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突发事件危机管理与媒体角色的转变
新媒体时代突发事件中政府和媒体关系
新媒体时代突发事件中政府和媒体关系作者:李瑞来源:《网络传播》2013年第04期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府如何处理与包括新媒体在内的各类媒体的关系,成为政府危机处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成为影响突发事件处置结果的重要因素。
在社交网站、博客、微博等自媒体迅猛发展的新媒体时代,突发事件的传播方式正经历着巨大变化。
突发事件一旦发生,相关资讯往往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渠道并行传播,公众常常会选择甚至更愿意相信来自事发现场的“微博报道”,过去政府通过传统媒体发布信息、引导舆论的模式正面临着极大挑战。
在这一背景下,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府如何处理与包括新媒体在内的各类媒体的关系,成为政府危机处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成为影响突发事件处置结果的重要因素。
突发事件新闻管理制度的演变按照我国2007年11月施行的《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是指自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突发事件具有的不确定性、破坏性、聚众性以及棘手性等特征,其新闻报道一直是我国新闻传播领域的敏感地带。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政府各时期对突发事件的认识不同,其信息发布和媒体管理也经历了一个演化过程。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突发事件淡出了公众视野,直到2003年爆发的“非典”疫情,才使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有了质的变化。
“非典”过后,政府在深刻反思沉痛教训的基础上,于次年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国内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工作的通知》。
之后,《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2006年)、《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等一系法律法规、政策文件陆续出台。
特别是到了2008年,在应对雨雪冰冻灾害、胶济铁路重大事故、三鹿奶粉事件、汶川大地震、瓮安群体性事件等突发事件过程中,政府不断积累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与自信,当年出台的《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应急办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规定,除涉及国家安全和国家秘密外,对突发公共事件要按照公开透明的原则,及时准确发布信息,开放有序地组织采访。
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应急响应中的角色
及时报道
01
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及时传递相关信息,确保公众及
时了解事件进展。
准确传达
02
新闻媒体需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避免误导公众,造成不必
要的恐慌和误解。
全面覆盖
03
新闻媒体应尽可能全面地报道突发事件,包括事件背景、经过
、影响等方面。
舆论引导与监督
引导正确舆论
新闻媒体应积极引导公众理性看待突发事件,避 免过度恐慌和负面情绪扩散。
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应急响应中的 角色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5
目 录
• 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信息传播 • 新闻媒体在应急响应中的协调与联动 • 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社会责任 • 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应对中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 案例分析
01
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信息传 播
信息发布与传递
宣传救援工作
新闻媒体积极宣传政府和救援队伍的救援工作,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抗 震救灾。
某城市洪涝灾害的媒体应对策略
实时播报汛情
新闻媒体密切关注城市汛情,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和防汛措 施。
普及防灾知识
通过各种形式普及洪涝灾害的防范知识和自救技能,提高 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监督救援工作
媒体对救援工作进行监督,确保救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有 效利用。
时效性保障
确保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及时传递突发事件相关信息 ,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跨部门协作
加强与政府、救援机构等部门的协作,提高应急响应 的协同性和效率。
05
案例分析
某地地震灾害的新闻报道分析
及时传递灾情
地震发生后,新闻媒体迅速报道灾情,让公众及时了解灾区的受灾 情况和救援进展。
媒体对突发事件危机的作用
媒体对突发事件危机的作用突发事件危机无疑是对人们生活的一种打击,不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还严重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人们的安全感。
媒体在突发事件危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介,能够迅速传播事件的发生和现场情况,为公众提供第一手的信息。
在突发事件发生的当下,公众对于信息的需求急切,而媒体能够满足这种需求,让公众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和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首先,媒体通过报道突发事件的发生,让公众了解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例如,当一起大规模自然灾害发生时,媒体能够向公众解释灾害的起因,如地质构造和气候条件等。
这样,公众能够更好地理解灾害的严重性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其次,媒体能够传播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和方法,帮助公众在危机中保护自己。
例如,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媒体可以向公众介绍正确的防疫和卫生习惯,教育人们如何避免感染疾病。
这种及时的传播不仅能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也可以有效减少疫情的传播。
此外,媒体还能够推动社会的凝聚力和援助行动。
突发事件危机常常需要大量的援助和支持,而媒体作为信息的传播者,能够启动人们的关怀和善行。
通过媒体的报道,公众能够了解到灾区的需求,并积极参与捐赠、志愿者活动等,为灾区人民提供帮助和支持。
然而,媒体在突发事件危机中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
首先是信息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在事件发生之初,媒体可能只能获得片面的消息,这些消息容易引发恐慌和不必要的担忧。
因此,媒体应该在报道中注重准确性和客观性,避免夸大和歪曲事实。
其次,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时需要保护隐私和尊重受害者。
在一些灾难性的事件中,媒体有时会对受害者进行过度曝光,这不仅侵犯了个人的隐私权,也给受害者带来了额外的伤痛。
为了提高媒体在突发事件危机中的作用,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媒体应该加强自身的专业能力,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这需要媒体从业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在突发事件中理性、客观地报道事实。
突发事件的媒体应对与应对媒体技巧
突发危机事件中的媒体应对与应对媒体技巧突发事件其实就是每天都在发生,危机就是难以避免的,无论就是国家与国家之间,还就是国家与社会内部,甚至包括人与人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危机矛盾的。
作为一个政府、一个部门,应对突发事件就是在其本职工作范围之内。
今天之所以我们谈论这个问题,就是因为我们现如今在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在这一环节可能还有不到之处,引发媒体的过分关注,从而导致舆论对政府形成较大压力,这样根本不利于突发事件的解决、根据中国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与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就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与社会安全事件。
这其中,汶川地震、马航坠机事件、2003年非典、甘肃省白银市连环杀人案等就可以算就是典型的突发事件。
随着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改变了民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方式。
原来的参与意愿强,但限于途径、渠道的问题参与就是有限的;现在的民众参与政府执政社会管理的意愿越来越强,很多事情变得零容忍,一旦出事,我一定要表达我的意思,我一定要通过渠道让别人知道,所以现在的民众特点就是民众开始变得认真,甚至变得较真,一个事情一定要打破沙锅问到底,搞它个水落石出,通过法律进行维权与自我保护意识在增强。
一旦事情发生以后,特别就是危机事件、突发事件发生之后,民意,对政府往往就是“有错推定”,一旦发生事情以后,如果政府不及时应对,不有效应对,不迅速应对的话,网民就会认为政府在这个问题上一定就是有错的,政府会面临信任危机。
案列一2014年3月8日,载有227名乘客及12名机组人员的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号航班,由马拉西亚吉隆坡国际机场飞往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机上乘客包括154名中国公民,于当天凌晨时在马来西亚与越南的雷达覆盖边界失联。
客机失踪16天后的3月24日,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宣布,马航MH370航班“终结于”南印度洋,至今未找到飞机残骸,但机上人员可能已全部遇难。
媒体在社会事件和危机管理中的作用与责任
媒体在社会事件和危机管理中的作用与责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媒体在社会事件和危机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媒体不仅是信息的传递者,还是公众舆论的引导者和监督者。
透过对事件的报道和舆论的引导,媒体既能对事件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也需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首先,媒体在社会事件中起到了重要的信息传递和事件解读的作用。
无论是自然灾害、重大事故或突发事件,媒体都能及时报道事件的发生、进展和解决情况,让公众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媒体传播信息的速度和广泛覆盖范围,使得信息得以迅速传递到大众中,增加了公众对事件的认知和理解。
其次,媒体在社会事件中扮演着公众舆论的引导者的角色。
通过对事件的深入分析和评论,媒体能够引导公众对事件的认识和看法。
媒体应当依据事实真相,客观中立地报道事件,以避免错误信息和谣言的传播。
这需要媒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正确引导舆论,唤醒大众对事件的关注和辨别能力。
此外,媒体在危机管理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当社会面临危机时,媒体不仅要及时报道和解读危机事件,还要帮助公众理解危机的性质、原因和应对措施。
媒体可以通过专业的报道和解读,减轻公众的恐慌和不安情绪,同时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应对危机,避免危机的扩大和蔓延。
然而,媒体在社会事件和危机管理中也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首先,媒体应当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在社会事件中,虚假信息或不准确的报道可能导致恐慌和混乱,甚至造成社会动荡。
因此,媒体必须确保报道的信息来源可靠,对新闻事实进行核实,遵循相应的新闻准则和法律法规。
其次,媒体要履行社会责任,平衡公共利益和个人权益的关系。
在事件的报道中,媒体应当权衡受众的知情权与事实的披露,确保不损害公众利益和个人隐私。
媒体还应当避免报道内容的情绪化和偏颇,以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此外,媒体还应当尊重社会多样性和文化差异。
在对事件的报道中,媒体不能歧视或偏袒特定群体,要尊重各方的观点和声音,充分体现包容与公正。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与媒体沟通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与媒体沟通1.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重要性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具有意外性、突然性和不可预测性的事件,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
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因此,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至关重要。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是指政府、组织和个人在突发事件发生后,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应对和恢复措施,以减少和控制突发事件对社会的影响,并最大限度地保护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有效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可以减少灾害损失、保障公众安全、维护社会秩序、提高社会的应对能力。
然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常常需要与媒体进行沟通和协调,以向公众传播相关信息、提供指导和发布警示。
2.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基本原则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应基于以下基本原则:2.1 立足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核心目标是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在应急管理过程中,必须把人民的安全放在首位,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标准,全力保护公众的安全和利益。
2.2 统一领导、分工协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需要形成统一的指挥体制和工作机制,明确各级政府、部门和组织的职责和权责。
各相关单位应加强协调合作,形成合力,高效应对突发事件。
2.3 快速响应、科学指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需要迅速响应,以最短时间内采取适当的措施应对突发事件。
同时,应急管理要以科学的方法和技术为依据,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灾情评估,指导应急行动。
2.4 公开透明、及时沟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需要通过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的信息发布,向公众传递相关信息、提供指导和警示。
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作用至关重要,需要与媒体保持良好的沟通合作关系,确保信息的公开透明。
3.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媒体沟通媒体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既是信息发布的重要渠道,也是舆论引导的中心。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媒体沟通需要遵循以下原则:3.1 及时准确的信息发布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短时间内向媒体发布准确、全面的信息非常重要。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媒体角色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媒体角色作者:王剑竹来源:《新闻世界》2013年第04期【摘要】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一般来说,突发公共事件往往具有负面性、不确定性、危害性乃至灾难性,并携带规模信息量和形象的杀伤力,一直以来都是新闻的竞技场,容易产生热点效应。
2013年3月4日一个两个月大的男婴丢失事件成为长春全城关注的焦点。
在此次突发事件中,媒体报道反映了自身角色的转变。
【关键词】突发事件公共事件媒体角色一、突发公共事件报道在新闻传播学词典中将突发事件定义为,那些突然发生、带有异常性质、人们缺乏思想准备的事件。
突发事件具有异常性、破坏性、紧迫性、突发性等特点。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新闻舆论环境以及新闻报道意识的不断改善和提高,媒体对于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越来越呈现出时效性增强,信息量增大的特征。
2013年3月4日早晨7点20分左右,在长春市西环城路与隆化路交汇处附近,一辆车牌号为吉AMM102的灰色RAV4车辆被盗,而当时,有个男婴就在车内。
发现车辆被盗后,许先生立即报警并向吉林交通广播求助。
此消息迅速引起了长春当地各家媒体的关注,公布了被盗车辆以及婴儿的基本特征,一石激起千层浪,长春市交通治安巡逻大队布署警力全城堵截,吉林交通广播主持人电话连线家属和交通治安巡逻政委,电波呼吁嫌犯停车,保证孩子安全。
该事件也引起了国内其它地区的关注。
央视新闻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了此事,一些明星名人也在第一时间转发了此微博。
二、媒体角色意识的转变我国新闻媒体对于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改革开放以前,主要以宣传为主,此时的新闻媒体对于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受制于当时对于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相关新闻政策,而表现出保守的态度,使得公众所获得的信息量大大减少,公众的参与度随之降低,媒体对于公众而言的信任度更是大大降低。
媒体在公共危机治理中的角色
媒体在公共危机治理中的角色公共危机治理是一个国家面临的重大挑战。
无论是自然灾害、卫生危机还是社会事件,治理公共危机需要充分的准备和协调。
而媒体在这个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公众提供信息、引领舆论和促进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
本文将分析媒体在公共危机治理中的角色。
首先,媒体在公共危机治理中扮演的角色之一是信息传递者。
当一场公共危机发生时,媒体成为了信息获得和传递的主要渠道。
媒体可以及时更新事件的最新进展,包括事故的影响范围、情况的严重程度和救援行动的进展。
这些信息对于公众了解事态的进展和应对措施的调整至关重要。
在卫生危机期间,媒体可以传递预防措施的信息,包括卫生要求、预防措施以及各种民众教育视频、图表、图像等形式,进一步提高了民众的预防意识和措施。
其次,媒体在公共危机治理中的角色还表现为舆论引导者。
媒体向公众传递的信息不仅需要真实准确,还需要具有有效的视觉张力和说服力,以引导公众反应和支持合适的行动。
在危机处理的初期,媒体的报道和评论可以影响公众对一起事件的认知和解读。
因此,媒体的报道需要谨慎,以避免扰乱集体情绪和引起公众的恐慌和不必要的骚乱。
此外,媒体还应该加强对政府的监督,促使政府主动披露真相,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与公众的互动和信任各方。
最后,媒体在公共危机治理中的角色还表现为政府溝通的桥梁。
在处理一场危机后,政府必须建立公共信任,转移受害者的视线。
媒体可以成为政府与公众沟通的重要桥梁。
政府可以在媒体上掌控自己的形象和声誉,强调自己的应对措施和计划,向公众传递积极的信心和信任。
媒体还可以组织公众对灾区进行捐助和捐赠,集中资源和加大救援的力量。
在总体上而言,媒体在公共危机治理中的角色非常重要。
媒体可以为公众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引导公众舆论,帮助控制情绪和维护秩序且促进政府与民众的沟通互动。
通过眾人的合作,可以发展出全面、有力的公共危机应对机制,提升危机管理与防范救援水平,保障公众的安全与健康。
浅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媒体作用发挥
浅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媒体作用发挥摘要:当今社会,媒体被成为继立法、行政、司法之后的“第四权力”,在今天的信息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样媒体在今天这个风险社会中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媒体在为应急管理提供重大的帮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下负面的影响。
我们试图从政府、媒体与公众三者之间建立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以更好的发挥媒体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作用。
关键词: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媒体作用2011年美国发生9.11事件,共造成2998人遇难,对美国及全球产生巨大的影响。
9.11事件也成为美国应急管理的一个转折点。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在事件发生不久,数字媒体就驻现场进行了跟踪报道,观众可以及时的通过它了解信息,无需打听,无需猜测,通过媒体了解到了大量第一手的现场情况。
他们看到很多人伤亡,同时他们也留意到了许多警察和消防队员不顾生命的安危冲入大厦。
在9.11事件管理中美国政府通过权威的信息发布渠道,不仅出色的完成了危机的管理,而且树立了政府的形象,巩固了政府的权威。
2002年11月在广东佛山市发生了我国首例非典型肺炎的病例,2003年2月中旬疫情在广东局部地区流行,3月上旬传入北京、山西等省市,开始了在华北地区的蔓延。
市民通过短信、电话等渠道纷纷向外传说着这种比瘟疫还要恐怖的“怪病”的可怕,相比疫情更可怕传播速度更快的是那些流言,由于对疫情缺乏清醒、根本的认识,人们通过各种渠道传播者疾病的可怕与恐怖,一时间板蓝根、白醋等商品价格飞涨,人心惶惶,社会一时陷入了恐惧之中。
直到2月11日广州市政府首次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新闻发言人介绍了广州地区非典型肺炎的基本情况。
同样2003年成为了我国应急管理的起步之年,同年11月国务院成立了应急预案工作小组,重点推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和应急体制、机制、法制的建设工作。
一、突发事件的概述当今在各种安全威胁因素相互交织影响的背景下,突发事件已成为各个国家面临的普遍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所谓的“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浅析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角色
浅 析 媒 体 在 突 发 事 件 报 道 中 的 角 色
徐博 峥
( 岭 广 播 电视 台 , 宁 铁 岭 1 20 ) 铁 辽 100
摘 要 : 突发事件 , 名思义是人们意料之 外的事情, 顾 无论 是 自然 因素诱 因或是人为 因素诱 因, 都是在政 治、 经济、 社会 等层面
在 突发 事 件 发 生后 的很 大 一 段 时 间里 , 众 都 公 处 在 一个 信息 匮 乏 的社 会 环 境 中。而 此 时 , 众 都 公 希 望 能有 一个声 音 告 诉 我 们 到底 发 生 了什 么 , 对 面 这 样 的情形 我们 又该 怎 么办 ?所 以 , 越是 突 发事 件 , 新 闻媒 体 就应 越 积极 、 主 动 。尽 全 力 获 取 权 威 部 越 门的第 一手 资 料 , 小道 消 息没 有 任何 的可乘 之 机 。 让
中 图 分 类 号 : 2 2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0 8 3 9 ( 0 0 0 - 0 3 - 0 G1 A 10 - 8 8 2 1 3- 0 5 - 2 J -
突发 事 件 ( m re c ) 被 广 义 地 理 解 为 突 然 e egn y 可 发 生 的事 情 : 第一 层 的含 义是 事件 发生 、 发展 的速 度 很快 , 出乎 意 料 ; 二 层 的含 义是 事 件 难 以应 对 , 第 必 须 采取 非 常规 方 法 来 处 理 ¨ 。从 以上 的定 义 可 以 j
上产 生的难 以估量 的影响。 突发事件报道不 同于 一般 的新闻报道 , 其引起 的社会 舆论具有 无比 巨大 的威力, 舆论 引导 出现偏 差容易
出现严 重的社会问题。随着我 国新 闻报道环境 的改变, 媒体在 突发事件 报道 的角色也在不 断地转 变。 在突发 事件 日趋敏感 的 当下 ,
公共危机管理中新闻媒体角色的转变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2年1月Jan.,2012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所引起的问题频繁发生。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公共危机的频发已成为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与顺利转型的阻碍。
如何调动公众和广泛的非政府组织积极地参与和应对公共危机是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这不仅仅需要政府充分运用公众赋予的公共权力对所掌握的公共资源与信息进行合理的宏观调控,减少公共危机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和影响,也要为其他非政府组织营造良好的参与环境以及进行适当的引导。
在公共危机管理的过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是信息获取与沟通,新闻媒体作为以传播信息为己任的非政府组织就有必要参与到公共危机管理的过程中。
一、公共危机中新闻媒体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新闻事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不仅新闻的传播媒介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新闻媒体的传播手段也越来越多元化、现代化。
相应的,新闻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
加拿大传播学专家麦克卢汉(Mc Luhan )曾经提出过一个观点:“媒介即是讯息。
”[1]33这充分体现了传播媒介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单向的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
[2]但是,大众传播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都存在着许多限制因素。
首先,对传播手段的依赖性较大。
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一个时期信息的有效性的大小。
科技水平越高,传播媒介的效率也就越高,这样获取的信息在时间和广度上更有效。
其次,新闻媒体运作模式局限。
运作模式即新闻媒体运行和操作的工作模式。
局限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闻媒体既依赖又想要脱收稿日期:2011-11-23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宁各级政府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信息沟通机制与策略研究”(L10BZZ004)作者简介:耿军君(1987—),女,内蒙古赤峰人,大连民族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刘堂灯(1973—),男,湖北武穴人,大连民族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公共人力资源管理。
公共危机事件中电视媒体报道过程的转变
公共危机事件中电视媒体报道过程的转变作者:袁圆来源:《办公室业务》 2015年第5期文/ 辽河油田有线广播电视台新闻部袁圆【摘要】我国新闻媒体长期以来对待公共危机,特别是重大危机事件报道总会出现迟报、瞒报、漏报,“控制负面新闻”的观念对媒体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阻碍了信息的公开、透明度。
所以公共危机事件在媒体没有及时提供危机识别信息,信息传播有阻碍,影响了面对、处理以及化解危机的最佳时机,造成更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公共事件;媒体危机一、应对公共危机媒体在实践中日渐成熟(一)电视媒体在公共危机应对过程中的有限性。
公共危机爆发初期,这时,危机处于量变的阶段,没有明显的标志事件,不易被人察觉,如果这时媒体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就能够及时发现危机苗头,从而能第一时间传递信息,可以提醒相关部门适时启动应急预案,避免危机的发生,或者将危机所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一时间,关于“非典”的报道霎时完整、全面地进入了老百姓的视野, 各大主流媒体,街头小报,网络平台,手机媒介,四处遍布着“非典”的新闻。
应该说,新闻媒体做的大量有关非典的报道,为抗击非典立下了大功。
然而,就媒体本身来说,在那次非典事件中,值得反思的地方太多太多。
媒体的迟到、有限性,让市民对非典疫情产生怀疑。
新闻的非时效性,使媒体丧失信誉。
回顾那次疫情,可以看出媒体走过了一个明显变化的轨迹——从低调遮掩到透明直视,从应对无措到充分展示。
媒体经历了一次面对突发事件本质上的转折。
(二)电视媒体在公共危机应对过程中的公正客观表现。
2008 年5 月12 日14 点28 分,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特大地震,工农业生产遭受重大损失,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8451 亿人民币,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害举世罕见。
地震发生后,我国政府反应迅速,在极短时间内组织了救援工作,我国媒体选择了前所未有的方式去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快速充分,及时透明的公开信息,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灾难,我国媒体反应迅捷、力量强大、视野广阔、报道深入,使众多国外媒体刮目相看。
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角色与作用分析
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角色与作用分析作者:尚苗苗来源:《记者观察·中旬刊》2019年第03期摘要:本文分析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角色与作用的相互关系,科学明确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角色与作用,以期为我国政府科学定位新闻媒体的角色与作用、增强应急管理能力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闻媒体;突发事件;角色;作用(一)信息处理作用在发生突发事件的时候,新闻媒体能够第一时间获得相关资料和信息,通过新闻媒体对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处理,将突发事件客观地、真实地、及时地、有效地呈现在广大人民群众面前,具有对公共危机信息传播功能。
如果新闻媒体的工作者不能准确地对处理信息时进行角色定位,就会使得公共危机信息的传播缺乏权威性和客观性,导致信息混乱,进一步而言很有可能对突发事件带来救援工作的严重影响。
所以,如何对新闻媒体在处理信息的时候科学地进行角色定位,准确地发挥公共危机的信息传播功能,保证信息的权威性和客观性,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二)综合沟通平台在发生突发事件的时候,新闻媒体除了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获得第一手资料外,还是一个综合沟通交流的大平台,具备了沟通政府、社会、公众、同行这四个方面的作用。
报道一般事件的时候,只需要考虑社会和公众两个报道对象;但是报道突发性事件的时候,它需要沟通的对象和范围相对而言比较广,需要考虑社会、公众、政府、同行四个报道对象。
如果新闻媒体在对突发性事件的报道时不能准确地定义好综合沟通平台的角色和作用,所沟通的对象不够全面或有遗漏,那么就会对参与突发事件的救援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
参加救援工作的政府、社会、工作、同行相互之间关于危机事件的信息资料传递滞留,获取信息的方式较为困难,失真度较高,信息不能及时地、准确地进行反馈,从而造成救援工作执行度低,决策不准确,就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
所以,如何准确地定位新闻媒体综合沟通平台的作用,在面对报道突发性事件的时候首先要与政府各个相关级别的部门沟通好,保证所发布的信息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使得民心得以稳定;然后同社会相互沟通,向政府各级及时地传递最新的决策方案;其次还需要沟通好公众,让包括灾民在内的所有公众能够即时地了解到灾区的具体情况和政府、社会各个方面的最新救援工作的开展进度,增加公众的自信心,提高自救能力,共同与灾情做斗争;最后与新闻媒体的同行也要进行沟通,进行资料信息共享,确保信息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传递和反馈,最大程度上发挥救援的每一份力量。
危机管理与应对中的媒体关系
危机管理与应对中的媒体关系在当今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中,媒体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也是公众意见形成和社交互动的重要平台危机管理是指组织或个人在面对突发事件或潜在风险时,采取的一系列有效措施,以减轻负面影响,恢复声誉和信心媒体关系管理作为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危机应对的效果和组织的长期发展本文主要目的是探讨危机管理与应对中媒体关系的角色、策略和实践媒体关系在危机管理中的重要性塑造公众形象媒体是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其报道和评论对公众的观点和行为产生深远影响在危机发生时,媒体如何报道事件,直接关系到组织在公众眼中的形象良好的媒体关系有助于组织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引导舆论,塑造积极形象沟通桥梁危机发生时,组织与媒体之间的有效沟通至关重要媒体可以成为组织与公众之间的桥梁,传递组织的声音,回应公众关切,缓解紧张情绪此外,媒体还可以帮助组织了解公众的需求和期望,调整危机应对策略危机应对的舆论监督媒体对危机事件的报道和评论,可以监督组织危机应对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在舆论的压力下,组织更有动力采取积极措施,妥善处理危机同时,媒体也可以揭示危机背后的深层次问题,为组织提供改进和防范的方向建立良好的媒体关系在危机发生之前,组织应致力于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媒体关系这包括定期与媒体沟通,建立信任,提供独家报道机会等良好的媒体关系有助于在危机发生时,媒体更愿意听取组织的声音,客观报道事件及时、准确、全面地提供信息危机发生时,组织应尽快向媒体提供权威、准确、全面的信息这不仅可以确保公众及时了解事件真相,还可以避免媒体传播不实信息,减轻危机负面影响主动引导舆论组织应主动与媒体沟通,引导舆论走向在危机应对过程中,组织可以举办新闻发布会,接受媒体采访,发表声明等方式,传递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此外,组织还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等平台,自发传播权威信息,引导舆论加强舆情监测组织应加强对媒体舆论的监测,了解公众对危机事件的看法和反应这有助于组织及时调整危机应对策略,更好地满足公众需求制定媒体关系预案组织应制定媒体关系预案,明确危机发生时的媒体应对措施预案应包括媒体沟通策略、信息发布流程、舆情监测方法等加强内部培训组织应加强内部培训,提高员工媒体素养和危机应对能力培训内容应包括媒体沟通技巧、危机应对策略等建立危机应对团队组织应建立专门的危机应对团队,负责协调、指导媒体关系管理工作团队成员应具备丰富的媒体经验和危机应对能力定期评估和优化组织应定期评估媒体关系管理工作的效果,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策略和措施在危机应对过程中,组织应不断优化媒体关系管理,提高危机应对效果在危机管理与应对中,媒体关系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组织应充分认识到媒体关系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建立良好的媒体关系,确保在危机发生时,能够迅速、准确、全面地向公众传递信息,减轻危机负面影响,维护组织声誉媒体关系在危机管理中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在危机发生时,媒体不仅是信息传播的渠道,也是公众意见形成和社交互动的重要平台因此,在危机管理中,组织需要重视与媒体的关系,以减轻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恢复声誉和信心本文将探讨危机管理与应对中媒体关系的角色、策略和实践媒体关系在危机管理中的重要性塑造公众形象媒体是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其报道和评论对公众的观点和行为产生深远影响在危机发生时,媒体如何报道事件,直接关系到组织在公众眼中的形象良好的媒体关系有助于组织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引导舆论,塑造积极形象沟通桥梁危机发生时,组织与媒体之间的有效沟通至关重要媒体可以成为组织与公众之间的桥梁,传递组织的声音,回应公众关切,缓解紧张情绪此外,媒体还可以帮助组织了解公众的需求和期望,调整危机应对策略舆论监督媒体对危机事件的报道和评论,可以监督组织危机应对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在舆论的压力下,组织更有动力采取积极措施,妥善处理危机同时,媒体也可以揭示危机背后的深层次问题,为组织提供改进和防范的方向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媒体关系在危机发生之前,组织应致力于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媒体关系这包括定期与媒体沟通,建立信任,提供独家报道机会等良好的媒体关系有助于在危机发生时,媒体更愿意听取组织的声音,客观报道事件制定危机传播计划危机发生时,组织应制定危机传播计划,明确信息发布的目标、内容、渠道和时间危机传播计划应根据危机的性质和影响范围制定,以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加强媒体监测和分析组织应加强对媒体的监测和分析,了解不同媒体对危机事件的报道和评论这有助于组织了解舆论走向,及时回应媒体和公众的关切,引导舆论走向与媒体进行有效沟通组织应与媒体进行有效沟通,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在危机应对过程中,组织可以举办新闻发布会,接受媒体采访,发表声明等方式,传递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建立媒体关系预案组织应制定媒体关系预案,明确危机发生时的媒体应对措施预案应包括媒体沟通策略、信息发布流程、舆情监测方法等加强媒体素养培训组织应加强媒体素养培训,提高员工应对媒体的能力培训内容应包括媒体沟通技巧、危机应对策略等建立危机应对团队组织应建立专门的危机应对团队,负责协调、指导媒体关系管理工作团队成员应具备丰富的媒体经验和危机应对能力定期评估和优化组织应定期评估媒体关系管理工作的效果,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策略和措施在危机应对过程中,组织应不断优化媒体关系管理,提高危机应对效果在危机管理与应对中,媒体关系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组织应充分认识到媒体关系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建立良好的媒体关系,确保在危机发生时,能够迅速、准确、全面地向公众传递信息,减轻危机负面影响,维护组织声誉应用场合1.危机发生前:在组织面临潜在风险或突发事件时,媒体关系管理可以帮助组织预防危机,通过与媒体的良性互动,提高组织的透明度和公信力2.危机发生时:当危机实际发生时,良好的媒体关系可以确保组织的声音被及时、准确地传达给公众,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误解和恐慌3.危机处理后:危机过后,媒体关系管理有助于组织恢复声誉,通过积极的信息传播重建公众对组织的信任4.日常沟通:在日常运营中,媒体关系管理可以帮助组织塑造和维护积极的公众形象,增强组织的市场竞争力注意事项1.建立信任:与媒体建立信任关系是媒体关系管理的基础组织应该通过经常性的沟通和合作,建立起与媒体的信任2.及时沟通:在危机发生时,组织应尽快与媒体沟通,提供信息犹豫不决或信息延迟都可能导致舆论的负面解读3.保持一致性:组织在危机沟通时应保持信息的一致性不同的发言人应传递相同的信息,以避免造成混淆4.透明度:组织应该保持沟通的透明度,不隐瞒事实,也不夸大危机的影响,以保持公众的信任5.情绪管理:在危机沟通中,组织应保持冷静和专业的态度,避免情绪化的言辞,以免引起公众不必要的恐慌6.多渠道沟通:组织应利用多种媒体渠道进行信息传播,包括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以覆盖更广泛的受众7.舆情监测:组织应持续监测媒体和公众的反应,以便及时调整沟通策略,确保信息传递的有效性8.培训和演练:组织应定期进行媒体关系和危机管理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应对能力9.法律合规:在危机沟通中,组织应确保信息的合法性,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避免因信息传播不当而引发的法律问题10.长期视角:媒体关系管理不应仅限于危机时刻,而应作为组织长期战略的一部分,持续投入和维护11.领导参与:危机沟通需要高层领导的参与和指导,以确保沟通策略与组织的整体目标和价值观相一致12.后续跟进:危机过后,组织应继续与媒体保持沟通,报告恢复进展,以及从危机中吸取的教训,以重建和维护长期的媒体关系通过在合适的场合应用媒体关系管理,并注意上述事项,组织可以更有效地管理危机,减轻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将危机转化为提升组织声誉和竞争力的机会。
突发事件中的应急信息服务与媒体管理
突发事件中的应急信息服务与媒体管理在突发事件中,应急信息服务和媒体管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两个方面的工作需要紧密合作,通过提供及时有效的应急信息向公众传达准确的情况和指导,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稳定社会秩序。
本文将探讨突发事件中的应急信息服务和媒体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协调与整合。
一、突发事件中的应急信息服务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快速准确地向公众提供信息是至关重要的。
应急信息服务的目标是通过适当的媒介向公众发送相关信息,包括事态发展、安全措施以及预防措施等。
应急信息服务机构需要有相应的团队和设备,以保证信息的及时发布和传达。
应急信息服务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供准确信息:在突发事件中,公众对情况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个体和社会的应对能力。
应急信息服务机构需要收集和核实信息,并准确地向公众传递,以避免谣言传播和恐慌的产生。
2. 发布紧急通知:针对特定的突发事件,应急信息服务机构可以发布紧急通知,包括疏散指南、安全区域、救援电话等。
这些通知不仅能帮助公众及时采取行动,还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帮助和支持。
3. 指导和建议:应急信息服务机构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提供指导和建议。
这些建议可以涵盖个人安全、食品安全、交通状况等方面的问题,帮助公众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
应急信息服务机构需要与媒体部门紧密合作,通过各种媒介向公众传播信息,包括广播、电视、互联网等。
同时,机构需要建立和维护信息发布渠道,确保公众可以及时获取到最新的信息。
二、突发事件中的媒体管理媒体在突发事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职责是报道事件信息,及时向公众传递情况,引导舆论,维护社会秩序。
媒体应该秉持客观、公正的原则,避免夸大事态和制造恐慌。
有效的媒体管理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至关重要:1. 审查信息真实性: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时应审查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避免错误信息的传播。
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提供可靠的信息来源,供媒体参考。
2. 沟通与协调:媒体部门需要与应急信息服务机构、政府部门和救援机构建立有效的沟通与协调渠道。
浅谈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媒体应对与危机公关
浅谈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媒体应对与危机公关浅谈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媒体应对和危机公关朱海燕当前,随着网络等新兴媒体的迅速崛起和人民民主意识的提升,媒体舆论的社会影响力也得到进一步扩大,形成了一种公共力量。
俗语云:“成也萧何败萧何”。
若能正确运用媒体力量,则能够帮助政府机关发现问题,成为政府决策的参考和舆论支撑。
若不能正确运用媒体力量,则不仅损害政府机关的形象,同时也会造成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
因此,政府机关在与媒体的相处中,应形成一种开放的心态,学会理性、妥善地对待媒体。
当前,在食品安全成为突出问题的形势下,各类突发性安全事件随时都可能发生,监管部门随时都可能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
因此,提升媒体的应对能力和水平,是每个机关工作人员的必修课。
在此,笔者结合自身在媒体和公关公司工作的经验,就媒体应对和危机公关谈几点看法。
一、当前的媒体倾向和媒体应对误区媒体靠广告为生,广告的投放则以媒体的发行量、收视率和点击率为准,而发行量、收视率和点击率的高低,则直接取决于新闻的看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媒体热衷于追求负面新闻,通过大量刺激的负面新闻吸引公众的眼球。
因此,长期以来,在政府机关中逐渐形成了“防火、防盗、防记者”的警惕心态。
从而在应对媒体过程中却缺乏必要的理性和善意,以各种理由拒绝接受采访、故意隐瞒事件真相、粗暴干涉记者正常采访活动等各种现象层出不穷,这不仅不利于党和政府工作的开展,也难以树立起政府亲民、爱民和透明、开明的形象,同时也直接造成了在应对媒体时的被动局面。
二、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处置及应对媒体策略(一)转变心态,正确对待,高度警惕当前,随着传播媒介的高度发达,舆论环境的巨大变化,一味的躲避、隐瞒、干涉,只会进一步误导记者和公众。
因此,政府部门要切实转变心态,坚持正确对待与高度警惕的原则对待媒体的采访行为:一是热情接待。
在公共事件发生后,面对媒体记者的到来,应主动作为,热情接待,要以对普通群众的态度对待记者,要在每一个环节展示政府机关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形象,坚决杜绝对记者避而不见、扫地出门或冷眼旁观等现象;二是查明身份。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与媒体沟通
应急管理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加强应急管理能够提升政府的 应对能力,赢得公众信任和支持。
应急管理的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
应急管理始终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 全放在首位,以人的需求和权益为出 发点和落脚点。
预防为主
应急管理注重预防工作,通过风险评 估、监测预警等措施,减少突发事件 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沟通技巧,政府 和相关部门可以更有效地与媒体沟通 ,共同应对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 和公众利益。
04 案例分析与实践
案例一
危机应对团队组建
企业迅速组建危机应对团队,包括应急管理专家 、公关人员等,确保快速响应和有效沟通。
信息透明与公开
企业及时向媒体提供事件进展、原因、应对措施 等信息,保持信息透明,树立公众信任。
息。
时效性压力
突发事件进展迅速,媒体需要在 短时间内做出报道,满足公众的 知情权,但同时也需要确保报道
的准确性。
舆论引导
媒体的报道和舆论导向对应急管 理的成效产生影响,媒体需要负 责任地引导公众舆论,避免造成
社会恐慌和不良影响。
与媒体建立合作关系的必要性
1 2 3
信息共享
与媒体建立合作关系,可以实现信息的及时共享 ,确保媒体获得准确、全面的信息,提高报道的 质量和可信度。
分类
突发事件可根据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特别重大 、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应急管理的重要性
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
突发事件可能对社会公众的生命、财产和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应 急管理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损失,保护公众利益。
维护社会稳定
突发事件可能引发社会恐慌和不稳定因素,应急管理能够迅速应对 ,恢复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
媒体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角色和作用
媒体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角色和作用作者:缪菁来源:《记者观察·下旬刊》2020年第02期摘要:重大突发事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冲击和影响。
随着媒体在国际社会和重大事件中的参与度、融入度日益提升,其作用更加凸显,舆论战越演愈烈。
本文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报道为例,分析主流媒体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角色和作用,据此对国内媒体报道提出参考建议。
关键词:重大突发事件;媒体报道;新冠肺炎一、重大突发事件定义及特征重大突发事件通常指突然发生的,已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的,需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紧急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
其发生将会影响一个地区、国家甚至更大区域范围内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节奏,若应对处理不当,将产生严重后果。
重大突发事件有以下特点:一是突发性,事件暴发突然,扩展迅速,令人猝不及防。
二是紧迫性,需要有关部门或个人第一时间反应,迅速应对。
三是复杂性,因果关系环环相扣,涉及当事人复杂多样。
四是破坏性,直接或间接造成人员财产损失,引发社会动荡风险高。
五是持续性,贯穿人类文明进程和发展史,只可应对,从未停止。
二、媒体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角色和作用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曾说过:“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晾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报”。
媒体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的渠道和载体,是公众认知世界的窗口,是国家与公民之间沟通的桥梁。
面对重大突发事件,媒体应积极主动履行其社会责任和使命。
一是确保公众的知情权,将掌握的权威信息通过有效途径第一时间、全面真实地展现给公众,避免产生无谓猜测和恐慌。
二是代表公众行使监督权,代表公众对社会履行监督职责。
三是正确引导舆论导向,作为“政府的发言人”“国家的喉舌”,媒体在开展真实、客观、公正报道的同时,还要维护国家利益,引导舆论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灾害应急体系中的传媒角色转变与功能实现 区域灾害系统功能体系
灾害应急体系中的传媒角色转变与功能实现区域灾害系统功能体系灾害危机频发呼唤传媒角色转变灾害是给人类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的事物总称。
与灾害如影随形的是公共危机,它不仅导致社会物质的损失,更使人们的精神价值体系遭受冲击,并引起社会秩序偏离正常轨道,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公共安全与社会稳定。
近年来,重大突发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灾害事件接连发生,引起一轮接一轮的安全危机。
面对灾害频发的新趋势,如何应对,将直接检验政府的执政能力。
也是各国“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在灾害应急体系建设中,政府――传媒――公众,是不可缺少的三个方面,其中,传媒的作用非常关键。
西方学者罗伯特・希斯认为“只有进行有效的传播管理,才能进行有效的危机管理”。
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传媒介于政府和公众之间,形成一种三角互动的平衡。
传媒是公共情绪的“风向标”、“催化剂”和“导航员”,公共情绪引导得好坏,直接影响着危机的处理和社会稳定。
以及媒体和政府的形象与公信力。
同时,向公民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其应急自救能力,不仅是现代责任政府的重要职责和应急要务,传媒作为主要的信息源,更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和途径。
此外,随着信息网络等技术的普及应用,公众对救灾救助工作公开透明、准确科学、便捷高效的心理期许与参与需求日渐提高。
因此,传媒在灾害事件中扮演什么角色、承担什么功能及如何实现自身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危机的处理成效。
长期以来,受传统新闻观念的局限。
我国传媒更多地被定位于政治的“传声筒”、“鼓号手”,仅仅作为国家管理工具之一而存在。
造成这种局限的原因首先在于所有权的冲突。
传媒的性质从根本上要求财政和体制上独立于政府,才能发挥第四权力的功能,监督权力部门。
而我国传媒尤其是主流媒体在所有制上属国有,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传媒的独立性,从而使传媒发挥本身特有的监视与协调功能受到局限。
另外,把新闻等同于宣传虽然从管理的角度看,有助于增强新闻报道的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媒体的传统“喉舌”角色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形成的,适应
了当时保障社会稳定、传达政府政策、发展经济的需要,在一个
科技不发达,信息传播相对落后的时代,媒体的影响力是通过它的政府“喉舌”作用发挥的。
但是随着我国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民的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迅速丰富之后,媒体的角色需要转变,这既是媒体自身发展的趋势,也是国家民生的需要。
在突发公共事件的危机管理中,网络等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媒体生态环境,对于重大公共事件的隐瞒基本是不可能的,如果没有主流媒体和政府的舆论引导,小道消息很容易造成集体恐慌,因此,媒体对于迅速向公众发布信息,缓解人们的紧张情绪,维护社会稳定更是至关重要,媒体角色开始从过去的政府“喉舌”向人民的喉舌、人民知情权的保障者、谣言破除者、民意反馈者、危机管理协调者等身份转变。
一、媒体角色的转变在危机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大众媒体的基本任务是信息的传导者,信息的传播这个看
似容易的概念却考验着媒体的效率和责任的履行。
2003年的非典事件充分暴露了主流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的缺位,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之下,如果媒体还只是从政府“喉舌”的角色出发,那么媒体的集体失语就成为了必然。
喻国明指出“我国现行的传媒体制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信息安全方面是存在着重大缺陷的。
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报喜不报忧,将传媒视为简单的舆论控制工具,不能全面、如实和及时地报道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判断的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1]。
”非典初期的媒体信息发布作用缺失,结果导致的不单单是媒体可信力的下降,也使得谣言四起,人人自危,社会的稳定和中国政府的国际国内形象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这次危机事件充分体现了危机的内涵,危机就是“危险+机遇”[2],以非典为契机,我国政府开始了信息公开建设,建立了后来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同时媒体普遍吸取了教训,开始真正履行其“公民知情权保障者”和“社会守望者”的角色和义务。
虽然在之后的松花江水流域污染事件中,地方政府的刻意隐瞒再次导致了媒体信息的不通畅和危机的升级,但是信息的公开是不可阻挡的趋势,我国政府和媒体的信息开放经历着一个逐渐演变和成熟的过程。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是破坏程度巨大的突发灾害危机事
【摘要】近年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一系列的公共突发事件的考验。
总结此类事件从发生、发
展到结束的过程,其中涉及了政府的危机管理、媒体的危机报道,和公民的危机应对的等一系列
环节,体现了政府、
媒体和公众三者作为危机管理要素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这三者之中,媒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和媒体危机报道能力的提高是近年来媒体角色转变的结果。
媒体角色的转变是媒体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深刻反映着中国在建设现代民主社会的过程中民众渴望知情权保障的基本诉求。
【关键词】媒体角色;危机管理;“喉舌”论;知情权保障;社会守望【中图分类号】C9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26[2009]04-0091-03
我国突发事件危机管理
与媒体角色的转变
■
林娜
(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成都610031)
西南交通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起步项目资助(编号:2008Q094)
作者简介:林娜,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
·91·
·92·
动的接受有限信息的地位。
然而网络等信息科技兴起后,公众有了选择的渠道和发表民意的空间,危机事件一旦发生,其传播速度是迅速的,如果不及时应对,危机将更加严重,而信息的快速传播也使得危机应对不仅仅是一国范围的事务,它有可能超越国界,影响国家的国际形象。
公众在获取诸多小道消息的同时,如果没有主流媒体和政府及时的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危机可能演变成群体恐慌和群体性事件,危害社会稳定,并且危机产生的消极影响难以在短时间消除。
由此可见,在网络时代的危机管理中,媒体与政府和公众的关系更加需要具备时代特征,与时俱进。
早在1922年,沃尔特·李普曼就在《公共舆论》一书中提出,媒体在塑造公共观念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公众不可能去亲身体验每个事件,因此需要借助媒体来了解世界,媒体很大程度上形成了人们对于事件的认识[5]。
但是从现时的环境来看,媒体不能完全决定人们的认识。
在今天,信息技术一日千里,李普曼理论的适用环境发生了变化,人们不再是局限于自己的非常有限的活动范围,科技和网络使得人们有可能虚拟地感受世界,感受自己不可及、不可见、自己意识之外的世界。
尽管这种感受也有可能是片面的,有些是来自媒体渠道的,但是这使得主流媒体很难在短时间内对公众的观念形成产生决定性作用,媒体更加应该调整自身的角色转变意识,积极发挥信息提供者以及政府与民众沟通者的作用,在保障人民知情权和话语权的基础上,达到舆论导向的目的。
非典之后,我国新闻发布机制的建立不仅给媒体角色的转变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也进一步理顺了政府与媒体在危机管理中的关系。
新闻发布制度理念层面的依据首先是知情权和信息公开理论[6]。
政府不再是简单的压制媒体监督,而是信息互通;不是完全采用行政干预去影响媒体报道的真实性,而是向媒体开放信息和数据,从而更科学地引导舆论。
同时,近年来,政府开始利用新媒体的网络渠道,与网友沟通,倾听公众声音,争取公众理解,在危机管理中积极地把坏事转化成好事。
危机管理金字塔
如图所示,在危机管理三要素的金字塔结构中,政府作为决策者,是危机管理的主角,处于金字塔的顶端。
媒体与政府和公众相互衔接,是两者沟通的纽带,现代媒体可以在短时间内接触到广大的受众面,是危机管理的重要部分。
公众是危机管理的对象,同时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信息寻求者,可以与政府和媒体互动。
在这个三角平衡的金字塔关系中,危机得以在发生、发展到结束的过程中被控制和化解。
对于如何使媒体在危机管理中更好地发挥其角色作用,许多研究都认为媒体应该注重在危机发生的不同阶段的不同角色转变。
比如在危机的潜伏期、发生期、高峰期和衰退期。
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本文前面提到的危机管理中媒体角色的定位,目前,大众媒体应该加强其在危机潜伏期和衰退期之中的角色意识。
在未来的媒体自身建设中,注重媒体的社会守望和危机预警角色意识的树立,这也就是说发挥媒体挖掘新闻、挖掘社会潜在问题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对社会重要议题给予前瞻性的报道。
在危机的衰退期,对于危机事件的深层追踪报道也是十分必要的,这里媒体可以发挥其舆论监督的角色作用,因为危机的最终解决往往是长期的过程,媒体的监督对于我国民主社会的建设有积极意义。
比如,在汶川地震一年后,媒体关注的要点放在了灾后重建、国家救灾资金的利用、社会捐款的用途、需要继续接受帮助的偏远地区受灾人群上,但是媒体是否充分发挥了它的监督作用和舆论关怀,这还有待时间的证明。
不得不承认的是,人们是愿意记住快乐,忘记痛苦的,如何保持公众对于地震灾区的长期关注也是媒体危机后期报道的责任。
四、结语
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媒体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角色,这个角色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该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变化。
随着中国建设民主、和谐社会进程的加速,媒体因其受众面广的性质,在社会生活和国家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媒体角色的转变是有目共睹的,我国的媒体迅速朝着公民知情权保障者和社会守望者的角色转变。
这其中自然会遇到政府如何协调和利用与媒体的关系问题,以及媒体如何赢得公众信赖的问题,但是总体来说,我国民众绝大多数对媒介是基本信任的,并且民众对于媒介的信任程度明显高于美国民众对媒介的信任[7],这给媒体大刀阔斧的改革和角色转变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目前媒体面临的是如何进一步提高其公信力,树立品牌媒体,塑造媒体形象等问题。
因为国外媒体和人民在看待中国国家形象的时候,其第一印象常常是从观察我国的媒体开始的,可见,媒体角色的转变和形象的塑造关系到我国的国家和民族形象。
媒体承担着社会责任,成功的媒体构建将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体系和话语体系,“让世界了解中国”,这将不再遥远。
参考文献:
[1]喻国明.变革传媒——
—解析中国传媒转型问题[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5
[2]贺文发.突发事件与对外报道[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5
[3]赵静.从“卡特里娜”飓风报道,看国外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新闻操作,,载陈燕,,刘东平主编:危机事件报道案例分析[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7.213
[4]白剑峰.新闻传播规律与医院危机处理[J/OL].http:// /GB/26466/98663/98669/6350924.html,2007
[5]李普曼著,阎克文,江红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6]孟建.国家形象建构与中国政府新闻发布制度[J].国际新闻界,2008(11):33
[7]喻国明.拐点中的传媒抉择[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63
责任编辑:
李学军·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