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大禹学院成立
校地融合促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以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建设为例
第7期2024年4月江苏科技信息Jiang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No.7April,2024作者简介:武晓楠(1980 ),女,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㊂校地融合促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以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建设为例武晓楠(河海大学,江苏南京210098)摘要:2020年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启动建设,常州新校区建设将为校地双方注入新资源㊁获取新动能㊁实现新突破,促进河海大学 双一流 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㊂文章以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建设为实例,阐述了校地融合的重要意义,从学校自身和区域特点出发,提出了校地融合发展的路径,分析了校地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以期为校地融合发展提供实践参考㊂关键词:校地融合;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中图分类号:G471㊀㊀文献标志码:A0㊀引言㊀㊀2020年5月,河海大学与常州市金坛区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在金坛区共建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依托新校区建设,双方将坚持产教融合原则,深入推进政产学研和人才引进合作,有力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教育教学水平提升㊂常州新校区是河海大学和常州市㊁金坛区地方政府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㊁实现融合发展的重大举措,体现在办学地点㊁办学空间㊁办学规模㊁功能定位和产教融合的全面跨越㊂常州新校区的建设将为校地双方注入新资源㊁获取新动能㊁实现新突破,促进河海大学 双一流 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和重要保障㊂1㊀深化校地合作的重要意义1.1㊀深化校地合作是时代赋予高校和地方的历史使命㊀㊀高等教育发展史证明,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了高校的变革与完善,高校的发展促进了经济与社会的进步㊂当前,我国正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教育㊁科技㊁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㊁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㊁人才是第一资源㊁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㊁人才强国战略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㊂城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主要战场,高校是教育㊁科技和人才资源的重要输出地㊂作为现代化强国建设和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与高校有责任㊁有义务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㊁深化合作,持续不断地扩大校地合作的效能和成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多㊁更大的贡献㊂1.2㊀深化校地合作是加快推进 双一流 建设的必然选择㊀㊀一流大学的根本价值总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的,一流大学的塑造总是在不断的创新中成长壮大的[1]㊂国家‘ 双一流 实施办法“明确提出, 双一流 建设要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在建设过程中要突出与产业发展㊁社会需求和科技前沿紧密衔接,深化产教融合㊂近年来,河海大学持续推进 双一流 建设,结合 十四五 规划,以常州新校区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明确了以服务国家需求和对接区域发展为发展思路,围绕建设世界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瞄准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㊁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战略,紧密结合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引领带动区域发展的建设目标㊂但 双一流 建设离不开地方政府在政策扶持㊁办学空间㊁经费等资源投入和项目共建等方面的支持,地方经济在创新发展的同时,必然能够促进高校的 双一流 建设与发展㊂1.3㊀深化校地合作是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科教资源的迫切需要㊀㊀伴随时代发展和演进,科教力量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作用和内涵日益凸显,已成为区域凝聚优势㊁提升实力的关键所在㊂当前,常州市正处于 投资驱动 向 创新驱动 转型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在加速实施 532 战略㊁ 两湖 创新区建设,奋力打造 国际化制造名城㊁长三角中轴枢纽 ㊂金坛区是常州最年轻㊁最具潜力的区域,随着 常金一体化发展 两湖 创新区建设主战场等重大战略机遇叠加,金坛区将成为常州未来重点发展的地区与经济新的增长极㊂金坛区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加速同城化㊁加快现代化,全力打造最美新城区㊁最强增长极,奋力谱写 美丽常州金坛样板 新篇章的战略目标㊂完成上述目标,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必然离不开高等教育的独特优势和支撑作用㊂常州市和金坛区政府迫切需要依托河海大学集聚高端人才和创新资源,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推动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㊂2㊀ 双一流 高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1㊀高校在城市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㊀㊀结合高校的五大职能具体来说,人才培养可以为地方输送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科学研究可以通过成果转化提升生产力,社会服务可以融合促进地方发展,文化传承创新可以弘扬地方传统文化,国际交流合作可以促进地方的对外开放,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多方面作用[2]㊂2.2㊀ 双一流 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㊀㊀ 双一流 高校是高端人才㊁前沿科技㊁创新思想的重要策源地,是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文化建设的领头雁㊁排头兵,源源不断地输送着优秀人才㊁重大科技成果㊂在高校 双一流 建设的实施过程中,应努力实现自身内涵式发展,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同时,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创新发展㊂河海大学是一所拥有百年办学历史的 双一流 建设高校,在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撑㊂在常州办学历经36载,为常州市经济社会繁荣富强贡献了重要力量㊂自常州新校区建设以来,河海大学与金坛区积极开展医疗㊁教育㊁文化㊁生态等各领域合作,主动对接金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促进高校科教资源向金坛辐射,签订‘推动校地融合发展协议书“,成立 河海大学金坛华罗庚技术转移中心 ,为深化校地合作融合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开端和基础㊂未来,河海大学将进一步提升集聚和培育各种优质人才㊁科技㊁文化成果及资源的能力,在提升地方人力资本质量㊁促进科技文化创新㊁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发挥更多㊁更大的作用㊂3㊀常州新校区服务金坛区地方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㊀㊀常州新校区建设是河海大学进一步提升社会服务能力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水平特色研究型大学的全新实践㊂面对新形势㊁新开局㊁新挑战,学校如何下好自身内涵式发展和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的一盘棋,将校地合作共赢的美好蓝图绘制到底,必须通过瞄准需求优化布局㊁引育并举汇聚人才㊁产教融合协同创新㊁对外开放国际合作4个路径进行破题㊂3.1㊀明确办学定位,优化办学布局,瞄准地方需求,筑牢服务根基㊀㊀㊀㊀教育部要求,常州新校区建设要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大力发展高层次新兴工科,统筹西康路校区㊁江宁校区和常州校区的发展定位,做好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规划㊂河海大学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地方产业发展需求,结合河海大学 十四五 规划编制,调整了常州校区办学定位和学科设置,形成了以新兴学科为支撑,服务地方产业发展,以优势学科交叉延伸,带动整体发展学科布局原则,面向国家 新基建 ,结合长三角教育创新带和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紧密对接地方新能源汽车㊁新一代信息技术㊁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与光伏新能源等产业发展方向,积极拓展智慧制造㊁人工智能㊁新能源㊁新材料㊁生命科学等学科方向,为服务金坛区产业布局发展㊁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筑造有力的科教人才根基㊂3.2㊀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育力度,发挥人才的集聚效应㊀㊀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强有力支撑㊂高校是高层次人才的产出地和集聚地,人才的集聚可以带动科研成果的产出,知识溢出可以支撑区域产业集群成长,从而促进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㊂河海大学在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育力度㊂一方面,充分考虑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注重区域产业发展和高校学科发展相结合,精准引进地方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端科技人才㊂另一方面,大力培养青年人才,夯实后备人才梯队建设,构建衔接有序㊁结构合理的人才团队和梯队㊂ 十四五 期间,河海大学将以常州新校区建设为契机,聚焦人工智能㊁新材料㊁新能源等与基础学科密切相关的前沿学科,重点引进学术领军人才和中青年骨干人才,为金坛区重点产业集群发展㊁创新发展提供强大支撑㊂3.3㊀主动融入区域创新体系,不断增强服务地方创新驱动发展能力㊀㊀常州新校区将紧密围绕地方产业发展,主动融入区域创新体系㊂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㊁校企共建技术研发中心㊁实习实训基地构建学校㊁企业高端人才资源共享机制,服务企业技术创新,促进科研反哺教学㊂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支撑水利㊁环境㊁土木等优势学科发展,提高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能力㊂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常州基地,环境科学与工程㊁土木工程㊁农业工程㊁海洋科学与技术试验研究基地,建设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㊁创新创业孵化基地㊁河海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构建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服务体系,对接行业企业和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促进政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探索多方合作共赢机制,加强高端智库建设㊂3.4㊀扩大对外交流和开发,持续提升金坛区城市能级㊀㊀常州新校区的主要功能之一为国际化校区㊂依托常州新校区建设,河海大学将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合作,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全面提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国际竞争力㊂在新校区建设河海里尔学院㊁河海新墨西哥理工学院,筹建中德㊁中以㊁中澳等国际学院㊂发起设立国际学术组织㊁高水平大学联盟,举办高水平学术会议和论坛,创办高水平学术期刊,开展国际联合研究㊂全面提升学校在队伍建设㊁人才培养㊁科学研究㊁学术与人文交流等方面的国际合作交流水平,扩大学校知名度,提升学校国际影响力㊂在此过程中,必将有力地促进金坛区城市的对外开放,不断提升金坛区城市能级㊂4㊀深化校地合作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4.1㊀金坛区城市能级对深化校地合作的制约㊀㊀金坛区属县域城市,对比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在资源配置能力㊁产业集聚能力㊁科创资源和平台数量㊁政策支持力度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难以满足高校学科专业㊁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创新发展对工作平台的需求,制约了高校毕业生在当地高质量就业创业㊂金坛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㊁对外开放和交流程度㊁城市人口流动性和活力㊁交通医疗基础教育等基础设施配套仍存在短板,对高层次人才和优秀生源的吸引力存在不足,难以满足高校人才对较高生活品质的需求㊂4.2㊀新校区运行压力对深化校地合作的制约㊀㊀办学地点变化㊁运行成本增加㊁地方文化与大学文化的差异,以及因校园搬迁而产生的各种磨合,都将为学校自身带来巨大运行管理压力,一旦这些问题不能有效化解,将严重影响校地合作办学的长久成效㊂4.3㊀传统优势学科与地方产业需求匹配度对深化校地合作的制约㊀㊀河海大学传统优势学科与金坛区主导产业㊁重点布局产业的匹配度不高;与产业结合紧密的学科专业与地方尚处接触阶段,参与地方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程度还不够深入;学校各类科教资源向地方辐射和延伸仍有待加强,部分面向地方和产业的学科领域仍需进一步迭代升级㊂5㊀促进校地合作助力地方发展的对策建议5.1㊀聚焦未来,加强校地合作的顶层设计㊀㊀进一步提升校地合作的站位,立足长远发展,面向国家重大战略㊁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研发,瞄准区域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集群,坚持以建设一流为导向,突出高质量发展目标,强化协同发展的观念,以更高的层次和更大的格局谋划校地合作㊂进一步聚焦校地合作的共振点,将地方高质量发展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㊁专业建设㊁科学研究㊁国际交流与合作㊁文化传承与创新等相结合,找准校地双方发展目标和战略布局的共振点,构建命运共同体,形成发展合力,促成校地合作效应的最大化[3]㊂5.2㊀聚焦需求,健全校地融合发展的联动机制㊀㊀高校要充分发挥 输出者 作用㊂要紧密对接区域战略性产业布局和新兴产业集群发展需要,建立与之匹配的学科专业体系㊁人才培养体系和科研创新体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的智力支持和创新资源,不断提升输出能力㊂同时,要完善内部管理,构建有利于促进与区域融合发展的制度体系,鼓励更多区域化的课题㊁项目研究立项,强化研究成果的可适性和实用性,提升高校造福地方的能力㊂政府要当好 引导者 和 服务者 的角色㊂首先,政府要发挥 指挥棒 作用,构建以政府引导㊁高校与企业参与㊁科技成果转化机构或第三方服务平台助推的多方协同机制,合理引导相关各方集聚㊂发挥行政权责,促进各方在需求㊁要素㊁资源等方面的互动和融合,维系交互关系,形成校地融合的长效工作机制㊂其次,要不断优化政策体系,制定针对性㊁系统性的政策措施,消除体制障碍㊂设立校地融合专项资金,强化对校地融合项目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力度,出台科研补贴㊁税收减免㊁资金奖励等优惠政策,激励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主体积极参与融合发展㊂最后,政府要牵头组建校地融合发展专门服务机构,统筹区域内各类发展建设需求,整合高校及区域内各类资源,搭建交流互动平台,全方位共享和优化配置政产教服资源,提供专业化的产教㊁政教融合服务,实现各类需求精准快速响应,促进研究成果的快速落地[4]㊂5.3㊀聚焦目标,构建校地融合发展的监督评价体系㊀㊀要将校地融合发展推进情况纳入政府常态化监测工作,设置科学合理的监测点,通过数据报送㊁专业分析等方式,及时㊁准确反映校地融合发展的状态和成效,定期推送㊁反馈给高校㊁企业和政府部门,监督相关方高质量推进融合工作,为后续工作调整㊁政策措施完善提供必要的依据㊂同时,构建高校对区域高质量发展贡献度评价体系,将评价结果作为政府对高校资源配置投入的重要参考,激励和引导高校不断提升服务地方的能力,形成高校与地方融合共生的良性闭环㊂5.4㊀聚焦人才,优化人才引用育留环境㊀㊀人才聚则事业兴,高校是为地方高质量发展输出人才资源的主力军㊂一要不断完善人才引用机制㊂建立校地人才工作协同机制,按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高校自身事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原则,双方共同制定人才需求目录和引进计划㊂加强高校人才工作调研,注重调整双方在人才政策中不一致的内容,不断提高人才政策的科学化㊁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双方在人才政策上的相互联动㊁协调一致㊂二要加大人才引进的政策与经费支持㊂政府应加大对高校人才引进的政策与经费支持力度,如设立人才基金,给予科研启动经费和生活补贴,提供地方事业编制等,为高校人才引进㊁培育工作提供基础性保障㊂营造外部创新环境,搭建创新平台,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集聚能力,推进地方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为高层次人才提供相适应的发展平台和空间,为高校毕业生提供高质量就业创业环境㊂三要优化人才生活环境㊂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造提升,健全各项基本条件设施,打造宜居宜人的城市环境㊂要加快提升义务教育办学水平,积极引入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办学,满足高层次㊁高素质人才子女对优质义务教育资源的需求㊂要进一步提升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在交通系统㊁医疗卫生㊁文化体育㊁政务服务等方面为人才到金坛创新创业与工作生活提供全方位的便捷服务㊂加快科教名城建设,依托 两湖 创新区主战场战略发展机遇,加快区域内高端科创平台㊁技术转移平台㊁融资服务平台㊁国际交流平台的引入和建设,进一步提升区域人气和活力㊂扩大城市开放度,营造多元化文化环境,提升国际视野,打造生态㊁活力㊁创新㊁国际化的城市新名片和对外交往的新窗口,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坛㊁留坛㊂6 结语㊀㊀ 高校因城市而兴,城市因高校而盛 ㊂当前,时代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大变革㊁大机遇和大挑战,科教力量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地方政府对高教㊁科技的重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㊂同时,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对高校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㊂为此,城市和高校需要进一步推进互动发展㊁融合发展,实现合作共建㊁共享共赢,争取新的更大的突破㊂参考文献[1]周浩波.统筹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地方 双一流 建设高校的使命与担当[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1):2-6. [2]袁冬梅. 双一流 建设背景下高校服务地方创新发展研究[J].教育评论,2020(11):88-94.[3]张大良.城市与高校共开绚丽之花[J].中外建筑,2021(1):6-7.[4]梁祎,冯锋,朱长林.高校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2):84-87.(编辑㊀姚㊀鑫)Research on promoting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and society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universities and cities tak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angzhounew campus of Hohai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Wu XiaonanHohai University Nanjing210098 ChinaAbstract In2020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campus of Hohai University in Changzhou was launched.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campus will provide new opportunities and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to Hohai University and local government.Starting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ohai itself and the region this article proposes the path selec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gration.At the same time it analyzes the constraint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process of deepening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both parties providing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gration of universities and regions.Key words college and local integration reg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functional research。
中国水利工程协会与河海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发起成立大禹扶贫助学金
管
孙继昌会长介绍了中国水利工程协会的基本情况。协会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办会
理
宗旨,围绕水利中心工作,致力于为国家、政府、行业、会员服务,组织开展了信用体
系建设、质量安全管理、职业资格管理、团体标准管理和社会公益事业等工作,为水利
改革发展特别是为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撑 。他表示,协会与河海大学
共 和
事长廉应学向该助学金捐赠30万元。
国 水
中国水利工程协会、河海大学相关部门及学院负责人等参加了签约仪式。
利
部
主
管
2020
公益
中国水利工程协会与河海大学
水
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资
并发起成立大禹扶贫助学金
源
开
发
2020年10月19日,中国水利工程协会与河海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发起
成立了 “中国水利工程协会大禹扶贫助学金”。中国水利工程协会会长孙继昌、副会长
兼秘书长周金辉,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唐洪武、党委副书记郭继超等出席签约仪式。
用
牆
河海大学教育事业发展,与河海大学共同成立“大禹扶贫助学金”,协会捐赠60万元,
二
S
同时倡议会员单位捐赠,用于资助涉水专业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本科生,帮助他们的学
洪(
习和生活,以助其顺利完成学业,为水利事业培养和输送人才。
牆 5
8
唐洪武书记介绍了河海大学的发展情况,并对中国水利工程协会长期以来给予的关
醤 )
心和支持表示感谢。他认为,与中国水利工程协会合作是河海大学发展的重要机遇,是
推动实现双方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拓展双方合作新领域,促进双方科学研究、人
才培养、学术交流新发展的重要契机。
河海大学成立大禹学院
经验 ( 如节 水条 例 )⑤ 树立 “ 前 ” ; 超 意识 , 立法 各 环 在
节加强调查研 究 。处 理好前 瞻性与现 实性 的关 系 . 立
高立 法质 量 , 全面加 强 和提 升水 利立 法工 作 。 为实 现
法项 目中 ( 如水利 工程建设 管理办 法 )④在 坚持特 色 ;
为重 、 量为上 、 质 急需为先 的基础 上 , 更加 注重促进 水 利发 展方 式转 变 、 展模 式创 新方 面 的立法 。 出法 发 突 规规章 的针对性 和可操作性 , 国家层面 的立法提供 为
立 法是 实施 法治 的前 提和 基础 .是 全 面建设 小 康 社会 的重 要保 障 。 当前 , 津水 利改 革发 展正 处在 天 从传 统水 利 向资 源水 利 、 境水 利 、 环 可持 续发 展水 利 转 变 的关 键 时期 ,水 利立法 要 切实把 科 学发 展 观贯
映 民意 民情 的作用 等 ; 组 建水 利立 法专 家库 , 立 ③ 建
由专 家组 成 的立法 咨 询 、 证 队伍 。 论 在立 法涉及 的一
些重 大 问题 、专业 问题 上 ,借 助专 家学 者 的专业 所
法办法 、 防洪抗旱 条 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在立 法过 程 中 , ; 注意 总结 水 利改 革 中的成 功经 验 , 于 面对新 事物 . 制他 省 敢 创
利 发展 的实 际需要 出发 , 围绕 中心工作 , 水利 立 法 把 与水 利改革 、 发展 、 稳定 的重大决 策紧密结 合起来 , 与
少 而精 , 、 、 并 重 ; 扩大 人 民群众 参 与水 利立 立 改 废 ②
以问题为导向的大学创新训练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成效研究——以河海大学为例
[收稿时间]2020-01-09[基金项目]2018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思政专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编号:2018SJSZ007,嵇敏为项目负责人)。
[作者简介]嵇敏(1988-),女,江苏扬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陈璐(1987-),女,江苏靖江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高校“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双一流”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加强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是国内各研究型大学的普遍共识。
在已有的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模式下,基于河海大学荣誉学院——大禹学院的办学实践,课题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创新训练对学术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成效,提出“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通过本科四年的科研实践磨砺引导学生萌发创新意识,强化创新能力,提升科研实力,为硕士、博士阶段的学术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做好准备。
[关键词]创新训练;学术型;拔尖创新人才[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1)03-0027-03University Education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是我国七大发展战略之一。
因此,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要求,是当前对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
同时,在高校“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双一流”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因而国内各研究型大学都有着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普遍共识。
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各高校的培养形式多样,但每所高校都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并以此为抓手,促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和《教育部关于批准实施“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2年建设项目的通知》(教高函〔2012〕2号),教育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2019年河海大学学校详细介绍word版本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河海大学学校详细介绍河海大学是一所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河海大学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河海大学介绍河海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国家重点支持开展“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以及设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
学校拥有96年的办学历史,现已形成了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是当今世界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与保护方面专业设置齐全、师资力量雄厚、设备条件完善的大学之一。
办学历史悠久河海大学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15年创建于南京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专门培养水利科技人才的高等学府。
1952-1985年间校名为“华东水利学院”,1985年恢复传统校名“河海大学”,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
1995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为河海大学题词:“面向未来,开拓进取,进一步发展水利教育事业。
”201X 年,河海大学90周年校庆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视察河海大学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精神。
校园环境优美河海大学校本部位于南京市鼓楼区,并在常州市、南京市江宁区设有校区,总占地面积2324亩。
校园环境优雅,绿树成荫,花香四季,众多的人文景观增添了校园的文化氛围,先后荣获全国部门绿化“三百佳”和江苏拾花园式高校”、“园林式单位”称号。
学科实力雄厚学校现有教职工3304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长江学者4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958名;博士生导师306名,有12名院士受聘担任学校的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校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水利工程),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9个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10个国家级以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级以及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9个博士后流动站;1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8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1种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涉及18个工程领域;52个本科专业。
河海大学特色专业
河海大学特色专业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和软件开发能力, 能综合运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解决各种工程、经济、管理等实际问题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要求学生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具有扎实的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础,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受到数学模型、计算机技术和数学软件开发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初步具备科学研究、教学、软件开发与应用等方面的能力,并了解数学在水利、经济、管理等学科中的应用。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几何与高等代数、大学物理、近世代数、计算机新技术、常微分方程、概率论、应用统计、运筹学、离散数学、数值分析、数学建模、实变函数、偏微分方程、微分方程数值解等。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数学、计算机、经济、管理及其他相关学科方向。
学生就业情况毕业后可到水利、能源、金融、计算机及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企业、高校、部队等部门就业,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计算机应用软件研制、管理和教学等方面工作。
就业率在95%以上,考研率达25%以上。
数学类信息与计算科学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并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工作、数学的应用与开发工作,以及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在学习本科数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受到扎实的算法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的训练;熟悉信息的编译技术;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并具有基本的算法分析设计能力和编程能力;了解数学与信息科学在水利、经济或管理领域的应用,并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软件开发应用能力。
本专业为江苏省重点学科,拥有物理海洋学硕士和博士授权点。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力学、外语及计算机等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基础知识, 敢于创新、乐于奉献和具有物理海洋及海洋工程水文专长的高级研究和技术研发人才;系统而坚实地掌握海洋科学及技术包括海洋工程、海洋环境与生态等专业知识,尤其是物理海洋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强;熟练的英语交流、外文文献阅读和撰写;具有良好的海洋科学研究能力;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较强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的业务工作能力。
河海大学专业 历史 历任院长简介
河海大学毕业证样本历任校长河海大学简介乘车路线地址:河海大学,原华东水利学院,是一所拥有百年历史,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理、工、经、管、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其前身可追溯到创建于1915年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
河海大学校本部位于南京市鼓楼区清凉山北麓,并在南京市江宁区、常州市设有校区,总占地面积2301.96亩。
从南京火车站到河海大学本部公交车有318路直达,坐地铁到珠江路站出来,1号出口,就能见到公交站台,有91,132都到国防园,就是河海门口啦。
详细地址:江苏省南京市西康路1号。
河海大学历任校(院)长及任职年限:华东水利学院时期:院长严恺(1979.7-1983.12);院长左东启(1983.12-1985.9);河海大学时期:院长左东启(1985.9~1986.12);院长梁瑞驹(1986.12~1993.8 );院长姜弘道(1993.8~2003.3)院长张长宽(2003.3~2009.2);院长王乘(2009.2 -今)。
河海大学所设院系和专业学科:河海大学下设水文水资源学院、水利水电学院、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土木与交通学院、环境学院、能源与电气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常州)、机电工程学院、力学与材料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理学院、商学院、商学院(常州)、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系、大禹学院等专业院系。
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水利工程),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9个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10个国家级以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级以及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9个博士后流动站;1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种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涉及18个工程领域;52个本科专业。
河海大学历史变迁过程详解:1915年,在救国思潮的影响下,张謇和一批水利专家创立了专门治水的高等学校--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成为第一所专门培养水利科技人才的高等学府,也是河海大学的前身。
河海大学校情校史
河海大学校情校史1、河海大学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15年成立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
2、河海大学校歌是《水之子》。
3、校区2011年新增专业:物联网工程。
4、校区在宿舍管理方面有一套完备的规章制度,除自带电风扇外,小型电吹风、大插座、电热水袋等都属于违规电器。
5、为切实抓好校风建设,校区自1989年开始,把每年4月定为校风建设月。
6、华东水利学院于1985年恢复传统校名为“河海大学”。
7、河海大学现任党委书记:朱拓。
河海大学现任校长:王乘。
8、河海精神代表性表述之一:我饮河海一滴水,我献祖国一生情。
9、校风建设月、社团巡礼月,艺术节和科技节并称为“两月两节”。
10、目前,常州校区共有14个本科专业。
11、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值河海大学90年校庆之际视察学校并提出了“献身、求实、负责”6字水利精神。
12、河海大学常州分校前身:河海大学机械学院。
13、1985年,华东水利学院恢复传统校名河海大学的同年,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
14、河海大学商学院(常州)是以经济和管理类专业为主的教学科研实体。
15、校区“e龙队”声名享誉国内外,屡获机器人足球大赛的全国冠军,并多次代表中国出征世界杯机器人足球大赛,取得过世界亚军的好成绩。
16、2000年6月,河海大学常州分校更名为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17、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党委书记:吴继敏。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党委副书记:潘洪林18、1986年11月26日,河海大学机械学院正式成立,召开成立大会。
19、河海大学是一校两地三校区办学,分别是南京西康路校区、南京江宁校区和常州校区。
20、常州校区的“三院四部”分别为人文社科部,体育教学部,数理教学部和外语教学部,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机电学院和商学院。
21、2011年4月,河海大学常州校区第五次党代会正式召开。
22、常州校区传媒梯队是在校区党委宣传部领导下的学生记者团体,下设有新闻台、文艺台和校区报采编部,以报纸和广播为载体,服务于校区广大师生员工。
这所被称为“清凉山水利高专”的学校,竟然是全国重点大学
河海大学是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教育部、水利部、国家海洋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单位。
学校简介河海大学1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
河海大学被誉为“水利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和水利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
先后培养了25万余名毕业生。
在全国大学排名中,中国校友会排名第42名,武书连排名第58名。
学校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15年创建于南京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
1960年被中共中央认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1985年恢复传统校名“河海大学”。
学科实力学校的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入围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工程学、环境/生态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5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
学校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水利工程),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15个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
学校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3个包含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土木工程、环境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程力学、能源与动力工程、通信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物联网工程。
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水利工程学科以优异成绩获评A+;土木工程和环境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位列A类,跻身全国前10%;马克思主义理论、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3个学科获评B+,位列全国前20%。
有15个博士后流动站。
共有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含一级博士覆盖点)、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
19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授权点。
科研实力截止2019年4月,学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9个国家级以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8个国家级以及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
河海大学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了加 强 素质 教 育 的观点 , 其 目的就 是 纠正 目前 我 国 高校人才培养存在 “ 过强的功利主义 , 过 窄 的专 业
设置 , 过 弱 的文 化底 蕴 ” 【 2 1 等 偏 向 。高 校人 才 培 养 目 标 从 重知 识 到重 能 力到 重 素 质发 展 轨 迹 , 反 映 了 高 等 教育 理论 不断 接近 其本质 的观念性 变 革过程 。因 此, 在 国家 中长 期 教育 改 革 和发 展 规划 纲 要 的 指 导
代背景下 . 高校 已经成 为 培养 创 新 型 人才 的重 要 载
体, 肩负 着 为经 济 文化 建设 输 送 优 秀人 才 的重 要使 命 。高 等学 校教 育教 学改 革 的根本 目的是提 高人 才 培 养 质量 . 人 才 培 养模 式 的改 革 是 教 育教 学 改 革 的
核 心 内容 【 l 1 。通 过 审视 世 界高 等 教 育改 革 的成 功 经 验 和我 国大 学 教育 的现状 , 一 些 有 识 之 士纷 纷 提 出
型 大学 已经 在拔 尖创 新人 才 的培 养方 面进 行 了有益 立 了“ 元 培学 院 ” ;
0 引言
我 国经 济社 会 的不 断 发 展 、 进 步对 高校 人 才 不 断 提 出新 的 、 更 高 的要 求 。在建 设 创 新 型 国家 的时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3 — 1 2
联邦教育局界定资优[ 5 】 才能时 , 就 将 创 新 能 力 列 为 六种 资 优才 能之 一 。教 育 部在 教 育 研 究 中 , 支 持 与 创 新 教 育相 关 的研 究 和 调查 , 出台 支持 教 育 创 新 方
案, 并 提 供 教 育创 新 奖项 。 每 年 定 期 评选 并 颁 发 “ 国
基于“双主”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土木类本科教学系列蓝皮书研制
果, 并 且 在本 硕联 培 的教 育 框 架 下 , 也 能 对 研 究 生 生 源 质 量 的 提 升起 到 非 常 重
要 的促进 作用 。
自2 0 1 3年 以来 , 河海 大 学 土 木 与 交 通 学 院 积极 倡 导 开 展 “ 双主” 人 才 培养 模式 , 从 顶层 设 计 到 实 践 应 用 经 过 反 复 探 索 、 修正, 使 之不 断完善 , 促 进 人 才 质量提 升 。 由于 培 养 方 案 的不 断 更 新 , 使得其实现总处在磨合期 , 而 很 多教 学
高等建筑教育
2 0 1 6年第 2 5卷第 6期
4 9
J O U R N A L O F 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 E D U C A I T O N I N I N S T I T U T I O N S O F H I G H E R L E A R N I N G V o l _ 2 5 N o .6 2 0 1 6
素质提升的要求 ; 再者 , 从教学管理者角度 而言, 早
为真正 实 现教 师主 导 , 学生 主 体 的人 才 培 养模 期 学 院层 面的 工 作 多采 用 经 验 传 承 法 , 并 未 形 成 体 服 务 ,
如图 1 ) 。 制, 在人员变动情况下很容易改变方法 , 降低效率 , 式助 力 的全套 土 木类 教学 示范 系列 书籍 (
创新 训练 、 学 科竞 赛等 有迫 切 的 了解 与参 与需 求 , 亟
二、 基 于“ 双主” 特 色 人 才培 养 模 式 的 土木 类 教 土 木类 教学 系列 蓝皮 书 是 为各 类 教学 教 务 工作
李仪祉与河海大学
李仪祉与河海大学作者:刘顺汪倩秋王泽华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2020年第06期走进河海大学,郁郁葱葱的校园里伫立着一组华夏水利先贤颂青铜雕像。
绿树掩映中,大禹、李冰父子、王景、郭守敬、李仪祉注视着过往穿梭的学子们。
李仪祉先生是我国著名水利学家和教育家、现代水利建设的先驱者和开拓者,100年前,李仪祉心系国家发展,远赴德国学习水利,学成回国后参与创办了我国第一所水利工程高等学府——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河海大学的前身),任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第一位教务长,拉开了治水报国的历史帷幕。
李仪祉重视人才培养,注重实践教学,曾在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执教8年,培养了一大批水利专业高等人才。
李仪祉亲自主持建设陕西泾、渭、洛、梅四大惠渠,树立起我国现代灌溉工程样板;他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重视人才培养,先后参与创办了多所学校,开创了我国现代水利高等教育的先河,为我国水利高等教育的繁荣发展,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做出了卓越贡献。
心系国家发展,参与河海大学创办鸦片战争之后,我国内忧外患,江河失修,洪旱灾害十分严重,尤其是在全国富庶地区的黄淮平原上,由于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改道,严重破坏了水系,每年的水患给人民和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灾难。
在中国灾害频繁、工程科学技术落后的大背景下,许多救国救民的志士仁人纷纷兴办学校,力主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培养各种实用专业人才。
1909年7月,在“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风潮下,李仪祉受西潼铁路筹备处的派遣,前往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攻读铁路和水利。
留学期间,李仪祉和同学相继考察了德国、法国、荷兰等国的水库、水电站等各项设施,看着欧洲各国现代化的水利工程,再联想到祖国虽有长江、黄河等丰富的水利资源,却因政府腐敗无能、技术落后,导致水资源利用率低、水患肆虐、干旱时有发生,家乡父老乡亲常常求神盼雨,心怀救国梦的李仪祉深深感受到了身上肩负的重任,废寝忘食地学习,一心想要像大禹一样,修复河堤,治水保家,改变中国水利的落后面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章程核准书第53号(河海大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章程核准书第53号(河海大学)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5.03.11•【文号】•【施行日期】2015.03.1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章程核准书第53号(河海大学)河海大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你校第12届党委会第137次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并报我部核准的《河海大学章程》,经教育部高等学校章程核准委员会评议,2015年1月20日教育部第3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核准。
核准书所附章程为最终文本,自即日起生效,未经法定程序不得修改。
你校应当以章程作为依法自主办学、实施管理和履行公共职能的基本准则和依据,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部管理体制,依法治校、科学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5年3月11日河海大学章程序言河海大学,源于1915年由近代著名教育家、实业家张謇创办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是中国第一所培养水利人才的高等学府。
1924年与东南大学工科合并成立河海工科大学,1927年并入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更名为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
1952年,南京大学水利系与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水利系科以及华东水利专科学校组建华东水利学院。
1985年确定校名为河海大学。
1996年被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2000年由水利部划转教育部管理,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实施“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和保障学校依法治校、科学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学校的登记名称为河海大学,简称河海。
英文译名为Hohai University,英文缩写为HHU。
第三条学校是国家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
大禹学院本科培养方案
大禹学院本科培养方案学科门类:工学专业大类:水利类、土木类、工程力学类专业代码: 0811 0810 0801 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学术精英和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具备健全的人格、开阔的视野和具有价值判断、社会协调、终身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系统扎实地掌握本学科专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备本学科专业的专门知识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专业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了解;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训练,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基本的国际交流能力。
二、培养要求通过厚基础、宽口径的大类基础教育与自主性、个性化的专业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建立宽、专兼顾的多元化知识结构;强化学科基础知识、宏观思维方式和实践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 提倡研究型教育教学和研究性学习活动,把创新教育贯穿始终;2. 通过课程实习、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专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3. 充分利用工程训练中心、水利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平台,组织学生参各级各类创新实践、竞赛活动,加强第二课堂的科技活动;4. 实行导师制。
从第三学年起,为学生配备专业导师,指导学生尽早参与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鼓励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对符合条件的学生实行本-硕连读。
三、主干学科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力学四、主要课程大类培养阶段主要课程:公共必修课、通识选修课和学科基础课。
专业教育阶段主要课程:实施导师指导下的个性化修读计划,主要课程为学生选定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专业主干课、专业内选修课和专业外选修课。
其中,全英文课程:水环境化学、水文学原理、水文测验学、工程项目管理、工程估价、地下水水文学、海岸动力学、土力学、结构力学A、材料力学A、结构优化设计、河流动力学、波浪理论、计算力学现代编程语言。
向毛豆姐姐学习作文
向毛豆姐姐学习作文
导读:她,一个资质平凡的女孩,却日益精彩的成长。
小学时,她是一个多次期末考试待合格的落后生,不懈的努力后,现就读于中国“水利的黄埔军校”“211工程”——河海大学大禹学院。
今天,小记者活动就将她请了过来,她就是——毛豆姐姐吴昌贤,毛豆姐姐长的可漂亮了,眼睛大大的,扎着个马尾辫,活脱脱就是一个大美人儿。
毛豆姐姐不仅人美,讲话也是幽默风趣,但他却告我们,她以前不是这样的。
她以前也特别胆怯,上课也从来不举手,学校活动也从来不去参加,总是静静地待在角落,不言语。
而她,却在大学后变了,变的幽默风趣了,这一切都该来源于她的自信,而这自信都源于老师、父母、同学给予的鼓舞。
我听了,十分感动,为什么呢?因为毛豆姐姐的经历与我十分相似,但我听到老师,父母及同学的鼓舞后却还是没有拾起信心,上课还是从来不举手,除非老师叫到我的名字了,才慢腾腾站起来,而且回答问题时声音小的可怜,这是就是区别。
所以从今以后我也要像毛豆姐姐一样,拾起信心,大放光彩,也一定像毛豆姐姐那样敢于表达自己,敢于站在台上讲述自己学习经历,这一点也值得我学习,加油包佳琦。
为以后能站在更大的舞台加油!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高校辅导员优秀论文文献】浅析大学生综合测评工作与成效—以河海大学大禹学院为例
浅析大学生综合测评工作与成效摘要:为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具有时代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鼓励学生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努力提高综合素质,众多院校开展了大学生综合测评工作。
本文以河海大学大禹学院综合测评体系为例,详细的剖析了该体系的考核标准与考核流程,在此基础上简议了大禹学院运用综合测评考核所取得的成效,并对现行综合测评在评奖评优中显现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综合测评,考核标准,考核流程,成效一、概述21世纪“复合型”、“创新型”、“协作型”的大学生人才日益受到社会的欢迎[1],为符合社会需求及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现状,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的调整着培养模式。
从传统“三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的教育模式,到因材施教、个性培养的综合素质教育要求,学生的独立性、主体性、受到教育者的关注;他们的能力提升、实践磨练、创新意识等个体综合素质培养成为教育者的思考点[2]。
为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具有时代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鼓励学生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努力提高综合素质,河海大学大禹学院自2012年起实施了学生综合测评方案。
每学年的开学初测评每位学生前一年度在学习、社会工作、科创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作为相应年度“优秀学生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各类评奖评优的依据。
同时依托于本学院在二年级第三学期末的专业分流、四年级第七学期初的免试推荐研究生等实际情况,作为学生个人有效的参考依据。
综合测评在评奖评优、专业分流、免试推荐研究生等方面的运用,引导学生追求各门功课均衡发展的同时,重视全面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起到了激励和导向的作用;综合测评体系蕴含着高校教育培养目标和要求,对学生行为具有指导作用[3-4]。
(参考文献)二、综合测评考核标准及流程2.1 综合测评考核标准综合测评以学生学习成绩为主要考核点,社会工作、科技创新、文体公益等为支撑点,致力于对学生的德育素质、智育素质、体育素质三方面的培养[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பைடு நூலகம்
大 禹学院成 立 后 , 将充分 发挥 学校 的 学科优 势和 资 源 优 势 , 进 一 步 开 展 高层 次 创 新 型拔 尖 人 才培 养模 式 的探 索与实践 。 学校 2 0 0 9 年 面 向 16 个 省 、 自治 区 、 直 辖 市招 收 的 100 名基地 强 化班 学生将 成为大 禹学院 的首届 学生 。
河 海大 学 编 写 出版 “ 水 文 化 教 育 丛 书"
河 海大 学组 织 编 写 的“ 水 文 化 教 育 丛 书” 2 0 0 9 年 7 月 由河 海 大 学 出版 社 正 式 出版 发行 。
为 了充 分 认 识 水 文 化 在 人 类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中的 重 要 作 用 , 增 强 广 大 群 众 爱 水 、 节 水 、 护水 的意识 , 建设 人 水和 谐环 境 , 河 海 大学秉 承 百 年 办学传 统 与特 色 , 发挥 学科优 势 9- 研 究水 平 组 , 织 编 写 了“ 水 文 化 教 育丛 书” 。 “ 水 文 化 教 育 丛 书” 共有 10 册 , 分 别 为( 10 0 条 江 河 湖 泊》、 ((10 0 座 城 市 与水》、 ((10 0 项 水 工 程 》、 (( 10 0 例 水 灾 害》、 ( 1 0 0 位 水 利 名 人 》、 ( 10 0 首 水 歌 曲》、 (( 10 0 个 水 用 具 》、 ( 10 0 处 水 景 观 》、 ( 1 0 0 篇 咏 水 诗 文 》、 ( 10 0 个 水 传 说 》, 全 套 丛 书共 2 5 4 万 余 字 , 系统地 介 绍 了古 今 中外 经 典 的 水 事 活 动 , 展 示 了水 利 建 设 的 巨 大 成就 , 宣传 了可 持 续发展 的治水理 念 , 彰 显 了治水 人 献 身 、 负责、 求实 的精 神 与 品格 。
河海大 学大 禹学院成 立
为适 应 经 济社 会 发展 对创新 型拔 尖人 才 的 需要 , 在 举 办 多年 基 地 强 化 班 的基 础 上 , 河 海大 学于 2 0 0 9 年 7 月 6 日成立 了大 禹学院。
河 海 大 学基 地 强 化 班 是 以教 育部 批 准 学校 建 立 的“ 国 家 工 科 基 础 课 程 ( 力 学 ) 教 学 基 地 ” 和 “ 国家大 学 生 文 化 素质教 育基 地 ” 为依 托 , 为培 养具 有优 良综 合 素质 和 开 拓 创 新 能力 的高层次优秀人 才而 实施 的一 项 人 才培养举措 ,具 体措 施有 一 二 年级 不 分 专 业 、 三 年 级 自选 专 业 并 配 备 专 业 导 师 、 本 硕 连 读 等 。 基 地 强 化 班 每 年 的招 生 规 模 为 10 0 人 , 吸 引 了大 批优秀学子报考 ,在各地 的录取 分 数均居全 校各 专业 之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