置海陆位置:位于中国东北部,南部临渤海和黄海。
纬度位置: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相对位置: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
2、地形类型东北地区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
3、地表结构东北地区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的低地。
中间是山地和丘陵。
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4、气候特点:冬季漫长寒冷、降雪较多;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
5、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口多,山区人口偏少。
受地形、气候、交通、经济、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很不均匀。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第六章综合复习(课件)
(1)图示地区年平均气温的最大差值约是( D )
A.-4℃~8℃
B.8℃~12℃
C.10℃~14℃
D.12C~16℃
图中区域年平均气温最高在8℃到10℃之间,最低在-6℃到-4℃之间,所以年平均气温最大差值约 是12℃~16℃,A、B、C错误,D正确。
(2)三江平原湿地面积大的原因包括( B )
①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弱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2.东北地区包括甲____黑__龙__江___省__、乙______吉__林__省___、丙________辽__宁___省, 简称“东北三省”。
3.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东、北两面与D___朝__鲜___及E俄罗斯为邻;西 接F___内__蒙__古___自__治__区,南连G____河__北__,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 十分重要。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人口分 布不均
民族
交通
稠密区 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如_松__嫩__平__原_和_辽__河__平__原_)、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
稀疏区
山区
主要少数民族有_满__族_、蒙古族、回族、朝鲜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等。_满__族_ 在东北地区分布较广,是东北地区_人__数__最__多__的少数民族
振兴
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发展新型产业;运用__高__新__技__术__改造传统产业;提高资源利 用率;等等
中 考点一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考
陆上邻国 便于开展边境贸易
考
海陆 位置
点
南邻渤海、黄海 海运便利
聚 东北 焦 地区
纬度 纬度高,获 位置 得热量少
冬季寒冷漫长 夏季温暖短暂
气候 气候
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案
八年级《地理》下册(湘教版)第六章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东北地区的位置、范围;简要评价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知道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以及河流分布概况。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描述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2)在地图上找出东北地区主要的地形区,并归纳东北的地形特征,通过读东北地区的地形剖面图,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势特征。
(3)在地图上找出东北地区主要的河流,分析河流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4)读东北地区各类气候图,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分析东北河流的结冰期与气候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东北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大,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增强认识自然环境、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三、教学难点: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四、教学准备:PPT课件,学生预习本节课的内容。
五、教法学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等。
六、教学过程图片导入,展示反映东北地区地理特色的景观图片,东北三宝、三江平原、长白山天池、雾凇、东北地区乡村冬季景观、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图片,使学生对东北地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一、地理位置出示“东北地区在中国的位置图”,“东北地区的范围及行政区划图”,引导学生完成下列问题:①说出东北地区在中国的大致方位。
②找出东北地区包括省级行政区及邻国、临海、邻省(区)。
③东北地区南北大约跨越多少纬度?主要位于哪一个温度带?④说一说东北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阅读“运用地图认识区域地理位置”,老师进行指导总结。
二、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出示“东北地形图”,读图找出东北地区的辽河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辽河、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
试着归纳东北地区地形分布的特征。
出示“沿东经125°东北地区剖面图”和沿“北纬45°东北地区剖面图”,学生试着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势特征。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教案
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学目标一、通过读图,描述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二、在地图上找出东北地区主要的地形区,并归纳东北的地形特征,通过读东北地区的地形剖面图,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势特征。
(重点)三、在地图上找出东北地区主要的河流,分析河流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难点)四、读东北地区各类气候图,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比较黑、吉、辽三省的气候差异,分析东北河流的结冰期与气候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地理范围(一)省级行政区域单位:黑、吉、辽。
(二)面积:78.8万千米2,占中国的陆地总面积的8.2%。
二、地理位置(一)海陆位置:位于中国东北部,南部临渤海和黄海。
(二)纬度位置: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三)相对位置: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
二、地形类型东北地区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
三、地表结构东北地区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一)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的低地。
(二)中间是山地和丘陵。
(三)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四、气候特点:冬季漫长寒冷、降雪较多;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
纬度位置较高;靠近冬季风发源地。
为什么东北三省较为湿润?纬度高,受冬季风的影响大,年平均气温低,蒸发量小。
我国东北地区降雪多,所以屋顶坡度大,利于积雪滑落。
冬季寒冷,多风,因此窗户小、墙体厚。
第二节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教学目标:一、运用图表认识东北地区的人口、民族和城市分布。
二、学会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地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重点)三、培养对图文信息的获取、处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难点)四、培养人地协调的观点。
教学过程1.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口多,山区人口偏少。
受地形、气候、交通、经济、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很不均匀。
东北地区中部和南部多平原,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开发历史长,因此人口稠密;北部山地多,东部多沼泽,工业和交通运输条件较差,开发历史较短,因此人口稀疏。
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说课稿
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说课稿八年级(下)目录:第五章中国的区域差异第一节四大地理地区的划分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第三节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第二节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第三节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第一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第四节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第五节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第一节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第三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第四节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第五节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第九章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四大地理区域》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学教材说教材我又把它分为教材的地位与作用、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点、难点四个方面。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章教材是中国地理总论和中国区域部分的衔接点。
作为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开篇部分,只对区域地理宏观进行介绍,其主要内容是在认识不同地理区域的基础上从宏观角度认识“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为了更合理,更准确的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接下来,我们有必要对教学对象进行合理的分析。
2、说学情初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基础知识,但对新旧知识的衔接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从年龄特点来看,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抓住学生该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必发展。
生理上,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抓住学生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东北地区教案
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授课时间20 年月日教学目标1.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以及自然环境特征。
2.通过对东北地区图文资料的分析,引导学生归纳地理位置以及自然环境特征,同时培养学生对图文信息的获取、处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人地协调的观点。
教学重点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和东北地区地形与气候。
教学难点简单评价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教学方法区域地理案例式教学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地理填充图册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设计引入1.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2. 东北地区的范围和面积?3.东北地区以什么地形为主?属于什么气候类型?活动读图6-1、6-2,完成下列任务说出东北地区在中国的大致方位,找出东北地区的邻国、临海、邻省(区)。
东北地区南北大约跨越多少纬度?主要位于哪一个温度带?估算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之间的最近距离。
阅读材料:运用地图认识区域地理位置活动:地理位置对生产生活、经济发展、交通运输等都有重要影响。
据此完成下列任务。
比较日本、中国、蒙古海陆位置的差异,举例说明海陆位置对这三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比较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海南岛的纬度位置差异,简要说明纬度位置对这三个区域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
地形特征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读图6-6,找出东北地区主要的山脉和平原,说出东北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
读图6-5、6-7,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势特征。
玲玲说,三江平原是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冲积而成的,她说得对吗?说一说你的判断依据。
阅读:“白山黑水”气候特征东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
阅读:东北地区的森林活动读图6-9、6-10、6-11,完成下列任务。
东北地区1月、7月平均气温值大体介于什么范围?与中国其他地方相比,东北地区的1月平均气温有什么特点?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大体介于什么范围?据图归纳东北地区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
图6-14、6-15、6-16表示的是大连、长春、哈尔滨三个城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据此完成下列任务。
湘教版八下地理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复习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下地理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八下地理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主要介绍了地理区域的基本概念、划分和分布规律。
本章内容是学生对地理学科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学生理解地理现象的空间差异和地域联系,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地理区域的概念与划分:介绍地理区域的基本概念、划分原则和类型。
2.地理区域分布规律:分析世界地理区域的分布规律,以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等为例,让学生理解不同地理区域的特点。
3.我国地理区域划分:介绍我国的地理区域划分,包括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子区域。
4.地理位置与分布: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及其对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时,已有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现象的空间差异和地域联系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地理区域的概念、划分和分布规律的理解仍较模糊,需要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进一步巩固。
此外,学生对我国地理区域的认识相对较浅,需要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地理区域的概念、划分原则和类型。
2.掌握地理区域的分布规律,能分析不同地理区域的特点。
3.熟悉我国的地理区域划分,了解各区域的特征。
4.能运用地理位置和分布知识分析我国的地域差异,提高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理区域的概念与划分。
2.地理区域的分布规律及其分析方法。
3.我国地理区域的特征及其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世界和我国典型地理区域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地理区域的概念和分布规律。
2.比较法:引导学生比较不同地理区域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讨论法: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地理思维。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绘制地理区域分布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理区域的图片、地图、案例资料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的问题及方案。
3.准备板书和多媒体教学设备。
湘教版八下地理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复习说课稿
湘教版八下地理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复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八下地理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是本册书的重点章节,主要介绍了地理位置的表示方法、区域的特征、以及如何根据地理位置和特征来认识和分析不同的地理区域。
本章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既有知识性的内容,也有实践性的内容,需要学生通过实例来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和分析方法。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地理位置和区域特征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对于抽象的地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同时,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不同,他们在对地理现象的理解和解释上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来深入理解地理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地理位置的表示方法,掌握区域的特征,能够根据地理位置和特征来认识和分析不同的地理区域。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培养地理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对不同地理区域的学习,增强对地理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对地理学科的热爱和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理位置的表示方法,区域的特征,根据地理位置和特征来认识和分析不同的地理区域。
2.教学难点:地理位置的表示方法的理解和应用,区域的特征的分析方法的掌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来学习地理知识。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实例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地区的地图,引导学生思考地理位置的表示方法和区域的特征。
2.新课导入:介绍地理位置的表示方法,如经纬度、方位角等,引导学生通过实例来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
3.案例分析:分析不同地理区域的特征,如城市、乡村、自然灾害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来深入理解地理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书)3、地势特征
(提问)(1)东北地区南北方向的地势起伏有什么特点?
(2)东北地区东西方向的地势起伏有什么特点?
(师生共同总结)无论东西方向,还是南北方向,东北地区都呈现两侧高、中部低的地势变化特点,即“山环水绕、平原居中”。
(板书)3、降水分布
投影“长白山植被的垂直变化示意”图,引导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1)东北地区典型的植被类型是什么?
(2)长白山植被呈显著垂直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师生共同总结)由于长白山海拔较高,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和降水都有明显的变化,长白山的植被呈现明显的垂直变化,并且东南侧的上限比西北一侧要高。
观看电视片
回顾并掌握了解区域地理的方法
认真阅读地图,思考并回答问题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并掌握了解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间,位于中国的东北部,南端濒临渤海和黄海,相邻国家有俄罗斯、朝鲜,相邻的省区有内蒙古自治区和河北省。
(板书)1、范围
2、经纬度位置
3、海陆位置
4、相邻国家、省区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课堂小结:
这节课通过阅读位置与范围图、地形地势图,掌握了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以及地形特点,同时也巩固了学习区域地理位置、地形特征的基本方法。
课堂练习及作业安排:完成《基础训练》
自我反思并进行知识梳理。
培养学生善于反思和总结的学习习惯。
板书设计
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
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2、通过阅读“东北地区城市与铁路分布”图,掌握东北地区城市、铁路的分布分布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国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激发学生娥爱国热情,树立将来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的远大理想。
教材
学情
分析
重点:东北地区的人口和城市分布特点
难点:影响东北地区人口、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
教学准备
方法
准备PPT课件
激趣法、讲授法、提问法
播放经过剪辑的电视片《闯关东》,导入
本节课的学习,教师提出问题:关东在哪儿?进入第一部分《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的学习。
新课学习:
(讲授)在学习世界地理的过程中,我们经常运用地图来认识区域的地理位置。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往往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相对位置关系等方面描述。
(板书)一、地理位置
(2)人口密度在10人/平方千米以下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
(小结)东北地区的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口多,其中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人口较为稠密;山区人口偏少,如黑龙江省北部山区的人口密度在10人/平方千米以下,人口相对稀疏。
(过渡)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匀,这里的民族组成特点是怎样的呢?
投影教材图6—20“东北地区主要民族分布”图,引导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阅读了气温和年降水量分布图,掌握了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同时也巩固了学习区域地理气候特征的基本方法。
认真阅读地图,思考并回答问题。
认真阅读地图,思考并回答问题。
自我反思并进行知识梳理
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气温分布图的能力
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年降水量分布图的能力
培养学生善于反思和总结的学习习惯。
认真读图、思考、听讲,了解地形图的作用及阅读方法。
认真阅读地图,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
及时总结、梳理,掌握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认真读图、思考、听讲,了解地形剖面图的作用及阅读方法。
认真阅读地图,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
及时总结、梳理,掌握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培养学生阅读地图、分析地图的能力,并掌握了解区域地形、地势特征的方法。
2、东北地区的夏季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
(小结)东北地区的气温分布受纬度影响较大,越往北去气温越低,且冬季南北气温差异明显。
(板书)2、气温分布
(过渡)投影教材图6—11“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思考并回答:东北地区的年降水量分布具有什么特点?
(小结)东北地区的年降水量受海陆因素影响较大,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师生共同总结)东北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平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等地形区,地形类型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大致呈半环状分布。
(板书)1、主要地形区
2、地形特征
(过度)投影教材图6—5“沿125°E东北地区地形剖面”和图6—7“沿45°N东北地区地形剖面”。这是什么类型的地图?从中我们有可以得到什么地理信息?
(1)东北地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有哪些?
(2)东北地区分布较广和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哪一个?
(小结)东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主要少数民族有满族、蒙古族、朝鲜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等,其中满族分布最广、人数最多。
(板书)2、少数民族集中
(过渡)东北地区人口较为稠密,并且城市密集。
(板书)二、城市分布
2、阅读分析东北地区的年降水量分布图,学会分析东北地区降水的地区分布规律及其形成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国东北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初步认识中国不同地域的特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热情。
教材
学情
分析
重点: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
难点:东北地区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的地区差异。
教学准备
投影教材图6—6“东北地区地形分布”。
(提问)通过这幅图大家又能得到什么道理信息呢?
(讲授)运用地形图,我们可以了解区域的主要地形区、主要地形类型及其分布状况。
(板书)二、地形特征
(提问)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东北地区有哪些主要的地形区?
2、东北地区有哪些主要的地形类型?
3、东北地区的地形分布有什么特点?
一、地理位置
1、范围:“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
2、经纬度位置:东经120°到135°、北纬40°到53°之间
3、海陆位置:位于中国的东北部,南端濒临渤海和黄海
4、相邻国家、省区:相邻国家有俄罗斯、朝鲜,
相邻的省区有内蒙古自治区和河北省。
二、地形特征
1、主要地形区:东北平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等地形区
认真阅读地图,思考并完成相关问题,了解东北地区的人口稠密地区、稀疏地区。
认真阅读地图,思考并完成相关问题,了解东北地区的主要民族组成及其分布地区。
认真阅读地图,思考并完成相关问题,了解东北地区的主要城市名称及分布、主要铁路干线及分布。
通过阅读“东北地区人口分布”图,培养阅读、分析地图的能力,并学会分析区域的人口分布特点。
投影教材图6—23“东北地区城市与铁路分布”图,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
(1)列举东北地区主要的城市。
(2)列举东北地区主要的铁路干线。
(3)东北地区的城市分布具有什么特
点?
(小结)东北地区城市密集,铁路网稠密,
并且城市主要分布在铁路干线沿线地区,如哈大线、滨洲线、滨绥线沿线地区。
(板书)1、主要城市
2、主要铁路干线
(指导学生读图)东北地区的位置特点是怎样的?
1、描述东北地区的范围。
2、读图说出东北地区的经度范围和纬度
范围。
3、描述东北地区的海陆位置。
4、东北地区与哪几个国家相邻?
5、东北地区与哪几个省区相邻?
(师生共同总结)东北地区即“东北三
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大致位于东经120°到135°、北纬40°到53°之
2、地形特征:地形类型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
3、地势特征:大致呈半环状分布。
教学反思
科目
地理
年级
八年级
班级
节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课题
第六章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第2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1、利用图文资料分析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
2、阅读气温和降水分布图,说出东北地区气温及降水分布存在的地区差异。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分析东北地区的1月和7月气温分布图,学会分析东北地区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
3、降水分布:受海陆因素影响较大,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教学反思
科目
地理
年级
八年级
班级
节次
课题
第六章第二节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1、说出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2、列举东北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并说出他们的分布特点。3、列举东北地区主要的工业城市和主要铁路线。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东北地区人口分布”图和“东北地区主要民族分布”图,掌握东北地区的人口、民族分布特点,学会分析区域人口、民族的分布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国东北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征,初步认识中国不同地域的特色,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热情。
教材
分析
重点:1、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2、东北地区的地形。
难点:简单评价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教学准备
方法
准备PPT课件
激趣法、讲授法、提问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激趣导入:
(板书)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讲授新课:
(过渡)东北地区的纬度范围大致在40°N到53°N之间,跨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这里属于何种气候类型呢?
(板书)三、气候特征
(引导)指导学生阅读教材28页正文第一段,回答问题:
1、东北地区属于何种气候类型?
2、东北地区的气候具有什么特征?
认真阅读教材并回答问题
方法
准备PPT课件
读图分析法、讲授法、提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