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康复临床路径

合集下载

痉挛型脑瘫康复临床路径

痉挛型脑瘫康复临床路径

痉挛型脑瘫康复临床路径痉挛型脑瘫概述痉挛型脑瘫是一种常见的脑瘫类型,是由大脑运动皮层损伤或异常引起的,主要特点是肌肉痉挛,常伴有肌肉僵直、肢体不协调等症状。

这种类型的脑瘫对患者的运动、言语、认知等方面都有较大影响,需要长期、综合性的康复治疗。

康复临床路径康复临床路径是指在临床实践中,规划、评估、实施和管理康复治疗各环节的标准化程序。

在痉挛型脑瘫的康复治疗中,设计和实施科学、规范的康复临床路径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轻病患负担,同时可减少医疗资源浪费、优化医疗质量等。

康复临床路径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病情和患者需求,同时也需要拥有专业的康复医疗团队和设备。

根据病情和患者需求,康复治疗可采用物理治疗、言语治疗、职业治疗等多种方法。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主要包括主动手法、被动手法、康复器械等多种方法。

在使用这些方法之前,康复医疗团队需要进行细致的病史与体检,以及采用评估工具评估各项功能的受损程度。

主动手法主动手法包括运动训练、踏步、平衡训练等,需要康复团队设计个性化的训练方案,注重训练的持久性和连续性。

被动手法被动手法是一种医师或康复医疗人员通过手工助力或器械辅助进行肌肉伸展、关节牵引、松解等手法,目的是为了恢复或保持肌肉和关节的柔软度、运动幅度和平衡性。

康复器械康复器械是指可通过不同力度、角度、速度、方向等来改善功能的治疗器材。

如日常常见的平衡球、椅子、划船机等都可以成为康复器械。

言语治疗言语治疗是一种通过语言、声音、发音等手段训练患者语言和沟通能力的方法。

对于痉挛型脑瘫患者,此类治疗可以帮助他们改善发音清晰度、提高语音流畅性、增加朗读、口头交流、语意理解和表达能力等方面。

言语治疗实质上是一项逐渐渐进的个性化任务,需要与患者和家庭合作共同协作。

医师或康复人员不但需要进行语言评估,判断发音与语言流畅度是否正常,同时也需要评估患者的听觉和发声能力,并制订适合患者的康复治疗计划。

职业治疗职业治疗是一种全面的治疗手段,主要是通过特定的活动或者训练来改进患者的身体机能、知觉与认知、心理与情感等方面。

小儿脑瘫康复临床路径

小儿脑瘫康复临床路径

脑瘫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脑瘫患者。

一、脑瘫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性瘫痪(ICD-10:G80。

9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中国康复医学第二版)(1)出生前至出生1月内有致脑损伤得高危因素;(2)在新生儿及婴儿期出现脑损伤得早期症状;(3)有脑损伤得神经学异常,如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反射异常;(4)常同时伴有智力低下、言语障碍、惊厥、感知觉障碍等多种异常; (5)排除其她进行性疾病所致得中枢性瘫痪及正常儿得一过性运动发育滞后、2。

鉴别诊断(1)进行性中枢性瘫痪例如遗传性痉挛性截瘫、脑白质营养不良、颅内及脊髓肿瘤等。

这些疾病所致得中枢性瘫痪应与痉挛型脑瘫鉴别。

由于此类疾病所致得瘫痪有进行性加重得特点,结合各自得临床特征,不难鉴别、(2)锥体外系变性病如苍白球黑质变性、震颤麻痹综合征、亨廷顿舞蹈病等,应与手足徐动型或其她类型得以锥体外系症状为主得脑性瘫痪鉴别、但此类疾病起病一般较晚、病程呈进行性发展等特征与脑性瘫痪明显不同。

(3)婴儿型脊髓性肌萎缩症与肌张力低下型脑性瘫痪一样,表现为肌张力低下。

但前者得腱反射消失、肌萎缩发生较早且明显、常伴肌束颤动等特点与脑性瘫痪不同。

(4)婴儿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进行性脊髓肌萎缩症于婴期起病,肌无力呈进行性加重,肌萎缩明显,腱反射减退或消失,常用呼吸肌功能不全而反复患呼吸道感染,肌肉活组织检查可助确诊。

(5)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又名硫酸脑苷酯沉积病。

患儿出生时表现为明显得肌张力低下,随病情得发展逐渐出现四肢痉挛、肌张力增高、惊厥、共济失调、智力进行性减退等、基与脑瘫得鉴别要点在于病情呈进行性发展,检测血清、尿或外周血白细胞中芳香硫酸酶A得活性可确诊。

(6)与孤独症相鉴别有些孤独症小儿行走时使用脚尖着地,有时误认为就是脑瘫痉挛型。

但体检可发现跟腱不挛缩、足背屈无障碍,腱反射不亢进,无病理反射,这些特点都可与脑瘫鉴别。

7-脑性瘫痪临床路径

7-脑性瘫痪临床路径

临床路径(脑性瘫痪)附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诊断条件及分型(2004)1.定义: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内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脑损伤或发育缺陷所致的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

2.诊断条件(1)引起脑性瘫痪(简称脑瘫)的脑损伤为非进行性;(2)引起运动障碍的病变部位在脑部;(3)症状在婴儿期出现;(4)有时合并智力障碍、癫痫、感知觉障碍及其他异常;(5)除外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及正常小儿暂时性的运动发育迟缓。

3.临床分型(1)痉挛型(spastic):以锥体系受损为主;(2)不随意运动型(dyskinetic ):以锥体外系受损为主,不随意运动增多,表现为手足徐动(athetoid),舞蹈样动作(choreic),肌张力不全(dystonic),震颤(tremor)等;(3)共济失调型(ataxic):以小脑受损为主;(4)肌张力低下型(hypotonic):往往是其他类型的过渡形式;(5)混合型(mixed)。

4.按瘫痪部位(指痉挛型)分型(1)单瘫:单个肢体受累;(2)双瘫:四肢受累,上肢轻,下肢重;(3)三肢瘫:三个肢体受累;(4)偏瘫:半侧肢体受累;(5)四肢瘫:四肢受累,上、下肢受累程度相似。

儿童神经系统综合功能评定姓名:性别:年龄:岁月日联系电话:A 脊髄水平的反射1.手把握反射左( ),右( )2.足把握反射左( ),右( )3.磁石反射左( ),右( )4.支持反射左( ),右( )5.交叉伸展反射左( ),右( )6.安置反射左( ),右( )7.自动步行反射左( ),右( )8.吸吮反射 ( )9.觅食反射( )10.拥抱反射左( ),右( )11.Galant反射左( ),右( )12.上肢移位反射左( ),右( )13.足跖反射左( ),右( )B 脊髄、脑桥水平反射1. Landau反射( )2. 紧张性迷路反射(1)躯干四肢紧张性迷路反射( )(2)眼紧张性迷路反射( )3. 紧张性颈反射(1)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2)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4.降落伞反射( )5.坐位平衡反射左( ),右( )C 深反射肱二头肌反射:( )肱三头肌反射:( )膝腱反射: ( )膝腱反射: ( )D 肌张力评定(改良 Ashworth)关节可动域: 腕掌屈角左()度,右()度;围巾征()腘角左()度,右()度;股角()度足背屈角左()度,右()度;蛙状肢位: (); W状上肢: ();摆动度: ()检查发现:检查结论:。

脑性瘫痪临床路径(naotan)

脑性瘫痪临床路径(naotan)

临床路径资料收集一、路径标准:1.路径名称:___脑性瘫痪_____2.路径对应第一诊断名称:____脑性瘫痪、发育迟缓等 __3.诊断编码:4.诊断依据:(一)中医诊断标准1.本病种中医诊断参照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儿科学》及《实用中医儿科学》(第二版)进行诊断。

(1)孕期调护失宜、药物损害、产伤、窒息、早产,以及喂养不当史,或有家族史,父母为近亲结婚者。

(2)小儿2~3岁还不能站立、行走为立迟;初生无发或少发,随年龄增长,仍稀疏难长为发迟;12个月时尚未出牙以及此后牙齿萌出过慢为齿迟;1~2岁还不会说话为语迟。

(3)小儿半岁前后头项软弱下垂为头项软;吸吮、咀嚼无力,时流清涎为口软;手臂不能抓握上举,为手软;2岁以后还不能站立、行走为足软;皮肉松弛无力为肌肉软。

(4)五迟、五软不一定悉具,但见一、二症者可分别做出诊断。

临床还应根据小儿生长发育规律,早期发现五迟五软的变化,不应等待生长发育迟缓症状显著后才作确诊和治疗。

(二)西医诊断标准西医诊断参照2006年8月长沙第二届全国儿童康复、第九届全国小儿脑瘫康复会议讨论通过对《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诊断条件及分型》。

(1)引起脑性瘫痪的脑损伤为非进行性;(2)引起运动障碍的病变部位在脑部;(3)症状者婴儿期出现;(4)可以合并智力障碍、癫痫、感知觉障碍、交流障碍、行为异常及其他异常;(5)除外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及正常小儿暂时性运动发育迟缓。

5.标准住院日:__30 _天为1疗程,至临床痊愈或显效。

6.标准住院费用:_7000___元/月至 _10000_元/月。

7.适用对象:凡第一诊断符合临床路径病种诊断的应进入路径(除严重合并症外)。

二、总体诊疗情况:三、阶段诊疗情况:。

脑性瘫痪中医临床路径

脑性瘫痪中医临床路径

五迟、五软、五硬(脑性瘫痪)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脑性瘫痪的患儿。

一、五迟、五软、五硬(脑性瘫痪)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西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五迟、五软、五硬(TCD 编码:BEZ180、BEZ160)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性瘫痪(ICD-10 编码:G80.9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中医儿科学》第六版。

(王萍芬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2007 年)(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儿科学》第七版(诸福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年)及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第一版(王雪峰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 年)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五迟、五软、五硬(脑性瘫痪)。

诊疗方案”五迟、五软、五硬(脑性瘫痪)临床常见证候:脾肾两亏证肝肾亏虚证肝强脾弱证痰瘀阻络证心脾两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五迟、五软、五硬(脑性瘫痪)。

诊疗方案”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五迟、五软、五硬(脑性瘫痪)。

2.患儿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90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五迟、五软、五硬(TCD 编码:BEZ180、BEZ160)和脑性瘫痪(ICD-10 编码:G80.901)的患儿。

2.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指纹)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乙肝病毒表面标志物。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患儿病情需要而定,如头颅影像学检查(CT 或M RI)、脑电图检查、髋关节X线检查、听力筛查等。

痉挛型脑瘫康复临床路径

痉挛型脑瘫康复临床路径

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临床路径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脑性瘫痪,分型为双下肢痉挛型。

此类患儿为FSPR、脑瘫肌力、肌张力调整术后,患儿智力基本正常,主要以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能独走或扶走,但行走姿势异常。

患儿或伴有言语功能障碍或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或伴有癫痫病史。

患儿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就诊卡号:联系电话:入院时间:年月日出院时间:年月日住院天数:天项目住院第1天主要诊疗工作(医生)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查看既往辅助相关检查结果医师查房,初步诊断完善辅助检查根据患儿病情完善相关检查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完成入院记录向患儿家属交代病情,及治疗安排完善入院医患沟通记录,签署知情同意书主要诊疗工(护士)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入院宣教入院护理评估了解患儿及家属对床位等特殊要求指导进食执行医嘱,观察患儿病情重点医嘱长期医嘱临时医嘱脑瘫康复护理常规一/二/三级护理(视病情)饮食(普食/半流质/流质/禁食)留陪伴患儿基础用药医嘱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肾功、电解质心电图胸片输血传播九项(因患儿住院期间要行针灸治疗,或输液治疗,需明确是否有乙肝等传染病)24小时脑电图检查(若患儿有癫痫病史)髋关节X线检查(若怀疑有髋关节脱位)骨密度测试(长期卧床或石膏固定后的患儿)头颅CT或MRI(必要时) 患儿临时用药医嘱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项目住院第2天主要诊疗工作(医生)上级医师查房继续进行相关辅助检查根据病史、体格检查、现有辅助检查,确定诊断对患儿康复训练进行风险评估初期康复评定会(根据患儿病情,由康复医师、外科医生、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心理治疗师、辅助器具矫形师共同参加)制定康复训练远期、近期目标制定康复训练方案向患儿家属交代康复训练后注意事项有基础疾病患儿请相关科室会诊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主要诊疗工作(护士)执行医嘱,观察患儿病情脑瘫康复护理指导心理护理和日常生活护理重点医嘱长期医嘱临时医嘱脑瘫康复护理常规一/二/三级护理(视病情)饮食(普食/半流质/流质/禁食)留陪伴患儿基础用药医嘱一般专项护理ADL指导上级医师查房引导式教育完成初期康复评定(1)一般身体状况评定(患儿身高、体重等一般情况,是否符合患儿年龄)(2)徒手肌力评定(3)等速肌力测定(4)等长肌力评定(5)肌肉疲劳度评定(6)肌张力评定(7)关节活动度评定(8)反射发育评定(原始反射、立直反射、平衡反射)(9)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10)运动协调性评定(1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12)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13)步态分析评定(三维步态分析系统)(14)足底压力检查(15)表面肌电图检查(16)跌倒风险评估(17)心肺功能康复评定(18)四肢感觉功能评定(19)智力评定(20)认知功能评定(21)言语能力筛查(若有言语功能障碍,需行构音障碍评定,失语症检查,语音频谱分析,听理解检查,单词命名检查、发音障碍检查等)(22)听力筛查(23)吞咽功能评定(24)手功能评定(利用计算机上肢功能评价系统对患儿手部功能进行检查,其中有速度、协调性以及动作完成的准确性等量化指标)(25)辅助器具使用评价(26)生活质量评定(对于较大年龄的患儿进行主观生活质量(日常生活满意指数)和客观生活质量(功能性限制分布量表)评定)(27)膝关节稳定度检测(28)骨盆控制性检查病情变异记无有,原因:(29)1.2.项目住院第3天——1月(第一阶段康复训练)主要诊疗工作(医生)三级医师查房确定康复治疗方案实施康复训练方案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完成上级医师查房病程记录(包括病情分析)主要诊疗工作(护士)执行医嘱,观察患儿病情脑瘫康复护理指导心理护理和日常生活护理重点医嘱长期医嘱临时医嘱脑瘫康复护理常规一/二/三级护理(视病情)饮食(普食/半流质/流质/禁食)留陪伴患儿基础用药医嘱一般专项护理ADL指导上级医师查房引导式教育脑瘫肢体综合训练普针/电针/灸法(视病情而定)作业疗法(视病情而定)手功能训练(视病情而定)儿童站立架训练/电动起立床训练/斜板床训练/靠墙站立/独站/单脚站立低频脉冲电治疗/电子生物反馈/蜡疗脑循环言语训练(视病情而定)构音障碍训练(视病情而定)上肢机器人训练SET儿童悬吊装置下肢机器人悬吊步行训练股四头训练腰部肌训练功率自行车水疗气压治疗中药熏洗治疗认知功能训练根据会诊科室意见安排检查医嘱其他医嘱(视病情)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项目住院1月后(第二阶段康复训练前)主要诊疗工作(医生)三级医师查房中期康复评定中期康复评定会(根据患儿病情,由康复医师、外科医生、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心理治疗师、辅助器具矫形师共同参加)调整康复训练目标调整康复治疗方案主要诊疗工作(护士)执行医嘱,观察患儿病情脑瘫康复护理指导心理护理和日常生活护理重点长期医嘱临时医嘱医嘱脑瘫康复护理常规一/二/三级护理(视病情)饮食(普食/半流质/流质/禁食)留陪伴患儿基础用药医嘱一般专项护理ADL指导上级医师查房引导式教育完成中期康复评定(1)徒手肌力评定(2)等速肌力测定(3)等长肌力评定(4)肌肉疲劳度评定(5)肌张力评定(6)关节活动度评定(7)反射发育评定(原始反射、立直反射、平衡反射)(8)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9)运动协调性评定(10)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11)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12)步态分析评定(三维步态分析系统)(13)足底压力检查(14)表面肌电图检查(15)跌倒风险评估(16)心肺功能康复评定(17)四肢感觉功能评定(18)认知功能评定(19)言语能力筛查(必要时)(20)听力筛查(必要时)(21)吞咽功能评定(22)手功能评定(利用计算机上肢功能评价系统对患儿手部功能进行检查,其中有速度、协调性以及动作完成的准确性等量化指标)(23)辅助器具使用评价(24)生活质量评定(对于较大年龄的患儿进行主观生活质量(日常生活满意指数)和客观生活质量(功能性限制分布量表)评定)(25)膝关节稳定度检测(26)骨盆控制性检查病情变异记无有,原因:录 1.2.项目住院1月——2月(第二阶段康复训练)主要诊疗工作(医生)三级医师查房实施康复训练方案主要诊疗工作(护士)执行医嘱,观察患儿病情脑瘫康复护理指导心理护理和日常生活护理重点医嘱长期医嘱临时医嘱脑瘫康复护理常规一/二/三级护理(视病情)饮食(普食/半流质/流质/禁食)留陪伴患儿基础用药医嘱一般专项护理ADL指导上级医师查房引导式教育脑瘫肢体综合训练普针/电针/灸法(视病情而定)作业疗法(视病情而定)手功能训练(视病情而定)低频脉冲电治疗/电子生物反馈/蜡疗言语训练(视病情而定)构音障碍训练(视病情而定)上肢机器人训练SET儿童悬吊装置训练下肢机器人减重步行训练水中步行训练股四头训练腰部肌训练脑循环气压治疗中药熏洗治疗认知功能训练(心理、社会方面的康复训练)耐力训练其他医嘱(视病情)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项目住院2月后(第三阶段康复训练前)主要诊疗工作(医生)三级医师查房中期康复评定中期康复评定会(根据患儿病情,由康复医师、外科医生、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心理治疗师、辅助器具矫形师共同参加)调整康复训练目标调整康复治疗方案主要诊疗工作(护士)执行医嘱,观察患儿病情脑瘫康复护理指导心理护理和日常生活护理重点医嘱长期医嘱临时医嘱脑瘫康复护理常规一/二/三级护理(视病情)饮食(普食/半流质/流质/禁食)留陪伴患儿基础用药医嘱一般专项护理ADL指导上级医师查房引导式教育完成中期康复评定(27)徒手肌力评定(28)等速肌力测定(29)等长肌力评定(30)肌肉疲劳度评定(31)肌张力评定(32)关节活动度评定(33)反射发育评定(原始反射、立直反射、平衡反射)(34)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35)运动协调性评定(36)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37)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38)步态分析评定(三维步态分析系统)(39)足底压力检查(40)表面肌电图检查(41)跌倒风险评估(42)心肺功能康复评定(43)四肢感觉功能评定(44)认知功能评定(45)言语能力筛查(必要时)(46)听力筛查(必要时)(47)吞咽功能评定(48)手功能评定(利用计算机上肢功能评价系统对患儿手部功能进行检查,其中有速度、协调性以及动作完成的准确性等量化指标)(49)辅助器具使用评价(50)生活质量评定(对于较大年龄的患儿进行主观生活质量(日常生活满意指数)和客观生活质量(功能性限制分布量表)评定)(51)膝关节稳定度检测(52)骨盆控制性检查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项目住院2月——3月(第三阶段康复训练)主要诊疗工作(医生)三级医师查房实施康复训练方案主要诊疗工作(护士)执行医嘱,观察患儿病情脑瘫康复护理指导心理护理和日常生活护理重点医嘱长期医嘱临时医嘱脑瘫康复护理常规一/二/三级护理(视病情)饮食(普食/半流质/流质/禁食)留陪伴患儿基础用药医嘱一般专项护理ADL指导上级医师查房引导式教育脑瘫肢体综合训练普针/电针/灸法(视病情而定)作业疗法(视病情而定)手功能训练(视病情而定)低频脉冲电治疗/电子生物反馈/蜡疗言语训练(视病情而定)构音障碍训练(视病情而定)上肢机器人训练SET儿童悬吊装置训练下肢机器人步行训练水中步行训练其他医嘱(视病情)负重训练股四头训练腰部肌训练平衡训练感觉统合训练气压治疗中药熏洗治疗认知功能训练(心理、社会方面的康复训练)耐力训练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项目出院前主要诊疗工作(医生)完成出院前康复评定(终期康复评定)出院前1天,各治疗室与患儿家属核对康复治疗费用出院当天协助患儿家属办理出院手续出院时向患儿家属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如:门诊随访时间、地点、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理指导社区或家庭康复主要诊疗工作(护士)指导和协助患儿家属办理出院手续指导患儿家属出院后日常生活护理重点医嘱长期医嘱临时医嘱出院前康复评定(终期康复评定)(53)徒手肌力评定(54)等速肌力测定(55)等长肌力评定(56)肌肉疲劳度评定(57)肌张力评定(58)关节活动度评定(59)反射发育评定(原始反射、立直反射、平衡反射)(60)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61)运动协调性评定(6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63)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64)步态分析评定(三维步态分析系统)(65)足底压力检查(66)表面肌电图检查(67)跌倒风险评估(68)心肺功能康复评定(69)四肢感觉功能评定(70)认知功能评定(71)言语能力筛查(必要时)(72)听力筛查(必要时)(73)吞咽功能评定(74)手功能评定(利用计算机上肢功能评价系统对患儿手部功能进行检查,其中有速度、协调性以及动作完成的准确性等量化指标)(75)辅助器具使用评价(76)生活质量评定(对于较大年龄的患儿进行主观生活质量(日常生活满意指数)和客观生活质量(功能性限制分布量表)评定)(77)膝关节稳定度检测(78)骨盆控制性检查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

小儿脑瘫康复临床路径审批稿

小儿脑瘫康复临床路径审批稿

小儿脑瘫康复临床路径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脑瘫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脑瘫患者。

一、脑瘫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性瘫痪(ICD-10:)。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中国康复医学第二版)(1)出生前至出生1月内有致脑损伤的高危因素;(2)在新生儿及婴儿期出现脑损伤的早期症状;(3)有脑损伤的神经学异常,如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反射异常;(4)常同时伴有智力低下、言语障碍、惊厥、感知觉障碍等多种异常;(5)排除其他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及正常儿的一过性运动发育滞后。

2.鉴别诊断(1)进行性中枢性瘫痪例如遗传性痉挛性截瘫、脑白质营养不良、颅内及脊髓肿瘤等。

这些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应和痉挛型脑瘫鉴别。

由于此类疾病所致的瘫痪有进行性加重的特点,结合各自的临床特征,不难鉴别。

(2)锥体外系变性病如苍白球黑质变性、震颤麻痹综合征、亨廷顿舞蹈病等,应与手足徐动型或其他类型的以锥体外系症状为主的脑性瘫痪鉴别。

但此类疾病起病一般较晚、病程呈进行性发展等特征与脑性瘫痪明显不同。

(3)婴儿型脊髓性肌萎缩症与肌张力低下型脑性瘫痪一样,表现为肌张力低下。

但前者的腱反射消失、肌萎缩发生较早且明显、常伴肌束颤动等特点与脑性瘫痪不同。

(4)婴儿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进行性脊髓肌萎缩症于婴期起病,肌无力呈进行性加重,肌萎缩明显,腱反射减退或消失,常用呼吸肌功能不全而反复患呼吸道感染,肌肉活组织检查可助确诊。

(5)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又名硫酸脑苷酯沉积病。

患儿出生时表现为明显的肌张力低下,随病情的发展逐渐出现四肢痉挛、肌张力增高、惊厥、共济失调、智力进行性减退等。

基与脑瘫的鉴别要点在于病情呈进行性发展,检测血清、尿或外周血白细胞中芳香硫酸酶A的活性可确诊。

(6)与孤独症相鉴别有些孤独症小儿行走时使用脚尖着地,有时误认为是脑瘫痉挛型。

(完整版)小儿脑瘫中医临床路径

(完整版)小儿脑瘫中医临床路径

小儿脑瘫中医临床路径路径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五迟、五软、五硬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性瘫痪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中医儿科学》第六版(王萍芬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2007年)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儿科学》第七版(诸福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第一版(王雪峰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年)。

2、证候诊断:脾肾两亏证、肝肾亏虚证、肝强脾弱证、痰瘀阻络证、心脾两虚证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脑性瘫痪(五迟、五软、五硬)诊疗方案”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脑性瘫痪(五迟、五软、五硬)2、患儿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路径时限病房标准住院日≦90天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五迟、五软、五硬和脑性瘫痪的患儿。

2.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乙肝病毒表面标志物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患儿病情需要而定,如头颅影像学检查(CT或MRI)、脑电图检查,髋关节X线检查,听力筛查等治疗方法推拿治疗 2、针刺疗法 3、灸疗 4、中药熏洗 5、其他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穴位注射、经络导平等疗法 6、辨证口服中药制剂(1)脾肾两亏证:健脾补肾、生肌壮骨(2)肝肾亏虚证:滋补肝肾、强筋壮骨(3)肝强脾弱证:柔肝健脾、益气养血(4)痰瘀阻络证:涤痰开窍,活血通络(5)心脾两虚证:健脾养心,补益气血 7、康复训练:根据患儿病情选择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训练、引导式教育、感觉统合训练、吞咽功能障碍的训练、益智疗法等多方面内容 8、护理:辨证施护出院标准1、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价治疗后比治疗前总分数提高≧5分。

2、异常姿势减轻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小儿脑瘫康复临床路径

小儿脑瘫康复临床路径

小儿脑瘫康复临床路径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脑瘫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脑瘫患者。

一、脑瘫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性瘫痪(ICD-10:)。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中国康复医学第二版)(1)出生前至出生1月内有致脑损伤的高危因素;(2)在新生儿及婴儿期出现脑损伤的早期症状;(3)有脑损伤的神经学异常,如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反射异常;(4)常同时伴有智力低下、言语障碍、惊厥、感知觉障碍等多种异常;(5)排除其他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及正常儿的一过性运动发育滞后。

2.鉴别诊断(1)进行性中枢性瘫痪例如遗传性痉挛性截瘫、脑白质营养不良、颅内及脊髓肿瘤等。

这些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应和痉挛型脑瘫鉴别。

由于此类疾病所致的瘫痪有进行性加重的特点,结合各自的临床特征,不难鉴别。

(2)锥体外系变性病如苍白球黑质变性、震颤麻痹综合征、亨廷顿舞蹈病等,应与手足徐动型或其他类型的以锥体外系症状为主的脑性瘫痪鉴别。

但此类疾病起病一般较晚、病程呈进行性发展等特征与脑性瘫痪明显不同。

(3)婴儿型脊髓性肌萎缩症与肌张力低下型脑性瘫痪一样,表现为肌张力低下。

但前者的腱反射消失、肌萎缩发生较早且明显、常伴肌束颤动等特点与脑性瘫痪不同。

(4)婴儿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进行性脊髓肌萎缩症于婴期起病,肌无力呈进行性加重,肌萎缩明显,腱反射减退或消失,常用呼吸肌功能不全而反复患呼吸道感染,肌肉活组织检查可助确诊。

(5)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又名硫酸脑苷酯沉积病。

患儿出生时表现为明显的肌张力低下,随病情的发展逐渐出现四肢痉挛、肌张力增高、惊厥、共济失调、智力进行性减退等。

基与脑瘫的鉴别要点在于病情呈进行性发展,检测血清、尿或外周血白细胞中芳香硫酸酶A的活性可确诊。

(6)与孤独症相鉴别有些孤独症小儿行走时使用脚尖着地,有时误认为是脑瘫痉挛型。

1010个临床路径之康复临床路径

1010个临床路径之康复临床路径

1010个临床路径之康复临床路径颅脑损伤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颅脑损伤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颅脑损伤,已行手术治疗或无手术治疗指征,生命体征稳定。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表现(1)意识障碍(2)运动功能障碍(3)感觉功能障碍(4)言语功能障碍(5)吞咽功能障碍(6)认知功能障碍(7)精神、情感、心理障碍(8)膀胱及直肠功能障碍(9)日常生活功能障碍(10)脑神经麻痹2.影像检查:头颅CT、MRI或X线可证实颅脑损伤改变。

(三)康复评定。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康复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脑外伤、脑出血术后和脑卒中早期康复诊疗原则》(卫办医政发〔2013〕25号)1.一般情况。

包括生命体征,饮食、睡眠和大小便等基本情况。

2.康复专科评定。

入院后3天内进行初期评定,住院期间根据功能变化情况进行一次中期评定(大约住院2周左右),出院前进行末期评定。

评定内容包括:(1)意识状态的评定(2)运动功能的评定(3)感觉功能的评定(4)言语功能的评定(5)吞咽功能的评定(6)认知功能的评定(7)精神、情感、心理状态的评定(8)膀胱及直肠功能的评定(9)日常生活功能的评定(四)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康复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常规治疗:2.康复治疗(1)体位摆放与处理(2)意识障碍处理(3)运动治疗(4)作业治疗(5)物理因子治疗(6)认知功能训练(7)言语治疗(8)吞咽治疗(9)矫形器具及其他辅助器具装配与训练(10)心理行为治疗(11)中医治疗(12)痉挛处理3.常见并发症的处理,(1)感染的治疗(2)深静脉血栓的治疗(3)压疮的治疗(4)异位骨化的治疗(5)其它:如骨质疏松、关节挛缩。

脑瘫临床路径

脑瘫临床路径

脑瘫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脑瘫患者。

一、脑瘫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性瘫痪(ICD-10:G80.9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中国康复医学第二版)(1)出生前至出生1月内有致脑损伤的高危因素;(2)在新生儿及婴儿期出现脑损伤的早期症状;(3)有脑损伤的神经学异常,如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反射异常;(4)常同时伴有智力低下、言语障碍、惊厥、感知觉障碍等多种异常;(5)排除其他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及正常儿的一过性运动发育滞后。

2.鉴别诊断(1)进行性中枢性瘫痪例如遗传性痉挛性截瘫、脑白质营养不良、颅内及脊髓肿瘤等。

这些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应和痉挛型脑瘫鉴别。

由于此类疾病所致的瘫痪有进行性加重的特点,结合各自的临床特征,不难鉴别。

(2)锥体外系变性病如苍白球黑质变性、震颤麻痹综合征、亨廷顿舞蹈病等,应与手足徐动型或其他类型的以锥体外系症状为主的脑性瘫痪鉴别。

但此类疾病起病一般较晚、病程呈进行性发展等特征与脑性瘫痪明显不同。

(3)婴儿型脊髓性肌萎缩症与肌张力低下型脑性瘫痪一样,表现为肌张力低下。

但前者的腱反射消失、肌萎缩发生较早且明显、常伴肌束颤动等特点与脑性瘫痪不同。

(4)婴儿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进行性脊髓肌萎缩症于婴期起病,肌无力呈进行性加重,肌萎缩明显,腱反射减退或消失,常用呼吸肌功能不全而反复患呼吸道感染,肌肉活组织检查可助确诊。

(5)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又名硫酸脑苷酯沉积病。

患儿出生时表现为明显的肌张力低下,随病情的发展逐渐出现四肢痉挛、肌张力增高、惊厥、共济失调、智力进行性减退等。

基与脑瘫的鉴别要点在于病情呈进行性发展,检测血清、尿或外周血白细胞中芳香硫酸酶A的活性可确诊。

(6)与孤独症相鉴别有些孤独症小儿行走时使用脚尖着地,有时误认为是脑瘫痉挛型。

但体检可发现跟腱不挛缩、足背屈无障碍,腱反射不亢进,无病理反射,这些特点都可与脑瘫鉴别。

小儿脑瘫康复临床路径

小儿脑瘫康复临床路径

脑瘫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脑瘫患者。

一、脑瘫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性瘫痪(ICD-10:G80.9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中国康复医学第二版)(1)出生前至出生1月内有致脑损伤的高危因素;(2)在新生儿及婴儿期出现脑损伤的早期症状;(3)有脑损伤的神经学异常,如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反射异常;(4)常同时伴有智力低下、言语障碍、惊厥、感知觉障碍等多种异常;(5)排除其他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及正常儿的一过性运动发育滞后。

2.鉴别诊断(1)进行性中枢性瘫痪例如遗传性痉挛性截瘫、脑白质营养不良、颅内及脊髓肿瘤等。

这些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应和痉挛型脑瘫鉴别。

由于此类疾病所致的瘫痪有进行性加重的特点,结合各自的临床特征,不难鉴别。

(2)锥体外系变性病如苍白球黑质变性、震颤麻痹综合征、亨廷顿舞蹈病等,应与手足徐动型或其他类型的以锥体外系症状为主的脑性瘫痪鉴别。

但此类疾病起病一般较晚、病程呈进行性发展等特征与脑性瘫痪明显不同。

(3)婴儿型脊髓性肌萎缩症与肌张力低下型脑性瘫痪一样,表现为肌张力低下。

但前者的腱反射消失、肌萎缩发生较早且明显、常伴肌束颤动等特点与脑性瘫痪不同。

(4)婴儿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进行性脊髓肌萎缩症于婴期起病,肌无力呈进行性加重,肌萎缩明显,腱反射减退或消失,常用呼吸肌功能不全而反复患呼吸道感染,肌肉活组织检查可助确诊。

(5)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又名硫酸脑苷酯沉积病。

患儿出生时表现为明显的肌张力低下,随病情的发展逐渐出现四肢痉挛、肌张力增高、惊厥、共济失调、智力进行性减退等。

基与脑瘫的鉴别要点在于病情呈进行性发展,检测血清、尿或外周血白细胞中芳香硫酸酶A的活性可确诊。

(6)与孤独症相鉴别有些孤独症小儿行走时使用脚尖着地,有时误认为是脑瘫痉挛型。

但体检可发现跟腱不挛缩、足背屈无障碍,腱反射不亢进,无病理反射,这些特点都可与脑瘫鉴别。

最新康复科康复计划临床路径

最新康复科康复计划临床路径

最新康复科康复计划临床路径简介本文档旨在介绍最新康复科康复计划的临床路径。

临床路径是为患者提供康复治疗的指导方针,以确保康复计划的连贯性和有效性。

目标康复科的康复计划旨在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症状和改善生理和心理状况。

通过制定临床路径,我们追求以下目标:- 个性化治疗计划:根据患者的特定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

- 治疗连贯性:确保治疗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紧密相连,避免重复或冲突的治疗措施。

- 患者满意度提升:提供高质量的康复服务,满足患者的需求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康复计划临床路径的要素康复计划的临床路径包括以下要素:1. 评估和诊断:- 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了解其身体状况和功能障碍。

- 进行康复诊断,确定康复治疗的目标和重点。

2. 目标设定:- 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和诊断,制定明确的康复治疗目标。

- 目标应具体、可测量,并与患者的康复需求相符。

3. 治疗计划:- 制定具体的治疗计划,包括康复干预措施、治疗频次和时间。

- 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和治疗需求,确保治疗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4. 康复干预:- 实施康复干预措施,如物理治疗、言语治疗等,以达到康复治疗目标。

- 监测患者的康复进展,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

5. 家庭支持:- 向患者的家属提供康复支持和指导,介绍康复计划的目标和方法。

- 鼓励家庭成员积极参与康复过程,促进康复效果的最大化。

6. 评估和反馈:- 定期评估患者的康复进展,检查目标的实现情况。

- 根据评估结果提供反馈,为患者调整治疗计划和目标。

结论最新康复科康复计划的临床路径旨在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确保治疗的连贯性和有效性。

通过评估、目标设定、治疗计划、康复干预、家庭支持和评估反馈等要素,我们致力于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并提供满意的康复服务。

偏瘫临床路径

偏瘫临床路径
并发 症处 理
口。有 口。无
口。有 口。无
口。有口 O无

理 工

□。饮食、日常生活指导
口。心理护理
口。康复护理
口。病情监测
口。良肢位摆放
□。疾病、药物宣教
口。康复宣教
口。执行相关医嘱
□。饮食、日常生活
指导
口。心理良肢位摆放
□。疾病、药物宣教 口。康复宣教
□O进行出院前宣
口O康复宣教
口O执行相关医嘱
口O饮食、日常生活指导
口。心理护理
口O康复护理
口O病情监测
口 O良肢位摆放
口O疾病、药物宣教
口O康复宣教
口O执行相关医嘱
病情
口 O无口。有,原因:
口 O无口。有,原因:
口 O无口。有,原因:
变异 记录
1.
2.
1.
2.
1.
2.
签名
主管护士签名:
时间:
主管护士签名:
时间:
主管护士签名:

□O执行相关医嘱
口O指导帮助患者办理出院 手续、交费等事宜
□O饮食、日常生活宣教
口O家庭康复宣教
口O出院随访宣教
病情 变异 记录
口。无口。有,原因:
1.
2.
口 O无口。有,原
因:
1.
2.
口 O无口。有,原因:
1.
2.
签名
主管护士签名:
时间:
主管护士签
名:
时间:
主管护士签名:
时间:
主管医生签名:
时间:
口。治疗基础病
口。益气、活血化瘀中成药 口。益气、活血化瘀针剂
口。良肢位摆放

康复科康复临床路径

康复科康复临床路径

目录颅脑损伤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 (1)脑出血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 (9)脑梗死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 (17)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临床路径 (24)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临床路径 (30)手外伤康复临床路径 (36)肢体骨折术后康复临床路径 (41)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临床路径 (47)周围神经损伤康复临床路径 (53)脊髓损伤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 (58)颈椎病康复临床路径 (67)颅脑损伤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颅脑损伤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颅脑损伤,已行手术治疗或无手术治疗指征,生命体征稳定。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表现(1)意识障碍(2)运动功能障碍(3)感觉功能障碍(4)言语功能障碍(5)吞咽功能障碍(6)认知功能障碍(7)精神、情感、心理障碍(8)膀胱及直肠功能障碍(9)日常生活功能障碍(10)脑神经麻痹2.影像检查:头颅CT、MRI或X线可证实颅脑损伤改变。

(三)康复评定。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康复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脑外伤、脑出血术后和脑卒中早期康复诊疗原则》(卫办医政发〔2013〕25号)1.一般情况。

包括生命体征,饮食、睡眠和大小便等基本情况。

2.康复专科评定。

入院后3天内进行初期评定,住院期间根据功能变化情况进行一次中期评定(大约住院2周左右),出院前进行末期评定。

评定内容包括:(1)意识状态的评定(2)运动功能的评定(3)感觉功能的评定(4)言语功能的评定(5)吞咽功能的评定(6)认知功能的评定(7)精神、情感、心理状态的评定(8)膀胱及直肠功能的评定(9)日常生活功能的评定(四)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康复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级医师查房
引导式教育
脑瘫肢体综合训练
普针/电针/灸法(视病情而定)
作业疗法(视病情而定)
手功能训练(视病情而定)
儿童站立架训练/电动起立床训练/斜板床训练/靠墙站立/独站/单脚站立
低频脉冲电治疗/电子生物反馈/蜡疗
脑循环
言语训练(视病情而定)
构音障碍训练(视病情而定)
上肢机器人训练
SET儿童悬吊装置
(15)表面肌电图检查
(16)跌倒风险评估
(17)心肺功能康复评定
(18)四肢感觉功能评定
(19)智力评定
(20)认知功能评定
(21)言语能力筛查(若有言语功能障碍,需行构音障碍评定,失语症检查,语音频谱分析,听理解检查,单词命名检查、发音障碍检查等)
(22)听力筛查
(23)吞咽功能评定
(24)手功能评定(利用计算机上肢功能评价系统对患儿手部功能进行检查,其中有速度、协调性以及动作完成的准确性等量化指标)
确定康复治疗方案
实施康复训练方案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病程记录(包括病情分析)





作(护士)
执行医嘱,观察患儿病情
脑瘫康复护理指导
心理护理和日常生活护理




长期医嘱
临时医嘱
脑瘫康复护理常规
一/二/三级护理(视病情)
饮食(普食/半流质/流质/禁食)
留陪伴
患儿基础用药医嘱
一般专项护理ADL指导
24小时脑电图检查(若患儿有癫痫病史)
髋关节X线检查(若怀疑有髋关节脱位)
骨密度测试(长期卧床或石膏固定后的患儿)
头颅CT或MRI(必要时)
患儿临时用药医嘱
病情变异记录
无有,原因:
1.
2.
项目
住院第2天





作(医生)
上级医师查房
继续进行相关辅助检查
根据病史、体格检查、现有辅助检查,确定诊断
对患儿康复训练进行风险评估
小儿脑性瘫痪临床路径
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脑性瘫痪(ICD-10编码:G80.901)。此类患儿为FSPR、脑瘫肌力、肌张力调整术后,患儿智力基本正常,主要以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能独走或扶走,但行走姿势异常。患儿或伴有言语功能障碍或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或伴有癫痫病史。
患儿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
就诊卡号:联系电话:
下肢机器人悬吊步行训练
股四头训练
腰部肌训练
功率自行车
水疗
气压治疗
中药熏洗治疗
认知功能训练
根据会诊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意见安排检查医嘱
其他医嘱(视病情)
病情变异记录
无有,原因:
1.
2.
项目
住院1月后(第二阶段康复训练前)





作(医生)
三级医师查房
中期康复评定
中期康复评定会(根据患儿病情,由康复医师、外科医生、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心理治疗师、辅助器具矫形师共同参加)
初期康复评定会(根据患儿病情,由康复医师、外科医生、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心理治疗师、辅助器具矫形师共同参加)
制定康复训练远期、近期目标
制定康复训练方案
向患儿家属交代康复训练后注意事项
有基础疾病患儿请相关科室会诊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作(护士)
执行医嘱,观察患儿病情
脑瘫康复护理指导
心理护理和日常生活护理
(25)辅助器具使用评价
(26)生活质量评定(对于较大年龄的患儿进行主观生活质量(日常生活满意指数)和客观生活质量(功能性限制分布量表)评定)
(27)膝关节稳定度检测
(28)骨盆控制性检查
病情变异记
无有,原因:
1.
2.
(29)
项目
住院第3天——1月(第一阶段康复训练)





作(医生)
三级医师查房
(23)辅助器具使用评价
(24)生活质量评定(对于较大年龄的患儿进行主观生活质量(日常生活满意指数)和客观生活质量(功能性限制分布量表)评定)
(25)膝关节稳定度检测
(26)骨盆控制性检查
(5)肌肉疲劳度评定
(6)肌张力评定
(7)关节活动度评定
(8)反射发育评定(原始反射、立直反射、平衡反射)
(9)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
(10)运动协调性评定
(1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12)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
(13)步态分析评定(三维步态分析系统)
(14)足底压力检查




长期医嘱
临时医嘱
脑瘫康复护理常规
一/二/三级护理(视病情)
饮食(普食/半流质/流质/禁食)
留陪伴
患儿基础用药医嘱
一般专项护理ADL指导
上级医师查房
引导式教育
完成初期康复评定
(1)一般身体状况评定(患儿身高、体重等一般情况,是否符合患儿年龄)
(2)徒手肌力评定
(3)等速肌力测定
(4)等长肌力评定
入院时间:年月日出院时间:年月日住院天数:天
项目
住院第1天






(医生)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查看既往辅助相关检查结果
医师查房,初步诊断
完善辅助检查
根据患儿病情完善相关检查
完成首次病程记录
完成入院记录
向患儿家属交代病情,及治疗安排
完善入院医患沟通记录,签署知情同意书





(护士)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入院宣教
入院护理评估
了解患儿及家属对床位等特殊要求
指导进食
执行医嘱,观察患儿病情




长期医嘱
临时医嘱
脑瘫康复护理常规
一/二/三级护理(视病情)
饮食(普食/半流质/流质/禁食)
留陪伴
患儿基础用药医嘱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肝、肾功、电解质
心电图
胸片
输血传播九项(因患儿住院期间要行针灸治疗,或输液治疗,需明确是否有乙肝等传染病)
(13)足底压力检查
(14)表面肌电图检查
(15)跌倒风险评估
(16)心肺功能康复评定
(17)四肢感觉功能评定
(18)认知功能评定
(19)言语能力筛查(必要时)
(20)听力筛查(必要时)
(21)吞咽功能评定
(22)手功能评定(利用计算机上肢功能评价系统对患儿手部功能进行检查,其中有速度、协调性以及动作完成的准确性等量化指标)
调整康复训练目标
调整康复治疗方案





作(护士)
执行医嘱,观察患儿病情
脑瘫康复护理指导
心理护理和日常生活护理




长期医嘱
临时医嘱
脑瘫康复护理常规
一/二/三级护理(视病情)
饮食(普食/半流质/流质/禁食)
留陪伴
患儿基础用药医嘱
一般专项护理ADL指导
上级医师查房
引导式教育
完成中期康复评定
(1)徒手肌力评定
(2)等速肌力测定
(3)等长肌力评定
(4)肌肉疲劳度评定
(5)肌张力评定
(6)关节活动度评定
(7)反射发育评定(原始反射、立直反射、平衡反射)
(8)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
(9)运动协调性评定
(10)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11)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
(12)步态分析评定(三维步态分析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