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传播技术教师能力标准》概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与传播技术教师能力标准》概览
[摘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息与传播技术教师能力标准》为培养和发展全体教师的信息和传播技术能力提供了准则,制订了指导方针。该项目通过三个文件为信息与传播技术教师能力标准提供了完整的框架:(1)阐释基本的“政策框架”;(2)在分析影响教育改革因素的同时,根据政策框架和教育改革的因素,提出“教师能力标准模块”:(3)详细说明在每一个能力模块中教师所需掌握的具体技能。该项目的总体目标不仅在于改进教师的专业实践,同时还开辟了优质高效教育制度的途径,以培养睿智明理的公民和素质优异的劳动者,最终实现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信息与传播技术;能力标准;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改革
在信息资源纷繁复杂并以知识为主导的现代社会中,为了生活幸福、学习成功和工作出色,学生和教师都必须有效地掌握技术。在一个极富成效的教育情境中,技术能够使学生成为:(1)熟练的信息使用者;(2)信息搜集者、分析者和评价者;(3)问题解决者和决策者;(4)创造性的、有效的生产工具使用者;(5)沟通者、协作者、著述表达者和制作者;(6)有见识的、负责的和能够做出贡献的公民。
在学校教育中,持续和有效地使用技术,可以为学生获得相应的能力提供机遇。在学生发展这些能力的过程中。教师是一个关键性的人物——因为教师必须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随时为学生提供各种机会,让他们充分利用技术去进行学习和交流。很显然,所有的科任教师能否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发展技术能力的条件和机遇,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无论在未来教师的培养计划中,还是在在职教师职业发展的培训课程中,我们都应该努力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技术学习体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息与传播技术教师能力标准》(“ICT Competency Standards for Teachers”,ICT-CST,以下简称“标准”)中所提出的标准和资源,为培养和发展全体教师的信息和传播技术能力提供了准则、制订了指导方针。
从21世纪社会发展的角度审视,能够使用并知道如何使用技术去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是每一个教师都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同时,教师还必须能够帮助和指导学生充分地利用技术。无论是在真实的情境中还是虚拟的情境中,学校或者课堂都应该体现出丰富的技术知识和技能,教师都应该能够有效地将技术知识、技能与学科内容融为一体。交互电脑模拟、数字化和开放的教育资源以及智能数据收集和分析工具,为教师帮助学生有效学习、深入理解提供了以往难以想象的空间。可以认为,传统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已经难以胜任培养具有这类素养教师的任务。
ICT-CST项目通过以下三个文件为信息与传播技术教师能力标准提供了完整的框架:(1)阐释基本的“政策框架”;(2)在分析影响教育改革因素的同时,根据政策框架和教育改革的因素,提出“教师能力标准模块”;(3)详细说明在每一个能力模块中教师所需掌握的具体技能。很显然,《标准》的这一框架不仅使人们可以利用其编制或修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课程,同时还为人们评估教师信息和传播技术能力设定了可资衡量的基本标准。ICT-CST项目将在后续的第二阶段通过建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运作机制来支持相关的培训课程,从而使这些课程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要求。
ICT-CST项目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将信息与传播技术的各种技能与教学方式、课程、学校组织等方面的新理念相结合,促进教师善用信息与传播技术的各种专门技能和资源,改进自身教学效能,推动同事问的协同努力、紧密合作,实现组织创新。ICT-CST的总体目标则不仅是要改进教师的专业实践,同时还要开辟优质高效教育制度的通途,以培养睿智明理的公民和素质优异的劳动者,最终实现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具体而言,ICT-CST项目的目标是:(1)建立一套基本准则。使专业发展促进者可依此来鉴别、发展或评价在使用信息与传播技术开展教学时需要何种学习材料或教师培训计划。(2)提出一套基本要求。使教师在教学中整合使用信息与传播技术,促进学生学习,同时更好地发挥自身的其他职业素养。(3)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使教师通过运用信息与传播技术提高自身在教学方法、合作共事、领导能力以及促进学校革新发展等方面的技能。(4)协调在教师教育中使用信息与传播技术的不同观点和术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完成这一项目研究,集中了几十个人的专家队伍和研究人员的智慧,凝聚了公共机构和著名Ⅱ企业通力合作的力量,本文将从政策框架、能力模块和执行指南等三部分介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CT-CST项目的要义。
一、政策框架
(一)政策背景
ICT-CST项目有着广阔的政策背景,这就是推动教育改革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任何国家或社会的核心职能,它可以实现多种不同的目的和目标,其中包括:(1)培育核心价值观,传承文化遗产;(2)支持青年和成人的自身发展;
(3)推进民主,提高社会成员尤其是女性和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参与度;(4)鼓励跨文化理解和协商解决冲突,增进健康,提高社会福祉;(5)支持经济发展、减少贫穷和扩大繁荣。
联合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计划皆致力于实现这些不同的目的和目标。例如,千年发展目标(MDG)、全民教育(EFA)、联合国扫盲十年(UNLD)以及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DESD)等均旨在减少贫穷、增进健康和提高生活水平,
促进男女平等,发展全体人民尤其是少数民族的人权。上述所有计划都认为教育是推动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全体公民皆可享受的基本权利,它能够促使每一个人开发自己的潜能并更多地影响人的决策。EFA和DESD强调了学习质量,包括学习者学习什么内容以及怎样学习,UNLD和EFA则注重扫盲,并以此作为学习和教育的核心内容。EFA、DESD和UNLD均强调了校外的非正规学习和学校教育应该受到同样的重视。
与其他计划一样,本项目强调扫盲,也赞同为扫盲下一个更为宽泛的定义。与21世纪国际教育委员会的主张相类似,本项目强调要在知识建构和知识共享的基础上,实行终身教育,确立新的学习目标并融入学习型社会。
不过,通过强调信息与传播技术的使用、教育改革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ICT-CST项目扩充了上述诸计划的内容。本项目不仅假设全面的经济增长是减少贫穷和扩大繁荣的关键,同时还依据教科文组织报告《信息社会中的教育》(2003)中提到的内容,假设信息与传播技术是促进增长的引擎,是扩大每一个人的自主权的工具,会对教育改革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与此同时,ICT-CST项目赞成21世纪国际教育委员会的意见,即全面的经济增长与平等、尊重人的境况和尊重世界自然财富之间并没有保持完全一致,只讲经济增长并非绝对是一件好事。与DESD一样,本项目在设法提高人类福祉与可持续经济发展之间作出平衡,并通过系统的教育改革实现两者之间的和谐。
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将增加经济产出同增加经济投入——即企业购买更多设备并雇用更多劳动力——联系在一起,经济学家称之为“资本积累”。新加坡在发展初期采取了这种途径,它通过提供廉价劳动力来为跨国公司装配电子部件。目前,中国走的也是这一条路。但正如新加坡已经意识到的那样,这种增长方式不具备可持续性;最终,经济产出中的附加资本得到的收益会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