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中的电子学案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第1章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第2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学案选择性必

高中化学第1章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第2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学案选择性必

第1课时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课程标准能结合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书写常见元素(1~36号)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和轨道表示式,并说明含义。

学法指导1.通过探讨1~18号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充分理解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

2.通过掌握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书写1~36号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价电子排布式和轨道表示式,并能说明其含义。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新知全解一遍过知识点一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________数目用________________表示一个原子轨道,用箭头“____”或“____”来区别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的式子微点拨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也就是说,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在原子轨道上的排布要同时遵循这三个原则。

其中,能量最低原理可叙述为在不违背泡利不相容原理的前提下,核外电子在各个原子轨道上的排布方式应使整个原子体系的能量最低。

学思用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基态铝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若为1s22s22p63s13p2违背了洪特规则。

( )(2)原子轨道能量的相对大小为E(4s)>E(3d)>E(3p)>E(3s)。

( )(3)碳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 )(4)每个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

( )(5)Si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 x2。

( )(6)N的轨道表示式为。

( )2.下面表示锂原子结构的化学用语中,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描述最详尽的是( )知识点二19~36号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1.构造原理基态原子核外电子在原子轨道上的排列顺序2.核外电子排布式按照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则,请尝试写出19~36号元素K~Kr的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①K:______________ ②Ca:______________③Sc:______________ ④Ti:______________⑤V:______________ ⑥Cr:______________⑦Mn:______________ ⑧Fe:______________⑨Co:______________ ⑩Ni:______________⑪Cu:______________ ⑫Zn:______________⑬Ga:______________ ⑭Ge:______________⑮As:______________ ⑯Se:______________⑰Br:______________ ⑱Kr:______________3.洪特规则特例(1)判断下列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的正误。

原子结构导学案

原子结构导学案

第四章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 《原子结构》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原子结构,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能够正确书写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学习重点】原子结构及核外电子的排布。

【学习难点】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课前预习】一、原子的构成 1.构成(1)原子⎩⎪⎨⎪⎧原子核⎩⎨⎧质子(相对质量近似为1,带1个单位正电荷)中子(相对质量近似为1,不带电)核外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2)关系: (电中性原子中)。

2.质量数(1)概念: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近似为1,忽略电子的质量,将原子核内所有 和 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数值叫作质量数。

(2)关系:质量数(A )= (Z )+ (N )。

二、核外电子排布 1.电子层(1)概念:在多电子原子里,把电子运动的 的区域简化为 ,称作电子层。

(2各电子层由内到外电子层数 1 2 3 4 5 6 7字母代号离核远近 由 到 能量高低 由 到2.电子分层排布 (1)能量最低原理核外电子总是优先排布在 的电子层里,然后再由里往外排布在 的电子层里,即按K→L→M→N……顺序排列。

(2)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①第n 层最多容纳 个电子。

如K 、L 、M 、N 层最多容纳电子数分别为 。

②最外层电子数目最多不能超过 个(K 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 个)。

③次外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不超过 个。

3.(1)原子(离子)结构的表示方法,如下所示(2)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而离子结构示意图中,二者则不相等。

如:阳离子: 。

阴离子: 。

【问题探究】一、画出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二、根据核外电子排布特点推断元素特殊关系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4倍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最外层有1个电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内层电子数之和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电子总数为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1)利用元素排布寻找“10电子”粒子的方法(2)利用元素排布寻找“18电子”粒子的方法【课堂成果验收】1.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2.核电荷数小于或等于18的元素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余电子总数一半的元素种类有()A.1种B.2种C.3种D.4种3.与OH-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粒子是()A.H2O B.F-C.Na+D.NH34.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中的下列粒子数可能发生改变的是()A.质子数B.中子数C.质量数D.电子数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多电子的原子里,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近的区域内运动B.核外电子总是先排在能量低的电子层上,例如只有M层排满后才排N层C.某原子M层电子数为L层电子数的4倍D.某离子的核电荷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学案1:1.1.3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则

学案1:1.1.3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则

第3课时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则【目标导航】1.掌握基态原子、激发态原子、电子云、原子轨道的概念。

2.能运用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熟练掌握1~36号元素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基础落实】一、能量最低原理、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1.能量最低原理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____________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________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

2.泡利原理在一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____个电子,而且它们的自旋状态________,这个原理称为泡利原理。

3.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________能级的________轨道时,基态原子中的电子总是优先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且自旋状态________,这个规则称为洪特规则。

跟踪训练1 一定呈+1价的金属元素是()A.M层比L层电子数少6个电子的元素B.质量数为24,中子数为12的元素C.4s轨道上有1个电子的元素D.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4s1的原子二、电子排布式与电子排布图1.电子排布式用数字在能级符号右上角标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这就是电子排布式。

写出下列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1)16S:;(2)20Ca:;(3)26Fe:;(4)29Cu:。

2.电子排布图用方框代表一个原子轨道,用箭头表示一个电子,这样的式子称为电子排布图。

如Na: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1)电子排布式和电子排布图反映的是基态原子即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的电子排布情况,它们相互关联,可以非常方便地相互转换。

(2)虽然电子排布是遵循构造原理的,但书写电子排布式时应按照能层的顺序书写。

如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64s2,而不写作1s22s22p63s23p64s23d6。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教学案5A【学习目标】1. 认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轨道能量顺序图;2. 学会用电子排布式、轨道表示式表示原子结构;3. 运用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书写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和轨道表示式。

【学习重、难点】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学习方法】自学讨论法、探究总结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鲍林近似能级图多电子原子中各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顺序如下规律:1.相同电子层上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ns<nP<nd<nf2.形状相同的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1s<2s<3s<4s……3.电子层和形状相同的原子轨道的能量相等,如:2p x、2p y、2p z轨道能量相等*4.各原子轨道能量高低的顺序:ns<(n-2)f<(n-1)d<np(能级交错现象)用鲍林近似能级图总结如下:指出:大多数原子的核外电子在轨道中填充顺序与能级图相符合,但有个别过渡元素例外(如:Cr、Cu)[拓宽介绍]电子核外运动状态的三个参数:a、主量子数n(主量子数n相同的电子位于同一个电子层,n主要决定着电子的能级)主量子数n 1、 2、 3、 4、 5、 6 …电子层符号 K、 L、 M、 N、 O、 P …b、角量子数l(角量子数l确定原子轨道的形状,并和主量子数n一起决定电子的能级)角量子数l 0、 1、 2、 3 、4…相应原子轨道 s、 p、 d、 f 、g…c、磁量子数(磁量子数m决定原子轨道在空间的取向)磁量子数m = 0,±1,±2…我国化学家徐光宪总结归纳出能级的相对高低与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的关系为:规律:(n+0.7l)愈大则能级愈高(n+0.7l)第一位数字相同的,能量相近,合并为同一能级组能级组的划分是导致周期表中化学元素划分为周期的原因[过渡]描述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涉及电子层、原子轨道和电子自旋。

学案2:1.1.3 泡利原理、洪特规则、能量最低原理

学案2:1.1.3 泡利原理、洪特规则、能量最低原理

第3课时泡利原理、洪特规则、能量最低原理【目标导航】1.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两原理一规则”2.会正确书写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和电子排布图。

【自主学习】一、两原理一规则1.泡利原理:在一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个电子,而且它们的自旋状态。

电子自旋有和两种状态,常用上下箭头(↑和↓)表示自旋状态相反的电子。

2.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基态原子中的电子总是,而且自旋状态。

3.能量最低原理原子核外的电子应优先排布在的能级里,然后由里到外,依次排布在的能级里。

能级的能量高低顺序如构造原理所示(对于1~36号元素来说,应重点掌握和记忆“1s→→4p”这一顺序)。

预习交流1以下列出的是一些原子的2p能级和3d能级中电子排布的情况。

其中违反了泡利原理的是()二、电子排布图在电子排布图中,用方框表示,用箭头表示,其中一个方框表示,一个箭头表示,如13Al的电子排布图为。

预习交流2某原子核外共有6个电子,分布在K电子层与L电子层上,L电子层中电子的分布正确的是()【难点探究】一、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1.泡利原理在一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而且它们的自旋状态相反,这就是泡利原理。

例如,锂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为,而不是。

2.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基态原子中的电子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状态相同,这就是洪特规则。

如碳原子的电子排布图是,而不是。

温馨提示核外电子在原子轨道上排布要遵循三个原则:能量最低原理、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

这三个原则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也就是说核外电子在原子轨道上排布要同时遵循着三个原则。

典题例解【例1】如果在3p能级上有3个电子,则它们应排布为(用电子排布图表示),而不能排布为,因为这违背了,也不能排布成,因为这违背了。

如果3p能级上有4个电子,有人认为可以排布为,你认为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迁移应用1.下列电子排布图所表示的元素原子中,其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的是()2.下列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最外层电子排布式或最外层电子排布图中,哪一种状态的能量较低?(1)氮原子:(2)钠原子:A.1s22s22p63s1 B.1s22s22p63p1(3)铬原子:A.[Ar]3d54s1 B.[Ar]3d44s2(4)碳原子:二、电子排布图1.电子排布图中各符号和数字的意义:2.在书写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图时,常出现以下几种错误:①(违反泡利原理)②(违反洪特规则)③(违反洪特规则)典题例解【例2】下面是第二周期部分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每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B.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C.每个能层所具有的能级数等于能层的序数(n)D.若原子轨道里有2个电子,则其自旋状态相反迁移应用1.下列3d能级的电子排布图正确的是()2.下列表示方法错误的是()A.硫离子的电子式为]2-B.溴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14p6C.氮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为D.铜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案例探究洪特规则特例的应用第四能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共有()种A.1B.2C.3D.4方法总结当同一能级上的电子排布为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和全空状态(p0、d0、f0)时,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高的稳定性。

《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学案

《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学案

商水练集二中王雪洁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 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知道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核电荷数=电子数=质子数3.理解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4.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重点: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难点: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知识点一原子的内部结构】二、自学指导(一)1 自学内容:【阅读】课本第53页原子的构成一段文字,观察图3-8,3-92自学方法:先独立阅读思考,再相互描述。

3自学时间:2分钟4自学要求:(1)同桌互相描述一下原子的结构。

(提示:可从位置、电性、所占体积等不同角度描述。

)(2.)分子、原子都在不断地运动着,想象一下,构成原子的原子核和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呢?三【学生自学】(一)1 学生按要求看书,教师巡视,确保每位学生学得紧张高效。

2 检查自学效果四自学检测练习(一)(分别找好、中、差三层次的学生演板,其余分小组完成)(带1个单位)1.原子(不带电)———(带1个单位)2. 原子中:核电荷数= 数= 数五点评讲解(一)1 展示演板内容,再找学生更正。

2 各小组互相检查,做对的学生给做错的学生讲解。

3(教师讲解)原子并不是实心的球体,它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

电子围绕原子核作高速运动,由于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六要点归纳(一)(教师归纳)1.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核电荷数=电子数=质子数3.理解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学生阅读后自己归纳总结)【分析思考】分析教材第53页表3—1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的电性、所占体积如何?2.原子中有带电的粒子,那么整个原子是否带电?为什么?3.是否所有原子核内都有中子?4.同种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有何特点?5.不同种类原子的内部结构有何不同?【知识点二相对原子质量】一自学指导(二)1 自学内容:【阅读】教材第56页的相关内容,研究表3-2。

化学原子电子基础教案高中

化学原子电子基础教案高中

化学原子电子基础教案高中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原子结构的基本组成。

2.掌握原子中电子的排布规律。

3.了解原子的核子结构及其性质。

4.掌握原子外层电子的排布规律。

二、教学重点:
1.原子结构的基本组成。

2.原子中电子的排布规律。

三、教学难点:
1.原子核子结构及其性质。

2.原子外层电子的排布规律。

四、教学内容:
1.原子的基本组成
2.原子核子结构及其性质
3.原子外层电子的排布规律
五、教学过程:
1.引入: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原子的基本组成和结构。

2.讲解:详细讲解原子的结构和组成,包括原子核、质子、中子和电子的性质。

3.示范:通过实验或模型展示原子结构,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原子的组成和排布。

4.练习:让学生进行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5.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

六、教学评价:
1.通过课堂讨论和练习,检查学生对原子结构和电子排布规律的理解程度。

2.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3.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七、拓展延伸:
1.学生可以在课后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或上网了解更多原子结构和核子性质的知识。

2.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或模型制作,进一步深入了解原子的结构和电子排布规律。

3.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原子的相关研究和探索,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学习能力。

《原子》教案

《原子》教案

《原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道什么是原子及其组成2. 掌握原子的基本结构和性质3. 理解原子核与电子的相互作用及其应用二、教学重点1. 原子结构和组成2. 原子核与电子相互作用3. 原子的电离和辐射三、教学难点1. 原子核与电子相互作用的本质和特点2. 原子的电离和辐射的物理过程四、教学内容1. 初探原子(1)引导学生认识原子的概念及研究方法;(2)让学生了解原子基本结构及组成;(3)引导学生分析原子的性质。

2. 原子模型(1)引导学生了解原子模型的演变过程;(2)让学生了解现代原子模型,包括基本结构和性质。

3. 原子核与电子(1)引导学生了解原子核和电子的基本性质;(2)让学生了解电子注入和退相干作用;(3)引导学生思考原子核和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其在物理过程中的应用。

4. 原子的电离和辐射(1)引导学生从物理角度分析原子的电离过程;(2)让学生了解原子辐射的种类和特点;(3)引导学生思考原子辐射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

五、教学方法1. 形象化讲解法2. 实验演示法3. 互动交流法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2. 实验报告3. 课后作业七、拓展阅读1. 《大爆炸:科学史上的一次革命》2. 《原子时代:描述20世纪前期历史和科学技术的非虚构著作》3. 《原子:物理学的进展》八、教学建议1. 通过实验演示来加深学生对原子结构和性质的理解;2. 组织学生围绕原子核与电子相互作用等主题进行小组讨论;3. 指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或前往实验室了解原子辐射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提高其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教育教学方面,我们需要掌握一个关键技能:灵活应变。

《原子》教案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和态度,尽可能地调动其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学案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学案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1. 元素周期表:(1)编排原则: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叫周期;再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有上到下排成纵行,叫族。

(2)结构: 周期 各周期元素的种数 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②族 族序数用 表示;主族用 表示;副族用 表示。

主族 个副族 个第VIII 族是第 纵行 零族是第 纵行阿拉伯数字: 1 2 3 4 5 6 7 8 罗马数字: (3)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①周期序数= ②主族序数= = (4)元素族的别称:①第ⅠA 族:碱金属 第ⅠIA 族:碱土金属②第ⅦA 族:卤族元素③第0族:稀有气体元素2、判断元素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的强弱的依据3、比较微粒半径的大小(1)核电荷数相同的微粒,电子数越多,则半径越如: H+H H-; Fe Fe2+ Fe3+; Na+ Na; Cl Cl-(2)电子数相同的微粒,核电荷数越多则半径越.如:①与He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 H- Li+ Be2+②与Ne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O2- F- Na+ Mg2+ Al3+③与Ar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 S2- Cl- K+ Ca2+4、电子数和核电荷数都不同的微粒:(1)同主族的元素,半径从上到下(2)同周期: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递减.如:Na Cl Cl- Na+(3)比较Ge、P、O的半径大小5、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填写P18表2-46、填写P19表2-5,并回答下列问题(1)在周期表中同一横行的元素原子所含有的相同。

同一纵行相同。

(2)每一个周期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总是由开始到结束.如此循环往复,可见元素周期系的形成是由于的排布发生周期性的重复。

7、填表周期一二三四五六七合计元素种类金属元素种类未排满非金属元素种类未排满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电子在能级里的填充顺序遵循原理,不同周期里所含元素种类不一定相同,并且随着周期序号的递增,金属元素的种类也逐渐,非金属的种类也逐渐8、元素周期表中区的划分(P19)1、元素的分区和族1) s 区: , 最后的电子填在上, 包括 , 属于活泼金属, 为碱金属和碱土金属;2) p区:, 最后的电子填在上, 包括族元素, 为非金属和少数金属;3) d区: , 最后的电子填在上, 包括族元素, 为过渡金属;4) ds区: , (n-1)d全充满, 最后的电子填在上, 包括 ,5) f区: , 包括元素区全是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主要集中区。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备学案)高二化学系列(苏教2019选择性必修2)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备学案)高二化学系列(苏教2019选择性必修2)

2.1.2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学习目标】1.能举例说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构造原理。

2.能电子排布式和轨道表示式表征1~36号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基础知识梳理】一、构造原理电子是按照一定顺序填充的,_______一个能级之后再填下一个能级,这个规律称为构造原理。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构造原理的三大内容: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

1.能量最低原理(1)能量最低原理原子核外电子先占据_______的轨道,然后依次进入_______的轨道,这样使整个原子处于_______的状态。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轨道能量顺序电子所排的轨道顺序:1s、2s、2p、3s、3p、4s、_____、4p、5s、_____、5p、6s、_____、_____、6p、7s……,这是实验得到的规律,适用于大多数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2.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容纳____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

3.洪特规则(1)原子核外电子在能量相同的各个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在______________上,且自旋状态_______,这样整个原子的能量_______。

(2)特例: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在_______(如p6和d10)、_______ (如p3和d5)和_______ (如p0和d0)状态时,体系的能量较低,原子较稳定。

这称为洪特规则特例。

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1.电子排布式(1)电子排布式用数字在轨道符号右上角标明该轨道上排布的电子数,例如:P:______________ 19K:______________15(2)简化的电子排布式为了避免电子排布式书写过于繁琐,把内层电子已达到______________结构的部分写成“原子实”,以相应______________符号外加方括号表示,得到简化的电子排布式。

例如:S:______________21Sc:______________16(3)外围电子排布式外围电子又称价电子,对主族元素而言,外围电子就是最外层电子。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学案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学案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学案一、构造原理——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1、构造原理:如图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所遵循的原理:(1)能量最低原理:(2)泡利不相容原理:(3)洪特规则:电子填充的先后顺序(构造原理)为:1s 2s2p 3s 3p 4s 3d 4p 5s 4d 5p 6s 4f 5d 6p 7s 5f 6d 7p …… ns (n-2)f (n -1)d np构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不同能层的能级有交错现象,如E (3d)>E (4s)、E (4d)>E (5s)、E (5d)>E (6s)、E (6d)>E (7s)、E (4f)>E (5p)等。

构造原理是书写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的依据,也是绘制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图(即轨道表示式)的主要依据之一。

如:Na :1s 22s 22p 63s 1,能级符号上面数字是该能级上的电子数。

[练习]:写出下列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13Al 19K 20Ca 26Fe 35Br 37Rb 也可以简写:如7N : [He] 2s 22p 3 11Na : [Ne] 3s 1[练习]:写出下列原子的电子排布式的简写形式。

13Al 19K 20Ca 26Fe 35Br 37Rb注意:1~36号元素24Cr 、29Cu 不符合构造原理。

24Cr 1s 22s 22p 63s 23p 63d 54s 1 29Cu 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1二、轨道表示式:用“□”表示轨道,用“↑”或“↓”表示容纳的电子。

如:12He 3 6C 1s 2s 1s 2s 2p注意:、ns 能级各有1个轨道,np 能级各有3个轨道,nd 能级各有5个轨道,nf 能级各有7个轨道。

而每个轨道里最多能容纳2个电子,通常称为电子对,用方向相反的箭头“↑↓”来表示。

“↑” “↓”表示自选方向相反。

[练习]:写出下列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7N 8O13Al 18Ar26Fe 27Co (1)泡利原理:每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 个电子,且自旋方向 。

原子电子核外排布学案

原子电子核外排布学案

高一化学学案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课时 1 编写人:卢镇芳审核人:编号:4【学习目标】1.初步学会核外电子的排布的规律2.能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学习情境】原子核带正电荷,核外电子带负电荷,正负电荷相互吸引,那为什么电子不会落入原子核内呢?学习主题一:核外电子分层排布学习主题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归纳总结】1、各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目为(n为电子层数)[练习]请分别画出9号氟元素和19号钾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2、最外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目为(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个电子),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倒数第三层不超过个电子。

注意..:这几条规律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理解,必须同时遵循这几条规律。

学习主题三:电子层排列的周期性1.写出1—18号元素的名称、原子结构示意图。

结论: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发生周期性变化。

【随堂练习】(一)必做题:1、下列所画原子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A 、B 、C 、D 、2、某元素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其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此元素是()A.SB.CC.SiD.Cl3、已知a X m+和b Y n-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 a=b+m+nB. a=b-m+nC. a=b+m-nD. a=b-m-n4、和氖原子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的微粒是5.某原子核外共有n个电子层(n>3),则(n一1)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 ( )A.8 B.18 C.32 D.2(n一1)26.A、B两原子,A原子L层比B原子M层少3个电子,B原子L层电子数恰为A原子L层电子数的2倍,则A、B分别是 ( )A.硅和钠 B.硼和氮 C.碳和氯 D.碳和铝7.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该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A.3 B.7 C.8 D.108.有A、B两种元素,已知元素A的核电荷数为a,且A3-与B n+的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元素B的核电荷数为 A.a—n一3 B.a +n+3 C.a+n一3 D.a—n+39、)(OO168178判断前后两者和关系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和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能肯定10、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A m+和B n-,两种元素的质子数,前者与后者的关系是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能肯定11、有X、Y两种原子,X原子的M层比Y原子的M层少3个电子,Y原子的L层电子数恰好是X原子L层电子数的二倍,则X为,Y为。

高一下学期化学《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学案

高一下学期化学《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学案

必修二第一章第1节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第2课时)导学案重点、难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关系。

【复习巩固】画出钠、镁、钾、硫、氯、氧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二、原子结构与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思考1】通过前面的学习,你已经可以从质子数、中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等方面描述原子的结构了,他们哪些会影响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强弱?如为什么?【活动▪探究1】比较钠、镁、钾元素原子的失电子能力写出金属活动顺序表:(1)预测钠、镁、钾元素原子的失电子能力为:(2)实验验证:【思考2】你能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对钠、镁、钾失电子能力强弱进行解释吗?【归纳小结】①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最外层电子离核越,原子越失电子。

②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电子层数越多,最外层电子离核越,原子越失电子。

【归纳小结】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核电荷数和电子层数均有关系。

若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则核电荷数越大,最外层电子离核越近,原子越失电子、越得电子;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电子层数越多,最外层电子离核越,原子越失电子、越得电子。

【即时训练】1.关于钠、钾的有关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钠与水的反应更剧烈B.钠原子电子层数少,失电子能力比钾强C.钾原子与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钾原子更容易失电子D.钠比钾活泼2.下列对氯、硫元素及其单质性质说法错误的是()A.Cl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S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B.硫原子得电子能力比氯原子强C.Cl2能与H2S反应生成S,说明氧化性:Cl2>SD.Cl2与Fe反应生成FeCl3,S与Fe反应生成FeS4.某同学探究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实验时,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1)由实验①②可知,金属性Na Mg(填“>”或“<”,下同)。

(2)由实验③④可知,金属性Mg Al 。

(3)由实验⑤可知,非金属性S Cl,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原子中的电子

原子中的电子

济南八中教案学案一体化主备人上课时间:年月日上图为氢原子、氧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氢原子核及核内有一个质子,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子结构示意图有什么特点从上图可以看出,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目都各有特点:1.稀有气体元素(氦、氖、氩),原子的最外层都有8个电子(氦是2个).它们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通常认为这种最外层有8个电子(第一层是最外层时有2个电子)的结构,是一种稳定结构。

这里所说的稳定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2.金属元素,像钠、镁、铝等,他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数目少于4个。

3.非金属元素,像氟、氯、硫、磷、碳等他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的数目一半多于或等于4个。

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元素的原子比较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而使次外层变成最外层,通常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如失去最外层1个电子变为成为稳定结构。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比较获得电子,也使最外层通常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如:获得2个电子变为成为稳定结构。

因此,元素的化学性质,跟他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

讨论回答:1.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目各有什么特点?2.元素的化学性质于什么有关?整理笔记:回顾本节的主要内容.基础训练:1.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核外有_____个电子层,第二层上有_____个电子,最外层上有_____个电子。

在化学反应中,这种原子容易______电子.2.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的数目一般_______4个。

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原子一般较易____电子.3. .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有_____个电子(氦是_____个).它们的化学性质比较_______.4.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 )A.核外电子层数B.最外层电子数C.核内中子数D.相对原子质量5.下列粒子中( )是原子?A. B. C. D.6.下列粒子中( )不是原子?A. B. C. D.。

原子的构成学案

原子的构成学案

第三节原子的构成课标学习要求:1、知道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知道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关系,3、了解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4、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涵义5、会判断阴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过程与方法:1、会计算相对原子质量。

2、初步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学习化学。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原子结构的发现史的学习,发展学生勇于创新、不怕失败的精神。

重点:原子的结构,原子结构示意图。

难点:对原子结构的微观想象理解。

知识梳理:1、原子的构成。

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原子核相对原子的体积很小,电子在一个相对较大的空间中运动。

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中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

由于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带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不是所有的原子核中都含有中子,氢原子核中没有中子。

一个电子的质量约是一个质子或一个中子质量的1/1836,因此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都有8个电子(氦有2个),具有稳定结构。

不易得失电子,化学性质稳定。

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使次外层变为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

最外层的电子数越少化学性质越活泼。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使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

最外层的电子数越多化学性质越活泼。

因此,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跟它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

一、选择题:1、原子是()A、不可分割的实心球B、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形成离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C、是电中性的粒子,其中组成的各部分均不显电性D、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2、在原子的结构中不一定含有的粒子是()A、质子B、中子C、电子D、原子核3、不显电性的一组微粒是()A、质子、中子、电子B、原子核、原子、分子C、中子、分子、原子D、质子、电子4、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元素,它的原子核内有111个质子、161个中子,则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A、111 B、272 C、50 D、161 5D6127、考古学家通过测定古生物遗骸的碳—14原子含量来推断古城的年代。

初中物理原子教案

初中物理原子教案

初中物理原子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原子的基本结构,包括原子核和电子。

2. 掌握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3. 理解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能够根据原子结构解释元素周期表的组成。

教学重点:1. 原子核和电子的结构。

2. 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1. 原子核和电子的相互作用。

2.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投影片或黑板,用于展示原子结构模型和元素周期表。

2. 教学PPT或投影片,用于展示相关图像和知识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原子结构知识,如原子核和电子。

2. 提问:同学们知道原子核由什么组成吗?质子和中子有什么区别?二、讲解原子结构(15分钟)1. 讲解原子核的结构,包括质子和中子。

2. 讲解电子的分布,电子云和能级。

3. 引导学生理解原子核和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三、介绍元素周期表(15分钟)1. 讲解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如电子排布和原子序数。

2. 讲解周期表中的元素分组,如主族元素、过渡元素和贵金属元素。

3. 举例解释周期表中元素的性质和位置关系。

四、练习与讨论(10分钟)1. 给出一些元素的原子结构,让学生判断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 讨论为什么同一周期中,原子半径会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小。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性。

2. 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如原子核内部的结构,超重元素的存在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使学生掌握了原子的基本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

在讲解过程中,注意用生动的例子和图示来帮助学生理解原子核和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练习环节,通过让学生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加深了对周期表的理解。

在拓展环节,提出了一些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初中化学原子与电子教案

初中化学原子与电子教案

初中化学原子与电子教案主题:原子与电子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了解原子的基本结构和组成。

2. 掌握电子在原子中的排布规律。

3. 理解原子和元素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1. 原子的结构和组成。

2. 电子在原子中的排布规律。

教学难点:1. 原子结构的三维模型。

2. 电子在原子中的排布规律。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教学板书。

2. 实验器材:简易模型或模型图。

3. 教学资源:化学教材和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原子与电子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二、讲解原子结构(15分钟)1. 介绍原子的基本结构和组成。

2. 解释原子的云层结构以及核中质子和中子的作用。

3. 使用幻灯片或模型图来展示原子的结构。

三、讲解电子排布规律(20分钟)1. 介绍电子在原子中的排布规律,即电子壳层结构。

2. 解释原子序数与电子排布的关系。

3. 使用模型或图像演示电子在原子中的排布规律。

四、实验操作(20分钟)1. 学生可以自行操纵模型进行电子排布的实验操作。

2. 观察不同元素的电子排布规律,加深对原子结构的理解。

五、课堂讨论(15分钟)1. 学生分享实验操作的体会和观察结果。

2. 教师指导学生探讨电子排布规律的发现和意义。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练习题目或研究性任务,巩固学生对原子与电子知识的掌握。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原子的结构和组成,掌握电子在原子中的排布规律,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打下基础。

同时,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实践,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技能。

初中化学原子讲课教案

初中化学原子讲课教案

初中化学原子讲课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原子的构成,掌握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组成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理解原子的电子排布规律;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模型、实验等方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原子的结构;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原子的构成,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关系,原子的电子排布规律。

教学难点: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教学准备:模型、实验器材、PPT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原子?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扮演什么角色?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原子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它在化学反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探究原子的构成(15分钟)1. 展示原子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组成;2. 讲解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组成及其关系;3. 学生通过模型实验,直观地了解原子的构成。

三、学习原子的电子排布规律(15分钟)1. 讲解原子的电子排布规律,如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等;2.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原子的电子排布现象;3. 学生总结电子排布规律,并能够运用规律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四、学习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10分钟)1. 讲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2. 学生通过实验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3. 学生能够运用相对原子质量解释一些化学问题。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原子结构知识;2. 学生通过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3. 教师提出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模型、实验等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原子的结构,掌握了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关系,原子的电子排布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子中的电子学案
新泰实验中学XX—XX学年学期初三化学第二单元学案第二单元水和溶液
第三节原子的结构原子中的电子
教师寄语:要想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学习目标:1.认识原子的构成,知道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认识原子中的电子对原子化学性质的影响。

通过学习元素周期表,认识事物之间的内部变化规律。

学习重点:
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课前热身】
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
和带负电的
两部分组成。

2、在原子中: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
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
中子不带电。

3、在原子中,电子的质量很小,只有质子和中子质量的1/1836,故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每一个原子只有一个原子核,的多少决定了原子的种
类,所以同一类的原子中,其核内的一定相同。

原子中,核电荷数==
【课堂展示】
知识点1、原子的结构
结合课本P43-P44知识共同讨论,完成以下知识
为什么大多数a粒子能不改变方向而顺利穿过?
少数改变原来的方向,发生偏移的原因:
极少数被反弹回来的原因:
根据上面实验的理解,完成原子结构的填空
在原子中==
知识点2、原子中的电子
你想知道原子中的电子是怎样运动吗?结合课本P45有关内容,共同探究下列问题。

指出下列符号中各部分意义
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原子易电子,非金属原子易电子;稀有气体原子电子。

决定了原子的化学性质。

认识分子的形成过程。

结合P46漫画完成下面知识。

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变化中易,变成了离子;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变化中易,变成离子,带相反电荷的钠离子和氯离子相互作用,便可形成氯化钠。

因此,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

共同完成下列表格
分子原子
相似点
区别
联系
原子离子
阳离子阴离子
结构质子数=中子数
电性不显电性
表示方法如:钠原子Na
氯原子cl
相互转化
观察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探究元素周期表编排的规律。

同一横行数相同,最外层的电子数从左到右依次;
同一纵行数相同,电子层数从上到下依次。

自我反思
学完了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当堂测试
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
A.中子数B.电子数c.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D.核电荷数月球土壤含有大量氦-3原子,它可能成为未来核能的重要原料。

氦-3原子核内2个质子和1个中子,则氦-3原子
结构示意图为
A.B.c.D.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请完成下面的知识:
水是由构成,铁是由构成,二氧化碳是由构成,氖气是由构成,氯化钠是由构成。

人们为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那个的探究过程。

1897年汤姆生发现电子并提出类似“西瓜”的原子模型;1911年卢瑟福等人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又进行了下面的实验: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a 粒子轰击金箔,发现:1.大多数a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2.一小部分a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3.有极少数a粒子被弹了回来。

请你根据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分析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
现象1
现象2
现象3
第三节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教师寄语:锁定差距,缩小差距,消灭差距
学习目标
知道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能说出原子的实际质量和相
对原子质量的关系
能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进行简单计算
认识到用一种新的标准——12c原子质量的1/12来衡量原子质量的大小,会使得衡量结果更接近常规的数据范围。

这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

学习重点
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课前热身】
相对原子质量:是指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的比值。

【课堂展示】
原子虽然很小,但也有一定的质量。

不同原子的质量各不相同,下表列出了几种原子的质量:
原子种类1个原子的质量∕g
氢原子1.674×10-27
碳原子1.993×10-26
氧原子2.657×10-26
铁原子9.288×10-26
根据上表思考下列问题:
表中的数字有什么特点?使用起来方便吗?
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如何表示某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探究发现:结合碳12原子的质量探求上述四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探寻真知:观察下表,找出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与质子数、中子数的关系。

原子钠氧铝硫钙
质子118131620
中子128141620
相对原子质量2316273240
思考、归纳:
相对原子质量≈+
例1:把下列表格补充完整
原子质子中子电子相对原子质量
氢101
镁1212
磷1631
【归纳总结】
根据对相对原子质量的认识完成下面问题:
相对原子质量=———————————
求相对原子质量时,标准是。

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两个概念区别与联系。

【当堂达标】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实际原子质量的简称
B.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其它原子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相比较所得的比值
c.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
D.原子质量约等于原子核内质子质量和中子质量之和
原子种类氢碳氧钠铁
质子数1681126
中子数0681230
核外电子数1681126
相对原子质量112162350
通过观察上表,不仅可以总结出“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还能总结出:

;。

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6的碳原子的质量是 1.993×10-26g,另一种A原子的质量是1.7937×10-26g,则A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9
B.24c.56D.108
已知资料获悉,目前人工合成的最重原子是118号元素的一种原子,其相对原子质量是293,该原子里的电子数比
中子数少
A.57
B.75c.118D.185
若一个碳—12原子的实际质量为g,则实际质量为ng的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12n/
B.12/nc.n/12D./12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