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本纪

合集下载

最新《史记·项羽本纪》原文及翻译

最新《史记·项羽本纪》原文及翻译

《史记.项羽本纪》1【原文】2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

初起时,年二十四。

其季父项梁①,梁父即楚将项3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4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②,学剑,又不成。

项梁怒之。

籍曰:“书足以记名5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6又不肯竟学③。

项梁尝有栎阳逮④,乃请靳狱椽曹咎书抵栎阳狱椽司马欣⑤,以故事得7已⑥。

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

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⑦。

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8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⑨,以是知其能。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9江,梁与籍俱观。

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梁掩其口,曰:“毋妄言⑩,族矣(11)!”梁10以此奇籍。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12),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13)。

11①季父:父之幼弟,即小叔父。

“季”,兄弟中排行最小的。

②去:放弃,丢下。

③12竟学:学到底。

“竟”,终于,完毕。

④逮:及,指有罪相连及。

⑤请:求,要。

书:信。

13抵:到达,这里是送达的意思。

⑥以故:因此。

已:止,了结。

⑦皆出项梁下:意思是14都不如项梁。

⑧繇:同“徭”。

⑨阴:暗中。

部勒:部署,组织。

宾客:“指客居吴中依15附项梁的人。

子弟:指吴中的年轻人。

⑩妄言:胡乱说。

(11)族:灭族,满门抄斩。

(12) 16扛:两手对举。

(13)虽:即使。

惮:害怕。

17项籍是下相人,字羽。

开始起事的时候,他二十四岁。

项籍的叔父是项梁,项梁18的父亲是项燕,就是被秦将王翦所杀害的那位楚国大将。

项氏世世代代做楚国的大将,19被封在项地,所以姓项。

20项籍小的时候曾学习写字识字,没有学成就不学了;又学习剑术,也没有学成。

21项梁对他很生气。

项籍却说:“写字,能够用来记姓名就行了;剑术,也只能敌一个人,22不值得学。

我要学习能敌万人的本事。

”于是项梁就教项籍兵法,项籍非常高兴,可是23刚刚懂得了一点儿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学到底了。

项羽本纪原文及其翻译

项羽本纪原文及其翻译

项羽本纪原文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

初起时,年二十四。

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项梁怒之。

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

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

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

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梁与籍俱观。

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秦二世元年七月,涉等起大泽中。

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

”是时桓楚亡在泽中。

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

”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

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

”守曰:“诺。

”梁召籍入。

须臾,梁眴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

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

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

一府中皆慴伏,莫敢起。

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

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

梁部署吴中豪杰为校尉、候、司马。

有一人不得用,自言于梁。

梁曰:“前时某丧使公主某事,不能办,以此不任用公。

”众乃皆伏。

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广陵人召平于是为王徇广陵,未能下。

闻王败走,秦兵又且至,乃渡江矫王命,拜梁为楚王上柱国。

曰:“江东已定,急引兵西击秦。

”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

闻婴已下东阳,使使欲与连和俱西。

婴者,故东阳令史,居县中,素信谨,称为长者。

东阳少年杀其令,相聚数千人,欲置长,无适用,乃请婴。

婴谢不能,遂彊立婴为长,县中从者得二万人。

少年欲立婴便为王,异军苍头特起。

婴母谓婴曰:“自我为汝家妇,未尝闻汝先古之有贵者。

史记项羽本纪原文及翻译

史记项羽本纪原文及翻译

史记项羽本纪原文及翻译《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的史记项羽本纪原文及翻译,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原文: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於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馀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馀人耳。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左,乃陷大泽中。

以故汉追及之。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汉骑追者数千人。

项王自度不得脱。

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今日固决死,原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乡。

汉军围之数重。

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

”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於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

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

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

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於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乌江亭长义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原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於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

项羽本纪原文及其翻译

项羽本纪原文及其翻译

项羽本纪原文及其翻译项羽本纪原文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

初起时,年二十四。

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项梁怒之。

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

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

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

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

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

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

”是时桓楚亡在泽中。

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

”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

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

”守曰:“诺。

”梁召籍入。

须臾,梁眴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

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

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

一府中皆慴伏,莫敢起。

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

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

梁部署吴中豪杰为校尉、候、司马。

有一人不得用,自言于梁。

梁曰:“前时某丧使公主某事,不能办,以此不任用公。

”众乃皆伏。

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广陵人召平于是为陈王徇广陵,未能下。

闻陈王败走,秦兵又且至,乃渡江矫陈王命,拜梁为楚王上柱国。

曰:“江东已定,急引兵西击秦。

”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

闻陈婴已下东阳,使使欲与连和俱西。

陈婴者,故东阳令史,居县中,素谨,称为长者。

东阳少年杀其令,相聚数千人,欲置长,无适用,乃请陈婴。

婴谢不克不及,遂彊立婴为长,县中从者得二万人。

项羽本纪的文言文翻译

项羽本纪的文言文翻译

昔者,楚汉之际,英雄辈出,而项羽者,豪杰之雄也。

项羽,名籍,字羽,其先祖乃楚国名将项燕。

籍生而英武,力能扛鼎,气盖世,自视甚高,不事权贵。

籍少时,尝与叔父项梁游学吴中。

吴中人士皆知其勇,号为“羽飞”。

秦灭楚,籍随叔父梁起兵反秦。

梁死,籍遂自立为西楚霸王,号令诸侯,威震四海。

籍以勇猛善战,每战必胜,故得天下之心。

然其性好刚愎,不喜听人言,有功不赏,有过不罚,因此失天下之助。

汉王刘邦,虽勇猛不及籍,而宽厚待人,得人心,渐有天下之势。

楚汉相争,项羽与刘邦交战于垓下。

汉军四面楚歌,楚兵士气低落。

籍闻歌,泪如雨下,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遂与爱妃虞姬诀别,自刎乌江,年仅三十一岁。

项羽死后,汉王刘邦统一天下,建立汉朝。

然项羽之死,使天下英雄为之扼腕。

后世之人,对项羽之勇猛、豪迈,亦多感慨。

项羽本纪,载籍之生平,亦载楚汉之争。

籍以勇猛、豪迈、忠诚,成为千古英雄。

然而,其性格之缺陷,亦使其陷入绝境。

是以,后世之人,常以项羽为镜,反思自己之为人。

昔者,籍以一己之力,横扫天下,然终因性格之缺陷,而陨落乌江。

此乃天意,亦是人意。

项羽本纪,记载其一生,使后人得以窥见英雄之风采,亦使后人深思。

译文如下:昔者,楚汉之际,英雄辈出,而项羽者,豪杰之雄也。

项羽,名籍,字羽,其先祖乃楚国名将项燕。

籍生而英武,力能扛鼎,气盖世,自视甚高,不事权贵。

籍少时,尝与叔父项梁游学吴中。

吴中人士皆知其勇,号为“羽飞”。

秦灭楚,籍随叔父梁起兵反秦。

梁死,籍遂自立为西楚霸王,号令诸侯,威震四海。

籍以勇猛善战,每战必胜,故得天下之心。

然其性好刚愎,不喜听人言,有功不赏,有过不罚,因此失天下之助。

汉王刘邦,虽勇猛不及籍,而宽厚待人,得人心,渐有天下之势。

楚汉相争,项羽与刘邦交战于垓下。

汉军四面楚歌,楚兵士气低落。

籍闻歌,泪如雨下,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遂与爱妃虞姬诀别,自刎乌江,年仅三十一岁。

《史记 - 十二本纪 - 项羽本纪》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史记 - 十二本纪 - 项羽本纪》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史记 - 十二本纪 - 项羽本纪》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史记 - 十二本纪 - 项羽本纪汉·司马迁原文: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

初起时,年二十四。

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剪所戮者也。

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项梁怒之。

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

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

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

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

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籍长八尺馀,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

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

」是时桓楚亡在泽中。

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

」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

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

」守曰:「诺。

」梁召籍入。

须臾,梁眴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

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

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

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

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

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

梁部署吴中豪杰为校尉、候、司马。

有一人不得用,自言于梁。

梁曰:「前时某丧使公主某事,不能办,以此不任用公。

」众乃皆伏。

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广陵人召平于是为陈王徇广陵,未能下。

闻陈王败走,秦兵又且至,乃渡江矫陈王命,拜梁为楚王上柱国。

曰:「江东已定,急引兵西击秦。

」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

闻陈婴已下东阳,使使欲与连和俱西。

陈婴者,故东阳令史,居县中,素信谨,称为长者。

东阳少年杀其令,相聚数千人,欲置长,无适用,乃请陈婴。

《项羽本纪》原文及翻译

《项羽本纪》原文及翻译

《项羽本纪》原文及翻译 篇一:史记项羽本纪原文及翻译 原文及翻译 原文 项王军壁垓下, 兵少食尽, 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 项王乃大惊曰: “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 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 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於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馀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平明,汉军乃觉 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馀人耳。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 父,田父绐曰“左”。

左,乃陷大泽中。

以故汉追及之。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 八骑。

汉骑追者数千人。

项王自度不得脱。

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馀战,所 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今日 固决死, 原为诸君快战, 必三胜之, 为诸君溃围, 斩将, 刈旗, 令诸君知天亡我, 非战之罪也。

”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 四乡。

汉军围之数重。

项王谓其骑曰: “吾为公取彼一将。

”令四面骑驰下, 期山东为三处。

於是项王大呼驰下, 汉军皆披靡, 遂斩汉一将。

是时, 赤泉侯为骑将, 追项王, 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

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 三,复围之。

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乃谓其骑曰: “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 於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乌江亭长 义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 万人,亦足王也。

原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 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纵彼不言,籍独不愧於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

苏教版《项羽本纪》(原文+翻译+内容分析+作文素材)

苏教版《项羽本纪》(原文+翻译+内容分析+作文素材)
听劝谏的一面。
虞姬
忠贞不渝、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宠 姬形象;她对项羽的爱情忠贞不
渝,最终为爱情献身。
范增
足智多谋、忠心耿耿的谋士形象; 他尽心尽力辅佐项羽,但最终因
项羽的猜忌而离开。
06
跨学科拓展与应用
项羽故事在文学、戏剧、电影等领域的改编与呈现
1
文学改编
项羽的故事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广泛流传 ,被改编成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如小 说、诗歌、散文等。这些作品通过丰富 的想象和艺术加工,使项羽的形象更加 生动鲜明。
《项羽本纪》通过叙述秦末农民大起 义和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生动 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
文章概述
文章在内容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叙 述项羽的家世和早年经历,第二部分是写项 羽在灭秦过程中的功绩,第三部分是写项羽 的失败及悲剧结局。
文章在表现手法上善于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件 和细节来刻画人物性格,如“破釜沉舟”、 “鸿门宴”等故事,充分展示了项羽勇猛善 战、有胆有识的性格特点。
苏教版《项羽本纪》(原文 +翻译+内容分析+作文素
材)
目录
• 引言 • 原文呈现 • 翻译对照 • 内容分析 • 作文素材挖掘 • 跨学科拓展与应用
01
引言
背景介绍
《项羽本纪》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 作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中 第七卷,是关于楚霸王项羽的本纪, 它记录了秦末项羽光辉壮烈的一生。
项羽人物形象在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解读与探讨
心理学解读
项羽的性格特点和行为方式在心理学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心理学家通过分析 项羽的决策过程、情绪变化等方面,探讨了他的性格缺陷和心理健康问题。
社会学探讨
项羽作为历史人物,他的社会地位、家族背景、文化背景等都与当时的社会环 境密切相关。社会学家从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等角度出发,对项羽的形象进行 了深入解读。

《史记项羽本纪》原文及译文

《史记项羽本纪》原文及译文

《史记项羽本纪》原文及译文赏析项羽已杀卿子冠军①,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

战少利,陈余复请兵。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②,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于是至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

③涉间不降楚,自烧杀④。

当是时,楚兵冠诸侯。

——《史记·项羽本纪》注:①卿子冠军:楚军上将军,被项羽斩杀。

②甑:zèng,古代蒸饭的一种瓦器。

③涉间:秦末将军。

④自烧杀:自焚而死。

1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名闻诸侯有仙则名B.以示士卒必死以中有足乐者C.绝其甬道哀转久绝D.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上使外将兵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当是时,楚兵冠诸侯。

18.这个故事可用成语概括,请写出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启发。

(2分)参考答案:16.B(2分)17.这时,楚军强大居诸侯之首。

(2分)18.破釜沉舟启发示例:任何的事情只要下决心就一定要做到底。

(2分)翻译:项羽诛杀了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扬诸侯。

他首先派遣当阳君、蒲将军率领二万人渡过漳河,援救巨鹿。

战争只有一些小的胜利,陈余又来请求增援。

项羽就率领全部军队渡过漳河,把船只全部弄沉,把锅碗全部砸破,把军营全部烧毁,只带上三天的干粮,以此向士卒表示一定要决死战斗,毫无退还之心。

部队抵达前线,就包围了王离,与秦军遭遇,交战多次,阻断了秦军所筑甬道,大败秦军,杀了苏角,俘虏了王离。

涉间拒不降楚,自焚而死。

这时,楚军强大居诸侯之首。

项羽本纪原文翻译及解析

项羽本纪原文翻译及解析

项羽本纪原文翻译及解析项羽本纪原文翻译及解析项羽本纪是一篇经典的史记文章,描述了项羽的一生,又赞美也有批评,下面是项羽本纪原文翻译及解析,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作品介绍】本文是司马迁为《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写的赞语,附在该纪之末,在褒贬兼具的字里行间对项羽充满了惋惜之情。

项羽是秦末农民大起义中涌现出来的一位悲剧式的英雄。

他勇猛善战,叱咤风云,显赫一时,在击败秦军,推翻秦王朝的过程中建立了巨大的功绩;但在推翻秦朝统治以后,他目光短浅,策略错误,加之烧杀破坏,终于丧失民心,军败身亡。

本文在褒贬兼具的字里行间对项羽充满了惋惜之情。

【原文】项羽本纪赞①出处:《史记》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

”②又闻项羽亦重瞳子。

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③?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④。

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⑤。

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⑥。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⑦。

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⑧!【注释】①项羽: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县西)人。

秦二世时,陈涉首先发难,项羽跟从叔父项梁起义兵,大破秦军,率领五国诸侯入关灭秦,分封王侯,自称“西楚霸王”。

后为刘邦所败,困于垓下,在乌江自杀。

本纪:《史记》的一种体例。

按照年代先后,叙述历代帝王政迹。

项羽虽没有完成帝业,但在秦亡以后汉兴以前的过渡阶段中,项羽实际上支配当时的政局,也代表当时的政权。

正如本文所说,“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赞:文章最后的论赞部分。

这里是作者在叙事之后,以作者的口气写的议论、总结及补充的文字。

本文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②太史公:司马迁自称。

周生:汉时的儒生,姓周,事迹不详。

《史记》第7期十二本纪项羽本纪(赏析)

《史记》第7期十二本纪项羽本纪(赏析)

《史记》第7期十二本纪·项羽本纪(赏析)《项羽本纪》在《史记》中可以说是最为精彩、最炫耀人的篇章之一了,而项羽这个人物无疑也是司马迁笔下各色悲剧人物中最为出色的一个。

司马迁不以个人好恶而褒贬人物,在《项羽本纪》中对项羽这一悲剧英雄做出了公正、中肯的评价。

《项羽本纪》给人最深刻最强烈的第一印象,就是项羽这个历史英雄所具有的超乎常人的巨大力量,作者显然把他当成力的化身来描写。

这一点在文章一开始便一览无余:“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他的军事才能也在年少时便凸显出来,他学书剑皆不成,独好兵法,然而他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暴露出他志大才疏、好高骛远的性格弱点,为他最终失天下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

但年少时的这些弱点还不足以使项羽这位英雄的光芒黯然。

司马迁高古评价了他在亡秦过程中所建立的历史攻击。

项羽“年二十四”即参加了反秦斗争,在长达8年的时间里,“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在击败秦军、推翻秦王朝的过程中建立了巨大功绩。

当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时,项羽几乎是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也。

”唬得其叔忙掩起口:“毋妄言,族矣!”这是何等的自信!着是何等的勇气超群!这是何等的胆识与魄力!项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

其中杀宋义和巨鹿之战的胜利使项羽的军事才能大放光彩。

杀宋义使其“威震楚国,名闻诸侯”,救巨鹿使其“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楚汉之争中,他又数度威逼汉军,困沛公于鸿门,败汉王于彭城,几射杀刘邦于广武。

一个勇冠三军、被坚执锐、所向披靡、威武刚猛、叱咤风云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英雄由于他的刚愎自用、鲁莽行事,不能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不能知贤善用而从大好形势陷入到了“四面楚歌”的绝境,最后“自刎而死”。

鸿门宴便是项羽从胜利走向败亡的转折。

在这场觥筹交错的宴会上,项羽、刘邦两个人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项羽本纪》原文及译文

《项羽本纪》原文及译文

《项羽本纪》原文及译文《项羽本纪》原文及翻译史记项羽本纪原文: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

初起时,年二十四。

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

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

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

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

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

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

”是时桓楚亡在泽中。

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

”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

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

”守曰:“诺。

”梁召籍入。

须臾,梁瞬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

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

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

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

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

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

梁部署吴中豪杰为校尉、候、司马。

有一人不得用,自言于梁。

梁曰:“前时某丧使公主某事,不能办,以此不任用公。

”众乃皆伏。

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广陵人召平于是为陈王徇广陵,未能下。

闻陈王败走,秦兵又且至,乃渡江矫陈王命,拜梁为楚王上柱国。

曰:“江东已定,急引兵西击秦。

”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

闻陈婴已下东阳,使使欲与连和俱西。

陈婴者,故东阳令史,居县中,素信谨,称为长者。

东阳少年杀其令,相聚数千人,欲置长,无适用,乃请陈婴。

婴谢不能,遂强立婴为长,县中从者得二万人。

【汉语常识】项羽本纪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汉语常识】项羽本纪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支持修改!项羽本纪文言文翻译及注释项羽本纪文言文原文项羽本纪作者:司马迁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

初起时,年二十四。

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

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

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

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

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

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

”是时桓楚亡在泽中。

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

”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

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

”守曰:“诺。

”梁召籍入。

须臾,梁瞬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

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

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

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

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

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

梁部署吴中豪杰为校尉、候、司马。

有一人不得用,自言于梁。

梁曰:“前时某丧使公主某事,不能办,以此不任用公。

”众乃皆伏。

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广陵人召平于是为陈王徇广陵,未能下。

闻陈王败走,秦兵又且至,乃渡江矫陈王命,拜梁为楚王上柱国。

曰:“江东已定,急引兵西击秦。

”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

闻陈婴已下东阳,使使欲与连和俱西。

陈婴者,故东阳令史,居县中,素信谨,称为长者。

东阳少年杀其令,相聚数千人,欲置长,无适用,乃请陈婴。

史记项羽本纪原文与解析

史记项羽本纪原文与解析

史记项羽本纪原文与解析项羽,名籍,字羽。

相传为秦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英雄人物之一。

《史记》是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一部史书,其中记载着项羽的事迹。

本文将引用史记中描写项羽的本纪原文,并解析其中的内容含义和历史背景。

【引言】《史记·项羽本纪》是史书中对项羽事迹的专门记载,通过阅读这一章节,我们可以了解到项羽在秦末战国时期所起的作用,以及他与刘邦的斗争和最终的结局。

【正文】项羽本纪原文如下:“项羽者,临江人也。

孰谓无彊者哉!少时事秦所败,降为郡守。

年三十馀,与韩信数十人,居沛中为豪杰。

项王使韩信。

信年少壮,疑为信使,乃收豪杰,三万馀人。

信阳让都尉,以钩陈王出,下千乘冯助洙泗上。

项羽使韩信击奔安国王于广陵,灭其族。

堕堡邑。

〔项羽欲更立信为楚而立之者亡〕〔项羽赋文,立为淮阳王〕项王乃拔徐州,使项羽为徐州牧,将兵五十馀万。

发九江兵,杂而不足以取彭城。

二岁乃举,使项羽将十五万人,往击刘伯卜,取彭城,復发兵西,举荆州,东立刘交为淮南王,使韩信南击胶东王,伐下邳,取之,冬乃报。

立韩信为齐王,益邑,执三假以徇诸将。

暂省略围攻赵王歇段落,解析七国之乱及项羽方面角色【解析】项羽本纪最早的部分主要介绍了项羽在沛(今江苏沛县)的往事。

他少年时曾与韩信一起在沛中崛起,并带领着数万人起义。

成为刘邦的部下,且被任命为都尉。

他在秦末乱世中崭露头角,聚集了众多武力和势力。

文中提到项羽与韩信夺取了彭城、荆州、下邳等地,还立刘交为淮南王,韩信为齐王。

可以看出项羽在这段时间内发展势力、扩大地盘,展示出了其统治者的野心。

而在文字间的删节部分中,提到项羽有意更立韩信为楚王,但最终韩信并未成为楚王。

这段文字反映了项羽对韩信的失望和曲折变化。

【结论】通过社记项羽本纪这一章节的解析,我们可以窥见项羽在秦末战国时期的举足轻重地位及其与刘邦的人物关系。

他在史记中的描写反映了其勇猛的军事本领和雄心勃勃的政治追求。

同时,也展示了项羽权谋过人、善于利用他人的一面。

项羽本纪原文及翻译

项羽本纪原文及翻译

项羽本纪原文及翻译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项羽本纪【原文】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

初起时,年二十四。

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项梁怒之。

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

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

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

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

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

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

”是时桓楚亡在泽中。

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

”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

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

”守曰:“诺。

”梁召籍入。

须臾,梁眴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

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

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

一府中皆慴伏,莫敢起。

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

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

梁部署吴中豪杰为校尉、候、司马。

有一人不得用,自言于梁。

梁曰:“前时某丧使公主某事,不能办,以此不任用公。

”众乃皆伏。

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广陵人召平于是为陈王徇广陵,未能下。

闻陈王败走,秦兵又且至,乃渡江矫陈王命,拜梁为楚王上柱国。

曰:“江东已定,急引兵西击秦。

”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

闻陈婴已下东阳,使使欲与连和俱西。

陈婴者,故东阳令史,居县中,素信谨,称为长者。

东阳少年杀其令,相聚数千人,欲置长,无适用,乃请陈婴。

项羽本纪(原文)

项羽本纪(原文)

项羽本纪司马迁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

初起时,年二十四。

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

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

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

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

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

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

”是时桓楚亡在泽中。

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

”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

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

”守曰:“诺。

”梁召籍入。

须臾,梁瞬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

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

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

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

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

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

梁部署吴中豪杰为校尉、候、司马。

有一人不得用,自言于梁。

梁曰:“前时某丧使公主某事,不能办,以此不任用公。

”众乃皆伏。

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广陵人召平于是为陈王徇广陵,未能下。

闻陈王败走,秦兵又且至,乃渡江矫陈王命,拜梁为楚王上柱国。

曰:“江东已定,急引兵西击秦。

”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

闻陈婴已下东阳,使使欲与连和俱西。

陈婴者,故东阳令史,居县中,素信谨,称为长者。

东阳少年杀其令,相聚数千人,欲置长,无适用,乃请陈婴。

婴谢不能,遂强立婴为长,县中从者得二万人。

少年欲立陈婴便为王,异军苍头特起。

项羽本纪

项羽本纪

• 项王已死,楚地皆降汉,独鲁不下。汉乃引 项王已死,楚地皆降汉,独鲁不下 天下兵欲屠之,为其守礼义 为主死节 守礼义, 死节, 天下兵欲屠之,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乃 持项王头视 鲁父兄乃降。 持项王头视鲁,鲁父兄乃降。始,楚怀王初 封项籍为鲁公,及其死,鲁最后下 封项籍为鲁公,及其死,鲁最后下,故以鲁 公礼葬项王穀城。汉王为发哀 泣之而去。 为发哀, 公礼葬项王穀城。汉王为发哀,泣之而去。 诸项氏枝属 汉王皆不诛。 枝属, 诸项氏枝属,汉王皆不诛。乃封项伯为射阳 桃侯、平皋侯、玄武侯皆项氏,赐姓刘。 侯。桃侯、平皋侯、玄武侯皆项氏,赐姓刘。
பைடு நூலகம்
•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 已杀卿子冠军 诸侯。 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 将卒二万渡河 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 少利,陈馀复请兵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 复请兵。 乃悉引兵渡河 战少利,陈馀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 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 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 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 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 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 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 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 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 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 十余壁 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 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从壁上观。 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 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 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 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 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 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 莫敢仰视。 膝行而前, 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 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 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垓 下 悲 歌
第 三 部 分 ( 4 9 )
虞美人花:
八千人渡江而西,忽化而为二 万,六七万,数十万,忽化而 为八百余人,百余人,二十八 骑,至无一人还。其兴也,如 江涌;其亡也,如雪消。令人 三叹。
——清· 吴见思《史记论文》
在世界史中凡是开创新 世界的新英雄们的情况 一般都是悲剧性的。
——黑格尔《悲剧、喜剧和 正剧的原则》
第一部分重点词句(第2节): 1.乃请靳狱椽曹咎书抵栎阳狱椽司马欣,以故,事 得已 2.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 3.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
1.他就请蕲(qí ,齐)县狱掾(yuàn,愿)曹咎 写信给栎阳狱掾司马欣,因此,事情才得以了结 。 2.吴中郡有才能的士大夫,本事都比不上项梁 3.并暗中用兵法部署组织宾客和青年,借此来了 解他们的才能
第三部分重点词句(9): 1.何兴之暴也 !
不然为什么他兴盛得这么快呢! 2.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 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自己夸耀功劳,施展自己的聪明,独断专行而不 师法(学习)古人,认为霸王的工业,可以用武 力征服达到治理天下的目的。 3.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 竟然坚持“天要亡我,不是用兵的过错”难道不 荒谬吗?
段落大意
垓下悲歌
1.“汉楚相争”的最后一战,四面楚歌, 项王慷慨悲歌。 2.项王趁夜突围, 为部下快战 3.项王拒绝东渡乌江, 最后自刎乌江。
少怀壮志
1、学万人敌 2、想代秦皇 3、起义反秦 1、挑战汉王 2、率军东击 3、吓退汉军 1、慷慨悲歌 2、趁夜突围 3、乌江自刎
叱咤风云
垓下悲歌
第三部分重点词句(4): 6.歌数阕,美人和之 项王唱了几遍,美人虞姬在一旁应和伴唱 7.莫能仰视。 没有人能抬起头来看他。
第三部分重点词句(第5节): 1.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骑马跟从的部下有八百多人,者,后置标志 2.直夜溃围而出,走驰。 趁夜色突候,汉军才发觉 4.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命令骑将灌婴率领五千骑兵去追赶他
第三部分重点词句(6): 1. 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土地方圆(古今异义)一千里民众有几十万,也
足够称王了
2.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现在只有我有船,汉军到了,就无法渡过了。 3.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乌江干什么呢! 4.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况且我项籍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
第三部分重点词句(6): 5.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即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 (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 6.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即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难道心中没有愧吗? 7.吾知公长者。
我知道您是位忠厚长者 8.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仅仅项籍所杀掉的汉军(就有)几百人。 9.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项王身上也受了十多处伤。
全 文 情 节 大 意
项羽
身材魁梧 长八尺余 气力过人 力能扛鼎 才气过人 志向远大 学万人敌 彼可取而 代也 光明磊落 天下汹汹 愿与汉 王挑战 骁勇善战 吓楼烦,解围,该 下突围杀敌 仁而爱人 为虞姬泣,不忍杀马 粗暴易怒 欲坑外黄男子 自命不凡 天之亡我,非战之 罪
青梅煮酒论“英雄” 之末路英雄——项羽
项羽本纪
司马迁
第一部分 少怀壮志(1-2)
第一部分重点词句(第1节): 1.项籍者,下相人也 2.其季父项梁, 3.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4.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
1.项籍是下相人
2.他的小叔父(是)项梁,
3.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国的将领项燕,项燕就 是被秦国将领王翦所杀戮的那个人。 4.项氏世世代代做楚国的大将,被封在项地
第三部分重点词句(7):
乃持项王头视鲁,鲁父兄乃降。 汉王就率领天下的兵马想屠灭鲁地,因为鲁县军 民坚守礼仪,为主人以死尽忠,汉王就拿着项王 的头颅给鲁县人看,鲁县父老才投降。
2.故以鲁公礼葬项王穀城。汉王为发哀,泣之而 去 因此用鲁公的礼仪把项王埋葬在谷县。汉王为他 发丧,哭泣离开。
1.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

亲自(参加)了七十多次战斗,抵抗的敌人 都被打垮所攻击的敌人都降服,从来没有失败过
第三部分重点词句(5):
13. 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 于是称霸据有天下,但是如今终于被困在 这里 14.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这是上天(之:主谓之间取独)要灭亡我, 不是作战的过错。 15.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 今天本来一定会死,我愿意为了诸位痛痛 快快地打一仗
太史公曰:
“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 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 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 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 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 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 也”,岂不谬哉?”
项羽 失败的 真正原 因?
刘邦曰:“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 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韩信曰:“妇人之仁也。”然而 “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 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 天下心。” 太史公曰:“及羽背关怀楚,放逐 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 功伐,奋起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 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 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 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 哉?”
第三部分重点词句(第5节): 5.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能跟上的骑兵(只剩下)一百多人了 6.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去问一个农夫,农夫骗他说:“向左边走。” 7.以故汉追及之。 因此,汉兵追上了他们。
8.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项王就又带着骑兵向东进发
第三部分重点词句(第5节): 9.乃有二十八骑 仅仅有二十八个人 10.汉骑追者数千人。者,后置的标志 追赶上来的汉军骑兵有几千人。 11.项王自度不得脱。duó ,估计,推测 项王自己估计不能逃脱了 12.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
项羽曰: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 罪也。”
刘邦
出生 性格 处事 用兵 用人 能力 为人
平民 能屈能伸 圆滑果断 善于用计
项羽
贵族 宁折不弯
优柔寡断 匹夫之勇 刚愎自用 有勇无谋 妇人之仁
知人善用 无勇有能 心狠手辣
刘邦
项羽
气量狭窄 鼠目寸光 狂暴浮躁
肚量 眼光 脾气
豁达大度 志向远大 冷静沉着
再给项羽一次机会
第三部分重点词句(5): 16.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 于是把他的骑兵分成四队,面朝四个方向。 17.吾为公取彼一将。 我替你们拿下他一个将领! 18.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命令四面骑兵驱马飞奔而下,约定在山的 东边(古今异义)分作三处集合。
第三部分重点词句(5): 19.汉军皆披靡 汉军像草木随风倒伏一样溃败了(望风披 靡、所向披靡) 20.赤泉侯为骑将,„„辟易数里 赤泉侯杨喜担任汉军骑将„„退避了好几里 21.与其骑会为三处 (项王)与他的骑兵在三处会合 22.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又聚拢他的骑兵,(仅仅)损失了两个人
13.地方千里 14.引兵而东。 15.东渡乌江 16.独不愧于心乎? 17.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参考答案
(一)解释句中的红体字 1.一人敌:抵抗一个人。敌,抵抗,抵挡。 有成语“寡不敌众” 2. 梁以此奇籍 奇:以……为奇,意动用 法 3.皆已惮籍矣。惮:畏惧,害怕 4.谕以所为起大事:“以所谓起大事谕 (之)”,谕,告诉,使人知道 5.遂举吴中兵。举:发动 6.徒以吾两人耳:徒,只,仅仅;以,因 为
思考; 1. 第一段交代了有关项羽家世的哪些重点信息? 对项羽家世的介绍有何寓意?
明确:项羽家世:①世代为楚将。 ②祖父为秦所戮。 寓意:①世代为楚将。生为将门虎子,这是项羽兴兵起义 的资本,是成就英雄霸业的奠基。 ②与秦有不共戴天之仇。为项羽以后忠贞不二, 志在灭秦,嫉恶如仇,驰骋疆场,冲锋陷阵,置 生死于度外注入了激情。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乌江亭长舣船待之,乃拒渡, 以骓赐亭长。骑皆下马步行, 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 百人,身被十余创,顾见故人, 为其德,自刎而死。
第三部分重点词句(4): 1.项王军壁垓下 项王的部队(在)垓下修筑了营垒 2.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 深夜,听到汉军四面都唱着楚歌 3.是何楚人之多也! 这里怎么楚国人这么多呢? 4.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项王就连夜起来,(在)帐中饮酒。 5.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呀虞姬,我该拿你怎么办?
夏日绝句
[ 宋] 李清照
题乌江亭
[ 唐] 杜牧
生当做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 …他会成功吗… …
刘邦曰:
“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 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 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 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 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 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 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 其所以为我擒也。”
我曰:“可悲的英 雄项羽,他败在了 自己的手里!……”
行为决定习惯, 习惯决定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 ——曹文
(一)解释句中的红体字 1.万人敌 2. 梁以此奇籍 3.皆已惮籍矣 4.谕以所为起大事 5.遂举吴中兵 6.徒以吾两人耳
7.下梁地 8.下梁王 9.项王军壁垓下 10.直夜溃围而出,驰走 11. 项王自度不得脱 12.所当者破
第一部分重点词句(第2节): 1.彼可取而代也 2.毋妄言,族矣! 3.梁以此奇籍 4.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 皆已惮籍矣。
1.那个人的地位我可取而代之 2.不要胡说,要灭族的! 族:灭族,名作动 3.项梁因此认为项籍非同一般。 奇:以……为奇,认为……不一般 形容词的意动 4.项羽身高八尺有余,力气能够两手举起大鼎, 才能勇气超出常人,即使是吴地中部一带的子弟, 都已畏惧项羽。
第二部分重点词句(第3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